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天晴愛睡覺
-
2 # 國史觀
在唐朝以前,皇帝基本上以諡號相稱,如漢武帝,隋文帝,因為那個時候,皇帝的諡號很簡短,就一兩個字,如劉邦的諡號是高皇帝,實際上應當稱為漢高帝,當然,這些諡號簡短的皇帝並不意味著沒有廟號。
中國的皇帝都有廟號和諡號,劉邦的廟號應該是太祖,所以全稱為“太祖高皇帝”,漢武帝的廟號是世宗,而漢朝自劉邦之後,因為提倡以孝治國,所以在諡號前面要加一個孝字,所以漢武帝劉徹應當稱為漢世宗孝武皇帝 。
而自隋朝之後,從唐朝開始,皇帝諡號的字數變得越來越多,如唐玄宗李隆基,他的諡號就為“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因為字數太多,不易稱呼,所以這個時候開始用廟號來稱呼皇帝,李隆基就被稱呼為“唐玄宗”。
到了明清兩朝,皇帝的諡號已經長達十幾個甚至幾十個字,除了在死後用廟號稱呼以外,在這位皇帝活著的時候,則索性用年號稱呼,如熟悉的康熙 ,乾隆等。
-
3 # 萊茵山下876
商時出現了廟號,如太甲廟號太宗,太戊廟號中宗,武丁廟號高宗。而周用諡號,如姬昌諡號是文,姬誦諡號是成。漢朝時期廟號和諡號兼而用之,如劉邦,廟號太祖,諡號是高(太史公稱劉邦為高祖,班固也就這樣稱呼了)。所以自漢以後差不多每一位帝王都有諡號,但廟號比較嚴格,廟號有的帝王有,有的帝王沒有,如漢朝也就劉邦、劉恆、劉徹、劉詢、劉秀、劉莊、劉炟有廟號,其他的帝王沒有。(劉秀廢了漢元帝(高宗)、漢成帝(統宗)、漢平帝(元宗)的廟號,漢獻帝廢了漢和帝(穆宗)、漢安帝(恭宗)、漢順帝(敬宗)、漢恆帝(威宗)的廟號。)所以皇帝一般稱諡號,不稱廟號。
但是唐朝之後,廟號差不多是每個皇帝都有(除了最後一個皇帝)。但是諡號卻出現了濫用。
我們都知道,諡號一般是一個或兩個字,比如唐高祖的諡號是大武,唐太宗的諡號是文。唐高宗在上元元年八月,改高祖諡號為神堯皇,改太宗諡號為文武聖皇帝。唐玄宗天寶十三載二月,增高祖諡號神堯大聖大光孝皇帝,增太宗諡號為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從唐玄宗之後,皇帝的諡號由一兩個字增長到七個字,諡號也就開始濫用了,之後諡號的越來越長,到清朝是諡號達二十五個字。
如唐玄宗的諡號是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
如宋太祖的諡號是英武聖文神德皇帝,後加尊諡為啟運立極英武睿文神德聖功至明大孝皇帝,
如宋仁宗諡號為體天法道極功全德神文聖武睿哲明孝皇帝,
如明太祖諡號為高皇帝,永樂元年,諡為聖神文武欽明啟運俊德成功統天大孝高皇帝。嘉靖十七年,增諡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聖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
如努爾哈赤,初諡武皇帝,改諡高皇帝,累諡承天廣運聖德神功肇紀立極仁孝睿武端毅欽安弘文定業高皇帝,
如康熙諡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功德大成仁皇帝。
諡號這麼長,就只能稱廟號了。
至於明清時期,皇帝大多隻有一個年號,所以就用年號稱呼了。如永樂帝、嘉靖帝、康熙帝、雍正帝等。
-
4 # 青年研習社Destroyer
在對古代皇帝的稱呼上,我們可以發現一個有趣的規律,唐朝以前的皇帝大多稱呼諡號,例如漢高祖劉邦、漢武帝劉徹、隋文帝楊堅等;唐朝至元朝的皇帝則大多稱呼廟號,例如唐太宗李世民、梁太祖朱溫、宋太祖趙匡胤;明清時期的皇帝則大多稱呼年號,例如洪武帝朱元璋、永樂帝朱棣、康熙帝愛新覺羅·玄燁。而之所以造成這種現象,主要是受到了皇帝的諡號、廟號和年號發展變化的影響。
丨諡號:唐朝以後諡號失去原本作用,相似度極高、字數極多的諡號稱呼困難
所謂諡號,主要是指君王去世之後,後人根據其生前功過而給予評價的稱號,具有對君王蓋棺定論的作用。諡號制度最初起源於西周,大約到周穆王時期,給地位較高或較有身份的死者加諡的做法便已經較為普及,周王室和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普遍沿襲諡法制度。
△秦始皇曾短暫廢除諡號
秦朝建立之後,秦始皇認為諡號有“子議父、臣議君”的嫌疑,因此宣佈廢除諡法,不許後代臣子評價自己,而這也造成了秦始皇獨一無二的稱呼——始皇帝。因此,諡號在秦朝時期得以廢棄,直到西漢之後才再度恢復。
早期的諡號制度其實只有“美諡”和“平諡”兩種,直到周厲王時期,由於在位期間頻施暴政,因此諡號被定為“厲”,此後則開始出現“惡諡”這種諡法。而在諡法之中,“美諡”、“平諡”和“惡諡”通常都有固定的字型檔,例如美諡主要有莊、武、文、宣、惠、明、睿、康、景、懿等字,平諡有懷、悼、哀、閔、思、殤、愍等字,惡諡則有厲、靈、煬、荒、幽等字。
△唐高宗以後諡號失去蓋棺定論的作用
然而到了唐高宗時期,諡號的性質開始發生了改變,原本對君王有蓋棺定論作用的諡號,開始逐漸淪為了帝王滿足虛榮心的工具,導致諡法規則發生了極大改變。
先秦時期的諡號通常以單字為主,例如秦穆公、晉文公、魏文侯,漢朝時期的諡號則主要以兩字為主,例如孝文帝、孝景帝、孝武帝。而到唐朝以後,開始打破單字、二字、三字諡號規則,唐高宗以後開始出現四字諡號和六字諡號,例如李隆基的諡號“開元聖文神武皇帝”,元朝除忽必烈的“聖德神功文武皇帝”六字 諡號外,其餘均為四字諡號。而到明清時期,諡號更是多達兩位數,例如明朝朱元璋的諡號長達21個字,其餘皇帝則均為17字,而清朝皇帝的諡號則大多為21字,甚至還有23字和25字(努爾哈赤)。
