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局中人
    李斯是秦朝著名的政治家,他為秦王嬴政出謀劃策,為蕩平六國立下汗馬功勞,因此得到秦王嬴政的賞識被封為丞相,李斯的政治主張對後世的中國和世界產生了重要影響,也奠定了中國2000多年的封建專制格局。

    殊不知,早年的李斯只是楚國的一個小吏,雖說在上蔡當地是一位人物,但是離李斯的政治抱負相差甚遠。而李斯後來之所以能夠發跡,據說是得到了兩隻老鼠的啟發。

    司馬遷寫的《李斯列傳》中有明確記載:李斯分別在糧倉裡和廁所裡看到兩隻老鼠,在糧倉裡的老鼠養的“土肥圓”,見到人過來絲毫沒有慌張逃跑的樣子,一副優哉遊哉的面孔;而在廁所裡看到的老鼠,每天面對惡臭的環境,吃的更是嘔心的糞便,看到人更是一臉的驚恐,四處逃散。

    李斯看到截然不同的場面,立馬發出了感慨:同樣是老鼠,就是因為環境的不同,使得自己的命運也變得不同。這難道不是自己的真實寫照嗎?

    於是李斯掉頭就辭職去了山東蘭陵,拜荀子為師,學習了治國平天下的“帝王之術”。學成之後,扭頭向西去了當時開放程度最大的秦國,做了呂不韋手下的一位門客,開啟了自己的仕途之旅,最終達到了自己的抱負。

    無疑,李斯是成功的,經過一番努力,做到了位極人臣的位置;但同時,李斯也是失敗的,即便自己是治國的好手,但由於在政治上的幼稚,使得李斯成為了趙高的刀下鬼,臨死前還奢求會因為自己的功績得到秦二世的赦免。也因為自己的天真,導致自己三族被滅,幾十年的功與名瞬間消逝。

    在臨死前,李斯跟自己的兒子說:很懷念自己在上蔡牽狗攆兔子的愜意生活。人生就是這麼奇怪,就是不知道再讓李斯選一回時,李斯會作何選擇呢?

  • 2 # 聞古鑑今

    李斯:我說是真的,你信嗎?

    關於秦國丞相李斯從兩隻老鼠身上得到啟示的說法並非是空穴來風,而是出自《史記·李斯列傳》的敘述,而司馬遷將這個故事放在了列傳的開始位置,可見這個故事的確對李斯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廁中鼠數驚恐之,倉中鼠不見人犬之憂。

    《史記·李斯列傳》中記載了這樣的一個故事:年少的時候李斯看見自己辦公室附近的廁所裡面有老鼠在吃髒東西,當有人或狗走來時,就受驚逃跑,但是糧倉中的老鼠,吃的是屯積的粟米,卻從來不用擔心人或狗驚擾。

    於是李斯頓悟:人也是一樣,自己的命運是由自己所處的環境決定的。

    拜學荀卿,深諳帝王之術,觀時局,向西入秦。

    自從頓悟之後,李斯便辭掉了自己的職位,拜在荀子門下,學習帝王治理天下的學問,學習數年後,李斯告別自己的老師準備建業立功了,這裡的李斯作出了改變命運的一個決定:向西入秦遊說秦王。在李斯看來,六國國勢都已衰弱,沒有為它們建功立業的希望,只有秦國還能值得一搏。

    佐於贏政,寫下《諫逐客書》,助秦一統天下。

    在秦相呂不韋的推薦下,李斯憑藉自己的才能逐步得到了秦王嬴政的賞識,數諫秦王,當聽說嬴政下達逐客令的時候,李斯便寫下《諫逐客書》,為秦國力挽狂瀾,保留了眾多文人志士,為後來秦滅六國保留了堅實的人才基礎,也不得不說秦王嬴政能夠成為千古一帝,與其明斷是非、未雨綢繆的遠見是離不開的。

    沙丘之變改秦運,客死他鄉夷三族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巡遊於沙丘,暴斃,趙高脅迫李斯發動著名的“沙丘之變”,他們合謀篡改了始皇的傳位詔書,廢太子扶蘇,改立胡亥,殊不知秦國萬世的夢想破碎於此。而後的秦二世大興土木修建阿房宮,李斯因為屢次上諫被夷三族,再後來劉邦、項羽登上了歷史的舞臺,秦朝欲傳萬世,二世而亡。

    據說,李斯在臨死之際說很懷念曾經作為小吏的安逸生活,可是卻沒想到被夷滅三族,悲乎?

  • 3 # 路遙lgy

    公元前250年,二十六歲的李斯在楚國的上蔡郡當糧倉的文書。他的工作是負責倉庫的糧食進出登記。

    一次,他上廁所,驚動了廁所裡一隻老鼠。這隻在廁所居住的老鼠又瘦小又幹枯,又髒又臭。看著這隻老鼠,李斯想起平日了在糧倉看到的肥碩的老鼠。與眼前廁所裡的老鼠相比,真是天壤之別。

    “人生如鼠啊!不在倉即在廁”,李斯不禁長嘆,“要成為什麼樣的人,全在於找一個什麼位置了”,第二天,李斯便決然離開小城,投奔了當時的儒學大家荀況,最後透過自己的努力,終於成了秦始皇時期的丞相。

    李斯發跡的故事,真假很難說的清楚。但是“人生如鼠,不在倉即在廁”,找準自己的定位,是成功的基礎。

    找準定位,首先的加強自身的認識和了解。明確自己“能幹什麼”,“社會提供我什麼選擇”,“我選擇什麼?”,“我怎麼去做”。

    其次,要明確自身的不足和優勢。自己的能力大小,有客觀的認識。正視自己性格弱點,盡力彌補不足。

    李斯應該是很清楚自己知識的不足,投奔了儒學大家荀況,使自己內心豐富起來。之後投奔呂不韋做了門客。有呂不韋推薦他,被秦始皇命為客卿。

    嫪毐謀反牽連到了呂不韋,呂不韋自殺。韓國人鄭國到秦國建議修水利,目的是讓秦國無力東征,秦國貴族一致認為應將所有客卿驅趕出國。秦始皇下了命令,所有客卿三天內離開秦國。

    李斯也是被驅趕的物件,但是李斯不甘心,秦國是當時最強大的國家,是他實現政治抱負,施展才能的地方,難道被一張驅逐令趕走嗎?

