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總感覺那樣孩子會覺得是為父母學習。
4
回覆列表
  • 1 # 菡菡快長大

    孩子寫作業,當然需要父母的陪伴。

    在小學時期,成績是否足夠好可能是其次的,最主要是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這個陪並不是普通意義的陪伴,準確說在培養孩子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小學階段,最重要的可能不是學習成績,而是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養成。

    我們常常看到有的學生學習不認真做事情總是三分鐘熱度,寫個作業需要家長吼幾遍才會心不甘情不願的去完成。

    真的是孩子太調皮了,還是家長在早期習慣養成的時候沒有引導好。要讓孩子形成好的習慣,從小學一年級一入學就要開始。

    每天固定時間陪著孩子寫作業,讓孩子慢慢養成回到家要在固定的時間先完成作業,寫好作業之後才可以去做其他的事情。

    小孩子的自控能力比較小的,如果沒有家長的陪伴和監督,小朋友是不可能自動生成“習慣程式”的。如果沒有家長的引導,小朋友分分鐘就會養成不太好扳正的壞習慣呢。

    每天陪著孩子完成作業、複習以及預習的一整套流程,讓孩子鞏固今天的學習內容,預習明天要學習的內容。長期的養成,會讓小朋友有踏實正確的學習流程。

    那麼我們陪孩子寫作業,是不是意味著在孩子寫作業的指手畫腳?當小朋友專心去做一件的事情,千萬不要打擾他。不停的打擾孩子,會讓孩子失去做事情的專注力。

    在孩子完成作業之後,家長可以一起檢查作業內容,接著讓孩子自己列出複習重點在哪裡,預習的重要內容是什麼?這個過程實際也是慢慢的讓孩子養成獨立寫作業的過程,堅持下來你會發現,孩子在學習習慣會讓你省心很多。

    最重要的是,不要忘記讓小朋友自己收拾好書包和文具。如果孩子剛開始不會的,可以指導一兩次。隨後就要放手讓小朋友每天完成作業,收拾好文具,放好作業本,準備好明天需要的文具等。

    不要斥責孩子,用威脅的口氣逼迫孩子,畢竟你是要讓他明白道理的遵守規矩,而不是被逼迫的。

  • 2 # 靈犀呀

    我認為不需要,作業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寫作業是對今天學習的總結和鞏固,這是孩子分內的事,就像吃飯就像睡覺就像上廁所一樣,是誰都幫不了的,父母可以在家裡忙自己的事情,等孩子全部做完之後,有不會的可以問我們,我們可以幫他找出問題中的知識點,引導他解題,但是不建議父母一直坐在他旁邊像個監工一樣的存在,那隻會消耗孩子學習的能量!

    當然有的父母會選擇在孩子身邊,拿本書讀書或者整理自己的公文,這種陪伴是很好的,原則是各忙各的,互不打擾!

  • 3 # Panda麻麻

    我覺得需要分年齡段吧。在孩子剛上小學時,還不能適應學習,而且有的孩子還不知道怎麼寫作業,這時候就需要家長在旁邊協助孩子。等孩子大了,自己能夠獨立完成作業了,就讓孩子自己寫,父母完全可以去做別的事。不過建議在孩子寫作業期間,不要看電視,這樣孩子聽見聲音很容易分神。

    另外,如果父母可以在孩子寫作業的時候,陪伴在孩子身邊,自己看看書或處理工作上的事,這也算是為孩子做榜樣,也挺好的。

  • 4 # 一定要好好生活

    陪伴分很多種,看看是哪一種嘍。如果充當監工的角色,孩子寫作業時不停的嘮叨,這樣的陪伴還是不要的好。反過來說,如果孩子寫作業,你在旁邊安靜的看看書,這種陪伴還是有必要的。

    對於低齡孩子來說,學習習慣的培養很重要,適當有效的陪伴更有利於孩子學習習慣的養成。對於高年齡段的孩子來說,一般已經知道控制自己的行為了,家長只需提供給孩子良好的學習環境,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就夠了,沒必要天天陪著了。

