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孤標

    五斗米教(天師道)是道教早期的重要流派。關於它的起源,學術界有兩種觀點:傳統認為,五斗米教是張陵於公元126-144年(東漢順帝時)在四川鶴鳴山創立。

    五斗米道又稱天師道可以說是中國民間宗教發展五斗米教史上最早的教派之一。

    東漢順帝(126-144年)年間,沛國豐(今江蘇省豐縣)人張陵背井離鄉,來到了民風純厚、山川秀麗的蜀地,入居鶴鳴山(在今四川省成都市大邑縣)修煉,以求長生之道。張陵本大儒,博通五經,又熟知盛行於世的黃老之學、讖緯思想與神仙方術,乃據此聲稱太上老君授以新出正一盟威之道,並吸收了巴蜀地區少數民族原始宗教的某些成分,創立了五斗米道(因入道者須交五斗米,故名)。它奉老子為教主,以老子《五千文》(即《道德經》)為主要經典,因從其受道者須納五斗米而得名。其召神劾鬼、符籙禁咒等道術,均直接繼承了漢代方士的方術。

    順帝漢安元年(142年),張陵開始在巴蜀一帶行醫傳道,百姓師從者甚多。張陵死後,其子張衡繼之;張衡死,其子張魯仍傳其道。世稱“三張”,道內則稱“三師”,即“天師”張陵、“嗣師”張衡、“系師”張魯。經過他們祖孫三代的苦心經營,五斗米道逐漸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義、儀式、方術及組織制度。

    靈帝中平元年(184年)七月,五斗米道首領——張修在巴郡率眾起義,攻佔漢中部分地區,以配合東方太平道策動的黃巾軍大起義。獻帝初平二年(191年),益州牧劉焉委張修為別部司馬,又委張魯為督義司馬,兵合一處,攻打漢中太守蘇固。張修殺蘇固,張魯又殺張修,吞併其部眾。劉焉死,其子劉璋繼位,以張魯不聽調遣,盡殺魯母家室,魯遂據漢中自立。東漢王朝因忙於在東方剿殺黃巾餘部,無力西討,乃採取懷柔策略,委張魯為鎮南中郎將,領漢寧太守。於是,張魯藉機在巴、漢地區推行五斗米道,並建立起政教合一的政權。

    張魯自號“師君”,為五斗米道最高首領,又是最高行政長官。初入道者稱“鬼卒”;入道已久,並篤信其道者則號“祭酒”,各領部眾,領眾多者稱“治頭大祭酒”。祭酒與鬼卒在道內地位平等,沒有貴賤之別。張魯以“治”為管理單位,在其統治區域內,設有24治。各治不置長吏,以祭酒管理行政、軍事、宗教等事項。

    張魯以《老子》為五斗米道主要經典,併為之作注,名曰《老子想爾注》,以闡述五斗米道教義思想。他教育道徒要互助互愛,“誠信不欺詐”。道徒有病,則“自首其過”。為此,設立“靜室”,作病人思過修善之所。又設“鬼吏”,主要為病人請禱。對犯法之人,不隨便處罰,“三原然後乃行刑”,比孔子的“不二過”要寬容得多。他還命人在境內大路邊建立“義舍”,教人們不要蓄積私財,多餘的米肉交義舍,以供過往之人食用。不過,只能“量腹取足”,不可多吃多佔,“若過多,鬼輒病之”。此外,他還實行禁酒等利民措施。因此,深受境內各族人民的歡迎,使漢中成為下層民眾心中的一方樂土,僅關西民眾從子午谷投奔漢中的就有數萬家。在當時天下大亂、民不聊生的情勢下,張魯以五斗米道據險自治20多年,在政治、思想、軍事等方面實踐著農民階級渴望的理想王國,這在中國歷史上不能不說是一種進步的嘗試。

    但是,封建統治階級是決不允許農民階級有這麼一塊樂土存在的。獻帝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在鎮壓了黃巾餘部之後,親率20萬大軍進攻漢中。張魯在陽平關防線被破後,自知力不能敵,遂率眾降曹,從此張魯政權不復存在。然而,由於張魯的降曹,五斗米道傳人及其徒眾並沒有受到多大損害,得以儲存實力,繼續在民間從事活動。

    西晉武帝泰始(265-274年)時,陳瑞在蜀中傳播五斗米道,“徒眾以千百數”。惠帝永寧元年(301年),李特在青城山五斗米道首範長生的支援下,率領天水、略陽、扶風、始平、武都、陰平六郡流民數萬人,在益州綿竹(今四川省德陽東北)起義。起義軍大敗西晉官軍及地主武裝,進圍成都。惠帝太安二年(303年),李特陣亡,其子李雄繼起,於次年攻下成都,自稱“成都王”,又次年改稱,國號“大成”,史稱“成漢”。成漢政權據蜀中凡歷六世47年,“事少役稀,百姓富貴,閭門不閉,無相侵盜”,可謂又一塊安樂太平之域,其業績可與張魯時代的漢中五斗米道政權媲美。

    與此同時,隨著張魯家族及其大批教民被迫北遷長安、洛陽、鄴城三輔之地,五斗米道也由巴蜀、漢中一帶向北方及江南廣大地域流傳,並獲得了很大發展。東晉時,五斗米道不僅擁有廣大下層民眾,而且得到了上層豪門士族的崇奉,出現了許多著名的五斗米道世家,如琅琊王氏、孫氏,陳郡謝氏、殷氏,高平郗氏,會稽孔氏,義興周氏,丹陽許氏、葛氏、陶氏,東海鮑氏等,並將五斗米道改稱天師道,共尊錢塘人杜子恭為首。

    杜子恭死後,其弟子琅琊人孫泰繼為道首。安帝隆安三五斗米教年(399年)十月,孫泰的侄子孫恩利用司馬元顯徵發“樂屬”引起8郡騷動之機,率眾起義。元興元年(402年),孫恩戰敗,與其部下數百人投海而死。其妹夫盧循率領義軍餘部,轉戰浙江、福建、廣東、廣西等地,堅持鬥爭近10年。義熙七年(411年),盧循在交州戰敗,亦投水而死。這是五斗米道策動的最大也是最後一次農民起義。這次起義,參加的群眾有數十萬,歷時13年,縱橫千里,給腐朽的江南世家豪族勢力以沉重的打擊,加速了東晉王朝的滅亡。

