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馬宏觀
-
2 # 體壇一言堂
一是語言基本功差,常常邏輯混亂、詞不達意。因為中國很多運動員,從小接受專業體育訓練,文化程度相對不高,退役之後雖然可以進高校進行再學習,但畢竟基礎太差,提高的程度有限。楊影就是一個例子,她的解說表面上滔滔不絕,但總是說不到點子上,讓觀眾不明白她究竟想要表達什麼,換句話說就是廢話連篇。
再有就是自視過高,不懂謙虛。運動員出身的楊影,可能認為自己在乒乓球這個專案上,比其他嘉賓更專業,因此總是無視嘉賓的意見,不停插話,打斷嘉賓發言。這也讓廣大球迷很不滿意,認為楊影沒有禮貌、不懂謙遜。
和楊影相比,國乒主教練劉國樑在擔任嘉賓時的解說就高出一籌了。劉國樑的解說不但專業、透徹,而且語言精煉,金句頻出,還頗具幽默感,深受觀眾喜愛。
楊影可以多學習一下劉國樑,讓自己的解說更精彩。
-
3 # 國球第六人
首先,楊影本身是乒乓球運動員出身,她這次解說從專業角度看,沒太大毛病。對於場上形式的預判相比以前有提高。
其次,她的解說還是帶有很強的個人傾向,很難做到公正客觀。比如解說女單決賽,能聽出來她對丁寧奪冠還是很看好的,可整場比賽對於丁寧讚不絕口,結果王曼昱在決勝局頂住壓力最終奪冠,結果啪啪打臉啊。不得不吐槽的是她解說男雙決賽時,在胖林組合奪冠失去懸念時,第三局楊老師居然長時間的終止瞭解說,導致比賽長時間陷入沉默,觀眾還以為直播訊號出問題了,這種解說方式相當欠妥。說白了,你得為觀眾負責啊。
值得一提的的是,楊影的解說語言功底有了較大提升,之前一直被觀眾詬病。同時她應該學習了劉國樑的預判式解說方式,雖然預判水平一般,但是敢於做出嘗試,也是值得肯定的,這兩方面她應該是下了功夫的,值得贊一波。
最後,我覺得還是要現在客觀角度去看楊老師的解說,語言表達能力確實有進步,個人色彩有待克服,解說還是考慮到觀眾的心理,這才是王道。
-
4 # 熱血哥
平心而論,相比過去,楊影在本次中國公開賽中的解說,已經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至少,在社交媒體上,關於對她解說的吐槽,少了不少。但說實話,距離國內最頂級的體育解說,楊影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過去,楊影的解說給人最深刻的印象,或者說最讓人詬病的莫過於兩點:第一,過於賣弄專業性,生硬的咬文嚼字,不接地氣;第二,主觀色彩太過強烈,偏向性很明顯,對於自己喜歡的一方一個勁猛誇,不喜歡的一方就隨意貶低。因為這兩點,楊影被很多觀眾反感,甚至很多人毫不客氣表示:看楊影的比賽,只能靜音。
其實,說句公道話,楊影征戰乒壇十餘載,大大小小冠軍也取得過很多,其專業水準是沒有問題的。但問題就是,她沒有把這種專業水準,以一種通俗易懂,說人話的形式來體現出來。看看客串解說的劉國樑指導,論職業生涯和執教生涯,劉國樑的輝煌恐怕是中國乒壇史上之最了,但是他的解說卻非常靈活幽默,該專業專業,該調侃調侃,該爆爆小料就爆爆小料,讓觀眾聽得很入神。但楊影沒有做到,很死板很傳統,更要命的是,太喜歡端著,講官話,而且說實話沒有在解說中,把自己做運動員時那種心理感受描繪出來,所以專業性反倒沒能很好體現。