  • 5 # 娛情掌控

    我覺得孩子寫作業的時候最好讓她一個獨自寫,這樣可以培養孩子的自尊自立,除非遇到了難題,讓父母來幫忙解答。其他的情況下,父母一般不要干涉。

  • 6 # 兔子的牛姐

    陪伴需要分階段,一二年級的時候最好陪伴著孩子寫作業,糾正一些習慣。

    父母在這段時間內要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和專注度。注意溝通的有效性,不要過多幹擾孩子的自主性,多鼓勵,少比較和指責。

    比如根據孩子的作業量,讓孩子自己規定好時間,父母可以起監督作用,嘗試幾次,孩子能完成的好,就不需要我們多加干涉。如果孩子完成的不好,可以陪伴幾次,觀察孩子寫作業的習慣,幫其調整。

    四年級後就不提倡父母陪伴寫作業了,越早讓孩子養成好習慣越好,切記寫作業是孩子自己的事情,要培養他們的責任意識,該放手時就放手。

  • 7 # Andy媽媽愛讀書

    我覺得孩子在寫作業的時候是否需要父母陪伴,要看兩方面的內容。

    首先是根據年齡來看,在孩子小的時候剛剛開始學習書寫作業。因為他對於書寫來說並不是十分熟悉,所以這個時候家長需要在旁邊陪伴他,給他一些指導,教他正確的握筆姿勢以及正確的筆畫筆順的順序。另外,當孩子上了一年級的時候,現在普遍的一年級都會有一些相應的閱讀性的作業,比如語文會讓孩子念一些課文或者數學有一些簡單的應用題。這樣,對於識字還不是特別多的孩子來說,就需要有父母的陪伴了,父母需要幫他們念一些題目,或者指導一些孩子不會的字,然後在父母的陪伴下完成作業。

    另外一點是根據性格來劃分,有的孩子獨立性比較強,在慢慢隨著年齡增大以後,識字量增加以後,就可以完全獨立地完成作業,只是偶爾在有不會的題目的時候問一下父母就可以了,對於這樣的孩子,父母就不需要陪伴,讓他們可以獨立地完成作業。

    但是對於有些孩子來說,他就是希望父母陪伴在旁邊,可能父母陪伴在旁邊,也不需要知道他什麼,可是他覺得只要父母在他就比較踏實,對於這樣的孩子,父母陪伴在旁邊,可以讀書寫字,也在學習,從自己自身做好榜樣,讓孩子也能做到依照父母的樣子來進行學習。

    然而,無論是對於什麼樣的孩子,當它到達一定年齡之後,慢慢的父母應該減少陪伴的時間,學會放手讓孩子獨立地去完成作業,以後自然也就形成了一個習慣,不過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父母也不要著急,慢慢讓孩子度過這個過程以後就會比較通順了。

  • 8 # 陶影婷-親子財商指導師

    寫作業要不要陪,這需要分年齡段。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母子女一場,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段,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龍應臺

    相信很多人都喜歡龍應臺《目送》裡的這段話,所以我們首先要來思考一個問題,我們遲早要對孩子放手,但如何能讓孩子在離開我們之後,能生活得和在我們身邊一樣好甚至更好呢?答案是,父母要成為教練式的父母。

    所以,在小學低年級段,孩子寫作業,父母需要陪伴,而這個陪伴,不僅僅是人陪在邊上,更應該是教會甚至“逼”孩子學會學習的方法,寫作業的方法,以及各種良好的習慣。

    那需要養成哪些習慣呢?

    1做作業之前有“三問”

      孩子寫作業時不專注、自制力差,這些標籤可千萬別貼孩子身上,只要耐心堅持訓練,孩子就能慢慢變得專注。家長的信心、耐心是非常重要的,不要怕煩。我們的訓練方式是:當孩子放學時,一定和她聊幾分鐘,瞭解:

      a、今天各科作業的量有多少?

      b、各科作業的難點是什麼,為什麼覺得難?你打算怎麼下手搞定這個難點?(後來這個問題也演變成:這科的作業是體力活兒還是腦力活兒——所謂體力活兒就是指類似抄寫生詞之類的,這種作業我們都讓她放到精力不濟的時候去做)

      c、今天計劃先從哪一科開始做,為什麼?比如精神好就從難點開始搞定,精神不好就先幹“體力活兒”。

      2不能只問“作業多嗎?”

