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熱血青春網
-
2 # 半支菸換半支菸
所謂綜合國力,是衡量一個國家的經濟,政治,軍事,文化,科技,教育,人力資源等實力的綜合性指標。北宋其實在經濟,政治,軍事,文化,科技,教育,人力資源,都是碾壓金國的。然而,北宋天生瘸腿。
一切的緣由,都在燕雲十六州。
作為北方天然屏障和關隘,也是中原王朝對抗北方少數民族的防線,北宋是一個都沒有,開封府前面是一片坦途,北宋一年賦稅的五成,要用在北方防線上。北面女真,西面西夏,冗官冗兵冗費,三座大山壓在北宋朝廷頭上,要不是海上絲綢之路帶來的財富,以及發達的商業體系,北宋的天然瘸腿,早就讓他被滅國不知道幾回。
所以綜合國力這個東西,也要因實事而異的。
彼時的北宋,就好像一個揹著金銀財寶的兒童,路邊穿著破爛的強壯乞丐,一根木棍,就可以讓他失去一切。
-
3 # 丁強888
因為打仗不是玩遊戲,不是兩國開個能量值比拼,綜合國力資料值高的就完美的碾壓綜合國力低的。
而且,宋朝的綜合國力其實存在和很大的短板。
短板之一是重文輕武,整個宋代的對外勝率一直不高。這個很多人,很多研究者已經有很多論述了。
最著名的例子是開國軍事最盛時皇帝親征高粱河慘敗。在財富水平是大遼數倍的情況下檀淵之盟以歲幣換和平。軍事上只能在取守勢的情況下打個平手。
短板之二就是在遇到了欽徽二宗這樣的低能皇帝(低能指的是當皇帝。可不是否定他倆的其他方面)。
三歲小兒,懷抱黃金萬兩,有時候對這個小孩來說不但不是幸事,也許還是悲劇。
本來以宋朝的綜合實力,主動出擊沒有勝算,再堅持一下不亡在1127年是完全大機率的事件。畢竟宋朝單論防守,總勝率可是70%以上(被打的人守不住就完了)。
可宋金聯盟,大宋金軍的敗軍也打不過。大金還沒過來徽宗就傳位給兒子自己跑了,大金退了後徽宗欽宗父子又開始內部撕逼。就不考慮人家還會打過來。
大金第二次過來,黃河天險居然沒有一兵一卒把守。百姓主動起來保衛東京居然被皇帝解散。皇帝主動跑到大金軍營去投降。然後被一鍋端一個不留。
遇到這樣的豬領導。再強的綜合國力都經不住造。而且還不斷補充對手的實力。
-
4 # 酷的讀書世界
綜合國力來講,北宋的確強於女真。但是軍事力量來講,女真強於北宋。
簡單來講,戰爭需要綜合性的考量。
古代的戰爭模式,與現代戰爭不同。現代戰爭是基於工業化基礎上的戰爭。後勤,工業實力,佔了很大比例。綜合國力,是可以很快的轉換成軍事實力。
二戰時期的美國,在珍珠港事件之後,不到一年,美國就取得中途島海戰的勝利。這背後就是以強大的工業實力為支撐。
北宋被女真屢次擊敗,軍事上有很多原因,個人認為,更多是政治原因。
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金兵以4萬人南侵,連下27州,黃河北岸盡失。宋徽宗傳位欽宗,自己跑了。欽宗即位,優柔寡斷,屢次想割地求和。最後在郭京請天兵下凡的神助攻之下,開啟汴京城門,金兵在十一個月後,攻入汴京。俘虜徽宗,欽宗。靖康恥,其實是帝王的問題。
其實這一點,也可從北宋自趙太宗,趙光義定的重文輕武的政策,就能看出端詳。終宋一朝,貫徹到底。對武將的防範,對文臣的縱容。也使宋朝先天性缺陷。
當然,制度最初的設計,是為了防護五代時候兵變迭起,也達到了他的目的。有宋一代,也只有一次,唯一一次,軍事政變。苗傅,劉正彥兵變。
北宋無名將,南宋無名臣。
靖康恥,猶未洗,臣子恨,何時滅?
