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榭茳

    就好比天氣預報,明天的天氣預測準的機率高,但拉長時間來看(往後推一週,一月,一年),預測準機率太低了!!!

    所以資本市場最關鍵的是順勢而為,做好應對!!!

  • 2 # 戰狼村財經

    可以預測,目前任何市場走勢只有三種,上升,下跌,震盪,每一種走勢要轉折的時候可以透過魚餌去預判,魚兒上鉤說明預測就對了。

  • 3 # 陳永信老師

    資本市場是可以預測的但是存在著一定的變數。

    春節前後突來的“黑天鵝”(新冠)一度讓資本市場風聲鶴唳,但出人意料的是——A股挺住了!

    除了農曆新年後的第一個交易日,A股滬指大跌7.72%、創業板指大跌6.85%以外,其後的五個交易日,A股氣勢如虹,滬指五天回漲5.24%,創業板指回漲13.72%,完美收復失地,沒有給踏空者重新上車的機會。

    資本市場“慢牛”依舊可期

    股市當前走向已經充分說明“黑天鵝”的影響並沒有大家想象的那麼大。

    同時,從經濟學基本理論看,企業股票價格是未來長時間內現金流的貼現值。站在當前時點,如果企業在未來10年保持正增長而且本年並沒有產生虧損(或者虧損比例很小),那麼本年(季度)因疫情影響的業績只能佔到企業總價值的2%甚至1%以內。

    因此,對於一個長期運營的優質企業而言,這種僅影響一年(季度)業績的事項如因為系統性或者情緒因素而引發股價的大幅下跌,那在新冠結束之後,股價必然會出現報復性的反彈,價格缺口迅速被抹平的速度可能遠比我們想象的要快的多。

    企業如此,中國經濟發展更是如此,新冠的影響是會影響一季度的GDP增長,但不應過度誇大,因為波動是經濟發展的常態,從長遠來看,這僅僅是中國經濟增長中的一個小插曲而已,完全不可能改變中國經濟企穩向好的增長態勢。

    悲觀造就低谷,低谷孕育反彈。從當下時點來看,即便受新冠的不利影響,A股市場依舊具有很高的投資價值,今年表現值得期待。理由有很多,但核心的,無外乎以下幾點:

    (1)估值便宜,無論是橫向自我比較還是縱向國際比較,A股估值都處於歷史底部。

    (2)經濟逐步回暖,上市公司業績觸底回升,股市“走牛”的基礎不斷夯實。

    (3)貨幣政策寬鬆跡象明顯。全球已經進入降息週期,我國也難以例外,預計央行今年將有多次降準和降息的操作,利好股票等資產價格的上漲。

    (4)增量資金不斷湧入。放眼全球,我國依舊是最具活力的經濟體,外資持續加碼境內資本市場是不可逆轉的趨勢。同時,隨著社保基金、養老金、保險資金、理財子公司資金的加速入市,A股增量資金規模有望井噴式上漲。

    種種跡象表明,股票市場在接下來一到兩年內可能迎來“大年”,財富效應和財富奇蹟有望在資本市場重新上演。對於股市投資者而言,應樂觀看待A股接下來的走勢,逢低可積極佈局,炒股如同賭國運,而賭國運成功的人,何曾被虧待過?

    新變化仍將不斷髮生

    回顧2019年,“改革”成為關鍵詞,註冊制落地、再融資與併購重組鬆綁、加大對外開放、狠抓基礎制度建設……一系列改革舉措在有條不紊地推進,由此,2019年被稱為資本市場鉅變之年。步入2020年,在政策定位不變、改革力度不減的背景下,資本市場還將迎來更多的新變化。

    1、創業板註冊制落地,上市公司井噴

    曾幾何時,國內企業家無比豔羨美國和香港的股市,因為境外上市很快、確定性很強,而國內上市稽核一向嚴格,上市猶如過“鬼門關”,“上一次市要掉一層皮”。

    而今,一切有了巨大的改觀。2018年11月,隨著最高領導在進博會上的一次鄭重宣告,註冊制終於要在國內開始落地,2019年7月,科創板首批25家企業順利上市。

    上交所科創板註冊制的推出,對國內資本市場形成了倒逼作用。深交所最為踴躍,積極申請在創業板試行註冊制,從目前進展看,2020年下半年創業板註冊制將實現落地。同時,主機板、中小板也將很快開啟註冊制改革步伐,速度可能超乎我們想象。

