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微藍大法官
-
2 # 雙色球分析
打仗損失多大,沒有好處的話誰願意為了別國動手?當時蘇聯打日本,我感覺是貪圖東北地區,想在這邊搞點好處,見過後不是還想在大連保留軍事基地嗎,所以估計毛子早就想好了要這麼幹。而且打完日本的話,自己在這塊還能多話語權,所以自己未必不願意打。
-
3 # 風裡的鳥
加入對日作戰了呀,早期的諾門坎,打的日本不敢北進,跟蘇聯簽署了日蘇友好協定,後來挑完德國,回頭就對日本佐藤宣佈進軍,二十天左右瓦解了七十萬關東軍,,,何來沒有對日作戰一說?要不是兩顆原子彈,日本趕緊投降,蘇聯紅軍即將登入日本,
-
4 # 陳士瑾
終觀二線,蘇聯先同德大簽訂互不侵犯條約,後與日本簽訂日蘇友好條約,以至被蒙昏。德國以東侵後,大舉入侵蘇聯,損失殘重,才得以醒悟,憤起保家衛國,取得反攻之時的,而此時,日本暗地裡偷侵我滿洲東北,以至入侵整個中華國土,使得我國殘失嚴重,血流成河,滿目猖傷。以至於日本野心猖狂極至,偷侵美國珍珠港,從此爆發太平詳戰爭。在美國同盟和世界人民積極參與和抗擊下,蘇聯才得以醒悟,出兵東北,才收復蘇聯國土家園的。反觀二戰中,蘇聯的仁慈,給世人的反省和東郭先生的仁慈給後人的反省是深遠……的!!!
-
5 # 照影吹笙
蘇聯和日本簽有“日蘇友好互不侵犯條約”,有效期5年,到45年蘇軍出兵東北時該條約還有一年才到期,所以當時日本也沒有估計到蘇聯會出兵東北,即使當時蘇聯不想條約延期,但“還有一年,要打也是一年以後的事”日本認為。
-
6 # 高山明清
德國無論哪一方面超過英法兩國,而且德國有三大世界高階將領,戰術不在盟軍統帥部最高指揮官艾森豪威爾元帥戰術之下。而且,蘇聯軍隊過千萬人馬,蘇德戰爭,德國與這位歐洲老大哥打了三年戰爭,可見德軍戰鬥力如此之強。至於日本,諾門坎戰役大敗蘇聯,可見日本關東軍戰鬥力明顯不如盟友德國,打日本鬼子,調點百萬大軍,分分鐘結束戰鬥。拉打小屁孩一樣
-
7 # 橘然右來月京
沒有那麼多大道理 簡簡單單感慨 蘇聯之所以不對日作戰 是不想讓美國從中漁翁得利 同時也是想讓美國對日長期作戰消耗其戰鬥力及裝備物資 因為蘇聯一旦對日開戰 戰爭必將減弱自家的軍事力量從而導致國內經濟衰退
大家覺得呢
-
8 # 李錦山4
因為蘇聯人十分不善戰,且二戰時期工業能力很落後。對付德軍,只有依靠絕對的兵力優勢才可以,而且大部分指揮員被清洗掉了,在歐洲現場還自顧不暇,他們最怕的就是日本從東面夾擊蘇聯。而且遠東當年能打的部隊都吊到西線保衛首都去了。德國跟全歐洲開戰尚且把蘇聯打的如此狼狽他還怎麼敢再樹一個敵人,且日俄戰爭讓蘇聯吃了不少苦頭,嚇破膽了。
-
9 # 愛看愛思考
這個問題太簡單了!蘇聯人不是傻子。也不是瘋子!它們在戰爭的初期,被德國人打的有多慘?它們還會選擇兩線作戰?先打敗一個敵人以後,再說。尤其是這個敵人差點讓蘇聯亡國。至於,打日本鬼子,就要看好處了,有了足夠的好處才會出兵打它。沒有好處?它們才不會插手管呢!
