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
回覆列表
  • 1 # 劍茗話旅行

    姜昆的本事可大哩!不是一般的大,那是全才,不僅是藝壇的高人,而且是常人中的超人,在當今藝術界可以是首屈一指的人。

    首先是大家共認的藝術大家,相聲語言大師,繼侯寶林,馬季之後,第三代相聲語言的代表人物。國家一級演員,也是德藝雙馨的藝術大師。

    姜昆出生於1950年11月19日北京,祖籍山東煙臺。1983年第一次登上春晚舞臺擔任主持人並表演相聲《錯走了這一步》和《對口詞》而走紅。1984年擔任央視春晚主持人並與李文華表演相聲《誇家鄉》等。1985年擔任央視春晚主持人並與李金斗表演相聲《看電視》;2003年被中國文聯授予全國“德藝雙馨”藝術家的光榮稱號。

    其次是著名的伯樂,為我國培養造就藝術人才做出了傑出的貢獻,其中小品藝術大師趙本山就是他發掘培養的,可以這樣說沒有姜昆,就沒有趙本山。

    再次姜昆還是書法家,寫的一手好字在圈內也是出了名的。姜昆書法功底深厚,行書寫地很好,頗有趙孟之風,王羲之之韻,

    之外姜昆還是政治名人,擔任全國政協委員已有二十多年,中國曲藝家協會主席,中國廣播藝術團說唱團團長等等。

  • 2 # 誰動了我的大山

    要說誰有什麼本事,這真的可不好說,我們都是一般人,肯定沒有毛主席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的氣魄,我們不能決定中國的走向,更不能決定世界的走向,所以,本事怎麼能說得好呢?

    姜昆就是一個相聲演員,一個文藝工作者,他的專業就是說相聲,相聲嘛,就是說、學、逗、唱四門功課,個人下的功夫不同,老師指點的基礎不同,其專業成就也會有差異。姜昆專業能力方面基本上是受到相當一部分觀眾的認可,隨著電視網路媒體的發展,姜昆和其他明星一樣,都是被網路宣傳紅了,在觀眾面前弄了個臉熟,僅此而已。

    像范冰冰之流,有什麼本事呢?演技一般、人品一般、素質一般,而長相僅僅是被個別有能力捧紅她的人看上了,你說她能有啥本事?和姜昆比起來,真的還差不少,起碼姜昆經過傳統專業的積澱、積累,個人出名之後,也沒有太多的不良習氣,和范冰冰比起來,姜昆就是有本事的……

    德藝雙馨的藝術家少了,下流做作的戲子多了。始作俑者是誰呢?個人覺得一是社會風氣亂了,二是媒體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你們看呢?

  • 3 # 蜇黽沉啁

    據說中國曲協是姜老師負責組建的,那樣,他的主席位子是不是要到他辭世才能換人?那麼多年好像也搞了幾次相聲比賽,但是都沒有拉起相聲的氣候。因為進入相聲的時間和背景關係,原本通俗、市俗、民俗的一項傳統藝術形式,姜老師雄心勃勃地總試圖讓它變得高大上,於是就與樂意以傳統基礎振興相聲的一些人頗有異議。後者在姜老師的竭力反對中終於闖出一片天地得到非常多的普通百姓喜愛,說相聲的進入到體育館成千上萬的人一起感受相聲藝術的歡笑。不知道是大勢所趨的形勢促動了姜會長萌發活動的呢還是因為前次天津衛視那檔節目太塌臺的緣故才利用更大一點的平臺來顯示這個職位的現實能耐?

