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周朝文DMU

    相傳,禹治理黃河有功,受舜禪讓而繼承帝位。在諸侯的擁戴下,禹王正式即位,以陽城為都城,一說以平陽為都城(或在安邑或在晉陽),國號夏。是為夏朝,而後,禹傳位於子啟,改變了原始部落的禪讓制,開創中國近四千年世襲的先河,是中國史書中記載的第一個世襲制朝代。那麼,夏朝之前的中國是什麼樣子的呢?追本溯源,我們還是先來看看在漫長的時空歷程中夏朝之前的中國是怎樣的吧。

    夏朝建立之前的歷史時期,統稱為“上古時代”。或稱“遠古時代”、“三皇五帝時代”、“神話時代”。

    在中國上古時代一般指夏以前的時代。在兩河流域和埃及一般指公元前5000年以前的歷史時代。因為上古時代沒有當時直接的文字記載,那個時候發生的事件或人物一般無法直接考證。這些事件和人物也往往帶有神話色彩。

    自公元前3000至前21世紀,是中國文明初起的時代,有三皇五帝之說。三皇的說法不一,一般認為是伏羲,女媧,神農。傳說伏羲氏教民結網,從事漁獵畜牧,致嫁娶,以麗皮為禮,創八卦,造書契,以代結繩之政。而已考古發現中國最早的文字,就約在五千年前,因此,伏羲氏確實應該是中華文化最早的代表。女媧是在伏羲氏以後為天下共主,她作笙簧,是音樂的開始,傳說她練石以補天,聚蘆灰以止滔水。神農氏(炎帝)繼女媧後為天下共主,傳說他是農耕和醫藥的發明者,又創造了五絃琴,開始蜡祭和市場。看來,至他開始,中華民族開始進入農耕社會。“五帝”乃黃帝、顓頊、帝嚳、唐堯、虞舜(《史記-五帝本紀》)。

    黃帝,姓姬(或雲公孫),號軒轅氏、有熊氏,原居於西北,後遷徙至涿鹿(今河北省涿鹿縣東南)一帶。炎帝傳為神農氏,姜姓,號烈山氏或厲山氏。時南方強悍的九黎族,在其首領蚩尤率領之下,和炎帝爭奪黃河下游地區,炎帝失敗,向北逃竄,向黃帝求救,並結為聯盟。黃帝統帥炎、黃二部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黃帝在大將風后,力牧的輔佐下,大敗蚩尤,結果蚩尤被殺。涿鹿之戰後,炎黃兩部落發生戰爭,黃帝擊敗了炎帝。從此,中原各部落鹹尊黃帝為共主,炎、黃等部落在黃帝的領導下融合成華夏民族。故中華民族素自承為『黃帝后裔』,又因炎、黃兩部落融合成華夏民族,故也稱為“炎黃子孫”。

    黃帝之後,最著名的共主有唐堯、虞舜、夏禹等人。禹系夏后氏部落之領袖,姒姓,又稱夏禹、大禹。相傳堯的末年,洪水氾濫,禹父奉命治水,花了九年時間而一事無成,而被堯處死。及舜即位,禹奉命繼其父治理洪水。禹用疏導的方法,廣修溝渠,終於根治了水患,從此成了華夏民族的英雄人物,被稱為“大禹”。

    大禹之後就是夏朝了。禹死後,啟透過武力征伐伯益,將其擊敗後繼位,成為夏朝的統治者。是中國歷史上由“禪讓制”變為“世襲制”的第一人,自此,宣告原始社會結束,開始了奴隸社會,啟是傳統上被公認的中國第一個帝王。

    中華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而中華帝國和其它古文明帝國一樣,從小小的原始部落和小小的地區,不斷的和其它的部落聯合,融化和擴張,形成一個規模龐大的帝國。當研究其它的古文明時,現代人一直不能解讀他們祖先的文字,以致難以瞭解自己的文明之始末,而現代的華人卻能讀通幾千年前的文字,瞭解中華祖先的文化。因為我們中華文明是世上唯一的統一和連續的文明,中華文明的發展當然有受到外族的侵入,中國也曾經被外族統治過,但是,不是我們要被迫接受入侵者的語言,文明,相反的,中華文明是一種不具侵略性,而博大精深的文明,所以,入侵者自己總是迅速的完全的被我們所同化,融合,使我中華文明更趨先進,更具活力。

  • 2 # 小城敘史

    夏朝前歷史即中國古代夏以前的歷史時期。中國猿人(較早期為一百七十萬年,較晚期為四五十萬年)只在地下留下原始的舊石器文化,不可能有當時的神話傳說留傳下來。到大約六七千年以前,各地以不同形式走向母系氏族公社的繁榮時期,保留下了新石器文化。這時各族有自己的圖騰崇拜及宗教和神話,但往往是些朦朧的記憶或結合後來的宗教思想所作的描述。到大約五六千年前,各地先後進入了父系氏族社會,有了內容較豐富的神話傳說。

    最早的神話故事和歷史傳說,總是氏族部落關於其本氏族或本部落的來源及其祖先的神化故事。這樣的神話傳說靠歷史文獻記載下來,並逐步發生由較簡樸到較複雜,由缺乏系統到逐步有系統,由神性很濃逐漸演化成人性,由純神話逐步變成歷史故事的演進變化。從西周到戰國,就是中國古史神話傳說演進變化的時期。漢代則把它歷史化、定型化。

    西周文獻中的古史神話傳說今存反映古代各族神話傳說的最早文獻,是《詩》和《書》中屬於西周的一些篇章(包括西周加工的夏商文獻遺篇)。還有《易》的卦爻辭,因其錄事隱約,不如《詩》、《書》那樣明確反映了有史實作為背景的一些商周兩族的古代神話傳說。

    這些文獻中所見的古史神話傳說,只說商和周兩族是由天神生下來的,都住在一位天神禹敷布的土地上。商前有夏,夏、商、週三代前後相承,活動在“禹績”之域,夏和周是西土先後相承之族,殷商是東方的部族。根據《詩·大雅》,周自遠祖以來婚姻氏族是姜族;根據《書·呂刑》,同時存在有苗族及重黎之族。《天問》所載的古史神話傳說《天問》是一篇內容截至春秋末年止的神話史詩,所敘歷史範圍與《詩》、《書》相近,但遠不及《國語》、《左傳》。據顧頡剛先生考證,《天問》並非屈原所作,大約與《尚書》、《詩經》同時。

