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土土的木

    毫不猶豫接回來!後悔沒藥解。

    癱瘓的老人思維清楚的時候多,也有偶爾的糊塗。

    還有癱瘓限制了老人的活動範圍、交流物件、溝通內容、交流方式,加以環境單調、孤寂、沉悶,一日作息也不正常了,黑白顛倒,白天呼呼大睡,晚上離不開照顧。

    不能動的老人有一種強烈的不安全感,覺得有危險自己躲不掉走不開,就渴望時刻被關注到。於是各樣要求頻繁出現,大呼小叫是因為自己沒有及時接受到護理人員或者親生兒女反饋的訊號。

    年老、病痛、孤苦、清冷、無助、有的老人視力不好加以無窮盡的黑暗,很恐怖的。

    他們的世界裡最想得到的是有人牽著他們的手,陪伴守護、以正常人的角度回憶式的交流,記憶裡的往日時光和熟悉的鄰里親人會讓他們靜下來,細細地聊敘,而且還得是滿滿正能量,儘可能體味美好,哪怕是和別人比較後相對的優勢也會讓他們開心

  • 2 # 崖藍辰

    領回家,好生贍養!這是為孝之道,是最最理想的,但現實上確實很難辦到,想起我爺爺,癱了三年多,我們小輩的過完年就出去打工了,平時由伯母,嬸嬸,和老媽輪流照顧,照顧得很難周到,過節過年也回家去探望,斟茶遞飯,倒屎尿,當時覺得這樣還算周到了,盡了子孫之責了,現在偶爾回頭想想,虧欠得太多,沒時常推爺爺出去曬曬太陽,沒時常陪他老人家聊聊天~~~~

  • 3 # 芊雪物語

    送到托老院也沒啥,尤其是生活不能自理得老人,作為家屬確實很省心。我的姥爺姥姥,爺爺奶奶都在住養老院,我父母也說了將來去那裡養老,到了我這一輩,將來我也不想拖累子女,估計也會到養老院養老。

    老人之所以會鬧氣,是她心裡不踏實,怕你們是拋棄她了。做子女的,也不要送進去就不管了,要經常去探望,有好吃的也要送進去,有空就去照顧一下。這樣經常去,她心裡放心了,吃喝不愁,又有人照顧自己就不鬧了。

    我家都是這樣做的,所以這種養老方式也就傳承下來了,並得到親戚朋友的認可。

    當然,無論做什麼決定,都要量力而行,自己找保姆也行,送養老院全護也行,最重要的是家庭和諧,全家人都認可。

  • 4 # 光明43289

    我認識的一個姐姐,她母親有病,開始的時候找保姆,由於老太太晚上不好好睡覺難伺候保姆換了好多個,後來她伺候,老太太有糖尿病。併發症後又成了植物人,過了好多年她媽去世了,她也做了一身病,她說如果重頭再來,她就把她媽送養老院了。一個人伺候老人真難,每天都被老人栓住,沒有自己的空間,想放鬆心情調整心態的時間都沒有,真的能把人給整抑鬱了。

  • 5 # 小小鳥zXy

    送養老院,兒女輕鬆些,老人死的快些!同學的婆婆,送的養老院,後來養老院打電話通知老人不太好,趕到的時候已經死了。。。。我的一個親戚也是,老人老了以後有點瘋癲,在家裡放火砸玻璃,兒女沒辦法,送了養老院,幾個月換了仨地方,最後等養老院通知兒女去,也是死去多時了。

  • 6 # 使用者6970305418

    “久病床前無孝子”這句古話並不是沒有道理的

    有的時候,並不是子女不孝,而是生病的人的心理產生了變化,會透過各種折磨,哀嚎,哭訴來緩解自身的身體痛苦跟心理壓力,這就導致了照顧的人有了更多的麻煩

    通常情況下,我認為應該給予病人更多的寬容,但是如果到了自己不能接受,或者嚴重影響自己生活的情況下,應該另外想辦法安置病人,畢竟,只有保全了自己才能更好的保全病人呢。自己才是啊病人得到照顧的保證呢。