  • 4 # 止月齋

    姜昆的相聲,幽默正聲!!!根正苗紅的語言藝術。姜昆致力於純粹的,乾淨的,陽光的,雅俗共賞的詼諧創造,有很多經典的好段子。但是姜昆過於在乎作品的純潔,拋棄了傳統相聲路邊攤藝術的黃,粗,陋,以至於創作空間狹小,沒有足夠大的成就來匹配相聲領軍人物的期待,這是最大的遺憾。但是姜昆對於相聲的發展,對於漢語言藝術魅力的發展是起到相當正面的貢獻的。

    與之相比,後起的郭德綱口才勝於姜昆,但是以尖酸刻薄,兜一個大大的圈子,無底線的調侃“于謙的家人”來達到笑果,是一種路邊攤相聲的傳承,漢語言糟粕的開發,是一種語言流氓。郭德綱的相聲有損於漢語言的國際形象,甚至於有損國人的國際印象。

    姜昆的相聲代表了相聲發展的努力和方向,是值得尊敬和推崇的。郭德綱算另類的大師,代表了醜陋的語言藝術,萬萬不可推崇。萬萬不可成為主流。

    牛群馮鞏本來可以成為扛把子,但都跑去做官了。分手後的馮鞏走的還是姜昆的正路,觀眾喜愛,也願意給掌聲。但是馮鞏的作品大多包袱太少,太淺,幾乎屬於速成快餐,精品太少,這是馮鞏最大的過失,缺乏耐心的匠心。如果馮鞏專注一些,本可以超越姜昆超過馬季。同時代還有很多人,都跟姜昆一樣,思路枯竭而暗淡下來。

    期待相聲界多一些姜昆,成就更大的姜昆。

  • 5 # 曲阜星

    姜昆最大的本事就是說相聲,做為一個相聲大家,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姜昆確實紅得發紫。

    做為曾經的知青,姜昆的相聲功底比郭德綱是有差距的,說學逗唱四門功課打的基礎都不是很好,那個時代的人欣賞水平也不太高,只要可樂就行,管你什麼基本功不基本功,那是專業老師考量的內容。

    千年的媳婦熬成婆,姜昆成了曲藝界的大佬,做為曲協主席,本應整合各種門派,讓相聲發揚光大,但姜主席做得似乎不太盡人意,把現在相聲說得最好,最有觀眾緣的郭德綱,排斥在主流相聲門外,實在不該。

    相聲本就不該分主流和非主流,鬧成現在這種局面,做為曲協領導,這是姜昆最大的失敗。

  • 6 # GermanStar

    姜昆當然有本事!打壓相聲大師郭德綱和德雲社。所謂的非主流相聲,三俗相聲,沒有教育意義的相聲都是姜昆發明的詆譭之詞,侮辱了相聲同時貶低了自己。郭德綱出現前的中國相聲已經很衰落了,停步不前和姜大本事這個主席有著直接關係。最讓人不齒的是當相聲屆突然出了個新人郭德綱振興了相聲事業開創並繼承發展了相聲市場時,不是積極的扶持和鼓勵,而是無休止的利用公器打壓。

    做為一個聽眾我就來分析分析姜大本事的理論:

    1,主流與非主流之別,凡是國家耗費納稅人的金錢養活的相聲演員,拿工資的,有國家在編單位的都是主流相聲演員。而這些演員每天好吃懶做不思進取相聲事業,看到有新人超過了他們,就整天琢磨如何打壓民間團體,打壓靠自己養活自己的,為國家創收交稅金,養活主流相聲演員的非主流相聲演員。郭德綱救活了相聲市場,普及了相聲真髓,深受廣大群眾歡喜同時也救活了那些主流相聲演員。可是姜大本事之流不但不感恩,反而橫挑鼻子豎挑眼,雞蛋裡挑骨頭,姜大本事能不能在相聲專業上挑一挑自己和郭德綱的差距呀?如果沒有郭德綱,中國還有相聲嗎?姜主席還能存在嗎?郭德綱就像個公用的wifi人人都曾,用完了還抱怨速度太慢。我看主流和非主流應該是倒過來,郭德綱才是主流相聲大師,姜大本事之流才是非主流相聲小人。

    2,三俗問題,什麼是相聲?相聲目的是什麼?對觀眾有什麼益處?其實就是一句話,相聲逗大家快樂,解除人們一天、一個月或者一年的煩惱,透過快樂大笑忘卻過去發生的不愉快的事情,加油充電,增年益壽。郭德綱的相聲正好解決了上面提的三個問題,滿足了廣大觀眾的需求,所以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和支援,好壞市場說話,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反觀姜大本事之流相聲,第一不逗,第二沒有相聲起碼的基本功。第三觀眾從他們相聲中得不到益處,只有怨氣和批評。他們充其量說的也就是類似於街頭巷尾水平的段子,根本不能算相聲,所以姜大本事之流相聲才是真正的三俗相聲。郭德綱的相聲才是名至實歸的高雅相聲。以後郭德綱就不應該那麼謙虛,還要解釋自己相聲是否三俗。

