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中國國家地理圖書
-
2 # 打工三六五
你為什麼每天都要吃飯?因為不吃飯你就沒法維持身體所需的能量。因為身體是要消耗能量的。身體沒有得到能量的補充,就會垮掉。垮掉了會就會死掉。所以,你每天都要吃飯,或者其他食物。不然就完蛋。
同理。一個正常的人不可能永遠不勞而獲。富豪都會有坐吃山空的那一天。因此,一個人必須要持續不斷地工作,才有可能獲得生存和發展所需要的財富。沒有這些財富,你就沒有房子住,沒有衣服穿,沒有交通工具,沒有飯吃,一切都做不了。
那樣的話,你連生存都困難,更不用說發展和做你想做的事情了。
-
3 # 草原印象錫林郭勒
為什麼要上班,既然是要,既是一種需求或需要,這種需求對不同的人來說是不同的,絕大多數人上班,都是基本需求,透過自己的付出和能力,獲得相應的報酬用以維持生活,這是為了生存,生活而上班。還有一部分人是為了透過上班工作實現自己在社會中的價值,企事業單位也好,國企、私企或自己的公司,其實都是工作,無非形式不同,不管是在哪裡工作上班,以何種形式,其實都是一種需求,需要什麼,想要什麼,就會為了什麼而努力。自古以來都是金錢與地位並駕齊驅,報酬和勞動(上班工作)是基本迴圈,透過積累才能上升到更高的層面,對於每一個獨立的個人來講,工作是達到更大目的的根本。從為了生存需要工作,到為了價值需要工作,再到為了財富地位的擴大更需要工作,所以,人必須上班工作。
-
4 # 監理段工
人為什要上班?人活著首先為了生存,生存必須有經濟作為支撐。每個人取得收入的途徑是不一樣的,有的人在家自己創業當老闆可能不需要上班,但是也得付出比上班族更大的努力,做老闆也不容易。還有不用上班做生意的,做生意也可以養家餬口。但是對於大多數人還是上班族,上班就是為了掙錢,每個人都有家庭,我們除了對自己負責,我們更要對家庭負責任,特別是人到了中年,更需要掙錢養家,所以有時上班就是一種責任!
-
5 # 吃喝玩樂團旅行
為什麼要上班,這個得問問自己。
上班是為了讓自己充實。不上班你的時間都用來做什麼呢,上班能讓一個人更充實。
上班是為了將來自己的目標而努力。上班是為了能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能力,實現自己的願望和目標。
-
6 # 理想現實ljt
上班為了什麼?是為了生存,更好的活著,為了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觀,還是對自己對父母負責?
一天工作下來都累的筋疲力盡,回到宿舍,躺在床上回想著自己兒時的夢想,快點長大成人,長大了就可以無拘無束了,沒有父母管著,幹自己想幹的事,買自己想買的東西,去自己想去的地方,可現在想想多麼單純的想法,多麼的天真無邪。 是的,現在長大了!終於長大了!懂事了,面臨社會各個方面的壓力,情感上的壓力,生活上的壓力,工作上的壓力等……壓的你喘不過氣來。
現在我明白了以上這麼多問題怎麼解決?拿什麼解決或許上班工作是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環節,上班掙錢是為了證明長大了,經濟上獨立了,不需要父母了,追求自己的理想,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觀。
試問誰想上班,但是不上班掙錢,我們吃什麼,穿什麼,用什麼,住什麼, 拿什麼來支撐這些物質上的需求,還是錢 … 其實我覺得可以把工作當作一種的樂趣,以一個樂觀的態度和良好心態去對待生活,為了生活, 為了你的理想和目標,努力奮鬥,去體驗工作中的苦與樂,使自己變得成熟和堅強,讓自己成為對自己對父母和家庭負責的人。
為了自己,加油^0^~!
