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如果我多一張船票

    小時候我也是這樣,學習的自覺性不強,拖拉嚴重。其實無非是對學習不感興趣,當然孩子在小時候是意識不到學習的重要性的。比如我,也是在高中開始,到現在大一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也經常懊悔當初為什麼不從小就努力學習,下面我來給出一點建議。

    第一,一定要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真的是一句又土又經典的話。每個孩子都是有自己獨特的天賦,這一點家長們不用懷疑,一定是有的,只是還沒有被髮掘。如果他喜歡數字,或者寫作看書,那麼已經很好了,您可以藉此培養他對數學以及語文的興趣。大家都知道課本的內容是很枯燥的,儘量在家裡讓他接觸另一種比較高效有趣的學習模式。比如可以聽聽網課,做聯絡是必要的,但切忌不要一昧地死學習,真的會抹殺孩子的興趣,讓他初中乃至高中的學習失去動力。家長一定要多多發現孩子的潛能,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第二,多多閱讀,打好基礎。

    閱讀這個習慣必須終生培養,而且是從小培養。有條件的最好是父母從小就給孩子樹立閱讀的好習慣。大家不要覺得廣泛的閱讀會耽誤學習時間,和課業成績沒有直接的關係。因為我本身非常喜歡閱讀,從很小的時候開始閱讀,枕邊也是書,現在旅行都會帶著書,小說隨筆詩集哲學歷史科幻都會看。透過閱讀,孩子會吸取廣泛的知識,而這些學校和父母可能都不能夠很好的給予。首先,書中的知識會極大地開闊孩子的眼界,這就是一種知識儲備與平臺。他會逐漸對這個世界有著自己的認知與理解,讀萬卷書其實也相當於走了萬里路。終生收益。

    第三,勞逸結合,加強鍛鍊,廣交朋友。

    小學的題目都側重基礎,如果他覺得吃力,首先從課本入手。如果他只是沒有興趣,那麼加強鍛鍊,勞逸結合,鼓勵教育,從早到晚在課桌前無益學習更無益身體。多交些朋友,一起探討學習問題,優秀的朋友會激發他的學習興趣,讓他開始努力。有時間也可以多帶孩子出去旅行,哪怕只是走走,總的來說,孩子的學習能力都是差不多的,但差別就在於對於學習的態度。開闊他的眼界,讓他知道學習可以讓你的世界豐富多彩絕不只是機械地考試。讓他慢慢明白,學習不僅是為了生存,更是為了是美好的生活。

  • 2 # 幻馨June

    我家孩子剛上學時,也有這樣的困惑,建議可以和老師溝通下,因為老師每天和孩子一起,深知每個孩子的特點。我那時就是找老師溝通的,之後就是改正和糾正的過程,雖然過程有時不會很快見效,我們都會比較心急,但習慣還是慢慢養成的。基本現在每天作業孩子按時完成,如果有做錯題的,會主動在錯題本上記錄下來。學習最主要的是習慣,所謂習慣成自然,就是這樣來的。

  • 3 # 滕州吃喝玩樂

    小學一、二年級學生是培養良好習慣的重要時段,尤其是剛踏進校門一年級學生,是一張潔白的白紙,繪就美妙的圖畫剛起步。一年級的學生懵懵懂懂在父母的囑咐下揹著書包興高采烈走進校園,什麼是學習一概不知,此 時老師的重要任務不僅僅是教會他們識字,會讀bpm及簡單的數字計算,更重要是學習習慣的培養。如何使這些剛斷乳的孩子做到上課認真聽講,積極思考,展現自己,發表自己的觀點,認真按時完成作業。老師的可愛可親,老師的愛心,老師耐心,老師的課堂的藝術性和積極的評價可以逐步使學生做到。

