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通明

    今時不同往日,伊拉克當時剛打完兩伊戰爭,陸軍有一百萬,火炮裝甲車近萬,而且都是打過仗的軍隊,盛極一時,和美國打,伊拉克估計自己認為是世界第二和第一的戰爭,那怕什麼?但是沒想到默默發展的美國現代化軍隊和二戰水平的伊拉克之間完全是一場高緯度打擊低緯度的戰爭,好比茅臺PK二鍋頭,一個月結束了正面戰鬥,當時美國應用的電磁,GPS定位完全秒殺了伊拉克,也是現在各國拼命發展現代化的原因,話說當時伊拉克的武器很多都是中國出口的,美國打伊拉克也暴露了我軍的短板,也是目前全面佈局現代化軍隊的原因。

  • 2 # 迷彩先生

    這是1987年伊拉克首都巴格達見到最多的一張壁畫,圖中薩達姆手拿AK47向敵人開火,背後則是婦女兒童和城市,據悉,當年伊拉克共引發超過4000張薩達姆畫像,兩千萬伊拉克人家裡都有這樣的壁畫。

    薩達姆的野心絕非一個伊拉克總統這麼簡單,他是想成為整個阿拉伯國家的臨頭羊。上圖是1988年在巴格達召開的阿拉伯國家會議,圖中從左到右分別是埃及總統穆巴拉克、薩達姆、巴勒斯坦解放運動領導人阿拉法特,整個八十年代,薩達姆其實獲得了阿拉伯很多大國的支援。

    海灣戰爭爆發之前有導火線,伊拉克為統一阿拉伯世界領導權,他認為必須先把波斯人趕出去,這也就發生了1980年9月的兩伊戰爭,這是薩達姆霸權主義的第一步。

    薩達姆的洗腦能力絕對是阿拉伯國家中最厲害的了,不得不服其核心領導力,兩伊戰爭結束後,其實沒有絕對的贏家,戰爭中兩國傷亡總數超過一百萬人。

    1988年9月,伊拉克一所學校組織兒童參觀兩伊戰爭中被俘獲的伊朗坦克。兩伊戰爭造成的死亡人數約100萬,雙方邊界沒有發生重大變化。戰爭中,伊拉克軍隊人數從24萬上升至120萬,軍力號稱世界第四。

    1990年伊拉克決定入侵科威特,一天就佔領了整個科威特,這也讓本就十分膨脹的伊拉克更加自負,這也是薩達姆為何對西方國家毫無畏懼的原因。

    但薩達姆入侵科威特也成為伊拉克噩夢的開始,兩伊戰爭已經欠了900億美元外債,入侵科威特讓伊拉克國內負債累累,薩達姆入侵科威特給出的解釋是石油資源分配問題不合理,要求控制石油價格,這也觸動了美國在內的西方國家的神經!

    入侵科威特不到5個月,美國就覺得組織軍隊將伊拉克剷除。1991年初,美國號航母透過蘇伊士預運河準備前往波斯灣對伊拉克進行包圍打擊,北約也開始準備聯合武力解放科威特,此時的美國聯軍已經組織超過50萬兵力。

    美國總共集結34個國家參加對伊拉克的打擊行動,這次行動被命名為——沙漠風暴。

    值得注意的是當時的敘利亞、伊朗這些現在的美國對立國家也在美國聯軍中,站在了薩達姆的對立面。

    戰鬥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伊拉克軍隊就決定開始戰略撤退到國內,駐紮在科威特的伊拉克軍隊在80號公路上遭到美軍的集中打擊,主要是空中打擊,一天內讓伊拉克軍隊喪失全部戰鬥力,裝甲車殘骸蔓延三十多公里,這段公里從此被稱為“死亡之路”,至今仍然荒無人煙。

    海灣戰爭,沙漠風暴行動也成為現代軍事理論的重要典範,美國用一次快速、高效的資訊化現代戰爭讓強大的薩達姆軍隊瞬間破產,這樣的結果在當時其實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對現代軍事力量發展造成重要影響。

  • 3 # 思悟心蕾

    第一,是伊拉克主動向聯軍開戰嗎?第二,伊拉克有和聯軍開戰的準備嗎?第三,伊拉克有信心打退聯軍嗎?

    綜上三點,海灣戰爭伊拉克是被攻擊方,何來的敢和聯軍開戰;其次,伊拉克打的是科威特並沒有和聯軍開戰的充足把握準備;最後,伊拉克只是希望儘可能拖住聯軍,打一場消耗戰,結果戰略誤判,由此可見,伊拉克並沒有打退聯軍的信心。

    伊拉克做了一個很多國家想做的事,那就是成為地區的統治者或者盟主,這一切都是為了利益的最大化所做的行動。但是這個行為出動西方以及阿拉伯世界的利益,才會發生連鎖反應,從入侵科威特一場小戰役演化出與聯軍對峙的海灣戰爭。