    李斯苦思冥想,終於在離開咸陽後的一個晚上。奮筆疾書寫下了著名的《諫逐客書》,他將書信交給驛吏說是機密報秦王,自己擔心被殺,還是繼續趕路了。

    秦始皇看到李斯的信,幡然醒悟。命人連夜追趕上已經走到驪山的李斯,將其接回,並恢復他的職務,宣佈終止逐客令。從此,李斯當了丞相,並開始謀劃秦國統一六國戰略。

    李斯的成功,“倉與廁”的啟示固然很重要,但更多的還是他自己的努力,他經歷了漫長無際黑暗中的孤獨寂寞,他有不磨滅的理想與信念,他抓住了一閃即逝的機會,所以,他擁有了施展自己才能的更大的舞臺。

  • 4 # 回想歷史長河

    這個問題我認為很片面,作為一個奏國宰相李斯,他的綜合能力還是非常超強的,他輔助秦始皇建立一個封建強國,他在經濟、外交都有它的獨特之處,所以僅靠一些事情的啟發,一種特別片面的看法。

  • 5 # 史不言

    老鼠、廁所、糧倉。你能從中得出怎樣的道理?2000多年前,李斯從中悟出了人生哲理。進而追求功名利祿,權勢滔天。那究竟秦國丞相李斯從兩隻老鼠身上感悟了什麼道理呢?

    李斯是楚國上蔡人,出生於戰國末期,年輕的時候曾拜荀子為老師,學習帝王之術。他透過自己的努力,從一名小吏一步一步走向了“千古一相”的位置,從一個普通人逐漸蛻化成了一名歷史上有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和書法家。他協助秦始皇統一國家,參與制定了秦國法律,統一車軌、文字,度量衡制度等等,是秦始皇手下得力的干將。

    司馬遷的《史記●李斯列傳》中曾記載這樣的一件事:李斯在某天上廁所的時候,看到身旁的老鼠在偷吃人糞,這時候突然有人跟狗一起出現,老鼠就被嚇得慌張而跑。後來他又看到有老鼠在糧倉裡偷吃糧食,卻根本沒有人管。於是李斯就悟出了“老鼠哲學”。意思就是糧倉中的老鼠之所以不被趕走,因為身處糧倉之中,這就是有所依靠,李斯明白了,一個人選擇什麼樣的環境,才會成為什麼樣的人。

    當時戰國時期人人崇尚權利地位,李斯自然也不甘寂寞,有這樣的想法也是人之常情。當時的李斯還是楚國的一個不得志的讀書人。楚國這個國家是春秋戰國時期的保守派,而與楚國相對的,秦國則是激進改革派。在李斯看來,楚國無異於廁所,秦國無異於糧倉,試想老鼠都知道往糧倉走,自己為何不投奔一個“糧倉”呢?

    自那以後李斯遠赴齊國拜荀子為師學習帝王之術。荀子一派認為, 人性本惡,人的本性便是追求利慾,李斯便牢牢記住了這一點。 可荀子又說,“故聖人化性而起偽,偽起而生禮義,禮義生而製法度,然則禮義法度者,是聖人之所生也”。正因為人性趨利避害,所以只有化性起偽才能成為聖人。可惜李斯對荀子的學說只接受了前半截,就像他看倉鼠的命運也只看到其前半生。對於前半截的趨利避害之術李斯確實學得很好。

    李斯確實有天賦也很有眼光,學成之後的他沒有選擇留在齊國也沒有回楚國,而是一眼便相中了秦國。李斯來到秦國後,便與同樣重利的秦王嬴政一拍即合。兩人合作經營三十餘年,終於締造起了一個前無古人的帝國。 秦朝建立後,李斯又相繼上言行郡縣之制、統一思想與文字等等,都是對秦朝後世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的政策。由此李斯便坐穩了丞相的交椅,得到了他夢寐以求的美好生活。

    但秦二世登基後,趙高把持了朝政,政局陷入一片混沌黑暗之中,而李斯趨利避害的人生觀讓他毅然選擇了明哲保身。他本以為只要不淌這趟渾水,就可以繼續享受倉鼠的生活,但是既已入倉又如何能全身而退呢?不久,李斯遭到趙高排擠,被捕下獄,最後又以謀逆的罪名被腰斬於市。

    當年的李斯未看到倉鼠的結局,卻用了自己的一生去體悟了倉鼠的命運。直到臨死前一刻李斯才真正體悟到所求為何。

  • 6 # 金烏木木

    李斯是秦朝著名的政治家、書法家、文學家,師從荀子,法家學派的代表人物,和著名法家代表人物韓非子是同門同學。

    李斯的成就是幫秦始皇一統天下,改變了戰國紛爭的局面。隨之對秦朝的政治構架進行設計,行郡縣制,奠定千古中央地方的政治格局,且幫助秦皇統一度量衡、貨幣、和文字。開創了歷史上第一個封建君主專制的統一王朝。位極人相,達到人生政治頂峰。

    李斯文彩斐然,《諫逐客書》令秦王青睞,文彩冠古今,所創小篆是當時官方文字。

    李斯一生中有三大汙點:

    第一,建議焚書坑儒,摧殘文化,扼制學風。

    第二,謀害同門韓非,可謂不義。

    第三,貪戀權勢,與趙高同謀,害死扶蘇,擁立胡亥。

    此可謂李斯人生之不足,終落得腰折咸陽之下場。

    李斯的信仰是老鼠哲學,此記載於《史記.李斯列傳》中,時李斯為蔡州管糧倉小吏,目睹倉鼠和廁鼠境遇不同,便發人生感慨,做人也要像倉鼠一樣,生活無憂,位於他人之上,遂辭官師學荀子,學成西向入秦,幫秦皇完成霸業,位極人相,真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錦衣玉食,到人生至高點。

    本人認為這只是司馬遷寫史所用的鋪墊而已,真正使李斯奮鬥的是其才學和野心,在戰國紛爭時代,各諸侯國厚待士人,為他們提供了施展才能的機會。所以李斯成功是內因外因使然。

    當然,在權利爭鬥中,李斯最終倒塌,腰斬時對兒子的遺言,足以慰籍後人。

    他對兒子所說的是:牽犬東門豈可得乎?意思是:我多想和你牽黃狗,出東門,逐兔子啊。從顛峰落平陽,道是人生真諦:平淡何嘗不是一種幸福呢?