    《天問》全文以三百六十九句提了一百七十八個問題,其中涉及天地開闢、洪水傳說、大地情狀、夏古史傳說、商古史傳說、周古史傳說、古史逸聞和吳楚史事傳說等八方面內容。在《天問》中,①仍以夏、商、周為中國古史體系。夏之前是天地開闢及洪水故事等;天地開闢後最早的神是鯀、禹,也有了共工、舜等神話人物,並出現了一次堯的名字。②敘商代歷史從舜開始,以舜為商祖。③《天問》的古史神話傳說中沒有《國語》、《左傳》中顯赫古史人物炎帝、黃帝、太□、少□、顓頊、高陽、高辛、帝鴻、金天及秦祖伯翳、楚祖祝融等,可知《天問》所記遠在這些傳說出現之前。

    春秋戰國前期的古史傳說春秋到戰國前期的主要文獻《國語》、《左傳》中。敘古帝古神名增多,古史傳說繁備。最要者開始說虞、夏、商、週四代相承,其始祖神是虞幕、夏禹、商契、周棄,以及每代必祭的幾名宗祖神;齊、楚、秦的宗祖神亦提出;排出黃帝、炎帝、共工、太□(昊)、少□、顓頊前後相承的古帝名次,以及他們的一些遺墟所在;又有與堯、舜族相聯合的高陽氏、高辛氏後裔十六族,以及與堯、舜族作鬥爭的帝鴻氏、少昊氏、顓頊氏、縉雲氏後裔四個族。其中高辛為商、唐二族的共祖,顓頊為舜及楚的共祖。而禹的事績亦增多,他除敷土地治洪水外,還劃分九州,成為社神。

    此期古史傳說中的始祖、宗神系統更加繁備。商、周、姜、嬴、羋、苗等實有其族者,祖先全出自本族始祖系統;而傳說中的虞代,除奉東方諸宗神外,又以西方黃帝為始祖,然後組合成其祖先體系。夏代雖自始至終以西方宗神為祖先體系,但因東進建立王朝後與東方部族融合,遂將東方的宗神顓頊迎入自己的祖先體系中,作為本族始祖黃帝的後代。此外在東方另出現了幾個顯族的世系。又此時的東方的堯的地位比《天問》時已有提高。但仍不突出,尚未成為宗神。

    戰國時的一部神話故事全集《山海經》,把流傳到當時的古代神話全都彙集在書裡,在書的後半部出現了許多神的世系。該書分《山經》、《海經》兩部分。《山經》當寫成於戰國前期,《海經》當寫定於秦或秦漢之際。書中敘神話人物世系在《海經》,《山經》則只零星舉到一些神名和他們一些活動,可知諸神世系的排成在秦漢之際,只是神話的內容沿自古代傳說。在《山海經》中,不僅包括其他典籍中的大部分古史神話人物,而且新的神也多至不可勝數,如各地、各山皆有司守之神或居住之神,有名的西王母也首見於此書。但帝堯仍未入諸神世系,其他位較低。戰國中後期加工編成的古史傳說戰國諸子為宣揚自己學說,競相稱說古史。儒、墨、道、法、兵、雜各家及縱橫辯士、詩賦家,都多少不等談到古史人物。除道、法、兵家曾提出過新的古帝外,其餘各家大都據原有的傳說人物編成自己說。

    ①儒、墨推崇堯、舜、禹的“二帝三王”歷史系統,盛稱堯、舜。儒家說堯和天一樣大,堯、舜、禹是取法天道的道德最高的聖王;墨家說他們是各以其賢能被舉遞相禪讓的聖王。儒家蒐集材料編《堯典》、《皋陶謨》並加工《禹貢》,塑造堯、舜、禹的盛德大業,編成“二帝(堯、舜)三王(禹、湯、周文王)”歷史系統。原地位頗低的堯頓成聖王,湯、文王也尊不可言。故儒家出於政治目的編排的二帝三王系統,與古史記載自不相同。

  • 3 # 歷史飛凡觀

    夏朝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世襲制的奴隸制王朝,而在夏朝之前則是傳說中的三皇五帝時代,之所以要加上“傳說”二字,則是因為當時的年代不詳細可考,只是根據故老傳說的記載流傳而已。

    三皇有多種說法,有說天皇、地皇、人皇,也有指伏羲、燧人與神農,三皇時期社會還處於鬆散的氏族形式,其中以炎帝部落和黃帝部落最為強盛。

    到了五帝時期,部落之間的交流開始多了,開始形成了部落聯盟,炎帝部落開始與黃帝部落發生了阪泉之戰,最終掌握農耕技術的炎帝部落戰敗,掌握了馴養馬匹的黃帝部落成為勝利者,兩大部落聯合成為新的炎黃部落聯盟。

    而炎帝部落有一部分人拒不承認黃帝部落的權威,他們與東夷聯合起來反抗炎黃部落的統治,他們已經開始冶煉金屬,在裝備上已經超過炎黃部落的水準,但是很可惜他們的攻擊力有所不足,於是在涿鹿之戰他們的首領蚩尤被殺,部落被迫南遷與南方的九黎融合成為苗族的祖先。

    五帝以軒轅黃帝為首,其次分別是顓頊、帝嚳、堯和舜,其中顓頊是黃帝的次子昌意的兒子,帝嚳是黃帝的長子玄囂的孫子,堯是帝嚳的兒子,舜是黃帝的八世孫,所以五帝雖然號稱是天下推舉有德者居之,但是推舉人是有資格限制的,不是黃帝血脈後裔是不能夠被推舉的,包括後來的大禹都是有黃帝血統的貴族。

    黃帝時期其實已經進入奴隸制社會了,只不過還沒有建立國家,到了堯帝時期,堯正式建立國家,國號為唐,所以堯帝人們也稱他為唐堯,後來堯的兒子丹朱沒有能力,帝位被女婿舜取得,舜建立虞朝人稱虞舜。

    堯帝晚年天下暴發了大洪水,開始是崇伯鯀受命前去治水結果失敗被殺,後來他的兒子禹繼續治水的使命,三過家門而不入,最終歷經十三年時間終於治水成功,禹也因此在天下威望極高,被推舉為帝位的繼承人,舜後來果然傳位於禹。

    禹年邁時,眾人推舉皋陶為繼承人,結果皋陶還沒繼位就去世了,眾人又推舉伯益為繼承人,結果禹去世之後,他的兒子啟出兵討伐伯益,自己繼承帝位,從此開始了奴隸制王朝家天下的時代。

  • 4 # 杉竹居士

    根據考古學研究,夏朝大約在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1600這個時期,屬於新石器時代晚期。

