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方聊投資理財
-
2 # 我就是我地球上只有一
該不該把所有的錢放在同一家銀行裡面,很多網友的共識是50萬之內,可以放在一家銀行裡面,但超過50萬以上就要分散在不同的銀行,理由是目前我國存款保險條例只保護50萬之內的額度,這個50萬指的是同一個人在同一家銀行裡面的存款餘額,如果一個人在多家銀行同時有50萬的存款,那都會受到存款保險條例的保護。 但就我個人而言,我更傾向於把超過50萬的錢放在同一個銀行裡面,這裡面主要有兩個原因。 第1個原因、超過50萬的存款部分也沒有多大的風險。 雖然目前我國存款保險條例的保護只有50萬的額度,超過50萬部分是不受到存款保險條例保護的,所以很多朋友就擔心超過50萬的存款部分是不是在銀行破產之後就拿不回來了?其實這個是未必的。 目前我國銀行的安全性還是挺高的,這種安全性高,主要來源於嚴格的監管,銀行作為跟錢打交道的部門,銀行的一舉一動都跟老百姓的財產息息相關,因此國家對銀行監管是非常嚴的。 銀行每個季度都要面臨mpa考核,考核達標就可以享受各種利率上浮以及金融政策,如果考核不達標,比如被評為c檔,這樣不僅存款準備金率會下浮,更重要的是很多業務會被限制,比如暫停麻辣粉,酸辣粉,公開市場操作以及同業業務等等。 除此之外監管部門對於銀行的不良資產率要求是非常嚴的,一旦銀行的不良資產率達到一定的警戒線之後,監管部門肯定會對銀行作出警告,甚至要求銀行停業整頓,防止風險進一步擴大。 也正因為目前我國監管體系非常嚴,所以很多銀行的資產質量都是相對比較高,就算超過50萬的存款也沒有太大的風險。 而且就算哪天某個銀行經營不善,真的走到了破產那一步,其實個人使用者超過50萬的存款也可以拿回來。因為銀行就算破產了,也會進行清算處理,而根據目前銀行的資產不良率來推算,銀行的資產拍賣所得完全可以覆蓋所有的個人存款,如果哪天銀行破產了,拍賣所得償支付完員工工資以及清算費用之後,剩下的錢必須優先用於償還個人使用者的存款。所以就算超過50萬的個人存款部分其實也沒有多大的風險。 第2個原因、在同一家銀行存款額度大,可以獲得更高的利率。 現在銀行都很缺存款,尤其是那種大額存款,所以為了吸收更多的大客戶,銀行對大額度存款都會給到更高的利率,比如目前有些銀行推出的大額存單,20萬起認購的利率只有3.85%,但是100萬認購的利率就可以達到4.18%甚至更高。 特別是對一些小銀行來說,如果你存款的額度越大,那獲得的利率會越高。比如正常情況下,如果你存個50萬三年,可能獲得4%的利率,但是如果你一下存個200萬三年期那可能獲得5%的利率,這個要比普通存款高出1%左右的利率。相當於如果你把200萬分4個50萬在4個銀行存款只能獲得8萬塊錢左右的利息,但是把200萬全部放在同一家銀行裡面,就可以獲得10萬塊錢左右的利息,多出2萬塊錢。 所以讓我選擇的話,就算超過50萬塊錢的部分,我也更傾向於把錢放在同一家銀行裡面獲得更高的利息。只要大家透過正規的銀行渠道去辦理,不要被銀行工作人員私自誘導,那就沒有多大的風險。
-
3 # 奇聞趣事館