    如果伊拉克有後面的判斷就不會入侵科威特,歷史不可能往復。這裡面的“敢”是無奈被動,不得不去作為的對抗。

  • 4 # 落葉168704159

    薩達姆犯了個現在還有很多人愛犯的錯誤:低估美國的膽量與決心。在薩達姆眼中,早已穿上了鞋的美國人是無力承受大規模戰爭的,只要時間一長,死傷數目一大,浪潮般的反戰遊行就會席捲全美,民主國家的民意只會逼得政府退兵言和。只要伊拉克軍隊能給美國人造成一定的傷亡,伊軍自身損失多少無所謂,丟掉多少國土也不在乎,可美國人脆弱的心臟能承受得起一萬條人命的代價嗎?當然薩達姆也有自信的本錢,畢竟所謂的世界第三軍事強國,規模龐大的坦克和二代機群,這些都是實打實的,至今都有網民執著地認為彼時的伊軍強過解放軍,其曾經氣勢之盛可見一斑。更何況翻開地圖看,伊拉克也是個面積不小的國家,越南打得,我為何打不得?相比取勝而言,消滅美軍萬餘人好像難度小了很多,何況薩達姆手裡還是有幾把傢伙的。然而坊間傳言美國開戰前光裹屍袋就準備好了一萬個,給傷病預留好的床位也以幾萬計。這畫風完全不一樣啊。說白了,美國不慫,只要打你就是有心理準備來硬槓的,損失這麼少是你們菜,和人美國沒關係。扯遠點說,認為美國不敢打仗,怕死人,是很天真的看法。美國能有今天,發的不是兩次大戰的戰爭財,那可是亡命財,是用人命堆出來的。為了援助中國,駝峰航線墜毀的飛機之多,以至於喜馬拉雅山脈上的飛機鋁片殘骸在陽光下宛若銀河;著名的孟菲斯美女號,只因為完成了25次轟炸任務就被搬上了熒幕,可見派去轟炸德國的機組能熬過24次任務的數量之少。“美國兵命金貴,美國人怕死,美國承受不起損失。”這種坊間傳言看似有理而無害,實際上是一種錯誤的慣性思維,進一步很可能導致危險的戰略決策,薩達姆信了,薩達姆被抽的七葷八素。類似的一廂情願,還有堅信某皇家海軍無力越洋作戰的阿根廷,堅信俄羅斯不會反擊的喬治亞,小國玩火還玩的自以為是,下場都很慘。扯了這麼多,最後就想夾點私貨:現在有些人言必稱戰,堅信美國不會為東南某島、南海某國出頭,這些都是一廂情願。有些事情看似小,可事關美國的信譽與霸權,美帝不出來晃悠噁心你,我是不信的。對於大國來說,一切要看國家利益,去考量對方願意付出的代價,來預測或判斷其動作,不要低估任何大國保衛自身利益的膽識和承受力。都是爹生娘養先生教的,都是兩次大戰打過來的,都爆揍過小國,這裡面哪個慫過啊?

  • 5 # 淡雅清風45428521

    伊拉克戰爭爆發後,美國的軍事實力及戰術戰法,讓世界刮目相看。我國軍方曾有人感嘆:天吶,原來戰爭還能有這樣打的?從那時起我國才開始逐步的邁向三維一體的作戰理念。才對現代戰爭有了初步的認識。否則我們的戰爭思維如同撒達姆一樣還是停留在過去的人海戰術,這也要感謝薩達姆,讓中國驚出了一身冷汗。

  • 6 # 大秦銳士天下無敵

    因為在資訊化這一時代被海灣戰爭開啟之前,伊拉克軍隊的實力在機械化戰爭時代的確能堪稱強者,有和多國部隊叫板的實力。來看下海灣戰爭的起因。

    1990年8月2日凌晨2時,伊拉克10萬大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越過伊拉克、科威特邊界,在不到24小時時間內吞併了科威特。伊拉克的侵略行徑遭到國際輿論的譴責,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浩浩蕩蕩開進海灣,一場震驚全球的“海灣戰爭”由此爆發。 兩伊戰爭打了8年,伊拉克消耗了大量人力、財力,戰爭前,伊拉克外匯儲備達300億美元,戰爭後,負債高達1000億美元。薩達姆為了擺脫經濟和財政困難,把目光轉向富足的科威特。科威特面積僅有1.8萬平方公里,西、北部與伊拉克接壤,南部與沙烏地阿拉伯交界。科威特生存條件相當殘酷,土地貧瘠乾旱,二戰後由於發現黑色寶藏,從此暴富。科威特在兩伊戰爭中,借款120億美元資助伊拉克。

    1990年5月,在巴格達召開的阿拉伯非正式首腦會議上,薩達姆宣稱,他與伊朗打的是一場聖戰,是抵制伊朗的“伊斯蘭革命”輸出,是為阿拉伯世界的流血犧牲,所欠阿拉伯國家300億美元應一筆勾銷,還要科威特另外補償100億美元給伊拉克。薩達姆的無理要求遭到拒絕。7月下旬,伊拉克陳兵10萬與伊拉克邊界,頻頻舉行軍事演習。7月底,沙特、埃及和約旦等國首腦調停無效,海灣局勢頓時劍拔弩張。