    鑑於此,繼起的封建統治集團意識到五斗米道對封建王朝的嚴重威脅,故而決定對其進行正統化改造,以適應封建專制統治的需要,於是出現了由南北朝世家大族出身的寇謙之和陸修靜、陶弘景建立的神仙道教。然而,五斗米道信仰並沒有被消除殆盡,仍在民間流傳,直到隋唐時代,乃至遼代末年,還有利用五斗米道的起義事件發生。

    到了東晉,天師道又分成了北天師道與南天師道。

    北天師道是由封建史上首位被官方承認的道教天師——寇謙之改革五斗米道而形成的。

    寇謙之稱太上老君親臨嵩嶽授以“天師之位”,賜以《雲中音誦新科之戒》20卷,傳其服氣導引口訣之法;令其“清整道教,除去三張(指張陵、張衡、張魯)偽法,租米錢稅及男女合氣之術”。“專以禮度為首,而加之以服食閉煉。”其主要道場建立在今山西大同(原稱平城),他改革的主要內容是:

    清整道教,除去“三張偽法”,租米錢稅以及男女野外群體合氣之術。新天師道所傳《雲中音誦新科之戒》,宣講《新科》等大道清虛之道,提倡專以禮度為首,而加以服食閉練,其新天師道的做法有:

    一是揭露“張陵創教”的虛妄不實,“三張”以來的諸多騙局,取消蜀土宅治之號,不再沿用五斗米道以師為治的管理體制;

    二是廢除天師祭酒道官私置治職和世襲舊制,改革三張祖孫世襲天師之位的封建陋習與一家獨大;

    三是革除“三張”時期搜刮道民的租米錢稅制度,道民只需交紙三十張,筆一管,墨一錠,以供修表救度之用;

    四是除去張天師的野外群夥的男女合氣之術;

    五是宣示“新科之戒”,融合儒道二教,提倡禮法,按儒家倫理道德規範,增訂道教戒律和齋儀;

    六是吸收融合佛教“輪迴生死”之教義,宣講善惡報應之說,為後世的“三教合一”奠定了歷史基礎;

    七是將服餌修煉之術與符水禁咒之術如方技、符水、醫、卜筮、讖緯之書合而為一;

    八是道徒誦習道經,改“直誦”為“樂誦”,即誦經用音樂伴奏。

    泰常八年,有道士李譜文所傳《錄圖真經》等醮儀感動太武帝,太武帝於太平真君三年[442]親自道壇,受道教符籙,使新天師道與皇權結合,一度成為國教,不斷髮展壯大。這樣,新天師道重視醮儀,提倡禮度,改變了過去以符水療病及注重煉形的教義,特別是泰常八年(423),有道士李譜文所傳《錄圖真經》等醮儀感動太武帝,太武帝於太平真君三年(442)親自道壇,受道教符錄,使新天師道與皇權結合,一度成為國教,不斷髮展壯大,併為後世的“三教合一”奠定了歷史基礎。寇天師在北方“去除三張偽法”,是影響深遠而得到貫徹的。後來北方興起的全真道,就與龍虎張天師素無瓜葛。然而據載,王重陽所傳的鐘呂丹法就與茅山上清派本經《上清黃庭經》有千絲萬縷的聯絡,邱祖也曾領受上清法籙,佩上清芙蓉冠,著上清洞真玉羅簫臺袍……據考通行全國的《全真正韻》亦源自茅山上清。

    南天師道是由簡寂先生陸修靜改革發展江南天師道而形成的。主要表現在他對江南天師道組織進行的整頓和改造,並積極收集整理道經,制訂道教齋醮科儀,推動了南朝舊道教的改革和士族新道教的形成。特別是陸修靜在孝武帝大明五年(461)至宋明帝泰始三年(467)七年間隱居廬山修建太虛觀(後人稱簡寂觀)期間,他以太虛觀為大本營,在此收徒佈道,不斷擴充套件太虛觀,曾先後擴建有白雲館、朝真館、煉丹井、搗臼、洗池等。太虛觀興起後,先後又建築有康王觀、崇善觀、詠真觀、昭德觀、白鶴觀、廣福五斗米教觀、太平觀等數十座道觀,均規模宏大,雄偉壯觀,因而被譽之為道教的“詠真第八洞天”。隨著廬山道教的擴大,其地位和聲譽不斷顯赫,逐漸成為名震南北的重要道場。使得四方高道紛至沓來,至唐宋時,先後有許堅、錢朗、孫晟、郗法遵等大批高道雲集廬山,廬山高道輩出,名聲大震於江南。陸修靜制訂並完善齋醮科儀。

    吸收儒家傳統的忠孝禮義等倫理道德,並將其作為道徒必需遵守的教規,強調忠孝為先,這樣,既保證了道士嚴格遵守教戒,一心修善立功,又更加完善了宗教儀範。

    他潛心道教理論研究,並著有《靈寶經目錄序》、《太上洞玄靈寶眾簡文》、《洞玄靈寶齋說光燭戒罰燈祝願儀》、《太上洞玄靈寶授度儀》、《道門科略》、《洞玄靈寶五感文》等,他將這些齋戒儀範著作和收集的道經如方、符圖等計1228卷,已行世有1090卷等,均採用“三洞四輔十二類”的方法,成為道教史無前例的道書分類法,他將這些道書整理整合《三洞經書目錄》,於太始七年(471)上獻朝廷,深受宋文、明二帝讚賞,使“靈寶之教,大行於世”,特別是他總括“三洞”,改革舊天師道,並提倡以齋儀為主的道教,由此其名望不斷壯大,威震江南,成為江南道教的統領,與北魏寇謙之改革的“北天師道”南北並存,並都為後世的“三教合一”奠定了歷史與理論基礎。

  • 2 # 史海揚帆的每一天

    歷史上的五斗米道在東漢後期興起,漢中張魯率領教眾佔據漢中一帶,形成割據政權。東晉後期孫恩、盧循起義也借用五斗米道組織群眾,多次打敗東晉軍隊,極大動搖了東晉的統治!

