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天翊書畫社

    魏碑代表人物趙之謙,金石畫家趙之謙開創了清代篆刻藝術,最有代表創造了魏碑行書,特別對始平公碑等更其精髓。鉤捺抵送萬毫齊力,是他書寫魏碑的準則,這不僅從他書法中可以看出,也能從他印中體會,他不墨守陳規,一改行書只取二王的老路,大膽革新,開創了以魏碑式書法作行書的途徑。橫劃舒展,轉折跌宕,側鋒取勢嫵媚多姿,形成魏碑和行書溶於一爐的別具一格的行書風貌。

  • 2 # 畫者李振國

    清代趙之謙創造了魏碑行書,其特點橫畫舒展,轉折跌宕,字型形態嫵媚多姿,風格獨特個性鮮明,作品大氣磅礴,引人入勝。現代的魏碑高手應數天津的孫伯翔先生,他功力深厚,風格多樣,樸拙險峻,舒暢流利乃當代碑書第一高手。

  • 3 # 中國夢

    魏碑主要是以碑拓,墓誌,摩崖為主,比較有名的有《鄭文公碑》、《張猛龍碑》、《嵩山靈廟碑》《高貞碑》及《張玄墓誌》,

    《鄭文公碑(下碑)》肅穆莊重、氣宇軒昂,自清代中葉以來即為著名書法家包世臣、葉昌熾、康有為等所推重。此碑為鄭道昭書寫,結字寬博舒展,筆力雄強圓勁,字型近楷書,並有篆隸意趣相附,為魏碑佳作之一。

  • 4 # 方隅藝事

    趙之謙,清代傑出的金石書畫家的代表,他不僅開創了清代篆刻藝術和國畫的新流派,而且他的書法獨樹一幟,魏碑行書也是他創造的

  • 5 # 嘗態楊偉明

    清代是中國書史的一個重要轉折時期。從清代起,書壇慚成“帖學”和“碑學”。所謂“碑學”,即以金石碑刻書法為學習典範,在審美風格上崇尚樸拙雄渾。

    清代至今魏碑行書的代表人物有:伊秉緩、鄧石如、阮元、傅山、金農、劉墉、翁方綱、包世臣、張裕釗、趙之謙、楊守敬、吳昌碩、康有為等等。

    主要有代表性如:

    鄧如如:家居寒村,受其父影響,幼喜刻印。年輕時得梁讞賞識,推薦給江午梅鏐。在梅鏐家,他遍臨梅氏所藏豐富的金石碑刻善本。刻苦八年,書藝大進。乾隆五十五年,曹文植偕鄧進京,在諸公卿前推為本朝第一名手。聲名由此大振。鄧石如篆書以《石鼓》、《泰山》融合漢碑額為法,筆力深雄,婀娜多姿,又篆從隸入,隸從篆出;印從書出,書從印入,自成一家風範。

    金農:乾隆元年,科未中,遂周遊四方。倦遊歸來,客居揚州,為賣畫為業。其書甚富創意,喜作隸書,又以偏鋒作漆書,有怪異之嫌,不足為法。然時人對其隸書和碑行評價甚高,清江湜《跋冬心隨筆》雲:“先生書,淳古方整,從漢分隸得來,溢而為行草,如老樹著花,姿媚橫出”。所謂“溢而為行草”,即指他個性極強的以碑破帖的碑行,這也是清代最早的碑帖結合的成功典型。其書風樸拙厚重、渾古天真,對後世甚有影響。

    康有為:光緒進士,授工部主事,為“戊戌變法”的代表人物。康氏在清末不僅是一位重要的政治家,也是傑出的書論家和書法家。其書法論著《廣藝舟雙楫》是碑學的重要論著,當時影響極大,對碑學在清末和民國初年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他的書法貫穿了自己的書法美學觀,曾遍臨各碑,尤得力於北魏摩崖刻石《石門銘》,又摻以《經石峪》、《六十人造像》、《雲峰石刻》諸碑,融匯貫通,自成一種魏碑行楷書,世稱康海南體。其書用筆遲送澀進,長撇大捺,圓渾蒼厚。

