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綠色軍衣1968
-
2 # 江南太邑小張
雍正皇帝是康熙皇帝的第四子,是清代統一中原之後的第三位皇帝,在位十三年。下面從幾個方面介紹一下他。
(1)對西南少數民族地區實行改土歸流,減少了民族矛盾。廢除賤籍制度,相對來說人民獲得了部分平等權。實行攤丁入畝,壓制豪強,減輕農民,貧民的負擔。
(2)實行養廉銀製度,實行官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減少了官員的貪汙。
(3)設立軍機處,對臣民進行監督。使君主集權達到高峰。
雍正皇帝的一系列改革政策,對於穩定當時政治國家環境起到積極的作用。對康乾盛世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
3 # 星墨動漫
雍正皇帝是中國歷史上最勤勉的皇帝,雍正整頓吏治,清查國庫虧空,實行高薪養廉制度和取締很多陋規。雍正在位期間對西南各地的土司進行了改土歸流制度。開國之初好多大臣圈地,侵佔國有土地很多,他建立了攤丁入畝,使得老百姓耕有其田。廢除賤籍,八旗改制,平定青海西藏判亂等功績。促使了國家由衰弱轉為昌盛,穩定了國家政局,加快了各民族融合!
-
4 # L玄微
我認為雍正是一位明君,賢君尊禮安民,明君拓土強國,雍正在位時期,整頓吏治,推廣密摺制度,創立軍機處,實行攤丁入畝,火耗歸公,改土歸流,開房洋禁,廢除賤籍,在不到13年的時間裡,做了大量的改革,緩解了社會矛盾,促進了社會生產力,所以雍正皇帝是一位明君!
-
5 # 雜談小部落
雍正帝乃康熙帝第四子,於1722年12月27日登基(農曆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二十日)。在位期間對內政民生有著諸多改革,例如在中央設定軍機處和密摺制度來加強皇權,在地方上推行攤丁入畝、火耗歸公、改土歸流、打擊貪腐的王公官吏和廢除賤籍等一系列政策來推動清朝經濟和國力進一步增加,對外則透過對俄國談判確定蒙古北部邊疆,同時平定青海,在西藏設定駐藏大臣等加強對西藏的控制。
康熙末年吏治鬆弛,貪汙成風,加上諸王皇族同官僚結黨營私,致使財政經濟從中央到地方混亂不堪,“積弊甚大”。僅戶部就虧空白銀二百多萬兩。面對如此局面雍正帝在稅制上推動“攤丁入畝”,“火耗歸公”,“官紳一體當差納糧”等一系列改革。
同時,設會考府,清查虧空。推廣養廉銀製度,養廉銀不但是一項經濟政策,同時也是清朝前期整頓封建制度的一項綜合改革措施。
雍正帝在位期間還實施“廢除賤籍”一項改革。雍正帝下令為賤民開豁為民,編入正戶,准許置產定居、考試,宣示廢除賤民階級,但影響有限,未能改變社會大眾的歧視風氣,賤民仍然存在。
個人認為雍正帝對於康乾盛世做出了重要貢獻,也是所有清朝的皇帝中最勤勞的一位,同時對於各個方面的改革都對後世產生了巨大作用。
-
6 # 阿柴歷史筆記
雍正皇帝在歷史上的爭議確實很大,大家各執己見。很多人喜歡提他的黑歷史,包括野史中記載的後宮佳麗多少,臨幸這個貴人那個妃子的,民間這種傳言很多,還有不少被拍成電視劇的。然而民間最大的說話就是他篡位謀政這件事,很多人都說不清楚,包括一些史學大家也是將信將疑。在我眼裡,我們對雍正皇帝的評價始終不能離開政績和民心。
一.雍正皇帝的繼位是很艱難的,民間都知道,康熙皇帝一生兒子眾多,皇位的繼承人是個大問題,歷史上每個朝代多多少少都有奪嫡的現象。發生在康熙皇帝身上那可是慘不忍睹,九子奪嫡真是歷史上的一個大悲劇,封建王朝的弊端在“九子奪嫡”中昭然若揭。而雍正皇帝胤禛是在九個兄弟中爭奪,加上自己母妃地位不高,爭奪起來自然很困難。二阿哥胤礽廢而又立,立而又廢,八阿哥胤禩門生故吏遍佈天下,唯獨雍正勢單力薄,只有十三阿哥胤祥助他,要不然可真的是孤掌難鳴。
二.雍正透過某種手段繼位後,面對昔日與自己爭天下兄弟,任命胤禩為領侍衛內大臣,以緩和兄弟之間的嫌隙。本來這胤禩就一肚子氣,底下很對攛掇百官與雍正作對。雍正皇帝自然想除掉他,但顧及八爺黨勢力實在太大。後來雍正皇帝實行新政,攤丁入畝,官紳一體納糧,新政的目的在於減輕百姓的勞役之苦。但卻動搖了封建地主階級,士大夫階級,以及清朝八旗官兵的麵包,後來的逼宮不就說明這個問題了嗎。但從執行新政來看,雍正皇帝確實想的是百姓安居樂業,這確實是天子該乾的事。
三.雍正皇帝的廉政是有目共睹的,史書上也頗有記載。沒繼位的時候治理黃河,使老百姓免收氾濫之苦。繼位後我們看一下他的政績,平定叛亂,推行土改,包括設立軍機處,是封建政權統治達到巔峰。但是雍正時期文字獄現象嚴重,呂留良的遭遇足以說明一切。雍正皇帝實行新政,使國庫改虧為贏,不然怎麼夠乾隆皇帝“霍霍”啊。
四.據說雍正皇帝在位13年批閱奏摺達到1000萬字,寫書達500萬字,可以這樣說,雍正皇帝是清朝歷史上最勤政的皇帝,你想想每天四個小時的睡眠,剩下的大部分時間都忙著朝政,說他勤政愛民真的不是誇張,在歷史上幾乎沒有一個皇帝在奏摺的方面攆上他。
雍正皇帝不失為以為明君,政績民心擺在那裡,往往在封建王朝中百姓的評價才最真實。
-
7 # 人心厚道
雍正皇是一位明君嗎?雍正應該算是一位明君吧!康熙爸爸辛辛苦苦工作了60年,理順了朝野關係,平定了番王,穩定了政局,發展了經濟,給他留下了一個太平盛世。可是給他的遺產裡最缺的就是錢,不大的錢包裡只有幾十萬兩銀子了。“天下”這麼大的一口鍋,這點錢別說“買房買車炒股票”,就是打醬油也不夠呀!雍正沒辦法,45歲一把鬍子,還得和書生趕考一樣點燈熬油,埋頭苦幹,工作了13年,光批摺子平均每天要寫四、五千字。飯也顧不上吃,妃子們也沒時間去看,娘娘們都忘了他長什麼樣,阿哥們還以為他早就沒了……。(玩笑)。最後該殺的人殺了,該修的河修了,該賑的災賑了,該辦的事都辦了,還把國庫這個錢包做大了,各級衙門搜刮交上來的銀子有幾千萬兩了。他也給乾隆留了一個厚實的家底。說他不是明君,有點冤枉他了。
-
8 # 珞珈山下的老伏生
當然是。
題主提到的是雍正是否是明君,而不是他的歷史作用和歷史地位,那麼就是相對於當時的百姓而言的。
對百姓而言,什麼是明君?我認為可以用三句話來講。
平時過著小康日子,天災人禍吃飽肚子,打仗徭役只是樂子。
而雍正皇帝,就讓很多百姓都做到了這三點。
那麼,他都做了些什麼呢?