    1990年8月2日凌晨2時,10萬伊拉克軍隊越過邊境直撲科威特城。伊拉克人在第二天的上午11時,完全佔領了科威特,在戰爭中,科威特600多人捐軀,王室成員中有6人英勇犧牲,其中包括國家元首賈比爾的胞弟赫德親王。

    這個訊息立即傳遍了整個世界,所有人都為之震驚。伊拉克隊科威特的入侵嚴重威脅到美國及其他西方國家的利益,美國總統布什立即召集政府官員開會,經過緊張討論,決定向海灣地區增派重兵,於是,美國首先表示要直接插手此事。蘇聯和其他歐洲國家,也紛紛譴責伊拉克的行為,大多數阿拉伯國家要求國際社會干預此事。制裁伊拉克的行動立即開始,伊拉克在海外的許多財產都遭到了凍結。8月4日,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特別制定了針對伊拉克的“沙漠盾牌”行動計劃。

    一時間,伊拉克上空充滿了戰爭的氣氛,美國飛機進入海灣上空,其地面部隊進駐沙特。隨後,埃及和摩洛哥也派兵進入沙特。 伊拉克人似乎並沒有將美國的行動放在眼裡,總統薩達姆把20萬重兵和500輛坦克部署在科威特防禦陣地上,準備和美國人拼個魚死網破。

    聯合國也迅速對伊拉克的行動作出反應,聯合國安理會透過678號決議,要求伊拉克在1991年1月15日從科威特撤出全部部隊,否則聯合國將使用一切必要手段。與此同時,聯合國安理會宣佈對伊拉克實行強制性經濟制裁和武器禁運。薩達姆對國際社會的干預嗤之以鼻,和平解放科威特的願望徹底遭到了失敗。

    1月17日,巴格達時間凌晨2時,多國部隊動手了,他們向伊拉克發起了大規模空襲,出動的上千架飛機對伊拉克境內的主要軍事目標輪番轟炸,停泊在海灣的美國“密蘇里號”和“威斯康星號”戰艦也朝伊拉克的軍隊發射了“戰斧”式巡航導彈。在戰鬥中,伊拉克宣稱擊落了多國部隊的10架飛機,而多國部隊說只被打落1架。

    那天,伊拉克人全部在家裡收看電視,因為他們的領袖薩達姆將在電視上出現,給他們進行精神鼓勵。薩達姆來了,他穿著軍裝,滿臉嚴肅地說:“今天,那些異教徒們們對我們動手了。這說明聖戰已經開始。真主會站在我們這一邊的,那些魔鬼們永遠不會是我們的對手!”薩達姆對這場戰爭充滿了必勝的信心。同時,他還發表了一封致美國總統的信,對美國人提出警告,並威脅說將使用帶有化學武器的導彈襲擊以色列。薩達姆說到做到,伊拉克在當天晚上就向以色列發射了八枚“飛毛腿”地對地導彈。

    伊拉克的所作所為更激起了多國部隊的反感。1月18日,多國部隊繼續對伊拉克進行轟炸,並與伊拉克空軍展開了空戰。伊拉克的幻影F-1戰鬥機被炸。為了擴大戰爭,伊拉克又向沙烏地阿拉伯發射了2枚“飛毛腿”導彈,其中一枚被美軍“愛國者”導彈擊落。 為了有效打擊敵人的力量,多國部隊的飛機對伊拉克採取了地毯式轟炸。密集的炸彈一排接著一排,把沙土掀起幾十米高,伊拉克大多數的軍事力量被摧毀。同時,美國還增派軍隊,到了1月22日,僅美軍在海灣計程車兵總數就已經超過了47萬。

    1月24日,空中戰爭演變為地面戰,雙方用大炮互相轟炸。當天,美國海軍佔領了伊拉克統治下的科威特小島,俘虜了大批伊軍。1月28日,已經大概分出了勝負,伊拉克丟失了在空中的優勢,大多數的空軍基地已被多國部隊炸得不能使用。伊拉克人不相信他們會遭到慘敗,又從空中轉移到了地面,夜裡,伊拉克的地面部隊向沙特軍隊發起了攻擊。由於美軍迅速支援沙特軍隊,伊拉克方面仍處於被動挨打的局面。多國部隊加快了進攻的步伐,在這種情況下,伊拉克表示願意從科威特撤軍,但有一些條件。美國總統根本不願在快要勝利的時候接受什麼條件,於是戰鬥繼續下去。2月24日凌晨4時,“沙漠風暴”地面攻勢開始,多國部隊沿科沙和伊沙邊境一線多路突破伊軍陣地。下午,多國部隊開始包圍科威特城,美英裝甲縱隊、美法快速縱隊向幼發拉底河迅速推進,伊軍全面潰敗。2月25日夜,薩達姆命令伊軍從科威特撤退。2月27日6時23分,科威特軍隊舉行了隆重的入城儀式。

