首頁>Club>
諸葛亮發明的“木牛流馬”相傳節約了大量的人力,那麼“木牛流馬”到底是什麼?是失傳了還是本身只是莫須有的傳說?
10
回覆列表
  • 1 # eon136650961

    要想確切地瞭解“木牛流馬”是什麼樣子,和現在人們所用的獨輪車有什麼異同,似乎不太現實。把木牛流馬和獨輪車相提並論的是在宋代,如宋真宗時楊允恭建議依照“諸葛亮木牛之制”,用“小車”運軍糧。這裡的“小車”就是獨輪小推車。

      戰爭打的是後勤,陳毅元帥就曾經說過,淮海戰役的勝利是老鄉們用獨輪車推出來的。獨輪車的歷史在中國很悠久,而很多時候人們相信,它有一個特別有名的祖先,就是三國時諸葛亮發明或改進的“木牛流馬”。在《三國演義》中,木牛流馬幾乎被賦予了神秘的色彩,致使今天還有一些研究者認為它們是中國早期機械自動化的代表作。事實真是如此嗎?這個在古代戰爭中發揮過巨大作用的後勤裝備,到底是什麼東東?

      可能就是獨輪小推車

      美術史學者周亞輝說,文獻和考古資料證明,我國獨輪車的創始時期是在西漢晚年。在沒有實物出土,又沒有可供複製的完整資料乃至圖紙的情況下,要想確切地瞭解“木牛流馬”是什麼樣子,和現在人們所用的獨輪車有什麼異同,似乎不太現實。

    獨輪車的原動力主要是人力,可由一個人在後面用手推動,也可一人拉一人推。有了這種車,比人力擔挑、畜力馱載,運輸能力可以增加好幾倍。獨輪車靈巧方便、用途廣泛。無論是在平原還是山區,無論是載人還是運貨,都可以使用。直到今天,這種獨輪車仍在廣大農村使用,只是形狀方面各地有些差異,加上地方語言的原因,在名稱叫法上多種多樣。有的叫獨輪車,也有的叫小車、手車、土牛的,還有叫手推車、二把手、羊角車的。在成都平原,人們叫雞公車。

      “木牛流馬”主要用於運糧,它可以運載一個士兵一年的口糧,約合250公斤左右。而今天的小推車,可以裝載約500公斤的東西,載重量增加了一倍以上。當然也有可能,當年諸葛亮的設計是因為考慮到蜀地崎嶇的山地地形,特意減少了裝載量。

      還有專家認為,“木牛”和“流馬”是不同的兩種運載工具,前者用於陸地,後者用於水運。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在記載遠端陸地運輸的歷史文獻中,往往會看不到“流馬”的影子。

  • 2 # 當故事變成事故

    說太多內啥用,我們還是來看看《三國志注》引《諸葛亮集》中關於木牛流馬的記載:

    “木牛者,方腹曲頭,一腳四足,頭入領中,舌著於腹。載多而行少,宜可大用,不可小使;特行者數十里,群行者二十里也。曲者為牛頭,雙者為牛腳,橫者為牛領,轉者為牛足,覆者為牛背,方者為牛腹,垂者為牛舌,曲者為牛肋,刻者為牛齒,立者為牛角,細者為牛鞅,攝者為牛秋軸。牛仰雙轅,人行六尺,牛行四步。載一歲糧,日行二十里,而人不大勞。流馬尺寸之數,肋長三尺五寸,廣三寸,厚二寸二分,左右同。前軸孔分墨去頭四寸,徑中二寸。前腳孔分墨二寸,去前軸孔四寸五分,廣一寸。前槓孔去前腳孔分墨二寸七分,孔長二寸,廣一寸。後軸孔去前槓分墨一尺五分,大小與前同。後腳孔分墨去後軸孔三寸五分,大小與前同。後槓孔去後腳孔分墨二寸七分,後載克去後槓孔分墨四寸五分。前槓長一尺八寸,廣二寸,厚一寸五分。後槓與等版方囊二枚,厚八分,長二尺七寸,高一尺六寸五分,廣一尺六寸,每枚受米二斛三鬥。從上槓孔去肋下七寸,前後同。上槓孔去下槓孔分墨一尺三寸,孔長一寸五分,廣七分,八孔同。前後四腳,廣二寸,厚一寸五分。形制如象,靬長四寸,徑面四寸三分。孔徑中三腳槓,長二尺一寸,廣一寸五分,厚一寸四分,同槓耳。”