首先,是攤丁入畝。
相信看過電視劇《雍正王朝》中的朋友都對攤丁入畝很熟悉,這在歷史上是真實存在的。什麼是攤丁入畝?簡單點說,就是把人頭稅變成了土地稅,誰家的土地多,誰交的稅就多;誰家的土地少,誰交的稅就少。在清康熙年間,圈地成風,貴族豪強兼併土地已經成了家常便飯,普通百姓手裡面的土地都被搶走了,只能租地種。與此同時,傳宗接代的生物本能也讓普通百姓家的孩子都不少。所以,他們還要交不少人頭稅,這就導致了清初的百姓要承擔地租+人頭稅,能夠過得好才怪。攤丁入畝施行之後,稅收的大頭從普通百姓的人頭稅變成了貴族豪強的土地稅,你說對老百姓來說是不是好事兒?
其次,是官紳一體當差納糧。
有句老話叫“刑不上大夫”,實際上收稅、徭役也是這樣的,在古代,收稅只會收老百姓,徭役也只會找老百姓。官紳都是貴族,自然不會被收稅,也不需要去服徭役。可雍正卻改變了這項制度。他提出了官紳也要交稅,也要服徭役的制度。不想去徭役?也行,交錢!這樣,國家就又多了一筆收入,百姓被收的稅就更少了。
然後,是耗羨歸功。
在電視劇《雍正王朝》中,更多的將這項制度成為火耗歸公。耗羨,是把碎銀加火鑄造成大銀錠時候的折耗。在明清時期,這比耗羨需要從百姓口袋裡出,是正規稅糧之外的附加稅,並且,這筆銀子是不會收歸國庫的,而是歸地方官所有。地方官員就趁著這個漏洞,大肆收取耗羨銀子,飽了自己口袋,卻讓百姓生活得水深火熱。
雍正皇帝施行火耗歸公後,地方官員撈不到好處了,耗羨銀自然也就漸漸歸於正常,百姓少了一份苛捐雜稅,自然是過得更好了。
而這三種措施除了減輕了百姓的賦稅負擔之外,還有什麼好處呢?自然是讓國庫充實了。國庫充實了,在出現天災人禍之時,國家才能夠拿出足夠的錢糧支援百姓。而幸運的是,雍正年間的天災較少,仗也沒打幾場,雍正皇帝也是個勤儉的人,沒怎麼在園林上費工夫,百姓自然就少了很多徭役和天災的痛苦。
最後,我們還不得不說的一點,就是廢除賤籍。
清初時期,存在著大量在明朝時期被貶為賤民的人,比如紹興地區因反對朱元璋被貶為賤民的人,還有在建文帝時期因支援朱棣而被貶為賤民的山陝地區的部分民眾。雍正皇帝大筆一揮,將這群人的賤籍廢除,讓他們成為普通百姓。對雍正來說這些人可能是微不足道,但對這些百姓來說,可是天恩啊!從此以後,他們終於可以過上正常人的生活了。
-
9 # 小眼睛的大世界
雍正是一位明君,雍正從其繼位到最後駕崩,一直都是老百姓茶餘飯後的談資,雖然他繼位的合法性一直飽受爭議,但不可否認的是其在繼位之後一直都是勤政的君王,而且其性格也屬於暖男的型別。據說雍正皇帝繼位後,臺灣有一位官員上了一本奏摺,說自己要避諱,修改自己的名字。因為這位官員的名字裡有一個“珍”字,和皇帝的名字碰在一起了。雍正皇帝看到奏摺後,馬上拿起御筆,留下朱跡:“你不用修改了,你是一位有功之人,曾為臺灣的統一做出過貢獻。”那位大臣一看到聖旨,馬上下跪磕頭,痛哭流涕,表示感謝。同清朝中後期皇帝相比,屬於明事理的君主。第二,雍正皇帝比較體恤臣子,有一位大學士,有一年他當了主考官。家裡有老母,年事已高,近來天天生病。到了考試之後,這位大學士時時犯愁,時刻擔心家裡的母親。雍正皇帝知道後,馬上下旨,讓官府的人要時刻留意過往的書信,只要是這位大學士家裡的書信,馬上給這位大學士送進去。當時,考場有考場的紀律,皇帝是不能隨意破壞的。於是雍正為了這位大學士能接到家裡的書信,想到了一個法子,那就是將書信夾在聖旨裡面,這樣主考官就不會遭到懲罰了。結果有一天,大學士家裡真的來了書信,於是雍正馬上下聖旨給大學士,其中書信就夾在聖旨裡,大學士接到書信後,很是高興,同時對雍正皇帝也是感激涕零。大學士看了書信後,心裡很是踏實,因為信中說到了母親的身體狀況已經慢慢康復了。從中我們可以知道,雍正皇帝對臣子的體恤之情。第三,雍正為乾隆盛世的開創奠定基礎,繼位之初,大清王朝的各樣矛盾比較尖銳,一方面他加強對貪官汙吏的打擊力度。要求文官不貪墨,武官不克扣軍餉,同時成立會考府,對財政進行設計,極大改變了康熙末年國庫空虛,貪汙叢生的虛假繁榮局面。第四,雍正勤政,雍正在位12年8個月,其做出的改革比康熙皇帝還要多,同時,他一年僅在生日那天休息,僅僅數萬的奏摺中批閱的字就有1000多萬字,在位12年時間裡。他不曾出過皇宮,同乾隆相比,屬於比較勤務政事的皇帝了。
-
10 # 星河記
我覺得雍正是一位明君
大家可能普遍覺得《甄嬛傳》中的胖維尼的日子就是雍正過的日子,整天都是兒女情長,最後還被甄嬛給藥死了這個樣子吧?
