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卿卿雨落

    我覺得吧!

    有這個想法都是腦抽的,人傻錢多!

    孩子剛滿月就開始想著早教

    第一,孩子還那麼小,睡覺的時間那麼多,一天當中有大半的時間在睡覺!難道要叫醒他,讓他別睡懶覺,趕緊去上早教吧!累不累呀!?而且孩子多睡覺才會長大呀!

    第二,孩子最需要母親的陪伴。很多人覺得不要輸在起跑線上,總覺要快點發育孩子的大腦,讓孩子更聰明,如何如何~所以選擇給孩子上早教!大人們一廂情願的,殊不知孩子最喜歡的是和媽媽在一起,和媽媽一起玩~只要和媽媽在一起,什麼都是幸福的。而且給足了孩子這些,孩子就會有滿滿的安全感!對他以後得成長才有益。

    第三,過早學習會抑制孩子大腦海馬體的發育~根本沒必要

  • 2 # 小欣媽媽育兒

    建議早教,但不建議上實體早教班。我之所以建議早教但不建議上實體早教班有以下原因。

    為什麼要早教?

    我們很清楚對孩子早教的原因,可能有很多,但是最主要的還是孩子的大腦發育。早教對大腦發育起促進作用,3歲之前,幼兒大腦發育速度是飛快的,可塑性也很強,早教可以加快智力的開發,避免黃金期浪費。

    早教研究

    國內一些早教機構在宣傳時,會提到北卡羅萊納州的“初學者計劃”來證明早教的作用。

    這個計劃確實是存在的。1970年,北卡羅萊納大學發起了一項兒童早期教育跟蹤調查計劃,這個計劃招募了111個嬰幼兒,隨機分組後,一半的兒童參與早教機構學習,而另一半在近乎原來的狀態下成長。

    招募的孩子從6周到12周左右開始進入早教中心,直到5歲。多年的跟蹤結果顯示,那一半進入了早教中心學習的孩子,在18月之後就展現出了智商優勢,而且這種優勢在15歲時仍然存在。

    不建議上早教班的原因

    首先,費用高。

    正如你所說的早教費用太貴,可能對於我們普通的家庭來說,負擔稍微過重。

    其次,效果不確定。

    早教的效果究竟是什麼樣的,誰也不能給個篤定的答案。

    早教班的教育方式

    一方面,教畫畫跳舞唱歌的機構為了讓家長看到孩子確實在進步,免不了像教中小學一樣採取教課模式。

    另一方面,越來越多的早教機構本身變得跟小學一樣了,然而,一些研究表明教課模式很可能會抑制兒童的創造力,以及解決新問題的能力。

    有關一個研究孩子對玩具的玩法分為四種模式:“教課模式”打斷模式”“幼稚模式”“基準模式”

    研究結果顯示,在“教課模式”下,孩子們往往被鎖死在了被“教會”的那種玩法上,失去了探索能力,發現不了新的玩法;而在其他3種情況下,孩子們都找到了1到2種新的玩法。

    由此可知,過早的對孩子進行固定思維式的教學模式,是會影響孩子的創造力,甚至是遏制孩子的想象力的。何況,有些早教班的老師可能只是培訓一週就上崗就業了,不能說對教育孩子一無所知,但我們肯定是不敢把孩子交給他們來“練手”吧。

    再次,時間問題。

    這包括兩個含義,一是父母有沒有時間送孩子去早教班並陪伴他,二是,如果是一週去一次,時間間隔是否太長。

    研究

    還是“初學者計劃”這個關於早教的研究。

    因為在這項計劃中,實驗組的孩子們每週都會在早教中心待上50個小時,而一般商業中心一週2小時的“早教”,對本來就正常的孩子很難想象有什麼大的作用。

    最後,質量問題。

    早教班如果孩子太多,老師是否有精力都能照顧到,玩具設施一類是否對孩子有限制。

    案例

    我有一個朋友,她的女兒糖糖現在一歲半。他們也上了早教班,上早教班期間老師會組織活動,但活動過後那些設施或者活動材料,要放好不能再動。而糖糖想再去玩這些設施的時候被老師拒絕了,糖糖大哭,但老師不為所動,理由卻是如果大家都隨意去玩的話,那麼設施很快就會被磨損,言外之意就是會減少這些設施的使用壽命,歸根結底就是會讓設施使用壽命變短從而增加早教班的成本。

    我覺得早教班這樣的做法先不說會磨滅孩子的創造力,但至少會打擊孩子的積極性吧。我想這不是我們最初的本意,也不會是想要看到的場景。

    該如何早教?

    我的建議選擇線上早教中心。原因如下

    首先,時間自由

    你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隨時隨地和孩子做早教活動,或者讓家人陪孩子做活動都可以。

    其次,質量有保證

    試問還有誰比自己更瞭解自己的孩子,如何和孩子相處,溝通,肯定是帶孩子的人更清楚。

    最後,費用低,效果好

    線上的早教課費用比實體店低的多,而且都會配有相應的活動材料,課程也是針對孩子年齡階段開發的,針對性更強。

    早教確實是需要的,因為它可以給孩子帶來更多的益處。如何對孩子早教也是我們身為家長們最頭疼的,為了孩子我們可以付出全部金錢和精力,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我們要記得,無論付出多少,要謹記選擇早教的遵循原則只有一個,那就是對孩子有效果。

  • 3 # l悠然見南山l

    個人覺得,如果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在自己和小朋友不知道如何有效的交流和引導她做一些動作之類的時候,適當的上早教就很有必要了!