不過,在本次中國公開賽中,楊影的語言表達能力,相比過去還是有所提高的,至少話說得通暢了,慢慢接地氣了,這對於非播音主持科班出身的楊影而言,已經算是難能可貴了。
另外,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強烈的個人傾向色彩,慢慢被削弱了。過往很多解說中,楊影捧丁寧這種自己欣賞的球員而故意貶低對手(哪怕是中國選手)的方式,遭到很多人反感。而昨天的女單決賽中,丁寧輸給了孫曼昱,儘管楊影還是試圖為丁寧開脫,比如強調丁寧的傷病等等,但主觀色彩比過去確實好了那麼一些,能夠相對公正去評判賽況。
如果解說滿分是100分的話,那麼總體來看楊影這次解說可以打到60-70分,能夠給觀眾一份還對還能接受的答卷,而過去楊影的成績可能只有50分左右。不過,楊影相比解說搭檔劉偉還是要遜色不少,後者以這份評判標準來看得分應該在80分以上。所以說,楊影要走的路還很長,多謙虛的聽取網友的意見,多鑽研解說業務,這樣才能真正讓大眾路轉黑,甚至黑轉粉。
-
5 # 北緯評球
楊影解說的乒乓球比賽,其實是挺專業的。因為她本身就是前國家隊乒乓運動員,對國家隊的一些制度、傳統都比較瞭解。加上她也多次參加了世界級的比賽,所以她對運動員在場上的心理變化、戰術運用的合理與否,都會有超出非乒乓球專業解說的理解。
但是楊影作為央視女解說,確有著太多的限制。比如她不能像宋世雄老師那樣聲情並茂,也不能像黃健翔那樣天馬行空。她的解說只能做到中規中矩。加上乒乓球本身就是快節奏、高速度的競技類體育運動,運動員的有些動作快到都是本能的反應,作為解說也很難快速的用語言來形容出當時的情形。
再有作為國家隊運動員,勢必要從小就在球場長大。所以,像她一樣的專業運動員,文化課水平一般都不會很高——尤其是解說注重的語言文學。換個角度看問題:比如劉國樑客串做的解說、直播體育的小馬哥做的解說,大家比較喜歡的原因一個是比較新鮮,再一個是能夠互動。
楊影作為央視多年乒乓球解說員,雖然讓人吐槽的地方不少:語言卡殼、略顯絮叨、語言有個人偏頗等,但如果你喜歡更加專業的看比賽講解,喜歡弄懂乒乓球戰術運用的變化特點、運動員的軼聞趣事、並且想弄明白一些乒乓球的專業技巧,選擇楊影老師的解說還是個不錯的選擇!
-
6 # 體壇麥克風
剛剛結束的澳大利亞公開賽女單決賽,小棗劉詩雯和隊長丁寧為球迷奉獻了一場巔峰對決,她們的出色表現贏得了觀眾的喝彩。兩人打出了世界最高水平的比賽,無論是奪冠的劉詩雯還是惜敗的丁隊都值得大家稱讚,這場比賽沒有輸家。
這麼精彩的比賽,央視的特約評論員楊影在賽後引起了網友的大量批評。在本場比賽中,楊影在解說中屢次說劉詩雯獲勝的機率很小,甚至在丁寧率先獲得賽點後,居然提前為比賽下定論說劉詩雯絕對無法贏得比賽的言論。從以往的戰績看,劉詩雯稍佔優勢,雙方的實力也在伯仲之間,誰贏得勝利都在情理之中。作為一名解說員,理應在態度上保持中立,楊影的主觀偏向性過強,這種行為顯然已經違反了解說員的職業道德。
有網友甚至將楊影評價為解說界的魏紀中,總在提供負能量。此前魏紀中先生多次發表對國乒不利的言論。比如說,日本乒乓球將全面超越國乒、比如說,東京奧運會國乒將失去金牌、比如說,建議國乒教練組調整導致劉國樑下課。
-
7 # 姚華興