  • 7 # 黑句本

    有一類人需要警惕,能力越大,破壞力越強;有一類人需要自省,唯利而行,發跡於此,敗亡亦於此。

    李斯原是楚國上蔡人,年輕時曾在郡裡做小吏,在司馬遷的記述中,此人的發跡之悟是從兩隻老鼠那裡得來的。

    有一次,李斯上廁所,看見廁所裡的一隻老鼠膽戰心驚地在吃一些汙濁之物,稍微聽到人聲狗吠便嚇得狼狽逃竄;之後不久,李斯在官府的糧倉中又注意到另一隻老鼠,倉中鼠的日子是廁中鼠無法想象的,不僅有無盡的粟米可以隨便享用,而且住著大屋,根本不用擔心會有閒人或者惡犬來驚擾。

    同為鼠,境遇卻如此天差地別!

    大為感慨之下,李斯領悟到了一條真理:一個人的一生,能不能成就一番事業,享盡榮華富貴,不在於你是誰,而在於你的選擇。就像看見的這兩隻老鼠,入廁,再有能耐,最終還是擔驚受怕地去吃屎;進倉,再沒有能耐,也可以心安理得地盡吃粟米。

    這就是李斯非常有名的“老鼠哲學”,想來不知你有何感想?

    黑哥是這麼看的,李斯這人雖不甘貧賤,但內心卻有鼠輩的自卑,骨子裡若有高潔君子、雄才豪傑的真正品格,怎可能看見老鼠而感同身受呢?鼠就是鼠,哪裡還分廁中鼠、倉中鼠,廁中鼠吃屎,是恥,倉中鼠偷粟,同樣是恥,兩鼠現實境遇差異巨大不假,可一旦拎起鼠尾,都一樣。鼠輩最可悲的即是如此,身為鼠輩,盡吃粟米而忘了自己的可恥可恨,一朝被人拎起鼠尾,卻全然不知。

    有人可能會講,這麼說有些侮辱李斯了,李斯這是借鼠領悟小人物的選擇之道、崛起之途。古往今來,平臺對一個人的確重要,但黑哥認為,比平臺更重要的是根基,沒有行大道的根基,高臺越高,懸崖越深,唯利是圖,不擇手段之人,登得越高,摔得越慘。

    倘若將李斯視為大才的話,此人在許多方面的確了得,有眼光,有格局,能發激昂之辭,能行霹靂之事,但他獨缺了一樣東西,心中無根本大道,正因為如此,千鈞一髮之時,他患得患失,不敢以正壓邪,唯有狼狽為奸;更可悲的是,他的一生,所有的謀都是公利建立在私利之上,都在想方設法地進入米倉、守住米倉,遇到明主,尚有雄才大略可見,可一旦遭遇昏庸之主、險惡之人,雄才大略蕩然無存,剩下的只是鼠輩的拼命鑽營和愚蠢。

    所以講,唯利是圖的大才,只可一邊嚴加控制,一邊盡力使用。歷史是一本無限深奧的大書,即便如秦始皇這樣的千古一帝,也未能真正地將李斯這樣的人用好,如果秦始皇在暮年時棄李斯,擇一真正的賢相,李斯的沙丘之謀也許很難得逞,如此,大秦不會二世而亡。

    再來說李斯的“老鼠哲學”,有些人講他的發跡靠的就是這個。從兩隻老鼠那裡領悟到選擇時機、平臺的重要性後,他果斷辭掉了小吏之職,到齊國求學,拜荀卿為師,奮力研習“帝王之術”。

    等到學有所成,經過對當時各國情況的深入分析,他認定楚王無所作為,其他各國也難有雄舉,只有秦國在西方蓄勢待發。

    於是他決定到秦國去,尋找進倉的機會。

    臨行前,荀卿問他為何要去秦國。

    李斯的回答,既高瞻遠矚,又現實之極,他說,幹大事最重要的是時機,現在秦國雄心勃勃,意欲一統天下,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抓住這個機會,就等於成功了一半。

    另一個吸引李斯,讓他覺得大有機會的則是此時主政秦國的呂不韋,正在大力招攬各國人才。

    來到秦國後,李斯的運氣不壞,很快被呂不韋發現、重用,任以為郎,從而有了接觸秦王嬴政的機會。

    從某種意義上講,李斯之所以能夠贏得嬴政的賞識與重用,靠的依舊不是別的,而是升級版的“老鼠哲學”——雄才擇主,雄主擇機。

    他告訴嬴政,成大業必須抓住時機。秦穆公時秦國雖然很強大,但完成一統大業的時機還不成熟。自秦孝公以來,周天子權勢一天天衰落,各國諸侯連年混戰,秦國乘機強大了起來,現在秦國實力傲視各國,大王賢德,掃滅六國如同掃除灶塵一般簡單,此正是完成帝業、一統天下的萬世之機,不容錯過。

    這種看法,固然是不俗的見識,卻也是處心積慮地迎合。

    成功走進嬴政後,李斯很快呈現出了他不擇手段的另一面,他向嬴政提議,秦國要一統天下,要兩手並重,一手是使用強大的軍事,一手是不惜金錢,收買、賄賂、離間六國的君臣。

    然而,就在李斯越發受到嬴政重視之時,秦國卻因一起間諜案(韓國為疲秦,派鄭國誘騙秦國興修大型水利工程)突然頒下了驅逐六國外客的嚴令。

    為保住上升通道,李斯奮力一搏,向秦王嬴政呈上了著名的《諫逐客令》。客觀地講,這是一篇雄文,但深入地看,李斯雄文的原動力依舊是老鼠哲學,他的出發點貌似是為了秦國的強大,實際是為了自己能夠繼續留在秦國。

