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明朝國祚276年,自太祖至萬曆朝,共有16位皇帝,而其中的的建文帝在成祖朱棣反叛成功後,到底是死是活呢?一方面朱棣對外宣佈自己侄子已死,另一方面派遣太監鄭和七下西洋,這中間究竟是怎樣的呢?
19
回覆列表
  • 1 # 大宋蘇老泉

    應該是逃脫了,有證據:

    《明史.鄭和傳》裡記載,鄭和之所以要下西洋,是因為“

    "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蹤跡之。"

    意思是說,明成祖朱棣懷疑建文帝流亡海外了,所以派鄭和下西洋去搜尋。正史裡都這麼記載,說明建文帝的確跑掉了,不僅跑了,而且還跑的挺遠。

  • 2 # 奔九兒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死後,由於皇太子朱標已於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先他而死,乃由皇太孫朱允即位,這就是建文帝,後世也稱為明惠帝。然而,惠帝剛即位不久,燕王朱棣就圖謀奪取帝位,以討伐齊泰、黃子澄為名,起兵北平(今北京),發動了歷史上有名的“靖難之役”。1402年,燕兵攻陷了京師(今江蘇南京),燕王即位,是為明成祖。就在朱棣攻入南京時,皇宮已是一片大火,建文帝下落不明。此後,有關惠帝已經出逃的傳聞頗多,明成祖對此總是不放心,這件事也幾乎成為他的一塊心病。數百年來,建文帝的下落也是一樁爭訟不決的歷史懸案。綜合各家說法,主要有“焚死”說和“逃亡”說兩種。一種說法認為建文帝是自焚而死的。據永樂年間修撰的《明太祖實錄》中記載,燕王朱棣發動“靖難之役”,經過四年的征戰,燕王獲得全勝,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6月13日,燕王統領大軍開進南京金川門。當燕王軍隊進入皇宮時,宮中已是一片火海,建文帝也沒了蹤影。與此同時,建文帝所使用的寶璽也毫無蹤影。正史記載建文帝死於宮中的大火中。《太宗實錄》卷九記載:“上(即明成祖朱棣)望見宮中煙起,急遣中使往救,至已不及。中使出其屍於火中,還白上,上哭曰:‘果然,若是痴耶!吾來為扶翼不為善,不意不諒而遽至此乎!’……壬申,備禮葬建文君,遣官致祭,輟朝三日。”仁宗朱高熾御製長陵後碑也說,建文帝歿後,成祖備以天子禮儀殮葬。成祖後來在給北韓國王的詔書中說:沒想到建文帝在奸臣的威逼下縱火自殺。但是,太監在火後餘燼中多次查詢,只找到馬皇后與太子朱文奎的遺骸,建文帝是活是亡無從得知。燕王為讓天下知建文帝已自焚,曾作有祭文,但其墳墓在什麼地方,無人可知。明末崇禎帝就曾說過:想給建文帝上墳,卻不知在何處。另一種說法是在南京攻破之時,建文帝曾想自殺,但在其親信說服下,削髮為僧,從地道逃出了皇宮,隱姓埋名,浪跡江湖。明成祖死後,他又回到京城,死後葬於京郊西山。朱棣登位後,感到生死未卜的建文帝對他有一種無形的壓力,因此多次派心腹大臣到處訪問。永樂年間鄭和下西洋的陪同官員中,有不少錦衣衛士,這顯然就是用於暗中察訪建文帝的。明成祖曾向天下寺院頒佈《僧道度牒疏》,將所有僧人名冊重新整理,對僧人進行了一次全方位的調查。從永樂五年(公元1407年)起,還派人以尋訪仙人張邋遢為名到處查詢,涉及大江南北,前後共20餘年。民間傳言中,在許多地方都有建文帝的蹤跡與傳說。有的說建文帝先逃到雲貴地區,後來又輾轉到了南洋一帶,直到現在,雲南大理仍有人以惠帝(建文帝)為鼻祖。也有現代學者認為,當年建文帝潛逃後,曾藏於江蘇吳縣黿山普濟寺內,接著隱匿於穹窿山皇駕庵,於永樂二十一年(公元1423年)在此病亡,埋於庵後小山坡上。至於建文帝的下落到底如何,以上兩種說法都無法給出令人滿意的答案。《明朝那些事兒》是一個草根作者的作品,據本人在書中介紹,全部是正史,非正史的部分作者會在書中註明,個人認為是比較可信的。裡面記載的一夜長談也是可信的,既然是長談一夜說明這裡面一定有問題。而且就鄭和下西洋來說也有去捉拿明建文帝的說法。所以,明建文帝那個時候應該是逃出來了。但朱棣肯定是不知道他在哪。因為以一個野心這麼大的人來說要是朱棣知道建文帝在哪朱棣一定會把建文帝殺了的。

  • 3 # 月影卿樂

    朱允炆逃去了歐洲.就是西洋.

    朱棣派鄭和下西洋,名義上是為了外交,實際上是為了追殺朱允炆.

    鄭和的艦隊,每一艘都是戰艦,每一艘都裝了大炮,根本就沒有商船.

    法國球星裡貝里,說自己的祖先是東方人,在東方大國當過皇帝.

    裡貝里的五官比較奇怪,史書記載朱元璋的五官也很奇怪.

    而且裡貝里家裡還有明朝的花瓶,等等古董.

    可見裡貝里就是朱允炆在歐洲生下的後代.

    我認為朱允炆的逃亡路線是:

    從南京坐小船逃跑到海港,再換大船出海,向南逃亡到南亞,再向西逃亡到波斯,最後逃亡到歐洲,登陸,隱姓埋名當了小老百姓.

    簡單說,這個逃亡路線就是鄭和下西洋的簡化版.

  • 4 # 雲深知楚

    問的好,你這一問就問出了大明朝一大懸案。因為自靖難之役後,關於建文帝的下落,就已經成了謎,不但我們想知道,歷史學家想知道,當時的永樂大帝其實更想知道。

    建文元年(1399),燕王朱棣接受軍師姚廣孝的謀劃,以清君側之名在北京起兵南下,經過幾年的努力,終於於1402年攻下帝都應天(今南京)。當時,宮中一片火海,殺聲震天,建文帝不知所蹤。

    從此以後,尋找建文帝的下落成了永樂皇帝一生所願,然而到死也沒能如願。

    關於建文帝的下落,主流觀點有三個:

    1、出逃到了國外。這個觀點的可能性很大,因為歷史上轟轟烈烈的鄭和下西洋,除了明面上貿易往來的目的外,其背後真實的目的是尋找建文帝下落。

    但以最終結果來看,顯然是沒有找到,不然以當時大明在國際上的地位,沒有哪個小國家敢私藏重犯。當然也有可能在逃亡途中死掉了,也有可能真有不怕死的國王收留了他,只是隱藏太深,沒被鄭和發現而已。或者鄭和真的找到了建文,只是善心大發,不忍把它交給朱棣。但這些可能性都不大,因為瞞得了一時,瞞不了幾世。如果真在國外活著,朱棣死後,或者建文死後,就完全沒有躲藏的必要了,為什麼還一直沒有訊息呢?