-
7 # 陝西老屈
感謝邀請回答問題,上班打工是人類自古至今的一個技能,也是國家統治的一個工具,說到上班,首先,是如何定義的,上班就是用我們的時間價值去換取響應的報酬,報酬用來滿足家庭的開銷。透過上班學習做人做事的經驗,在自己創業的過程中少走彎路,總之,有喜歡上班的有喜歡創業的。歸根揭底都是在上班。
-
8 # 福氣zhf
上班,亙古至今都存在,為了生計,為了一家老小不得已而為之。古時候叫打差,只是為了簡單的餬口,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類思想的進步,其稱呼和意義也發生了變化。
上班最直接的原因就是為了生計。原始社會的社會生活中,人們都是透過交換來獲取生活所需,滿足各方面的不同需要。隨著人類思想的發展,等值交換慢慢被淘汰,人們發明了一種萬能的流通交換方式_那就是貨幣。缺少什麼東西都可以用貨幣去換取等值的所需物。從而用自己的體力或腦力去賺取更多的貨幣成為了生活的必須。工作,上班,打工賺錢慢慢應運而生。不上班不掙錢就不能得到生活所需,所以上班掙錢也就成了維持生計的一種方式。
上班的價值和意義:從個人角度來說,上班可以提升自身的技能,也可以涵養自己的品質,上班可以使我們有一種充實感,更可以鍛鍊我們的意志和毅力。
上班還能使我們認識更多的人,提升我們的交際能力,積累我們的人脈。從社會以及宏大的角度來說,上班能為社會大眾提供就業,讓每個成員都發揮價值。為社會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促進社會不斷向前發展!
-
9 # 落葉知秋LP
為啥要上班?對大多數人來說,上班工作是為了生活的需要,透過勞動取得相應的酬勞,能夠維持或者改善生活,同時也能獲取其它生活方面需要的物質。對於個別人來說,上班工作是一種精神上的寄託。對於功成名就的人而言,上班是實現自我的需要,為了肯定自己,發展壯大自己的事業。歸納起來應該是:為了生活或者社會需要,上班也是生活的一部分,是自我價值的體現,是實現自我的需要。謝謝!
-
10 # 白天提燈
很簡單,首先上班會讓你得到一定的報酬,有了報酬才可以解決自已的衣、食、住、行,再有剩餘的,才可以計劃旅遊、交朋友、養家、敬老。其次,如果你不缺錢,上班也是充實自己,證明自已價值的場所,同時也為自已有一個社會圈子。當然掙錢養家才是必須的。
-
11 # 風過無痕攝有痕
人的一生,花在工作上的時間和精力是最多、也是最能體現成就感的。有一份工作和怎樣工作,是人生的大事!
1、正確對待自己現有的工作。若你把現有工作當做生活的一部分,你就沒有浪費青春和生命。若你哄騙它,怠慢它,你雖然可能依然得到物質上的財富和享受,但你卻失去了你生命中最為精彩的精神財富和享受。
熱愛工作,就是熱愛生命、熱愛人生。
2、保持積極的工作態度。一個以工作成就為榮的人,是真正做事業的人。因為,一個人的工作態度就像一個人的狀態儀表一樣,時刻都能顯示出他內在的品格和擔當的責任。
3、在工作中享受快樂。如果說快節奏是一種創造生活的方式,那麼慢節奏就是享受生活。快節奏常常擠佔生活中原本應該有的幸福和舒適。這就需要我們改變工作觀念,不能再把它視為謀生的手段,而真正當做一種生活方式;需要我們權衡工作與生活的時空維度,從而熱愛工作,快樂工作;需要我們把工作融入進生活,構築起豐富而有意義的人生。
4、克服不良的工作習慣。工作習慣與生活習慣一樣重要。若你工作有秩序了,習慣就成了規律,你就感覺不到有那份毫無頭緒的“煩操”;若你工作分輕重緩急了,每做完一件,你都會欣賞自己,也就沒有“太累”的那份感覺;若你及時解決每一天工作中的問題了,工作就不會與生活串味,也不會有“不安”的那份感覺;若你學會放下一份事必躬親的活兒了,讓你授權的人去完成,那些讓你“忙綠”和“急躁”的情緒就會離你遠去。
-
12 # 奧特奧特奧特
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是大哭著來的,從呱呱墜地眼沒睜開,就張著大嘴巴,找吃的。這是生物本性。只有吃喝,才能活下去。年幼時,由生養他的人供吃喝,雖說出身不同吃喝內容不同吧,但都得吃喝。有人說,人生其實很簡單,不過吃喝二字。想明白了,可不是嗎?過去有個說法,“千里去做官為了吃喝穿”。這是人生最基本需求。做官、做事不就是上班嗎?