  • 6 # 農民畫師曹大農

    碑學於清代轉盛,名以載道,書家眾多。

    清初專以碑銘名世的書家主要有鄭簠、朱彝尊等。

    鄭簠(1622——1694)字汝器,號谷口,南京人,以行醫為業。

    朱彝尊(1619——1709)字錫鬯,號竹垞,浙江秀水人。鄭、朱二人有開啟碑學之功,不昧帖學,對後世書家多有影響。

    清代中期書壇呈碑學與帖學的對峙階段,碑學日益強大,帖學也不可避免受到碑學的影響。影響較大的書家是:李觶、金農、鄭燮、劉墉、梁同書、王文治、翁方綱等。

    清代晚期漸呈現碑派興盛與帖派衰微的局面。碑學的主要代表書家是:包世臣、何紹基、趙之謙、楊守敬、康有為等。

    其由包世臣書論《藝舟雙楫》流佈甚廣,是碑學的重要論著。

    趙之謙的書法藝術實踐,具有清後期書法的典型寫照,其成功地將碑帖融合,為清末書法發展開闢了一個新的航道。

    康有為為清末傑出書論家和書法家。其書法論著《廣藝舟雙楫》是碑學的重要論著,對後世影響重大。

  • 7 # 羅真論收藏

    準確的講清代的魏碑行書是從康有為開始的。康有為的書法風格主演取法“石門銘”。是開魏碑入行書的一代之風!

  • 8 # 趙芹ya

    何紹基、趙之謙等,在清代碑派書法的發展中,何紹基是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他在各體書法中以行書成就最高,最為時人和後人稱道。有被譽為清朝書法第一的說法,何紹基生當碑學方興未艾之際,一生崇尚北碑,他將鄧石如、伊秉綬等人取法秦漢六朝碑版的傳統進一步發揚,與包世臣等人的理論結合,並在創作技法上取得突破性成功。理論和實踐都堅持碑學觀點的書法家,取法北碑、變革楷書和行草書筆法的成就,對晚清書風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被稱作“開光、宣以來書派”的一代宗主。

    趙之謙是晚清傑出的書法家,在篆書、隸書、和楷書、行書都有很高的造詣。他生活在碑學盛極一時、風靡天下的晚清時期,他一反舊習,抓住北碑造像中雄霸的一面,竭力追求姿態活潑和氣勢飛動,並將這種努力擴大到篆、隸書體,在晚清書壇上獨樹一幟,為碑派書法開闢了一條新奇的風格,因此能夠領一代風騷。

  • 9 # WMjingSeng

    應是趙之謙、康有為、餘右任、孫伯翔……等。可我還是喜歡南北朝時期的北朝碑文風格,大氣磅礴卻又不失美的韻味。我總覺一個好的書法家的字不管你是什麼風格,但跟畫畫一樣,首先給人的第一感覺應是漂亮、美。要麼清新自然、要麼清秀脫俗、要麼行雲流水、要麼翻江倒海之勢、要麼龍騰虎躍、要麼婉轉柔美、要麼有著某某前人的風味又不失自個獨具的魅力……等。只有達到了這樣的境界,才算行家。

  • 10 # 亮劍2370

    自清代以後,我所知道的魏碑行書的代表人物有,康有為,于右任,趙之謙,鄭孝胥,鄧石如等。

    比較深刻的鄭孝胥,雖然人品不怎麼樣(漢奸)可對魏碑行書,楷書,頗有研究,尤其是楷書,所作得力於魏碑版楷書,所寫之字蒼勁有力,相傳有詩壇“同光體”倡導者之稱。

  • 11 # 阿燚黃南開

    魏碑是我國南北朝時期(公元420-588年)北朝文字刻石的通稱,以北魏為最精,大體可分為碑刻、墓誌、造像題記和摩崖刻石四種。此時書法是一種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過渡性書法體系,鍾致帥稱魏碑“上可窺漢秦舊範,下能察隋唐習風。”魏碑書法對後來的隋和唐楷書體的形成產生了巨大影響。歷代書家在創新變革中也多從其中汲取有益的精髓。