-
10 # 真誠地看著你
主要原因有二,第一:日本是個硬骨頭,日本關東軍兩次試探蘇聯遠東軍雖然都被挫敗,但蘇聯損失也很大;第二:蘇聯的真正威脅是德國,部隊和裝備多數集中在歐洲,後來甚至將遠東精銳部隊調往歐洲戰場一舉吃掉了德國進攻部隊,反攻德國。這裡不得不說日本在北上與德國夾擊蘇聯無望,轉而南下妄圖先佔領中國,結果深陷中國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不能自拔,是蘇聯敢於抽調遠東精銳的底氣。而且在德國已經投降,日本行將就木的時候,蘇聯不也急吼吼地來遠東摘桃了嗎。
-
11 # 自己一言
蘇聯不是不願意對日作戰<日俄歷史上也是積怨甚深、矛盾重重>,而是不想提早對日展開大戰。
因為在當時戰況條件下和蘇聯戰爭準備條件下,蘇聯一直避免東西兩線同時作戰,並且想把東線部隊調往西線對德戰場<最著名的那一次紅場閱兵之後,參閱的東線部隊直接出城作戰。>。
蘇聯是先解決一邊、再處理另一邊。
-
12 # 回憶還是要忘記
是打過,坎門諾之戰。蘇聯和日本有簽訂互不侵犯條約,德國多次要求日本攻打蘇聯,形成東西夾擊。但日本當時有私心,想給自己留條後路,在戰爭結束後日本都認為自己當年按照條約沒有攻蘇聯,想以此依靠蘇聯的國際地位來保留自己實力,最後這事讓美國做了。日本的天皇制度也保留下來了。我認為原因還有,日本重點是放在中國和南亞,這裡可以及時補充戰爭資源,打蘇聯是虧著打,日本兵力牽制太多有沒集團軍,或軍團調動,打蘇聯不是打中國,沒上百個師,不要說話。日本也消耗不起戰線太長,多處迎戰的局面。太平洋,中國,東南亞,都是戰場。蘇聯在戰爭時期對日本的戒備還是有的,後方駐紮的部隊是相當有規模的。,戒備日本土耳其的龐大部隊(4月份多達近200萬人)。還有日本沒蘇聯強,看看蘇聯的武器裝備,在看看日本,日本的生產能力不行。保證不了在去打蘇聯的能力。
《蘇聯武裝力量五十年》,為坦克自行火炮9580輛,包括中重型6232輛,輕型3348輛。火炮迫擊炮105000門(包括高射炮,不包括50毫米迫擊炮和火箭炮)。根據1943年初紅軍火炮型號分析,這10萬門火炮中,76毫米炮約15000門,100毫米以上火炮約9000門,迫擊炮約7萬門。高射炮約8000-9000門。坦克自行火炮10199輛(9831輛坦克,368輛自行火炮
-
13 # o剛哥0
謝邀。老毛子做事,向來以利益為根本。在未得到他想要的利益之前,他不會動手,特別是老奸巨滑的斯大林。當利益談妥之後,他就開始行動了。結果,外蒙離開了中國,蘇軍進駐旅順軍港,東北部份主權喪失了許多年。客觀講,老毛子既可恨,但其老到的手腕令人歎服。而我們呢,援朝、援越花了血本,得到了什麼……?
-
14 # 等待171669455
蘇聯至少應該提前3個月就該開始做對日作戰準備,開戰時間也應該提前一個月,如果再加上正確的政治決策,那遠東戰後格局就是蘇聯說了算,戰後格局就是整個朝鮮半島都由蘇聯控制,蘇軍會順利進入北海道,這樣就不會有後來的抗美援朝,日本也不會這麼快就崛起
-
15 # 有擋CVT變速箱發明人
這都是為自己今後打算,有好多人想不明白,日本為什麼不進攻蘇聯,而選擇進攻美國,如果日本真的進攻蘇聯,牽制蘇聯,蘇聯輸了,德國佔領蘇聯大部份地區,把遠東地區留給日本,德國就會收拾英國,然後就是美國,而日本呢?在蘇聯消耗大量戰爭資源,全面佔領中國,最後希特勒告訴日本人,要麼自己放下武器,要麼就是我滅了你,沒有第三條路,你們想想希特勒統一世界百分之七十土地,難道他不想統一世界嗎?會讓你日本在這個世界上獨立存在嗎?所以根本不可能的事,所以日本不幹這種傻事,。
-
16 # 南小森網路傳媒
聰明的人都知道,你們歐洲的事情又不是我們家的事情,打仗可不是隨便玩的,人力物力財力都是要考慮的,你們老美喜歡玩,我就不陪你玩,換句話講了,你們都上了萬一輸了,蘇聯不還是老大沒有對手了嗎
-
17 # 馬克土暖
