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天清日晏
-
2 # 胡家小胡
咱先說說陳友諒其人:
話說,朱元璋和眾將領商量先打陳友諒呢還是張士誠呢,這兩個都是猛人啊,其中阿亮實力最強,老張呢有小富即安的心裡,想著年齡大了,改吃吃該喝喝,不想打,老張的地盤是他們中最富的,到底先打誰呢,眾人一致認為:老張弱一點,先拿老張開刀。朱元璋說了一句經典的話:陳友諒其人器小,器小好生事,如果先打老張,阿陳必舉全國之力支援。這就是陳友諒。
陳友諒,沔陽漁家之子。祖父陳千一原本姓謝,因入贅陳家,才跟隨其姓,父陳普才有五子,友諒行三。[1]
他少時讀書,略通文義。有一卜者在察看過其祖先的墓地之後說:“日後定會富貴。”陳友諒心中暗喜。他曾任縣裡的小吏,但這並非他的目標。
1355年(至正十五年)正月,徐壽輝遣其將倪文俊復破沔陽,陳友諒於黃蓬起義,加入紅巾軍,初為簿書掾,後以功升元帥。[2]
1357年(至正十七年)九月,倪文俊謀害徐壽輝未成,逃奔黃州,投奔陳友諒,陳友諒乘機殺了倪文俊,吞併了他的軍隊,自稱宣慰使,隨即又稱平章政事。
1358年(至正十八年),陳友諒率軍攻陷安慶,又破龍興、瑞州。然後分兵攻取邵武、吉安,而自己則領兵進入撫州。不久,又破建昌、贛、汀、信、衢。[3]
建漢稱帝
這個倪文俊和陳友諒是亦師亦友的關係,他把倪文俊殺了,為的是得到徐壽輝徐老闆的器重,待到羽翼豐滿有把徐老闆給殺了,之後清算徐老闆的羽翼,其中趙普勝是個猛人,天完的成立那可是立了大功的,也給殺了。
這說明陳友諒這個人不好惹,做事沒有原則,信奉:你的就是我的,我的還是我的
對於作戰風格,那是沒有風格,想到哪裡就打哪裡,朱元璋可是吃了大苦頭了
再說鄱陽湖大戰:
陳友諒的水軍和戰船是當時世界最先進也是最大的,什麼英格蘭荷蘭那都是過家家,人家阿陳那是相當的牛啊,幾次打的朱元璋丟盔棄甲,幾次都是死裡逃生,最後還是朱元璋打敗了陳友諒,不過還是張士誠臨死說的那句話:奈何天日照爾,不照我。
-
3 # 樂詩風吟
陳友諒(1320~1363),中國元末大漢政權的建立者。元末農民戰爭爆發後,參加徐壽輝、鄒普勝、倪文俊等人領導的天完紅巾軍,以功升元帥。元至正十七年(1357),陳友諒襲殺倪文俊。十九年,殺害天完將領趙普勝,挾持徐壽輝,自稱漢王。次年閏五月,殺徐壽輝,自立為帝。建國號大漢,改元大義。此後,一面繼續進行反元戰爭,一面把軍事重心放在對鄰境朱元璋部的戰爭上。大漢將士多數是天完舊屬,對陳友諒的篡權奪位深為不滿,在戰爭中相繼倒戈降朱,使陳友諒接連敗北。二十三年八月,陳友諒在鄱陽湖中流矢身亡。
-
4 # 朵喬科技
老陳肯定不差,幾十萬的兵馬大元帥。幹大事,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只能老陳的命不好• 能和朱元璋決戰的人,你們覺得會差嗎?老朱都差點掛逼了!多看歷史多想問題•
-
5 # 柳無憂
在歷朝歷代的小說裡,陳友諒的形象都非常糟糕,例如在金庸的小說《倚天屠龍記》中,他是“丐幫八袋長老”,不但調戲周芷若,而且陰毒狡詐,最終死於非命。其實,歷史上的陳友諒與“丐幫”並無關係,而且他還是推翻元朝的“推手”之一。
一、推翻元朝的主要推手元朝末代皇帝元順帝與陳友諒的交鋒,完全是君子與小人之間的對決。儘管元朝起於大漠戈壁,但經歷了近百年的中原統治,上至皇室,下至大臣,都有了中原人的貴族氣。元順帝更是“常讀詩書、舉止有儀”的翩翩君子。
可他偏偏在執政時遇到了各種天災,再加上當時中原漢族本身對於蒙古族有一種狹隘民族主義的排斥,以陳友諒、徐壽輝、韓山童與張士誠等人為代表的農民起義領袖,依靠裝神弄鬼、紅巾白符等一套招數,煽動了大量不明真相的災民,將中原地區弄得雞犬不寧。
二、漁民出身的“大漢”皇帝推翻元朝的是陳友諒等人,但接替元朝的明朝,開國皇帝卻是朱元璋,這很有意思。陳友諒是第一個揭竿而起反抗少數民族政權的漢族農民起義領袖,從這個特殊意義出發,其自有可寫之處。
陳友諒是湖北沔陽人,就是今天的仙桃、洪湖,影響一代人的“洪湖赤衛隊”即出於此。和洪湖赤衛隊的大多數戰士一樣,陳友諒是漁民出身。他一開始投奔農民起義領袖徐壽輝,但他的勢力強大之後,第一個除掉的就是收容他的徐壽輝。
陳友諒自立為皇帝,國號“漢”,年號“大義”。所謂“漢”,就是匡扶漢族對中國的領導權,即與蒙古族政權對立的意思。從這點就可見陳友諒狹隘的民族主義觀念。他並非認為元朝統治者荒淫無道,而是因為他們“非漢人”,所以要驅逐,然後換上由他所領導的“漢人”來當政。這種“皇位輪流坐”的觀念,也是漢代以來中國農民起義的精神動力。
三、朱元璋的最大對手陳友諒為人狡詐、生活奢靡,而且善於利用別人的矛盾與人性的弱點,來獲得自己的利益。因此,他在農民起義的隊伍中,很快獲得一幫人支援。但時間一長,就必然眾叛親離。朱元璋的勢力逐漸強大之後,陳友諒的許多部下都歸順了後起之秀朱元璋。元末農民起義很快形成了兩大陣營:陳友諒與朱元璋。
朱元璋曾這樣評價陳友諒:“友諒亡,天下不難定也。”可見陳友諒的實力不容小覷。但是在鄱陽湖戰役中,陳友諒中流彈死去。朱元璋清繳其“皇宮”財物時,發現金銀珠寶有幾大船,甚至還有一張黃金製作的大床,這讓朱元璋非常感慨:一個尚未建國的“土皇帝”,不但生性多疑,為人殘暴,而且竟這樣追求奢靡的生活。這樣的軍隊,焉能奪取天下?
