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帝嚳21

    這個毋庸置疑,我不知道你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疑問

    張良(約前250—前186年),字子房,韓國(今河南省新鄭市)人 。秦末漢初傑出謀臣,與韓信、蕭何並稱為“漢初三傑”。 張良先輩在韓國首都陽翟(今河南省禹州市),任過五代韓王之國相。力勸劉邦在鴻門宴上卑辭言和,儲存實力,並疏通項羽季父項伯,使得劉邦順利脫身。憑藉出色的智謀,協助漢王劉邦贏得楚漢戰爭,建立大漢王朝,幫助呂后之子劉盈成為皇太子,冊封為留侯。 有道是“伴君如伴虎”,漢高祖劉邦的疑心極大,張良陪伴皇帝左右還能夠自保,這確實是一大奇蹟!張良為什麼能夠在危機重重的宮廷鬥爭中得以善始善終,也成為一個千古之迷。 劉邦能夠戰勝強大的項羽,建立起輝煌的漢朝,韓信、蕭何、張良功不可沒。大漢王朝正式建立後不久,劉邦曾說:““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張良雖然為劉邦立下了汗馬功勞,但功勞不及蕭何、韓信。怪就怪在劉邦偏將張良推為初漢三傑之首。還應注意一個細節,劉邦提到張良的時候,沒有直呼其名,而是使用了敬稱,稱呼張良的字“子房”。蕭何、韓信則沒有享受相同的待遇。這還不算,“漢初三傑”之中,韓信以謀反罪名被殺,還誅滅其三族;蕭何也被治罪下獄,惟有留侯張良,自始至終,都深得劉邦的信任,同時也贏得了呂后的尊敬,以至於張良死後還獲得了文成侯的諡號,兒子張不疑也襲封為侯。這到底是什麼原因? 張良的存在對於劉邦有什麼特殊意義呢?這要從張良的身份說起。張良的先人是韓國人,其祖父和父親加在一起做過五代韓王之相。可是等張良長大的時候,已經沒有在韓國做官的可能了,因為秦國在統一的過程中,早把韓國給滅掉了。亡了國的張良決定用全部財產尋求勇士謀刺秦王,最後找到了一個大力士,製造了一個一百二十斤重的鐵錘,埋伏在秦始皇巡遊必經之地。張良和大力士在博浪沙斷然出手,像擲鉛球一樣把鐵錘擲了出去,可惜僅僅命中了秦始皇的副車。 劉邦打下江山實屬不易,加上自己能力有限,所以漢朝建國初期,很多事情顯得混亂不堪。在功臣封賞的問題上,劉邦就差點鑄成大錯。雖然他的“功臣”、“功狗”理論勉強讓人接受,但大量有功之臣在建國後並未得到封賞。一天,劉邦問張良,很多人圍在一起竊竊私語是在幹什麼。張良故作吃驚,把問題誇大,說大家在密謀造反。劉邦大驚,這才知道有功不賞會引來大家的不滿。問計張良該怎麼辦。張良的順勢提議:給劉邦最痛恨的人——雍齒封侯。雍齒是在劉邦背後捅過刀子的人,劉邦討厭之至,但其確有戰功。這時候,劉邦的與眾不同顯現出來了,雖然討厭,他還是給雍齒封了侯。這就是向其他人表明一個態度,連雍齒有功都能封侯,我劉邦是不會忘記你們的。隨後,眾人內心慢慢平復。張良抓住了劉邦和眾人的內心,巧妙地將一樁可能的動亂化於無形,“謀聖”的功力可見一斑。 如果跳出歷史背景,我們看到的張良就是一個奸詐狡猾的人,沒有誠信,不講道德。但是放在特定的歷史環境中,作為謀士,他恰恰是擁有高標準職業道德的典範。放眼望去,哪個謀士不奸詐?!在大爭之世,一個講究所謂“仁義道德”的謀士,是不稱職的,反而是最沒有道德的表現! 此後,時代風雲變幻,張良為劉邦奪取天下立下了不世之功。他設計擊敗秦軍,勸諫劉邦撤出秦宮,爭取黥布、彭越,籠絡韓信,進而滅楚。劉邦稱帝后,他四兩撥千斤,建議封賞與劉邦有宿怨的雍齒,從而徹底安定了人心,將禍患消滅在了萌芽之中。然而,這些都不足以劉邦高度評價他“運籌策帷帳中,決勝千里外”。說白了,劉邦正是看中了張良顯赫貴族+“職業革命家”的身份和經歷。 劉邦與張良互相是各取所需,就張良自身而論,進退自如才是他保命的關鍵。劉邦封賞功臣時,對張良的封賞是“自擇齊三萬戶”,張良謝絕,只要了“留”這個地方。功成名就的張良此時已形同隱居,除了在封賞功臣、建都問題上出了點主意。在劉邦的三傑中,張子房精通黃老之學,深知功成身退的道理,不留戀權位,避免了韓信、彭越等“兔死狗烹、鳥盡弓藏”的下場。這與朱元璋濫殺功臣唯有湯和能壽終正寢是一個道理。

    一、張良的典故

    1、運籌帷幄

    劉邦稱帝后,曾問群臣自己為何得天下。高起、王陵都稱讚他是因為大仁大義。劉邦道:“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餉饋,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並認為,自己能任用張良、蕭何、韓信三人,因此得天下。

    2、退隱黃袍山

    相傳漢相張良助劉邦平定天下後,即尋其師黃石公居住的通城縣張師山(張良老師隱居之山命名為張師山,位於湖北省咸寧市通城縣西北)。張良在張師山相距約50公里處訪得一風景宜人的黃袍山隱居下來(黃袍山位於湖北省咸寧市通城縣東南),張良並修建了“良山道觀”,在道觀不遠處創辦了“伐桂書院”,以授當地孩子文字。伐桂書院遺址位於湖北省通城縣黃袍山大堝山谷中,伐桂書院古石碑仍存。黃袍山後人為了紀念張良,為其修建了圮橋和石墓。 北宋時期詩人黃庭堅7歲隨父遊黃袍山,黃庭堅造訪張良退隱黃袍山的“良山道觀”和“伐桂書院”時,有賦詩一首:《牧童》騎牛遠遠過前村,短笛橫吹隔隴聞。多少長安名利客,機關用盡不如君。 明清朝時期有一帝王訪此山,親書“圮直德眙”,以紀念這位漢朝時期的智相。“圯直德眙”古匾現高掛於通城縣黃袍山大堝的黃庭堅故居“魯直第”的側堂之上。