楊影,女同志挺不簡單,按照社會規矩女同志優先,言下之意多多包函、多多諒解,可能會挨板磚,我也認了。楊影也很不簡單,從一名專業運動員,到專業乒乓球的比賽主持人,而且是中央電視臺的乒乓球主持人要化多少心血、辛酸只有她自己知道。我們也清楚知道,她也曾主持過為數不多的拳擊比賽,這對一個文弱的女生有多大刺激,幸虧還好,沒有多長的時間,轉而繼續主持乒乓球評論。現㘯講解、評論有一定難度,它是即興反應、瞬間即變;隨著比賽程序要快速到位、起舞,;要隨著覌眾的情緒、心情、思想隨時切換,;要用通
-
8 # 銳理體育觀
楊影的解說一直被球迷朋友們詬病,其實楊影以前是國家隊的成團,按理說她應該比較懂乒乓球。可以很遺憾,楊影在解說的時候專業程度和公正度都受到了很大的質疑。
楊影解說比賽時的問題。第一,具有明顯的主管傾向。比如在結束不久的丁寧和劉詩雯的比賽中,楊影就多次表示劉詩雯贏不了,可是她又說不出來太多的道理。還有就是楊影比較喜歡馬龍,在有馬龍的比賽她總是讚不絕口,但是遇到張繼科的時候她基本就不怎麼誇了,總是說他還有多少的問題。楊影解說的主觀色彩太嚴重。
第二,專業度不夠。楊影雖然是前國家隊的成員,但是她確實不怎麼專業。在她解說的比賽中幾乎聽不到一些對於技戰術的專業分析,反而說一些無關緊要又很不專業的話。相比張怡寧等人在解說的時候一針見血,楊影確實話多但總說不到點上。這也是她很大的問題。
乒乓球解說員的無奈。其實很多人比楊影的解說水平高,比如張怡寧等前世界冠軍。可是他們都是來兼職解說比賽的,真正讓他們做全職又不幹了。這是因為乒乒球解說員的收入確實比較低,而且沒有什麼好的發展前景。在這個前提之下楊影還能夠堅守崗位就已經不容易了。其實她的解說水平還是可以的,只是和奧運冠軍比起來差了不少。不過她已經是現在非常出色的全職解說員了。
希望楊影能夠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球迷也要多給她一點時間,楊影會進步的。
-
9 # 騎馬寺的少年
謝邀。對於楊影的解說可能大家歷來都是詬病不斷。首先作為一個央視的解說員,楊影的口齒不清、斷句不明是最大問題。楊影本身性格開朗、爽快,屬於快言快語型。但很多球迷、球友們卻把楊影冠以“大舌頭”的稱號。比如在場上,中國隊隊員在與日本、韓國選手等打得十分膠著的時候,楊影作為曾經的乒乓球運動員,可謂是旁觀者清,但她急於表達自己的想法,或者為觀眾解讀技戰術,一句很長的話講下來,由於沒有斷句,造成自己呼吸不暢,觀眾也隨之很不舒服。這個問題,說到底還是主持功底的問題,畢竟隔行如隔山,相對從事多年的乒乓球運動專業,解說對楊影來說是路漫漫其修遠兮。
第二個問題是提前解讀或刻意說服嘉賓的觀點。在乒乓球的賽事解說中,經常看到央視邀請一些曾經退役或著名的前乒乓球運動員來擔任解說嘉賓。而楊影在與其解說過程中,先是把自己的觀點亮明,然後再徵求嘉賓意見。作為一個直播類的節目,嘉賓不可能當場與楊影爭辯個你死我活,是非曲直。大多都是順其意而為之,因此這在很大程度上沒有給嘉賓預留解說和分析比賽的空間。再有,楊影曾和鄧亞萍一起解說過比賽。當時,楊影直接稱鄧亞萍為“小鄧”,這讓觀眾十分不舒服。鄧亞萍不管是從資歷上,從對乒乓球的貢獻以及歷史成績上,是楊影無法比擬的。但她十分隨意地以曾經隊友的身份來稱呼被邀請作為嘉賓的鄧亞萍為“小鄧”,不管是從禮節上還是觀眾的接受程度上來說,都是不合適的。
