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朵朵佬爺
-
2 # 尊寶vlog
諸葛亮家族後裔的命運,令人嘆惋。
諸葛亮嫡子諸葛瞻雖然擅長書畫,也曾官至輔國大將軍,魏國大兵壓境時寧死不降,氣節亦頗可嘉,但其政治軍事才能一般,名聲地位全來自官二代身份,終難免兵敗身殞。
諸葛亮親侄諸葛恪的命運更慘。諸葛恪是東吳重臣諸葛瑾的長子,他幼年即被孫權賞識,後來更是權傾朝野,聲望威勢超過乃父,而足可與其叔相當。但其最終結局卻是慘遭滅門,不只迥異父叔,也不及堂弟。其取禍之道,在於獲取巨大權力之後,人格品性發生了異化。
如果將劉備的一生分為兩部分,那麼與諸葛亮的相逢就是劉備人生的轉折點。在遇到諸葛亮之前,劉備顛沛流離,居無定所。甚至曾經妻離子散,兄弟分別。可在遇到諸葛亮之後,劉備的事業就開始有所改變了。先取荊州,再取益州,北定漢中,東聯孫吳。
甚至我們可以說,三國鼎立的局面是諸葛亮一手打造的。
諸葛亮與劉備千古以來被視為君臣典範
在劉備死後,諸葛亮更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位蜀漢丞相,幾乎是以一己之力支撐著整個蜀漢的運轉。而也正是這種嘔心瀝血的工作方式導致了諸葛亮早早的離世。
有人說,如果劉備不是那麼早離世,諸葛亮與劉備君臣合力,恐怕中國歷史可真的會被改寫。
可是歷史沒有如果,而千百年來人們談起諸葛亮,也只剩下一份敬佩與無限的惋惜了。
不過卻有一人,在諸葛亮剛剛出山的時候,就已經道破了諸葛亮的命運。這個人就是水鏡先生司馬微
司馬微被劉備稱為真隱士
《三國演義》第三十七回,“司馬徽再薦名士 劉玄德三顧草廬”中這樣寫:
徽下階相辭欲行,玄德留之不住。徽出門仰天大笑曰:“臥龍雖得其主,不得其時,惜哉!”言罷,飄然而去。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司馬微早就明白,孔明雖然有大才華,而且劉備也能夠讓孔明發揮最大的能力,但總得來說,孔明生不逢時。
劉玄德三顧茅廬,諸葛亮隆中對策
從三顧茅廬到白帝託孤,從躬耕南陽到星隕五丈原,諸葛亮這位千古人臣的典範的一生可謂充滿了傳奇色彩。雖說生不逢時,可這樣的一生,不也同樣是精彩嗎?
-
3 # 方甲子
首先,無所謂的“最”惋惜!
其次,對命運而言沒有令人嘆息一說,嘆息的是讀者,而非命運!
最後,諸葛亮生得其所,死得其所,幸哉!
所以說,人生的意義不在於你什麼時候,在哪裡,以怎樣的方式出生,也不在於你在什麼時候,在哪裡,以怎樣的方式離去,而在於你是否竭盡所能!
-
4 # 歷史的行程
先上結論:人們對諸葛亮的惋惜,實質上是對所有悲情英雄的惋惜,是對個人奮鬥與歷史程序間的矛盾的無奈、無力感。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杜工部此言實是人們對諸葛亮複雜心態的最好概括。仔細想來,未出茅廬,已知三分,隆中對一出,使劉備從居無定所發展到鼎足三分,可謂神來之筆。
但蜀漢終究受制於綜合國力,雖在北伐中多次取得戰術勝利,卻始終不能轉化為戰略成果,終於“日落秋風五丈原”,勝利竟屬於不那麼令人喜歡的司馬懿。
總而言之,我們常為諸葛亮般的古人扼腕長嘆,實際是對自己難以主宰命運之無奈,觸景生情耳。正如一位長者所言:一個人的命遠啊,不光要靠個人奮鬥,還要考慮歷史的程序,誠不我欺。
-
5 # 紋身女孩也單純
算了吧!明知不可違而違之,他自出山以來,三把火燒死多少人?赤壁之戰有燒死多少無辜人命?天命不可違。順天者應當站立腳跟之後。休養生息,順天時,以得天下。周文王為何不稱帝?天時不到,世代受國恩。子可以逆,這點很多人看不透
-
6 # 溪源影視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三國時代的故事總讓人讀不完,道不盡。有的人忠肝義膽,為了忠義能夠捨生忘死。有的人貪生怕死,為了權利背信棄義。
當然,數三國最有名氣的人物,諸葛孔明當仁不讓。所謂運籌帷幄之中,決戰千里之外。說得就是諸葛亮無雙的智謀。諸葛亮號臥龍,曾經有句話是這樣說的:“臥龍鳳雛得一可得天下”,可見時人對諸葛亮的評價是多麼的高。然而令人感到難過的是,諸葛亮出山後輔助劉備南征北戰,雖然在西蜀立下了根基,卻始終沒有完成統一大業。
書中記載,諸葛亮六出祁山,一共進行了六次北伐,可惜屢屢鎩羽而歸。在第五次北伐未遂,諸葛亮曾經說出了一句流傳至今的話:“成事在人,謀事在天,不可強也。”。短短12個字,道盡諸葛亮的心酸與無奈。
在《三國演義》裡面,羅貫中筆下的諸葛亮似乎是無所不能的,舌戰群儒,巧借東風。種種的神機妙算,讓人歎服。而羅貫中在書中屢次提到天命,如此看來,諸葛亮的失敗也可以歸咎於天命了。所謂的“一命二運三風水,四修陰德五讀書”,表達的也是這個意思吧。
在諸葛亮第五次出祁山進行北伐的時候,司馬懿一直避而不戰。諸葛亮費盡心思,才把司馬懿勾引到上方谷,並且在谷中設下陷阱,又從高處往下扔火把,天衣無縫的計謀,司馬懿已然陷入必殺之局。那個時候,連司馬懿都已經認命,對著兩個兒子痛哭道:“我父子三人皆死於此處矣!”。如果司馬懿真死於此次戰役,那麼諸葛亮就算是剷除了一大阻礙,輕鬆摘取統一大業的勝利果實了。
然而,天公不作美,在司馬懿生死關頭,天降大雨,司馬懿得以逃出生天。諸葛亮無奈之下,發出了“成事在人,謀事在天,不可強也。”的無盡嘆息。
確實是一句讓人扼腕嘆息的話語,諸葛亮能夠算計到東風,卻沒有算計到這一場大雨。誠如羅貫中所表達,也許這就是命數吧。
-
7 # 好好工作吧
翊之來答:諸葛丞相的命運肯定讓人扼腕嘆息。因為大家一般愛用《隆中對》中所設計的內容與季漢的歷史進行對比分析。從分析的結果可以知道有兩點:第一是《隆中對》中的內容部分地被後來的歷史所驗證:三分天下,這體現出了“驚人的預見性”; 二是丞相的最終目標:復興漢室並未實現。但是丞相為這一目標鞠躬盡瘁的精神令人敬仰,同樣的也令人扼腕嘆息。
