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校59
-
2 # 花花事務所
破產估計短時間內不會,倒是退市感覺挺危險的。說句實在話,我從瑞幸第一天火起來我就一直在想一個問題,到今天我也沒想明白,瑞幸咖啡盈利的點,在哪裡?感覺全是概念。
-
3 # 中華成哥
大機率會的
首先造假事項嚴重,22億的收入,屬於重大違規;其次,給投資人造成了重大損失,已經7次熔斷,股價下跌嚴重;最後,美國有追償法律保障和案例,以及慣例。
從規模看,系統行為機率高,不會只在劉劍的層次。所以最終瑞幸整體拖進去可能性大。
-
4 # 鹹吃蘿蔔xxx
破產只是時間問題,但短時間內不會。
說說理由
1 瑞幸本就是玩的資本運作空手套白狼,現在既然被拔下了褲衩,再找接盤俠已經不會有傻子了。
2 瑞幸瘋狂擴張了,但是沒有盈利更不是咖啡市場霸主企業存在。不像美團資料造假,但有業績支撐,而且在業內還是老大。
3 資料造假破滅了瑞幸玩資本圈錢的美夢,實體自然也不會有加盟商再趨之若鶩,基本斷了自己的發展道路
4 前期為了擴張,做資料免費等模式讓瑞幸沒有盈利點。現在如果迴歸市場正常買賣模式又打不過星巴克,咖啡之翼這些同行,甚至比不過肯德基的咖啡。讓他如何生存
5 為什麼短時間內不會破產,因為全國還有數以萬計的加盟商,瑞幸不會對他們負責,但是這些人一旦團結起來,不但對瑞幸是威脅甚至給政府帶來麻煩。所以為了社會穩定,瑞幸也要再扛一段時間。
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我是鹹吃蘿蔔,淡操心[捂臉]
-
5 # 百貳秦關
詐騙又怎麼樣?金融史上著名的騙局美國佔了一半!大名鼎鼎的牛頓買股票都差點破產!渾水做空的美國公司比中國公司多的多!資本市場自有資本市場的規則,而且這個規則還是美國人定的!有人如果用自己的道德標準來看待資本市場行為,才是真正的跳樑小醜,痴人說夢!華爾街如果像你一樣想法渾水根本就無法生存!更別提索羅斯了!
-
6 # 琅琊榜首張大仙
都已經捅出這麼大簍子了,基本就是一個退市的節奏了吧。
要知道,瑞幸咖啡的這幾年,就是一場“鬧劇”!
1、不是為了生意而創辦公司。瑞幸咖啡成立的宗旨很簡單,就是為了上市。我們可以看到無論從瑞幸咖啡所招聘的團隊,還是從建立的運營模式來看,都是一個大肆擴張,無限圈錢、融資,講故事的模式。
所以,僅有了不到2年的時間就成功在美國上市,床下了從公司成立到上市最快的記錄。
2、上市後依然是講故事和圈錢。上市後的瑞幸咖啡其實並沒有開發出更多的收入渠道和方式,只是把故事講得更生動了,把餅畫得更大了,甚至把融資做到了玲離盡致。
簡單的說就是美國人喜歡喝咖啡,甚至把咖啡作為一種文化,必需品。但是中國人卻不喜歡,不依賴。
可是瑞幸咖啡就可以做到,用中國14億的人口市場,給美國灌輸中國人也愛喝咖啡,市場很大的“餅”,從而拉攏資金。
說白了,瑞幸咖啡從上市以來的增收基本都來自於融資,而不是盈利。
結論:你說,這樣大肆地擴張,請明星代言,甚至免費、大打折扣地撒網請大家喝咖啡,哪個公司扛得住?
當一個“餅”畫不下去的時候,甚至已經自己捅破的時候,其實說明了公司已經沒有了投資價值,那未來的結果自然是玉石俱下。
不過有一點值得注意!
瑞幸咖啡值得讚揚的是圈了美國投資者的錢,來請中國大部分消費者喝咖啡了。
從投資方佔比來看,排位靠前的基本都是美國的機構,而大量的瑞幸咖啡是開在中國,並且透過免費、打折扣優惠的方式請大家喝了咖啡,無疑是等同於用美國人的錢請了中國人喝了咖啡。
那麼,現在還有瑞幸咖啡優惠券的朋友應該怎麼辦?
趕快用掉啊!!
-
7 # 老胡聊創業
瑞幸一開始就應該知道,紙是包不住火的,他們可能沒有想到那麼“火”!
昨天(4月2日),美股上市公司瑞幸咖啡宣佈,在審計2019年年報發現問題後,董事會成立了一個特別調查委員會。委員會發現,公司2019年二季度至四季度期間,偽造了22億元人民幣的交易額,相關的成本和費用也相應虛增。
公開“自爆”財務造假,瑞幸咖啡讓所有人大跌眼鏡。當天股價暴跌75.6%,市值縮水至16億美元。
事情似乎早有端倪。兩個月前,讓很多中概股聞風喪膽的做空機構——渾水(Muddy Waters Research),公開了一份匿名的做空報告,指控瑞幸咖啡涉嫌財務造假,門店銷量、商品售價、廣告費用、其他產品的淨收入都被誇大,2019年第三季度瑞幸的門店營業利潤被誇大3.97億元。
但當時瑞幸咖啡在SEC官網釋出公告堅決否認了報告中的所有指控,稱報告基於毫無根據的推測和對事件的惡意解釋。
從2017年成立至今,爭議一直伴隨著這家公司。它被質疑燒錢補貼、商業模式難以為繼,但卻在短短兩年時間裡,募集了超過10億美元資金,開出了超過4500家咖啡門店,重新整理了中概股最快上市紀錄。
這樣一家明星企業,為何要自曝“家醜”?造假行徑見光背後,誰在蓄意做空和調查瑞幸?這場騙局的罪魁禍首是誰?瑞幸的未來又何去何從?
瑞幸為何“自爆”?
