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不許人間見白頭zzz
-
2 # 丁強888
因為伐魏是季漢的政治正確,是恢復漢室的必然要求。是他們這一代人畢生努力的方向。不伐魏,季漢甚至連蜀地的統治都有可能不穩固。
01、季漢的立國合法性來源於恢復漢室,還於舊都事實上我們大家都知道,劉備入蜀取代劉璋是做的很不仗義的,蜀中百姓在劉璋父子統治下相對全國的混亂來說日子過得蠻安逸的。劉備進了益州,需要構建自己統治的合法性。而他自己稱帝的合法性來自於他是漢室宗親,東漢已經被漢賊曹操父子篡了。
而他劉備作為正宗漢室宗親,要像劉秀一樣重建大漢,這才是季漢統治的合法性來源。古人講究名正則言順。如果劉備諸葛亮他們這一批人,放下了恢復漢室的理想,不再北伐魏氏,滿足於割據蜀中,以張松等為代表的蜀中百姓憑什麼支援你們。畢竟人家在劉璋手下日子好過很多。
時間不等人這裡的時間不等人,包括兩個層面,一是諸葛丞相等人的自然生命。二是越往後拖,形式會對季漢更加不利。
劉備去世那一年諸葛亮已經41歲,再過幾年,等搞定南中,準備好了之後,228年諸葛丞相開始第一次北伐。諸葛丞相不知道他會在6年之後死去。但古人40知天命,依據常識他都知道他的壽命剩不了多少年了。當時跟隨劉備創業的功臣了。關羽張飛不在了,法正龐統也死了幾年了,黃忠趙雲等老了。肉眼可見的蜀漢人才越來越少。有著恢復之志的老人如果不開啟北伐事業,後續下一代人肯定會忘記這個使命(參見今天的灣灣年輕人)。
而且魏國佔據天下十三週的九州,人口資源是季漢的10倍,時間越往後,這種體量之間的差距導致後面不是北伐魏國,恢復漢室。肯定是等著魏國來滅亡蜀中。君不見後續所有在蜀中割據的政權。那一個會長久?
所以,諸葛丞相急於北伐,可以說是他們這一代季漢人的使命,是理想,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為了那千萬分之一的成功可能。
面對如此理想,併為之付諸行動的諸葛丞相等人。我等只有敬佩。
-
3 # 秦曰漢雲
諸葛亮急於北伐,這裡主要有三個原因。
第一,為了牢固地掌握兵權。蜀國內部有很多派別,最主要的兩個是荊州集團和益州集團,軍權一直是掌握在荊州集團手裡的。然而關羽荊州失守、劉備夷陵之敗後,荊州集團的力量大受影響,此時益州集團很有可能壓過荊州集團,造成朝廷內部的動盪。諸葛亮想要繼續掌握兵權,就必須對外發動戰爭,以次轉移內部矛盾,所以他選擇了北伐。
第二,諸葛亮認為“以攻為守”是北拒曹操的上上之策。三國鼎立時,有這樣一個現象:東吳的國力居於其他兩國之間,孫權又是一個守成之君,並不怎麼對外發動攻擊,卻顰顰遭到曹魏的攻擊;而實力最小的西蜀,常常挑戰實力最強大的曹魏,反而能讓曹魏疲於招架。因此諸葛亮覺得要想不捱打,就主動去打敵人,運氣好的話,還可以擴大勢力。
第三,三國鼎立的時間越長,對西蜀的未來越不利。西蜀的國力與曹魏相差太大,發展的速度也遠遠不及,如果任由曹魏發展,用不了多長時間就會將西蜀遠遠甩在後面,到那個時候曹魏要滅西蜀將不費吹灰之力。諸葛亮為了避免坐以待斃,必須儘早對曹魏發動進攻,以影響曹魏的發展。
基於以上三個原因,我覺得諸葛亮的決策是完全科學的,不失為偉大軍事家的長遠目光。
-
4 # 張越智872
據《資治通鑑》卷二十五魏紀三中描述,公元228年11月,蜀漢諸葛亮聽說曹休戰敗,魏軍東下,關中虛弱,想出兵伐魏,群臣對能否取勝多存懷疑。
諸葛亮對劉阿斗闡述了六點意見,一是魏蜀不能同時並立,儘管蜀國不如魏國強大,但是不討伐敵人,帝業也會滅亡,與其坐等失敗,倒不如主動討伐敵人!所以我只能冒著危難來繼承先帝的遺志。二是今年不打仗,明年不打仗,使得孫策安然地強大起來。三是我才疏力弱,必須在危難時刻平定天下。四是曹操是個英才,還有不少失誤,何況我是庸才,更不能懈怠。五是自從我到了漢中僅一年時間,竟喪亡了趙雲等戰將七十餘人,散騎、武騎等一千多人,如果再等幾年,就要損失三分之二,還能用什麼去打垮敵人呢?六是如今民眾貧困,士兵疲乏,可是國家大事不可停息,原地守衛和出兵進取,所付出的辛勞和廢用正好相等。我只有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所以還是主動出擊為好。
《孫子兵法》告訴我們一個真理,知此知彼方能百戰百勝。然而諸葛亮明明知道自己的國家貧困,戰將不足,又沒有劉邦這樣的明主,更沒有張良、蕭何這樣的謀士,卻要一意孤行,透過蜀道攻擊魏國,哪有不敗之理?