    清代中期倡導“尊碑抑帖”,衝破“館閣體”的束縛,碑學興起,書風為之一變。起因是到了清代中葉的乾隆、嘉慶年間,古代吉金碑版的大量出土,隨之金石學、文字學、考古學開始興盛,碑學也跟隨而起。書家學者也從中推波助瀾,前有阮元《南北書派論》《北碑南帖論》,後有包世臣《藝舟雙楫》,再後又有康有為《廣藝舟雙楫》,諸人大力宣揚碑學之價值,終於在書壇上掀起尊碑浪潮,於是,書家結社,競習碑版,一時間蔚然成風。

    其間有,金農精研金石,自創漆書;鄭板橋學隸兼魏,開碑學先聲,又獨創自你的“六分半書”。特點是各種書體參差運用,用墨亦濃淡相間,佈局安排疏密錯落,大小相宜,有如亂石鋪街,卻給人以新奇野逸之趣,故後人又稱“亂石鋪街體”!何紹基,是晚清書壇最有影響的書家之一,其書從顏體入手,後摻進北碑及篆隸筆意,醇厚有味,行筆自然拙樸,線條渾勁有力外不乏靈動。尤為人所推重。康有為,大力提倡碑學,他的書法起筆渾圓,行筆重按,收筆老辣,具篆隸筆意,氣勢奇宕,唯見不足處是字過帶虛張、略歉“霸悍”氣過重些!近代則以趙之謙的魏碑最具特色:他在師法魏碑過程中敢於突破、勇於創新,以妍易質,化剛為柔。因此,他的魏碑寫出了:寓婉遒逸兼具森挺峻厚的風格。人稱“顏底魏面”的新魏體真書!還有李叔同,出家後叫:弘一法師。他的書法,出家前多寫北魏龍門一派的書體,書風工整莊重而不失清雅。出家後,書法忽帶禪境,清淨恬淡外質樸自然。最後,書風在溫潤蘊藉中暗含天真平和之趣!

    書法在我國曆史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它不僅是文化傳播的工具,同時也陶冶著人們的思想品格。書法分類有多種:楷書,隸書,草書,行書,魏碑作為楷書的一種,散發著她獨特的魅力.

    魏碑書法筆劃嚴謹、樸厚靈動,豐腴不失於板刻,上承漢隸,下開唐楷,兼有隸楷兩體之神韻。它的書法藝術是在漢隸和晉楷的基礎上發展演化而來。

    近現代書法家,卻把行書融入魏碑之中,從此之後甚為世人推崇,臨學者眾多,尤以我國北方地區更興,也許雄強古樸的魏碑與北方人豪放的相符,有較高造詣者也為數不少。如南京的蕭嫻為康有為的學生,用筆瀟灑中參透魏碑的筆意。李志敏遍學歷代書法大家,倡導“碑帖結合”“引碑入草”是他的一大貢獻。于右任的行楷書藝術,便是在北魏楷書中融入了行書和隸書的筆意,可謂融碑帖於一爐,形成他獨特的書作。武中奇,慰天池等書法造化出奇,凝神透勁,其魏碑味道仍是很濃的。他們書法之高,在於取魏碑之神,而創造出有自已個性特色的藝術境界。書法的最高境界在於入門而取形,出門而取神。而當今在魏碑行書上造詣很高的,就是曾任天津市書協副主席的孫伯翔先生。孫伯翔自幼學書,臨池不輟。曾得王學仲、孫其峰老師指導。崇尚碑學,兼涉隸、篆、行、草,書法作品雄強古拙,形散神聚,非常有氣質。他最擅長“方筆”用筆,他寫的方筆震撼人心的力度很大,在他之前寫碑書的書家能夠自然寫出見稜見角的碑質點線的基本沒有,即使有也達不到孫的用筆如刀的感覺,故孫在魏碑風格史上是有開創之功的大家。

    為什麼上面這些人能成為清代至今的魏體代表呢?這是因為他們都能夠從繼承傳統藝術中走出來,結合自我的性靈,創出具有新風格的書法!