現在看來,2個月前那份神秘的做空報告,沒有將瑞幸徹底擊倒,但卻是引發瑞幸“自爆”的導火索。
從渾水釋出做空報告,到瑞幸自曝造假,這中間相差了正好兩個月。在這兩個月時間裡,發生了三件極其重要的事情。
一是集體訴訟。因為股價下跌,投資者蒙受損失,一些律師事務所開始啟動針對瑞幸的集體訴訟程式。
二是遇上財報披露季。2月底開始,中概股公司紛紛開始披露2019年四季度及2019全年的財報報告。瑞幸自爆前,大部分中概股已經完成財報披露,但瑞幸遲遲未披露。
三是獨立董事變更。4月2日,瑞幸成立特別委員會,新增兩名獨立董事,其中一個來自行業裡有名的調查審計師FTI,另一個來自世界級名牌訴訟律所Kirkland & Ellis。
梳理一下整個事件的時間線:
· 2月1日凌晨(週五),渾水釋出做空報告,瑞幸股價盤中最大跌去26.5%。
· 2月3日晚(週一),瑞幸在SEC釋出公開回應,堅決否認所有指控。
· 2月4日開始,瑞幸股價逐日回升,2月10日已經恢復到被做空前的水平。
· 2月5日,美國部分律師事務所開始啟動針對瑞幸的集體訴訟。
· 2月10日開始,瑞幸連續釋出15條“超過5%披露”的重要公告,涉及股東股權事宜。
· 3月27日,瑞幸宣佈任命兩名新的獨立董事,劉二海卸任審計委員會成員。
· 4月2日,瑞幸成立“特別委員會”,啟動內部調查,“自爆”公司存在22億元的財務造假,瑞幸股價一夜跌去75%。
種種跡象表明,瑞幸“自爆”,是遭遇做空後的連鎖反應。因為瑞幸之前被做空,於是有做空基金將它告上法庭,按照美國證監會要求,瑞幸要成立特別委員會進行自查,於是查出了22億元的驚天造假大案。
有意思的是,做空報告發布的時機,正值財報披露季前夕。
在2月1日的那份做空報告中,瑞幸被指控財務造假,門店銷量、商品售價、廣告費用、其他產品的淨收入都被誇大,2019年三季度瑞幸的門店營業利潤被誇大3.97億元。
瑞幸咖啡是2019年5月17日上市。這意味著,瑞幸咖啡上市後的銷售資料,大部分都是偽造的。
業內人士都知道:公司一旦造假,要麼執董受罰,要麼獨董受罰。獨董要避免把關不力的責任,就必須把造假責任推到執董身上。如果獨董不找機構查執董,執董就可以上法庭說獨董監管不力,獨董就需要為受害者賠償。
於是在財報披露前,瑞幸啟動了“自爆”程式,三名獨立董事組成的特別委員會,揭穿了瑞幸此前對做空報告的迴應。瑞幸財務造假,正式浮出水面。
誰在做空瑞幸?
蒼蠅不叮無縫的蛋,那麼問題來了,究竟是誰在幕後做空瑞幸?這份匿名報告的指控範圍、釋出時機、牽涉人員,都耐人尋味。
渾水只是一個公開的做空平臺,真實的做空勢力(對沖基金)都會把自己隱藏在渾水後面——這份做空報告是匿名提交,只是由渾水代為釋出。
對沖基金做空一家公司的目的是獲利。做空的常見操作是:在釋出做空報告之前,它們會向券商借入股票並高價賣出,然後釋出報告對相應公司進行打壓,在股價下跌後便以較低價格買入相應的股票歸還券商,獲取的利潤便是買賣的價差。
不過,對沖基金顯然不會親自在中國做實地調查工作。當鎖定一家可能存在問題的公司之後,它們一般會委託國內的調查公司尋找相關證據,具體方式包括實地考察(蹲點統計訂單量、計算門店流水)、秘密訪談等。對沖基金會根據工作量向這些調查公司支付相應的費用。
負責在國內調查瑞幸咖啡的兩家公司分別為:匯生諮詢和久謙諮詢,而站在它們背後的對沖基金是渾水在中國的“合作伙伴”雪湖資本。
雪湖目前在北京和上海的工作人員加起來可能也就六七個人,主要團隊在香港。
雪湖資本之所以找匯生和久謙,有兩個原因,一方面,這兩家的價格比較便宜,匯生這一單總共賺了不到100萬元人民幣;另一方面,別的諮詢機構例如麥肯錫、BDA和貝恩,都不會接這樣的單子。在中國本土,這種願意幫助對沖基金做調查的諮詢公司還是很少見的。
匯生之前就與雪湖資本有過幾次合作,“諮詢公司做事情要有一定的界限,一旦做了超出底線的事,肯定要自己承擔後果,匯生現在最大的擔憂是怕失去原有的一級市場客戶。”
令人意外的是,匯生諮詢原本服務的客戶當中還包含了大鉦資本,也就是瑞幸咖啡A輪和B輪的投資方,據介紹,渾水做空報告放出之後,大鉦資本立即終止了與匯生的合作。
做空在國內是不是被允許?諮詢公司能接些什麼樣的客戶?實際上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個規範,其中就會涉及到不少灰色地帶。目前匯生諮詢的官網已無法開啟。
當然,一個允許做空的市場,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淘汰劣質公司、降低系統風險。外界不應該抨擊有理有據的做空機構和調查公司,而是應該對造假的公司進行追責。
造假者劉劍?
這場錯綜複雜的做空事件,以及瑞幸蹊蹺的“自爆”行為,最終將罪名指向了一位瑞幸的內部高管——瑞幸COO及董事劉劍。
根據瑞幸的公告,目前瑞幸已經解僱劉劍和其手下的幾名參案員工,並終止和虛假交易相關方的合作。瑞幸表示,將對做出不當行為的個人採取一切適當行動,包括法律行動。
劉劍是誰?