  • 3 # 老晨說L

    早期道教中的一派。又稱米道、鬼道、天師道。東漢順帝時,沛國豐(今江蘇豐縣)人張陵在四川鶴鳴山(一作鵠鳴山,今四川大邑境內)創立。因入道者須出五斗米,故名五斗米道、又因道徒尊張陵為天師(一說張陵自稱天師),也稱天師道。奉老子為教主,尊為太上老君。以《老子五千文》 (即《道德經》)、《五斗經》、《正一經》等為經典。東漢末軍閥混戰,五斗米道首領張魯在漢中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權達二十餘年。東晉末年,孫恩、盧循亦曾利用五斗米道,在東南地區發動組織農民起義

  • 4 # 周朝文DMU

    五斗米道又稱天師道可以說是中國民間宗教發展史上最早的教派之一。

    東漢順帝(126-144年)年間,沛國豐(今江蘇省豐縣)人張陵背井離鄉,來到了民風純厚、山川秀麗的蜀地,入居鶴鳴山(在今四川省成都市大邑縣)修煉,以求長生之道。張陵本大儒,博通五經,又熟知盛行於世的黃老之學、讖緯思想與神仙方術,乃據此聲稱太上老君授以新出正一盟威之道,並吸收了巴蜀地區少數民族原始宗教的某些成分,創立了五斗米道(因入道者須交五斗米,故名)。它奉老子為教主,以老子《五千文》(即《道德經》)為主要經典,因從其受道者須納五斗米而得名。其召神劾鬼、符籙禁咒等道術,均直接繼承了漢代方士的方術。

    順帝漢安元年(142年),張陵開始在巴蜀一帶行醫傳道,百姓師從者甚多。張陵死後,其子張衡繼之;張衡死,其子張魯仍傳其道。世稱“三張”,道內則稱“三師”,即“天師”張陵、“嗣師”張衡、“系師”張魯。經過他們祖孫三代的苦心經營,五斗米道逐漸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義、儀式、方術及組織制度。

    靈帝中平元年(184年)七月,五斗米道首領——張修在巴郡率眾起義,攻佔漢中部分地區,以配合東方太平道策動的黃巾軍大起義。獻帝初平二年(191年),益州牧劉焉委張修為別部司馬,又委張魯為督義司馬,兵合一處,攻打漢中太守蘇固。張修殺蘇固,張魯又殺張修,吞併其部眾。劉焉死,其子劉璋繼位,以張魯不聽調遣,盡殺魯母家室,魯遂據漢中自立。東漢王朝因忙於在東方剿殺黃巾餘部,無力西討,乃採取懷柔策略,委張魯為鎮南中郎將,領漢寧太守。於是,張魯藉機在巴、漢地區推行五斗米道,並建立起政教合一的政權。

    張魯自號“師君”,為五斗米道最高首領,又是最高行政長官。初入道者稱“鬼卒”;入道已久,並篤信其道者則號“祭酒”,各領部眾,領眾多者稱“治頭大祭酒”。祭酒與鬼卒在道內地位平等,沒有貴賤之別。張魯以“治”為管理單位,在其統治區域內,設有24治。各治不置長吏,以祭酒管理行政、軍事、宗教等事項。

    張魯以《老子》為五斗米道主要經典,併為之作注,名曰《老子想爾注》,以闡述五斗米道教義思想。他教育道徒要互助互愛,“誠信不欺詐”。道徒有病,則“自首其過”。為此,設立“靜室”,作病人思過修善之所。又設“鬼吏”,主要為病人請禱。對犯法之人,不隨便處罰,“三原然後乃行刑”,比孔子的“不二過”要寬容得多。他還命人在境內大路邊建立“義舍”,教人們不要蓄積私財,多餘的米肉交義舍,以供過往之人食用。不過,只能“量腹取足”,不可多吃多佔,“若過多,鬼輒病之”。此外,他還實行禁酒等利民措施。因此,深受境內各族人民的歡迎,使漢中成為下層民眾心中的一方樂土,僅關西民眾從子午谷投奔漢中的就有數萬家。在當時天下大亂、民不聊生的情勢下,張魯以五斗米道據險自治20多年,在政治、思想、軍事等方面實踐著農民階級渴望的理想王國,這在中國歷史上不能不說是一種進步的嘗試。

    但是,封建統治階級是決不允許農民階級有這麼一塊樂土存在的。獻帝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在鎮壓了黃巾餘部之後,親率20萬大軍進攻漢中。張魯在陽平關防線被破後,自知力不能敵,遂率眾降曹,從此張魯政權不復存在。然而,由於張魯的降曹,五斗米道傳人及其徒眾並沒有受到多大損害,得以儲存實力,繼續在民間從事活動。

    西晉武帝泰始(265-274年)時,陳瑞在蜀中傳播五斗米道,“徒眾以千百數”。惠帝永寧元年(301年),李特在青城山五斗米道首範長生的支援下,率領天水、略陽、扶風、始平、武都、陰平六郡流民數萬人,在益州綿竹(今四川省德陽東北)起義。起義軍大敗西晉官軍及地主武裝,進圍成都。惠帝太安二年(303年),李特陣亡,其子李雄繼起,於次年攻下成都,自稱“成都王”,又次年改稱皇帝,國號“大成”,史稱“成漢”。成漢政權據蜀中凡歷六世47年,“事少役稀,百姓富貴,閭門不閉,無相侵盜”,可謂又一塊安樂太平之域,其業績可與張魯時代的漢中五斗米道政權媲美。

    與此同時,隨著張魯家族及其大批教民被迫北遷長安、洛陽、鄴城三輔之地,五斗米道也由巴蜀、漢中一帶向北方及江南廣大地域流傳,並獲得了很大發展。東晉時,五斗米道不僅擁有廣大下層民眾,而且得到了上層豪門士族的崇奉,出現了許多著名的五斗米道世家,如琅琊王氏、孫氏,陳郡謝氏、殷氏,高平郗氏,會稽孔氏,義興周氏,丹陽許氏、葛氏、陶氏,東海鮑氏等,並將五斗米道改稱天師道,共尊錢塘人杜子恭為首。