    此一劫順利度過後,李斯便逐步佔據了呂不韋留下的權勢空位,在助嬴政一統天下的過程中,李斯的表現可圈可點,但可圈可點中也有後世不斷指責的汙點。

    戰國大才韓非實際是他用一碗毒藥逼殺的。

    此舉表面看是為秦國大業計,實則含有李斯的嫉賢妒能,害怕韓非有朝一日威脅到他。

    單看一面,李斯的老鼠哲學,的確是實用主義的好哲學,可如果再看另一面,這樣的哲學卻也是實打實的敗亡哲學。

    秦始皇在巡遊途中突然崩亡,趙高陰謀策劃沙丘之謀,作為丞相,李斯的表現實在醜陋不堪,為了保住榮華富貴,他不敢抗,不敢爭,不敢拒,在趙高的威逼利誘下,居然選擇了變節。

    李斯可恥呀,單這一幕,便將他先前幹過的宏圖大事抹殺的一乾二淨,進而活脫脫地露出了趨利避害的鼠輩原形。

    更可悲的是,顯出原形後的李斯,為了守得那一倉的榮華富貴,再無才智可言,果真如一隻既可恥又可憐的老鼠,一步步鑽進了趙高的甕中。

    為了在秦二世胡亥面前邀功,他竟然識不破趙高害他的雕蟲小技,一而再再而三地去掃胡亥的興致,以至於胡亥對他厭惡至極,他卻全然不知。

    為了曲順秦二世的意旨,保住自己和受到誣告的兒子,他居然能寫出助紂為虐的《行督責書》,此文一出,昔日寫出《諫逐客令》的李斯毫無疑問已經徹底死掉了。

    到了這般境地,被趙高誣陷入獄,受盡酷刑,其實李斯應該選擇自殺的,但在最後一刻,他的老鼠哲學還在起著某種作用,他認為也許還有機會,於是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他寫下了人生最後一封著名奏書,正話反說,列舉了自己協助秦王的“七大罪狀”——一是兼併六國統一天下;二是南平百越北逐胡人;三是善待功臣擁立皇帝;四是建立社稷修建宗廟;五是統一制度統一文字;六是修築馳道大興樓觀;七是輕刑薄賦獲取民心。

    李斯以為秦二世看到這份奏書,或許會留他一條命。

    但趙高拎著他的鼠尾告訴他,一個囚犯沒有資格上書!

    就這樣,李斯走完了他一生流血的仕途,在咸陽被“夷三族”。

    老鼠哲學,何其悲也!

  • 8 # 無根樹花正孤

    公元前250年,當時的中國正處於一個名叫戰國的時代,這個時代裡面有的人靠著三寸不爛之舌獲取了堪比貴族的富貴,有的人卻因為不擅長治理國家而被手下人篡位。失去的東西要想挽回只有靠自己努力,秦國著名丞相李斯當年也只是一個普通人,他二十多歲的時候都還只是一個糧食管理員,生活的地方是楚國,楚國是一個戰爭大國,最不缺少的就是人才,像今天唯楚有材,於斯為盛說的就是人才傲於天下的楚國。

    呆在戰國時代的楚國,就算你是一個如同李斯這般的大才子,但你的家裡面沒人,你身上流的不是楚國王室和貴族的血,那一輩子也就這個樣子了,也只能像李斯那樣做一些文化方面的小官,或者去從軍做一些百夫長,但李斯不同,這些歷史之中的英雄名人他們身上總是有一些我們常人所不具備的逆天運氣和發光點,誰能想到大秦帝國曆史上真正意義的第一位丞相曾經是靠著兩隻老鼠開啟了人生大門。

    李斯的辯證哲學‍

    李斯當時過著和很多人一樣的混日子生活,反正基本工作就是看管糧食,每天登記糧食的進出和保證不被盜賊盜取。有一次李斯上廁所的時候驚動了廁所裡面的一隻老鼠,他看見這隻老鼠瘦弱乾枯,渾身都髒兮兮的,而廁所旁邊的倉庫裡面老鼠卻是長得腦滿腸肥,油光滿面的,因為生活環境的不同使得這兩隻老鼠有了截然不同的待遇。

    他由這兩隻老鼠想到了自己每天過得不就是這種日子嗎?明明自己胸中有抱負,有才華,卻根本沒有地方施展,就是因為自己沒錢沒勢,就是因為自己的出身不夠高貴,所以無法透過施展才華做到自己心儀的位子,而自己的上司就是因為從小出身在楚國的貴族家庭,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和血統,就能夠一成人就被授予官位。

    李斯覺得現在的自己完全不是曾經的想法了,自己再繼續做這個倉庫管理員,看著這些糧食,那自己到老,到退休可能也就是這個樣子了,那後面的歷史也就沒有大秦丞相李斯了,所以李斯要改變自己,就要先改變自己生活的這個環境,這是廁鼠和倉鼠帶給李斯的啟示。

    人生如鼠,要做就做最大的老鼠‍

    在見證了廁鼠與倉鼠的巨大差別之後,李斯心動了,這真的很難不行動啊,一個有才的人知道自己的能力又怎麼可能真正甘心在沒有經歷過失敗就沉淪呢?像歷史之中的李白和杜甫雖然在做官的仕途之中沒有一次達到自己的預想,可他們到死也沒有放棄啊!更何況是李斯這種才剛剛入世的小年輕人。李斯心中作出決定之後立即辭去了官職,去楚國的蘭陵縣拜儒家代表荀子為老師,跟著他學習治國理政之學,歷史之中的荀子從來都不是單純的儒家,他簡直就是儒家之中的一個怪胎,因為他作為孔子,孟子之後儒家第三代裡面最集大成的人物卻對法家思想十分感興趣,並且研究得十分透徹,這要是讓孔子孟子他們那一輩的人知道了,也不知道該作何感想,所以跟著荀子學習的李斯是儒法兩家並修的。

    我們直到現在都很難真正說清楚李斯到底是怎麼獲得成功的,他成功的例子能不能在我們的身上重複,否則我們學習他的例子又有什麼意義?我們發現李斯在早年的時候就有了很多官場上面的經驗,雖然只是一個糧食看管員,但好歹也是進入了楚國的國家編制裡面,現在的我們真的能如同李斯那樣做到輕鬆的做官和辭官嗎?

    我想是比較困難的,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是官本位制度,古代人創造科舉制雖說是為了給皇帝不分出身的選舉出來各行各業的人才,但又何嘗不是在解決底層百姓對於做官的需求呢?魏晉南北朝多麼悽慘啊!他們可沒有李斯那麼瀟灑,在經歷了漢朝察舉制失敗之後,魏武帝曹操被逼無奈只能選擇以及九品中正制來選取人才,秦朝的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將必發於卒伍在漢朝以後也是一個笑話。因為根本不能實現啊!

