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雪雪spotlight
-
2 # 代量食譜
現在的人養生,經常會說這麼一句話,像皇帝一樣吃早餐,像大臣一樣吃午餐,像乞丐一樣吃晚餐。咱們不評價這種吃法有沒有道理,說說另一個話題,為什麼一天要吃三頓飯。其實古時候的人,不是像我們想的那樣,每天準時準點吃三頓飯,“一日三餐”其實是慢慢演變出來的,是一種文明馴化的過程。
比如,在最原始最古老的狩獵時代。人們打獵、採果子,食物來源不穩定,有上頓沒下頓,所以這時候的飲食肯定是沒有規律的,有時候一天吃好幾頓,有時候可能一天連一頓飯都吃不上。其實今天的嬰兒就重現了這個過程,餓了就哭著要吃的,吃完就睡,一天好幾餐,等長大了之後,跟著大人一起吃,才慢慢培養了規律的飲食。
有規律地進食,本身就是一個文明化規訓過程。孔子在《論語》中就說過,“不時不食”,第一個時是時間的時,第二個食是食物的食,往大了說,意思是吃東西要按照時令、季節來,什麼時候吃什麼東西;往小了說,在一個月之內,或者一天之內,也要按照合適的時間來安排飲食。
最早華人都是一日兩餐,這是個很普遍的現象。商朝的甲骨文記載,當時的人上午吃一頓,大概在7點到9點,叫做“大食”,大小的“大”,食物的“食”;然後下午3點到5點再吃一頓,叫做“小食”。有一種說法認為,到了漢朝,就已經有一日三餐了,但不是很普及。唐朝人也會在兩頓正餐之間吃一頓比較簡單的。宋朝沿用了唐朝的習慣,今天我們說的“三餐”,在當時的說法是“二膳”,膳就是“營養膳食”的“膳”。也就是說,古時候一般都是吃兩頓,中間不夠再加一頓。
另外,吃幾頓其實和階層也有關係。比如,古埃及的普通人,一般都是早晚各一頓,但有錢的古埃及人,就會在下午加一餐。中國也是一樣,漢朝的時候,皇帝每天四頓飯,貴族三頓,到了平民就變成了兩頓。這麼看來,三餐的演變和社會經濟發展也有關係。所以,在食物供應還比較匱乏的時代,能多吃一頓,就說明你經濟狀況好,或者社會地位高。
那一日三餐是怎麼普及的呢?從社會層面來看,在兩餐之間加一頓飯,原因可能有這麼兩個,一個是社會生產力提高了之後,食物來源更穩定;另一個是體力勞動需要補充能量,所以臨時加一頓,然後就慢慢固定下來,變成了每日三頓飯。這些條件,差不多到近代才能實現。
很明顯的一個例子是日本。日本傳統只吃兩頓飯,什麼樣的人吃三頓呢?和別的國家一樣,有特權的階層;還有一種就是需要幹很重的體力活的人。大概在17到18世紀,日本才慢慢普及三餐制。當時的體力勞動者消耗太大,兩頓飯不夠,所以就開始在早晚兩餐之間加一頓飯,慢慢就變成了午餐。
再比如英國,最早也沒有三餐的習慣。英語裡午餐這個單詞,直到18世紀才有今天午餐的意思,而且最開始,英華人也是在兩餐之間加餐,由於加餐吃的比較簡單,到下午就會餓,社交活動又要到晚上8點才開始。為了充飢,英華人會在下午4點左右喝茶吃點心,就成了後來的“下午茶”。
所以,一日三餐演變的歷史告訴我們,即使是那些生活中最平常的事物,也是漫長曆史程序的產物,甚至慢到讓你誤以為一向如此。現代社會標準的作息時間制度,也讓人們在差不多的時間點上有規律地吃飯。
最後,任何社會都有非正式的加餐,今天我們也有下午茶、宵夜,或許在將來的某個時候,下午茶和宵夜也會演變成正餐,沒準未來就不再是一日三餐,而是“一日五餐”了。
-
3 # 煮酒君
今天的人,大多一日吃三餐,但古人在很長一段時間,並非是一日三餐。
關於一日三餐的習慣起源於何時,在學界有不同的看法。一種說法認為,漢、唐兩朝是中國三餐習俗的創立和普及階段,漢初時,是兩餐與三餐制並行。
這兩種辦法相比較,三餐制無疑更具有優勢。從生理角度看,三餐制迎合了消化酶的活躍時間段,二是三餐制使得肝臟能夠為大腦提供充足的葡萄糖,三是人體消化系統的特點決定,使得三餐制更易於人體對食物的消化。古人不見得能夠從生理方面分析出這些東西,但三餐制的好處卻是立竿見影的,因此,三餐“擊敗”兩餐應是無疑問的。現在,我們來具體看看主流的兩種三餐制起源說法。
