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光的影子ty

    因為歐洲的代表已經夠多了。

    就如G7的時候,由於歐洲已經有了德、法、英、意四個國家,佔了大半,所以西班牙沒有入選,北美洲的加拿大入選了——而此時,西班牙的經濟實力要超過加拿大。

    G20也一樣。

    由於G7全部由發達國家組成,為了體現發展中國家,尤其是新興工業國家崛起的歷史潮流,彌補G7實力下降的缺陷,才成立G20組織。

    所以,G20裡,發展中國家佔了一半的名額,留給發達國家的只有10個名額,同時要兼顧地域的代表性。

    例如,北美的美國、加拿大

    東亞的日本、南韓

    大洋洲的澳洲。

    這樣,雖然歐洲發達國家扎堆,但也只剩下5個名額,卻也已經是最多的大洲。

    由於英法德意四國都強於西班牙,還有一個代表歐洲整體利益的歐盟,就沒有名額再給西班牙了。

    實際上,西班牙GDP居全球13位,超過許多G20國家,如果西班牙在其他大洲,肯定是能如願的。

  • 2 # 歷史縱橫帝

    導讀:G20是一個國際經濟合作論壇,由G8經濟發達國家加12個新興經濟體共同組成。G20已經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經濟組織:GDP總規模佔全球比例達到90%;貿易份額佔全球的八成。但是如此重要的經濟組織居然沒有歐盟第五經濟大國西班牙,讓西班牙首相大為惱火。在1999年首屆G20峰會時西班牙就派代表團不親自到,生生的蹭峰會蹭成了G20的觀察員國(但還不是G20成員)。義大利經濟除了在兩次世界大戰的軍事方面表現的比較廢柴外,經濟還是不錯的2018年排名第八位。義大利高出第十三位的5000多億美元,所以說義大利無論是成為G7還是G20成員都是必然的。至於西班牙作為中等發達國家沒有機會成為G20成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下文我們一一闡述。西班牙沒有老大哥提攜,所以即便人均GDP較高也不好使

    從古至今作為歐洲二流強國如果向參與到國際事務中,必須要找個大哥。而西班牙作為大哥的時代已經是老黃曆了,所謂此一時彼一時如果自己放不下身段只能處於被動狀態。義大利自己經濟不錯,而且積極參與國際事務。

    義大利既是歐盟創始成員國,又是北約創始成員國。所以在自身經濟不是非常拔尖的情況下認美國和德法為老大收益多多。不到拓展了經濟的海外市場,更增加了在國際事務中的話語權。所以無論是G8還是G20義大利都是成員國。話又說回來了,即使西班牙不想認老大那就得透過自己的努力讓世界各國認可。但是西班牙又做不到,經濟始終處於中等發達國家水準。所以靠自己又不能努力到無能為力 拼搏到感動自己;靠別人又放不下身段,這是西班牙不能加入G20的原因之一。

    而義大利則不同,雖然在殖民時代和兩次世界大戰表現不佳但是義大利非常識時務。所以在意識到自己不是拔尖的那一批後就認清了形式,果斷抱了幾條大粗腿。所以義大利現在混得風生水起。

    西班牙參與國際事務不積極

    大家對於西班牙基本沒什麼現代化的印象,腦海中浮現出來的依舊是老大帝國如同唐吉坷德一般。西班牙作為大航海時代的先行者確實非常厲害,曾經有過日不落帝國的輝煌。但是已經過去了,你看英國雖然有些不適應但是也在逐漸放下身段西班牙還挺著就沒有意思了。西班牙的鼎盛時期如下圖所示:

    西班牙自從18世紀晚期的法國大革命和拿破崙時代開始,就再也沒有作為主導國家出現在國際事務中。尤其是在近現代法、英、德、美、蘇大國輪番崛起時,西班牙就已經遠遠掉隊了。由於西班牙沒有悠久的文明和民族自信再次找到復興的機會,也只能"空留詩詞說經年”這種感覺了。總是以我的祖上也闊過的理由來安慰自己,這樣不能以積極的心態參與國際事務肯定不行。所以在目前在球隊中還經常保留著皇家的頭銜,比如皇家馬德里以及皇家貝蒂斯。

    而義大利祖上比西班牙更闊,曾經的羅馬帝國縱橫歐洲大陸。但是經過努力之後發現恢復祖上榮光似乎不太可能後就立刻擺正了自己的位置。所以在國際事務中可以收到大國的提攜,左右逢源。

    G20在構成方式上,西班牙兩邊夠不上

    G20的構成方式是發達國家+新興市場發展中國家的幾何體。也就是說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新興市場在這個國際組織中都能找到自己代表的國家。發達國家以歐美的G7成員為主,發展中國家以金磚五國和排名靠前的亞非、拉美國家為主。成員如下:中國、阿根廷、澳洲、巴西、加拿大、法國、德國、印度、印度尼西亞、義大利、日本、南韓、墨西哥、沙烏地阿拉伯、南非、土耳其、英國、美國、俄羅斯以及歐盟。

    也就是說從發達國家看,西班牙現在已經落伍了。如果從2018年度全球GDP排名來看,義大利排名第八,超出排名13名的西班牙5000多億美元。如果從新興市場和後起經濟體的進步程度來說,西班牙也不能劃入這個圈子。西班牙沒有廣闊的市場,經濟增長模式又沒有什麼先進模式可以借鑑。所以西班牙在哪個方面都不靠,無法加入G20。

    小結:

    雖然西班牙不是G20成員,但是他們也知道G20的重要性所以強行給自己加戲。基本每屆G20沒有受到邀請而強行赴會,最後居然被它蹭成了G20的觀察員國算是個安慰獎吧。國家和社會一樣,G20同樣是一個江湖只有自己努力才能獲得相應的國際地位。如果不是透過自己努力獲得實力提升,僅僅靠強行加戲是沒有什麼實際意義的。

  • 3 # 用青春的笑容書寫奇蹟

    西班牙在很早就衰落了,從18世紀之後,英國崛起後,西班牙也就徹底跌落了神壇,西班牙在發達國家也就是個二流強國的頭名,西班牙在g20的地位,基本上是永久嘉賓國,並不是正式成員地位。

  • 4 # 洋楊大觀

    先糾正一下,義大利不但進入G20,而且還進了G7.要知道,在西方世界的認知中,G7比G20,應該又高了一個檔位。

    在歐盟,英、法、德是三巨頭,接下來排第四位的義大利,大家也比較熟悉,但要說到歐洲第五大經濟體,很多人就不瞭解了,答案就是西班牙。

    西班牙人口四千二百多萬,人均GDP一度已經逼近義大利,卻不僅G7參加不了,就連G20,也只混了個非正式會員,要知道,西班牙的總產值,那可是妥妥地排在全球第十幾位,那麼,西班牙為何混得這麼慘呢?答案應該是:

    1、產業結構問題:G7又稱七國工業集團,說明工業發展水平是一個國家“江湖地位”的重要衡量標準,義大利,尤其是其北方地區的工業基礎還是很不錯的,而反觀西班牙,經濟結構以農業、旅遊業、服務業為主,在工業方面,總體還是偏薄弱的。

    2、歷史因素。西班牙從30年代開始一直處於佛朗哥獨裁統治,其後的四十多年裡一直被排斥在歐洲的主流社會之外,雖然80年代開始迴歸歐洲,但隔閡多少還在,且積澱較少。

    3、G20中,墨西哥、阿根廷都是講西班牙語的,西班牙是他們歷史上的宗主國,這個身份也是比較尷尬的,正好名額有限,所以,西班牙未被正式列入G20,也不是毫無道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做期貨該如何克服人性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