    木牛流馬模型

  • 3 # 棲身你的岸

    相傳為三國時諸葛亮的發明,是一種

    運輸工具

    ,不用浪費任何東西就可以運算糧草。據說用這種工具運輸效率非常高。在諸葛亮北伐中原,出祁山時,糧草就是由木牛流馬提供的

    三國演義裡,諸葛亮造木牛流馬,用來運送糧草。木牛流馬是什麼樣子,自古以來,莫衷一是。說什麼的都有,可是沒有一種說法比較符合原狀,我想其中的原因,在於搞歷史的不通機械,而搞機械的又沒有考證這些的習慣。

    木牛流馬,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發明的運輸工具,分為木牛與流馬。史載建興九年至十二年(231年-234年)諸葛亮在北伐時所使用,其載重量為“一歲糧”,大約四百斤以上,每日行程為“特行者數十里,群行三十里”,為蜀國十萬大軍提供糧食。

    木牛流馬

    1、晉·陳壽《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亮性長於巧思,損益連弩,木牛流馬,皆出其意。“

    2、晉·陳壽《三國志·後主傳》記載:“建興九年,亮復出祁山,以木牛運,糧盡退軍;十二年春,亮悉大眾由斜谷出,以流馬運,據武功五丈原,與司馬宣王對於渭南。”

    原理圖推測

    動力原理分析

    先看看書上的木牛流馬的介紹:方腹曲頭,一腳四足,頭入領中,舌著於腹,載多而行少,獨行者數十里,群行者二十里。垂者為牛舌,曲者為牛肋,刻者為牛齒,立者為牛角,牛仰雙轅。人行六尺,牛行四步。

    流馬:肋長三尺五寸,左右同。前軸孔分墨去頭四寸,前腳孔去前軸孔四寸五分,板方囊兩枚。

    從書上的敘述來看,木牛是相當於發動機的裝置,流馬只是個裝載東西的裝置,相當於汽車的車廂。

    從木牛的結構上看,它採用了助力機構,裡面可能加有飛輪機構。從他的執行來講,裡面採用的有齒輪機構,曲柄連桿機構。人動木牛時,裡面的曲柄連桿機構透過齒輪帶動飛輪,飛輪執行起來後,又因為飛輪的慣性,給木牛以助力,這樣,就達到了省力的目的。

    流馬的結構,其實是一輛板車,只不過改變了它的重心和軸承部分,使它比以前的板車用起來省力一些。

    關於書上說這個牛什麼,這只不過是中國人的習慣,用來增加木牛的神秘性而已。就像周易上說的,什麼馬像什麼之類的。

    木牛有四足,其實是輪子。在古代,沒有專業的機械術語,所以有些零部件的表達,和現在的會不一樣。

    有猜測木牛是用腳走路的,可是這要用液壓機構,在當時的條件下,這是不可能的。用手來搖,也不可能。因為這樣用的機構太多,有些機構,在當時還沒有發明。

    關於扭轉牛舌就不能行走,道理很簡單,裡面有防反轉的棘輪機構。

    流馬的結構,其實是一輛板車

    木牛流馬的謎團

    《三國演義》上的木牛流馬一直是一個迷,也讓無數人為之痴迷。當時的生產條件簡單,遠不及現代,但是“木牛流馬”的構造看起來簡單易行,也符合當時的情況。

    如果當時把“木牛流馬”寫的神乎其神,也許我們很早就會把它當成神話的東西而棄之不顧了,但是就因為書上寫的符合當時的情況,所以我們就不能不懷疑當時可能真的有木牛流馬的問世。可是時代的久遠和小說的戲劇性讓我們又有些一籌莫展。“木牛流馬”如果真的象書中所描述那樣可以不吃不喝還能走,這顯然是不符合現科學上的能量守恆定律的。因為如果“木牛流馬”要行走,必定會消耗能量,當時肯定沒什麼石油、天然氣之類的能源物質,它又不吃不喝,它從那裡得到能量?這是值得考慮的問題。

