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又見葉飄零的飄零驛站

    當一件事成了大機率事件的時候,就很難用個體來談論,人性和人品,人品是個體,假設這是個大機率的事件,應該從人性這個點來談論。

    當你幫了別人別人卻要去說你的壞話時,難免的心裡會特別難受,也特別想不開,中國有句古話,升米養恩,鬥米養仇,其意思就是如果你在危難的時候給人很小的幫助,人家會感激你。如果你持續這樣下去,突然某次因為什麼原因沒有幫忙,對方就會記恨你,並且記恨一輩子!

    就好比接受救濟的人,習慣了之後往往認為救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自然不會考慮自己去幹點什麼,靠自身的勞動來獲得食物。如果你後來發現他已經恢復了勞動能力,你不救濟他了,他就會對你記仇。這是因為,對方把原本你愛心資助的東西當成了理所當然的事情。這就是鬥米恩,擔米仇。

    指得就是對別人的幫助,讓其形成了依賴,由感激變成了理所當然,以至於最後成仇。

    這裡的“升米恩,鬥米仇”,更多的是人性的問題,並非簡簡單單的人品問題,當一個人接受了幫助,成了一種習慣,反而以一種惡劣的態度對待幫助你的人,這當然是很嚴重的人品問題,但深究下來是人性的問題,它體現了人性最惡劣的地方。

    古龍寫《多情劍客無情劍》,講李尋歡與龍嘯雲,武俠之外闡述的就是這個觀點,龍嘯雲對李尋歡有恩,李尋歡報答了這份恩,除此之外,李尋歡幫助龍嘯雲娶了自己心愛的女人(看不透這一層的讀者只覺得李尋歡是渣男),又將李園贈與龍嘯雲,這份恩不可謂不大,可以說沒有人可以還得起這份恩情,接受了恩情的龍嘯雲對李尋歡的情誼從此化成了仇恨,只想將李尋歡剷除,所以處處陷害李尋歡,這可比單單說人壞話惡劣了不止一百倍。

    當年感動中國的叢飛,好人叢飛,用自己的收入資助窮困山區的學子,自己省吃儉用,倒下後那些學子做了些什麼?他們不是關心叢飛的生死,而是關心那筆學費怎麼還沒寄來。似乎叢飛的死反倒是一種罪惡,叢飛死了他們的學費就沒有了著落,他們不知道的是叢飛與他們無親無故,僅僅因為善良的心幫助了這些孩子,卻不料人性最醜惡的一面被揭開,血淋漓的,異常殘酷。

    很多時候,我們應該有一顆助人為樂的心,卻不可讓對方養成這種依賴,適可而止。

  • 2 # 蒲公英的不屈意志

    有時候,大家都是好人,只不過霧太大,看不清楚,只好以自己認為好的方式去幫對方,而對方理解錯了。

    或者,位高權重的人受到傷害多,思考的緯度多,所以顯得多疑。和普通人交流容易產生誤解。

  • 3 # 泉水叮咚1111

    無法從人品的角度來看這個問題,可能和人性更相關一些。如果有人幫我,我又知情,那我一定很感激,會盡我所能回饋於她(他),即使當時不知情過後知道也一樣,只會更珍惜。但是,我與有恩之人是兩個生命體,我的回饋也許在其看來結果適得其反,不是報恩反是生怨,這便形成與初衷截然相反的結果,無法控制的陰差陽錯。我所幫之人也許他(她)需要的根本不是這樣的幫助,一切僅僅是我自以為是,我以為在幫,他(她)卻認為我在裝。所以,人性的複雜與溝通的不當直接造成這種幫忙不感恩或感恩成結怨的結果。

  • 4 # 臥龍煞

    這個問題很難回答,你得先肯定對方說的是好話還是壞話,是說真話還是假話,是出於善意還是惡意,是想幫你還是想傷你,是真實陳述還是刻意挑撥,所以不要因為某人某句話就衝動,我覺得那是很傻的不?大多時候因為關係很親近的情況下朋友才會互不隱瞞,...

  • 5 # 桃花6888888

    本來,點滴之恩當湧泉相報。但是,現在有很多的人卻是這個看法,你做好人我當你傻帽!這是個沒有良心與道德的一種體現,個人認為這是個人品問題,因為,人心會變的。性格卻是不太可能改變或是難於改變,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 6 # 情感麻辣堂

    老話說的好,狗不能喂太飽,人不能對他太好。

    比如一個乞丐如果每天給他五元錢,某一天因心情不好不給他,沒準乞丐該罵你不守信用啦。

    你幫別人,可能會一時感謝你,也沒準認為你是假惺惺,別有所圖。

    人性複雜,什麼想法都有。說你壞話也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人性也好,人品也罷,總也逃不了利益牽絆。