據《史記•項羽本紀》記載,劉邦欲關中稱王,激怒項羽,項羽下令“且日餉士卒”,施一日三餐以激勵士氣,以求一舉擊破劉邦部。劉邦得到訊息後,雖然不敢明面上與項羽翻臉,卻也將軍中的一日二餐改為三餐,並在不久後擊取“嶢關”。此後,三餐制便成為習慣,當然,如皇帝等特殊階層不在這個圈子內,皇帝坐擁天下,資源享用不盡,飲食多是一日四餐,而如佛門等則奉行“過午不食”的教條,行一日二餐之制。
另一種說法則認為,三餐制早在春秋戰國時代便已經形成。據考古發現,殷代甲骨文中有“大食”、“小食”之語,其義為早、晚的用餐時刻,類似於我們今天所用的“早餐”、“晚餐”,因此,殷商時期,人們是實行的兩餐制。而平民百姓或許有比王室更奢侈行三餐之人,但必定是鳳毛麟角,此處不做考慮。
到周代時,應該已經形成了三餐的雛形,尤其到東周以後,以鼎為鍋的貴族之間,應該已經實行了普遍的三餐制,據《周禮•膳夫》記載,“王日一舉,……王齊(齋)日三舉”,其中“舉”,義為“殺牲盛饌”(東漢鄭玄、唐代賈公彥注),連起來就是說,王平時殺一牲,早、中、晚吃三頓,齋期,則早、中、晚時分別殺牲而食。這種“王齊(齋)日三舉”的舉動在《論語•鄉黨》中被稱為“齊(齋)必變食”。這種記載,說明周時,至少是王孫貴族,已經開始了三餐制。
據《禮記•玉藻》記載,“皮弁以日視朝,遂以食,日中而餕”,其中“餕”就是指吃剩飯,即天子上完朝後,就吃早飯,中午則食用早上的剩飯。《戰國策•齊策四》記載,“士三食不得厭,而君鵝鶩有餘食”,其中“三食”即指“三餐”,《莊子•逍遙遊》中也記載了“適莽蒼者,三食而反,腹猶果然”,義為到近郊去的人,往返時準備個一日三餐也就夠了。由以上諸多記載,可見三餐制的形成頗早,推廣要略晚一些。
東漢班固在《白虎通》中提出“王者日四食”,“諸侯三飯,卿大夫再飯”,“庶人職在耕桑,戮力勞役,飢即食,飽即作,故無數”,雖然有些臆想的味道在裡面,但三餐成制卻是無疑問的。由是可知,三餐制在周時已經成制,推廣略晚,卻決非第一種看法的到楚漢之爭時才確立。
-
4 # 笙歌歸院落1
古人一天吃幾餐?回答:情況不一。據有關記載。古,有一曰有用三餐的。也有一曰用兩餐的。上層統治階級及上層達官顯貴,多見一曰用三餐或多餐。平民則不同,整個社會農業,牧業的時代侷限性,水平極為低下,食物十分匱乏,平民階級都以一曰用兩餐為主。就大多平民一曰吃兩餐,也不能完全吃飽肚子。在解放後,我家鄉地區,五十年代,六十年代,因燒柴極度困難,糧食也十分緊張、短缺,在相當長一段時間裡,依然是一曰吃兩餐,並限量,吃不飽。一一一現代的年輕人,別不相信。
-
5 # 蝦吃
古時候沒有早中晚三餐,只有兩頓飯,可以看成是“早飯”和“晚飯”。一天中的第一頓飯叫“朝食”,稱為“饔”;一天中的第二頓飯,也是最後一頓飯叫“餔食”,稱為“飧”。這就是朱熹《集註》中所說的“朝曰饔,夕曰飧。”人們白天耕作幹活,到了天黑便上床睡覺,完全沒有我們現在的夜生活和宵夜。
這種情況在宋朝發生了變化,宋朝經濟繁榮,百姓們的夜生活逐步豐富起來。宋朝取消了宵禁政策,人們可以出來逛夜市,大街上賣小吃的很多。這一時期,雖然人們的正餐還是兩頓,但是大部分人都會在晚上吃夜宵。宋朝皇帝在晚上喜歡喝羊肉湯,這個習慣還普及到了民間。
一日“三餐制”出現於何時?在流行“兩餐制”的先秦時期,已有人一天吃三頓飯。在夏商周三朝,普通百姓一天吃兩頓飯,以麻菽豆之類為主。諸侯天子吃三頓或者四頓,以黍稷麥粟為主。《莊子·內篇》有“適莽蒼者,三餐而反,腹猶果然”的說法,意思是,去郊外遊玩,帶足三頓飯,來回肚子都是飽的。但當時的“三餐制”只適用於有社會地位、家庭條件優越的貴族、富人才會一天吃三頓飯。
華人一日三餐的情況是從近代才開始的。鴉片戰爭以後,西方文化陸續進入中國,自然也包括一日三餐的習慣。在20世紀早期,一日三餐的習慣逐步普及,百姓在逐漸適應一日三餐的習慣之後,慢慢研製了各式各樣美味的佳餚和宴席。
-
6 # 文化星河
古人一日兩餐,朝食在日出之後,隅中之前,這段時間叫食時或蚤時,夕食在日昃之後,日入之前,這段時間叫晡時。
依據:朱熹《集註》中所說的“朝曰饔,夕曰飧”。而“朝食”對應現代的7時-9時,“餔食”,相當於現代15時-17時。
