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峰峰說史

    兩百多年的榮華富貴、遊手好閒,早已將滿族貴族們當年入主中原時的血氣方剛磨光了,這些人已經腐敗透頂,無可救藥。這些無可救藥的親貴們既不可能瞭解海軍的技術性問題,也不可能有戰略性的思維或統籌全域性的能力。甚至連最起碼的憂患意識與責任感也沒有。中飽私囊,腐化墮落,爭權奪利尚且自顧不暇,哪有心思購置戰艦,發展軍備。

    1885年,醇親王奕譞就任海軍衙門總理大臣。他之所以能擔任此職,全因他是慈禧的妹夫兼小叔子,光緒的生父。這位生活奢華糜爛的首號紈絝子弟當上海軍衙門總理大臣之後會做什麼事可想而知。

    總結起來不外乎:一、中飽私囊;二、利用職務之便讓親信左右雞犬升天;三、拿公家的錢去巴結老太后。最著名的事件就是以昆明湖練水軍為由,挪用海軍公款去幫西太后修頤和園。

    由此可見,讓這樣一群徹底腐化墮落到無可救藥的滿族親貴去領導一支現代化的海軍建設,結果可想而知。要讓他們認清形勢,具備憂患意識,下大力度去建海軍不大可能。即使真的讓他們建成了,讓這樣一群飽食中日而無所事事的紈絝子弟去領導,縱然底下官兵浴血奮戰,也必然要失敗。所以,最終的結局只有一個——打敗了再去賠款,反正又不用掏他們的腰包。

  • 2 # 小布vlog

    1:清朝與西方帝國主義列強相比在軍事上、政治上、經濟上都處於落後的狀態。2:中國的南方地區是清朝的稅收重點區域,這些區域卻遍佈帝國主義的勢力,南方地區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發展迅速,需要休養生息,避免戰爭的發生。3:賠款一部分是拿關稅抵押,一部分清朝可以和帝國主義各大銀行借款,賠款金額可以分期,所以賠款勉強可以接受。4:一旦再戰爭,必將動搖清朝的國本,國內農民武裝無法鎮壓,面對內外交困的局面,清朝無力應對。5:西方列強只是想佔據資源、開放通商口岸貿易。並不是要推翻清朝的統治。故以上幾點清朝寧願賠償也不願意武裝自己作戰。

  • 3 # 房產專家大兵哥

    甲午戰爭---中國近代史一次恥辱的戰爭!清廷為什麼寧願割地賠款也不用這些錢武裝再戰呢?

    先來看一下甲午戰爭為何會戰敗!

    甲午戰爭發生於1894年,也就是光緒二十年。此時的清廷透過洋務運動處於迴光返照的假強大中。清廷內部政治集團紛爭不斷、勾心鬥角,帝后不和。官員腐敗,民不聊生,軍隊紀律渙散一盤散沙。清廷當政者閉關鎖國,對外部發生的變化缺乏明顯的認識,對於即將到來的戰爭缺乏預判,以至於準備不足。而日本透過明治維新積極擴充軍備,野心勃勃,軍事實力與日俱增。兩者一相比較,對於清廷的戰敗也就不足為奇了。

    甲午戰敗中日簽訂了《馬關條約》,不但割地,而且賠款2億兩白銀鉅款。正是這個不平等條約讓清廷進入萬劫不復的深淵。日本也正是用這筆賠款使自己得到了更大更快的發展!如果清廷用這筆錢來武裝自己那清廷的軍隊也不至於屢戰屢敗。

    清廷只所以寧願賠款也不願意武裝再戰我認為有一下幾點:

    光緒慈禧被打怕了!清廷一直認為日本是一個小島國,從沒把他們看在眼裡。但就是這個小島國把清廷最強的北洋水師團滅了。這讓她們震驚了!她們高高在上的自尊心被打的粉碎,而她們內心的奴性以及懦弱暴露無遺,她們不敢再戰了。她們怕再打下去,自己的皇位以及榮華富貴不保,甚至連命都沒了。火車跑的快全憑車頭帶,連皇上皇太后都怕了,這仗還打個啥啊。正所謂強將手下無弱兵,光緒慈禧這樣的當政者手下除了一批貪官汙吏缺乏有勇氣有能力的將領。李鴻章這樣的主和派把大量的主和資訊傳輸給光緒慈禧。以至於她們在做決策的時候沒有了迎戰的勇氣。她們對局勢判斷錯誤。他們以為只要割地賠款就能保太平,雖然賠款了可自己畢竟還是皇上皇太后。這錢沒有就從老百姓身上摳,反正苦不了自己。也正是這種自私讓她們一退再退,沒有了破斧成舟的勇氣和決心。

    以上就是我個人的看法,歡迎大家交流討論!

  • 4 # TonyDeng

    打輸了,不賠錢,對方就繼續打,你不續費,也打。這些錢是必須給的,不存在你可以拿去做什麼的假設。除非你籌到兩倍這筆錢,才說得上拿等量的錢去武裝——清廷能籌到那麼多錢,也不至於被人民拋棄而顛覆啦。再説了,也不是輸在武裝上面,拿錢搞武裝是救不了國的。

  • 5 # 公元前

    作為清朝的最高統治者,慈禧想的是如何擺平內政存在的矛盾,她對割地賠款並不在意。其次清軍內部分屬的各個派系互相之間戒備很深,他們之間無法統一指揮調動。當初北洋水師之所以孤軍作戰,就是因為近在咫尺的山東陸軍是分屬另一個派系而袖手旁觀,說白了就是想讓李鴻章滅亡。而北洋水師覆滅後,清軍的陸軍並沒有把握戰勝來勢洶洶的日軍,自北洋水師滅亡後失去了炮群的支援,就更無勝算了,如果在打下去只能是自取滅亡。

    北洋水師滅亡之後,清軍就失去了遠洋投送的能力。淮軍大敗,意味著清朝失去了唯一可用的陸軍機動部隊。剩下只有駐防部隊的陸軍和海軍,而駐防部隊都是一些沒有戰鬥力的部隊,如果一旦調動,就會舉國空虛,那麼敵人就會趁虛而入。就算清朝不割地賠款,日本照樣也要攻取臺灣。威海衛、旅順已經落入日本的手中,那麼遼東半島和山東半島已經是日本人的囊中之物了。佔領這兩個半島之後,再進攻天津,然後揮師北京,剩下的就看日本人是否願意了。日本甲午戰爭之後,從清朝手中收穫這麼多的紅利,發行戰爭債券肯定會大賣,如果日本繼續發動戰爭,那麼當時它還是能夠堅持下去的。相比之下清朝政府只有媾和更靠譜。