    早教,我覺得,是三歲之前的上的針對父母的引導課!我在孩子一歲的時候,去看了一圈早教,試聽了三四個機構!最後因為囊中羞澀,沒報名!這一圈下來,真的讓我學到了很多和小盆友玩的方法和技巧!

    看到的一個最小的上早教的寶寶是七個月的,在老師的指導下,父母陪孩子做動作,陪爬,陪看顏色卡,讓家長學會如何陪小寶寶玩,明白寶寶想要表達什麼,對新手爸媽很有幫助!再大一些的寶寶一歲多剛會走路的會讓他們盡情爬,然後用一切顏色球引導!引導家長和寶寶一起做一些互動遊戲!

    等會走會跑了,則開始一些語言啟蒙比如英文或者其他語言,然後做一些大動作,比如翻越“山峰”等,一般在早教班出來的寶寶,見人不生不怵,比較外向,運動能力比較出眾,專注力也很好,很早就有老師和同學的關於秩序意識!

    和一個做少兒英語的銷售聊過,他們這些做少兒興趣培訓的機構,最喜歡的學生,是上過早教班的,教起來方便省事兒!

    早教適合家裡保姆帶孩子或者老人帶孩子,不會陪小寶寶玩,不能做一些早期啟蒙的,家長沒時間做親子活動的家庭,這樣家長能在上早教的時間在老師指導下更加有效的和小盆友做溝通!適合新手爸媽不夠了解嬰兒心理,不會講故事不會陪伴孩子的家庭!陪伴孩子不僅僅是陪她坐著陪她看動畫片,更多的是互動!

    曾有個朋友問我,如何給小孩子講故事,講繪本都有點困難,如果這時候有早教老師的引導,相信父母們會輕鬆很多!

    總之選擇早教班一定要慎重,最好是選擇知名品牌,因為有好多早教機構都是掛羊頭賣狗肉,一直良莠不齊,我去過一個早教機構試聽課,叫愛育幼童全腦開發,結果看到的只是去逼迫孩子不停的去服從他們,太生氣了!

    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一定要多上幾個試聽課,選出你能學到東西最多的一家!如果你有毅力有耐心,也可以自學,多看育兒書,看育兒心理,看最有效和孩子互動的方式,多學習,多帶她出去和小朋友交流,也可以省去早教班的費用!

    我是南山,感謝閱讀

  • 4 # 小門敢121

    早教還是很有必要的,價效比高的早教可以選擇一些醫院裡的,兒童保健科,一般都有早教課,老師會更專業,價格也會比市面上的美麗

  • 5 # 咵武漢

    這麼早談早教,真的是毫無意義,對於這個階段的小孩來說,吃好睡好不生病才是最主要的。

    早教應不應該?

    答案當然是應該,但是絕對不是那些所謂培訓機構所標榜的那種。動不動就是蒙氏教育,彷彿個個教出來的都能當總統。實際上,最好的早教就在對孩子的陪伴。多給孩子與他人接觸的機會,多閱讀,多講解,都夠了。

  • 6 # 小小思維家

    早教班的那些套路

    早教課開發右腦潛能?——只是噱頭

    除了智商外,早教中心還慣用「右腦開發」或者「全腦開發」的噱頭,來吸引家長報名。首先,「開發大腦」的論調本身就不科學。其次,「左右腦負責不同工作」的結論,也僅適用於因為疾病切斷左右腦聯絡的「裂腦人」。

    正常人都是由左右腦協同來思考與處理事物的,左右腦不能分開使用,更別說分開來進行開發和訓練了。

    英語授課,給寶寶更好的外語啟蒙?——想太多

    一般來說,早教班的標配是一位講英文的老師,一位講中文的助教。這讓很多英語基礎不好的家長舒了一口氣:“總算為孩子創造了學習英語的環境。”

    語言的學習需要多聽、多看、多接觸、多輸入,有了深厚的儲備,才有可能輸出。相較之下,“早教班每節課45分鐘,每次百十句英語”,遠遠比不上日常持續“灌輸”字母卡、英文繪本、兒歌……

    早教中心給孩子提供了社交的場所——呵呵,太天真

    很多人提到早教班都會說這是一個可以讓寶寶去社交的場合,進而提高社交能力。但事實上,孩子3歲之前都是獨立玩耍者,很難掌握互動性的遊戲,並不會真正地開展社交。一般來說,到三歲半以後,孩子才可以開始掌握形式更加複雜的社會性遊戲,並涉及更高水平的互動。

    早教班可以不去,但是早教不能少

    孩子早期教育,尤其是0~3歲的早期教育,核心依舊應該是家庭,而不是早教中心。家庭是培養孩子、促進孩子發展最有效的,沒有父母親身參與,任何外界的早期教育都不大會成功,而且當外界干預停止,外力教育取得的成果也會一同消失。

  • 7 # 龍城睿睿

    我朋友家的孩子剛滿一週歲,她說她老公給孩子報了一個附近的早教班,一年費用大概是1萬多,對一個孩子來說真是一筆很大的開支了,因為我朋友她家兩個人每月的收入差不多就7000多,還要還房貸和家裡的各種支出,但她老公認為這個錢必須花,不想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我朋友和我聊天說她停鬱悶的,說難道上萬元的早教課真的值嗎?

