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每天五分鐘教出好孩子
-
2 # 芹澤媽媽
前幾天我也遇到了這種情況,很多時候,婆婆堅持她的育兒方式,我會權衡下,只要對孩子沒什麼壞處,我一般都會對她稍作忍讓,只要孩子健健康康的比什麼都重要,有三點一定要注意
1,傷害孩子的身體健康的育兒觀念堅決抵制,
孩子的未滿月時,婆婆曾要求把孩子的四肢捆起來,還要用手去擠孩子的小咪咪,說是以前的孩子都要求擠,我當時差點氣瘋,婆婆還堅持如果不讓她這麼做,就不幫我帶孩子,我一氣之下打了月嫂電話,婆婆為了省錢再也不提這事了。
2,太寵溺孩子的育兒方式也不行
婆婆帶孩子,十分寵溺,讓孩子爬桌子,一家人還沒吃飯,孩子先伸手抓飯吃,孩子打她,她還在一旁笑,我提醒好幾次,婆婆不聽,我教育孩子的時候,婆婆就護著。直到有次,孩子打了比他年齡大的孩子,結果孩子被人揍慘。後來婆婆才聽從我的建議,不再處處慣著孩子
3,在育兒方式上有矛盾的時,一定要及時溝通,不能嘴上說一半心裡留一半,都是為了孩子好,只要好好溝通,總能達成一致的。
-
3 # 為你踮起腳尖
從題中可以看出你的婆婆很強勢,是很難被說服的,所以這是個技術活。
如果婆婆是偶爾來看孩子,她的堅持,你完全可以敷衍了事,她在的時候按她的來,不要傷了老人愛孫子的心,她走了你自己按你自己的想法帶孩就可以了。
如果是婆婆幫你帶孩子,我覺得這樣就需要一分為二了。如果不是原則性的育兒錯誤,無傷大雅,我覺得完全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因為畢竟是婆婆在帶孩子,挺辛苦的,我們沒有必要為了這些小事傷了老人的心。如果是原則性的錯誤,我覺得首先你需要和老公達成統一,讓老公出馬解決,畢竟人家母子好說話。如果老公的話沒有作用的,就需要你自己技術性解決,一定要注意你的語氣,千萬不要傷了和氣。
-
4 # 綿媽育兒
遇到這麼強勢的婆婆也是頭疼。
我家孩子就是我媽給帶的。原因很簡單,我不認同我婆婆的教育方式,也沒辦法跟她溝通。於是,就不讓她帶。
自己的媽媽幫忙,多少可以正常溝通,就算有矛盾也不會真正交惡。
但是,即使是自己媽媽帶孩子,意見也不可能完全一致。比方說,我媽媽就有潔癖,什麼都髒,什麼都不讓孩子玩。我就會讓孩子在草地上玩,光著腳到處跑。如果都是些不傷大雅的事,那就自己按自己的方式去帶孩子,久了,孩子也就適應了,他自己都知道每個人對他的要求是不同的。
-
5 # 融和小屋正面管教龍哥
婆媳之間因為生活習慣等問題,本就容易產生摩擦,如果再加上育兒方式的不同,稍不注意就會發生“星球大戰”。可這難道就是無解之題,婆媳關係就永遠不可調和嗎?答案必然是否定的,只要做到以下幾點,相信一定能創造一個和諧、融洽的家庭。
01 接納婆婆的生活習慣與婆婆一起生活,最初的矛盾大多來自於生活習慣的不同,但對於一個上了年紀,並這樣生活了幾十年的老人來說,讓她改變生活習慣確實是非常困難的。與其如此,不如讓我們來接納老人的習慣,這也是對她們的一份尊重。而且,我們的改變,相信老人也一定能感受得到。
02 尋求老公的支援與婆婆進行溝通,老公是最佳的橋樑,但切忌別讓老公變成了“夾心餅乾”。一定要坦誠地把自己的顧慮和想法向老公如實地表達,同時也要讓老公看到你對婆婆的理解和接納。與老公一起商量如何與婆婆溝通的方式,出現問題一起面對、一起解決,親密的夫妻關係才是家庭和睦的基石。
03 做好自己的方式在育兒的過程中,堅持做好自己的方式,用實際的效果來向婆婆展示,其實可以有更科學、更輕鬆的育兒方式,“潤物細無聲”的效果一定會比“火星撞地球”來得有效。