△唐朝以前皇帝多用諡號稱呼,如漢高祖劉邦
與此同時,由於諡號失去了評價皇帝功過是非的作用,使得唐朝以後的皇帝諡號大多采用“美諡”,這導致皇帝諡號極為相似,再加上長度不斷加長,給大家稱呼皇帝帶來了困難。因此,唐朝以後的皇帝再用諡號稱呼,顯然已經不太合適。
丨廟號:三國以前並非所有皇帝都有廟號,三國以後廟號開始氾濫
廟號最早可以追溯到商朝時期,當時對國家有大功、值得子孫永世祭祀的先王,便會被特別追尊廟號,以視永遠立廟祭祀之意。
△太廟
最初的廟號其實只有“太、高、世、中”四種,並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標準,給予祖或宗的稱號。其中創基立業者曰“太”,例如太祖湯、太宗太甲;功高者曰“高”,例如高祖王亥、高宗武丁;世代祭祀者曰“世”,例如世祖盤庚、世宗祖甲;中興者曰“中”,中宗太戊(另說祖乙)。
然而周朝和秦朝時期,廟號制度卻被廢止,直到漢朝時期才逐漸恢復廟號制度,並就此沿用兩年前之久。不過,西漢以後雖然承襲了廟號制度,但初時對於追加廟號仍然遵循了商朝的制度,非大功大德者不能擁有廟號,因此整個西漢也僅有四位皇帝擁有廟號,分別是太祖劉邦、太宗劉恆、世宗劉徹和中宗劉詢;而東漢也僅有三位皇帝有廟號,分別是世祖劉秀、顯宗劉莊和肅宗劉炟(穆宗劉肇、敬宗劉保在漢獻帝時被取消)。
△三國以後廟號開始氾濫
廟號自三國時期開始氾濫,除了某些亡國之君和被推翻的皇帝外,絕大部分皇帝都開始擁有廟號,其中開國皇帝一般稱“祖”,如唐高祖、宋太祖,此外一般稱宗,如唐太宗、宋太宗(明清時期屬於例外)。不過,三國魏晉南北朝,尤其是五胡十六國時期,“祖”字在廟號中呈現氾濫趨勢。
此外,雖然廟號的選字不參照諡法,但同樣有褒貶之分,且有一定規律可循,大致如下:
開國皇帝:太祖、高祖,此外還有烈祖(基業有限、割據一方)
強國之君:太宗、聖祖
守成之主:世宗(也指繼承世系傳承發生偏移)、哲宗、興宗、成宗
明君賢主:仁宗、聖宗、孝宗、睿宗
中興之主:世祖
世系偏移:代宗、世宗(部分)
功業不足、有功有過:憲宗、宣宗
明褒實貶:神宗
懦弱之主:寧宗
遭遇動亂、被迫逃亡:德宗、英宗
由盛轉衰:高宗
文弱無能:文宗
偏好武力:武宗
過渡君主:度宗、定宗
在位短暫:穆宗、光宗
昏庸腐朽:熹宗
亡國之君:哀宗、思宗
無法定義:玄宗、真宗、理宗、道宗
△稱呼唐朝以後皇帝多用廟號,如唐太宗李世民
如上所述,由於兩漢和魏晉南北朝時期廟號較為混亂,要麼有的帝王沒有,要麼廟號不合規則,因此以廟號來稱呼帝王並不準確,而唐朝以後廟號規則已經相對較為完善,且一定程度取代了諡號的褒貶之意,因此唐朝以後的皇帝普遍以廟號稱呼。
丨年號:明清以後具備唯一性,稱呼皇帝可用廟號,也可使用年號
年號是中國古代用來紀年的一種特殊方式,可以用來表示年份,例如洪武元年、正統十四年、康熙八年之類。同時,年號也被認為是帝王正統的標誌,這被稱為“奉正朔”。
△漢武帝首創年號
相較於諡號和廟號,年號出現的較晚,先秦至漢初時均無年號之說,直到漢武帝即位後才開始首創,並逐漸形成制度,並一直延續至近代民國時期。年號一般為兩字,但也有個別皇帝採用三字、四字乃至六字年號,例如武則天的萬歲登封、萬歲通天等。
明清以前,帝王一旦遇到“天降祥瑞”或內訌外擾等大事、要事,一般都要改年號。因此,明清以前的皇帝在位期間,通常會使用多個年號,有的甚至達到十幾個,例如唐高宗李治使用的年號便多達14個,有永徽、顯慶、麟德、總章、弘道等。
△唐高宗李治在位期間使用年號多達14個
而自明太祖朱元璋之後,開始採用一世一元制,也就是一位皇帝在位期間,只使用一個年號(復辟政變者除外,如明英宗土木堡之變前年號為正統,奪門之變重新復位後使用年號天順)。這種年號的變化,使得年號和皇帝也對應了起來,擁有了唯一性。
因此,後世稱呼明清兩代皇帝也可以使用年號,這就使得我們稱呼明清兩代皇帝採用了廟號和年號混用的方式。例如我們可以稱朱元璋為明太祖,也可以稱洪武帝;稱朱棣可以用明成祖、也可以用永樂帝,稱愛新覺羅·玄燁可以用清聖祖、也可以用康熙帝。
-
5 # 羊羊探寶
用諡號、廟號還是年號,完全取決於一個稱呼能不能準確的對應一位皇帝,一位皇帝準確對應一個稱呼。
先說諡號,諡號都是評價一一個人的是非功過,是死了之後給人蓋棺定論的。因為可以非常直觀的看出一個人一生的功過,所以一開始都是稱諡號,比如漢武帝,正式諡號是孝武皇帝,何為武?克定禍亂曰武,闢土斥境曰武。所以只要說漢武帝就準確對應劉徹,周武王就對應姬發,不會有別人。
秦朝時嬴政覺得諡號有子議父臣議君的嫌疑,就給廢了,但是秦朝太特殊,後來皇帝誰也不好意思跟嬴政並排論輩兒,所以稱呼嬴政為始皇帝、秦始皇,也不會錯。
但是到了唐朝,諡號開始變成了靠堆砌詞彙歌功頌德的工具,比如李世民,最開始諡號文帝,後來加諡為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李隆基是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這還是字少的,論拍皇帝馬屁誰能比的過清朝,康熙的諡號是“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瞅瞅這跟老太太裹腳布一樣的諡號。總之,從唐代開始因為諡號變長,再用諡號稱呼皇帝就不方便了,於是開始用廟號。
廟號在隋以前不是每個皇帝都有,只有那些確實有功績的皇帝才有廟號才值得子孫祭拜,不然像漢靈帝劉恆這種貨進了太廟,不是給子孫添堵嗎?所以才隋唐之前,沒有用廟號稱呼皇帝的習慣。特別是在漢朝,對加廟號非常慎重,漢景帝劉啟都沒撈著廟號。
前面說了,因為唐朝諡號變長,再想靠諡號來確認具體哪位皇帝就有點麻煩了,剛好唐宋元三代所有皇帝都能進太廟了,稱呼皇帝就開始用廟號,如唐太宗、宋太祖,因為一朝皇帝不可能跟祖宗用一個廟號,所以也能準確定位。