    2、當年宮中大火中燒死了。這是當時朱棣為了掩人耳目而公佈天下的訊息。而實際上,連他自己都不相信建文燒死了。因為燒死的屍身模糊不清,根本就不能確認是是建文。

    3、化妝成僧人出逃了。關於這一點,還有傳說稱,朱元璋有先見之明,死前留給孫子建文度牒袈裟,以備不時之需。所以在朱棣大軍攻陷應天時,建文自知無力迴天,只好拿出爺爺所留遺物,剃度後出逃了。至於逃到哪裡,有說湖南的,有說就在南京周邊,最多的是說逃到雲貴一帶。

    綜上所述,高公子興認為,觀點3的可能性最大。因為我們都知道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就曾經出家做過和尚,而朱棣的大謀士姚廣孝也是僧人出身,所以明朝對僧人還是很尊重的。當時南京城一片混亂,建文帝很可能就是化妝成僧人趁亂出逃了。

    只是我不相信朱元璋留袈裟度牒這一說。因為如果朱元璋如果早料到有這一天,為什麼不提前採取措施化解危機呢?你要麼直接讓朱棣繼位,要麼找個藉口殺了朱棣,這完全可以做到的呀,何必多此一舉呢?

    至於建文的逃難之地,我相信會比較艱難曲折,可能走過不少地方,但最終的歸屬地很可能是雲南。一方面雲南山高水遠、容易藏身;另一方面,雲南的最高統治者是沐英的後代,沐家和朱元璋馬皇后關係密切,不會輕易出賣建文。

    當然,這也是我的推測。在沒有新的證據出來之前,我們只能憑空想象,那既然這樣,我還是願意往好的想。而化妝出逃、出家為僧、遠遁山林、普渡眾生,這不正是大多華人最希望看到的圓滿結局嗎?

  • 5 # 曉肥俠

    因為建文帝在太祖(朱元璋)嚴苛統治之後,力行寬政,所以他的遭遇引起了無數人的同情,他的下落就格外引人好奇,在各種野史、戲劇裡可以看到人們無盡的猜測和演繹。有人說建文帝自焚了,有人說在大臣的保護下建文帝由密道逃出南京。

    “靖難之戰”一役,建文帝是生是死,他的結局到底怎樣?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成為明史第一謎案。

    我們假設如果建文帝沒有自焚身亡,那麼,他又去了哪裡呢?

    一、遜國為僧,雲遊四方。

    正如《明史紀事本末》記載,建文帝從南京逃出後,帶著楊應能、葉希賢、程濟兩比丘一道,隱名易服,雲遊天下。學者根據地方誌、遺蹟、遺址等資料考證,認為建文帝曾流亡於雲南、貴州、四川、湖北、江浙、廣東等地,《明史紀事本末》說他為逃脫追捕,“西遊重慶,東到天台,轉入祥符,僑居西粵,中間結庵於白龍,題詩於羅永,兩入荊楚之鄉,三幸史彬之第”。

    西南數省,留有很多有關建文帝的遺址和傳說。徐霞客在《徐霞客遊記》中記載有建文帝曾在貴州白雲山修行時遺留的遺蹟:“有巨杉二株,爽立磴旁,大合三人抱;西一株為火傷其頂,乃建文君所手植也。再折而西半里,為白雲寺,則建文君所開山也;前後架閣兩重。有泉一坎,在後閣前檻下,是為‘跪勺泉’。下北通閣下石竅,不盈不涸,取者必伏而勺,故名曰‘跪’,乃神龍所供建文君者。中通龍潭,時有金鯉出沒雲。由閣西再北上半里,為流米洞。洞懸山頂危崖間,其門南向,深僅丈餘,後有石龕,可旁為榻。其右有小穴,為米所從出流以供帝者,而今無矣。左有峽高迸,而上透明窗,中架橫板,猶雲建文帝所遺者,皆神其跡者所託也。洞前憑臨諸峰,翠浪千層,環擁回伏,遠近皆出足下。洞左構閣,祀建文帝遺像(閣名‘潛龍勝蹟’,像昔在佛閣,今移置此)乃巡方使胡平運所建,前瞰遙山,右翼米洞,而不掩洞門,其後即山之絕頂。”

    一些書中還記載有建文帝的詩文,雖然無法判斷是否是後人假託,但還是有些符合建文帝身份的。下面這首詩據說是建文帝避難貴州金竺(今貴州廣順)時所作:

    風塵一夕忽南侵,天命潛移四海心。

    鳳返丹山紅日遠,龍歸滄海碧雲深。

    紫微有象星還拱,玉漏無聲水自沉。

    遙想禁城今夜月,六宮猶望翠華臨。

    此外,在《明史·姚廣孝傳》和《胡濴傳》裡記載:明成祖朱棣當了皇帝后,對建文帝自焚而死,也產生過懷疑,又聽說了很多傳言,有人告訴他那具燒焦的屍體是馬皇后的,建文帝削髮為僧外逃了。他就把建文帝的主錄僧溥洽抓了起來關進監獄長達十餘年,逼他供出建文帝下落。《明史·胡傳》載“惠帝之崩於火,或言遁去,諸舊臣多從者,帝(指成祖)疑之。(永樂)五年遣頒御製諸書,並訪仙人張邋遢,遍行天下州郡鄉邑,隱察建文帝安在,以故在外最久。”即朱棣是讓戶科都給事中胡濴以頒佈御製諸書和訪尋張邋遢的名義,遍行郡、鄉、邑,搜尋建文帝的下落,前後長達16年之久。這裡所說的張邋遢,就是小說中經常出現的張三丰。他是個奇人,不修邊幅,飄忽不定,據說能一日千里。成祖對胡濴偵緝建文帝的事情非常重視,不允許胡濴為母“丁憂”的請求(官員父母逝世,應守孝三年,稱為丁憂)。

