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欲雲談史論今

    如果單看武王伐紂這場戰爭,這種說法確實有一定道理。

    在武王伐紂之前,商王室進行了一場慘烈的平叛之戰——這就是征服東夷之戰。據陳夢家先生在《殷墟卜辭綜述》中的研究,這次平息東夷之亂,時間長達260天。持續了將近9個月的戰爭,對商王室實力損耗巨大。《左傳·昭公十一年》評述這場戰爭,就說“紂克東夷而殞其身!”所以,武王伐紂確實是趁商人與東夷兩敗俱傷之際,直搗黃龍攻入商都,一戰而勝之。

    然而,牧野之戰中的一個小細節,卻證實了事情並非那麼簡單。

    《尚書·周書·武成》記載牧野之戰的經過,說商人軍隊“前途倒戈,攻於後以北,血流漂杵……”從這一記載可知,牧野之戰周人勝利的關鍵不在於周國軍隊強悍。周人再怎麼強悍,以區區四五萬人的軍隊,來對抗數倍甚至十多倍軍力的商國大軍,常理而言都是飛蛾撲火。如果不是商軍內部倒戈,周人絕無取勝之理。

    沙文漢先生在《中國奴隸制的探討》一文中,曾經分析過商人軍隊的構成:商人軍隊的精銳士卒為騎兵或車兵(車兵可能性更大),在甲骨文中稱為“人”;其餘兵種計程車卒,大多是被稱為“眾”或是“眾人”。“人”高高在上,最受商王信任,殉葬時都是全身葬;“眾”和“眾人”大多為步兵,武器平時都受管制、戰時才發放,殉葬時都是砍頭葬。由此可見,在商人軍隊中,“眾”、“眾人”雖然人數眾多,但地位低下,缺乏人身自由,基本是奴隸。商、周決戰之際,“眾”、“眾人”受商人壓迫最深,戰鬥力薄弱,所以在周人內應如膠鬲等人的策反下,他們集體倒戈,反過來沖垮了忠於商紂王的精銳之師,釀就了牧野之戰周人以弱勝強的戰爭奇蹟。

    其實,不光是商人軍隊中存在奴隸。商人社會為奴隸社會的證據,從商人祭祀、殉葬等等遺蹟中比比皆是,在此不再贅述。

    周人原本是商人西北的一個小小部族,其部族內部相對較為平等。周人是以農業為生,採取藉田制的生產模式。藉田制的實質,就是保持部族內部成員相對平等的公社制。在周武王正式打出反商旗號後,“昔周武王監觀商王之不恭上帝,禋祀不寅,乃作帝藉,以登祀上帝天神,名之曰千畝,以克反商,敷政天下。”(清華簡《系年》)

    所謂“帝藉”,就是把周人傳統的藉田制,包裝上祭祀“上帝”的名頭,向商人奴隸進行推銷。商人底層大多是奴隸,深受商人剝削和壓迫。如果投奔周人,不但能自由祭祀天神,還能在耕種好公田之外,擁有一塊自留地——“私田”,這無疑是天堂!

    由此可見,周人推出“帝藉”制度,就是三千年前的一場“土地革命”:投奔周人,就能得到土地,自食其力,這和解放戰爭期間的“打土豪、分田地”效果完全一樣。商人底層的奴隸們聽說周人此項政策,當然也就紛紛“用腳投票”,不斷地投向周人了。

    牧野之戰中“眾”、“眾人”的倒戈,其政治基礎就是周人的“土地改革”——帝藉制度。周公旦為此還總結到:“分地薄斂,農民歸之。水,性歸下;農民,歸利”,“先設其利,則民自至。譬之若冬日之陽,夏日之陰,不召而民自來,此謂歸徳。”(《逸周書·大聚》)

    因此,從歷史發展趨勢上來說,武王伐紂的勝利,其實是社會形態質變的必然:奴隸制遲早必將退出歷史舞臺,無論商紂王打不打與東夷的這場戰爭都是一樣。

  • 2 # 歷史三日談

    平日裡被人騎在頭上屙屎撒尿,現在卻要指望他們替帝辛保衛江山社稷,風險不擔大,失敗的可能性更大。結果就不必多說了,關鍵是帝辛就是再殘暴點,也不至於手裡連個能用的軍隊都沒有吧?

    這不就說到題幹提到的“帝辛征討外族”,帝辛有軍隊,而且他的軍隊實力顯然還不弱,都能夠與西邊羌、戎一決雌雄,當然也不排除帝辛好大喜功或者說逞強式的勉強為之,但不管怎麼說,帝辛的軍隊確實被拉到了西方打仗,以至於東方的防禦都顧不上了。

    前方打仗,後方捅刀子,帝辛本來就在商朝範圍內有點上氣不接下氣,有點鎮不住場子,這時候武王起兵伐紂當然正當其時,比干死了、萁子瘋了,微子溜了,這時候軍隊還被拉出去了,帝辛這是自己給自己玩了一手釜底抽薪。

    改朝換代這事成王敗寇,帝辛確實敗了,被人安了個“商紂”的名字,連“帝”這麼高貴的姓氏都被人忘記了,再一個說到武王偷襲帝辛,其實也不必過度苛責周武王不地道,背後捅刀子。

    改朝換代的方式很多,殺兄的殺父的都有,更別說周武王耍花招趁機取勝了!