該不該把所有的錢放在同一家銀行裡面,很多網友的共識是50萬之內,可以放在一家銀行裡面,但超過50萬以上就要分散在不同的銀行,理由是目前我國存款保險條例只保護50萬之內的額度,這個50萬指的是同一個人在同一家銀行裡面的存款餘額,如果一個人在多家銀行同時有50萬的存款,那都會受到存款保險條例的保護。 但就我個人而言,我更傾向於把超過50萬的錢放在同一個銀行裡面,這裡面主要有兩個原因。 第1個原因、超過50萬的存款部分也沒有多大的風險。 雖然目前我國存款保險條例的保護只有50萬的額度,超過50萬部分是不受到存款保險條例保護的,所以很多朋友就擔心超過50萬的存款部分是不是在銀行破產之後就拿不回來了?其實這個是未必的。 目前我國銀行的安全性還是挺高的,這種安全性高,主要來源於嚴格的監管,銀行作為跟錢打交道的部門,銀行的一舉一動都跟老百姓的財產息息相關,因此國家對銀行監管是非常嚴的。 銀行每個季度都要面臨mpa考核,考核達標就可以享受各種利率上浮以及金融政策,如果考核不達標,比如被評為c檔,這樣不僅存款準備金率會下浮,更重要的是很多業務會被限制,比如暫停麻辣粉,酸辣粉,公開市場操作以及同業業務等等。 除此之外監管部門對於銀行的不良資產率要求是非常嚴的,一旦銀行的不良資產率達到一定的警戒線之後,監管部門肯定會對銀行作出警告,甚至要求銀行停業整頓,防止風險進一步擴大。 也正因為目前我國監管體系非常嚴,所以很多銀行的資產質量都是相對比較高,就算超過50萬的存款也沒有太大的風險。 而且就算哪天某個銀行經營不善,真的走到了破產那一步,其實個人使用者超過50萬的存款也可以拿回來。因為銀行就算破產了,也會進行清算處理,而根據目前銀行的資產不良率來推算,銀行的資產拍賣所得完全可以覆蓋所有的個人存款,如果哪天銀行破產了,拍賣所得償支付完員工工資以及清算費用之後,剩下的錢必須優先用於償還個人使用者的存款。所以就算超過50萬的個人存款部分其實也沒有多大的風險。 第2個原因、在同一家銀行存款額度大,可以獲得更高的利率。 現在銀行都很缺存款,尤其是那種大額存款,所以為了吸收更多的大客戶,銀行對大額度存款都會給到更高的利率,比如目前有些銀行推出的大額存單,20萬起認購的利率只有3.85%,但是100萬認購的利率就可以達到4.18%甚至更高。 特別是對一些小銀行來說,如果你存款的額度越大,那獲得的利率會越高。比如正常情況下,如果你存個50萬三年,可能獲得4%的利率,但是如果你一下存個200萬三年期那可能獲得5%的利率,這個要比普通存款高出1%左右的利率。相當於如果你把200萬分4個50萬在4個銀行存款只能獲得8萬塊錢左右的利息,但是把200萬全部放在同一家銀行裡面,就可以獲得10萬塊錢左右的利息,多出2萬塊錢。 所以讓我選擇的話,就算超過50萬塊錢的部分,我也更傾向於把錢放在同一家銀行裡面獲得更高的利息。只要大家透過正規的銀行渠道去辦理,不要被銀行工作人員私自誘導,那就沒有多大的風險。
-
4 # 老朽求是
門外漢拙見,按常理如是說的是一國有銀行,把所有的錢放在一個銀行我認為應沒問題。如果是地方小銀行那是要小心了,根據“菜不要都放在一個籃子裡的常識和原則,”還是要做多種選擇,首選國有銀行,看其有否既收益高又安全的儲存產品分開存,以防意外變故。
-
5 # S4Jiangpeng
能不能把所有的錢都放在一家銀行理財?你想什麼呢?總共不到2萬塊錢的存款,你還要遵循“不要把所有的雞蛋放到一個籃子”的原則,然後給你從國家宏觀經濟聊到金融風險規避,我也是夠了,銀行差你那2萬鉅額人民幣嗎?
既然,已經定義為買理財了(注:我所理解的理財是銀行理財啊,不是所謂的P2P理財、或者網際網路金融理財產品),那麼已經把風險限定到相對保守級別了,不然您買股票去啊,再不濟也入手幾隻基金吧。在中國這麼嚴格的金融監管體系下面,買理財基本上就相當於買定期,那麼您是多小心謹慎啊,天上有塊烏雲,就擔心天會不會塌下來。。。
要我說,只要是銀行理財,咱就放心大膽的買,那個高買那個,真是天塌了,這不還有國家給咱們頂著呢!