其實不是的,電視劇有時候看個開心就可以了,不要當真,畢竟電視劇是為了流量而存在的。
除過電視劇大家提到雍正,想到最多的就是九子奪嫡了,能夠在九子奪嫡中勝出,其頭腦智商,手段謀略自是不必說的。
要論他時不時明君,最主要還是要看他登基後的政策和功績。
公元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在北郊病逝,胤禛繼承了皇位,次年改年號為雍正。
雍正即位以後在經濟,政治,軍事各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包括攤丁入畝,整頓吏治,廢除賤籍各種,百度詞條一搜就可以找到。
而且雍正是非常勤勞的,他在位13年,批閱過的奏摺就有360卷,即用漢文寫的硃批奏摺就達35000餘件、滿文奏摺6600餘件,平均每天批閱奏摺約10件,有的奏摺上的批語竟多達1000餘字。
清宗室、史學家說:“憲皇在位十三載,日夜憂勤,毫無土木、聲色之娛。餘嘗聞內務府司員觀豫言,查舊案檔,雍正中惟特造風、雲、雷、雨四神祠,以備祈禱雨暘外,初無特建一離宮別館以供遊賞。故當時國帑豐盈,人民富庶,良有以也。
所以,我更傾向雍正是個明君
-
11 # 小空話歷史
關於雍正皇帝的爭議其實確實很大,有的人認為他篡改遺詔登基,有的人則認為雍正是康熙指名道姓的接班人,關於這點我們已經無從得知了,但是雍正皇帝在位期間的功績確實是證明了他是一位明君。
1.勤於政事
據史書記載,雍正繼承皇位後每天都要自己親自閱覽各地呈上來的奏摺,然後自己親自批閱,大概每天都要批閱8000字左右的奏摺。除了早朝時間,接見大臣和吃飯的時間,雍正皇帝每天基本沒有什麼娛樂專案,有時候甚至批閱奏摺到凌晨,然後睡兩三個小時繼續早朝,雍正在位期間從來沒有延誤過早朝,在位期間十分勤勉,說是個工作狂也是可以的。
2.勵精圖治
雍正在位期間設立軍機處,廢除土司制度,實行攤丁入畝,平定西北叛亂,大力打擊貪汙。在位期間,大清的國庫期間增長,人民生活也逐漸富裕起來。
3.不好色
後宮佳麗三千,雍正皇帝並沒有沉醉在紙醉金迷中,相反他是一個很自律的皇帝,這點就比大多數的帝王要強了。
但是在位期間也有過失,比如大興文字獄,重農抑商,海禁政策。文字獄對當時的社會產生了影響,嚴重影響了當時人民思維的拓展,誰也不想因為一句話就被判處刑罰。重農抑商和海禁政策在當時看來可能沒什麼影響,但是對後來的大清確實產生了很大的負面影響。
總結:總的來說,雍正皇帝在位期間勵精圖治,雖然在位十三年,但是大清國庫從他接手的國庫空虛到後來的國庫存銀幾千萬兩,為後來的乾隆盛世也是打下了厚實的基礎。
-
12 # 劃過天空的拖鞋
提到清朝,大家能夠想到的就一定是康乾盛世,康熙、乾隆這爺孫二人也是人人稱讚的明君,但要是說到清朝最為出色的皇帝,那一定是雍正。雍正的實幹精神在當時那個人人粉飾太平、歌功頌德的年代,為世人敲響了警鐘,雍正的用人制度在當時那個滿人為尊的年代,讓無數漢人看到了希望,雍正的經濟政策讓大清虧空的國庫逐漸豐盈,如果康乾盛世的功勞按照十分來算,那麼雍正獨佔五分。所以,雍正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明君。
既然說到明君,那總要說些政績,雍正的政績體現著軍事、政治、經濟、社會風氣三個方面。
一、軍事雍正帝繼承老爹的志向,執行清朝的擴張政策。雍正在位時期,噶爾丹之侄策妄阿拉布坦於支援青海和碩特部首領羅卜藏丹津糾集二十萬人進攻西寧反清,雍正命年羹堯、嶽鍾琪率兵討伐,併成立軍機處,而軍機處的成立大大提高了辦事效率,皇帝能夠直接與軍機處大臣對接,迅速掌握前線戰事,也是平定青海叛亂的重要原因,而伴隨著此次平叛成功,青海完全歸入清朝版圖。
此外,雍正十分重視火器發明,清朝的火槍也是在雍正時期實現升級並且列裝了一些部隊,一直至雍正皇帝去世,他都沒放棄火器的研發和軍事的改革,雍正時期,火槍的逐漸普及為乾隆皇帝收復準噶爾打好了良好的基礎。
二、政治在政治方面,雍正注重體察民情,要在康熙在位期間,雍正就像中央建議加強密摺制度,密摺制度的意思就是一些人上摺子可以不用透過大臣的篩選,這樣皇帝可以更準確的瞭解民生,但是因為“懶”的原因,密摺制度落實情況並不好,等到雍正繼位以後,密摺制度才達到了頂峰,但是這也有一個弊端,就是皇帝也是人,也會累,越來越多的密摺等著皇帝處理,也逐漸導致了雍正帝身體每況愈下。
此外,雍正還創立的秘密立儲的辦法,被清代一直沿用。正是因為康熙晚年立儲不明確,導致了眾皇子結黨營私,造成了九子奪嫡的局面,雍正身為其中的當事人,深知此舉危害甚大,於是雍正在繼位後,便宣佈了秘密立儲的辦法,將儲君繼位的詔書放匣中,置於乾清宮“正大光明”匾後,等自己駕崩後從匣中取出宣讀。又以密旨藏於內府,以備核對。
在用人方面,雍正同樣有著海納百川的胸懷,自清朝入關以來,朝堂之上一直都是滿人說了算,滿人崇尚武力,輕視禮制,這也是清朝前期崇尚武力的原因。從努爾哈赤開始,皇帝都信任滿人,唯有雍正胸懷寬廣,信任漢人,當時紅極一時的漢人,有張庭玉、年羹堯、李衛、田文鏡,都是雍正極為信任的漢人。
三、經濟經濟方面是雍正最值得稱讚的地方,在康熙去世的時候,國庫空虛,僅留下大概800萬兩白銀,加上康熙帝晚年倦勤,吏治腐敗,官員貪汙成風,實在是難以根治。而到乾隆繼位之時,國庫已經充盈到了8000萬兩白銀,當然,這筆錢最後也被兒子乾隆揮霍一空。經濟方面雍正最大的政績就是實施火耗歸公。火耗是地方官徵收錢稅時,會以耗損為由,多徵錢銀。雍正二年七月推廣全國,將明朝以來的“耗羨”附加稅改為法定正稅,並制度養廉銀,用意在打擊地方官吏的任意攤派行為,此舉極大的增加了中央財政來源。
四、社會風氣康熙晚年主張仁政,喜歡人們歌功頌德,崇尚無為而治,導致社會風氣逐漸下降,人們不好實幹,樂於吹捧,而雍正看清現狀,堅持以實幹為主的政治理念,從自身做起,勤於政事,用的官員也都是實幹一派,極大的扭轉了當時社會不良風氣,康熙、乾隆都活到了70歲左右,而雍正58歲便去世,不得不說也是辛勞所致。
這樣的雍正,難道還不算是明君嗎?