    單純從軍事角度上來說,如果清政府要打持久戰,以空間換時間,還是有可能把日本拖垮的。但是,政治是關鍵。最重要的問題是滿清政府是少數民族統治的政權!對於當時的清朝統治來說,他們最害怕的就是,漢人百姓聯合日本人奪取他們的政權,然後再號召全國民眾建立一個漢人皇帝的政權。這樣的局面慈禧是無法接受的。因此,清政府寧可割地賠款,也要避免這樣的局面出現。然後,幾十年後,日本真的把這種手段用到中國人的頭上,但是,那個時候大清國已經亡了。但是不管當時日本在中國建立多少個偽政權,都無法撼動蔣介石政府的合法地位。所以,政治,才是決定戰爭結局的最終因素。

  • 6 # 經典守望者

    當時的確有人提出將賠款的銀子用來練兵,如果日本的軍隊只是侷限在海上或者臺灣,那麼戰爭恐怕還不會以此收場。但是當時的日本已經在東北登陸,兵鋒直指山海關。日本將天皇身邊的近衛師團都先後派上了戰場,舉傾國之力要與大清一戰。這支登陸的地面部隊才是中國最大的危機,因為它直指首都北京。如果要繼續作戰,就必須遷都。而遷都對於當時的上層貴族來說是非常困難的。從慈禧太后到滿朝公卿都捨不得這塊已經被深耕熟耘的土地,他們的榮華富貴全部都繫於此處,一旦遷都,意味著他們十幾代人的積累都將化為烏有。特別是慈禧太后,她的園林工程剛剛有所起色,她根本就不願意離開北京。這樣上層的統治階級就有了共識,所以才有了後來的和談。

    而當時的日本也正是根據他們已經佔領的土地為抵押物向中國討價還價,他們的初期方案中甚至要將半個東北包括努爾哈赤的陵寢在內全部割讓給日本。在這樣的壓力下,清朝根本就不可能終止和談,因為祖墳被破,國內人心必然動盪,江山就不穩了。所以,當時的李鴻章面對如此苛刻的條件也要迎難而上,不斷交涉加上中了一槍,才有了最後的和談版本。

    再加上當時的中日差距絕非三五年可以追趕得上,當時的日本軍隊雖然沒有侵華戰爭時的堅船利炮,但是依舊可以大勝中國軍隊。中國最大的問題是軍事裝備,可軍事裝備的採購製造並非一朝一夕之事,所以不割地賠款,武裝再戰是根本行不通的。

  • 7 # 吐蕃國護法國師鳩摩智

    因為這個時候,北洋水師已經全軍覆沒,淮軍也慘敗,清庭已經無力再戰。連最有實力的北洋系都打成這個樣子,其他的花架子部隊更是指望不上了,還有,日軍已經登陸了,兵鋒直指京畿重地,這才是火燒眉毛的大事,要錢,還是要命,這可是擺在清政府面前的大事。

    還有,這個時候,列強各懷鬼胎,日本之所以敢明目張膽搞事,背後一開始其實已經得到了英法美德等列強的慫恿支援和預設,美國想讓日本成為自己侵略中國和朝鮮的助手,英國呢,想用日本牽制沙俄在遠東的發展,法國和德國是想渾水摸魚。一幫子都推著日本這個刺頭出頭鬧事,一肚子壞水。甲午戰敗的清國,此時國際環境對自己相當不利,孤立無援,要不是日本吃相太難看,觸及了列強利益,根本就不會出現三國干涉還遼的事。

    在國防軍力遭受滅頂之災的時候,光靠錢有什麼用,用兵雖只在一時,可養軍卻得千日,要馬上重新組織一支與日本軍隊有一戰之力的軍隊,是不可能的,不是一句簡單的“豎起招兵旗,自有吃糧人”這麼簡單的事。國家此時,更需要的是一支現代化的軍隊,所以,才有了後來的小站練兵以及陸續的新軍建設,可是十年多了也才稍有小成,八國聯軍侵華的時候,新軍也不敢拿出來用,其實有個原因就是新軍在列強面前太弱小。所以啊,單靠錢是不能變出一支外御強敵的軍隊的,國防建設,是一個長期而耗時耗力的龐大工程。

    清政府沒得選,就是刀板上的肉,要麼破財消災,要麼再來一次京師淪陷。割地賠款,有壁虎斷尾求生之意。

  • 8 # 踩蘑菇的大叔

    首先一點,如果清朝政府當時能夠挺住,跟日本耗著,日本應該是贏不了的,至少不會造成《馬關條約》那麼大的傷害。但是,結果事與願違,賠了2億兩,割了臺灣以及遼東。

    西方列強也不願意看到日本在華利益獨大,後來沙俄等干涉還遼就是證明,清庭也有能力湊這些錢,那為什麼不繼續抗戰呢?

    第一,以慈禧為首的保守派沒有了信心,思想觀念,對世界認知還停留在以前。打心眼裡還是看不起所謂的洋鬼子,不願意接受先進的制度以及技術。或稍有借鑑也只是一種妥協,統治者並沒有當初彼得大帝,明治天皇改革的堅定意志跟決心!

    第二,以光緒皇帝為首的改良派,沒有實質權利,未能保證變法的持續性,也沒能觸及根本。國家一但遇到些許挫折,反對勢力就會反彈,造成國家不能統一認識,不能形成合力。

    第三,洋務運動雖頗有成效,但後續的改革未能持續跟進,且洋務運動的成果掌握在封建大瀝吏手中,幾同個人私產。例如當時海軍就獨立分成北洋,南洋,福建,廣東等幾支,甲午戰爭未能合成。

    第四,清庭未能獲得廣發民眾的支援與參與,整體國家力量沒有得到發揮。

    第五,西方各列強為了各自利益,也各懷鬼胎,期待擴大各自利益。

    總而言之,根本在於統治階級沒有了取勝的信念,自己動搖了獲勝信心。弱肉強食的世界,只好犧牲國家民族的利益祈求自身的統治,怎麼可能不會失敗!