《瑞幸閃電戰》一書中這樣表述,瑞幸的COO(劉劍)負責監測每日的公司運作,並直接報告給執行長,需要全面負責公司的市場運作和管理;參與公司整體規劃,完善公司運營管理等。“簡單來說,與收入、成本相關的事物我都要管。我要監控所有部門執行的指標,包括效率指標、財務指標。”劉劍自己這樣概括。
目前網路上可查詢到的關於劉劍的訊息較少,不過,與瑞幸大部分高管一樣,劉劍此前也是瑞幸咖啡創始人錢治亞曾在神州租車時的團隊一員。
據公開資料,劉劍於2005年獲得中央財經大學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學士學位。在2008至2015年,他先後擔任神州租車車輛管理中心副主任和收益管理負責人;2015年-2018年擔任神州優車收益管理負責人;2018年5月起擔任瑞幸咖啡COO,自2019年2月起任董事。
幾位前神州系員工告訴燃財經,劉劍畢業即入神州,是陸正耀比較器重的年輕少帥。
據瑞幸上市前招股書中的期權計劃,劉劍分配到了47408股認股權。瑞幸的行權價格為0.1美元,期權計劃的週期為10年。據瞭解,IPO前,劉劍持股1.3%,IPO後,劉劍持股1.2%。
劉劍最近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公開露面是因為瑞幸子品牌“小鹿茶”。2019年9月,瑞幸正式宣佈旗下子品牌“小鹿茶”獨立運營,並聘請人氣明星肖戰擔任小鹿茶品牌形象代言人,劉劍作為公司COO在現場釋出了小鹿茶一系列規劃和投資加盟模式。
“我們的速度太慢了,總有消費者和我們說,我住的地方還沒有瑞幸咖啡。所以我們的速度要更快。”劉劍當時說。瑞幸之前公佈的下一步計劃是,在2021年年底之前把門店數量擴張到1萬家,瑞幸的開店速度達到平均每天開7家店。
事實上,在瑞幸的管理層中,劉劍非常低調,而被外界熟知的是所謂的神州系“鐵三角”。
神州系“鐵三角”由神州系創始人陸正耀、愉悅資本創始人劉二海、大鉦資本創始人黎輝組成。陸正耀也是瑞幸咖啡背後的實控人,掌控全域性,負責解決早期資金問題和內部管理,劉二海和黎輝負責更高層面的外部資本運作。
黎輝和劉二海連續加註了瑞幸咖啡的A輪和B輪融資,將其估值抬高至22億美元。A輪中出現的君聯資本,是劉二海的前東家,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據傳是大鉦資本的LP;B輪中出現的中金公司,則跟黎輝的前東家摩根士丹利,一起出現在瑞幸咖啡上市保薦商的名單裡。據悉,黎輝在瑞幸咖啡年初進行的配售中套現2.3億美元。
這個封閉的、強關係驅動的體系,在“鐵三角”的主導下,共同將瑞幸咖啡“捧”上了市。
至於到底誰該為瑞幸咖啡的財務造假負責?劉劍還是背後的鐵三角?恐怕最終要看相關證據。
瑞幸或將面臨700多億元賠償、退市甚至破產
縱觀瑞幸的創業史,我們從中不難看出,一個企業如果只是為了個人或團體的私利,把廣大股民置於被收割的物件,從社會道德上,就是要被譴責和批判的。它給社會造成了影響和危害,在以後一段時間內會慢慢顯現出來。一個專案,若不從價值觀去思考,一個領導人(一群領導人)的價值取向出了問題,那這個企業和企業所做的這個專案,不管它如何光芒耀眼,那也是曇花一現,最終還是會被社會所拋棄的!
免費的午餐,才是最貴的午餐!反常及為妖。市場經濟有它自己的執行規律。我從不佔那些小便宜,當有便宜可佔時,我們當反問一句:“你是妖嗎”?
-
8 # 杜坤維
瑞幸咖啡惹上了大麻煩,美國對於上市公司財務造假行為處罰是嚴厲的。其宗旨就是罰的你傾家蕩產,讓你牢底坐穿。
瑞幸咖啡週四釋出公告,承認在2019年第二季度到第四季度期間存在偽造交易行為,涉及銷售額大約22億元人民幣之後,截至收盤,瑞幸咖啡股價暴跌75.57%,報6.40美元,市值蒸發超65億美元,
根據薩班斯法案,公司會被處罰千萬美元,搞不好人民幣計算就是億元,另外根據媒體測算,集體訟訴機制面臨800億元左右的賠償,美國律師收費也是很昂貴的,律師費也是一個天文數字。
瑞幸咖啡2019年第三季度總淨營收為人民幣15.416億元,淨虧損為人民幣5.319億元,即使四個季度全部按照15億元計算,全年營收也只有60億元,不考慮營收變動,面臨的賠償就接近800億元,需要十年以上的營收來支付,
更加難堪的是瑞幸咖啡面臨退市的不確定性,後續融資難度加大,銀行動作暫時不知道,未來瑞幸咖啡要麼私有化,要麼申請破產保護,要支撐下去難度很大。除非有新的戰略投資者入駐注入龐大的資金,
-
9 # 環球老虎財經
就算沒有這次造假事件,瑞幸也會破產。這次的造假曝光只是個加速器的效果。
首先,“瑞幸模式”截止目前依舊不能真正做到盈利。
它之所以能源源不斷地融資,一方面是有神州系資本在其背後源源不斷地“輸血”,一方面是因為美國華爾街的投資精英們吃它的“大餅”:
透過足夠低廉的、高品質咖啡,去開啟中國幾乎為0的咖啡飲品市場,讓老百姓對咖啡就像對茶一樣產生依賴感。
在瑞幸的一個又一個故事下,華爾街掏出11億美元為瑞幸的可轉債和定增買單,又接盤了瑞幸管理團隊的股權質押,成為了為中國人掏免費咖啡錢的“韭菜”。直到2020年4月2日,22億的謊言像一把雙刃劍,戳破了瑞幸這個120億美元的氣球。
其次,它的獲客成本有問題。
以瑞幸開始財務造假的2019年2季度財報為例,總營收為9.09億,淨虧損6.58億,而在支出方面光是營銷費用一項就佔到了3.9億之多。9.09億營收裡面,有多少是免費送出去的咖啡呢?
而且它之所以能夠把“獲客成本”壓低,是因為用“跳票”的形式來增加門店訂單量。隨著一個個“鬼訂單”的形成,獲客成本當然為0——你需要為一個壓根不存在的人花費一毛錢費用嗎?
