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太拾
-
2 # 阡陌說歷史
張居正改革(又稱萬曆中興),是在明神宗時期,內閣首輔張居正為挽救明王朝、緩和社會矛盾,在政治、經濟、國防等各方面進行的一場變法革新運動。
改革自萬曆元年(1573年)開始,至萬曆十年(1582年)張居正去世結束。
張居正改革,從軍事、政治、經濟等方面進行整頓,尤重於經濟的改革,企圖扭轉嘉靖、隆慶以來政治腐敗、邊防鬆弛和民窮財竭的局面。
改革一定程度上強化了中央集權,充實了政府財政,提高了國防力量,推動了商品經濟的發展。
-
3 # 小僧讀史
我來回答此問題,首先在談這個問題我們先了解下張居正對這次改革的內容:
1.政治方面:
整頓吏治既是改革本身的一個重要內容,又是關係到整個變法革新能否啟動並取得成功的前提.張居正強調治理天下須“懸法於眾”,以法理政,堅持“刑賞予奪,秉持公道”,以振揚風紀,使天下信服。厲行整頓“嚴其約束”的結果,使得“九圍之人,兢兢輯志;慢肆之吏,凜凜奉法”。其中,提高行政效率、朝令夕行,是整頓吏治的重要內容.
2.科舉考試方面:
為了建立有效的考核考績制度,張居正於萬曆元年(1573年)創設並頒行考成法,考成法的精神是“立限考事”、“以事責人”。
考成法,即由各部衙制定一式三份收發文簿,分別留部作底本、送六科備註、交內閣查考.
張居正行考成法,加強了內閣事權,由內閣透過六科、都察院控制六部,而各省撫按則聽命於六部。最終,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機構都由內閣控制,從而加強中央集權,使內閣成為變法的中樞.
3.軍事方面:
整飭邊疆“外示羈縻、內修守備”是張居正推行邊防新政的指導方針.
“內修守備”的重點是加強北邊防務,提高軍事抗衡能力.為了提高軍隊的戰鬥力,必須賦予軍事將領“專斷”的權力。於是張居正奏請明穆宗賦予邊將更多主動權,大大提高了戰守能力。
張居正在加強戰守力量的同時,又積極尋求改善蒙漢關係。力爭改善漢蒙關係,並積極加強友好往來。
4.經濟方面:
推行一條鞭法,整頓賦役制度、扭轉財政危機,是張居正改革的重點.
明中葉,由於土地兼併、隱漏,人口逃亡流失,戶田二籍混亂失真,“豪民有田無糧,窮民攤派受病”,朝廷控制的田畝、人丁日益短縮,財源祜竭,所謂“私家日富,公室日貧,國匱民窮,病實在此”.
成效:
經過這次改革,強化了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機器,基本上實現了“法之必行”、“言之必效”,使明政府的財政收入有了顯著的增加,社會經濟有所恢復和發展。
國庫積銀達六七百萬兩之多,儲備的糧食多達1300多萬石,足夠支用十年。這就使得十分腐敗的明朝政治,有了轉機。從而給即將垮臺的明朝,又續命了50年.
改革的失敗:
萬曆十年(1582年),張居正積勞成疾,迅即病死,反對派立即群起攻訐,並且瘋狂地進行反攻倒算。他們攻擊張居正改革“務為煩碎”,清丈土地是“增稅害民”,實行“一條鞭法”是亂了“祖制”。他們下令撤銷了張居正死時特加的官爵和封號,進而查抄家產。張居正的長子張敬修被逼自殺,其他家屬也慘遭迫害。而張居正的改革措施,當然也遭到破壞,剛剛有一點轉機的明朝政治又走了下坡路,張居正改革最終以失敗而告終。
結論:
這也是封建地主階級改革的侷限性,導致最終失敗的主要原因. 所以無論如何改革都無法挽留腐敗的明王朝滅亡的歷史.
-
4 # 江湖小曉生
張居正改革至少給大明王朝續命50年以上,這還不知足嗎?其實大明王朝能夠續命這麼長時間,已經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了。
因為在嘉靖皇帝時期,明朝貪腐之風已經無法遏制,明知道官員們都在貪汙,可嘉靖皇帝就是不採取措施整治。為什麼?因為他就想著自己得了好處便行了,其他人的事情他不想管。
或許這就是嘉靖皇帝長壽的秘訣,但是他這種無為而治的做法,培養了一大批貪官汙吏。而這些蛀蟲,就是大明王朝滅亡的重要推手。
張居正改革,利用一條鞭法,簡化了收稅的過程,大大縮減了官員們貪汙的收入。這才給明朝續命50多年,那麼有沒有更好的辦法給明朝續命更久呢?沒有。
01能改革成功,張居正已經是善莫大焉了。很多宰輔之臣,都希望混混日子就這麼過去了,做個太平宰相,是再舒服不過的事情了。比如說唐朝的晏殊,明朝的申時行,他們就希望做個太平宰相,不願意折騰。
可還是有一部分人,是非常想要折騰的,比如說宋朝的范仲淹、王安石,還有就是明朝的張居正。他們都想透過改革,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把王朝建設得越來越好。可是改革成功的有多少呢?其實並不多。范仲淹在搞慶曆新政的時候,也希望透過改革,把宋仁宗時期的官場頹敗之相給改掉,可惜宋仁宗本人沒有什麼魄力,導致改革最終失敗。王安石遇到了相同的問題,他下定了決心要搞改革,希望北宋越來越好。為此他兩次被罷免相位,矢志不渝。結果因為宋神宗的妥協,還是宣告失敗了。因為兩次變法的失敗,導致北宋後期腐敗現象已經無法遏制,最終宋徽宗和宋欽宗把北宋的大好河山給葬送了。
張居正改革已經算是非常不錯了,因為他成功了。他成功以後,將明朝從危局當中再次拉了回來,至少又走了50多年。