第三個問題,就是主持人或解說員最大的問題傾向性。在前不久的澳大利亞公開賽上,丁寧和劉詩雯闖入決賽。而在整個賽程的解說過程中,楊影的傾向性十分明顯,她多次提到丁寧是大滿貫冠軍,是那麼好贏的嗎?而當時場上的比賽結果卻是劉詩雯2:0領先於丁寧。我們對丁寧的實力無可厚非,但作為劉詩雯作為一名國家隊的老將,也是斬譽無數。而楊影卻在比賽中解讀劉詩雯大賽中心理不過關,一個解說員不在技術上或戰術上分析比賽,卻用大滿貫的成績來壓制自己不喜歡的球員,這樣傾向性特別的明顯的解說,不但但是劉詩雯的球迷難以接受,就是普通觀眾也無法接受。
第四對於女子技術男性化的錯誤解讀。從楊影個人的解說來看,她本人比較喜歡男隊員的拉、衝、擰等特別強硬的技術,認為男隊員的技術才是賞心悅目。而女孩一般是堅持多板,左來左打,右來右打。客觀上講,女孩和男孩從身體素質上就是有差別的,她們的肌肉力量不可能擰拉出男隊員那麼種質量。但這也不應該去批評或指責。畢竟現在女子球員已經在技術男性化方面進行了大膽改革,湧現出了王曼昱、孫穎莎等一大批新秀。因為女孩的性格不同、技術打法特點不同,不可能要求女孩非要像男孩子那樣打球。作為一個乒乓球運動員出身的解說,楊影對女隊和男隊也有明顯的傾向性,這也是不應該的。
-
10 # 楚河漢界是我
楊影是一位事業心很強的乒乓人,運動員時,曾跟秦志戩合作獲世界混雙冠軍!但自擔任央視乒球解說以來,看得出本人雖然很敬業,但由於文化底蘊尚欠火候,所以解說屢遭網友詬病。個人以為她的解說存在以下不足。一是楊影不清楚本人的定位。解說員的職責就是解說比賽,既對直播現場球員的表現發表你的觀感,引導觀眾去更好的欣賞比賽。但楊影卻錯誤地把自己定位位為乒乓初級教練,把電視機前的觀眾定位為乒乓入門者。所以,導致她的解說跟觀眾需求不合拍。2,楊影的解說很愛摻雜進個人感情。特別是解說國內選手之間的比賽,摻雜進個人感情應是兵家大忌!而這一兵家大忌,楊影卻屢屢犯忌!3,楊影不善於學習。看國劉偉跟鄧亞萍解說的人,大多都對她們二人的解說評價很高。楊影應該潛下身子放下架子,把劉偉鄧亞萍的解說影片反覆觀看,從中汲取營養!4,楊影應加強自身文化修養,多涉獵相關書籍充實自己,書到用時方恨少的道理放哪裡也是真理。滿則溢固然討人嫌,但本來只有半桶水,卻偏要淌得很的人同樣讓人煩!
-
11 # 行雲流水1437995
楊影是誰,昔日的世界冠軍,女單有王楠、李菊、張怡寧在就別想了!就是和秦志戩配對混雙得了不少冠軍,當時這一對一直是混雙排名世界第一。
做為一名專職乒乓球解說員,不要廢話太多,楊影就是廢話太多,說不到點子上,這應該和自身文化水平大有關係吧! 做為一名出自江蘇隊的前國手,對江蘇隊心有感恩這沒什麼,但萬不可在評論中流露出來。比賽是公平的,不可在解說中誘導觀眾。楊影這方面做的有點過了。
-
12 # 倚門曬太陽一、乒乓球解說,中國球迷心中一直的痛
在中國,如果說有一種體育運動,能讓球迷為之驕傲不已,讓普通百姓在提到時,無論是否喜歡,都不得不豎起大拇指,那就非乒乓球莫屬了。
這個被譽為“國球”的體育專案,除了比賽成績,其他各方面發展都取得長足進步。在乒乓器材上,我們陸續推出了“紅雙喜”、“雙魚”,在底板、地膠、球桌乃至乒乓球各個方面都有我們國家自己的核心產品,逐步追上並趕超國外。
在裁判領域,我們的國際級乃至國際級藍牌裁判從無到有,從少到多,中國裁判越來越多的出現在世乒賽、奧運會、世界盃等國際賽場上,中國裁判的話語權逐步增強,讓人高興欣慰。
但仍有一項,讓無數球迷非常鬱悶卻徒呼奈何,那就是乒乓球解說!