    夏朝之前的歷史階段包括舊石器時代、中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中早期,這是考古學上對人類歷史分期的第一個時代,大約始於距今二三百萬年,止於距今四五千年前,這一時期統稱為原始社會時期。

    從文化記載的角度來說,目前發現最早的圖文符號刻畫出現於距今8000多年前,這一時期正處在新石器時代中晚期,這個階段也正是傳說中的三皇五帝時代,為中華文化遺留下大量寶貴的精神財富。鑽木取火、建造房屋、養蠶絲織、畜牧農耕、五行八卦、禮樂制度等人類發展史上極為重大的發明事件都在三皇五帝時期完成了,為人類文明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奠定了基礎。

    遺憾的是,由於那個時期還沒有形成系統性的文字,因此在史料記載方面是基本缺失的,後人只能靠口口相傳和一些零星的圖文符號刻畫來試圖去揣摩和想象這段中華文明史上的璀璨時期。這也是中國神話體系的發源時期,盤古、女媧、炎黃二帝、共工、祝融等每一位炎黃子孫都耳熟能詳的偉大神話人物,他們大都是上古時期人們出於對英雄的崇拜以真實人物為原型進行刻畫和隨著時代變遷不斷迭代演繹而流傳至今,成為中華文化的寶貴遺產。

  • 5 # 達視角

    有,“虞朝”但確實缺少很多史料或其他方面的佐證,以至於不能真正意義上的確定他的存在!!!

    其實當時夏朝還沒有被證實的時候,甚至都沒有人能夠確定夏朝(已證實的)是否是中國的第1個王朝。但後來夏朝的遺址被進一步考證,中國才承認了夏朝的存在,不過國際上的一些歷史學家卻始終不認可,認為夏朝是中國學者捏造的歷史假象。不僅是夏朝,還有殷商也是如此。在殷商廢墟還沒有被大量發現時,不僅是國外考古方面的學者不相信其存在,連中國的一部分學者也一樣,不能確定有商朝的存在,但是考古學家們並沒有放棄這方面的考察,相反更是激起學者們的濃厚興趣。隨著時間的推移,終於帶來了收穫,考古學家們發現關於商朝的文物在殷虛裡發現一件又一件,關於商朝的資訊量越來越多,這些資訊的發現印證了很多事情的存在。因此也就有學者們確定並且承認了商朝的存在。

    今天我們要講的朝代就是“虞朝”,在中國它是相當神秘的,人們至今都沒有得到一個很好的解釋。《河北學刊》上曾經有一位作者寫下一篇論文,說:虞朝很有可能是真正存在過的,一下子就引起了相關人士的注意,虞朝在史上也有著相關的記載,即“虞舜”就是指舜帝重華,舜帝姚重華之所以被如此稱呼“重華”二字“重”字是因其眼睛是雙瞳仁,而“華”字大概也許是華夏族之意。

    對於“虞朝”從歷史文化的記載中,比較讓人印象深刻的應該是韓非子的記載,從《韓非子-顯學》的記載中,我們瞭解到“虞夏”有著2000餘年的歷史。若是此資料正確的話,以及近代考古學家們的發現這樣綜合資訊來看,夏朝在中國歷史上存在應該將近有471年,而“虞朝”的存在就更加的長遠了。

    存在了1600年,那麼事實是否真的如此,我們知道夏朝的開始應該是原始朝代的晚期,而其存在400多年,而照推算,“虞朝”若是真的存在於中國的歷史,那麼就足足有1600年。這1600年,“虞朝”又是怎樣維繫的呢?在原始社會的朝代,他們又怎會有帝王以及王朝的概念?

    經過這樣一個分析,一些學者持否定態度,也有著他們的道理。“虞”這個詞就像是一個神秘的存在,又如海市蜃樓般一真一假,似乎沒有一個真正的線,但是又沒有哪一個答案可以有著完美的論證。似乎存在過,又似乎只是一個虛無縹緲的王朝,真正意義上的“虞朝”算是舜歷史上的所謂孃家。“虞”氏部落在春秋時期,對於夏以前的朝代是“虞”可謂是肯定至極,說的是一點都不含糊的,但是讓人遺憾的是春秋以後相關的記載不知道遺失到哪了。有關“虞朝”的史料可以說幾乎是沒有的。我們看到戰國以後的文獻,雖然也有著對於“虞朝”的傳說,但是這些內容大都經過加工處理、改造過的,可信度相對於來說還是比較低的。但是不管如何,這些傳說給我們的古代中國更是增添了些許的神秘,讓人們對歷史充滿崇敬的同時,也多了積分遐想。

  • 6 # 文史乾坤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不妨我們先聽一首周杰倫的《愛在西元前》,妙動的旋律在耳邊迴響,當然這不是今天的主題。而我們真正關注的是方文山先生為這首歌的作詞。

    夏朝(約公元前2049年)之前的文明在中華大地上僅僅存在傳說,民國史學家張蔭麟這樣說過“三皇五帝形象存在的功用就是把中國古代史大大簡化”。還是這首歌詞“當古文明只剩下難解的語言,傳說就成了永垂不朽的詩篇”,所以說這種象徵的精神對中華名族的影響力是不可忽視的。

    此刻,讓我們的目光灑向廣袤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去尋找人類最早的文明。公元前6000年到前4000年,美索不達米亞的蘇美爾人已經開始人工灌溉,糧食的產出大大的超出了需求,進一步催生出了手工業,考古發現那時的亞麻紡織技術甚至超過了現代。公元前2270年,閃米特人薩爾貢在那片土地上建立起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多民族、多元文化的國家—阿卡德帝國,將蘇美爾文明推向高潮,而這首歌詞就是對這個燦爛文明的最好詮釋!

    古埃及文明出現於公元前約5000年,那位擁有史上最早調色盤(化妝之用)的國王那爾邁在公元前3100年前統一了全部尼羅河流域,形成了一個強大的國家。

    與此同時,公元前2700年,印度也出現了“河谷文明”,摩亨佐·達羅遺址的考古發現,那時候幾乎所有的房子裡都有帶噴頭的浴室和衛生間。腦洞一下,現在的印度到底是“進步”了嗎?