    《明史》中說:“先未至,傳言建文蹈海去,帝分遣內臣鄭和數輩浮海下西洋,至是疑始釋。”就是說,朱棣得不到確切訊息,故另派鄭和下西洋“欲尋蹤跡”。

    一直到永樂二十一年(1423年)的一個晚上,胡濴匆忙趕回北京,恰巧成祖北征駐軍宣府。胡濴趕到宣府時成祖已經睡下了,但聽說胡濴回來了,急忙穿上衣服,在臥室單獨召見。二人一直談到四更。看來胡濴是打聽到了建文帝的確切訊息,似乎事隔多年建文帝已經沒有重奪帝位的想法了,成祖朱棣由此放心,不再究問建文帝蹤跡。

    二、漂洋出海,不知所終。

    有傳言建文帝泛舟出海,去了南洋,並在某個小島上過著自食其力的恬然隱居生活。當時中國去往南洋的人很多,據說張士誠失敗後,他的一些部下就逃往南洋,拓荒移民。近人有人考證建文帝避難泉州開元寺,並在開元寺揚帆出海,最終隱居印尼蘇門答臘島東海岸,然而沒有更多的證據,僅僅是猜測而已。

    成祖朱棣擔心建文帝糾集當地的華人,或者是以宗主的身份號召南洋諸國興兵,因此很不放心,特意派遣鄭和數次下西洋,一為宣揚國威,一為尋找建文帝蹤跡。據《明史》載:“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蹤跡之,且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永樂三年六月,命和及其儕王景弘等通使西洋,將士卒二萬七千八百餘人,多繼金幣。”在鄭和的船隊裡,還有一部分是錦衣衛,專門負責偵緝,至於是否探知建文帝蹤跡,就不得而知了。

    三、北京西山說。

    谷應泰《明史紀事本末》和鄭曉《吾學篇》中,記載有正統七年,建文帝因年紀已老,就到廣西思恩州官府,自稱是建文帝。當地官員急忙上報朝廷,將其送至京師。朝廷派老宦官吳亮前去辨認。建文帝一見到他就叫出了他的名字,吳亮否認。建文帝又說當年他進膳時,扔一片鵝肉到地上,吳亮像狗一樣趴下去吃掉。吳亮聽後伏地大哭,回去後就上吊死了。建文帝被迎入西內,老死於宮中,葬於西山,不封不樹。

    其實這是謠言,不過還是有一定根據的。《英宗實錄》載正統五年(1440年)十一月,有個僧人從雲南到廣西,自稱是建文帝,年90餘歲。當地官員將其遣送到京師,大臣們懷疑他是假冒的。經過究問,他承認本名叫楊行祥,河南人,洪武17年為僧,受到別人的蠱惑才假冒建文帝的。於是英宗將其押入大牢,過了4個月就死在獄中了,同謀的12名僧人被髮配到遼東守邊。

    四、江蘇吳縣說。

    有人透過查閱文獻和親自到江蘇吳縣去考察,發現了建文帝出亡時遺留下的一些遺蹟、遺物,並結合文獻資料,認為建文帝當年離開紫禁宮後,削髮為僧,既沒有去神樂觀,也沒有去西南、東南周遊避難,而是被僧司溥洽所救,一直藏於江蘇吳縣普濟寺內,此後一心為僧,無復國之意。不多久姚廣孝歸隱禪寺,在姚廣孝的監護下,建文帝隱藏於穹窿山皇駕庵,直到永樂二十一年(1423年)病殞於此,終年47歲,葬於庵後山坡上。這也自成一說。

    五、四川望京寺說有人則認為建文帝在四川平昌佛羅寺躲藏過,並病逝於此,葬於寺後山坡上。

    建文帝之所以選擇佛羅寺,是喜歡這裡偏僻難尋,不容易被發現。因他常常面向京城的方向暗自哭泣,後人就把佛羅寺改稱望京寺。

    六、還有一種說法,據《江油縣誌》記載:明朝建文帝(朱允炆)兵敗歸隱山林,具體地址不詳。

    七、近幾年有人自稱建文帝后人,獻出《讓氏家譜》,稱建文帝透過地道逃離南京,假扮僧道,雲遊各地,後隱居於武昌,死後就葬在武昌洪山。當然,這一說法還有待於進一步的證實。

    八、湖南一說:位於永州市新田縣西南的武當山(現稱南國武當山),有碑文曰:“明時有西粵僧名明賢者登是峰,愛其層巒聳翠,上出重霄,有寄跡掛錫之意焉”。這位叫明賢的明代西粵僧人到底是誰?如何又選中了這個有玄武殿的武當山掛錫呢?新田縣文物所收藏有一件從武當山下石古寨村徵集上來的象牙朝笏,據說,是祖輩得自一位武當山老僧之手。上朝用笏板,自明朝而止,且所用材料很有規矩,皇帝用的是玉板,太子親王一級才用象牙板,其他大臣用檀木板或竹板,這件象牙笏板怎麼就落到了這偏遠的武當山的老僧之手呢?谷應泰撰寫的《明史紀事本末》說他為逃脫追捕,“西遊重慶,東到天台,轉入祥符,僑居西粵,中間結庵於白龍,題詩於羅永,兩入荊楚之鄉,三幸史彬之第”。這位叫明賢的老僧會否就是去過西粵的建文帝?

    對建文帝出亡謎案的解釋、傳說、附會絕不是上面列出的幾種,有許多悽美的故事在許多書籍、口頭上流傳開來,而且也必將流傳下去。

    綜上所述,朱棣在即位後,下令搜尋建文帝,這是歷史事實。但他的真實用心及建文帝的真正下落和結局到底怎樣,誰也沒有確鑿的證據,至今仍是一個難以解開的歷史之謎。各類詞書字典、史籍資料也只好註明:“建文帝不知所終”。

  • 6 # 歷史檔案館

    我是真君,我來回答。

    建文帝最大的錯誤就是心軟,在伐燕戰爭中,建文帝的軍隊有好幾次能夠殺死朱棣的機會,最終又放虎歸山,前線將士雖然扼腕嘆息但是也無可奈何,因為建文帝早就下令不許傷害自己的叔叔,建文帝自以為此戰必勝,為了防止自己背上一個殺叔的罪名,建文帝早在大軍開拔之前就再三叮囑,結果在對燕王作戰時,朱允炆的這道命令無數次讓朱棣化險為夷,從今天的角度再來看那場戰爭,建文帝並非輸給燕王,而是輸給了自己的這道命令和自己親自挑選的統帥李景隆。