根據美國《1934年證券交易法》項下的一般性反欺詐條款,即著名的10b-5規則,基於對上市公司披露資訊之信賴買入股票的投資者,可以對股票發行人提出民事訴訟。
同時,對實施業務造假的責任人也有相應的刑事責任予以制裁。同時,為了能夠對投資者進行救濟,美國《薩班斯-奧克斯利法案》設立公平基金制度,可以將美國監管者對實施業務造假者進行的罰款、沒收和刑事罰金納入公平基金中,用於賠償投資者。
所以瑞幸的問題絕對不僅僅是22億造假這麼簡單的事情————它早已千瘡百孔,奇怪的是,在國內絕大多數人都知道瑞幸有問題,而美國佬直到今天才知道,自己在掏錢請中國人喝免費的咖啡。
-
10 # 運維小筆記
律師評瑞幸財務造假:若索賠金額過大 不排除破產可能4月2日晚,瑞幸咖啡突然釋出公告稱。據悉,美國已有多家律所對瑞幸咖啡 提起集團訴訟,控告瑞幸作出虛假和誤導性陳述,違反美國證券法。上海漢聯律師事務所宋一欣律師接受新浪財經採訪時表示,集團訴訟展開後,由於索賠額巨大,並惠及所有受害人,嚴重的情況,公司會因此破產,也可能涉及相關中介機構。
-
11 # 職場觀察記
個人認為,完全有可能。鼠年伊始,知名中概股“大空頭”渾水研究,向“小藍杯”瑞幸咖啡發起了新年“首獵”。
2月1日凌晨,渾水研究釋出了一份對“瑞幸咖啡”股票長達89頁的做空報告。該報告作者透過92個全職和1418個兼職調查員跟蹤了981個工作日,收集及研究了超過2.5萬張小票和超過1萬個小時的瑞幸咖啡門店錄影,同時收集了大量內部微信聊天記錄,得出了瑞幸咖啡銷售資料和財務資料作假的結論。
做空報告收集了來自1000位使用者的25843張小票
訊息一經披露,瑞幸咖啡股價盤中大跌超過20%,後有所回升。
做空勢力終於對瑞幸咖啡出手了。
在海外資本市場,做空行為較為常見,蘋果、微軟都曾被髮布過做空報告。專業做空機構存在著脈絡清晰的利益鏈,其中包括:律師事務所、會計事務所、審計機構、研究機構和對沖基金等。這些機構透過沽空工具,在被做空公司股價大跌中獲利。
目前國際市場中較為活躍知名的做空機構包括:渾水(Muddy Waters)、香櫞(Citron)、格勞克斯(Glaucus)、哥譚市(Gotham City)、匿名分析(Anonymous Analytics)、艾默生(Emerson Analytics)等。
近年來中概股與做空機構交鋒頻頻,陌陌、好未來、萬國資料、拼多多、獵豹移動等中概股都遭到過做空。
這一次,知名做空機構渾水將它的槍靶指向了瑞幸咖啡。
歷史資料中,曾被渾水做空的中概股14家中有6家摘牌,1家停牌近5年。其曾經做空過輝山乳業、安踏體育、新東方、好未來、分眾傳媒等公司,其中東方紙業、綠諾科技、多元環球水務和中國高速傳媒等中國公司因此導致股價大跌,分別被交易所停牌或摘牌。而輝山乳業已因債務危機退市。
被做空的瑞幸咖啡冤枉嗎?瑞幸咖啡究竟發生了什麼。
在這份長達89頁的報告中,用相當大篇幅指證了瑞幸咖啡從2019年第三季度開始對財務和經營資料進行造假,門店銷量、商品售價、廣告費用、其他產品的淨收入都被誇大,使其股價在2個多月時間上漲了160%。
成立後一直處於虧損狀態的瑞幸咖啡,在去年11月釋出的2019年Q3財報中稱,三季度單杯均價從此前的10.5元人民幣增長至11.2元人民幣,毛利率22.3%,高於預期。同時,線下咖啡店在運營層面挺過了盈虧平衡點,實現了12.5%的利潤率,盈利1.86億元,超過市場預期。
當時一同公佈的利好訊息還包括,瑞幸門店數達到3680家,同比增長210%,單店日均出售商品量為444件,同比增長56,客戶和售出商品量增速均超過開店速度。
而渾水的做空報告則直接指出,瑞幸的平均每店貨物資料在2019年第三季度虛增69%,在2019年第四季度虛增88%。
報告還透過跟蹤第三方媒體發現,瑞幸咖啡誇大了其2019年第三季度廣告支出超過158%的情況,特別是在分眾傳媒上的廣告投入。瑞幸咖啡可能將誇大的此部分廣告費用,挪用來虛增營收和門店利潤,營造出虛假的盈利現象。
此外,報告還稱,瑞幸在2019年第三季度來自“其他產品”的收入貢獻6%,這一資料被誇大了400%,但實際僅有2%。而且渾水認為,瑞幸咖啡公佈的增值稅稅率也支援自己的調查結果。
從做空報告揭露的情況來看,瑞幸的訂單量、商品數量、商品價格這些資料全被誇大了。言外之意就是,瑞幸的收入資料是偽造的。
管理層高位套現割韭菜?