    ▶ 相信很多支援早教的朋友會認為:非常值得,這樣才不會比別人差

    很多支援早教的家人認為,寶寶上早教課程可以認識到更多的玩伴,還可以同時開發寶寶智商和情商,可以培養寶寶健全的性格,最起碼這個錢花了,即使寶寶沒有什麼大的成果,自己也不會後悔,因為做父母的把該做的都做了。

    ▶ 反對早教的家長認為:一點都不值得,孩子去上課除了玩就是玩,根本什麼都學不會

    現實情況很多夫妻的收入真的不多,拿出上萬元的費用對生活肯定會有一定的影響,所以很多家長認為花這個錢真的沒太大用處,只是花錢讓孩子有個地方玩,還不如自己多花點時間陪伴孩子,最好的教育難道不是屬於家長的陪伴嗎?

    分享睿媽的例項

    睿睿現在3歲8個月,我和睿爸在睿睿6個月時選擇了早教,第一次當爸爸媽媽,很多東西都在學習的路上,有很多東西有不清楚的地方,想著睿去早教感受不同的環境,可以接觸不同的孩子,也可以有一個自己的小交際圈,有早教老師,這些給孩子可以帶去不同的認知和體驗,並沒有想著讓他去早教能學習到什麼東西。

    剛開始在選擇早教上,所在的城市有很多早教機構,為了給睿選擇一個更好合適的地方,我和睿爸帶他試聽了比較大的幾個品牌,隨後綜合比較睿上課時的配合程度,看早教的師資團隊,看早教環境等,最後給睿選擇好了,剛開始孩子小,都是需要一個家長陪伴上親子課,健身課是上的最多的,因為睿本身喜歡運動,所以對於大運動課,他格外喜歡,在陪睿上課的過程中,我也和顧問、老師去了解如何讓孩子有更好的發展,日常家長在陪伴孩子又該做些什麼……

    2歲半以後,開始讓睿上獨立的課程,家長在教室外觀察,為了和幼兒園更好的接軌,不會讓孩子有分離焦慮等問題,然後音樂課、藝術課等各種形式的課,也都給睿加上了,就我個人和睿的發展而言,早教對於我們這個小家庭來說,比較有意義,除了對孩子有好處以外,我覺得讓我知道更好的和孩子相處和教育孩子。

    在我個人看來,寶寶早期教育屬於投資,並不是消費,從這個意義上講,這個費用算下來其實並不貴,早教並不是去教寶寶學習什麼具體的東西,而是一種對孩子能力的培養,如體能、智慧、心理能力,開啟孩子的想象力、創造力,增強孩子的動手能力、觀察欣賞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

    什麼樣的早教是好的早教?陳忻老師寫的《養育的選擇》一書中,有這樣一段話:嬰幼兒對世界的瞭解來自他們的各種感官和他們的動作。他們用耳朵聽、用眼睛看、用嘴巴嘗或者咬、用手摸等,都是他們探索世界的方式。他們的觸覺、運動知覺等是探索世界的基石。

    這跟很多人所說的:0-3歲嬰幼兒的早教重點在於發展感知覺,多聽、多看、多摸、多嘗試是一個道理,也是一個正確的認識。

    相信很多家長都聽說過各種右腦開發的宣傳,現在被各種宣傳機構傳的神乎其神,說右腦是藝術腦,開發右腦能培養創造性思維,從而讓孩子獲得創造力,贏得未來,在這裡我想說,家長千萬別被這些宣傳所鎮住,其實真相併不是這樣的。

    1981年,諾貝爾獎得主羅傑·斯佩裡的裂腦研究:首次提出左右大腦工作側重不同的觀點。

    這個研究引起媒體轟動後,媒體把稿子寫成了人腦分為左右腦,左腦如何如何,右腦如何如何,從而就出現了現在神乎其神的宣傳方式,所以我們不需要刻意開發右腦,而是要開發大腦所有的能力,訓練綜合思維能力、提高經驗和智力等。

    我一直認為好的早教不在於時間長短,而在於方法對錯,同時,早教並沒有很多家長想象的那麼複雜,讓孩子在充滿愛的環境,安全自由的探索空間,父母給予高質量的深度陪伴,讓孩子身體、智力、社會化情感方面綜合發展,對孩子來說是最好的早教。

    如果經濟條件還不錯的家庭,我覺得給孩子選擇上早教班是可以的;如果經濟條件一般的家庭,自己給孩子做早教也是完全可以的。優秀而快樂的孩子,大部分時間都在做自己喜歡的事,不管是學習,還是玩耍,重要的是看孩子是否喜歡這件事。

    現在市場上100-200元價格不等的一節早教班到底值不值?

    對於早教班各種爭議近來年真的挺多的,就我周圍瞭解到的就有三大陣營:

    第一種陣營:認為早教班不過是商家編造的故事,忽悠很多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家長掏腰包。

    第二種陣營:認為家長覺得早教很有用,對每次上課都非常重視,從不遲到,也很少請假。

    第三種陣營:認為家長專門去上早教課可有可無,經常帶孩子去早教中心玩,對課堂內容沒有很重視。

    值不值這是一個相對私人化的事情,每個家長都有一個心中的標尺來衡量,對於值與不值的這個問題,家長的心態和目的其實是最重要的。

    對於給睿上早教這個事,我並沒有太多功利的目的,也沒想著讓孩子必須從早教裡學到什麼,感悟到什麼,我想的是透過早教可以讓孩子提前接觸,並享受和家長、老師、小朋友一起玩的過程,給孩子作為一個幼兒園的過渡。

    所以,家長在考慮要不要給孩子上早教前,先要問清楚自己:送孩子去早教班,作為家長有哪些需求?這個早教班是否能滿足這些需求?如果可以,對家長而言是值得的,相反肯定是不值得的。

    有沒有必要給孩子報早教課程?