    千年時光一晃而過,他們留下的不僅僅是傳說。蘇美爾人發明了楔形文字,進行了青銅的冶煉,建造出了大量的城市,輝煌的文明毋庸置疑。埃及人計算出了365天的太陽曆,坐上了有帆的船,建造的金字塔、獅身人面像屹立世界數千年。蘇美爾人的《吉爾伽美史詩》讓我們看到了人類最早的浪漫情書,現存的古埃及《亡靈書》更是見證了人性的善惡。

    這也許就是人類文明最初的記憶。

  • 7 # 新博有料報

    大家都知道中華民族一共有這五千多年的悠久歷史,那麼大家知道這五千年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算的嗎?中國歷史從夏商周開始,但是要是從開始計算夏朝在公元前2070年建立,到現在也就只有4090年左右的時間,還有1000多年是什麼時期那?夏朝之前又是哪個朝代那?

    如果想要知道一個國家在歷史中一共經歷了哪些朝代,首先就需要有相應的考古證明,但是目前的我們並沒有發現從夏朝出土的一些文物,所以我們需要先證明夏朝的存在才能繼續研究後面的歷史,因為我們所瞭解的那些神話故事,並不能算作為歷史。

    在夏朝之前還應該有一個虞朝,只不過虞朝在歷史上沒有記載也沒有關於虞朝的考古發現。根據夏商周斷代工程結果來確定了夏朝是在公元前2070年建立,到現在應該在4100年左右。

    都說中華上下五千年,但是在歷史記載中的夏朝建立時間才距今才只有4100年啊,那麼更早的一千年裡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那?公元前5000年到公元前4000年的歷史中沒有任何朝代對它進行過有關的文字記載,所以被我們所稱為史前時代。

    距今5000年到4000年的這段時間被考古學上所稱為新石器時代晚期。中華文明主要孕育於黃河中下游和長江下游地區,在中華文明的發源地目前發現的新石器晚期有龍山文化和渚文化等等。

    龍山文化和良渚文化已經可以算是原始社會中最發達的文明瞭,因為在龍山文化和良渚文化中出現了宮殿和精美的禮器以及貴族墓葬等等,這些建築也標誌著當時的他們已經開始由部落林立時期向著城邦國家時代的一個過渡發展時期了。

    龍山文化當時主要分佈於山東和河南等等一些處於黃河中下游的地區,龍山文化與夏朝所處的年代緊密的相連線著。在中國古代傳說之中的唐堯虞舜就處於夏朝建立之前。而湯藥虞舜所處的那個時代,基本上可以肯定就是在龍山文化時期。

    在虞氏足夠的強大以後,就開始由部落時代向著強大的城邦國家時期開始過渡。距現在大概有4500年的歷史,開始進入虞氏時代。在古史傳說虞舜以上世系可以考察到的,顓頊產窮蟬、窮蟬產敬康、敬康產句芒、句芒產蠕牛、蠕牛產瞽叟、瞽叟產重華,這裡的重華就是指的虞舜。

    舜的都城也是在平陽。舜繼承了堯的位置,任命了很多有才幹的人員。在這些官員之中就有大禹。舜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位孝子,當時的人們都非常的愛戴他,他走到什麼地方人們就跟他到什麼地方,他到的那個地方就會開始變得越發的繁華。舜年邁後也和堯一樣選擇把領主的位置傳給了功勞很大的大禹。

    大禹是顓頊的孫子姓姒名文命,西羌人。大禹在治理洪水時的功勞非常大,當時的百姓都稱他為偉大的禹。在大禹執政後,逐漸鞏固了華夏民的統治,結束了禪讓制度,大禹死後由他兒子啟開始繼位並建立了夏朝,中國才開始正式的進入文明時代。

    堯舜禹之間的帝位禪讓更大程度的反映了上古時期各部落之間勢均力敵,互相融合彼此達成一些政治妥協,共同治理天下的現象。堯舜禹是中華文明開始的人文始祖。在他們的時代便開始建立起傳承了數千年的道德文化。是中華文明最早的創造者,華人用禮儀文化區分華夏狄夷便就是從這個時期開始的。如果說黃帝是華夏族的建立者,那麼堯舜禹便就是華夏族五千年文明的奠基者與開拓者。

  • 8 # 常棣tandy

    根據近期的考古發掘來看,夏朝以前的歷史是以分散部族或者部族聯盟為主的分散的多點式文明模式,比如浙江良渚文明,山西陶寺文明,陝西石茆文明。但是他們之間絕對不是毫無關聯的。根據發掘來看,他們中間存在著某種千絲萬縷的聯絡。比如說,在陶寺文明後期墓葬中發現了石茆文明的器具。由此考古學家推斷,陶寺文明最終可能毀於石茆文明的入侵。之所以很少有記載,主要原因當時文明尚不發達,沒有長時期記載留存所用的載體。

    下面我從兩個方面進行系統分析:

    一、部族時代

    “部族”則為本土所自出的舊名詞,植根於歷史積澱的“集體性記憶”,特別是其中“族”一字(即家族、氏族、宗族的“族”,這是中國歷史的“根”)尤為關鍵。以血緣結合者曰氏,亦曰氏族。以地緣結合日部,亦日部落。二者兼有抑其結合之原因不明者,則曰部族。遠古氏族部落不斷擴充套件,進至擁有相對固定的地域範圍,自成一共同體者則曰部族。

    根據考古發掘來看,河姆渡遺址有“幹欄”式排房遺址;長江中游,豐縣9000年前的城頭山文化遺址,發現有壕溝和圍牆圈定的聚落,並收集到迄今世界上最早的稻穀稻米,距今8000-100年,並發現迄今為止國內最早大型祭壇,清理出數十個形狀特殊遺存豐富的祭祀坑。

    可惜目前尚未見有對其聚落內部情形的詳細報道。稍後,進入到新石器時代中期,中國農業先民的人口、聚落結構已有眉目,可大致推斷出其時的社會組織形式。其中以距今7500—7000年內蒙古東部敖漢旗的興隆窪期遺址和距7000~6000年的陝西臨潼姜寨一期村落遺址(有一百座左右房址)最為典型。內蒙古赤峰市敖漢旗又新發現一處更大的興隆窪文化遺址,稱“北城子遺址”,總面積為六萬餘平方米,為興隆窪遺址的兩倍。該聚落三面環濠,面臨河,發現房址214座,均南北向成排分佈,共11排,通常每排十幾座到二十幾座不等,最短的一排僅有4座,最長的一排共有31座(每排房子數不一,值得注意)。可以預計,隨著全國新聚落遺址的不斷髮現,我們對它們的認識還會有更大的突破現在才剛剛開始。

    從上述兩處典型聚落結合其他遺址材料我覺得有幾點是值得提出來的:

    1、以一對夫婦及其後代組成的小家庭已成為生產和生活的基本單元。

    這一時期各地(包括北首嶺、大地灣等)發現的聚落,面積不等的小房子都佔絕對多數。興隆窪比姜寨大,大抵也只能容納三四口左右的小家庭居住。目前仍以姜寨發現情況最詳。屋內既有成套的農業生產工具(包括狩獵、捕魚工具),又有火塘、炊具、飲器等生活用品。特別是普遍分佈於小房子附近一至二個不等的窖穴,表明他們平時獨立消費,也有自已的“小倉庫"。“小家庭”基本單元遠在六七千年前即已出現,對歷史學界很可能是一個“新聞”。而且出人意外的是他們之間房屋面積與窖穴也不是絕對“平均”,略有差異。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值得深思。這是聚落結構的第一層面,聚落組織的基本細胞。

    2、中型房屋居住者的身份。

    在姜寨,我看更像是五個大家族族長家庭的居所(比小房子最小的也大3-5倍)其屋前的窖穴各有三四個,為小家庭窖穴數的4倍。這與其說是大家族的公有財產,不如說是族長家庭的,更合理些。分佈在五座大房子前後左右的窖穴,其中最多的有6個,才是屬於大家族的公共財產。這裡顯示出聚落組織結構的第二層面,家族長家庭比小家庭略富裕些。

    3、大房子是五個大家族群體的象徵,它證實了“二元社會結構"(個體家庭與家族群體)的存在。

    姜寨的大房子裡有大型連通灶和灶臺,有可容20~30人住的土床,但未發現或罕見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具。學者推測土床是供未婚男女談情說愛和夜宿用的。我傾向於認為這是家族未婚男子的住所(“完全雄性群體”的遺蹟。平均每家有1-2個男孩子住在這裡,也合情理),也可供接待外來女子談情說愛用(“野合”則在別處)。應該注意的是按人類學志推測家族內的未婚女子和未成年子女則隨父母住。無論男女,未婚成年男子平時還是回自家吃飯(故沒有生活用具),不構成獨立消費單元。大型連通灶表明當時有節日大家族“共食”的儀式,這是目前可以看得到的以大家族為單位的群體性公共活動的唯一證據。

    4、在姜寨,為五個大群落所圍繞的1400多平方米的廣場,是這族群體的共同體象徵,顯示這種共同體內斂向心的格局。

    各處遺址,有的是廣場(如姜賽北首嶺大地灣),有的可能是居於中心地位的大房子(如半坡、興隆窪)。現在我們看到的聚落格局,既有圍繞廣場的圓形模式,也有成排的橫列模式(如興隆窪,後來成為中國農村村落最具普遍性的格局),何以不同,尚不能解釋。

    與此稍不同,壕溝或圍溝是普遍具有的,標誌群體內外世界的一道“邊界”。雖然在圍溝之外,還有他們的田地或工場,但這圍牆與壕溝,既是防衛猛獸襲擊與別的群體侵犯的“防禦工程”,又是心理上的群體界限的象徵,是顯而易見的。學者說,姜寨壕溝內側有用籬笆或柵欄做成的寨門、瞭望的哨所,更證明了圍 溝是聚落群體對外部世界的一種表示。奇怪的是,在姜寨沒有發現群 體最高一級“首領"的居所,因為木房子根本不像家庭居處,這頗費猜測。

    5、與整個群體相關的還有:姜賽有相當數量的窖穴密集在一起,分 布在聚落的四隅周邊,已發掘多的一處集中17座,少的也有6座;以及分 在五座大房子前後左右的窖穴,其中最多的有6個。

    那時的窖穴很像是現代的“銀行賬號”,標誌著財富屬誰佔有。學者認為這些都歸 屬為大家族所有。我認為,後一類確像是五個大家族各有的公共財產 (因位於大房子周圍),由此更證明了族長居所屋前的客穴為族長家庭所有。前一類窖穴所有權:它們密集地放在聚落四隅周邊:包括 靠近東邊壕溝(有11座),這說明與大房子關係不大,更像是屬於聚落共同體所有。我們不能專門著眼於房子的所有者,也別忘了還有一個140平 方米的廣場,這是全聚落(氏族)公共集會的場所,它也應該有相應的領導者和相應的物質基礎。

    這一時期聚落共同體內斂向心的格局,是以血緣為紐帶的。它雖不是種絕對平均的“共產制社會”,但微小的家庭家族間的財富差異(墓葬也佐了這一點),還不足遮掩濃厚的血緣親情,何況家族氏族級的共有財產還能起恤貧濟困的調節作用。這也是文明的初始狀態。

    二、宗族、部族與“方邦”

    1、部族到宗族演變

    前述新石器時代單個的早期聚落,我們既可以把它們當做目前所知的最早“村落”,也可以看做為以後相當長時期社會組織具有基層性質的——“元組織”。也就是說此後社會往前發展,即使演化出更高一層的社會組織形式,實際上只是它空間上的不斷複製、增多以及日趨複雜化(產生各種等級結構)的過程。

    人類為群居動物,最早必以血緣為紐帶。這種單個的血緣群體也勢必要擴大與分化促成演進的因素主要的有:

    (一)人口的增長,不斷由“母群”滋生出越來越多的“子群”導致空間分佈的擴散;(二)生態的壓力,或是自然災害或是疾病瘟疫,迫使群體流動,向四處自覓生計;(三)外來的掠奪,遭外來群體的侵迫,流散或遠走他方,等等。

    2、三級漸進模式

    考古學者將群體組織的發展演繹為三級漸進的模式,即從平等內聚式聚落形態,發展為初步發展與分化了的原始宗邑與村落相結合的中心聚落,再轉而變為都邑聚落,最後達到都邑國家文明的出現,並強調宗邑聚落形態的形成和發展,亦即氏族——宗族組織的演變和發展,是最早中國歷史特點的關鍵。

    所確定的時間順序大致為:距今6000年前為第一階段;距今6000~5000年前這段為中心聚落形成和發展時期,其中以甘肅秦安大地灣遺址為最典型;距今5000~4000年前為都邑聚落和都邑國家出現時期,以山西陶寺、山東尹家城、浙江餘杭反山等遺址為代表。

    3、宗族與部族的關係

    據一種不成熟看法“宗族“和“部族”從發生學上說,最初意義應該是相近的,即都出於同宗(持續多少代無法確定),只是後來才使部族的內涵變得複雜起來。例如九、十世紀之交,蒙古人稱出自同一祖先的由父系傳嗣的子孫後裔為“同骨”的族人,漢譯“斡孛黑”、“牙孫”都被稱為“骨頭”(氏族)。較小的為部落,再大的稱部族。