    2月28日當地時間上午8時,布什總統下令美軍及其盟國的軍隊暫停軍事行動。3天后,迴天無力的薩達姆宣佈停火,並無條件接受聯合國安理會的幾項決議。至此,海灣戰爭結束。

    海灣戰爭是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打的一場高科技戰爭,美國動用了最先進的武器,如F-117隱形轟炸機、精確制導的巡航導彈、阿帕奇武裝直升機、“愛國者”反導導彈等等,還搞起了資訊戰、電子戰。整個戰爭期間,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總共傷亡不到幾百人,而伊拉克軍隊僅死亡就在10萬人以上。 海灣戰爭的多國部隊一方實施了高科技電子戰,在電子戰干擾下,伊方几乎沒有能力反擊。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雖然贏得了戰爭,但並沒有真正贏得和平,海灣的局勢也沒有真正穩定下來。

  • 7 # 黑色玫瑰小甜甜

    應為強大的武器裝備,強大的陸軍,作戰體系完善。號稱世界第四。但是沒想到作戰理念太落後。讓美國吊打。不過換誰在那個位置上也回和薩德姆一樣的。打不過至少能夠自保。海灣戰爭不知給薩德姆上了一課。還給全世界上了一課。作戰理念轉變。中國也是在那個時候才有了全新的作戰理念。

  • 8 # 史海泛舟擺渡人

    海灣戰爭爆發前,伊拉克擁有120多萬戰鬥經驗豐富計程車兵,這些士兵裝備了4000多輛坦克,2800多門火炮,數百架先進戰機。相比之下,美國為首的聯軍只有69萬人,3700多輛坦克,5600多輛裝甲車。單從紙面實力的角度來看,伊拉克軍隊的實力絲毫不亞於美國為首聯軍。

    越南戰爭的影響

    越南戰爭是美國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進行的一場區域性戰爭,由於越南的氣候環境惡劣,美國用了十多年的時間,也沒能消滅北越南。最終美國在國內反戰力量的壓力下,被迫退出了越南戰爭,美國退出越南後,北越南滅亡了南越南,越南戰爭以美國的失敗告終。

    伊拉克的實力遠勝于越南,薩達姆同樣佔據了主場作戰的優勢,因此薩達姆自信的認為自己能夠戰勝美國。實際上不只是薩達姆輕視了聯軍的戰鬥力,在海灣戰爭爆發前,國際上很多軍事專家都認為美國將重蹈越南戰爭的覆轍,陷入新的戰爭泥潭中。

    薩達姆想要賭一賭

    海灣戰爭爆發前,伊拉克剛剛結束了持續八年的兩伊戰爭,兩伊戰爭不僅打光了伊拉克的國庫儲備,還讓伊拉克欠上了一屁股的外債。為了能夠償還這些外債,薩達姆將進攻矛頭指向了科威特,科威特是中東石油國家,伊拉克佔領科威特不僅能夠奪取大量的石油資源,還能夠將欠科威特的140億美元的外債一筆勾銷。

    薩達姆佔領科威特之後,美國為首的聯軍立刻開始積極備戰,想要逼迫薩達姆放棄科威特。然而薩達姆一旦放棄科威特,伊拉克又將陷入債務危機中,因此薩達姆想要賭一賭聯軍開戰的決心和戰鬥力。

    伊拉克慘遭教訓

    海灣戰爭開打後,薩達姆的“鋼鐵洪流”根本沒有用武之地。美國透過巨大的空中優勢,將薩達姆的部隊打的七零八落,在美國地面部隊參與戰鬥之前,戰爭的勝敗與否已經沒有了任何懸念。

    在整個海灣戰爭的交戰過程中,美軍僅僅戰死了一百多人,而伊拉克軍隊的傷亡超過10萬人。海灣戰爭的爆發,徹底顛覆了現代戰爭的作戰方式,資訊化作戰和立體化作戰開始成為戰場主流,“鋼鐵洪流”已經無法適應現代戰爭的需求。

    總結

    海灣戰爭是現代戰爭作戰方式變革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在海灣戰爭爆發前,伊拉克擁有著在紙面上不亞於聯軍的實力,當時的大部分人都認為伊拉克具備跟聯軍作戰的實力。只是伊拉克沒有想到美國已經升級了作戰方式,換代了先進的作戰裝備。當伊拉克想要用“鋼鐵洪流”抵擋美軍的時候,才發現美軍已經今非昔比,伊拉克軍隊根本沒有跟美軍正面對敵的機會。

  • 9 # 用邏輯說世界

    薩達姆敢和聯軍大戰,有四個原因:

    一、當時的伊拉克確實有實力。總兵力120萬人,在科威特戰區部署54萬大軍。飛機,大炮,裝甲車,坦克都非常強悍。號稱全球第三軍事大國。

    二、無知者無畏,對於美軍的先進科技瞭解甚少,作戰思想落後,美軍的隱形轟炸機F 117 ,GPS導航等等一些新的黑科技,他卻不知道。盲目相信鋼鐵洪流。

    三、薩達姆獨裁慣啦,對誰都不服,嚴重誤判形勢。薩達姆在上臺之後,說一不二,凡是反對他的,基本沒有好下場,所以,這造成了他狂妄自大,唯我獨尊,好像自己一定能戰勝,對自己的實力,盲目自信。