      只是問一句“今天作業多嗎”是不夠的,不夠專注的孩子往往會避重就輕,把麻煩的作業放在後面,而孩子覺得作業麻煩,是因為孩子沒學會分解麻煩。

      家長陪伴孩子寫作業,重點在幫孩子掌握方法,逐步強化自我管理,不會讓孩子失去自主性。孩子嚐到掌握方法管好自己事情的甜頭後,慢慢就會主動和我們交流今天作業的難點,以及她自己是怎麼思考這個難點的,哪些地方需要我們協助,哪些她自己能搞定。

      3作業本簽字不能馬虎

      等需要在作業本上簽字時,家長可不能馬虎。比如,檢查數學作業時,如果發現有錯,不要直接告訴孩子哪一題有錯,而是告訴他,這裡面錯了兩道題,自己找,迫使他自己再次檢查一遍自己的作業,強化檢查的習慣。

    4別幫孩子整理書包

      平時不要幫孩子整理書包,因為裡面可能有些他自己的小秘密。

      如果有條件,可以給孩子準備一些檔案袋或其他替代品,儘可能分門別類放好各種參考書、卷子和文具等,這樣找起來就很方便。

      睡前要求必須準備好第二天的課本等物品。慢慢地,你會發現孩子已經熟悉了這一套,睡前就手腳麻利地收拾好他的書包。

    5固定時間讓孩子生活變得有序要想讓孩子變得專注,必須明確孩子的一些時間,比如早飯和晚飯的就餐時間、晚上開始鍛鍊的時間、晚上入睡的時間和早上起床的時間(同時讓孩子明白為什麼要這麼安排,比如晚飯需要多長時間消化而不影響睡眠,鍛鍊怎樣不至於睡前太興奮而睡不著)。

      漸漸地,孩子的生活就變得有序。有序,才能專注。有序的生活,會讓孩子的大腦變得清晰,混亂的大腦必然導致不安全感,因為孩子會覺得一切都是失控的,而有序讓人有可控感,故能專注。

      陪孩子寫作業的小貼士

      訓練孩子高效做作業方面,可以給予的一些輔導:

      1、怎樣握筆姿勢能把字寫得又快又好。這對孩子能快速完成作業和考卷十分重要。

      2、怎樣用不同顏色的筆在課本上做標註和筆記,又不至於把課文都弄得看不見了。

      3、怎樣寫數字和公式,既清晰美觀又很快。寫得不工整,很大的原因是還沒思考就開始做題。所以要求他必須打草稿,必須下筆前估算紙上空間的安排。

      4、怎樣聽懂英語老師的課堂用語。

      5、重視預習和複習,而預習的重點在於能提出問題,從而帶著問題上課;複習則需要找到薄弱環節,越薄弱越多投入時間複習。透過長期訓練讓他牢牢把這些觀念記在心裡並去指導行動。

      總之,我們認為,家長對孩子做作業的陪伴,關鍵還是理念要清晰,要知道現在陪伴是為了今後無需陪伴,具體來講,我們的目標是小學6年做作業的陪伴,為的是初中做作業的較少陪伴,以及高中做作業的無需陪伴。如此,我們認識到在陪伴時需要抓的就是各項基本習慣的養成,常抓不懈,讓孩子品嚐到好習慣帶來的甜頭,從而樂意去堅持。

  • 9 # Marine1008

    父母“陪”孩子寫作業的目的是“不陪”。小學一、二、三年級的孩子要養成良好的寫作業習慣。父母此時需要監督指導孩子。當然監督指導不等於父母坐在孩子旁邊,像老虎盯小雞一樣盯著孩子,嚴防死守孩子的問題。父母可以坐在孩子旁邊看書。父母看書,孩子寫作業,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這樣的家庭氛圍讓孩子感到心裡踏實,逐漸形成按時完成作業的習慣。此外,孩子寫完作業,父母檢查作業也是給孩子示範檢查作業的方法。孩子養成檢查的習慣,考試時也會習慣性檢查試題是否做完,有沒有看錯行,寫錯字等低粗心大意的問題。父母今天的“陪”是為了今後的“不陪”。播下一種思想,收穫一種行為,播下一種行為,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寫作業看似小事,卻是反映孩子行為習慣的一面鏡子。鏡中看孩子的問題,也看自己的教養方式。