一個人成年以後,就得擔當起為自己提供吃喝穿的責任了,其實現實中,一個人不僅僅擔負著為自己提供給養的使命,還必須負責起給部分人創造生存能量的責任,越是成功的人越是擔當多人的責任。為了這份責任,就得有創造給養的渠道,這個渠道就是上班。這世上沒有多少人可以做寄生蟲,可以不勞而食。除非他生在富貴家,就是真的家財萬貫的人,也是要上班的,不然,他活得毫無意義。純消費者看似很享福,其實做一個對別人毫無意義的人,也是很無趣的。試想,一個終日遊蕩根本不用做事的人,又如何體驗活著的感覺呢?從這層意義上說,為什麼上班?既是生存法則,更是人區別於其它動物所在啊
-
13 # 費申絲假髮
上班,潛在意識是賺錢的意思,有錢才能買車買房走向人生“巔峰”!
記得以前有句話是這麼說的!
“別人讀書學習是為了找一份好工作,而某某學習是為了給別人安排一份工作”
所以“上班”的定義多有不同!
在古代“上班”不叫上班古代上班早晨是卯時(5-7點,一般是卯正,即早上七點。要點名的,叫做“點卯”。所以上班也叫“應卯”,這一詞語流傳至今。 下午下班也很遲,大約是酉時(5-7點,酉正是下午六點。 但是對下班並沒有一個很明確的說法,一般的官衙下班叫做"放衙" 事實上。
平頭百姓就叫“業”
比如耍蛇賣藝的,叫:以耍蛇為業
以此類推,業,可以做動詞用
即以某某為工作,或者作名詞
-
14 # 小譚生活錄
首先,這也是最基本的原因:要養活自己和家人,如今上班也是我們大多數人的主要經濟來源。其次,上班能讓我們在一個行業或領域能學到很多知識,能豐富我們的閱歷,能為我們今後的創業生涯打下堅定的基礎。然後,上班能消除我們的焦慮感,如果我們一天沒事做肯定會感覺心裡空蕩蕩的,這樣會讓我們感到心裡很充實。謝謝。
-
15 # 祥河詩語
是呀,為什麼人天天要上班呢?不累嗎?不無聊嗎?天天做一樣的事,重複重複復
……
你問過這樣的問題嗎?在什麼時候?肯定很年輕,因為這個問題本身就年輕,而且很年輕。
首先,做為人類的一員,工作是生存與生活的必須。道理很簡單,天上不會掉餡餅,也不會下錢雨,人一天不吃就餓得慌,要活著就得吃,要活得好就必須有點錢。不工作誰給你錢?不工作從哪兒找做人的尊嚴?誰會看得起你?
其次,人類社會是以工作為核心而產生的一系列生存、娛樂、交流等社會模式,不工作不上班你的圈子會很侷限,久了你的見識和認識也同樣會很侷限。因此你看到那些有錢人都照樣在做事,在另一種形式的“上班”,不是嗎?
再次,人可以做很多選擇,但只有工作上班不要去選擇不!人是社會性的,記住你是一個人,是人就有人的責任,你不是寵物,最基本的,做一個人吧。什麼啃老族,那不過只是社會寄生出的少數可憐的怪胎,千萬,不要把自己排除在人以外。
-
16 # 路上讀書APP
為什麼你討厭年復一年的上班?為什麼當下的工作讓你疲憊、麻木、焦躁,甚至痛苦不堪?