    李斯有屬於他的幸運,他好歹在楚國的官場之上摸爬打滾了好幾年,只不過是因為看見廁所老鼠的悲慘待遇之後覺得自己是這隻可憐的廁鼠罷了。但如果我們換一個角度看問題,當時的楚國百姓和糧食管理員李斯相對比,那到底誰才是廁鼠,誰又是倉鼠呢?然後又從楚國奴隸的角度出發與普通國人對比,那誰是廁鼠誰是倉鼠就更加明顯了吧.一個人他所生活和居住的環境不同固然會影響到他自己的未來,但如果沒有一顆積極作為,努力爭取高位的心,他又怎麼會成功?李斯二十六歲的時候就是一個縣的糧食管理員了。我們今天有幾個人能夠做到。

    李斯能成功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因為他有野心,不然秦朝那個時代那麼多如同廁鼠一樣生活在底層的人他們怎麼不去成功?李斯是一個有野心的人,他的這個野心受到了廁鼠的刺激,改變了他的命運,讓他從師於荀子最後走向了成功,但他的這個野心也在最後把他自己害了,使得他受到了比商鞅還要悲慘的懲罰。因為野心這個東西在控制範圍之內是可以很好地激勵你,為你所服務,但如果野心不加控制,無限膨脹下去那就是貪心了。

    秦始皇死後的李斯就是一顆野心無限膨脹成了貪心,當時的李斯已經是大秦的丞相了,他為何還要聽信趙高的話協助胡亥篡改秦始皇的遺詔,難道他不知道他的女婿扶蘇繼承帝位對自己更加有益嗎?李斯當年的這一步操作實在是讓人看不懂,明明都已經是秦朝第二人了,還要去冒著生命的危險去篡改遺詔,為趙高火中取栗,這實在是不明智啊!所以後面趙高會下令處死李斯,實行的還是腰斬,這也真是悲劇。

    沒人能夠輕易成功,我們要記住,李斯的成功雖然是一個奇蹟,但也是他一步步努力的結果,就像趙高一樣,沒有這般心思與算計,就真的能夠成為最高嗎?李斯的成功既是一個偶然,也是一個必然,他倉鼠與廁鼠的哲學辯論暗藏的是一顆不甘寂寞的心,在年輕的時候就必須要為前途搏一把,這和我們現在許多年輕人的成長曆程是一樣的,差距或許在個人的才華問題,當年的李斯他們或許只要讀十萬字的書籍掌握知識就能夠成為大才。

    今天讀書千萬字掌握知識也不一定敢說自己是才,因為古人對於才的定義是溝通天地人啊!古代成為才子的代價很大,但才子進入到整體中國社會之後的競爭壓力卻會小很多,今天的我們成才的代價亦是很大,但進入到整體社會之後會發現競爭壓力更大,有的人為此感到迷茫,覺得是自己才不夠,就更加深入學習,於是乎出現了研究生,博士生,甚至博士後,到最後還是一無所成,這個時候就要運用到李斯是出世哲學了,人貴有自知之明,能不能看清別人是一個什麼樣子的人這決定了你在社會的廣度,但能不看清自己是一個什麼樣子的人,找準自己的定位這決定了你是否能夠入門。

  • 9 # 談秦說漢

    李斯師從荀子學習帝王之術,西入咸陽求仕,官至丞相;協助秦始皇廢分封、立郡縣,統一文字、統一度量衡,建立中央制權制;秦始皇駕崩之後,與趙高合謀擁胡亥為秦二世;李斯從一個小吏發跡,到位列三公,是極強的追求功名利祿之心

    李斯曾在茅廁裡看到老鼠吃髒東西,看到有人或狗走近四處散逃;又在糧倉中看到老鼠光明正大地吃囤積的粟米,不用擔心人或狗驚擾。於是慨然發出倉鼠之論道:“一個人有出息還是沒出息,就如同老鼠一樣,是由自己所處的環境決定的。”

    李斯師從荀子學習帝王之術,西入咸陽求仕,官至丞相

    李斯是楚國上蔡人,年輕時曾做過一段時間小吏,為躋身仕途,乾點事業,就拜荀卿為師,學習帝王之術,他的同學還有韓非子。學業完成之後,韓非子回到韓國。而李斯認為楚王不值得報效,西入咸陽,投身於秦相呂不韋門下當了一個舍人。

    李斯不僅口舌之利,還善於寫報告,得到呂不韋很的賞識,便推薦其做了秦王嬴政的郎官。於是,李斯有了遊說秦王的機會,獻計派使者收買六國政要,離間其君臣關係,不能收買的就派出刺客將其暗殺。又得到了嬴政的賞識,將其升為長史。

    後來,韓國人鄭國在秦境內修渠道,發現有韓國的間諜混入其中刺探秦軍情報。嬴政下令驅逐所有外國的客卿,李斯也在被驅逐之列。於是上書秦王陳說利害,並言國之強大,必須要海納百川。嬴政不僅取消了“逐客令”,還將李斯升為廷尉。

    公元前221年,嬴政統一六國,稱始皇帝,呂不韋因嫪毐與太后私通案牽連被免職。於是,秦始皇將李斯升職為丞相。李斯能得到呂不韋的賞識推薦,又被秦始皇所重用,也說明其除了嘴皮子厲害、會寫報告外,實際的工作能力也是不錯的

    協助秦始皇廢分封、立郡縣、統一文字、統一度量衡,建立中央制權制

    公元前213年,秦始皇於咸陽宮設宴招待君臣。齊人淳于越上奏請求秦始皇分封其子嗣為王,丞相李斯據理力爭,認為應該廢除周朝使用的分封制,建立中央統一管理的郡縣制。於是,秦始皇下令,將全國劃為三十六個郡,中央委派官吏管理。

    李斯又提出統一思想,除了醫藥、占卜、種植等古籍外,所有《詩經》、《尚書》和諸子百家的著作一律銷燬,若有想學習法令的,以官吏為老師。得到秦始皇的認同,並下令在推行統一文字,統一度量衡。又令讓李斯主持修明法制,制定律令。

