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藍色風信子22
-
2 # 汼霖和媽媽的故事
聽不聽話,其實這是大人的一個設定,準確來說是你給孩子貼的一個標籤。什麼是“聽話”?什麼是“不聽話”?難道這不是你的一個評判嗎?
想要孩子“聽話”這可能得從父母親大人開始說起,自省一下,您自己是自律自愛,獨立有安全感的人嗎?您的伴侶也是嗎?因為這會或多或少遺傳到孩子的血液裡去。也許你會說精卵結合沒法更改了,那麼接著就是孃胎,如果有良好的胎教,母親在孕期有所剋制,有良好的心情,規律的作息,那麼生出來的小孩也會有幾分“天使”的。
然後就是出生了,每個孩子天生都有自己的氣質,這個氣質伴有中度的遺傳,也就是我前面說的精卵結合的基因,它具有相對的穩定性。氣質包含了9個方面的內容:活動量、規律性、趨避性、適應性、反應強度、情緒本質、堅持度、注意力分散以及敏感度(可以在網上搜索氣質的測評表格)。這9個方面的體現構成了孩子的表現,也就是說,在各方面您的孩子屬於什麼樣,那麼在對應的環境裡他的表現跟他的氣質是相符合的。打個比方,活動量方面,孩子是動的多還是靜的多呢?去到陌生環境,孩子是很快適應還是需要更多的磨合呢?這一切的一切都取決於氣質。當然,氣質也可以在後天的環境裡得到改善。那麼,重點來了,家長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一定要結合孩子的氣質特點給予有效的引導,這樣才能事半功倍。
那怎樣又才能結合氣質養育呢?建議就是父母要著眼於預測孩子在各種環境中的反應,幫助他更好的去適應。隨著孩子情緒調節和自我控制能力的提高,慢慢的,他們氣質裡一些極端的部分,比如情緒反應強烈,適應性差,趨避,或者注意力分散等等,就會逐步趨於平衡,這樣的孩子就可以更好的面對複雜的情況了,當他有了這樣的能力的時候,往往內在會有更多的安全感和愛,當一個人在安全感和愛中長大的時候,就會更加溫和,自然也就會成為那個你眼中“聽話的”小孩。
-
3 # 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婦
婦專委特邀心理問答專家志願者宋振輝:
人的自我強度取決於四個因素,其一是解決問題的能力,其二是他的情緒習慣,其三是對於挫折或失敗的忍受能力,其四是身體健康狀態。這四個條件越好,承受壓力的能力越強。
探討家長怎麼做才能培養出懂事的孩子?離不開這四個方面。
分享一個故事,如果家長是一個有心的人,比如在夏天觀察一下蟬兒怎樣脫殼,蟬兒是怎樣脫殼的,孩子就怎樣一天一天的長大,孩子就一天一天的怎樣懂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起主導作用的是孩子的自我意識,自我興趣,自我創造力,自我情操。
明智的父母,培育孩子根據孩子的不同生理年齡和心理年齡給予相應的指導。引導孩子對事物的興趣、愛好。察覺孩子所期盼的還有渴望的,幫助孩子找對路子,在孩子自己能力範圍內立下諸多小目標。只有透過一個一個小目標的實現,才能最終實現大目標。就像“知了”從地下先鑽出地面,然後一步一步爬到樹的高處,然後一點點脫去身上的殼,最後自由地鳴唱飛翔。
1 給孩子自己解決問題的機會,培養愛勞動,還要從小事做起,善於指導和示範,不包辦代替。
2 培養孩子多方面的能力和知識,培養求真的態度,透過生活教育,培養其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和習慣。
3 要避免對孩子作評價式的責備和讚美,要針對事的本身來稱讚或指導,這樣才不至於造成情緒困擾和衝突。
4 幫助孩子擬訂符合自己能力的目標和計劃,孩子能建立適當的抱負水準,才能樂觀敬業,否則眼高手低,反而容易變得消極。
5 避免用急躁的態度對待孩子,孩子的急躁和缺乏耐心之習慣,往往是從成人那兒學來的。
6 注意孩子的健康,除了飲食和作息外,要培養孩子運動的習慣,以及休閒和藝術的娛樂欣賞能力。
7 家長的陪伴、接納、傾聽、做朋友、不傷自尊、理解、自始至終。
8 家長要以身作則,勤以讀書,幽默和諧,德、智、體、群、美育全方位發展,起到榜樣作用。
-
4 # 明哲他爸1
從孩子能聽懂或者說理解大人說的話起就要把孩子當成大人。不要對孩子溺愛這樣反而會害了孩子。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讓孩子放手去做哪怕不太會的事情也多鼓勵孩子去做即使做不好。多陪陪孩子讓孩子感受到你的愛千萬別因為生活而讓孩子缺愛不然以後很難彌補。。我家bb都是2周就能自己吃飯了上幼兒園就自己把飯碗收拾好了。
-
5 # 貓眼星空
我覺得孩子身體和心理健康就好,懂得與人交流,善待自己,善待他人,懂得在逆境中如何培養逆境情商,跌倒後不故別人嘲笑站起來,懂得感恩,懂得交往尺度才是我認為的懂事的好孩子。
實際上,培養真的不要刻意!