    燕王殺進南京之後,建文帝倉促逃跑,黃子澄、齊泰、方孝孺等反燕一黨全被俘虜,方孝孺被滅十族,齊泰、黃子澄也下場悲慘,而燕王的注意力並不在他們身上,他派人四處搜尋建文帝的屍首,然而讓他失望的是並沒有找到,此時的朱棣明白無論朱允炆死沒死,都要對外宣佈建文帝已在大火中自焚,於是便有了史書上記載的那一幕:上哭曰:‘果然,若是痴耶!吾來為扶翼不為善,不意不諒而遽至此乎!’……壬申,備禮葬建文君,遣官致祭,輟朝三日。”看到這相信大家都笑了,演戲演的太假了!後來朱棣曾經多次暗中派人尋找建文帝的下落,但是都沒有結果,那麼建文帝究竟到哪裡去了呢?歷史上真的沒有留下建文帝的蛛絲馬跡嗎?

    據鄭敏娟《李聞舉薦引建文帝隱蹕寧遠下灌考略》認為,建文帝在朱棣大軍即將攻入皇宮前,由神樂觀主管,兼任膳夫的大臣李聞舉協助其逃出了京城。最後輾轉到了李聞舉的老家湖南九疑山的下灌村的龍回寺(龍池寺)。從族譜中《聞舉公傳》及《聞舉公序傳》知:聞舉公,洪武元年(1368年)生,為復曾祖被瑤賊所戕之仇,幼時隨母去金陵見明太祖。太祖奇之,賜鄉舉仕進。建文間特賜進士,擢太廟齋郎。建文四年,職兼膳夫之任。永樂篡立,致仕而歸,並亨屯出險,成功解救建文帝。

    此時的建文帝並不甘心自己的失敗,逃出南京之後,在李聞舉的幫助下,建文帝在外立朝數年,然而最終卻無所作為,朱棣已經坐穩了皇位,最終建文帝也死心了,從此隱姓埋名,希望平平靜靜的度過自己的一生,那麼建文帝最終埋葬在哪裡呢?對於建文帝的葬身之處有很多種說法,據歷史專家的考證,隱姓埋名之後,建文帝曾經到過江蘇,並於公元1423年去世,葬於普濟寺後面的小山村中。

    建文帝的一生讓人嘆息不已,本是一副好牌卻生生被打爛了,朱元璋對這位皇長孫非常重視,然而建文帝和他的父親朱標一樣,飽讀詩書,受儒家思想的影響太深,結果只侷限於君子的人格桎梏中,反觀朱棣,少年時期便隨將軍們馳騁疆場,經過戰爭的無數次洗禮,已經將他磨礪成了一位非常優秀的政治家和軍事家,如果建文不死,或許和他的父親一樣也會創造出一個太平盛世,但是朱棣並沒有給他這個機會,朱棣即位後改建文四年為洪武三十五年,延續著父親的足跡繼續靠馬背打出了一個永樂盛世,朱棣算不上一個好人,但是他卻是一位好皇帝,建文帝算是一個好人,但是卻也是一個不合格的皇帝!

  • 7 # 以史為鑑漫浸生活

    關於建文帝生死的探討,由於正史亦或秩文野史記載有限,並且語焉不詳,造成時至今日600餘年始終沒有間斷過。我個人認為繼續這種探究意義有限,從史料記載中推斷或死或生沒有說服力,每個人都可以談一談個人的想法,有道理的即可成立,心即理。

  • 8 # 旅行者說文史

    公元1402年,當朱棣率領的叛軍圍城的訊息傳到南京城,建文皇帝看著冷冷清清的皇宮,他彷彿聽到了死神的召喚。他開始有點後悔了,在他的一生中,削藩雖然是必然的,但是,如果當初不那麼操之過急,也許就會有另外一番景象了。

    面對城外的叛軍,朝廷內部出現了截然不同的兩種聲音,一種聲音是棄城而逃,以求東山再起;另一種聲音是寧可京城被攻破,為了江山社稷而死,也不能逃離南京城。最終,建文皇帝還是決定留下來,與南京城共存亡。

    南京城雖然沒有被叛軍攻破,但是建文帝卻被人出賣了。負責鎮守金川門,深受朱元璋生前器重,朱元璋的第十九子朱橞臨陣倒戈,夥同貪生怕死的李景隆打開了南京城的大門。朱棣大搖大擺的走進了南京城。

    建文皇帝長嘆一聲,萬分傷心之餘,一把火,把整個富麗堂皇的皇宮燒了盡光。朱棣浴血奮戰了四年,差點把命都拿搭上,得到的只不過是一片廢墟。

    在皇宮的灰燼中,朱棣派大軍仔細搜尋,也未能找到建文皇帝;在被捕的官員中,也無人知道建文皇帝的下落。建文皇帝,活不見人,死不見屍,成為了朱棣一生的噩夢,他擔心某一天,建文皇帝突然出現在他的面前。

    建文皇帝具體去了哪裡,逃走了還是在大火中燒為了灰燼,就連《明史》記載的也是模稜兩可,那麼,建文皇帝究竟是生是死。生,又生在何方;死,又死在何處?

    自焚而死說

    朱棣進入南京城後,京城幾乎天天都有滅族慘案,方孝儒、鐵鉉等建文皇帝的忠臣先後被朱棣誅殺。殺了幾個月,建文皇帝的忠臣義士差不多殺光了,朱棣這個時候才開始證明自己篡權奪位的合法性。於是,他組織一批人,重新編寫了《太祖實錄》。在《太祖實錄》裡,朱棣把自己描寫為了深受朱元璋疼愛的一個人,如果不是建文帝從中作梗,朱元璋一定會把皇位傳給自己。

    在《太祖實錄》記載,朱棣在南京城皇宮的大火中發現了建文皇帝的屍體,他為此還痛哭流涕,他說,我這次帶兵前來,並不是為了取建文皇帝的命,而是遵照朱元璋的《皇明祖訓》 中說:“朝無正臣,內有奸逆,必舉兵誅討,以清君側”的遺命,來幫助建文皇帝清除身邊的佞臣,想不到建文皇帝最終為自焚而亡,只得以天子“禮葬建文皇帝“。