    四、極端獨裁的人,是永遠聽不到真話的,肯定是馬屁一片,所以,薩達姆對美國不瞭解,兩眼一抹黑,因此,在聯合國下了最後通牒之後,還是覺得沒事。

  • 10 # 挖寶小娘子

    當時伊拉克是中東最有錢的國家之一,軍隊戰鬥力也是名列前茅,有錢有裝備,那當然誰也不怕,還有重要的一點,聯軍也不是鐵板一塊,各自都有各自的小算盤,伊拉克也是認準了這一點!額外再加一點個人的觀點,伊拉克當時屬於軍政時期,對於戰爭,骨子裡就是有一份狂熱,一個喜歡打架的人,不是幹拳擊的就是流氓![捂臉]

  • 11 # 吐槽能

    因為傻大木自認為會接化發,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根本不知道部隊情況。偶爾去部隊,也是眾星捧月,各種口號……什麼英明、偉大,美軍是紙老虎……用我必勝什麼的……

    搞的大木,也以為自己是個高手……

    結果:沙漠盾牌、沙漠風暴、沙漠軍刀,三下KO……

  • 12 # 幹了這瓶開塞露

    這個要歸罪於薩達姆這個人。政治眼光幼稚,浮於表面,只有強國野心,沒有強國的謀略與能力,更沒有深入群眾改變國內的政治生態。

    最終,薩達姆帶領伊拉克,冒險賭上民族與國運,叫了個地主,還超級加倍,被美國一波炸彈反打了春天。成為大國博弈的犧牲品。

    分析伊拉克,是非常有教育意義的。理解伊拉克,就能明白為什麼西方對於印度放任自流,對於中國卻是圍追堵截。

    詳細說起伊拉克,要先回到兩伊戰爭:

    1. 伊朗發生伊斯蘭革命,這是中東變局大事件!第一次,什葉派穆斯林掌握國家政權;

    2. 伊拉克是什葉派發源地,人口也是什葉派為主,但是政權在遜尼派;

    3. 伊朗伊斯蘭革命後,西方對於伊朗敵視。而阿拉伯國家,因為都是遜尼派掌權,對伊朗也是敵視;

    4. 最終,和伊朗有1400公里邊境線的伊拉克充當打手,對伊朗發動戰爭;

    5. 伊拉克既然當打手,背後一眾“兄弟”當然鼎力支援。蘇聯出售大量先進軍武,阿拉伯國家大額貸款支援;

    6.一時間,伊拉克的外交關係,好到自己都不敢相信。伊拉克在兩伊戰爭中用到了毒氣彈(也就是後來美國指責的大規模殺傷武器),西方國家媒體一致沉默,國際社會也沒有施加壓力!

    7. 兩伊戰爭後,薩達姆統治下的伊拉克:

    軍事上,擁有從世界各國買來頂級的武器裝備,現代化的百萬雄師;

    政治上,高度軍事化集權,權利集中且穩固,民間民族主義盛行;

    經濟上,外債高築,經濟基礎薄弱,唯有靠出口石油賴以生存。

    但是,恰恰是這石油,只能生產,難於出口——出海口就是科威特,被一個彈丸小國掐住咽喉。

    伊拉克當年的情況,其實和今天的印度很相似。同樣,外交關係爆表,世界各國購買軍武,自信心爆棚,有明顯擴張野心,內部宗教複雜,社會脫節,政治人民基礎薄弱,濃烈的民族主義。

    這種情況下,一個有政治智慧、理智的、真心為民族復興而奮鬥的領導人,應該做的是——

    1.潛心發展民族工商業,夯實經濟基礎;

    2.改善國內民眾生活水平,弱化群眾矛盾;

    3.大力發展國家基礎建設,恢復被戰爭破壞的城市,道路,發電廠等基礎設施;

    4. 加強基層政府建設,讓政府權利深入基層,打通頂層到人民的資訊、權力通路;

    5.利用外交關係優勢,與多國展開經濟、科技、軍事、政治多維度合作,在區域政治扮演重要角色。

    但是,薩達姆就是薩達姆,顯然不是英明的領導人。薩達姆手握重兵,大權獨攬,就這樣,飄了,徹頭徹尾的飄了……

    薩達姆認為:

    1. 出兵科威特,可以轉嫁國內矛盾,強化軍事獨裁;

    2.擁有出海口,就掌握石油定價權,經濟上有望成為第二個沙特;

    3.兩伊戰爭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丟生化武器都沒事兒,現在出兵佔領科威特應該也問題不大;

    4. 在阿拉伯世界,伊拉克現在軍事第一,又是債權人。一手拿槍,一手給錢,阿拉伯國家應該認自己為大哥,不敢違抗;

    5. 先問問蘇聯老大哥,默許。再以石油為籌碼試探美國,後者不置可否!大喜過望,飄得沒邊兒……

    叫地主,超級加倍,明牌,看我一波操作……被春天……

    (╯" - ")╯︵ ┻━┻ (掀桌子)┬─┬ ノ( " - "ノ) (擺好擺好) (╯°Д°)╯︵ ┻━┻(再他媽的掀一次)

    薩達姆內心:坑爹呢這是!玩兒蛋呀!