三餐是慢慢出現的,《清稗類鈔·飲食類》記載了清朝各地的飲食風俗,其中存在“南方普通日三次,北方普通日二次”的說法。
-
7 # 王松林
古代人一日兩餐。到了宋朝,發展到一日三餐,到清朝又恢復到一日二餐,民國初又成為一日三餐,一直到現在一日三餐成了定律。當然,還有一部分人一日四餐(加班加點吃個夜宵)。這些人還為數不少。
古代為什麼只要一日兩餐就夠呢?這主要是古代有嚴格的宵禁制度,不允許晚上在外面溜達活動,當然這也是為了維護社會秩序,便於管理。古人有聞雞起舞一說,不到六點鐘,老百姓就已經起床了,這個點也該皇帝早朝了,所以朝廷內的文武百官在四五點鐘就要起來穿戴整齊上朝。古人一般在上午九點多鐘才開始吃今天的第一頓飯,第二頓就在下午的三四點鐘,所以晚上睡覺的時間也比較早。
到了宋朝開始實行一日三餐。宋朝在歷史上算是一個相當繁華的朝代,出現紙幣交子,商業活動十分繁榮。宋朝取消了宵禁制度,並出現了夜市,這樣老百姓在下午吃飯過後,可以出去遛彎,逛街,散步。也是在宋朝,老百姓有了吃夜宵的習慣,很正常,逛街逛累了吃點東西嘛,所以人們也開始了一天三頓飯的生活。
到了清朝,又到了一日兩餐制度。發展到明清時期,皇權高度集中,達到了頂峰,統治者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加強了對百姓的思想控制,又恢復了之前的宵禁制度,加上那時候的海禁制度,商業發展的也是十分緩慢,老百姓又回到了一天兩頓飯的生活。這個變化可是不小,宋朝好不容易有了夜市,現在又搬出了宵禁制度,宵夜沒得吃,晚上又只能待在家裡了。
後來到了清朝末期,這時候西方的文化也開始慢慢傳入中國,一天吃三頓飯的習慣又興起了,並固定了下來,現在一日三餐的飲食習慣也就流傳了下來。
現代人工作忙,體力精力消耗大,一日三餐提供的熱量還不夠,有些人養成了吃夜宵的習慣。
俗話說:"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的慌",這是有道理的。人們吃飯一定要一日三餐,頓頓都要吃,而且,還要搭配,那就是"早飯吃得好,午飯吃得飽,晚飯吃得少"?。
一日二餐,一日三餐。從古到今反反覆覆。以後,不知道一日幾餐。
-
8 # 潮哥1495582530712
古人一日兩餐,朝食在日出之後,隅中之前,這段時間叫食時或蚤時;夕食在日昃之後,日入之前,這段時間叫晡(bú)時。日入之後是黃昏,黃昏以後是人定,人定以後是半夜,半夜以後分別是雞鳴和昧旦。
-
9 # 漳河南一身正氣
古人一般人一日兩餐,生活環境造就的飲食習慣,前幾年的中國鄉下還有這種情況,傳統文化和傳統美德中華民族儲存的最好!
-
10 # Sad向陽花
題主你好,這個問題我來答。
要說起古人一日幾餐的話題,從當時不同的階級來看,可以分為以下兩種:
貧窮百姓,一日兩餐從先秦到民國,很多百姓都是一日兩餐制。就算到了如今很多貧困地區也是一日兩餐(如下圖),
據《墨子》記載:“餔食皆於署,不得外食。”餔是第二頓飯,《說文解字》解釋“餔”為“申時食也”,就是在下午四點左右吃第二頓飯。
朱熹《集註》記載:“朝曰饔,夕曰飧。” 飧(sūn):即晚飯,饔(yōng):即早飯。
其實,一日兩餐制的流行也體現了封建王朝“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的特點。
王權富貴,一日三餐與貧民“一日兩餐”不同的是,富貴人家一般都是“一日多餐”。
據《逍遙遊》記載:“適莽蒼者,三餐而反,腹猶果然。”這也說明在先秦時期人家都是“一日三餐制”,但也只限於富貴人家。
其實到了南宋,由於海貿的開通,經濟發展迅速,“一日三餐”制已經開始流行了,但也只是富貴人家。
清朝時期,乾隆爺曾說過:“爾漢人一日三餐,夜又飲酒。朕一日兩餐,當年出師塞外,日食一餐。”可見,到了清朝城市的人群基本上可以實現一日三餐。
到了現代,雜交水稻的出現基本上解決了吃飯問題,不得不說,袁隆平在古代是可以被封神的存在啊。在這裡,我想祝願袁老身體健康,舊疾當愈,長安 常安!