  • 9 # 小輝看劇

    1. 首先,這個不是寧願的事情,已經戰敗了,大清曾經拿出了鉅額經費打造的,所謂亞洲第一艦隊北洋水師,都敗給了日本,這個觸動太大了,現在的賠錢是無奈之舉,日本逼著要的。

    2. 甲午戰爭失敗標誌著清朝歷時三十餘年的洋務運動的失敗,取得的近代化成果化為烏有,直接導致中國人民挽救民族危亡的運動高漲,資產階級掀起了維新變法運動和民主革命運動。

  • 10 # 世界史圖鑑

    清政府在甲午戰敗以後接受割地賠款的事實,也不願意重新武裝繼續作戰,這種現象本就存在,因為在清廷內部投降派自始至終都不認為北洋水師能夠贏得這場戰爭。同時也不希望北洋軍隊能夠有多麼出彩的表現,所以在戰爭進行時就多方設限。

    當戰爭初期慘敗以後他們就更有話題,更有理由認為所謂的強兵,只是肥了像李鴻章這樣的人,而不會給國家帶來什麼益處。總之,在整個戰爭時期,清廷內部的保守派都在反對學習西洋器物,更遑論其他思想政治方面的事。一旦洋務派有任何閃失,他們就會盡其所能將所有的髒水潑到北洋水師的身上。在戰敗以後這些人自然佔據朝堂之上的主導地位,還來不及清算李鴻章等人,又怎麼可能支援洋務派繼續強兵?對外作戰呢?

    清朝末期,閉關鎖國的這個王朝被侵略者開啟國門,在多番較量之下確實認識到自己的落後。但由於侷限他們認為自己的失敗主要在武器裝備方面,在這種觀念的引導之下,他們開始了在器物方面向西方的學習,一些有識之士便開始師夷長技以制夷,於是在李鴻章等人為代表的洋務運動的領導下,中國開始了最初的近代化歷程。這場洋務運動從19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共歷經近30年,大規模的引進西方的科學技術和生產技術包括管理教育等各個方面。

    在當時洋務派們認為學習西方的先進技術和科技武裝自就能夠使王朝重新強大,他們一方面建立了大規模的軍事工廠和民用工廠,另一方面開始組建近代海軍配備先進武器,還聘請了多國教練進行訓練,可以說清政府的洋務派對於這一運動和隊伍,包括軍隊予以厚望。到甲午戰爭爆發以前,不論是洋務派還是保守派,都認為中國的器物雖然與西方有差距,但已經得到了彌補。而在與列強一系列小規模的戰鬥當中也得到了印證。在小規模的衝突當中可以看到清政府的武器裝備,並沒有在戰場上多拖後腿。

    但問題在於清政府內部意見不統一,洋務派認為這可以達到富國強兵的目的,可以與列強較量。當然,這種較量並不是反擊和驅逐,而是洋務派認為清政府有增強的軍事實力,可以與列強周旋。而保守派則認為這是痴心妄想,大有一種打不過西方列強又瞧不起人的姿態。而且這只是雙方一系列分歧的一小部分,在整個政治走向當中,雙方都相互拆臺,認為天朝大國根本不必要保有這隻沒有用處的所謂的新式海軍,大廢資材而別無用處。

    所以在海軍初步建成以後,中央也減少了對其撥款。北洋水師雖然表面上是清政府的軍隊,但實際上都是李鴻章一系在打理。

    為什麼北洋水師會慘敗呢?

    有人認為這是李鴻章保船棄戰的戰略錯誤。儘量避免與外國軍隊作戰,儘量保住北洋水師現有的規模。但是李鴻章的這一策略不能說沒有,即便有也發生在北洋水師回到母港的這一階段。因為當時北洋水師已經與日本在黃海作戰完畢,互有損傷。但是李鴻章的這一面並沒有得到朝廷的安慰和支援,反而遭到保守勢力在朝堂之上的數落。

    他們藉此機會大潑髒水,認為李鴻章花了朝廷那麼多的錢最終損失慘重。不能再撥給李鴻章太多的錢。而北洋水師也是李鴻章所領導的洋務運動當中最主要的成果,也是他的政治資本,本就在黃海一役當中損傷慘重,他更不願意將僅有的艦船投入到戰場,所以才會做出保船棄戰的策略。因為李鴻章是以一個人去對抗一個國家,甲午戰爭的本質就在於此,並非是清王朝和日本的一場海上戰爭。

    而且北洋水師在戰場上也做到了應該做的事情,北洋水師的艦隊和官兵在遭遇襲擊之後,並沒有落荒而逃消極應戰,反而積極應戰。當時的北洋艦隊的軍事裝備在世界上也數一數二,連日本也完全不確信自己一定能得到勝利。北洋艦隊計程車兵們在遭到日本軍艦攻擊以後確實進到了他們最大的努力,在考古學家們打撈上來的北洋艦隊的船上很多彈孔,這是隻有激烈的戰場上才會出現的。

    同時甚囂塵上的一個論罪就是後期慈禧挪用軍費導致北洋艦隊沒有充足的資金來購買外國先進武器。

    若把所有的罪責都歸到慈禧身上,恐怕也不現實

    因為在當時國內保守派勢力十分反對建立如此大規模的北洋艦隊,所以在剛才提到的初步建成一定規模以後就儘可能不再撥款。有了先進的海軍艦隊,但卻沒有明確清晰的海洋戰略。認為如此碩大的艦隊是國家的累贅。所以不論慈禧過不過生日清政府都不會再給這支艦隊撥款發展這才是事實。

    同時自己所生產的裝備有大量的偷工減料的現象,這一方面是由於官僚統治之下的清政府其所建立的工廠也都有貪汙受賄的現象,質量不會太高。另一方面保守派拒絕給北洋水師撥款,並不單單是北洋水師,洋務派富國強兵的很多企業無論是軍工還是民用,到了後期都遭到保守派的抵制,這些都沒有獲得官方的鼎力相助和支援。所以原本的撥款就不足,再加上之後的貪汙腐敗也使得大量的裝備出現偷工減料的現象。到真用的時候到真正的戰場上,差距自然就出現了。

    同時日本在北洋水師行進過程當中,做了周密的部署,甚至提前截取了核心情報。不論是清政府洋務派還是李鴻章都沒有意識到這一問題的嚴重性,日本擷取的情報是在戰爭剛剛開始一直到清政府決定派李鴻章赴馬關簽訂條約整個過程當中的。他們對於清政府的一舉一動都十分了解,所以這三種因素加起來導致了甲午戰爭的失敗。

    而這種失敗除了洋務派核心人物感到痛心疾首之外,在統治階層尤其是保守派主導的統治階層中沒有人認為是因為自己的原因而導致戰爭失敗的。所以也不會有人支援重新整軍備戰,在他們看來北洋水師的建立本就是個錯誤,好不容易這場戰爭印證了他們所謂的預言,忙不迭的要打擊政敵,潑髒水,又怎麼會支援繼續建設?