    早教的好處相信家長從很多新聞報道或是早教宣傳中都可以聽到,既然早教這麼好,那必須要給孩子上麼?答案當然不是絕對的。如果家長把早教看的太有目的性,反而會變得枉然,如果家長要指望孩子學到些什麼,那結果很可能會讓家長失望。

    早教其實從寶寶0歲就可以開始,而且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所以很多所謂的早教其實在家就可以完成。

    More Fun早教中心認為:教育不應該止於走出教室的那一刻,真正的教育是讓家長運用課上學到老師的理念在家中還可以陪伴孩子繼續學習和成長。

    很多家長對早教有疑慮,主要覺得孩子小,沒有必要進行教育,但研究表明:人的腦神經細胞大約在14億個左右,大多在3歲前就形成了,新生兒出生後大腦已發育完備,具有反應能力和學習能力,已經可以開始早期教育,在這個階段,孩子具有非常大的潛力,教育開始得越早,越有利於潛在能力的發揮,如果家長可以重視早教,儘早地讓孩子接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對孩子一生的健康成長都有好處。

    不過所謂的早教,並非簡單等同於認字、學外語、畫畫、學鋼琴……學習知識,培養才藝,這些並不是給孩子早期教育的主要目的。

    讓孩子在自然的環境中、從生活裡學習,引導孩子去做屬於ta這個年齡階段應該會做、能做的事情,促進孩子在身體、智力和心理方面的生長髮育,才是早教應起到的作用。

    早教的意義在於,抓住寶寶成長的關鍵期,透過外界的刺激和引導,充分挖掘潛能,包括幅度較大的運動、精細動作、視覺跟蹤、內耳平衡節奏、語言、接受指令能力等的訓練,從而使寶寶的反射能力、空間感、身體協調能力和智商等,都能得到合理的開發並有所提高,從而避免在未來生活中不必要的學習障礙,同時也為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和養成良好行為習慣奠定基礎。

    給孩子如何選擇合適的早教班?

    當初我給睿選擇早教機構,帶著試聽了好幾家,每個機構的環境各不相同,但是大致的課程體系都是相通的,每個價格也有不同,這裡以我的個人選擇經驗,總結幾點希望可以幫助家長們更好的選擇(僅供參考):

    1、一定要選一家有品牌、有資質、有規模的正規早教機構(不要小品牌的,如果商家跑路,錢款無著落,對很多家庭來說早教花費畢竟不是小數目)

    2、早教環境是不是溫馨,教具和設施是否都安全,老師和顧問等人員的態度和耐心怎麼樣。

    3、一定要讓孩子在吃飽睡好的狀態下去試聽和感受課程,這樣家長可以比較出孩子到底更喜歡哪個。

    4、看孩子在早教課上的配合程度和對老師的喜好,孩子有自己眼緣和審美,所以家長在選擇上建議要尊重孩子。

    5、選擇的早教中心不要離家路程太遠,太遠不僅折騰大人,也會讓孩子疲倦,特別是小月齡孩子,還沒到上課時間已疲憊不堪,最後哭鬧一番,上課效果家長可想而知。

    給寶寶選擇早教,家長要避免哪些誤區?

    1、家長不要急切追求產出

    家長千萬別認為給孩子報了早教班後,會讓孩子的能力有突飛猛進的提升,很多孩子可能上完後和沒上一樣,因為早教本身是一個潤物細無聲的過程,只有讓種子得到充分的滋潤,以後才會健康的發芽。

    2、不要強求孩子在課上的表現

    如果孩子不習慣陌生的環境、不願意配合做動作,甚至哭鬧要離開,這些其實是正常不過的事情,家長不要覺得花這麼多錢上一節課,就強迫孩子按照理想中的樣子去上課。

    像睿之前上音樂親子課,老師讓家長帶孩子一起跳舞,睿當時不願意站起來跳,不跳就不跳,我就陪著他一起坐著,看其他家長和孩子跳,其實也很好,在邊上觀察別人也是不錯的體驗。

    3、家長不要有功利心

    早教班,是一個“別人家的孩子”的聚會場所,家長的虛榮心和功利心非常容易啟動,其他的孩子都會唱了,自己家孩子怎麼還不會?其他孩子都能爬上運動器械,自己家孩子就是爬不上……這一比較,一著急家長開始對孩子有要求了,建議家長不要這樣,早教班其實是帶孩子去玩,孩子玩的越開心,學到的會越多,其實真的就是這麼簡單。

    4、不要以為給孩子上早教班就萬事大吉

    早教課程雖然有營養,但每週孩子最多上1-2節,家長不能光讓孩子上早教課學習,平時在家也要給孩子進行積累。

    家長要把早教課上學到的理念和方法融匯貫通,運用到和孩子相處的日常裡去,讓早教班的效果最大化,這才是上早教班最重要的意義。對於孩子來說,家庭是最好的早教班,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早教老師。

    早教哪些地方宣傳比較誇大?

    1、課程專業,全方面開發寶寶的大腦?英語授課,給寶寶更好的外語啟蒙?