    可以看到,薩達姆非常短視,沒有戰略眼光。對於民族復興也只是嘴上說說,沒有實際策略和行動。充其量,只是一個一心維持自己獨裁統治的軍閥罷了。

    (與此對比,我們開國偉人雄才大略,打倒買辦政府,推翻人吃人的階級社會,臥薪嚐膽發展工農商業,教育興國戰略,重視基礎設施建設,緊密結合群眾……為我中華感動呀

  • 13 # 揚帆去遠航007

    第一次海灣戰爭是伊拉克向聯軍開戰的嗎?是什麼原因讓你顛倒事實這樣說話呢?中文媒體也沒有這麼說啊?

    第一次海灣戰爭明明是伊拉克入侵科威特,聯合國譴責這一行為,要求撤兵,伊拉克拒不執行聯合國決議,美國發起組織多國聯軍向伊拉克宣戰,最終把伊拉克驅除出科威特,伊拉克薩達姆不得不停火,接受聯合國決議,戰爭才以多國聯軍勝利而結束。這才是事實。

  • 14 # 令狐西門

    因為他們看到越南、和阿富汗這樣的國家都能把美國蘇聯拖死,而伊拉克軍事力量比他們二者強得多也先進啊,還經歷那麼多年戰爭,作戰經驗豐富啊。他們自己就這麼認為唄

  • 15 # 遊者走天下

    因為薩達姆沒想到美國會幫助科威特復國。

    冷戰的時候,一個大國吞併小國不新鮮,只要實力夠強,不會受到美國製裁。

    印度尼西亞吞併東帝汶的時候美國及其盟友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甚至在東帝汶老百姓組建建軍隊反抗的時候,美國也沒有對印尼執行武器禁運的計劃,讓印度尼西亞成功購買了一批英國產的教練機,這些教練機成為印度尼西亞鎮壓東帝汶人民反抗侵略的助手。

    印度吞併錫金後美國人也沒管,那個時候美國和印度的關係很一般,印度和蘇聯的關係就特別棒。按道理來說,這是蘇聯的小夥伴吞併一個主權國家,美國正好可以用這個藉口來打擊蘇聯,但美國考慮到不能把印度完全推向蘇聯,也沒有采用什麼實質的措施去阻止,只是允許錫金王室遷往美國。

    有這些前輩成功的經驗,薩達姆有了僥倖心理,認為吞併科威特也不會和美國引發對抗!

    當然,薩達姆不是一個莽撞人,在對科威特攻擊之前他也探了一下美國的口風,可當時美國政府模稜兩可,這種模稜兩可的態度就給了薩達姆一個錯誤的訊號,讓他覺得如果他佔領科威特,美國應該不會插手這件事兒(薩達姆入侵科威特之前,雖然美國宣佈凍結伊拉克在美國的資產也凍結了科威特在美國的資產)。

    可沒成想,當薩達姆真正出兵科威特,佔領該國之後引起了一連串的反應。

    先是科威特向美國求援,然後旁邊的沙烏地阿拉伯也是震驚不已,論軍隊的戰鬥力伊拉克軍隊要遠超過沙烏地阿拉伯,佔領科威特之後,難保薩達姆不向沙烏地阿拉伯發動攻擊。

    所以,沙烏地阿拉伯也趕緊向美國求援。

    與此同時,美國對薩達姆吞併科威特這件事兒沒有像當初印度吞併錫金、印度尼西亞吞併東帝汶那樣採取預設的態度,而是決定以聯合國的名義幫助科威特復國。

    可對薩達姆來說,雖然打不過美國領導下的多國部隊,可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伊拉克軍隊佔領科威特太容易了,容易到他收不住手。

    1990年8月2號凌晨1點,伊拉克軍隊越過科威特邊境對科威特發起了突然進攻,14個小時之後就佔領科威特首都。雖然隨後美國就開始往海灣地區大量增兵,可是此時伊拉克軍隊士氣正旺,如果僅僅因為美國準備對伊拉克動手薩達姆就把軍隊撤回來,他在國際和國內的威信都會在釋出命令的那一刻遭到毀滅性打擊,他在伊拉克的統治也會失去合法性。

    所以,當伊拉克軍隊向科威特發動攻擊並且輕易將這個國家滅掉的時候,無論如何就算他明知道會被打敗也要和美國人幹一場了!

    考慮到這場戰爭不得不打之外,對薩達姆來說怎麼樣讓這場戰爭輸的體面一些才是最重要的!