《隆中對》大家對隆中對都很熟悉,翊之就不詳細介紹這篇文章了。直接來進行討論了,就是因為《隆中對》的階段性目標:跨有荊益曾經一度實現了,這說明《隆中對》有其正確的地方;但是最終“復興漢室”的目標沒能實現,這又說明在具體的實踐方面肯定有哪些地方做的不夠好。翊之認為最要的就是劉備對和孫吳的聯盟關係認識不到位,做的不夠好。(針對這個問題,歡迎大家閱讀翊之之前的回答“于禁投降加速了關羽的失敗,于禁算不算功臣?”)因為自聯盟之後,劉備一直從聯盟中獲得利益,佔據了半個荊州和益州全部,而孫權呢?他幾乎沒佔到什麼便宜,對此,劉備不聞不問。後來他自稱漢中王,也不通知盟友一聲,完全不考慮孫吳對聯盟是怎麼認識的;在這一點上,劉備、關羽完全背離了《隆中對》中提出的“外結孫權”的戰略目的。他們或許還認為有魯肅在,能一直維持聯盟關係呢!可是魯肅在關羽進攻荊州前死了,呂蒙接任,呂蒙是一個一心想佔據荊州的人,對此人關羽和劉備不以為然, 他們沒意識到魯肅的死到聯盟破滅的重要性;而且關羽的“統戰”水平又差得太遠,使得東吳離心離德,終於襲殺了關羽。這使得季漢失去了荊州,也使得諸葛丞相的《隆中對》偏離了路線。
《出師表》需要注意的是,諸葛亮的政治抱負是復興漢室,而不是“三分天下”。所謂的三分天下只是一種政治表述,這只是一種階段性的狀態,大家的目標都是統一天下。
諸葛丞相讓人扼腕嘆息的就是他對“復興漢室”所做出的努力,他的“鞠躬盡瘁”讓人感動,最終的失敗讓人心痛以至扼腕嘆息。
他一個“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計程車子,就因為感激劉備的知遇之恩,義無反顧的踏入了亂世之中。等到他在劉備死後,平定南部叛亂之後,就常駐漢中,時時刻刻北望中原,深感時不我待,決心“庶竭駑鈍”去完成自己的政治理想:復興漢室。
所以當他那“夙夜憂嘆”的身影浮現在《出師表》中,即便在今天,還能讓我深深地感受到諸葛丞相矢志報國的熱忱。
結論雖然諸葛丞相“復興漢室”的最終目標沒有實現,但丞相憑藉他個人的魅力與超群的政治智慧和永不放棄的精神,最終使他自己連同那個時代成為中國歷史上一道亮色的風景。這一切對有志於“治國平天下”的歷代文人來說,這種精神,或許好多人可以達到;但是這種機遇,卻可望而不可及。但是就是因為可望而不可及,所以諸葛丞相的事蹟才會能喚起人同情,讓人扼腕嘆息。
這裡是翊之讀史,感謝您一閱! 引饒勝文《大漢帝國在巴蜀:蜀漢天命的振揚與沉墜》 -
8 # 二呆呆
應該是前者的因素,三國演義小說裡面在之前就有交代。曹操在臨死前曾做一夢,夢到三馬同槽。為此事還詢問過賈詡,賈詡解釋這是吉兆,其實曹丕開始,司馬懿父子就開始專政,自曹丕死後,更是如此,上方谷之戰,很明顯司馬懿父子已經被困在地雷陣中,性命危在旦夕,卻不料一場大雨救了他們。正如諸葛亮所說,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強也。冥冥之中自有定數吧,也正是諸葛亮天命不來。
-
9 # 南國十年夢
就《三國演義》這部作品而言,其中諸葛亮的命運結局的確是令人扼腕的,但是不能算是“最”令人扼腕嘆息的。首先,《三國演義》這本書不是歷史書,而是一部依據史實、柔和野史,經過藝術加工創作而成的通俗的長篇歷史小說,作者的創作視角是正統的漢朝,所以作者對蜀漢的興衰是同情的,認為蜀漢是繼承正統的。臥龍諸葛孔明出山輔佐劉皇叔,以圖三分天下,助劉備成就一番霸業,自己也會成為千古良相。可惜的是,英雄遲暮,“出師未捷身先死”,最終也只好無奈的“長使英雄淚滿襟”了。諸葛亮死前雖然未能輔助劉備一統天下,但也成就了千古英名,固然惋惜,卻比不過肩負復興大任、妄影象光武中興那樣延續漢朝國祚的劉備,夷陵之戰的失敗,可以說劉備是在絕望中死去的,死法更令人扼腕。其次,魏國公曹操出將入相,最終掌控了東漢政權,取得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絕對地位,在赤壁之戰前,對劉備、孫權武裝集團是有壓倒性優勢的,本來一統天下指日可待,也是意料之中的事,結果不想赤壁一站,造成了天下三分的“慘劇”!更慘的是,曹操死後,曹魏經過休養生息恢復對蜀漢、東吳的作戰優勢後,不想曹家成了打工仔,曹魏政權被司馬家篡奪,最終成就了司馬家。我想,泉下有知,曹操應該會氣得從墳墓中跳出來吧!所以,曹操比劉備還更慘些,畢竟劉備原本就是草根,始終不具備一統天下的實力,但是曹操可是權貴出身,而且一度具有一統天下的絕對實力,結局自然也更令人扼腕嘆息!
-
10 # 娛樂生活資訊
周瑜 三國吳廬江舒人,字公瑾。少與孫策為友,從策征伐,為建威中郎將,助策在江東建立孫氏政權。策死,與張昭共輔孫權,任前部大都督。漢獻帝建安十三年,曹操大軍南下,率軍與劉備合力破曹軍於赤壁,復乘勝進擊曹仁。拜偏將軍,領南郡太守。擬取蜀,病卒。精音樂,時有“曲有誤,周郎顧”之語。
諸葛亮三氣周瑜的故事婦孺皆知,可憐周瑜三十六歲命歸黃泉,讓人扼腕嘆息。秦腔戲中有個笑說,二人對話,問:“周瑜他爸叫個啥?諸葛亮他爸叫個啥?”答:“周瑜他爸叫周既,諸葛亮他爸叫諸何。”問:“為啥?”答:“不是說‘既生瑜,何生亮’嘛!”
回顧一下三國故事,大致想來,諸葛亮不光氣死了周瑜,還氣死了另外兩位。
一位是魏國司徒王朗。這個王朗可是三國時期的名人,山東人,與鍾繇、華歆併為三公,諡號成侯。他本是漢朝舊臣,當過菑丘縣長、徐州治中從事,還被漢獻帝任命為會稽太守。這個太守共幹了4年,幹得還不錯。後被江東的孫策攻打,王朗堅守城池,最後被孫策擊敗。還是曹操愛才,讓他當過諫議大夫。魏國建立後,當過魏郡太守、少府、奉常、大理、御史大夫。曹丕稱帝后,重用王朗,對其言聽計從。《三國志·王朗傳》說:“王朗文博富贍,誠皆一時之俊偉也。魏氏初祚,肇登三司,盛矣夫!”就是這個能人,卻被諸葛亮於兩軍陣前氣罵而死。
公元227年,諸葛亮領兵打敗夏侯懋,收了姜維奪得三城,兵臨渭水。76歲的王朗不好好待在京城養老,卻意氣風發,隨同曹真出征,並誇下海口,說要說降諸葛亮。兩軍陣前,看二人如何對話:
王朗說:“久聞公之大名,今幸一會。公既知天命、識時務,何故興無名之兵?”