    杜子恭死後,其弟子琅琊人孫泰繼為道首。安帝隆安三年(399年)十月,孫泰的侄子孫恩利用司馬元顯徵發“樂屬”引起8郡騷動之機,率眾起義。元興元年(402年),孫恩戰敗,與其部下數百人投海而死。其妹夫盧循率領義軍餘部,轉戰浙江、福建、廣東、廣西等地,堅持鬥爭近10年。義熙七年(411年),盧循在交州戰敗,亦投水而死。這是五斗米道策動的最大也是最後一次農民起義。這次起義,參加的群眾有數十萬,歷時13年,縱橫千里,給腐朽的江南世家豪族勢力以沉重的打擊,加速了東晉王朝的滅亡。

    鑑於此,繼起的封建統治集團意識到五斗米道對封建王朝的嚴重威脅,故而決定對其進行正統化改造,以適應封建專制統治的需要,於是出現了由南北朝世家大族出身的寇謙之和陸修靜、陶弘景建立的神仙道教。然而,五斗米道信仰並沒有被消除殆盡,仍在民間流傳,直到隋唐時代,乃至遼代末年,還有利用五斗米道的起義事件發生。#歷史故事##歷史雜談##歷史回眸#

  • 5 # 大山裡的幼稚鬼

    五斗米教,更準確的說法應該是五斗米道。

    東漢順帝時,沛國豐人(江蘇豐縣)張道陵學道鵠鳴山中,創立了五斗米道。““從受道者出五斗米”,要求入道的人都要交五斗米,所以被稱之為“五斗米道”。

    此時道教在東漢已經初具規模,並已經對東漢社會政治統治體系形成了一定的衝擊,故政府稱其為“賊”,又因名為五斗米道,所以被稱作“米賊”。

    張道陵經過數十年的遊歷,廣泛地接觸和借鑑了當時的各種宗教思想和修煉方術,再加上自己的思考,終於形成了一套道教觀念和修煉方法。入蜀後,他閉門不出,一面刻苦修行,一面著述。

    傳說在漢順帝漢安元年正月(142),張道陵的至誠感動了太上老君,就在這一套,受到太上老君的增與,並正式任命他為天師,開始了大規模的、有組織的宗教活動,開創了五斗米道。

    經過兩年多的發展演變,五斗米道成為了歷史上影響最大的教派。張道陵去世後,將教主的位置傳給了兒子張衡,關羽張衡的記載,資料很少,似乎張衡雖然繼承了五斗米道,但是貢獻不大,而在張道陵之後對五斗米道作出重大貢獻的是張修。

    “光和中,東方有張角,漢中有張修,駱矅教民緬匿法,角為太平道,修為五斗米道。” ————《三國志·張魯傳》

    張修,巴蜀人,五斗米道的一支,張衡死後,他利用身為巴蜀人的有利條件,活動於巴蜀漢中地區,發展自己的力量,在當時,一般把張角跟張修並列在同一個位置。

    張修所形成的五斗米道道法與太平道基本相同。但五斗米道的組織管理比張道陵時期完善得多。

    在張修的五斗米道的道教組織中,已有了一套具體的教階系統,除了信徒外,已經有神職人員和簡單的教制,分管不同的教務。

    神職人員中有奸令、基酒、鬼吏,凡是入道時間長的人就叫奸令或祭酒,管理普通較重的道徒就叫鬼吏。祭酒主要職責是宣講《老子五千文》,鬼吏的職責是行使符水治病的任務。

    張修在符水治病方面,是將病人的姓名和負罪的意思一式三份寫成文書,祈禱於三官,也就是天、地、水三官。這實際上是原始巫術留下的,張修繼承了此說。張修對五斗米道的發展和完善,使五斗米道有了很大的進步,為後來的張魯在巴蜀政教合一的政權組織準備了條件。

    對東漢末年搖搖欲墜統治發起第一擊的是張角的太平道,緊接著漢中的張修也發動了起義,所不同的張角被滅,張修卻儲存了五斗米道在漢中的勢力,而當時益州牧劉焉為實現割據一方、擴大自己實力的目的,不惜藉助五斗米道的力量,而作為首領的張魯和張修也想借助益州牧劉焉的力量發展自己,於是二者很快結合。

    劉焉任命張魯為督義司馬,張修為別部司馬。張修在與張魯攻取漢中的戰鬥中,反被張魯所襲殺併兼並其圖眾和領地,這樣,五斗米道就完成內部的統一,迎來了一個新發展時期。

    劉焉死後,劉璋成為了益州之主。由於劉璋生性軟弱,張魯不再聽從劉璋調遣,劉璋惱怒,在幕僚的教唆下,殺了張魯的母親和弟弟,張魯與劉璋徹底撕破臉皮。

    於是張魯在漢中地區實行一種割據的統治方式,這就是五斗米道的區域間統一,並樹立起一種政教合一的統治形式,在漢中、巴蜀地區進行了長達三十多年的統治。

    張魯建立的政教合一的統治是五斗米道合法性的基礎。張魯以“師君”的身份行使“神授”的權利以統治民眾。其組織形式,實質上是早期帶有空想色彩烏托邦式的組織形式。比如生產資料全面所有,平均分配,人人都參與勞動。

    五斗米道從張道陵的建立,道張修的改進,再到張魯的發展,道東漢末年已經取得了比較完善得規模。道教作為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在中國的宗教發展史上佔有重要地位,而五斗米道作為道教發展過程中出現的一個具體分支,也同樣在宗教發展史上產生了重要的歷史作用。

    東漢時一個短暫的王朝,五斗米道在東漢時的影響也許沒有唐朝那樣深遠,但作為本土民族意識形態的一種反應,同時也是當時歷史現狀和社會生活的一種折射,五斗米道的影響也是有著深厚歷史意蘊的。

    張魯所確立的政教合一的統治,也對後世統治者有所啟示。五斗米道在張氏家族的努力下不斷髮展,為道教學說及其思想的不斷髮展,開啟了一個新的途徑。

  • 6 # 西風悍馬

    張陵這個名字大家可能不熟悉,但張天師或張道陵這個名號,大家一定不陌生,為了凸顯出對張陵的尊敬,後來的道士都是這麼稱呼張陵的。張陵據說是張良的八世孫,他七歲時就能誦《道德經》,而且能知道經書中的意思,可見他自幼聰穎。長大後,張陵進入洛陽太學學習,後來成為往來於吳越之地的大儒,門生數千人。