一流家長做榜樣,
二流家長做陪練,
三流家長做保姆,
要想孩子成為你想的那樣,你就得自己是這種人,如果自己是一個麻將管子泡著的,就不要責怪孩子玩世不恭,天天拿著手機不放的,就不要指望孩子不沉迷於遊戲!
相反,如果您的孩子有一個父母恩愛,婆媳和諧,家庭和睦共處的家庭,他可能會更加懂得人與人的交往,父母是一個積極向上又樂觀開朗,三觀正的人,經常進圖書館看書,運動,旅遊,把孩子當朋友的家庭就會培養出,樂觀,友好,積極開朗的孩子。
教育不是一個車拉另外一個車,不是一隻手託舉另外一個身體。
而是一個浪推著另外一個浪,是一個靈魂擺渡另外一個靈魂。
所以我覺得如何培養孩子懂事,無非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你是什麼樣,你想讓你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用行動和環境感染他,成為你喜歡的懂事樣!
-
6 # 水月明心
從兒童心理發展的角度,我建議:
如果是3歲以下的小孩,父母和主要養育者的身教是最重要的,因為這個階段的孩子會天然的模仿和學習大人為人處事的方法,所以你希望他怎麼表現那麼你就先示範給他看。
如果是3-6歲的孩子,這個階段父母和主要養育者可以在身教的基礎上言傳,把道理用故事講給孩子聽,告訴孩子合適的為人處事的具體做法和這樣做的原因。
如果是6-12歲的孩子,這個階段父母和主要養育者需要在肯定孩子的基礎上對孩子進行教育,肯定孩子的努力,培養孩子的習慣,重視過程多餘結果。
如果是12-18歲的孩子,這個階段父母和主要養育者要給孩子一些發展興趣,結交朋友的個人空間,尊重孩子的想法,最好以亦師亦友的方式給孩子一些建議,給孩子一些決定權。
-
7 # 金牌漁樂JPV369
先說說題意吧,“懂事”是個很籠統的概念。我們不能把問題想的太複雜,跟小孩相處簡單點,不要說“教”,應該是“帶”,這裡分三點說:
1,你們得平等,雖然你賺錢他花,你是長輩,但在人格上大家平等,否則就是你欺負小孩了;
2,你得懂他,可以和他一起看喜羊羊,一起去喜歡TFBOY,偶爾開開無傷大雅的小玩笑,從你們一起接觸的事物中提出道理,引發小孩主動思考,引導思路;
3,很多人都會跟小孩說一句話“大人的事小孩子別插嘴”,其實可以挑一些事主動跟他聊聊,聽聽他的意見,小孩會覺得受到尊重,覺得自己也是個小大人了,會提升自我責任心。
說白了,就是你們成朋友了,可以溝通了,這夠不夠懂事呢。
-
8 # 灬伊人紅妝99
言傳身教,家庭環境。
小孩天性就是玩鬧,沒有幾個孩子會特別懂事,只要孩子平時不太搗蛋,沒有做什麼壞事,我認為這樣的孩子就不錯了,孩子和大人最大的區別,在於孩子可以隨時保持自我本性而大人卻不能,所以不能要求孩子太懂事,孩子的天真爛漫就是我們最喜歡,覺得最幸福的!孩子特別搗蛋,那可能就是家長需要反思的,如果自己沒有帶孩子,給老人帶,基本上都會特別不聽話,不懂事,因為老人都是溺愛孩子的,不捨得教育孩子的。經常自己帶,孩子不會特別不懂事,父母會管教孩子,教育孩子什麼是對錯,什麼是禮貌。