  • 10 # 天使寶貝的快樂

    我的觀點是,如果有條件,請你陪伴他。曾經,我看過一個故事。有一個小男孩,他從小沒有母親,父親是一位工人,在工地上幹活兒。每天放學回家都是他一個人,作業,他也不高興做。他的成績很差,在班裡面排名倒數。老師經常會找他父親談話。但是父親除了打他罵他,別的也沒有辦法。

    他說他就是不高興寫作業,靜不下心來。每天回家之後都是一個人。可是,後來有一天,他放學回家,看見父親也回來了。父親把手洗乾淨,拿著一本書,坐在桌子旁邊對他說,我陪你寫作業吧,你寫作業,我看書。

    就這樣,他每天放學回家,都是,他一邊寫作業,父親在旁邊看書,父親的這本書一直看了好多好多年,直到他高中畢業。

    那年他去上大學,父親送他去火車站。買票的時候,他才知道,父親除了自己的名字,其他的字他都不認識。而那本被他看了很多很多年的書,其實他都不知道講的是什麼。正是由於父親的陪伴,他從班裡的差生、倒數,變成了班裡的尖子生,優等生。現在他能考上這麼好的大學,有一半是父親的功勞。

    其實做作業的時候陪伴,不一定要說,幫他解決問題或者是輔導作業,其實只要靜靜的在一旁給孩子做一個好的榜樣,這樣子的陪伴也是一種非常好的習慣。

    其實我們可以自己想象一下,如果自己做作業,那麼自己的父母,只是在一旁靜靜地看書,能讓自己靜下心來寫作業,還是說父母在旁看電視呢,能讓自己寫作業寫的更好呢?

    我想當然是,父母在一旁,安靜的看書,更能讓孩子靜下心來把作業寫得更好。

    當然如果孩子有題目不會,遇到難題了,如果家長會的話,儘自己的能力輔導一下,也是可以的。

  • 11 # 小小易安

    我認為孩子寫作業家長不需要陪伴。

    首先,從寫作業這個問題的歸屬權來說,這件事情是孩子的事情。問題的歸屬權屬於孩子家長的作用微乎其微,所以孩子的作業問題中不需要父母陪伴。

    其次,寫作業的問題屬於孩子,那麼父母該不該管教?答案是,必須,應該管教。管就是糾正錯誤的行為和習慣,教就是培養良好的行為和習慣。父母有責任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管教孩子,包括寫作業的時候。

    最後,寫作業的時候父母如何陪伴?我認為創造安靜的環境和氛圍,在孩子需要的時候及時出現,堅持不求助不幫助的原則。同時,放手讓孩子自己安排寫作業的時間和順序,養成固定時間寫作業,獨立寫作業的習慣。

    如果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寫,起初有書寫不公正,速度慢等問題,這是最考驗家長的時候。針對書寫不工整問題,我的建議是從不好的裡面找好的,鼓勵孩子,關於作業速度,我是這樣處理的,根據作業的難易程度設定時間,孩子每一次的小進步都要看到並給予肯定。

  • 12 # 趣逗媒

    我認為根據孩子的年齡來區分的,這樣比較好些。比如幼兒園,一二年級,有條件的話最好是陪伴他們寫作業,指導以及指引!幼兒園也會有簡單的字,數字,回家也要寫!這些階段他們很多都不會,自覺性也差,都還不懂。父母有時間陪伴他們,跟他們講解,解釋,舉例。以及坐姿姿勢也要時常的糾正他們。三年級以上他們基本已經知道回家該做什麼,該寫什麼,在一二年級就已經形成一種規律和習慣了!可以讓他們獨立的去做作業,可以不用陪伴他們!