-
13 # 大鵬歷史觀
雍正帝絕對是一位明君、清朝能有康乾盛世可以說完全是中間有雍正皇帝起到一個承上啟下的重要因素。
整頓吏治康熙在位到末期的時候就已經慢慢開始走下坡路了,出現眾多拉幫結派的現象,貪腐分子尤為嚴重。到雍正皇帝接位後首先就從法律制度上下功夫、雍正作為皇帝統治大局、因此他也可以對相關法令進行調整和更改。對於法律方面的弊端他自己有著清楚的認識、所以不斷完善法治制度、將弊端進行了全面改善,並且全面改革了體系 。
雍正非常注重軍民平等、他認為不管是官員還是老百姓犯錯了就必須遭到懲罰,如果是官員員犯錯那麼懲罰就更加嚴重、這樣就可以警戒其他人不再犯同樣的錯誤、正因為有完善懲治制度,因此有改善了當時的風氣。
雍正善於懲治查處貪官,他深深的知道用貪官去查處貪官是沒有太多的結果,所以就專門委派朝廷的欽差大臣、由於欽差大臣直接由朝廷管轄查案時也沒有太多顧慮,可以明明白白的檢查官員是否有不好的行為。因此欽差大臣是管理貪官的有利武器。
古代治理貪汙腐敗有很多的辦法,雍正算得上是治理腐敗的有力改革家,雍正對於治理腐敗有著自己明確的觀點。
攤丁入畝中國古代自古都有一種稅收叫 人頭稅 、也叫人丁稅、什麼意思呢?就古代男子成年之後 不管是窮還是富 都要按人頭上交稅金。清朝在康熙時期頒佈了一條旨意、就是新增人口不用承擔人頭稅,這樣一定程度上平息了農民的反抗,但是不能完全根除。因為新增人口不用交稅、現有的人一樣還是要交。
雍正登基以後,把康熙的政策加以最佳化改革,制定了攤丁入畝的制度。當然,攤丁入畝也不是上通下達,因為在執行也有一個漫長的過程。絕大多數省份在雍正年間都實施了攤丁入畝政策。
攤丁入畝廢除了中國一千多年的人頭稅制度,沒有土地的農民頭上的枷鎖被去掉了,而這部分稅收被加到了有土地的地主身上,這樣極大地緩和了農民和土地所有者之間的矛盾。
而且很多農民因為減少了不用上交人頭稅的負擔,所以在雍正期間華人口增長了五百多萬、也推動了農民生產的積極性。
官紳一體當差納糧古代收稅只收到老百姓家裡、官紳除外。官是指當時的官員、紳是指地主、雍正皇帝推行一體當差、一體納糧政策後 就不只是老百姓納糧了、所有有土地的都得納糧,當時也正因為這一政策觸及到了官員利益、推行起來也是有非常大的難度,雍正為了鞏固王朝的統治,那就得暫時犧牲官員的利益。
從以上三點我們可以看出雍正還是做了不少利國利民的大事 -
14 # Mr土根
歷史上對雍正的評價褒貶不一。
清朝是中國最後一個大一統的封建王朝。從入關到皇太極建國,共傳十帝,享276年。
雍正可謂是這十帝中最勤於政事的君主。清朝的康乾盛世。雍正在其間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可以說沒有雍正大刀闊斧的改革。就沒有康乾盛世的繁華!