    如果要造出象小說裡描述的那種木牛流馬來,就必須拋棄“能量守恆”定律。同樣,要造出“木牛流馬”也必定會打破影響我們數代的“能量守恆”定律,必定是一個另世界矚目的事蹟。歷史上有無數個迷團需要我們去解決,這可能只是一個虛構的物品,但是在迷團未揭開之前,誰也不能否認它的存在。

  • 4 # 洪彬116

    本人認為木牛流馬是人力重力力的放大器,以描述上來講,託的物體越重走起來越輕快,距離越長,根重錘落地鐘有點類似,內部齒輪與槓桿的巧妙佈局和配合形式很值得研究,如物品重力的蓄能與釋放,人給的力如何放大,起到四兩搏千斤的效果,還有是否用到了風能,下坡時能量的儲蓄等等。

  • 5 # 遇上你是我的緣尹明偉

    古代不會有現代齒輪,鏈條,皮帶,曲軸連桿等動力傳動理念,也不會有外來神密動力,就是個最簡單的人力槓桿圓輪負載車:上坡靠腳蹬,手提合力給槓桿加力,推動車輪,平路用腳蹬,下坡能淄放,上坡能防倒轉,停車歇休,下坡能剎車,有方向把,古代道路不會好,加之載重,行軍運物很慢的,日行二三十里還不及六十年代的人拉架子車,更不及人蹬三輪車,就是個最簡單的低速人登手提合力槓桿後動力兩小輪一前大輪運輸車……

  • 6 # 熟悉的陌生人52278753

    1.木牛流馬,肯定有。

    2.它們並不先進,因為沒有流傳下來。

    3.它們應該是簡單的齒輪,槓桿,因為它可以鎖死,敵人推不走。

    4.木牛裝載多,走的慢。流馬載的少,走的快。

    5.四川是山路,行軍走踐道,不可能用很多輪子,輪間距不允許。

    總結:它們應該是兩節,前後共兩輪,後輪是轉向輪。兩條木腿在前節兩側,可駐車車休息。前後節都有拖車用的兩條車轅,就象拉板車和推獨輪車一樣兩人操控,前拉後推,平路下坡走直線,上坡前輪向左前方走,後輪向右前方,走“之”字形。

    最後,就是兩輛獨輪車頭與頭相連,兩個人一個拉,一個推,OK就到這裡。。。。。。。

  • 7 # 風華灬正茂

    方腹曲頭,一腳四足,頭入領中,舌著於腹,載多而行少,獨行者數十里,群行者二十里。垂者為牛舌,曲者為牛肋,刻者為牛齒,立者為牛角,牛仰雙轅。人行六尺,牛行四步。看描述必是獨輪車(四川當地的雞公車)。方腹指車斗、車筐。曲頭見雞公車百度圖片。一腳指獨輪。四足是前後各一對立足(方便上坡或下坡剎車或停車,比雞公車多一對前立足以適應裝滿貨物時下坡駐車。)拉的越多就走的越慢。牛仰雙轅指兩個推手。人行六尺,牛行四步靠的就是人力。

  • 8 # 放馬南山坡1

    木牛流馬:這隻能是個傳說,是人們的美好願望加在智者諸葛亮身上。首先,世間沒有永動機,它的動力從何而來,二,木牛木馬,什麼木頭強硬精細可以負重前行,三,土石凹凸不平古道和棧道如何利於它前行。