  • 3 # peter20100211

    準確的說,周人和犬戎、東夷都是外族。因為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天命在商,所以對於商人而言,只有他們自己算人,其它族裔都是蠻夷,只要奴役就行,周人也就是在這樣一個背景下聚集八百諸侯伐商。而西周代商出現了一個影響深遠的改變,就在於天命歸於周天子一人而非周人,這樣其它族裔都是同等的,皆為王下之民,其它部族就開始更大規模的融入華夏民族的體系之中,國家開始形成。天命歸於天子一人這一點非常重要,這是兩千年君主制的基石,類同於英國政治學家霍布斯的理論,所以人都讓渡權利,出現一個王,結束自然狀態下人人相互為敵的狀態。

  • 4 # 草莓剛下班

    歷史的輪迴 武王伐紂,主力在東征,來不及馳援 秦末起義主力南征北伐,北伐軍雖然千里馳援,兵疲馬乏,南征軍,來不及馳援。隋北伐GG,北宋主力西北GG。

  • 5 # 不懂不想說

    歷史就沒有真相、一切都是看的後記、大家討論幾千年的事本身就沒有意義、有位馬老師說過、歷史沒有真相、只存在一個道理、武王伐紂,就是說一個道理、紂王不道、武王起兵、就像蔣家王朝腐敗無能、新中國取而代之、所以歷史上的故事都是後人撰寫的小說、拿小說說事、豈不貽笑大方!

  • 6 # 青芒隨筆

    我曾經看過一箇中國古代討論武器,商朝分三路大軍,中左右三隻軍隊,為何商朝會失敗呢?除了征伐東夷之外還有北方邊境也駐守著大量軍隊阻止北方遊牧民族,當然東夷部分主要在山東境內,而商朝國都在河南朝哥那一片有點遠,而且這支軍隊有點多,大概二十萬,商朝被滅之後度海而去。北方防止遊牧的(西周跟商交戰,後面求援,祭天顯示失敗所以沒成功)……所以國內兵力空虛,武王聯合各路諸侯一直打到商國都,商只有幾十萬的奴隸出戰,諸侯國瑟瑟發抖,但是奴隸手裡沒有當時最先進的戰車啊,武備都用去打別國去啦!……打東夷族並不是從紂王就開始的,而是從夏朝啟廢除禪讓制就已經開始,商朝經常大量用兵,無論是東部的東夷還是西部北部的遊牧民族,現代考古商朝祭祀坑裡面的白人主要在甘肅新疆一代……所以奴隸兵被戰車刷過幾輪基本就投降啦!……商朝本以戰車而崛起又因戰車而終結,輪迴吧!……至於各路諸侯為啥討伐商朝,特別是南部的楚國,四川的蜀國(都是夏朝所出跟商敵對)……從繳文看出一點端倪。並不是商王酒池肉林,一個國家連一個王的這點需要滿足不了?……其實主要還是紂王用奴隸,不祭天不信天,這種算是大逆不道。紂王重用奴隸,解放奴隸用奴隸去打戰,奴隸都跑到商朝去啦,諸侯吃什麼?

  • 7 # 冷兵器研究所

    公元前1046年,著名的牧野之戰爆發了。

    在傳統史料上,周武王麾下有300輛戰車,勇士三千,甲士四萬五千人。而商紂王率領商軍主力,並緊急動員了奴隸,組織起了十七萬大軍(《史記》記載為七十萬)。不過,現代的軍事研究者則認為,當時商周雙方的人口與物質水平都不足以支撐起這麼多的兵力。但大家所公認的是,商軍在牧野之戰所擁有的兵力遠超過周軍。

    傳統說法是,因為商紂王殘暴昏庸,導致其內部離心離德。所以等到戰端一開,商軍內部那些被動員起來的奴隸,就投降周軍,反而攻擊商軍。成語“倒戈相向”就是由此而來。商紂王陷入眾叛親離的境地,最終戰敗身死。

    但關於牧野之戰還有一個成語,那就是“血流漂杵”,意思戰鬥非常激烈,死的人太多,血流的如此之多,以至於把木棍都漂起來了。

    顯然,牧野之戰中還是爆發了相當激烈而殘酷的戰鬥的。僅僅靠奴隸倒戈,並不能解釋商軍戰敗的真實原因。

    還有一種說法是,周武王是趁著商王朝的主力外出與東夷(先秦時代中原王朝對中原以東各部落的稱呼)作戰的時機,打了商紂王一個措手不及。商紂王因為兵力空虛,不得已才動員大量奴隸。倉促組織起來的商軍比烏合之眾好不了多少,所以被周軍以少勝多,打了個落花流水。