【路上讀書】給你推薦好書《工作的藝術》,本書告訴你,只是因為你還沒找到自己的使命。
一句話,如果想從工作中獲得長久的幸福和價值感,你必須找到自己的使命。那麼,使命是什麼?怎樣找到使命?又怎樣去追求自己的使命呢?答案盡在此書中。
1. 使命讓生活充滿意義
想要在工作中獲得真正的快樂,最好的辦法就是要找到自己的使命,也就是那種不斷激勵你的力量。要做到這一點,就不能簡單地考慮什麼工作讓你開心,什麼工作又讓你不爽。
2. 他人經驗很重要,自己實踐少不了
人們往往會覺得,成功人士靠的都是自己的努力。但事實上,很少有人只憑單打獨鬥就能獲得成功。其實,最成功的人都知道怎麼找機會跟別人學習,也就是這些導師前輩在背後推了一把,讓他們離使命更進一步。生活本身就是你永遠的學校,你遇到的每個人,你經歷的每件事,都是自我學習的機會。
3. 為目標不斷努力,從失敗中不斷學習
假如你經過百般嘗試,好不容易找到了自己的使命,下一步就是坐等它自己實現了嗎?當然不是,追求目標可是樓梯不是電梯,要靠自己一步一步往上爬才能成功。
4. 讓生活充滿挑戰,豐富多彩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組合式生活”的概念呢?組合式生活有四個基本部分,那就是工作、家庭、娛樂和追求。
我們先來說說工作,它不僅指你的主業,也包括其他的副業,只要你在上面投入了時間精力的專案都算在內。而家庭是指你的家人和朋友,不少的生活意義有都來自這個部分。再有就是娛樂,那些純屬為了讓自己高興的事兒就屬於這一類。最後,追求說的是你的人生目標,那些你願意冒風險的事兒。
5. 你的使命就是留給後人最好的財富
可能有人覺得,使命就是一件具體的事,比如說寫一本書。其實,它的意義要深遠得多,它不只是你的個人目標,更是你留下來的一筆財富,不斷激勵後來人。
-
17 # 尖椒部落
摘要:“高科技曾被人類賦予了無數意義,人人都盼著它遲早有一天能提高生產力,解放勞動人民的雙手。沒想到,反而是最弱勢的群體,最早被關進了天羅地網。”
2019年才剛開頭,年度熱詞彷彿已經可以定下來了:
社畜,說得直白一點,就是被公司當成牲畜一樣壓榨的員工。
還有人發明了一連串的“畜言畜語”:
一無是“畜”——因為自己一無所有,所以只能當社畜。
“畜”變不驚——習慣了社畜的生活,面對領導無理的要求也能淡然處之。
易地而“畜”——雖然下班後從公司回到了家裡,但也只是換個地方工作而已。
……
(我已經快要不認識“畜”這個字了)
原本這個詞只是被用來自我調侃。下班後在網上寫兩句社畜發言,白天頂著黑眼圈繼續當社畜,就是我們大多數人的日常了。
能咋辦呢,人總要恰飯呀。
但最近,越來越多的“社畜”開始對現狀覺得忍無可忍了。
從3月底開始,先是程式設計師抗議996工時,引起一定範圍的響應,緊接著,各行各業的勞動者處境也開始受到關注。
大家從事不同的職業,卻是同樣的“社身畜地”。來看看這些社畜辛酸淚吧。
程式設計師:髮際線有多後,工時就有多長
“996”工作制,即朝9晚9,一週工作6天,每週工作時間最少72小時,期間都不算加班。
這就是今天很多網際網路公司的潛規則,也是大量程式設計師的生存現狀。
996.ICU 網站截圖
2019年3月26日,在開發者協作網站Github上,出現了一個叫“996.ICU”的程式碼倉庫,直指“996”工作制嚴重違反《勞動法》。
很快,4月1日,一群行動者響應了“996.ICU”,參與到抵制非法加班制度的隊伍中。
他們拜訪了9家傳聞中加班文化盛行的網際網路公司,並嘗試向每家公司遞交了一份關於取締非法加班的倡議書。其中有5家公司接受投遞,有4家由於各種原因未接受投遞。
行動者稱,他們將會把倡議書郵寄給更多公司,敦促這些公司就是否實施非法加班制度進行公開答覆。
同時,他們也會將倡議書投遞給中華全國總工會。
然而,正當這一倡議行動開始收穫越來越多的關注時,“996.ICU”網站卻被各大網際網路公司瀏覽器遮蔽了。
流氓的是公司,具體做出遮蔽操作的卻還得是各大公司的程式設計師。