  • 9 # 南牆之巔

    我想有這回事,依諸葛亮的才智應能做到這一點。三因當時的戰爭和現實,諸葛亮放棄了此發明。如此發明得到普及,那麼形勢對他們大大不利。至於永動體不存在,那是科學界的一種誤導。如永動機出現,那現在的世界將出現混亂。大半工廠倒閉,經濟退化,現今的格局統統打破,整個工業將面臨重生。當然經歷了之後,人類將更加美好。如能源不再是主要成本。甚至以後的服裝也是冬暖夏涼。

  • 10 # 蔣小志

    木牛流馬,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與妻子黃月英一同發明的運輸工具,分為木牛與流馬,史載建興九年至十二年(231年-234年)諸葛亮在北伐時所使用,其載重量為“一歲糧”,大約4百斤以上,每日行程為“特行者數十里,群行二十里”,為蜀國十萬大軍提供糧食。另外還有機關防止敵人奪取後使用。不過,確實的方式、樣貌現在亦不明,對其亦有不同的解釋。

    關於木牛流馬有多種解釋,其中一種說法是單輪木板車,是一種山路上用的帶有擺動貨箱的運送顆粒貨物的木製人力步行車。設想有一離地三尺、長四尺、高六寸的水平木條,木條左端削成車把形,右端有品字形的三個孔。再設想這樣的兩條木條被佈置成人力車的左右兩轅。再設想在兩個品字形的頂孔間插有一條三尺長的軸,在品字形的下面的兩個孔中各用小軸鉸裝著一條可以沿該小軸擺動的、另一端頂地的木柱,這個有四條腿的人力車就是木牛。流馬是一個向上開口的,左右側壁近上緣的垂直中心線上各有一個孔的木箱。木牛的那根三尺長的軸就穿過流馬的這兩個孔,流馬木牛流馬可以在該軸上前後幌動。為了不使箱中粟、米之類的載荷左右移動,有一塊縱向隔板把箱一隔為二,而且糧食是先裝入布袋再裝入箱中的。當木牛叉開前後腿時隨時可以停在坡地上。叉開度由在該四尺長的車轅上的限位釘限制。把車轅的把手一面拉前一面下壓,品字頂孔就移向品字左孔之上,即重心移到前腿上,此時品字右孔被撬高,即後腿不受力並被凌空提起,在重力作用下或流馬上的梢釘推動下向前腿靠攏。當重心移出品字左孔時,木牛已向前移動了半步,再向前就要顛覆了,此時可把手把迅速向上拉起並向前拉,使品字頂孔向後移至品字右孔之上使重心落在後腿上,前拉的結果是使後腿叉開,同時前腿被流馬上的銷釘推向前。木牛就這樣走完餘下的半步。木牛流馬究竟是帶輪子的還是四條腿的呢?北宋的陳師道有下面一段文字記載:“蜀中有小車,獨推載八石,前如牛頭;又有大車,用四人推,載十石,蓋木牛流馬也。”宋代高承寫的《事物紀原》中也有記載:“木牛即今小車之有前轅者;流馬即今獨推者。”清代滿族水利專家麟慶也把當時水利工程中使用的土車說是陳師道記載的木牛流馬:“土車,獨輪料土,兼載稗編。蜀相諸葛亮出征,始造木牛流馬,以運餉。今之土車獨推,猶儲存葛遺制。”木牛是有前轅的獨輪車,流馬是沒有前轅的獨推小車,這也是一種關於木牛流馬的主要觀點。但是即使是宋代的記載,也離三國時期有了1000多年,這種觀點究竟有多大的可信度呢?

  • 11 # 木牛流馬

    簡單的說:就是諸葛亮發明的,不吃草料,也不用燃料的一種運輸工具。人不易發現的地方有機關,操作人,也可叫司機,按動機關,無需外力,就可自動行走,當然,需要停時,按動機關,也可自劥停走,關鍵是可節省人力,延有刀槍不入的功能