結語“大義通寶”是陳友諒做“土皇帝”時鑄造的貨幣,發行量不算少,目前市面上能買到真品。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陳友諒的皇帝夢。他不懂經濟,更不懂政治,在自己的統治區域內橫徵暴斂、濫發貨幣,造成了“一人富裕百家衰”的悲慘局面。與元順帝的各種新政相比,陳友諒真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庸人。僅憑狹隘的民族主義,就想奪取天下的春秋大夢,註定要走向破滅。
另外,雖然歷史上提到陳友諒多是貶義評價,但無法否認的是,他是剷除元朝殘酷統治的英雄人物,在他治下的區域,推行屯田,使得當地一片欣欣向榮。據說他計程車兵同樣紀律嚴明,深受百姓的愛戴,以至於幾百年之後,他墳墓的香火從未斷絕。
-
6 # 秦老胖
歷史上對於陳友諒這個人來說,他總是以一種反派的形式出現,為什麼呢?勝者為王敗者為寇,朱元璋取得天下後,史官當然對朱元璋大讚特贊,如果陳友諒勝利了,那後世對朱元璋的評價那就“呵呵呵呵了”。
我們就來說一下陳友諒吧,小時候的陳友諒生活並不好,出身漁家,每天靠打漁為生,地位低下,而且呢只能生活在船上,同村的人呢都不願意和他來往,總是打罵歧視他,從小在這種環境中成長,因此呢就感到十分 的自卑,因此呢他就決定好好學習,希望改變命運。 後來呢他當了公務員,但是呢這樣並沒有給他帶來什麼提升,該歧視號是歧視他,還經常有人議論他,他決定往上爬,只有權力能讓他滿足。
元末農民起義爆發後,他覺得時機來了,參加徐壽輝、鄒普勝、倪文俊等人領導的天完紅巾軍,初為簿書掾。能成為一代梟雄,沒有點手段是不成的,他行事狠辣,從四書五經裡所學到的那些儒家思想全被丟掉,豎立了偏激的人生信條,那就是,殺人滅口,斬草除根,無毒不丈夫等厚黑技能。他殺了徐壽輝,自立為王,完成了從草根到梟雄的轉變。最後在和朱元璋鄱陽湖水戰中失敗並丟了性命。
他的一生也是充滿的傳奇色彩,只不過呢成了朱元璋的陪襯,沒能夠笑道最後。
-
7 # 悠然讀史
《明史》在評價陳友諒時,說他“性雄猜,好以權術馭下”。
元朝末年,天下大亂,群雄割據、相互攻伐吞併,陳友諒、張士誠和朱元璋成了最後的贏家。一山不容二虎,何況是三家,在這三家中,實力最強陳友諒成了朱元璋平定南方最大的障礙。
陳友諒漁民出身,湖北沔陽府玉沙縣人。讀過書,習過武,藝不高但膽子大。1355年,徐壽輝領導的農民起義攻克沔陽後,陳友諒投奔徐壽輝,在丞相倪文俊部下做薄書掾,建了一些軍功得以升職, 升為元帥。此時的元帥雖然為虛職,陳友諒還是抓住一系列機會步步高昇。
太師趙普勝在天完國皇帝徐壽輝與丞相倪文俊聯手下,被迫退出了決策層。丞相倪文俊大權獨攬,還特意表現出不把天完皇帝放在眼裡。皇帝徐壽輝想制約倪文俊,於是準備重新起用鄒普勝。倪文俊得知後,找到自己一再提拔、栽培出來又有能力的的心腹陳友諒商量,幹掉徐壽輝,自己來做皇帝。
圈套設好後,倪文俊突然發動兵變。天完皇帝走投無路,陷入絕境之時,陳友諒卻突然臨陣倒戈,以保駕勤王的名義,率領精兵殺死倪文俊,將他手下的力量全部收編到了自己手上。陳友諒就此華麗轉身,天完國皇帝之下的第一重臣紅人,手握重權,而且還握有重兵。
公元1359年,陳友諒在殺死倪文俊的僅僅兩年,又一次同室操戈,殺了天趙普勝。公元1360年,陳友諒以向皇帝彙報軍情的名義,安排一個士兵用鐵器殘忍的殺了徐壽輝。徐壽輝一死,40歲的陳友諒自立為帝,改國號為大漢,改年號為大義元年,以江州也就是今天的江西九江為都城。
公元1363年七月,陳友諒與朱元璋在鄱陽湖大決戰。此戰,雙方投入的總兵力共為八十萬人。其中,陳友諒投入六十萬兵力,朱元璋投入二十萬人馬。大戰持續時間近四十天,整個鄱陽湖上,漂浮著數不勝數的屍體,愁雲慘霧之間,湖水為之色變。在戰鬥中,陳友諒中箭身亡,一代梟雄就此結束了一生。
陳友諒生性多疑,心狠手辣,恩將仇報,殺死徐壽輝和倪文俊兩位大恩人。導致眾將領不能齊心協力,在生死戰中,優勢兵力下依然敗北,朱元璋以弱勝強,打敗南方最強的對手陳友諒。
-
8 # 沐晴吆
在朱元璋征戰沙場的軍事生涯中,有一個人不得不提及,他是朱元璋真正的對手,一個令朱元璋感到害怕的敵人,那就是陳友諒。 在元末農民起義中,朱元璋是屬於後來居上者。他的對手陳友諒可是名副其實的老前輩,當朱元璋還在郭子興帳下賣命的時候,陳友諒已經是大漢國的皇帝,不過,他這個皇帝的來路讓人覺得不齒。 陳友諒是將自己原來的主子,天完國皇帝徐壽輝殺死之後自立為帝的。你想想連自己的主子都能下得了手,他的手段可想而知有多狠毒。
在公元1361年,陳友諒率領了大軍前去攻打朱元璋的老巢,一路之上沒有人能夠阻攔。最後朱元璋也沒有投降,而是採用軍事的建議,誘敵深入,在城外設埋伏。最後陳友諒和朱元璋大戰在龍灣,這次大戰陳友諒敗了,原因是因為潮落,船隻大量被擱淺,導致無數死傷,戰艦也損失了,陳友諒最後只能坐小船逃走。最後陳友諒放棄了太平,到了江州。 在公元1363年,陳友諒又再次出兵六十萬,所有精銳部隊全部進攻朱元璋佔領的洪都。最後打到朱元璋親自出兵前去支援,兩個人相遇,開始激烈的交戰。最後朱元璋的船差點被陳友諒手下的將領俘虜,常遇春把張定邊射傷朱元璋才逃過這一劫。最終朱元璋用火攻,把陳友諒的精銳之師擊敗了,陳友諒也在逃亡的途中被箭射死,從此陳友諒結束了他的一生。
