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從小把兒子慣壞了,兒子什麼都不管,現在孫子也是奶奶帶大的,孫子也是欺負奶奶,奶奶的退休金都被兒子孫子要走,還要照顧他們,這是道德的缺失還是教育的問題!
6
回覆列表
  • 1 # 鄉野小調兒

    首先,奶奶現在言傳身教吧,用自己的親身經歷來告誡兒子,讓他悔改,同時,讓兒子去管教孫子。

    其次,如果兒子和孫子都不聽話,就讓有威信的其他長輩去管教他們。

  • 2 # 江湖人稱小小笙

    兒子基本定型了,奶奶先從自身找找原因,兒子是自己養大的,他為啥不孝,如果我們做長輩的對孩子做到了問心無愧,從小灌輸正確的價值觀念,孩子長大了一般不會太過分……

  • 3 # 往事隨風1381386374110

    無能為力,你想兒子連自己都不孝,還能教孫子嗎,他自己都沒做到孝敬父母,還能教好孫子嗎,婆婆更沒有能力了,因為她老了心有餘而力不足了。

  • 4 # 風雨彩虹74851476

    人老了,自覺就成了弱勢群體了,心裡明白將來還得依靠兒孫,所以,多數的老人面對兒孫的不孝,選擇息事寧人,逆來順受。

  • 5 # 大北京小剩女喵小櫻

    看到這個問題我想說,改起來太難了,兒子已經成年,孫子也是隔輩,都不好教育,但我還是想說一說,希望對您有用。

    兒子跟你關係不好,孫子就更不會好的,要先解決兒子的問題。

    第一,是否對自己的兒子太過溺愛,讓兒子養成了自私的性格。

    孩子都是父母心裡的寶,總希望把所以好的東西都給他,但是,寵孩子和貫孩子完全是兩碼事。

    拿我外甥舉例吧,我可以給他買玩具買零食,但是要有節制,不能他要就買,好東西多了哪能買的完呢?有一天不給他買了,他就會覺得你對他不好,所有人都對自己不好,他只有對自己加倍好,才能彌補,就會養成自私的習慣。

    ❤️❤️ 補救方法:不要再事事親力親為,讓兒子也知道也得付出,明白你的不容易,從心裡覺得你好,才會孝順你。

    第二,在兒子小時候,有沒有好好的陪伴過他,有比較好的親子關係。

    在孩子小的時候,沒有好好陪伴過他,孩子會很孤獨的長大,自然不會與你親近,想起小時候的事,甚至會很埋怨你,不會孝順你。

    ❤️❤️兒子已經長大了,缺失的東西不好補,給他買點喜歡的吃的,買件禮物什麼的,適當的時候,找他談談心,雖然不能一下子變好,但是肯定有用。

    第三,在教育兒子的時候,是不是很暴躁,沒耐心,甚至是打罵教育。

    你怎麼教育孩子,孩子長大了也會怎麼對待你,這個道理很簡單。要反思自己的問題,不要只看到兒子對你不好。

    ❤️❤️隨著年齡的增長,他會明白你的不容易,恨意會減少,你也要多多關心他,讓他知道並不是真的不愛他,而是沒有找對方法。

    跟兒子的關係變好了,孫子也會看在眼裡的,耳濡目染,也會跟你更有耐心一些。兒子也會告訴他,“那是我的媽媽,你的奶奶,我們都要尊敬她”。

  • 6 # 艾琳律師

    感謝邀請。既是教育問題,也是道德缺失。奶奶的現狀可以說是她自己一手造成的,肯定是教育的原因,因為教育存在問題,所以兒子孫子的道德觀都存在問題。現在要改變,很難了。常言道:3歲看大,5歲看老。孩子在小的時候沒有培養正確的三觀,長大以後很難改變。

  • 7 # 教育順風車

    棍棒之下出孝子,溺愛之下全逆子

    我喜歡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為什麼會有:“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的說法。

    是因為真理就藏在生活中,5000年的歷史,歸納總結多了,自然就成了真理了。所以研究教育應該從哪裡研究,必須是中國。

    老人言:“棍棒之下出孝子”,當然現在不提倡打,但是也不提倡溺愛,當你付出多了,別人會以為理所應當。

    你每天給路邊的乞丐兩個硬幣,如果其中一天給一個那麼他便會認為你做錯了。

    你儘管溺愛,結果你盡情享受

    是你給了他長不大的權利,是你給了他不承擔的權利,是你給了他伸手要錢的權利……

    已經習慣了30年,甚至更久,你想要改變???