-
6 # 金融觀點Y
首先,理財非存款。理財屬於投資,我們可以從理財產品的投資標的就能看出來,具體投資哪類取決於理財產品的種類,如果標的為投資存款類債權類,那麼這類理財為低風險,如果標的是股票類,那麼風險也就是比較高的。資管新規試行後,銀行不再承諾理財產品剛性兌付,理財產品的風險也就比前幾年大了很多。所以你會把錢放在同一個銀行的理財嗎?答案當然是不會。中行的原油寶事件大家有所瞭解吧,有好多人為了賺取高收益,把全部家當投入到該產品裡,本來是想抄底的,結果油價大跌,出現強制平倉情況,不僅把本金賠進去,保證金被扣,還倒欠銀行一大筆錢。這就是一個道理,理財很重要,但是控制風險也很重要。
其次,大額存單和定期存款也就成了最近人們追捧的明星產品,不僅收益比較高,而且還保本,畢竟屬於存款類產品,還受到存款保險制度的保護,每個行最高賠付50萬。雖然破產機率微乎其微,但是也足以表現出存款類產品的重要程度。
最後,我想說的是,存款尚且分到不同銀行存放,理財產品風險大於存款,更應該在不同銀行進行購買。另外,我建議購買不同風險的理財產品,分散可能發生損失的風險。切記,不要過分追求高收益,畢竟沒有天上掉餡餅的事!
-
7 # 只要快樂的小貓咪
我有多年的銀行工作經驗,不要把所有的錢放到同一個銀行理財,就像別把雞蛋放到同一個籃子裡一樣。
首先,理財產品各有千秋。每個銀行的理財產品都有自己的特色,不管從時間、收益率、風險的角度來說,都各自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每個銀行的產品都不同,所以要去不同的銀行購買不同的理財產品,同時各家銀行也在推出不同的理財產品,所以找到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再次,多家銀行的VIP。眾所周知,現在很多銀行的年日均存款達到10w就可以成為貴賓客戶,也就是金卡客戶,當你把錢存到不同的銀行,成為多家銀行的VIP時,你所享受到的待遇也是不一樣,接觸到的銀行工作人員也不一樣,所以儘量成為多家銀行的VIP。
當然,如果你太有錢了,成為各家銀行的白金卡、鑽石卡,去各家銀行辦理業務完全不用等待,不用排隊,立刻就能辦理,享受的理財產品的收益也不一樣。
最後,規避個人風險。眾所周知,現在銀行是允許破產的,特別是對於小銀行來說,國有大行幾乎不存在破產,所以千萬不要把錢都放在同一家銀行。
把錢存到不同銀行也有助於規避自身的風險。存款平攤到各家銀行後並不是很多,不會引起太多人的注意,但如果全放到一家銀行,那麼多錢一定會引起很多人的注意,這樣對自己來說也是很不利的。
總之,千萬別把雞蛋放到同一個籃子裡。無論從各方面來說,錢放到一家銀行絕對不是一件好事,當然錢少的除外。
-
8 # 金融小姐姐兒
看了許多回答,我想給您一個最實在的個人觀點。銀行的個人客戶按照價值簡單分類為貴賓客戶和一般客戶,我想大多數都是一般客戶,很少有千萬級以上的朋友整日奔波在各銀行安排自己的存款,哈哈,這樣的有錢人大多是投資實業的生意人,閒錢放銀行也是打個時間差而己。在這裡我想說對一般人而言存款最多隻選擇兩家銀行。原因是:
第一、如果您存定期存款,那麼國內每家銀行存款利率都是一樣的,人民銀行公佈基礎利率。安全性一樣的,銀行對於定期存款是有存款保險條例做保障,單個使用者50萬以內的存款,在銀行破產沒錢了也會有存款保險基金代為支付。目前看有些出了問題的銀行,比如包商銀行,是由國家有關部門接管,儲戶利益無損失。所以不用到處尋價並擔憂安全問題,基本戶只選一家即可。
第二、說實話每個人的銀行卡太多太亂了,有些卡必須在指定銀行開,所以誰手裡都有若干張卡,為了方便又要開網銀,手機銀行等,多少密碼啊?記得頭疼!卡還要收藏好別丟了,補辦更麻煩。所以我建議除了國家社保指定開的卡外,大家只保留一張工資獎金卡,有的單位為了支援銀行開卡量,工資獎金分兩個卡發,您就先在這個工資或獎金開卡行研究一下是否可以買理財即可。
第三、一般工農中建交五大行的理財產品收益相對低一點,而股份制銀行會高一些,且股份制銀行分兩個梯隊,招商,中信,興業理財產品此漲彼落,相差無幾。浙商,寧波等小銀行為了攬存,理財收益有時會更高一些。我覺得您如果工資獎金卡正好不在上述這幾家理財產品的優勢行,可以根據家附近的銀行情況從上述兩個梯隊選擇一家理財銀行,平日工資獎金卡彙總轉帳到理財銀行卡上,專門辦理理財業務。
第四、對於理財產品的選擇,我想對大多數一般存款客戶而言,儘管現在理財產品都不允許標註“保本”,但是按照一定的選擇標準去操作基本上沒有風險,我之前已釋出過個人觀點,就是一般老百姓要買中低風險理財產品,那些看不懂的結構性,掛鉤型理財產品,甚至退保費用很隱蔽的保險產品,背後投資方向不明的信託投計劃都不要隨意下手哦!