    現在很多早教顧問都會告訴家長,孩子3歲前是很重要的,家長一旦錯過這個時期很難挽回,不可否認的是,孩子3歲前對其一生都有很重要的作用,但是並沒有早教機構說的那麼嚴重,很多早教都宣傳自己的課程是按照孩子發育規律精心設計,能夠有效地刺激孩子大腦開發潛能。正常的早教上課通常是一節課45分鐘,每週上1-2節。

    美國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的統計資料顯示:家長陪孩子的“及格線”是每週21.2小時,每週親子共處多1小時,孩子的不良行為會降低。

    給孩子好的親子陪伴是需要有情感的投入,最好可以和孩子一起做有意義的事,所以家長不要指望一週2節課的早教會讓孩子產生多麼神奇的改變。

    現在很多早教中心宣傳自己專業的課程,我帶睿試聽過很多早教機構,總體感受下來,這些早教機構的課程設定其實都是大同小異,一般都是腦力課、健身課、球類課、音樂課、藝術課、廚藝課、蒙氏課程等等,課上的內容沒有什麼高深之處,如果經濟條件一般的家庭,可以自己在網上搜索相關的內容,或是買一些關於嬰幼兒發展規律的書來學習,家長可以在家給孩子上各種形式的早教。

    有些早教課程宣傳全英語上課,其實對於孩子來說,這點起不到太大的效果(一週1-2節課,純英語授課,旁邊配有翻譯老師,對孩子學習英語幫助不大),如果家長想讓孩子學好英文,最重要是有一定質和量的英文接觸,要給孩子打下牢固的英語基礎,那孩子至少要有10-25%的清醒時間去接觸英語。

    假設孩子每天清醒時間是12個小時,每週是84個小時,也就是說孩子每週要有8.4-21小時,平均每天1.2-3小時高質高量接觸到英文,那孩子才有可能成為真正的雙語者,如果家長平時不做功課,僅依靠早教這種頻率的英文接觸,那最多隻是讓孩子知道幾個英文單詞,談不上給孩子真正的啟蒙。

    帶睿上了很長時間的早教,我覺得其實課程本身並不重要,更重要的是上課的環境和形式。課堂上有熟悉的家長,陌生的小朋友和老師,大家在一起相處時必須要遵守一定的規則:課前問好、課後道別、坐好的小朋友才可以有玩具,教室玩具玩了後必須放回去,上課時不能隨心所欲地跑…….讓孩子在享受課堂的樂趣時,也能讓孩子提前熟悉相應的規則。

    最重要的是45分鐘的高效陪伴(哪怕陪伴的人不是父母而是長輩,高質量的陪伴對孩子來說是有意義的),仔細回想,現在很多家長平時陪孩子時,手機不離身,有時因為疲倦或其他雜事,即使陪孩子時也心不在焉,早教課最大的作用就是迫使家長打起精神,拋下雜事,全身心地孩子,短短几十分鐘裡的互動非常地頻繁,大人小孩都能玩的很投入,像睿爸平時陪孩子的時間較少,我會特意把早教課安排到週末,讓睿爸能陪著睿上課,這樣睿爸也不會說不會陪玩,孩子也很開心爸爸可以陪著上課,每週末的早教也成為孩子最期待的時光。

    有時孩子的家長確實很忙,課程也不能都安排在週末,所以可以看到很多孩子是由老人帶著上的,對於這些父母來說,讓老人帶孩子去上早教,其實也是給老人上課,向老人傳授更先進的育兒理念,教老人如何陪玩,減少現代父母和老人在帶孩子這件事上的摩擦;自己的話可能老人不能接受,但老人會相信老師,對家庭和諧有一定的作用;還有是給老人找一個環境較好也相對安全的地方帶孩子,相信這也是很多給孩子報早教的父母目的之一。

    2、經過專業培訓的老師

    很多指導大家如何選擇早教機構的文章都會提到需要了解早教中心的師資力量,可見大家對老師的能力還是非常重視的。個人覺得要看老師的水平,與其看老師的簡歷,不如帶著孩子去試聽課程,如果家長想給孩子報早教,我的建議是一定要選擇可以試課的機構。我也是帶睿試了好幾家較知名的早教,後來發現老師的水平都差不多,早教機構的課程都很類似,老師們也是接受過專業的培訓,老師們對待孩子的態度都很好,也有耐心,課堂上無論孩子有什麼表現,除非是嚴重地影響了其他人上課,老師才會適當地和家長溝通,共同安撫那些吵鬧的孩子,我覺得帶孩子去試課,最主要的目的是試試孩子喜歡不喜歡在這裡玩。

    3、早教中心給孩子提供社交的場所

    很多人一提到早教會說這是一個可以讓寶寶去社交的場合。正常來說,上早教的孩子基本都是3歲以下,這階段的孩子如果沒有大人的引導,孩子在心理上不願意,在能力上也做不到主動和同齡人一起玩,更別說是不熟悉的小朋友,一節課45分鐘,不少家長上完課帶孩子就離開了,就我自己觀察,留下來玩的,要不是讓孩子自己玩,要不是坐一旁玩手機,說好的社交呢?

    和熟悉的同齡人一起上課,孩子更容易克服陌生環境和人多的焦慮。當時睿不到6個月就尅是上早教,在早教班裡,固定的10個小朋友,家長下課都會在一起聊天,我發現有2個媽媽很要好,後來得知她們是鄰居,其中一個媽媽說自己孩子膽子小,每次上課都黏在身上,自從和鄰居小哥哥一起上課後,明顯大膽許多,跟著鄰居小哥哥願意做很多事情,很多早教中心的器械也是在小哥哥的帶領下開始嘗試,當然,並不是每個小孩都像我描述的這個孩子這樣謹慎怕生,但是我相信兩個孩子內心是因為對方的存在而可以更加安心和快樂的上課。

    所以早教能給孩子提供社交場所,這個想法是很好的,但是實際當中,這個階段孩子社交的第一步是家長之間的社交,而且家長在整個社交過程中都要適當的去參與。

    早教真正的優勢有哪些?