儘管諸葛亮六出祁山,屢敗屢戰,還是難以擺脫失敗的命運。所以只為實現目標,而缺乏實現目標的實力,再聰明的人也只能半途而廢。
-
5 # 隨緣King
諸葛亮堅持北伐的原因如下:
1、繼承劉備遺志
北伐這幾次戰爭都是在劉備去世之後,諸葛亮掌握了兵權,可以這麼說,沒有當時的劉備就沒有現在的諸葛亮。諸葛亮做的一切其實就是圍繞劉備前期的一些指導思想來做的。
劉備的理念就是恢復漢朝的統治,關羽這些大將都是因為劉備的這些口號才跟在了他身邊,當劉備死後,那邊諸葛亮掌握大權後也必須跟著這個思想一直做下去,這是諸葛亮堅持北化的第一個動機。
2、調和蜀漢內部的矛盾
蜀漢這些軍隊有兩部分組成,一部分就是劉備自己帶的軍隊,稱外來人,客人。一部分是本地人,諸葛亮就利用北伐戰爭慢慢的提升外部人的地位,這樣下來外來人實力就會慢慢壓倒本地人。
3、充分利用現有人才
當諸葛亮接收蜀漢的時候算個爛攤子,人才呢也在慢慢的流失,現在大將要不老去,要不死去,要不走了,如果在等過幾年或者十多年,那個時候拿什麼戰爭,連大將都沒有了。現在魏國已經佔領了大半個江山了,在不北伐就來不及了。
4、政治正確
在劉備稱帝之前,實際上整個中國還是在漢朝民意之下維持的這麼一個統治,但是自從曹丕串漢之後,這個漢朝整個中原地區實際上分劃成兩派的,一派忠心曹魏,另一派還是向著大漢朝的子民,所以諸葛亮北伐還是向著民心的。
如果諸葛亮不北伐那麼十年二十年以後,那麼這部分向著大漢朝的子民都老去死去後,再去北伐,就沒有民意支援了,也不能打著當初劉備的口號匡扶漢室。這樣諸葛亮的戰爭就不叫討伐戰爭了,應該叫侵略戰爭了。
5、現實所迫
不攻曹魏,蜀漢必亡。自從曹魏皇帝曹睿同意大臣孫資的建議,對蜀國採取據守要塞,大力恢復魏國實力。諸葛亮已經意識到,如果讓曹魏有時間發展國力,那麼漢魏兩國之間的差距將會越來越大。
一旦等到曹魏國力強大,蜀國只能坐以待斃。只有出蜀,佔領雍州、涼州,一來可以獲得秦川駿馬,組織騎兵、二來作戰之時有迂迴空間,發動大規模作戰、三來可以大大削弱曹魏的騎軍部隊實力。
-
6 # 曾經的阿楚
提起東漢末年,大家都知道那是一個輩出英雄好漢的時代。也是最慌亂的時代天下各地紛紛諸侯紛紛都開始積聚勢力,一個朝代被分成了三個,當時就形成了魏蜀吳。三個國家都是很有實力的,相信很多人對劉備的印象也是十分深刻的,劉備是蜀國的君主,是個重情重義的人,他的手下有很多傑出的人物,他的結拜的兄弟是張飛和關羽,當時還有一個人對他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那個人就是諸葛孔明。
蜀漢雖然比不上魏吳那麼強大,但是他們國家卻有一代大將趙雲,更是收了個這麼有勇有謀的諸葛亮。在當年的動盪時期,劉備是很幸運的因為他有了諸葛亮這個“智多星”,所以統一大業對他來說是很有可能的。但是希望總會給人們潑冷水劉備還沒完成就去世了,劉備死後就由兒子劉禪來繼位了,當年劉備在死之前就告訴諸葛亮一定要好好的輔佐自己的孩子,諸葛亮一直都銘記於心。
但是當年劉禪繼位的時候太年幼了根本就說明都不懂,所以所有的事情都是交給諸葛亮一個人來完成的,從那時候開始蜀漢就走下坡路了。因為諸葛亮也已經不是年輕小夥子了,各方面都不如從前了。
蜀國雖然是不如從前了,但是不能被輕易攻破的,當年諸葛亮要是不去討伐魏國的話,他的晚年生活肯定能平平安安的。那麼既然當初的蜀國都要沒落了,那為何諸葛亮要多次對魏國進行討伐,而不是去攻打一些小的地方呢?
諸葛亮是一個很有才能很有頭腦的人,所以他出徵魏國並不是沒有原因的。其實就是與當年的一個承諾有關係。想當年劉備三顧茅廬這個故事大家都一定非常清楚,劉備那個時候對諸葛亮非常敬重還與他在一起同住同吃,諸葛亮被他的這種誠心所打動了,所以就願意跟隨劉備幫助他完成大業,一定要平定這天下,這個是兩個人當年許下的承諾。
但是還沒等大業完成劉備已經去世了,還把自己幼小的孩子劉禪交給了諸葛亮,讓諸葛亮繼續來輔佐他的兒子。諸葛亮肩上的重任就更加的沉重了,他在短短几年的時間內一直在發展著蜀國並且還多次出征魏國,他也是一個有情有義之人,許下的承諾他想要做到。
除了這個當年的承諾之外,其實更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不想看見曾經他付出青春灑過汗水的蜀漢,就這樣慢慢一步步走向末路了。他想給蜀國找到新的希望想讓蜀國重新在振作起來。可以說諸葛亮的大半輩子都花在蜀國上了,很多大臣或者是上了年紀的老百姓可以安度晚年他不能這樣,他還有很重要的事情等著他去做,他要去出征討伐魏國。
在當年那個時候魏國一開始的軍事實力就比蜀國要強,更不要說等到蜀國走向末路了,蜀國是根本比不過魏國的。但是蜀漢的經濟實力是當時繼承來的,魏國在經濟實力是比不過蜀漢的。諸葛亮心裡很明白魏國不攻打蜀漢無非就是因為經濟實力的原因,但是一旦魏國的經濟實力都超過蜀漢的話,蜀漢就生存不下去了,所以諸葛亮必須採取行動必須要出征魏國,諸葛亮這後半輩子都為蜀國盡心盡力!
如果諸葛亮不這樣做的話那麼蜀漢就真的一點辦法都沒有了,也只有這樣做才能為自己的蜀漢帶來一絲希望他也想把魏國給攻破,但是這個願望一直等到諸葛亮死了之後也沒有完成,出征魏國去北伐也沒有成功,而且當時還加快了蜀漢的滅亡。
之所以他北伐不成功其實面臨的問題有很多,蜀漢的經濟還有人口都是很嚴重的問題,而且更不用說軍事實力了這些都是比不過人家魏國。蜀漢在出徵的時候損失慘重,失去了很多的能人大將。
蜀國的滅亡是真的非常可惜的了,當年劉禪太小年幼無知,不懂得政治上的事情而且他也不配合諸葛亮。更重要的是劉禪還聽信了小人的話,導致了自己蜀國的滅亡。在劉禪繼位期間蜀漢內部都太混亂了,當年很多人都是不滿劉禪的,心裡充滿著怨恨,所以這些種種原因堆積在一起,哪怕是諸葛亮再厲害,也是拯救不了蜀國了啊!