    但其實,這種說法只是一種推測,《詩經·大明》 中記述此事,只是稱之為“燮伐(偷襲進攻)大商”,或“肆伐(突襲)大商”。周軍打了商軍一個措手不及是沒問題的,但沒有更直接的證據證明商軍的主力在外面作戰,或者能證明周軍對付的是非商軍主力。而且,在牧野之戰的三年前,周軍已經攻佔了黃河上重要的孟津渡口,黃河天險已經為周軍所有。並且,周武王也在孟津與很多諸侯國會盟,表現出了攻打殷商的明確態度。甚至周武王都率領諸侯渡過黃河,只是後來認為時機還不夠成熟,才沒有繼續深入。而孟津距商的都城朝歌只有120公里,堪稱是商的重要戰略屏障。在周軍佔據這裡,並表現出攻擊朝歌強烈慾望,隨時可以殺入商的腹地的態勢下,商紂王怎麼可能還發動主力去遠征東夷?讓自己的都城陷入空虛的狀態?

    此外,根據《史記》的記載,周武王是在殷商內部爆發內亂,王族重臣比干被商紂王殺死、箕子被囚禁、微子逃亡之後,才發動的進攻,並沒有說當時商軍主力在外。

    因此,周軍在牧野遭遇的,還是真正的商軍主力,並且爆發了激烈的戰鬥之後,才擊敗了商軍。

    於是,還是那個問題,周軍是怎麼以少勝多擊敗強悍的商軍的呢?

    這個問題,其實《史記》已經有相關答案了。當時周武王派遣姜尚也就是《封神演義》裡的那個姜子牙,率領一百人規模的戰車部隊,作為先頭部隊,對商軍的陣列發動了正面攻擊。

    結果,那個在小說中被塑造成白鬍子老頭的姜尚,其實在歷史上是個勇猛的將軍。他率領那支先頭部隊成功的撕開了商軍的陣列。然後周軍集中兵力,突入商軍被撕開的陣列,一舉擊潰了商軍。

  • 8 # 張生全精彩歷史

    現在網上流行著一種洗白帝辛(商紂王)的觀點,這種觀點中,一種最重要的說法就是,帝辛的失國,並非他自己荒淫無道,而是他在東征東夷的時候,被周部落等諸侯國聯合起來,偷襲他的後院,結果造成他顧此失彼而失國。

    這種觀點的意思顯然是,商朝的滅國並非必然,僅僅是一次帝辛在技術上的失誤。

    不過,我認為這種說法是不對的。需要說明的是,武王伐紂的時候,帝辛並不在征討東夷的過程中,他已經抓了大量俘虜回來了。所以不存在偷襲的問題。

    (帝辛劇照)

    至於帝辛是不是亂政,我提出三個問題來分析。

    第一個問題,為什麼在牧野之戰中,商朝的老百姓會倒戈相向,反過去幫著周部落的聯軍,攻打帝辛?

    有人說,那在牧野倒戈的,是帝辛從東夷抓回來的俘虜。我們不否認有俘虜,畢竟帝辛在東夷之戰中,確實抓了不少俘虜回來。但是,難道倒戈的全都是俘虜嗎?如果全都是俘虜,也說明帝辛的安排非常不合理。牧野是都城的最重要的守衛,帝辛的部隊,不是打得東夷毫無招架之功嗎?他的正規部隊哪裡去了?為什麼不把正規部隊守在這裡,而要派一些俘虜來打仗?

    照理說,在上古時期,參與打仗的都是貴族和平民,奴隸是沒有權利去打仗的。所以,在牧野倒戈的,很大一部分可能並非俘虜,而是平民老百姓。

    如果老百姓都不支援帝辛,說明了什麼呢?難道能說帝辛國內政策很成功嗎?

    (東夷之戰)

    第二個問題,為什麼商朝的那些諸侯國,都會聯合起來,推翻帝辛的統治?

    商朝的諸侯國,與西周的體制是差不多的,也都是商朝征服了的那些部落,或者是臣服於周朝的那些部落組成的。這是在成湯建國的時候,就已經形成的機制,後來又經過了商朝幾代君王的發展,完全成熟。

    商朝和他的諸侯國之間的關係,與後期宗主國與藩屬國之間的關係是差不多的。宗主國並沒有完全擁有藩屬國,只是一種名義上的擁有。但如果宗主國和藩屬國關係搞得好,兩國之間可以一直能夠保持和平。

    帝辛的時候,姬發能夠把那麼多諸侯國聯合起來,一起反對帝辛,只能說明,帝辛做得非常差。而事實上,東夷原本就是商朝的藩屬國,在帝辛的時候,關係搞得非常僵,最後帝辛甚至帶著軍隊去把東夷滅了。他這一動作,其實就打破了宗主國與藩屬國之間的地緣平衡,周部落等諸侯國當然不滿,當然要聯合起來反對他了。

    (比干劇照)

    第三,為什麼帝辛家族的人都會反對他,對他表示強烈不滿?