    3、暗度陳倉

    同年七月,張良送劉邦到褒中(今陝西褒城)。此處群山環抱,沿途都是懸崖峭壁,只有棧道凌空高架,以度行人,別無他途。張良觀察地勢,建議劉邦待漢軍過後,全部燒燬入蜀的棧道,表示無東顧之意,以消除項羽的猜忌,同時也可防備他人的襲擊。這樣,就可以乘機養精蓄銳,等待時機,再展宏圖了。劉邦入漢中後,勵精圖治,積極休整。同年八月,劉邦用大將韓信之謀,避開雍王章邯的正面防禦,乘機從故道“暗渡陳倉”(今陝西寶雞),從側面出其不意地打敗了雍王章邯、塞王司馬欣和翟王董翳,一舉平定三秦,奪取了關中寶地。略定三秦,劉邦倚據富饒、形勝的關中地區,便可以與項羽逐鹿天下了。一個“明燒”,一個“暗渡”,張、韓攜手,珠聯璧合,成為歷史上的一段膾炙人口的佳話。

    4、張良與道教

    據《仙傳抬遺》記載,張良曾遇黃石公授書,讀後便能應機權變,輔佐漢高祖劉邦平定天下。張良還以此修之於身,能煉氣絕粒,輕身羽化。與綺裡季、東園公、甪里先生、夏黃公,為雲霞之交。後解形於世,葬龍首原。赤眉軍起義,有人發其墓,但見黃石枕,化而飛去,不見其屍形衣冠,得《素書》一篇及《兵略》數章。 相傳張良登仙后,位為太玄童子,常從太上老君於太清之中。其八世孫張道陵亦得道。又據《巢縣誌》記載,巢縣白雲山有子房洞。相傳為張良辟穀隱修之地,後人置祠,歲奉香火。又陳縣(今河南開封東南)天授觀為奉祠之所,宋政和(1111—1118年)間封為“凌虛真人”。