    美國作為當時的世界第一強國,加上其他協同國總兵力將近100萬,而伊拉克前線只有30萬。

    面對這支強大的軍隊,薩達姆所領導的伊拉克無論怎麼打都會輸,所以輸到什麼程度就變得尤為重要了,如果能夠重創多個部隊,薩達姆就能體體面面的終止這場戰爭。

    薩達姆認為憑藉著自己經過兩伊戰爭磨練的百戰精兵,輸是肯定會輸(所以他採取的是防守的戰略),但肯定會讓美軍及其領導的多國部隊損失慘重。

    美國也是這麼想的,戰前美國認為肯定能打敗薩達姆,但多國部隊有可能會傷亡數萬人。

    如果真的是按照雙方的預期美軍損失慘重,薩達姆就算是輸了在國內和國際上照樣是個體面人,沒人敢小瞧他。

    可沒成想,海灣戰爭出乎所有人的預料,多國部隊陣亡只有300多人幾乎是以零傷亡的代價消滅將近20萬伊拉克軍隊(傷亡10萬,被俘8.6萬),並且摧毀伊拉克飛機324架,坦克3847輛,裝甲車1450輛,火炮2917門,前線的伊拉克軍隊幾乎損失殆盡。

    雖然薩達姆損失慘重,可美軍也沒敢過度的刺激他,當雙方停戰之後薩達姆鎮壓配合多國部隊作戰的庫爾德人的時候,美軍選擇了袖手旁觀!

  • 16 # 元氣少女宋曉峰

    當時的伊拉克確實比較強,在陸軍方面,因為當時作戰還是依賴陸地常規戰,在中東方面伊拉克算是個強國,而當時伊拉克也沒想到美國改變了以往的作戰方式,海灣戰爭是美國第一次資訊化技術的戰爭,伊拉克當時可以說連美軍都沒見到就被各種炸,完全打懵了,這場戰爭也深深的震驚到了某兔,某兔也知道了常規陸軍作戰已經不適合現代戰爭了,這不是開始悶聲發大財,大力發展資訊化部隊嗎?

  • 17 # 小名金牛

    事後諸葛亮都好當。

    戰前,至少從賬面上看,伊拉克軍隊數質量沒有結果顯現的那麼慘。

    薩達姆並不期望主動進攻戰勝聯軍,而是準備依靠伊拉克地面部隊龐大的數量、堅固的工事以及對戰爭的忍耐力,長期消耗拖垮聯軍,迫使國際社會接受既成事實,戰略上看起來也算對頭。

    而且有相當一部分美軍高層對於聯軍的代價問題也沒什麼信心。

  • 18 # 歷史與文化縱橫

    1991年距離現在已經快30年,當時伊拉克的薩達姆悍然進軍科威特,這種做法很是古代。相當於古代野蠻處理國際爭端的方法。可以說薩達姆的思維方式是很落後的,憑藉自身勢力要碾壓鄰居小兄弟科威特,連他自己的盟友俄羅斯都看不下去。所以第一次海灣戰爭,俄羅斯始終旁觀,看多國部隊打擊伊拉克,大概也是要看下,伊拉克獨自能夠承受多少。

    伊拉克當時有軍隊120萬,而多國部隊軍隊60多萬。伊拉克也有海軍、空軍、地面坦克部隊,裝甲運輸車、還有飛毛腿導彈,這些在古代來說已經是強大的作戰力量,國內也很團結,薩達姆幾乎沒有理由一戰。

    然而,這次戰爭卻是一次標誌性的戰爭,打的完全是一場技術戰,令薩達姆萬萬沒有預料到,聯軍的軍事技術如此高超。美軍的武裝直升機在伊拉克軍坦克射程外發射導彈,直接將坦克炸燬,伊拉克軍飛毛腿導彈飛到空中都被美軍愛國者導彈攔截,伊拉克軍事通訊系統一開始就被美軍電磁戰摧毀,失去有效指揮。

    美軍飛機、坦克、步兵戰鬥車乃至單兵武器都裝備有紅外夜視裝置、鐳射夜視儀和紅外熱成像裝置等夜視夜瞄器材,這使美軍的武器裝備在夜間可以發揮同在白天一樣的作戰效能,使美軍能晝夜不停地連續作戰。

    透過地面推進和空中投送,多國部隊直接對伊拉克軍隊主力實施圍殲,到其後方發起進攻,消滅其部隊50%以上,而自己方僅僅損失數千人,很多還是在運輸中自己誤傷自己。

    伊拉克軍在海灣佈置了幾千枚水雷炸燬了美軍幾艘軍艦後,被徹底摧毀,其海軍不復存在。

    綜合上述,伊拉克主要低估了以美軍為首的多國部隊的戰鬥力,對現代戰爭認識不足,才敢於挑戰美國。透過這次戰爭,各國也都意識到戰爭技術進步的重要性,加強對現代戰爭技術的研究,進行軍隊的改革,否則會被時代拋棄,重現落後就會捱打的局面。

  • 19 # 不忘初心波菜

    一開始是錯誤的判斷了美國的意思,後來發現被欺騙了的時候已經騎虎難下了,只能硬著頭皮上了。這本來就是一個圈套。

  • 20 # 瘋雲史

    其實入侵科威特之前,薩達姆本人無論如何都不會想到,吞併一個小小的科威特,會招致美國如此的義憤填膺,不僅拉扯起三十幾個國家組成多國部隊對他進行群毆,十年都沒放過他,拿一瓶洗衣粉冒充生化武器,發動伊拉克戰爭,把他送上了絞刑架。早知如此,他是不是情願再等等,不那麼迫切佔領科威特呢?