-
9 # 福星卡匯
能不能把所有的存款放在一家銀行理財,如果單純的從理財安全與風險角度考慮,其實不管我們擁有多少存款,在進行理財的時候都是不應該,單一的選擇一家銀行或者一家金融機構以及同一款理財產品。
因為這種方式屬於集中投資,比選擇分散投資的風險要高很多,較為保守穩健的理財方式就是,根據自身情況以及我們所選擇的理財產品,適當的採取分散混合搭配投資,低中高風險產品混合搭配,組合成一款能達到我們自身預計收益率標準,的低於高風險高於中等風險比較適中的理財方式。
如果單純的從銀行定期存款角度上來考慮的情況下,其他國家的無法確定但是國內銀行業可以確定,本質上來看單一的選擇一家銀行存款,在儲戶總存款金額超過本息50萬元的情況下,超出金額不再受存款保險條例所保障!如果未來某一天存款銀行出現某些極端的問題,導致存款銀行出現破產與倒閉,超出本息50萬元的存款在沒有存款保險條例的保障下,儲戶的存款必然是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這點是無法改變的畢竟有相關的法律明文規定。
不過廣大儲戶在存款上也不用過於糾結存款安全問題,所有存款選擇一家銀行存款也是安全有保障的,因為國內合法合規的正規銀行,均是受央行和銀監會嚴格監管與保護,國內即便是某家銀出現有可能導致銀行破產與倒閉的信用風險,也是會第一時間進行接管直至消除風險,如銀行存在風險極高,銀行自身資產無法滿足消除風險的情況下,央行和銀監會為了廣大儲戶的存款權益不受影響,也是會與中大型銀行或國有銀行,對存在信用風險極高銀行,進行重組或併購把能導致銀行出現破產的風險掐殺在萌芽中,有央行和存款保險條例保障相結合,所以說選擇單家銀行存款也是安全有保障。
綜上:對於能不能把所有的存款放在一家銀行進行理財,不管是理財產品還是存款產品可以是肯定可以的,但是從風險角度上考慮並不建議,單一的選擇集中投資畢竟集中投資,所存在的不可抗拒風險略高於分散混合投資;在認購理財產品或定期存款的時候,個人建議採取分散混合搭配投資。
-
10 # 微談財經
這要取決於你有多少錢,越分散不見得好,銀行很多權益都只是對私行客戶才享有。
一、關於存款保險制度你會這麼問,估計和存款保險制度每家銀行50萬元保額有關吧。你要注意以下幾點:
(1)存款保險制度只針對存款,理財是不包括的;
(2)存款保險雖然限額50萬元,但不是超過50萬元就不賠,而是根據出事銀行的後續方案來定,比如包商銀行被接管,最後所有人的存款全額保障了。
(3)如果是工農中建或者大的股份制銀行,基本存款多少錢都不用擔心,對中國銀行制度要有信心。
二、關於各家銀行理財產品的風險同等風險等級,各家銀行理財產品其實差不多,無非就是收益率高低的差別,風險來說,其實真沒多大差別,但城商行的就稍微謹慎點,別買太多。
另外,理財產品是會虧損的,最近就有中低風險等級的主要投向債券的理財產品出現浮虧,這個是債券市場整體問題,各家銀行投資債券的理財產品基本都出現了虧損,所以才說基本沒啥差別。
三、關於私人銀行的權益如果你在一家銀行的存款、理財達到一定金額,比如工行800萬,招行 1000萬,到了私人銀行這個級別,能享受到很多權益,例如:
白金卡申請:一些比較好的白金卡是私行客戶才可以申請機場、高鐵貴賓、免費接送機高收益率的理財產品提供理財方案生活服務例如體檢、高爾夫、車輛救援、出境、法律服務、投資移民等等。如果你錢太分散了,達不到私人銀行標準,這些自然就享受不到了
綜上,我個人認為,如果是大行,基本還是沒問題的,而且如果能達到私人銀行標準,儘量還是集中在一家銀行,不要太過於分散,也沒那個必要。
-
11 # 飛刀47號
買理財風險就兩個,一個是買到了“假理財”(又稱“飛單”),一個是真理財到期不能兌付。
至於在不在一家銀行買理財,這個根本不重要。飛刀做了20多年銀行,給大家說說看。
1、“理財的條款”你根本看不懂買理財需要看條款,這是專家說的——都是瞎扯。
一個理財說明,材料一大堆,密密麻麻,而且裡面很多文字遊戲,消費者去搞懂他?可能性不大?