諸葛亮答:“吾奉詔討賊,何謂無名?”
王朗說:“天數有變,神器更易,而歸有德之人,此自然之理也。曩自桓、靈以來,黃巾倡亂,天下爭橫。降至初平、建安之歲,董卓造逆,傕、汜繼虐;袁術僭號於壽春,袁紹稱雄於鄴土;劉表佔據荊州,呂布虎吞徐郡:盜賊蜂起,奸雄鷹揚,社稷有累卵之危,生靈有倒懸之急。我太祖武皇帝,掃清六合席捲八荒;萬姓傾心,四方仰德。非以權勢取之,實天命所歸也。世祖文帝,神文聖武,以膺大統,應天合人,法堯禪舜,處中國以臨萬邦,豈非天心人意乎?今公蘊大才、抱大器,自欲比於管、樂,何乃強欲逆天理、揹人情而行事耶?豈不聞古人曰:‘順天者昌,逆天者亡。’今我大魏帶甲百萬,良將千員。諒腐草之螢光,怎及天心之皓月?公可倒戈卸甲,以禮來降,不失封侯之位。國安民樂,豈不美哉!”
諸葛亮說:“吾以為漢朝大老元臣,必有高論,豈期出此鄙言!吾有一言,諸軍靜聽:昔日桓、靈之世,漢統陵替,宦官釀禍;國亂歲凶,四方擾攘。黃巾之後,董卓、傕、汜等接踵而起,遷劫漢帝,殘暴生靈。因廟堂之上,朽木為官,殿陛之間,禽獸食祿;狼心狗行之輩,滾滾當道,奴顏婢膝之徒,紛紛秉政。以致社稷丘墟,蒼生塗炭。吾素知汝所行:世居東海之濱,初舉孝廉入仕;理合匡君輔國,安漢興劉;何期反助逆賊,同謀篡位!罪惡深重,天地不容!天下之人,願食汝肉!今幸天意不絕炎漢,昭烈皇帝繼統西川。吾今奉嗣君之旨,興師討賊。汝既為諂諛之臣,只可潛身縮首,苟圖衣食;安敢在行伍之前,妄稱天數耶!皓首匹夫!蒼髯老賊!汝即日將歸於九泉之下,何面目見二十四帝乎!老賊速退!可教反臣與吾共決勝負!”
結果,王朗聽完,氣滿胸膛,大叫一聲,撞死於馬下。
諸葛亮氣死王朗,手法有三:一是抓軟肋。首先提出他是舉孝廉入仕,這就使他有叛漢助賊之嫌疑。二是漸遞進。諸葛亮話語,層次嚴謹、步步為營,對偶、反問相繼使用,辛辣犀利。三是說重語。諸葛亮說王朗“罪惡深重,天地不容”、“皓首匹夫!蒼髯老賊!”、“即日將歸於九泉之下,何面目見二十四帝乎?”
另一位是魏國大將軍曹真。這個曹真是曹操的族侄,也是曹操的養子。曹真力大勇猛,是魏國一員虎將。魏明帝評價曹真:“大司馬蹈履忠節,佐命二祖,內不恃親戚之寵,外不驕白屋之士,可謂能持盈守位,勞謙其德者也。”看來,曹真當上大將軍,靠的不是“親戚之寵”,而是自身的能力。《三國演義》的描述可能不同於正史,它讓曹真無勇、無謀、無聲望、無心胸、無判斷、無學識、無膽魄、無見解,屢敗於諸葛亮,受挫於司馬懿,後竟給司馬懿氣病。病就病唄,不至於死,可他真真地被諸葛亮給氣死了。
當時諸葛亮聽說曹真臥病不起,認為:“若曹真病輕,必便回長安。今魏兵不退,必為病重,故留于軍中,以安眾人之心。”他騙魏國降兵,說他與曹真有約,讓他們把一封書信帶給曹真。信的內容如下:
“漢丞相、武鄉侯諸葛亮,致書於大司馬曹子丹之前:竊謂夫為將者,能去能就,能柔能剛;能進能退,能弱能強。不動如山嶽,難測如陰陽;無窮如天地,充實如太倉;浩渺如四海,眩曜如三光。預知天文之旱澇,先識地理之平康;察陣勢之期會,揣敵人之短長。嗟爾無學後輩,上逆穹蒼;助篡國之反賊,稱帝號於洛陽;走殘兵於斜谷,遭霖雨於陳倉;水陸睏乏,人馬猖狂;拋盈郊之戈甲,棄滿地之刀槍;都督心崩而膽裂,將軍鼠竄而狼忙!無面見關中之父老,何顏入相府之廳堂!史官秉筆而記錄,百姓眾口而傳揚:仲達聞陣而惕惕,子丹望風而遑遑!吾軍兵強而馬壯,大將虎奮以龍驤;掃秦川為平壤,蕩魏國作丘荒!”
