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苗萬平談情感
-
2 # cft混凝土瞬間移動師
從跌倒的老人該不該扶看一種社會現象
正是因為大多數人認為應該要扶,所以扶了是正常的,(如果沒有由此引發其它後果)當事人認為是小事一樁,也不被媒體和大眾所關注,相信這樣的事情每天都在發生著。
換一個角度來看這個問題,摔倒的老人沒人扶,大多不一定單純是人性冷漠,而是對事件發展不可預知性影響人的行動,而社會環境和風氣直接影響事件的發展。
當遇到老人跌倒的事情發生的時候,大多數人會下意識衡量一下付出代價和產生後果,當事件發展具有不可預知性的時候(跌倒的老人更增加了事件的不可預知性),就會選擇迴避。
正是因為事件結果的不可預知性,導致普通大眾、現場路人、事件當時人對事件的看法、行為及事件的最終結果並不盡相同,甚至完全相反的效果。
從下面的故事中可受到到一些啟發。
一個穿著時髦的女子走在馬路上,低頭看著手機,兩隻耳朵還插著耳機。這時一輛小汽車迎面疾馳而來,眼看就要撞上.......。
故事發展之一
危機之時,走在後面的小夥急忙上前拉了女子一把,小汽車從女子身旁呼嘯而過。一輛車禍避免了,女子從驚嚇中回過神來,對拉他小夥禮貌地說了聲謝謝,轉身離開了。 這樣的事情或類似的事情經常發生,但不會被人所知。小夥覺得自己只是順手拉了一把,女人也沒有覺得欠了小夥一個多大的人情。但一場車禍(也許小夥不拉也只是一場虛驚)確確實實避免了。
故事發展之二
危機之時,走在後面的小夥急忙上前拉了女子一把,因小夥情急之下用力過猛,女子摔倒在路旁,車子從女子身旁呼嘯而過,一輛車禍避免了。驚嚇中女子爬起來,看了一眼有點猥瑣的小夥,’啪’的一下,打了小夥一耳光,厲聲罵道:“流氓,拉我幹什麼?”,小夥委屈道:“我看你要被車撞了,才拉了你一把”。女子怒氣未消“要你管,我自己不會躲開嗎?”,說完彈了彈身上的灰,轉身離去。
這樣的故事也會時有發生,車禍是避免了,小夥受了一肚子委屈,大眾對小夥的行為表示肯定,紛紛指責女子太不近人情,女子也感到冤枉:“我知道車來了,他不拉我也會躲開的”。誰知道呢,但車禍的確沒有發生。
故事發展之三
離她不遠處走在後面的小夥下意識急忙躲開,’碰’的一聲,女人被撞到了,只見車輪從女人的一條腿上壓過,鮮血直流。小夥被眼前的一幕嚇壞了,心裡想到“幸好我躲得及時”。來到單位,驚魂未定的小夥,繪聲繪色的給同事講了剛才在路上所發生的驚險一幕,末了還再三提醒同事們在馬路上行走,千萬要當心。。。。。
故事發展之四
離她不遠處走在後面的小夥下意識急忙躲開,‘碰’的一聲,女人被撞到了,只見車輪從女人的一條腿上壓過,鮮血直流。小夥被眼前的一幕嚇壞了,短暫的猶豫之後,小夥急忙喊路人幫忙將女子扶到路邊坐下,攔了一輛計程車,將女子送到醫院。。。。。