  • 13 # 超級無敵牛妞媽

    我認為孩子寫作業和父母的陪伴是不衝突的兩件事,首先我們應該鍛鍊孩子的獨立性,比如大人在做飯,孩子自己在玩;也比如大人在看書,孩子在寫作業。

    從小就應該培養寶寶的這種獨立性,因為我們不可能時時都陪在他的身邊,要讓他學會自己處理時間,孩子大了,寫作業亦是如此,父母可以不時地指導,但不要干預,畢竟學習是自己的事,如果父母有事不能陪著寫作業,那寶寶豈不是就不寫作業了,每個寶寶都有自己的思維方式,我們不能規定他該如何寫作業,可以規定時間、提高效率,讓他從小就養成良好的時間觀念,什麼時候寫作業,什麼時候看電視、什麼時候玩遊戲,父母只是起到一個引導的作用,如果長時間陪伴、長時間干預,會造成孩子不愛動腦,在學習上對大人過分依賴。

  • 14 # 潤心媽咪

    在陪伴孩子作業的過程中,尤其是現在的80、90後家長會拿起手機在旁邊,自己看手機,孩子在旁邊寫作業,這對孩子的作業積極性無疑是最大的打擊。我們常頭痛孩子愛玩手機,一放假就玩手機,但不曾想,自己的一些行為已經潛移默化到孩子的生活習慣中。所以,請在陪伴孩子的時候,拿掉自己的手機,如有特別重要的事情,請離開下處理並快速回歸。

    再有,陪伴也需要根據孩子的特質來。有些孩子需要陪伴,那家長就需要有一個長期的過程;獨立性較強的孩子,就可以比較快速脫離。脫離的過程,根據孩子的特點和他們的想法共同探討達到脫離的效果。孩子個體不同,方法和時間上也存在差異。

    記住一點的是,父母在陪伴時也可以看書,切記不要拿手機。最好是孩子在寫作業,我們能看書,和孩子產生共情、共鳴,這樣孩子會從父母身上得到更多的學習的動力。

  • 15 # mulingbear

    我的拙見:我覺得這個問題首先要看孩子的年齡階段了,如果孩子很小,自控力還不強,或者很多東西還不能掌握理解的時候,肯定是要陪伴的。比如娃五歲剛學鋼琴,什麼都不知道,就要陪伴練習啦。姿勢,手法,讀曲譜,甚至提醒她不要走神,要專心。娃慢慢大了,進入軌道以後,就是要陪同,一般她練琴,我看書。現在她的習慣基本指法已經學會,課上可以掌握,就可以她練琴,我可以做點其他事情。有時候應邀去聽她練琴。她自己經常能在鋼琴旁練習一個小時,除了讀譜子的時候都不停頓。我覺得學習也是這樣,一開始的握筆姿勢,坐姿,學習習慣,慢慢都要培養起來,這樣孩子能有一個好的開始,慢慢,我們就可以抽手了。

    下圖是她去外婆家,為了練習帶的便攜的手卷鋼琴。自己複習學過的內容。

  • 16 # 專營廣東品牌傢俬

    我認為孩子在小的時候寫作業是需要陪伴的,因為孩子剛開始寫作業還不明白是怎麼回事兒,需要家長幫忙解釋一下題目闡述的意思,也需要家長引導孩子的思維能力和做題方法,最重要的是孩子剛開始拿筆寫字,不知道從何下手,父母可以在旁邊指導他怎樣握筆、寫字的筆畫順序、正確的坐姿等,這些習慣一旦養成就很難改正了,所以作為父母一定要耐心引導,及時糾正過來。而且孩子小愛動,注意力不集中,父母可以先幫他養成一個好的學習習慣,慢慢的放手,讓孩子自己能夠輕鬆完成作業。切記父母陪著寫作業並不是一味的責怪孩子做錯了題、寫錯了字、速度太慢,這樣可是很容易讓孩子厭煩寫作業這件事的。