    得到秦始皇重用的李斯,同時榮華富貴也到了極點。長子李由被封為三川郡郡守,所有兒子都是娶了秦國的公主為妻,所有女兒都嫁給了秦國的皇族子弟。三川郡郡守李由休假回咸陽時,李斯在家中設宴招待,文武百官前去祝賀的車馬數以千計。

    秦始皇掃滅六國後,李斯在建立大一統的中央集權制的過程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讓華夏民族第一次有了真正意義上的大融合。但其所提出焚燬前朝書籍的建議,對古代歷史文化是一場毀滅性的災難,也讓當時的百姓更加愚昧無知

    李斯與趙高合謀,扶立昏庸無知的胡亥為秦二世皇帝,也為自己埋下殺身之禍

    公元前210年,李斯以丞相之職,與中車令兼璽符令趙高,公子胡亥一起陪同秦始皇東巡。到達沙丘時,秦始皇已經病得很重了,於是寫了詔書讓公子扶蘇回咸陽,但詔書還未送出,秦始皇就死了。趙高與胡亥私下密謀,立胡亥為秦二世皇帝。

    趙高與胡亥沒有能力做成擁立皇帝,於是逼迫李斯與其合謀。未得詔書私立皇帝,李斯沒這個膽,也不敢。趙高就勸說他,公子扶蘇與蒙恬在上郡屯兵,扶蘇成為皇帝后,很有可能會任命其親近的蒙恬為丞相。李斯顧及自身富貴,與之同流合汙。

    於是,李斯將秦始皇讓公子扶蘇回咸陽奔喪的詔書修改為賜死公子扶蘇與蒙恬。同時又封鎖訊息,把秦始皇的屍體安放在一輛既能保溫又能通風涼爽的車子中,百官奏事及進獻飲食還像往常一樣,趙高就假託秦始皇從車中批准百官上奏的事務。

    擁立公子扶蘇為皇帝,李斯丞相之位確實有可能易位。但李斯聰明一世,糊塗一時,胡亥是否有能力為皇帝,宦官趙高是否值得與之同謀,居然沒有做出理性分析。小人得志便猖狂,胡亥成為皇帝之後,李斯終遭陷害被腰斬,秦朝二世而亡。

    寫在最後

    追求富貴名利是李斯追求上進的主要動力,“倉鼠之論”應該只是一套說辭罷了。他師從荀子求學,投身丞相呂不韋,是借用了名人效應。得到面見秦王機會時,他的真實水平得到了發揮,有所建樹。同時,個人需求也得到滿足,功成名就。

    但其享受榮華富貴的心態,讓他偏離了正道,與小人趙高為伍,謀害了仁厚賢明、極有可能繼皇帝位的公子扶蘇,不僅自己不得善終,也加速的秦朝的滅亡。而所謂的“倉鼠之論”,其實是極度自私主義的表現。所以,李斯是秦朝的千古罪人

    2020/12/12

  • 10 # 西遊夢紅樓

    李斯發跡的確跟老鼠有關,不過肯定不是兩隻,而是兩類鼠。

    一類擔驚受怕,勉強餓不死。

    一類安逸自在,過得很不賴。

    前者好似是被生活按在地板上摩擦的苦難人,後者則是享受生活樂趣的佼佼者。

    同是老鼠,差別為什麼那麼大?

    司馬遷在《史記·李斯列傳》中告訴了我們答案。

    觀書不如觀鼠

    李斯那時還是個小文員,登記糧倉的進出的資料,工作不累,工資自然也不高,勉強能混口飯吃,加上還沒拖家帶口,所以一人吃飽全家不餓,日子說不上好,也說不上壞。

    在墾荒種糧的老農眼中這是達官貴人,在真正的達官貴人眼中他就是一老農。

    工作也比較閒,李斯大部分時間就用來讀書,當成乏悶的日子的一種消遣,不過也沒看出什麼名堂來。

    李斯掌管糧倉資料,按時需要進倉庫核實存量是否與記載相符,所以最熟悉的就是倉庫中那幾只老鼠。老鼠個個肥頭大耳,見了李斯也不慌張,直到李斯的腳快踏在他們身上時,才嗖的一聲躲進了糧袋之中,不久探頭探腦出來,看李斯走了沒有。

    李斯壓根不想理,曾經拿著掃把追了半個時辰,自己累的直喘氣,那老鼠睜著一雙小眼睛在一邊得意地笑;後來大家相安無事,我等記我的,你吃你的,井水不犯河水。

    李斯晚上上廁所,剛推開門,就看見一個黑影一晃,一隻瘦不拉幾的老鼠撞在門上差點沒把自己撞暈了過去,趁著似有所悟的李斯出神的時候,趕緊一瘸一拐地逃掉了。

    直到李斯回了房,那隻老鼠才畏畏縮縮地又鑽進了廁所,尋找食物。

    李斯長嘆了一聲,終於明白了自己的問題。

    糧倉的老鼠把自個兒養得肥肥的,而廁所的老鼠卻飢不擇食,兩者同類不同命,只因為選擇的地點不同。眼光改變了方向,方向導致了人生的改變;無論廁所的那類老鼠有多努力,永遠也趕不上糧倉的老鼠生活,而自己以前,就是廁鼠一般的“鼠目寸光”。

    《史記·李斯列傳》載:“人之賢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處耳!”

    李斯辭職,求學齊國,拜荀子為師,學治國之術,再謀發展之地,做那類有抱負的倉鼠。

    李斯之術

    我們繼續說老鼠吧,李斯之術,簡單就是滿地老鼠在跑。

    01、以鼠引鼠

    荀子有句話對李斯影響特別大,“飢而欲飽,寒而欲暖,勞而欲休”,李斯結合自己做糧倉文書時經歷,以及所見兩類鼠的反差,腦中便有了一種“天下大同”的理想世界。

    面對滿倉的糧食,誰也不會去真正計較偷吃幾口的老鼠,倉鼠自然過著吃飽就睡的好日子;廁鼠經常餓肚子,自然對外來危險非常敏感,窮困生卑賤,越卑賤越窮困,所以李斯說“故詬莫大於卑賤,而悲莫甚於窮困。”