做父母的要給孩子做好榜樣,父母是什麼樣的人,孩子就會變成什麼樣的人,基本是不會錯的。父母尊老愛幼,孩子自小會受你們的影響,不用刻意教導他,孩子也會有樣學樣。只要孩子在你們忙了累了的時候給你們倒杯水,捶捶背,這就足以說明孩子愛你們,心疼你們!儘量孩子自己帶,這樣長大了對孩子的管教不會特別累,孩子也會聽你的。我都是自己帶孩子,雖然和婆婆住一起,婆婆只要帶著孩子,哪怕一會時間,孩子就變得特別搗蛋,因為他想用這種方式向我抗議不想和奶奶一起玩,孩子前兩天和我說的,哭著說的,當時就想就算自己累的再狠,除非動不了也要自己帶著孩子出去玩。所以孩子只要自己帶基本都會懂事,大人說什麼孩子就會聽的!祝每個孩子都健康成長!
-
9 # 清雅堂國際陳劍婷市場部
一,做為大人的我們學會閉嘴-讓孩子可以學會自己獨立地思維,培養她們的專注度。這段時間小姑的孩子由婆婆帶我深有體會.已經是3歲的小孩了,小孩子在這裡玩著驚叫了一下,婆婆馬上問怎麼啦,是不是碰到了,是不是要喝水啊,是不是餓了。快點不要玩了去吃點什麼,,,其實,這個時候小朋友往往被問得很愕然,但在大人的不斷詢問,重複詢問中,她會選擇一樣來應付你。並且本來她專注地玩著,做著自己的事情的,被這麼一打擾就沒心情了,久而久之孩子就沒有了專注度。還有早上起床,小朋友才剛剛張開眼睛,婆婆就說,餓了沒有,我做了早餐了,等一下吃,吃不吃,等一下我們去玩,你吃玉米還是雞蛋,要不要喝水。小朋友剛睡醒還沒反應過來,有點脾氣了,馬上又問不要鬧脾氣哈,我們等一下去玩,給你吃玉米好不好,我們放到碗裡吃好不好,小朋友繼續鬧,婆婆接著說,我們把玉米剝開,一顆一顆吃好不好,,然後把玉米送到小朋友嘴裡,還沒起床,還在睡著早餐就送到嘴邊了。我估計小朋友還沒有反應過來。所以學會閉嘴,哪怕是發現問題也要閉嘴,3歲的孩子在玩中遇到問題,讓她先自己思考,再詢找幫助,如果小朋友覺得這個是小事那自己也會化解,不需要大人插手。讓孩子在思考後學會表達,這個獨立的思維就會產生,並且孩子不會容易嬌氣!早上起床也要給小朋友空間,打個招呼告訴她天亮了,一天又開始了,給她時間從睡中緩過來,慢慢消除床氣,漱口,洗臉,洗手,精神了再開始早餐! 二,學會傾聽---讓孩子學會表達自己,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孩子在一開始說話可能會不太利索,或者都不會完整的表達自己,這個時候往往大人們喜歡去猜測孩子的想法後問她是不是啊,然後孩子就習慣性地點頭來表示,或者孩子說得很慢想去說時大人就把她的想法說出來了。還有一種情況,小孩子有一點鬧脾氣了就各種的哄,誘惑,不要鬧我帶你去哪裡哪裡,我帶你去買什麼買什麼。其實,這個時候我們更需要的是停下來看孩子想說什麼,我們大人不要著急,讓小孩慢慢說,並且引導他們把自己要說的表達出來。孩子鬧也是有原因的,我們也可以讓孩子表達出來,表達出來了,再跟孩子去溝通,而不是一味地哄和罵!這樣孩子們才會從小敢於表達自己,因為她覺自己是被耐心地傾聽的! 三,學會帶動---讓孩子跟著你做,養成良好的習慣!也就是我們說的言傳身教,大部分的孩子都會是比較慢熱的,他需要被帶動,比如早上早起做運動,小朋友醒來要跟他打個招呼,問個好,然後帶他動起來,讓他從床氣中緩過來!讀書,寶寶看著你讀書,他也會好奇的,這個時候2個人安靜地看書培養寶寶的專注度,養成專注的好習慣。帶動寶寶養成生活的好習慣,比如早上洗臉漱口,洗手,飯前洗手,吃飯時要等齊家人一起吃飯,這些都需要大人帶動孩子一起做,首先是大人要做到才能要求小孩,,另外是語言上的,要有禮貌,學會叫人,說基本的日常用語,文明用語,比如謝謝,對不起,首先大人在相處中就要學會這樣,才能帶動孩子!環境氛圍是孩子吸收成長養份的地方,在孩子還沒有辨析能力時,他需要的時模仿,跟著大人做,所以大人要起到一個好的帶動,才能讓小孩養成好的習慣!