  • 11 # 憶鐘山

    因為當時清廷內部有三大矛盾,無法集中國力對日再戰。

    一是統治階級內鬥

    晚清高層內部鬥爭主要是圍繞慈禧和光緒展開的帝后黨爭。晚期清朝統治的最尚權力是先有光緒登基,慈禧攝政權利掌握在慈禧手中,之後光緒親政,慈禧放權退居幕後,最高權利由光緒掌握。按照此套路清朝的最高權力本可以平穩過度。但可惜光緒與慈禧之間沒有信任可言,雙方都害怕另一方在掌握權利後消滅自己,畢竟這種“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的例子在歷史當中太多了。

    因此,在光緒親政後,便逐漸形成了帝后兩黨為爭奪最高權力而相互鬥爭的政治局面。帝后兩黨能夠形成,一方面是權力利益的趨使,另一方面,便是雙方人士對兩位最高統治者的不信任。“凡太后所用之人,皆有不安之意,恐帝親政之後,不能保其權位”對權位的貪戀讓官員們選擇保護既得利益,而信任的缺失更是造成了皇帝無法選賢任能,官員不能施展才華的尷尬局面。

    標誌性的時間則是清軍牙山被圍。在牙山戰役之前,兩黨內鬥大戲便早早地拉開了帷幕,帝黨曾上過無數道奏摺來批評李鴻章的“避戰求和”政策,都察院江西道監察御史褚成博上奏,說李鴻章不想方設法增兵朝鮮,威懾日本,“何能壯聲威而折狡謀”,要求清政府對日釆取強硬態度,褚成博的奏摺開啟了清流、帝黨對李鴻章和淮軍對日妥協問題的一系列抨擊。

    隨後光緒帝“請停頤和園工程以充軍費”對地方實力派進行了嚴厲的訓斥表明了主戰的決心,最後後黨也不得不“特允皇帝之請”並頒佈了對日宣戰上諭。

    可這一系列措施並沒有對後黨起到打擊作用。對握有軍隊實權的李鴻章而言,他的基本原則始終是不開戰,息事寧人,寄希望於英、俄的調停。因此他對祈求援軍增援朝鮮的葉志超百般推諉。

    李鴻章認為:“日雖竭力預備戰守,我不先與開仗,彼諒不動手。此萬國公例,誰先開戰即誰理詘。”雖然朝廷命令速速備戰,不要“臨時諸形掣肘,貽誤事機”,他則藉口海軍“戰艦過少”,陸軍或“備畿輔遊擊策應之師”,或“經年扼要巡防,備多分力,斷難抽調遠役”,拒絕向朝鮮增派援軍。

    清政府兩個派系在相互扯皮、指責當中,錯失了寶貴的時間,直至7月16日軍機大臣和總理衙門才定出了一面備戰、一面調停的這種折中辦法,7月21日增援朝鮮牙山的軍隊才啟程,可惜為時晚矣,寶貴的備戰時機,已經被兩派相互的鬥爭所消磨掉了。

    統治階級在面對對外戰爭的時候沒有團結一致來抵抗侵略,而是藉機排除異己,牙山戰役的失敗正是突出體現。

    二是官僚和軍隊內鬥

    清朝是個少數民族政權,它對整個中國進行統治,必然會產生矛盾。

    從清軍入關統治中原到清政府的覆滅,滿人和漢人的矛盾一直貫穿著整個朝代,並存在於多個維度,上到統治階級下到普通百姓,滿漢的矛盾已經滲透到每個人的生活當中。晚清時期,掌握國家大權的滿族貴族為了維護其統治,不得不重用漢族官僚來抵抗太平天國的進攻,之後漢族地主官僚開始掌握清政府的實權,成為了最具有勢力的一個集團。

    滿族貴族一面為了維護帝國的存在與執行,必須允許一個漢族勢力集團的存在;另一面也是為了維護其統治,又時刻提防著處處限制著。滿族貴族和官僚對於漢族地主官僚勢力的發展壯大憂心忡忡,害怕實力強大的漢族地主會隨時搶奪政權,之後便是對滿族人的趕盡殺絕。可以說滿族與漢族的高層的關係是很微妙的,既要利用又不信任。

    在甲午戰爭期間最能體現這種微妙的關係,札拉豐阿是一名滿洲的官員,從他給光緒帝的上書中可以體現出滿族官員對漢族官員的不信任:

    “近接神機營駐札山海關防營人來雲,神機營兵隊方到關時,即接直隸總督文札,特委派候補道一人、提督一人專辦總理防營營務處事務。奴才聞之,不勝駭異。查神機營行營,原派有行營全營翼長一員、行營營務翼長二員,本無須另派營務總理也。且駐防行營並歸神機營節制,與北洋毫無干涉,縱有往來交手事件,亦概由神機營在京辦理;乃該督臣突派此二員總理全營事物,名為鎮壓市面,其為特布耳目用以鉗制該軍出關而設,不問可知。否則,必該二員為倭奸細,專用以探防營虛實者。不然,豈有鎮壓市面,不委以地方之責,而反令其管轄全營事務?然則神機營旗兵若無北洋人員鎮懾,豈遂成無紀之眾,而原派全營營務各員均為庸碌無能者耶?倚勢奪權,莫此為甚。”

    大概意思是神機營是李鴻章無權管轄的,他往哪裡派官員很可疑,肯定是個奸細。奏摺中還要求光緒帝對李鴻章和北洋系官員想辦法控制。他的奏摺正是滿族官員對漢族官員態度的一個縮影,充滿了猜忌與防範。李鴻章是甲午戰爭的實際指揮者,調兵遣將,每一個動作都會受到滿族官員的猜忌,這也使李鴻章無法放開手腳迎戰,必須處處小心,謹防一步踏錯滿盤皆輸的結局出現。

    滿族貴族對李鴻章的信任危機也是李鴻章“避戰求和”力圖自保的原因之一。

    軍隊當中也是滿漢分明,內鬥不斷的。東北入關的滿軍看不起漢軍,漢軍同樣也不願意和滿軍進行任何交流,兩軍甚至不能在一地駐紮,若在一地久了必然會打起來,這樣的軍隊站在一起都難,何談去配合作戰。