    3,有沒有教育意義,相聲只要能讓大家笑,就是最大教育意義的相聲。觀眾透過笑,讓人們解除了睏乏和煩惱,心情愉快,對待周圍的環境身邊的煩惱會有個清醒的認識,從而不至於因為負能量的氣場而做出錯誤的事情,避免了很多可能產生的社會矛盾機率。這是廣義的教育意義,也是真正的教育意義。相反姜大本事之流的教育段子,全都是他們自認為的有教育意義,觀眾不是傻子,有自己的判斷能力。說的相聲不能搞笑觀眾,觀眾只有怨氣和厭煩,誰還會認真聽你們的相聲,觀眾中途都睡著了,或者退席了,你還能教育誰?讓觀眾產生遺憾和怨恨,相聲市場能不死嗎?其實郭德綱根本不用回覆自己相聲沒有教育意義,郭德綱相聲是最有教育意義,最有正能量。為人類增添了無限歡樂。這才是相聲的真諦,也是為什麼大家喜歡郭德綱,為什麼有市場。為什麼同行這麼打壓,而依然昌榮繁盛!

    姜大本事要想真正的變的有本事,讓大家尊重和敬仰,唯一出路就是辭去曲協主席職務,也不要和其他所謂主流相聲勾結一起,利用公器和手裡的權利打壓百年不遇的相聲大師郭德綱了。

    請恕我直言,中國現代的相聲大師只有兩個半。第一個就是郭德綱,不是所有人透過努力和勤奮就可以變成大師。天份是非常重要的,郭德綱自己的本事不用多說了,大家有目共睹。就說說天份,沒人能比,同樣一句話,一個段子,別人說了就不笑,他說了就會笑,他的包袱全都是恰到好處,一點人工痕跡都沒有,如行雲流水把觀眾帶進自己預設好的圈子裡。試問以前的相聲演員和現在的所謂大師那個能達到這種境界?郭德綱就是上帝派來的,讓人們娛樂、快樂的使者。不客氣的說,中國自從有了相聲以來,他是真正的相聲第一大師,他的功夫就像武功屆摘葉傷人的無極大師。

    第二個相聲大師就是他師傅侯耀文,慧眼識真人,人格、胸懷都不是其他主流相聲人可比。他為了認徒,不惜得罪了大多數主流相聲演員。從而使郭德綱能夠快速崛起,讓相聲市場沒有沒落,同時讓郭德綱有了正宗的相聲地位。其實即使沒有被相聲屆收為徒弟,以郭德綱實力和天份,早晚可以獨創一派,就像武當從少林寺脫離而創,可能時間會更長一點(歪說)。

    第三個就是馬季,胸懷寬廣,支援和讚揚郭德綱,也是不惜得罪其他主流相聲和自己的徒弟姜昆。為了相聲事業發展不遺餘力。

    在此特別表達對於謙敬仰和尊重,沒有于謙的超級水平的捧哏,也很難展現出郭德綱的風采。

    綜上所述,郭德綱相聲不但是主流的也是高雅的,還是具有教育意義的,另外再加一項具有治病救人的催人睡眠的醫學作用。

    希望姜大本事不要再用似是而非的理論排擠打壓郭德綱了,有這個精力多做一些對相聲有意義事情,亡羊補牢猶未為晚。要想讓大家公認你是有本事的、稱職的主席,你就應該扶持讚揚郭德綱的相聲,不要再逆行倒施了。就算郭德綱水平不好,也不能就替代了你和所謂主流相聲的低水平。