到元代為止,稱呼皇帝都是用諡號和廟號,
到了明清清兩朝,又發生了變化。本來明朝也跟唐宋元一樣,是稱呼廟號的,比如太祖、成祖。但是到了清朝時期文字獄,忌諱說“明”字,可已經改朝換代了,稱呼前朝皇帝必須帶上“明”字,不然你說太祖皇帝誰知道你說的是朱元璋還是野豬皮。出於淡化明朝影響力的政治需要,再用廟號稱呼皇帝就不合適了,必須要換個稱呼方式。
剛好,明清兩代皇帝與之前朝代的皇帝有個不同點,就是不換年號,一個年號用到死,這樣一來一個皇帝對應一個年號就不會出錯。明朝之前皇帝多多少少都有個換年號的習慣,主要原因是年號一來圖個吉利,比如宋神宗,因為熙寧年間災禍不斷,實在是既不“熙”也不“寧”,所以改了個元豐的年號想討個彩頭。二來可以用來紀念一些大事,像漢武帝的年號“徵和”就是征伐四夷而天下和平的意思。明以前皇帝用兩三個年號都是正常,過分一點的像武則天,前前後後用了十幾個年號,甚至還有四個字的年號,什麼天冊萬歲,萬歲通天。所以明朝以前的皇帝如果用年號,就會比較麻煩。
到了明朝時,朱元璋是草根出身,深知換一次年號要給普通國家和百姓帶來多大的負擔和麻煩,為了不折騰普通人,朱元璋定下了不換年號的規矩,所以從明朝開始,皇帝和年號就是一對一的關係了。
當然也有例外,就是明英宗朱祁鎮,因為這貨一開始年號是正統,奪門之變後用了新的年號天順,所以他是明清兩代唯一一個稱廟號的皇帝
-
6 # 本宮有旨
諡號
諡號,始於西周。
除了帝王之外,還有妃嬪、諸侯、大臣、將領,總之有身份、有地位、有名望的人在亡故後,朝廷會用一個字來評價他們的生平。
並且是客觀評價,諡號是有上下以及褒貶之分的,當然也有平諡,就是不褒不貶。
舉例來說,漢武帝的“武”字就意味著讚揚;隋煬帝的“煬”就意味著貶低。
廟號
廟號,起源於商朝。
廟號是帝王去世後,被立廟朝拜的名號。
但是,並不是每一個帝王都有廟號,直到唐朝之後才有。
皇帝專屬。
-
7 # 凌煙閣論史
這個原因要細究起來,就怪李治武則天兩口子,他倆沒事愛給祖宗改諡號玩,結果把諡號玩壞了;後世受他倆影響,把諡號進一步玩廢了。
這是怎麼回事呢?
諡號與廟號諡號,指古代一個人死後, 活著的人對他的一生進行評價,蓋棺論定。這種評價可褒可貶,比如文、武、景、烈、昭等都屬於褒義,而煬、歷、靈等屬於貶義,平、懷、愍、悼等屬於有同情意味的平諡,末代皇帝的諡號往往帶有“哀”字。 請注意,諡號不是皇帝專有, 各級官員有功德者,都可擁有。 如狄仁傑諡號文惠,范仲淹諡號文正,岳飛諡號武穆,左宗棠諡號文襄。
廟號就不一樣了。皇帝死後,活著的君臣認真考慮其生前的作為,論斷他有沒有資格單獨立宗廟,以供後人祭奠瞻仰,這個宗廟需要一個名字,這個名字就叫廟號。廟號只能是皇帝專有。
廟號只有褒義了,簡單說就是“祖有功、宗有德”。
各個朝代對廟號用“祖”還是用“宗”方面也有慣例,一般一個朝代只有開國皇帝才叫“祖”,一般就稱為高祖或太祖,其後的皇帝就都稱“宗”了。但是,這個制度也逐漸被改了,開這個頭的就是曹魏。曹操廟號叫太祖,曹丕廟號叫世祖,曹睿廟號叫烈祖,一下就氾濫了。南朝宋搞了高祖、太祖、世祖三個廟號;北魏最厲害,一下子有四個祖。這些明顯都是功業不夠,拿廟號來湊。
再往後,各朝代廟號都收斂了,恢復了只設一祖的制度。但到元明清時期,又被改了。元朝有兩個祖,太祖鐵木真,世祖忽必烈;明朝也出現了兩個“祖”:太祖朱元璋、成祖朱棣。清朝則更誇張,搞了三個“祖”:太祖努爾哈赤、世祖順治、聖祖康熙。 後代真是不吝嗇給先人戴高帽。
諡號是怎麼被李治武則天兩口子玩壞的呢?李治與武則天夫婦上臺後,諡號這事就慢慢變了,因為他倆沒事就喜歡給祖先改諡號玩。
唐高宗上元元年(公元674年),唐高祖的諡號被改為“神堯皇帝”,太宗諡號被改為“文武聖皇帝”。
改諡號本身就史無前例,還一下把諡號字數變成了三個字。從此,後代子孫阿諛美化祖宗的風氣就流行開了。始作俑者就是李治武則天。
唐高宗李治死後,武則天給他加了史無前例的四字諡號,叫“天皇大帝”。這在今天看來依然是金光閃閃宇宙無敵的諡號。
但是這還不夠。
到了唐玄宗時,玄宗君臣面對大唐盛世,陶醉自滿:這麼史無前例功業煌煌的大唐,祖宗諡號上也不能不有所顯示。天寶八年(公元749年),玄宗君臣為高祖、太宗和高宗加改諡號,均加“大聖”兩個字;高祖諡:神堯大聖皇帝,太宗諡:文武大聖皇帝,高宗諡:天皇大聖皇帝。天寶十三年(公元754年),再次為之前五代祖宗加諡至七個字,高祖諡:神堯大聖大光孝皇帝,太宗諡: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高宗諡:天皇大聖大弘孝皇帝,中宗諡:太和大聖大昭孝皇帝,睿宗諡:玄真大聖大興孝皇帝。唐玄宗死後也享受到了七字諡號待遇: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
從此以後,皇帝諡號加字之風一發不可收拾。宋代已經加到了十六個字,明代又加到了十七個字,而清朝更甚,加到了二十三個字。請問下面這兩個諡號指的是哪兩位皇帝:應天興國弘德彰武寬溫仁聖睿孝敬敏昭定隆道顯功文皇帝,效天符運立中體正至文聖武智勇仁慈儉勤孝敏寬定成皇帝。
因此,從唐朝開始,皇帝諡號既失去了其本意,只有褒義的譽美之詞,使用起來又非常不方便,因此,唐朝以及之後的史書就只以廟號來指稱皇帝。
到了明清時,皇帝不像以前的皇帝那樣愛改年號,一般一個皇帝一生只用一個年號,因此史書又多用年號來指稱皇帝。
結束語:漢朝對廟號控制得很嚴。東漢時仍然保留廟號的西漢皇帝只有四個:漢太祖劉邦(高祖是誤稱)、漢太宗劉恆(漢文帝)、漢世宗劉徹(漢武帝)、漢中宗劉詢(漢宣帝)。 這符合一祖多宗的慣例,也沒有濫派。漢景帝奠定 “文景之治”,但他沒有廟號,因為後人認為他冤殺晁錯、 引發七國之亂,政治上有不小的瑕疵,不配擁有廟號。
實際上,後人認為雄才大略的漢武帝,竟然差點沒有混上廟號!