    史記留侯世家

    留侯張良者其先韓人也大父開地,相韓昭侯、宣惠王、襄哀王。父平,相釐王、悼惠王。悼惠王二十三年,平卒。卒二十歲,秦滅韓。良年少,未宦事韓。韓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財求客刺秦王,為韓報仇,以大父、父五世相韓故。 良嘗學禮淮陽。東見倉海君。得力士,為鐵椎重百二十斤。秦皇帝東遊,良與客狙擊秦皇帝博浪沙中,誤中副車。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賊甚急,為張良故也。良乃更名姓,亡匿下邳。 良嘗間從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墮其履圯下,顧謂良曰:“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毆之。為其老,強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業為取履,因長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驚,隨目之。父去裡所,復還,曰:“孺子可教矣。後五日平明,與我會此。”良因怪之,跪曰:“諾。”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與老人期,後,何也?”去,曰:“後五日早會。”五日雞鳴,良往。父又先在,復怒曰:“後,何也?”去,曰:“後五日復早來。”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頃,父亦來,喜曰:“當如是。”出一編書,曰:“讀此則為王者師矣。後十年興。十三年孺子見我濟北,谷城山下黃石即我矣。”遂去,無他言,不復見。旦日視其書,乃太公兵法也。良因異之,常習誦讀之。居下邳,為任俠。項伯常殺人,從良匿。 後十年,陳涉等起兵,良亦聚少年百餘人。景駒自立為楚假王,在留。良欲往從之,道還沛公。沛公將數千人,略地下邳西,遂屬焉。沛公拜良為廄將。良數以太公兵法說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良為他人者,皆不省。良曰:“沛公殆天授。” 故遂從之,不去見景駒。及沛公之薛,見項梁。項梁立楚懷王。良乃說項梁曰:“君已立楚後,而韓諸公子橫陽君成賢,可立為王,益樹黨。”項梁使良求韓成,立以為韓王。以良為韓申徒,與韓王將千餘人西略韓地,得數城,秦輒復取之,往來為遊兵潁川。 沛公之從雒陽南出轘轅,良引兵從沛公,下韓十餘城,擊破楊熊軍。沛公乃令韓王成留守陽翟,與良俱南,攻下宛,西入武關。沛公欲以兵二萬人擊秦嶢下軍,良說曰:“秦兵尚強,未可輕。臣聞其將屠者子,賈豎易動以利。原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為五萬人具食,諸山上,為疑兵,令酈食其持重寶啖秦將。”秦將果畔,欲連和俱西襲咸陽,沛公欲聽之。良曰:“此獨其將欲叛耳,恐士卒不從。不從必危,不如因其解擊之。”沛公乃引兵擊秦軍,大破之。北至藍田,再戰,秦兵竟敗。遂至咸陽,秦王子嬰降沛公。 沛公入秦宮,宮室帷帳狗馬重寶婦女以千數,意欲留居之。樊噲諫沛公出舍,沛公不聽。良曰:“夫秦為無道,故沛公得至此。夫為天下除殘賊,宜縞素為資。今始入秦,即安其樂,此所謂‘助桀為虐’。且‘忠言逆耳利於行,毒藥苦口利於病’原沛公聽樊噲言。”沛公乃還軍霸上。 項羽至鴻門下,欲擊沛公,項伯乃夜馳入沛公軍,私見張良,欲與俱去。良曰:“臣為韓王送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義。”乃具以語沛公。沛公大驚,曰:“為將柰何?”良曰:“沛公誠欲倍項羽邪?”沛公曰:“鯫生教我距關無內諸侯,秦地可盡王,故聽之。”良曰:“沛公自度能卻項羽乎?”沛公默然良久,曰:“固不能也。今為柰何?”良乃固要項伯。項伯見沛公。沛公與飲為壽,結賓婚。令項伯具言沛公不敢倍項羽,所以距關者,備他盜也。及見項羽後解,語在項羽事中。 漢元年正月,沛公為漢王,王巴蜀。漢王賜良金百溢,珠二斗,良具以獻項伯。漢王亦因令良厚遺項伯,使請漢中地。項王乃許之,遂得漢中地。漢王之國,良送至襃中,遣良歸韓。良因說漢王曰:“王何不燒絕所過棧道,示天下無還心,以固項王意。”乃使良還。行,燒絕棧道。齋 骸昂良至韓,韓王成以良從漢王故,項王不遣成之國,從與俱東。良說項王曰:“漢王燒絕棧道,無還心矣。”乃以齊王田榮反,書告項王。項王以此無西憂漢心,而發兵北擊齊。古 蹙共項王竟不肯遣韓王,乃以為侯,又殺之彭城。良亡,間行歸漢王,漢王亦已還定三秦矣。復以良為成信侯,從東擊楚。至彭城,漢敗而還。至下邑,漢王下馬踞鞍而問曰:“吾欲捐關以東等棄之,誰可與共功者?”良進曰:“九江王黥布,楚梟將,與項王有郄;彭越與齊王田榮反梁地:此兩人可急使。而漢王之將獨韓信可屬大事,當一面。即欲捐之,捐之此三人,則楚可破也。”漢王乃遣隨何說九江王布,而使人連彭越。及魏王豹反,使韓信將兵擊之,因舉燕、代、齊、趙。然卒破楚者,此三人力也。知 多病張良多病,未嘗特將也,常為畫策,時時從漢王。古 鈑鵂漢三年,項羽急圍漢王滎陽,漢王恐憂,與酈食其謀橈楚權。食其曰:“昔湯伐桀,封其後於杞。武王伐紂,封其後於宋。今秦失德棄義,侵伐諸侯社稷,滅六國之後,使無立錐之地。陛下誠能復立六國後世,畢已受印,此其君臣百姓必皆戴陛下之德,莫不鄉風慕義,原為臣妾。德義已行,陛下南鄉稱霸,楚必斂衽而朝。”漢王曰:“善。趣刻印,先生因行佩之矣。”齋 白臃食其未行,張良從外來謁。漢王方食,曰:“子房前!客有為我計橈楚權者。”其以酈生語告,曰:“於子房何如?”良曰:“誰為陛下畫此計者?陛下事去矣。”漢王曰:“何哉?”張良對曰:“臣請藉前箸為大王籌之。”◇集解張晏曰:“求借所食之箸用指畫也。或曰前世湯武箸明之事,以籌度今時之不若也。”曰:“昔者湯伐桀而封其後於杞者,度能制桀之死命也。今陛下能制項籍之死命乎?”曰:“未能也。”“其不可一也。武王伐紂封其後於宋者,度能得紂之頭也。今陛下能得項籍之頭乎?”曰:“未能也。”“其不可二也。武王入殷,表商容之閭,釋箕子之拘,◇集解徐廣曰:“釋,一作‘式’。拘,一作‘囚’。”封比干之墓。今陛下能封聖人之墓,表賢者之閭,式智者之門乎?”曰:“未能也。”“其不可三也。發鉅橋之粟,散鹿臺之錢,以賜貧窮。今陛下能散府庫以賜貧窮乎?”曰:“未能也。”“其不可四矣。殷事已畢,偃革為軒,◇集解如淳曰:“革者,革車也;軒者,赤黻乘軒也。偃武備而治禮樂也。”○索隱蘇林雲:“革者,兵車也;軒者,朱軒皮軒也。謂廢兵車而用乘車也。”說文雲:“軒,曲周屏車。”倒置干戈,覆以虎皮,以示天下不復用兵。今陛下能偃武行文,不復用兵乎?”曰:“未能也。”“其不可五矣。休馬華山之陽,示以無所為。今陛下能休馬無所用乎?”曰:“未能也。”“其不可六矣。放牛桃林之陰,○索隱按:晉灼雲“在弘農閺鄉南谷中”。應劭。十三州記“弘農有桃丘聚,古桃林也”。山海經雲“夸父之山,北有桃林,廣三百里”也。以示不復輸積。今陛下能放牛不復輸積乎?”曰:“未能也。”“其不可七矣。且天下游士離其親戚,棄墳墓,去故舊,從陛下游者,徒欲日夜望咫尺之地。今復六國,立韓、魏、燕、趙、齊、楚之後,天下游士各歸事其主,從其親戚,反其故舊墳墓,陛下與誰取天下乎?其不可八矣。且夫楚唯無強,六國立者復橈而從之,◇集解漢書音義曰:“唯當使楚無強,強則六國弱從之。”○索隱按:荀悅漢紀說此事雲“獨可使楚無強,若強,則六國屈橈而從之”。又韋昭雲“今無強楚者,言六國立必復屈橈從楚”。是二說意同也。陛下焉得而臣之?誠用客之謀,陛下事去矣。”漢王輟食吐哺,罵曰:“豎儒,幾敗而公事!”○索隱高祖罵酈生為豎儒,謂此儒生豎子耳。幾音祈。幾者,殆近也。而公,高祖自謂也。漢書作“乃公”,乃亦汝也。令趣銷印。知 帕妓漢四年,韓信破齊而欲自立為齊王,漢王怒。張良說漢王,漢王使良授齊王信印,語在淮陰事中。齋 釔誆其秋,漢王追楚至陽夏南,戰不利而壁固陵,諸侯期不至。良說漢王,漢王用其計,諸侯皆至。語在項籍事中。知 順鋝漢六年正月,封功臣。良未嘗有戰鬥功,高帝曰:“運籌策帷帳中,決勝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擇齊三萬戶。”良曰:“始臣起下邳,與上會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計,幸而時中,臣原封留足矣,不敢當三萬戶。”乃封張良為留侯,與蕭何等俱封。知 ??上已封大功臣二十餘人,其餘日夜爭功不決,未得行封。上在雒陽南宮,從複道◇集解如淳曰:“複音衤復。上下有道,故謂之複道。”韋昭曰:“閣道。”望見諸將往往相與坐沙中語。上曰:“此何語?”留侯曰:“陛下不知乎?此謀反耳。”上曰:“天下屬安定,何故反乎?”留侯曰:“陛下起布衣,以此屬取天下,今陛下為天子,而所封皆蕭、曹故人所親愛,而所誅者皆生平所仇怨。今軍吏計功,以天下不足遍封,此屬畏陛下不能盡封,恐又見疑平生集解徐廣曰:“多作‘生平’。”過失及誅,故即相聚謀反耳。”上乃憂曰:“為之柰何?”留侯曰:“上平生所憎,群臣所共知,誰最甚者?”上曰:“雍齒與我故,◇集解漢書音義曰:“未起時有故怨。”數嘗窘辱我。我欲殺之,為其功多,故不忍。”留侯曰:“今急先封雍齒以示群臣,群臣見雍齒封,則人人自堅矣。”於是上乃置酒,封雍齒為什方侯,○索隱地理志縣名,屬廣漢。什音十。□正義括地誌雲:“雍齒城在益州什邡縣南四十步。漢什邡縣,漢初封雍齒為侯國。”而急趣丞相、御史定功行封。群臣罷酒,皆喜曰:“雍齒尚為侯,我屬無患矣。”齋 高帝劉敬說高帝曰:“都關中。”上疑之。左右大臣皆山東人,多勸上都雒陽:“雒陽東有成皋,西有餚黽,倍河,向伊雒,其固亦足恃。”留侯曰:“雒陽雖有此固,其中小,不過數百里,田地薄,四面受敵,此非用武之國也。夫關中左餚函,□正義餚,二餚山也,在洛州永寧縣西北二十八里。函谷關在陝州桃林縣西南十二里。右隴蜀,□正義隴山南連蜀之岷山,故云右隴蜀也。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饒,北有胡苑之利,○索隱崔浩雲:“苑馬牧外接胡地,馬生於胡,故云胡苑之利。”□正義博物志雲“北有胡苑之塞”。按:上郡、北地之北與胡接,可以牧養禽獸,又多致胡馬,故謂胡苑之利也。阻三面而守,獨以一面東制諸侯。諸侯安定,河渭漕輓天下,西給京師;諸侯有變,順流而下,足以委輸。此所謂金城千里,天府之國也,○索隱按:此言“謂”者,皆是依憑古語。言秦有四塞之國,如金城也。故淮南子云“雖有金城,非粟不守”。又蘇秦說秦惠王雲“秦地勢形便,所謂天府”。是所憑也。劉敬說是也。”於是高帝即日駕,西都關中。○索隱按:周禮“二曰詢國遷”,乃為大事。高祖即日西遷者,蓋謂其日即定計耳,非即日遂行也。知 關。留侯從入關。留侯性多病,即道引不食谷,◇集解漢書音義曰:“服辟穀之藥,而靜居行氣。”杜門不出歲餘。齋 趙王上欲廢太子,立戚夫人子趙王如意。大臣多諫爭,未能得堅決者也。呂后恐,不知所為。人或謂呂后曰:“留侯善畫計策,上信用之。”呂后乃使建成侯呂澤劫留侯,曰:“君常為上謀臣,今上欲易太子,君安得高枕而臥乎?”留侯曰:“始上數在困急之中,幸用臣策。今天下安定,以愛慾易太子,骨肉之間,雖臣等百餘人何益。”呂澤強要曰:“為我畫計。”留侯曰:“此難以口舌爭也。顧上有不能致者,天下有四人。○索隱四人,四皓也,謂東園公、綺裡季、夏黃公、角里先生。按:陳留志雲“園公姓庾,字宣明,居園中,因以為號。夏黃公姓崔名廣,字少通,齊人,隱居夏裡修道,故號曰夏黃公。角里先生,河內軹人,太伯之後,姓周名術,字元道,京師號曰霸上先生,一曰角里先生”。又孔安國秘記作“祿裡”。此皆王劭據崔氏、周氏系譜及陶元亮四八目而為此說。四人者年老矣,皆以為上慢侮人,故逃匿山中,義不為漢臣。然上高此四人。今公誠能無愛金玉璧帛,令太子為書,卑辭安車,因使辯士。

