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bianxn
-
2 # MyTel創客空間2
崇禎用楊鎬,必敗。楊鎬在朝鮮已經暴露出豬隊友,無能。
崇禎才能不夠,弒殺大臣,刻薄寡恩,大好江山亡在他手。
-
3 # 何法師456
沒有辦法,天災人禍,明軍的戰爭太多了,根本打不過來。應該學咸豐兩口子,不的行了就離開北京躲一下,直接自殺也是太脆弱了
-
4 # 落日賴天邊z
薩爾滸合兵一處,再等來白桿兵,偽戚家軍,那基本是完勝。正面作戰,明軍車營鹿角可有效抵禦騎兵衝鋒,而火器大炮長槍則可以對清兵給予巨大殺傷,待敵軍疲憊,葉赫騎兵和李如柏騎兵就可以對清兵進行反衝鋒。
-
5 # 高分子複合雲材料
怎麼打贏?
歷史沒有如果
我是姓楊的也很絕望
抱團糧草供不起
分兵被各個擊破
援軍都還在路上主力就已經被迫出發
還是洗洗睡吧
-
6 # 譚氏茶莊
想畢其功於一役這個想法太天真了 遼東經略熊廷弼的方針是最好的 招集流亡,整肅軍令,造戰車,治火器,浚壕繕城,守備大固 熊廷弼的倒臺 使得遼東局勢崩盤 後期孫承宗的方式太費錢了 孫子兵法有云 出兵要指向敵人無法救援的地方,行動要在敵人意料不到的方向。行軍千里而不疲睏的,是因為行進在沒有敵人及其沒有設防的地區。進攻必然得手的,是因為攻擊敵人不注意防守或不易守往的地方;防守必然鞏固的,是因為扼守敵人不敢攻或不易攻破的地方。
所以,善於進攻的,能使敵人不知怎樣防守;善於防禦的,敵人不知道怎樣進攻。遼東經略楊稿連孫子兵法都沒讀懂就去當這大軍統帥 真的是誤人子弟啊
-
7 # 冷兵器研究所
薩爾滸之戰,明帝國的遼東精銳幾乎被一掃而空。
根據明末學者王在晉《三朝遼事實錄》裡的記載,明軍“主客出塞官軍共八萬八千五百五十餘員名……陣亡……等官共三百一十餘員名……陣亡軍丁共四萬五千八百七十餘名,陣失馬、騾、駝共二萬八千六百餘匹頭只,今陣回見在並招集官軍共四萬二千三百六十餘員名。 ”
依據這則記載,薩爾滸之戰,出征的88,550名明軍,陣亡46,180名,生還42,360名,生存率只有47.8%左右。這組數字是由當時的遼東監軍御史山東巡按陳王庭所呈報,其資料明顯是可信和真實的。
一般認為,明軍的薩爾滸慘敗,在於明軍的“分進合擊戰術”。結果被努爾哈赤用“任他幾路來,我只一路去”的戰術所各個擊破。
但其實“分進合擊”一種很常見的戰術。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戰術,是因為古代條件下,後勤運輸手段有限,導致長距離後勤補給效率低,單位地理區域的補給輸出也有一定限度的,故而組織十萬級別的大規模進攻時,古人往往習慣把大軍分開,以分擔後勤的壓力。
曾有軍事愛好者對薩爾滸古戰場進行過實地考察,走過寬甸到桓仁的路線,也就是劉綎預定的一部分行軍路線。結果他發現,一路上都是高山深谷。而最令人無法忍受的是由於東北岩石質地,導致沿路碎石滿地,單人行走都困難重重,何況條件遠不如現代人的古人呢?