從11月中旬開始的一個多月裡,瑞幸咖啡的股價,從18美元一路漲到最高50美元,翻了近兩倍。關於股價突然瘋長的原因,業內有兩個觀點流傳最廣:一是瑞幸在2019年第三季度各項財務指標堪稱驚豔,門店層面盈利了;二是背後有人坐莊,人為抬高股價幫助管理層高位套現。
然而這份做空報告殘酷地表示:瑞幸的管理層已經透過股票質押的方式,悄悄融資套現。質押的股份數量幾乎是他們全部股份的一半,按當前股價價值25億美元。
這是一個極其危險的訊號,給瑞幸的股價埋下了一顆地雷。渾水稱,截止2020年1月,上市僅8個月,儘管賬上還有55億人民幣現金,瑞幸咖啡最近還透過發行可轉換債券籌集到8.65億美金,以發展其“無人零售”戰略,這更可能成為管理層從該公司吸走大量現金的快捷方式。
比資料造假更糟糕的是,報告在第二部分指出,瑞幸的商業模式“註定要崩潰的”。
中國人到底會喝多少咖啡?近年來,在所有咖啡創業的企業家口中,常常提到的是,中國人的咖啡攝入量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因此這是一個龐大而富有前景的生意。
但渾水釋出的報告推翻了這一點:中國人目前的咖啡因攝入量已與其他亞洲國家相當,為86毫克/天,與西方國家不同,中國人的95%咖啡因攝入量來自茶飲。因此,咖啡市場在中國的市場規模較小,只能“適度增長”。
在這一前提下,渾水報告指出,瑞幸的客戶對價格高度敏感,願意為每杯咖啡支付12元以上、乃至15元以上的顧客,在目前的顧客中佔比不足60%。
未來,瑞幸咖啡在停止補貼後,能否獲得一個合理的利潤率水平,依然是一個問號。
因此渾水認為瑞幸“提高有效價格、同時增加同店銷售額是不可完成的任務”,甚至直接下結論稱,瑞幸咖啡的商業模式完全是一種失敗的模式,是徹頭徹尾的破產模式。
燒錢驅動本質難掩
雖然匿名報告的可信性有待考證,但卻直擊了人們對於瑞幸盈利模式的懷疑。
自19年5月上市後,因為快速增長的門店、光鮮的運營資料、高額的補貼等多方面的問題,瑞幸咖啡就一直受到多方質疑。
其中首當其衝的就是其一直以來“燒錢驅動”的營業模式。從2017年成立至今,瑞幸咖啡一直處於虧損狀態。2018 年,公司淨虧損 16 億元,2019 年前三季度公司淨虧損17億元。
2019年11月12日,瑞幸咖啡的市值尚不足50億美元。在瑞幸釋出2019年三季報,給出了“實現單店層面盈利”的資料後,瑞幸咖啡股價迅速上漲。
2020年1月8日,瑞幸咖啡燒錢燒到“無人區”。公司在戰略釋出會上宣佈,啟動無人咖啡機和無人售賣機。無人咖啡機名為“瑞即購”(luckin coffee EXPRESS),使用者下單並獲取領取碼,向機器出示領取碼即開始取杯現做,大約一分半鐘能製作完成。無人售賣機名為 “瑞划算”(luckin pop MINI)。瑞即購賣咖啡,瑞划算賣果汁、堅果、餅乾、巧克力等休閒零食。
瑞幸咖啡管理層表示,瑞即購每臺12萬元人民幣,瑞划算每臺15萬元人民幣。這些自動售貨機的目的是將瑞幸咖啡的線上流量引導到這些自動售貨機上。按照瑞幸咖啡的測算,預計回收期僅為6-12個月。公司計劃在2021年前安裝1萬臺瑞即購和10萬臺瑞划算。
但是根據市場相關調查資料顯示,瑞幸咖啡的假設過於樂觀,所謂的回收期根本難以實現。而該訊息卻直接促使瑞幸咖啡股價進一步上漲。截至1月14日收盤,瑞幸咖啡股價為45.80美元,總市值達110.07億美元,較上市首日股價翻了1.69倍。
結語
在做空與做多的攻守之間,做空機構並非“百發百中”。過去,新東方、獵豹移動、展訊通訊等中概股都曾多次在做空機構“狙擊”中全身而退。
3日晚間,瑞幸咖啡在美東時間美股開盤前提交SEC檔案,正式對渾水公開的匿名報告做出迴應,堅決否認了報告中的所有指控。稱該報告的論證方式存在缺陷,包含的證據無確鑿事實依據,指控均基於毫無根據的推測。瑞幸咖啡稱其打算採取適當的措施來防禦這些惡意指控、以保護股東們的利益。
那麼這次事件就此落幕了嗎?當然不。
對瑞幸而言,要回應這一系列的挑戰,仍有待其迴應之後,市場和使用者的反饋。
-
12 # 熱門反射弧
瑞幸自爆雷,後果很嚴重:
從瑞幸角度,公司市值一夜蒸發50億美元,美國律師事務所對瑞幸發起多起集體訴訟,或面臨700多億元賠償。新《證券法》下或被境內追責。公司業務也基本崩盤,市場信譽沉入谷底,有破產的可能。
從投資者角度,這次讓投資瑞幸的機構和股民一夜無眠。瑞幸咖啡持倉最大的機構股東資本研究全球投資者,一下子損失超10億美金。中外股民的損失亦是慘重。但炒家暗自嘲笑,伺機興風作浪。
從中概股角度,瑞幸跌下神壇,中概股受到“池魚之殃”。瑞幸的壞示範將帶來無法預估的負面效應,拉低中概股的市場信譽,這些公司在美國融資的難度會大幅增加。
-
13 # 期貨渦輪
會破產,上市公司的公司財報。可以表現為運營投入的虧損,絕對不能是欺詐,偽造財務,這在美國是證券欺詐。是重罪。 中國金融越來越開放,吸引外資的進入市場的最重要的就是企業的誠信和市場規則。這嚴重損害了中概股海外上市形象。
-
14 # 家電店長大課堂
個人認為,破產或許是大機率事件,但也不排除接盤俠接盤的可能!
畢竟瑞幸咖啡全國有4500多家門店,區位,裝修,裝置及人員配置,都是相當具有資源優勢的優質資產。
尤其是,瑞幸咖啡的員工,按照每店5人測算,也有將近2.2萬名員工,而這些經過系統培訓,具有崗位實操經驗的年輕人為主力員工,可以說是瑞幸最寶貴的資源。對於任何一家零售或餐飲服務巨頭而言,員工年輕化都是追求的目標。
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瑞幸咖啡很多地區堅持營業,尤其是武漢門店投放無人咖啡機推出無人售貨,以及加貼小標籤的暖心服務,也就是說,在科技創新,服務用心等方面,瑞幸咖啡在茶飲行業,還真是一個除了星巴克可與之抗衡,很少能與之匹敵的存在。
個人認為,一棍子打死,未必是正確的選擇。破產也許是大機率事件,責任人承擔相應的經濟後果和法律責任也是合情合理合乎邏輯的。但破產不是唯一也不是最有利於各方的選擇,接盤俠接盤重組改造也是有可能的。尤其是對員工,房東,老客和加盟商,供應鏈夥伴們而言,瑞幸活下來,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兒!
以上是個人看法,不代表本單位立場,不構成消費和投資建議。手機碼字,疏誤之處在所難免!請多多批評指教!