-
7 # 土豆歷史探秘
諸葛丞相為什麼著急伐曹魏。我覺得有三點:
第一:為報先帝,以完遺願
諸葛亮一直在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而劉備的夙願就是興復漢室。
諸葛亮在《出師表》裡寫道:"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慮,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 。可看出諸葛亮北伐是為了報答先帝劉備對他的知遇之恩,完成先帝光復漢室的遺願。
二、蜀國所佔的位置,難有發展。
對於蜀國來說,山峻之險無疑是一道天然的屏障。這有相對性,曹魏攻不進來,但蜀漢也殺不出去。
天下大亂,佔據蜀地。可以發展自己的經濟,擴充自己的軍隊,意圖天下,進可攻退可守。但是天下將要一統,那麼蜀地絕對是一個死牢房,因為你自己打不出去。而且險山峻嶺不適合大規模作戰。不能大規模作戰,別人傷不了你,你也傷不了別人。
兩軍只有僵持,但是你的後方絕對會被活活拖死。最終結局是你無兵源、無財力、無民心只有投降一條路可以走。
諸葛亮的北伐其目的是想佔領長安,這樣蜀地就活了,才有希望一統天下。
三、漢獻帝劉協還在當陽活的好好的。
還有一個原因,我覺得就是漢獻帝還活著。漢獻帝被曹丕強迫篡位,給放到當陽縣。
劉備一生要興復漢室,登基不到兩年就掛了。如果北伐成功,在接回漢獻帝,劉能佔據大意,能起到收服人心的作用,有助於天下一統。
-
8 # 洛鄉居
我很喜歡三國,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公元208年,曹操基本平定北方,曹操準備攻打孫權,劉備就和孫權聯合,在赤壁大戰中大敗曹操大軍,曹操回去後一直休整了幾年,也從此奠定了三國鼎立的雛形。220年,曹操去世,曹丕稱帝,定國號為魏國,大家都稱為“曹魏”。公元221年,劉備以延續、興復漢室為名,於成都稱帝,國號漢,大家都稱他為“蜀漢”。公元229年,孫權在武昌稱帝,國號為吳,大家都稱他為“東吳”。他們連續三人稱帝,也拉開了三國曆史的序幕。
三國的實力對比,曹魏佔據了北方,而當時的北方是全國的經濟重心,曹丕立國後經濟得到了迅速的恢復和發展。到了公元236年,曹魏人口就達到了440餘萬,將士就達到了60萬人。而孫權雖然佔地面積比較大,但當時的南方非常的落後,很多都是荒野之地,到了公元236年,人口大約才有240萬,人口還主要集中在江南等地,將士才有20萬。 而蜀漢當時主要佔據益州、漢中以及西南的廣大地區,到了公元236年,人口才有大約100萬,而將士大約才有10多萬。然而在公元223年,劉備就已經去世了,劉備託孤給諸葛亮,讓他輔佐太子劉禪即位。
經過幾年的休養生息,於公元228年,諸葛亮開始北伐曹魏。 而當時曹魏的實力明顯要強於東吳,諸葛亮為什麼不著急去討伐東吳,而要去討伐強大的曹魏呢?那我們就來分析一下:
第一:蜀國是以漢室正統自居,當時的國號就是“漢”,曹丕篡位後,以漢室稱帝,並把漢獻帝貶為山陽公。這一點劉備和諸葛亮就非常的不服氣,因為劉備一直稱自己為漢室的後代,心裡就一直憋著一股氣。
然而公元221年 ,當時又盛傳山陽公劉協被殺,這更激起了劉備的怒氣,劉備便稱帝,諸葛亮每次北伐打的旗號都是匡扶漢室,統一中原。諸葛亮認為,統一了中原,才完成了他們這一輩人的夙願。第二:我們從當時的局勢來分析,當時三國實力最強的是曹魏,其次是東吳,最後才是蜀漢。而東吳不會對他們發兵,減少了後顧之憂,如果直接去打東吳,曹魏肯定要趁機襲擊他們後方,根據蜀漢當時的能力,諸葛亮是顧及不過來的。諸葛亮這麼聰明,不會想不到,所以他才一味的去攻打強大曹魏。
第三:我們從地理位置上來分析,公元221年,劉備為替關羽報仇,帶領70萬大軍,因為地理位置的原因,最後還是被陸遜大敗,這場戰役就是夷陵之戰。這場戰役以蜀漢慘敗為告終,而蜀國實力也受到了很大的損傷。
東吳雖然打了勝仗,守住了荊州,但國力也受到了很大的損害。從此兩國的邊界也確定了,長江三峽就成了兩國的分界線,也成為兩國的主要通道。
而反觀過來,蜀國和曹魏的地理位置正好相連,如果蜀國打曹魏,進可守,退可攻。進攻曹魏,都是陸戰,沒有水戰,符合蜀國將士的部署,可選很多條路進攻,而且都是平坦的大道,都可以去取曹魏。因此攻打曹魏佔據了天時、地利和人和的優勢。
第四:諸葛亮有劉備託孤,當時曾答應劉備,要保全蜀國的平安,還要輔佐太子劉禪,當時的諸葛亮是蜀國的丞相,一個蜀國基本上就全靠諸葛亮了。
而當時諸葛亮的年齡也不小了,並且打仗是非常的需要時間,有名的將才,在當時隨他們一批的已經死的死,老的老,能用的將士很少,沒有幾個能挑起大梁的。諸葛亮也非常的不容易,只能在有限的生命裡,給蜀國換取一個和魏國抗爭的機會。 綜上所述,從以上幾點我們可以看出,諸葛亮不管是從出師之名,還是以弱蜀伐強魏,更是從年齡、局勢和地理位置來分析,諸葛亮討伐曹魏都是非常明智之舉,諸葛亮的時間不多了,所以諸葛亮才那麼著急的去討伐曹魏。