    三是中央和地方內鬥

    自從鴉片戰爭之後清政府中央的實力便開始減弱,太平天國更是讓清政府加速衰落,軍事上的失利讓清政府處於岌岌可危的境地,為了維持統治不得不把權力下放,允許地方組織團練來抵抗太平天國。自此,地方勢力崛起逐漸形成了湘系、淮系、北洋系等地方勢力集團。隨著這些集團實力的增加,失去的則是統治階層對他們的信任。

    甲午戰爭時期,大清帝國作為一箇中央集權的君主專制國家已經名存實亡,中央無論在財力、軍力和人力各個方面都無法和地方實力派相比。晚清地方的督撫權力巨大,財政上清政府為了彌補賠款導致國庫空虛,允許地方官員徵收附加稅,導致貪汙盛行,地方財力大增。

    在軍事上,為了鎮壓太平天國、捻軍和多地的人民起義各地的軍事組織層出不窮,但多數都受地方督撫的控制,是督撫的私人軍隊。

    在外交上,從五口通商大臣到南北洋大臣,還有全權負責談判的大臣無不是當時的地方督撫或實力派。外交本應由皇帝出面,或者由皇帝直屬的機構來辦理,但自五口通商大臣開始便一直由地方督撫兼任,形成了慣性,導致外交大權下移。權利的喪失讓統治階層憂心忡忡,皇皇不可終日,怕有一日反清復明成真。

    因此,光緒帝和慈禧還有滿族貴族試圖重新控制地方,遏制其膨脹,中央與地方的內鬥也就開始了。鬥爭的結果就是加劇了彼此的不信任,中央和地方漸行漸遠,直到甲午戰爭爆發之時,中央根本無法徵調地方督撫手中的軍隊,財政上地方也不能為中央分憂,很多時候軍費還需要李鴻章去自籌。總之,地方與中央不能合力拒敵。

    統治階級的內鬥,官僚、軍隊的內鬥,中央和地方的內鬥最後消耗的都是中國自身的力量。內鬥的性格在統治階層中普遍存在,很多掌握實權的官僚為了維護自己的權利與地位,都參加到帝后黨爭之中,這使清政府的內部鬥爭更加的激烈,也給甲午戰爭造成了非常惡劣影響。

    在這樣的情況下,何談武裝再戰?

  • 12 # 是史不是shi

    甲午戰敗,首先我們要知道的是甲午戰爭我們和日本打的時候拿出了多少實力,導致了以後為什麼寧願各地賠款,也不願意拿出錢來在打造一支武裝。要知道當時和日本打的時候我們把我自己的家底兒都拿出來了,自信滿滿的被人家揍了一頓,劉公島失守,被人堵到港口,用機槍又一頓胖揍,北洋水師,全軍覆滅。北洋水師,這不僅是李中堂的心血,還是大清的心血。大清的家底啊,就這樣被人家給揍沒了[流淚][流淚]

    都知道打仗是非常燒錢的,勝的一方還好點兒,敗的一方可就沒那麼好了,敗的一方不僅要割地!還要賠款!這還不算完,還要簽訂一些不平等的條約,這些條約又把我們給榨了一遍。

    這些不平等的條件,再加上之前各個列強對我們的瓜分,和一些賠款什麼的,讓我們這個本來就風雨縹緲的國家壓力更加重了。還想在發展,這是不可能的了吧,在加上甲午戰爭的失敗讓大清朝上上下下,都失去了要發展的信心。再加上國內推翻清王朝統治的呼聲越來越高,其實已經心力交卒了,早就沒有那個精力要發展了。

  • 13 # 不沉的經遠

    清政府不能或者說不願意繼續打下去的原因有三:

    首先,清政府的賠款全部是來自對外的借款,而當時沒一個國家願意支援清政府繼續打下去,想借錢維持戰爭沒那麼容易。

    甲午戰爭戰敗以後,清政府簽署了《馬關條約》,向日本割地賠款,其中賠款部分是2億兩白銀的軍費。此後根據《遼南條約》,清政府還需要向日本支付3000萬兩贖遼費,因此賠款總額達到了2.3億兩白銀。

    此前在甲午戰爭期間清政府就因為財政緊張,無力籌措軍費,因此不得不陸續向匯豐銀行借款28653961兩,這個時候自然不可能拿出這麼大一筆錢來支付賠款。而清政府一年的財政收入不過8000萬兩左右,扣除各項開支以後更是所剩無幾,靠自己的財政盈餘賠款耗費時久,由於日本還規定賠款未交付部分還要計算利息,為了早日付清賠款,唯一的辦法還是借款。

    由於款項巨大,借款也不是一帆風順。自《馬關條約》簽訂以後,清政府陸續向沙俄、法國、瑞士、英國、德國等國借款,自1895年10月31日交付第一筆賠款起,到1898年5月7日最後一筆賠款和利息交付結束,歷時有兩年半,並非一次到位。

    而更重要的是,借款是要考慮風險和利益的。當時清軍在戰場上一敗塗地,屢戰屢敗,任何一個借款人都要考慮借款的風險。而另一方面列強的態度對於清政府來說也不是好事,此時在遠東影響力最大的是英國,英國有意扶持日本在遠東對抗俄國,所以希望日本勝利。其次則是沙俄,沙俄一直對中國東北虎視眈眈,因此也希望日本獲勝,以削弱清政府實力,為自己在遠東擴張掃平道路。

    所以各國不大可能繼續借款給清政府用於戰爭,即使願意,條件肯定也是非常苛刻。

    其次,即使能借到錢,想短時間內組建大量軍隊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即使說清政府答應苛刻條件借到錢,想重新武裝軍隊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雖然清政府搞洋務運動已經有2、30年了,國內也開辦了不少軍工企業。但是這些軍工企業大多是衙門式管理,效率低下,產品質量差,因此清軍的主要武器來源還是外購。

    在戰爭時期要外購軍火併不是一件容易事情,一來各國都以中立為名嚴格控制軍火輸出,購買的軍火很容易被扣押。二來很多軍火商趁火打劫,哄抬價格,清政府要想購買武器付出的代價要遠大於平時。三來隨著北洋水師覆沒,清政府的海上運輸線其實已經失去保護,即使購買到了軍火要想安全運到國內也不容易。

    而且即使購買到軍火也不等於萬事大吉,先進的武器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使用武器的人。隨著甲午戰爭的進行,清軍損失慘重,淮軍、湘軍、東北練軍等大多已經被打殘。而清軍這個時候依然是舊式的僱傭式軍隊體制,並沒有預備役概念,原有軍隊被打殘以後根本沒有補充機制,只能臨時招募農民進行訓練。