    因為時間關係,暫寫到此。等我有空,我會再寫一篇為什麼郭德綱能夠成為讓人喜愛的空前絕後的相聲大師。

  • 7 # 馬正勇10

    就相聲表演說本事有點免強,在姜昆領導下的相聲鬥不過小品,失去了相聲的表演魅力,所有相聲演員都去幹小品了。讓相聲停留在半死不活的狀態,除了老一輩的相聲演員象馬季,高培範,李伯祥,馬志明等幾對藝術家之外,就沒培養出有天份的演員來,得不到觀眾認可,除自身那兩段虎口瞎想和照像外就沒段子,那兩段不過是時代產物毫無價值,在出了郭德剛之後,讓觀眾重新認識了相聲,打破了相聲不振的僵局,讓相聲走出了低俗。姜昆開始反三俗亮本事對郭德剛進行打壓,佔著這麼多的資源優勢,打壓個體戶,讓郭德剛行成行業領軍,德雲社世界巡演,開歷史先河。術業有專工分工各不同,這是郭德剛的開場名言。只能說不顧正業是姜昆。更提不上有本事。

  • 8 # 盼得環保燒烤裝置

    姜昆是相聲界的皇帝,

    他說行就行,不行也行,

    他說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

    他說一不二,他說二不一,

    對別人說三道四,他說個六,

    姜昆說相聲的時候確實很像相聲,

    這點我非常欣賞,對他這個特長,他這個愛好,我還是特別欣慰的。

    姜昆繼續加油,論相聲,就你說的像,很像,真的很像,誰要是你說的相聲不像相聲,我跟他急,你說的多像相聲啊,在所有說相聲的裡面,你說的是最像的,真的,我說的是真的,就你說的像,太像了。足以以假亂真了。

  • 9 # 皮皮電影

    如今的相聲圈,有兩大派系,一個是以郭德綱領袖的傳統派,還有一個則是由姜昆主導的新潮派。

    但是一山不容二虎,隨著郭德綱的崛起,姜昆的勢微肉眼可見。而當年他抨擊郭德綱的言論更是被郭德綱的粉絲扒出來成了小肚雞腸的佐證,那麼姜昆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呢?

    其實說小肚雞腸有些過了,不過是勝者為王敗者為寇罷了。倘若最後贏的是姜昆,大概現在的郭德綱也會被罵得抬不起頭來。

    至於說相聲這方面,雖然有人批評他基礎不牢,把“說學逗唱”中的“唱”從太平歌詞說成了唱流行歌,但是姜昆真的不比郭德綱差。

    作為新潮派,姜昆對於相聲的理解本來就不是一味地說學逗唱,那他注重什麼呢?皮哥覺得姜昆相聲最大的特點是與時俱進。

    雖然郭德綱的報菜名、三俗段子非常討喜,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他讓相聲這門藝術活在了民間,卻遠離了殿堂,但是真正的藝術應該是二者兼得的,這一點姜昆就做得很好。

    像是他早年的《特大新聞》、《如此照相》、《著急》都極具諷刺意味,是會讓觀眾會心一笑的作品,既獲得了大眾的認可,同時也讓相聲脫離於三俗,和社會緊緊地聯絡在了一起。

    此外,姜昆還擁有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曲藝家協會主席、中國文學藝術聯合會第十屆榮譽委員等多個榮譽身份,可見社會認可度也很高。

    所以,皮哥依然覺得姜昆是名合格的相聲大師,希望社會能更有包容性,在追捧郭德綱的時候也能接納姜昆。

  • 10 # 廋馬287

    姜昆年少時迎合撥亂反正的現實,說過“如此照相”等緊貼現實的段子,還算不錯,但也不是什麼領軍人物。師勝傑侯耀文馮鞏牛群高英培等,都不次於他。姜昆屬於倉促上陣,基本功幾乎沒有。當然,這也是那個年代相聲演員通病。姜昆表演風格也是乏善可陳。說話侷促,缺乏節奏,因搭檔多是老人,故裝嫩賣少,像是不斷嗑瓜子間或一陣莫名其妙的笑的北京娘們。姜昆始終堅持相聲的教化功能。他認為老百姓文化水平道德認知都需要引導。所以,他反對相聲就是娛樂,必須透過相聲有目的的引導聽眾,提高他們的藝術鑑賞力和符合要求的道德自律及社會認同。一句話就是人民需要教育。演員當官,不倫不類。姜昆長期身居要位,從思想到行動,僵化而規制,就是沒有活氣。劉蘭芳無為而治,很聰明。姜昆太把自己當官了。我這樣說並不是挺郭貶姜。郭德綱雖然是相聲大才,但從創作到表演,他都有明顯缺陷。他最大毛病是剛愎自用,過於自負,聽不得不同意見。這會嚴重阻礙他的發展。姜和郭勢不兩立,雙方都有責任。姜大權在手,很強勢,郭有市場和底層支援,但弱勢。姜扳倒郭並不難,只要具備條件,借勢使力,郭必垮。但姜也不會有好結果。