各地方體育頻道解說暫且不提,本應是最高水平的中央電視臺,其轉播時的乒乓球解說不但沒有為比賽助興添彩,反倒影響了觀賽興致,很多球迷說“寧願關掉聲音”,也不想聽解說在那讓人心煩……
為什麼讓球迷在解說上如此失望?為什麼不能像足球、籃球等運動那樣,出一些有激情、有專業水平、有情懷的解說?!
二、尷尬之局:解說的無人可用有的球迷說,這個人不行,換個人不就行了,難道泱泱乒乓球大國,堂堂中央電視臺還找不出解說的人了?
遺憾的是,在解說上,還真是無人可用!就是這麼尷尬!
而我們比較喜歡的有時也會出鏡解說的,像劉國樑、張怡寧、劉偉等,他們並不是專職解說,只是臨時客串,也是嘉賓。這也就是說,至少目前來看,在乒乓球解說這件事情上,你、我以及諸位球迷朋友,咱們暫時還沒有多少選擇之餘地啊。
三、楊影解說的優勢與缺陷(一)楊影是位女同志
評價仍要客觀,基本的瞭解是起碼的要求。
在乒乓球職業生涯中,她屬於科班出身,右手直拍快攻型打法,1993年進入國家隊,最高在國際乒聯排名第四位,一度被稱為“鄧亞萍剋星”,多次取得優異成績。
2001年退出國家隊後,苦讀四年,並於2006年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隨即進入CCTV5體育頻道。
(二)優點突出:專業性強、同理心好、配合到位
不得不說,楊影的解說具有其特點,也有旁人無法比擬的優勢。
一是具有較強的專業性。她是乒乓球科班出身,又一直浸淫乒乓球,對於乒乓球運動的特點,各項制度規則,乃至對於專案運作模式,各國家的運動員都具有非常準確的掌握,對乒乓球的理解更要遠超普通人。她的解說,如果你稍加留意的話,會聽到很多“為什麼“的內容。
二是同理心較好。作為經歷過場上場下激烈競爭,參加到大量國內國際比賽的人,其對於現場氛圍尤其是運動員在比賽中的心理是很熟悉、很瞭解的。這樣以來,她的解說就不只是停留在觀球層面,而更為深入、透徹,對於我們明白為什麼運動員會這麼處理球有著重要幫助作用。
三是配合嘉賓到位。楊影的解說,經常會請一些嘉賓,比如劉國樑、張怡寧、馬琳等。應該說,無論是跟誰,楊影的配合還是不錯的。就像相聲中的捧哏一樣,當嘉賓說話和評論的時候,楊影不會掉鏈子,反而會銜接的很好。如此一來,節目效果其實遠超楊影一人解說的時候。我想,這也是央視堅持讓她做解說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缺點更突出:傾向明顯、表達混亂、用詞不專業等
作為專職的乒乓球解說,應該說,做到以上三點,還只是基礎。楊影也是如此,想成為優秀的解說人員,還需要克服以下幾個問題。這也是她解說的較大不足。