    上市不再稽核,帶來的影響很直接:

    一是上市公司數量將呈現大規模的增長,只要符合基本的業績要求,並進行充分披露,任何公司在理論上都有上市的可能;

    二是A股快速美股與港股化,無人問津的“仙股”會越來越多,好股票會快速“脫穎而出”,資本市場“優勝劣汰”的功能將全面發揮。

    從資料看,美股最高點有8090家上市公司,而A股目前僅3764家,因此可以預計,受益於註冊制的A股,上市公司數量在接下來一兩年有望實現井噴式增長。

    2、上市公司再融資重入萬億時代

    公司熱衷上市的首要目的是實現源源不斷的融資。因此,上市之後,往往再融資和併購重組比較活躍。尤其是作為再融資手段之一的定向增發(簡稱“定增”),2016年一度高達1.6萬億的鉅額規模,是同期IPO融資規模1500億的10倍多,以至於投資者普遍認為定增是資本市場的“抽水機”,是股市價格長期低迷的罪魁禍首。受迫於輿論壓力,2017年2月17日,證監會出臺“定增新規”,嚴格限制上市公司定增融資。政策壓力之下,定增融資規模一落千丈,一蹶不振。

    “一刀切”的監管政策,讓上市公司怨聲載道。2019年開始,順應“民意”,監管理念重大轉向,上市公司再融資政策逐步放鬆,資金面緊張的上市公司重新獲得“補血”的渠道。2019年11月,再融資徵求意見稿出爐,定增融資的門檻和條件得到全面放鬆,天量定增融資預計又將“重出江湖”。

    在併購重組方面,2018年三季度開始,併購重組政策進入實質性的鬆綁通道,但時至今日,政策對併購重組的刺激效果並未顯現,主要原因之一是經濟低迷,加之企業去槓桿嚴重,很多企業元氣大傷,短期內進行併購重組的意願大幅衰減。但是,一切在2020年有了大的改觀,因為經濟開始觸底回暖,上市公司擴張的意願也明顯增強,併購重組交易有望實現大幅攀升。

    種種跡象表明,上市公司又將跑步進入萬億融資時代,經營活力有望重新修復。而上市公司一旦活了,資本市場就活了,經濟發展也就活了。

    3、PE、VC再次迎來光輝歲月

    2016年以前,PE、VC風光無兩,賺得盆滿缽滿。隨後,資本市場陷入震盪,股價開始下跌,上市退出的收益大幅降低,甚至出現“倒掛”的情況,即退出時,二級市場股價低於初始投資入股價格;同時,2018年迎來所謂史上最嚴IPO稽核,過會率僅55.78%,一大批擬IPO公司夢碎髮審委“監管大棒”之下,同樣,背後無法退出的PE、VC也一樣夢碎。前景的暗淡和信心的受打擊,直接導致近兩年私募股權投融資規模的大滑坡。

    資料顯示,2017年是國內股權投資基金的高峰之年,全年人民幣基金募集金額近1.7萬億元,但2018年便急轉直下,數額和家數都大幅下滑,2019年前三季度,募集金額僅為7190億元,預計全年相比2017年下滑近一半左右。資本寒冬,名副其實。

    好在週期總是會見底的,對於PE、VC而言,最艱難的日子已經熬過去了,2020年希望大過困難。

    原因很多,最重要的原因有兩個:

    一是A股市場在全面推進註冊制和併購重組,股權基金退出通道和效率大為增加;

    二是二級市場逐漸回暖,股價和估值明顯提升,退出收益也極為可觀。

    總結為一句話,那就是一級市場與二級市場的聯動效應又開始顯現了。

    4、資本市場邁入全新發展階段

    我國資本市場,一直備受詬病。如股價走勢太差,牛長熊短,股民十有九虧。

    2019年以來,監管部門多措並舉,下大力氣對資本市場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

    一是“寬進寬出”,在全面落地註冊制、寬鬆上市門檻的同時,加大退市的力度,2019年全年退市企業18家,退市數量創歷年新高,但相比美股年均200家左右的退市企業數量,還有很大的差距;