-
11 # 看經典品百味人生
古代習俗是一日兩餐,三餐的習慣大約從近代開始。
古人飲食的習慣: 古人一日兩餐,第一頓飯叫朝食,又叫饔。古人按太陽在頂空中的位置標誌時間,太陽行至東南角叫隅中,朝食就在隅中之前,那個時刻叫食時。
依此推測,大約相當於上午九點左右。《左傳·成公二年》寫齊晉鞌之戰,齊侯說:“餘姑翦滅此而朝食!”意思是晉軍不禁一打,天亮後交戰,待消滅了晉軍也誤不了“朝食”,其傲視對方、輕敵浮躁的神態躍然紙上。
《史記·項羽本紀》寫項羽聽說劉邦要獨霸關中,於是大怒,說:“旦日享士卒,為擊破沛公軍!”旦日是一大早,太陽剛剛露出地平線,這時本不該吃飯。項羽的意思是半夜做飯,天一矇矇亮就“享士卒”,早早進軍,早點把劉邦消滅。
一句“旦日享士卒”集中表現了他急不可耐的心情。 第二頓飯叫哺(bǔ,補)食,又叫飧(Sūn,孫)。一般是申時(下午四點左右)吃,所以《說文》說:“哺,申時食也。”(從段玉裁改)《淮南子·天文訓》:“日至於悲谷(傳說中的西南方的大深谷),是謂哺時。”《後漢書·王符傳》:“百姓廢農桑而趨府廷者,相續道路,非朝鋪不得通,非意氣不得見。
”朝指朝食時,哺指哺食時。在這個意義上後來寫作晡(bū,補陰平)。宋玉《神女賦》:“晡夕之後,精神恍惚。”哺由表示晚餐引申為表示一般的吃,《楚辭·漁父》:“眾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醨(lí,離。薄酒)?” 飧,《說文·新附》作餕,“食之餘也”。
前人把二字割裂開看,未得其解,其實若從古人飲食習慣上考察問題就清楚了。古代稼穡艱難產量不高,取火不易做飯費時,因此晚餐一般只是把朝食剩下的(或是有意多做的)熱一熱吃。《說文》:“饔,孰(熟)食也。”意思是現做現吃的飯,這就意味著與之相對的飧是食之餘,否則單說饔是熟食,難道飧則生食不成?《公羊傳·宣公六年》寫晉靈公派勇士刺殺趙盾,“人其大門,則無人門(守門)焉者;人其閨(小門,即二門),則無人閨焉者;上其堂,則無人焉;俯而闚(窺)其戶,方食魚飧。勇士曰:‘嘻!子誠仁人也……子為晉國重卿,而食魚之飧,是子之儉也。…根據《左傳》所載,知勇士是一大早去的,晨食魚飧,即頭天晚上吃剩的魚。這確乎不是一國之正卿所當食,所以勇士歎服其儉。
《左傳·僖公二十五年》:“昔趙衰以壺飧徑從,餒而弗食。”既言飧,那麼趙衰帶的是剩飯,這正是一個逃亡者行路時的飲食。現在晉、冀、豫幾省交界的山區還保留著這種每日兩餐、晚餐吃剩飯而不另做的習慣,且多為稀飯。晉東南稱之為酸飯,其實剩飯並不酸,酸即餕的音變。 饔飧既然是一天中的兩頓正餐,因而也就可以泛指飯食。
《孟子·滕文公上》:“賢者與民並耕而食,饔飧而治。”饔飧在這裡即指自己燒飯吃。 因為一日兩餐,又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因此古人沒有睡午覺的習慣。
《論語·公冶長》:“宰予(孔子弟子)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Wū,烏。塗飾)也,於予與何誅(責備)?”為什麼學生白天睡個覺孔子就生這麼大的氣?因為“晝寢”必在兩餐之間,吃了睡,醒了又吃,不久日落又該就寢,這一天將什麼也幹不成了。
-
12 # 名人史海觀心閣
古人一日只吃兩餐:第一頓飯叫朝食,又叫饔(yōng)。相當於現代的上午九點左右;第二頓飯叫哺(bǔ)食,又叫飧(Sūn)。相當於現代的下午四點左右。依據如下:
宋鎮豪《夏商社會生活史》:“商代人為兩餐制,一餐是在上午進之,約當今7-9點間,稱為‘大食’,一餐在下午,約當今15-17點間,稱為‘小食’,兩餐就食時間約定俗成,又被納為時辰專名。”到了兩宋時期,人們依然“每天僅早晚兩餐(二膳),官員士人概不例外”。即使貴為宰相,每天也是早晚各一餐。
明代時,人們還是延續前代每日兩餐的習慣。
李樂《見聞雜記》卷六中記載:明洪武年間,宮中的飲食也相當儉樸。即使御膳,也只是在奉先殿日進二膳。清代時期,清宮檔案所藏乾隆南巡的膳單,乾隆帝每天也只吃早膳、晚膳兩頓正餐。曾根俊虎《北中國紀行·清國漫遊》記載,從西北到東北、江淮等各地,乃至古代其他國家,一日兩餐都是非常普遍的情形。當然,在不同的地區,對兩餐的時間會有一些區別。下面來分別說說古人的早餐和晚餐:
朝食、饔自古以來,古人就依據太陽在頂空中的位置來標誌時間的。太陽行至東南角時,被稱為“隅中”,在隅中之前就是吃早餐的時間,也叫“食時”。也相當於我們現在的上午九點左右。
《左傳·成公二年》寫齊晉鞌之戰時,齊侯說:“餘姑翦滅此而朝食!”意思是晉軍不禁一打,天亮後交戰,待消滅了晉軍也誤不了“朝食”,這說明了他沒有把敵方放在眼裡。打完這一仗,還不耽誤咱們吃早餐。