  • 7 # 趙前

    你提出的問題確實是一個很難辦的問題,並且帶有普遍性,俗話說老小孩,小小孩,一般都很不聽話,他們老想由著自己的想法去做,可現實情況又不允許,怎麼辦呢,?我的建議一是平時如果有時間的話多往養老院去幾趟,和她多說說話,要不厭其煩地向她解釋,以哄為主,以嚇唬為輔,讓她慢慢的適應養老院的生活,環境。二是買一些喜歡吃的東西,當作零食,讓她心中感到溫暖,使她感到養老院和在家沒有區別,甚至比在家還好,三是和養老院拉好關係,多說些好話,讓他們給費費心。飼候好一點。總之,人和人不一樣,即使你可能你做的比我說的還好,她也不認可,非要回家。那也沒辦法,打也不打,罵也不能罵,只能讓其回家感覺一下,是在家好,還是在養老院好。

  • 8 # 滕老大3

    如果是子女們的工作都很忙,沒有太多時間來照顧老人,我想讓養老院託管是最理想和最好的辦法。因為養老院老人多,各種家庭情況的老人都有,老人們在一起有伴。但作為子女不要一送了之,從不去看看老人,關心老人,那麼老人就會覺得她被子女丟棄,心裡害怕不高興,想回家同子女一起。所以子女們也要理解老人。如果子女經常去看看她,說說自己工作情況及自家的事情,大多數老人還是能理解子女們的。例我丈母孃在2006年生病在家沒有人幫忙照看時,子女們都在廣東打工,我們也她送養老院去住了兩個月,最後因為心痛子女花錢才搬回家住。但時常跟我們說在養老院裡發生的開心事。

  • 9 # 雲是鶴家鄉680

    老母親癱瘓了要不要送養老院?!

    您這說的,是我家隔壁的事嗎?

    隔壁梁婆婆,八十幾歲,單身一人。初夏時摔傷了,又摔傷過幾次,然後就癱在床上了。

    她有兩個兒子,大兒子也是六十歲以上吧,聽說跟她關係不好,很少過來照顧她。

    每天每天,都是他的二兒子,從另外一個小區騎車過來照顧她。晚上把她弄來睡了,又才騎車回去,風雨無阻。

    後來完全癱在床上了,可能也屎尿失禁了,因為小區院子裡天天曬著她的床上用品。看她兒子也是五六十歲,天天給她洗屎洗尿,幾個月拖下來,也是人困馬乏的樣子。

    但是,她堅持不去養老院。

    真的是肥的拖瘦、瘦的拖死。

    聽說,昨天,她兒子終於喊了車子來,把她接到養老院去了。可能身子是裸著的吧,是用被子裹著抬走的,還害得我婆婆以為人家梁婆婆離開人世了呢。

    聽婆婆說,昨天接走梁婆婆的時候,她一直叫著兒子的名字,就是不想走。她兒子遠遠躲開了,就為了不聽見她的叫聲,免得心軟。

    因為之前就來接過一次。好不容易在養老院硬搶到一個床位,來接她的時候,她生死不去,最後作罷了的。

    所以,這次終於採取這樣的方式把她接走的。

    我是她們的鄰居,我天天看著她兒子出出進進照顧她。可以想象,一個兒子來照顧老母親,有多麼辛苦和不便!但是,兩個媳婦都不願意來照顧,只能可著二兒子受苦!

    拋開兒子照顧的辛苦和不便,養老院的服務設施,和專業的服務方式,至少能讓她們母子都輕鬆些啊!

    說得冷酷些,當生命開始倒計時了,左右都是等死,總得要保住一個是一個吧?

    所以,我絕不會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去譴責人家的兒子:你不該把你母親送進養老院去!也不會假巴意思嘆息一句:久病床前無孝子呀!