-
10 # 芝麻育兒
對於低齡的寶寶制定規則
我們大概可以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點呢
當我們在制定規則進行闡述的時候
一定要非常的簡單明確,、
因為低月齡的小朋友
他們的理解能力
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
還沒有發展得很好
所以說我們在跟他們進行
規則闡述的時候
只需要簡單的
把一些簡單邏輯思維
告訴小朋友就可以了
我們的家長有的時候
喜歡跟小朋友講很多的道理
把這樣一個簡單的事情
把它複雜化
但小朋友通常來說
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
並沒有分析的那麼清楚
所以會造成混亂
因此希望家長在給小朋友制定規則的時候
非常清楚簡單就可以了
第二點
我們在制定規則的時候
一定要就事論事
這個就事論事通常會發生在
小朋友沒有遵守規則的情況下
那麼當小朋友破壞規則
或者是沒有遵守規則的時候
家長喜歡給小朋友貼標籤
我們所說的標籤,
如說像是你今天很淘氣
你今天不聽話
類似這樣的一些標籤給到小朋友
但是呢像這樣的負面的標籤
不斷地出現在我們的詞彙當中
會對小朋友產生一些負面的影響
比方說小朋友在吃飯的時候
有些家長我們會給他制定規則
需要帶上圍嘴
今天小朋友沒有帶上圍嘴
就想要吃東西
這個時候家長會容易說
你今天為什麼這麼不聽話
今天為什麼不配合
那麼這個時候
我們從最好是從正面去強調
我們只需要告訴小朋友
你今天要帶上圍嘴才可以吃飯
用這樣正面的方式
去跟小朋友進行規則的重塑
並且在重述的時候
千萬不要把它不斷重複很多次
對我們只需要簡單一次就可以了
第三點我們需要讓小朋友適當的
來承擔自然後果
那麼我們先來說一下什麼是自然後果
比如說我們在生活當中
我們還拿剛剛吃飯的例子來說
今天沒有吃飯
那麼他小朋友要承擔的自然後果是什麼
它會餓
這個是自然後果
但我們的家長在日常生活當中呢
喜歡給小朋友承擔一些其他的後果
比如說你今天如果沒有吃午飯
那麼下午就沒有棒棒糖吃
這兩件事情實際上
是沒有直接的關聯關係的
最後一點我認為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點
就是在制定規則執行的時候
我們需要的是全家一致來執行的
對 就是說小朋友他所有的看護者
我們要保持高度的統一
才能夠讓孩子在一定的時間內
養成這樣的一種規則習慣
那麼如果之前小朋友
都能夠養成一個很好的習慣
突然間出現了一個看護者
打破了這種規則
比如說有一些我們的看護者
會比較容易心軟
今天我的規則沒有執行
那算了
我們下一次吧
下一次就要這樣做
但是在小朋友的理解當中
實際上它是很難去理解的
對 他只知道是今天可以
為什麼明天就不可以