感恩婆婆既養育了一個你最愛的老公,現在又能幫助你解決育兒的壓力,只要做好溝通,相信婆婆一定能成為你最好的育兒助手。
-
6 # 九皮皮
看來你的婆婆很強勢哦。我是婆婆幫忙帶孩子,不可避免的與婆婆在育兒方式上不同的地方,我是這麼做的:
第一、在一些生活習慣、無傷大雅的小事上,讓婆婆全權做主,讓她覺得雖然在我這幫忙孩子,但是行為上不受拘束,這樣心情會比較愉快,心情愉快了在別的事情上溝通起來效果會比較好。
第二、事關原則事的事情,先訂規矩,告訴婆婆這麼做的理由,讓婆婆在帶孩子的時候儘量做到。比如每天看電視有時間規定,吃飯不能看電視,零食要有量等等這些。很多老年人喜歡看電視,並喜歡帶著孩子看,在我們家,老人可以看電視,但是要等孩子睡覺了才能看。
第三、自己有時間就多帶孩子,不要事事指望婆婆。孩子是自己的,千萬不要指望婆婆幫忙照顧孩子的同時,還能教育出你理想中的孩子來。我是隻要有時間就自己帶孩子,以自己的言行來影響孩子,並讓孩子去影響奶奶。
-
7 # 成長寧媽
如果不是太錯誤的觀點就順其自然,按她的觀點來。因為我們家是婆婆給帶孩子,在剛開始的時候我會按一些育兒書和育兒指南給我婆婆講,希望共同學習,其實這樣會悄悄改變婆媳關係,她會認為你不信任,雖然表面上比較和氣,但積壓久了就會爆發,不利於家庭和諧,不利於帶孩子的健康教育環境,還不如不說來的好,只要不是原則性問題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畢竟在孩子身邊陪伴時間更長的是婆婆,婆婆有個好心情,帶孩子才能更起勁,孩子在這種良好家庭氛圍里長大心裡才會更健康。這跟婆媳矛盾是類似的,還是能避免則避免,但是如果觀點特別陳舊迂腐,還是要堅決反對的
-
8 # 康媽手記
雖說自古婆媳關係不好處,尤其有些婆婆家裡做主習慣了,對兒子兒媳對孫子的教育責任也攬過來當為己任,但大部分時候,婆婆堅持以自己的方式帶孫子,是不信任別人的帶娃方式。
婆婆的育兒方式就像新手爸媽的育兒水平一樣有高有低,如果日常帶娃離不開婆婆的幫忙,還是要想辦法讓婆婆多瞭解一些新的育兒方式或者理念。於我而言,我是想自己親歷育兒過程,只有無法帶娃時婆婆才來幫忙,婆婆也想堅持她的方式,畢竟她普通農民帶出兩個大學生一個名牌大學研究生還是令她驕傲的。所以我一般睜一隻眼閉隻眼,反正沒幾天,出不來大錯。
對於需要婆婆的,可以嘗試①靈活自用一些醫護人員或教育工作者,對她的育兒方式進行昇華,這類人群她們還是比較信服的,至少這招對我婆婆很管用。②用社群其他人員干涉,比如一起帶娃的婆婆媽媽們,家常裡短沒有她們不嘮的,找個她信服的人,把你的話偷偷轉達過去。③不要太過依賴孩子爸爸的作用。一般孩子爸爸對奶奶的帶娃方式都可以接受,不接受的估計也說服不了他親媽,如果他自願去影響婆婆的方式那是最好,如果他不願意不要強求。讓兒子說媽媽其實挺不撈忍的,萬一婆婆情緒更不好也不好。更主要的,願意像雙面膠一樣去調和婆媳關係的真不多,婆媳關係還是媳婦多想轍吧,粑粑指望不上啊。
-
9 # 行媽無疆
婆媳育兒觀點不一致的時候,兒子在哪呢?兒子出面解決問題遠勝過婆婆和媳婦因觀念不一致互掐。
為避免婆媳矛盾激化,這個時候需要兒子出面。
兒子要公道,本著為孩子好以及家庭和睦的原則,不要對自己的母親愚孝也不要偏袒自己的妻子。愚孝或者偏袒只能加深家庭矛盾,不能解決問題。
如果婆婆是對的,兒子就勸媳婦聽婆婆的。如果媳婦是對的,那兒子就要勸婆婆聽媳婦的。
大家都愛孩子,為了讓孩子有個良好的成長環境,除了科學育兒,一個和諧的充滿愛的家庭是必要的。如果讓孩子看到愛他的兩個人--自己的奶奶和媽媽整天互掐,會對他造成嚴重的心理傷害。