    帝辛所遭遇的反抗,不僅僅是國內的百姓,不僅僅是諸侯國,還有王室成員。大家對他的做法都非常不滿。比干是帝辛的叔叔,他多次勸諫帝辛,最後被帝辛給殺掉。微子和箕子,也都不滿帝辛,微子甚至反過去聯合周部落,最後被周封國為宋。箕子逃到朝鮮,建立箕子朝鮮。

    有人說,帝辛遭到比干和微子、箕子的反對,是因為當時商朝的傳位制度是兄終弟及。本來帝辛的父親帝乙去世後,應該由他的兄弟們來輪番當王的,帝辛強佔去了,所以其他人不高興。

    就算是這樣,也說明帝辛是造成商朝動亂的根本原因。如果沒有他破壞王室的王位繼承製度,也不會發生後面的悲劇,商朝也不會就此滅亡了。

    對上面三個問題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帝辛滅東夷,引發諸侯國偷襲後院,只是現象,並不是本質。本質就是帝辛亂政。要想洗白帝辛,顯然是辦不到的。

    (參考資料:《史記》《竹書紀年》)

  • 9 # 東北虎24517108

    這麼理解是完全錯誤的,因為商周時期,社會和普通人印象不一樣,大多數人關於商周的很多觀念是錯誤的,

    第一,商人是真正的奴隸社會,商人非常殘忍血腥,把人命當畜生,烤人活埋人殺人都是平常事,

    第二,商朝統治範圍內有無數的小國小部落,不是商人也不是周人,西周也是,有無數的小國,看看西周地圖就知道,八百國都是少說,

    第三,舉一個不是周人也不是商人的小國例子,清華簡《楚居》,描述了楚國人祖先,他們和周人不是一族也不是商人,是祝融後代,幫助周滅商,勝利後,周分封楚國祖先在偏遠的楚地,楚國祖先遷徙很遠很遠去領取土地,路上死了王后玼麗,他們的王比熊(錯字請忽略)用荊條下葬王后,在路上沒有棺材沒有能力挖墓,他的兒子熊麗(各取父母一字)終於走到分封地方建立國家,為了紀念苦難歷史,國家取名荊國紀念他媽是荊條下葬的,荊就是楚,這就是楚國的歷史,

    請注意,1,楚國人不是周人,幫助周人打商人,周是團結了很多小國小部落聯合攻擊商

    2,楚國人勝利後,被分封到非常遠的地方,鞏固周邊境

    3,楚國人不是商的諸侯,跟隨周滅商

    第四,周並不是商的諸侯,詩經清華簡等等文獻資料都能證明

    第五,實力懸殊,詩經中描寫了,周是突襲,商朝軍隊在外征戰,所以周勝利後,依然要分封商人,當諸侯,商人後來又有蔡伯造反,鎮壓後,依然還有分封商人,宋國就是商人後代,為什麼?商人還有軍事實力啊!

    就是這樣偷襲,商人還能拿出七十萬軍隊(史記寫的)但是我估計是司馬遷瞎掰,十幾萬還可能,

    第六,如上所述,突襲,但不是突然變臉,之前就會盟要攻擊商。

  • 10 # 白石61

    戰爭者鬼道也。沒有時間地點等所限制,一切為了取勝為原責。沒有趁誰不趁誰的時候。只要把對手打敗就是最高的政治。一些遵巡守舊的文人,為了替商朝變護。編出了這個話題。

  • 11 # 使用者3214556909714

    有一定道理,但是得分開看!

    首先是你得拋下兩千年以來的儒家道家法家釋家的倫理道德觀念,然後再回來看待周代商而立的事!

    趁虛而入假設為事實,帝辛於國是文韜武略的好帝王也假設為事實,咱們再來分析商的奴隸制社會。商人信奉的是巫卜之道,而且人也是不一樣的,奴隸和貴族人口肯定是奴隸多貴族少,而且商傾全國之力爭東夷,軍隊不可能只有貴族,奴隸肯定是佔大多數的,這點很重要!

    再說殉葬,商人人命不值錢,殉葬也有貴族,而且一個貴族可以等於一百個奴隸,你是不是覺得殺貴族很值?完全不是那麼回事!如果殉葬要有定額限制呢?而且要從下到上進獻呢?如果人也是貨幣呢?周代商這事就又變性質了!說大了,再回來!你跟商軍隊裡的奴隸說跟我吧,跟我不用殉葬,還有飯吃。就像革命區打地主分田地似的,反正也不是我的,削減他人利息分配他人,我只要政權,對我又沒什麼損害!你認為商的奴隸在牧業之戰時會不會倒戈?

    而且打了這麼個打仗,奴隸主肯定也起了不少,回去也得殉葬,沒死在東夷人手裡也得死在奴隸主手裡!左右都是個死,你是死是活?

    商信鬼神,巫卜殉葬多!周信禮樂,不好總結,參考春秋五霸打仗的例子,能說相聲!