找理財經理去問問?——問了也白問——肯定是推銷“應該推銷”的理財。
2、理財最大的風險是“假理財”風險很簡單,去手機銀行買理財就行。或者在櫃檯買了理財,趕緊去手機銀行查詢,如果查不到,那就是買了假理財。——投訴+報警吧!
3、“屌絲”理財風險為零第二個風險就是買的理財,最後不能兌付。
這個簡單,就買“屌絲”理財。
“屌絲”理財有兩個特點——第一是收益率一般。第二是起點低A、收益率高的理財風險很大,特別是私人銀行理財,收益8%,但是可能虧損本金。很多理財出問題就是收益率太高。
B、起點低的理財,大量老百姓都買了——一旦銀行違約,理財出事。會有無數的人去鬧事,去網上當噴子——一般這種理財,銀行就是虧了,也會補上收益,不然損失就大了。
總結,銀行安全理財購買方法:第一,買了理財,去手機銀行核實,不能顯示的都是假理財,都是騙子。第二,要買“屌絲”理財。收益低一點,起點低一點。一旦出事有無數受害者,這種理財最安全。至於是不是在一家銀行買理財,這不重要。懂了不?
-
12 # 投資新勢力
最好不要這樣做,哪怕是定存如果超過50萬,我也不建議都存在一個銀行,因為存款保險金最高賠付的金額只有50萬,而理財是不在賠付內的,所以普通理財,和超過50萬本金的存款也不要都放在一個銀行裡面,因為這樣對我們本身的扛風險能力有很大提升。
理財和定存不同,理財是有一定風險的,哪怕是最低風險的理財都會給我們拍照,籤合同,就是因為怕出現風險的時候有糾紛。
我曾經說過,有一個阿姨,因為不懂理財的風險,去做了年化20多的理財產品,結果30萬本金最後只剩了6萬,拉了個橫幅在銀行門口,寫的還我血汗錢,但銀行之前肯定簽了合同,這種事情是維護不了自身利益的。
所以經常提示大家超過6%的理財產品屬於高風險理財了,不要為了貪圖幾個點的利益,把自己的本金都虧沒有了。
但我也經常推薦低風險的理財產品,現在因為降息的緣故,低風險理財產品的利率都在年化3.5%左右,這種利率的理財產品是銀行攬儲的一個主要品種,如果這種利率都能出現風險的話,那麼這個銀行是不會有人去儲蓄的,所以這種低風險理財產品,在沒有系統性風險的前提下,還是比較安全的。
而定存超過50萬本金的話,如果出現什麼風險即使有銀行存款保險金的賠付,最高也只能賠付50萬元,所以不管是不是大銀行,這個賠付標準都不會改變的,不怕意外,就怕萬一,這就是一個防範風險的思路。
大家去銀行做理財的時候一定要看清楚經理讓我們籤的品種是什麼,不能讓人忽悠了,因為銀行對每個經理都有業績考核的,她們有的人為了自己的利益會讓我們做一些不想做的理財產品,我身邊有人就是因為信任的原因虧了幾百萬。
總結
理財和定存都是平常大家的理財手段之一,但我更傾向低風險理財產品,安全性雖然比定存差一點,但還是比較好的,這也是我們普通人能選擇的重要理財手段之一了,如果你們絕的理財不安全定存要在每年的春節期間去找高利率的,這個時間段銀行都會有攬儲業務,雖然時間很短,但收益比某些理財產品還高。
-
13 # 仰天大笑拂衣去
理財是個很廣義的概念,一般大家說的,都是金融市場的理財。
金融市場的理財,就兩大類,一個是低買高賣的,像股票、期貨、外匯等,但大多數人很難把握買入賣出的時機。
另一類是債券,基金。同樣,對大多數人來說,永遠具備挑選能力,永遠挑到好產品,也很難做到。
怎麼破?