愛他,就給他一個溫暖的家。
-
10 # 教師媽媽育兒筆記
現在的生活節奏加快,爸爸媽媽工作比較忙,在還沒有上幼兒園之前,很多小孫孫小外孫都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在帶,由於隔代親的原因,在育兒方式上存在分歧在所難免。
我覺得遭遇這樣的情況,首先一定要理解老人,畢竟都是孩子嫡親嫡親的長輩,無論他們怎麼做,對孩子那都是一萬個傾心和真心,沒有一點兒的惡意和壞意,也許方式不對,我們切忌對老人大吼大怒,走極端,一般只要不是原則性很強的問題,則是得過且過。
再者,真的是老人做的不好,方法不對,我們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語和說服老人的方式,老人也不易,那麼大的年紀還要帶孩子(真心認為帶孩子不是個輕活),只要我們做到位,我相信老人還是可以被同化的,然後和自己一起在育兒的路上齊心並肩。
-
11 # 巴布拉
當婆婆堅持用她的方式帶孩子,我會怎麼做?僅從這一句話,已經透露了以下幾個資訊:
①這個婆婆是大母神一般的存在,在處理問題時,她習慣於強勢,也習慣了長期做一家之主的威嚴,這種掌控別人的權威是神聖而不可侵犯的。這樣的婆婆往往是吹軟不吃硬的,只能“順毛捋”,曉之以情動之以理,才能化敵為友。只有雙方之間沒有敵意,才能統一戰線,你的育兒理念也才能被接受,繼而被採納。②當婆婆堅持己見不肯妥協時,從側面反映了,你在家庭中是不被重視,沒有什麼地位的。這種情況多見於全職寶媽或收入低的工薪族,婆婆認為你的收入不高,還需要她兒子養,所以在一些問題上,你才會人微言輕。遇到這種情況,生氣不如爭氣。當務之急就是提問自己的能力,找一份熱愛的工作,並全力以赴,隨著日積月累,不僅你的經濟收入提高了,你在家庭中也更有存在感!③一般在這種女權家庭中長大的孩子,都會有點愚孝,你的老公很可能是一個媽寶男。那麼你對婆婆有任何的看法,只能爛在心裡,因為無論對錯,說出來都是你的錯。這個時候你只能報喜不報憂,任何小情緒都獨自消化。如果你是這個家庭的一員,那麼唯有提高自己的修養,經常看書聽音樂,擁有不被外界打擾的快樂,才能讓一切雲淡風輕。
綜上所述,如果婆婆堅持以她的育兒方式來帶孩子,我們要透過現象看本質,抓住根本問題,其它問題就迎刃而解了。我們應該做到,首先不跟婆婆正面交鋒,不跟老公私下告狀,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情商才有話語權!
-
12 # 雞蛋殼裡的蝸牛
孩子太小的時候,還不是太關鍵的性格形成期,那個階段我是不太在意婆婆如何管理孩子的,但是提前也很婆婆講明瞭一些道理,比如:關係到孩子在外的社交問題處理上,以及教授她學習任何知識的時候,如果孩子哭鬧,老人不能頻頻插手並推翻我的方式方法,這類涉及到孩子性格培養和學習習慣訓練的問題,家長不可讓步,否則很難成型。
-
13 # 梧桐話仙
所以,育兒時,大家都以自己認為很好的方式來,這個時候,婆婆媳婦就很有可能因為方式方法不同,發生分歧。會處理事情的媳婦,能分輕重,一般不會起太多摩擦。如果都不想讓,堅持各抒己見,很容易引起家庭的矛盾。其實育兒,有人幫襯,自己會輕鬆許多。懂得避重就輕,婆媳關係好了,也可以找到最好的方法。
媳婦要學會甄別婆婆育兒方式是不是真的有問題,如果僅僅只是餵養方式不同,無須大動干戈,孩子怎麼吃都會茁壯成長。如果是教育方式有問題,這個時候就不要躊躇不前了,一定要讓不好的教育方式,卡死在萌芽階段,才不會讓孩子養成壞習慣。