可以說是又無奈又諷刺。
環衛工:新時代“半夜雞叫”
“近日,江蘇南京河西區域工作的環衛工人配發了一款手錶,除了定位功能之外,工人們只要在原地停留休息20分鐘以上,手錶就會自動發出“加油”的報警聲,這在管理規定裡也屬於違規停留。”
環衛工衣服前面有兩個小洞,用來安裝攝像機。同時公司給所有的環衛工人都配發了一個手機,不僅可以對環衛工人進行定位,還可以透過手機攝像頭對環衛工人工作的情況進行實時監控。
4月9日,又有一位微博使用者名稱為@丁丁歷險記201208 的環衛工爆料自己被罰款的經歷:
她為了不離崗,整個下午一口水沒敢喝,但中途還是忍不住去了一次廁所,結果被領導以“崗位有垃圾”為由扣了100元。
“高科技曾被人類賦予了無數意義,人人都盼著它遲早有一天能提高生產力,解放勞動人民的雙手。
“沒想到,反而是最弱勢的群體,最早被關進了天羅地網。”
家政工:僱主的權益要保障,我們呢?
2月28日,商務部會同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釋出《關於建立家政服務業信用體系的指導意見》,向社會徵求意見。
《意見》提出,未來將建立和規範守信主體“紅名單”、“黑名單”制度:
將建立家政服務員信用檔案且無不良信用記錄的家政企業納入“紅名單”管理,引導消費者在選擇家政服務時優先考慮。
那麼,“家政服務員信用檔案”具體包括哪些資訊呢?
1.個人基本資訊,如身份證號碼、姓名、性別等;
2.來自家政企業的職業資訊,如從業經歷、培訓情況、消費者評價和投訴情況等;
3.商務部和公安部提供的犯罪背景核查結果資訊等。
插畫師:蘇丹
看似是一件保障消費者權益的好事,但仔細一想就會發現存在很大的問題:
家政工的資訊被企業公開發布出來,供客戶挑選,可是家政工有同等的挑選客戶的權利嗎?
是否有一份同樣的“僱主信用檔案”,將客戶的個人基本資訊、信用記錄、家政工評價、犯罪背景核查結果……一一展示給家政工,讓她們在接活之前能充分地“知情同意”?
沒有的話,家政工在工作中遇到的人身安全問題,誰來保證,誰來買單?
政府出臺政策,建立家政工信用檔案和企業信用名單,或許確實能起到規範行業的作用。
只是,在這樣的規範中,勞動者被放在何等地位呢?
安檢員:乘客慘,我們也慘
節選幾條:
“全國地鐵安檢員都不是地鐵公司的,恆安打著地鐵的旗號,欺騙全國人民,與垃圾學校、黑中介勾結,欺騙未成年學生和社會人士去地鐵做地鐵安檢員這個工作。”
“安檢員待遇:坑爹培訓期+試用期一共3個月,上2天休1天,1天工資115,每月大概2300。試用期後1天工資140,每月大概2800。垃圾學校和黑中介說的3500~5500的工資,這得不要命的加班才有啊。”
“漏檢乘客的一瓶水或者一個包就要罰100塊錢,睡覺玩手機也是要罰錢,至少100以上,手插口袋走動幅度大,太冷抱著水杯都要罰錢50到100。”
“離職不批,關鍵都是學生,押著畢業照呢。”
不少網友看了這樣的爆料都表示震驚,也一下子明白了什麼有時安檢管理又差、效率又低,而且看起來形式大於實際作用。
其實,安檢員的勞動關係屬於外包的保安公司,而不是地鐵運營方,這一點並不是秘密。在一些人力資源市場還能看見公開招募安檢員的資訊。
而職校打著“實習”的旗號,強迫學生進入制定公司做廉價勞動力,這一現象也並不罕見。
有安檢員在爆料中說,希望乘客能多理解他們,之所以強制過檢,不是安檢員故意刁難,實在是因為怕受處罰。有時安檢員也會因收到惡意投訴而被罰款。
乘客和安檢員之間的矛盾,可以說是“何苦相互為難”。
不合理的規定和不合法的公司,才是“幕後黑手”。
白領?藍領?都是社畜
在一連串的新聞、行動和爆料中,反映出的不僅是勞動者權益不受保障的現狀,還有不同職業、不同群體之間的割裂。
程式設計師提出倡議的時候,有人說:能力強的人總有一天能擺脫996,能力不強的才會一直996。
插畫師:左丘
這些不同行業、不同崗位的從業者,平時都會和我們擦肩而過,又或者,我們就是其中一員。
他人的事情,真的可以假裝和自己無關嗎?