  • 2 # 人生一場聚散

    張良,字子房,逝於前186,今安徽亳州人,漢初三傑之一,先世原為韓國貴族。秦滅韓後,他圖謀恢復韓國,結交刺客,狙擊秦始皇未遂。秦末農民起義中,率部投奔劉邦,為其重要謀士。楚漢戰爭期間,提出不立六國後代,聯合英布、彭越,重用韓信等策略,又主張追擊項羽,殲滅楚軍,劉邦西入武關後,在嶢下用計破敵,鴻門宴上幫助劉邦脫離險境;“為漢王請漢中地”,在楚漢戰爭中“長計謀平天下”,都為劉邦所採納。漢朝建立,封留侯。劉邦對張良的評價是:運籌於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張良身居亂世,胸懷國亡家敗的悲憤,投身於倥傯的兵戎生涯,為劉邦擊敗項羽以及漢朝的建立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勞。官拜大司馬之後,辭官歸隱,是漢初三傑當中唯一一位得以善終的人。

  • 3 # 小城歷史君

    張良(約公元前250—前186年),字子房,漢族,傳為漢初城父人,今亳州市城父鎮。漢高祖劉邦的謀臣,秦末漢初時期傑出的軍事家、政治家,漢王朝的開國元勳之一,“漢初三傑”(張良、韓信、蕭何)之一。以出色的智謀,協助漢高祖劉邦在楚漢之爭中最終奪得天下。待大功告成之後,張良及時功成身退,避免了韓信、彭越等鳥盡弓藏的下場。張良在去世後,諡為文成侯(也稱諡號文成),此後世人也尊稱他為謀聖。《史記》中有專門的一篇《留侯世家》,用以記錄張良的生平。

    根據司馬遷的《史記》和班固的《後漢書》對張良業績的記載,並說他的先祖是戰國時的韓國人。

    查閱史籍 確有其人

    一、《史記.留侯世家》:“張良者,其先韓人也。大父開地,相韓昭侯、宣惠王、襄哀王。父平,相釐王、悼惠王。悼惠王二十三年,父平卒。良年少未宦事韓。韓破,良家童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財求客刺秦王,為韓報仇,以大父、父五世相韓故。”

    二、《漢書》:“良祖開地相韓41年,父平相韓46年,共連續相韓87年,其家當在韓都。”

    三、《後漢書》:“張良出於城父”。

    雖然對其出生地各史書記載不太明確,但足以證明確有張良其人。

  • 4 # 法海縱橫

    歷史上是確有其人的。

    張良(約公元前250—前186年),字子房,潁川城父人。漢朝建立後封為留侯,諡號文成,張良是漢高祖劉邦的謀臣,漢朝的開國元勳之一,與蕭何、韓信同為漢初三傑。

    一、出身貴族

    張良出身於貴族世家,祖父、父親,都當過韓國宰相。至張良時代,秦始皇統一六國,韓國已逐漸衰落、滅亡,張良失去了繼承父親事業的機會,喪失了顯赫榮耀的地位,故他心存亡國亡家之恨,並把這種仇恨集中於一點——反秦。

    二、少年時拾履遇高人

    少年時,張良閒步沂水圯橋頭,遇一穿著粗布短袍的老翁,故意把鞋脫落橋下,然後傲慢地差使張良道:“小子,下去給我撿鞋!張良畢恭畢敬下橋把鞋撿來,又替老人穿上。老人約張良五日後見面,並贈送他一本可興邦立國的《太公兵法》,從此,張良日夜研習兵書,俯仰天下大事,成為一個深明韜略、文武兼備,足智多謀的“智囊”。

    三、投奔劉邦 建功立業

    陳勝吳廣起義後,張良也率眾舉起反秦大旗。不久後他與劉邦一見如故,成為劉邦軍師。其後他幫助劉邦進關中、取咸陽、鬥智鴻門宴、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等等,最終幫助劉邦建立了大漢王朝。

    四、明哲保身 功成身退

    西漢建立後,張良推脫身體有病,閉門不出,逐漸退出權力階層。他深悟“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的哲理,懼怕既得利益的復失,更害怕韓信等人的命運落到自己身上,於是自請告退地方,回到封地,專心修道養精,人生得到善終。

  • 5 # 墨暝宵

    張良(約前250—前186年),字子房,韓國(今河南省新鄭市)人 。秦末漢初傑出謀臣,與韓信、蕭何並稱為“漢初三傑”。 張良先輩在韓國首都陽翟(今河南省禹州市),任過五代韓王之國相。