漢昭帝一直沒有給他爸爸武帝立廟。到了武帝的曾孫漢宣帝登基,才為他立了宗廟。但到了西漢末期的漢哀帝時,大臣們認為:武帝連年對外用兵,導致國用虛耗、民不聊生,不配享有廟號,差點就把武帝宗廟取消了。最後學者劉歆站了出來,有理有據地肯定了武帝的功績,才保留了武帝的世宗廟號。從南北朝之後,幾乎每個皇帝都有廟號了。
所以,史書為了稱呼方便,因此在唐朝之前的帝王都稱諡號,唐朝及之後的帝王都稱廟號;明清時皇帝一生只用一個年號,因此又常用年號指稱該皇帝。
-
8 # 公子皇鋣
這個主要是看哪個更能簡潔和準確的代表這位帝王,圖方便而已。
諡號是對死去的人,按其生平事蹟進行評定後,後世給予或褒或貶或明的稱號,廟號是東亞地區君主在廟中被供奉時所稱呼的名號,起源於重視祭祀與跪拜的商朝。
稱呼皇帝諡號主要是在兩漢至隋代以前,稱呼皇帝廟號主要是在唐代至明代。為什麼這樣呢?
因為在漢代,由於官方為帝王定廟號看的比較慎重,一般只會為對國家有大功、值得後世子孫祭祀的皇帝追上廟號,並不是每一位皇帝都有廟號,甚至可以說很多皇帝沒有廟號。但是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廟號開始氾濫,到了隋唐以後,幾乎每個皇帝都會有廟號了。
諡號卻是每一個皇帝都有的,但是由於開始時候官方對諡號管理也比較嚴格和慎重,對於皇帝的諡號基本上也就一兩個字,但是後來隨著皇帝集權發展,官方對皇帝的諡號尊奉開始不那麼嚴格,開始拍馬屁似的加上越來越多的溢美之字,皇帝的諡號越來越長,到了明清時期甚至有十幾字。
所以基本上在稱呼漢代至隋以前的皇帝時,基本上稱呼皇帝的諡號,比如漢武帝、隋文帝等;而隋唐以後由於諡號越來越長,越來越不方便稱呼,剛好這時候皇帝又都有廟號,於是人們稱呼這時候得皇帝開始用廟號代替諡號,比如唐太宗、宋高宗等。
說到底還是為了方便稱呼!ps:唐太宗李世民諡號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不好稱呼吧?明清更甚,比如康熙皇帝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一口氣都不能讀完!
-
9 # 鄜延路節度使李
皇帝活著的時候叫他的尊號和年號,皇帝死後一般稱其諡(shì)號和廟號。諡號為君主、諸侯、大臣、后妃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後,根據他們的生平事蹟與品德修養,評定褒貶,而給予一個寓含善意評價、帶有評判性質的稱號。
諡號起源於周朝,取自《逸周書·諡法解》,一共五十多個字,後世諡號之制定遂以諡法為綱。秦始皇統一中國後,議定以“皇帝”作為最高統治者的稱號,同時因“諡號”的定奪將形成“子議父、臣議君”的局面,故而廢除諡法。秦王政自稱為始皇帝,後世則以數計,如二世、三世等等,沒想到秦朝二世而亡,到了漢朝諡法又重新恢復,至清末止。根據諡法分為上諡、下諡和平諡,通俗的說就是表揚型、批評型和同情型。
表揚型的諡號有“文”,表示經緯天地,就是幹了很多偉大的事,有周文王,漢文帝等。“武”表示克定禍亂,有漢武帝,梁武帝等,“穆”表示佈德施義等,有“嶽武穆”,武穆就是說克定禍亂,佈德施義。
批評型的有紂王的“紂”,其實紂不是名字,紂王的名字是帝辛,“紂”西周給他的諡號,殘義損善曰紂,就是說沉溺酒色,奢糜腐化;周幽王的“幽”,淫德滅國曰幽,動靜亂常曰幽就是說貪好女色導致亡國。隋煬帝的“煬”,“煬”表示“好內遠禮”,就是說沉迷酒色,無視禮義。周厲王的“厲”,表示“殺戮無辜”,就是濫殺無辜。
同情型的有“愍”表示“在國遭憂”,皇帝沒有錯但祖宗造孽,報應在你身上所以是在國遭憂;“殤”,表示“短折不成”,出生100天當皇帝,當了兩年死了,所以是短折不成;“靈”,亂而不損曰靈,你這皇帝雖然昏庸,但對國家沒造成什麼損害,所以是亂而不損。
在唐朝以前一般是用諡號來稱呼帝王的,唐朝時皇帝的諡號變批評型的都是表揚型的,從武則天開始,帝王的諡號字數不斷增加,到明清甚至增加到十七字,稱呼上有所困難。例如明成祖的諡號為:啟天弘道高明肇運聖武神功純仁至孝文皇帝;慈禧太后的諡號是:孝欽慈禧端佑康頤昭豫莊誠壽恭欽獻崇熙配天興聖顯皇后。唐朝以後皇帝死後一般都稱廟號。
廟號,是中國古代帝王去世後,後人在太廟之中奉祀時追尊的名號。一般認為廟號起源於商朝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後,將廟號連同諡號制度一併廢止。原因是“諡號”的定奪將會形成“子議父、臣議君”的局面,故而廢除諡法與廟法。漢朝時期重新恢復這種制度,漢朝對於廟號仍本著商朝時期的初衷,廟號的給予極為慎重,不少皇帝因此都沒有廟號。
劉邦是開國君主,廟號為太祖(但自司馬遷時就稱其為高祖,後世多沿用之),諡號為高皇帝(諡法無“高”,以為功最高而為漢之太祖,故特起名焉)。漢朝強調以孝治天下,所以繼嗣皇帝諡號都有“孝”字。兩漢皇帝人人都有諡號,但有廟號者並不多。唐朝以前並不是所有皇帝都有廟號,除了極個別的。