    倉鼠靠著眼光足食,如果倉鼠把廁鼠進帶進糧倉會怎樣呢?李斯要做那隻引路的倉鼠,改變廁鼠的現狀,至少不會餓肚子,但得先找個有錢且不怎麼愛管老鼠的主,這人當然是“欲吞天下”的秦始皇。

    除了秦始皇,6國沒人能有氣魄讓自己的理想實現,所以當秦始皇下了逐客令趕走各國的來賓時,李斯不甘心再成為卑賤的廁鼠,於是上書《諫逐客書》,從人才著手,歷數明君賢君臣致國家強大的例子,最終打動秦始皇,被封為廷尉,開始進入倉鼠的行列,最後官至丞相。

    02、鼠目長遠

    李斯的目的是要天下老鼠大同,糧倉就只能有一個不太計較的主人,只要保證糧倉夠滿,這個主人就不會對老鼠在意,也許還會彎下身子看老鼠偷糧,覺得蠻有意思。

    只有一個主人,廢除分封制度就可以辦到,剷除掉諸侯國分裂割據的禍根,國之下只設郡縣,加強中央集權制度,這麼一來,旁人就不會對老鼠指指點點。

    這個主人在,老鼠的日子就好過。

    廢除分封制度能夠成功,是李斯眼光的獨到,那就是選擇了敢作敢為的秦始皇。

    自古以來諸侯國都是卡著君王脖子的存在,只要利益被損就要鬧事,所以君王一直陪著笑臉做人,但秦始皇不一樣,不服氣的儘管來,一頓板子打下去不服也得服。

    統一文字、統一度量衡、統一貨幣都一一實現,有秦始皇的強力支援,就沒有辦不到的事。

    不得不說,李斯有點運氣,遇到了秦始皇,他的理想世界正一步步走向現實。

    03、鼠路通坦

    李斯師從荀子,那就逃不過“不別親疏,不殊貴賤,一斷於法”,講究的是“法在王先”。

    虧得是秦始皇,要是換個人,還不立馬直接給李斯拍桌子,請你來不是來給主子找不自在的,哪裡涼快回那裡去吧。

    李斯以倉鼠帶廁鼠的法子非常不錯,但如果老鼠們為爭糧打鬥或者毫無節制把糧食都吃光了,必然引起主人的警覺和殺心,所以李斯就要建立一定的規則和秩序。

    李斯平衡著皇權與民生的矛盾,以法治國的現狀是“貴賤分明,男女禮順,慎遵職事”,雖與“不殊貴賤”有所違背,但要取得秦始皇的支援,那隻能徐徐圖之。

    只有秦始皇的支援,李斯才能打造出屬於自己的鼠路。

    始皇東遊登之罘,在石上留書“普施明法,經緯天下,永為儀則”,這時法已經深入人心。

    李斯開墾的鼠路終於通坦,已見成效。

    04、負心鼠輩

    李斯不是有心計重重的人,相反他骨子裡帶著廁鼠的膽怯和逃避,他的主張得以實現皆因依賴著秦始皇的強勢支援,因此李斯真正地對秦始皇帶有感恩之心,沒有秦始皇,他永遠是那隻膽小的廁鼠。

    當趙高幫助胡亥奪位,威脅李斯之時,李斯一開始是不答應的,因為他的一切來自秦始皇的知遇之恩,“豈可負哉”,因此傲然請趙高治罪,要做個不苟且求生的忠臣。

    但是趙高兩三句話就打破了李斯的心理底線,聖人並不循規蹈矩,懂得變通;上下齊心可保秦國興盛不衰;如若不從,必禍及子孫。

    李斯並不怕死,但不想自己和秦始皇的心血白費。一旦秦國內亂,6國必然反叛,必然再起爭端,天下又該是處處逃竄的廁鼠,所以真正打動李斯的心是趙高的那句“上下合同,可以長久”。

    為了秦家江山,子孫的安危,李斯選擇了妥協,“鼠在所居,人固擇地”,違背了秦始皇立扶蘇為太子的遺願,做了回負心鼠輩。

    與虎謀皮,必遭其禍,最終,李斯被趙高設計、胡亥腰斬於咸陽。

    綜上所述,秦國丞相李斯發跡,的確從兩類不同老鼠的境遇差別有所觸動,引發了改變自身的迫切想法,從而求學趙國,師從荀子學治國之術。在秦始皇的支援下,李斯的治國理念一一實現,特別是加強中央集權廢分封制,這改變了諸侯倒逼王權的格局,滅除了禍亂的根源。時局穩定,軍事在農業經濟的快速刺激下蓬勃發展,最終促成了大秦帝國的興盛,李斯也必將留名青史。只可惜李斯在趙高的威脅下,為了秦國的將來和子孫安全,選擇了妥協,成為了他當初遇見的廁鼠。李斯的理念又太過於依賴秦始皇,沒有秦始皇的大力支援,就無法形成良性迴圈發展,最終大秦毀了趙高復仇的手段上,深憾!

    (圖片均來自網路)

  • 11 # 清風醉史

    小吏出身的李斯,為何能成為統一六國的強秦丞相?這還要從兩隻不同生活環境的老鼠說起:

    1、廁鼠,在茅廁裡偷吃大糞,遇到人或狗進來,它們嚇得趕快逃走。

    2、倉鼠,在糧倉中吃糧食,一個個肥肥胖胖,嬉鬧交配,生活的很是安逸。

    這就是史書中,記載的李斯關於“倉鼠”與“廁鼠”的人生哲學。經過一番大徹大悟,他以後,也是完全遵照這一準則處事的,因此,他成為了天下最有權勢的人,也為此,走上了人生不歸路。

    兩鼠故事的啟發

    《史記》:“人之賢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處耳!”