陳友諒也算是當時的一代梟雄,成為朱元璋一生中最強有力的競爭對手,朱元璋曾說過,陳友諒死亡,天下就不難平定,看來陳友諒在朱元璋的心中是一根刺,成就宏圖霸業的絆腳石,擊敗之後他的江山做的更穩。
-
9 # 山顛一壺清酒r
陳友諒湖北沔陽人,元朝末年群雄之一,農民起義領袖,中國元末大漢政權建立者。
元朝末年,陳友諒撲魚模蝦,很多人看不起他,後進入縣衙當了小吏眾人依舊看不上他,但平平穩穩過來幾年,紅巾軍起義後,起義軍路過他家鄉,吃著元朝飯的陳友諒造反了。
初為簿書掾,後以功升元帥。
元至正十七年(1357)九月,倪文俊謀害徐壽輝未成,逃奔黃州,投奔陳友諒,陳友諒殺倪文俊,將其頭顱獻給徐壽輝。深得徐壽輝信任,後控制徐壽輝統領其軍隊,最終將其殺害。
漢政權建立後,一面繼續進行反大元戰爭,一面把軍事重心放在對鄰境朱元璋部的戰爭上。陳朱之間的戰爭是封建統一戰爭,前後進行了三年多,歷龍灣(至正二十年閏五月)、江州(二十一年八月)、鄱陽湖(二十三年夏)幾次重大戰役。大商將士多數是天完舊屬,對陳友諒的篡權奪位深為不滿,在戰爭中相繼倒戈降朱,使陳友諒接連敗北。
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七至八月陳又與朱元璋戰於鄱陽湖,史稱“鄱陽湖之戰”,朱元璋採納郭興的建議,用火攻擊敗商軍,陳友諒突圍時又起大戰,陳從船艙中探頭出來,竟中流矢(箭)而死。
-
10 # 孤膽騎俠
1359年,陳友諒挾持徐壽輝,遷都江州(今江西九江),自立為漢王。次年(1360年)閏五月十六日,其在採石五通廟登基稱帝,國號漢,改年號為大義,建立陳漢政權。以鄒普勝為太師,張必先為丞相。隨即陳友諒與張士誠合攻朱元璋,並趁機出兵圍住朱元璋的金陵應天府,朱元璋遣部下胡大海進攻信州,迫陳友諒回師救援。朱元璋一面離間張士誠,張按兵不動。陳、朱雙方在金陵城(今南京)西北的龍灣(今南京市大勝關)展開惡戰,不巧江水退潮,百艘鉅艦擱淺,陳友諒大敗,敗走江州(今九江)。
陳友諒廣義上在位時間為4年,狹義上為3年。1363年10月3日鄱陽湖之戰的時候,陳友諒身中流矢,卒年四十四歲。
早年事蹟
陳友諒少時好學,略通文義,姿貌豐偉,膂力過人,優於武藝,弱冠仕元任元沔陽總管府“獄吏”。
反元路途
元惠宗(元順帝)至正十一年(1351年)八月,徐壽輝、彭瑩玉、鄒普勝等人在蘄州(今湖北蘄春南)起事。同年(1351年)十月,攻克蘄水(今湖北浠水),據此建立政權,國號宋(一說天完),年號治平,徐壽輝被擁立為帝。陳友諒投效紅巾軍將領倪文俊麾下的“北瑣紅軍”,開始反元。
至正十五年(1355年)正月,徐壽輝遣其將倪文俊復破沔陽,陳友諒於黃蓬起義被編入天完紅巾軍,初為簿書掾,徐壽輝授其為沔陽州總管府總管。同年八月,陳友諒協助倪文俊攻佔武昌、漢陽,並負責督建天完朝漢陽皇宮,同時發現鯰魚套江灣是建打金場、泊船、修船、造船的極好地方,於是就動手將沔城打金場搬至鯰魚套,定名為武昌打金場。陳友諒任命楊從政為武昌打金場總管。楊從政上任後,立即組織工匠進行研製,根據當時戰爭的需要,[原創研究?]研製出“混江龍”、“塞斷江”、“撞倒山”、“江海鰲”等功能各具的大型戰艦。
至正十六年(1356年),陳友諒晉升為天完“領兵元帥”,出任黃州路總管府總管。陳友諒率部水陸並進,蔽江東下,一舉攻下江州。
至正十七年(1357年)九月,陳友諒襲殺倪文俊,因功升為“平章政事”,自稱勤王,自稱宣慰使,起兵攻下江西諸路,連克江西、安徽、福建等地。
至正十八年(1358年),陳友諒率軍從武昌順江而下,攻陷安慶,又破龍興、瑞州。而後分兵攻取邵武、吉安,而自己則領兵進入撫州。不久,又破建昌,接連取得贛州、汀州、信州、衢州。
漢王
至正十九年(1359年),陳友諒殺將領趙普勝,挾徐壽輝,遷都江州(今江西九江),自立為漢王。
建國
至正二十年(1360年)閏五月,陳友諒攻陷太平路,命死士在太平路採石(今安徽省馬鞍山市)五通廟內刺殺徐壽輝。十六日戊午(6月16日),陳友諒於採石五通廟登基稱帝,國號漢,改元大義,以鄒普勝為太師,張必先為丞相。隨即與張士誠合攻朱元璋。朱元璋金陵應天府被陳友諒趁機圍住,只好遣胡大海進攻信州,迫陳友諒回師救援。朱元璋一面離間張士誠,張按兵不動,又命屬下康茂才向陳友諒詐降並作為陳友諒在朱元璋軍中內應,結果康茂才引陳友諒軍到金陵城(今南京)西北的龍灣(今南京市大勝關),中了朱元璋在當地的伏兵,後江水退潮,漢軍百艘鉅艦擱淺,陳友諒大敗,敗走江州(今九江)。
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陳友諒遭遇朱元璋西剿。因為割據的地理原因,陳友諒與朱元璋相靠,陳友諒自恃兵力強大,想向東攻取應天。陳友諒親率水師東下,到達江東橋,雙方戰於龍灣(今江蘇南京城郊),陳友諒大敗。因為是潮落,船被擱淺,死者無數,喪失戰艦數百艘,陳友諒只得坐小船逃走。張德勝乘勝追擊,在慈湖被其打敗,焚船。馮國勝率五路大軍乘勝追擊,陳友諒派出皂旗軍迎戰,復大敗。陳友諒放棄太平路(今安徽當塗),逃至江州。朱元璋軍乘勝攻取安慶,陳友諒的部將於光、歐普祥都繳械投降。