唐朝之後,原本慎重嚴謹的廟號制度大為放寬,除了部分亡國之君及短命皇帝之外,一般都有廟號,唐朝以前的皇帝有廟號者較少,所以對去世的皇帝一般簡稱諡號,如漢武帝、隋文帝,不稱廟號。唐朝以後,由於皇帝有廟號者佔絕大多數,所以多稱廟號。另外,由於後世皇帝諡號字數膨脹,且幾乎只要是後人接位的皇帝子孫都會給父祖上美諡,故諡號實際上無法顯示皇帝評價,廟號反而取代了諡號蓋棺論定的功用
廟號稱之為什麼祖什麼宗,一般開國之君稱祖,例如漢高祖劉邦、唐高祖李淵、宋太祖趙匡胤等。守成之君稱宗,例如唐太宗李世民,宋高宗趙構等,所以可以說是祖有功而宗有德。不過在元明清三朝的時候比較特殊,成吉思汗稱之為元太祖,因創立了蒙古帝國,而成吉思汗的孫子忽必烈建立元朝的時候廟號為元世祖,因為元朝繼承自蒙古帝國,但元朝滅了南宋,統一中國,開創基業,稱之為“祖”。
明朝的基業是由朱元璋所建立,其稱明太祖,而由於朱棣發動靖難之役推翻其侄的政權,等同於把江山再打了一遍,其廟號初為明太宗,嘉靖十七年(1538年)九月改崇廟號為明成祖。 清朝最特殊,有三祖。清朝起於努爾哈赤的建州女真部落,清朝建立時追封為清太祖,而清朝所統治的地區基本是順治帝在位時所佔領,故順治帝也被視為開創之君,是為清世祖,此後康熙帝由於平三藩、徵準噶爾等軍事成就,被群臣認為“名為守成,實乃開創”,故成為清朝第三個稱祖的皇帝,廟號聖祖
-
10 # 丁強888
這玩意,稱呼問題當然是怎麼稱呼最好區分誰是誰。我們就怎麼稱呼了。就好像稱呼米國前總統老布什和小布什。反正華人也不會把他兩與其他姓布什的別人搞混(姓布什的普通人大部分華人也不會接觸)。
一開始稱諡號,因為諡號具有唯一性諡號簡單來說是人死後蓋棺論定,用一兩個字評定一生的是非功過,這種方式起源於西周。比如周文王、周武王的“文”、“武”就是評定他們一生功過的判詞。周朝還順帶手給沒有評諡號傳統的商朝末代國君評了個很不好的“紂”的諡號。於是美男子帝辛就在歷史上華麗麗的被稱為“商紂王”。
什麼,你要問為什麼不直接稱呼名字?皇帝的名諱在古代是你隨便亂叫的?即使現在也會404的好吧。
而廟號的歷史更早,起源於重鬼神的商朝。本意是有功德的逝去帝王納入國家太廟祭祀。所以沒有什麼功勞的統治者理論上是混不到一個廟號的。所以開始的時候稱呼廟號顯然區別不開皇帝或大王(大部分人沒有怎麼區分)。
而到了漢朝建立(秦朝不弄這玩意,因為傲嬌的始皇帝認為無論是諡號還是廟號都是死後被大臣和兒子評頭論足,我偉大的始皇帝不可以被這樣對待),把廟號和諡號都恢復了。諡號每個皇帝都有。而且為表明老劉家以“孝”制天下,皇帝的諡號都是“孝”再加一個字。如鼎鼎大名的漢武帝就是因為他的諡號為“孝武”。這樣一來每個皇帝的諡號是唯一的。而漢朝並不是每個皇帝都能混上廟號的。延續文景之治的漢景帝就沒有混上廟號。所以用廟號稱呼就區別不開誰是誰不是。
再後來稱廟號,因為廟號具有唯一性後來的後來,這些皇帝個個都覺得自己功勞大大的,應該混上一個廟號,能死後繼續在太廟裡吃上冷豬頭。比如三國時期魏國的曹睿在死前就給自己定好了“烈祖”的廟號。而諡號這個本該言簡意賅的判定一生功過的諡號也被皇帝們玩壞。成了美好的形容詞修飾大比拼。比如慈禧的諡號:“孝欽慈禧端佑康頤昭豫莊誠壽恭欽獻崇熙配天興聖顯皇后”
用這玩意區別皇帝,怕不是要把人累死。
而因為所有的皇帝都混上廟號,而且每一朝的廟號不可能重複。比如李世民廟號“太宗”。他的子孫在位的李唐就不可能再有“太宗”。所以就用廟號來區別與稱呼皇帝了。
明清時期年號具有唯一性,所以也可以用年號來稱呼皇帝後來的後來,我們看到明清時期指代皇帝一般用他在位期間的年號了,比如:崇禎,比如乾隆。因為朱元璋老先生規定,一世一元。也就是一個皇帝一個年號的意思。所以每個皇帝在位的時候的年號是固定的,就用年號指代皇帝了。
而漢武帝開始啟用年號系統後,明清之前皇帝一開心就換年號像換qq簽名一樣。武則天在位15年用了17個年號。
綜上:到底用什麼來稱呼皇帝,無外乎考慮的是唯一性和區分度。在諡號有唯一性和區分度的時候用諡號。反之就用廟號和年號。
-
11 # 時光山人
現在我們稱呼古代的皇帝,一般會稱呼他的廟號或者諡號,還有的是用他的年號,其遵循的宗旨就是方便定義。廟號與諡號都涉及後世對帝王的評價,但又略有不同。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帝王的廟號、諡號和年號。
廟號廟號是古代帝王在廟中被後世供奉時所稱呼的名號,起源於商朝。
廟號的評定要求是很高的,不是所有的帝王都有廟號。一般情況下,在君王死後其後世都會建立專屬的家廟祭祀,但在幾代之後就必須毀去原廟,而於太廟合併祭祀。這是因為按照周朝禮制,天子七廟,也就是天子也只敬七代祖先,但有廟號就一代一代都保留著,沒有廟號的到了一定時間就“親盡宜毀”,不再保留他的廟,而是把他的神主附在別的廟裡。所以除非是對國家有大功、值得子孫永世祭祀的先王,才會特別追上廟號,以示永遠立廟祭祀之意。