    總之,由於近幾十年來中國新石器考古發現的巨大進步,中國文明起源與演進的輪廓正在逐步揭開,日益清晰起來。

    現在大致可以確定由聚落而城堡(中心聚落)而都城(方邦)是中國文明起源最初演進的一條主線。顧頡剛先生如泉下有知,當會欣喜地看到當年他憑著歷史直覺而大膽預言的“四個打破”,正逐一地被考古發現所證實。不但中華民族非出於一元,中國亦並非向來一統。由蘇秉琦先生率先提出的中國新石器文化“滿天星斗“多中心起源論,已經可以坐實。不斷傳來各地關於城堡的發現,更證實文獻所儲存下來關於古有“萬國"的集體無意識記憶,絕不是子虛烏有。

    關於古有“萬國”的記憶,目前所見最早只存留在春秋戰國典籍裡。如《左傳,哀公七年》“禹合諸侯於塗山執玉帛者萬國”,“協和萬國”和舜“班瑞於群后”《戰國策•齊策》,“古大禹之時,天下萬國"《戰國策•趙策》,“古者四海之內分為萬國”;《荀子》,“古有萬國”《易•比•象辭》“先王以建萬國”等等。

    很明顯,這裡已有後人增飾的成分特別是“先王建萬國”、“萬國歸入”這類的觀念顯然屬於後來附加上去的,但“天下萬國”的遠古記憶卻由此而得儲存,仍彌足珍貴。

  • 9 # 卡夫卡科技觀察

    在確定了夏朝確實存在之後,我們可以來探討夏朝之前是什麼文明。

    1,五帝時代

    從文獻來看,目前記載這段歷史最有權威性的是今文《尚書》和《史記-五帝本紀》(注意,一些初學者容易把《尚書》當偽書,但被證偽的只是古文《尚書》,而今文《尚書》大家公認是真的),另外大家對古本《竹書紀年》的認可度也比較高。《左傳》等著作也有不少記載了這段歷史。

    1)如果按《史記-五帝本紀》的記載,那夏朝之前的這段歷史可以稱為“五帝時代”(在五帝時代之前一般認為還有一個三皇時代,但司馬遷認為不可靠,所以沒有寫進《史記》,後來有唐朝人司馬貞補寫了《三皇本紀》,收了伏羲、女媧和神農三位皇者的事蹟),主要是指黃帝、顓頊、帝嚳和堯、舜五位先後延續的帝王。

    2)今文《尚書》的歷史比《史記》早,其中《堯典》記載了堯舜禹的事蹟,這篇著作孔子應該是看到過的,所以《論語》談到過堯舜禹,比堯更早的人間帝王,《堯典》和《論語》都沒提過。《尚書-呂刑》是一篇非常值得研究的文章,裡面記載了皇帝(也有寫作黃帝的)、蚩尤和禹的事蹟,但皇帝和禹在這篇文章中實際更接近於神,所以我們還不能把他們當作人間帝王來對待。

    古本《竹書紀年》已殘缺,在夏代之前只記載了黃帝、顓頊和堯的事蹟。今本《竹書紀年》則記載了黃帝、少昊、顓頊、帝嚳、帝堯和帝舜等六位帝王的事蹟。所以晉代出土的該書的原本是否已有五帝這種提法是需要存疑的。

    3)另外也有文獻認為在夏朝之前有一個虞朝。《論語·泰伯》有:“唐虞之際,於斯為盛。”唐虞一般認為指的是堯和舜,但也與可能指的是陶唐氏和有虞氏。我們讀《堯典》和《史記》,就會發現一件非常讓人不可思議的事情,就是堯舜禹三位聖王都活了百歲以上。如果是一位活了百歲,還可以特例來對待,但三位都活到百歲或以上,這在平均壽命只有30歲左右的上古時代,那就肯定另有內幕。所以很多人猜想堯或舜可能是一個家族或部族幾代人共用的帝號,類似凱撒,這不是沒有道理的。目前在學術界公認為堯都的陶寺遺址就發現了六座大墓,似乎也為這一猜想提供了一個證據。

    《左傳》等著作都曾“虞夏商周”並提,如《左傳》莊公三十二年載周內史過曰:“國之將興,明神降之,監其德也;將亡,神又降之,觀其惡也。故有得神以興,亦有以亡,虞、夏、商、周是也。”《左傳》成公十三年載:“虞、夏、商、周之胤而朝諸秦。”《韓非子·顯學》載:“虞夏二千餘歲”。《禮記·祭義》:“昔者有虞氏貴德而尚齒,夏后氏貴爵而尚齒,殷人貴富而尚齒,周 人貴親而尚齒,虞、夏、殷、周,天下之盛王也,未有遺年者。年之貴於天下,久矣,次乎事親也。”孔穎達 疏:“未有遺年者,言 虞、夏、殷、周,雖是明盛之王也,未有遺棄其年者。《禮記·文王世子》:“虞、夏、商、周有師保”。

    根據《國語》、《左傳》等史料記載,可以列出有虞氏的世系有:幕、窮蟬、敬康、句芒、蟲喬牛、瞽瞍、舜、商均、虞思、箕伯、直柄、虞遂、伯戲、虞閼父、胡公滿等15個名號。所以有人認為,有虞氏的世系既可考定,則不能不承認有虞氏是一個朝代。

    這種結論能否成立呢?我認為這種判定其實是不足為據的,因為寫作《左傳》的戰國早期的古人對朝代的判定是很隨意的,他們的判定很難拿到今天作為證據。而根據考古文化,我們知道在二里頭文化之前的陶寺文化其實仍是一種地方性文化,其影響力不大,遠不能稱為一個王朝。王朝,用今天的“古文化-古國-王國-帝國”的標準來衡量,起碼要到王國階段,合乎標準的是二里頭文化;而與虞對應的陶寺文化只相當於古國階段,是不能稱為王朝的。陶寺那個時代,在考古學上是一個滿天星斗的年代,還不合適把陶寺文化稱為某朝。