  • 12 # plumeer

    從人行六尺,牛行四步這句話猜測,應該是加了齒輪變速裝置的四輪車。

    木牛就像變速腳踏車用大輪,蹬好幾圈也走不了多遠,但是動力大,可以應付上坡,泥濘的道路,或者應付載重非常多的情況。

    流馬就像變速腳踏車用小輪,蹬一圈走很遠,適合平地和載重量小的情況。

  • 13 # 手機使用者52876435140

    早就是知道。三角單輪車。以當時生產能力。和長年戰爭。大批次生產和運輸。也只能生產出這麼簡單運輸機工具。一個輪子。和一個三角木架。很多農戶以前多見過。以當時四川和山地道路。解決多運輸難題。沒什麼。魏國搶了這麼多車就不要。因為三角車,在平原沒有比馬拉兩個輪子快。

  • 14 # 楊季窏

    其實大家忽略了中國古代最要,一個人和團隊,他們是魯班和墨家。諸葛亮的木牛流馬,都是他師傅傳給他的,他師傅是墨家傳承者之一。魯班為逗他母親開心,就做出能飛的木鳥,而墨家更不要說了,但是要說的是,墨家的人去什麼地方了,他們是一個幾千人的團隊啊,在被怎麼圍殺,以不可能全部殺死啊!從歷史上看,秦朝滅了以後,墨家基本象消失了一樣,在後面的朝代,基本沒出現過,那他們去什麼地方了。

  • 15 # 廣逢源

    “木牛流馬”就是70年代之前鄉村普遍使用的,我們叫“土車子”,就是前面一小輪中間一大輪的那種,後面要人托起推著向前走,一般可載重200多斤,設計很合理,遇到崎嶇的山路透過率很強。

  • 16 # 西部牛仔V

    我覺得應該就是獨輪推車。既然世人耳熟能詳,那麼這種東西一定流傳很廣,不至於現在失傳。而且獨輪車確實適應很多地形,樣子也確實有兩個角,車身像牛兩肋。現在有人做出來的很像牛一樣的,我覺得反而很笨重,只是形似,而功能沒什麼好恭維的,平地還會走,要是真走山路,恐怕很雞肋

  • 17 # 使用者55127447378

    其實就是獨輪車,在五六十年代在四川山區仍廣泛使用,它對路面要求極低,只要人能行走就能使用,一般載重兩至叄佰公斤是沒有問題,很省力很方便,至於型狀,大山與路面好的稍有不同,有在前方做一個與牛角相似的裝置,一坐人可作扶手,裝載時很有固定物體作用,至於四足,前下方各有一支活動足,主要用於下坡剎車,現代車的蝶剎就是利用古代獨輪車制動原理,而後兩足是固定的,主要用於停放穩定作用,說實話,本人曾在六七十年代使用過獨輪車,一般載重四百斤左右,一人操作很省力。

  • 18 # 疆地農人丁大闖

    木牛流馬的製作工藝也已經失傳甚至有很多專家對當年諸葛亮的“木牛流馬”提出了否定質疑的觀點,認為當年的木牛流馬根本不存在。諸葛亮發明“木牛流馬”是什麼東西?到底是用來幹啥的?

    對於木牛流馬,四川民間流傳著這樣的說法:它的頭形狀像牛,是用木頭做成的:而身子是由很多零星的木塊做成的馬的形狀,中間是空的可以存放物質,肚子中間安有齒輪;再給馬裝上四條腿;後邊還有一個扳手,透過擠壓來使其前進。不停地按下、抬起其脖子,流馬便會前行;木牛則透過按壓雙臂使其行進。他製造的東西與史書中記載的“木牛牛仰雙鎮,流馬形制如象”相符。此外,梁國君的流馬還有暗鎖功能,馬舌頭一扭轉,馬頭就會因被鎖住而無法前行,這跟《三國演義》中的描繪非常吻合。

    當時諸葛亮使用木牛流馬運輸糧食的時候,要走的道路不僅需要經歷無數的上坡下坡,還要透過棧道,普通人步行都需要小心翼翼,自動化且依賴四條腿行動的工具在上面運輸糧草,是非常不現實的。另外,據記載,司馬懿搶了幾輛木牛流馬之後,很快就仿製出一批山寨貨,由此可此,諸葛亮的發明應該並不複雜。當然了,這並非否認諸葛亮的技術,而是當時時間緊迫,他根本無力設計更為精巧的工具。至於從古至今,木牛流馬一直被傳的神乎其神,一直沒有人揭開它的真實面目,不過是大多數人習慣把歷史和機械完全分割開來看罷了。