總之,受限於地理和後勤條件,明軍要想執行攻擊赫圖阿拉、進剿後金這種外線作戰任務,只能採取分進合擊的戰術,“沒有合兵一處滾動前進的可能,即沒必要也沒有可以實現的地理環境(對於明軍而言)”。
這種分進合擊戰術執行成功的關鍵點,在於各支部隊能夠按照戰前約定的時間,準時抵達應該抵達的地點,彼此呼應,相互掩護。要想實現這些,在沒有無線電的條件下,其難度可想而知。因此古代將領大多隻能透過事後控制的方法,來保證不同部隊的指揮官在規定時間走到規定位置(區域)。如該指揮官在後一個階段還逗留在前一個階段的位置,那就暴露了一個大空檔,會給在內線活動的對手提供一個打通外線的機會。所以古代的軍法中對“失期”和“逗留”的處理特別嚴苛,史料中常常出現“失期必斬”、"以逗留得罪”的記載。而萊比錫戰役中,反法聯軍分進合擊戰術的成功基礎,要得益於19世紀發達的製圖和鐘錶業,以及能發揮類似無線電作用的搖臂式訊號機的發明。17世紀初期的明軍顯然沒有這些方便條件。
而雖然明軍在出戰前也進行了相關紀律的申明。比如違期逗留、觀望不救援,主將以下領兵官皆斬等紀律。但是即使三令五申,如果軍隊缺乏足夠執行戰術行動的能力,所有的紀律也就等於沒說。
另外,明朝當時的制度是武官不能擔任大軍主帥,而是由更高階的文官排程全域性。四路的率軍總兵杜松、馬林、劉綎、李如柏聲望地位相仿、互不隸屬。同時,明軍為了彌補兵源短缺,不得不讓一些有臨陣脫逃劣跡的官兵也參與作戰。比如,曾經對後金軍望風而逃的撫安堡備禦毛鳳文、遊擊鄭國良、白家堡備禦周守廉、三岔兒堡備禦左輔,都沒有被嚴肅軍紀,相反獲准戴罪立功。而這種行為,其實本身就是對軍事紀律的一種破壞。
士兵來自各地,彼此之間並不熟悉,士氣不振;主官又缺乏合作的基礎,更沒有建立應有的指揮序列;軍紀又沒有得到。這樣一支軍隊,要求他們在人生地不熟、地形複雜的敵佔區,實行對時間、地點與行軍速度要求很高的“分進合擊”戰術,其難度可想而知。而遼鎮明軍素有輕敵冒進的風氣,現在軍隊裡又有臨陣脫逃不受處分的逃兵,其結果自然是“勇者獨進,怯者獨退”。
而明軍原定二月二十一日出兵。之後由於十六日開始降大雪,只好推遲出兵日期。可大學士方從哲、兵部尚書黃嘉善、兵科給事中趙興邦等大臣,卻認為等待下去是耗費錢糧,於是一再催楊鎬進兵。結果,明軍就在準備不充分、內部問題重重的情況下,貿然開赴人生地不熟的遼東作戰。也就是說,明軍這次出兵,中國傳統兵家所重視的“天時地利人和”全都存在問題!
說到這裡要說明的是,明廷之所以在種種不利條件下,還選擇分進合擊戰術並貿然進兵,其實主要源自於輕敵。明廷複製的是明憲宗時期“成化犁庭”的戰略佈局。但“世易時移”,此時明軍所將要面對的則已經整合了建州女真力量、建立了政權,並且擁有極強軍事指揮能力的後金開國之君、後來的清太祖努爾哈赤。而且,後金政權擁有六萬人級別的戰兵,軍隊規模甚至能達到十萬人。所以當初進剿鬆散的女真部落時很有效果的戰略佈局,很明顯已經不適用了。但明廷絲毫沒有意識到面對敵人的變化。那些朝廷大員,無視了一線軍事主官的合理建議,還以剿匪的心態,將八萬多不具備天時地利人和的明軍,推向了薩爾滸戰場,去執行那個已經不適應時代的“分進合擊”戰術。而明軍也在種種不利條件的作用下,將“分進合擊”戰術執行成了“分進獨擊”,結果給予了努爾哈赤所率領的後金軍對其各個擊破的機會。
簡單的總結一下,就是薩爾滸之戰根本不應該打,明軍的天時地利人和都沒有,怎麼打?