  • 12 # 劉喜男漢族一九五二年

    清代至今魏碑行書代表人物很多

    ,鄧石如、趙之謙、康有為、于右任、張裕釗、沈曾植、陶浚宣、李文田、李瑞清、曾熙、張伯英等,這些書法家都在傳統的基礎上有一定的創新和發揚,卻又兼具自己的風格。

    清代趙之謙創造了魏碑行書,其特點橫畫舒展轉折跌宕字型形態嫵媚多姿風格獨特個性鮮明,作品大氣磅礴引人入勝,現代魏碑高手應數天津的孫伯翔先生,他功力深厚風格多樣樸拙險峻,舒暢流利乃當代碑書第一高手。

  • 13 # 畫家梁彥強

    何紹基、趙之謙等,在清代碑派書法的發展中,何紹基是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他在各體書法中以行書成就最高,最為時人和後人稱道。有被譽為清朝書法第一的說法,何紹基生當碑學方興未艾之際,一生崇尚北碑,他將鄧石如、伊秉綬等人取法秦漢六朝碑版的傳統進一步發揚,與包世臣等人的理論結合,並在創作技法上取得突破性成功。理論和實踐都堅持碑學觀點的書法家,取法北碑、變革楷書和行草書筆法的成就,對晚清書風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被稱作“開光、宣以來書派”的一代宗主。

    趙之謙是晚清傑出的書法家,在篆書、隸書、和楷書、行書都有很高的造詣。他生活在碑學盛極一時、風靡天下的晚清時期,他一反舊習,抓住北碑造像中雄霸的一面,竭力追求姿態活潑和氣勢飛動,並將這種努力擴大到篆、隸書體,在晚清書壇上獨樹一幟,為碑派書法開闢了一條新奇的風格,因此能夠領一代風騷。謝謝邀請!

    清代至今,魏碑行書的代表人物有:趙之謙、鄧石如、何紹基、沈曾植、康有為等等。

    他們有著共同的特點就是:敢於大膽革新,不墨守成規,廣採博取,形成自己獨特的書法風格,表現出不同的藝術形式。所以說,他們的作品才具有代表性。

    這裡要介紹一下,魏碑行書的主要代表人物趙之謙。他是魏碑行書的創始人。他將魏碑和行書溶於一體,形成了以魏碑體式,筆法作行書的途經,橫畫舒展,轉折跌宕,側鋒取勢,千姿百態,別具一格的行書風貌。他的魏碑行書以其活潑的姿態和飛動的氣勢,獨樹一幟,開闢了晚清碑派書法新的天地,引領一代潮流。

    觀人於書,莫如觀其行草。

    趙之謙是清代傑出的金石書畫家,不僅開創了清代篆刻藝術和國畫的新的派別,而且他創造的魏碑行書成為了代表書體。從他的書體中,感受到了他超凡的藝術才華。

  • 14 # 寫好一手鋼筆字

    清代魏碑行書代表人物眾多。

    鄭簠,字汝器,號谷口,南京人,以行醫為業。

    朱彝——字錫鬯,號竹垞,浙江秀水人。鄭、朱二人有開啟碑學之功,不昧帖學,對後世書家多有影響。

    清代中期書壇呈碑學與帖學的對峙階段,碑學日益強大,帖學也不可避免受到碑學的影響。影響較大的書家是:李觶、金農、鄭燮、劉墉、梁同書、王文治、翁方綱等。

    清代晚期漸呈現碑派興盛與帖派衰微的局面。碑學的主要代表書家是:鄧石如、包世臣、何紹基、趙之謙、楊守敬、康有為等。

    其由包世臣書論《藝舟雙楫》流佈甚廣,是碑學的重要論著。

    鄧石如開清代魏碑行書之先河,其篆隸成果大,但其行書用筆力矯南帖嫵媚纖弱之病,對後世有很大影響。

    趙之謙清晚期書法家。早年師法顏魯公,筆力雄強,結體寬博,二十多歲時便打下了堅實的顏體及行書基礎。之後,他於《龍門二十品》、《張猛龍》、《鄭文公》、《石門銘》、《瘞鶴銘》等造像、碑刻、摩崖無所不習,深得北碑三昧。撝叔則熔魏體、行書於一爐,既保留了用筆方中有圓、圓中寓方,結字茂密洞達、雄強跌宕之魏體主要特徵,又賦予其靈動多姿、剛柔相濟之新生命,使人前所未見、耳目一新。