  • 19 # 詩雨花魂

    木牛流馬,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發明的運輸工具,分為木牛與流馬。史載建興九年至十二年(231年-234年)諸葛亮在北伐時所使用,其載重量為“一歲糧”,大約四百斤以上,每日行程為“特行者數十里,群行三十里”,為蜀漢十萬大軍提供糧食。不過,確實的方式、樣貌現在亦不明,對其亦有不同的解釋。

    《口水三國》木牛流馬篇

    97萬 3"44"

    木牛流馬 [mù niú liú mǎ]

    諸葛亮發明的運糧工具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展開

    木牛流馬,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發明的運輸工具,分為木牛與流馬。史載建興九年至十二年(231年-234年)諸葛亮在北伐時所使用,其載重量為“一歲糧”,大約四百斤以上,每日行程為“特行者數十里,群行三十里”,為蜀漢十萬大軍提供糧食。不過,確實的方式、樣貌現在亦不明,對其亦有不同的解釋。

    中文名

    木牛流馬

    性質

    運輸工具

    產生時期

    三國時期

    發明者

    諸葛亮

    產生目的

    為蜀漢十萬大軍提供糧食

    熱點關注

    解讀 諸葛亮所創的神物“木牛流馬”,究竟是傳說,還是黑科技?

    《三國演義》的第一百二十回回目叫做,司馬懿佔北原渭橋 諸葛亮造木牛流馬。這一回說明諸葛亮六出祁山,七擒孟獲,最主要的還是發明了一種新式的運輸工具,叫做木牛流馬。...

    2017-11-12

    釋義出處

    【名稱】木牛流馬 【拼音】mù niú liú mǎ

    【出處】1、晉·陳壽《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亮性長於巧思,損益連弩,木牛流馬,皆出其意。“

    2、晉·陳壽《三國志·諸葛亮傳》記載:“建興九年,亮復出祁山,以木牛運,糧盡退軍;十二年春,亮悉大眾由斜谷出,以流馬運,據武功五丈原,與司馬宣王對於渭南。”