一是傾向性過於明顯。解說不像裁判員,不要求完全中立,也可以在節目中表達一定的喜好,比如黃健翔,這種個體性表達有時更為吸引觀眾。但過猶不及,楊影的解說,直接是貶一揚二,好的誇上天,不喜歡的拉下地,觀眾可以這麼說,但作為解說員就有點隨性了。傾向性實在過於明顯。比如,非常喜歡馬琳,解說中就不斷的評論”有靈氣“等,對於另外的運動員甚至一句不提。個人分析,可能是與她自己打法、想法相似的,就有一種志同道合的感覺。二是語言表達混亂。不知道在解說上是不是也受過專業訓練,楊影的解說,語言表達能力不太好,有時會給人東拉一句、西扯一句的感覺,不知所謂。語速呢有時也比較快,沒有邏輯,詞不達意,觀眾抓不到她想說什麼,他自己也比較混亂。當然,就更談不上幽默、詼諧,吸引力了。三是用詞不專業。楊影打球比較專業,但在使用專業術語上實在是不敢恭維,經常使用一些自創的詞句。在其他國家可能不影響,但在中國,乒乓球具有廣泛的基礎,一些專業術語在普通人眼裡也並不那麼高大上,這些約定俗成的用語,一旦亂用,反倒讓觀眾覺得彆扭,影響觀賽。
四、建議向電子遊戲學習,球迷大神解說動起來
作為裁判員,也是乒乓球迷,我建議,可以向電子遊戲學習,從球迷中發掘發現好的解說。高手在民間,球迷中的大神很多,只要給他機會和平臺,就會迅速脫穎而出。
要知道,一個充滿魅力的解說,會讓多少人會因此發現運動的美,愛上乒乓球!
-
13 # 臨時客
但楊影也實在不適合解說乒乓球比賽!她的最大問題,就是她的跳躍性思維,說話頗有些前言不搭後語,也就是我們經常講的“邏輯思維混亂”!
比如,比賽雙方正打得難解難分的關鍵球之時,她會突然轉話題,說起領導是怎麼怎麼辛苦?舉辦這樣的比賽,是多麼多麼的不易!再比如,講解某位運動員的技術特點的時候,她會莫名其妙地扯到另一位運動員最近狀態不佳,多半是由於什麼什麼原因之類的八卦,......,凡此種種,讓正常人跟不上她的思維,不知所云。
不知道這種情況還會持續多久?在社會上的非議如此之多的情況下,楊影仍然能屹立這麼多年不倒,也確實是一個奇特的現象。
-
14 # 杯子裡的葉子
前言不搭後語,跳躍性思維也就算了,最主要的是楊影解說沒有公平公正,傾向性太大。
有一次看丁寧和平野美宇的比賽。丁寧打的的確不錯四比一戰勝平野,楊影解說丁寧只用了七成功力就復仇了平野美宇。當時我就想一個大國解說員,說話太沒有水平了,既不尊重平野更不尊重丁寧。(丁寧不用全力說明丁寧不尊重對手,一個優秀頂尖高手怎麼可能那麼輕視對方,何況丁寧亞錦賽剛輸過平野。)楊影時常用詞混亂,邏輯思維差,多用復仇,打殺,打壓,打殘等詞語。有些語言球迷可以說,觀眾可以說,小孩子可以說就是解說員不能說。
好的解說員必須公平公正解說,必須更尊重外國運動員,必須有包容心,必須眼界寬。大筆才能寫大字,心胸狹窄小家子氣就像一根鉛筆,不可能在大牆上寫出大標語。
本人並不是黑楊影,也喜歡乒乓球運動,實事求是評價楊影,可以找楊影解說過的北京隊和其他隊比賽,就可以明顯看出傾向北京隊。
劉國樑當敎練也說過頭話是為了給隊員打氣,但劉國樑解說時面對成千上萬觀眾,劉國樑非常理性的評價對手。比如劉國樑評價張本智和大喊大叫,好多球迷大罵張本沒敎養,叫張本二鬼子,說張本叛國投敵。劉國樑客觀公正的說張本和誰比賽都大叫,並不是針對中國,張本大喊大叫是在給自己打氣,是為了讓自己更興奮忘記膽怯。劉國樑說只要你技術過硬,心裡更強大你就不會怕他大喊大叫。從這一點來說就可以看出劉國樑的評價一點也不討好球迷,劉總能正確的看問題。