-
9 # 文史學徒夢九霄
諸葛亮這個人因《三國演義》被太多人理解成了神機妙算,運籌帷幄的形象,但實際上他真正被後世帝王津津樂道的反而是他的鞠躬盡瘁,而這一切都和諸葛亮的北伐分不開,諸葛亮之所以著急北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正統之爭,蜀漢政權的唯一性
諸葛亮受劉備三顧茅廬,出山輔佐劉備,從而有了聞名於世的隆中對,隆中對中有個關於北伐最主要的前提就是“天下有變”,但諸葛亮北伐前,曹魏政權相當穩定,不可能出現“天下有變”得情況,那麼問題就出在蜀漢自身了。
蜀漢政權號稱正統,但是卻偏安一隅,尤其後世陳壽的《三國志》開篇便是《武帝紀》,紀是專門用來寫帝王的,而蜀漢劉備是《先主傳》,陳壽還是蜀漢的官員,陳壽為什麼這麼寫,證明當時民間官方其實都不認為蜀漢是正統政權,而只有北伐才能實現這種政權正統的可能性。
二、兵權之爭
諸葛亮是什麼人?那可是自比管仲樂毅的人物,可是劉備託孤的時候,把軍權分成了兩部分,一部分在諸葛亮手裡,一部分在李嚴手裡,諸葛亮是荊州來的,李嚴是益州本地的,劉備可能是為了平衡這種臣子見的關係,不想看到一家獨大的局面,畢竟江山是留給他兒子的,不能他不在了,任人做大。
如何才能牢牢抓住蜀漢的軍權呢,諸葛亮的辦法就是透過北伐,這樣就可以把丞相和元帥合二為一了,北伐之前為了拿到軍權,諸葛亮做了哪些工作?先是南征,整頓了邊陲少數民族,結果很成功,最主要的是由此組建了一支戰鬥力很強軍隊,就是三國時代鼎鼎大名的無當飛軍。
繼而諸葛亮寫出千古留名的《出師表》,徹底藉助北伐拿到了蜀漢的全部軍權。
三.身後之名
諸葛亮不知道北伐會失敗嗎?他比誰都清楚自己做的是明知不可為而為的事情,隨著北伐的失利,諸葛亮本應該休養生息了,但是他並沒有,而選擇繼續北伐,這就是諸葛亮開始考慮身後之名的問題了。
之前說了,諸葛亮自比管仲樂毅,但是並沒有達到管仲樂毅的高度,諸葛亮肯定會想,大話已經放出去了,沒當成管仲樂毅後世會怎麼看他,於是他繼續北伐,選擇了不能建功立業也要成為管仲樂毅那樣的忠臣,在這個定位下諸葛亮繼續北伐,並最終留下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後世稱頌。
總結:諸葛亮北伐的主要原因首先是為了保證蜀漢政權的唯一性,合法性;其次獲取蜀漢政權的全部兵權,最後即使北伐失敗,自己也要留下名垂千秋忠臣的名聲。
-
10 # 從頭越58139384382
曹丕稱帝,廢漢獻帝,漢朝滅亡,為“匡扶漢室”諸葛亮急著北伐魏國大致有一下五點,小夥伴們一起看看。
一是完成劉備遺願,“匡扶漢室”,報答劉備知遇之恩。劉備夷陵兵敗後,兵退白帝城,軍隊傷亡慘重,損失過半,傷了蜀國元氣,自知時日不多,找來諸葛亮白帝城託孤。中心思想就是讓諸葛亮輔佐劉禪,“匡扶漢室”,但同時也說如果劉禪不勝任,讓諸葛亮取代劉禪,也要“匡扶漢室”。這句話可能是劉備震懾諸葛亮,也可能是真心話,但託孤的宗旨就是要“匡扶漢室”。託孤後不久,劉備病死白帝城,諸葛亮領了遺命,輔佐劉禪,完成劉備遺願,“匡扶漢室”。同時也是報答劉備三顧茅廬的知遇之恩,要“匡扶漢室”,完成劉備遺願,就得先把曹魏幹掉,就得北伐,這從諸葛亮的《出師表》也能看出。
二是轉移平息蜀國內部矛盾。蜀國建立是有三個派系組成的,劉備帶的荊州派系,還有打下來益州的派系,和蜀地本地派系,夷陵之戰如果贏了還好,但是輸了,而且輸的很慘,國家元氣大傷,連皇帝都死了,這對剛建成的蜀國來說有些傷筋動骨,本來三個派系還沒磨合好,這樣一來三者間逐漸政見不統一,出現矛盾,而且逐漸加大。在這樣的情況下,經過幾年休養生息,蜀國恢復國力,平定南方孟獲後,需要一場大的勝利來化解轉移這種矛盾,這也決定了諸葛亮迫切北伐。
三是蜀缺良將。夷陵兵敗也導致很多有經驗的將領陣亡,蜀國面臨著現有的能征慣戰的將領老去,新將領缺乏戰鬥經驗,人才出現斷檔的危險,需要戰爭提拔新人,在老將還在的情況下,對新人進行幫扶,同時在老將還能出征的時候北伐,有經驗的將領上陣,勝利的希望更大一些。後事有句話是 “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就是形容蜀國缺少良將。
四是曹魏休養生息恢復國力,迫使諸葛亮早起兵北伐。曹睿登基後,也開始休養生息,大力發展生產力的策略,提高魏國的經濟和戰鬥力。經過曹睿的休養生息,魏國確實得到恢復,而且國力加強很快,諸葛亮也擔心魏國修整好後國力大幅度提升,蜀魏差距過大,再討伐魏國就更不好打了,所以在和魏國還沒有太大差距的時候先起兵北伐,這樣對蜀國更有利。
五是出師有名。曹丕稱帝后,廢漢獻帝不久,魏國成立時間不長,還有很多人是人心向漢,這時候北伐魏國,“匡扶漢室”還算名正言順,出師有名。如果時間拖的太久,人心穩定了,再北伐魏國,就顯得不那麼名正言順了,這也是諸葛亮急著北伐魏國的原因。
-
11 # 雲跡樂談