薩爾滸之戰要想打贏,根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除非努爾哈赤是個大蠢蛋,然後明朝那些文官不要瞎指揮,聽那些一線總兵官的意見,否則真打不贏。
-
8 # 啊麥5
楊鎬如果學司馬懿對付諸葛亮那套,穩紮穩打,堅守營寨,可保平安,逐步滅掉後金。只可惜明朝內部已糜爛,內有李自成起義,國庫空虛,無法長久支援。
-
9 # 人在江湖s
雙方對手,一個是長年不理朝政的政治領袖萬曆皇帝朱翊鈞,一個是經過名師指教,長期全面培訓岀來的軍事領袖努爾哈赤,不管是玩政治權謀還是軍事策略,朱翊鈞都不是努爾哈赤的對手,隨著時間的推移,力量對比此銷彼長,強者勝岀,只是時間問題。
努爾哈赤是明朝鎮守遼東的將領李成梁一手培養成的傑出的軍事人才,對明軍的戰法瞭如指掌,爛熟於心,就算明軍佔據優勢,幾招就能將其破解。天時地利人和均不佔,面對的又是這樣一個精通軍事指揮的統帥,既使明軍佔據數量優勢,也被對手的強勢所抵消。
如果明軍要戰勝後金軍,要聽取前線軍事將領的意見和建議,要效仿李成梁的辦法,面對後金建立前進大營,以大營為基地,與後金長期對壘征戰,消耗對手的人力物力。畢竟國力的對比還是很懸殊,使對手畢其功於一役的戰法,沒法實現。讓對手長期疲於奔命,得不到力量補充,然後把其劃整為零,各個擊破。
-
10 # 跪射俑
首先是協同、團結,薩爾滸之戰慘敗的主要原因就是明軍不團結,被努爾哈赤個個擊破了。
其次是各級軍官要以身作則,衝鋒陷陣,為國獻身。
第三,要注意殲滅、殺死清軍的有生力量。明軍人數多是優勢。
第四,保證後勤供應充足,絕不能被清軍斷了糧道、毀了軍糧。
-
11 # 濤濤老師
赤壁之戰後,全國形勢發生了變化。曹操退回北方。曹操死後,公元220年,他的兒子曹丕廢掉漢獻帝自立,國號為“魏”,都城為洛陽。劉備乘機佔據了荊州大部分地方,又向西發展,在公元221年,也自立為帝,國號為“蜀”,建都成都。孫權則鞏固了在長江中下游的勢力,公元 222年稱王,國號“吳”,都城為建業(今南京)。三國鼎立的局面,直至公元280年西晉滅吳才結束。
-
12 # 東方踏痕東方
青雲計劃
我覺得曾國藩的“圍魏救趙“之計表明:不要直來直去,逼近目標,而要會運用曲折術,才能避重就輕,功到自然成,曾國藩是運用“迂迴術”的大師,也是採用,守在甲地心在乙地的戰術,掩藏自己的真正意圖,以便從容達到一個不為人知的既定目標。
-
13 # 小小嬴政
爆發在1619年2、3月間的薩爾滸之戰,是中國歷史上以弱勝強的經典戰役,明軍以十一萬之眾,敗於努爾哈赤的六萬部隊。這一仗,不僅使明朝從此失去了對東北地區的控制權,同時也改變了明朝和後金力量的對比。從此,後金就像是初升的太陽,冉冉升起,直逼關內,再沒有人能阻擋。
今天我們再來複盤當年的薩爾滸之戰,總是會有許多遺憾,軍事愛好者一直在分析,為什麼佔有優勢的明軍會敗得如此之慘?當年明軍該如何才能打贏這一仗呢?
歷史不允許重來,重來只能是軍事愛好者沙盤上的遊戲,首先,明軍這一仗如果想贏,指揮官就必須換掉。身為文官的遼東經略楊鎬,根本不懂軍事,完全是亂指揮,而且聽不進前線將領的意見。四統領之一的馬林建議不要分兵,並兵一路,前後照應,直搗敵巢,被否決;劉綎說,二月天氣,天寒地凍,不易出兵,等到五六月份最好,也被否決。
如此聽不見前線將領意見的文官統帥,只會坐在瀋陽瞎指揮,戰役還沒有開始,就已經輸了一半。
第二,明軍如果要打贏,分兵四路是大忌。分兵四路,四處合圍,看起來挺美,卻忽視了明軍的優勢,那就是火器。明軍有大量火器,但是火器如果要運用好,就不能靠運動戰。
後金的優勢是騎兵,騎兵能夠快速突破明軍的前線陣地。所以我們才看到,四路明軍,哪一路突前,努爾哈赤就打哪一路,明軍的炮架子都沒有架好,後金騎兵的刀已經砍到了明軍士兵的脖子上了。最穩妥的辦法就是合兵一處,滾動前進,步步為營,讓努爾哈赤找不到下嘴的地方。