    二是狠抓中介機構建設,加大對投行、會計師、律師等的監督和追責;

    三是加大懲治力度,集中力量查辦欺詐造假等大要案,維護投資者的根本利益;

    四是加大改革開放,不斷引入國外優秀金融機構,刺激國內資本市場的競爭和創新……

    以上種種舉措,對資本市場未來發展影響深遠,正面效應顯著,資本市場的新面貌穩步到來。

    展望2020年,改革會持續,變化還會繼續發生,因為誰都明白,過往的資本市場做法,已經證明行不通,唯獨改革才能帶來希望。當然,2020年也存在很多不足和變數,最核心的在於政策能否落到實處,因為執行力是解決一切問題的關鍵。

    2020年,資本市場挑戰不止,但有理由保持相對樂觀。

  • 4 # 樹老師聊金融

    預測是對未來發生情況的預判,其實任何事物都可以預測,只不過成功率差異很大罷了!

    資本市場的預測是非常常見的常規操作。原因有以下三個:

    第一:經濟執行,資本市場執行有其規律性,透過對大量資料和參考要素和干擾要素的分析是可以得到一定規律的。從技術上可行。

    第二:從現有的制度下,是需要預測機構給一些建議的,於是各種投資公司分析公司就運作起來了。從需求上有必要。

    第三:從投資人的心理方面也需要對未來事務有所預見和認知才安心。把你關進一個什麼都不知道的黑屋子裡,你是想一下是什麼心情,人類對未知的東西都善於具象化。心理上有需求。

  • 5 # 諸葛驢鯉魚

    經濟的宏觀層面長期來看是可能被預測的,但是由於短期市場中存在許多未知的黑天鵝,比如這次疫情引發的美股熔斷,見證了歷史。

    現是一個全球化經濟的時代,中國受疫情影響導致工廠停工,可能引發全球的供應鏈或醫療裝置斷供,從而導致其它國家爆發危機。同時美國和歐洲的疫情爆發也會影響中國出口的訂單量,各國經濟都是環環相扣密不可分的。

    正如我們無法預測這次疫情的爆發一樣,我們也無法準確判斷歐美市場何時會復甦,只能說提前佈局,即使止損,對沖風險來減少損失。

    但也正是因為資本市場的運作是與每個個體息息相關,熱帶雨林中的一隻蝴蝶煽動翅膀兩週後就能引發一場龍捲風,資本市場的蝴蝶效應也是它令人著迷的原因。

  • 6 # 曉乘股票資料

    完全可以,而且勝率很高,因為資本市場是人性的最直接表達,人性的特點貪嗔痴。所以透過大資料就可以發現規律,這是馬爾可夫預測法,是人工智慧的基礎理論。我就在用這樣的預測系統炒股票。買入勝率有55%,賣出勝率有60%,這個答案足以資料性的回答您的問題。

  • 7 # 雲端美

    所謂預測,就是有一部分已知資訊,但是不充分,在此基礎上預估未來。如果是充分資訊,那就不是預測,而是計算。

    價值投資大部分在於計算少部分在於預測。巴菲特說:“我現在要比20年前更願意為好的行業和好的管理多支付一些錢。本傾向於單獨地看統計資料。而我越來越看重的,是那些無形的東西。”巴菲特說,他的血液裡是85%的格雷厄姆,15%的費雪,但是沒有費雪,他根本不會掙這麼多錢。格雷厄姆說“投資是基於詳盡的分析,本金的安全和滿意回報有保證的操作。不符合這一標準的操作就是投機。”他在這裡所說的“投資”就是後來人們所稱的“價值投資”。