    落髮為僧說

    朱棣進入南京城後,建文皇帝自覺無路而逃,就準備自殺。這個時候,身邊的太監拉住了他,說朱元璋臨死前,曾交給他一個箱子,如果天子有難,可以開啟一看。太監說,現在叛軍已經進了南京城,可以開啟看看了。開啟箱子一看,裡面有一套袈裟、一張度牒、一把剃刀。建文皇帝一看,就明白了,原來朱元璋早就看到朱棣終有一天會篡位,就提前為建文皇帝準備好了後路。於是,建文皇帝削髮披緇,放了一把火,趁亂從宮中地道鑽了出來。

    朱棣在皇宮中沒有找到建文皇帝,又知道他已經落髮為僧的事實,於是,就向天下所有的寺院頒了《僧道度牒疏》,對全國的僧人和道士進行了大普查,重新造冊登記,就是為了從中找到建文皇帝。不僅如此,從永樂五年起,朱棣命胡灐以尋找張三丰問道為由,四處出巡,找了將近二十年,實際也是為了尋找建文皇帝。

    流亡國外說

    還有一種說法是,建文皇帝逃出南京後,曾經跑到了雲南,最終流亡到了國外。朱棣找不到建文皇帝,日夜睡不著覺,他害怕建議皇帝召集人馬前來征討他。於是,就派出了對自己最忠心的太監鄭和數次下西洋。一方面為了宣揚國威,一方面查訪建文皇帝的下落。所以,隨鄭和出行的人員中,才會有那麼多錦衣衛成員。

    當然也有人認為,鄭和下西洋跟建文皇帝無關,這是因為,鄭和每次下西洋,都是那麼浩蕩蕩,這麼大的陣勢,如果建文皇帝真的流亡到了國外,早要躲起來了,還能等鄭和去抓?

    建文皇帝到底是生是死,目前還沒有統一的定論。如果他真的是自焚死了,為什麼在他死後,朱棣仍然沒有放棄對他的尋找;如果是的逃出了皇宮,他又去哪裡呢?這恐怕將是永遠無法解開的謎了!

    如果說,建文皇帝真的逃出生天,流落到了民間,不管是出家為僧,還是成為一介平民,對於他來說,也許是一種解脫。哎,可憐生在帝王家啊!

  • 9 # 來去是夢成敗皆空

    個人認為,作為皇帝的朱允炆的確“死了”,他的政治生命已然結束了。但作為少有的“亡國之君”他依然活著,並一直陷入到對他四叔的憤恨和深深的自責之中,之後他長期以晉之重耳的事蹟鞭策自己,他肯定也曾想過靜待時機東山再起,也曾想過聯絡舊部恢復河山。但他眼看著朱棣繼承太祖遺願,文治武功,開疆拓土,大明在他的帶領下君權鼎盛,萬國來朝時,他的內心一定是矛盾的,畏怯的。隨著年齡的增長,銳氣的消亡,他慢慢的打消了復國的念頭,轉而寄情于山水,詩詞與佛法,來表達自己壯志難酬和對現實的無奈。 “皇帝”朱允炆必須死,建文帝“不死”,才是對朱棣靖難“清君側”的最大諷刺。朱棣耗時三年,從北平打到南京的最終意義何在?殺了齊泰,黃子澄,方孝孺在帶領兵馬回到燕藩?在建文帝的朝堂上成為加九錫成為監國攝政的曹操,還是像多爾袞一樣也來一個“皇叔父攝政王”?最終只會“一個不小心”讓這位開國太祖洪武皇帝指定的繼承人翻盤,永以謀反之名釘到歷史的恥辱柱上,子孫後代成為“燕庶人”。所以從朱棣的角度來說,南京城開門迎降的那一刻起,建文帝朱允炆已經“死了”,但是那具燒焦的屍體是朱允炆最好的“死法”,死了而又死的不可辨認,對朱棣來說在找不到朱允炆的情況下,這具讓人看不清,說不明的“建文遺體”那真是“極好的”和近乎完美的繼位宣言。 朱棣抹殺了建文帝存在的一切合理性,永樂朝官方歷史甚至連年號和在位時間都不給朱允炆留下,而是讓他的太祖爺爺又“多活了”四年,即從洪武32年延長到洪武35年(1399年—1402年),朱棣的年號跳過建文直接成為永樂。建文的年號遲至1595年10月才被萬曆皇帝恢復。更可笑的是直到242年以後的1644年7月,南明君主福王(弘光帝朱由菘)才定朱允炆的廟號為”惠宗”,諡號為”讓皇帝”(諡號為傳說)。更加不可思議的是今天我們對建文帝朱允炆是一代帝王的認可基礎和歷史定位來自於大明的死敵清朝,清朝乾隆帝(1736年—1796年在位)封朱允炆為”恭愍惠帝”時,他的皇帝地位才完全恢復。在乾隆之前的《明史》中,他的名字僅僅就是朱允炆而已。 在南京陷落之時,一個太監老王把朱元璋留給這位長子長孫的“終極遺物”交給了朱允炆,盒子中僅有剃刀一把,度牒一張和散銀十兩。雖然這是個傳說,但是我很相信,這絕對是一個和尚出身的爺爺能給孫子想到的第一個和最好的一個結局。尤其是那十兩散銀,朱元璋還想到了作為平時花不到銀子的皇帝朱允炆,在兵荒馬亂之時那裡去找“錢”?而留給他紋銀就是找死,留給他太多就會露富。所以這是一種解讀:“朱允炆,你平靜的告別紅塵,平靜的活下去,平靜的化為塵土”吧。” 朱允炆從南京“水門”出城,他去哪裡並不重要,無論是去了湖南永州新田縣,還是去了錢塘東明寺,江蘇吳縣穹窿山或者是隱居於湄江的觀音崖藏君洞,甚至下南洋還是去歐洲。也無論他是做了鐵峰,悟真大和尚還是在江西上饒玉山三清山當了道士。更無論他是活了九十歲看盡大明風雲變幻,還是四十六歲就死在吳縣穹窿山。總之在“靖難之役”成功的那一刻,他只能在沒人之時稱呼自己為朱允炆,而世上再無大明建文帝。 最後附上建文帝朱允炆的兩首楹聯(傳說)作為介紹,以體會他的悲愴的心情。有夢難圓,塵世著魔迷木性;無風易醒,洞泉悟道靜凡心。“輕風吹拂著平靜的心,沉醉於大自然之中,哪還管什麼皇權富貴,都是過眼雲煙”。家從京畿而來,回首五嶽峨眉,此等山川甲天下;帝似堯舜以後,伉懷秦皇漢武,如我王孫曠古今”。