  • 12 # 彫y

    有這個說法。

    《左傳》雲:“紂克東夷而隕其身”。文王七年,姬昌死,武王立,以明年為武王八年。武王九年,車載文王木主觀兵於孟津,會盟諸侯。武王十年十二月起兵伐紂,武王十一年一月底渡河,兵指朝歌(今河南淇縣),一路急行軍,於二月初至牧之南,與商軍激戰一日,商軍大敗,紂王帝辛自焚,武王入朝歌梟其首以奠文王。

    從上述武王克商過程看,“紂克東夷而隕其身”確有其事。首先,武王九年觀兵孟津而未伐紂確有麻痺殷商之嫌;其次,武王伐紂大約經兩月,先由鎬京至孟津,渡河後攻朝歌,都是採用急行軍的方式,自然有一種中央突破,乘虛而入的意思,那只有一個可能,就是殷商內部“克東夷”而兵力空虛。但是,這只是武王克殷的一個因素。

    周族自太王公亶父遷於岐下,便與商族敵對。傳聞商王武乙被雷擊死於渭河流域,但實際上有可能是被周族擊殺於此。至公亶父的小兒子季歷為周族族長,在名義上臣服商,商王封其為“牧”,始在西方擴張勢力。至季歷子姬昌即位,襲父業,商王封其為西伯,管理西方二百餘諸侯。姬昌於西方的擴張引起了商王的恐慌,在姬昌朝覲時囚於湵裡,後在呂尚、散宜生等的運作下被紂王釋放,歸國後正式即王位,扯起反商大旗。

    上述所言,可知在文王稱王時,殷周已對立,周已有抗衡商的實力。

    而與之對應的是殷商的衰落。殷之盛於武丁時,其都安陽殷墟,當然原有之鄭州商城在其控制之下,另有近時發現之湖北盤龍商城,可知殷商控制著晉南、河南、湖北北部等。而自從紂王的父親遷都朝歌,就已經意味著黃河南岸土地的大片失控。周時,設三監於殷故地,沒一個是在河南中南部的。庸、蜀、羌、髳、微、彭、濮等族投入周族,這是商在戰略上的巨大劣勢。

    故言:“紂克東夷而隕其身”確有其事,但不能擴大其作用。

  • 13 # 紳士7456

    所謂的歷史都是有作者強烈的價值取向的。現在很多新穎的歷史觀點都是把前人歷史中的傳統道德觀念導向抹殺掉,試圖製造更有利於自己的社會普世價值觀!

  • 14 # 5246388257

    助紂為虐,歷史已經定義,幾千年來的定義,你現在才洗白,古人比你早都沒洗白!說白了就是周天子,注意,這是中國第一次稱正統國君為天子,也有了合法性,說明來自陝西的是正統

  • 15 # 內求安己

    “趁其不備,攻其不意”,所謂,“以奇用兵,出奇制勝”。

    商紂王(帝辛)征伐東夷,是存在爭議的。

    《左傳》昭公四年,載曰“商紂為黎之搜,東夷叛之”。

    《左傳》昭公十一年,載曰“紂克東夷而隕其身”。

    話說,紂王在“黎國”舉行軍演,東夷部族拒絕參加。一怒之下,商朝就對東夷用兵。結果,東夷人頑強抵抗,打起了持久戰。此時的紂王,越發的荒淫無度。殺了勸諫的王叔“比干”,來看是否有“七竅玲瓏心”。另外一位王叔“箕子”見狀懼怕,裝瘋賣傻,但還是被紂王抓到囚禁起來。

    “太師疵”、“少師疆”抱著樂器來投奔“周”。周武王頓覺“內外時機成熟”,隨在姜尚的建議下,果斷起兵,於“孟津渡”會盟諸侯,攻伐紂王!

    紂王聞訊,慌忙組織“囚徒、奴隸”七十萬對抗。在牧野展開對決,由於“紂王”的惡行,拼湊的“臨時軍”紛紛倒戈。所以,周武王的義軍不費吹灰之力,就勝利了。紂王奔走“鹿臺”,堆滿寶物自焚了,兩名寵姬也上吊了。

    僅用一天時間,就推翻了舊王朝的統治。這在中國改朝換代的歷史上,是最快速的,也是絕無僅有的!

    “用最小的成本,獲取最大的利益。”

  • 16 # 至樂無如讀書

    有人認為周伐紂滅商,是趁商戰東夷偷襲成功,此話差矣!在文王時代周已三份天下有其二,周已滅掉了商跟前的黎國等,剪除了商的羽翼。在此等嚴峻形勢下,竟然沒有引起商紂的重視,所以商被滅也就很正常了!