    一個詞:做夢

  • 8 # 立哥說教育

    教育孩子是一門學問。在教育孩子之前要學會正確的教育方法。如果孫子也是按照你教育兒子那種方法,也給孫子害了。

    孩子越小教育效果也好。同情和關心別人是每一個孩子,與生俱來的。就在孩子的遺傳基因裡,所具備的天性。但是後天得不到很好的培養,那麼他們就會消失。越早正確教育孩子,孩子就不會變成一個只顧自己不顧別人的人。

    如果你希望孩子長大後具備有,同情心,愛心及責任心。光靠說教是不夠的,必須做到讓孩子親身體驗。

    舉個例子,從小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而不是對孩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溺愛。只有孩子自己做過飯他才知道,做飯的辛苦。

    對孩子提出來的要求。要學會延時滿足。越早給孩子說不,孩子越會聽話懂事。我認識很多朋友中,凡是家教嚴的孩子,反而都很孝順。但是溺愛出來的孩子,都不會給父母好好說話。要錢你就得給,不給就摔鍋打碗。

    解決方法:現在你的孫子如果不到18歲,你多看一些這方面的書籍。或者給他送到一個好技校讓他學一門技術,畢業分配個工作以後也能養活自己。

  • 9 # 被叫作黃老師的1948

    兒子的不孝,應當是父母家庭教育,嚴重缺失和失敗造成的。人們總會自然的同情父母,譴責兒子的不孝。作為教育工作者,我更看重這個不孝子是怎麼來的。

    父母的不負責任,嬌寵慣養,嚴重的教育失敗,讓一個孩子成為不孝子,這個孩子是否應算作受害者?

    把兒子教成這樣,還要同樣的教育孫子,孫子會怎樣,似乎可在預料中的。

    這個教壞了兩代人的媽媽、奶奶,在自己風燭殘年,遭報應了,她教育出來的兒子、孫子搶去了她的養老金,還要繼續"照顧"他們,這苦難的曰子何時是個頭?

    上述事實告訴我們,必須從小重視家庭教育,否則到頭來,害了子孫,也害了自己。

  • 10 # 殘柳夜思

    這麼大了,說教育已經晚了,已經形成自己獨立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現在想改變很難了,老太太今天品嚐的惡果都是自己當初種下的因。

    慣子如殺子,從文中介紹來看老太太對兒子和孫子過於溺愛,在這種溢滿愛的環境中成長的寶寶,極容易忽視別人的需求,以自我為中心。往往又膽小怕事沒有責任感,在家裡稱王稱霸走到社會上又膽小怕事一事無成,沒有獨立的人格,溺愛,是一種失去理智、直接摧殘兒童身心健康的“愛”。當今做父母和祖輩的大都知道溺愛孩子有害,但有些家長卻分不清什麼是溺愛,更不瞭解自己家裡有沒有溺愛。

    結果上來說也是如此,兒子和孫子月月盤剝老太太的退休金,自私沒有責任感的性格已經形成了,現在想去改變兒子難如登天。

    奶奶現在現在想的不是應該去如何教育兒子和孫子,是如何保住自己的退休金,從這個兒子的品性來看,大機率不會給奶奶養老,所以現在這情形考慮怎麼樣保住自己的退休金,這筆退休金是奶奶晚年生活的唯一保障。無論是存到銀行死期,還是給自己買基金,買保險,怎樣都好,不想自己的晚年生活太過悽慘的話,就好好利用這筆退休金。兒孫自有兒孫福,你的任務已經完成了,他們以後得生活過成什麼樣,走出什麼樣的人生,是他們自己的事情。

  • 11 # 使用者6867215885887

    兒子都成家了,你還能怎麼教育,遲了,孫子也不需要你來教育呀,不是有你兒子和兒媳婦嘛,你把自己照顧好就行了。

  • 12 # 姥爺克南6891

    面對兒子不孝,孫子暴躁,奶奶該怎麼教育?對於這個問題,兒子不孝,有兩個方面的因素形成的,第一,兒子年少輕狂,當家長的缺少正確教育。第二,兒子成年後娶了媳婦,由於媳婦不賢,說公婆如何如何不好,兒子偏聽偏信,認為自己父母就是不好。舉個實際的例子,鄰居家有個不 孝的兒子,就是光聽媳婦的話,老人病了兒子不管,一直女兒在侍候老人,老人的孫子跟他爸說,快年關了,叫他姑姑回家過年吧,老人的兒子說他不管,老人的孫子說,你積點德吧,老人的兒子說,我要管您娘就會生氣,後來孫子對他姑姑說,你回去過年吧,我看他管不管,結果,他姑姑回家一個多月,老人連病帶餓去逝了!這位老人生前,孫子一直都很好,後來形成的悲慘後果,主要原因就是,老人太愛自己的兒子了,沒有把兒子的實際情況告訴孫子,就這樣這在老人生病的時候,兒子不管孫子不知道的情況下,悲劇發生了!