很簡單,挑選幾種都買點,雞蛋不放在一個籃子裡。
怎麼挑?這就看自己的家庭財務狀況,自己的風險偏好了,因人而異。
這就是適合大多數人的理財方式“資產配置”。
-
14 # 合德利財富管理工作室
按現在的政策來講,銀行是允許倒閉的(銀行實質也是企業)..若某銀行倒閉,個人資產存入此銀行超過50萬的部分是不受保護的...
銀行理財產品一般都是掛鉤性的理財產品(最低5萬起),可能存在一定風險!另一種可能就是銀行代售的保險產品...無論個人從什麼渠道購買理財產品,都要必須要問明白產品屬性、產品的風險...
如果個人資產超過50萬,建議購買每個銀行理財產品不超過50萬,若中長期用不到的資產可以考慮購買理財型保險產品(萬能險)...
在所有的金融機構中,保險行業是最安全的,保險企業沒有倒閉、破產說,若真有一家保險企業經營出現困難,銀保會會指定一家保險公司來合併它,這家保險公司的保險合同與保險人關係是不變的...
-
15 # 雲淡風輕24701
現在銀行的理財產品大部分是有虧本的風險的,為了讓自己的財富積累的越來越多,還是存成儲蓄吧。而且也不能把所有的錢存在一個銀行裡。國家的法律規定,如果銀行倒閉,銀監會最多賠付50萬。雖然這種情況很少發生,但是也不是不可能出現的事情。為了避免這種風險,超過50萬的人,還是分幾個銀行比較好。
-
16 # 遠山看畫
中國現行的銀行存款制度是銀行保險制度,但現在規定銀行可以申請破產,那麼50萬元以下銀行破產保險是可以賠的,但超過50萬銀行就不賠了。所以把錢放一家銀行是理財風險較大,特別是地方小銀行錢。
-
17 # Teksum財經
把所有的錢放在一家銀行理財,是可以的,只要你所選擇的銀行是國有銀行或者大型股份制銀行,目前來看都是安全的,但關鍵的一點是,你不要只選擇同一個理財標的,建議將資金進行組合投資,以獲取適合自己的安全性,收益率和流動性。
-
18 # 愛吃烤肉的鯊魚
答案是可以的!也建議也集中在一家銀行理財。
你可以先去幾家熟悉的銀行諮詢一下他們的理財產品,對比一下期限和收益。這裡要注意,一定要是銀行的理財產品,別被保險產品忽悠了。
然後選擇一家你覺得收益率最高的一家銀行集中理財,這樣你的收益也最多,關鍵你的資金集中的話可能會成為這家銀行的貴賓客戶,銀行會針對貴賓客戶提供相應相應的貴賓服務同時也會提供針對貴賓客戶的高收益率的理財產品。所以儘量集中在一家銀行理財是最最好的選擇!
-
19 # 潘西拾間
看看你是誰,就知道怎麼做!
如果你是屬於一般地普羅大眾,生活軌跡是上班回家路上,手裡沒多少資金,也就沒多少理財需求,可以毫不猶豫的選擇就近一家銀行就好了,你可以去辦一個手機銀行,基本上就可以覆蓋你所有的金融需求,既簡單又好操作。
如果你是屬於金字塔的中間部分,也就是存款在50萬以上,但還沒達到財務自由的人,你可以有比較強烈的理財需求,如果你還有比較多的時間去研究金融產品,就可以貨比三家般多辦幾家銀行的手機銀行,經常性對比一下每個銀行的理財財產品等等,選擇和自己的分險相匹配的產品,比如,低風險的客戶,就不要買那種風險比較高的股票基金類或者信託類的的產品,產品分險與自己能夠承受的風險相匹配,這是一個很重要的理財原則。所以,這樣的你,選擇二到四家銀行是合適的!
最後說說,如果你已經是金字塔尖上的精英人物,也就實現了財務自由的那一些佔比極小的人,就目前而言,建議大部分的錢應存在四大國有銀行,剩餘的部分可以分存幾個小銀行,這是比較妥當的方法。小銀行會有一點風吹草動,所以不必把心思放在選擇上。還有,建議聘用私人財務顧問,信託、保險、股票、地產都可以適當配置,以保值增值為規劃目標!