第三,明軍想打贏,天時是關鍵,原定是二月二十一出發,但是從十六開始東北地區下大雪。這是兵家大忌,不適合打仗,必須推遲出兵日期。但是楊鎬頂不住來自於朝廷的壓力,下令四路出擊。明軍駐在關外的軍隊多年來因為缺乏訓練,已經腐敗不堪,毫無戰鬥力。
而前進的道路多為高山深谷,明軍攜帶的重灌備極為難行。天時地利人和都沒有了,這仗還怎麼打?反觀努爾哈赤,不管你有多少路,我只專門打一路,先打杜松,再打馬林,最後打劉綎。明軍各部在東北地區的山中被前後打斷,首尾不能呼應,敗得極慘,最後陣亡者超過45000人。
可惜,歷史不能重來,當時的明朝面對內憂外患,已是積重難返,大廈將傾,難以扶之。薩爾滸之戰從一開始就是一招敗棋,天時喪失,地利沒有,人和更是談不上。想打贏,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再加上從萬曆皇帝起,高層一心只想求勝,毫不顧及前線的實際情況,可惜了那數萬軍兵,就這樣被無情地推到了死亡的前線。
如果想贏,就要按照我上面說的那三點來,但這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又是不可能的任務,所以結論是,明必亡,後金必勝,這是鐵律。
-
14 # 馬火蟻
一、不用楊鎬做總指揮。楊鎬為兵部左侍郎,主持遼東防務。楊鎬的作戰方針是分進合擊,四路會攻,一舉圍殲後金軍。明軍集結了全國精銳約八萬六千人,外加盟友十多萬人,號稱四十七萬。努爾哈赤卻採取“憑你幾路來,我只一路去”的策略,將6萬兵力集結于都城附近,準備迎戰。
楊鎬把明軍分為四路後是不是把明軍化強為弱、化大為小了?而努爾哈赤把6萬兵力集結起來採用各個擊破的策略,是不是在區域性上後金軍反而是化弱為強、化小為大了?從作戰部署上看勝負己定。
所以,如果換一個人做總指揮,換一種策略憑藉幾十萬的大軍,還能打不過六餘萬人的後金嗎?
二、整頓紀律重振朝綱
明朝晚期,因忙於鎮壓關內農民起義,無力顧及遼東防務,駐守遼東的明軍,訓練荒廢,裝備陳舊,缺糧缺餉,虛額十餘萬,實有兵不過數萬。加上政治腐敗,守備分散,軍隊戰鬥力差。
撫順等地接連失陷,讓明神宗感到事態嚴重,派兵部左侍郎楊鎬為遼東經略,主持遼東防務,並決定出兵遼東,大舉進攻後金。但由於缺兵缺餉,不能立即行動,遂加派餉銀200萬兩,並從川、甘、浙、閩等省抽調兵力增援遼東,又通知朝鮮、葉赫出兵策應。經過半年多的準備,援軍雖大部到達瀋陽地區,但糧餉末備,士卒逃亡,將帥互相掣肘。由於明朝朝廷財政緊張,無力長期供養遼東集結明軍作戰部隊,明神宗一再催促楊鎬發兵進攻,於是,楊鎬坐鎮瀋陽,命兵分四路圍剿後金。
我們看到,朝廷行事匆忙,謀劃不足,似在走鋼絲,不禁讓人捏把汗!
古訓: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軍隊缺糧缺餉,就是讓戰士流汗流血還要命!此時的朝廷最應做的是整頓紀律,重振朝綱。就像當下中國做的:反腐倡廉,拍蠅打虎,讓人民都有獲得感。這樣,做好自己的事情,任憑外面風浪起!敵人雖然強大,我們不戰則已,戰必勝之!
-
15 # 從557234846378
就是拿破崙翻板、光是採實官實不到、飢寒明兵因此投金萬人!各路援兵也受阻、如一萬紙甲朝鮮離東北不是很遠!卻趕不上!同屬東北擁有全騎的野人部落助戰也遲到、必有採實同樣原因!拿進攻俄俄兵有阻戰均大敗!可見拿軍戰力極強、但在零下四十修理後全成了廢物!只能逃!俄作了清除房子大動作!努必然也有!
-
16 # 卓爾艾米
如果向天再借五百年,重回薩爾滸戰場,誰主沉浮?
明軍付出了數萬條生命代價,後金卻元氣無損,大明和後金,為何大戰結果如此懸殊?