    其他古代文獻和新出臺的簡帛資料也提到了很多上古帝王,這些上古帝王多半就是一些部族首領,但真要對這個時代進行命名,還是隻能選得到認可的五帝。

    所以,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只能說,夏朝之前是五帝時代,不過五帝生前可能是沒有五帝稱號的,就像春秋五霸也是後來大家總結出來的一樣。五帝稱號的來源應該來自戰國時秦等國祭祀的五方上帝,被祭祀的五方上帝應該是:青帝、赤帝、白帝、黑帝和黃帝,他們對應太昊、炎帝、少昊、顓頊和黃帝。這五方上帝的名號在戰國晚期被用在了人間帝王身上,大機率是後世追封的(《帝系》等就是這樣的總結)。當然,五帝的名號雖然是追封的,但這些人是實際存在國的,而不是純粹的神或傳說中的人物。被挑出來的五帝是否同時,是獨立一方還是有一定的繼承關係,目前其實還無法給出答案。不過大家可以注意,古本《竹書紀年》記載:黃帝到禹三十世。對一世究竟是20年、25年還是30年,目前沒有統一的看法,但我們知道黃帝到禹至少有600年,就可知黃帝到禹之間肯定不止《史記》記載那麼幾位帝王。所以五帝實際可能只是某些王者共同使用的名號,或者是後代對其中幾位傑出帝王追封的稱號。

    當然,用五帝時代來指代從黃帝到禹之前的這個時代是沒有問題的,

    傳說中的帝堯時期城門

    2,龍山時代

    從考古上看,夏朝對應的二里頭文化是夏朝後期文化;在此之前,有一個過渡時期,就是新砦期,此一時期對應的是后羿、寒浞代夏的時期;而在新砦期之前,是禹、啟、太康和仲康生活的時期,按照我的考證,屬於王灣三期後段。我個人的觀點,夏朝是從公元前1953年開始的,這一年有五星聚合天象,《孝經鉤命訣》載:“禹時五星累累如貫珠,炳炳若連璧。”此時的典型遺址是禹州瓦店,我認為就是禹所居的陽城。(所以,如果按我的夏商周年代框架,則夏朝是完全在龍山時代之外的,其消亡時間在二里頭四期之後。而按夏商周斷代工程給出的時間,則龍山文化存在的時間延續到了夏朝。)

    當然,我們這裡重點要談的不是王灣三期後段文化,而是它之前的龍山時代。在龍山時代,大家會發現一個現象,就是城址增多了。古代的一座城就相當於一國,所以這時期是有不少古國的,個人認為比較有代表性的有:良渚、廟底溝二期文化、兩城鎮、石家河、石峁、陶寺和寶墩等。這些是我們今天透過考古發現的,而沒發現的或已經被毀掉的肯定還有,而且不少。

    良渚古城遺址

    龍山時代,可以認為是中國的城邦時代,它對應的就是我們文獻記載的五帝時代。這個時代的中國文明,它在某種程度上相當於蘇美爾和希臘的城邦時代。西方學者普遍認為中國到秦始皇才完成真正的統一,我個人是不同意這一觀點的,我認為中國至少到西周時期已經完成大體的統一了。西周時期的周王對諸侯是有生殺大權的,那時候的大臣雖有封地,但主要人物還是呆在京城協助周王處理國事的;如果西周沒有統一,你就無法理解周昭王為什麼會南征江漢、周夷王怎麼有權力烹殺齊哀公而齊國沒有起來造反。

    西方很多漢學家的漢語水平是比較差的,他們很少讀當代中國學者的著作,對新的考古成果也不重視,仍把《古史辯》當成真理,對中國古史的認識也就仍停留在那個時代。

    說龍山時代已經相當於蘇美爾和希臘的城邦時代,我們可以提出的一個證據是,我們的良渚等古國已經進入以農業生產為主要食物來源的時代,在堯舜時代我們的人口可能已經有1000萬了,有人估計是1300萬。禹舉行塗山之會時,有記載稱有萬國,以一國有1000人口算,就是人口有1000萬了。當然我這裡是簡單估算,在一些人口學著作和《夏商社會生活史》等著作中,有根據具體的城邦面積和墳墓數量等來估算單位面積人口的,那些更專業一些,但大體資料如此。

    從人口來判定,說中國龍山時代已經進入文明時代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你扯什麼城市、禮儀建築、青銅和文字,都很難說是合適的,比如我這裡就是沒有金屬礦,但我的社會文明程度已經發展到很高水平了,你憑什麼說我沒有進入文明時代?比較典型的如印加帝國和蒙古初期就是沒有文字的,你能說他們沒能進入文明時代?

    被公認為進入文明時代最早的蘇美爾城邦的總人口不好估算,我們估算一下希臘城邦時代的人口:

    公元前431年,雅典城邦總人口39萬,其中男女奴隸就佔了25萬。男性公民4萬左右。馬拉松戰爭時尚未崛起的雅典,出動了一萬步兵。西薛斯入侵時,22個城邦組成的希臘聯軍擁兵12萬。亞歷山大東征帶了5萬的軍隊。

    按照軍隊與人口一般1:10的比例估算,則希臘在希波戰爭時的人口數量大約在120萬左右,這與我們堯舜時代的人口是相去甚遠的,所以,說中國的龍山時代已經相當於蘇美爾和希臘城邦時代的文明水平是沒問題的。當然,由於希臘是後發文明,它繼承了古埃及和波斯等文明的很多文化,它實際文明水平比我們的龍山時代高是可以肯定的,但這不是本質的區別,雙方所處的社會階段是一樣的。現代人類學實際上已經摒棄了把各國各民族分為文明和野蠻之類的分法,各民族都有自己的發展路徑,沒必要去分一個高下。

    所以,從考古角度回答,在夏朝之前,中國處於龍山時代,其文明程度與希臘城邦時代相當。

    3,至於說五帝時代或龍山時代為什麼很少被記載,這個答案就簡單了:當時沒有文字,只有口傳歷史,而口傳歷史傳到後世,只有在被後人提及的時候才會留下點記載;當然,也有像《堯典》這樣的口傳著作,較為完整地傳到了後世,其中關於堯舜的部分,可以認為就是記載那個時代的歷史的。當然,對於黃帝等的記載還是很缺乏。而有考古遺址補充,中國的五帝時代的真實存在是不用懷疑的。

  • 10 # 詩人的眼睛看世界

    夏朝之前的歷史是什麼文明?