商朝時廟號只有四種:創基立業曰“太”(太祖湯、太宗太甲)、功高者曰“高”(高祖王亥、高宗武丁)、世代祭祀曰“世”(世祖盤庚、世宗祖甲)、中興者曰“中”(中宗太戊,一說祖乙)。商朝之後,周朝有諡號而無廟號,秦始皇為避免“子議父、臣議君”把諡號與廟號同時廢除。從西漢時期逐步恢復了廟號制度,但漢朝對追加廟號的事情極為慎重。西漢僅有四位皇帝有廟號:太祖高皇帝劉邦、太宗孝文皇帝劉恆、世宗孝武皇帝劉徹、中宗孝宣皇帝劉洵,以上是由漢光武帝劉秀所確認。東漢僅有三位皇帝有廟號:世祖劉秀、顯宗劉莊、肅宗劉炟,其他有過廟號的都在漢獻帝時被取消。
廟號的泛濫。從三國時候起廟號開始氾濫(“降及曹氏,祖名多濫”),除了某些亡國之君和政變中被推翻的皇帝外一般都有廟號。到十六國時期,後趙、前燕、後秦等小國,其帝王廟號幾乎無不稱祖。
諡號諡號始於西周,是對死去的帝王、后妃、諸侯、大臣以及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蹟進行評定後,給予或褒或貶或同情的稱號。這個稱號長短字數不定,或一兩字,或二十餘字。
周王室和春秋戰國各國廣泛施行諡法制度,直至秦始皇認為諡號有“子議父、臣議君”的嫌疑,因此把它廢除了。西漢建立之後又恢復了諡號制度。
諡號可以分為美諡、平諡和惡諡三種。如莊、武、文、宣、襄、明、睿、康、景、懿,是美諡;如懷、悼、哀、閔、思、殤,是有同情意味的平諡;如厲、靈、煬,是含有否定意味的惡諡。
諡號字數的泛濫。諡號的字數,從一個字開始,發展到後來用好多個字,成了褒義詞的堆砌。在一個字或者幾個字的情形下,人們一般用諡號稱呼皇帝,比如隋煬帝。但是從武則天開創了皇帝生前疊加諛詞即自己定諡的先例,其實質由客觀地評判變成了一味地溢美。明朝皇帝諡號十六字,清朝皇帝諡號達二十二字。
年號年號是古代新君即位時為了區別上一任君主,新君重新計算在位年數之制。先秦至漢初無年號,漢武帝即位後首創年號,始創年號為建元,此後形成制度。歷代帝王遇到“天降祥瑞”或內訌外憂等大事、要事,一般都要更改年號。
一個皇帝所用年號少則一個,多則十幾個。明清皇帝大多一人一個年號,故後世即以年號作為皇帝的稱呼,如永樂皇帝、雍正皇帝等。如果先皇在年中去世,繼位者仍使用當前年號,在新年後改元。
如何稱呼古代帝王皇帝的稱呼往往和年號、諡號和廟號聯絡在一起,唐高祖就是廟號,隋煬帝就是諡號,乾隆皇帝就是年號。一般最早的皇帝諡號用得多,後來廟號多,明清則往往年號更深入人心。
本來不是所有皇帝都有廟號,但是都有諡號,所以唐以前的皇帝大多稱諡號。從唐開始就誰都有廟號了,所以人們習慣稱廟號。明清兩代的皇帝一般一個年號用一輩子(一世一元),所以人們習慣稱他的年號。舉幾個例子來說明,西漢皇帝劉徹,廟號世宗,諡號孝武皇帝,他的年號就太多了;清朝皇帝愛新覺羅·弘曆,廟號高宗,諡號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欽明孝慈神聖純皇帝,年號乾隆。
-
12 # 伯虎42
諡號(這裡僅指帝王諡號),是中華文化圈之內所特有的一種對先代帝王生平事蹟功過的評定、概括方式。根據帝王生前行為及功業、品德、才能,由後世嗣君或者臣子給予其或褒或貶或同情或哀悼的稱呼,這個稱呼就叫做“諡號”。
諡號法形成於西周時期,在共王、懿王在位時趨向於完善。西周王室及各諸侯國國君皆採用這種諡法制度,周天子及諸侯外,各國卿大夫們也都可以獲得諡號。
戰國末期,秦國強盛,經過六世開拓攻伐,終於在始皇帝手中消滅六國、一統天下。始皇帝自認“功蓋三皇、德超五帝”,不宜再使用“王號”,所以取三皇五帝之名,自稱:皇帝。
同時,始皇帝認為諡號之法是“臣議君、子議父”,有損帝王威嚴,於是下詔廢除了實施近八百年的諡號法,另以數冠於帝名前,自己以下,大秦君主稱為二世、三世,以至萬世,綿延無絕期。結果諷刺的是,始皇帝死後,僅僅三年,強大的秦國滅亡,君主世系也只到三世而已。
漢高帝奪得天下、登基稱帝后,重立諡號法。後世諸代帝王皆循漢制,以諡號評定先帝功業過失。而兩漢均標榜以孝治天下,歷代漢室皇帝,除高皇帝是開創社稷、單諡“高”;光武皇帝中興漢家,諡“光武”之外,其餘諸帝均於諡號前加“孝”字,再無例外;如:孝文皇帝、孝宣皇帝、孝明皇帝、孝桓皇帝等。
兩漢之後,中原歷經魏、晉、南北朝、隋諸代王朝,均忠實遵循了帝王諡號簡單樸實的原則,皇帝諡號僅以一二字概括描述,如:魏文帝、晉武帝、齊高帝、(北)魏孝文帝、(北)齊文宣帝、隋煬帝,等等。
至唐立國之初,依舊延續了這種樸實風格,高祖李淵初諡號為“神堯”,太宗李世民初諡號為“文”,簡簡單單,一目瞭然。如果按照之前的傳統,那麼我們將稱李淵為“唐神堯帝”,稱李世民為“唐文帝”,也很簡便。高宗李治繼位之初,聯合支援自己的皇后武氏,消滅和削弱了諸開國老臣及宗室貴族對於皇權的嚴重威脅,皇帝和皇后聯合掌握大權。