《史記·項羽本紀》寫項羽:“旦日享士卒,為擊破沛公軍!”“旦日”是指早晨太陽剛剛冒出地平線的時候,這時本不該吃飯的。但項羽那時聽說劉邦要獨霸關中後大怒,於是讓伙房半夜就開始做飯,天一矇矇亮就“享士卒”——早早吃飯、早早進軍,好早些把劉邦消滅掉。
哺、飧《說文》:“哺(bū),申時食也。申時,現在的下午四點左右,是人們開始吃第二餐的時間。
《淮南子·天文訓》:“日至於悲谷(傳說中的西南方的大深谷),是謂哺時。” 《後漢書·王符傳》:“百姓廢農桑而趨府廷者,相續道路,非朝鋪不得通,非意氣不得見。” 《孟子·滕文公上》:“賢者與民並耕而食,饔飧而治。”饔飧在這裡即指自己燒飯吃。 因為一日兩餐,又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因此古人沒有睡午覺的習慣。
《公羊傳·宣公六年》寫晉靈公派勇士刺殺趙盾,“人其大門,則無人門(守門)焉者;人其閨(小門,即二門),則無人閨焉者;上其堂,則無人焉;俯而闚(窺)其戶,方食魚飧。勇士曰:‘嘻!子誠仁人也……子為晉國重卿,而食魚之飧,是子之儉也。這段歷史記載的是:刺客勇士是一大早去趙府準備刺殺趙盾的,卻發現趙盾“晨食魚飧”,指趙盾的早餐僅僅是吃頭天晚上吃剩的魚。這樣儉省的生活習慣,和趙盾的一國之卿的高位並不相符,刺客也被趙盾的勤儉作風感動了。
古人一日兩餐的原因古人為什麼要規定一日只吃兩餐?我們先來看看古人的飲食習慣:
由於古代稼穡艱難、產量不高,取火做飯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晚餐一般只是把早晨多餘的食物(剩下的或是故意多做出來的)熱一熱就吃。像上面提到的趙盾,第二天早餐還在吃昨晚的剩魚,也當真是極度節儉了。
《論語·公冶長》:“宰予(孔子弟子)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Wū,烏。塗飾)也,於予與何誅(責備)?”這段歷史記載的是,孔子的一名弟子在白天睡覺,被孔子發現後,孔子非常生氣,指責他“朽木不可雕”,這是因為孔子認為:你用兩餐之間的寶貴時間去睡覺,一會吃了晚飯又該休息了,這一天你還能做什麼正事呢?在先賢孔子來看,浪費時間,就等於是“犯罪”。可見,古代人之所以要規定一日兩餐,另外一個原因就是為了可以多做一些事。
也因此,孔子在《論語》中才要強調“不時不食”:不到適當的時間點就不能吃飯。
-
13 # 小熊貓看歷史
中國的飲食習慣根據生產力的不斷髮展以及不同朝代的政策關係,有一個變化的過程。
一、商周秦漢時期,普通人家以兩餐為主,貴族有三餐制
原始社會沒有按時吃飯的說法,那時候人們都是餓了就去尋找食物,經常吃了上頓沒下頓。最遲在商朝,華人開始定時吃飯。
到先秦時期,早晚“兩餐制”已經在平民中固定下來,古人將前一頓飯叫做“朝食”,又稱為“饔”;最後一頓飯叫做“餔食”,稱為“飧”。朱熹在《集註》中記載“朝曰饔,夕曰飧”就是指的這兩頓飯。
有個問題是古代沒有鐘錶這樣可靠的計時工具,如何判斷吃飯時間?他們主要是透過觀察太陽的位置,太陽移至東南方的時候稱作隅中,朝食就在隅中之前,大致相當於上午九點。餔食則要等到在太陽移動到西南方向,此時也叫申時,差不多是下午四點。
兩餐相比,朝食是更重要的主餐,因為是現做的熟食,同時也更為豐盛,餔食則大多是朝食剩下的食物。類比於今天,朝食更像是起到了現在午餐的作用。
但是兩餐制並不是絕對的,戰國時在一些貴族當中已經開始流行三餐制。《戰國策·齊策四》記載:“士三時不得饜,而君鵝鶩有餘食。”這句話意思是普通計程車階層一天三頓飯都吃不飽,而你的鴨鵝還有剩的。根據《周禮》和禮記的記載,周王和各諸侯也是一日三餐,分別為朝食、日中和夕食。
二、隋唐宋時,三餐制開始普及
隨著生產力不斷進步,“三餐制”在隋唐時期逐漸普及開來,普通民眾也開始一日三餐,午餐變成了一天的主食。在唐詩對午餐也有很多描述,比如賈島的“林下中餐後,天涯欲去時”,白居易的“朝眠因客起,午飯伴僧齋”。
到了宋朝,儘管軍事實力相對孱弱,但是宋朝的經濟十分發達,還取消了宵禁政策。在一日三餐之外,夜宵也開始流行起來,很多百姓家裡都是一日四餐。
三、明清時期恢復宵禁政策,兩餐制重新成為主流
元朝恢復了宵禁政策,明清延續了這一政策。沒有了夜生活,人們的吃飯時間也提前了,於是人們又開始迴歸兩餐制,皇帝也不例外,一天只有“早膳”和“晚膳”。
和唐宋相比,明清時期儘管糧食總產量大幅增加,但是人口卻增加的更多,每個人平均糧食佔有量反而不如唐宋時期。因此,從三餐制恢復成兩餐制也有糧食不足的原因。
到了民國時期,人們的勞動時間逐漸延長,生活習慣也發生改變,生活越來越豐富,晚飯越來越晚,一日三餐的飲食習慣重新被華人撿起並沿傳至今。
-
14 # 惠安文獻館
秦漢以前人們一天只吃兩頓飯。漢代以後,一日兩餐逐漸變為三餐或四餐。並且,三餐開始有了早、中、晚飯的分稱。