努爾哈赤的八旗軍,為什麼能取勝?著名歷史學家黃仁宇說,當時的明朝太腐敗,以“官僚組織和社會形態為背景,積習已成。”故而導致“明軍腐朽”而遭致慘敗。
具體到戰役實施,明軍在分進合擊後,因兵力分散,而扛不住後金軍以騎兵為主的“聯合軍團”的衝擊。
努爾哈赤的滿洲兵是合成兵種,它以騎兵為主,步兵、盾車兵等為輔。
但是,讓努爾哈赤穩操勝券的重要原因,卻是他把擅長近距離精準騎射的騎兵,運用的出神入化。
有點軍事常識的人都知道,兵貴神速。在整個戰役中,努爾哈赤把他的騎兵駕馭自如,被他玩的不要太好,一支可以媲美現代“機械化”軍隊的作戰部隊,因出色的大半徑機動作戰和穿插包抄實戰效能,把他自己都搞成了戰場癲狂狀態。
歷史記載,在急行軍中,努爾哈赤甚至流著鼻血,他一手用碗接著鼻血,一邊行軍,指揮騎兵的大迂迴機動實施遠距離奔襲作戰。
這雖有誇張成分在裡頭,卻道出了努爾哈赤作戰的一個特點,快,搶在明軍前面!
努爾哈赤的建州部落,最多時候可以動員兵員達到十萬人。其中,最穩定的當屬他的騎兵。常年保持在六萬兵力,訓練有素,動輒如一陣旋風一般,迅速殺到陣前。
努爾哈赤的信條是,快,則亂敵之陣腳。
依靠盾車做掩護,有效地縮短了騎兵出擊的有效殺傷距離。對明軍的車營和神機營的火器形成強大的破壞力,讓明軍在沒有有效掩護的情況下,潰敗失去戰鬥力。而明軍的騎兵常常被步兵等的潰敗打亂了陣營,各自為戰,戰鬥力被消耗。後金兵無疑控制了戰場的主動權。
努爾哈赤靠快速的騎兵,掌握並控制了戰場的形勢和節奏。
明軍因此而不斷處於被動挨打局面,形成惡性迴圈,氣勢全無,哀兵必敗,多米諾效應就如同流行起來的傳染病,白白折損了大量軍隊。
歷史記載,因滿洲騎兵衝擊成功,亂作一團而自相踐踏導致明軍死傷慘重。
不但如此,掌握了戰場主動權和戰爭節奏的努爾哈赤還總是佔有兵力優勢。
他之所以總是能以多欺少,在於他善於集中一切兵力,形成鐵拳出擊,從而在各個區域性戰場,他都能保證以絕對優勢兵力形成對明軍的合圍。
這就神奇了!
明明是十萬大軍進剿後金主力,結果明軍卻因為錯誤的戰術手段,分進合擊,顧此失彼,不能有效配合,被努爾哈赤逐個擊破。
其結果是明軍損失了接近五萬人馬,而後金的損失屈指可數。
那麼,明軍為什麼打不贏這場戰役呢?具體來說,在整個戰役中,明軍四路大軍,看起來是形成了“合圍之勢”,無懈可擊。但實際上,通訊不暢,道路難行,“合圍”成了徒有其形,而無其實。
結果,各自為陣,顧此失彼,被各個擊破。
從考古發現來看,在薩爾滸戰場古戰場,集中在今天的幾個地區。
綜合這幾個地區的考古發現,我們可以找到明軍的屢屢因軍事失誤而導致不斷被動挨打的原因。
敗因:輕敵冒進,屢屢被偷襲,無法抵擋八旗騎兵衝擊。
1976年,在薩爾滸古戰場一個叫“窪子溝”的地方,當地村民在一個數米深的大坑裡,發現了大量的明代鐵製頭盔、鎧甲片、鐵蒺藜、鉛丸和大量萬曆時期的銅錢。經整理,光是頭盔就有九頂,甲片裝了幾大筐。
(鏽蝕斑駁的明軍鐵盔,遠去了鼓角爭鳴,卻依然無聲訴說著那段悲壯淒涼的歷史。)
這個地區縱深有7.5公里,是一條南北走向的大溝筒子,溝底寬度達到一公里,周圍地區最多的發現是八旗軍的“箭簇”。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明軍盔甲如此集中,而後金的箭頭卻如此密集?
答案不言而喻。
研究人員發現,明軍為了加快行軍速度,竟然出現了不穿鎧甲將其打包運送的情況,也有人認為,這是備用鎧甲,但當時兵多將多,鎧甲如此富裕嗎?