    1、硬環境

    對於早教,我更看重機構的資質和環境,過硬的資質一方面是師資力量的保證,並且也有據可循,就算在早教有不愉快的事件發生,與正規的公司打起交道也會容易很多。

    ▶ 環境是兩方面:面積和衛生

    ① 早教的面積當然是越大越好

    孩子在較大的早教中心,可以自由的跑跳,家長也會更放心地鼓勵孩子去玩各種器械,爬杆、吊環、鑽洞、玩滑梯……大人基本只需要在孩子身旁鼓勵和監護,不用一邊想讓孩子接受挑戰,一邊又提心吊膽,這是一般小區或公園遊樂場所不能提供的,這也是早教中心為數不多的優勢之一,尤其是我家附近沒什麼可讓孩子玩的公共空間,冬季有霧霾也不適合孩子戶外運動,所以早教中心有安全的場地和器材可以供孩子玩耍,這個優勢也是我決定給睿報班的最大原因之一。

    很多不願意給孩子報早教的家長會認為,商場裡類似的遊樂場地很多,裡面的玩法更多樣,50-100元一次隨便玩,辦卡更便宜,這些遊樂場所我也經常帶睿去,不過這些地方和早教中心還是有很多不同,很多遊樂場所設計的比較雜亂,玩的種類豐富,但也限制了孩子的跑跳;很多1-2歲的和5-6歲的孩子都在裡面一起玩,大孩子玩起來更瘋一些,每次帶孩子在這些地方玩我都會更加小心,擔心孩子受到傷害。

    ② 好的早教中心清潔和管理普遍也做的不錯

    不像上面所說的那些遊樂場所,很多看起來都不是很乾淨,玩具都散落一地,有的甚至還有尿味、腳臭等不好的氣味,我給睿報的早教打掃的非常乾淨,大人小孩進去都必須穿上乾淨消毒的襪子,所有的玩具器械都一塵不染,教室角落裡的阿姨隨時都會悄悄地進來收拾散落的玩具和書籍,每週有一天時間會閉館消毒……其實並不是說為了孩子的健康必須一塵不染,只是乾淨的環境更加會讓人心情愉悅,讓孩子玩耍時也會更加放心。

    2、軟環境

    從大機率上來說,給孩子報早教的家庭通常在經濟和理念上都比較領先,至少這些家庭會認為早教是一件值得投資的事。

    睿在成長髮育的階段中,有一個時期比較愛動手,幾乎隨時都守在他旁邊,但有時還是會看不住他的手,在外面不小心打到別的孩子時,我會立馬道歉和教育孩子,但我還是會恐慌,不少家長並不理解孩子這個行為(當然我也沒有認為別人要必須理解),只是遇到較真的人時,我還是很頭疼,畢竟先動手的是自己孩子。但在早教中心裡玩時,大家對孩子的各種行為普遍都表示理解,畢竟這裡基本都是3歲以下的嬰幼兒,而且老師也會及時上前來幫忙。

    陪孩子在早教中心玩時,時不時和一些家長交流,有時是孩子的輔食,有時是靠譜兒科醫生的推薦,有時是其他出遊的資訊分享,有時是一個好的育兒公號…….很多家長在孩子上完課後就離開了,有時間的話我基本都會課下和老師交流一下,畢竟老師接觸過的孩子更多,老師也會非常耐心地給我講解孩子的表現,家長在日常陪伴孩子需要多注意哪些地方,有時還可以從老師身上學幾招“對付”小朋友的方法。

    目前各品牌早教的收費都不便宜,而早教的這些誇大之處和真正的優勢,需要家長權衡個體的經濟、時間和其他因素來進行取捨。

    總結

    事實是不上早教的孩子,每節課必上的孩子,課上的隨心所欲的孩子,有時候很多家長認為並沒有看出上早教的孩子比沒上早教的孩子優秀到哪裡去,孩子都在自己的軌跡上生長髮育,無論孩子有沒有上早教,開始喜歡跳舞的孩子舞跳的更好了,開始喜歡看書的孩子雖然才2歲,已經可以聽大人講4-5歲的讀物,那個從小愛咿咿呀呀的小話癆已可以背詩唱完整的歌了……

    最後想對家長們說,不管最後有沒有給孩子選擇進入早教機構,家長才是孩子一生當中最重要的早教老師,早教機構只是可以輔助孩子更好的成長,最終目的都是為了孩子們能健康快樂成長!

  • 8 # 心悅心靈

    早期教育確實比較重要

    但也要根據自己家庭的經濟條件來選擇

    孩子剛滿月

    這個時候就開始先早教機構著實有些早

    因為這個月份段的孩子心理跟生理都還沒有完全適應外界的生活

    他們大多數時間都是睡覺,吃奶,拉臭臭

    這就是他們每天干的事情,也是我們人類生存下去的最基本能力

    有些孩子身體好的可以睡足前三個月

    每天就是睡覺

    有些孩子體質不是很好

    可能出了月子就會吵夜

    每天也會有醒幾個小時的情況

    但他們這個時候的“醒”,並不是清醒的

    所以你這個時候選早教中心確實有點早哈

    再多說一句

    孩子的教育最主要的還是媽媽

    從懷孕期到孩子出生

    其實很多媽媽們都已經做了早教的工作

    只是沒有早教中心的系統而已

    因此建議你孩子一歲左右再去早教中心吧

    以下是我借取的早教資料

    幼兒期是人生智力發展的關鍵期,抓緊早期教育,可以提高學習效果。例如有人認為,幼兒在2-3歲期間是學習口頭語言的最佳年齡;外語學習最遲也不能超過4-5歲,因為在這時幼兒學習外語不會與本國語言相混淆;5-5歲半則是掌握數概念的最佳年齡;6歲是發展大小、方位知覺最佳年齡。美國芝加哥大學著名心理學家布魯姆1964年出版了《人類特性的穩定與變化》一書,提出了有名的智力發展的假設:5歲前是兒童智力發展最迅速的時期。中國著名心理專家郝濱老師曾說過:“幼兒教育是人生整個教育的起點,其教育目標應是保證孩子身心健康地發展,為接受進一步教育打好基礎“。為此,在早教行業裡預設為早教的最佳時期為0-6歲。