秦漢以前由於農業不發達,糧食有限,即使兩頓飯也要視人而待。《墨子·雜守》說,兵士每天吃兩頓,食量分為五個等級。第一頓稱“朝食”或“饔”,在太陽行至東南方(隅中)時就餐。第二頓稱“飧”或“食”,在申時(下午四點左右)進餐。
-
15 # 茶餘窺世
古代這時間就長了去了,上古時期缺乏文獻古籍資料考證,無法確定究竟是採取什麼餐制,原始社會由於食物稀缺,恐怕是有就吃,沒有就餓著。學術界現在能考證到的是:商朝是實行兩餐制。歷史學者董作賓《殷歷譜》中考證,商代是上午九十點吃一頓,名曰大食,下午四五點吃一頓,叫做小食。關於一日三餐制度什麼時候開始實行,學界一直有爭論,山東大學歷史學教授胡新生認為三餐制在中國春秋戰國年代便已存在,《戰國策》中也有記載:“士三食不得饜,而君鵝鶩有餘食”。華中師範大學歷史學教授姚偉鈞的《中國傳統飲食禮俗研究》中指出:漢唐是中國三餐制度習俗的確立和鞏固時期。唐朝賈島《送貞空二上人》:“林下中餐後,天涯欲去時”;白居易的《詠閒》:“朝眠因客起,午飯伴僧齋”。以上兩位詩人的詩句中出現了中餐和午飯,說明至少唐朝是有三餐制的。宋朝都城取消了宵禁,京城的夜市文化發展迅速。《東京夢華錄》裡記載:“集四海之珍奇,皆歸市易;會寰區之異味,悉在庖廚。花光滿路,何限春遊。蕭鼓喧空,幾家夜宴。”記錄的就是宋朝汴京的夜市景象,說明其時肯定是有晚飯甚至夜宵可吃的。法國漢學家謝和耐的《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國日常生活》中也記載,1250到1276年間,杭州人每天是一日三餐的,分早中晚三頓。不過即便是富庶的宋代,也僅僅是士族階層和京城富裕的市民階層,是實行三餐制度,京城以外和農村地區,依然是實行兩餐制。到了元明,朝廷恢復宵禁,又多實行兩餐制了。不過明朝江南地區比較富裕的地方,又實行三餐制。西南大學歷史學教授陳寶良《明代社會生活史》中考證:“明代江南人家,朝夕亭午,每天均以三餐為足。此外,又有上下午中間的點心。這種飲食習俗,不僅存在於官宦人家待客,即使工匠、傭夫之家,也是如此。”說明至少明朝的江南地區由於較富裕,是吃得起第三餐的。到了清朝,由於滿人入主中原,也同時把生活習慣帶入中原。滿人是一直習慣兩餐的,對漢人的三餐習慣頗為看不習慣。《清稗類鈔·飲食類》中記載,康熙曾對大臣說:爾漢人一日三餐,夜又飲酒。朕一日兩餐,當年出師塞外,日食一餐。另據清人錢泳《履園叢話·康熙六巡江浙》記載,上問雲:“吳人每日必五餐,得毋以口腹累人乎?”可見康熙對江浙地區的百姓一天三頓甚至五頓飯是相當不滿甚至嘲笑態度的。不過需要指出的是,當時的蘇州人只是一天三頓飯,外加兩次點心小吃。由此可見,清朝的主流是兩餐制,原因就是滿人的生活習慣被帶入中原,但在江南富庶地區,存在三餐制。綜上所述,在中國漫長的歷史中,由於經濟和物質條件的制約,兩餐制是長期佔主流地位。即便是唐宋和明清,也只是富庶人家和富庶地區的市民階層才吃得起第三餐。
-
16 # 圖文繪歷史
咱們現在是一日三餐,但古代可不是三餐,而是由無餐制慢慢演變為二餐制的。
遠古的人們,靠漁獵和採集為生,有了食物就吃,沒有食物就餓著,這是無餐制。
到了商代開始實行二餐制,這是源於出土商代甲骨文武丁記時表,也就是“十二地支”紀時法,裡面有“大食”和“小食”的記載。
大食在日出之後,隅中之前,隅中就是中午,也就是上午9,10點鐘吃早餐,也稱為大食;下午日入之前,也就是4,5點鐘吃晚餐,也稱為小食,一天兩頓。
當然二餐制僅限於普通老百姓,像貴族士大夫們,想吃幾頓吃幾頓,到了隋唐時期,糧食的增加,食物品種的繁多,慢慢出現了三餐制。
雖然出現了三餐制,但二餐制依然存在,直到現在,在陝西、東北等地區,上了年紀的老人們,仍保留著兩餐制的飲食習慣。
上午9、10點鐘吃早餐,完了出去幹活,中午不吃,下午3、4點回家吃晚飯,特別是冬天,天亮的晚黑的早,早飯和午飯間隔時間短,索性合一頓也簡單,再說糧食匱乏時代,能省則省。
現代社會,生活水平提高了,餐制也更加豐富,現在不僅是一天三頓,有的還搭一頓宵夜,更甚者還有下午茶,那就是一天五頓了。
-
17 # 無月文化館
館主來了,我是無月,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古人一日吃兩餐,分別是早上一餐,下午三四點再吃一餐。
其實現在也有很多老人繼續這種一日兩餐的用餐習慣。
古人云過午不食,現代很多人理解為過了中午就不再吃飯了,於是有些養生的人曲解了古人的意思,中午飽飽的吃了一頓之後,就不再吃晚飯了,一直餓到第二天早上。
其實古人不是這個意思,古人是說中午不吃飯,因為他們下午要吃。
而且古人睡覺很早,那時候沒有電燈,蠟燭油燈不是家家戶戶都點的起的。