曹真看完這封信,和王朗一樣,“恨氣填胸”,當天晚上就死於軍中。
諸葛亮氣死曹真,言語中三點可怕:一是揭其短。說他是“無學後輩”,不會打仗,“走殘兵於斜谷,遭霖雨於陳倉”。二是擊其穴。曹真性格上有缺陷,就是妒忌人、愛面子,諸葛亮說他沒臉再回關中,就是歷史上也只能記他的敗績。三是用其傲。曹真心高氣傲、氣極敗壞,諸葛亮卻揚言要“蕩魏國作丘荒”,豈不讓曹真氣上加氣。
在史書《三國志》裡,陳壽對於周瑜的評價很高,多次以“英雋異才”、“王佐之才”、“年少有美才”、“文武韜略萬人之英”盛讚之,並評價其:政治上高瞻遠矚,忠心耿耿;軍事上“膽略兼人”,智勇雙全;人格修養上,“性度恢廊”,情趣高雅。
周瑜(公元175—210)字公瑾,廬江舒縣(今安徽廬江西南)人。東漢末年東吳集團將領,傑出的軍事家。美姿容,精音律,長壯有姿貌,多謀善斷,胸襟廣闊。後與諸葛亮、龐統、司馬懿並稱臥龍鳳雛幼麟冢虎。
周瑜出身士族,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皆為東漢太尉。其父親周異,曾任洛陽令。周瑜自幼與孫策交好,孫策初崛起時周瑜隨之掃蕩江東,並送錢糧物資助孫策成就大事。袁術仰慕周瑜的才幹,欲聘周瑜為將,但是周瑜以袁術難成大事而拒絕,其後設法正式投奔孫策,與孫策一起南征北戰,為打江東基業立下汗馬功勞,深受孫策信任。孫策遇刺身亡後,周瑜與張昭一起共同輔佐孫權,執掌軍政大事。曹操消滅袁紹後,威逼孫權送兒子為人質,周瑜志向高遠,勸阻孫權送質。赤壁大戰之時,力主抗曹,並慧眼預見到曹軍的劣勢和己方的優勢,指揮全軍在赤壁、烏林大敗曹軍,是以少勝多的赤壁之戰的頭號功臣。其後又成功地攻克了荊州戰略要地南郡,曹仁敗走。赤壁之戰後,周瑜向孫權建議出兵攻取蜀地,消滅張魯,吞併劉璋,與曹操二分天下,體現了一個軍事戰略家的遠見卓識。周瑜在江陵進行軍事準備時死於巴陵,時年三十六歲。
周瑜去世,孫權痛哭流涕,說:“公瑾有王佐之才,如今短命而死,叫我以後依賴誰呢?”他稱帝后,仍念念不忘周瑜,曾對公卿們說:“沒有周公瑾,我哪能稱尊稱帝呢?”“東吳的王圖霸業,隨周瑜猝死化為泡影,自此從欲染指天下轉為偏安一方。”可見周瑜在東吳所起的作用是無人可替代的。
《三國志》記載,周瑜舉賢薦能可比鮑叔;折節為國可比藺相如;謙禮忠君無人能比。雅量高致,氣度恢弘。孫策初亡,孫權“ 是時權位為將軍,諸將賓客為禮尚簡,而瑜獨先盡敬,便執臣節。性度恢廓,大率為得人,惟與程普不睦。”諸將禮簡時,周瑜對比自己年幼的孫權極為恭敬,因此有性度恢廓評語,僅與程普不和,但他折節下交,終令程普歎服。史載,“普頗以年長,數陵侮瑜。瑜折節容下,終不與校。普後自敬服而親重之,乃告人曰:‘與周公瑾交,若飲醇醪,不覺自醉。’時人以其謙讓服人如此”。
與人相交時如飲醇酒,典故就出自程普與周瑜交往的感受。而陳壽提到的“曲有誤,周郎顧”,則成為後來的文學作品中一個常用的典故。陳壽在《三國志·吳書·周瑜傳》中記載:瑜少精意於音樂。雖三爵之後,其有闕誤。瑜必知之,知之必顧,故時人謠曰:“曲有誤,周郎顧。”
如此一個剛柔相濟的人物又有無可挑剔的優秀品格和令人讚歎的文武宏才,加之上天又特別偏愛給了他俊美的外貌,內外皆秀又風度翩翩,周瑜稱得上是十分完美,像他的名字一般如瑾似瑜。
然而到了後世,周瑜的形象卻開始不斷地變異,甚至最後在民間變得面目全非了。
到了東晉,周瑜的厄運就來了。這個偏安江左、只擁有半壁江山的封建王朝,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地位,開始在正統論上大做文章。他們巧妙地選擇了同樣割據一方的蜀漢作為正統,開始認定,周瑜為“小人”。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習鑿齒的《漢晉春秋》。
此後數百年,蜀魏正統之爭紛紛揚揚。到了唐朝,正統之爭開始出現在唐詩中。首先是杜甫,對蜀漢的諸葛亮極為推崇,對於這位憂國憂民的名相表現出了深深的同情。再就是杜牧,這位詩人在詩中不加掩飾地調侃周瑜,歷史在文學中開始出現偏差,“東風不予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到了宋朝,宋人治史之風頗盛,常常明是治史實為思想政治觀的較量,文人政客間的朋黨之爭更是驚心觸目,三國正統之爭也在爭鬥之列,宋文壇多位大家被捲入。最終朱熹的理學佔據了歷史的上風,帝蜀寇魏、尊劉貶曹漸成定局。隨後的元明清三代,史家多承朱熹的“帝蜀寇魏”論。人物的善惡褒貶也隨之潮起潮落,數度浮沉,最尷尬的當屬身處其中的東吳。為了尊劉,自然就得貶曹貶孫,作為孫權集團的周瑜,其形象自然也難逃打壓。
然而,在民間的話語權裡,周瑜的身後命運更慘。
三國故事在三國時代結束之後不久便在民間有所流傳。到了宋代,周瑜的形象已經徹底地扭曲了。如今所能找到的年代最為久遠的資料,就是宋元之際出現的話本《三分事略》。在這部為適應市民娛樂需求而產生的話本中,周瑜的形象已經是一落千丈了:在政治上,他鼠目寸光,為一己私利而置國家安危於不顧;在軍事上,他看似頗有才華,卻又似乎人皆可敗;在人格修養上,他好大喜功,心胸狹隘。史傳文學中那個雅量高致、出眾人之表的周公瑾已經蕩然無存,取而代之的是一位才智碌碌、妒賢嫉能的平庸之輩。
市井間“尊劉貶曹”的觀念早已有之。在蘇軾的小品《東坡志林》中,就曾對民間三國有過這樣的描述,“至說三國事,聞劉玄德敗,頻感眉,有出涕者;聞曹操敗,即喜唱快。”民間對人物的褒貶品評是有著自己的立足點和出發點。他們“尊劉”,擁“帝蜀”,而對於站在對立面的周瑜,自然不會有好感。
之後,羅貫中著的《三國演義》的出現,徹底把周瑜的形象釘在了自相矛盾的演義標準上。
一方面,它肯定周瑜結交孫策,開拓江東,定建霸業;舉薦魯肅,納降甘寧,舉賢任能;最後火攻破敵,建立不朽功勳。
而另一面,當遇到劉備集團的中心人物,周瑜又不得不退一射之地。對於那些中心人物,周瑜只能是陪襯。
這一切,在那句“既生瑜、何生亮”的感嘆中彷彿達到了極點。
《三國演義》對周瑜的形象做了大量的扭曲貶低,在此將演義與正史不同之處進行對比,以正視聽。
關於諸葛亮三氣周瑜:正史記載,連劉備都評價周瑜“器量廣大”,周瑜氣量寬宏根本不會被氣死。從赤壁之戰結束到周瑜病逝的兩年間,諸葛亮正在零陵一帶搞後勤工作,根本沒有和周瑜見過面。至於周瑜病逝後,送喪弔唁的是周瑜舊下屬龐統,而不是諸葛亮。
關於草船借箭:草船借箭的人正史上是孫權,演義描寫周瑜嫉妒諸葛亮是徹頭徹尾的捏造,三國演義之祖《三國志平話》中巧計借箭的正是周瑜本人。
關於賠了夫人又折兵:歷史上是孫權自己要把妹妹嫁給劉備,單純的政治婚姻,和周瑜的計謀根本沒關係。
關於智激周瑜:純粹子虛烏有。周瑜是東吳最有力的主戰派人士,正是孫權聽了他的勸說才有了赤壁之戰。
關於借東風:虛構,諸葛亮並未參與赤壁之戰,赤壁乃周瑜等東吳將領之功。
關於荊州問題:實乃周瑜死後,魯肅為了“聯劉抗曹”把周瑜打下的荊州南郡地區借給劉備。周瑜生前掌握江陵彝陵等入川水道,東吳攻打西蜀不存在和劉備借道的問題。周瑜死後,在魯肅的主張下把南郡地區借了劉備,此後東吳派出孫瑜伐蜀被劉備擋道,演義中可能故意把孫瑜和周瑜搞混了。
正史的影響力,遠遠不及永遠的暢銷書、擁有億萬讀者的文學作品《三國演義》,明朝之後,人們對周瑜的瞭解主要來自於《三國演義》,周瑜的“既生瑜、何生亮”的嘆息迴盪在幾百年來的民間話語中。劉繼興認為,假如周瑜真地下有知,估計他會仰天長嘆:“既生瑜,何生《三國演義》?”