    而近代化的武器要熟練應用並非一朝一夕,要把這些農民能訓練成可以上陣打仗的部隊起碼要幾個月。但是日軍此時已經開始在旅順集結,打算以10萬大軍在山海關一線登陸直接攻打北京,清政府不可能在日軍攻擊以前組織起抵抗。

    第三,繼續打下去對清廷來說不是好事。

    如果日本真的攻打北京,慈禧和光緒只有逃命一條路,這對於清廷來說絕對不是好事。早在太平天國運動時期,由於財政緊張,清政府就不得不放權給地方督撫,允許他們自己籌措軍餉組建軍隊,結果就是戰後督撫出現尾大不掉的趨勢。

    如果這次日軍再攻入北京,慈禧和光緒逃離,那麼清廷的威信將更一步下降,對地方督撫的控制能力也將受到很大的打擊。這對於慈禧和光緒來說絕對不是一件好事,因此他們兩人雖然有矛盾,但是在馬關談判期間態度卻很一致,堅定的認為不能繼續打下去,在李鴻章傳回日本條約草案以後,立刻命令他簽字。

    結語

    既沒有抵抗的決心,又沒有抵抗的能力,清政府唯一能做的也就是投降而已了,而且越早投降越好。實際上如果不是日本胃口太大,估計清政府在《馬關條約》上簽字還能提早幾個月。

  • 14 # 歷史緯度

    清廷在甲午中日戰爭中戰敗,簽訂了極不平等的《馬關條約》,在條約中清廷又是割地又是賠款,答應了日本許多的損害中國主權的條款。不僅臺灣被割佔了,嚴重的是清廷賠了日本2億兩白銀;尤其嚴重的是清廷的賠款極大地促進了日本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加劇了中日之間的國力差距,甚至導致了日本後來對中國的全面侵略。為什麼清廷寧願割地賠款,也不願用這些錢重新武裝後與日本再次作戰呢?因為力量弱小下的迫不得已。當時,主要是因為希望清廷戰敗的力量遠遠超過希望中國戰勝的力量;不僅西方列強希望中國戰敗,而且國內的其他力量也希望清廷戰敗。當然,還有內外交困格局下逃避危局的分期付款式的苟且心理及民族自信喪失下民族覺醒程度太低以至於發展模式不能進步的影響。

    經過具體分析,清廷之所以寧願割地賠款也不願再戰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清廷當時寧願割地賠款也不願武裝再戰是因為賠款是分期付款,相比於當時清政府面臨的統治危機來說,長痛是可以忍受的。這實際上是一種苟且心理。

    按照《馬關條約》的規定,清廷需要在半年內還清五千萬兩白銀,一年內還清一億兩白銀,剩餘的一億兩白銀分六次還清,且從第二年開始要每年交還一次。也就是說,清政府的2億兩白銀的賠款是分散到7年左右的時間裡償還的。雖然相當於日本大概五年的國民生產總值的2億兩白銀是一筆天文數字般的鉅款,但清廷可以忍受分散到7年的時間裡去償還的壓力。

    就像我們普通人購買大件的價格昂貴的商品的選擇是一樣的,清政府認為向日本賠款2億兩白銀就相當於購買了一件價格昂貴的商品。在不得不買的情況下,分期付款顯然能夠降低購買者的還款壓力。然而,實際上購買者的付出並沒有減少,反而加大了,因為分期付款是要付利息的。清政府付利息也會選擇分期付款,因為清朝政府面臨著嚴峻的統治危機。

    為了緩解統治危機,為了鞏固清政府對中國的統治,清廷最終還是選擇了支付戰爭賠款,而不是再次武裝再次作戰。

    第二,清廷當時寧願割地賠款也不願武裝再戰是因為清朝政府面臨著嚴峻的國內和國際危機,是足以推翻清政府統治的危機。

    清廷當時面臨的國際和國內局勢是十分嚴峻的,用一句話來形容就是內外交困。內部越來越強的反對因素和外部列強對中國越來越深入的侵略因素的相互影響機器嚴重的加劇了清政府面臨的統治危機,這種嚴重的危機足以讓清政府失去對國家的控制。

    清廷當時面臨著怎樣的國內危機呢?清朝有4.5億人,已經超過了中國的土地承受能力;清廷應該向其他行業轉移更多的人口,但當時的清廷主要發展的仍然是農業。這就造成了人地矛盾越來越嚴重。另外,腐朽的清朝政府和腐朽的清朝官員加強了人民的剝削,嚴重降低了人民的物質生活水平。這就造成了以階級矛盾為主的社會矛盾的加劇。國內整整矛盾的綜合作用下使清廷統治的國內危機越來越嚴重。

    清廷當時又面臨著怎樣的國際危機呢?隨著西方工業革命的進行,西方列強充滿了對市場和利潤的狂熱追求。為了佔領市場並攫取更多的利潤,西方列強透過類似於鴉片戰爭和甲午中日戰爭的戰爭方式不斷地對中國進行掠奪,中國的民族危機一步步的加深,中國的自主權一步一步的喪失,中國陷入了亡國滅種的邊緣。

    換句話說,國內社會矛盾的加劇和國際列強侵略的不斷加深的局勢迫使清政府不得不向日本妥協,不得不進行戰爭賠款。

    第三,清廷當時寧願割地賠款也不願武裝再戰是因為國內外希望清朝政府戰敗的力量超過了希望清朝政府戰勝的力量。

    哪些力量希望清廷戰勝呢?光緒皇帝是希望勝利的,因為甲午戰爭的勝利可以增加他的威信並奪回屬於自己的皇權。民族資產階級也是希望勝利的,因為勝利可以廢除西方列強在中國的特權並使資產階級獲得更公平的發展環境。人民群眾也是希望勝利的,因為清廷的勝利可以減少人民所受的西方列強的掠奪。

    哪些力量希望清廷戰敗呢?以翁同龢為代表的與李鴻章有矛盾及利益衝突的官員希望戰敗,因為甲午戰敗可以削弱李鴻章一系官員的力量。以慈禧為代表的地主階級頑固派希望戰敗,因為戰敗可以打擊光緒皇帝的威信,可以削弱光緒皇帝奪權的可能。西方列強希望清廷戰敗,因為清廷再一次在甲午中日戰爭中戰敗意味著親情力量的進一步削弱,而一個力量被削弱的清政府是比較容易掠奪的。