為何這麼說了,我們先看一下康熙皇帝晚期的國情:康熙晚年,吏治鬆弛、、刑名敗壞、財政混亂、朋黨林立,錢糧虧空嚴重。雍正採取一系列措施實施改革、清除積弊,極大的延續了清王朝的壽命。乾隆時期,清王朝能達到封建王朝歷史的最高峰,都是在雍正時期夯實的基礎。所以說雍正在其間起了積極的關鍵性的作用。
我們一起來看看雍正在位13年實施的國家政策以及政策的影響。就能看到一個勤於政事的君主對一個朝代的發展是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一、攤丁入畝
雍正即位後,大力推行“攤丁入畝”,各地政府清查土地面積,把按“人”收稅,改為按“地”收稅。土地越多徵收稅額越多,減少了少地、無地的農民負擔,緩解了社會矛盾。放寬戶籍控制,農民和手工業者,可自由遷徙,加強了城鄉聯絡,促進了手工業、商業的發展,並極大刺激了人口的爆發性增長。
二、官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
封建王朝,官紳階層不服徭役、不納稅,隨著社會穩定,官紳越來越多,很大程度上侵蝕了封建王朝的統治根基。為了解決這一弊端,雍正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廢除官員、地主免稅的的特權。官紳可以不服徭役,但必須用銀兩兌換。
無論是“攤丁入畝”還是“官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都極大的損害了士紳階層的利益,只有在皇權高度集中,社會穩定的高壓統治下,才能順利實行。為此,雍正又進行了政治和文化上的改革。
三、設立“軍機處”和強化“密摺制”
軍機處的設立,使得國家政務繞開了內閣,皇帝真正做到了獨斷乾綱,提高了處事效率,由中央集權轉向君主集權,皇帝權力達到了頂峰。
同時,雍正還加強了“密摺制”,官員可以直接向皇帝上奏,不經他人之手,直達天聽。“密摺制”鼓勵官員告密,做到下情上達,增加官員選拔途徑,提高行政效率,減少了被部分大臣所矇蔽的情況,加強了皇權。另一方面,“密摺制”也使得官員相互猜疑、互相攻訐,人人自危。
四、整飭吏治、控制思想
雍正在吏治改革方面主要是以下四方面:
1、 清查錢糧、設立會考府、懲治貪汙、褒獎廉潔;
2、 整頓官風、澄清吏治;
3、 打擊朋黨勢力;
4、 火耗歸功、實施‘養廉銀’制度”。
與此同時,雍正也在思想文化層面上加強了控制。雍正七年,設立鄉約,宣講《聖諭廣訓》。雍正重視儒家思想的傳播,主張用儒家的傳統道德觀念輔助教民,提倡君臣之道,推崇各守其道、各施其禮的觀念。
在其他方面,雍正也作出了許多貢獻,平定青海叛亂,設立駐藏大臣;廢除賤籍、創立密儲制度;在西南少數民族地區實行改土歸流的改革等政策。
總的來說,雍正是一個極為優秀的政治家,剛毅果敢、銳意有為。在他統治時期,封建皇權達到了頂峰,天下大事皆決於一人。鞏固了皇權。也造就了康乾盛世的繁華!
-
15 # 晉語晉風
雍正的主要功績有
攤丁入地。這是一項重大的賦稅改革。中國自古就有人丁稅,成年男子,不論貧富,均須繳納人頭稅。雍正實行改革,將人丁稅攤入地畝,按地畝之多少,定納稅之數目。地多者多納,地少者少納,無地者不納。是謂"攤丁入地",一舉取消了人頭稅。這項措施有利於貧民而不利於地主,是中國財政賦稅史上的一項重大改革。耗羨歸公。中國古代以銀、銅為貨幣,徵稅時,銀兩在兌換、熔鑄、儲存、運解中有一定損耗,故徵稅時有一定附加費。此項附加費稱"耗羨"或"火耗",一向由地方州縣徵收,作為地方辦公及官吏們的額外收入。耗羨無法定徵收額,州縣隨心所欲,從重徵收,有的抽正稅一兩、耗羨達五六錢,人民負擔甚重。雍正實行"耗羨歸公",將此項附加費變為法定稅款、固定稅額,由督撫統一管理,所得稅款,除辦公費用外,作為"養廉銀",大幅度提高官吏們的俸入。這樣,既減輕了人民負擔,又保證了廉政的推行。故雍正說:"自行此法以來,吏治稍得澄清,閭閻鹹免擾累。"
創立軍機處,推廣奏摺制度。明代權力集於內閣,故有權相產生。清雍正把權力進一步集中在皇帝手中,創立軍機處,作為皇帝的秘書班子,為皇帝出主意、寫檔案,理政務,"軍國大計,罔不總攬"。其特點是處理政事迅速而機密。軍機大臣直接與各地、各部打交道,瞭解地方情形,傳達皇帝意旨。此機構存在200年,直至清末。與創立軍機處伴隨的是推廣奏摺制度。由於以前的官文書批轉手續繁複,且經多人閱看,時間拖延且難於保密,而奏摺則向皇帝直接呈送,直達皇帝本人。雍正擴大了可向皇帝上奏摺的人數,不同身份的官吏可以及時反映情況,報告政務,使皇帝洞察下情,以便制定政策;也使官員們相互監督,皇帝得以瞭解他們的賢愚、勤惰、政績、操守。
改土歸流。中國西南及其他一些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實行土司制度,其職務為世襲,僅名義上接受清朝的冊封。土司們生殺予奪、驕恣專擅。這種制度妨礙了國家的統一和地區經濟文化的發展。雍正即位後,廢除了雲南、貴州、廣西、四川、湖南各地的許多土司,改成和全國一致的州縣制度。"改土歸流"是一場嚴重的鬥爭,許多土司武裝反抗,雍正堅決派兵平定。在平叛戰爭中雖然也累及無辜,給少數民族造成傷害,但從長遠來說,"改土歸流"是進步的措施,打擊和限制了土司的割據和特權,對民族地區的經濟文化發展有利。
此外,雍正還有許多值得稱道的政績,如懲治貪汙、解放賤民、平定羅卜藏丹津、始派駐藏大臣等,為中國的統一與發展作出了貢獻。