-
11 # 曾雲金飛馬
諸葛亮的命運讓人扼腕嘆息嗎?
我認為,此說法不對。諸葛亮的命運一直掌握在他自己的手中,諸葛亮做為知識分子的傑出代表和楷模,已基本實現人生抱負和追求。
從他的自號“臥龍”,自比“管仲、樂毅”,一直在奇貨自居,待價而沽。曹者居於北部,幾將大部據於囊中,則歸附能人甚巨;東吳孫權雄踞江東,以父兄之拓,沃野之地,人傑地靈;其劉表,劉璋等人雖居有其地,然無匡道之才,扶佑天下之能。
直至劉備三顧茅廬方顯其誠心,雖上無片瓦,下無寸地,卻有雄吞八荒六合之志,慟天下庶民之心,怎忍生靈塗炭,終將臥龍感動,而以臥龍之才怎能不知劉備是這時最弱小一支力量,但是臥龍經過分析,判斷和謀劃,為劉備打開了一條光明的大道,“首先佔據荊襄,長沙,以御孫權,再割據漢中,憑秦嶺天險北拒曹操,後圖巴蜀,西川,隴甘。此天下三分而成矣,你劉皇叔才能有和其他兩位叫板的實力,方才能言匡扶漢室,以濟天下。”而且自認以己之才,接受最艱難艱困的挑戰,才能不枉“臥龍”之名。
這也難怪“水鏡先生”嘆息,“雖遇明主,但不逢時”,言下之意,劉備實力太弱,怕埋沒諸葛亮之才能。但諸葛亮迎難而上,以一己之智三把大火燒退曹營,並舌戰群儒智激孫權得以孫劉聯合,其後佔荊襄,取長沙,割據漢中,再進取西川,隴甘,其所為劉備謀劃之道路一一對應,其目標一一實現。人生的追求莫過於此吧!
要說諸葛亮遺憾的應該是未完成劉備的匡扶漢室的使命,這天下之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非人力所能及的。
因而,我不認為諸葛亮讓人扼腕嘆息! -
12 # 走一走世界真美好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以機智,聰明和善於用兵而文明於世。但是最讓人惋惜的是他沒有讓劉備統一三國,其實諸葛亮完全可以去輔佐曹操,但是曹操沒有劉備的皇室光環和正統,所以諸葛亮選擇了劉備,但是當時劉備的實力在其中是最弱的一個,可是劉備善於用人,對待下屬不拘小節這在三顧茅廬中可以看出來。劉備三顧茅廬之後諸葛亮就死心塌地的跟著劉備幹,從徐州小沛只有幾千人馬到建立蜀國,這其中諸葛亮居功至偉,但是諸葛亮應該也清楚劉備想要統一三國可能性是很小的,不管從那些方面來說劉備都不如曹操,這讓諸葛亮傾盡全力也只能保持三足鼎立的局面,劉備死後諸葛亮嘔心瀝血6出祁山最後終於病死,諸葛亮最大的心願就是統一三國,但事沒成人先走確實讓人惋惜。
-
13 # 李伯禺
杜甫在他紀念諸葛亮的詩中有兩句:出師末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淚滿巾。
這是兩句膾炙人口的詩句,也反映了人們對諸葛亮一生為恢復漢室鞠躬進瘁,死而後已的精神,但未能達到而感到遺憾。以他過人的才幹(他的敵對手司馬懿多次稱讚諸葛亮“天下奇人”)和認真努力應該完成他的事業,但天不假年,加之操勞過度而僅活了53歲(公元181一234年)就病逝了。他的許多判斷都是確切的,如《隆中對》,把三分天下作為過渡階段,事實在他的才智和設計的路線下劉備終於站住了腳成立了蜀國,成為了三國鼎立的形勢。劉備不聽諸亮的話破壞聯吳抗曹的戰略,結果被吳將陸遜擊敗,火燒連營,退到白帝城,使蜀元氣大傷,但劉備還是相信諸葛亮,這才有了白帝城託孤。
諸葛亮受命於危難之中,堅決要實現劉備的遺言。下一步就是進攻中原,伐魏恢復漢室。諸葛亮認為答應了的事就一定要實現,伐魏興漢統一中國這也是他一生的偉大抱負。為此諸葛亮認為要伐魏必先解決後顧之憂,於是親自帶領眾軍,入不毛之地,身心勞累,而終七擒孟獲,平息了南方叛亂。於227年他決定北上伐魏,擬奪取魏的長安,臨行之前上書後主,從《出師表》中可看出他以身許國,忠貞不二的思想。《出師表》中寫道: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表中又衷懇的叮嚀後主劉禪在用人辦事諸多方面要注意的事情,一片苦心讓讀者動容。
在《出師表》中又表明了自己恢復中原的堅決態度: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付託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至於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禕、允之任也。
願陛下託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若無興德之言,則責攸之、禕、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謀,以諮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
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
古代從屬四川攻打中原是非常艱鉅的,盡是山路,故李白寫有蜀道難,難於上青天之詩句,加之魏兵力強勝,人才濟濟。而蜀中死了劉關張,趙雲,黃忠都成老將,所以後人說:蜀中無大將,廖化充先鋒!在這種狀態下諸葛亮精心佈陣,打勝仗還是多的,但總在節骨眼上出一些事只好退兵,最後一次出兵,魏曹也覺得無人能抵諸葛亮了,只好把他們最不放心的大將司馬懿用上,但司馬懿對他的兒子們說他們不是諸葛亮的對手,真正的對手還沒有出世,因而堅守不出戰,想以諸葛亮遠道而來,糧草不濟,託垮蜀軍。在這種局面下,諸葛亮的身體出了大問題,食少,吐血(大概是肺癆)但還要事無鉅細,都要過問,司馬懿知道後嘆曰:“命不久矣”。諸葛亮不久即病死在五丈原。他的偉大抱負終於落空。假若天意慳不多給他之壽,只給他二十年(73歲)說不定諸葛亮的抱負一定能實現的!總之他的過早去世千年來許多人感到無限惋惜矣!
-
14 # 油茶歷史絲語
這個問題絲語來回答:諸葛亮的確是《三國演義》裡最令人扼腕嘆息的,沒有之一!