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陳友諒派兵再次攻陷安慶。被朱元璋親自率軍討伐長驅直入抵達江州後,陳友諒復失安慶。陳友諒戰敗後,連夜攜妻帶子逃往武昌,其部將吳宏以饒州投降,王溥以建昌投降,胡廷瑞以龍興投降。
Hayohko.png
戰歿
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四月壬戌,陳友諒大舉兵圍洪都(今南昌),史稱洪都保衛戰。本年8月30日,陳友諒復率六十萬水軍在鄱陽湖進攻朱元璋,朱以水軍二十萬親征,是為“鄱陽湖之戰”。陳友諒自恃鉅艦出戰,採用炮攻,差點捕獲朱元璋。隨後,朱元璋採納郭興的建議,利用東北風而改用火攻,致使陳友諒部大量受損。之後朱元璋利用鄱陽湖水位降低便於小舟活動,改為分兵水路圍攻陳友諒。同年八月壬戌(10月3日),陳友諒突圍時起霧,陳從船艙中探頭出看,竟中流箭而死,漢軍潰敗。隨後朱元璋圍攻武昌,並盡佔湖北各地。
死後
陳友諒死後,張定邊等人在武昌立陳友諒次子陳理登基為帝,改元德壽。
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二月,朱元璋的西吳軍廖永忠部兵臨武昌城下,其帝陳理出降,陳友諒所建立的陳漢政權就此亡國。陳理被朱元璋召至金陵,封為歸德侯,洪武五年(1372年)陳理及其九族被流放至朝鮮半島,陳理之子早逝,絕後。
-
11 # 東風羅
在我看來,陳友諒作為元末起義軍中兵鋒最盛的一支,可稱之為當世梟雄無疑。然而同時他又是一個“成也無情,敗也無情”的人。
-
12 # 永恆56275
陳友諒(1320年-1363年10月3日),原名陳九四,湖北沔陽人;元朝末年群雄之一。農民起義領袖,陳漢開國皇帝。
1351年,徐壽輝起兵,建立天完政權,友諒投效其將領倪文俊麾下。1357年九月襲殺反徐壽輝的倪文俊,自稱勤王,自稱宣慰使,起兵攻下江西諸路,連克江西、安徽、福建等地。
1359年,殺天完將領趙普勝,挾徐壽輝,遷都江州(今江西九江),自立為漢王。次年,攻陷鳩州,殺徐壽輝,隨即登基,稱大漢皇帝,國號漢,改元大義,以鄒普勝為太師,張必先為丞相。
1363年,陳友諒率六十萬水軍進攻朱元璋,但在鄱陽湖大敗,陳友諒也在突圍時中流箭而死,年四十四歲。
陳友諒死後,張定邊等人在武昌立陳友諒次子陳理登基為帝,改元德壽。次年,朱元璋西吳軍廖永忠部兵臨武昌城下,陳理出降。
-
13 # 蒙娜俊夫
我先來介紹一下陳友諒。
陳友諒,沔陽漁家之子。祖父陳千一原本姓謝,因入贅陳家,才跟隨其姓,父陳普才有五子,陳友諒排行第三。
他少時讀書,略通文義,膂[lǚ]力過人,閒習武藝。有一卜者在察看過其祖先的墓地之後說:“日後定會富貴。”陳友諒心中暗喜。他曾任縣裡的小吏,但這並非他的目標。
1355年(至正十五年)正月,徐壽輝遣其將倪文俊復破沔陽,陳友諒於黃蓬起義,加入紅巾軍,初為簿書掾[yuàn],後以功升元帥。
1357年(至正十七年)九月,倪文俊謀害徐壽輝未成,逃奔黃州,投奔陳友諒,陳友諒乘機殺了倪文俊,吞併了他的軍隊,自稱宣慰使,隨即又稱平章政事。
1358年(至正十八年),陳友諒率軍攻陷安慶。四月,破龍興路(今江西南昌)、瑞州(今江西高安)。五月,分兵攻取邵武、吉安路(今江西吉安),而自己則領兵進入撫州。八月,破建昌路(今江西南城)。九月,破贛州。十一月,破汀州。1359(至正十九年)三月,破衢州、襄陽路。十月,遣部將王奉國攻信州(今江西上饒)。
建漢稱帝
當時,長江以南只有陳友諒部最強。朱元璋攻取太平府(今安徽馬鞍山)後,與他為鄰。陳友諒攻陷池州,朱元璋派常遇春率軍前去攻打陳友諒,奪取池州。趙普勝是有名的驍將,號稱“雙刀趙”。開始與俞通海等駐紮巢湖,一起歸附朱元璋,後來叛歸徐壽輝。這時他正為陳友諒駐守安慶,多次引兵爭奪池州、太平,到處搶掠。朱元璋為此擔憂不已,於是引誘趙普勝的食客,讓他潛入陳友諒軍中去離間趙普勝。趙普勝沒有發覺,見到陳友諒的使者總是訴說自己的功勞,覺得自己有恩於陳,臉上露出悻悻的表情。陳友諒由此懷恨心中,懷疑他要背叛自己。
1359年(至正十九年),陳友諒以會師為名,從江州突然來到安慶,趙普勝在雁汊以燒羊迎接,當他剛一登船,陳友諒便馬上殺了他。徐壽輝想遷都龍興,陳友諒不同意。
1360年(至正二十年),徐壽輝仍然決定遷都龍興,倉促從漢陽出發,臨時駐紮江州。江州是陳友諒管轄之地,他命士兵埋伏在城外,然後將徐壽輝迎入城中,馬上緊閉城門,將徐壽輝所部全部消滅。隨即以江州為都,挾奉徐壽輝居於此地,而陳友諒則自稱漢王,設定王府官屬。四月挾持徐壽輝自樅陽攻克池州,隨後張德勝的援軍收復了池州。五月,進攻太平。但太平城堅不可拔,於是陳友諒軍便利用大型船隻靠近西南城牆,士兵們順著船尾爬過矮牆進入城內,攻克太平城,殺守將花雲。