一條鞭法者,總括一州縣之賦役,量地計丁,丁糧畢輸於官。一歲之役,官為僉募。力差,則計其工食之費,量為增減;銀差,則計其交納之費,加以增耗。凡額辦、派辦、京庫歲需與存留、供億諸費,以及土貢方物,悉併為一條,皆計畝徵銀,折辦於官,故謂之一條鞭。立法頗為簡便。嘉靖間,數行數止,至萬曆九年乃盡行之。---《明史》
看看范仲淹、王安石這些改革派的先驅們,其實我們要為張居正感到高興,因為他的改革,的確有了成效,而且一度將明朝帶向了一個好的方向。
02張居正的改革為什麼能成功?張居正有效做出改革,這是歷史上難得可以看得到的成功改革。可以說在幾千年歷史中,屬於鳳毛麟角了。那麼張居正的改革為什麼會成功呢?因為萬曆皇帝太小,他說了算。
范仲淹改革的時候,宋朝權貴們基本全都表示反對,他們不斷跑到宋仁宗那裡去告狀,說新政的壞話,而宋仁宗又是個心腸軟的人,自然就聽信了他們的話,使得慶曆新政徹底失敗,范仲淹也主動調出京城。王安石變法的時候,依舊是宋朝那些有錢有勢的人表示反對,他們撈錢的路子被王安石變法斷了,他們當然要告狀。宋神宗也頂不住這幫權貴們的壓力,兩次罷免王安石,最終這場變法,也是無疾而終。這兩場變法失敗的重要原因,其實就是因為范仲淹和王安石手裡,沒有最高的權力。他們在關鍵時刻沒辦法做主,這哪裡能行呢?再看看清朝雍正皇帝的改革,那是相當成功的,至少他活著的時候,火耗歸公、攤丁入畝、士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等等,他的改革全都貫徹實行下去了。為什麼他能成功呢?因為他是皇帝,手握朝政大權,有最高話語權。
同樣的道理,張居正的改革,之所以能夠貫徹下去,主要是因為萬曆皇帝太小了,朝中大小事務,全都是張居正一個人說了算,那他的變法自然是可以順風順水的。
03為何只給明朝續命50年呢?其實張居正變法給明朝續命50年,已經是一件相當值得吹噓的事情了。我們可以看看明朝後期都是些什麼皇帝。
萬曆皇帝吃喝玩樂無一不通,朱常洛又命太短,天啟皇帝只知道做木匠活,崇禎皇帝雖然比較努力,可是資質平庸。
其後接踵三大徵,頗有加派,事畢旋已。至四十六年,驟增遼餉三百萬。時內帑充積,帝靳不肯發。戶部尚書李汝華乃援徵倭、播例,畝加三釐五毫,天下之賦增二百萬有奇。明年復加三釐五毫。明年,以兵工二部請,復加二釐。通前後九釐,增賦五百二十萬,遂為歲額。---《明史》
這幾個皇帝都沒辦法把國家管理好,所以張居正的變法能夠影響50年時間,哪裡還不夠呢?明朝早就應該謝天謝地了。
萬曆時期還做了點實事,比如萬曆三大徵,這三場大戰所消耗的金錢,其實都是張居正時期積攢下來的,否則萬曆也沒這麼多錢去打這些仗。
後來崇禎皇帝打了十幾年仗,手裡的錢才花光,其實也都是張居正改革給他打下了經濟上的基礎。
如果他的改革能夠繼續嚴格實行下去,或許明朝並不只能延續這麼短的時間。可惜到了崇禎時代,賦稅是比過去重得多,這改變了張居正的初衷,自然是無法維持下去了。
我認為張居正的改革,在當時來說已經是很不錯的了,實在是沒有更好的辦法,可以把明朝的壽命再往後延長了。
總結:張居正改革,也給後世留下了隱患。任何事物都是一分為二來看待的,張居正的改革,對明朝來說也不是全都是好處。比如說發明火耗銀子這件事。
一條鞭法表示,交稅全都要交整錠銀子,普通老百姓哪裡有整錠銀子呢?這沒關係,過去該怎麼交稅,他們還可以怎麼交給官府,但是官府需要收一個火耗錢,這是把他們交上來的東西變成整錠銀子所需要的手續費。
火耗的問題也就這麼出現了,此後火耗就成為了官員們貪汙的一種重要手段,而且大家心照不宣,畢竟這筆錢是不用交給朝廷的,都是由地方官員自己掌握。
一直到清朝雍正時代,這才用養廉銀子取代了火耗。但是火耗依舊在收,只是收上去以後要統一交給朝廷,再由朝廷按照養廉銀子的說法發給官員們。
這麼做對百姓也沒什麼太大的好處,畢竟哪個地方的火耗高,哪個地方的養廉銀子也就高,這是成正比的,那老百姓高興個啥呢?
參考資料:《明史》
-
5 # 天道的痕跡
大家好,如果想看大量歷史文獻,請跟我來。我帶你睜開雙眼,看一眼明末。
準備穿越明朝的仔細看一下資料,萬一,真的穿越了呢………
女真。
是對明末長城以北的遊牧民族不同時期稱呼,
漢至晉時期稱挹婁,
南北朝時期稱勿吉,
隋至唐時期稱黑水靺鞨,
遼朝時期稱“女真”、“女直”(避遼興宗耶律宗真諱)編入遼國戶籍的成為熟女真,沒有編入遼國戶籍的稱生女真。
按地區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東海女真。總共六十六個部落。
努爾哈赤自祖輩,六世祖猛哥帖木兒起,就世襲建州衛。“努爾哈赤也接受了明朝敕書三十道,馬三十匹,封龍虎將軍,復給都督敕書。
明神宗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
大量遼民(遼東漢民)因為高淮亂遼,委官廖國泰“虐民激變”大量遼東的漢民,加入了女真部落。
生於遼,不如走於胡”致使遼東"少壯強勇之夫,亡入建州什四五",故遼東人有四大恨。遼民“則寧歸建酋,不願歸於明。
“四大恨”為明天啟元年(1621年)山西道御史畢佐周歸納的遼東漢人對明朝的四點不滿:
“軍興以來,援卒之欺凌詬誶, 殘遼無寧宇, 遼人為一恨。軍夫之破產賣兒,貽累車牛,遼人為再恨 。至逐娼妓而並及張、劉 、田三大族,拔二百年難動之室家 ,遼人為益恨。至收降夷而雜處民廬 ,令其淫汙妻女 ,侵奪飲食,遼人為愈恨 。有此四恨,而冀其為我守乎?