所以說我們要給小朋友制定規則的時候
希望全家都能夠
能夠保持高度的統一就可以了
-
11 # 生命如歌6306
感謝邀請。怎樣才能讓孩子懂事是所有家長最關心的問題,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的言傳身教是孩子學習的榜樣,家長的言談,為人處世直接影響到孩子,有些家長孩子做了壞事還寵著,護著,包庇著,給孩子當保護傘,這樣孩子不會成為懂事的孩子。家長從小就要向孩子灌輸好的思想,及時跟孩子溝通,把孩子不好的想法和動機扼殺在萌芽中。
-
12 # 促成教育
關於孩子是否懂事,能否懂事,怎樣讓孩子懂事的問題,真的取決於不同層面。
一,有的孩子,從小就特別懂事,從小就懂得很多做人的道理,做人的原則,甚至做人的底線。這樣的孩子,之所以懂事,往往和家長從小對孩子的正面影響,正面引導,正面教育,是絕對分不開的。往往這樣的孩子家長,特別有知識,特別有文化,特別明事理,特別懂道理,特別有文化底蘊,特別有文化內涵,所以他們的孩子相對於其他孩子來說,就顯得特別懂事。在這裡,儘管也有個別孩子家長,雖然其自身文化程度不高,但他們卻特別懂的怎麼做人,怎麼為人,懂得很多做人的道理,所以他們也就常常的教育孩子,引領孩子,教育孩子怎麼怎麼去做,怎麼怎麼去為,甚至有時,孩子哪方面做錯了,或者做的不夠好,更能做到及時說服,及時引導,及時教育,從而讓孩子也就漸漸明事理,懂道理,愈來愈懂事。所以從這個層面上來說,孩子的懂事是和其家長自身有著密切的關係的。也可以說,一個懂事的孩子背後,往往就是一個特別懂事的家長。
二,有些孩子的懂事,是後來轉變的,是後來影響的。這樣的孩子,大多先前不是那麼懂事,甚至是不懂事,時常引起家長或其他人的不快,甚至是有時的煩感。可是經過了一個時段,或者一個時期,竟發現孩子變了,變的乖了,變的聽話了,變的勤快了,變的特別懂事了,這時時常聽到的就是這樣的一句話,您的孩子變了,真的變了,變的懂事了!孩子之所以變得懂事,很大層面上是因為,孩子上了較高一點的年級,如,孩子上初中了,上初三了,上高中了,上大學了,遇到了好的老師,好的同學,好的生活環境,從而不自覺的接受了好的教育,好的影響。再不然就是孩子接受了周邊或身邊的良好影響,良好薰陶,或良好教育,從而不自覺的改變了自己,讓自己變的愈來愈懂事。
由此看來,孩子的懂事,有的確實與家長有關,有的確實與後天的教育,後天的環境,後天的影響有關,但不論哪一種情況,都需要家長時時刻刻關注孩子的成長,關注孩子的發展,關注孩子的做人。特別是做人,要關注孩子的養德,關注孩子的修身,一旦發現孩子有哪方面的不足,一定要及時說服,及時引導,及時教育,從而更好的促成孩子的成長,孩子的發展,才能真的給孩子一生不留什麼缺憾,這才是作為家長的,真的要給孩子的。
-
13 # 鄉鄉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多帶孩子看世界看書,多交流溝通唄,不過,有的孩子天性乖巧聽話,有的孩子生來性格好動,有的很有主見,有的倔犟,百花齊放,只要不是影響到身心健康,也可以適當放開,想要怎樣的孩子,家長得付出很多時間和精力努力去打造,家長得和孩子共同學習,言傳身教唄
-
14 # 鏡一
首先讓他們自己學會做自己能完成的事!!!