武皇后在穩固權力後,向高宗李治建言,先帝太宗皇帝的諡號“文”,並不足以表達其一生文治武功之輝煌、德業功勳之高尚,嗣皇帝的尊崇和孝心也無法體現得淋漓盡致,應追加美諡,以示景仰、尊崇、禮敬。
高宗對於父親一直是仰慕尊崇有加,對於皇后的提議自然沒有任何反對理由。於是,唐上元元年(674年),高宗給父親追加諡號“武聖”,合稱為“文武聖帝”。
而唐太宗李世民的這個新諡號,標誌著中華諡號法從簡單古樸向繁瑣拗口的轉變,也導致了先代帝王稱號不得不從稱“諡號”改為以其他形式命名。
如果按照傳統諡號稱呼,李世民應稱為“唐文帝”。自高宗李治在武皇后的攛掇下“孝心大發”、不顧實際情況給父親加諡後,他的稱呼就變為拗口的“唐文武聖帝”,後世之人對於這兩種稱呼,當然分辨得清孰優孰劣。自然而然地,在平時朝會及普通場合中,臣民們開始只以“太宗”來稱呼李世民,而“文武聖帝”的諡號,只被用在朝廷重要大典及四時祭祀場合中,這樣也方便了包括皇帝皇后在內的所有人。
高宗李治死後,武皇后為表現深切懷念、及對丈夫功業輝煌一生的高度讚揚,於是上諡“天皇大帝”給高宗,高宗因此得到了“唐天皇大帝”這一更加顯得繁瑣的諡號。二十年後,稱帝又被迫退位的武氏去世前,遺命兒子李顯給自己上諡號“則天大聖皇后”。
高宗李治夫婦倆在尊諡行為中的無厘頭操作,讓後世子孫無所適從,深深地陷入對先帝諡號欲減不能、欲尊抓狂的境地裡,日後給先帝們的祭祀,都不知道如何稱呼,越來越彆扭。
而且為表示自己的孝心,後繼的唐代皇帝紛紛效仿高宗夫婦,將歷代祖先的諡號繼續追加,越來越長。玄宗李隆基即位後,再一次追加高祖李淵諡號“神堯大聖大光孝皇帝”、追加太宗李世民諡號“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追加高宗李治諡號“天皇大聖大弘孝皇帝”,在無原則、無底線地尊崇祖先路上越跑越偏。
而這浮誇阿諛的風格,被唐之後的歷代王朝全部繼承,導致宋、元、明、清各代皇帝諡號越加越多,零零碎碎;只要能搜刮到各種好字、好詞(前提是和其他先帝諡號不重複),都一股腦加到先帝的諡號裡,十多個字的諡號只是起步標準。
最後在清朝,皇帝諡號終於達到了登封造極的地步:“太祖承天廣運聖德神功肇紀立極仁孝睿武端毅欽安弘文定業高皇帝”,一共二十五個字,是中華皇帝所有諡號中最長的(國外還有長的,這裡就不再舉例了)!這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的諡號,拗口、繁瑣、冗長,完全失去了諡號法建立之初的“評價分析、蓋棺定論’作用,完全淪為後世子孫對於先帝無原則的諂媚、浮誇、吹捧之體現。我們回到之前,在介紹唐初諡號由簡趨繁的過程中,曾稱呼李淵“高祖”、李世民“太宗”、李治“高宗”;而這“高祖、太宗、高宗”就是帝王們身後的另一種稱呼--“廟號”。
廟號,在中華文明史上比諡號還要悠久,商代早期即已形成雛形。商代帝王建有祭祀先祖的宮殿,稱其為“太廟”。那些對國家(或者建國之前的商部落)立有大功、值得後世子孫永世祭祀的先王,就會把他的名字刻在石碑(或者木牌)上,供奉在太廟內,單獨立廟,使其享受子孫祭祀、崇拜。
當然,直接刻先王的名字肯定不行,那樣顯得對祖先不敬,於是子孫們給他們特別追上一個稱號,作為在太廟中的名號,加以代指,這個名號即稱:“廟號”。商初建太廟、祭祀先王時,廟號稱呼只有四種:創基立業者授予“太”(太祖湯、太宗太甲)、功勳高者授予“高”(高祖王亥、高宗武丁)、得以世代祭祀者授予“世”(世祖盤庚、世宗祖甲)、中興國家者授予“中”(中宗太戊,一說祖乙)。另外,廟號遵循“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標準,先王們某祖或某宗的稱呼,皆因此而定。
中華歷史上,第一個有廟號的帝王是商開國之王湯(成湯),他的廟號是“太祖”。而第一個有廟號的“君主”,則是湯的祖先、尚未代夏立國時商部落的首領亥(王亥),他在湯代夏建立商朝後,被湯追上廟號“高祖”。
商末年,周武王滅商,建立新興的周王朝。他沒有保留商代廟號制度,而是自創諡號法,所以歷代周代天子僅有諡號而無廟號。
始皇帝統一六國建立秦朝後,認為廟號和諡號一樣是“子議父、臣議君”,所以將諡號廢除,廟號也沒有恢復。在近千年的時間裡,廟號消失於中華文化之中。
漢高帝劉邦在秦末亂世中脫穎而出、奪取天下、建立漢朝後,接受儒生博士的建議,恢復各種古禮,用以規整儀制,其中諡號、廟號制度都被恢復。自漢之後,廟號在後世各王朝中延用了兩千年,直至清亡。商以及兩漢時期,國家對於授予先王(帝)廟號極為嚴謹慎重,按照‘祖有功、宗有德’的原則,那些確實立下大功業、值得後世子孫永世祭祀的先王(帝)們,才會被特別追上廟號,永遠於太廟中單獨立廟祭祀。