此事經媒體報道後,小夥被評為了助人為樂的標兵,女子也因感激小夥嫁給了他。一天,小夥拉著一條腿帶有殘疾的妻子的手,心懷愧疚地說:“當初我要是早點拉你一把就好了” 悲劇發生了,但結局是小夥不僅得到了人們的讚揚和社會的認可還收穫了一段愛情。但小夥最後一句:“當初我要是早點拉你一把就好了”令人深思。
-
3 # 天天吃美食坊
你於我個人觀點,我是不會服的,因為我扶不起身家清白,月光族。搞不好會累的一身債。這個這個時世,誰都不願意當東郭先生和狼的故意的主人公。
-
4 # 點燃最後一根菸
我不會扶,做好事是應該的,但是最基礎的還是保護好自己,我不會受到道德綁架,做好事的方式很多,做義工,資助失學兒童,但是不應該讓善心受到傷害,等法律對這種現象有了定論以後,我再做吧,法律不動,我也不動
-
5 # 請叫我哆啦A胖
不是我不想扶,是實在不敢扶。我同學老實人,心地善良,有次上學一上午沒來,後來我們瞭解到,他上學路上有個人騎車把一個老人碰倒了,我同學在後面眼看著碰人的騎車跑了,他停下來上前把老人扶起來,結果被老人抓住不放,非說他碰的,沒辦法打電話報的110,家長也去了,警察的態度就是和稀泥,意思給兩個錢算了,我同學他媽直接扔老人1000塊,和我同學說:鑫兒你做的對,媽為你感到驕傲,但以後別什麼王八都往起扶!說完拉著我同學走了!我同學後來說他回家大哭了一場,只為自己感到委屈。這就是現在當好人,而社會周遭給他的感覺,現在好人卡,爛好人哪個詞是褒義的,我們應該心存良善仁慈,但真不應該成為那幫碰瓷王八蛋生存的土壤和空間!好人的心已經倒了,你當說幾句教育幾句就完事了?!我善良但沒那麼寬容,至少我不寬容王八蛋!
-
6 # 逗你玩51364600
看到人跌,誰幫助誰倒黴。因為法律是公正公平的,但法官是不是公平公正沒人知道。看到多少案件的判決都是讓人民寒心的。沒後臺,沒錢的好心人還是悄悄的走開比較好。要是遇到南京法官那就哎……
-
7 # 涅槃重生的陣痛
這是一個社會風氣問題!已經吵吵鬧鬧幾年了,換作是我心裡想扶,但理性會告訴我不要去扶。這不是我的錯也不是我冷漠而是現實很殘酷。道德綁架也是一種傷害,所以希望國家在立法上去撥亂反正!只有加大違法成本才能夠遏制訛詐!
-
8 # 老黑在深夜50961618
南京彭宇案的真相,其實早在3年前已經被多家媒體披露過,彭宇與老人確實發生了意外的碰撞,只是兩人都搞不清楚是誰撞的誰。但因為老人重傷骨折,而彭宇又不想賠那麼多錢,於是雙方最初鬧上法庭的真正原因,是如何賠償的問題。
然而,當第一次開庭後,警方承認在派出所的裝修過程中不慎遺失了筆錄。在與老人鬧上法庭6個月後,彭宇突然開始改口,宣稱自己沒有撞老人,而是做好事。而在一些一味追求熱點,而不顧真相的媒體煽風點火的作用下,彭宇案更成功忽悠了大眾…
不過,因為他根本拿不出證據證明自己是做好事,最終還是被法院判了賠償。但由於公眾對彭宇案已經形成了一種先入為主的認知,認為彭宇是做好事被冤枉,因此彭宇案的判決,也令很多人都誤以為,如果你證明不了你扶了老人,就只能被訛。
但事實絕非如此!