  • 10 # 大漢劉建立

    不喜歡拐彎抹角,直接亮出答案:建文帝在靖難之役中借大火逃脫了,這一點兒大家應該都知道,可以我還要告訴大家,建文帝晚年又回到了皇宮,這個估計很少人瞭解吧。

    明朝嘉靖帝年間的學者薛應旂,在所著《憲章錄》裡記載了這樣一件奇事:話說在明英宗正統五年(公元1440年)的一天,廣西思恩州的領導岑瑛下鄉體察民情,誰料想碰到一個奇怪的老和尚,站在路中間攔住了道兒,無論岑瑛的手下怎麼驅趕,老和尚就是不肯讓開。岑瑛覺得事有蹊蹺,就讓人去查他的度牒,也就是出家人的身份證。度牒上的名字是“楊應能”,老和尚說:這當然不是我的真名。其實我就是建文帝啊!當年“四叔”沒殺死我,讓我在外面漂泊了四十年,現在我已經老了,眼瞅著命不久矣。我心裡只有一個願望,就是回京師的老家看看,不知道你能不能幫我向上面反映一下兒?

    岑瑛一聽當然不敢怠慢,趕緊向他的上司彙報,最後層層報給了朝廷。明英宗朱祁鎮下旨,把自己的這位“堂爺爺”接回了京師。接是接回來了,不過也不能說認就認呀。當年跟隨建文帝的大臣,不是被朱棣殺了,就是年老還鄉了。最後實在沒辦法,只能找宮裡的老太監,一個叫吳誠的,也有人說叫吳亮的,前去辨認。

    吳誠左看右看上看下看,一會兒覺得像,一會兒又覺得不像,看了半天也沒辦法判斷。和尚笑著說:你也別看了。我給你講一件往事,你就能確定我的身份了。這事兒只有咱倆知道:某年某月某日,你伺候我吃飯,我當時一高興,用筷子夾了一塊兒肉要賞給你。你當時兩個手都拿著東西,實在沒辦法接,最後我只好把肉扔在地板上,然後你爬在地上用嘴叼起來。這麼有意思的事兒,難道你都忘了嗎?吳誠臉一紅,表明他也沒忘。他趕緊跑回去稟告英宗,英宗說既然是真的,那就把他接到宮裡吧,當然他不能稱皇帝,也不能稱太上皇,只能勉強稱為“老佛”,注意不是“老佛爺”啊!

  • 11 # 說史君

    針對題主這個問題,我先來說結論;

    關於建文帝是否生還有很多種說法,我在此要談五種比較知名的說法:焚死說、歸來說、出亡說、穹隆山為僧說、尋訪張邋遢說。不過這五種說法各有各的缺點,具體怎麼還請各位讀者朋友看我分析。

    建文帝在那場大火中是否逃脫我們不得而知,因為這個問題不僅僅是六百多年後的我們無從知曉,就連這件事過去沒多久的明朝萬曆年間的張居正首相都不確定,這是一個千古謎團!

    還有雖然朱棣一方面宣佈自己侄子已經死亡,但是卻派遣鄭和下西洋,這件事難免會讓人遐想連篇,難免會讓人想朱棣派遣鄭和下西洋是為了尋找建文帝。對此我想說:這是一種說法,不過根據近年來的考證以及對史書的分析,這一說法明顯太過於片面。

    靖難之役爆發的前因後果

    談完結論我們先來講講這件歷史事件的前因後果吧。這個歷史事件被我們後世稱為靖難之役,大概就是朱元璋在位的時候把兒孫分到了各地做了藩王。隨著時間的發展,藩王的勢力已經越來越大,大到可以威脅中央集權。

    敢問那一個朝代的皇帝允許地方勢力威脅皇權?無論是漢代的推恩令還是宋代的杯酒釋兵權,不都是為了加強皇權嘛。為了加強皇權,我們的主人公建文帝朱允炆便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去削弱藩王,其中就包括燕王朱棣。

    朱棣這聽到風聲後,他肯定也不願意就這麼被皇帝把權利全給收了啊,於是便起兵反抗朱允炆,其實靖難之役說白了就是明朝統治階級內部爭奪帝位的戰爭。

    這次戰爭的結果想必大家已經瞭解了,朱允炆失蹤,朱棣勝利然後登基稱帝,於是也就有了題主這個問題。朱棣派人到底找沒找到建文帝朱允炆?朱允炆到底死沒死?

    簡單聊完這個歷史背景以後我們就回歸正題,講一講關於朱允炆是否生還的五種說法。也就是我們開頭提到的焚死說、歸來說、出亡說、穹隆山為僧說、尋訪張邋遢說。

    第一種說法是焚死說:

    焚死說應該是最有名的一種說法了。這種說法曾經風靡一時,因為在那場戰爭中,按照戰爭規模以及死傷狀況去分析,建文帝被燒死的可能性極大。

    口說無憑,我們來看看《明史》是怎麼講建文帝這件事的:

    谷王及李景隆叛,納燕兵。都城陷,宮中火起,帝不知所終。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屍於火中,越八日壬申,葬之。——《明史》

    我們再來看看明朝人寫的《明實錄》關於這件事是怎麼說的。根據《明實錄》的記載:朱棣將建文帝以隆重的禮節進行了安葬,還為這件事放假了三天以表示自己對建文帝的哀悼。

    不過很多學者對此說法表示存疑,因為據記載當時安葬朱允炆是以天子之禮進行安葬的。但是我們並沒有發現關於建文帝的墳墓,如果真的是按照天子之禮來安葬的,那墳墓規格可是非常豪華啊,這麼豪華的一個大墓我們怎麼可能沒有一點音信呢?

    當萬曆皇帝問到張居正建文帝是否出亡這個問題,張居正回答是“此事國史無考”,國史也就是《明實錄》,大家根據這個可以看出連明朝人自己都不知道這個問題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更別說清朝人知道了。

    第二種說法是歸來說:

    歸來說具體是怎麼一回事呢?我們先來看看關於這種說法的記載:

    正統五年,有僧自雲南至廣西,詭稱建文皇帝。思恩知府岑瑛聞於朝。按問,乃鈞州人楊行祥,年已九十餘,下獄,閱四月死。同謀僧十二人,皆戍遠東。自後滇、黔、巴、蜀間,相傳有帝為僧時往來跡。

    這段話的意思是是在公元1440年明英宗正統五年的時候,有一個僧人從雲南來到了廣西的思恩府,一到就說他自己是建文帝。思恩知府岑瑛知道了這件事以後趕緊把這件事上報給了朝廷,這畢竟是大事啊。

    不過後來岑瑛一想這事蹊蹺啊,建文帝已經失蹤了這麼多年,怎麼就突然出現在我這裡呢?後來經過審問這人的年齡,透過年齡和建文帝年齡進行對比,才發覺這是假的建文帝!