-
15 # 萬物共享世界
瑞幸咖啡破產機率很大。
讓瑞幸成為中國人自己的一杯好咖啡。這句臺詞,讓很多中國人知道了瑞幸咖啡。
然而,在北京時間4月2日晚間,瑞幸自爆財務資料造假,造假銷售交易額22億人民幣。一時間,瑞幸咖啡再次成為大家關注的熱點。
下面,我來給大家講講瑞幸大機率破產的理由:
首先,描述一下本次造假事件的經過。2019年5月17日,瑞幸在美國納斯達克掛牌上市。
2020年2月1日,一家叫渾水的做空機構,指控瑞幸咖啡捏造財務和運營資料。隨後,瑞幸咖啡全盤否認。
2月5日,美國部分律師事務所開始啟動對瑞幸的集體訴訟。
2月10日開始,瑞幸連續釋出15條重要公告,涉及瑞幸公司股東股權事宜。3月27日,瑞幸宣佈任命兩名新的獨立董事。
4月2日,瑞幸成立特別委員會,進行自我調查。然後,自爆公司營運長劉劍及其部分下屬,在2019年的2季度到4季度的銷售交易額中造假,造假資料高達22億元。瑞幸股價一夜跌去75% 。
由此看出,2個月前被別人指控時,瑞幸不承認。現在,自己主動承認財務資料造假。
瑞幸大機率破產理由一:將面臨鉅額罰款和索賠美國股市的相關制度很健全,美國證監會對中概股的監管也很嚴格。像這種數額巨大的財務造假事件,美國證監會一定會給瑞幸開出鉅額罰單。
除了鉅額罰單之外,瑞幸還面臨眾多投資者的集體訴訟與鉅額索賠。瑞幸股價掉去75%,一旦面臨集體訴訟,經相關金融人士計算,瑞幸將面臨112億美元的索賠,摺合人民幣754億元。
而目前瑞幸的總市值只剩下16億美元,這明顯看出一旦投資者勝訴,瑞幸將無力賠償,公司很可能破產。
而且,這次瑞幸沒有經過抗辯,就自己承認了,這使得投資者集體勝訴的機率很高。
瑞幸大機率破產理由二:瑞幸高層經營管理不善,將難以應對此次造假事情瑞幸的高層是何方神聖呢?說白了,就是神州租車、神州優車的股東和高層們。我來告訴你關鍵的幾個人:
1、陸正耀,神州租車、神州優車的董事長,瑞幸咖啡的董事長。瑞幸真正的老大就是他。
2、錢治亞,瑞幸創始人,大股東。之前,在神州租車是陸正耀的副手,得力干將。後來辭職後,創辦瑞幸咖啡。在我看來,他這個創始人的背後是陸正耀的強大支援,陸正耀才是瑞幸幕後老闆。
3、黎輝,瑞幸的大股東,神州優車戰略委員會主席。他是陸正耀的搭檔。隨便說一嘴,黎輝的老婆是曾子墨,香港鳳凰衛視主持人。他們倆很早以前都在摩根士丹利亞洲公司工作,黎輝是上司,曾子墨是屬下。
4、劉二海,瑞幸的大股東,投資人,投資過神州租車。跟陸正耀是戰略合作伙伴。
5、劉劍,瑞幸營運長,本次事件當事人。之前,在神州租車是錢治亞團隊的干將,受到陸正耀的器重。
搞清楚瑞幸高層人物的關係後,我們就來好好分析一下,為什麼要造假?目的很簡單,就是要業績好看,這樣股價就會走高,股價走高對公司和個人都有好處嘛。
那為什麼又要自爆家醜呢?也很簡單,是被迫的。因為瑞幸之前被做空機構指控,那麼就有一些做空基金在告他們,按照美國證監會的要求,瑞幸要成立特別委員會進行自查。
因為,年報審計出了問題,如果不自查,不能按時提交重新審計的年報,會直接導致瑞幸退市。
而自查是瑞幸自己委託外部機構進行檢查,他們的權利是相互監督的,審計監督會計,獨立董事監督執行董事。雖然說是自查,但也是嚴格和客觀的。
那麼造假事件是由劉劍來承擔責任,還是其他人,這個我們要看最後的證據。但是可以說,他們這些高層對公司的監管是很不到位的。這麼大的造假金額,前期就沒有一個人發現嗎?說明他們管理的漏洞太大,這樣的公司破產機率會很高的。
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我們不能隨便定論。但我們可以假設一下,如果這個事件他們是明知故犯又當如何看待?如果是故意為之,那他們就太低估美國的法律、太低估做空機構了。
美國的做空機構,天天就盯著那些可能有問題的公司,而且委託專業的調查機構暗地裡對你調查、取證。目的就是要找出你的問題,然後曝光。曝光對做空機構有什麼好處呢?曝光後,就會使你的股價狂跌,做空機構便獲利賺錢。因為,做空機構就是要你的股票跌了,他們才有錢賺。
而我們的瑞幸高層假設要瞞天過海,就顯得他們太沒有風險意識了,太想賺錢了,被金錢衝昏了頭腦。被衝昏頭腦的公司,破產也就是時間問題。
瑞幸大機率破產理由三:瑞幸高層自身難保,並且難以得到社會各界的支援根據法律,如果相關證據成立,瑞幸相關高管將受到大額罰金,甚至要追究邢事責任。假如他們這些人自身都難保了,哪裡還有精力來挽救公司啊。
目前,中國證監會已發文,對瑞幸咖啡財務造假事件表示強烈譴責。中國證監會將按有關安排,堅決打擊欺詐行為,保護投資者利益。
而且,這次事件對其他中概股在美國的上市也會帶來一定的影響。由此看來,社會各界都會譴責這種造假行為,在種情況下又有誰會向瑞幸伸出援手呢。
瑞幸大機率破產理由四:疫情下,餐飲業本就陷入低估,這對瑞幸無疑是雪上加霜餐飲行業是本次疫情受影響最嚴重的行業之一。本來生意就大幅下滑的情況下,瑞幸自爆造假醜聞,無疑是要加速自己破產的節奏吶。
另外,美國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又會拿此事件來大做文章,並且很可能落井下石,瑞幸咖啡岌岌可危。
瑞幸咖啡這次還會不會那麼幸運呢?我看未必了。但我們也不能把瑞幸說的一無是處,它應該有它優勢,只是誤入歧途。雖然瑞幸犯下嚴重錯誤,我還是希望它能有一線生機,改過自新。
做任何生意都要記得兩個字:誠信。我相信,除瑞幸外,我國絕大多數企業都是遵紀守法、志向遠大的。而且,我們有很多企業正在國際的舞臺上大顯身手、叱吒風雲! -
16 # 蘇芮琪
大部分的人都是因為瑞幸狂打折買的,很多半價五折七折的優惠券,但問題是顧客忠誠度很低! 大多數顧客不太能容忍「瑞幸咖啡」漲價,可能漲3RMB-5RMB就會離開了!