    憑藉出色的智謀,協助漢王劉邦贏得楚漢戰爭,建立大漢王朝,幫助呂后之子劉盈成為皇太子,冊封為留侯。

    他精通黃老之道,不戀權位。張良去世後,諡號文成。司馬遷所著《史記》為其單列篇幅,是為《留侯世家》專門記載了張良的生平。漢高祖劉邦在洛陽南宮評價他說:“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名門貴族之後

    張良出身於貴族世家,祖父張開地,連任戰國時韓國三朝的宰相。父親張平,亦繼任韓國二朝的宰相。秦滅韓國後,張良因為國仇家恨開始了反秦的工作。

    他散盡家資,找到一個大力士,為他打製一隻重達120斤的大鐵錘,然後,差人打探秦始皇東巡行蹤。準備暗殺秦始皇。

    前218年(秦始皇二十九年),秦始皇東巡,張良很快得知,秦始皇的巡遊車隊即將到達陽武縣(今原陽縣的東半部),於是,張良指揮大力士埋伏在到陽武縣的必經之地——古博浪沙。看到車隊最中間的那輛車最豪華,張良認定那就是秦始皇的座駕。

    於是,張良指揮大力士向該車擊去。而張良趁亂鑽入蘆葦叢中,逃離現場。然而,秦始皇因多次遇刺,早有預防準備,所有車輦全部四駕,時常換乘座駕,這次張良判斷錯誤,鐵錘擊中的只是秦始皇的副車,秦始皇則安然無恙。

    秦始皇對此事十分惱怒,下令全國緝捕刺客,但因無從查起,使張良得以“逍遙法外”,後來不了了之。但張良因此在天下揚名。

    黃石公賜書

    張良沂水圯橋頭散步時,遇一穿著粗布短袍的老翁。這個老翁走到張良的身邊時,故意把鞋脫落橋下,然後,傲慢地差使張良道:“小子,下去給我撿鞋!”張良愕然,但還是強忍心中的不滿,違心地替他取了上來。隨後,老人又蹺起腳來,命張良給他穿上。張良雖是心中惱怒,但依然恭敬的單膝跪地,為老人穿上鞋子。然而,老人非但不謝,反而仰面長笑而去。

    只見那老翁走出裡許之地,又返回橋上,對張良讚歎道:“孺子可教矣。”並與張良相約五天後凌晨再到橋頭相會。五天後,張良赴約。誰知老人故意早到,見張良來到,忿忿地斥責道:“與老人約,為何誤時?五日後再來!”說罷離去。結果第二次張良依舊比老人晚到橋上。到第三次,張良半夜就到橋上等候。他經受住了考驗,其至誠和隱忍精神感動了老者,於是老者送給他一本書,說:“讀此書則可為王者師,十年後天下大亂,你可用此書興邦立國;十三年後濟北谷城山下的黃石便是老夫。”說罷,揚長而去。張良驚喜異常,天亮時分,捧書一看,乃《太公兵法》。

    從此,張良日夜研習兵書, 俯仰天下大事,終於成為一個深明韜略、文武兼備,足智多謀之人。這就是黃石公賜書。

    輔佐劉邦,定鼎天下

    陳勝、吳廣大澤鄉起義後,天下百姓和原來的六國貴族,紛紛扯起反秦大旗。張良在反覆衡量之後,選擇投奔自稱沛公的劉邦。開始輔佐劉邦參與爭奪天下。

    前208年(秦二世二年)六月,項梁、項羽叔侄所率領的隊伍已發展壯大到六七萬人,並擁立楚懷王之孫熊心為王,集各路義軍首領於薛城(今山東省滕州市東南)共商大事。年底,楚懷王命劉邦、項羽分兵伐秦,並約定:誰先入關進咸陽,誰便可以立而為王。

    劉邦取道潁川、南陽,打算從武關進入關中。 前207年(秦二世三年)七月,劉邦率兵攻佔潁川。九月,軍隊抵達南陽郡(今河南南陽市)。南陽郡守奇退入宛城(河南南陽)固守。

    劉邦滅秦心切,見宛城一時難以攻取,打算繞過宛城繼續西進。

    張良認為不妥,勸道:“您雖然急於進關,但這一路上秦兵還很多,而且都扼據著險要的地勢。現在不拿下宛城,一旦宛城的秦兵從後面追殺過來,那時,強秦在前,追兵在後,就很危險了。

    劉邦採納了他的建議,立即更換旗幟,率兵乘夜間抄小路悄悄返回。拂曉時分,劉邦的軍隊已把宛城重重圍住。接著,劉邦又採納了陳恢的意見,以攻心之術,招撫南陽太守,赦免全城吏民,兵不血刃地輕取了宛城。解除了劉邦西進的後顧之憂,劉邦兵威大振,南陽郡的其它城池見太守已降,紛紛起而效之,望風而降。

    隨後,劉邦率軍抵達嶢關(今陝西商州西北)。嶢關是拱衛咸陽的最後一道關隘,秦有重兵扼守此地。劉邦趕到關前,想要親率所部兩萬餘眾,強行攻取。

    張良勸諫道:“目前秦守關的兵力還很強大,不可輕舉妄動。”劉邦惟恐項羽大軍先入關中,因而心急如焚,忙向張良問計。張良向劉邦獻了一個智取的妙計。

    他說:“我聽說嶢關的守將是個屠夫的兒子,這種市儈小人,只要用點財幣就可以打動他的心了。您可以派先遣部隊,預備5萬人的糧餉,並在四周山間上增設大量軍隊的旗號,虛張聲勢,作為疑兵。然後再派酈食其多帶珍寶財物去勸誘秦將,事情就可能成功了。”

    劉邦依計而行,嶢關守將果然獻關投降,並表示願意和劉邦聯合進攻咸陽。劉邦大喜,張良卻認為不可。他冷靜地分析道:“這只不過是嶢關的守將想叛秦,他部下計程車卒未必服從。如果士卒不從,後果將不堪設想。不如乘秦兵懈怠之機消滅他們。”

    於是,劉邦率兵向嶢關突然發起攻擊,結果秦軍大敗,棄關退守藍田(今陝西藍田縣西)。劉邦乘勝追擊,引兵繞過嶢關,穿越蕢山,大敗秦軍於藍田。然後,大軍繼續西進,於公元前207年十月(秦以十月為歲首漢初未改)抵達霸上(今西安市東25裡)。

    這時,秦二世已被趙高殺死, 僅僅做了46天秦王的子嬰眼見義軍兵臨城下,大勢已去,只好以繩繫頸,乘素車白馬,捧著御璽符節,開城出降。至此,雄霸四方、威振海內的大秦帝國滅亡了。