即使不是環衛工,難道就能肯定,那些高科技的監控儀器不會在某一天出現在自己的崗位上,對準自己的臉嗎?
即使不是家政工,在看到浙江人社廳副廳長的“頻繁跳槽=個人信用有問題”論時,難道不會感受到同樣的恐慌嗎?
在不同的情境下,人與人之間可能存在不同的關係:僱主-服務提供者、消費者-服務員、管理者-被管理者……
錯綜複雜的權力關係,以及各種原因導致的資訊不對稱,讓我們對彼此一無所知,也拒絕瞭解。
但有時,相似的困境又提醒我們,我們是一樣的人,遭遇著同樣的不公正,承受著同樣的壓力。
身處同一個社會,誰能逃避社畜的命運?
這大概也是為什麼,那個“逆行被交警攔下後痛哭”的小哥能引起這麼多人的共鳴。
大家紛紛表示,自己也經歷過類似的崩潰時刻,可能是突然爆發,也可能是悄無聲息。
那麼,讓我們再多想一想,在這樣的共鳴之後,除了給自己灌一碗“成年人的世界哪有不崩潰”、“風雨過後才能見彩虹”的雞湯之外,還能為自己、為彼此做些什麼?
-
18 # 小語嘛嘛
人從生下來開始,從一開始的興趣培養,到後來的好好唸書,考上好的大學,以及再後來的研究生博士生,都是為了以後能夠有個好的工作,做準備
第一,人上班可以證明自己存在的價值,可以為社會做貢獻,如果每天無所事事,每天就是吃了睡,睡了吃,那不就跟廢柴一樣了嗎
第二,人上班可以給自己生活帶來充實感,每天都有不同的事情做,每天可以為不同的人服務,可以實現自己存在的價值
第三,人上班最重要的是可以拿到工資,每天上班,辛辛苦苦一個月,在月底突然發工資了,那才叫開心,可以買自己喜歡的東西,可以孝敬父母,可以去玩,可以吃好吃的,在辛苦也值得,
第四,如果一旦有人不上班,沒工作,別人就會認為你是一個沒用的人,會讓人瞧不起,到最後人人都會嫌棄
第五,雖然現在人們的工作壓力非常大,但是當你把一件難辦的任務完成之後,證明你是一個有能力的人,你會得到工作上的升職,得到金錢的獎勵,之前所以的努力都是值的得
-
19 # 往事如雲149428315
人為什麼要上班,這跟人為什麼要吃飯一個道理,人餓一天就受不了,不上班誰給你錢,供你吃喝,富二代有,但不是很多,也有人希望做生意賺錢這也是生存的一種方式,不要肯老,作為一個從學校邁入社會的成年人,生存第一位,上班,做生意,腦子靈活做銷售,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給自己一個定位,努力工作,努力賺錢才是正道,男人,女人,成家立業,結婚生子,培養下一代,孝順父母是我們的責任,只要這樣才不枉來這世上走一回,友友們,您們說呢。
-
20 # 安永子
上班是一種職業,也是個單位,人們為了生活有了處境,是職場的需求,是我們的生活經濟有了來源,是工作機制,制度更新,對社會有一定的好處,為了生活,為了一家人的幸福生活,必須上班,必要的時候也要加班,上班也是一種工作,更是每個人的責任,所以,人們為了生活,必須:上班,不上班,沒有錢花,沒有飯吃,你說,對嗎?