    他本人名字叫楊行祥,是均州人。岑瑛查明這件事以後便將這個僧人送到了大牢裡,沒過多久便把他處死了。他的同夥也被髮配到邊疆。

    從這以後,建文帝沒死而是成為了僧人經常往來於雲南、貴州、四川等地的故事便越來越多。這件事伴隨著民間傳說被傳的撲朔迷離,我們想從這麼多傳說中找到真相便更是難上加難!

    第三種說法是出亡說:

    根據民間傳說,建文帝雖然打仗失敗了,但是卻沒有死,而是透過宮中的密道出逃了出去。之所以逃跑是為了給朱棣讓國,給他遜位

    這個說法明顯更加的站不住腳。因為熟悉這段歷史的人都清楚當時是朱棣逼宮。怎麼可能是建文帝遜位呢?這種說法可能是民間百姓同情建文帝的遭遇,想給建文帝留點面子,所以才說朱允炆是遜位,是讓國,不是被逼無奈。

    第四種說法是穹窿山為僧說:

    這種說法來自《明史·姚廣孝傳》:

    十六年三月人覲,年八十有四矣,病甚,不能朝,仍居慶壽寺。車駕臨視者再,語甚歡,賜以金唾壺,問所欲言。廣孝日:“ 僧溥洽系久,願赦之。”溥洽者,建文帝主錄僧也。初,帝人南京,有言建文帝為僧遁去,溥洽知狀,或言匿溥洽所。帝乃以他事禁溥洽,而命給事中胡茨等遍物色建文帝,久之不可得,溥治坐系十餘年。至是,帝以廣孝言,即命出之。廣孝頓首謝。尋卒。”

    這句話的大概意思就是姚廣孝懇求朱棣釋放溥洽,因為當年溥洽被懷疑幫助建文帝逃跑所以被關了起來。朱棣把溥洽關了十幾年,也沒有找到建文帝,於是聽從姚廣孝的建議把溥洽這個僧人給放了。

    這個說法的真偽我們無從考證,建文帝出家為僧到底是民間傳說還是真實事件我們恐怕只能等待真實的考古遺蹟的發掘才能清楚。

    不過關於建文帝在寺廟的各種傳言倒是不少,像望京寺的描述,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下去查下這方面的記載。

    第五種說法是尋訪張邋遢說:

    張邋遢也就是“張三丰”,你沒聽必須得錯就是張三丰。朱棣派人出去尋找建文帝,被排出去的這個人叫做胡瀠,因為尋找建文帝這事不能公開說,所以就借尋找張三丰為由走遍天下去找。朱元璋當年也曾尋找過張三丰,只是可惜沒有找到而已。用這個理由去尋人,別人也沒有辦法說什麼。

    胡瀠走遍天下也沒有找到建文帝,不過這其中有一個細節值得我們思考,令我們遐想連篇。胡瀠走訪天下後,歸來的第一天晚上,便跟朱棣進行了徹夜長談,據說是到了天快亮才結束這次對話。

    這就不得不讓我們猜測他們到底談的什麼了,如果,胡瀠出訪沒發現建文帝下落的話,兩人用談一晚上嗎?有人說胡瀠給朱棣說建文帝在外面當僧人。對朱棣構不成威脅,讓朱棣放心。

    不過這種說法畢竟只是猜測沒有真實證據。我們頂多當成一個說法來看而已,這個就是尋訪張邋遢說。

    鄭和下西洋和尋訪建文帝之間有聯絡嗎?

    關於建文帝到底去了哪裡,有一本很著名的歷史書,叫做《罪惟錄》。這本書裡面記載了關於建文帝下落的23種看法,有興趣朋友可以去看下。

    談完這五種看法,我們再說鄭和下西洋與尋找建文帝之間的事情。這件事純屬是野史,是瞎猜,鄭和下西洋根據學術界近些年的研究,鄭和下西洋的目的是為了宣揚大明國威,以及拉攏更多國家支援朱棣。而且大家細想,如果鄭和要去尋找建文帝,怎麼可能帶上這麼多人?要知道鄭和下西洋船隊規模那可是空前絕後的!而且鄭和下西洋最後一次是宣德皇帝派去的,難道還是為了尋找建文帝?這其中不合理之處頗多。

    鄭和下西洋是一個偉大的壯舉,他的目的可不只是為了尋找建文帝!如果單把鄭和下西洋看做是尋訪建文帝,那麼無疑時抹殺了,中國先輩對發展航海事業的偉大構想、偉大實踐偉大憧憬

  • 12 # ht馬到成功

    歷史是勝利者書寫的,我們只能從有限的資料裡去推斷

    燕王朱棣和建文帝朱允文,從個人實力來說朱棣是完勝的,一個是腥風血雨裡淌過來,一個是錦衣玉食培養出來!絕對不是一個量級!但朱允文唯一的也是最大的優勢就是朱元璋親命繼承大統!這是王炸啊!但是一手好牌打的稀爛!

    總體來說朱允文是錯在了下面幾點

    1、對於大局沒有個整體認知,做皇帝如果對自己的政治環境沒有充份認知就是最致命的缺點!有所為有所不為!時機未到決不輕動,甚至裝慫!上位沒幾天就去大動干戈削蕃,而且步步緊逼,兔子急了還咬人呢,更別說他那些實力強悍的蕃王叔叔!(西漢初年是整整用了五代帝王的時間才做到了真正的中央集權)

    2、愛惜羽毛,殺伐不果斷!既然開打就要直取要害,至對方於死地,管你是誰!建文帝害怕自己擔上弒叔的罵名,給自己的將帥極大的制肘(打仗不能殺對方主帥,這仗還怎麼打?)

    3、用人不當!使用李景隆這樣的草包,也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4、遇事沒主見!朱棣造反時就該發罪己詔反思自己抬出朱元璋的祖訓,並罷免主張削蕃的人,以此來拉攏其他藩王人心,並下召安撫朱棣!儘量讓自己站在仁義和道德的制高點!這樣至少會讓其他蕃王保持中立,不會去幫助朱棣(寧王借給朱棣的朵顏三衛在戰鬥中就起到了極大的作用)

    歷史是不能改寫的,以史為鑑,活在當下!國家動亂,從來都是老百姓最受害!慶幸自己活在太平盛世,也慶幸自己國家的強大!