其次,儘量讓他們知道做每件事的意義!
最後,該鼓勵的要鼓勵,該糾正的必須糾正!
-
15 # 戰司令1
首先,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有些事在做之前跟孩子講,怎樣處理,為什麼,孩子其實很小就聽得懂道理,有些家長總是認為孩子小,不會懂大道理,其實不然,有些話有些事孩子也看會總結的,只要教會孩子做事處事的原則,一切的事情孩子都不會偏離大的方向。
-
16 # 易知354
怎樣才能讓孩子懂事?這個問題,無論哪一個孩子的家長都會做。首先做老子的要有正能量。父母,爺爺奶奶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從小孩子跟著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你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孩子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
-
17 # 止水59448777
這個我覺得最關鍵的就是耐心。家長要有足夠的耐心來面對小朋友,別因為小盆友調皮搗蛋就大吼大叫,那樣小孩只會跟你反著來。我就是沒耐心,現在面對我家那不聽話的小子簡直頭疼!
-
18 # Action夏野
時代在變遷,我覺得孩子不犯道德和健康上的錯誤。不要過分干涉,懂事不懂事聽話不聽話是你的判斷標準.不一定適合孩子的發展。他若聽話那就是另一個我們。不聽話那就是我們的敵人.....都不太好。溝通理解最重要
-
19 # 棟謹影視
小孩子的學習模仿能力特別強,要言傳身教,大人在孩子面前儘量不要做一些過激,不好的表現。小孩子基本都比較皮,大人主要以講道理為主,但是適當的打有時候也是不可避免的,不要過於寵溺小孩,教導小孩子有良好的習慣。比如吃飯,小孩子一歲多基本都可以自己吃飯,就是會把身上弄髒,慢慢的就好了,大人要有耐心!
-
20 # 一個表叔
教育的問題,歸根結底是父母的自我教育問題。孩子是什麼樣的人,不是教出來的,而首先是父母自己是什麼樣的人。
我自己最大的感受,就是如果說我這輩子有什麼優點的話,一定不是我父母科學或者野蠻教育出來的。並不是他們教我一定要怎樣怎樣,而是一切都是因為他們做到了怎樣怎樣,我所有從他們身上得到的優點,都是因為他們身上有這個優點,我看到了,我以之為榜樣。
熊孩子的問題,都是熊父母的問題。
回覆列表
我始終覺得父母的用心陪伴和愛是對孩子最好的家教,而父母的言傳身教對孩子的影響要遠遠多於書本和你的理論教給他的。我們這邊有種說法叫“三歲看小,七歲看老”,基本是這個理兒,你可以回想下身邊你看著長大的孩子,他的性格特徵除去天生一部分的原因外,也幾乎是父母的另一種縮小的翻版,所以說看看這個孩子的言行舉止,就大概可以知道身後的父母是怎樣的為人處世風格。所以想要孩子是什麼樣子的品行,先從自己努力做起吧,題主說的懂事的標準也很寬泛,我覺得首先要想清楚自己對孩子的定位是什麼,比如你希望的懂事,就是孩子善良、大方,或者自律、自由,或者健康、快樂,再或者活潑、幽默等等,畢竟每個人都有優缺點,孩子也是,我們不可能方方面面都要求孩子做到最好,所以說我們心底要有個清晰的認識,想要的懂事的孩子是怎樣的,是哪一種懂事。如果想要孩子懂禮貌、孝順,那你首先在家裡要對父母和長輩尊重友愛,在外對陌生人友善;如果希望孩子自律、有節制,那你在家裡就得首先對自己有嚴格的要求,並且說到做到,在外有所為有所不為;如果希望孩子幽默、風趣,那你在家裡就要放鬆自己,給家裡一個寬鬆和諧的環境,把自己也變成個孩子跟他一起玩兒;如果你只是希望孩子能夠健康、快樂成長,那你就不要對他有過多的要求,自己也注重生活作息和飲食規律等等。所以我覺得,育兒先育己,想要孩子成為什麼樣子,那你就先學習如何讓自己變成這個樣子並努力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