    從總體上說,希望中國戰敗的力量超過了希望中國戰勝的力量。因此,中國的戰敗就是不可避免的,清廷的賠款也就是不可避免的。

    第四,清廷當時寧願割地賠款也不願武裝再戰是因為腐朽的清朝政府已經既沒有了在對外戰爭中取得勝利的信心,也沒有了對中國文化的信心。

    中華文明一直領先於西方文明,中國對西方一直是自信的;以天朝上國自居的清廷也是極其自信的。就算是鴉片戰爭戰敗並簽訂了近代第一個不平等的《南京條約》以後,清廷也依然以賜予香港島代替割佔香港島。這反映了什麼呢?是自大嗎?也許有一點。是自信嗎?一定是自信。然而,清廷如何失去了對以儒家思想為核心的中國傳統文化的信心呢?是在一次次的戰爭中逐步失去的。

    對於1840年到1842年的鴉片戰爭的戰敗,道光皇帝和清朝大臣以及人民群眾都可以認為是一次偶然的失敗而已,但1856~1860年的第二次鴉片戰爭已經徹底使清廷知道了自己的落後。洋務運動中清廷向西方的學習實際上意味著清政府承認西方的先進和中國的落後,這對清廷的自信力是一次重大打擊。到了甲午中日戰爭和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的時候,清廷已經從自大變成了自卑,甚至已經徹底失掉了對自己文化的自信力。

    一個失掉了自信力的政府一定是一個不具備迎難而上並迎頭趕上的奮鬥精神的政府,而一個不具備奮鬥精神的政府不會選擇與敵人鬥爭,而只會選擇與敵人妥協。清廷簽訂《馬關條約》並賠款2億兩白銀實際上就是一種喪失自信心和奮鬥精神後的妥協。

    第五,清廷當時寧願割地賠款也不願武裝再戰是因為中國人民的思想並沒有解放,中華民族的民族意識並沒有徹底覺醒。

    在清廷的統治下,封建統治者要求加強對人民的控制,包括思想控制;因此,有了文字獄的實施。在這種嚴格的思想控制下,中國人民有明確的家的概念,但中國人民對國的概念並不是十分嚴格和明確。在西方列強侵略中國的過程中,中國人民既不知道西方列強為什麼侵略中國,也不知道自己應不應該反抗列強的侵略。作為一國之民,面對侵略竟然不知道是否應該反抗,簡直是可笑可悲!

    在中國封建社會發展的過程中,中國的民族融合一直在進行,甚至在民族融合的過程中,出現了回族這樣的少數民族。然而,中華民族作為一個整體被明確的提出且中華民族的意識不斷的覺醒是透過一次又一次的侵略和鬥爭,是從五四運動到抗日戰爭的一次次革命實踐中得出的經驗總結。在不斷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鬥爭的過程中,在西方民族國家意識的不斷誘導之下,中華民族的民族意識才完全的覺醒。

    在甲午中日戰爭發生之時,在腐朽的清政府因為利益等各種因素選擇妥協的時候,應該反抗的中國人民並沒有決絕行反抗的民族意識。因此,民族意識的缺失就表現為清廷的賠款和妥協。

    第六,清廷當時寧願割地賠款也不願武裝再戰是因為落後的農業文明無法戰勝先進的工業文明,反映了中國發展模式的落後。

    西方列強侵略中國的過程,就是工業革命不斷髮展的過程,就是工業文明在全世界進行擴張的過程。一切的非工業文明的文明都在工業文明的打擊範圍之內,任何力量弱小的非工業文明都會被西方工業文明碾壓。清廷代表的是傳統的農業文明,而當時的日本則是工業文明的一份子。西方殖民擴張範圍的不斷擴大代表著工業文明對農業文明的優勢,清廷在反侵略戰爭中的不斷失敗實際上意味著農業文明的失敗。

    不同文明之間的競爭實際上是發展模式的競爭,發展模式的先進意味著發展潛力的巨大。顯然,發展資本主義的日本的發展潛力遠遠超過了發展封建主義的清廷的發展潛力。不僅如此,發展模式還意味著發展時間的縮短和對競爭對手的快速超過。明治維新後的日本用了極短的時間就逐漸趕上了仍然在頑固的發展封建主義的清廷。所以,清廷的寧願割地賠款也不願再佔反映的是清廷發展模式的落後。

    一個喪失了文明優勢和發展模式優勢的清廷最終也只能割地賠款而不再選擇戰爭。

    綜上所述,清廷在甲午中戰爭戰敗以後寧願割地賠款也不願武裝再戰就是因為內憂外患的環境下腐朽的清政府喪失了對文化和發展模式的民族自信,就是農業文明和工業文明力量對比的巨大差距的結果。從表面上看,清廷的各地賠款是偶然的;從深層次看,武裝再戰的失敗還是必然的。

  • 15 # 薩沙

    這是因為,組建一支軍隊不是有錢就可以的,還需要漫長的時間。

    以北洋水師為例,1879年,向英國訂造撞擊巡洋艦揚威、超勇。

    這是北洋水師最早的2艘主力艦。

    1888年1月29日,平遠在中國(清朝)福州船政局下水。這是北洋水師最後一艘軍艦。

    前後單單是組建艦隊,就花費了接近10年時間。

    所以,不是說我現在有2億30000萬兩白銀(3億多日圓),就能立即組建一支強大的海軍。

    如果要壯大北洋水師,必須提前幾年就購買軍艦,而不是長達6年內1艘軍艦都不買。

    實際上,北洋水師總造價才1000多萬兩白銀。

    如果清政府願意,完全可以用賠款的錢提前再購買一隻北洋水師,那麼黃海海戰結果會完全不同。

    日本在沒有掌握制海權的情況下,是不敢隨便殺入東北,更別說山東的。

    這就是滿清賤的地方。

    李鴻章要購買軍艦,大家都說沒錢。李鴻章無奈,要求投資100多萬更換所有軍艦的速射炮,大家還是說沒錢,一毛不拔。

    最終北洋水師被聯合艦隊新式軍艦壓著打,打的全軍覆沒。

    此時,滿清卻能拿出2億多兩銀子賠款。

    真是寧贈友邦不與家奴了!

    把國家治理成這個鳥樣,不垮臺就怪了。

  • 16 # 黑水布衣

    一句話,形勢所迫。《馬關條約》是可以看做是城下之盟,人家都快打到你家門口了,你還有啥迴旋餘地?