此後,陳友諒便愈加驕狂。陳友諒部進駐採石磯後,他派遣部將假裝到徐壽輝面前陳述事情,趁機安排壯士用鐵器擊碎徐壽輝的腦袋。徐壽輝一死,陳友諒便以採石五通廟為行殿,即皇帝位,國號漢,改元大義,太師鄒普勝以下都是以前的舊官。陳友諒即位之日正巧遇上大風大雨,群臣們排列在沙岸上向他道賀,沒能按禮儀行事。
大戰朱元璋
陳友諒性情強硬而多疑,喜歡以權術控制部下。他已自稱皇帝,而且盡佔江西、湖廣之地,便自恃兵力強大,想向東攻取應天府(今江蘇南京)。朱元璋擔心陳友諒與張士誠聯合,在劉基的建議下,遣胡大海直取廣信府(今江西上饒)斷其後路,又設計命陳友諒的老朋友康茂才寫信引誘他,讓他迅速趕來。陳友諒果然率水師東下,到達江東橋,呼叫康茂才,無人答應,才知道自己被騙了。
火燒陳友諒
雙方戰於龍灣(今江蘇南京城郊),陳友諒大敗,因為潮落,船被擱淺,死者無數,喪失戰艦數百艘,陳友諒只得坐小船逃走。馮國勝率五路大軍乘勝追擊,又大敗陳友諒於採石磯。於是陳友諒放棄太平,逃至江州。朱元璋軍乘勝攻取安慶,陳友諒的部將於光、歐普祥都繳械投降。第二年,陳友諒派部將張定邊再次攻陷安慶。
1361年(至正二十一年)八月,朱元璋親自率軍討伐,俞通海、趙德勝大破陳友諒水軍於安慶,長驅直入抵達江州。陳友諒戰敗,連夜攜妻帶子逃往武昌。朱元璋攻克江州,乘勝攻佔蘄州,又攻佔安慶。他的部將吳宏以饒州投降,王溥以建昌投降,胡廷瑞以龍興投降。
戰死鄱陽湖
陳友諒眼見其疆土日益減少,十分憤怒,於是製造了數百艘樓船。這些船均高數丈,用丹漆粉飾,每艘船都有三層,設有走馬棚,船上船下人語之聲互不相聞,櫓箱都用鐵裹住。
鄱陽湖大戰
1363年(至正二十三年),陳友諒率大軍六十萬,船載家屬百官,盡發精銳進攻南昌,飛梯衝車,百路並進。朱元璋的堂侄朱文正及鄭愈堅守南昌三個月,朱元璋親自率軍前去援救,陳友諒聽說朱元璋將到,便撤除對南昌的包圍,向東出鄱陽湖,與朱元璋在康郎山相遇。陳友諒集合鉅艦,以連鎖為陣。朱元璋軍不能仰攻,連戰三日,損兵折將,漸感不支。但是不久,颳起了東北風,朱元璋便下令放火焚燒陳友諒的船隻,其弟陳友仁等都被燒死。陳友仁號稱五王,瞎一眼,卻智勇雙全,他死後,陳友諒為之喪氣。在這場戰鬥中,朱元璋船雖小,卻輕便易行;陳友諒雖是鉅艦,卻不能進退自如,故而戰敗。
朱元璋的坐船是白桅杆,陳友諒便與其將士約定第二天集中兵力猛攻白桅船。朱元璋知道後,下令將所有船的桅杆都漆成白色。第二天再戰,從早晨到中午,陳友諒軍大敗。陳友諒想退保革奚山,但朱元璋已預先扼住湖口,攔截其退路。
在堅持數日之後,陳友諒與眾將商量擺脫困境的對策。右金吾將軍說:“既然出湖困難,我們就應當焚船登陸,直奔湖的南岸以圖再舉。”左金吾將軍說:“這是向敵人示弱,他們利用步騎追趕我軍。進退之間我們將失去自己的地盤,大勢也將去也。”陳友諒不能作出決定,既而說道:“右金吾將軍所言有理。”左金吾將軍因其意見未被採納,便率所部投降了朱元璋;右金吾將軍知悉後,也率部投降。陳友諒處境更加困難。
朱元璋給陳友諒寫了兩封信,信的內容大致如下:“我想與你約定,你我各安一方,以待天命。你卻盤算失誤,企圖加害於我。我軍只以少量兵力,便攻取了你龍興十一郡,你還不悔過,重新挑起戰端。首先被困在洪都,再敗於康郎,骨肉將士被葬身於火海。你即便僥倖生還,但也應當取消帝號,坐待真正的主人,不然將會喪家滅姓,到那時就悔之晚矣。”陳友諒收到信後怒不可遏,不予回信。時間一久,陳友諒軍中糧食漸絕,只得突圍衝出湖口。朱元璋的將領們從上游加以攔截,雙方大戰於涇江口,漢軍且戰且走,但日落之時仍未能擺脫。陳友諒當時從船中伸出頭來,指揮作戰,卻被飛箭射中,貫穿頭顱,陳友諒當即死去。頓時,陳友諒軍土崩瓦解,太子陳善兒被擒,太尉張定邊趁夜挾持陳友諒的次子陳理,載上陳友諒的屍體逃回武昌。陳友諒生前生活奢侈,曾經制造了一張鏤金床,做工非常精巧,宮中其他器物也是一樣。他死後,江西行省將鏤金床獻給朱元璋,朱元璋感嘆道:“這張床與孟昶的七寶便壺有什麼不同呢?”然後下令有關官員將它熔掉。
朱元璋大戰陳友諒
張定邊等護陳理返回武昌後,立陳理為帝,改元德壽。
1364年(至正二十四年)二月,朱元璋西吳軍廖永忠部兵臨武昌城下,陳理出降,漢亡。陳理至應天,元璋封為歸德候。數年之後,朱元璋出於“安全感”,將其送往高麗定居,“平安無事”。
-
14 # 今古大觀
陳友諒元末的一個牛人,從一個漁民、縣吏能做到領兵元帥、陳漢皇帝,在歷史上也是曲指可數的人物。
他一度成為朱元璋最強有力的對手,軍事實力也曾比朱元璋強大。他的人生也充滿傳奇色彩。
出身低微陳友諒是現在的湖北仙桃人,弟兄五個,排行老三。小時候讀過幾年書,曾靠打魚為生。
因為人比較聰明,有文化做過沔陽縣吏。有相士看過他家祖上墓地風水說:“這家以後必出貴人。”陳友諒當時在場,聽後非常高興。陳友諒不滿足做個縣吏,這貴人之說更加堅定了,陳友諒辭職別圖之心。
成功逆襲俗話說樹挪死,人挪活。
做一個縣吏根本安撫不了,陳友諒想建功立業的心。他毅然決然炒了沔陽縣令的魷魚,投入到轟轟烈烈的起義大軍中,在徐壽輝的領兵元帥倪文俊手下做了個文書。
由於他善於謀化,深得倪文俊器重,他多次立下軍功,不久也做到領兵元帥的職務。