但是,雍正也有嚴重的過失和侷限。他在位期間雖沒有出現大規模農民起義,但零散的反抗經常發生,雍正的鎮壓措施十分嚴厲。不論具體情節,抗官者即以反叛論處,斬殺不赦。甚至拒捕時,有人"共在一處,雖非下手之人,在旁目觀,即系同惡共濟",均斬立決。對民間秘密結社,囑咐官吏們"時時察訪,弋獲首惡,拔樹尋根,永斷瓜葛"。蘇州手工業工人要求增加工資,罷工叫歇,雍正嚴加懲處,立碑永禁叫歇。雍正時文字獄日益頻繁,汪景祺因"諂附"年羹堯而立斬梟首,查嗣庭因趨奉隆科多而戮屍示眾,陸生楠因議論時政而被軍前正法。最為轟動的是呂留良案,呂是清初具有民族思想的學者,已去世40年,後有曾靜、張熙讀呂氏之書,受其影響,竟去策反嶽鍾琪,要他反清復明,釀成大案。呂留良被開棺戮屍,其兒子、學生處死刑。雍正朝文網甚密,株連人眾,處刑嚴酷。知識分子動輒得咎,形成閉眼不敢看現實,緘口不敢談政治的沉悶風氣。
雍正遵奉重農業、輕工商的信條。他說"農為天下之本務,而工賈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畝之中少一耕稼之人。群趨為工,則物之製造者必多,物多則售賣不易,必至壅滯而價賤,是逐末之人多,不但有害於農,而並有害於工也"。根據這一理論制定的政策必然不利於工商業的發展。他又認為:開礦"斷不可行"。因為開礦將引誘人們離開農本,追求末業,而且礦工聚集一地,易於鬧事。
雍正在對外交往中亦固步自封。當時外國商人來華貿易,日益增多,但雍正卻不許中國商人出洋貿易,設定種種障礙,聲言"海禁寧嚴毋寬,餘無善策"。後來,在沿海各省的再三要求下,雖稍稍放寬海禁,但仍加以種種限制。尤其對久住外國的華僑商販和勞工,"逾期不歸,甘心流移外方,無可憫惜,不許其復回內地"。當時,西方先進國家正在鼓勵海外貿易,而中國即使是傑出的君主也缺乏世界眼光,限制對外交往,故而成為國際潮流中的落伍者。
雍正還好大喜功,急於求成。正因如此,故河南墾荒,四川清丈,陝西挖井,直隸營田,本意為利民,卻勞而無功,反成民間之累。他的性情偏急,喜怒無常,手段殘酷,造成了許多冤假錯案。他死後,乾隆繼位,一反雍正苛嚴之治,實行"寬嚴相濟"的方針,昭雪死者,釋放囚犯,緩和了矛盾。故後人評:"純皇帝(乾隆)即位,承憲皇帝(雍正)嚴肅之治,皆以寬大為政,萬民歡悅,頌聲如雷。"
-
16 # 追風少年已經老去
封建皇帝永遠是最大的地主。他永遠是地主階級推出的代表人物,他手下依賴執行命令的文武百官都是大地主,雍正不可能跑去代表農民階級利益,去革地主階級的命,此乃前提。如果農民聚眾對自己縣裡的地主士紳搞打土豪分田地,雍正會毫不猶豫的殘暴鎮壓。屌絲們不要自作多情。
古代朝廷為何要撥款撥糧救災??因為幾百萬災民,流離失所,如果沒有吃的,就會造反,威脅地主階級統治啊。再者,災民終歸是地主階級的牛馬,是一筆財富。災害來時保住牛馬的性命,等災害過了之後,才好繼續剝削壓榨他們啊,牛都死了你去驅趕誰呢?你以為他們不懂得“人口紅利”嗎?
封建皇帝不可能超越自己的歷史侷限性和階級歸屬性。但是比較有見識和才能的皇帝,能夠根據實際情況,適當調整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之間的利益,以緩和階級矛盾,麻醉被統治階級,延長王朝壽命,利於長遠統治,這類已經算是賢明君王了。雍正就是這類人。
在社會主義中國,《康熙》《雍正》這類各種各樣的極端反動的明君清官戲流行,本質都是詐騙行為。美化地主階級的目的是什麼?無非是為了宣揚剝削和壓迫的正當性。
-
17 # Zh上善若水W
雍正皇帝,清世宗,愛新覺羅胤禛,清朝入關後第三位皇帝,1722年即位,在位13年!相較於雍正之前的康熙帝和其之後的乾隆帝,雍正皇帝在位僅13年,但作為歷史上有名的勤政皇帝,短短的13年間,雍正皇帝做出很多突出的貢獻,其一系列的社會改革對康乾盛世的連續性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雍正皇帝的十大歷史功績!
一、整飭吏治
康熙末年,官場貪汙腐敗成風,社會風氣日益敗壞,國庫空虛。雍正皇帝即位伊始就說:“朕在藩邸四十餘年,凡臣下之結黨懷奸,夤緣請託,欺罔矇蔽,陽奉陰違,假公濟私,面從背非,種種惡劣之習,皆朕之深知灼見可以屈指而數者,較之古來以藩王而入承大統,如漢文帝輩,朕之見聞更過之。”對貪汙行為嚴懲不貸,其抄家追贓的手段也是雷厲風行,成就了“雍正一朝,無官不清”的官場氛圍。
二、整頓財政
攤丁入畝,即廢除人頭稅,改為按土地多少收稅,這樣極大地減輕了農民的負擔,同時也增加了國家的財政收入,增加了自由勞動力,促進了商品經濟的發展;火耗歸公,此舉集中了徵稅權利,減輕了人民的額外負擔,增加了財政收入的同時,還起到了整治貪汙腐敗的作用,一舉兩得。
三、設立軍機處
雍正七年,正式設立軍機處,軍機處的大臣由皇帝挑選,由內閣大臣兼任,他們直接聽命於皇帝,跪受筆錄,他們的活動都是在皇帝的監督下的,旨意完全是按皇帝的話記錄的。此舉加強了中央集權,真正的集權力於一身,總理天下庶務,這也標誌著清代君主集權發展到了頂點。
四、平定西北叛亂
雍正即位初年,羅布臧丹增叛亂,雍正任命年羹堯為撫遠大將軍,兵分三路,一舉平定西北叛亂。平定叛亂之後,雍正重新劃分了青海和蒙古遊牧邊界,從此青海成為中央直接管轄的行政單位,墊定了西北穩定的局面。
五、改土歸流
雍正帝在西南少數民族地區實行了改土歸流的改革。雍正四年,在西南少數民族地區取消了土司,改派可以隨時任免的流官。改土歸流對於減輕對少數民族地區人民的壓迫和剝削有幫助,對清朝實施全國性的統治和國家的統一有重要意義,但清朝在推行改土歸流時過度強調使用武力,對一些地區的反抗採取了殘酷的武力鎮壓,也給西南部分少數民族帶來了災難。
六、強化密摺制度