    鬥智鴻門

    劉邦大軍比項羽更早進入咸陽,自然惹惱了項羽。

    前206年(漢高祖元年)二月,項羽率諸侯兵抵達函谷關(今河南靈寶東北)。劉邦命令守軍緊閉關門,阻止諸侯兵進關。

    項羽得知十分惱怒,正趕上劉邦部下曹無傷密告項羽,說:“沛公要在關中稱王。”項羽立即命令英布督軍強攻。同年十二月,項羽大軍攻破函谷關,進駐新豐、鴻門(今陝西臨潼東北),要與劉邦決一死戰。

    幸虧項羽的叔父項伯與張良曾有舊交。在項羽大軍決定進攻劉邦的前夜,項伯悄悄騎馬來到劉邦軍中私見張良,把訊息告訴了張良,並邀他一同潛逃。張良說:“我奉韓王之命,送沛公入關,而今沛公身處危難之中,我悄悄逃走,是不合道義的。我必須去向他辭行再走。”隨即,張良來到劉邦的營帳中,把項伯所說的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劉邦。

    劉邦大驚失色,忙問張良:“這可怎麼辦?”張良沒有直接回答,反問劉邦:“您估計我們的軍隊能抵擋住項羽的進攻嗎?”劉邦有氣無力地說:“確實不能。可是事已至此,又怎麼辦呢?”張良一想,當務之急是打消項羽對劉邦的疑慮,使他放棄進攻劉邦的計劃。而要達到這一目的,項伯是個關鍵人物。審時度勢,張良給劉邦出了個釜底抽薪的主意:“請您去告訴項伯,說您不敢背叛項王。”

    當項伯酒酣耳熱之時,劉邦委屈地說:“我入關以後,秋毫無犯,吏民都造冊入籍,府庫財產嚴加封存,專門等待項將軍來接收。之所以派將士把守函谷關,是為寧防備其他盜賊竄入,並防備有非常的變故發生。我守在這裡,日夜盼望項將軍到來,怎麼敢反叛呢?請您千萬向項將軍轉達我的心意,我決不敢背棄將軍的大德。”

    一席話,說得項伯信以為真,便交代劉邦:“明天一定要早一點親自來向項羽謝罪。”項伯連夜馳回鴻門,把劉邦的話都轉告給了項羽,並百般疏通,使原已劍拔弩張的局勢有所緩解。

    劉邦明知此去如虎口做客,危機四伏,但又不能不去,真是前後為難。張良知己知彼,精闢地向劉邦分析了項羽其人,決心深入虎穴,謹慎而靈活地保護劉邦的安全。

    劉邦僅帶著張良、樊噲和百餘名從騎來到楚營。劉邦一見項羽,忙上前說道:“臣與將軍合力攻秦,將軍戰河北,我戰河南。不料我僥倖先入關破秦,得以在此復見將軍。今有小人進讒,致使將軍與我結怨。”項羽見劉邦只帶百餘從騎前來赴宴,而且一副謙恭委屈的樣子,不禁動了“婦人之仁”,脫口說道:“這都是沛公的左司馬曹無傷告訴我的。說你要在關中稱王,令子嬰為相。不然,我何至於如此。”

    項羽款留劉邦會飲。席間,項羽的謀臣范增屢次舉目示意項羽,又再三舉起所佩玉塊,暗示他速下決斷,殺死劉邦。項羽猶豫不決,默然不應。

    范增只好又從帳外召來勇士項莊,授意他舞劍助興,伺機殺掉劉邦。項伯看出破綻,拔劍對舞,時時用自己的身體護住劉邦。

    張良一看情況不妙,趕快起身出帳去找樊噲,命其速去護駕。樊噲二話沒說,持劍擁盾闖入軍門,直奔帳下,兩眼怒視項羽,頭髮上指,大有萬夫不擋之勇。項羽不禁駭然,忙問:“這是什麼人?”張良答道:“是沛公的隨從衛士樊噲。”項羽說:“一條好漢,賞給他酒!”左右的侍從捧上一大杯酒,樊噲站著一飲而盡。

    再勸再飲,並借題發揮地數落項羽道:“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接著,便厲聲陳述劉邦的勞苦功高和忠義,指斥項羽疑心太重。項羽一時竟被他慷慨激昂的言辭所震懾,無言以對,只是招呼樊噲說:“坐!”樊噲乘勢坐在張良身邊。

    過了一會兒,劉邦見情勢已漸好轉,便藉口入廁,招呼樊噲出帳,張良隨之而出。三人商量對策,決定由樊噲保護劉邦趕快脫身,張良留下來應付局面。

    暗度陳倉

    鴻門宴不久,項羽恃強凌弱,自立為西楚霸王,定都彭城(今江蘇徐州),統轄梁、楚九郡, 把劉邦分封到偏僻荒涼的巴蜀,稱為漢王。

    同時把實際的關中之地一分為三,封給了秦的三個降將, 用以遏制劉邦北上。劉邦心中十分怨恨,想率兵攻擊項羽,後經蕭何、張良一再勸阻,這才決定暫且隱忍不發。

    同年七月,張良送劉邦到褒中(今陝西漢中市褒城鎮)。此處群山環抱,沿途都是懸崖峭壁,只有棧道凌空高架,以度行人,別無他途。張良觀察地勢,建議劉邦待漢軍過後,全部燒燬棧道,表示無東顧之意,以消除項羽的猜忌,同時,也可防備他人的襲擊。

    這樣,就可以乘機養精蓄銳,等待時機,再展宏圖了。

    劉邦入漢中後,勵精圖治,積極休整。同年八月,劉邦用大將韓信之謀,避開雍王章邯的正面防禦,乘機從故道“暗渡陳倉”(今陝西寶雞),從側面出其不意地打敗了雍王章邯、塞王司馬欣和翟王董翳,一舉平定三秦,奪取了關中寶地。

    項羽聞知劉邦平定三秦,怒不可遏,決定率兵反擊。 張良早已料到這一點,於是,寄書矇蔽項羽,聲稱:“漢王名不符實,欲得關中;如約既止,不敢再東進。 ”張良的信從側面加強了“明燒棧道”的效果,把項羽的注意力引向東方,從而放鬆了對關中的防範,為劉邦贏得了寶貴的休養生息的時間。

    不久,項羽於彭城殺死了韓王成,使張良相韓的幻夢徹底破滅。同年冬,張良逃出彭城,躲過楚軍的追查,終於回到劉邦的身邊,受封為成信侯,此後,便朝夕相隨漢王左右,成為畫策之臣。