徐壽輝建立天完政權,擁有雄兵百萬,戰將百員,但真正掌握軍政大權的人是倪文俊。
倪文俊雖勇猛善戰,但其人權力慾極高,對下無恩對上不忠。他貪圖富貴,曾有意帶領起義軍投降元朝,由於元朝方面沒答應他的要求而做罷。他看徐壽輝穩坐皇位,大完政權如日中天,想密謀殺害徐壽輝自立,結果事情敗露,他匆忙逃奔部下陳友諒那裡。誰料陳友諒比他野心還大,陳友諒把倪文俊殺害後,不但盡收倪文俊舊部,還勤王有功,大完軍政大權盡落陳友諒之手。可謂一飛昇天。
欲速則不達陳友諒做的最錯誤的事就是,掌握大完軍政大權後,不久就殺害了大完皇帝徐壽輝
急不可待地去建立陳漢政權,自己做皇帝。大完政權的人,表面上服從了陳友諒,一有風吹草動就有變故。在與朱元璋交戰時,很多兵士,臨陣倒戈就是最好的佐證。
鄱陽湖大戰中陳友諒部有60萬兵力,朱元璋部投有20萬兵力,陳友諒卻戰敗,雖說勝敗跟用兵有關,也應該跟上下是否一心不無關係。
陳友諒中了朱元璋的離間計,殺害手下猛將趙普勝,充分暴露陳友諒用人問題。
陳友諒雖然善於玩弄權術,但手下缺少謀士智囊,自己再怎麼聰明,也比不了群策群力的朱元璋。
陳友諒看似強大,最終不堪一擊,身死國滅,給後人留下了無盡的感嘆。
圖片:源自網路
-
15 # 小林子生活日記V
在我看來,陳友諒作為元末起義軍中兵鋒最盛的一支,可稱之為當世梟雄無疑。然而同時他又是一個“成也無情,敗也無情”的人。
所謂其無情
陳友諒是漁民出身,當時的漁民大多數衣食住行都在穿上,既很少與外界交流,同時也因常年與魚腥之物打交道,身上難免有異味(一部叫《花好月圓》的喜劇片裡就有對古代漁民身上異味的戲劇化描述)。幼年遭受貧苦、孤僻,以及被所有其他人嘲笑、冷眼的經歷或許給陳友諒留下了過於深的陰影,也給他帶來了異乎常人的出人頭地的渴望。於是,在這種渴望下,人情味顯得不是那麼重要了,在那些陰影中,他不難對這個給他冷眼、嘲笑的世界採取無情的態度。
-
16 # X東方破曉X
元末義軍首領陳友諒,原名陳九四,祖籍湖北,家族世代打魚為生。
其祖父陳千一原本姓謝,後入贅陳家,改為陳姓。
父親陳普才有五個兒子,陳友諒排行老三。
陳友諒的成功是這樣的:
元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陳友諒投奔了徐壽輝部將倪文俊。
至正十七年(1357年)九月,倪文俊發動叛亂,陳友諒誅殺倪文俊,自稱宣慰使,攻克贛、皖、閩等地。
至正十九年(1359年),陳友諒誅殺趙普勝,挾持徐壽輝遷都江州(今屬江西九江),自稱漢王。
至正二十年殺害徐壽輝,自稱皇帝,建立漢國,改元大義。
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陳友諒親率六十萬水軍攻打朱元璋,大敗於鄱陽湖,突圍時被流箭射中身亡,時年四十四歲。
部下張定邊等擁立陳友諒之子陳理即位,次年,朱元璋大軍直逼武昌,陳理投降,漢國宣佈滅亡。
陳友諒失敗,朱元璋評價說:“友諒亡,天下不難定也!”
足可見陳友諒在元末群雄中的突出地位。
陳友諒的成功之路實在是不太光明,但做為主力三支起義軍(陳友諒朱元璋張士誠)之一的他,在轟轟烈烈的推翻殘暴元朝統治者的戰鬥中,絕對是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
17 # 紅紅火火講歷史
導語: 陳友諒,是元朝未年起義反元梟雄之一。生於今湖北省仙桃市人。原名叫陳九四,是一個普通的漁家子弟。在家裡排行第三。幼年曾書塾習文,天生臂力過人,以是習練武藝。元朝末年,天下反元群雄並起。有天完國紅巾軍領袖徐壽輝,派部將倪文俊攻陷湖北沔陽,陳友諒在黃蓬起義響應,加入倪文俊起義軍,從此開啟了他爭霸天下的道路。由於會識文斷字,獲得了倪文俊的欣賞,很快官至元帥,掌握了軍權。
一,為人猜忌而無恩義,好弄權術收買人心。
陳友諒性格剛強硬朗而內心多疑,喜歡以權謀收買人心而好殺!他一生奪取權力心狠手辣從無恩義。第一個欣賞提拔他的伯樂是倪文俊,可在倪文俊反叛徐壽輝兵敗後,去投靠陳友諒時,陳友諒為了權力和富貴,馬上反目翻臉不認人,殺了倪文俊賣主求榮。轉身投靠了第二個伯樂徐壽輝。徐壽輝對陳友諒信任有加,可也擋不住陳友諒對權力的渴望,公元1360年,陳友諒強行吞併徐壽輝兵馬。挾制徐壽輝為傀儡,後來命壯士用鐵錐擊殺徐壽輝,徹底奪取了天完國紅巾軍最高權力。所以,陳友諒是一個忘恩負義,很有野心的人。
二,為人有領導力和組織力,有一定軍事才幹。
陳友諒掌握天完國紅巾軍後,充分發揮了他的領導力和組織力,整合天完國上下資源,展開了對元朝的犀利進攻。陳友諒的軍事才能發揮的淋漓盡至。從1358至1360年,陳友諒率軍攻陷安慶,龍興,瑞州。隨後兵進江西,先後攻陷邵武,吉安,撫州,贛州,南昌,九江,一統湖廣,江西大片地盤。勢力直達江浙與吳王朱元璋的領土接壤,擁兵六十萬,建國號漢,稱帝建制。從政治上說明陳友諒是一個合格的領袖,從軍事上肯定陳友諒有才幹。所以,陳友諒才成為朱元璋最強大的一個敵人。
三,為人驕傲自大不服輸,拿得起放不下,政治眼光短視。