說到《三國演義》很多人一定會立即想到諸葛亮,想到他的足智多謀及運籌帷幄的神彩風度,想到他的治國理政才能,想到他的政治抱負,想到他為“復興漢室”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大忠大義,併為他最終夙願難償、禳星未成五丈原命歸天位而痛恨天時,為之扼腕嘆息。
今天,就讓我們沿著《三國演義》的筆跡,重溫那段歷史,回顧諸葛孔明的人生軌跡和命運。
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身長八尺,每自比於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惟博陵崔州平、潁川徐庶元直與亮友善,謂為信然。時先主屯新野。徐庶見先主,先主器之,謂先主曰:“諸葛孔明者,臥龍也,將軍豈願見之乎?”先主曰:“君與俱來。”庶曰:“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將軍宜枉駕顧之。”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因屏人曰:“漢室傾頹,奸臣竊命,主上蒙塵。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於天下,而智術淺短,遂用猖蹶,至於今日。然志猶未已,君謂計將安出?”亮答曰:“自董卓已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曹操比於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闇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慧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先主曰:“善!”於是與亮情好日密。關羽、張飛等不悅,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願諸君勿復言。”羽、飛乃止。
一,劉備有意隱瞞,諸葛亮不能完全看清其內心,是導致諸葛亮政治抱負無法伸張,夙願難償的最大誘因。想當初,劉備劉玄德三顧茅廬問計於諸葛亮之時,正是陶恭祖三讓徐州而劉備不受,差點兒被呂布“賺”,自己卻被曹操“滿世界”地追著打,惶惶乎如喪家之犬,“天下”之大竟沒有立足之地的時候,然而,在隆中詣見諸葛亮的整個過程中,劉備專挑好的說,對徐州一事卻隻字未提。“漢室傾頹,奸臣竊命,主上蒙塵。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於天下,而智術淺短,遂用猖蹶,至於今日。然志猶未已,君謂計將安出?”
試想,如果在出道輔佐劉備之前諸葛亮知道劉備是一個想要“復興漢室”,卻為自己所謂的義“不要江山”,把到手的大好“江山”拱手相讓,“口是心非”的小人,他還會如此屁顛屁顛地出道輔佐劉備麼?
絲語認為有點兒懸,因為沒有江山,就不可能有天下,漢室復興就只能是一句空話。深知上述道理的諸葛亮又怎麼會跟隨不要徐州,不要“江山”的劉備下山去做無謂的匡扶漢室而虛度光陰與人生呢?
二,劉備時常不聽諸葛亮的建議與勸阻,以至於變成在蜀漢傳播和蔓延的“病源”,是諸葛亮最無力改變的現實與無奈。其實,劉備就是一個好了傷疤就忘記疼,貓“尾巴”挨著就翹,甚至翅膀容易變硬的人,諸葛亮出道還沒多久,他的老毛病就又犯了,開始聽不進建議,一次次地拒絕採納諸葛亮襲取荊州的提議及計劃,讓荊州輕易落於曹操軍團之手,使得諸葛亮實施佔據荊、益之地的計劃難度大幅增加而不得不後延,同時,也給關羽關二爺、張飛張三弟有樣學樣,導致後來關二爺因倨傲聽不進下屬意見“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身亡吳營;張三弟急著給給關二爺報仇不聽勸諫不體恤屬下被殺,部將範疆、張達引眾投吳。
而劉備自己更是聽不進諸葛亮、秦宓等眾多文武大臣的勸阻,執意舉蜀漢“全國”之力伐吳為二弟、三弟報仇,最後不僅幾乎耗光蜀漢好不容易積攢起來的家底,也耗盡了蜀漢最後的一點運氣,使得剛剛爬上“事業”巔峰的劉氏集團發生轉折,快速地走向衰敗。
到了這時,諸葛亮縱然有天大的能耐都無力迴天,蜀漢已經逃不脫被曹魏滅亡的命運,也正應了司馬徽當初的那句話:“臥龍雖得其主,不得其時,惜哉!”,或許這就是諸葛亮不得不讓人痛惜,不得不扼腕嘆息的宿命吧。
絲語想:無論痛惜,還是扼腕嘆息,這命都是劉備給坑的、害的;如果當初諸葛亮出道之前能和劉備約法三章,讓劉備能更多,至少保證在關鍵時候能夠聽從建議,聽計於自己,確保劉備以及後來的蜀漢能夠更“精準”、更堅決地按照隆中對策謀劃的道路走下去,真正笑到最後的是誰還真不知道。
-
15 # 人世繪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的為人總結成八個字就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忠義兩全為人沒得說。其實諸葛亮的一生並沒有可嘆息的,該做到的都做到了,而且已經做到了最好,為什麼要刻意強求?軍事上蜀漢本來就是三國中最弱的一方,若不是有地理優勢,而且曹魏一家獨大,三足鼎立的局面都成不了,三國演義裡沒寫,但是史書上記載當時魯肅給孫權獻的江東版隆中對中的策略是以與曹魏二分於天下,益州是要奪取的戰略目標,根本沒把劉章或者當時的劉備放在眼裡。《三國演義》中沒表現魯肅的計策,但是東吳的目的表現出來了,所以諸葛亮能把蜀漢穩固起來已經實屬不易。能夠爬到權力頂點,為自己的事業操勞一生,成果也算圓滿,個人得沒什麼可遺憾的。這樣都要扼腕嘆息,郭嘉等人豈不是要從墳裡爬出來了?
益州的物產人口可比不了江東或者中原,差的太多了。諸葛亮六出祁山這真實意圖並不是攻打曹魏。瘋了,最弱的一方非得去打最強的一方,而且蜀漢的仇人不是曹魏,是東吳。打曹魏與其說是軍事行為,不如說是政治行為,是戰略平衡的手段。越是弱小就越顯得強大,對手才不敢輕易進犯。結果效果不但不錯,有一回還差點成功。所以遺憾的是沒能摟草打兔子,而不是功虧一簣,而且蜀漢徵魏每次只能帶一個月的糧草,一個月的糧草能打得了誰?擺擺姿態罷了,所以人們為諸葛亮呃腕嘆息,在下認為著實有些多餘。
-
16 # 暮登天子堂
我是杭州刺史,我來回答。
在中國,“三國文化”是一種獨特的文化現象,對華人民的文化生活影響話”這種藝術形式的流行來看,有理由相信在宋代就有同類“平話”的存在。《三國志平話》的故事有頭有尾,內容生動,在某種程度上說,不妨視之為後來的《三國志演義》的藍本。出於宗法觀念等中國傳統的道德觀和其他因素,在民間傳說中,“尊劉抑曹”的感情傾向是一貫的,所以劉氏集團的人物一直受到支援與喜愛,作為劉氏集團的核心人物的諸葛亮也就一直是民間三國故事的主人公之一。