“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諸葛丞相沒有太多的選擇,只能在進攻中尋求希望:
一是政權合法性、正統性問題。公元220年,無人無勢可依的漢獻帝只能配合曹丕演出,堅持將皇位“禪讓”給曹丕。曹丕堅持不受,在“三讓”之後,才“無奈”答應。如此大秀,就是為了使曹魏政權合法化,更容易讓世人接受服從。
古代民間流行用"五德終始說"理論來解釋王朝的興衰、更迭。曹丕稱帝年號為"黃初",孫權稱帝年號為"黃龍",皆示自己土德之身,天命代漢;劉備稱帝年號為"章武",以示自己火德,繼承了大漢皇統。大家都想方設法證明自己政權的合法化、正統化。
劉備於公元221年稱帝,國號“漢”。這麼著急稱帝建漢的其中兩個重要原因一是延續大漢國祚,昭告世人,大漢還在,曹魏只是叛賊偽政權;二是為天下擁漢同志建立組織,團結一切擁漢反魏力量。劉備集團想在大義、政治、民心等方面儘可能取得優勢,儘可能將兩國之爭,變性為平叛與叛亂。蜀漢接過大漢旗幟,權責相等,攻魏平叛就是其不可推卸的責任和義務。即是,天下最應攻魏的是蜀漢。
而人是很容易遺忘的。曹操把東漢統治基礎破壞殆盡,所以曹丕才能輕鬆稱帝。隨著時間無情的洗刷,中原大地老輩漢民或亡或接受曹魏統治,新生代在曹魏的教導下成長,大漢正統招牌的影響力越來越弱,曹魏影響力越來越高。以至不知有漢,只知有魏。所以,攻魏時間上不能久等。
二是諸葛亮是個志向高遠且感恩圖報的人。劉備的“三顧茅廬”知遇之恩,十六年甘苦與共之情,白帝城後事之託……此間種種,諸葛亮以匡扶漢室為己任,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報答了一輩子。
三是益州地形險固、交通閉塞、物產豐富、民風安逸,是天堂也是監牢,如果不積極擴張,雄心壯志很快被磨滅,固步自封在一隅之地,坐等被別人消滅。亂世難偏安,翻看歷史,幾乎沒有政權能在四川偏安長存。
四是蜀漢內部成分複雜,有荊州系、劉璋父子舊系(東州系)、益州土豪派等,派系間暗鬥不斷,對外戰爭是轉移國內矛盾、凝聚人心的最佳方式。
五是蜀漢和曹魏現實力和潛實力巨大的差距。關二哥玩脫失了荊州,劉備夷陵之戰輸光了家底,各種因素之下益州都岌岌可危。孫劉聯合實力上都弱於曹魏。比如說蜀漢有一個礦戰力1,曹魏六個礦戰力6,每個礦的潛實力頂點是10,那麼起初曹魏實力差距為5,隨著時間推移,實力差距甚至達到50。所以,蜀漢不能等,在實力差距最小時拼殺還能有一線生機,等曹魏整合各種資源變為實力時,蜀漢就撼不動了。就像司馬懿一樣,知道敵不過諸葛亮,就採用你來我不打、你走我不追,拼耗國力的戰略,耗的諸葛亮星落秋風五丈原,追了一次也是為了借刀殺人搞掉曹魏倚重大將張郃。
在各種主觀客觀因素疊加之下,諸葛亮明知不可為也得為之,從公元228年春至234年冬,七年間先後兵出漢中,對曹魏發動五次戰爭,最終“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
12 # 唐朝迷城
劉備夷陵大戰慘敗後,退守白帝城,託孤諸葛亮,諸葛亮感激涕零。劉備亡故後,諸葛亮五次北伐中原,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欲中興漢室,還於舊都,可惜最終病逝五丈原,未能如願,蜀漢坐擁天府之國,益州易守難攻,諸葛丞相本可安享餘生,為何急於伐魏呢?
一、大限將至,為報劉備三顧之恩。當初諸葛亮躬耕隆中之時,劉備聽從徐庶“臥龍鳳雛二者得一,便可安天下"之言,於是三顧茅廬,恭恭敬敬請諸葛亮出山,在軍事上劉備對諸葛亮言聽計從,諸葛亮一直把劉備當作明主看待。劉備亡故時,對諸葛亮說“阿斗,可輔則輔之,不可輔,汝可自代之“。諸葛亮甚是感動,於是更加忠於蜀漢,可惜自己年邁,身體抱恙,因此才急於伐魏,希望有生之年能夠中興漢室,才無愧於先帝的知遇之恩。
二、以攻代守,盡力實現隆中之策。隆中對三策,一是佔領荊州,二是拿下益州,最後北伐,前面兩策已完成,只可惜關羽大意失荊州,蜀漢失去了北伐的最佳路線,劉備為關羽復仇,也落得打敗,此時的蜀漢,無論從物力、人口、疆土,都弱於曹魏與東吳,但最好的防守就是進攻,不能因為失去荊州便捨棄北伐,萬一成功了呢。雖然益州憑藉天險易守難攻,本可安享晚年,但諸葛亮更希望完成一統,這樣自己死後後主阿斗才不會有亡國的危險,因此急於伐魏。
三、掌握兵權,轉移蜀漢國內矛盾。劉備建立的蜀漢是多個集團利益的結合體,隨著劉備等人的去世,荊州、東州、蜀地三大集團的黨爭也愈演愈烈,因此發動對外戰爭,轉移國內矛盾是必要的,否則,內耗將大大消耗國力,不利於蜀漢內部的團結。因此諸葛亮頻繁北伐的另一個原因就是為了蜀漢的團結,讓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都回歸到中興漢室的重心上。
水鏡先生曾說過“諸葛孔明雖得其主,但未得其時”,諸葛亮作為智慧的化身,一生鞠躬盡瘁,為蜀漢立下了汗馬功勞,只可惜諸葛丞相雖然頻繁急於伐魏,但中興漢室的願望最終沒能完成,實在是一種遺憾!