非也!明朝兵部員外郎董成昭曾在薩爾滸戰役兵敗後上書奏報稱,十萬大軍,實為8.6萬人,兵多難用,“兵餉難繼”,並不富裕。
由此可知,他們是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為加快行軍而被後金軍“騎兵”偷襲得手。
原來,一方面,努爾哈赤提前獲悉了明軍以炮聲三響為進軍訊號,另一方面,他派出投降的明軍向劉綎假傳令箭,乍稱杜松所部明軍迫近赫圖阿拉,要他加快行軍。這樣,以兵不厭詐的虛假訊號,誘使明軍以為其它友軍得手,倉促盲目加快行軍,甚至扔掉了防騎兵衝擊的大量鹿角丫杈等輜重,麻痺大意,而付出慘痛代價!
這都說明,明軍通訊不暢,保密不當,協同很差,以至於上當受騙。
另一方面,喜讀三國演義、深諳“兵不厭詐”兵法的努爾哈赤誠然“詭計多端”,他善於情報收集,讓明軍吃盡苦頭。
能做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後金軍把明軍的情況可謂瞭如指掌,把明軍玩弄於股掌之間。比如,對明軍劉綎部的指揮、部屬、數量、軍器和糧秣等情報刺探得一清二楚。
在薩爾滸戰場考古發現中,發現最多的不是明軍的箭頭遺存,反而是更多的後金軍的箭頭髮現也印證了後金軍擅射。
這都表明,戰役中,後金軍最大限度地善於騎射併發揮了騎兵衝擊的最大戰力。史料記載,後金軍最擅長5米距離,直射面部,一箭絕殺!
明朝“科技強軍”的領軍人物徐光啟,在總結薩爾滸慘敗時,不無感慨地做了如下痛陳。他說:
他說,我軍鎧甲在後金軍面前,形同虛設,五米之內,人家專射你的面部和脅肋等防護力差的暴露區域,“每發必斃,誰能抵擋?”難怪明軍兩大悍將,鎧甲分明的杜松和劉綎,無一例外地面部中箭,而普通將士防護能力只會更差,又如何抵擋呢?
(清人所繪,薩爾滸戰役中,劉綎將軍捐軀圖區域性。)
這表明,後金軍作戰中,避開了明軍的防護鎧甲,專門選擇防護力極弱的面部和脅肋等部位進行有效攻擊,形成最有效殺傷。
明軍在戰役中傷亡慘重,原來如此。
這也同時暴露了明軍鎧甲存在的設計缺陷。同樣擁有火銃和箭矢的明軍,竟然對甲冑精良的後金軍無可奈何。這就解釋了為什麼此戰中,後金軍傷亡很小的一個重要原因。
史料記載,此戰中,後金軍發射箭陣密度達到了每分鐘20枝的速度,這無疑可與現代戰爭中的連發機槍相媲美。這在那個冷兵器時代是驚人的戰力,難怪他們始終把騎射作為根本,是有原因的。
這些都說明,努爾哈赤在薩爾滸戰役中,把騎射的效能發揮到了極致。而且,很多箭頭帶毒,這讓明軍戰場生存率極低,以至於戰死陣亡人數高達4.5萬人。
歸納起來,努爾哈赤打贏該戰役,運用了“優勢兵力,機動作戰,大迂迴,閃擊偷襲,密集箭陣等多種戰術戰役手段。”
但歸結為一點,乃因努爾哈赤仗打的好,射箭玩的溜!他自己就是射箭高手!
後金軍對明軍制造了戰場恐慌,最終讓明軍失去戰鬥意志,“丟盔棄甲”,草木皆兵,落荒而逃。
那麼,如果薩爾滸戰役可以重來,明軍該怎麼打?我知道有很多軍事愛好者,都在敲著鍵盤,為薩爾滸戰場上的明軍運籌帷幄,發揮著集體的智慧,集思廣益,“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這實在是很有趣的一場戰爭遊戲的“兵演”。
我也願意和大家一起來設想戰爭因素,打贏這場具有重要意義的戰役。
一切為了打贏!
概括起來,就是一句話,進行戰術調整,改“分進合擊”為“分段推進,步步為營”,奪回戰場主動權,變客場為主場!