楊影解說有時為了討好球迷,說一些違心的話也是一大毛病。也許有人說楊影可以改正錯誤,誰還能十全十美。我認為不可能,因楊影的錯誤是文化修養不夠,偶爾犯錯可以學可以改,但根深蒂固錯誤不好改。
-
15 # 包贏642
楊影原是國家隊的一名選手,當然對乒乓球技術的理解比一般主持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問題是他的文學功底不厚,所以在用詞上經常卡殼。看得出來平時沒有花很多時間去錘鍊。其它優秀體育節目主持人的影片資料應該多多觀看,取長補短。以前咱也說過,她應該退而結網。但現在看來為時已晚。
乒乓界比楊影解說得更好的人,大有人在,如張怡寧,鄧亞萍,就比楊影強很多。
節目主持人,要經常不斷地充電,靠吃老本,其生命力不會很強。從網上著到的對楊影眨多褒少,充分說明了她的解說水平大不如人意。激流勇退吧,這是民意。
-
16 # 明月松間照妖精無處逃
一,揚影很專業。她把中國隊員的打法,優缺點,如何針對性破解每個隊員的球,都祥細的告沂了廣大觀眾。但是你想過沒有,揚影實際上成了日本人的臥底,她經常說"這是新技術",等於把中國隊的新技術,也都告訴了日本人(當然是所有對手)。
二,揚影的不足,大家都清楚。不再重述。
三,電視解說,一大通病。不停的說。看電視直播,是看為主,聽場內實時聲音畫面,身臨其境就好了。解說員只起個報幕作用就及格了,再引導解釋一下就可以了。突出一個看字。看電視不是聽電視。另外,解說不要超過縣區乒乓球隊的水平。一般人沒有省級以上水平。解說是國家隊的主力隊員水平,就是對外瀉密。
三,建議。解說員,改變為主持人,請一般水平(省以下)教練,非國家隊教練當佳賓。國家隊內隊伍及隊員的狀況,技術特點,長處,短處,傷病,等,不要公開太多。
電視臺,不要以每分鐘講多少話考核主持人。是否可在觀眾席放上麥克蜂,聽觀眾喊叫,傳出現場氣氛。
四,日本人,站在球檯前,決不後退。周身一體,尾閭擺動,動作幅度極小,借力打球,球一起就打。是不是鄧亞萍的打法。鄧亞萍曾說過,快,是絕招。日本人學去了。揚影,少說為妙,巧說為妙,讓別人說更妙。
我不太
-
17 # wqZ
我們大家是來觀看乒乓球比賽的,不是來聽幾個人誇誇其談,相互吹捧的。我們欣賞乒乓球比賽,不但要欣賞精彩的技術,還想聽聽擊球的聲音,這一板球是撞得多?還是摩擦多?可是比賽已經開打了,這一群非常令人作嘔的人還在繼續亂說,嚴重擾亂了我們看球的心情。解說員對乒乓球比賽就非常專業嗎?其實不是的,比如說楊穎吧,在亞洲乒乓球比賽中,張本與韓國李尚朱的第一局比賽打到了9比4的時候,張本回球的時候打在了持拍手的指頭上,按照現在的新規則,即使是連擊也是好球,裁判員的判決沒有錯,可是楊穎居然說裁判誤判了,請問,一個以前在國家隊混過幾天的人,現在也號稱乒乓球解說員,難道連起碼的比賽規則都不知道?真是奇葩一朵!乒乓球解說就是一群垃圾,能不能在比賽運動員處於靜止狀態的時候,閉上你們的臭嘴!還有菜猛跟楊穎一樣也是一個文盲,中華臺北選手林昀儒的這個做yun,字,它讀成了軍jun。乒乓球比賽的解說員們,觀眾真心希望你們早點滾蛋!並且向國人道歉!
