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父母,不一定會為人父母。講講我自己的故事吧。
孩子晚上睡不著,想要一個人陪著她睡覺,我因為忙於自己的事情不想理她,孩子感受到了冷落、不被關心和傷害。我希望有一個自己的小天地小時光,安安靜靜不被打擾,可孩子偏偏一次一次叫我幫她拿個拖鞋,倒杯水,或者別的。這讓我很不耐煩,怒火沖天。我以充滿著責難、貶低的言語來指責孩子的不善解人意。這讓孩子下意識地覺得自己沒有歸屬感、沒有價值感。
在一次一次類似的情景累積上演之後,孩子對我說:“媽媽,我恨你!”我想你大概不意外了吧。
孩子之所以會恨父母,其實都是父母給的。
當我聽到孩子對我說:“我恨你”的時候,我會想,我養了一隻白眼狼,不明白我的艱辛和苦楚,不體諒我,簡直是一段孽緣,我用仇視的眼光看待眼前這個小傢伙,憤怒回擊他:“我也恨你!”
曾經有多愛,現在就有多恨。
以上是我沒有學習怎樣去做一個合格的媽媽之前的思想和行為。學習之後,我開始意識到,是我的語言和行為,引導了孩子往某個方向發展。
他想得到愛和關注的時候,我給的是什麼?是我們的行為和做法,導致了孩子恨我們,因為我們先傷害了他們,而我們卻不自知。我們拿著包裹著愛的糖衣炮彈攻擊孩子的自信心,自尊感,和價值感。我們的一些錯誤的行為讓孩子沒有感受到愛,反而是傷害。
成為父母,不一定會為人父母。講講我自己的故事吧。
孩子晚上睡不著,想要一個人陪著她睡覺,我因為忙於自己的事情不想理她,孩子感受到了冷落、不被關心和傷害。我希望有一個自己的小天地小時光,安安靜靜不被打擾,可孩子偏偏一次一次叫我幫她拿個拖鞋,倒杯水,或者別的。這讓我很不耐煩,怒火沖天。我以充滿著責難、貶低的言語來指責孩子的不善解人意。這讓孩子下意識地覺得自己沒有歸屬感、沒有價值感。
在一次一次類似的情景累積上演之後,孩子對我說:“媽媽,我恨你!”我想你大概不意外了吧。
孩子之所以會恨父母,其實都是父母給的。
當我聽到孩子對我說:“我恨你”的時候,我會想,我養了一隻白眼狼,不明白我的艱辛和苦楚,不體諒我,簡直是一段孽緣,我用仇視的眼光看待眼前這個小傢伙,憤怒回擊他:“我也恨你!”
曾經有多愛,現在就有多恨。
以上是我沒有學習怎樣去做一個合格的媽媽之前的思想和行為。學習之後,我開始意識到,是我的語言和行為,引導了孩子往某個方向發展。
他想得到愛和關注的時候,我給的是什麼?是我們的行為和做法,導致了孩子恨我們,因為我們先傷害了他們,而我們卻不自知。我們拿著包裹著愛的糖衣炮彈攻擊孩子的自信心,自尊感,和價值感。我們的一些錯誤的行為讓孩子沒有感受到愛,反而是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