養成中國人喝咖啡習慣還不太現實,大多數都只是跟風嘗鮮而已,反而我認為喜茶和奈雪的顧客黏性比較高,品牌價值也比較高,瑞幸實際本質就是一家傳統餐飲公司而已,沒有多偉大,加上咖啡產品易於標準化,生產速度快也比新茶飲品牌容易得多。
其實神州系擴張的方式就類似馬雲口中的"野狗型",非常不穩定,容易自爆,根基不穩。
-
17 # 財經麥田圈
瑞幸咖啡會破產,但“瑞幸”的品牌及部分門店會被保留
這個答案聽起來是不是有點拗口,其實這個事情分兩方面看:
第一方面:目前上市的瑞幸咖啡這個公司極大可能會破產之所以可以這麼肯定下這個判斷,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在瑞幸咖啡的模式中,圈足夠多的人頭和現金流,然後在資本上融資找下一個接盤者是很長很長一段事件內唯一的模式。也許在瑞幸咖啡曾經的宏圖中,可以透過這種方式一統天下然後開始提價(就像快的和滴滴當初乾的一樣)。但是在這樣的宏圖偉志達成之前,瑞幸咖啡每賣出任何一杯咖啡,就會多虧幾塊錢。買的人越多虧的人也就越多。正是由於這樣的模式,所以瑞幸圈到了很多很多人頭,並且在之前贏得了非常好的口碑。
不過可惜的是,這次造假事件之後,瑞幸咖啡的融資鏈條必然是會被打斷的。也就是說,現在仍然在營業並且APP被下載得伺服器宕機得瑞幸咖啡,實際上完全是在消耗存量的現金,一旦現金消耗殆盡,也就是破產的時候到了。而現金什麼時候消耗殆盡呢,我們想想幾千家門店的租金+幾萬名員工的工資+供應商的原料錢,估計幾個月就燒完了。到時候估計可能會出現一群像樂視當年一樣的討債人出現的瑞幸咖啡的總部了。
但是另一方面:"瑞幸咖啡”這個品牌,很可能會被保留下來雖然經過了這次的造假事件,但是瑞幸咖啡的品牌在大眾消費者嚴重仍然樹立著非常好的產品口碑,價廉物美是對它正面的標籤。這樣一個品牌,雖然帶有汙點,如果價格足夠便宜,一定會吸引到一些經營者的注意。那麼當瑞幸咖啡公司破產的時候,就很可能會有公司出手將品牌以及部分的精品門店收購過去,另起爐灶,重新經營。做一定的隔斷機制之下,作為一門連鎖的小型咖啡店的生意,其實也是各不錯的選擇。當然,由於這個品牌在金融圈和資本市場的糟糕口碑,想要再一次做大做強已經基本上不可能了,只能噹噹小生意做,估計還是可以賺些小錢。
-
18 # 道破天際
最近瑞幸咖啡的財務造假在週五上了熱搜,在美股上市的瑞幸咖啡,最大下跌幅度在達到80%左右,並且瑞幸咖啡的財務造假事件也影響到了在香港的上市的神州租車,神州租車當日盤中最大下跌幅度達到60%多,主要原因是瑞幸咖啡的大股東和神州租車都有著共同的董事長和大股東,由於造假規模較大,董事長和股東難辭其咎,市場其擔心跟其相關的企業可能也存在或多或少的問題。
並且很多消費者擔心其次財務造假會引發該企業的破產,在週五開始大規模使用之前尚未使用優惠券,造成周五瑞幸咖啡的訂單暴增,出現長時間的排隊的情況,甚至很多門店系統出現奔潰和APP奔潰的現象,那此時的財務造假會不會引發破產,我從幾個方面給大家做出分析。
嚴格法律監管其實A股歷史上也出現很多公司財務造假的事情,並且很多公司直接面臨退市和申請破產,比如上市之前就存在財務造假的公司新大地,後期直接申請破產,再次還存在博元投資財務造假直接面臨退市,公司也是處於申請破產邊緣。由於在成熟的資本市場中,對於公司的財務造假處罰力度要遠大於國內市場,首先目前美國各大律所已經開始接受在2019年11月13日到2020年1月31日購買過瑞幸咖啡的股票投資者的訴訟,由於本次財務造假情況屬實,公司的也釋出公告稱存在22億元財務造假情況,那投資者肯定勝訴,那就是面臨大量的賠償。
再次美國證監會和司法部門大機率會介入,對於財務造假瑞幸咖啡而言除了對於投資者賠償外,還有面臨更為嚴重刑事處罰,由於美國法律對於財務造假的公司處罰力度要遠大於由於造假帶來的實際損失,我們參考之前一家美股上市的企業,安然由於財務造假也受到嚴重的刑事處罰,安然公司被美國證監會罰款5億美元,並且投資者的訴訟後得到70多億的美元的賠償金,並且相關人員還要面臨牢獄之災,此時瑞幸咖啡的財務造假力度並不在安然公司的之下,那瑞幸咖啡是否存在如此大的現金流去賠償呢,其實瑞幸咖啡在創辦以來到後期的上市,其實公司一直處於虧損的狀態,透過18年的財報顯示,18年就虧損16億人民幣,具體參考下圖財務:
本身公司一直處於虧損狀態,還有面對如此大規模的處罰,那唯一的辦法就是就是申請破產,並且我國證監會也高度關注此類造假事件,強烈譴責該類事件,不管在何地上市,上市公司都應該嚴格遵守市場的發了和規則,必須真實披露公司的實際財務情況,再次我國在今年實施的新的證券法中就明確規定了,對於上市公司資訊披露制度中存在虛假情況的加大處罰力度。
所以我們證監會發布公告配合國際證券監管,依法展開調查和核實,保護投資者的利益,也給國內上市公司敲響警鐘,目前階段是很多上市公司披露年報的階段。所以在嚴格法律監管下,瑞幸咖啡的破產是大機率事情。
瑞幸咖啡的資本模式其實瑞幸咖啡成立後,其模式就是一直瘋狂融資,講故事,比如對照星巴克的營收和利潤情況講其後期的發展規模,特別在國外上市後融資談到中國市場的龐大,本身國外市場的人有著喝咖啡的習慣,一旦國人大幅度接受咖啡的產品和形成喝咖啡的習慣後能夠帶來多少的收益情況,持續的融資後大量瘋狂開店後擴張。