-
13 # 蘭陵不算黑
建興六年,公元228年春,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率十萬大軍,出祁山,進攻隴右,天水、南安、安定三郡聞訊叛魏投蜀,形勢一片大好,只因關鍵位置街亭丟掉,導致前功盡棄,鎩羽而歸。
這裡我們不說這第一次北伐的具體過程,單講這諸葛亮為何著急北伐,難道是他急於立功?亦或是國力已經昌盛?其實不然,我們可以從諸葛亮呈奏給劉禪的《出師表》中略知一二,“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由此我們可以略知,本來物阜民豐的益州在劉備集團失去荊州之後,負重很大,尤其是在連年征戰後。如果沒有行動,肯定是坐以待斃!攻即是守,守即是攻。
建興三年,即公元225年,諸葛亮率兩萬五千餘人南中平定,年底回成都,經過兩年充分準備,開始北伐,諸葛亮在分析客觀因素外,主要是報劉備知遇之恩,《出師表》中有記載:“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慮,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
還有一點,需要我們明白,西蜀政權中,有兩大勢力,劉備死後就有以諸葛亮為首的荊州集團,以李嚴為首的本土蜀地集團,劉備在託孤時,託孤諸葛亮的同時,也把重擔分配與李嚴為副總,待後期劉備夷陵之戰後,損失了相當大荊州集團的第二梯隊少年將領,這兩大勢力絕對不會安穩過日子,必須要找點事幹,而且要走出去,不能在家裡幹活,所以諸葛亮想出了北伐。
無論何種原因,諸葛亮北伐是明智的選擇,彼時曹魏集團壓根就沒拿西蜀當回事,一心一意的在江北岸防著東吳呢,其實這第一次北伐很有可能讓西蜀逆襲成功,打的就是措手不及,打的就是你曹魏掉以輕心。結果毀在了馬謖手裡,以至於以後諸葛亮再也沒有突破曹魏後期佈置的防線。實乃天意哇!
-
14 # 看經典品百味人生
給答主介紹一個人:魏國大臣孫資。
諸葛亮在一伐之前,曾經發動過一次試探性攻擊。
據《三國志》裴松之注《孫資別傳》:諸葛亮出在南鄭,時議者以為可因發大兵,就討之,帝意亦然,以問資。資曰:“昔武皇帝徵南鄭,取張魯,陽平之役,危而後濟。又自往拔出夏侯淵軍,數言‘南鄭直為天獄中,斜谷道為五百里石穴耳’,言其深險,喜出淵軍之辭也。又武皇帝聖於用兵,察蜀賊棲於山岩,視吳虜竄於江湖,皆撓而避之,不責將士之力,不爭一朝之忿,誠所謂見勝而戰,知難而退也。今若進軍就南鄭討亮,道既險阻,計用精兵又轉運鎮守南方四州遏御水賊,凡用十五六萬人,必當復更有所發興。天下騷動,費力廣大,此誠陛下所宜深慮。夫守戰之力,力役參倍。但以今日見兵,分命大將據諸要險,威足以震攝強寇,鎮靜疆場,將士虎睡,百姓無事。數年之間,中國日盛,吳蜀二虜必自罷弊。”帝由是止。
看吧,人家曹魏巴不得你不來打,你發展,我們難道就不發展了?
蜀地山多田少,經濟都依賴蜀錦,諸葛亮雖然非常重視維護農本、水利、發展商業,但畢竟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諸葛亮可不敢確認曹魏的發展就一蹶不振。曹魏有各大糧區、經濟區、礦區,諸葛亮怎麼敢拿一州之地和坐擁九州之地的曹魏比發展、比人才?
孫資說的很清楚,我大魏一發展起來,吳蜀就只剩下投降的選擇了。
諸葛亮怕,是怕拖得越久,國力差距就越大,若不及時拿下幾塊關鍵地區,只怕永無機會了。
諸葛亮北伐多出隴右,為什麼?隴右關鍵呀。拿下隴右,一有了產糧區;二沒了後勤困難;三有了駿馬可以訓練騎兵,不再怕在平原和曹軍開戰;四兵鋒直指關中;五據險而守,可進可退,來去自如。
當時諸葛亮出兵南鄭,試探之下就發現曹魏在隴右兵力不多,容易下手,這麼好的機會只怕稍縱即逝,怎麼能不抓緊?
-
15 # 魚遊歷史
諸葛丞相、魏國、討伐魏國等基本概念。諸葛丞相(官稱),東漢末年魏蜀吳三國時期的蜀國(劉備集團)丞相,原名諸葛亮(公元181年—234年),字孔明,號臥龍,琅琊陽都(今山東沂南)人,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發明家。對蜀漢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的方方面面,都產生了重大而積極的影響。
諸葛亮
魏國,(公元220年—266年)是三國時期割據政權之一(曹操集團),後世史家多稱曹魏,由於之後的北魏被稱作“後魏”,故曹魏也稱為“前魏”或者“先魏”,是三國之中最強大的國家。東漢末年-魏蜀吳三國
討伐魏國,諸葛丞相在蜀國劉備去世以後,後主劉禪(劉備之子)時期對魏國北伐戰爭的稱呼,發生在蜀漢建興六年—建興十二年(公元228年春—234年)。對此歷史上有著不同的說法,按照討伐次數有四、五、六、七的說法,均以失敗而告終。(1)按照清人梁章鉅,稱諸葛亮四次北伐;
(2)清人俞樾《小浮梅閒話》的說法,稱諸葛亮五次北伐。
(3)在《三國演義》中,則是諸葛亮六出祁山。
(4)而史書記載,諸葛亮對魏國七次用兵,其中出祁山只有2次,第4次用兵是防守,蜀魏並未交 戰。第5次只出偏師,諸葛亮未出漢中親至。
諸葛丞相討伐魏國路線圖
諸葛丞相北伐路線圖
祁山,地名,今在甘肅省禮縣東部,原來叫做祁山鄉,2014年改為祁山鎮。諸葛丞相著急討伐魏國原因如下:“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 [bēng cú],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之臣不懈 [xiè]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這就是諸葛亮在討伐魏國曾寫下流芳後世的《出師表》,從中我們可以看出討伐魏國諸多的主管因素和客觀因素。涉及天時地利人和。