  • 17 # 歷史哨聲

    武王伐紂成功三個背景:商軍主力不在、商朝貴族背叛引導、急行軍偷襲

    商軍主力不在的依據:

    1、商軍人數雖然多,但並非商軍主力,而是由奴隸或者淮夷戰俘組成,這是牧野之戰商軍為什麼無心作戰、士氣衰落,反戈或是敗退的原因。

    2、根據王國維的考據:在2月27日周軍進行牧野戰鬥後,分別擊敗商朝援軍:3月1日方來(惡來)軍,3月6日越戲國軍,3月15日靡集軍,3月18日豕韋軍,4月4日磿、宣方、蜀等軍等。

    即:在牧野戰鬥後,周軍還擊敗了來援的5支商朝軍隊。如果商軍抵抗多3-4天,援軍就到了。

    商朝貴族背叛引導

    關於商朝貴族背叛,《史記 周本紀》記錄:

    “太師疵、少師彊抱其樂器而餎周。”

    這是光明正大逃跑的。還有暗地裡引導周軍的——微子開。

    武王伐紂後,商王由武庚即位,商國依然存在——周武王為什麼要另外封開在微呢?原因就在於微子開的帶路功勞。

    急行軍偷襲

    周武王偷襲的依據:

    周武王兩次出軍:第一次半路而回,當時商朝並沒有發生叛亂;第二次出軍時,商朝貴族投奔周國,周武王得以瞭解商朝內部情況,更有微子開的實時情報,得以趁商軍主力不在而偷襲。

    周武王急行軍的依據

    1月26日,周武王從豐鎬率軍出發;2月21日周軍渡過黃河;2月26日晚周軍到達牧野。

    從豐鎬到孟津的黃河,距離是344公里,周軍只用了27天,日均行軍13.23公里;

    從孟津渡過黃河到達牧野(今河南省新鄉市)距離是130公里,周軍用了6天,日均行軍21.67公里。

    周武王第一次出軍到孟津渡目的是觀察商朝形勢和投石探路。第二次出軍,因為有了經驗,行軍速度就快了很多。但在渡河之後,行軍速度加倍,用星夜兼程來形容絲毫不過分。

    周軍出發時以13.23公里每日的速度行軍、渡河後更以21.67公里每日的速度行軍,足以說明周軍急行軍偷襲。

    周軍能夠在渡河進入商國後加速行軍必須要有兩個條件:

    1、必須有人做嚮導,否則不要說走路,就是方向都有可能迷路;再者,能夠不被商國所發現,沒有人做嚮導可能嗎?

    2、知道商朝首都朝歌兵力空虛,才會急速行軍,利用這個空隙。

  • 18 # 終南高揚

    1、問這問題的人對“武王伐紂”之前的幾十年的商周關係並不瞭解,才會說出這句話,企圖替商紂王尋找解脫。

    武王又不傻,怎麼可能靠運氣去打。

    2、實際上,在“武王伐紂”之前的數十年時間裡,西伯周文王已經替武王鋪好了所有的路,如果不是自己死的太早,伐紂這種事估計都輪不上武王。

    3、周的領土開拓從季歷就開始了。季歷是古公亶父的三兒子,他大哥二哥建立了虞國(山西平陸),周憑藉虞國向山西地區拓展比較容易。

    季歷和中原的“摯”過通婚,爭取了商朝任姓諸侯的支援。文王就是通婚的結晶。摯在今天的河南省。

    這兩招就已經將商朝的首都形成了一個包圍圈,等於是殷商的南部和西部已經成為周的努力範圍。而且,文王是人家河南女兒生的孩子,外甥孫。

    4、周利用殷商的戰略授權,奉命替商去剿匪,收拾了戎狄,季歷伐鬼方,就是在陝北和山西北部。

    而因為殷商國力衰退,不只是北方的諸侯國造反,南方的諸侯國也乘機入侵中原。東夷分遷淮岱,漸居中土。

    估計這句話也是很多人認為導致“商朝軍隊不在家”的主要原因。

    季歷征伐鬼方後,還征伐了燕京戎,還被殷商授為“牧師”,就是諸侯長這樣的職務。

    5、等到季歷被(文丁)殺,長子文王昌即位。

    這時候的“周”已經是完全“功高蓋主”的跡象。於是文王就被軟禁了。文王叫西伯,就是西方諸侯長。

    文丁讓季歷抵禦戎狄入侵,紂命文王為西伯,想利用他征服其他反叛的諸侯,這是削減其他諸侯最好的方式。可惜沒想到文王在這樣的授權下,反而更加壯大。

    “帥殷之叛國以事紂”,東征西討,真正的勢力範圍反而越來越大。

    6、文王的勢力範圍實際上已經到多大了?周文王已經“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謂至德也”。文王晚年,“合六州之眾”就是這意思,九州三分其二。

    文王對待諸侯採取“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為“虞國、芮國排憂解難,伐於(邘邰),伐密須,伐崇(嵩山周圍)……伐犬戎是為了解決後方安全。

    7、這已經就將殷商形成了包圍圈。然後,又伐黎(長治附近),伐耆,伐飢……

    再不多說了,到現在距離殷商的都城只有二百多里路。已經形成了實際上的包圍。

    8、滅崇之後,文王遷都於豐,到西安了。明年西伯崩……死的太早了,如果不是死的太早,說實話,“武王伐紂”就變成了“文王伐紂”。為啥,因為實際上是軍事實力和社會管理已經形成了絕對的優勢。