-
18 # Zltan868
楊影的主要問題是解說偏向性太明顯,印象最清楚的是張繼科崛起的時候,2011鹿特丹世乒賽,再世界盃,再奧運會,期間小冠軍也很多,運氣也很好,大型比賽經常是王皓把馬龍淘汰了,張繼科再擊敗王皓奪冠。幾次決賽都是楊影解說,而且每一場都是偏向劣勢方王皓,其實在那個時候王皓無論哪個方面都完全不佔上風,全場被壓著打,但楊影的解說讓人無法理解,完全偏向王皓,最明顯的一句應該是張繼科首奪世界盃那場比賽,張繼科正常的對拉,王皓回球下網,楊影的解說是:張繼科的球很剛猛(這個詞不是很確定),很生冷。什麼叫生冷?!當時聽到這句解說我人都傻了,啥玩意兒啊這是?
分割
接著說幾句,最近的世乒賽關於楊影和劉偉解說劉詩雯陳夢決賽的話題又炒的沸沸揚揚,競技體育,公平是最基本的原則,那麼解說的客觀公正就是一個解說員的基本操守,如果解說員做不到,那麼競技體育電視直播就沒有設定解說的必要,畢竟觀眾的傾向是個人行為,而解說員所說的觀點是面向人民大眾的公開行為。楊影顯然不符合一個解說員的標準,而且是常年如此。
-
19 # 與時俱進davidlu
楊影的解說,與她自己曾經是乒乓球運動員沒有關係,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她外行。經常講的與場上的結果相反,很懷疑她的乒乓球水平,估計上世紀的整體水平都很弱,無法理解體會現在的乒乓打法。看看劉胖子的解說,馬龍和劉詩文的兩場比賽,關鍵球在想什麼,怎麼打,選手的問題在哪,這樣解說,觀眾是能漲球的,也更會看球了。而楊某的廢話連篇,前言不搭後語,無專業性的爛解說,還不如不說。劉偉的解說都甩她幾條街。突然發現,作為乒乓國球的觀眾,許多是懂球的,不可被忽悠的,你沒兩下子,別上臺。建議:解說員一定要國家級的教練!二隊的教練也行,強楊影百倍,楊就是肚子裡沒真東西,講不好,教練就不一樣了。
-
20 # 騎虎閒逛
再好的鞋子穿久了也會有臭味,再美妙的音樂聽久了耳朵裡也是一片躁音,電視節目主持人也是一樣,總是一種風格一個腔調,你再有水平再有親和力也白扯,且況楊影真一般般!
文化功底是硬傷,運動員出身難免底子薄,說乒乓球專業術語條條是道,球迷觀眾可能很歡迎,但電視解說面對的是大眾群體,乾巴巴地像教練運動員似的就很枯燥,應該增加這項運動歷史、特點、背景知識,比賽國的風土民情,球迷的感受,增強語言的感染力和幽默性,讓男女老少都聽得進,記得住,還想來,而不是像抱挺機關槍嘩嘩譁掃起來沒完,一個頻率一種聲調,早晚會成為躁音擾民的!
回覆列表
楊影的語言表達能力差,與她的文化底子有關。她從小就接受專業隊訓練,沒有正兒八經上過學,文化底子比較薄弱。雖說她比較勤奮,利用自己的努力一點點地縮小了差距,可畢竟不是科班出身。
客觀來說,如果讓楊影擔任解說嘉賓,而不是擔任評論員,效果會比現在好很多。我們注意到,在央視的比賽直播中,一般都是兩個人搭配:一人是央視評論員,是央視的員工;另一人是解說嘉賓,一般都由業內人士擔任。評論員與解說嘉賓在分工上有不同,解說嘉賓側重於技戰術層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