  • 4 # 煙嵐天下

    首先父母應該做好表率,在孩子面前形成有很強的時間觀念和規劃能力形象,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孩子。其次要培養孩子安排規劃時間的能力,不僅僅就寫作業一件事,而且家庭氛圍也極其重要,除了父母本身在家庭中扮演的形象外,還應該注意一定要保證父母中至少有一個擁有“權威”。如果你有意識的將孩子回家後的時間安排的合理,孩子自然會養成好習慣。我個人認為,最好能在孩子放學回到家就吃飯,對於自制力較差的孩子來說這期間最好不要讓孩子接觸電視手機等,並且許諾做完作業可以陪她(他)一起看電視或者玩遊戲,(最好把握在孩子有充足時間完成作業的前提下,有孩子愛看的電視節目)在孩子做作業期間不要有任何打擾,比如送點水果什麼的很這樣不利於孩子注意力的集中,也會在孩子潛意識裡造成父母容易妥協的形象。

  • 5 # 一句書館

    你要採取獎勵機制。

    這種獎勵很多種,不一定是給吃的。你要明確給孩子,只要寫完作業可以好吃的,可以玩了,用寫完作業後的一切誘惑去吸引他。

    慢慢的他就會形成習慣,只要寫完作業可以幹一切事,他心裡有了一個目標,就會朝著這個小目標努力,慢慢他就會寫完作業了,把作業當成天職了。

    祝孩子學業有成。

  • 6 # 吳國平數學教育

    小孩沒有完成作業,一般都是以下四種主要原因:

    1、沒有消化所學的知識內容,因此不會做。

    2、或者是作業、試卷難度大,信心不足,害怕做。

    3、很多小孩一回家就忙其他事情,不會合理安排時間,造成作業不能及時完成。

    4、學習有惰性,學習積極性不高,如貪玩,不想做作業。

    針對第1和第2種原因沒有及時完成作業的,我們都可以抽出時間幫小孩補課,哪裡不會補哪裡。對於不會合理安排學習時間的小孩,我們也可以花一定時間教他合理安排學習時間。

    小孩不能及時完成作業,最頭痛、最難教育的就是因為貪玩、學習積極性不高等不良學習習慣造成不能及時完成作業。這樣的小孩我們可以幫他培養學習興趣,分析人物性格特點,因材施教,根據不同的性格對症下藥。如對電子產品過渡依賴的小孩,可以對他進行分析電子產品的危害、優缺點,同時父母在家裡也應儘量避免在小孩面前玩手機等等。

  • 7 # 晴之婉約

    孩子寫作業,家長需要明白一點:作業是他自己的事,你只能從旁監督,不能越界。

    幼兒園階段的孩子,他們的書面作業是很少的,只有幼升小那一年,老師會留一些簡單的作業,但是題量非常少。這個時候開始,家長就要讓孩子學著自己獨立完成,讓他心裡有這個意識。

    到了小學階段,一、二年級是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關鍵期,如果這兩年孩子能做到自覺自願完成作業,那麼三年級開始,家長几乎不需要再為作業操心了。

    要秉持一種原則,不會做的先自己思考,實在是沒法解決,再給他講解。每天回家把作業時間自己做一個統籌安排,在這個時間範圍之內,必須是作業時間,其他的吃喝玩樂首先放一放。作業完成之後,才應該是自由安排。長此以往,習慣一旦養成,受益於整個學生時代。

  • 8 # 靜靜地等待花開

    有些孩子寫作業時不專心、愛拖拉,只幾道題目也要做好半天,針對這樣的問題,父母要積極引導鼓勵孩子而不是批評責備孩子。

    首先孩子放學後瞭解一下孩子的作業量,問問孩子難不難,多不多,你打算用多長時間來完成。看看孩子自己對作業的看法,孩子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就要實時地進行表揚鼓勵。至於作業質量一步一步來,先解決孩子作業不專業,拖拉的事情。

    只要孩子有了一點點進步就要稱讚,不能這樣說:“雖然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了,但寫得不認真,還做錯了幾題,快去改改!”如果這樣處理問題,不斷不能糾正孩子做作業施拉的習慣,而且還打擊了孩子的學習積極性。