    9、至於“武王伐紂”時殷商軍隊沒在家……這種理由,說的並沒錯,當時軍隊在蘇北打仗。但武王出兵前後一個月時間,軍隊從徐州回來的路程比西安到安陽的路程要近一些。也就是軍隊調回來是來得及的。

    10、個人認為,周調遣軍隊東征西伐在當時已成常態,這才沒有引起紂王的恐慌。而實際上“周”的軍事動員組織能力已經非常強大了,其勢力實力應該僅次於商紂王。

    估計,商紂王最沒有想到的不是軍隊戰鬥力,而是周對商的瓦解能力。

    周的瓦解能力過於強大,導致商軍民反戈。再加上“周”解決了周邊小諸侯國,早已做好了充分準備,讓紂王無兵可調。

    11、這個準備,“周”至少花了五十年。

  • 19 # Hxh1970120309

    是非恩怨分明,多年的積累。

    國與國,人與人之間的拼搏。

    沒有什麼投機取巧的機會。

    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

  • 20 # 二十一世紀新搜神記

    節省時間,就說說幾個關鍵點。

    先說說結論:被抹黑的不是紂王,而是周武王。

    第一點,東夷怎麼就外族了?

    要洗白紂王多半就是依據這一點。偉人不是說過嗎?紂王對國家統一有功!

    問題政治家不一定是考古學家,雖然考古學家聽你的,但他們的研究成果還是在那裡。如果紂王對國家的版圖有功,東夷就是外族人。然而中國上古的幾位著名人物,后羿、舜、伯益都是東夷的,怎麼好好的就外族了?更有甚者,按現在的考證,商人也源於東夷,因為他們有共同的“鳥圖騰”(玄鳥生商)。更進一步紂王也沒徹底征服東夷。他也不是第一個徵東夷的人,之前夏朝,中央王朝和東夷的戰爭就已經開始了。後來反而是西周歷代王前赴後繼,完成了這項偉業。所以所謂“徵東夷”最多可以算是中華民族的內戰,有些人雙標得厲害。現在岳飛都不算“民族英雄”了,紂王卻對中華民族有“大功”了。而對死在征戰途中的周昭王,人們卻冷嘲熱諷,甚至提都不提。這真是區別對待。

    就算在商朝內部,紂王的“武功”也不算突出,和他爺爺武乙,父親帝乙都相去甚遠。為什麼沒看到有幾個提到武乙、帝乙之名?因為他們沒案可翻啊。

    第二點,現代人“還原”的牧野之戰裡面其實很多臆想。如果說牧野之戰前面倒戈計程車兵真的是被俘虜的東夷人,那麼何以解釋在幾年後的三監之亂中東夷與想復國的商人站在反周的同一戰線?

    相對隨便就“轉化俘虜”的商人,這種差別真的可以?對於有記載的70萬朝歌守軍和30萬東征軍為什麼無語?要知道,有記載的周軍只有五萬。就算這“70萬大軍”縮水十倍,商軍人數還是在周人之上,何來“後防空虛”一說?而對那遠征的30萬商軍更是不敢質疑。因為那是甲骨的記載。可這個“30萬”也超越了春秋時代大部分國家軍隊的人數。

    說紂王好話的一個理由是所謂“叛徒論”,認為紂王所以亡國是因為朝歌出現叛徒。所謂“貴族造紂王的反”,就是這人與周人裡應外合,滅了商朝。而這叛徒還有名有姓,並且經過偉人認證,他是誰?就是紂王的親生哥哥微子啟。

    歷史真相發現者的理由如下:

    1、一母同胞的兄弟,弟弟君臨天下,哥哥只是個親王,肯定不滿。

    2、微子啟的封地與周人接近,肯定有往來。

    3、有記載微子啟在一次出使周國的活動中與周人簽訂了密約。

    4、 牧野之戰前,微子啟派膠鬲去聯絡周師,約定進攻時間。周武王擔心錯過時間,加緊趕路。

    5、商朝滅亡後,微子啟建立了宋國,受到周王的禮遇。

    看起來似乎鐵證如山,有動機有方法有結果。

    但其實經不起推敲。首先,皇帝的兄弟必定叛國?這就是個偽命題。周公怎麼說?李憲怎麼說?如果因為血統就是叛國理由,那和因為血統就是壞人有什麼區別?更何況,根據利益最大化,正常的人在弟弟身邊還還可以當個王兄,裡通外國只能異姓王,聰明如你,會這麼做?除非連個王兄都當不下去才會這麼做。可到底是什麼事?古書上說是因為紂王無道,現代說是觸動了利益。但你難道不覺得後者有點輕飄飄了嗎?一位王兄,會因為小小的利益問題叛國?可以參考玄武門,那是真的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而且既然事情都這麼僵了,紂王還把對方留在自己身邊以創造機會,這智商也是絕了。

    第二,同樣,地盤接近也不是通敵的理由。真要通敵在王城也可以。事實上牧野之戰時,微子啟就在朝歌。所以這其實不是理由,要說是理由,只是把其說成內應的理由。按現在流行的說法,周軍千里奔襲時,微子啟就是朝歌的內應。問題還是在於他為什麼要這麼做?簡直達到了地下黨的級別。要知道,如果他是內應,智商正常的話,就知道紂王隨時可以發現他,要他的命。是什麼讓他這麼有恃無恐?知道牧野之戰周人必勝?