《三國志平話》的下半部主要就是描寫諸葛亮的活動,其形象不僅己表現為一個“智絕”軍師,而且富有神仙道化氣息,兒乎是法力無邊。在元代,元雜劇中有大量的三國戲,其主題思想與“平話”是一樣的“擁劉反曹”,以諸葛亮為主角的劇目也較多。雜劇中的諸葛亮形象與“平話”很類似,一般為道士打扮,突出表現其“神奇軍師”的智謀。南宋由於國家南北分割,元代則由蒙古貴族集團統治,透過三國戲與話本,人們借諸葛亮的神奇故事反映當時漢民族的反抗鬥爭心理。到了元末明初,著名文學家羅貫中創作了《三國志通俗演義》,作品中諸葛亮是無可置疑的中心人物,完成了諸葛亮藝術形象的塑造。《三國志通俗演義》與“平話”比起來更向歷史靠近,是歷史與傳說的融合,但是對於諸葛亮的描寫仍然保留了大量的民間傳說。
在中國,《三國志演義的《華陽國志》以及範嘩的《後漢一《三國志》分魏、蜀、共二一一直心懷大志,期待著自己適合輔佐的明土出現。就是在這時,龐德公看出他將來必成人器,稱他為“臥龍”。
建安十二年失勢眾寡,無立錐之地。亮時年二十七,乃建奇策,身使孫權,求援吳會。權既宿服仰備,又觀亮奇雅,甚敬重之,即遣兵三萬人以助備。備得用與武帝交戰,大破其軍,乘勝克捷,江南悉平。後備又西取益州。益州既定,以亮為軍師將軍。備稱尊號,拜亮為垂相,錄尚書事。及備組沒,嗣子幼弱,事無鉅細,亮皆專之。於是外連東吳,內平南越,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極,科教嚴明,賞罰必信,無惡不懲,無善不顯,至於吏不容奸,人懷自厲,道不拾遺,強不侵弱,風化肅然也。當此之時,亮之素志,進欲龍騾虎視,芭括四海,退欲跨陵邊疆,震盪宇內。又自以為無身之日,則未有能蹈涉中原、抗衡上國者,是以用兵不載,屢耀其武。然亮才,於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幹,優於將略。而所與對敵,或值人傑,加眾寡不伴,攻守異體,故雖連年動眾,未能有克。昔蕭何薦韓信,管仲舉王子城父,皆忖己之長,未能兼有故也。亮之器能政理,抑亦管、蕭之亞匹也,而時之名將無城父、韓信,故使功業陵遲,大義不及牙階蓋天命有歸,不可以智力爭也。青龍二年,春,亮帥眾出武功,分兵屯田,為久駐之基。其秋病卒,黎庶追思,以為口實。至今梁益之民,諮述亮者,言猶在耳,雖甘棠之詠召公,鄭人之歌子產,無以遠譬也。孟柯有云《三國志》及裴松之注不易也和建安一軍出斜谷,以流馬運軍資,據武功五丈原,與司馬潞對諸葛生都是為了理想而奮鬥。雖然白三國時代以後,中國曆朝歷代的人們都對諸葛亮很敬仰,但是不同社會階層、不同社會地位的人是按自己的標準去理解諸葛亮的,諸葛亮的形象也就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們思想觀念的不同而呈現不同的色彩。文人士大夫作物,也定將其形象扭曲得血目全一二國中最弱小的一個國家,歷史資料最缺乏的一個國家。但是在《三國志演義》中,劉備一方的活動卻成了主線,作者為蜀漢花費了最多的筆翠,把蜀漢抬升到二國之中的決定性力士兵和陣法上也很有成就。這樣一個優秀的歷史人物能流芳千一佔是很白然的。諸葛亮確實是個傑出的歷史人物,但是他也有弱點,可是經過千百年來人們對他的傳頌,他己經變成了一個道德高尚、忠誠仁義、治國有方、用兵如神的一個完人,他不僅是“智絕”,而且精神高尚、人格完美,在傳統的華人的潛意識中己把諸葛殼石成了代表著自己的理想的英雄偶象,也是一種“文化符號”,這也是中國傳統文化心理的一種表現。
長期以來,各個朝代的文人學者都有各白對諸葛亮的評價,一般來說對他的忠臣賢相的
一面沒有太多異義,爭論較多的是關於他的軍事才能。清代以後至現代的中國學者對諸葛亮的評價比歷史以往各朝代都更趨多樣化,這與當時社會所流行的的人生觀、逆德觀、世界觀及社會文化背景密切相關。尤其是現代,中國學者和外國學者對三國文化的研究都很深入和廣泛,而現代華人的道德理念與一占人有很大的差異,外華人與華人兩者的有關差異就更大,所以現代華人、外華人在研究三國、研究諸葛亮時會從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理解,在不同的理解的基礎上對諸葛亮的評價也就不同。比如,諸葛亮指使劉備藉機殺劉封之事,在封建社會並沒有人認為有何不妥,這是因為劉封能力再強,但是他不是劉備的親子,劉禪再弱,他是劉備的嫡子,按封建社會的宗法觀念,劉封是絕不可以代替劉禪繼承劉備的帝位的。但是從現代人的眼光來看卻是很不應該,也許一個強有力的領導者對蜀漢更有利,而且諸葛亮雖然是為劉禪考慮,但是他的做法顯得很殘酷。此外還有十、後記西晉史學家陳壽用三十六萬八千多字志》與《三國志演義》的興趣。明治時代末年,久保大隨翻譯的毛本《二國志演義》刊行,名稱為《新譯演義三國志》。
關於這個問題,你是怎麼看的呢?
-
17 # 古今人文擷英拾萃
諸葛亮是羅貫中的長篇小說《三國演義》中的對後世影響特別大的人物之一。諸葛亮原在隆中臥龍崗隱居,後出山輔佐劉備復興漢朝。他足智多謀,忠心謹慎,待人誠摯,執法嚴明,把精力貫注在為劉備事業的策劃上。在隆中決策中,制訂了聯孫抗劉的戰略;經常置身於鬥爭的前線,憑藉智慧挫敗敵人。赤壁之戰、三氣周瑜、六出祁山、七擒孟獲等事件,表現出他策劃的準確、周密和驚人的預見性。從初出茅廬到五丈原之死,他始終為統一中原面鞠躬盡瘁,死前曾吐血不止,還扶病理事。小說賦予諸葛亮充分的傳奇色彩,使他成為智慧的化身和中國歷史上偉大的政治家、軍事家的藝術典型。
諸葛亮形象的本質是忠貞和智慧的高度結合,在小說中,他的形象顯然有被拔高乃至被神化之嫌。這一傾向由來已久。一方面,封建統治階級將“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諸葛亮作為忠臣的榜樣,加以宣傳,給予充分肯定。另一方面,普通民眾既崇敬這個賢明的丞相,又同情國勢最為弱小的蜀漢,乃將他視為智慧和謀略的化身,在他身上集中糅合了許多人民的智慧,也寄託了人民的善良的願望和美好的想象,期望藉由諸葛亮過人的智慧和謀略,支援蜀國興復漢室江山,完成統一大業。這一點早在元人雜劇如描寫周瑜諸葛亮鬥智的《兩軍師隔江鬥智》中就已顯示出來,越到後來就越為明顯,以至於在小說的巧借東風等場次中,諸葛亮簡直不是一個正常的聰明人的化身,而近似於搬弄神怪邪術的妖道。縱觀整部小說,有關諸葛亮巧計智謀的片斷往往比較引人人勝,而描寫請葛亮北伐失敗以及星隕五丈原等場面,也格外哀感動人。這也是作者最著力之處。然而,歷史往往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三國的最終結局也並不順從人們的一廂情願。於是,小說只好將其歸之於天意,歸之於宿命,歸之於某些不可把握不可理喻的因素。《三國演義》中的某些迷信描寫,大體上都有這一類的心理背景。諸葛亮無疑是整部小說描寫中最著力、也是最重要的人物形象。
-
18 # 小豬影視z
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可以說是家喻戶曉的人物,是智慧和忠貞的化身,也可以說是三國演義中的靈魂性的人物。“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就是這樣的一位可以說通神的蜀國丞相,一生可謂是鞠躬盡瘁,最後不能完成興復漢室,消滅叛亂討伐曹魏,一統天下的理想,最終缺落得一個積勞成疾,抱憾而終的結局。三國演義中可以說充滿了無數悲劇性人像孫策,周瑜,郭嘉,關羽等等,那麼為什麼說諸葛亮三國演義中最具悲劇性的人物呢?