    透過觀察這兩種老鼠的處境,李斯得出了一個觀點:“一個人能否有所作為,就比如這兩種老鼠,完全跟自己所處的環境有關。”

    李斯經過深思熟慮,做出總結:普通人的智商差不太多,未來是富有還是貧窮,全看自己選擇的生活環境和否能抓住機遇。

    在戰國時期諸侯爭霸,有志之士都想出人頭地,李斯也有“幹出一番事業”的夢想。為了有朝一日飛黃騰達,李斯辭去在楚國上蔡做小吏的官職,先是到齊國拜荀子為師。

    荀子: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應之以治則吉,應之以亂則兇。

    荀子的思想接近法家的主張,他認為:“天道”不因人的情感意志而改變,對善惡漠然置之。

    在那段時間裡,李斯廢寢忘食一心研究如何治理國家的學問,即所謂的“王佐之術”。經過數年的學習,就有了“學成文武藝,賣於帝王家”的想法,自認本領大漲的李斯,決定到秦國去施展自己的抱負。

    秦國升遷路

    李斯到了秦國以後,首先找到了權勢滔天的秦相呂不韋,一番口燦蓮花,成為呂府上的門客。戰國時期,有一特色,達官貴人喜歡招攬各行業的門客於家中,經過試探和考驗,如果門客確實有才,就會加以重用或推薦為官。

    李斯曾經有過吏員的經驗,又有口才,書法也極好,很快得到了呂不韋的器重。不久,就推薦他做了郎官。官雖不大,但因其職責是在秦王身邊侍奉,因此,有了接近秦始皇的機會。

    有一天,秦始皇和李斯閒聊談起了爭霸之路。李斯知道機會來了,便大膽地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凡成大事者,必須要抓住機遇。先王秦穆公在位時,秦國國力雖然很強,但未能統一全國,原因就是時機還不成熟。到如今,因大王賢明國富民強,現在消滅其他六國,就如打掃塵埃一般容易,這樣的好時機,千萬不能錯過啊。”

    秦始皇本來就雄才大略,李斯說話又很合他胃口,便引為知己,委以重任。因提出離間六國的計策有功,遷為長史。緊跟著上奏“先滅韓,以恐他國”的大政方針,再遷為客卿。

    秦國請其他諸侯國的人來本國做官,其位為卿,而以客禮待之,故稱客卿,爵為左庶長。秦朝軍功爵位森嚴,左庶長是二十等爵的第十級,之前商鞅曾任此職。

    “逐客令”危機

    正當李斯春風得意,正朝著自己的夢想一步一步前進時,突如起來的一道政令打破了他的幻想。

    他沒想到,他以前玩過的離間之計,六國在秦國也玩了一出同樣的大戲。

    先是,秦國第一個要對付的韓國怕遭滅國,派出了鄭國到秦國鼓動修建水渠,目的是想削弱秦國的人、財、物力,拖延秦東進的時間。

    後來,其他五國也紛紛派出密探來秦國做官,用來抵制秦國擴張的政策。這就造成“外來派”和“本土派”群臣之間的矛盾。

    秦始皇英明,不久就看出了這些外臣包藏私心,因此,接受了本國大臣的意見,對外臣下達了歷史上著名的“逐客令”,這就苦了李斯,雖然他一心為秦,但他也在被逐之列。

    關係到切身利益了,好不容得到的榮華富貴,怎能輕易放棄?於是,他發揮出色的辯才上書《諫逐客書》,勸解秦始皇不要對外來人才“一棍打死”,而要擇優錄用。

    李斯的上書非常有技巧,他列舉了四代秦王成功使用良臣的案例,如:秦穆公之百里奚、蹇叔; 秦孝公之商鞅;秦惠王之張儀; 秦昭王之范雎,這四位賢名君王如果也下令逐客,秦國也沒沒有現代這麼強大了。

    秦始皇一想也對,立即取消了“逐客令”,對李斯更加寵信,再遷其官為廷尉(真正的高官)。

    妒殺韓非, 位極人臣

    韓非是李斯的同學,二人都師從於荀子。相比較李斯,韓非的名望和地位都要高一些。

    史書對韓非之死,多有爭議,但都於李斯脫不了關係。

    1、因嫉妒而殺。

    韓非有大才,出於對故土的熱愛不願看到秦國滅亡韓國,所以便向秦王提出“存韓滅趙”的主張,這與李斯的政見相左。

    顯而易見如果秦王採納了韓非的意見,李斯就再無用武之地,便串通姚賈向秦王講讒言攻擊韓非之過錯,眾口鑠金,秦王信以為真,就把韓非打入大牢等待治罪。

    根據秦律的規定,獄中的犯人無權上書申辯,韓非最終在牢中被毒死。

    2、秦王殺韓非,李斯背鍋

    另一種說法,李斯大公無私,想挽留韓非,等滅韓之後再大用。可秦王因其才華感到恐懼,既然不能為我所用,便一心要處死韓非。

    在韓非飲食中下毒屬於李斯無奈之舉,韓非暴斃而亡,秦王是兇手,李斯只是個背鍋的。

    從秦始皇和李斯性格來看,第二種說法明顯站不住腳,所以韓非之死,很高几率還是李斯因妒而殺更符合歷史事實。

    在此之後,李斯幫助秦始皇統一了六國,奉命與丞相王綰、御史大夫馮劫等重臣一起議定了“皇帝”之號,這才使得秦始皇有了中國“始皇帝”的尊稱。

    不久,接王綰之職繼任丞相,達到人生巔峰。

    矯詔滅族

    秦始皇巡遊到沙丘暴卒,宦官趙高脅迫李斯篡改了秦始皇的遺詔,廢長子扶蘇,改立胡亥為新帝。

    《資治通鑑》:“君侯才能、謀慮、功高、無怨、長子信之,此五者皆孰與蒙恬?”

    趙高雖是宦官,但眼光毒辣。他知道只有爭取到丞相李斯的支援,篡位才能成功。為此,他頗費心機的問了李斯一句話:“在才能、功績、謀略、信義以及扶蘇的信任這五方面,與蒙恬將軍比誰強呢?”。

    趙高了解李斯過去的出身,在有生之年,絕不會放棄到手的權力。而今位極人臣,享盡富貴,唯恐這一切化為泡影。

    所以,趙高成功了。李斯受兩隻“老鼠”的影響太深,他不想做廁鼠,就只能跟著趙高、胡亥混。

    令李斯想不到的是,趙高的奸邪、二世的昏庸到了極致。民間已經沸反盈天,朝中還是花天酒地。因修建阿房宮之事,君臣反目,趙高羅列罪名,最終李斯以謀反大罪夷三族,他自己也悲慘地死於腰斬之刑。

    李斯一生可以說成在“兩鼠”,敗在“兩鼠”,人掌權後一旦格局太小、私心太重,結局都沒有什麼好結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說《熊出沒》是一部很殘酷的動畫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