    第三,記載有那份密約的書就是《呂氏春秋》,可靠不?因為那時已經是戰國末年了,商朝亡國已經有700多年,如果有人抹黑紂王,就沒人抹黑微子啟嗎?假檔案事件也不是現在才有的。至少比製造“酒池肉林”容易些。而且《呂氏春秋》這部書本來就是雜家,什麼內容都有,在戰國時代的價值可能也就等於《明朝那些事兒》,能夠看成確切的史書嗎?反正可信度不可能超過“酒池肉林”。

    第四,有關膠鬲的記載,同樣見於《呂氏春秋》,和前面提到的“微子定盟”一樣屬於孤證,同“酒池肉林”一樣是晚出的材料。但原文只是說商人一方派膠鬲來與武王交涉,沒說派遣者是誰。並不一定是微子啟,也有可能是紂王,因為很顯然,不管紂王這方的軍隊是常備的好,拼湊的也好,當武王一方趕到決戰地,他們已經嚴陣以待。而且絕對數量超過周軍。這還能解釋成“偷襲”嗎?而且“約戰”本來就是春秋之前的軍陣古禮,所謂“結日定地,各居一面,鳴鼓而戰,不相詐。”雖然後世沒采用了,但至少那個時代的古戰是遵循的。其中堅持這一套最有名的是宋襄公。但那時已經被嘲笑為愚蠢了。然而宋襄公的愚蠢正證明了這種戰爭其實是存在過的,而且為多數人接受。也許就是當時倒推二百多年前的牧野戰場上。膠鬲作為殷軍的一員來約戰,就是內奸?而且周軍的態度也值得玩味,如果是“偷襲”的話,居然因為行軍困難就想失約。這種情況在兵不厭詐的後世是不可能的,只可能存在講究“君子之戰”的那個時代。

    另外,沒有任何膠鬲與微子啟關係的記載,只是他們都被認為是商朝的“賢人”。但膠鬲的出身卻是個鹽販,是誰提拔他的,史書沒有載明,一般認為是文王。這當然讓紂王喪失可“不拘一格”用人才的好機會,要是膠鬲再為紂王戰死,對有些人來說就太好了。如果膠鬲再是“叛徒”,可以證明一件事,那就是即使出身不是貴族,也不願意為紂王賣命。

    最後,事實上微子啟不是宋國第一代國君,商亡時他已經很老了。當時他肉袒負斧拿著商王的宗廟的禮器去了周軍營,當然如果他是從牢裡面出來會合理很多。注意,我說的是叛徒身份的合理性。因為不是他不想跑,而是想跑跑不掉。問題是紂王關過很多人,就是沒關他。微子啟的舉動算是投降,開始周人也沒太重視他,等想起他時,微子啟已經死了。第一代宋君是他弟弟,紂王的另一個哥哥。宋國算是把商朝延續下去了。

    那個時代的人都迷信,真正敢和神權鬥爭的不是紂王,而是周王和姜子牙。因為在商人樹立了600年的思想體系中,商王就是神的化身,神的代理人。所以武王伐紂其實從頭到尾都是戰戰兢兢的。不吉的跡象多次出現,差點半途而廢了。但他們最終成功了。然而最後他們還是沒有將商人滅族,不能不說是神權統治的影響。

    但微子啟不一樣,對於這位與商朝中心最為接近,行將就木的老人,最簡單的邏輯,如果他真出賣了紂王,那麼以什麼面目去見死去的歷代先王?難道他是無神論者嗎?如果他不是,是什麼動機讓他叛國?

    史書上其實只說了紂王對和他有親戚關係的貴族又關又殺,還真的除了《封神演義》裡的“黃飛虎”外,沒一個起兵反對他。就算是“大內奸”“大叛徒”微子啟在《尚書》中也是以一副苦口婆心規勸的面目出現的。頂多就是被不聽話的弟弟頂撞了發兩句牢騷,說商朝要完了。就《呂氏春秋》裡說他是奉有道伐無道。而且相去七八百年,接頭的人,說的話都清清楚楚。可能嗎?

    所以有些東西不像偉人相信那麼絕對的。當然,人家其實也就隨口一說,自然有歷史學家幫他考證,如果與歷史真相不符,肯定是我才疏學淺,不知人心險惡,是吧?但如果你還相信微子啟是叛徒的話,這種不為祖先,不為子孫,都要為一個弟弟搞死另一個弟弟的精神是什麼精神?太無私了吧?

    現在翻案黨橫行,中國歷史上的英雄敗類都被翻了一遍,都當真就是你輸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榮耀20pro,v20和紅米k20Pro,哪個更適合打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