進入目標區域後,相互照應,提前佈陣。
具體實施,必須重點應對的是後金的騎兵。
唐軍破敵之法中,很重要的一個辦法是陌刀隊對付騎兵。
明朝已經沒有這種長柄大刀。
最可行的辦法,採用盾車+鳥銃+鹿角丫杈+紅夷大炮+多重深壕溝的方式,只要陣地構築合理,陣型不亂,就能有效抗擊後金騎兵衝擊。
我們從考古現場發現,明軍每每倉促應戰,陣地預設不到位,比如,壕溝都達不到應有深度,因為時間不允許,敵人就已經殺過來了。
總之,以“步步為營”的方式推進,前後隊相互呼應。發揮絕對的兵力優勢,只要控制好戰場主動權,用強大的火炮遏制住後金軍的騎兵優勢,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殺傷敵人,或可取得戰役最終的勝利。
-
17 # 冰哥聊史論古今
薩爾遜大戰可謂是當年決定明朝和清朝命運的一個關鍵性的戰役,在這場戰役中明朝出人意料的遭遇了慘敗,以至於後來明朝一直走下坡路,最終直到滅亡。
薩爾遜之戰中,明朝的軍隊看似佔據絕對優勢的兵力,但事實上不是那麼回事。因為之前明朝遼東的防務是由李成梁父子主持,他們對軍隊可謂是知根究底,所以真正在出戰的時候不會出現不知兵的情況。而李成梁父子之後,明神宗派楊鎬為經略主持大局,這個人是一個文官,對底層的軍隊壓根就不熟悉。
楊縞所謂的指揮就是傳說中的紙上談兵,完全是依靠一系列理論去打仗。因為在看到賬面上的數字的時候,他就會覺得佔據絕對優勢完全能夠打蠃,但事實上當時的明朝軍隊內部的危機非常的多,這一仗並不是那麼好打的。不過那個時候明朝的軍隊比後來的軍隊還是好不少,至少見到後金的軍隊還不至於轉頭就跑,還是能夠和後金的軍隊打硬仗的。
如果是李成梁父子的話,他們肯定不會分兵,會集中力量進攻努爾哈赤。努爾哈赤當實力雖然強大,但是面對集中力量的明軍,恐怕也沒有任何辦法,即使能夠打敗明軍,但是本身也會遭到重創。而努爾哈赤如果一旦遭遇重創,很可能就是滅頂之災,因為明軍可以源源不斷的而來,但是努爾哈赤的後金軍隊也就那些,越打越少,最後只能走向滅亡。總之楊縞那一次錯誤的指揮,給明朝乃至中國都帶來了滅頂之災。如果不用楊縞,而用一個比較熟悉軍事的人,估計就沒有後金和滿清什麼事兒。
-
18 # 春秋正義
明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二月二十五日,八萬七千明軍分兵四路,在楊鎬的指揮下進攻赫圖阿拉,遭到努爾哈赤集中兵力逐個擊破,兩路明軍全軍覆沒、一路明軍大部被殲,僅存李如柏一路倖免。
1關於這場軍事失利,歷史上留下不少評議,《劍橋中國明代史》指出,“文官按照慣例被任命為最高指揮官,但職業軍事指揮官卻不能指望高升到超過野戰最高獎領的地位。一個指揮一個軍團的將官通常已達到他的履歷的頂點。”當時的主帥楊鎬是經過萬曆皇帝與大臣廷議推出來的(萬曆還在管事的例證),主要原因是他是文官,又是進士出身,還有在遼東領兵打仗的經歷,有亮點的戰功倒是不多見,讓人印象深刻的卻是他在朝鮮戰場蔚山戰役中慘敗,損失了一萬多人。
之所以這樣的“人才”也可以再次出山當主帥,主要是因為“朝中無人”,另一個人選熊廷弼個性耿直,並不惹人喜歡,後來主持遼東軍務兩次撤換便可說明。
而楊鎬手下的馬林、杜松、劉綎都是功勳卓著的猛將,但在文官統兵的體制下,朝廷絕不可能將統領各路大軍的重任交與他們。李如柏雖出身將門之後,但李成梁已失勢,於是真正懂軍事的四位將軍連指揮決策都沒分。
在選人用人上出這個大茬子,成為後來慘敗的關鍵因素。