  • 17 # 羽的小小云

    孩子需要寫作業,年齡大概至少要在學齡前的大班以上,而問題中所指向的“陪伴”,我認為,不同的年齡要有不同的做法。

    我家裡有6歲的學齡前兒童,今年九月即將升級成為小學生,對於他這個階段來講,沒什麼實際意義上的作業可做,但從5歲半開始,我們上了某英語網課,還開始學鋼琴,所以自然的,他也有了每天要去做的事情。

    我們的做法是——我和他一起制定幼兒園回來之後的計劃,時間、內容都由他來定,我只負責筆錄(因為他還不會寫字)。制定完這個計劃後,他幾乎是很自覺的按照他親自定的計劃表去執行的,甚至有些時候,例如起早了,他會主動去練琴,或者自己去拿英文繪本讀。

    你可能會說我養了一個“天使寶寶”,但我想說的是,如果你想讓他變成天使,你自己首先應該是個大天使,因為你沒有看到天使背後的那些由點滴串起來的故事。那麼,OK,我下面,就來講一下自覺做“作業”的天使寶寶是怎麼養成的。

    首先,在給他報英語網課的同時,我自己也報名了一個英語類的APP學習,我們倆幾乎是同時,我始終相信一點,如果你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你無權去要求你的孩子。你活了快40歲,你的自制力、學習力、執行力理應比他更好,如果你覺得難熬,無法堅持的,那你就能夠去理解他為什麼總是忍不住想去摸一摸他的玩具,總是忍不住問你幾點了。更何況,榜樣的力量總是無窮的。你的孩子一定問過你,媽媽為什麼你可以那樣,但我不可以,你經常會被問到啞口無言之後脫口而出“因為我是你媽”,但實際上,這句話起不到任何作用,但你和他一起去堅持做一件事,不僅會讓他有隊友般的親切感,還能讓他由衷的覺得,你這樣的媽媽,不是隨口說說的那種糊弄人的媽媽,而且,他會崇拜你。所以我們常說,營造家庭氣氛很重要。

    有了彼此進步的信念之後,如果你們的親子關係夠好,如果你足夠信任你的孩子,監督式的陪伴,是完全沒必要的,我的做法是,或者在一個安靜的角落裡邊看書邊悄悄觀察,或者乾脆做你的家務,偶爾送杯水就夠了。不給施加無形的壓力又將一切盡在掌握,這才是一個聰明的媽媽應該做的吧!

    沒錯,也許你還會問,他不會有煩了不想做作業的時候嗎?當然會有。這樣的時候甚至不用他提出來,你看都能看的出來,那麼我會主動跟他換個腦筋,或者聽個故事,或者放風半小時,出去瘋跑一會兒。或許我真的是那種心大的媽媽,我覺得,人生漫長,也許有些時候的有些事情的確是非做不可的,但至少,我的孩子才6歲,對於這個年齡來說,還沒有什麼東西,比快樂更重要。所以,我更願意他把那些所謂的作業,也當成他其中的快樂。

  • 18 # 地主Mama

    孩子寫作業是否需要父母陪伴,大家有很多不同的觀點,有的覺得需要陪,有的覺得不需要陪,有的覺得要看孩子的年齡和階段,有得的覺得要看作業的難度。。。其實我覺得應該從以下兩方面來考慮:

    一、孩子是否需要陪伴

    大多數時候,我們都是站在父母的立場去考慮,很少問問孩子的感受,不管多大年齡的孩子或者他們正在做什麼事情,當他們的感受不同的時候,他們的需要也是不一樣的。而我們通常都忽略了孩子們的感受。讓我印象很深刻的一次就是,當時剛剛3歲的地主(寶寶的小名),在很開心的玩著他的玩具。因為平時很忙,到週末的時候就想著多陪陪孩子一起玩,於是我和他一起搭著樂高,時不時說兩句鼓勵的話;奶奶也想著讓孫子吃點水果,於是進來送了趟水果。這時候地主很明確的和我們說:“你們都出去吧,我想自己玩會兒,玩好了再叫你們。”他當時並沒有不開心,但是能感覺到他想有自己獨處的時間和空間,所以我就帶著奶奶撤了出來。這件事讓我意識到——做父母不能一廂情願,我們要陪的是孩子,所以最應該問問孩子是否有需要!