    可惜世上沒有後悔藥,不過當時兩伊戰爭結束不久,窮得叮噹響的薩達姆,面對多國部隊大兵壓境,為何敢於和聯軍開戰呢?

    一、對科威特垂涎已久

    兩伊戰爭,雙方兩敗俱傷一無所獲,伊拉克更是面臨嚴重的經濟問題。戰爭開始前,伊拉克是中東第二大石油出產國,人均收入3000美元,外匯儲備370億美元。

    (科威特和伊拉克地緣圖)

    可是由於戰爭摧毀了伊拉克大量的石油開採裝置,石油收入不及過去五分之一,整個國家面臨嚴重的財政赤字,外匯儲備消耗一空,而且因為戰爭所欠的外債,多達850億美元,僅科威特就有140億,每年光支付債息就高達35億美元。

    這時,薩達姆有了賴賬的打算,他一方面以兩伊戰爭,是替阿拉伯世界出頭為由,要求海灣各債權國免除伊拉克債務。另一方面還要各阿拉伯國家拿錢給伊拉克重建,其中包括遜尼派老大沙特,以及當時世界最富有的小國科威特。

    可別看科威特彈丸之地,其石油年收入高達100億以上,而且它深知僅靠石油不能持久,在海外有大量的投資,其收益已經超出了本國的石油收入,當時,科威特外匯儲備約800億,海外資產1000億。

    (薩達姆作戰前動員)

    而科威特在歷史上原本就屬於伊拉克,是英國一戰後將它從伊拉克分割出去,並在撤出後支援其獨立的,伊拉克一直沒有承認它的合法性。再加上伊拉克出海口僅50公里,兩河流域的石油運輸水道出海口在科威特境內,拿下科威特,不僅收復了這塊歷史分割地,還能立馬改變貧窮現狀,140億美元的債務就此化解,在如此巨大的利益誘惑下,薩達姆決定搏一搏。

    二、軍事實力上的自信

    當時的伊拉克,號稱世界第三強國,總兵力120萬,其中軍團司令部12個,裝甲師9個,機械化師5個,摩托化步兵師18個,步兵師31個,總計63個師。

    主戰坦克5500輛,其中蘇制T-72式500輛,T-59、T-62 計1500輛,T-54和羅馬尼亞TE-77計1500輛,美製M47和M60有70輛。

    裝甲偵察車2500輛,裝甲戰車1500輛,裝甲人員輸送車6000輛,自行火炮500門,牽引火炮3100門。

    空軍方面,飛機總數1048架,導彈發射架86個,火箭炮200門,防空導彈600多枚,防空火炮400門,直升機489架。

    (伊拉克軍隊)

    海軍有大型驅逐艦1艘,導彈巡邏艇16艘,魚雷艇6艘,海岸巡邏機35架,水雷作戰艇2艘,兩棲作戰艇10艘。

    由此可見,當時伊拉克的軍事力量,絕對可以傲視中東,不過和美國相比,那就差得遠了,美國不僅採用了聯合攻擊導彈,還把炸彈之母也用上了。

    三、低估了美國開戰的決心

    薩達姆犯了個很多人都會犯的錯誤,認為在經歷越戰後,美國不會輕易投入大規模戰爭。

    當年越戰,美軍傷亡慘重,國內反戰遊行不斷,軍隊厭戰氛圍濃厚,只要把美國拖住,把戰爭時間往後拖,隨著美軍死亡人數的增加,美國國內的反戰浪潮又會此起彼伏,民主的美國政府只得退兵言和。

    (被美軍導彈擊毀的坦克及裝甲車)

    而伊軍自身損失多少無所謂,只要能保住既成事實的佔領地科威特,領土和士兵數量的損失都是值得的。

    但是他沒有想到美國開戰前,準備的裹屍袋就有一萬個,準備的傷員救治床位也有五六萬,這一切說明,美國並沒有打算退卻。

    美國怕士兵死亡數過大,承受不起損失,這種傳言其實只是一廂情願的猜測,對於美國這種大國而言,一切以國家利益,作為付出代價大小的考量標準。

    所以,想搏一把的薩達姆,抱著這種觀點,堅持不退兵,直到被美軍的現代化戰爭摧殘的四分五裂,也沒有和美國士兵正面交上手,只得接受慘敗的結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蝦有什麼營養價值?什麼樣的人千萬不能吃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