-
14 # 智慧媽媽育兒說
很多與公婆住的媽媽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婆婆覺得媽媽沒有帶孩子的經驗,而自己又養大了幾個孩子,這個時候婆婆會要求兒媳婦按照自己的方式帶孩子,如果兒媳婦用她的知識來帶,婆婆會說:“你都沒經驗,應該像我說的那樣要怎麼怎麼樣。”
我也遇到題主說的問題,就是堅持用她的方式來帶孩子。雖然在懷孕期間我看了不少的育兒書籍、影片、文章,婆婆依舊認為我初為人母,沒帶孩子的經驗,要按照她的方式來。
比方,新生兒和小月齡的寶寶,吃飽奶後要豎抱拍嗝,婆婆會說不能豎抱,會讓孩子剛吃進去的奶吐出來的。實際上是豎抱拍嗝對寶寶有好處,可以拍空胃裡的空氣。
又比如,在寶寶吃完奶清醒著的時候,我會讓她趴在床上,剛開始趴半分鐘,慢慢時間延長,孩子很快會抬頭,身子硬板一些。婆婆見到了會說這樣會壓壞孩子,她還這麼小,過來就抱起孩子。一般情況下我不跟她爭辯,因為已經解釋過好幾次趴著的好處,她抱走就抱走吧,等我和孩子一起的時候,我再讓孩子趴著就是了。
我的孩子體質比較弱,出生13天就得肺炎住院了一個星期,此後小病總是不斷。孩子三個月的時候又感冒咳嗽了。我說要帶去縣城的醫院看,婆婆雖然同意我帶去,但一直唸叨著鎮上的門診就能看好了,非要坐四五十分鐘的車來縣城。我沒有說話,因為深知婆婆的性子。在縣城看了兩次沒好痊癒,但症狀輕很多。有一個晚上又被我涼到了,孩子咳嗽加重。婆婆這回一定要在鎮上的小門診看,說誰誰家的孩子肺炎都是帶這裡看好的,更別說感冒了。我心想如果不遂婆婆心意,她定能因這事一直說鎮的門診好的,反正孩子的咳嗽一時半會也不能好,就依她一次。
去到那裡我就找去那裡看病的媽媽聊天,婆婆也在場,我問那媽媽:你的孩子得什麼病?看了多久了?花了多少錢了?那媽媽一一說出來,我同樣再去問三個媽媽。
寶寶在診所看了一週咳嗽更嚴重了,我心裡很著急,但表面還是隨著婆婆。後面,婆婆抱著孩子跟我說:“你還是帶寶寶去縣城看吧,這個門診不可靠。”
當婆婆堅持要我按照她的方式來時,我是在碰了很多次壁後才想到的與她的相處方式。現在,雖然有時她還是說某某應該像她說的那樣來,卻也不會再要求我一定要按她說的來了。與剛開始孩子出生後相比、我們現在少了不少衝突。
希望這些能夠對你有幫助。
-
15 # 愛笑寶媽歐丹丹
如果是我,我不會讓婆婆來帶孩子,就是為了避免出現這樣的情況。如果婆婆堅持要用她的方式,而我又不願意,該怎麼辦?雖然說婆婆幫忙帶孩子純屬好意,但是,生活在一起的話,難免會出現磕磕碰碰,甚至產生不必要的矛盾。而且,婆婆畢竟是老一輩的人,如果你們的關係一直很一般,那就更不用說了。
-
16 # 幸福生活媽媽
婆婆是個大大咧咧也好相處的人,先生是獨生子,因此結婚時我也願意和公婆同住。兩年來一起生活相處融洽,感覺自己遇到了世界上最好的公婆。
懷孕時婆婆很照顧我,公婆也逢親戚就說我之前一直胎教,每次產檢孩子都很好,得益於我在網上和看書的學習。也是在那個時候我在很多不同的情況下學習到坐月子第一週要吃清淡的,第二週再加魚肉之類的,這樣有助於排惡露。生孩子之前我也多次跟婆婆說第一週我要吃清淡些,不吃魚肉。
兒子出生後,還沒出院的時候矛盾開始了。婆婆堅持給我做了兩天素食第三天就端來一大罐雞肉,油很厚,我說不吃雞,婆婆很不高興。後面是分幾次非要我把一個雞都吃了,我當時心裡也不高興。再後來,兒子回家非要給他枕一個用大米做的枕頭,我說硬了,月子裡小寶寶不需要枕頭,她說她們帶孩子都是枕米枕頭,可以枕出好頭型。我沒給孩子枕婆婆就說要枕,結果是她在我就給孩子枕,她不在我就拿掉了,婆婆也知道這些,也不太高興。類似的事兒很多很多我其實現在已經忘了。在那之後,我多次有自己買房子跟公婆分開住自己帶孩子的想法,但很多原因不現實,別說先生不同意分開住,就算買房子目前也不知道在哪個城市買。所以,一起生活,雖然沒有太大的矛盾,但是時不時會因為養育觀念鬧些不開心。