明朝善後不及致有“合營男婦數千北走”,欲逃往建州女真。”
萬曆年間遼東督撫梁夢龍承認“自災虜頻仍,軍民逃亡者半”,而邊吏張濤已看出“建州富殖,遼人久為所有”,
致使當時的巡撫山東御史翟風坤不得不發出“我遼民以役重差煩,至於無可奈何,願隨之(指女真)去,將來之憂方大耳”。
文獻記載,遼人遷入人數多到建州經濟承載不了。以至於努爾哈赤發文詢問明朝,遼東發生了什麼事情致使遼人大遷徙,強壯之人大半逃入建州,僅得老幼孤貧六七萬人。”
我個人認為這才是,努爾哈赤統領的建州衛,能崛起的唯一重大原因。別的部落根本不具備這麼多人。
而努爾哈赤將蘇克素護部,薩爾滸部、嘉穆湖部、沾部、王家、額勒敏部、札庫木部、薩克達部、蘇完部、董鄂部、雅爾古部、安達爾奇部,窩集部,瑚爾哈部、瓦爾喀部、費優部,薩哈爾部,趙家、瑪爾墩、翁鄂羅、安突卦爾佳、渾河部,哲陳部,託莫河、章佳、巴爾達、界藩、董家、俄爾渾通、珠舍哩、訥殷、佛朵河、席北、安楚拉庫、哈達、璋、阿奇蘭、赫席赫、鄂莫和蘇魯、佛訥赫、輝發、瑚葉、那木都魯、綏芬、寧古塔、尼瑪察、兀爾古陳、木倫、札庫塔、兀拉烏蘇、雅蘭、西林、額赫庫倫、固納喀庫倫、薩哈廉部、陰答渾塔庫啦啦路、諾洛、石拉忻、葉赫、卦勒察、烏蘇哩、興坎、琿春、誇蘭等各部統一,建立後金,下令大臣噶蓋和學者額爾德尼二人創制文字發明了滿文。
皇太極將這六十六部落統一改成滿洲族,從此中國長城以北,出現了一個新的民族。
而自1612年起,努爾哈赤就跟科爾沁蒙古一直通婚。
1614年,明安之兄莽古斯嫁女皇太極。她不僅是滿清一朝第一位皇后,還是第一位母后皇太后,當然也是科爾沁部第一位被封為皇后的女子。
1615年,明安之弟孔果爾(洪果兒),也送女嫁給努爾哈赤,
四年之中,科爾沁部左翼三位呈領,各嫁一女到努爾哈赤家族。
後金天命八年五月,孔果爾嫁女給努爾哈赤第十二子阿濟格。
後金天命十年二月,莽古斯之子齋桑將其女嫁給皇太極,
後金天命九年二月,明安第四子桑噶爾寨送其女嫁給努爾哈赤第十四子多爾袞。
天命十年(1625年)科爾沁貝勒博爾濟吉特·布和之次女,孝端文皇后之侄女,敏惠恭和元妃之妹。博爾濟吉特氏,名布木布泰。嫁給努爾哈赤第八子皇太極為側福晉,也就孝莊文皇后。崇德三年生皇九子福臨(順治帝)。
科爾沁蒙古(今天內蒙古通遼地區)自1612年開始,一直跟後金通婚33次。而科爾沁蒙古自1612年九月就一直參加了努爾哈赤統一女真各部落,後期更統一察哈爾蒙古,統一了整個漠南蒙古。這也是外蒙獨立,漠南蒙古(內蒙古)沒有跟著獨立出去的原因。因為自努爾哈赤沒有建立八旗之前,就已經一直通婚了。可以說是一家人。
而後金南下就已經包括了,整個漠南蒙古(內蒙古)。所以說明朝面對的是整個長城以北,內蒙古還有女真地區的六十六個遊牧部落。當時他們兵源應該是這個樣子的…
而因為小冰河期,(小冰川期),二三百年不遇寒冬。抗美援朝我們都知道50年不遇寒冬,長津湖室外氣溫零下40度,《閱世編》、《庸閒齋筆記》,以及《明史·五行志》、《清史稿·災異志》記載就連氣候一向溫暖的珠江三角洲也遭遇了異常天氣,廣州等地頻繁遭遇降雪,並出現牲畜凍死的現象。長城以北遊牧部落必定南下,沒有努爾哈赤還會有別人。這已經不可避免。
我一直認為明朝出兵,幫助葉赫部剿滅努爾哈赤是錯誤戰略。下棋就好,為什麼要親自衝鋒陷陣?讓葉赫部玩了無間道。到底是明朝在下棋,還是葉赫部下棋?本來國內就爛的一鍋粥,為什麼面對強敵不挑撥離間,拉攏一批,許諾高官,甚至增加地賞。明朝對林丹汗等等都可以貢賞,市賞,歲賜,為什麼不安撫外敵,然後再整頓明朝內部。統一力量。努爾哈赤統一女真六十六部,根本不是鐵通一塊。就算努爾哈赤祖父被李成梁誅殺,袁崇煥都給殺了,再殺個李成梁安撫外敵能怎麼著?非要親自出兵。將整個北方精銳損失殆盡。李自成還沒殲滅,就出關外迎戰強敵。這個戰略是安的什麼心?是怕明朝亡的不夠快嗎?不多說繼續文獻,歷史沒有如果。
李如梅:“此賊精兵七千,而帶甲者三千;此賊七千,足當倭奴十萬。厥父為俺爺所殺,其時眾不過三十,今則身自嘯聚者至於七千,雖以十人來犯境土,即報遼東而求救。西北雖有韃子,皆不如此賊,須勿忽。”
李登:“奴酋威行東夷,雖子弟有犯必加誅滅,故人股慄,用兵之際,有進無退。
蕭一山:“努爾哈赤崛起於建州衰微之時,一戰而克圖倫,借復仇之名,征服鄰部:敗四寨聯軍於太蘭岡,攻尼堪外蘭於鄂勒琿,兵勢漸強,威力日增。六年之間,克兆嘉城,取瑪爾敦,棟鄂、哲陳,次第歸服;蘇克、完顏,拱手內向。建州統一,始北向而與海西爭雄;所謂‘造攻自亳’,基礎已立者矣。均勢之說,出自葉赫;彼自恃其塞外雄長,藉以要挾;努爾哈赤叱而不應,於是戰端遂開。九部之聯軍既敗,扈倫諸國,亦自知兵力不敵,願乞盟好,乃內不圖強,攻戰頻仍,坐與努爾哈赤以可乘之隙;於是扈倫之運命日蹙,哈達、輝發次第滅亡矣。布佔泰以降虜而得國,反恩為仇,屢謀抗逆。大城既下,社稷為墟,隻身逃亡,亦可哀已!葉赫雖賴大國之助,苟延旦夕,然唇齒勢離,不絕如縷耳!且東北攻略,濱海多服;女真之大部,至是已統治於努爾哈赤一人之手。”