  • 13 # 牽住夕陽的手

    這是嚴重的家庭教育失敗,既然從小把兒子慣壞了,奶奶帶孫子的時候就要汲取教訓,為啥把孫子也教育壞了。

    孫子和兒子一樣的德行,老人晚年能幸福嗎?老人一點退休金,兒子要,孫子也要,老人能撐多久。

    退休金不可能每年增加很多,但是隨著孫子的長大,孫子和兒子需要的錢每年會增加很多,老人的退休金能供應得起嗎?如果老人供應不了兒子孫子的需要,那麼兒子孫子會不會為了老人手裡的一點錢,像某地那個喪心病狂的女兒一樣,把老人給殺了。

    人常說:慣子如殺子。但是現實生活中,就有許多人對子女的教育不是讓他們自食其力,而是一味的供應,最終滿足不了子女的需求,子女就會在他們身上想辦法。

    一個人的道德形成也是在家庭、學校、社會的不斷教育中逐漸形成的,如果一開始就缺乏道德方面的教育,一旦讓其形成缺乏最起碼的道德觀念,再想扭轉就不是那麼容易的。所以,當一個人喪失了最起碼的道德底線時,正說明對其教育的失敗。

    就題主所言的老人,教育兒子失敗,教育孫子同樣失敗,所以,老人無需抱怨兒子孫子,好好檢查一下自己。

    如果老人真的想挽救兒子和孫子,很簡單:斷絕兒子孫子的一切經濟供給。告訴兒子,你我已經養大成人,應該自食其力了;養你兒子是你的責任,你去賺錢養他吧。我不希望你將來成為現在的我。

  • 14 # 莊周與夢

    育兒不教、專寵,實乃害人害己。 培養教育人和種花木一樣,首先要認識花木的特點,區別不同情況給以施肥澆水和培養教育,這叫“因材施教”。

    唉!現在才知道怎麼教育兒孫,已經晚了,現在兒孫自有兒孫福,作為奶奶你已經老了,兒子已經被你寵壞了他現在已經是成年人了,以你現在的情況在經濟上,都自身難保了,沒必要再管他了。

    現在能做的就是安穩了。

    現在唯一的出路,就是找到政府相關部門請他們幫忙主持分家,在兒還沒有找到工作,領工資時可以給一點作為生活費。

    孫的生活費也可以給一些,這個是得有期限的,可以協商一般以三個月為期限,到期後兒子的錢斷供。孫子可以持續提供,兒孫出現欺負奶奶行為,作為奶奶可以提出分開居住,或者乾脆分家後,把分得的房子出租出去。

    請街道辦事處相關工作人員,(如果在農村找村委會)幫自己搬到,養老公寓裡面去居住,即省心、又省力也安全,不再受兒孫的氣。

    至於孫子的教育問題,你連兒子都教育不好就不要,參與了也不是你一個老胳膊老腿的人,有能力、有精力去管的,僱好自己就好了,你已經老了、別多心。

    結語:你年輕時寵慣了、寵壞了兒子,讓他迷失了自我,不懂孝道、不知尊卑,不學無術,這是你之過、卻也是你的無知,才造成了現在的結果。

    孫子也是這樣不知尊卑,如果你再把孫子管教成不良少年,你的罪過那就大了。

    祝你好運吧!

  • 15 # 幸福常常來敲門

    兒子和孫子都不是東西都靠不住。

    奶奶好可憐。

    可以給110或小區領導打電話告知你的情況,請他們把你的退休金幫你按排好並請他們幫你送到本地養老院。在那裡比在家要安全的多。

  • 16 # 悠夏宜人

    回答:面對兒子不孝,孫子暴躁,做奶奶的就應該果斷的為自己著想以後的生活。

    首先看好自己的老窩,捏緊自己的荷包,有老闆的結伴而行,獨居的接長不短的出去玩玩,一定要吃好喝好,這把年紀了,不知哪天就拜拜了,如果你不捨得花的錢留給了不孝子孫,他們也不會念你的好。真真的要善待自己。

    說了這麼多的恨話,只是解解氣,不好的孩子畢竟是少數。對於下一代我們能幫就幫,千萬不要勉強,自己的身體好一些也算是棒他們了。晚年的生活還是活得體面是重要的。

  • 17 # 沈丫頭

    面對兒子的不孝,孫子的暴躁,奶奶該怎麼教育?