    由於才學出眾,張陵被推舉為縣令。他在為官期間,感受到民間疾苦,地方豪強無法無天,而自己卻無力改變這一切,如此一來,即便飽讀詩書又有何用?在這樣的得失之間,他選擇隱居巴蜀,並開創了正一道。由於張陵吸取了巴蜀地區少數民族原始宗教的某些成員,加上教律嚴明,作風正派,因此在民間廣為流傳,張陵也逐漸被人稱為張天師。

    張陵去世後,張衡(與發明地震儀的張衡不是一個人)接替天師之位,張衡死後,隨後又傳給了張衡的兒子張魯。本來天一道的勢力並沒有發展壯大之勢,就在這個時候,出現了一個名為張修的人。在張角傳播太平道的同時,張修也在傳播五斗米道。後來張修在巴郡率眾起義,攻佔漢中部分地區,配合張角的黃巾起義。之後張魯將張修斬殺,吞併了張修的五斗米教,為了順應民心,張魯以正一教為前提,對五斗米教進行了改進。

    而此時益州劉焉已死,劉璋子承父業,他出任益州牧後,以張魯不服從自己的安排為理由,竟然將張魯的母親及家人全部殺害。就此,張魯所在的漢中與益州完全分隔開。而由於漢中地區的百姓都信奉五斗米教,因此對張魯很是遵從。張魯就透過五斗米教建立了短暫的政教合一政權。

    由於五斗米教傳播深遠,加上張魯執政期間採取寬惠的政策統治漢中,因此頗得民心,甚至於還得到巴夷少數民族首領杜濩、樸胡和袁約等人的支援。畢竟對於信徒而言,五斗米道信徒入道,只需交五斗米,進而能入相對比較安全的漢中避難。正因為張魯的治理,漢中逐漸成為東漢末年時期割據一方的勢力。

    只可惜益州劉璋勢弱,為了與臥榻之側的張魯為敵,不惜引狼入室,將劉備請入漢中,最終被劉備順勢佔領了益州。而曹操此時雄踞北方,見劉備逐漸佔領了荊南四郡與益州,儼然成為了蜀地的一方霸主,為了防止漢中再次落入劉備的囊中,曹操於公元215年率軍親征漢中。張魯見曹操勢強,此時也沒有了征伐天下的志向,無奈之下,只能率眾投降了曹操。關於割據勢力張魯的故事到此終結。

  • 7 # 江南品古

    五斗米道又稱正一道、天師道、正一盟威之道,是道教最早的一個派別。據史書記載,在東漢順帝時期,由張道陵在蜀郡鶴鳴山(今四川成都市大邑縣北)創立。據《後漢書》、《三國志》記載,凡入道者須出五斗米,故得此名,因又稱為“米巫”、“米賊”、“米道”。另外,也有人認為,這個名稱也可能和崇拜五方星斗(南鬥、北斗等)和鬥姆有關,五斗米就是“五斗姆”(另一說法是五斗崇拜和蜀地的彌教結合而成,即“五斗彌”教)。因教徒尊張道陵為天師,又稱“天師道”。

    此外,在光和年間(178年 - 184年),還有張修在巴蜀、漢中一代傳道。其方法和張角有些相近,例如用符水治病。但是總體而言,更接近於張道陵的教派,例如也設有祭酒,學習《道德經》,供奉五斗米等,因此歷史上也將他的這一派道法稱為“五斗米道”。

    北魏太武帝滅佛。

    北魏為了統一北方,鞏固在中原的地位,以全民為兵。那時,由於沙門歷來可以免除租稅、徭役,所以銳志武功的太武帝就在太延四年(公元438年)下詔,凡是五十歲以下的沙門一律還俗服兵役。他還聽信宰相崔浩的讒言勸諫,改信寇謙之的天師道,排斥佛教,並漸次發展為滅佛的行動。

    崔浩出身於著名世族,博覽經史,善於陰陽五行及術數之學,歷仕道武帝、明元帝、太武帝三帝,官至司徒,經常參與軍政機要,深受太武帝的信任;結識寇謙之之後,信奉道教,受其法術。寇謙之早年就熱衷仙道,修持漢末張陵、張衡、張魯創立傳承的五斗米道,隨方士入華山、嵩山學道修煉,自詡曾有太上老君授他天師之位及《雲中音誦新科之誡》二十卷。在明元帝末年,寇謙之從嵩山入平城,結交崔浩,常通宵達旦聽崔浩談論古代治亂史,為之嘆美。後來,寇謙之把儒家學說和佛教經律論及齋戒祭祀儀式吸收到道教中來,重新改造五斗米道,期使北魏帝王容易接納。

    太武帝始光初年,寇謙之獻上道書,但當時朝野信奉者很少,崔浩於是上書勸諫太武帝,使太武帝因而信奉道教,並派人奉玉帛牲畜去祭嵩山。太武帝又在平城東南建立天師道場,自稱太平真君,並親受符籙,興建靜輪天宮,奉祀太平真君,改年號為太平真君,成了十足的道教徒。

    太武帝的廢佛行動,始自太平真君五年(444年)的彈壓沙門,他下令上自王公,下至庶人,一概禁止私養沙門,並限期交出私匿的沙門,若有隱瞞,誅滅全門。翌年,盧水的胡人蓋吳在杏城(陝西黃陵)起義,有眾十餘萬人。七年,太武帝親自率兵前去鎮壓,到達長安時,在一所寺院發現兵器,懷疑沙門與蓋吳通謀,大為震怒,下令誅殺全寺僧眾。崔浩趁機勸帝滅佛,於是太武帝進一步推行苛虐的廢佛政策:誅戮長安的沙門,焚燬天下一切經像。

    東漢末年,割據漢中的張魯歸順曹操。

    張魯(?-216年、245年),字公祺(《後漢書》作公旗)。祖籍沛國豐縣(今江蘇豐縣)。東漢末年割據漢中一帶的軍閥,據傳是西漢留侯張良的十世孫、天師道(五斗米道)教祖張陵之孫。

    張魯為五斗米道的第三代天師(稱系師),東漢末年,張魯趁朝廷自顧不暇,佔據漢中,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權。漢中這個政權,直到建安二十年,曹操進攻漢中時,張魯才投降,存續時間長達三十年,並在此傳播五斗米道,並自稱“師君”。他前後雄據漢中近三十年。