太陽下山難之後,整個村莊都是漆黑一片,那時候可沒有路燈這種公共設施。
那時候城裡還有宵禁,總而言之,入夜之後,人們都呆在家裡。
那麼就早早睡吧,不想睡可以坐床上運動,所以古人生的也多。
而且古人睡的早,起來的也早,三四點就起來了。
不像現代人,玩個手機能玩到天亮,古人沒那麼多娛樂活動。
所以,其實古人生活作息、用餐規律都和現代人不同。
無月文化,品讀經典,品味文化
-
18 # 四川達州人
這個要分情況的。
周禮曰:天子一日四餐,諸侯一日三餐,庶民一日二餐。
所以皇帝,大臣,軍人,都是差距不大的情況。因為早朝點卯都是五點,因此早上三點就必須起床,顯然是不能吃飯喝水的,原因大家都應該清楚。
早朝點卯結束已經八點多,大家都才吃第一餐,然後工作到下午三點多,回家吃二餐就是四點多。此後收拾內務,然後八九點就得上床睡覺。因為明早依舊三點起床。
區別就在於,富裕人家會在兩餐中間或者臨睡前新增零食點心或者宵夜,大多就是一碗湯圓,稱呼為小食。
作為社會人口主體的農民也是一樣的,早上五點下地幹活。八九點回家吃第一餐,再幹活到十二點左右休息,四點多吃二餐,等太陽偏西涼快再幹到七八點回家,洗臉收拾也是九點睡覺。
因為過去農民沒有夜生活,點燈要用吃菜的油,還因肉食不足有夜盲症。吃東西之後還會睡不著,明早依舊五點起床。
三國時期,徐州等地出現了富裕庶民的三餐制,但不普遍。
到了宋代,因為市民階層興起,所以城市居民引領三餐制,早上八點左右吃早飯,中午二三點吃第二餐,晚上八點吃第三餐。原因就是餐飲娛樂業發達,又普遍沒有城市宵禁制度,娛樂場所開到三四點才休息。
明清時期基本又回到唐代以前的二餐制。
民國時期,經濟得到發展,城市居民普遍都是三餐,農村依舊二餐。哪怕八十年代還有很多二餐,主要原因就是物質不豐。
-
19 # 歷史也好玩
我們現在一天吃三頓飯,這是世界上普遍的做法,當然了,也有的國家或地區一天吃兩頓飯,非洲的很多地區一天只吃一頓飯,這個另當別論了。那麼我們華人在古代一天到底吃幾餐呢?現在的一天三餐又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
其實,古代中國對於一天吃幾餐有著嚴格的規定,不是你想吃幾次就吃幾次,一般的老百姓只能吃兩餐,只有皇帝才能一天吃四次。而且古代和我們現在有很大不同,那個時候沒有手機電腦、沒有電影院,晚上都有宵禁,不能隨便出門,所以老百姓一般天一黑就睡覺了,不像我們現在的年輕人,夜生活這麼豐富,還能夠熬通宵。
根據史料記載,秦漢及以前民間老百姓一天只吃兩頓飯,即早餐和晚餐;隋唐的時候,才逐漸形成吃午餐的習慣,自此一天吃三頓飯成為普通人家的用餐習慣,而且逐漸形成三頓飯定時進餐,之前什麼時候吃飯,沒有嚴格的時間概念。
漢朝的時候,宮廷裡是一日四餐,只有皇帝能吃四餐,這個時候,四餐制有著濃厚的等級色彩和禮儀特點,皇帝是天下的老大,自然要比普通人多一餐。老百姓一日兩餐,貴族是三餐,只有皇帝是四餐。透過進餐,以“別尊卑,分貴賤”。
到了宋朝,出現了很大的改變。大家知道,宋朝是中國歷史上極度繁華的一個朝代,宋代出現了紙幣交子,這個時候商業活動非常繁榮。而且宋朝不再實行宵禁,出現了夜市,和我們現在一樣,普通百姓下午吃過飯之後,可以出去逛街、遛彎、約會。老百姓有了出去吃宵夜的習慣,所以人們開始了一日三餐的生活,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宋朝的愜意生活,到了明清時期戛然而止。明清是皇權高度集中的時期,甚至達到了頂峰,統治者為了鞏固自己的皇權,又重新實行了宵禁,尤其是滿清時期,各種變態的限制開始出現,老百姓又回到了一天兩頓飯的日子,而且晚上就不要想著出去遛彎了,直接給你抓起來。
直到清朝晚期,西方的文化開始在中國流行,一天吃三餐的習慣才開始興起來了,並且就此固定了下來,直到現在。
-
20 # 大漢史談
導語: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中華民族幾千年農耕生活的寫照,在古代,平常百姓流行的飲食規律是由一日二餐逐漸演變成一日三餐,但這一切是由社會的發展狀況來決定的。無論是什麼時代,對於窮人來說是一日兩餐甚至一餐,對於富人來說是一日三餐甚至四五餐。
先秦、秦漢時期:《墨子·雜守》記載:斗食食五升。《孟子·滕文公上》記載:賢者與民並耕而食,饔飧而治。先秦、秦漢時期由於農業不發達,糧食有限,因此大部分人民只能一日兩餐,朱熹《集註》記載:“朝曰饔,夕曰飧”,勞作人民大約早上9點左右吃早餐,古人認為早餐不僅要吃飽還要吃的好,更重要一些,在下午三點到五點之間吃第二餐,一般就是早上剩下的食物熱一熱就吃了。
《戰國策》記載:士三食不得饜。《莊子·內篇》記載:適莽蒼者,三餐而反,腹猶果然。但是在流行兩餐制的先秦時期也存在三餐的吃法,當然,這裡的“士”和“莽蒼者”指的是富貴、王權之家,普通人家當然沒有那個條件一日三餐了。