諸葛亮的前《出師表》(有前後兩表)
諸葛亮在近六年中(公元228年春—234年),興師動眾出兵討伐魏國次數之多,可見其決心之大,用心之苦,急切之情。
其一,感恩之心。諸葛亮受蜀漢皇帝劉備託孤之重,自知任重而道遠,為此,諸葛亮可謂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不敢有半分懈怠,苦心經營,續備國力,欲報劉備三顧茅廬之恩,盼望早日實現一統中原大業。
三顧茅廬之恩
其二,客觀因素。為貫徹落實《隆中對》策略,北定中原,興復漢室,以成霸業的正確軍事舉措和重要戰略方針,正值蜀建興四年(公元226年),魏文帝曹丕死,其子曹睿繼位,缺乏統治經驗,諸葛亮抓住時機,於是決定北伐,次年三月馬上開始出兵討伐魏國。其重要的戰略意義不言而喻,正所謂戰機稍縱即逝,所以討伐魏國正逢其時。
古文稱曹叡 [ruì]
其三,生存法則。兵法有云,最好的防守就是進攻。從長遠的角度講,蜀國綜合國力是根本比不過魏國的,無論是國土疆域、將領人才、經濟儲備等方面,蜀國討伐魏國之時,五虎大將只有老將趙雲了,而魏國卻人才濟濟,所以蜀魏兩國之戰越晚對魏國越有利。諸葛亮心裡很明白,一旦魏國的天時地利人和等相關綜合實力都得到發展的話,蜀漢就生存不下去了。而且蜀國內部,在巴蜀本土、劉璋、和劉備後來的勢力之間,實際是有內部矛盾的,諸葛亮為了把內部矛盾轉向外部。所以他必須儘快採取行動,討伐魏國務必越早越好。
魏國地處中原,發展空間廣闊
其四,身體因素。蜀後主劉禪年幼無知不懂事,大小國事都交給諸葛亮決策,但是諸葛亮精力有限,身體日漸衰弱,自知時日無多,所以討伐魏國之心更為迫切,很是擔心有生之年,無法實現劉備之遺願,自己人生之抱負,所以北伐魏國,急不可待。
年幼無知的劉禪
鞠躬盡瘁的諸葛亮
其五,主觀因素。其實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諸葛亮不想看見自己曾經付出青春,灑過汗水的蜀漢基業,就這樣慢慢一步步走向衰退。他想給蜀國找到新的希望,想讓蜀國重新振作起來。可以說諸葛亮大半生的精力,心血都花在蜀國上了,所以諸葛亮發自內心的期望伐魏儘快成功,問鼎中原,一統華夏。
諸葛亮盼望早日一統華夏
綜上所述,無論是從對劉備的三顧之恩,曹叡繼位而缺乏統治經驗,還是蜀國的生存之道,及諸葛亮身體的日漸虛弱,乃至他的內心由衷渴望,諸葛丞相對討伐魏國都是勢在必行,且越早越好,這也正是諸葛丞相為什麼著急討伐魏國的原因所在。
諸葛丞相盼望早日克復中原
-
16 # 凱爾夢13719
因為再不北伐就晚了
原因一:國力問題。在劉備夷陵大戰慘敗後,退守白帝城,託孤諸葛亮,諸葛亮感激涕零。先穩定本地政局,下南中郡七擒七縱孟獲,穩固了後方。奈何當時的蜀地並不是特別的富庶,比之洛陽長安,耕地不足,衡於江東,則錢財不等。曹魏東吳都佔據了富庶之地,長期對峙下去,蜀漢必然是拖不過兩個國家的。正好穩定了國內局勢,俗話:居安思危,北伐就是這個道理。如果就硬拖,比戰爭潛力,蜀漢誰都打不過,必須稱著士氣正旺(南定南中),趕緊去搶佔地盤,以謀求未來的發展。
原因二:立國根本在於復興漢室。劉備就是打著“光復漢室”的旗號打天下,建國漢朝(史稱季漢)。如果丞相不北伐,怎麼能稱得是“興復漢室,還於舊都”。劉備作為正宗漢室宗親,要像劉秀一樣重建大漢,這才是季漢統治的合法性來源。古人講究名正則言順。如果丞相他們放下了恢復漢室的理想,不再北伐魏氏,滿足於割據蜀中。那麼他的立國根本就不存在了。名不正言不順,怎麼得到民眾的資瓷。
-
17 # 歷史都付笑談中
很簡單,以弱敵強,弱者必須主動出擊。如果雙方和平發展,短期看,蜀國可以過一段安穩的日子,但隨著時間推移,雙方的差距會越拉越大,那時候更麻煩。
我們以人才來舉例。諸葛亮剛開始北伐時,部下有來自冀州的趙雲、荊州的魏延、涼州的馬岱、降將王平等,這些人才,都不是益州本土人才,而是劉備戎馬一生,轉戰四方,從全天下蒐羅的寶貴人才,具備高超水準。隨著時間推移,這些人才漸漸老去,那時候,蜀漢集團只能依靠益州一州的人才了,只憑借益州的人才,想要和天下抗衡,這是不現實的。
類似的,還有人口、鋼鐵、戰馬等資源,雙方的發展潛力不一樣,這些差距會越來越大。
所以,諸葛亮主動求戰,尚有一戰之力,如果和平發展三十年,那時候估計連打都不用打了,差距已經過於懸殊了。
總之,諸葛亮是值得尊敬的,他的行為也是合理的。
-
18 # 寒門兒郎
東漢末年後,天下紛亂,最終形成三國鼎立的局面,也是我們眾所周知的魏、蜀、吳了。
在三國鼎立下,三國形成不同的局面,財力、兵力等各方面能力也各不相同。對於蜀國丞相諸葛亮為什麼那麼著急討伐魏國呢?從以下幾點可以分析得來。
一、三國鼎立,魏國最為強大在三國鼎立之勢形成後,魏、蜀、吳三分天下,都各自擁有自己的一片天地,也擁有各自的一方勢力。
在魏、蜀、吳三國勢力之下,魏國的勢力相對來說要強於其它兩國,不管是從兵力、財力、資源等各個方面都處於優勢。
在三國鼎立之勢之下,三國之間也不斷的戰亂紛爭,也經歷過大大小小的各個爭奪。在三國的戰爭中“赤壁之戰”都是我們眾所周知的,也是我們學習三國曆史和觀看三國影視時都瞭解過的。赤壁之戰時,是蜀國和吳國聯合對戰魏國的戰爭,從赤壁之戰中我們就能看出來,在面對魏國時,蜀國和吳國沒有獨立的與其對戰,而是選擇了聯盟。這就能表現出來,魏國相對蜀國和吳國是比較強大的,是對蜀國和吳國威脅最大的勢力。