  • 11 # ty隨心

    不可否認姜老師在六七十年代還是為相聲藝術做出過貢獻的,但是時代在發展,老百姓的欣賞水平也在變化,相聲只是個藝術形式,你不能老是以你的標準來要求觀眾,觀眾覺得好笑笑一笑,你不笑,你不能說觀眾有問題,再一個,作為一個老藝術家也應該與時俱進,能讓觀眾笑的東西為什麼要去抵制呢,聽一場相聲能把老百姓的人生觀價值觀能改變,回來後能把人變得像脫胎換骨,我覺得目前還沒有人能做到吧,老百姓很單純的,就想下了班聽一場相聲緩解一下一天的工作壓力和疲勞有什麼錯呢,我工作了一天累的要死,來聽你的相聲還得去思考人生,我這是吃飽了撐的

  • 12 # 午夜陽光3226

    看什麼都不能脫離國情,毛主席號召文藝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為廣大工農兵服務,這個文藝方針至今也沒有改變,相聲界自候寶林起就開始改造傳統,說新相聲,到了馬季,姜昆更是發楊光大,達到頂峰,這不是他們自己願不願意,這是國家的要求,憑心而論姜昆在新相聲的發展上做出了突出貢獻。反觀郭德剛他是順應了市場經濟發展,在相聲市場化方面取得了成功,他的迴歸傳統是市場決定的,新相聲聽膩了,傳統的沒聽過,他一說傳統又成新的了。喜新厭舊是規律,啥是新?沒聽過就是新,老郭的所謂傳統相聲,不過是個賣點,實際操作中也是舊瓶裝新酒才能賣出去。這樣一看,拿姜昆和郭德剛比是毫無意義的,姜昆代表的是過去,郭德剛代表的是現在,而未來我們和當年告別姜昆,選擇郭德剛一樣盼望有新人多多出現。

  • 13 # 達達145623015

    姜昆在那個年代說相聲是講究創作的,即歌頌粉碎四人幫後的解放思想,改革開放的人民心聲,鞭笞社會醜惡現象,諷刺落後的舊觀念,鼓舞人們大膽接受新鮮事物的年代。隨著時間推移,他當上了領導,作品創作上就有所欠缺了,但也留下了當時的具有時代特徵的喜聞樂見的代表作品。如今時代發展了,姜昆等相聲演員缺少了生活積累,又不具備抓住生活表現生活的敏感能力,文學藝術的表現水平本來就有限,而他們又是主導人物,所以目前相聲發展遇到了瓶頸。現在郭德綱等一批新生代出現了成為是一名有發展的相聲演員,代表了目前相聲發展趨勢,即挖掘傳統又結合當下,豐富了相聲表演內容,開拓了這門藝術的渠道,增加了相聲的趣味性和靈活性。但是姜昆、郭德綱等同樣缺乏創作力,但郭德綱在傳統文化中找到了新的表現路徑,只是在諷刺和褒揚的分量上與姜昆等有著明顯不足。用一句簡單的話評價,姜昆等代表了官方的口徑,郭德綱代表了民間聲音。但相聲就是來自於民間市井文化,真正沉迷相聲的是基層百姓。總歸說,相聲是百姓生活的反映,是老百姓借演員之口諮詢、宣洩、表達、展現、慰藉、欣賞等等的渠道、平臺、出口、場所,如果失去了這些,任何藝術家都將是過客和流星。