彭宇之所以要在法庭上拿出證據證明自己扶了老人,是因為“扶老人”的說法,是他在第二次開庭時,才提出的【新主張】。那麼,根據【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彭宇當然要承擔找證據證明自己是在做好事。
可悲的是,由於當時媒體忙著炒作“扶老人被訛”這個更刺激的話題,竟完全忽視了【彭宇改口】這個細節,以及其中他要承擔的法律責任,從而造成了公眾的誤解。
而更詭異的是,在彭宇案之後的8年裡,在幾乎所有“扶老人”的案件中,新聞媒體又大多隻是簡單的在炒作“道德層面”的問題,做“道德批判”,卻幾乎從未深入探討其中的法律條文,不僅沒有普及【民事案件】中【誰主張、誰舉證】的原理,反而也法盲一般地在宣稱什麼法律缺失,不保護好心人,這更進一步加重了公眾的誤解,以為扶老人的人得自己找證人。最終,弄得大家面對扶老人時都不敢出手…
不過,新聞媒體並不是唯一一個誤導公眾的因素。
實際上,一些基層派出所處理此類案件時,也可能存在著因為不懂法,或是為了儘快解決糾紛,就誤導當事人的情況。
比如,在這次的小袁的案件中,小袁就宣稱,警方曾告訴她,如果她找不到證據,就只能自認倒黴。目前這一說法還尚未得到警方迴應。但如果警方真是這麼說的,那麼說出這句話的警察無疑是個法盲。如果警方真讓小袁去找證據,這才是違背了法律。
另一方面,在其他一些“扶老人”的案件中,也存在著警方雖然如實告知了當事雙方舉證的責任,但一些確實想訛人的老人,為了要錢竟耍無賴,天天騷擾另外一方的情況。而大多數情況下,受害者往往會選擇花錢息事寧人。這背後暴露出的其實是公眾法律意識淡薄,執法機關懶政,以及維權成本(時間、精力、金錢)高的問題。
但不論如何,今天我們至少搞清楚了一件事,那就是我們的法律條文,其實完全是保護“扶老人”的人的。
而如果你遇到真正遭反咬的情況
1、如果老人一方跟你說要你拿證據,你不要搭理他們,就讓他們去起訴;
2、如果警察讓你拿證據,你可以去投訴他法盲;
3、如果警方要調解或老人一方要鬧事,你也不要輕易答應或屈從,不要為了圖省事,就放棄法律對你的保護。
最後,希望小袁一案可以最終透過法庭去解決,讓這類民事案件中【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透過此案深入人心,徹底破除被歪曲的“彭宇案”,對我們的社會所造成的嚴重負面影響。
是不是看到了不一樣的”彭宇案“?快讓更多的人知道這個真相吧!
-
9 # Leo拉布拉多多
好糾結的問題。不扶良心上過不去,扶了又怕自己經濟上過不去。想找個證人一塊兒扶,又怕人家合夥兒坑我。幾個老壞人,坑了一大批真正需要幫助的老好人。當年的扶老奶奶過馬路,也許永遠只存在作文裡了。
-
10 # 滄浪之水清兮濁兮
我覺得吧,是那人撞的就一定會扶麼?搞得撞人的就不能逃逸似的!扶人就不能是雷鋒?
彭宇案就不能那麼判!不清不楚的賠錢真的就是保護弱者????
-
11 # 鑫言鑫宇
只能說現在人都變壞了,前幾天看個新聞,因為其他人沒有積極救人,把別人給告了,還有一個事情是三個小孩同時掉水,其中一個小孩父親因為沒救別人家孩子,先救自己家孩子而被起訴的,只能說現在這個社會什麼人都有了
-
12 # 菠蘿乃茲司機
肯定不扶,走遠點打個電話報警。遇到過類似的情況,不是老人,一個騎電動車的倒在路邊,地上一灘血。根本不過去,直接打電話。看到警察來了上車走人。然後110報警中心打電話過來問情況,告訴警察不知道情況,就看到人躺地上了有血就報警了,看到警察來了就走了。
-
13 # 光明燈79785206