《史記·項羽本紀》記載:劉邦欲王關中,曾怒下令:“且日享士卒”。秦漢時期,項羽為了激發士氣才下令士兵可以一日三餐,可以推測出平民百姓一日最多也就兩餐而已。
唐宋時期:賈島《送貞空二上人》:“林下中餐後,天涯欲去時”。白居易的《詠閒》:“朝眠因客起,午飯伴僧齋”。一日三餐的真正普及應該是在唐宋時期,中餐、午飯這類詞彙的普及就表明了這一點,當然,唐朝時期人民大部分還是推行兩餐制,只有家裡有親朋好友來訪或者逢年過節才會加上中餐。直到北宋時期,《東京夢華錄》記載:“至午未間,家家無酒,拽下望子”。意思是午時未到即下午三點之前就打烊了,可見北宋當時的市民階層還是沒有吃第三頓的習慣,而到了南宋時期,《夢梁錄》記載“杭城大街,買賣晝夜不絕。夜交三四鼓,遊人始稀;五鼓鐘鳴,賣早市者又開店矣。”描繪了繁華的夜生活,可見當時的大部分市民已經進入到一日三餐的層次了。
明清時期:《清稗類鈔·飲食類》記載:爾漢人一日三餐,夜又飲酒。可見當時的大部分老百姓已經一日三餐了。
其實,主流的飲食習慣從兩餐逐漸演變為三餐也體現了古代社會的進步過程,經濟社會的發展讓人民有能力承擔起一日三餐的經濟負擔,但是由於社會發展的不平衡和貧富差距,直到現在,兩餐制都有延續,但是我相信,隨著社會主義的不斷髮展,我們的國家會越來越富強,國家也有能力保障每個人民過上幸福的生活。
回覆列表
古代習俗是一日兩餐,三餐的習慣大約從近代開始。 古人飲食的習慣: 古人一日兩餐,第一頓飯叫朝食,又叫饔。古人按太陽在頂空中的位置標誌時間,太陽行至東南角叫隅中,朝食就在隅中之前,那個時刻叫食時。依此推測,大約相當於上午九點左右。《左傳·成公二年》寫齊晉鞌之戰,齊侯說:“餘姑翦滅此而朝食!”意思是晉軍不禁一打,天亮後交戰,待消滅了晉軍也誤不了“朝食”,其傲視對方、輕敵浮躁的神態躍然紙上。《史記·項羽本紀》寫項羽聽說劉邦要獨霸關中,於是大怒,說:“旦日享士卒,為擊破沛公軍!”旦日是一大早,太陽剛剛露出地平線,這時本不該吃飯。項羽的意思是半夜做飯,天一矇矇亮就“享士卒”,早早進軍,早點把劉邦消滅。一句“旦日享士卒”集中表現了他急不可耐的心情。 第二頓飯叫哺(bǔ,補)食,又叫飧(Sūn,孫)。一般是申時(下午四點左右)吃,所以《說文》說:“哺,申時食也。”(從段玉裁改)《淮南子·天文訓》:“日至於悲谷(傳說中的西南方的大深谷),是謂哺時。”《後漢書·王符傳》:“百姓廢農桑而趨府廷者,相續道路,非朝鋪不得通,非意氣不得見。”朝指朝食時,哺指哺食時。在這個意義上後來寫作晡(bū,補陰平)。宋玉《神女賦》:“晡夕之後,精神恍惚。”哺由表示晚餐引申為表示一般的吃,《楚辭·漁父》:“眾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醨(lí,離。薄酒)?” 飧,《說文·新附》作餕,“食之餘也”。前人把二字割裂開看,未得其解,其實若從古人飲食習慣上考察問題就清楚了。古代稼穡艱難產量不高,取火不易做飯費時,因此晚餐一般只是把朝食剩下的(或是有意多做的)熱一熱吃。《說文》:“饔,孰(熟)食也。”意思是現做現吃的飯,這就意味著與之相對的飧是食之餘,否則單說饔是熟食,難道飧則生食不成?《公羊傳·宣公六年》寫晉靈公派勇士刺殺趙盾,“人其大門,則無人門(守門)焉者;人其閨(小門,即二門),則無人閨焉者;上其堂,則無人焉;俯而闚(窺)其戶,方食魚飧。勇士曰:‘嘻!子誠仁人也……子為晉國重卿,而食魚之飧,是子之儉也。…根據《左傳》所載,知勇士是一大早去的,晨食魚飧,即頭天晚上吃剩的魚。這確乎不是一國之正卿所當食,所以勇士歎服其儉。《左傳·僖公二十五年》:“昔趙衰以壺飧徑從,餒而弗食。”既言飧,那麼趙衰帶的是剩飯,這正是一個逃亡者行路時的飲食。現在晉、冀、豫幾省交界的山區還保留著這種每日兩餐、晚餐吃剩飯而不另做的習慣,且多為稀飯。晉東南稱之為酸飯,其實剩飯並不酸,酸即餕的音變。 饔飧既然是一天中的兩頓正餐,因而也就可以泛指飯食。《孟子·滕文公上》:“賢者與民並耕而食,饔飧而治。”饔飧在這裡即指自己燒飯吃。 因為一日兩餐,又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因此古人沒有睡午覺的習慣。《論語·公冶長》:“宰予(孔子弟子)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Wū,烏。塗飾)也,於予與何誅(責備)?”為什麼學生白天睡個覺孔子就生這麼大的氣?因為“晝寢”必在兩餐之間,吃了睡,醒了又吃,不久日落又該就寢,這一天將什麼也幹不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