商十七代三十位商王,包括追尊的,只有七人獲得廟號。商朝太廟內規制嚴整、肅穆有序,實為後世王朝廟號制度楷模。而西漢十二帝、東漢十二帝,有廟號者僅僅八人:劉邦以建國大功上廟號太祖(後世稱呼劉邦漢高祖其實是受到了史記中記載的左右,是不對的。第一個真正上高祖廟號的皇帝是曹丕);劉恆以安定國家、仁孝愛民被上廟號太宗;劉徹以開拓疆土功業被上廟號世宗;劉洵以中興國家、發揚光大被上廟號中宗;劉奭以好學、守成被上廟號高宗(這個勉強,東漢立國時被削去廟號)。而東漢諸帝,只有三人的廟號得以保留:世祖劉秀,顯宗劉莊、肅宗劉炟。其餘如劉祜的“恭宗”、劉保的“敬宗”、劉志的“威宗”,雖然一度獲得廟號,但都在漢末董卓當權時被廢除。
同時,為了不致王朝享國久遠導致在太廟中被祭祀的先王(帝)們越來越多,造成擁擠(牌位擁擠),廟號制度還特別規定了“祧廟”原則,即太廟中先王(帝)廟達到一個最高數量(一般是七至九代),就要毀去沒有廟號的先王(帝)單獨宗廟,在太廟內別殿合併祭祀。這也是考慮到如果把諸先王(帝)在太廟中的單獨宗廟都留下,時間久了,太廟內諸王(帝)廟越來越多,導致後世子孫祭祀繁瑣不說,禮制上也不甚嚴肅。所以初建時的廟號制度規定了太廟中單獨立廟帝王的數量,以便於後世子孫祭祀。(當然,廟號制度最終還是像諡號一樣,被後世帝王的私心作祟給玩壞了,幾乎無帝不上廟號,太廟中牌位擺的密密麻麻,七廟或者九廟的原則不再被嚴格遵守。)
但自魏始,廟號制度被逐漸破壞,“降及曹氏,祖名多濫”,“非建立大功、德化天下者不得立廟號”的規矩不再被嚴格遵守。除非是亡國之君、或者因政變被廢、被殺者,只要是皇帝,無論功業如何、品性優劣與否、才幹是否卓越,統統都會在身後被嗣君(或者權臣)上廟號,以示尊崇,實在太不嚴謹。
而在東晉十六國混戰、中原大亂時期,北方後趙、前燕、後秦等割據政權君主,廟號幾乎無不稱祖,有如兒戲一般。這就不是不嚴謹,而是貽笑大方了。魏晉南北朝時期,各家王朝先後更迭,享國都不是很長,皇帝人數也不多,所以太廟裡面沒有遇到過諸先帝單獨立廟過多的問題。大多王朝不過傳承四五代,社稷就被權臣所篡,走向滅亡,同時王朝的太廟也被廢棄,先帝祭祀問題沒有人再考慮,使得太廟內廟號過多問題沒有顯現。
接之前所述,自唐高宗李治之後,諡號法被改得面目全非、變得越來越長,已經不能在日常生活中承擔起他本身的職責。而廟號雖然氾濫成災、幾乎帝王們人人都有,但是卻因為一直保持著簡潔、短小精悍的特徵,沒有重蹈諡號越來越長的覆轍,因此取代了諡號的地位,成為唐之後各朝朝野稱呼過世皇帝的主要方法了。
所以自唐代開始,皇帝們的稱呼就變成了“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而不是之前歷代王朝的“漢武帝”、“魏文帝”、“隋煬帝”。廟號的選字雖然不同於“諡號”、有著強烈的“蓋棺論定、評定功過”色彩,但也含有類似於諡號所代表的部分褒貶同情諷刺之意(當然,有的不完全一樣,比如“武”字,用在諡號,就是褒揚讚譽、非功勳卓著者不用,用在廟號,就是明褒實貶、甚至諷刺了。)
綜合以上所述,自唐以後,廟號因為其簡便潔,方便的特點,取代了諡號,成為對皇帝(去世皇帝)的日常稱謂。而為了方便起見,所以每個皇帝都要上廟號,以為代稱。
這也導致了唐以後諸王朝,只要不是政變被廢被殺,皇帝們個個有廟號。唐朝二十一帝,只有廢帝唐隆帝李重茂沒有廟號,其餘個個都有(武則天除外,則天這個名字,比廟號還牛),唐朝太廟內擺滿了歷代先帝們的神主牌位,簡直是人滿為患。宋元以降,廟號發展到連數歲的幼兒皇帝都有(宋端宗、元寧宗),甚至末代皇帝也有(元惠宗、明思宗(懷宗、毅宗))。到了這個階段,廟號制度發展到了泯然眾人、甚至庸俗無趣的地步。如同諡號一樣,廟號也失去了原有給先帝評定功德、品行、才幹的最初作用,淪為臣子奉承、阿諛皇權的形象工程,遠遠沒有了最初的積極意義。
而自明太祖朱元璋於洪武元年(1368年)建立明朝起,就規定了“一帝一元”制度,後世皇帝一生只使用一個年號,不再中途改元,這一制度也被清代皇帝所遵循。
於是,明清兩代皇帝,基本上只擁有一個年號(只有明英宗因奪門之變重登帝位而有正統、天順兩個年號,清太宗因棄汗位稱皇帝改元從而有天聰、崇德兩個年號)。後世影視文學藝術作品中,終於可以用年號來區別稱呼在世皇帝、而不再犯皇帝在世時,就以諡號、廟號來稱呼他的原則性尷尬錯誤,也算為諡號、廟號法拾遺補漏了!
回覆列表
廟號就是在太廟裡供奉而起的稱呼,古代的太廟一般只擺7-9個排位,新的進來老的就得移走,關係近的進來,關係遠的就得移走!所以並不是每個皇帝都有資格擺進太廟享受長期祭祀!那些長期駐紮太廟的老鐵才配有廟號,其它的不配;一般的這祖那祖的就是享受廟號的老鐵。
諡號是皇帝死後,後人對其的評價而定的稱號 ,諡號不僅僅皇帝有,諸侯,有功名的大臣等歷史上一些著名人物也有,比如說什麼范文正公,左文襄公等等亂七八糟的就是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