後金五次進關劫掠。其中薩爾滸之戰,1619年(明萬曆四十七年,後金天命四年)二月,明抵達遼東的援軍約87000餘人,加上葉赫兵一部、北韓軍隊13000人,共約11萬,號稱20萬(有文獻說47萬)明軍共損失兵力約45800餘人,戰死將領300餘人,喪失騾馬28000餘匹,損失槍炮火銃20000餘支,而清軍總共只有6萬人。也有說4到5萬人。
而清軍《滿文老檔》記載的損失微乎其微,說後金僅僅損失了不足200人,“諸申英明汗之兵陣歿者不及二百人”,有近代有學者“估計”,清軍死亡3000人。
明末,明軍經過撫順之戰,薩爾滸之戰,開鐵之戰,清河之戰,遼瀋之戰,廣寧之戰,寧遠之戰,松錦大戰,松山之戰。與明朝發生大小百餘次爭戰鬥,明朝北方精銳,損失殆盡。
蕭一山:“是役也,明傾天下之力,盡徵宿將猛士,及北韓,葉赫精銳,分道深入,使之不能兼顧。而努爾哈赤以八旗六萬之眾,先破其一路,五日之間,全軍皆敗。金士卒僅傷數百人,而所獲則以鉅萬計。明清之興亡,此亦最大關鍵也。
明朝內部可以說各個地方都出了問題。
1.東林黨問題。
東林黨爭的是什麼?崇禎換了50個宰相,14個兵部尚書。平均3月一個宰相(大學士)。因為崇禎無人可用。因為以東林黨為首的百官要的是皇權。自魏忠賢閹黨一死。東林黨獨大,東林黨一直的努力是,達到張居正時期,皇帝你可以煉丹準備飛昇,木匠皇帝,蟋蟀皇帝,美食皇帝,哪怕姐姐戀,或者弄個豹房養動物養孌童。28年賭氣不上朝。都可以。朝政皇帝還是別伸手了。否則御史引據歷史典故,從三皇五帝到聖人之言,從祖宗家法到列祖列宗。給皇帝一頓教訓。而御史以能受廷杖為榮。還如數家珍地加以炫耀。被百官尊為楷模。這些人代表是都察院和六科給事中,專門用於監察中央和地方百官,這個群體的總人數長期保持在200人左右。這部分人想往上爬,想進入內閣大佬的眼裡,只能衝鋒陷陣。而且還能被尊為楷模,一舉數得。
2.明朝慣例買官賣官問題。
明朝買官賣官,有套完整的制度,倘若考不上科舉,明代中後期的富人有另一個選擇,那就是「捐官」。
弘治年間( 1488-1505 )納銀四十兩,就可以獲得冠帶,成為「義官」。「義官」在官職系統裡稱作「散官」,只是一種沒有指派職務的虛銜。想要實際擔任官職,則可透過「上馬納粟」的制度買一個國子監生的身份,等待朝廷授官,或藉此身份參加科舉。
「上馬納粟」或稱「納馬納粟」,是指繳納馬匹、糧草、銀兩等物資,換取朝廷賜予的冠帶。大約在正統七年( 1442 )前後,為了彌補財政收入不足,以及獎勵地方賑濟,朝廷就已零星賜予散官冠帶。
《明史》·卷二百五十八·列傳第一百四十六,
澄城人韓一良者,元年授戶科給事中,言:“陛下平臺召對,有‘文官不愛錢’語,而今何處非用錢之地?何官非愛錢之人?向以錢進,安得不以錢償。以官言之,則縣官為行賄之首,給事為納賄之尤。今言者俱咎守令不廉,然守令亦安得廉?俸薪幾何,上司督取,過客有書儀,考滿、朝覲之費,無慮數千金。此金非從天降,非從地出,而欲守令之廉,得乎?臣兩月來,辭卻書帕五百金,臣寡交猶然,餘可推矣。伏乞陛下大為懲創,逮治其尤者。
《明史》卷78《食貨志》說,明朝賣官稱為“奈米”,“自憲宗(成化)始,生員奈米百石以上,入國子監。軍民納二百五十石,為正九品散官,加五十石,增二級,至正七品止”。
3。皇室人口跟土地兼併問題。
明代皇家檔案就是玉牒上正式收錄的人數,洪武年間是5人,到永樂年間,增至127人,到嘉靖三十二年增至19611人,而萬曆三十二年又增至8萬多人。這個玉牒記載的人,包括男女。
在明朝檔案中,包括了奉國中尉這個最低皇族。只是不包括庶族,保底爵位奉國中尉,國家供養。
萬曆年,福王朱常洵的王莊高達1.9萬多頃土地。除了河南的地幾乎被搜刮殆盡外,又將湖廣的4485頃零50畝土地給予了兼併。
《神宗實錄》萬曆二年五月
○禮科給事中石應嶽題:“伏見 聖祖封建諸王,敦睦九族,凡子孫勝衣以上者,皆仰食縣官,恩至渥矣。邇年以來,麟趾繁衍載玉牒者四萬(40000),而存者可三萬(30000)有奇,歲該祿糧可九百萬石計。
萬曆七年正月
居正又言:“今國家難處之事,無如宗室。蓋國家財賦有限,宗室生齒無窮。今玉牒見存者不下萬五千(15000)餘位,即揭天下之賦以供之,尚不能給。況又有朝廷之經費,九邊之軍餉乎?