可以扶。但要找好證人或手機錄音或錄影留存。不得以要這麼做的。以防萬一啊。人心難測嘛。而且摔倒的老人你不知道他犯的啥病,不要輕易扶,要問下他的病因和病史。能扶能幫的還是要幫呀。
-
14 # 味吾羨
下班路上遇到過,老大爺倒在人行道上,柺杖仍在一邊,掙扎著起不來,和另一個停下腳踏車的路人約定互相做證一起扶的,當時路人很多隻我們兩人停下。扶老人坐起來,詢問他家人電話時,他含糊不清地說:沒有人啊。當時好害怕:什麼是沒有人,沒有人咋辦,要一直管下去嗎? 也許這老爺子摔迷糊了吧,先坐著緩緩。好在沒一會兒,過來一騎車的認識那老大爺,趕緊把人交託給他,走了。老人是住附近老人院的,後來還看到過,依然拄著柺杖在人行道上慢慢踱步。 當時沒想到手機留證,但直接去扶也不敢,畢竟這方面的負面新聞太多,工薪族管不起。
-
15 # 又不是傻
我只能說社會真的在改變吧,我還記得我初中那會兒見到了都會毫不猶豫的去扶,也沒有被訛過,人家都是很感謝的。但是到高中就開始聽說有扶老人被訛的現象了,之後又一次幫一個店鋪扶起門口的廣告牌被店主說了以後真的鬱悶到不行,之後就不敢隨便做好事了。做好事也要擔風險的,只覺得挺失望的吧。
-
16 # 不是很明白60398298
以前我也扶過人,也幫助過別人(小事),那時候是心無雜念的,自從南京大法官出現後,再去幫助他人的腳步已經變的不再輕快,目光也變的左右顧盼。如果中國評選(影響中國道德程序十大人物)(正負都算),南京大法官肯定位列第一。
-
17 # 耶哈58123682
上週兒子補課回來晚了,告訴我有個老爺子被馬路牙子絆倒了,他給抱起來,
並跟另一個小夥子給送家去了。我聽後有點後怕,孩子說沒事,那家的奶奶還把
孩子的善良和愛心,還得告訴他社會的複雜和人心叵測。
-
18 # 英雄本色136602142
我鄰居見有個孩子參加中考,上午考完出了考場,見有個老太太被碰倒了,就去扶,被訛了好幾萬,中考也沒考完,這件事情咱先不說錢,主要是隊孩子以後的人生價值觀影響有多大,這個孩子以後還會扶老人嗎?我告訴你,肯定不會了!家長還贊成扶老人嗎?肯定不會了!親戚朋友、鄰里鄰居知道了,會教育自己的孩子扶老人嗎?肯定不會了!這是一種蝴蝶效應,從此就不會扶老人,更不會去見義勇為。
-
19 # 無聊時看看評論
法官大人說了:不是你撞的你幹嘛要扶。所以就當沒看到好了。萬一他訛我我證明了清白我得被他麻煩好長時間,他屁事沒有大搖大擺回家。訛成功了我做了好事還得花好多錢虧心。別跟我道德綁架,一家老小要過日子。
-
20 # 握手千年的緣
唉!都是錢鬧的。一切向錢看,笑貧不笑娼,什麼叫長處?什麼叫成功?什麼叫幸福?賺到錢就是勝利。孝子、真誠、厚道、善良賺不到錢就是無能的表現。過去有雷鋒精神,王進喜精神,焦欲祿精神,現在的精神在哪裡?學什麼精神?以誰為榜樣?物質的獲得很容易:偷、搶或正經經營,精神的淨化卻如同逆水行舟。就如同俗語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人若無德,還是正常人嗎?強盜,混仗,王八蛋,小人,偽君子稱呼太多了。人生下來都不知道為什麼而活著,但是到死的那一天應該明白啊:為心活,還是為錢活?反正我認為:只有心是自己的,實實在在的。生下來心是紅的,走的時候靈魂是乾淨的,此生無憾!
回覆列表
01.應邀費流量,先用手機拍照保留證據,再去幫扶。現在手機普及了,拍照方便了,能防備惡詐了。
02.中國幾千年的傳統為救死扶傷。壞人必經是極少數,幾萬、幾十萬分之一。隨著媒體誇大宣傳,使人該辦的好事也不敢辦了,也產生憂豫了。
03.在發生壞人惡作時,找路人作證麻繁困難,為保險安全起見,先留下拍照再做好事,也很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