最後總結: 陳友諒驕傲自滿的性格,在與明太祖朱元璋爭奪天下的大戰中,缺少了妥協和圓滑。讓他在第一次與朱元璋大戰時被擊敗,喪失了大片領土。陳友諒逃往武昌。本來勝敗兵家常事,正應該休養生息,謀東山再起。朱元璋以反元大局著想,連寫兩封信給陳友諒議和。陳友諒又缺少政治智慧和眼光,非常短視的拒絕了議和。結果是鄱陽湖大戰,被朱元璋徹底擊敗,而身死國滅。
-
18 # 天香引
陳友諒是湖北沔陽府玉沙縣人,治下在今天的湖北省沔陽西南的沔城。此人出身漁家,從各種記載中判斷,他懂經史,通武事,膽氣豪壯。但是,種種情形表明,他很有可能屬於那種藝不算很高膽子卻極大,膽子雖然很大心並不細且很黑那一流人物。
元末天下大亂之後,陳友諒投奔到了徐壽輝領導的農民起義軍——天完紅巾軍中,在丞相倪文俊部下做薄書掾,大概是主管總務簿冊一類的小官。隨後,逐漸以軍功升任為元帥。聽起來這個名頭很嚇人,當時卻並不值錢。
不過,種種跡象表明,這位陳友諒不完全是虛張聲勢,他還真的掌握了一支有相當實力的部隊。當時,天完國皇帝徐壽輝與丞相倪文俊合謀,把太師鄒普勝排擠出了決策層。不久,這位丞相便大權獨攬,露出不把天完皇帝放在眼裡的模樣。於是,皇帝徐壽輝準備重新起用鄒普勝來制約倪文俊。倪文俊知道後,將自己一再提拔、如今已經獨當一面的心腹陳友諒找來,商量著索性幹掉徐壽輝,自己來做這個皇帝。
誰知,就在倪文俊設下圈套,發動兵變,天完皇帝已經陷入走投無路的境地之際,陳友諒卻突然臨陣倒戈,以保駕勤王的名義,率精兵三下五除二便打跑並在後來幹掉了倪文俊,將他手下的力量全部收編到了自己手上。陳友諒就此成為天完國皇帝之下的第一重臣,不但握有重權,而且握有重兵。
陳友諒雖然有保駕之功,但名義上相當冠冕堂皇,顯然有悖於江湖道義。不過對陳友諒來說卻是一點都不重要,原因是此人號稱“素懷大志”。我們知道,中國歷史上許多此類素懷大志的人士,一般都會把別人的腦袋看得很輕。不管他們嘴上怎麼說,但在內心深處,“寧願我負天下人,莫讓天下人負我”則是他們永遠最真實的信條。
因此,這種人大多都很有點“笑罵由人,我自為之”的氣概。他們行起事來,一般只看自己需要與否,並不在乎割下任何妨礙了他們利益的人們的腦袋。這種人在江湖上大多聲名狼藉,很難存身,卻常常可以在政治上出人頭地。這可能是“行大事者不拘小節”、“無毒不丈夫”之類成語在中國官場與名利場上特別多的原因之一。我們無法證明陳友諒不屬於此類人士。
公元1359年,即元至正十九年九月,陳友諒在幹掉倪文俊兩年之後,再一次同室操戈,殺掉了天完紅巾軍最孚眾望的重要將領趙普勝。
又過了八個月,公元1360年,即元至正二十年閏五月,他以向皇帝彙報軍情的名義,安排一個衛士用鐵錘擊碎了徐壽輝的腦袋。
由此,陳友諒自立為帝,改國號為大漢,改年號為大義元年,以江州也就是今天的江西九江為都城。當年,陳友諒四十歲。
《明史》在評價陳友諒時,說他“性雄猜,好以權術馭下”。用今天的語言表述,此人很可能具有極強的組織與控制能力、好弄權術且狠辣。他不停地幹壞事,其所作所為,距離一個“義”字,相去可謂遠矣。然而,他卻敢於把自己的年號定為“大義”,並且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將各個派別的各路人馬相當迅速地整合到自己麾下。由此,可以看出其梟雄的本事與特色。
公元1363年,即元至正二十三年,七月,爆發了歷史上相當著名的鄱陽湖大戰。這次大戰,可能是中國歷史甚至是世界歷史上投入人員最多、規模最大的一次水上大會戰,也是陳友諒與朱元璋之間決定生死的大決戰。大戰中,雙方投入的總兵力共為八十萬人。其中,陳友諒投入六十萬人,朱元璋投入二十萬人。大戰持續時間近四十天。是時,整個鄱陽湖上,漂浮著數不勝數的屍體,愁雲慘霧之間,湖水為之色變。以至於此後相當長一段時間裡,湖邊的人們不敢捕食湖中的魚蝦鱉蟹。陳友諒昔日作為所累積起來的惡果,在這次大會戰中顯露出來了。
先是除去倪文俊,並將趙普勝、徐壽輝殺死後,他們手下幾員相當厲害的大將如丁普郎、傅友德等許多人陸續叛投朱元璋。傅友德後來成為朱元璋麾下獨當一面、戰功極為顯赫、幾乎百戰百勝的將軍。
而丁普郎則與鄒普勝、趙普勝等人同是白蓮教中“普”字輩的義氣深重的兄弟。他對陳友諒極為憤恨,發誓要一命換一命,陳友諒必須用自己的腦袋作為背信棄義的代價。因此,在鄱陽湖大戰中,這位丁普郎完全是一副不要命了的打法,意思很明白,就是隻要能幹掉陳友諒就行,自己死活無所謂。最後,此公身受十幾處傷,仍然大呼殺賊而不退。短兵相接的冷兵器時代,一方前敵大將的如此戰法,顯然對交戰雙方計程車氣具有極大影響。
此時,陳友諒一方雖然人多勢眾,號稱六十萬,但在史書記載中,能夠見到名字的、拼死作戰的將領卻只有陳友諒嫡系的一兩員大將。那些被強力整合進來的人們,似乎並沒有什麼特別出色的表現。
一場戰役,雙方人數相差懸殊,一方佔有壓倒優勢,卻一開打便成了一場膠著戰,上述因素可能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而這種膠著狀態,恰恰是陳友諒應該極力避免的。因為與朱元璋準備得很不錯的後勤補給比較起來,陳友諒人數上佔壓倒優勢的六十萬大軍,立即在茫茫鄱陽湖上顯現出了組織與補給上的困難。