萬曆四十年二月
○丁丑,大學士李廷機、葉向高題:“萬曆三十三年, 玉牒宗支共計一十五萬七千(157000)餘位,今襲封新生已踰十四年,又有六十萬(600000)餘位矣。比之弘正等年間,不啻百倍。開局纂脩,必須設法、定限、分委、責成,謹列款以請。”
3.大航海時代對明朝輻射。
大航海時代,因為船舶技術提高,美洲銀礦(墨西哥銀礦,秘魯銀礦,玻利維亞銀礦的發現)以及日本最大的銀礦發現。(1562年到江戶時代這漫長的400多年時間裡,位於日本島根縣大田市的石見銀礦是日本乃至全世界最大的銀礦。日本成為世界屈指可數的產銀國,以至於當時世界上三分之一的白銀產自日本,日本也因此被明朝人稱呼為“銀群島”。 )1545年西班牙發現南美玻利維亞的波託西山銀礦,其銀產量佔全世界銀產量一半。(西班牙透過佔領的菲利賓)
大量白銀走私進來,衝擊明朝的銀本位。日本,西班牙。只要不停採礦。就可以換走明朝的米,面,糧食,瓷器,絲綢。糧食價持續走高。白銀持續貶值。
古代限制人口增長的一直是生產力,在康熙乾隆時期之前。康熙時期美洲馬鈴薯(也就是土豆)玉米,紅薯。這些高產農作物到來之前。我們古代一直是和平時期,人口增長,增長到一定程度,然後戰亂,人口減少。然後又和平時期人口增長。就這樣無數次輪迴。而明朝朝政癱瘓,閉光鎖國政策失效。糧食也被買走,後果是災難性的。
根據《五倫書》的記載,明初浙江德清人王軫在家書中曾說:“浙西米價極廉,白米十分一升,到了晚明,江南的米價卻是越漲越高。據茅元儀的記載,在他幼年時,每石白米不過7錢銀子,但到了天啟至崇禎年間,已經漲到每石超過1兩銀子,即使賤時也達將近1兩銀子。
明末清初人陸衡也記載了明末米價的上漲。根據他的記載,在他幼年時,米價每石只需0.5—0.6兩銀子。萬曆三十六年(1608),米價每石才1.3兩銀子,即有搶米之變。自此以後,米價每石一直在1兩銀子開外波動。至崇禎十三、十四年(1640—1641),更因米價每石高達1.6兩銀子,導致“橫民倡亂,搶掠紛起”。
根據《金罍子》一書所載,嘉靖三十二年(1553),京師米價走高,甚至出現“人相食”,時米價突然升至每石2.2兩銀子。
至崇禎十三、十四、十五年(1640—1642),更是遇到了明代近300年來的最高價格,米每石升至3.6兩銀子。
而同時漲價的還有油跟鹽。
在崇禎末年,蘇州一帶的油價突然猛升,達到每斤70—80文錢,讓時人感到“大為可駭”。(1在崇禎十六年(1643)時,清油的價格更是高達每斤0.16兩銀子。
明中期之前可以查閱,顧炎武詞條《日知錄》等等的記載:洪武十八年的規定鈔五貫換米一石,銀一兩換米兩石。自萬曆中期以後米價再也沒有回到過六七錢的價格,都是在一兩開外波動,崇禎時期,根據葉夢珠的記載是江浙米價“以二三兩為常”。
米價漲到二三兩是一個什麼概念?我們看下文獻
《明史·五行志三》(卷35)稱,“崇禎元年,陝西飢,延、鞏民相聚為盜。二年,山西、陝西飢。五年,淮、揚諸府飢,流殍載道。六年,陝西、山西大飢。淮、揚洊飢,有夫妻雉經於樹及投河者。鹽城教官王明佐至自縊於官署。七年,京師飢,
御史龔廷獻繪《饑民圖》以進。太原大飢,人相食。九年,南陽大飢,有母烹其女者。江西亦飢。十年,浙江大飢,父子、兄弟、夫妻相食。
在記述崇禎十三年,有如下文字,“北畿、山東、河南、陝西、山西、浙江、三吳皆飢。自淮而北至畿南,樹皮食盡,發瘞胔以食。
”“瘞”,音讀yì,是埋葬到地下,“胔”,音讀zì,是腐爛變質的肉;已腐爛變質的人屍肉都要盜出來吃。
《明史·王宗沐傳》:“ 山西 列郡俱荒, 太原 尤甚。三年於茲,百餘裡不聞雞聲。父子夫婦互易一飽,命曰‘人市’。”
清 顧炎武 《錢糧論上》:“而民且相率賣其妻子。至徵糧之日,則村民畢出,謂之人市。
”明崇禎末,河南、山東大旱蝗,草根木皮皆盡,乃以人為糧,官吏弗能禁。婦女幼童,反接鬻於市,謂之菜人。屠者買去,如刲羊豕。
郭澄清 《大刀記》第一章:“近日來,在這 龍潭 街頭,竟設上了‘人市’--三歲的娃娃只換一斗高粱!