對於蜀國丞相諸葛亮來說,他現在沒有能力同時解決魏國和吳國,只能選擇對蜀國威脅最大的魏國進行討伐,如果能夠討伐魏國成功的話,那蜀國將進一步強大,那時的吳國也將對蜀國構不成威脅了。
二、匡扶漢室,解救漢獻帝三國中,劉備一直以中山靖王之後自居,所以對劉備和蜀國來說,他們也是屬於漢朝的,蜀國也被人們稱為蜀漢,劉備從始至終也都是打著匡扶漢室的旗號。
在曹操強大起來之時,就迎接了漢獻帝,從而挾天子以令諸侯,讓自己所做的各種事情都成為了名正言順。
對於曹操手中的漢獻帝,已經是名存實亡了,所謂的漢朝同時也是名存實亡了。對於擁有漢朝血脈的劉備來說,這是一種恥辱,也是作為漢朝後人所不能容忍的。更何況劉備曾經還答應過漢獻帝要解救他於水火之中,這也是一種承諾。
所以對於諸葛亮討伐魏國而言,不光是諸葛亮自己總是去討伐,或許是因為劉備的一份承諾,一道命令,一種願望。
-
19 # 虞山麓
很多人都說,諸葛亮的北伐,勞民傷財,徒勞無功,加速了蜀漢的亡國。筆者觀之,孔明有他自己的道理。
先帝之託先主劉備,三顧茅廬,屈尊相求,史所僅見。諸葛亮在出師表中闡述的意思,對於先主的託付,他時刻謹記在心,不敢有絲毫鬆懈。
士為知己者死,這是孔明的理念,也許不是今人可以感同身受。劉備臨終,遺言囑託諸葛亮: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劉備對諸葛亮的信任,突破了君臣之禮。史所僅見的三顧茅廬,同樣史所僅見的白帝託孤。這對君臣的相遇,以及惜別,都是充滿了信任。
後主之憂諸葛亮接過大任以後,雖然眼看後主一天比一天不成器,然而未敢如先主所允許的那樣“君可自取”。不管後主是明君還是昏君,他都是先主的繼承人,都是諸葛亮需要用一生時間來輔佐的皇帝。
眼看後主如此不成器,如果北伐之事擱置,在孔明歸西之後,託付於後主,誰能放心?可能曹魏最放心,也最省心!
人才凋零縱觀整個漢末三國時期,前期人才輩出,越到後期,越是人才匱乏。各勢力的人才凋零速度,與人才的整體儲備相關聯。
曹魏人才基礎龐大,自然耗得起。“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這便是蜀漢後期的人才形勢。
趁著趙雲和魏延等猛將尚在,如果孔明不積極北伐,後續將帥老去,士卒缺乏實戰經驗,何談北伐?
敵我對比曹魏實力,天下三分有其二,而且佔據的都是北方中原的優勢資源。如諸葛亮出師表所言“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孔明深刻地看到了敵我的現狀和未來可能造成的巨大差距,因此不得不主動出擊,以求速勝。
也許今人不能快速接受這一事實,那麼我舉一個例子。《帝國時代》單機遊戲,蜀漢開局有十個農民,十個刀斧手;曹魏開局有三十個農民,三十個刀斧手;東吳和蜀漢的開局實力差不多。曹魏同時要防範蜀漢和東吳,然而曹魏的農民數量明顯佔有優勢。
這盤遊戲,如果沒有戰爭消耗或者創造變數,中後期曹魏將會佔有絕對優勢,以泰山壓頂之勢掃滅蜀漢和東吳。因此,如果諸葛亮想要興復漢室,還於舊都,勢必要在自己有生之年,親自北伐。時間站在曹操一邊,天命不佑季漢。與上天抗衡,豈是後主所能做到的?
結語綜上所述,諸葛亮的北伐,是形勢所迫,是興復漢室的目標所決定的。如果孔明沒有北伐,蜀漢同樣逃不過滅國,最終孔明還會落下汙名,也就是沒有把劉備的託孤放在心上,沒有報答知遇之恩。
歷史上的孔明,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雖然孔明北伐沒有成功,後世看到了他的一片忠心,還有絕地反擊的那一股毅力。曹魏太強大,並非孔明沒有竭盡全力。
回覆列表
1.繼承劉備遺志:北伐這幾次戰爭都是在劉備去世之後,諸葛亮掌握了兵權,可以這麼說,沒有當時的劉備就沒有現在的諸葛亮。諸葛亮做的一切其實就是圍繞劉備前期的一些指導思想來做的。劉備的理念就是恢復漢朝的統治,關羽這些大將都是因為劉備的這些口號才跟在了他身邊,當劉備死後,那邊諸葛亮掌握大權後也必須跟著這個思想一直做下去,這是諸葛亮堅持北化的第一個動機。
2.調和蜀漢內部的矛盾:蜀漢這些軍隊有兩部分組成,一部分就是劉備自己帶的軍隊,稱外來人,客人。一部分是本地人,諸葛亮就利用北伐戰爭慢慢的提升外部人的地位,這樣下來外來人實力就會慢慢壓倒本地人。
3、充分利用現有人才:當諸葛亮接收蜀漢的時候算個爛攤子,人才呢也在慢慢的流失,現在大將要不老去,要不死去,要不走了,如果在等過幾年或者十多年,那個時候拿什麼戰爭,連大將都沒有了。現在魏國已經佔領了大半個江山了,在不北伐就來不及了。
4、政治正確:在劉備稱帝之前,實際上整個中國還是在漢朝民意之下維持的這麼一個統治,但是自從曹丕串漢之後,這個漢朝整個中原地區實際上分劃成兩派的,一派忠心曹魏,另一派還是向著大漢朝的子民,所以諸葛亮北伐還是向著民心的。如果諸葛亮不北伐那麼十年二十年以後,那麼這部分向著大漢朝的子民都老去死去後,再去北伐,就沒有民意支援了,也不能打著當初劉備的口號匡扶漢室。這樣諸葛亮的戰爭就不叫討伐戰爭了,應該叫侵略戰爭了。
5、現實所迫:不攻曹魏,蜀漢必亡。自從曹魏皇帝曹睿同意大臣孫資的建議,對蜀國採取據守要塞,大力恢復魏國實力。諸葛亮已經意識到,如果讓曹魏有時間發展國力,那麼漢魏兩國之間的差距將會越來越大。一旦等到曹魏國力強大,蜀國只能坐以待斃。只有出蜀,佔領雍州、涼州,一來可以獲得秦川駿馬,組織騎兵、二來作戰之時有迂迴空間,發動大規模作戰、三來可以大大削弱曹魏的騎軍部隊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