    人的智力或心理是遺傳與環境互動作用的結果。日本學者木村久一認為,兒童的潛在能力遵循著一種遞減規律,即生下來具有100分潛在能力的兒童如果一出生就進行理想的教育,就可以成為具有100分能力的人;若從5歲開始教育,教育,也只能成為具有80分能力的人,若從10歲開始教育,就只能成為具有60分能力的人。

    早期教育能促進大腦的發育。一些家長擔心,對孩子實施早期教育,會累壞孩子的大腦,其實這種擔心是不必要的。一些研究者曾經用動物的大腦和生化的變化;事實說明,早期豐富的環境刺激與學習機會不但不會傷害大腦的發育,而且還會促進大腦的發育。

  • 9 # 賢思媽媽

    “研究表明,孩子3歲之前將完成大腦發育,別讓你家孩子錯過最佳的學習時間”。

    這是不少早教機構打出的宣傳口號,而聽到這裡,相信不少家長都怦然心動了吧!

    透過這樣的方式,各色各樣的早教機構引起了寶爸寶媽們的注意。現如今,整個早教市場幾乎接近飽和狀態。

    玲玲媽:我們鄰居家的寶寶剛滿月不久,前兩天被送去上早教了。鄰居夫妻二人都是博士生,他們的想法就是,孩子必須從小培養,所以不能錯過了學習的關鍵時期。

    皮皮媽:前段時間帶我家小寶貝去醫院打疫苗,偶遇了一個寶媽,聊天時她和我說,她家寶寶剛滿月,不過她老早就給孩子報了早教班,覺得這樣孩子以後才不會落後別人。

    近年來,各類早教班迅猛發展起來。如果我們住的地方臨近幼兒園等教育機構的話,便不難發現,附近有很多商鋪都是培訓班和早教班,看著都讓人眼花繚亂。

    而在路過這些商鋪的時候,當自己看到一大批家長紛紛將孩子送進去學習,內心還真有點想給自家小寶貝報名課程的衝動。

    但是,後來冷靜下來,思考了一會,我卻又矛盾了。心想著,寶寶才剛滿月,是不是真的有必要那麼快就讓他去上早教課。

    但不可否認,早教對孩子來說是很有必要的。早期的智力開發,對孩子的一生影響深遠。因此,在這件事情上,還真難做抉擇。

    早教對孩子的影響和意義重大

    幼兒教育學家瑪利亞·蒙臺梭利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人出生後的頭三年,在其程度與重要性上,超過人整個一生中的任何階段。如果從生命變化、生命的適應和對外界的征服,以及所取的成就來看,人的功能在0至3歲這一階段實際上比3歲以後直到最後的各個階段的總和還要大,從這一點上來講,我們可以把這3年看作是人的一生。”

    確實,嬰幼兒時期是孩子大腦智力快速發育的階段,這時如果我們能夠抓住這一最佳時間,充分的激發孩子的大腦潛能,對孩子未來的成長是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的。

    此外,著名的生理學家巴普洛夫也曾指出,嬰兒降生第三天開始,教育就遲了兩天其表達的意思,也是間接的告訴我們,早教的意義所在。

    所以,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讓孩子越早接受教育,孩子的受益也就越多。

    但對此,有些家長就會提出這樣一個疑問,那就是覺得自家的寶貝上了早教之後,似乎並沒發現他和其他同齡人有什麼明顯的差距。

    事實上,研究表明,早教的“威力”是巨大的,但這一般要到孩子5歲的時候,才會“爆發”出來。

    所以,家長們真的不要太過心急,要耐心的等待孩子“成才”,揠苗助長有時很可能就會適得其反。

    而在孩子的早教問題上,心急的不僅是家長。不少早教培訓機構在孩子成才這件事情上,比家長還要更加“著急”

    早教=提前教育?這對孩子而言並非好事

    我們必須承認,早教對孩子的成長和發育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是,我們對早教的意義,真的弄對了嗎?

    何為早教?所謂的早教,是指孩子從出生開始,一直到小學之前,接受的早期教育。

    而在這個過程中,不是真的得讓孩子學習到什麼,或者是規定孩子必須學到多少東西。

    可是,現在有太多太多的早教機構,把早教錯誤的定義為提前教育,甚至強行給一個剛滿月,可能還沒有斷奶的小寶寶灌輸一些超越了他們這個年齡階段能夠承受和理解的課程,這些都是極其不合理的。

    然而,很多家長被“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矇蔽的雙眼,也全然不知這是一種錯誤的早教方式。

    給孩子報這樣的早教培訓班,宛如就是把金錢撒到大海里,對孩子的成長也不具有任何的意義。

    尊重孩子的成長規律,積極早教才有意義

    當然,我們也別一味的去批評某些早教班錯誤的教育思想。很多家長在早教這方面,也是存在錯誤意識的。

    壯壯媽:我家寶貝今年剛滿2週歲,不過我老早就給他報了學書法的早教班,他現在會寫很多個字了,而且寫得很不錯呢!