    首先奶奶把兒子辛苦養大,已經深深知道也體會到寵溺帶來的後果了,那奶奶在帶孫子的時候就應該痛定思痛,可以疼愛,絕對不寵溺。

    當然按理說奶奶辛苦把兒子養大,沒有義務再教養孫子,但是竟然已經帶了,就該在孫子小的時候嚴格教育,教會孩子怎麼成為更好的人!

    奶奶的退休金都被兒子孫子要走了,他們都沒為奶奶考慮過老人家怎麼過。為人子孫自私自利,不懂得孝敬長輩,太悲哀,也太讓人氣憤了!奶奶養大了兒孫,最後還要受兒孫的苦,這不僅是道德的缺失,也更是教育的失敗。

    奶奶這個時候應該心裡非常後悔和自責,但是後果已經是這樣了,就放手讓他們過自己的日子去吧。他們都大了,再來教育說教已經起不到任何作用。除非哪天他們良心發現懂得奶奶的不容易!

    奶奶要狠下心來讓他們學會自食其力,不能一輩子依賴你,你也不能總是當他們當做小孩子去悉心照顧,他們長大了,你要顧好自己的身體!

    奶奶現在要做的是守好自己的退休金,守住自己的家,為自己的以後生活做打算,不能讓自己的後半輩子連物質上的基礎都沒有,到那時候才真的是萬分痛苦!

    最後希望奶奶家的兒子和孫子早日醒悟,能夠照顧好奶奶!

  • 18 # 會飛的小小魚9

    首先要看在哪個家,如果在兒子家,那你就什麼也不用說直接回自己家,孩子怎麼帶讓他們自己想辦法解決就好。如果就在老家生活在一起,那就只能是少說話,少管事必要的話可以自己過自己的……生活是枚雙面鏡,兒子不孝,跟家庭教育 以及環境的影響有很大關係,所以問題出在兩個身上~孫子暴躁,更是因為你們平時對他寵溺的結果……所以不要想著如何去管教,先從大人身上尋找原因,孩子都是模仿大人的,大人之間關係和睦了 、幸福了,說話和顏悅色了,孩子心裡也會感到溫暖,自然暴脾氣也會有所改善……僅屬個人[我想靜靜]建議

  • 19 # 無聲7011

    遇到這樣的問題,兒不孝孫不顧,我想幾點想法與大家商討此問題,兒不孝父之過!

    遇到不孝的子女該怎樣減輕內心痛苦可以試著用以下方式調節自己的情緒:

    寬慰自己。作為老人,如果遇到子女不孝時,應這樣考慮:“把孩子養大成 人,我做了我該做的,我問心無愧,至於他們怎樣對待我,隨他們去吧。

    ”抱有這 種心態,就不會過於渴望得到子女的回報,避免內心失衡。

    認識自己。當子女不孝時,責任主要在子女一方,可作為老人是否也該從自 身考慮一下,看看自己有哪些方面做得過分,傷害了子女的心,從而對自己進行調 整,改善與子女的關係。

    為子女消除情感障礙,使子女發自內心孝順自己。

    避免攀比。子女孝與不孝,沒有嚴格的界定,沒有統一的標準。 所以老人們 之間不要攀比,要根據自己子女的具體情況考慮。

    形象地說,一個孩子掙一角錢, 他(她)給父母五分錢,相對於另一個孩子掙一元錢而給父母一角錢來說,還是孝 順的,當然對父母的孝敬,更需要的是子女情感上的撫慰。

    求助外力。當子女不履行贍養父母的責任和義務時,父母可藉助於親朋好友 的幫助來勸說子女,如果不行,也只好求助於法律,這也是老人最不想做但真的沒 有辦法時的無奈選擇。

    請善待老人,給老人一個幸福的晚年!

  • 20 # 冬天0921

    有因必有果,現在在教育估計已經來不及了,現在要做的就是分開住,不管就好了,如果敢來要錢就報警。我們這也有一戶人家,不知道是不是兒媳婦的原因,結婚七年沒孩子後來做試管生了一女兒,反正婆婆從沒給過好臉色,打罵是家常便飯,孩子一滿月就不要兒媳婦帶孩子讓兒子在家幫忙帶,兒媳婦要買每個月份奶粉還要給錢,這樣又過了幾年,兒媳婦跟人跑了,孫女現在也是10歲左右,對奶奶一點都不好,喜歡罵奶奶趕走了她媽,兒子找不到老婆也怪她媽,做老人的不該管的一定不要插手太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身邊有哪些勵志故事,可以分享一下嗎?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