雍正帝擴大密摺的範圍和內容。密摺起源於康熙二十年,密摺有助於皇帝更好地瞭解下情,掌握動態,有針對性地制定措施,有效地實施統治。為充分發揮密摺作用,雍正帝把遞密摺的範圍擴大到布政使、按察使、學政等,內容則擴大到生計、風俗等方面。這也加強了中央集權。
七、秘密建儲制度
由於雍正皇帝親身經歷了康熙末年有名的“九王奪嫡”,所以他深知建儲的重要性,這個方法徹底避免了康熙末年皇子競爭皇位引發激烈競爭的局面,此方法也一直被其後世延用。
八、廢除賤籍
賤民,即沒有戶籍,不屬於士農工商之列,不能讀書,不能做官,只能生生代代為奴。雍正皇帝徹底廢除賤籍,在一定程度上,贏得了民聲,促進了社會的進步。
九、官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
政策是指官員地主也必須繳納賦稅,即廢除他們免稅的特權。此舉犧牲了官紳的利益,但卻鞏固了王朝的統治,加強了清政府的統治,促進了清政府統治的穩定。
十、對俄政策
雍正五年,雍正帝派遣策凌為首席代表與俄國簽訂《布連斯奇條約》,第二年又簽訂了《恰克圖條約》,這也是中俄《尼布楚條約》的補充,劃定了清俄中段邊界,穩定了清俄邊界局勢,促進了清俄邊界地區的經濟發展和貿易。
“一心要江山圖治垂青史,也難說身後罵名滾滾來”,這位在位僅十三年的雍正皇帝,他沒有他皇阿瑪的天資聰穎,也沒有他兒子的順順遂遂,他死心眼,真性情,不會粉飾太平,他只會真抓實幹“以勤先天下”。雍正皇帝在位期間不巡幸,不遊獵,日理政事,終年不息。沒有他的起承轉合,清王朝應該傳不到第一次工業革命,他是清朝皇帝中的一個另類,也是封建時代帝王中的另類,但是他卻如他自己所說的那樣——就是這樣的漢子,一個為民生勵精圖治嘔心瀝血,活活累死在朝政上的漢子。
不管雍正是暴君還是明君他的各種政策對清朝的後續發展都起到了關鍵的作用,有時候為了大局,即使手段殘忍一些也是在所難免的。但是作為一個封建帝國的皇帝,不免思想上有一定的侷限,總的來說,雍正算得上是一個好皇帝。
-
18 # 歷史滄桑
雍正皇帝在位13年,他批閱的的奏摺存留後世的,就有360多卷,是一個勤勉的皇帝,而且還是一個大有最為的皇帝,是一位明君,“康乾盛世”這個叫法,對雍正太不公平。
說到“康乾盛世”,可以說沒有雍正就沒有“康乾盛世”,可惜他在位時間太短,如果再給他20年的光陰,大清會極度強盛,就不會叫“康乾盛世”而是“康雍盛世”或者是“雍正盛世”,
雍正繼位時,大清國庫只有八百餘萬兩白銀,這固然和康熙打仗平叛亂有一定關係,但也和康熙時期官場,貪汙嚴重有很大關係,很多官員虧欠國家銀兩,雍正繼位後,整頓吏治,嚴懲貪官汙吏,大清官場在雍正時期前所未有的清明,在政治上實行了富國強民的政策,實行攤丁入畝的土改政策,改變了按人丁,地畝雙重賦稅的政策,減輕了少地農民的負擔,實行火耗歸功和養廉銀的政策,既增加了財政收入,又助於廉政,到乾隆繼位時,國庫前所未有的充盈,達到了六千餘萬兩。
雍正選賢不避滿漢之爭,有能者居之,融合滿漢,重用了很多有能力的漢人,像李衛、田文鏡、嶽鍾琪等都得重用。
雍正晚年,湖南書生曾靜以反清復明的理由,,躥騰川陝總督嶽鍾琪謀反,按照大清律法死罪,雍正沒有殺曾靜,而是把審問曾靜的過程,寫了一本書叫“大義覺迷錄”,主題是想以有效正確的方法,溫和的緩解民族矛盾,那時已經出版發售,在民間流傳,結果到了乾隆繼位把這本書列為了禁書。
-
19 # 望江邊的河畔
雍正皇帝總體上來說他是一位了不起的明君。因為在他執政期間1.他主張改革弊政,取消了中國千百年來的人頭稅,2.加強對西南少數民族的統治,3.實行改土歸流,廢除賤籍制度,推行攤丁入畝,火耗歸公的利政,減輕了少地、無地農民的經濟負擔從而促進人口增長。同時雍正皇帝是中國歷史上最勤政的皇帝,據史料記載雍正皇帝執政三十多年來一共批閱奏章達35000餘件平均每天要批閱奏章10餘件之多且有的奏章批語多達1000字及以上。雍正皇帝在職期間不近女色、遠離寵臣、摒棄宦官、事必躬親。雍正皇帝任職期間一系列的社會改革政策為康乾盛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
20 # 平生壹本書
雍正是一位十分複雜而矛盾的歷史人物,他是勇於革新、勤於理政的傑出政治家,對康熙晚年的積弊進行改革整頓,一掃頹風,使吏治澄清、統治穩定、國庫充盈、人民負擔減輕。但他畢竟是封建皇帝,有著重大過失和種種侷限。
總體來看,雍正作為一個最高統治者,勤於政務,洞察世情,以雷厲風行的姿態進行整頓改革。雍正統治十三年是清朝統治的重要時期,承上啟下,為以後乾隆時期的繁榮盛世打下了基礎。
雍正的主要功績有
攤丁入地。這是一項重大的賦稅改革。中國自古就有人丁稅,成年男子,不論貧富,均須繳納人頭稅。雍正實行改革,將人丁稅攤入地畝,按地畝之多少,定納稅之數目。地多者多納,地少者少納,無地者不納。是謂"攤丁入地",一舉取消了人頭稅。這項措施有利於貧民而不利於地主,是中國財政賦稅史上的一項重大改革。耗羨歸公。中國古代以銀、銅為貨幣,徵稅時,銀兩在兌換、熔鑄、儲存、運解中有一定損耗,故徵稅時有一定附加費。此項附加費稱"耗羨"或"火耗",一向由地方州縣徵收,作為地方辦公及官吏們的額外收入。耗羨無法定徵收額,州縣隨心所欲,從重徵收,有的抽正稅一兩、耗羨達五六錢,人民負擔甚重。雍正實行"耗羨歸公",將此項附加費變為法定稅款、固定稅額,由督撫統一管理,所得稅款,除辦公費用外,作為"養廉銀",大幅度提高官吏們的俸入。這樣,既減輕了人民負擔,又保證了廉政的推行。故雍正說:"自行此法以來,吏治稍得澄清,閭閻鹹免擾累。"