    云云媽:我家孩子1歲的時候,我就給她報了古詩詞學習班,她學得很快,不久就都會背誦了,特別棒!

    ▶ 孩子書寫的敏感期是在3~4週歲左右

    2歲的時候,孩子的手部關節和肌肉都還沒發育完全,是很難勝任寫字的任務的。此時強迫孩子學習寫字,並寫出一手好字,反而對他的發育和健康是不利的。

    古詩詞背誦,這是孩子到一二年級才該開始學習的課程

    1歲的孩子,大腦各方面發育還不完全,對於古詩詞這類如此高深的東西,是懵懵懂懂的。這時讓孩子去學習和背誦,根本沒有多大的意義。而且,這無疑會黑孩子的大腦發育造成負擔,結果可能適得其反。

    在我們的世界裡,總是在和別人“攀比”著自家小寶貝有多麼厲害。但我們是否想過,這樣的孩子以後真的會很優秀嗎?如此違背孩子成長規律的早期教育,又有多大意義呢?

    其實,這反而是對孩子造成傷害,讓孩子在還未真正該學習的年紀,就產生厭學心理罷了。

    所以,我們要時刻謹記一點,那就是只有尊重孩子的成長規律,積極的開展早教,才有實質性的意義。

    而且,雖然現在市場上有很多早教機構可供我們做選擇,但它們在價格、師資力量、教學質量、教學環境等方面都是參差不齊的。

    對此,也給家長們帶來了很多迷惑性,是不是早教課程多樣化就是好的呢?是不是課程價格貴一些,質量就更好呢?事實上,這些因素都是次要的。

    並且,對於早教機構的選擇,我們絕不可馬虎大意。需要考慮孩子,以及家庭的綜合情況,然後制定出相關的標準,才能更好的判斷出這個早教機構是否適合自家的小寶貝。

    為孩子挑選早教班,建議以這三點作為衡量標準

    在給孩子報名早教班之前,一定要先實地考察,並瞭解清楚該早教機構各方面的具體情況才行。

    要知道,一旦選擇錯誤,那對孩子而言,無疑就是在浪費時間,對其成長更是無益。

    所以,在為孩子挑選早教班的時候,建議各位寶爸寶媽們可以把這三大點作為衡量標準去做出判斷和選擇。

    安全性

    如今,市場上有不少早教機構其實並不正規,沒有辦學許可證的機構不在少數。這樣的機構,暫且不說老師的教學能力可能不佳,在安全性方面更是存在隱患。

    我們將寶寶送往早教機構學習,目的是讓他們可以更好的成長和學習。但如果連孩子的人身安全這第一關都過不了,那又有何用。

    因此,在選擇早教機構的時候,我們一定要擦亮雙眼,選擇那些正規的、有從業許可證的機構才行。

    衛生情況

    寶寶年齡尚小,身體各方面的免疫力都是比較差的。那麼,如果早教機構的教學環境和衛生情況不過關,孩子就很容易受到細菌和病毒的侵襲,也就很容易生病了。

    所以,我們要實地去看一下早教機構的衛生狀況,為孩子選擇一個比較好的學習環境。畢竟,小寶貝的身體健康才是最重要的,不是嗎?

    教育理念和課程安排

    我們都知道,部分早教機構已經混淆了早教的真正意義,對孩子開展了很多超前的教育。

    類似於這種機構,其教育理念就是完全不正確的。他們所教授的課程,也根本不適合孩子。所以,我們在給孩子報名學習之前,必須先把該機構的教育理念和課程瞭解清楚才行。

    而最好就是選擇那些有免費課程體驗的早教班,先讓寶寶去親身體驗一下,如果孩子的情緒等各方面表現良好,那才證明這家早教機構確實適合自家的孩子就讀。

    安全性、衛生情況、教育理念及課程理念,這三者是我們在為寶寶挑選早教班的時候,必須要考慮到的重要因素。早教對孩子而言至關重要,所以是一定要細心挑選的。

    不過,說實話,有部分家長之所以會想著早早的將孩子送往早教班,是因為覺得自己這樣就可以“解脫”了,便把孩子早期教育的任務推到了早教培訓機構和老師的身上。但事實上,在對孩子早期教育的過程中,我們的缺席真的好嗎?

    寶寶的早期教育,不容我們缺席

    對孩子而言,我們是有有效期的。作為父母,我們更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任老師,孩子的早期教育,是需要我們用心陪伴的。

    所以,即使工作再忙,我們也要儘可能多花點時間陪在孩子左右。建議可以陪寶寶堆堆積木,促進腦部發育。也可以和孩子一起讀讀繪本,培養孩子閱讀、探索美好事物的興趣和能力。

    並且,我們還要成為孩子的榜樣,讓孩子從小便養成良好的習慣,杜絕不良行為,健康、快樂的成長。

    早教對孩子的一生有著重要的、積極的影響。但機械化的早期教育,卻只會適得其反,摧毀孩子的人生。提早教育是絕對不可取的,尊重孩子成長規律的早教方才有正面性的意義。而我們在為孩子挑選早教機構時,更要記住一點:一個真正懂得早教的意義,並適合孩子的機構,才是最佳的早教機構。還有,我們必須明白,家長才是寶寶的第一任“早教老師”,孩子的早期教育,需要我們陪伴左右。

  • 10 # 春分燕歸來

    沒必要機構早教,自己那本書學一下,跟媽媽群交流一下,也非常有效。為啥?因為我當年跟“三原色”職員槓過後體會到還得自己親力親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魚香肉絲怎麼炒味道才絕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