-
20 # 私行家葉老師
我是葉老師,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把所有錢放在同一家銀行理財其實是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的,關鍵在於你在這家銀行到底買了哪些金融產品,不同的金融產品風險程度完全不同,所以你面對的可能性有千千萬萬種。
首先銀行主要給客戶提供的產品就是存款,包括普通的活期定期以及協定存款等等,這些產品基本都在存款保險制度的保障之下,而且目前近20年來中國從來沒有發現或出現任何一家銀行,因為一些原因使得存款無法兌付的情況。
其次是理財產品,雖然目前保本型理財產品逐步退出歷史舞臺,但是銀行理財子公司,或者是資產管理部門發行的普通針對大眾的理財產品的安全性還是相對比較高的,底層資產主要都是一些標準化的產品,或者是地方政府平臺的一些債券。
之後是代理銷售的,公募基金產品,主要投資方向是資本市場或者是債券市場,根據基金產品的型別有所不同產品的風險,也根據投資資本市場的比例高低有所區別,投資於股票市場的比例越高,風險越大,相反風險越低,當然風險對應的收益風險大的產品,在市場表現比較好的情況下,收益也會更高。
再次有一些銀行還會代銷一些私募基金產品。大型的商業銀行對於私募基金的選擇能力也較強,更加有機會去引入一些頭部的優秀私募基金管理人開展合作,此類私募基金管理人,往往在公募都有著比較優質的管理經驗,所以會使高淨值客戶資產配置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選擇。
同時銀行還會代理銷售一些保險產品,銀行保險產品,大部分都是以年金險或者分紅險為主的儲蓄性保險,所以保險風險相對較低,但是回報率也很低,保障型的,例如重大疾病保險之類的有一定的保障能力。
近幾年銀行還會代銷一些另類的投資品,比如投資金條或收藏品此類商品因為較基礎,金價溢價程度較高,購買之後如果後期沒有遇到對相關概念的炒作,可能長期無法回本主要作用是放在家裡把玩或者是饋贈之用。
之前很多的財富管理專家都會建議大家不要將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很多人對此的理解是選擇不同的銀行購買理財產品或者是存款,實際上這是一把雙刃劍,在你分散在不同的金融機構的過程中,表面上看你避免了同時一次性損失所有資產的可能,但同時也增加了你採雷的機率。而且不同銀行間的理財產品投資的底層資產型別基本都是一致的,所以從底層資產的角度上來說,分別投資不同銀行的理財產品,並不能有效的降低投資風險,反而去選擇一家靠譜的,專業能力強的,長期為你提供服務的銀行的產品,確實普通客戶的最佳選擇,因為日常的時間跟精力主要用來生活跟工作,投資理財只是獲取資金回籠的其中一個渠道,如果過分的花費大量時間去選擇不同的機構,嚴重消耗投資者的精力,甚至有可能影響到日常正常的工作跟生活的開展。
回覆列表
我個人認為不管是把錢放在一家銀行理財,從風險還是收益率來看都很不划算。
01.從風險角度來看,把所有錢放銀行風險過於集中。
國家法律規定存款在50萬以內保本保息,如果你把存款全部放一家銀行進行理財,超出50萬的部分就要承擔較高風險。
假設你有100萬又只信任銀行,我建議分成3個銀行進行定期存款,就算出事情也不至於全軍覆沒。
02.從收益率的角度來看,把錢全部存銀行跑不贏通貨膨脹,跑不贏通貨膨脹就意味著錢放銀行是逐年貶值。
現在銀行普遍利率如下:
一年定期存款利率:2.1%;
三年定期存款利率3.2%;
五年定期存款利率4.3%。
而每年的通貨膨脹率都在4.5%左右,如果犧牲靈活性全部存五年定期存款也只能差不多與通貨膨脹率持平,但這並不是我們最終想要的結果!
所以為了提升年化收益率,我們的理財組合還要適當的搭配基金定投以及股票價值投資,以求取得超過通貨膨脹率讓資金透過複利逐年增值。
雞蛋不能全部放在一個籃子裡這是大家都耳熟能詳,因為一旦籃子不小心打翻了就吃不到雞蛋了。理財也是同理,固不能把所有的錢都放在同一家銀行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