    一說到甲午戰爭,大家一般都會想到海戰,其實清政府是海陸全面失利,因為戰爭的起因就是日本入侵朝鮮,作為朝鮮的宗主國,清軍與日本交戰,這才引發了大面積的戰爭。清軍不僅在海上喪失了整個北洋艦隊,在路上也是一潰千里。到了1894年11月,日本已經進入了遼東地區,其後旅順失守,第二年便有了李鴻章赴日談判。

    如果真有人像題目一樣提問:為何不用這些錢再戰呢?只能說明把戰爭想得太簡單了。的確,打仗就是打錢,但要贏得最後的勝利光有錢可不行,戰鬥力的強弱不僅決定於武器裝備,還有軍隊的指揮、管理、訓練、精神狀態,戰略和戰術等。相對日本,當時的清軍可能在裝備上還領先,但要比其他方面,可就差遠了。

    一、內部不和

    慈禧和光緒之間的關係在當時就有了不和的趨勢,尤其是光緒和老師翁同龢與慈禧重臣李鴻章之間的鬥爭,主管戶部的翁同龢對於北洋艦隊的軍費一直掣肘,導致軍隊後勤沒法保障。

    二、軍隊素質差

    政治腐敗必然影響軍隊建設。當時全國的軍隊,北洋最優,北洋裡海軍又較陸軍為優。但就是北洋海軍,也嚴重存在著軍紀渙散、操練廢弛、貪汙腐化、精神萎糜等問題。

    三、戰略失誤

    戰爭之前,很多主戰大臣對日本錯誤的估計,低估了對手。戰爭後,主和派大臣又想依靠歐美調停,過於忽視自身力量,殊不知戰場上贏不了,在談判桌上更贏不回來。

    一支軍隊的成型,除了金錢的投入以外,各個方面都需要跟得上。在當時的情形之下,清政府沒有別的選擇,如果日本攻入北京,慈禧和光緒要提早幾年“西狩”了,而最終的結果還是要簽下不平等條約,就像庚子國難一樣。

  • 17 # 納蘭談史

    甲午戰爭後,其實日本比清朝更怕戰爭繼續打下去。雖然日本在甲午海戰中,無論是軍隊還是後勤都準備的十分充分,但是其戰略目標僅是擊潰北洋水師,順帶著佔領幾座中國沿海的城市,以此來敲詐勒索清廷點錢財與土地,並沒有準備好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也沒有支撐全面侵華成功的財力與軍力。 至於清朝為什麼不願意堅持打下去,我想晚清的決策層應該考慮到以下這兩個問題。

    第一,拿什麼去戰?

    清廷洋務運動幾十年,投入了巨量的財政費用,不僅向西方強國買好槍好炮,採購批次鐵甲戰艦,還派遣出了大量的留學生赴外學習先進知識,最終的結果就是在幾天的甲午海戰中,把洋務幾十年成果被小國日本糟蹋掉,舉國上下對國家、對外戰喪失了信心。

    另外,打仗需要錢、兵、武器,這裡面清廷有什麼?入不敷出的財政能否支撐中日戰爭?武備廢弛的八旗綠營能否與戰力強勁的日軍一戰?刀槍箭斧火銃為主的冷兵器,能否打敗以連發槍為主的日軍精良火器?要知道,當時清廷沒有一支可以倚重作戰的近代化軍事力量,包括後來袁世凱的北洋新軍也是在甲午戰爭失敗的背景下,清廷才開始編練的,所以甲午戰爭後清廷在軍事上來看,沒有可戰勝日軍的可能。 第二,失敗的代價?

    對外戰爭的代價是沉重的,一旦開戰就不可避免的要觸及到很多域外國家的干涉,清廷失敗後,清國輕則成為列強之間妥協的政治犧牲品,重則亡國滅種。

    而且日本實力有限,不可能全佔中國,勢必會引起貪婪的西方列強們蜂擁而上,只待大清帝國全面潰敗之際,他們便可趁勢出兵瓜分大清國,中日戰爭最終最大的贏家恰恰是西方各國,日本軍事侵華的時機也沒有到,還很有可能成為列強的眾矢之的。 晚清政府自知失敗的沉重代價,所以迫於日本的軍事恫嚇簽下了《馬關條約》,其實當時籤與不籤的意義已經不大了,日本也完全有實力自己去奪取條約中的金銀、土地、通商口岸,只是走一個文明的過場,減少西方列強的干預罷了,而清廷也有意把損失降到最低,於是雙方一拍即合,就促成了不平等條約的誕生。

  • 18 # 冰哥聊史論古今

    甲午戰爭是中國近代史上一場非常悲慘的戰爭,在這場戰爭中,中國遭遇了慘敗,滿清末年洋務運動幾十年的成果幾乎化為烏有,還被迫向日本賠償鉅額的賠款。也許有人說,既然滿清能夠賠給日本這麼多賠款,為什麼不用這些鉅款來古裝軍隊繼續抵抗呢?

    事實上這種事情說起來容易,做起來確實相當困難的。因為滿清花了很長時間,用鉅款組織起來的北洋艦隊幾乎全軍覆沒。在北洋艦隊覆滅之後,滿清在短時期之內即使有錢也很難再組織起一支像樣的海軍與日本對抗,而沒有了海軍制海權完全在日本手裡,中國就很難取得勝利。

    至於鉅額賠款,事實上都是找列強借來的,滿清本身並沒有那麼多錢可以賠付。而當時列強的態度事實上也相當的曖昧,他們並不支援中國繼續打下去,而想促使中國和日本議和。因為首先英國就站在日本這一邊,而其他的列強要麼站在日本這一方,要麼中立,幾乎沒有支援中國的。所以中國如果想找列強借錢來武裝軍隊,恐怕根本就借不到。

    還有一點,除了海軍戰敗之外,陸軍事實上也遭遇了慘敗,葉志超率軍狂退數百里,事實上已經丟掉了朝鮮的防線,再加上旅順陷落,日本則打算在組織超過10萬人的軍隊進攻關內。日後的北洋六鎮還沒有建立,滿清並沒有像樣的軍隊可以抵抗日本陸軍,再打下去,北京都可能不保。雖然日本方面也相當的艱難,但是滿清並不知道,只看到了日本隨時可能兵臨城下,所以只好和日本議和,為了自己的江山,被迫答應了日本的鉅額賠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目前大陸到香港旅遊的還多麼?為什麼沒有人關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