    事非經過不知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情非得已。你能做孝子,不能求全責備所有的人都做孝子。

    我只能勸這個老母親,兩害相權取其輕,接受這個處理方案吧。也會對這個兒子說,你盡力了,多去療養院陪陪母親吧。見一次少一次了,別給自己留下遺憾就行。

    我只是在想,獨生子女的父母們,我們,開始老去了。屆時,誰來照顧我們?哪裡有那麼多養老院?哪裡有那麼多護理人員?

    未富先老的國啊,怎麼辦?!

  • 10 # 波煙月漉

    其實大多數普通人怕死,老了後悔自己沒活夠,越孤單越亂想,就會鬧,特別再加上病痛折磨。說句心裡話,我深深的覺得,每個人都有好好經營自己的婚姻,要不斷學習,想明白為什麼要生孩子,有了孩子要如何培養孩子。不要把日子想得就是過一天算一天。別說過去生個孩子就是把孩子放地裡吃土,作為父母該有能力把孩子培養到18歲最好能放手獨立,叫孩子生存的本領。孩子有孩子的未來,父母要懂得放手。只有夫妻彼此靠的最近。那些關係糟糕的夫妻老了都是一個人過,別說孤單,最起碼精神上就沒有幸福感,何其可悲。我總明白了,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的道理

  • 11 # 開心就好152569931

    久病床上無孝子…老了

  • 12 # 蘭忘機

    身邊的事。

    同事52,未退休。兄弟四個,孝順。老太太癱瘓。兄弟四人輪著照顧。

    老太太癱瘓之後,整個人都變了。渴望被關注。

    一家人吃飯的時候,她要讓換尿布;白天睡覺晚上不讓家人睡;經常故意拉褲子讓人收拾;晚上要看電視,聲音震天響;一晚上喊要尿尿五六次……

    有一次兄弟二人在老太太這兒吃午飯,兩人閒著沒事喝點酒,結果老太太罵了一下午,說我都這樣了你們還有心思喝酒啊,不肖子孫,不疼爹孃,自己享受,吧啦吧啦的。不勝列舉。

    同事說,久病床前無孝子,這是真的。太能折騰了,開始都心疼,後來是義務,再後來就是煎熬啊。幸虧兄弟多,否則誰也挺不住。虧著四年老太太就走了啊。

    所以,不要道德綁架。

  • 13 # 羅西西6

    我們小時候胖的不過30斤,拉的屎介子基本能兜住了,洗個澡一個盆就夠了,吃個飯從懷裡拖出奶來就行了,最重要是我們那時年輕孩子小,照顧著有個盼頭孩子總會長大!照顧老人最輕的也接近100斤,吃飯必須細軟一天3頓的做,一天無數次拉尿,為了不生褥瘡一天要清洗按摩,一個人又搬不動,況且我們那時也是老人了,所以養老院真是最好的去處,別說請保姆,伺候個癱瘓老人最少2個人,誰又有那麼多錢!我奶奶癱在床上10年可是那時沒有養老院,4個孩子輪流伺候都不行!都各自有家有工作有孩子!所以有時觀念也得改變!

  • 14 # 手機使用者25258815250

    沒照顧過老人的請不要以道德標準綁架,照看小孩一般2歲前就會走路吃飯,三歲上幼兒園,大人可以有喘息的時間,可老人不行,一會拉一會尿,一會要翻身,剛翻向左邊5分鐘後又要翻右邊,一會腿這麼放著不舒服要那麼放,一會又要那麼放,(臥床病人生命力非常強7、8年的多的是)請問五、六十歲的人啦,那個禁得起這麼折騰,我一天下來,只想找個沒人的地方好好靜靜,腿沉的邁不動步子,其中辛苦無處述說,好在兄妹三個輪流值班。將來我們老了就一個孩子,咋辦,想想都後怕,希望國家能出臺行之有效的養老方案,畢竟獨生子女是國家出臺的政策