創立軍機處,推廣奏摺制度。明代權力集於內閣,故有權相產生。清雍正把權力進一步集中在皇帝手中,創立軍機處,作為皇帝的秘書班子,為皇帝出主意、寫檔案,理政務,"軍國大計,罔不總攬"。其特點是處理政事迅速而機密。軍機大臣直接與各地、各部打交道,瞭解地方情形,傳達皇帝意旨。此機構存在200年,直至清末。與創立軍機處伴隨的是推廣奏摺制度。由於以前的官文書批轉手續繁複,且經多人閱看,時間拖延且難於保密,而奏摺則向皇帝直接呈送,直達皇帝本人。雍正擴大了可向皇帝上奏摺的人數,不同身份的官吏可以及時反映情況,報告政務,使皇帝洞察下情,以便制定政策;也使官員們相互監督,皇帝得以瞭解他們的賢愚、勤惰、政績、操守。
改土歸流。中國西南及其他一些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實行土司制度,其職務為世襲,僅名義上接受清朝的冊封。土司們生殺予奪、驕恣專擅。這種制度妨礙了國家的統一和地區經濟文化的發展。雍正即位後,廢除了雲南、貴州、廣西、四川、湖南各地的許多土司,改成和全國一致的州縣制度。"改土歸流"是一場嚴重的鬥爭,許多土司武裝反抗,雍正堅決派兵平定。在平叛戰爭中雖然也累及無辜,給少數民族造成傷害,但從長遠來說,"改土歸流"是進步的措施,打擊和限制了土司的割據和特權,對民族地區的經濟文化發展有利。
此外,雍正還有許多值得稱道的政績,如懲治貪汙、解放賤民、平定羅卜藏丹津、始派駐藏大臣等,為中國的統一與發展作出了貢獻。
但是,雍正也有嚴重的過失和侷限。他在位期間雖沒有出現大規模農民起義,但零散的反抗經常發生,雍正的鎮壓措施十分嚴厲。不論具體情節,抗官者即以反叛論處,斬殺不赦。甚至拒捕時,有人"共在一處,雖非下手之人,在旁目觀,即系同惡共濟",均斬立決。對民間秘密結社,囑咐官吏們"時時察訪,弋獲首惡,拔樹尋根,永斷瓜葛"。蘇州手工業工人要求增加工資,罷工叫歇,雍正嚴加懲處,立碑永禁叫歇。雍正時文字獄日益頻繁,汪景祺因"諂附"年羹堯而立斬梟首,查嗣庭因趨奉隆科多而戮屍示眾,陸生楠因議論時政而被軍前正法。最為轟動的是呂留良案,呂是清初具有民族思想的學者,已去世40年,後有曾靜、張熙讀呂氏之書,受其影響,竟去策反嶽鍾琪,要他反清復明,釀成大案。呂留良被開棺戮屍,其兒子、學生處死刑。雍正朝文網甚密,株連人眾,處刑嚴酷。知識分子動輒得咎,形成閉眼不敢看現實,緘口不敢談政治的沉悶風氣。
雍正遵奉重農業、輕工商的信條。他說"農為天下之本務,而工賈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畝之中少一耕稼之人。群趨為工,則物之製造者必多,物多則售賣不易,必至壅滯而價賤,是逐末之人多,不但有害於農,而並有害於工也"。根據這一理論制定的政策必然不利於工商業的發展。他又認為:開礦"斷不可行"。因為開礦將引誘人們離開農本,追求末業,而且礦工聚集一地,易於鬧事。
雍正在對外交往中亦固步自封。當時外國商人來華貿易,日益增多,但雍正卻不許中國商人出洋貿易,設定種種障礙,聲言"海禁寧嚴毋寬,餘無善策"。後來,在沿海各省的再三要求下,雖稍稍放寬海禁,但仍加以種種限制。尤其對久住外國的華僑商販和勞工,"逾期不歸,甘心流移外方,無可憫惜,不許其復回內地"。當時,西方先進國家正在鼓勵海外貿易,而中國即使是傑出的君主也缺乏世界眼光,限制對外交往,故而成為國際潮流中的落伍者。
雍正還好大喜功,急於求成。正因如此,故河南墾荒,四川清丈,陝西挖井,直隸營田,本意為利民,卻勞而無功,反成民間之累。他的性情偏急,喜怒無常,手段殘酷,造成了許多冤假錯案。他死後,乾隆繼位,一反雍正苛嚴之治,實行"寬嚴相濟"的方針,昭雪死者,釋放囚犯,緩和了矛盾。故後人評:"純皇帝(乾隆)即位,承憲皇帝(雍正)嚴肅之治,皆以寬大為政,萬民歡悅,頌聲如雷。"
回覆列表
筆者認為雍正皇帝是清朝最為優秀的皇帝。原因讓我來一一道來。愛新覺羅·胤禛,即清世宗,清朝第五位皇帝,定都北京後第三位皇帝。康熙帝第四子,母為孝恭仁皇后,即德妃烏雅氏,生於北京紫禁城永和宮。康熙三十七年封貝勒;康熙四十八年胤禛被封為和碩雍親王。在二廢太子胤礽之後,胤禛積極經營爭奪儲位,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在北郊暢春園病逝,他繼承皇位,次年改年號雍正。雍正即位時,已經45歲了,可是他在位期間,勵精圖治,重整機構並且對吏治做了一系列改革。雍正最為過人之處就是他的勤政。雍正在位13年,繼位後每天堅持批閱奏章,孜孜不倦,每天天還不亮就起來處理公務,平均睡眠時間每天只有4小時。這樣強度的工作,試問有幾個人能夠堅持?說他是工作狂一點也不誇張。其次,雍正的政績十分突出。雍正即位之初,國庫空虛,貪汙腐敗盛行,康熙年間的繁榮已經到了停滯階段。雍正整頓吏治,清查虧空,設立會考府,實行耗羨歸公,實行養廉銀製度和取締陋規等多項工作.有人評價說"雍正一朝,無官不清"是對雍正治理國家的公正評價.改土歸流也是雍正的一大功績,不僅促進了民族融合,也讓西北地區的經濟飛速發展。攤丁入畝也是雍正的重要功績,這一舉措真正的讓國庫充盈了起來。還有就是雍正皇帝不近女色。雍正既沒有像其父康熙皇帝那樣多情,也沒有像其子乾隆皇帝那樣濫情,所以關於甄嬛的故事大都是虛構了。因為雍正皇帝大多數的時間都用來處理政務、批閱奏章了。雍正是中國歷史上最勤政的皇帝,由於他站在反對利益集團的前端大力改革,所以被那些利益集團妖魔化了,以至於嚴重影響到了今人對他的認知.如果沒有雍正的作為就不會有乾隆的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