    勸都關中

    經過四年的楚漢之爭,劉邦打敗項羽。國基初奠,天下始定,定都何處?這無疑對新興的西漢王朝的鞏固和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

    起初,劉邦本想長期定都洛陽,群臣也多持此見。

    齊人婁敬從西域返回洛陽,求見劉邦,陳說關中的地勢險要,勸劉邦定都關中。劉邦一時拿不定主意,而這時那些主張建都洛陽的大臣們卻紛紛陳說建都洛陽的好處。這些人多是六國舊人,眷戀故舊,樂土重遷。

    獨有張良支援婁敬的主張。他說:“洛陽雖有這些天然的險要,但它的腹地太小,方圓不過數百里;田地貧瘠,而且容易四面受敵,非用武治國之都;關中則左有崤函之險,右有隴蜀叢山之溢,土地肥美,沃野千里;加上南面有巴蜀的富饒農產,北有可牧放牛馬的大草原。既有北、西、南三面的險要可以固守,又可向東方控制諸侯。諸侯安定,則黃河、渭水可以開通漕運,運輸天下的糧食,供給京師所需。如果諸侯有變,就可順流東下以運送糧草,足以維持出征隊伍的補給。這正是所謂金城千里,天府之國啊!還是婁敬的主張正確。”

    張良的分析全面而深刻,加之素負重望,又深得劉邦信賴,因而漢高祖當即決定定都關中。漢五年八月,劉邦正式遷都長安(今陝西西安市西北)。

    漢六年正月,劉邦大封包括張良在內的20多位功臣。

    明哲保身

    張良素來體弱多病,自從劉邦入都關中,天下初定,他便託辭多病,閉門不出。隨著劉邦皇位的漸次穩固,張良逐步從“帝者師”退居“帝者賓”的地位,遵循著可有可無、時進時止的處事原則。

    在漢初劉邦翦滅異姓王的殘酷鬥爭中,張良極少參與謀劃。在西漢皇室的明爭暗鬥中,張良也恪守“疏不間親”的遺訓。

    前197年(漢高祖十年)。劉邦有改易太子之意。當時劉邦寵愛戚夫人,並察知呂后有異心,有代劉而王的跡象,故欲廢太子孝惠(呂后子),改立趙王如意(戚夫人子)為國儲。

    朝野大臣,群起諫爭,但絲毫不能更改劉邦初意。眼看太子位行將被剝奪,呂后遂求救於“智囊”張良。

    張良考慮到太子一位,事關重要,不可輕易更立,再加上當時天下方定,漢朝統治根基還未穩固,各項制度還正在健全,只有順其現狀,無為而治,才能安定天下,穩保江山。

    基於這個大局,張良遂對呂后說道:口舌難保太子,“商山四皓”(皓:白,即四個白頭髮的老人,分別是東園公、甪里先生、綺裡季和夏黃公)皆八十餘,節義清高,不就漢朝爵位,匿亡山林,皇上敦聘不至,但仍然高義“四皓”。太子若卑辭固請“四皓”出山,出入宮廷以“四皓”相隨,皇上必問而知之,知之則太子位可固。

    事果如張良言,劉邦問知伴隨太子的“四皓”就是自己數事果如張良言,劉邦問知伴隨太子的“四皓”就是自己數請不來的隱士,今為太子左右,可見太子羽翼已豐,翅膀亦硬,奈何不得,從此再也不提易立太子一事。太子終得嗣位,呂后為此對張良也更加敬重。

    得以善終

    《史記》、《漢書》對張良幫助蕭何籌謀劃策多不記載,但亦無妨張良後期的功績。論功行封時,按級班爵,漢高祖劉邦令張良自擇齊國三萬戶為食邑,張良辭讓,謙請封始與劉邦相遇的留地(今江蘇沛縣),劉邦同意了,故稱張良為留侯。

    張良辭封的理由是:他韓滅家敗後淪為布衣,布衣得封萬戶、位列侯,應該滿足。看到漢朝政權日益鞏固,國家大事有人籌劃,自己“為韓報仇強秦”的政治目的和“封萬戶、位列侯”的個人目標亦已達到,一生的宿願基本滿足。

    再加上身纏病魔,體弱多疾,又目睹彭越、韓信等有功之臣的悲慘結局,聯想范蠡、文種興越後的或逃或死,深悟“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的哲理,懼怕既得利益的復失,更害怕韓信等人的命運落到自己身上。

    張良乃自請告退,摒棄人間萬事,專心修道養精,崇信黃老之學,靜居行氣,欲輕身成仙。但呂后感德張良,勸他毋自苦,張良最後還是聽從了呂后的勸告,仍就服人間煙火。前186年(漢高後二年),張良病逝,諡號文成侯。

  • 6 # 真香的歷史君

    假如歷史上沒有張良的話,那同為“漢初三傑”的另外兩位,韓信與蕭何估計是也就是玄幻人物了。所以可以肯定的是,歷史上張良確有其人。

    而之所以會有“歷史上是否會有張良這個人”的問題,我想大機率是因為張良相較於另外“兩傑”他的話題度不高(更確切點說他十分雞賊,知道激流勇退,不與君爭功),所以後世對他流傳更多就是“運籌於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的這麼一個評價。

    但是他另外兩個哥們,蕭何和韓信卻不一樣。

    首先說,蕭何這個人可不得了,他是劉邦這個創業團隊的初創人物之一,而且在最開始的時間裡,都是作為劉邦軍師所存在(點子王)。後來直到張良的加入,他才從軍政前沿,慢慢轉換為後勤保障。

    而且蕭何最有名的事情都是關於韓信的。首先是在劉邦打江山的時候“慧眼識才,向劉邦力薦韓信”。而後,在劉邦守江山的時候,又與呂后合謀,誅殺謀反的韓信,所以韓信心裡面苦啊~~

    淮陰侯韓信,這哥們就更不用說了。明修棧道,暗度陳倉。韓信暗點兵等等,都足以說明他那堪稱天才般的軍事才能。

    但問題是這哥們軍事智商雖高,但是情商貌似不怎麼高。先是在楚漢相爭的白熱化階段(準確說是劉邦被項羽圍的水洩不通的時候),劉邦要求韓信出兵解圍(韓信當時是除項羽劉邦之外的最強的第三方勢力),但是韓信卻要求劉邦封他為齊王。最後劉邦為了保命,不得不派蕭何(又是這哥們)親自去封韓信為王。然後在自己被貶為淮陰侯的時候謀反,眼看就要成功了,卻被蕭何用一個簡單的計謀騙到了呂后的宮中,於是被殺。

    他這幾個操作太騷了,最後也把自己的生命騷進去了。

    以上:所以下相較於蕭何和韓信那充滿了故事性的一生,張良的記載就味如嚼蠟,乏善可陳。

    另外:道教的“老祖天師”張道陵,號稱張天師,五斗米道(正一道)的創始人,就是張良的的十七世孫,那你說張良存在不存在?