真正改變是我上了父母學習班以後轉變了思維模式。我才知道人的思維模式在5歲左右已經定型了,很難輕易改變的,更何況公公婆婆幾十年的思維模式是不可能被我幾句話改變的。我能做的就是改變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從此我不再糾結小事情,只要不違背原則,公公婆婆帶孩子我都是不干涉的。很多我認為他們做法不科學的也不再指責說他們那樣說那樣做不對,而是以講其他人故事的方法分享那樣做的長期負面影響和正確做法的積極長遠影響,或者我直接給孩子示範或者告訴孩子該怎麼做,而不是直接跟公婆說要怎麼做。有時候給他們看科學育兒的相關影片。還有就是經常對公婆表達感謝,當著其他人經常誇公公婆婆幫忙帶娃輕鬆。
慢慢的,我發現家裡氣氛慢慢變好了,很少因為小事情彼此鬧出不愉快,婆婆對於兒子的養育問題很多都會提前問一下我的意見。這個出乎我的意料之外。
其實,長輩沒有義務幫我們帶孩子,他們來幫忙我們就應該感激不盡了。作為新手媽媽,婆婆很多時候會認為自己是有經驗的,不需要晚輩去教她怎麼做,自然晚輩說了有時候也聽不進去的。只有以尊重的態度是對待婆婆,他們感覺好了也不再堅她們老一輩的方法了,當我們學會了以尊重的方式去溝通育兒問題,他們也同樣會尊重我們。
-
17 # A筱桐
婆婆生活的年代和我們的年代不同。
當然會出現育兒很多觀念不一致的事情。
這個時候我們做兒媳婦的怎麼樣?
和婆婆吵架,堅持自己的觀念。
這樣婆媳關係就會更緊張了。
其實解決問題的方式有很多種,吵架是最錯誤的一種。
有一次兒子沒有刷牙就跑到床上睡覺了。
等我發現孩子跟著婆婆已經睡的迷迷糊糊的了。
我喊孩子刷牙,孩子一百個不願意。
婆婆也護著孩子,一次不刷牙也沒問題的,你看我們天天晚上不刷牙,牙齒不都棒棒的。
我聽了婆婆的話,心裡當然不舒服。
但是,我沒生氣。
我深呼吸後,問孩子,如果你今天不刷牙呢也沒問題,但是你要知道小蟲子就喜歡你不刷牙,它就可以在你的嘴巴里大鬧天宮。
它啃你的牙齒,啃你的牙齦,啃你的舌頭……
我還沒說完孩子就一骨碌爬起來,麻利的去刷牙了。
房間裡,留下我和婆婆。
我心平氣和的和婆婆講道理,孩子現在吃巧克力,喝飲料。吃的糖分比你那個年代多多了。
要是不刷牙,牙齒壞了,又要花錢孩子也受罪啊!
婆婆終於明白我的苦心,都是為了孩子好。
從此我管孩子的生活習慣她從來不插嘴,還和我一起監督孩子。
所以,我們遇到老人和自己的育兒觀念不一樣一定不要著急。
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畢竟老人和我們一樣都是深深愛著孩子的!
-
18 # 踏雪無痕SZ
首先,要看是什麼事情了,站在孩子的立場上,如果是對孩子有積極影響的,當然舉雙手贊同,可如果是比如穿多穿少這類事情的話,還是得多溝通,藉助老公、醫生等身邊人的話,委婉地表達,避免正面衝突。
另外,如果溝通無效,且婆婆是比較強勢型的,最好還是自己親自帶段時間,讓時間來證明對與錯,畢竟溝通不暢,多說無益,徒增煩惱,甚至於矛盾升級,得不償失。
總結來說,就是不管大小事,勤溝通,多溝通,擺明自己的觀點,好習慣好做法,繼續保持,不好的,想法設法改正,最壞的結果就是溝通不暢,自己帶!