    而張魯投降曹操後,五斗米教並沒有消散於歷史中,雖然還是有像孫恩、盧循以五斗米教為名起義;但到北魏時,五斗米道改名天師道,得到官方正式承認,以江西龍虎山為中心。至此張天師一脈成為道教的始祖與正宗,與山東曲阜孔子一脈,併為中國兩大千年世家。

    張魯五斗米教名字的由來,據說是因為凡入道者須出五斗米,故得此名,所以又稱為米巫、米賊、米道。張魯參考張角黃巾道的組織,五斗米道初入道者稱為鬼卒,骨幹稱為祭酒,並以“治”為傳教單位,各領部眾,多者為治頭大祭酒。

    而且張魯這個以宗教為號召建立這個政權,可說東漢末的一片樂土,張魯在各地設立義舍,置義米、義肉,免費提供給過路者食宿,又怕人多吃,特地在教規上加了人若食用過量,鬼能使其生病。

    孫恩盧循之亂

    孫恩盧循之亂是東晉末年發生的一次民變事件,爆發於晉安帝隆安三年(399年),結束於晉安帝義熙七年(411年),歷時約十一年。

    這次民變有五斗米道的背景,但實際起因是人民不滿東晉朝廷的統治,讓領導者可以乘時而起。事件可因領導者而劃分為“孫恩之亂”(399年-402年)及“盧循之亂”(403年-411年)。兩次起事均曾威脅東晉京師建康(今江蘇南京市)。

    孫恩是孫秀家族後裔,其家世代信奉五斗米道,孫恩叔父孫泰因拜杜子恭為師學習秘術而吸引平民乃至士族人士相信,更因而獲當權的會稽王司馬道子任命為官員。隆安三年(399年),會稽世子司馬元顯下令三吳各郡,公卿以下被轉為蔭客的官奴都移置建康,稱作“樂屬”以補充朝廷兵員。然而此舉卻令各郡士庶都十分不滿。孫恩看準當時人心不穩,於是起兵叛晉。

    孫恩先與部眾登陸進攻上虞(今浙江上虞),殺上虞縣令,接著就進攻會稽郡城山陰(今浙江紹興),又殺太守王凝之。兩次攻打會稽,威逼京師。

    孫恩死後,盧循繼續了他的反叛之路。盧循本是門閥士族范陽盧氏的子弟,是晉司空從事中郎盧諶的曾孫。盧循娶了孫恩的妹妹,就在孫恩自殺後,其殘餘部眾就推盧循為主。當時當政的桓玄為安撫經受過三年戰亂的三吳地區,於是任命盧循為永嘉太守。盧循亦接受任命。

    這裡還有一個王凝之蠢死的典故。

    王凝之,字叔平,書聖王羲之次子,中書令王獻之的哥哥,東晉末年官員、將領、書法家。善草書、隸書。作過江州刺史、左將軍、會稽內史等。是謝安的兄長謝奕之女謝道韞的丈夫。深信五斗米道,孫恩攻打會稽時,不聽手下進言,不設防備,禱告後相信已請得“鬼兵”助陣,因而與諸子一同遇害。

    總的來說,五斗米教在東漢末年誕生,在西晉和東晉發揚壯大,並最終被官方認可。其實經歷了不少大事。

    細看歷史,不難發現,任何一種文化或宗教的誕生和發展,都是曲折的,其中會經歷高潮,低落,轉折,信任危機,能熬到最後,與時俱進的,才是最聰明的。

  • 8 # 轉身就別再遇見

    師:teacherstar09 | 2020-01-13

    五斗米道是早期道教的一派。東漢順帝(公元125—144)時,張道陵在四川鶴鳴山(今四川大邑境內)創立,主要在農民中傳播。因入道者須出五斗米,故名。又因道徒尊張道陵為天師,故又稱“天師道”。天師道亦稱正一道、正一盟威之道。

    天師道由道教祖天師張道陵所創立,並著寫《老子想爾注》,為後期道教發展下了基礎。隨後,又由其孫張魯改革教團,待曹操拜其為鎮南將軍後,道教開始向北方傳播。張道陵的四代孫張盛,又將傳教的地區從青城山遷至到龍虎山,至此道教也開始向中國的東南地區發展。

  • 9 # 戰爭8年叫wildbeast

     寧為曹公作奴,不為劉備上客張魯在逃亡巴中時。劉備接受黃權的意見,以黃權為護軍率部準備迎接,而閻圃勸張魯北降曹操:“協助以成大事,應該附託曹操;如果不這樣,就西結劉備來歸附。”張魯憤怒的說道:“我寧願為曹公的附屬,也不為劉備的座上客!”於是投降曹操。

    QQ截圖20161012151739.jpg

      張魯與《老子想爾注》《老子想爾注》是老子《道德經》的註釋本,道教早期教派五斗米道的經典。關於作者,歷來有不同說法,一說是張陵著,另一說認為該書作者是張陵之孫張魯。一說是張陵著,如唐玄宗御製的《道德真經疏外傳》、五代道士杜光庭《道德真經廣聖義》以及中唐僧人法琳《辨正論》等,都認為張陵曾注《道德經》,是《想爾注》的作者,所世道書多沿此說。另一說認為該書作者是張陵之孫張魯。如陸德明《經典釋文·序錄》中認為《想爾注》作者可能是張魯,也可能是漢末荊州牧劉表,不能確定。而明代《正統道藏》中《傳授經戒儀注訣》明確認為,《想爾注》是張魯託名想爾而作的。

    21a4462309f79052486b1f8e0cf3d7ca7bcbd50e.jpg

    元代列大彬《茅山志》卷九《道山冊》引用陶弘景《登真隱訣》,說明的有關張魯所注的五千文字的具體情況,正好與今敦煌《想爾注》殘卷情形完全相合,由此可證,《想爾注》確是張魯所著。