  • 14 # 小路118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佼佼者。

    姜昆活躍在80年代到21世紀的10年代。姜昆的相聲表演能力很強,但凡有好的作品,他都能夠超常發揮,舞臺效果非常好,是那個時代的優秀的相聲演員。他為觀眾奉獻了很多好作品。

    隨著德雲社的異軍突起,京津兩地的相聲在小園子的演出,讓觀眾又欣賞到了傳統相聲,看到了傳統相聲的真諦和魅力。

    這時已經成為曲協領導的姜昆應該給於這些民間相聲團體鼓勵、扶持和指導,而不應該在公開場合講話打壓。姜昆對這些團體的明顯的打壓和牴觸,惹怒了很多喜歡傳統相聲藝術的觀眾,這個做法實在是不明智,自己毀掉了自己的半世英明。

  • 15 # 電影爛番茄

    大家都知道相聲講究四門功課:說、學、逗、唱。

    在過去,相聲演員必須把這四門功課修得紮實、熟練——就像是作家手裡的筆桿子,練家子手中的棍棒,廚師手中的大勺,這四門功課是相聲演員討生活的工具必須端穩、拿住。

    可現在時代不同了,娛樂形式多樣化,以前用來在天橋底下招攬生意的“唱”作用不大了。

    因此,觀眾們所喜愛的說、學、逗在舞臺上保留了下來,而太平歌詞,因為曲調、唱詞較為傳統,不容易理解便被逐漸邊緣化。

    但相聲作為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不能喜新厭舊,過於順應市場需求,否則其很快就會失去獨立性與脫口秀、小品等表演形式混為一談。

    因此,即便在舞臺上表演的機會不多,唱功依然作為每位相聲演員的必修課。

    姜昆說自己的師父是馬季,師爺是侯寶林,所以自己才是相聲界的名門之後。同時他又身兼中國曲藝家協會主席這樣的行政職務,和草根出身的郭德綱起點自然不同。

    同時姜昆還多次登上春晚,他和馬季、唐傑忠合作的作品《虎口遐想》、《樓上樓下》、《打針》、《猜謎語》,一個個精妙絕倫的“包袱”給觀眾們留下了深刻印象。

    這些作品的素材不但源於生活現實,更對廣大群眾所普遍關注的問題予以了辛辣的諷刺,可以說在為社會服務的同時,又達到了較高的藝術水準。

    但姜昆也並非盡善盡美,作為一名相聲演員,他的相聲基本功上卻露了破綻。他不但不會唱太平歌詞,據說最基本的貫口《報菜名》都不太熟練。

    而,姜昆將責任歸咎到老師馬季、師爺侯寶林身上。說自己師承的是新派相聲,傳統則為輔,因此不會這些“老把戲”很正常。

    另一方面,在姜昆和郭德綱的比較中,他飽受後者攻擊的也正是這一點。不過,我想,即便姜昆會貫口和太平歌詞,他也不會在舞臺上表演,因為這無疑變相證明了郭德綱觀點是正確的。

    無數的成功經驗告訴我們,所有日後能夠發展壯大的新生事物,沒有一個不是將自己的根系深深紮在傳統積澱的土壤之中的。

    因此,即便姜昆想要發展好他的“新派相聲”,也應該將傳統的相聲基本功不忘本才對。

  • 16 # 犟友

    曾經非常受歡迎。時代在進步,已無法滿足新生代相聲聽眾的口味。現已退居幕後。堅持“反三俗",但被群犬撕咬。因為它們自己樂於對號入座。中國人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了,但國民素質及個人修養卻沒跟上。以低俗為榮,以惡俗為搞笑,幽默。社會價值觀在金錢的衝擊下,變得為利是圖,變得笑貧不笑娼,變得為了金錢可以沒有底線!庸俗,媚俗,惡俗橫行。並以此為榮。“榮"是因為以此能獲得利益。為利益可以不顧底線。以至於“反三俗"成為群犬的笑談,乃至招至群犬的撕咬。真不明白:“反三俗"有錯嗎?!幹嘛急急忙忙對號入座?!。惡俗成為時代主流?!