    鳥為食亡,人為財死。更多時候,你幫人,別人卻說你壞話,可能是你影響到他人利益,雖然你本無意,卻確實對他人造成利益受損。

    比如提職提幹,比如評選優模,當你和他人二者選一時,要想他人此時說你好話難度可想而知。

    不管你多麼善良,也不管你多想周全,總會有人對你心生不滿。

    抱怨人情冷漠沒有用,只要做到問心無愧就行,剩下的就交給時間和他人評說吧。

  • 7 # 飛鴻印雪A

    幾種情形。A,你幫他,他認為是應該的。B,你幫他,他認為是自己應得的。C,你幫他,他認為你幫的還跟不夠。沒達到他的預期標準,或者,感覺你沒用全力幫他。D,你幫他,他認為沒幫到刀刃上,不痛不癢。不是他想要的。感覺你強加給他了。E,在別人的印象中,他,借了你很多力。怨氣,就此生成,恨意,也就來了,怨言,自然而然……

  • 8 # 明127180447

    農夫和蛇的故事、還有東郭先生救狼,都是小學課文學過的,人不能輕易的去幫助、被幫助之人感覺來得太容易,反到讓他對你猜忌、可能是有目的接近他。只能是他求你、不能夠主動去幫助他,也就是吃力不討好,給自己找氣受。

  • 9 # 打工作家劉金山

    有句話很經典:"說廢話是人際關係的第一步。"這廢話也包括壞話。

    倆人見個面,問候幾句,這都廢話。

    我們幫了別人,心中總是幻想別人感恩,這種不平衡心理,容易遭到救助者反感。

    說著壞話其實很正常,做好事時心一定要寬廣,放得下任何閒言碎語。

    要麼就不要幫助別人,過著平平凡凡,不圖名利的普通人日子。

  • 10 # 14說4

    此題深奧,你幫了他反而被說壞話。[人之初,性本善],有些人恩將仇報,忘恩負義,是意識形態扭曲倫理,道德品質喪失

    ,是人品的問題。為什麼呢?……人性與人品相對而言,人性問題更為嚴重性,若人性敗壞,心橫手辣,惡棍滿盁,狼心狗肺,豬狗不如,就是畜牲。所以主題的行為只是人品的問題。

  • 11 # 善若水yfb

    或是二者兼而有之吧!子曰: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善惡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人皆有之。荀子曰:人之初性本惡,善,偽也。反正我是不相信天底下竟然會有一個徹頭徹尾的好人。只有永遠的利益,沒有永遠的朋友。如果我要幫別人,首先我會把對方對我最壞的最惡劣的做法都想清楚。

  • 12 # Mlsn

    我也覺得好奇怪,是真心想幫他,卻也真的說了她的壞話,我覺得應該不是人品問題吧,要是沒人品一般都不會樂於與助人,我覺得更多的是修養問題,在性情跟內涵之間沒有把控好,其實也不是想說她什麼,就是憋不得委屈,以前總在想我這樣幫她,為什麼她這樣對我,為什麼為什麼?想討個公道罷了,年輕就是這樣眼裡進不得一粒沙,沒經歷過人世間的挫終複雜,一味真心的付出,然後遭到不公就抱怨,現在想想好傻,儘管一位的再說對事不對人,希望她也能像自己一樣對待彼此,然而好了傷疤忘了痛,傻乎乎的在一再付出,其實這時人家已經不把你當朋友了,直到徹底傷透才回頭,現在交朋友悟出兩個道理1別人沒有要求你對他好,是自己自作多情,所以受了傷必須得自己買單,2在認識新朋友時會把尺度把握好,因為性格生就了改不了熱情的風度,所以以後再對朋友付出會心態平和一點,如果對方根本沒把你當回事,那麼見好就收,再也不會像以前那樣像個傻子,我總覺朋友相待不是要求對方非得來回報,只是不希望被當傻瓜,只是真心想交一個鐵朋友,一起做很多快樂的事,一起飛,友誼真的很重要,有一個歌很感人,無印良平唱的,誰可以划船不用漿,誰能夠揚帆沒有風向,誰能夠離開好朋友,沒有感傷……不過終歸到底我還是錯了,言語也是非常厲害的一種傷害,一定要好好的修煉,做一個淡然有智慧的人!

  • 13 # 星光璀燦

    首先要分清明白什麼時代就會造就什麼人!這個問題我認為說到了要害!重點!要我說就是人品的問題!社會的問題!因為長輩們老人們,都清楚!深切的感受到,那個時候,那個舊時代,孩子姊妹們多,吃喝拉撒沒有那麼豐富,一大堆孩子相互一個一個的替穿,還個個有骨氣有志氣有理想,聽大人的話,從來不做,不說過激刺激,頂撞指責,埋怨大人們!而大人們樂此不疲的勤勞治家,彼此的支援理解愛護照顧心意相通!遇上一家有難,那可真是,鄰里的互助就會一馬當先,八方支援,熱腸熱肚,各顯神通,無怨無悔,根本沒有那麼多的胡言亂語及計較,算計,怕著怕那!並且齊心合力,一心一意!即便是很柔弱,膽小,不懂,怕事,擔驚受怕,不適應...也不會有那麼多複雜!讓你難堪尷尬...這就是事實證明!只有親自遇難事啦,那個讓你踏實,放心,輕鬆,親近,感染力,不知疲倦的,竭盡全力,為民服務的那股熱情,仔細,認真,實打實做人做事的那種正義感人品,素質修養的一身正氣,平易近人的精氣神勁...讓你倍感親切熱淚盈眶,激勵人心!鼓舞人心!震撼人心!令你內心內在不得不自我反醒自己提高自己,不得不自檢自查自糾!所以社會風氣,人氣都相當正義凜然!才有了萬眾一心的美譽!