  • 13 # 伊斯旦丁

    關於建文帝,在靖難之役中是生是死,一直以來都是個爭議話題,而且正史給出的答案,也比較模糊,存在很多疑點,並不能讓人完全取信,那麼,建文帝到底是生是死呢?從我們已知的資料分析來看,建文帝應該是沒有死的,為什麼會這麼說呢,請往下看。

    (建文帝)

    朱允文其人

    朱允炆生於公元1377年12月5日,是明朝第二位皇帝,年號建文,故稱建文帝,後世又稱之為惠帝,是朱元璋的孫子,其父懿文太子朱標,早年因病去世,他是朱標第二個兒子。

    1398年朱元璋駕崩於應天皇宮,朱允炆繼位,時年21歲。建文帝繼位之初,一心向往實行心目中的仁政,奈何他沒有什麼雄才大略,又生性懦弱,手下的大臣又都是些,只會紙上談兵的書呆子,缺乏實踐管理經驗,和處理安全危機意識。他的一些改革措施,又觸動了一些人的,既得利益,這為他招至了災難性的後果。

    後來,建文帝聽取了,一些大臣建議,即用兵部尚書齊泰,和大長卿黃子澄密謀,定策削藩。朱元璋四子燕王朱棣,得知後,先發制人,打著“靖難”的旗號,於1399年起兵南下。歷史上稱這次皇位之爭的戰爭為,“靖難之役”

    朱棣北平起兵之後,建文帝忙派兵抵禦,但是他懦弱迂腐,竟然說:一門之內,自極兵威,不詳之甚,命令軍隊作戰時,不要傷害朱棣,他派去的軍隊,都是老弱無能,常吃敗仗。

    (建文帝)

    而朱棣卻精於謀略,善於帶兵,戰爭進入第三年,有宮中宦官傳來情報,說城內空虛,可長驅直入,燕王立即驅兵南下,於1402年攻入南京城,宮中起火,建文帝不知去向。

    那建文帝究竟去了哪裡,主要有兩種說法:

    第一種說法,建文帝眼見大勢已去,心灰意冷,於是下令焚宮,隨後攜皇后馬氏跳入火中自焚而死,嬪妃和侍從等,也大多隨其而去!

    第二種說,說建文帝並沒有死,而是化妝成和尚,從偏門逃出了皇宮,從此流亡海外,據說,鄭和下西洋的目的,不僅僅是是為宣揚國威,和增進民族感情,他更重要的目的就是為了找到建文帝。

    (鄭和下西洋)

    而以上兩種說法,旦丁更傾向於第二種說法,首先從眾多的歷史資料來看,朱允文其人生性懦弱,自殺一事不符合他的性格,何況當時,他是有機會,有時間逃走的,所以說自殺一事,說不通,何況正史中,也沒有給出明確答案,說建文帝已死,只是說到宮中起火,建文帝不知去向,所以我說建文帝是沒有死的。

  • 14 # 回眸史海展望未來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駕崩,因太子早逝,皇位傳給皇太孫,就是建文帝。

    建文帝繼位後實行疾風驟雨的削藩政策。

    燕王朱棣不甘束手就擒,以“清君側” 旗號起兵。

    經過4年的戰爭,攻入京城南京,史稱“靖難之役”。

    朱棣最終登上皇位,就是明成祖。

    那麼建文帝是否逃脫,下落究竟如何呢?

    說法一:死於宮內大火,這也是明朝的官方記載

    燕王率軍攻入京城,在一片混戰中,突然皇宮內院燃起了熊熊大火。

    火被撲滅後在灰燼中發現了幾具燒焦的殘骸,已經不能辨認。

    據太監指證說它們是皇帝、皇后和建文帝的長子朱文奎的屍體。

    朱棣據此宣稱建文帝已死。

    說法二:由宮內地道逃亡,隱居雲南為僧

    靖難之役一百多年後,明朝11歲的萬曆皇帝朱翊鈞曾詢問老師、首相張居正關於建文帝的下落,張居正說道:

    “國史雖不載此事,但故老相傳,言建文當靖難師入城,即削髮披緇從間道走出,人無知道。至正統間,忽於雲南郵壁題詩一首,有‘淪落江湖數十秋’之句。有一御史覺其有異,召而問之。老僧坐地不跪,曰:‘吾欲歸骨故園。’乃驗知為建文也。御史以聞,遂驛召來京,入宮驗之,良是。是年已七八十矣。莫知其所終。”

    這種說法出於一國首相之口,可見其傳播之廣。

    他們認為建文帝在靖難之役後,從宮內暗道逃出,隱居雲南為僧。

    具體地方是在雲南的獅子山。

    山上至今有許多關於建文帝的遺蹟,如“乾坤雙樹”、“龍鳳古柏”、“月牙潭”、“禮斗閣”、“龍隱庵”等。

    說法三:建文帝由地道逃亡,隱居蘇州穹窿山

    這種說法與第二種相似,差別就是建文帝逃出南京後,並未逃出很遠,而是就近隱身於蘇州穹窿山穹隆禪寺。

    這得益於明成祖朱棣的寵臣姚廣孝。

    姚廣孝是蘇州人,14歲就削髮為僧,法名道衍。

    他早年在穹隆禪寺參禪,靖難之役時為朱棣出謀劃策,起了很大的作用。

    朱棣登基後,將穹隆禪寺賜給姚廣孝。

    建文帝就是隱居在穹隆禪寺。

    姚廣孝不忍拘捕建文帝,對他秘密監護。

    建文帝得以安度時日,死時享年四十五歲。

    朱棣知道後,考慮到他並無復國之舉,授意以簡單的天子禮儀下葬。

    至今穹窿山有皇墳遺址和其它遺蹟。

    說法四:避居海外

    明成祖朱棣在位期間,曾派遣鄭和七下西洋。

    後世就有說法,是因朱棣懷疑火中的屍體不是建文帝,心中不踏實,擔心建文帝東山再起。

    他一直暗中囑託信賴的官員在全國查訪,但毫無音訊。

    所以派遣鄭和出洋是為了尋找建文帝。

    總結:我認為第一種說法可信。

    不管原因是自焚,還是朱棣派人殺死建文帝,然後故意縱火毀屍滅跡,建文帝肯定已經蒙難。

    因為只有這樣,對朱棣才是最好的結果。

    其餘幾種說法只是後人出於對建文帝的同情,杜撰的故事而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是時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