尤其糟糕的是,在雙方勝敗尚未分明的時刻,陳友諒部下的兩員重要將領——左右金吾將軍又先後率兵投到朱元璋的陣營。這可能使草莽氣息頗重的“大漢”皇帝陳友諒頓時陷入了一種焦躁之中。於是,在隨後的一次激戰中,這位焦慮得已經失去鎮定的皇帝掀開自己旗艦的簾障檢視戰況,結果,被一支不知發自誰人之手的箭矢一箭射中眼睛,並貫穿頭顱,當場死亡。就這樣,其統帥的六十萬大軍,在佔據了天時、地利和人數上絕對優勢的情形下,死的死,逃的逃,降的降,只有很少一部分跑回了大本營。建國僅僅三年的“大漢”國,不久便土崩瓦解。
從眾多史料的記載來看,陳友諒雄心不小,膽量極大,而且也不乏以權術駕馭部下的能力。因此,很短時間裡,便迅速整合出一個在割據群雄中土地面積最大、人口與兵力最多的“大漢”國,一時間相當咄咄逼人。
從投身造反開始,到自立為“大漢”皇帝,他只用了不到十年時間。這種順風順水,可能造成了他極好的自我感覺,以為自己真的是天之驕子,天命所歸。於是驕橫自負,甚至在處理事關重大的軍國大事時,都顯得相當粗疏草率。顯然,此人綜合素質中的重大缺陷,是導致其毀滅的致命傷。他似乎從來沒有過謀定後動、事緩則圓的深謀遠慮,做起事來,常常是跟著感覺走,事到臨頭先幹了再說。很有點兒拿破崙“先投入行動,然後再見分曉”的氣概。可惜,他不是拿破崙,他沒有拿破崙的政治、軍事天才,好運氣也不會永遠籠罩在他的頭上。
-
19 # Karl翼
陳友諒(1320年-1363年10月3日),原名陳九四,湖北沔陽人;元朝末年群雄之一。農民起義領袖,陳漢開國皇帝。
1351年,徐壽輝起兵,建立天完政權,友諒投效其將領倪文俊麾下。1357年九月襲殺反徐壽輝的倪文俊,自稱勤王,自稱宣慰使,起兵攻下江西諸路,連克江西、安徽、福建等地。
1359年,殺天完將領趙普勝,挾徐壽輝,遷都江州(今江西九江),自立為漢王。次年,攻陷鳩州,殺徐壽輝,隨即登基,稱大漢皇帝,國號漢,改元大義,以鄒普勝為太師,張必先為丞相。
1363年,陳友諒率六十萬水軍進攻朱元璋,但在鄱陽湖大敗,陳友諒也在突圍時中流箭而死,年四十四歲。
陳友諒死後,張定邊等人在武昌立陳友諒次子陳理登基為帝,改元德壽。次年,朱元璋西吳軍廖永忠部兵臨武昌城下,陳理出降。
-
20 # 舊時斜陽
嚴格的說陳友諒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梟雄,他為人處世有著自己的一套理念,那就是該怎麼著就怎麼著,殺人也好,陰謀詭計也罷,都做在明面上,因此我們差不多看到了一個
道德敗壞,壞事做盡,不講信義,喜好權勢殺戮的陳友諒,這種法則用於盛世自然是不行的,可用在亂世,沒人會說什麼,甚至可以說是當時唯一的生存之道。
他唯一的錯誤之處便是過分迷信了這一點,並且通過歷史的車輪將這種法則發展到極致,而不知得收斂從而人心盡失,最終敗於朱元璋。
回覆列表
陳友諒(1320年-1363年10月3日),原名陳九四,湖北沔陽人;元朝末年群雄之一。農民起義領袖,陳漢開國皇帝。
朱元璋的成功與陳友諒的敗亡,在明初的史籍中更多的是以二人的對比來出現的。《明實錄》等諸多文獻主要透過朱元璋與劉基等人的對白,對比兩人的性格、兩支軍隊和兩大政權,以達到美化朱元璋,醜化陳友諒的目的。
明初,劉辰在《國初事蹟》中就透過比較陳友諒與朱元璋二人,定下了勝敗的基調:“陳友諒有趙普勝,疑而殺之,卒致群小離心,尚欲與我太祖角勝,難矣!其驅逐胡元,肇造函夏,詎不易哉?”明朝建立之後,後世史家更是不遺餘地,以陳友諒之亡為教訓,為樹立自己權威的需要,批評、貶低、醜化“戰敗者”,陳友諒的形象進一步被扭曲。
陳友諒的抱負,遠在張士誠之上,明朝人將他比作項羽、李建成等。雖然明朝人持批評意見的居多,但他們對陳友諒的能力、謀略和作風大都予以肯定。如高岱說:“當時論兵強,莫如友諒;友諒常有虎視中原、鯨吞海宇之志,故其用兵如飄風疾雨,屢敗不懾。”高岱在“陳友諒”本傳中,充分肯定了陳友諒的過人之處,高人一等,真乃“一世之雄”!即使是在陳友諒死後,陳理已出降,大批陳友諒的追隨者,他們並沒有投降於朱元璋,而是各自為戰,各守一方,奉陳友諒的旗號,繼續開展反元鬥爭,與朱元璋為敵。
從陳友諒起事到他的敗亡,前後的時間本來不長,又恰值元明易代之際,史家的立場勢必影響到陳友諒的命運。在記載陳友諒與朱元璋在洪都、鄱陽湖的對決時,有一個細節值得注意,即雙方的兵力對比。史載,陳友諒60萬大軍萬眾敗於朱元璋20萬大軍,陳友諒之敗,在於戰術失敗、軍士離心等,朱元璋創造了以弱勝強的經典戰例。實際上,雙方的力量對比並非如此懸殊。
為了展示陳友諒的強大,一些史學家,還描述了陳友諒的裝備精良。比如《明史陳友諒傳》說:樓船數百艘,皆高數丈,每船三重,置走馬棚,上下人語聲不相聞”。這段記載給人的印象是船堅炮利,大有戰無不勝的味道。它實際是營造了強大的外表,為後面陳友諒的失敗做鋪墊。黃雲眉先生結合明初俞本《皇明紀事錄》認為“陳友諒軍隊,戰船質量之差、使用不便,固愈多愈速敗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