  • 7 # 歷史遨遊

    首先,張良在歷史上是真實存在的,這個沒有什麼疑問。

    漢初三傑,韓信、蕭何和張良,結局各不相同,韓信身死未央宮,建漢之後蕭何曾被劉邦下獄,只有張良,和劉邦這種曠世雄主共事一生,從不曾被侮辱,賓主從來恭恭敬敬,甚至到呂后時期,對張良更加感恩戴德。

    功成名退,恰恰反應出張良那過人的智慧,站在帝國權利之頂,古往今來能有幾人不為權利燻心,全身而退、進退隨心。

    年輕時的俠氣

    張良出身韓國貴族,韓亡之後,不忘舊國,散盡家財遍尋刺客以圖秦,足以提現張子房的忠與勇。更難得的是,他刺秦後,還能安然逃脫。歷史記載裡,始皇遇刺三次,前兩次分別是荊軻和高漸離,那都是“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只有張良在“始皇震怒,大索天下”的情況下逃脫,足以體現張良的智。

    奇遇“黃石老人”

    歷史上有名的典故“張良拾履”即出此處,張良刺殺始皇帝失敗,出逃,避難於下邳,在下邳張良有了一生中最重要的奇遇。

    傳說中黃石老人在下邳的橋上賜給張良《太公兵法》,他也是張良心裡一輩子的老師,儘管他們的見面只有寥寥幾次。這個故事的真偽是很值得考究。,《史記》上說,黃石老人其實是轂城山下的一塊黃石,沂橋贈書給張良之後,黃石老人說十三年後和張良會再相見,果然,十三年後,張良在轂城山下見到了一塊奇異的黃石,張良畢恭畢敬的抱好這塊黃石,餘生一直在供奉它,死後也和黃石葬在了一起。

    謀略“魁梧奇偉”《史記》中的太史公曰,往往是一篇的點睛之筆,在《留侯世家》末尾,太史公是這樣寫的:“餘以為其人計魁梧奇偉,至見其圖,狀貌如婦人好女。蓋孔子曰‘以貌取人,失之子羽’,留侯亦云。”這裡太史公對留候張良的謀略用了四個字來評價——魁梧奇偉,四字堪稱神來之筆。

    劉邦手下謀士眾多,最傑出的當屬張良和陳平,陳平的計策多有異想天開、神乎其神之處,但是總給人感覺冷陰陰的有幾分邪氣(比如重金收買敵方將領、勸高祖偽遊雲夢擒韓信)。張良的計策也很奇,但是卻很奇怪給人一種堂堂正正之感,張良的計策,第一是正,其二是奇,第三是宏偉,很難想象一個人的胸襟和魄力到了何種地步,才能有這種大手筆。

    為什麼劉邦那麼尊重張良,也許是張良無慾無求的心態吧。他不會像韓信,打下了齊國之後擁兵自重,和劉邦討價還價,自立為齊王,他不會像蕭何一樣做各種事情來掩飾自己,表達對劉邦的衷心,他甚至不是非劉邦不可,輔佐劉邦只是因為劉邦恰好可以輔佐而已。

    碰到劉邦之前,他曾經跟很多人講過《太公兵法》的精髓,這些人都只將其看做書生之見,只有劉邦,一下能領悟其中的要害,張良感慨“沛公殆天授”,於是決定跟著劉邦。

    少年遊俠,中年遊宦,晚年遊仙!何人能比肩?

  • 8 # 農民更瘋狂

    說起來,張良與劉邦(漢朝)確實是有緣啊,剛開始張良本來要投奔代理楚王景駒的,半途遇到沛公,被其膽識所折服(我們知道,其實劉邦也就是一混混),張良的知識只有沛公懂得,別人都聽不懂。他說:“沛公殆天授”。自此一心一意輔佐劉邦。累次幫助劉邦擺脫困境,取得天下。

    張良是韓國人,祖父、父親擔任過五代韓王的宰相,韓被秦滅以後,張良散盡萬貫家財,招賢納士,企圖刺殺秦王為韓國報仇,未果,反遭追殺,不得已隱姓改名藏於下邳。秦滅農民起義中,聚眾反秦,與劉邦相識。

    張良咋那麼厲害呢?據說是得於黃石道人傳了他一本《太公兵法》,這是傳說,我是不相信的。

    漢六年(前201年)漢高祖按功行賞封賞有功之臣,張良一直身體不太好,從沒有上過戰場。漢高祖說:張良“運籌帷幄賬中,決勝千里之外,子房(張良)功也,自擇齊三萬戶。”張良說,“地處我起兵反秦,在留縣與陛下相遇,這是上天把我交給陛下您的,我的計謀,是陛下采用了才起作用的,陛下把留縣賞賜給我,我就心滿意足了。”漢高祖同意了,封張良為留候,任太子少傅(孫叔通任太子太傅)。

    因為身體不好, 張良後半生一般不理政事,基本不吃飯,希望學道修仙。漢高祖後期想廢太子,呂后請張良幫忙,張良自己沒出面,給呂后支招,成功保全了漢惠帝當年的太子之位。所有漢惠帝登基後,呂后。皇帝都很感激張良。張良晚年,跟隨赤松子雲遊四海。前186年,張良去世,諡號文成。

    正是勞苦功高,但少欲無求,才讓張良不受打壓、得以壽終正寢啊!

  • 9 # 靜言讀史

    “運籌帷幄,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這句話是漢高祖劉邦說的,西漢王朝的首位開國大帝。

    這麼重大的事件,一個存在了幾百的漢朝,劉邦這個人肯定是在歷史上存在的,那麼作為一個傳奇人物,他評價自己極其得力手下的話語雖然可能有所偏差,但絕不會是子虛烏有的。

    既然劉邦一個九五之尊都開金口說了:“他自己在出謀劃策,軍事謀略這方面不如張良。”那麼張良這個人也是存在的。其次如果歷史上沒有張良存在的話,傳誦千年的典故《鴻門宴》的結果可能就是劉邦在當時玩完了,沒有張良的錦囊妙計,劉邦就不會逃掉被殺的命運。那麼大漢王朝也不會姓劉了。

    我這麼說,只是想論證張良在當時風起雲湧,危機四伏的大秦朝末年,群雄逐鹿的時代,他雖然只是一個人,是一枚棋子。看似微不足道,實則是棋盤上士的存在,沒有士的護佑,主帥必死無疑。張良這麼舉足輕重的一個關鍵人物,不可能造假,否則連鎖反應的後果是相當地嚴重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家覺得魅藍note6與小米5X哪個更加適合學生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