    二、到底什麼是“陪伴”

    為什麼把這個放在後面說呢?當被陪伴的主體也就是孩子明確提出需要陪伴,我們就應該知道什麼是真正的“陪伴”!“陪伴”作為漢語詞彙的解釋是“隨同作伴”,由此我們可以看出陪伴者一定不是主導者,所以認為不應該陪伴孩子的觀點,可能看到的是在孩子做作業的時候在一邊指指點點,甚至大呼小叫的家長,但其實那不叫陪伴,應該叫“監督”。我想沒有人喜歡在被監督的情況下去學習或者工作。而陪伴呢?陪伴不一定是要坐在同一張書桌前,但是要讓孩子感覺到爸爸媽媽是關注著我的,是愛著我的,在不打斷孩子的情況下送一杯水在旁邊,或者在孩子需要的時候能及時在孩子身邊,這才是真正的陪伴。當然父母在孩子做作業的時候做著什麼事情也很關鍵。如果我們在看電視、玩遊戲,玩手機或者閒聊,那麼雖然在孩子身邊,可那也不叫“陪伴”而叫“搗亂“了。如果我們是靜靜的看書,或者給孩子展現出學習的狀態,這才是最好的寫作業的陪伴,因為我們的目標一致,都是在做著學習和不斷成長的事情,這也是父母潛移默化的力量!

  • 19 # 以碼內立

    為什麼要陪著寫呢?就不該嬌慣孩子的壞毛病。如果孩子要求父母陪著寫作業,就是典型的依賴症,應該幫助他改掉,讓他自小學會獨立完成自己的任務。如果是父母要自己陪著孩子,那這父母是吃飽了沒事幹撐的,趕快一邊兒待著去吧。

    讓孩子安安靜靜地自己完成作業,讓他學會專注、自主、高效,比把答案寫的多麼正確重要得多。如果他有問題不會,可以來找父母請教,學會瞅準父母的時機問問題也是種能耐;也可以留著問老師,這難道不是老師的職責嗎?在父母的指導下把作業寫得很對很漂亮,把本來存在的學習問題隱藏掉,真的好嗎?

    就不明白了,現在的家長為什麼都感覺像是在陪讀呢?有那麼難以至於學都學不會嗎?有那麼閒以至於只剩這一件事做了嗎?

  • 20 # 諾媽當老師

    關於這個問題,我覺得各有各的觀點吧。畢竟孩子小的時候,比如一二年級,他還沒有養成自主寫作業的習慣,而且寫作業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各種困難,這就需要家長在一旁給予孩子幫助。而且家長此時的陪伴,還可以不斷提醒孩子形成良好的坐姿,包括良好的書寫習慣,這對孩子後期的學習與發展是很有裨益的。為什麼,在該陪伴的時候家長卻要以放手為由放任孩子養成不良的學習習慣呢?即使是龍應臺,在孩子剛上一年級開始寫拼音的時候,還要拉張椅子坐在孩子身邊,陪伴孩子寫作業呢,難道她這個博士比我們這些凡夫俗子還不懂對孩子的教育?因此,我認為孩子小的時候,寫作業時必要的陪伴不可少。此時的陪是為了將來的不陪,為的是幫助孩子早日養成良好學習習慣。

    當然,可能也有家長認為,長期陪伴孩子寫作業會導致家長不由自主在一旁指手畫腳,不但令孩子分心,更導致了孩子過度依賴家長的幫助,反而不能早早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關於這,就要看家長如何去把握幫助的度了。凡是孩子能自主完成的,一旁陪伴的我們千萬不要越俎代庖,否則越幫越忙;而只需在一些大問題上給予對孩子的提醒並適時監督,比如寫作業不能玩玩具,你就只需把他的玩具悄悄收走就好,比如彎腰垂背,你就一聲提醒促其坐好便是。

    不管怎麼說,所有的陪伴其實都是為了孩子更好的成長,為了孩子將來不需我們陪伴仍能健康快樂的成長。那麼,若是認識到此,你又何必糾結於該陪還是不陪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基層衛生院服務應該享受什麼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