    趨勢投資大部分在於預測少部分在於計算,以中短期為主。預測有基於波浪的有基於通道線的有基於時間週期的有基於k線形態的五花八門。越是短期越難預測。

    投資實業也需要預測,市場就是不太確定。企業家是社會經濟發展方向的探索者,利潤是對他們探索的獎勵;如果沒有獎勵,或獎勵可能被沒收,不會有人辦企業;因為市場風險遲早要消滅他,獎勵可以支撐他重新出發。

    資本市場隨時都在被預測。

  • 8 # 股權收藏者

    資本市場大的趨勢可以預測,但過程不能!正所謂“道不變,而術萬變。”

    假如有人能夠預測市場的走勢,這個人得有多厲害?至少比巴菲特要厲害吧,因為巴菲特不能預測市場。

    一、大勢可判

    中國的資本市場必將伴隨著國家的發展壯大,經濟的不斷增長,制度的逐步完善而向好。這就是可以預測的大勢。

    二、過程難測

    儘管可以判斷整個市場是長期向好的,可是過程中的某一天、某一年、甚至某幾年卻是不可測的。因為來自外部的影響難測,人性難測。

    三、具體到某個上市公司

    一個上市公司,他的價值可以預測,但價格卻不能。

    比如每天能賺取8.59億元的工商銀行,我們完全可以預測他明年還是盈利的,甚至能判斷他未來十年都會盈利。可是我們卻不能預測他在市場上的股價會也麼走。

    既然到目前為止沒有人能預測市場的走勢,那麼你我肯定也不行,不要覺得自己異於常人比別人聰明多少。

    巴菲特的一句話我覺得很有道理:“不要試圖預測股市的走勢,而應該集中精力瞭解你熟悉的企業。”

  • 9 # 百年雞湯

    想要預測市場是很多投資人投機商想要做到的,但是能夠做到的人卻寥寥無幾,原因有很多、基本面、技術面的、最後還有心理因素,投機大師安德烈·科斯托蘭尼曾說過心理因素佔據主要地位,如你判定一波行情的到來,但在它到來之前你能夠多堅定這個判斷那?

    市場是可以被預測到的,但需要專業的知識和經驗。

  • 10 # 財經二姐

    市場可以預測,但歷史也會重演。

    有道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如果人的本性不改,即使能做到預測100%的準確,那麼歷史依舊會重演,又有何意義。

    交易者創造了交易歷史,只要人性不改變,歷史總會重複的。無論是瘋狂地牛市,還是悽慘的熊市,總是按照一定的規律,不斷地重複上演,這就是所謂的不斷地在割韭菜。

  • 11 # 跟著遊資炒股

    資本市場有些是可以預測的,透過一些大事件預測未來一直是投資者對未來的一種判斷,也具備比較高的成功率,但資本市場有黑天鵝,灰犀牛,不是所有預測都能準確。

  • 12 # 劍哥聊財經

    資本市場可不可以預測的的問題,其實換個說法,就是技術分析到底有沒有用的問題,技術分析3大假設,第一,市場包含一切資訊,第二,價格以趨勢方式演變,第三,歷史會重演,用過去推到未來,用已知推斷未知,正是眾多投資者一直在做的事情,資本市場可以預測,但只能無限接近於市場的真實走勢,卻無法100%達到,如果有人可以100%預測,那麼必然已經是世界首富,投資中最重要的不是完全預測市場,事實上也沒有人可以做到,最重要的是提前想好對策,只做大機率的投資,任何時候給自己留有餘地,宏觀是我們無法預測的,微觀卻是我們大有可為的。

  • 13 # 朱小鵬小商販

    現在社會,要有資本和錢,看吧房樓房子多也是資本,人少房多,房子可以出租也是生意吧,我做生意要辦執照營業,房子出租也生意,為什麼不辦營業執照,看全國普遍房子多的都是出租的,沒有辦營業執照和稅務凳記和許可證。也是資本市場。

  • 14 # 機單軌珠海

    那就是:市場成了他的提款機。他可以源源不斷的從市場撈錢,其它人就慘了,最後玩不起不玩了。這塊市場就沒了。

    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你一點油水不留,那麼,水至清則無魚。韭菜根都刨乾淨,上哪割韭菜。