    【解釋】木製的帶有貨箱的人力步行或者輪行或者步行輪行結合式運輸器具。

    【用法】作主語、賓語、定語指運輸工具。

    【示例】諸葛亮制木牛流馬只不過是運運糧草,你如今造冰輪是攻打桐柏城。

    時代背景

    1、運輸工具:畜力車、人力車、旱船、滑索、橋子、背架等。

    木牛流馬復原圖

    2、道路狀況:出蜀多山地,艱險難行,常規車馬運輸不便。

    3、戰爭狀態:前線大軍消耗極大,糧草多賴漢中供給。

    各種解釋

    關於木牛流馬有多種解釋,其中一種說法是單輪木板車,是一種山路上用的帶有擺動貨箱的運送顆粒貨物的木製人力步行車。設想有一離地三尺、長四尺、高六寸的水平木條,木條左端削成車把形,右端有品字形的三個孔。再設想這樣的兩條木條被佈置成人力車的左右兩轅。再設想在兩個品字形的頂孔間插有一條三尺長的軸,在品字形的下面的兩個孔中各用小軸鉸裝著一條可以沿該小軸擺動的、另一端頂地的木柱,這個有四條腿的人力車就是木牛。流馬是一個向上開口的,左右側壁近上緣的垂直中心線上各有一個孔的木箱。木牛的那根三尺長的軸就穿過流馬的這兩個孔,流馬可以在該軸上前後幌動。為了不使箱中粟、米之類的載荷左右移動,有一塊縱向隔板把箱一隔為二,而且糧食是先裝入布袋再裝入箱中的。當木牛叉開前後腿時隨時可以停在坡地上。叉開度由在該四尺長的車轅上的限位釘限制。把車轅的把手一面拉前一面下壓,品字頂孔就移向品字左孔之上,即重心移到前腿上,此時品字右孔被撬高,即後腿不受力並被凌空提起,在重力作用下或流馬上的梢釘推動下向前腿靠攏。當重心移出品字左孔時,木牛已向前移動了半步,再向前就要顛覆了,此時可把手把迅速向上拉起並向前拉,使品字頂孔向後移至品字右孔之上使重心落在後腿上,前拉的結果是使後腿叉開,同時前腿被流馬上的銷釘推向前。木牛就這樣走完餘下的半步。木牛流馬究竟是帶輪子的還是四條腿的呢?北宋的陳師道有下面一段文字記載:“蜀中有小車,獨推載八石,前如牛頭;又有大車,用四人推,載十石,蓋木牛流馬也。”宋代高承寫的《事物紀原》中也有記載:“木牛即今小車之有前轅者;流馬即今獨推者。”清代滿族水利專家麟慶也把當時水利工程中使用的土車說是陳師道記載的木牛流馬:“土車,獨輪料土,兼載稗編。蜀相諸葛亮出征,始造木牛流馬,以運餉。今之土車獨推,猶儲存葛遺制。”木牛是有前轅的獨輪車,流馬是沒有前轅的獨推小車,這也是一種關於木牛流馬的主要觀點。但是即使是宋代的記載,也離三國時期有了1000多年,這種觀點究竟有多大的可信度呢?

  • 20 # 天心文娛

    首先要清楚的一點就是,木牛流馬絕對不可能是太精細的物件,諸葛亮發明這兩樣不是為了玩的,而是要大批次生產軍用的,蜀中資源本來就吃緊,製造這些後勤裝置的成本肯定是被壓的一低再低,不可能有遊戲裡那樣炫酷的外形,而且那麼便利的東西,又曾經舉全國之力大規模生產過,不可能在民間完全失傳,民國時就有學者對其考證,一種說法就是木牛乃是當時四川礦工們所用的“木牛車”,流馬則是一種叫“快馬子”的窄長小船,下面展開討論

    先說木牛,木牛流馬是獨輪車的變種,這種說法比較普遍,效能上來說也跟史書記載相近,山東淄博市博物館曾經以此原理還原過木牛

    這就是 木牛,但沒有傳說中轉牛舌就可以釘在地上不動,讓敵方無法拿走的神奇功能

    史書上又說木牛為“方腹”,“轉者為牛足”,這又明顯是在說木牛是四輪車,過山地時用特殊機關來剎車,也有人以此還原過,我感覺有點過於精密,成本高又不容易修理

    這個《裝飾》雜誌做的專欄節目還原的木牛應該是最貼近史書描述的了

    曲者為牛頭,雙者為牛腳,橫者為牛領,轉者為牛足,覆者為牛背,方者為牛腹,垂者為牛舌,曲者為牛肋,刻者為牛齒,立者為牛角,細者為牛鞅,攝者為牛秋軸。牛仰雙轅,人行六尺,牛行四步

    流馬的爭議比較大,木牛的容量是“一歲糧”差不多是200~300公斤左右,流馬則是“方囊兩枚,每枚受米二斛三鬥”,宋之前一斛=10鬥=10升,一升米現在重1.25斤,10升米為一斗,一斗重12.5斤,=6.25千克,6.25*46=287.5公斤,容量比木牛稍大,而與“木牛大異,無腳無足,卻載板方囊兩枚”無腳無足,名字中又帶個“流”字,可以確定木牛不是木橇就是木船,川陝地區冬季不長,冰雪不多。所以流馬應該是運輸小艇,《三國志·後主傳》記載:“建興九年,亮復出祁山,以木牛運,糧盡退軍;十二年春,亮悉大眾由斜谷出,以流馬運,據武功五丈原,與司馬宣王對於渭南。”,這次行軍路途中蜀軍乃是傍水行軍,途徑嘉陵江,渭水,斜谷水等等,不可能不用船,所以流馬應該是運輸小艇,現在川人依然在使用的“快馬子”,形象與其比較相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重點高中和普通高中區別真的很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