三國演義可以說是三分虛七分實的歷史小說,作為小說就不可能說完完全全來自真實的歷史事件,就需要透過用誇張,虛構等等的一些藝術首發來體現人物的思想,歷史小說也決定了他不能完全去除歷史原貌。所以在歷史真實的基礎上對於所發生事件,事件中的人物需要重新雕琢,使它們作為小說的重要的一部分。小說為真實事件中人物重新提供一個表演的舞臺,也更能生動的展示人物的形象。可以說讓真實的諸葛亮悲劇顯示的更加感動讓人可嘆。
歷史上的諸葛亮可以說是一位德才兼備的人物。根據三國志記載,徐庶在臨走的時候向劉備推薦諸葛亮“諸葛孔明者,臥龍也”“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作為當時諸葛亮最大的對手司馬懿評價道”天下奇才“。諸葛亮出山輔佐劉備的時候,劉備也曾經說過“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可以說當時的諸葛亮的能力得到世人的認可,是有真才實學之人。為劉備謀取荊州,聯合孫權抵抗曹操,進入巴蜀,最後三分天下等等都在三國志中有真實記載的事情。
諸葛亮對於劉備和蜀國的忠貞,還有對於蜀國的孜孜不倦的努力,可以說是最受後人稱道的。劉備在白帝城交代後事的時候這樣說道“君才勝曹丕十倍,必安國而成大事。若嗣子可輔,則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為成都之主。”那個時候關羽,張飛已經死了,可以說諸葛亮的地位屬於萬人之上的。財政,經濟大權一把抓,如果要取代劉禪是十分簡單的事情。可他沒有這樣做,在劉備死後盡心輔佐劉禪,內修法度,征伐曹魏,最後死在軍中,也毫無怨言。盡心盡力,忠心耿耿可以說是古代忠臣的典範。
陳壽三國志諸葛亮川這樣點評到“諸葛亮之為相國也,扶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開誠心,布公道。終於邦域之內,鹹畏而愛之,邢政雖峻而無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勸誡明也,可謂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矣。“可以說他的才能可以說和管仲,蕭何匹敵的。可惜這樣一位半人半神的賢相,嘔心瀝血,
-
19 # 戴上墨鏡去旅行
諸葛亮走出茅廬之前,和曹操似乎沒什麼交集,然而,少年時代諸葛亮的命運也曾懸於曹操之手。這還從得從漢獻帝初平四年(公元193年)談起。
那一年,曹操的父親曹嵩為避戰亂,居住在山東琅琊一帶,其實也就是諸葛亮的家鄉。曹操命令泰山太守應劭去迎接曹老太公。徐州太守陶謙派部下陰平去護送。當時曹家的輜重有一百多輛車,財富外露,引起陰平及其部卒的貪心,“士卒利嵩財寶”,結果在華、費這一帶殺了曹老太公全家,其中包括曹嵩的幼子曹德,財貨被搶劫一空。然後,陰平和士卒逃跑。
這件事在《三國演義》裡也有描述,曹操勃然大怒,興大兵為父報仇,不過其行為已經大大超出報仇的範圍,變成了濫殺無辜。曹操進攻徐州,陶謙敗走,當時徐州有很多為躲避董卓之亂而來的長安、洛陽的居民,結果碰上曹操指揮的大屠殺,慘不忍睹,被坑殺十多萬,都沉入泗水,導致泗水河不能流動。說曹操是殺人狂,一點也不過分,比董卓還過分。曹操大軍所到之處,史書的記載是“雞犬亦盡,城邑無復行人。”這跟曹操自己所寫的“千里無雞鳴,白骨蔽於野”沒啥區別。曹操的屠殺行動,產生了大量的難民,往南邊逃命。
就在曹操的屠刀在徐州山東一帶肆虐時,有一個叫諸葛玄的人,當時是劉表的手下,赴京城彙報關於荊州的工作,聽說曹操發難,立即從京城趕回老家琅琊,帶走哥哥諸葛珪的遺孀和兒女,去廬江避難,也就是今天的安徽一帶。而這個諸葛珪的兒女當中,就有諸葛亮,諸葛玄就是他叔叔。當時的諸葛亮十四歲,一起逃難的還有弟弟諸葛均,以及姐姐妹妹。曹操當時三十九歲,和諸葛亮是完全不對稱的,在少年諸葛亮的眼中,曹操就是一個令人不寒而慄的殺人惡魔,這對諸葛亮以後的政治態度,不能不說沒有產生一定的影響。
諸葛玄當時被劉表推薦為豫章太守,官挺大的,沒想到這個職位是雙黃蛋,當時朝廷又任命朱皓為豫章太守。這事怎麼擺平?靠槍桿子!諸葛玄拼不過朱皓,只好帶著諸葛亮一家投奔劉表,半路上在平頂山生病,由鼎鼎大名的神醫張仲景醫治,但神醫也沒醫好諸葛玄,諸葛玄就死在平頂山。也有說諸葛玄是被叛兵殺死的。
諸葛亮後來輾轉到了南陽,劉表也很照顧他,也難怪,誰讓他叔叔是劉表的老部下,而且後來諸葛亮的老婆又是劉表夫人蔡氏的外甥女呢。
回覆列表
是有人為諸葛亮嘆惜,“出師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淚滿襟”。對諸葛亮,我們到底應該怎麼看呢?老規矩,一分為二吧。一方面,諸葛亮才華得以施展,抱負得以踐行。諸葛亮擬定的《隆中對》,雖不是十全十美,但歷史似乎是按他的思路走的,赤壁一戰,三足鼎立之勢已成,收取四川,統一根基已定。一介書生,還沒出山,便能料定天下,歷史上能有幾。聽上輩人講過一個故事,劉伯溫要取得諸葛亮的兵書,便去掘諸葛亮的墳,據說墳裡上下埋了三口棺材,開啟第一口棺材,裡面剎出一窩黃蜂,把士兵扎苦了。在開啟第二口棺材前,以防黃蜂,備了火把,開啟棺材立即把火把伸進去,誰知棺材裡是火藥,一聲爆炸,炸死了許多士兵。開啟第三口棺材,裡面沒有兵書,只有兩句詩:“先來軍師諸葛亮,後來軍師劉伯溫。”劉伯溫一聲長嘆,我不如諸葛孔明。這個故事,說明諸葛亮這一生活出了精彩,也不算遺憾了。有人嘆息諸葛亮,是他沒能統一天下,壯志未酬,這更讓人懷念和敬佩,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成為了士大夫的一種堅強人格,為中華文化添上了精彩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