在這種情況下,崇禎加收了“三響”
(1618年),強徵“遼餉”,畝加徵銀三釐。
1620年,又加二釐,平均每畝土地加徵銀九釐,計五百二十萬兩。
崇禎三年(1630年),又強徵“遼餉”,畝加徵銀三釐。
崇禎十年(1637年),開徵“剿餉”,每年加派銀三百三十餘萬兩。
崇禎十二年(1639年),明廷為了練兵,又加徵“練餉”,每年徵銀七百三十餘萬兩。
包括田賦,乃照地畝,每畝加一分,共四百八十一萬一千八百餘兩)。以及賦役(七十萬)、兵部所裁站銀(五十萬)、關稅(二十萬)、鹽課(四十萬)、契稅(二十四萬)、賬罰(二十萬)、典稅(三萬)、公費節約(一萬),雜稅合之二百七十八萬。
三餉同時徵收時加起來大概有二千一百萬兩白銀。接近崇禎亡國後,皇帝內帑(皇帝內庫也稱新庫)省銀總量。
《甲申核真略》:“內庫有鎮庫錠,皆五百兩為一錠,鑄有永樂年字,每馱二錠,無物包裹,黃白溢目。其其尋常元寶則搭包貯焉。按賊入大內,括各庫銀共三千七百萬,金若干萬。其在戶部者,外解不及四十萬,捐助二十萬而已,此城陷後存銀之大較也。嗚呼,三千七百萬,捐其奇零即可代二年加派,乃今日考成,明日搜掠,使海內騷然,而扃譎如故,策安在也?先帝聖明,豈其見不及此。徒以年來之徵解艱難,將留羅雀掘鼠之備,而孰知其事勢之不相及也。籲其,亦可悲也矣。”
楊士聰所說的三千七百萬應該是三千七百萬兩,計六奇把它理解成了三千七百萬錠,數字擴大了500倍。這是不對的。
同期工部侍郎趙士錦的著作《甲申紀事》中也有類似記載,“賊載往陝西金銀錠上有歷年字號,聞之萬曆八年後,解內庫銀尚未動者,銀尚存三千餘萬兩”。
《慟餘雜記》:“闖賊西奔,括宮中得金銀七千餘萬兩,駝載而去,
《崇禎遺錄》 錦衣衛僉事王世德 如李清《三垣筆記》中記載“庫藏止有二千三百餘金。外有迦納校尉銀六百兩、易錢銀三百兩,貯吳書辦處。
《北歸記》 十五日,予以繕部員外郎管節慎庫。主事繆沅、工科高翔漢、御史熊世懿同交盤。……新庫中止二千三百餘金。
天災每個朝代,每個時期都有,甚至黃河長江決口改道,造成大量災民時候歷史上也多了。被災民滅掉朝代,只有明朝。
4。貢賞,市賞,歲賜,地賞,贖金問題。
明朝沒有歲幣,但是多了幾個名詞,貢賞,市賞,歲賜,地賞,贖金。
早在永樂年間時,韃靼太師阿魯臺便於明朝建立了“朝貢貿易”,當時的韃靼是“歲或一貢,或再貢,以為常”(《明史·韃靼傳》)。這種朝貢貿易,主要是以韃靼朝貢、明朝賞賜的方式進行,明朝文人所謂“天朝上國”的明朝,在賞賜方面往往是極為豐厚的。
每次朝貢結束後,都有一個勘合手冊,下來來朝貢家按照這個手冊上的來, 東西不準送的多,因為你送的多明朝政府就要回贈更多,所以勘合手冊的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憑證,但是朝貢人員一般都是透過賄賂太監等手段來達到朝貢更多貨物的目的。
明嘉靖二年(1523年)
日本大內氏跟細川氏因為得到勘合資格,還打了起來。
公元1619年,明朝給了林丹汗白銀四千兩,一年後,加賞至四萬兩。林丹汗遂聲言幫助明朝抗擊後金。
公元1628年,林丹汗西進,佔據土默特、河套等地,並攻擊了明朝的大同、宣府。明朝仍舊給予林丹汗“歲賜”白銀八萬一千兩。翌年,林丹汗率大軍到了延綏紅水灘,要求增賞未遂,隨即就縱掠了明朝邊境。
《明世宗實錄》),當“貢賞”往來得不到滿足之後,蒙古統治者只能透過戰爭,意圖開啟貿易的大門,“庚戌之變”“土木堡之變”便是這類戰爭的典型表現。
嘉慶該時期,蒙古俺答汗發動了入侵北京的“庚戌之變”,掠懷柔﹑明軍一觸即潰,紮營於潞河東二十里之孤山(今通州東北)、汝口等處,一直打到北京城下,十九日至東直門。二十一日德勝門﹑安定門北民居皆被毀。當時俺答放回了在通州俘虜的宦官楊增,手持俺答的書信回覆明廷,稱“予我幣,通我貢,即解圍,不者歲一虔爾郭!”嘉靖皇帝最終透過大量的錢財饋贈才讓其回到草原。同時答應增加貢賞,跟市賞。
大臣嚴嵩說: 蒙古人搶夠了自己會走的。
“敗於邊可隱, 敗於郊不可隱, 虜飽將自去” 。
隆慶時期,俺答汗又逼迫明朝簽訂了城下之盟,(京師城下)要求開放邊市,並且明朝每年增加一些“市賞。
土木堡之變,
正統十四年,1449年春,也先最開始朝貢使團只有50人規模,貢品有羔羊,小牛,一年比一年多,最後增加到2000人,稱3000人。王振按2000人給回的歲賜,也先不滿意,人馬應按3000計。才有土木堡之變。其目的也只是要求增加歲賜,跟貢賞,市賞。
在土木之戰中,明軍的參戰人數,基本都沿襲自劉定之《否泰錄》中的數字:“官軍私屬共五十餘萬人”,而到後人引用時,更徑直略去了“私屬”,只作“官軍五十萬”或“五十餘萬”,我們按《明英宗實錄》中記載:“命在京五軍、神機、三千等營在營操練者人賜銀一兩,兵器共八十餘萬。又每三人給驢一頭,為負輜重。估計二十五萬。而也先文獻記載二萬人。
也先還夢想將妹妹嫁給英宗朱祁鎮,英宗不從。和親,只有上位者可以將女兒嫁給你,讓你叫爸爸。漢武帝嫁女給匈奴王單于,李世民嫁女給吐蕃王松贊干布,松贊干布按禮儀見到李世民得跪下叫爹。康熙嫁女給蒙古大汗葛爾丹,葛爾丹汗見到康熙,按禮儀需跪下稱皇阿瑪。如果取了也先的妹妹,英宗按禮儀需尊稱大哥。
贖金
而被虜走的英宗是被楊善重金贖回來的。當然贖金問題從來不提。只說連錢皇后都獻出自己的全部私財。然而也先拿到鉅額的贖金後並沒有放人,而是繼續以英宗為“籌碼”,嚮明朝勒索大量的土地和財富,甚至還帶著他圍攻北京。最後楊善,工部侍郎趙榮將英宗贖回。
割地賞賜。
北方部落之間不合,你們部落幫我打服別的部落,不光有貢賞,還有地賞,