    做家長的要有耐心,只要孩子每天有一點進步,就是值得高興和稱讚的事。培養孩子的學習好習慣要一步一步的來做,不能性急。

  • 9 # 星子的休閒小棧

    在最初孩子剛剛有作業的時候,注意力不集中,回家先玩在寫都很正常,孩子還不明白作業的意義,這時候家長千萬穩住彆著急,你若著急了她就會更不著急,慢慢她就會覺得作業的意義是用來取悅家長的,等那個時候才是真正麻煩了。

    所以讓孩子自己會體會到作業寫的慢會耽誤事,家長可以適當的製造一些事,比如說好寫完作業一起出去玩之類的,注意力不集中會寫的慢,到時候寫的太晚就出不去了……

    我家孩子現在也是這個過程,我都儘量不看他,因為那是他自己的事,偶爾偷偷地兩眼,也是玩的時候多,於是我就講了我小時候的一些體會,教他一些小技巧,最近這幾天明顯改善了。現在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寫作業,完成的速度和質量都還不錯,往往我還沒去注意他,就已經寫完收拾好了。

    這個過程是這樣的,最早的時候孩子回家也是玩,就任他玩,到睡覺的時候就招呼他睡覺,這個時候他就開始慌了,發現作業還沒有寫,我說都該睡覺了別寫了,他很委屈的說:明天老師要檢查。那我就讓他自己去寫,我睡我的,之後他回家就會自己想著,不會太晚寫作業了。有一天我倆一起刷牙的時候,我神秘的說我有一個秘密要告訴他:我說其實我小的時候也是先玩再寫作業,但是後來我發現我玩的不開心,因為老是會想起作業沒有做,而且等晚了再寫作業就會很著急,寫的也很不好,於是我就開始想辦法,後來我試了試先寫作業,結果因為時間還早,我寫的很認真,寫完以後還有很多時間可以玩,以為已經寫完就不用想作業的事了,我也玩的很開心。當時他的眼神亮亮的,我就知道,他聽進去了,之後就變的順利多了。

  • 10 # 陸妍如

    我們家閨女二年級了,經過一年級一學年的培養,基本上是回家準時寫作業了。從上學的你那天起,就開始與她約定關於寫作業的時間規定。剛開始是按照她自己定的,先玩後寫。後來發現玩的時候她經常會忘記時間,於是要求她先寫作業,後玩。一年級的作業很少,所以她也樂於接受。課外就是給她時間規定,寫作業時間不可以超過多長時間,以防止她磨嘰,有一次她磨嘰了,到時間我就收了。她知道我說是說一不二的,下次再也不敢了。只有家長做到堅持原則,孩子也會堅持的。

  • 11 # 南方俏

    要想培養孩子按時完成作業的習慣,家長要有耐心。及時督促孩子的作業做的進度。當發現孩子做作業打野、拖拉,家長感到必需制止時,可以走到孩子身邊,用手邊撫摸他的頭,邊說:“是不是遇到了難題,做不下去了,要不要媽媽幫你一下?”這樣首先把孩子的注意力拉回到學習上。通常情況下,孩子會說沒有難題會做,這時大人要表現出一種平靜的神情:“你很聰明,馬上會做完的,媽媽等著你好嗎?”這種方法,實際上首先是中止了孩子打野、拖拉的行為,然後使孩子明白:大人在關注他,希望他快一點完成作業。

    還有要鼓勵孩子寫作業,首先了解一下孩子的作業量,心裡估計一個完成的時間,然後徵詢孩子,如“語文40分鐘能做完嗎?數學30分鐘能做完嗎?如果在規定時間做完,給你貼上一個小星星,當達到5顆小星星的時候,爸爸會獎勵一個你喜歡的東西或帶你去玩。”通常情況下,孩子會樂意接受的。

  • 12 # 成長囉嗦記

    無論做什麼都有個生物鐘,做作業也不例外。要培養孩子準時寫作業,我認為:

    第一、孩子剛開始接觸作業的時候,首先就得給他培養好他做作業的意識,讓他明白做作業是他學生期間應該完成的事兒。

    第二、在孩子放學後讓孩子養成一放學就回家,一回家就做作業的好習慣,告訴他回家後的首要任務就是完成作業。

    第三、孩子在每次做作業前,把喝水、上廁所之類的事兒都做完,然後在固定的地方獨立完成作業。當然,剛開始,大人可以拿本書在旁邊陪著他,但是得告訴他互不干擾,中途休息期間可以討論、聊天,給他給予自己的事兒自己做的榜樣,也營造了愛學習愛看書的氛圍。

    當然,做這些都是一個過程,需要一定的時間,只要堅持一段時間,孩子養成了準時寫作業的習慣後,他做作業那個生物鐘養成後,孩子到了高年級後他對做作業就不會排斥,而且學習也會輕鬆很多,大人也會輕鬆不少。

  • 13 # 師慧文化V

    習慣的力量是巨大的,孩子養成好的習慣,則會終生受益。培養孩子準時寫作業的習慣,個人有以下幾點看法:

    1.和孩子一起建立時間慣例表:家長和孩子一起規劃放學後的時間,比如小學生下午4點鐘放學,家長可以和孩子頭腦風暴來看一下下午放學後都要做什麼?這些事情怎樣安排?都需要多長時間?最終讓孩子自己做主,列出孩子認為可行的、願意遵守去執行的時間表單。當孩子認為自己能夠掌控時間,就會更願意為自己負責任,準時開始和結束,從而增加孩子的自信。這是一個小同學的下午放學時間表

    2.番茄鬧鐘法:給孩子一個小鬧鐘,讓孩子自己每次做作業時設定時間,一般根據孩子的年齡選擇15-25分鐘,後休息5分鐘,可以喝喝水、上上衛生間等,這個過程如果孩子在預設的時間內提前完成,家長要及時給予鼓勵,增加孩子的信心。

    3.作為家長,一旦和孩子約定好時間,就不要中途打擾,相信孩子有能力說到做到。如果孩子在約定時間達成,要及時給於孩子肯定認可。如果沒有在約定時間做好的,可以跟孩子探討原因及解決方案,並且我們可以和孩子有約定,幾次沒有完成設定我們就會在時間結束時收走作業,不要耽誤我們接下來的其他活動安排,讓孩子自身有一點小的緊迫感也會增加孩子準時的習慣養成。

    4.當然您還可能面臨真的沒完成時,要和善而堅定的執行約定,這時孩子可能會哭鬧,家長轉移注意力,不要妥協。如果孩子這時表現地非常焦急,無心去玩,這就說明家長的教育初見成功,孩子的心裡已經有了準時完成作業的想法。同時家長要和老師溝通,得到老師的配合理解,孩子在學校因為作業沒完成也會受到老師的教育,家校聯合幫助孩子準時作業習慣的養成。

  • 14 # 不斷成長的安妮媽

    培養孩子準時寫作業的習慣,其實跟做父母的關係很大。現在有些父母這邊要求孩子要用心做作業,而自己卻跟別人聊天或看電視,甚至在家裡打麻將。這樣,孩子能靜下心來學習嗎?不能。所以作為家長要給孩子創造一個安靜寬鬆的家庭學習環境才是硬道理。此是其一。

    其二,孩子在寫作業的時候,家長不需要對孩子表示過度的關心(問孩子肚子餓不餓呀,衣服是否穿得太少了),家長千萬不要陪著孩子寫作業或叫孩子幫忙做其它的事情,讓孩子安安靜靜地做作業,使孩子有一個高度集中的空間,這樣孩子的專心學習習慣也就逐漸養成了。其三,給孩子制定嚴格的作息時間表,從小注重習慣養成。 即什麼時候學習,什麼時候玩,什麼時候休息。因為愛玩是孩子的天性,我們不能剝奪孩子玩的權利。孩子不玩痛快,寫作業時就不會很好集中思想,也不會精力充沛。比如,我的孩子,因為從小養成了什麼時候學習,什麼時候玩。如今孩子到了學習時間,他自己都會比較自覺地坐在自己的書桌上開始看書做作業。