  • 14 # AAAET

    俗話說狗咬李洞兵不知好人心,東國先生的故事人人結知。在這個問題上人們忽略了重要的部分。你用了一些簡單的一些反而成了一些累贅,你幫助了一些人反而成了罪人,這種事情是常有的事,首先你自己的私心存在,對比的私心也在存在等於是共振引起,只不過你不知而已,如果你真正的內心的發洩它就會產生其效的問題。這就是反物質的共振。人性和人品截然是兩個層次的概念當然也有聯絡的概念都在存在,主要在你辦好事的觸發點是否正確,才能穩定你的人尊重的一種概念,也許你對對方不禮貌而且得到也是一種好事和尊重。這就看你怎麼應用才能得到真正的回報和尊重。謝謝!

  • 15 # 濟南張1

    我給兩個朋友介紹了工作,而且公司還很好。工作時候還能碰面,有次我和她鄰居吵架她不幫我。我從那以後就在沒和她說太多的話因為她是個狗,狗吃屎。可是她鄰居知道做錯了又給我道歉,我也不理她。都是什麼人

  • 16 # 52010224603

    年輕時因義氣,曾經花錢賣力幫助過不少人,後來受助之人漸離漸遠。如今思之,實己之過,施助之時強勢傷人,受助之人弱勢屈辱,施與受的關係和心理很微妙,易小心維護。否則,寧與不助,勿傷其顏,“禮貌”的回絕相較於失顏受助,心理上更易讓人感念,相信每個人有所經歷。與人品,人性無關,實己之性格閱歷情商智商不及,無能化解此中五味。今年輕人行走江湖,能妥處施受者如握勝券,無需怨天尤人。

  • 17 # 軍歌響亮

    《醜陋的中國人》中講到這是中國人的劣根。古語講得好“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這就充分說明自古以來就有這樣的"小人",人心隔肚皮,江湖險惡,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這不足為奇。

    助人為樂是中華民族的美德,可是在當今社會上的確有些無賴,他把你對他的好心幫助當作驢肝肺,你越是幫他,他到覺得是你八輩子欠他的,自己不思上進,總想依賴別人,你幫了他九次,第十次你不幫他,他就會豬八戒過河……到打一釘耙。

    當然,象這樣的人是少數,這樣的人從小缺少教養,以之成年後在人格上出現了缺陷,也就是人品有問題。

  • 18 # 愚者多言

    如果問題解決了,對方不念好反有怨言?那會是什麼情況嘞!

    首先如果把個人帶進去的話,我會想象對方覺得你雖然把問題解決了但是並沒有達到他的要求,例如完美主義者。不論對方有沒有解決能力他們不會思考你解決了,只會思考你解決的不到位。這類人應該屬於性格缺陷。☜此類是指對方有怨言卻不針對幫助者(有自知自明的人卻性格使然)

    再就是幫助之後卻說壞的人,這類人基本可以說是品格問題,在成熟思維下受人幫助,不論幫助深淺,一句感謝是必然的。若受人所助還要惡言相向,這類人首義可以確定思想不成熟,比如嫉妒心,怨你出風頭。再來就是極度自我,無視他人,就算幫他們解決問題,反過來也只會說你多管閒事。所以在不成熟的思想下不管對方多大年紀也只是個不成熟的大人,簡稱弱智!

  • 19 # 你我記憶

    僅代表個人不成熟看法。有句話說的沒錯知足常樂現在的人都是這樣的,就好比你借了錢給別人。還有一句就是好人難做啊,當你找他還的時候他就說 你不夠朋友什麼什麼的。人性都是那樣永遠不知足很正常,百人百性,很多人就是逞一時口舌之快,可能也沒什麼壞心眼。我以前也遇到過,開始很生氣傷心。後來我慢慢轉變心態了,就算他說我壞話,他需要幫的時候我還是幫,我是為了自己開心,不該為別人的話影響自己。其實我們幫助別人並沒有期望會得到什麼,只是我們覺得幫一下心裡高興,幫完就忘記,不管他對你什麼看法都無所謂,喜歡你的人你不幫他他也喜歡,能在背後說人的人自己又能好到哪裡去呢。所以不用管,做自己就好。

  • 20 # 水漫庭傘

    我們大家都是中國人,中國人到底什麼問題我想大家心裡都很清楚 中國人的兩大惡病造就了今天這個看起來很令人十分作嘔的話題 一 見不得別人好紅眼病 二絲毫不懂感恩的冷漠病 聖經說的好 施比受快樂 你快樂他就難受 見不得你好 你幫他忙 他覺得這點忙算個屁 少在這裝聖人 所以 好閒事不如賴不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怛羅斯之戰後,阿拉伯人是怎麼評價唐帝國的軍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