以下摘自百度百科:真實的諾門坎戰役就是,一個擁有近千輛坦克裝甲車的蘇軍1個裝甲集團軍在戰神朱可夫的親自指揮下,消耗掉幾乎半個斯大林格勒大反攻的彈藥量,才勉強擊敗日軍一支只有5個基數彈藥的三流邊境守備師團,最後人員損失還比日軍大,蘇軍還損失坦克裝甲車近400輛,蘇軍一個諾門坎戰役的彈藥消耗幾乎相當於中國八年抗戰的總消耗量。
-
18 # 區別待
主要就兩點:一是蘇聯正在和德國作戰,蘇聯不願意兩面受敵。德國已經把蘇聯打得滿地找牙,日本再在屁股後面捅一刀,蘇聯不垮臺才怪。二是,歷史上蘇聯和日本就是老冤家,沙皇沒少跟日本幹架,每次沙皇都沒佔到便宜,兩敗俱傷過後,日本還略勝一籌。在沒傷害到利益的情況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
19 # 養蠶人說
俄軍的戰鬥力真是不敢恭維,150萬的歐戰精銳加上最得力的元帥,再加上壓倒性的火力優勢,對不到70萬的老弱鬼子,打了半個月還不能突破東寧要塞,東北沒有一座城市是俄軍攻克的,如果不是鬼子投降,還不知道要打多久!鬼子戰後還有60多萬俘虜,可見戰鬥不劇烈,實在是俄軍不行!東北這一戰徹底讓我軍將帥們知道了老大哥的水平!以至於朝鮮戰爭後,我軍根本不指望俄軍參戰,反倒是擔心其參戰後一旦敗退到我國境內造成更大的損失,還不如我軍直接參戰,僅僅要求俄軍出空軍就行!結果俄軍開始時連空軍都不敢出動!令人失望至極!後來中蘇交惡,我軍始終膽氣足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
20 # 一世明哥私家歷史
第一次世界大戰有至少三個大輸家:沙皇俄羅斯帝國的崩潰,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瓦解,德意志第二帝國滅亡。
1917年舊的沙皇制度被推翻了,俄羅斯帝國解體。在俄羅斯帝國的屍體上,一連串國家取得了獨立,作為在俄羅斯帝國最大的那部分,經過十月革命,成為了蘇俄。
二戰前的東歐
到1923年,蘇聯成為一個實體,沙皇俄羅斯帝國傳統的擴張政策,也幾乎原封不動地保留下來,但在手法上有所選擇:就是對德國復興為軍事強國,克里姆林宮極力忍氣吞聲,唯恐與這個大國提前發生衝突。
1939年3月,德國吞併了捷克斯洛伐克,並使斯洛伐克成為一個單獨的傀儡國家。
德國吞併了捷克斯洛伐克
立陶宛迫於德國的壓力,識趣地向蘇聯歸還了它在1923年佔領的邊境狹長地帶梅默爾。
此時的英國和法國政府覺得建立一條反對德國入侵的不可逾越的陣線,就要保證波蘭與羅馬尼亞的領土完整,不能再出現類似捷克斯洛伐克的情況。
丘吉爾確信,蘇聯是個可信任的潛在的盟國,它將在東歐為波蘭而戰。因此,丘吉爾勸說英國張伯倫政府把蘇聯納入英國和法國、波羅的海國家的軍事聯盟。
丘吉爾
英國政府同意英國駐蘇聯大使威廉·西茲與蘇聯外交部長李維諾夫於1939年4月15日在莫斯科舉行了試探性會談。
英國想打蘇聯牌,幾乎與此同時,蘇聯在打德國牌,克里姆林宮也在透過蘇聯駐柏林大使館與德國外交部舉行秘密會談。
1939年5月3日,斯大林為了取得希特勒的好感,鋪平通往德國(正瘋狂反猶太人)的談判道路,將外交部長李維諾夫(猶太人)免職,由莫洛托夫繼任。
莫洛托夫
經過蘇聯駐柏林大使館與德國初步秘密會談,德國外交部於1939年5月30日鄭重表示願意與蘇聯關係正常化。英國和法國政府對德國政府的表態有些意外。
英國、法國政府政治、軍事特使與蘇聯方面在莫斯科舉行的談判開始提速。
1939年8月23日,蘇德兩國外長裡賓特洛甫與莫洛托夫簽訂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和秘密議定書。蘇英法三國談判無疾而終。
莫洛托夫和斯大林
丘吉爾大怒,他把蘇英法三國談判的失敗歸咎於張伯倫政府對蘇聯人多疑;缺乏達成協議的誠意;把官職不高,權力有限,兩手空空的使節派往莫斯科等等。
其實蘇聯與英國談判,不管英國的代表團地位有多麼高,其結果是不會有什麼差別的。
這是因為英、法為蘇聯安排的前程是一場對德國的浴血戰爭。要蘇聯冒如此重大的風險,而英、法又什麼東西都不給它,甚至連波羅的海沿岸最小的國家也不給它,蘇聯怎麼可能會接受呢?