  • 10 # A笑望人非X有緣之屋

    五斗米道是早期道教的一派。東漢順帝(公元125—144)時,張道陵在四川鶴鳴山(今四川大邑境內)創立,主要在農民中傳播。因入道者須出五斗米,故名。又因道徒尊張道陵為天師,故又稱“天師道”。初入道者名為“鬼卒”,骨幹稱“祭酒”,以“治”為傳教單位。傳說漢安二年(公元143)已發展為二十四治,絕大多數分佈於今四川境內。奉老子為教祖。尊為太上老君。以《老子五千文》為主要經典,相傳還信奉《太平經》、《正一經》和《五斗經》等。張道陵死後,傳子衡;張衡死後,傳子魯。東漢末,張魯在漢中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權近30年,建安二十年(215)降於曹操。西晉後,五斗米道開始分化,一部分在士大夫中傳播,一部分流傳於農民中。南北朝時,在北方,嵩山道士寇謙之在魏太武帝(423—451在位)的支援下,“革新”天師道,創立了以禮拜修煉為主要形式的新天師道,為北天師道;在南方,廬山道士陸修靜整理“三洞”經書,吸收佛教思想和儀式,創立較為系統的道教齋戒儀範,為南天師道。唐宋兩代,南北天師道同上清、淨明、靈寶各派並行於世,並逐漸合流,到元代都歸併於正一道,又稱正一派。

    “三張”。即張陵、張陵之子張衡、之孫張魯,道內則稱“三師”,即“天師”張陵,“嗣師”張衡,“系師”張魯。經過“三張”祖孫三代的苦心經營,五斗米道逐漸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義、儀式與方術及其組織制度。到張魯時,據漢中自立,將其統治區域設為24治,各治不置長吏,以祭酒管理行政、軍事、宗教等事項,建立起政教合一政權,成為一方樂土。漢獻帝建安二十年(215年),張魯率眾降曹。

    張魯為五斗米道的第三代天師(稱系師),於東漢末年相繼襲殺漢中太守蘇固、別部司馬張修後割據漢中,並在此傳播五斗米道,並自稱“師君”。他雄據漢中近三十年,後投降曹操,官拜鎮南將軍,封閬中侯,食邑萬戶。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張魯去世,諡號“原”。

  • 11 # 愛鏟史的貓

    道教,可以說是我們國家本土發展出來的一個宗教。道教的派系眾多,信眾也很多,這個就會為古時候人們起義提供一個工具,很多農民起義都會藉助宗教手段,這樣可以短時間裡聚集很多人。而今天我們要說的五斗米也是一樣,那它都參加了哪些歷史大事呢?

    道教入教,先交五斗米的入會費,這個就是五斗米道。那麼是誰創造了這個攪弄東漢末年風雲的宗教?

    畫符施藥的張道陵立志拯救百姓,但是拯救他們之前需要更多的信眾,所以要有個宗教把人聚集起來。人聚集起來了得養呀,那怎麼辦?叫他們交五斗米吧。

    張陵,又稱張道陵,一個在民間修行的道士。他所處的時代是東漢末年,那個時候的東漢早已經不是一個穩定繁榮的王朝,而是一個內有宦官專權,外有軍閥割據的破敗王朝,百姓生活困苦,需要一個精神寄託,張陵看到了這一點。於是,張陵在四川鶴鳴山創立宗教,因為這個宗教入會要交五斗米,所以被叫作五斗米教。因為張道陵被後世信徒成為天師,這個五斗米教又叫做天師教或者天師道。

    張道陵像

    五斗米教主要信仰老子思想,主要的教條則是以張道陵自己所寫的《老子想爾注》為主,創教初的五斗米教主要傳播地域以四川一帶為主,這個時候的五斗米教本質上是個純粹的宗教,以傳道為主,兼施符咒救人。

    不起義造反的道士不是好道士,張道陵的子孫們可不像他們的爺爺一樣只想做道士,他們想做官想當王。

    張道陵死後,其子張衡繼承其首領的地位,道教中稱道首。張衡死後,其子張魯繼承道首,五斗米教走向政教合一道路也是從張魯開始

    張魯劇照

    漢靈帝中平元年,五斗米教首領張修,為了呼應東邊太平道教發起的黃巾軍起義,在巴郡率領道眾起義。張修後來被張魯所殺,張魯成為起義道眾的新領導。因為當時東漢王朝全部精力都在鎮壓黃巾軍起義,對張魯採取懷柔政策,封張魯為鎮南中郎將,領漢寧太守。張魯得以在巴蜀地區建立自己的政教合一的政權,並將黃老和老莊思想推行,那時侯的巴蜀地區可謂出現太平時期。可是這個時間不長,平定黃巾軍後,曹操率大軍攻打張魯,張魯失敗投降,被封鎮南大將軍。張魯雖然失敗,但是五斗米教也就此向北方傳播。

    漢末五斗米道和太平道

    一個張魯被打敗了,還有千千萬萬個張魯站起來了,後世的農民起義裡,五斗米教活動頻繁

    西晉武帝泰始年間,五斗米教陳瑞在蜀中傳教,教眾成百上千,規模很大。

    西晉惠帝永寧元年,五斗米教李特起義,兵敗被殺。其子李雄繼承父親事業,並在第二年攻下成都,自稱成都王,第二年改稱皇帝,年號大成,這就是成漢政權。李雄還仿效張魯,在成都推行太平政策。

    安帝隆安年間,當時的道教著名首領孫泰的侄子孫恩聯合幾個地方的流民和教眾起義,結果失敗。他的妹夫盧循轉向東南沿海地區,繼續堅持起義。這次起義是最大的一次也是最後的一次五斗米教發動的農民起義,歷時十三年,參與的人有十幾萬。也就是這次起義讓封建統治者看到了道教對他們的威脅,於是乎開始有了統一的道教發展管理。

    結語

    五斗米教發源於中國本土,在漫長的歷史裡,和民間的抗議鬥爭已經結合在一起,有時甚至起到先鋒軍的作用,研究它就是研究農民起義鬥爭史。

  • 12 # 書史煙雲

    五斗米教是中國本土道教的一個重要分支,創始人是東漢中後時期四川地區的張道陵,歷史上稱之為張天師,因教眾入教需上交五斗米而稱之為五斗米教。東漢末年,道教分支太平道領袖張角發動了黃巾軍起義,拉開了東漢滅亡的序幕。而作為五斗米教創始人張道陵的孫子張魯也趁機整合教眾,在漢中割據一方,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政教合一的政權。

    張魯在漢中建立政權後,仍然奉漢為正朔,按時向漢朝繳納賦稅,所以當曹操帶兵攻取漢中時,張魯沒有反抗,直接向曹操投降,被曹操封為閬中侯,官拜鎮南大將軍。雖然張魯降曹,但是五斗米教的影響力在民間仍然很大,即使是後世王朝的一些官員也非常信奉。