    從小培養孩子準時寫作業,獨立思考的能力及獨立的學習能力,我個人認為是件特別重要的事情,應該有意識的從小抓起,從孩子的日常活動中做起,孩子能做好的事情家長不要包辦,讓孩子自己去做。從小讓孩子面對生活,學會對自己的所作所為負責。 與其給孩子金山,銀山,不如給孩子好習慣。好習慣可以使孩子終生受益。

  • 15 # 淺淺媽媽育兒經

    跟孩子說好,老師佈置的作業是為了鞏固當天的知識,看看學生有沒有學會。家長可以拿自己上班來做例子,每天的事情要每天做完,不然的話也會被自己的領導批評,作為學生做作業也是必須的。每天要先把作業做完後再玩也沒有後顧之憂不是。

  • 16 # 七月十

    這個習慣應該是從小學一年級時就開始養成,如果等到再大一點才意識到去培養,已經晚了,到時候孩子的壞習慣真的不太好糾正。

    首先,要求孩子放學一到家就要寫作業,不能開電視、玩玩具,家長要和孩子一起以身作則,不能孩子做作業自己在一邊玩手機。可以告訴孩子作業寫完以後,並且檢查完沒有錯誤,然後的時間由孩子自己支配。

    其次,要讓孩子能準時寫作業,家長要堅持,孩子才能堅持。不能某一天嚴某一天松,這樣只會讓孩子覺得偶爾有一次放鬆,也無所謂。所以家長真是關鍵,每天監督好孩子,規定好的就必須按照規定做。

    孩子的好習慣都是和大人學的,家長言傳身教很重要。加油吧!

  • 17 # 夜空中最亮的星77

    很多孩子寫作業沒有養成好習慣,讓父母很是頭疼。針對這種情況,父母要試著給孩子立規矩,比如一開始和孩子約定好坐下認真做作業半小時,嚴格拿著鬧鐘監督孩子的執行情況,父母要從一旁認真當好“監督者”。如果孩子堅持下來,再逐漸延長時間,每次延長十分鐘或更長時間,這要看每個孩子的具體情況,慢慢地,延長孩子的專注力時間,讓他們坐下來而且坐的住。

    另外,孩子有時候沒有良好的寫作業習慣,可能是因為他們對所學知識沒有做到融會貫通。所以,父母可以讓孩子寫作業前提前預習一遍,把不懂的知識點重新溫習後,再著手寫作業,這樣可以提高他們寫作業的效率,提升時間觀念。

  • 18 # DoDo育兒

    作為父母,特別是針對剛走入一年級校門的小朋友,家長總會在面對如何培養孩子認真寫作業習慣的問題上煞費苦心,雖然費時費力的陪做作業卻最後落得雞飛狗跳的狀況,孩子愈來愈牴觸做作業,父母經常會暴怒抓狂,甚至還要動手體罰孩子,想必這都是大家不想看到的結果。

    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那麼讓我們從心理學的角度深層次來分析一下了解一下孩子,以及分享一些在培養孩子認真作業的習慣的應該堅持的原則和小妙招,供大家參考。

    1.首先需要跟孩子約定規則,防止小朋友磨蹭和拖拉的習慣。那麼怎麼跟孩子去做一個有效的約定呢?

    首先父母要擺正自身位置,陪伴孩子做作業並不是指導孩子,那麼懂孩子就更重要!那麼是不是放學後馬上完成作業再去玩耍呢?相信大多數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這樣做,但是卻經常遭遇孩子早早開始作業,卻一會兒要喝水,一會兒要上廁所,各種藉口不專注最後用了幾倍的時間才完成。

    其實這個約定並不是必需的,因為大多數孩子在學校裡比較受約束,很希望放學後放飛一下自我,經過與孩子溝通,完全可以先讓孩子先玩一會兒,然後一起約定好作業開始時間和完成時間回家高效率的完成。

    關鍵點:父母擺正陪伴的心態。然後這個約定過程一定要注意讓孩子參與進來做決定,父母給出的時間建議一定要講清楚原因,這樣,一起做的約定的好處就會變成不是孩子給父母做作業,而是孩子的自己決定的自主行為。

    2.做作業過程中孩子不夠專注怎麼應對?