  • 17 # 味冷

    故事性相聲

    代表:姜昆等,傳統相聲段子

    用故事脈絡穿起笑點笑料,貫口,學唱等技法圍繞故事展開,短程的笑點小包袱,和長程的鋪墊大包袱配合,構成當時歡笑,過後回味的故事。傳統相聲名段,和春晚上很多經典相聲,都是這個創作概念。

    故事性相聲並不強行秀技法,而是根據故事的需要引入。例如劇情裡有吃飯,加報菜名;劇情裡有外出,加地理圖。並且根據故事需要,還可以創造新的貫口,例如用國家首都名穿起來的世界版新地理圖。

    故事性相聲當然要有個好劇本。除了老相聲藝人們多年總結出的段子,上個世紀很多膾炙人口的名段,如《小偷公司》《虎口脫險》等,出自編劇梁左也就不為怪了,畢竟經典的《我愛我家》,簡直是長篇群口相聲集。

    故事性相聲屬於慢熱長效,能獨立搞創作的相聲演員鳳毛麟角,專業編劇拿不到稿酬掙不到錢,也沒有積極性,所以相聲新作少,市場長時間不溫不火。

    金句式相聲

    代表:郭德綱

    郭德綱在小劇場裡歷練出了獨特的風格,用觀眾的話說,每一句都搞笑。以句子為單位創造笑料,幾句話一個反轉,大大提高了笑點的密集度,非常適合調動觀眾情緒,絕無冷場,適應小劇場的特點。少了故事性的限制,金句可以方便的組合,隨意搭配,在短時期內可以讓觀眾形成場場不同的印象,保持新鮮感。

    但是幾句話以內難以形成促進大腦思考的幽默效果,很多金句只是誇張,荒誕,反差,邏輯失調,經驗偏移等手法的簡單應用,更接近於滑稽。這一點上,似乎又與傳統相聲段子不同,更接近脫口秀無厘頭的效果。

    郭德綱的早期作品(有頭髮的時候),也是故事性的傳統相聲,很乾淨,基本功紮實,但是一樣沒有市場。小劇場為了吸引觀眾,有些“金”句難免透出屎黃色。經常加入低階粗俗的笑料,把老前輩們摒棄的倫理哏,髒活臭活撿起來,美名其曰為弘揚傳統,引起了同行紛爭。挺三俗,反主流,攪動門戶輩分之爭,各種劇情。

    如今郭德綱也已經進入體制,三俗的東西不演了,公開說盼著各門各派都好了,坐在評委席侃侃而談講藝德,經典的混不吝小人物形象再不出現。春晚的相聲很主流,沒諷刺沒稜角全是小笑話,乖得像個寶寶,越來越接近自己曾經狂懟的德藝雙馨的老藝術家形象。

    大概人終會活成自己討厭的模樣。

    偶像式相聲

    郭德綱巔峰時期的作品,傳統段子,配上大段的貫口,學唱,很精彩,但是對精力體力的要求也很大。成名以後有了光環和粉絲,就不必場場盡力,很多時候貫口只是開個頭,或者大大簡化。比如大保鏢裡的貫口,經常簡化到“七紮眉攢八紮心”。你說是改進也好,變通也罷,總覺得和傳統差了一點兒。然而對於粉絲來說這都無所謂。

    再發展一步,有些年輕演員的粉絲,誇張到表示一看到他就想笑,他一張嘴就想笑,他隨便唱個歌就想笑。這個就不能用相聲演員的水平高低來解釋了,只能說是成了偶像,吸了一群腦殘粉。

    偶像派相聲對於外人,基本就看不得了。19年春晚上一個“天對地雨對風”也敢翻四次,大概是梁靜茹給的勇氣吧。郭德綱諷刺的主流相聲,大家好——譁——給大家說個相聲——譁——說得不好——譁——,用在自己徒弟上恰如其分。

    大概徒弟終會活成師傅討厭的樣子。

    總結和建議:

    金句一時爽,故事永流傳。

    偶像會過氣,作品是本元。

    也許趁著熱度和現金流,養一批專業的編劇,創作一些系統性而非笑點堆砌的段子,用故事性掩蓋基本功的缺失,才是正道。

    應題:姜昆從文藝兵出發,不拼師承不講三俗,演繹故事性的作品,避免基本功方面的短板,藝術上很成功。

  • 18 # 鷹擊長空8222

    姜昆的時代已經過去了,這是事實,但是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姜昆還是給我們帶來了笑聲的,和李文華搭檔的《祖爺爺的煩惱》《鼻子的故事》《只生一個好》。。。和唐傑忠搭檔的《虎口遐想》《電梯奇遇》。。。現在和戴志成搭檔嘗試一些相聲的改革,姜昆始終在為相聲事業操勞著!是,現在郭德綱很火,我也喜歡聽他的相聲,但他的相聲裡確實有屎、尿、屁、性,姜昆做為前輩說句“要淨化相聲”這有錯嗎?姜昆是從粉碎“四人幫”以後開始紅起來的,那時候鄧麗君的歌還被稱為“靡靡之音”,那時候講“為四化建設做貢獻”,可姜昆就批評了官僚主義(電梯奇遇),批評了文藝作品假大空(虎口遐想),他是一個時代的符號,從那個時代過來的人確實看不慣相聲裡的“髒”,這只是他的一個意見,你可以不聽,因為現在市場需要這樣,沒辦法的事,時代不同了嘛!不能就因為姜昆的一句話,就被抹殺的一無是處,這不公平!我也喜歡郭德綱于謙的相聲,郭德綱的相聲一針見血,敢說,而姜昆受時代的影響就含蓄很多,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相聲代表人物,姜昆代表了過去,郭德綱代表了現在!

  • 19 # 渝龍寶99611585070

    姜昆雖然在相聲界從藝多年,而且還擔仼過曲協領導,但姜昆只能說是相聲爰好者,他的相聲技藝實在不願恭維。的確,他演過不少相聲,而且也多次上春晚演相聲,但在我看來,他從來沒有一段相聲算得上精品。與師勝傑,候躍文的相聲比起來,差了檔次。他自己深感自豪的上了春晚的虎口歷險,其實並不好看,他自己樂在其中。究其原因,一是先天條件不足,嗓子不好,不會唱歌,唱起歌來也不好聽。說起相聲來他就很投入,很激動,此時發出的聲音格外難聽。二是半路出家,缺少相聲說學逗唱基本功,或者說基本功不紮實。這方面他是比不上郭德綱的。三是沒有創作出戓者是選定到好本子。相聲的本子寫得好,包袱多,逗得人不得不笑,忍不住笑,那才叫功夫。但要達到這個效果,寫作或迭定好本子至關重要。當然表演表現同樣重要,相比之下,本子是經濟基礎,表演是上層建築。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上層建築作用,影響經濟基礎。

    姜昆批評德雲社相聲要克服改掉低俗我很贊成。德雲社相聲以張鶴倫為首的從表演到內容放蕩不羈的味道太重,相聲講究的浪不是張鶴倫理解表現出的那種流氓相。岳雲鵬,燒餅,孟鶴堂表演上浪蕩的味道輕些,但內容多是汙辱人格,拿郭德綱或者搭檔開涮,這些低階趣味的成分多些。把這些毛病克服改正了,德雲社還是很有希望的。姜昆的徒弟苗阜唱不了歌,講話吐字不清,一開口就是錯別字,不是幽默,極不幽默。不是相聲料子。

    總之,姜昆對相聲的熱情,執著還是很值得敬佩的。

  • 20 # 百姓老叟

    姜先生是在特殊時間特殊環境下出現的相聲演員,因為那個年代,老的相聲藝術家雖然已老矣,但是還健在,有一個特殊環境下,老一輩相聲藝術家還沒“解放”,舞臺上急需出現相聲演員,說的好的,不能登臺,雖然一大批專業相聲藝術家,也只能乾瞪眼、心情沉重的看著舞臺,沒有機會重新登臺演出,因為他們還沒“解放”。

    舞臺需要人,必須“根紅苗正”,那年月,老藝術家可能很難滿足這個特殊時期的特殊條件,第一個“根紅苗正”的馬季先生,也不敢給老藝術家搭檔,只好向下看,尋找搭檔,第一條件“根紅苗正”,專業沒有,找業餘,於是乎,找到了姜先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李玉民翻譯的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