    到了東晉時期,著名的孫恩和盧循起義軍也是五斗米教的教眾,曾經給東晉王朝造成了很大的困擾,會稽內史王凝之是王羲之的兒子,他也是虔誠的五斗米教教徒,孫恩攻打會稽時,王凝之在道觀裡向神靈祈禱退敵,在逃跑時被起義軍殺死,後來孫恩與盧循起義軍被劉裕先後平定。

    雖然起義之火被平息,但是五斗米教並沒有被消滅,仍然頑強的在中國民間發展,直到現在仍有許多五斗米教的道觀存在。

  • 13 # 何運超

    五斗米教是民間一種俗稱,實際上這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天師道,創立者就是道教重要的祖師張道陵。從他的家鄉北方徐州地區輾轉來到西蜀成都附近的山區形成,一是正如前輩學說所說,古代先秦道教原始形態的方術一般源自濱海地區,二是在歷史程序中與落後地方的巫鬼信仰容易重疊,恰恰道教正是把兩者結合而成,在西蜀這種比較偏遠的地方正式形成,為早期天師道一種重要形式,發展壯大。當時為了推廣這種早期道教,發展信徒,一般人只需要交五斗米就可以參加,所以才俗稱五斗米教,實際就是天師道,一直把天師信仰作為一個重要內容。

    張道陵的子孫張魯成為漢末三國時期巴蜀漢中一帶的重要割據勢力,已經將這一道教發展到漢中地區,後來張魯被曹操打敗,張魯一些後人進入北方許昌、鄴城,洛陽,開始在北方傳播。到北魏時期,在嵩山修道的寇謙之就是重要的天師,道武帝、太武帝都是天師道信奉者,後來北魏才開始崇佛,修建石窟。

    南方在東吳時期就已經有天師道傳播,這就是葛玄一家。後來到東晉為葛洪,只不過葛洪離開家鄉,到處雲遊,最後到了廣東羅浮山,成為南派重要的宗師。

    在北方經歷八王之亂期間,有許多關中秦隴流民南下入蜀,與當時蜀中重要的天師道領袖範長生合夥,流民領袖李特、李流、李雄父子叔侄一家是氐羌,後來也信奉天師道,尊範長生為師長,建立了成漢。成漢一直維持到被桓溫消滅。

    南方東晉地區也有大量天師道信奉者,比如著名的王謝大族基本全是信徒,後期還有孫恩盧循這種打著天師道旗號的大動盪。南朝時期對天師道開始發展重要改革,這就是以齊梁時代大宗師陶弘景一支為主,他是梁武帝蕭衍最重要的盟友之一, 為梁武帝建立制度出了不少主意,也為梁武帝休養生息,起到很大作用。只不過梁武帝蕭衍都知道後來也改變崇佛,成了非常痴迷的佛教信徒,完全改變了年輕時崇道的樣子。

    天師道發展到南北朝,隨著佛教日漸興盛,佛道之爭成為朝野一個重要現象,道教隨著不斷髮展成熟,清淨無為和個人修煉的特色逐漸淡化了參與朝廷事務的感覺,所以沒有像佛教佛寺那種變得奢侈和收容大量民眾,北方有太武帝消滅崔浩一家的大事件,背後有崔浩與寇謙之一脈打擊道教信仰的關係。到最後北周武帝幾次展開佛道辯論,儘管表面北周武帝崇道毀佛,但時間並不長,很快隋朝建立,還是以大量崇佛為主,儘管隋文帝楊堅也有通道的舉動。

    南方則有梁武帝改宗,最後隋朝楊廣主持滅陳時,還拜天台宗智顗大師為師父,更加推崇佛教的興盛。

    唐代以後的天師道已經成為正式的道教,不再是早期五斗米那種形態,有許多重要的人物,但往往與朝廷事務沒什麼關係。宋代以後又是一種新道教興盛的階段,反而再次與朝廷聯絡密切,比如北方金朝的全真道,金朝時期以王處一為典型,蒙古時期以丘處機為典型,都走上層路線。但由於蒙古上層還有對早期番僧佛教的推崇,忽必烈時期又有兩次佛道爭辯,全真道號稱人才鼎盛居然失敗,漸漸失去機會,當然在民間並沒有降溫。南方唐末到宋朝一直是以符咒盛行的靈寶派道教,從五代金陵譚紫霄開始,就在楊吳南唐吳越閩等地風靡,宋代本身道教就很流行,幾乎不亞於唐朝,只不過本來參與朝廷不算深,只是到後期宋徽宗時代才有林靈素這種,最後還發生欺騙皇帝能請六甲神兵抵抗金兵的笑話。

    而元朝以後對天師道的推崇也是無以復加,張氏家族天師這一名號的確立實際就是元朝,每一個新天師都是元朝頒發給龍虎山上清宮的,後來明朝也是,天師道才成為一種非常崇高的地位。連北方沒落的全真派也開始南下,本來眾所周知的王重陽和全真七子,有了所謂南方七子的爭議,這就是全真派為了往南方發展的一種新的推廣普及。甚至明代武當山的重要地位也被全真派所佔據,到今天成為一個重要中心,而民間因為金庸小說製造的終南山歷史上從來不是全真教的根基。

    後來的天師道演變大體脈絡如此,但作為早期五斗米發展成正式道教,並非只有一個源流。實際上漢末都知道還有一個比五斗米影響更大的分支是太平道黃巾軍,太平道是有相對正規的經書流傳,張角三兄弟不是一時忽然發生的,太平道的流傳不亞於五斗米,比如當時從北方到南方有一個比張角三兄弟能力大得多的重要人物于吉,見於三國演義小說,他才是真正的太平道宗師,到江南獲得非常大的影響,剛好遇到孫策開闢江東事業,手下不少人都信奉于吉,孫策感到一種潛在威脅,想要殺于吉,小說就把這個背景戲劇化,成為加重孫策傷病最後早死的一個原因。

    所以太平道並不是就簡單的黃巾起義,道教以南北為兩大脈絡又互相融合是從一開始就確立的,一直延續到元明,但早期太平道或五斗米道並不是後來的正式道教,正式的天師道基本是隋唐階段經過數代有理論色彩的宗師發展變革才形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沒有了月球,地球會有什麼不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