    康有為,清末傑出書論家和書法家。其書法論著《廣藝舟雙楫》是碑學的重要論著,對後世影響重大。憑其淵博之學識、深廣之閱歷,回國後又“北遊盡覽秦、漢、六朝碑版”,尋理源流,預見發展,革故鼎新,另闢蹊徑。北碑南帖兼而取之,籀篆漢分熔而鑄之,創立出以魏碑用筆、體勢為主要成分,兼有篆、隸筆法及行書結字特徵之新體——康體。

  • 15 # 曠-宇

    首先,魏碑行書,是清代傑出的金石書畫家趙之謙的代表書體。

    但當時帖學漸衰,碑學方興,受時代影響,後又受《安吳論書》的影響,雖早年潛心研習顏體,30歲以後,將精力轉移到了魏碑方面,大量收藏鑽研,後趙之謙逐步地完全放棄了顏體書而轉向了北魏書法,棄顏入魏,更敢於突破二王的筆法的運用,重新定義書法上的轉折 。其實關於這點,在下個人非常佩服,於常人時難做到放棄精學多年的字型,又敢於打破常規,重新開始,在下甚至大膽的猜猜其特有的性格或許才是造就其輝煌藝術成就的根本。

    自趙後的諸人也有出類拔萃者,因趙的大膽破格,不拘泥於一家,後廣學深究,開創了一個時代的先河,立下標杆,並且在繪畫金石篆刻上更是開闢了新的一路,為後來者提供了全新的認識和路徑,因而對後世同道學者影響深遠,故而意義非凡。

  • 16 # jhycj9999

    魏碑行書,是清代傑出的金石書畫家趙之謙的代表書體,趙之謙不僅開創了清代篆刻藝術和

    國畫的新的流派,而且他的書法也獨樹一幟,其中最有代表的是他創造了魏碑行書。

  • 17 # 東北逍遙客

    康有為,于右任,趙之謙,鄭孝胥,鄧石如……由於他們地位高,傳播廣,在民間有較高的認知度,其在書法史上功不可沒,是比較有代表性人物……

  • 18 # 智慧書法

    魏碑行書這個概念值得商榷:行書是楷書發展而來的字型,是以行走(快、慢節奏不定)、簡便、微變形,創造

    的自由體。取魏碑筆法和相似造型寫行書破壞了行書(無標準摸式)作為自由體的原理,且造型僵化、呆板、千篇一律,有偷機取巧之用意。見笑。

  • 19 # 馬新民版畫藝術

    魏碑行書,是清代傑出的金石書畫家趙之謙的代表書體,趙之謙1829年8月8日-1884年11月18日,浙江會稽今紹興人,先學顏真卿,鄧石如。後刻苦勤謹,學習魏碑,自成一家,被後人稱為魏碑行書,他還精通篆書,其金石篆刻亦被稱為大家。趙之謙善畫花卉,並自成一家,其風格接近現代西方的花卉靜物,設色比較淡雅,書、印入畫所開創的畫面佈局風格,被稱為金石畫風,是清末傑出的藝術家。他的篆刻,尤其是朱文,氣象萬千,或流暢,或筆畫斷續而氣韻相連,佈局往往出人意料,追求金石味道。

    他精通書法,其篆、隸、楷、行、草均有研究,提倡向古代碑拓學習書法,是清末全面學碑的典範,尤其是他的魏碑行書,雖然受八怪之一的鄭板橋的影響,但風格上已經自成一家,沒有了魏碑的厚實沉重,沒有了鄭板橋的狂傲和張揚的個性,有的只是他個人的柔美流暢,這可能與他生活的環境有關吧。

    他是“海上畫派”的先驅人物,他主張師法古代碑拓,是清代碑學理論的最有力實踐者,他的魏碑體書風的形成,使得碑派技法體系進一步趨向完善。他的理念與主張對後世影響深遠,但同時也對中國藝術的創新機制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制約。

  • 20 # 陳勝260810778

    魏碑體是介於唐楷和草書間的一種文字形式,它隱鍵灑脫,結構大氣,給人一種十分安逸的感覺。

    自清代雍正和乾隆年間,文字獄愈演愈烈,致使文人士大夫轉避政治而沉浸於金石考據之學,由此,帖學浙衰,而碑學崛起。

    碑學的代表人物:馮班,揚賓,阮元,錢泳,趙之謙,包世臣,康有為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都說現在美顏功能強大,你見網友的經歷是怎麼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