為了酬答“朵顏三衛”的戰功,把塞外的大寧都司、營州衛等地區一股腦割讓給“朵顏三衛”。須知大寧都司、營州衛等,都是洪武年間朱元璋設立的防範北方蒙古騎兵入侵的重鎮,卻被朱棣一股腦割讓給“朵顏三衛”。
參考資料:《明史》《靖難之役與兀良哈南遷》《皇明四夷考》《弇州四部稿》
“靖難初,首劫大寧兵,及召兀良哈諸酋率部落從行,有功,遂以大寧畀三衛”,“文帝從燕起靖難,使使以賂請,而兀良哈以騎來從戰,有功。先是,即古會州地設大寧都司營州等衛為外邊,使寧王鎮焉。文帝乃移王與其軍內地,而以其地畀兀良哈等”
市賞。
根據《條覆收胡馬疏》記載:“虜中上等扇馬一匹。擬價十二兩,搭配段布官貨一分,實值銀八兩餘;中扇馬一匹,定價十兩,貨實植銀七兩餘;下扇馬一匹,定價八兩,實植銀六兩餘。其在商民,既以故衣貨,每值銀七、八兩,即買兒馬一匹,可賣銀十餘兩。最高五倍價格收購。
根據《簡牘》記載:“承示會保任卒疏領悉,虜中所索敖剌,氣者予之為當,而門下又默運機宜,絕將來之患,塞夷人之口,尤為遠慮。市賞太濫,惟上谷為然,蓋緣始事之初,急於招來,於節制,其流遂至於此。
5.倭寇問題。
明初,從洪武到永樂的57年間,倭患次數共為94次,年平均不到2次;永樂以後到嘉靖之前(1425~1522年)近百年間的倭患記錄次數僅為17次;在嘉靖一朝的45年間,倭患次數猛增到628次,佔明時期倭患次數的80%;進入隆慶後,又驟減為48次。跟明朝200年閉關鎖國政策失敗成一致走線。
據史料《明實錄》記載,公元1555年(嘉靖三十四年)。
一股僅有六十七人的倭寇,(有文獻說54人或者72人)洗劫浙、皖、蘇三省,攻掠杭、嚴、徽、寧、太平等州縣二十餘處,直逼留都南京城下。這股倭寇暴走數千裡,殺死殺傷四五千官兵,歷時八十餘日,才被佔絕對優勢數量的明軍圍殲。
是嘉靖三十四年(1555)6月7日從浙江紹興上虞縣登岸的。他們上岸後一路暴走,遇小縣城就攻打,遇官兵就搏殺。在《明史·日本傳》裡,我們可以看到,它利用用了大量的動詞記載這段經歷:“突犯會稽縣,流劫杭州,突徽州歙縣,至績溪、旌德,屠掠過涇縣,趨南陵,至蕪湖。燒南岸,趨太平府,犯江寧鎮,直趨南京。
6.內部土司牽絆羈,糜政策問題。
天子守國門,國門不是在北京八達嶺長城,國門在貝加爾湖,東邊國門也不是山海關總兵吳三桂,東邊國門在庫頁島。這國門守護的稍微有點遠啊……山海關,嘉峪關,這關不是邊關,是屋子裡玄關?我個人不做任何評價,
雍正四年(1726年)至九年(1731年),清廷剿撫兼施,收復黔省苗族4萬戶,闢地二三千里,幾當貴州全省之半。該地區由“無君上,不相統屬”到設官建治。
瞻對之役。(四川西部)乾隆十年(1745年)瞻對土司,上瞻對土司首領肯朱懾投降,下瞻對土司,班滾下落不明。直至宣統三年(1911年),經四川總督趙爾豐奏請,重又“收瞻入川”,進行改土歸流,將瞻對各土司歸併,設縣管理,才徹底解決了隱患。
乾隆十二年(1747年)平定大金川土司莎羅奔,小金川土司澤旺印信,明正土司(今康定)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平定小金川土司僧格桑(澤旺子)卻與大金川土司索諾木(莎羅奔侄孫),自順治十五年(1658年),瓦寺土司十五曲詡伸,其後,雜谷、金川、木坪、明正、革布什咱、巴底等各土司平定後,大小金川這一地區廢除土司制,改置州縣。鞏固和發展了西南地區自雍正以來“改土歸流”的成果。
清廷徹底平定大小金川后,採取設立成都將軍、安營設汛、去土為屯等善後措施,從軍事、政治、經濟、宗教等方面對其加強控制。
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至二十四年(1759年),平定元代察合臺部的厄魯特蒙古,阿睦爾撒納。
乾隆二十年(1755)平定準部達瓦齊勢力後,乾隆帝曾諭內閣:“準噶爾諸部盡入版圖。曾經盛極一時的蒙古準格爾汗國滅亡。
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
經庫車之戰,葉爾羌之戰,黑水之圍,呼爾滿大捷,和闐之戰,蔥嶺三戰,霍斯庫魯克之戰,阿爾楚爾之戰,伊西洱庫爾淖爾之戰,平叛大小和卓之後,天山南路底定。
7.緬甸問題。
1762年冬緬甸入侵中國雲南普洱地區,我們說入侵。1769年11月以緬甸稱臣納貢收場。
8.尼泊爾問題。
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廓爾喀(尼泊爾王國)侵入中國西藏聶拉木、濟嚨(在今西藏吉隆縣南部)等地。
下面是年限表。
乾隆元年(1736年) 鎮壓古州苗亂
乾隆十年(1745年) 瞻對之役
乾隆十二年(1747年)、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 大小金川之役
乾隆十五年(1750年) 平定珠爾墨特那木札勒之亂
乾隆二十年(1755年)至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 平定準噶爾之役
乾隆二十三(1758年)至二十四年(1759年) 平定天山南路之役
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至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 平定臺灣林爽文
乾隆六十年(1795年)至嘉慶元年(1796年) 平定苗民起義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 平定蘇四十三起義