回覆列表
我渴望一份有意義的工作
上 班 了, 想 死
不工作的理想生活
文 | 張悅然
回想起來,小時候的世界和現在很不一樣:所有的大人都有一個他們所屬的單位,每天朝九晚五地上班,幾十年如一日,彷彿永遠也不會改變。在那些工作日裡,世界的很多地方好像都停止運轉了:靜悄悄的街巷,空無一人的公園,冷冷清清的百貨公司……偶然在這時去那些地方,心裡會感到很不安,好像自己違反了規則似的。那個時候的時間過得均勻、緩慢,世界籠罩在僵化的秩序之下,刻板而缺乏生趣。
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工作不再等同於朝九晚五地上班的呢?似乎很難找到那個節點。只是記得上個世紀末,SOHO這個詞開始在中國流行。在隨後的十幾年裡,自由職業者變得越來越多。很多年輕人選擇不去上班,他們在家、在咖啡館、在旅途中工作,按照自己的意願分配時間。儘管仍舊會有父母的反對,同事的質疑,可是辭職已經不再是不可理喻的選擇,很多時候,它甚至被視作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至少,你把生活的主動權握在了自己的手裡。
上班,通常意味著在一個集體裡工作。有上司,有同事,有規章制度。對於我們的父輩來說,這些都是天經地義的事,他們習慣了把自己安靜地擺放在一個集體的某個位置上,跟著它一起運轉,不管興衰成敗,都會覺得很安心。可是和他們比起來,年輕一代對集體遠遠沒有那麼強的歸屬感。所以,脫離集體也就不是多麼艱難的選擇。更何況,所換得的是他們最在乎的自由。某種意義上說,他們所感到的不自由,很大一部分正是來自於上司、同事和一成不變的規章制度。什麼時間午飯,什麼時間開會,幾乎所有的事都要和別人保持一致,這本身就是一種束縛。而且,在狹小的格子間裡,一舉一動都在別人的注視下,沒有任何隱私可言,並且為了維護正常、體面的形象,總是要花很多氣力的。這樣的一天過下來,就算沒做什麼工作,已經感到很疲倦。所以,不上班就能擺脫集體的制約。
對於那些從上幼兒園起,就開始感受到集體所帶來的壓力的年輕人來說,這真是極大的誘惑。
不上班的另一大好處,就是可以自由地分配時間。每個人的一天都是二十四小時,誰也不比誰多一分,誰也不比誰少一分,可是事實上它們並不是一樣長的。在那些疲於奔命的時間裡,人們忙得像一臺機器,生活是真空的,那樣的時間就像沒有存在過一樣。所以,也許只有那些真正屬於自己的時間才是有意義的。不上班,也就不用再去擠地鐵,搶計程車,不必在堵塞的高架橋上浪費生命,還可以自己決定什麼時候吃飯,什麼時候睡覺,在天氣好的午後忽然來了興致,也可以約朋友一起去喝下午茶,又或是在心情低落的時候把門一鎖,去附近做一次短途旅行。身體和情緒如同潮汐和月亮,有著它們自己的節律。遵循這種節律,壓力才能得到及時的釋放,人們才能處在舒適的狀態,才能擁有充沛的想象力,各種奇思妙想才會源源不斷地產生。
當然,不上班未必總是好的。它可能會帶來強烈的惰性,讓人越來越懈怠,在無所事事中喪失了鬥志和生趣。任何自由都不可能是無度的,不上班不代表失去對自我的要求和約束。恰恰相反,它需要你有更明確的目標和更強的約束力。如果能夠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相信這些約束也並不算什麼。所以,不上班之後生活的成敗,其實取決於能否找到一項自己認為有意思、有意義的工作。有這樣一項工作的存在,不上班的日子才充實完整,也才更接近我們所憧憬的理想生活。
本文轉自鯉writing(newwriting200806)
很早讀到的一段話,很有感觸,分享給你們~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