    首先父母要清楚的意識到一年級的小朋友要有一個適應期,要允許孩子一開始做的不夠完美。

    適應期的過程中不光習慣不夠完美,寫出的字可能也離父母和老師的要求差很多,我們要深刻理解孩子們之間的個體差異,比如有的孩子寫字寫不到田字格里去,有時候並不是孩子的學習態度問題,千萬不要因為惱火孩子給孩子貼標籤,以至於孩子沒有信心繼續進步。

    對於一年級小朋友,這種寫不到田字格里去的原因有時候是孩子小手肌肉不夠發達的原因,那麼如何鍛鍊孩子的小肌肉呢?多用手勞動以及多鍛鍊身體都是練習小手肌肉的好方法。

    在作業過程中經常會碰到孩子插科打諢,一會兒要喝水,一會兒喊餓,一會兒要做這做那的問題,這時候家裡人一定要統一戰線,不能因為爺爺奶奶因為心疼孩子去滿足孩子的要求。然後對於孩子提出的問題,陪伴的家長一定要儘量不做迴應,以簡單的語句讓孩子回到正題,要溫和的堅持。

    關鍵點:要從心底認可孩子之間的個體差異,給予孩子一定的適應期。所有家裡人都統一戰線對於孩子的插科打諢不做迴應,溫和的堅持對孩子制定的規則。

    3.有時候父母會發現孩子對某個學科,比如數學願意拖拉磨蹭,其他學科卻能很快的完成作業。這是為什麼?

    這種情況多半是小朋友在課堂上並沒有很好的掌握老師所教的知識,所以面對作業有恐懼心理,不知道如何下手,並不是態度問題,這時候做父母的應該及時的洞察這個問題,耐心的幫助孩子溫習他不懂得部分,然後再鼓勵他去完成作業。

    關鍵點:孩子出現的所有問題的背後都是有原因的,作為父母不要只看表面,只顧批評孩子的對待作業的態度問題,如果你更懂孩子,你會發現良好的家庭教育會讓孩子進步的更快。

  • 19 # 圖媽的育兒經

    首先,要和孩子提前溝通商量好,看什麼時間寫彼此都覺得比較合適,比如放學後先完成作業再吃飯還是吃完晚飯再開始,經過協商後孩子不會有牴觸情緒。

    其次,看一下孩子作業量的大小,預估一下多久可以完成,設定好開始和結束的時間,這樣孩子也比較有時間的概念,知道自己應該在這個時間努力完成約定。

    再者,不要給孩子買花哨的和多功能的文具,簡單實用即可,不然孩子很容易在這個上分心,導致不能在規定時間完成作業。

    最後,給孩子寫作業創造一個安靜的環境,家長在此期間不要玩兒手機和看電視,對於一年級的孩子,我是建議家長盯一下孩子寫作業,當然不要干預孩子太多,讓孩子保持輕鬆的狀態會事半功倍。

  • 20 # 糯米麻麻Coco

    我記得我們小時候上學,父母根本沒時間管我們,老師留的作業都是我們自己完成,自己檢查的,根本沒有像現在孩子這樣,父母都在旁邊陪著一起寫作業。現在孩子玩的東西多,誘惑力也多,所以回家第一件事情不是想著學習,而是怎麼能玩上一會。如果孩子在學校有點累的話,回家可以休息30分鐘左右再開始寫作業,到時間就要寫作業,而不是拖延,拖到最後不得不寫作業而導致休息時間不足,影響第二天的休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檸檬片泡水究竟有什麼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