但瘋狂開店後,並未想著如何經營好一家公司,或者如何想著商業模式的實現盈利,瘋狂的賣出優惠券,當每賣出一杯咖啡就可能虧損20元人民幣左右,雖然虧損,其實並不影響其融資,或者其並未想著盈利,瘋狂的開店擴張後,憑藉優惠的方式佔領市場,讓大家熟悉認識這個品牌,能夠為後期的融資創造出更多的充分依據,在融資的時候可以講解,目前瑞幸咖啡的優惠方式主要是為了搶佔目前中國市場,我們已經開了多少家門店,目前所有門店的日銷量是多少,這些資料都是在後期融資講故事最好的素材,一旦我們市場地位站穩後,能夠帶來的收益情況。其真實模式感覺跟昔日的ofo小黃車一樣,為了佔領市場,瘋狂的燒錢後,帶來的是資金鍊斷裂面臨破產,講故事的情況類似之前的樂視網,目前樂視網也面臨退市的邊緣。
所以即使本次不爆發財務危機,其商業模式,融資燒錢,然後再講故事再融資再燒錢,後期必然引火自焚,更何況公司被爆醜聞,後期再想融資的難度較大,按照其營業模式,一旦其融資渠道斷裂後,資金鍊斷裂後,公司肯定面臨倒閉破產。
總結:以上我們透過兩大方面分析瑞幸咖啡是否會倒閉,一直虧損的公司無法面對大額處罰和賠償,再次其商業經營模式的本身存在很大的問題,此時財務造假事件被爆後,公司大機率是面臨退市。
-
19 # 奮鬥中的中年人123
小編是一個咖啡愛好者,除了在家裡喝以外,在路上逛街的時候也得喝。所以對於小編來說,口感和價效比那絕對是必須要考慮的。花最少的錢讓自己喝上一倍現磨的拿鐵,何樂而不為呢?瑞幸咖啡的價格只有星巴克的一半而口感與星巴克無差異,比kfc的要好喝的多。對於小編而言,只在乎咖啡店口感,至於是否有位置,其實小編根本就不要。一杯動輒35元的咖啡,往往會讓小編望而祛步。
其次,瑞幸咖啡對團隊人員的人性化管理。
小編因為喜歡瑞幸咖啡,所以偶爾會去很多門店購買。比如以前有一家門店,因為周圍全部是寫字樓,所以這家沿街店鋪竟然每天六點半準時打烊,週日全天休息。這種在目前國內恨不得團隊一天上24小時的企業確實不多。同時小編還了解到,就算是開在一些商場內的店鋪,週六或週日,門店的正是員工也可以在這兩天選擇休息,而把班次給學生工來上。
最後,其實瑞幸咖啡真的是一個不錯商業模式或者商業想法,在短短几年之內,營業額可以做到7億。瑞幸咖啡所說的中國人喝咖啡的故事其實是存在的。隨著70後的老去,80後步入中年,而90後都已經成為社會的中流砥柱了,我想我們的生活習慣也會隨之改變。咖啡將會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只不過由於資本的急功近利,所以在財務上面進行造假。但是其實回想過來,這個對於我們普通消費者而言,我們為什麼要去關心資本市場呢?對於我們消費者而言,我們需要關心的是花了多少錢,以及食品安全,和他所為社會提供的就業崗位,至於資本市場,資本本來就是血淋淋的,就讓那些貪婪的資本見鬼去吧。
-
20 # 胡一侃
本身造假不會破產,但可能會被罰到破產。
因為是美國上市公司,造假風波很可能會遭到美國證監會調查,其對證券造假的處罰力度遠高於國內,集體訴訟和證監會罰款會導致公司傾家蕩產,有律師估算,一旦面臨集體訴訟,瑞幸咖啡將面臨111億美元的賠償,如果被認定,怎麼能不被罰破產?
中概股信譽遭到影響4月2號瑞幸爆出來22億業績造假之後,網路上還有人非常荒誕地認為,收割洋韭菜請國人喝咖啡,事情哪有那麼簡單,美國人願意看著被收割嗎?眼下的被收割,或許將很快演變成賺國人的錢,繳外國的罰款。
另外,22億造假的事,影響的何其是瑞幸一家?我們看看國外怎麼說:
空頭基金公司Kynikos Associates總裁詹姆斯·查諾斯“你必須像躲避瘟疫一樣躲避那些中國公司,我很抱歉這樣說。投資者要被這些好到不真實的公司燒掉多少次?”
類似的媒體標題還有彭博:瑞幸咖啡醜聞給中國公司帶來新衝擊。
NCBC:瑞幸咖啡痛苦地提醒著一些中國公司的“極端性欺詐”。
中概股的名聲一向不好,這下可好了,人家看你中概股眼光都不對了,不出所料地把一家企業和國家聯絡到一起,對企業來講,信用有多重要,無需多言。一旦受損,之前所有的努力白費之外,還得花漫長的時間來修復。
個人來講,不希望瑞幸咖啡破產,畢竟它出現讓我喝了些低價的咖啡,也因為是國內第一家叫板星巴克的企業,讓人看到了國貨的希望。
但這一切必須建立在誠信經營基礎之上,先要守規矩。
回覆列表
我認為90%的機率會,原因很簡單,攤子鋪太大,全國有4000多家店面,而絕大部分店面不能自負盈虧,等於揹著沉重的包袱,一直靠在美國融資燒錢的模式擴張。而且從本質上說,咖啡的品質做的也沒有星巴克好,原來主打商務樓白領的概念,一直靠著送券的方式進行擴張新客戶,在中高階的白領圈層裡邊,逐漸淪為了廉價咖啡品牌形象,在辦公室等半開放場合,拿著一個小藍杯,給人留下的客戶畫像式,這個人不喜歡喝高品質的咖啡,而是喜歡領券喝廉價咖啡。幾乎很少有高階白領,在開會的時候,會捧著一個小藍杯。白領客戶逐漸失去,燒大把的錢去培養中國不喜歡喝咖啡的人,養成喝咖啡的文化,註定會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