德國軍隊在捷克斯洛伐克邊界線附近
蘇聯對德國這個潛在敵手一直是敬畏的: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曾用一隻手抵擋住英、法的進攻;而用另一隻手將沙皇帝國打得屈膝投降。
英國和法國期望蘇聯為有世仇的波蘭而戰的建議,顯然是缺乏政治智慧的。
當莫斯科的蘇英法三國談判談判正在進行之際,蘇聯卻在哈勒欣河一帶與日軍戰鬥。(詳見《放牧引發的“屏障”之戰:第1次諾門罕事件》)
諾門坎事件
此時的蘇聯已決定,無論如何不能兩線作戰。
截止1945年年初,蘇聯軍隊的總兵力已經超過了1300多萬。這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軍隊,但是此時蘇聯一心進攻德國,絲毫沒有對日本作戰的意思。這是為什麼?
回覆列表
首先我們要知道,1300萬軍隊只是峰值,並不是蘇聯的常備軍人數,是在戰爭狀態下召集全國成年男子投入作戰,這樣做的後果就是社會經濟基本癱瘓。
接下來就是兵員素質問題,我們知道,一個國家維持幾百萬的軍隊是要耗費大量的金錢,並且在和平時期是見不到經濟收益的,所以蘇聯在德軍入侵之前也只是維持了常備軍,儘管後續又陸續補充了兵員,但這些正規軍在二戰初期就被德軍擊潰了大部分,重武器和大量武器彈藥喪失,加上軍人培訓週期問題,這1300萬人是有很大水分的,擁有完整後勤和炮火支援的只是少數正規軍,大部分是臨時組建的民兵部隊,也就是俗稱的雜牌部隊,這樣的軍隊能不能打敗日本是一個很大問題。
再說戰略方面,在斯大林格勒會戰結束前,蘇軍是一直被德軍吊打,在德軍進攻莫斯科失敗之後蘇聯才真正進入反攻階段,在德國沒有被擊潰之前蘇聯又怎麼會進攻日本?
何況俄國和日本曾在中國東北打了一仗,雙方都是傷亡慘重,繼承俄國大部分家產的蘇聯也曾在遠東地區部署了上百萬精銳防範日軍偷襲,但是德軍閃電戰一開始,這些部隊就全部開拔回國抵抗德軍了,只留下少數兵力還生怕日本知道,對外一直宣稱遠東有重兵把手。
接著就是後勤,有句話說的好,打仗就是拼的後勤,不然你人到了戰場沒武器沒彈藥還打個屁,而當時蘇聯的全國資源都被調到前線才勉強支撐,後來德軍的b集團軍更是打進了高加索幾乎斷掉了蘇聯的油料供應,你說這時候的蘇聯那什麼人和物資去揍日本?兩線作戰沒有強大的人力物力那就是找死。
就算蘇聯還有家底打算硬上,但從莫斯科所在的歐洲富庶地區到達遠東僅僅只有一條遠東鐵路,並且全年有大半年是冰封期,火車根本開不過去,運輸費事費力不說,一旦日本空軍炸燬遠東鐵路那待在遠東的軍隊將面臨彈盡糧絕的境地。
綜合以上因素蘇聯在二戰前中期是絕對不會和日本開戰的,而到了戰爭後期德國被打敗,國家工業機器全面啟動,就算停掉但巨大的慣性產能依舊可以支撐蘇聯對日作戰,加上蘇德戰場上被解放出來的作戰官兵都是百戰之師,作戰能力十分強悍。
反觀日本呢,最精銳的十六個師團其中十個已經被中國的長期抗戰消耗殆盡,僅存的精銳也被美軍在東南亞包了餃子而在中國大陸上的都是三期以後的補充兵,至於號稱陸軍之花的關東軍在戰爭後期已經被補充兵全部輪換掉,一群培訓到一半的新兵拿著步槍和幾門九五式步兵炮在沒有空軍支援的情況下()空軍都死在太平洋戰場上了,剩下能開飛機的都去做神風敢死隊隊員了()面臨蘇聯的機械化鋼鐵洪流,只堅持了三天就被擊潰穿插,最後迅速潰敗。
所以說蘇聯並不是不願意打而是時機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