    預測市場不如控制市場,比如壟斷市場,或拿著棍子制訂規則,坐莊收錢。搞的太歷害,市場也會亂。

    結論:市場很難被預測。

    但是,市場有規則,透過規則可以獲得交易優勢。產業有周期,乘大勢者昌,逆大勢者亡。

  • 15 # FindWay

    資本市場是基於市場基本規律與市場主體的決策而運作的,有一定規律可循,因此可以預測。然而市場規律是隨著特定條件改變而改變的,單個市場主體的決策也具有很強的隨機性,所以預測並不是那麼準確。

    資本市場上有價證券的價格主要取決於投資物件的估值、投資資金的流向和流量和收益率,受這些因素的影響,各類證券的價格都被框定在一定範圍內。此外也會出現過度投機使價格脫離估值等情況。

    市場參與者數量眾多,個人和機構背景不同,政策取向的提前與滯後,投資物件經營管理的資訊不對稱,這些都造成了不確定性,也是資本市場動盪的重要原因。

  • 16 # 小強275984806

    資本市場不能預測的,就如同人能預測天氣,無法預測地震,潛在的變數太多,而且一環緊扣一環,就象這次的新冠疫情,發展之快之大遠遠超出大家的想象,經濟執行有規律可循,社會的總需求,總消耗,都在一定的範圍內波動,但是經濟執行經過十年大週期後往往會出現黑天鵝事情。

  • 17 # 最後一支玻尿酸

    人們在資本市場裡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預測。預測選舉結果、預測價格走勢、預測大盤點位、預測經濟資料等。但只要是預測成功率就不是百分之百,有時甚至會很低。所以僅靠預測是不能在資本市場裡穩定獲利的。這就要求人們在預測的前提下還要有其它規避風險的措施。比如: 風控措施,即:如果這一次預測錯誤,我能承受多少損失?這樣以來就不會因為一次預測錯誤而滿盤皆輸。

  • 18 # 鞍山股俠

    可以預測,誰都有預測的權利,到所有預測的人都是根據以往的歷史資料和經驗去判斷未來可能會發生的事,但請記住,預測的借成功率就比扔硬幣高一點點

  • 19 # 大布丁丁

    資本市場不能被預測:有人預測準了股市每次的大跌或大漲。但是需要指出的有三條。一是,全世界有多少人參與預測,其中有多少人預測準確。如果有一百萬人預測,一萬人預測準確,又怎麼能說市場預測準確,市場是可以預測的呢。第二,世界上的任何事物發展,未來充滿變數,變數來自各方面,天氣,人,民族文化等等,各種未知的突發事件。資本市場也不能倖免。第三,資本市場只是世界的其中一部分,他除了有自己的規律,但是仍然受其他因素影響,其他外界環境變化,造成自身變化。

  • 20 # 系統思維贏人生

    如果你按照西方經濟學那套理論和現有的市面上絕大多數的書籍和很多組織的統計資料恐怕你是無法預測資本市場的趨勢的!

    1因為商人逐利,所以很多資料是後來人為加工的,就是要誤導參與者!金融本身就是遊戲,如果一切都是公開透明的,那麼就不會有暴富和返貧了!更不會有所謂的割韭菜了!

    2市場最終都是由各種不同想法的個體組成的!無法完全把每個人都集中在一個方向去發力,這就好比物理學的無規則運動!想要形成大的趨勢必然是非常困難的,但是由於無規則,所以才有多樣性,才有各種不同名目創富產品的銷售!

    3最終市場就是人心的問題,不是計算公式可以衡量的。西方經濟學過度把過程簡單化和理想化,是整體市場預測失敗的核心根源!這必然要求助於心理學,政治學,東方哲學!

    最終按照東方哲學體系,市場在某些階段是可以被準確預測的!需要系統的全盤的分析。先理解國家政策,在瞭解下落地執行情況,看看不同階層百姓的反應,在消費和商業模式上有什麼突出的變化,當國家向市面釋放資金的時候和國家要向市面回收資金的時候是方向最確定,最好判斷的時候!其他時間節點不容易判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身體出現哪些症狀,說明你可能患有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