    在探討這個問題之前必須要打破拋棄這幾個觀點:(一)先入為主,(二)模式束縛,(三)西方認知。

    可以說正是以上這三個觀點,才讓對夏朝之前歷史的研究探索進入誤區,甚至連一些華人都懷疑自己是舶來品了。

    其實夏朝之前的歷史非常久遠,如果上溯到盤古時期,則有兩百萬年之久,雖然跨度長達兩百萬年,但是那時,以及經過夏朝到了商朝中期,那時的中華文明是巡狩文明。

    所謂的巡狩文明,就是今天眾所周知的“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士之濱,莫非王臣”這句的具體實踐。

    其實“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士之濱,莫非王臣”這句話出自《詩經·小雅·古風之什·北山》,可見在《詩經》之前,就已經對巡狩文明作了簡潔明瞭的總結了。

    既然“溥天之下,莫非王土”,那麼夏朝之前的中華領袖,就不會建城池,因為領袖們為了證明王土所至之處,領袖都要蒞臨,所以中華先夏的領袖們,終生都在蒞臨王土的路上,這就是巡狩文明。

    中國各地都有中華先夏領袖們的足跡,比如黃帝陵,比如炎帝陵,比如大禹,等在中華大地上到處都有分佈,因此也給今天的後人留下了傍名人爭搶的資本。

    說真的,同一個領袖,也確實在祖國各地都留下了事蹟,所以各地不要一窩蜂的搶一個傳說,而應該結合本地的特徵,來證明先夏領袖們確實巡狩此處,並在這裡倡導了什麼,才留下了影響千古的遺風。

    領袖們在巡狩的路上,所以領袖們不會大建城池,畢竟建造了城池,就會在自己巡狩走之後,成了叛亂的資本,所以商之前,在中華大地上發掘不到城池遺址,這也就是西方連夏朝存在都懷疑的原因。

    文明是什麼?可以說,城池只是表象,根植於民眾思想裡的概念才是文明:所以追求發掘城池證明文明本來就是錯誤的方向。

    比如西方發掘出古城池不少,但是西方根本就沒有對應的文明流傳下來,原因就是建了城池,並沒有根植於民眾思想,所以西方不算文明,充其量只是證明當時那裡出現過人。

    而我們先夏領袖們,從來不做表面功,而是透過從不斷的巡狩,奠定了愈久彌堅的中華文明。

  • 11 # 東北虎男323

    科學是嚴謹求實的,不可以信口開河,腦洞大開,

    夏朝之前的歷史,地球人不知道!地球人真的沒有一個知道的,只有不是人才知道,

    中國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和金文,只有3700年曆史,從商朝開始,目前沒有發現夏朝文字,夏朝的任何一件考古發現實物都沒有,所有說夏朝遺址都是騙子,所有夏朝文物都是假的!

    地球人正努力考古,努力找到夏朝,更努力挖掘發現夏朝以前的中華文明,這需要時間,這個時間可能是一百年以上。

    所有歷史考古真正鄉學者專家,都會告訴你他不確定夏朝有沒有什麼樣,但是他猜測夏朝可能存在可能是什麼樣子,

    肯定說夏朝存在的一定是騙子不是學者,是不學無術造假騙子。至於夏朝之前,我們更不知道了,不過很可能存在一個虞朝,高辛堯舜很可能是虞朝的王,但僅僅是假設猜測,我們真沒有足夠的證據。

  • 12 # 小姑娘說史

    夏朝之前的歷史是華夏黃河文明,是三皇五帝,是堯、舜、禹時的禪讓制的古老部落制社會。

    相傳堯、舜、禹時,部落聯盟內採用“禪讓”的方式“選賢與能”,以此推舉聯盟的共主。如堯老時,把“王”位禪讓給了賢能的舜。舜把王位禪讓給禹。

    所以,中國在夏朝之前的歷史是堯舜時期,傳說的時代:三皇五帝。華夏文明形成於黃河流域中原地區。

    神話中有盤古開天地、女媧造人的說法。傳說中的三皇五帝,是夏朝以前數千年傑出首領的代表,具體而言有不同的說法。一般說法是,三皇是燧人、伏羲、神農以及女媧、祝融中的三人,五帝一般指黃帝、顓頊、帝嚳、堯、舜。自三皇至五帝,歷年無確數,最少當不下數千年,同時黃河是中國古文明的發源地,因此也被稱為是母親河。

    至於說為什麼很少有記載,乃是因為夏朝距今太過遙遠,而且夏朝之前沒有文字,無法記載歷史,所以很多事情無從考證,非常可惜。

  • 13 # 聖喬治

    虞朝(約前36世紀初-約前21世紀初,又稱黃帝王朝、虞舜王朝)是夏朝之前的一個新興王朝,定都陽城北部,舜是虞朝的最後一位統治者 。《河北學刊》2002年第一期刊發王樹民同志的學術論文《夏、商、周之前還有個虞朝》。“虞朝”即史書上說的“虞舜”,指的就是舜帝姚重華。姚重華字為有虞氏,氏族公社的一個部落。傳說舜的眼睛是雙瞳仁,故為“重”,“華”字可能為華夏族的華族之意。

  • 14 # 文物考古聊歷史

    在過去曾有“唐(堯)虞(舜)”的說法,夏朝之前有個“虞朝”,民國時還曾有學者呼籲:“給‘有虞氏’一個地位。”但受司馬遷《史記》的影響,一般將夏朝看作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朝代。夏商周統稱為“三代”。

    我們都知道夏朝的開創者是【夏啟】,也有人認為是大禹哈,這裡就不多說了。我們還是參照中學歷史課本上的說法。在夏啟之前有堯、舜、禹。【堯】就是【唐堯】的代表人物,舜就是【虞舜】的代表人物。這兩個人物就分別代表一個朝代(時代)。

    在歷史文獻中常常是以“唐虞”這個詞出現。在《論語》、《史記》、《左傳》等很多文獻中都可以看到這個詞。唐虞在時間上也是與夏朝比較接近的。考古學上差不多就是“龍山時代”。

    龍山時代最典型的器物就是蛋殼黑陶。

    沒有否認“唐虞”的存在,只是現代史學研究沒有把他納入正統王朝的範疇,而是以夏朝為第一個朝代。《史記》中也是將夏朝放在第一個朝代。

    如果更廣一點來看,現在將夏朝之前的文明歸為“史前時代”,大家熟悉的舊石器與新石器時代,都是屬於史前文明。史前文明的探索主要依據考古發掘,然後結合《史記》等文獻來作研究。但關於史前文明的記錄都太虛幻了,很多內容更像是神話傳說。記載也沒後世那麼詳細。我感覺主要有下面幾點原因吧。

    1)目前來看,商朝才有了甲骨文,之前沒有文字,只能口口相傳,一代代下去,很難傳承,也很難不走樣。

    2)時間距離我們太久遠了。正統的歷史傳記是從《史記》開始的,之前的記錄並沒有很系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蘇北的經濟發展到了什麼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