  • 15 # 小小大口心

    我家就是在家贍養,我是獨生子女,每天早晨五點半起床給老人做一天的飯,準備水和水果,六點半出門上班,晚上六點半到七點進門不管多累第一件事給老人準備飯,換水換水果,輔導孩子學習,穿插給老人洗澡、洗衣服、換床品(吃飯在床上,灑的到處是),家務活扔給老公幹。每天累的懷疑人生,老人還不滿意,吃飯嫌東嫌西,晚上回來晚十五分鐘甩臉、晚半個小時摔杯子,白天睡足了半夜把你弄起來,你不起來 她就叫喚。想送養老院,便宜的不去,要去7000多一個月的,我家經濟條件負擔不起。所以說說閒話的你自己試試,我現在就在咬牙堅持,自家老人,拖死你也要忍著,不然怎麼辦?說小時候的事的,我小時候可不敢嫌東嫌西、甩臉摔杯子、不讓人睡覺,絕對換來一頓打

  • 16 # 蘇蘇285107701

    我的媽媽痴呆失語,大小便不能自理,現在我們三兄妹輪流侍候,我現在帶一個兩歲的孫子,做一家人的飯,在加上侍候老媽,有時候真的感覺力不從心,可是又捨不得把媽媽送養老院,只能硬撐著,非常感謝發明尿不溼的人,否則一天不知道要洗多少東西。其實侍候媽媽累一點也能忍受,關鍵是看著媽媽一天天的老去,感覺很心疼,心累。有句話說的很好,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不在,人生只剩歸途,所以很珍惜媽媽在的每一天。

  • 17 # 桐花無心

    這個問題我覺得我很有資格回答,兩個月前樓上的房子賣了,一對50歲左右的夫妻帶上一個生活不能自理的老母親,不能說話不能走路,大小便都需要人伺候的那種,這還不算,每天大喊大叫,每次叫起來最起碼一個小時才會停止。說實話面對這樣的大部分人都會崩潰。

    樓上的夫妻男的辭職專門伺候他媽,女的也會搭把手,他們真的很有耐心照顧,雖然他老媽每天大喊大叫很吵,但我們也不會說什麼,表示很理解,這對於我們以後教育子女有很大的正面影響,小孩學的很快的,你現在怎麼對你父母,小孩長大了就怎麼對你們。

  • 18 # 被逼的私房錢都不敢花

    有些人不要道德綁架,誰經歷過誰知道難過!!去養老院真的不是什麼壞事,以後我們60後70後都是一個獨生子,要面對四個甚至更多的老人,根本照顧不過來,對年輕人來說照顧老人無法工作掙錢,去掙錢沒有功夫照顧老人,去養老院養老這是一個大趨勢,現在國家也在大力扶持和發展養老院,子就是為了原來越完善國家的養老方式,所以,我們這一代人要從思想上接受這個現實

  • 19 # 婕楷媽媽

    經濟條件可以為什麼不去養老院?我公婆就去養老院了,我婆婆起不來了,我公公能自理,老兩口一個房間,很方便,兒女還像以前那樣每週探望,不用操心吃喝拉撒,比在家裡還方便,吃的好住的乾淨也沒人打擾,身體不舒服還有保健醫生。可惜我父母沒有這個經濟條件,要不也送去。

  • 20 # 01357o

    我母親輕微腦出血住院後,白天她睡覺,晚上睡不著就喊人,不搭理她就喊小便,一晚上九次十次是常事,她不睡覺就不讓別人睡覺,白天要陪她康復,給她洗衣服做飯,晚上不讓睡覺,一說她,她就說我不孝順,從來不考慮我難不難受!我的血壓都148了,頭疼的要爆炸了,她都不帶心疼心疼我的,反正就是各種折騰,明明右手好使,能自己吃飯,不喂她就不高興。就這樣也沒換來她一聲好,逮誰跟誰說我不好,從她住院到康復都是我一個人陪護,現在被她鬧得我跟妹妹都不說話。都說孝順理解老人,可是我們也有自己的工作,身體也在走下坡路,趕上更年期自己都難受,他們還沒有老年痴呆呢,就這麼折騰,怎麼一點都不做長遠考慮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女方不要彩禮,也不要求有車有房,但是必須生兩個孩子,兩個姓,一起帶,大家覺得可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