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 平定田五起義
乾隆六十年(1795年) 平定湘黔苗民起義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至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 清緬戰爭
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 廓爾喀之役
乾隆五十五年(1788年)至乾隆五十六年(1789年) 清越戰爭。
明朝,面對的分裂的瓦剌跟韃靼,兩次統一崛起,康熙時期葛爾丹,乾隆時期察合臺部的厄魯特蒙古,阿睦爾撒納。還有崛起的達瓦齊汗。
9.大航海時代的西班牙。後期是英國東印度公司。
1576年在西班牙的殖民地菲律賓,總督德桑給當時在位的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二世寫了一封信。菲利普二世收到信件之後十分重視,命令德桑嚮明朝輸送大量傳教士用來偵查相應情報為以後的入侵明朝做好準備,
1586年4月,西班牙帝國 駐馬尼拉殖民政府首領、教會顯要、高階軍官及其他知名人士,召開馬尼拉大會,專門討論怎樣征服明朝的問題。與會者在完全贊成武力征服明朝的前提下,草擬了一份包含有個十一款九十七條內容的征服明朝具體計劃的備忘錄,並由菲律賓省督和主教領銜,糾集 51個顯貴聯名簽署上報西班牙國王。
按今天對西班牙歷史檔案的查詢,菲利普二世對征服中國一事非常認真,不僅完全接受了馬尼拉備忘錄的建議,還於1588年在馬德里設立特別委員會,進一步從政策、戰略、戰術、行動方針、後勤動員和輿論宣傳等方面.審查和制訂了進攻明朝的詳細計劃。這份最終經菲利普二世親自批准的計劃書,全文十一章七十九節,包括附屬圖表共有數千幅。
計劃首批出動西班牙軍隊一萬二千人,另招募日本僱傭兵六千,以及大量的葡萄牙,美洲,以及菲律賓僕從部隊!
英國1600年入侵印度,1757年正式殖民人口,面積可觀的印度,乾隆時期訪華,能不能帶的是禮物而不是軍艦,這需要明朝解決。
10.沙俄問題
16世紀後期沙皇伊凡四世時開始,俄羅斯開始對西伯利亞和遠東的擴張殖民過程。雅克薩之戰,尼布楚條約。俄方稱“涅爾琴斯克條約”,我們稱平等條約。
尼古拉·班特什-卡緬斯基(Н.Бантыш-Каменский):假若戈洛文遵照陛下諭令趕赴邊境前去阿爾巴津,華人就未必敢逼近涅爾琴斯克,因而就可望以阿爾巴津為界。對這一延誤,儘管他百般辯解,也不能辭其咎。
魏源:時察罕汗已卒,新察罕汗嗣立,知中國東方距已遼遠,且限以行國,非若西北之西費雅(瑞典)、西南之圖裡雅(土耳其),近在肘腋,所必爭也……始與我大臣索額圖等會議於黑龍江……於是東北數千裡化外不毛之地,盡隸版圖。
加斯東·加恩(G. Cahen,法國學者):尼布楚條約的後果不久就清楚地顯現出來了:中國方面是消滅了厄魯特人,俄國方面則是發展了對華貿易。
蔣廷黻:《尼布楚條約》在中國方面所注重的是劃界,在俄國方面所注重的是通商。雙方均達到了目的,故此約得實行一百六十餘年。照這約,不但黑龍江、吉林及遼寧三省完全是中國的領土,即現今俄屬阿穆爾省及濱海省也是中國的領土。
納羅奇尼茨基等《遠東國際關係史》:尼布楚條約是清朝透過種種威脅,並透過派出為數眾多的軍隊事先非法佔領俄國領土而強加給俄國的。條約的條款反映了十七世紀清帝國在遠東對俄國的軍事優勢。······沙皇政府以重大讓步——這些讓步俄國認為是暫時的——為代價,制止了清帝國對東西伯利亞的進一步侵略。
亨利·特魯瓦亞:瓦西里·戈利琴又在一個新的領域——即外交領域遭到失敗。他與中國簽訂的涅爾琴斯克條約規定,把黑龍江兩岸割讓給這個大國。這樣,俄國三十多年來擁有的這條完全可以航行的西伯利亞河流便歸了華人,形成了兩個國家的新邊界線。在克里姆林宮很少有人瞭解這種割讓在戰略上具有的危險性。不管怎樣,瞭解談判程序的索菲亞,幾乎未把此事放在心上。
斯塔夫裡阿諾斯(Leften S. Stavrianos):①邊界確立在沿黑龍江以北的外興安嶺一線上,所以,俄羅斯人不得不完全地從有爭議流域地區撤走。作為回報,俄羅斯人被授予商業特權;兩國臣民可以自由地越過邊界、不受干涉地從事買賣。以後發展起來的貿易是由商隊從事的,它包括了黃金和羊皮;俄羅斯人用黃金和毛皮交換茶葉。正是從華人那裡,俄羅斯人獲得了日後成為其民族飲料的東西。俄羅斯人很快就成為甚至比英華人更愛喝茶的人。
蘇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編輯的《十七世紀俄中關係》(Русско-китайские отношения в XVII веке),就將雅克薩之戰稱為中方對沙俄的武裝侵略,並稱《尼布楚條約》是被強加給沙俄的,還試圖否定《尼布楚條約》在簽訂後的法律效力,從而為《璦琿條約》等進行辯護。中國研究者對此嚴加批駁。
以上問題解決後,才是工業革命後的英國,明治維新後的日本,以及八國聯軍。
回覆列表
張居正改革根本就沒有給明朝續多少年之說,因為張居正改革不符合萬曆自己的治國理念,後來這些措施沒幾年,基本全部被萬曆廢除了,而且廢的很徹底。
想續更長時間,最主要的是增加商品流通,發展一隻強大海軍,進行開關,讓明朝國庫充裕起來。
而張居正改革,國庫確實充實了幾年,但是這改革之後弊端出來了,反而給貪官汙吏鑽了空子,出現了無官不貪的狀況,萬曆沒辦法,只得廢除張居正這些改革措施,自己發展自己小金庫,這樣不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