-
19 # 小豆包小豆芽大姐大
光看題目時第一反應就三個字,自己帶。我是家有二寶的寶媽,一個都沒有用婆婆帶,當然我家老大是姥姥幫忙帶大的,那時我們住在一起,我在老大一歲時迴歸了職場。但畢竟是自己媽媽,在育兒方面多是聽我的,以我的觀念為主導。後來有了老二,我便全職在家帶倆寶,而且沒有和老人住在一起了。也許一下子自己一人帶倆,很多人覺得不可能,但我自從懷了老二起就做好了自己獨自面對的準備。有一句話女本柔弱,為母則強。
但是在這個時代,有很多原因致使媽媽們不得不將孩子放給老人帶。同時伴隨的問題也就來了,老人的育兒理念是否能跟上時代的變化?是否願意接受新的育兒知識,方法?還是秉承著過去都是那樣帶大的,不是也都大了嗎的舊觀念,有的甚者對現在的新育兒知識會感到荒謬?而這點就需要兒媳在備孕期間就要做好判斷的,比如老人是否帶過家裡其他兄弟姐妹的孩子?如果老公是獨苗或者你們是頭一個,那和老人的日常生活中討論育兒方面問題時,老人的看法與態度。
如果老人是個時髦的人,思想觀念很前衛,喜歡接觸新鮮事物,並且與時俱進的話,有的比年輕人更注重育兒方法。透過育兒書,網路,甚至去與專業的育兒專家去學習的老人,她會將新的育兒知識與自己的經驗相結合,得出一套很適合自己的育兒方式。往往這樣的老人一般出現在高知家庭,有很好的生活閱歷,她們有比年輕人更多的時間去學習,更加細心和耐心。這樣的老人也就更靠譜得多。你大可放心自己的孩子放給老人帶,因為你會發現自己有可能還不如老人帶呢,畢竟我們面對即將到來的寶貝,是一個十足的新手。
但是很不幸,大多數的婆婆很強勢而且舊思想著實的穩固,你根本無法撼動。那一個小生命的到來將是家庭中育兒戰爭的開始。那我就奉勸你四個字,自己帶吧。不要膽怯,也不要覺得做不了,也不要擔心家裡經濟來源問題。你需要認真的思考一下,自己帶娃的利弊,你會發現利遠遠大於弊,而你所擔心的也會根本不叫事,只要你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吸取更多的育兒知識,勇敢的面對生活。我想你的陽光一定能趕走陰霾,收穫更多精彩。
-
20 # 小畢221879345
相信大部分的老人是不懂科學育兒,更是大部分不會接受科學育兒。
首先,你要理解老人們,他生活的環境。思想的觀念都是從他們那個時代走過來的,就像你覺得科學育兒理所應當一樣,他覺得他們的育兒方式也是正確的,更甚者他覺得他的育兒方式比你更對。
但是,理解不表示順從,甚至屈服,你可以以他能接受的方式來給他“洗腦”。每天不厭其煩,每天重複,他可能會在前意識慢慢的接受。
可能有些老人的老思想根深蒂固,你根本無法撼動,你就可以用實際行動來讓他知道你是對的,每次就像戰場一樣,當然你自己的知識一定要儲備完善,知己知彼,最後每一個勝利,都會為以後的育兒路贏得勝利。長此以往,他就知道你是對的,他也會相信你。
如果,有些老人真的無法理喻,你只能採取強硬的態度,雖然這是下下策,但是如果你的態度不強硬,受傷的只能是孩子,所以,為了孩子,你還是要強硬些。
所以,如果是我婆婆堅持用他的育兒方式來帶孩子,而且透過以上努力仍舊無法改變,我會強硬起來,甚至命令他。
回覆列表
首先,如果是我自己負責照顧孩子,或者我帶著保姆照顧孩子,而婆婆只是偶爾來看看,我會優先考慮自己的方法,但也不會當面頂撞她。
其次,如果主要是婆婆負責照顧孩子,不是很明顯會對孩子造成傷害的方法,我不會干涉她。必須學會相信孩子的爸爸、孩子的奶奶有能力照顧好孩子。家務事是做不完的,如果每件事都要親力親為,一個月都熬不過去。
第三、但是涉及原則的問題,絕對不能妥協。如果可以說服婆婆是最好,如果不行,可以帶著她一起去上早教課,接受最科學的育兒方法,讓她的思維和我在一條線上。
第四、不要帶著情緒處理問題。任何時候保持冷靜,對事不對人。大家都是為了孩子好,儘量和平的解決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