因此明朝要想打贏薩爾滸之戰,首先應當審慎選人用人,破除文官統兵的軍事體制,至少可以名義上由文官統兵,實質上仍然將指揮權交給武將。
比如第一次抗日援朝之戰,宋應昌雖然擔任經略,總理軍中大小事務,但實際打仗還是由李如松來幹。
而到了第二次抗日援朝之戰,楊鎬擔任經略卻出現重大失誤,朝廷馬上從三位備倭總兵(麻貴、李如梅、劉綎)中選任麻貴作為總指揮,才徹底將日軍趕下海。
2在出兵時間的選擇上,二三月出兵,對明軍作戰尤為不利。在著名的“成化犁庭”中,憲宗下令出兵時間是在9月,此時遼東尚未冰封。
而薩爾滸之戰中,明軍除了從宣府、延綏等邊鎮調兵外,還徵調了川廣、浙江等地的南方士兵,17世紀北半球正處在小冰河時期,三月開戰,三分之一的明軍無法適應遼東嚴寒的氣候,與之相對的,努爾哈赤的部隊卻長期在當地生活,以逸待勞。
正確的打法,春夏期間,整軍備戰,派出小股部隊查勘熟悉地形,對女真防範較低的部落,尤其是赫圖阿拉渾河上游產糧區,重點襲擾打擊,從根本上動搖女真團結一致的物質基礎。
3“王師當出萬全,宜並兵一路,鼓行而前,執取罪人,傾其巢穴”。這是總兵馬林的建議,其實也是正確的選擇,簡單來說就是大軍一路直開赫圖阿拉,這樣無論如何努爾哈赤是抵擋不住的。
可是楊鎬卻是一頓操作猛如虎,自己坐鎮瀋陽,派馬林從開原出發,為北路;派杜松從瀋陽出發,為中路;派劉綎從寬甸出發,為南路;派李如柏從本溪出發,為後路。
其實這並不是省時省力的做法,因為大軍在遼陽聚集,還搞了個誓師大會,但楊鎬還是做了分兵的決定,四路大軍在野外相互獨立的區域,翻越長白山,計劃三月六會師進剿赫圖阿拉。
問題來了,既然分兵了,最後怎麼又要合兵進攻?
總兵劉綎點出了問題的關鍵。“楊爺目前與俺不相好,必要致死。俺亦受國恩,以死相許”。從進軍路線來看,南路的劉綎軍距離赫圖阿拉最近,楊鎬擺明就是讓他去送死,然後讓後邊的李如柏軍撿便宜。
戰爭免不了傷亡,平壤之戰,李如松也讓戚家軍進攻最難攻破的牡丹峰陣地,但戚家軍的犧牲是有價值的,因為他們為其他路的破城創造了機會。
然而楊鎬分兵四路,且不說古代通訊落後,四路大軍互不支援,劉綎的車營本可以為杜松、馬林的火器部隊做掩護,即便犧牲,明軍的火器齊射還是可以對金兵造成殺傷,馬林的潘宗顏部,便是憑藉有利地形,殺傷金兵上千人,但也無奈被金兵圍攻而死。
總的來說,要打贏薩爾滸之戰,選良將為帥、擇良期而動、合大軍出擊,便可以取得勝利。
-
19 # 江東漢家兒郎
楊鎬確實不知兵,但四路進兵、分進合擊也不是錯誤的戰術。當時遼東森林覆蓋,道路艱難。若明朝委任熊庭弼當統帥,主力西路軍由智勇雙全的趙夢齡為大將而非有勇無謀的杜松,則西路軍只要拖住
-
20 # 站烽
薩爾滸是明王朝對建州女真反叛的鎮壓,結果託大東拼西湊的步兵被強大的超出他們預期的騎兵幹翻了。。。研究意義不太大,明軍不這麼託大,準備的充足點都不至於這樣。
戚繼光帶原班人馬跟努爾哈赤放對野戰,戚估計能拼個不勝不敗~給二十萬人給曾國藩估計能打贏。曾刨坑刨的是真深啊!
抗日戰爭倒是有非常多的戰鬥值得研究。
回覆列表
楊鎬一是蠢得把行軍路線告知努爾哈赤,二是幻象四路大軍合圍赫圖阿拉。是個智商正常的就會知道合兵一處,和努爾哈赤決戰,消滅敵軍主力。杜松和劉挺加上葉赫部的騎兵完全夠和努爾哈赤拼殺,馬林的火槍兵也能穩住陣腳。真不知道萬曆和內閣抽哪門子風,說到底沒把努爾哈赤當回事,之前朝鮮戰爭打的太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