-
5 # 地懂
北宋經過100多年的發展,綜合國力達到了古代王朝難以企及的高度,但和其他古代王朝一樣面臨著大量的社會矛盾:統治思維僵化,官員腐化,土地兼併成風,農民起義等。導致整個王朝失去銳氣,看起強大富庶但就像一個即將吹爆的氣球。
再者,從統治伊始就採取強幹弱枝的軍事戰略,這樣很好的避免了出現五代十國那樣的亂像,但直接導致了軍隊戰鬥力的迅速衰敗,兵不知將,將不識兵。
還有,北宋丟失了馬場,沒有可供軍用的馬匹,作為古代戰爭中的至上裝備,北宋沒能擁有。這也直接導致了在與金的戰爭中只能處於守勢。
反觀金,擁有馬匹和戰鬥經驗極其豐富計程車兵和統帥(剛剛滅遼),同時又能在與宋的戰爭中得到很好的補充(金銀,女人,糧草)。
實際的戰爭態勢是以金之馬刀割開了泥麵塑像。戰爭從開始到結束打成了閃電戰而沒能成為持久戰,這樣的後果是北宋沒能發揮自己綜合國力強大的優勢。
-
6 # 楓吹雨
一家之言
有一個問題,北宋真的綜合國力很強嗎?
不一定。首先,北宋的GDP不可否認世界第一,但是GDP第一,不一定是世界第一強國。北宋家大業大,但是開銷也大。大玩家宋徽宗趙佶多才多藝(其藝術造詣在歷史上絕對前幾名),畫畫,書法樣樣行,就是做皇帝不行。北宋到宋徽宗接手的時候,其實已經不行了。土地兼併嚴重,山東宋江起義(歷史上真的有宋江起義這回事,時間地點都對,不過可沒有108將),江南方臘起義。內部階層,冗官,冗兵,冗費,稅收收的多,可是也折騰的快。
其次,宋徽宗之前神宗,哲宗來回的變法與反變法,黨爭的厲害。你贊成的我反對,你反對的我贊成,絲毫不在乎對錯。
本來家底就差,還被趙佶來回的折騰。
簡單的說,趙佶手裡有一百塊錢,但是他能拿出來打仗的錢,可能只有十塊。而女真(後來的金)人全民皆兵,雖然家底薄,只有五十塊錢,但是真的跟北宋幹仗,能把五十塊錢全部拿出來,跟北宋血拼。
兩相比較之下就可以看出來,北宋的綜合國力真的不算強。跟女真比,綜合國力確實強,但是強的很勉強。
那麼再回過頭來講,北宋要人有人,要錢有錢,為什麼幹不過女真?
原因有幾點。第一,兵源素質低下(末代王朝的通病),北宋的開國皇帝趙匡胤深受五代十國的影響。皇帝者,兵強馬壯者為之。誰有兵,誰手頭硬,誰就是皇帝。所以,北宋的皇帝怕武人怕的厲害。處處限制武人,再加上流行刺配充軍(林沖),罪犯刺配充軍。可想而知,沒事的時候,看不起人家,喊人家賊配軍,有事的時候,人家憑什麼給你賣命。
第二,指揮不行。也不是說將軍指揮不行,西軍長年跟西夏幹仗,種家軍,折家軍的實力,還是很可以的。但是北宋的情況是將在外,君命必須受。怎麼行軍怎麼打仗,必須早請示晚彙報,敢玩君命有所不受的,都死了。但是戰場瞬息萬變,戰機轉瞬即逝,不能指望萬里之外的皇帝指揮,更不要說監軍什麼玩意了。
第三,裝備不行。五代中的後晉開國皇帝石敬瑭(歷史上有名的兒皇帝),為了取得契丹(之後的大遼)的開國皇帝耶律阿保機支援,認阿保機當爹,給阿保機當兒子,還把燕雲十六州給人家了。在地形地勢上,由北向南,過了燕雲之地就是一馬平川的華北平原,無險可守。(這也就是為什麼印度一直對藏南念念不忘,過了青藏高原,往南就是印度了,也是一馬平川。)實在是地形上吃虧太大,而且也失去了北方的養馬之地,騎兵缺的厲害。後來又丟了西北,所剩的唯一的戰馬來源地也丟了。騎兵徹底成了擺設了,來少了不頂用,來多了又拿不出來。靖康之亂,女真從開封的御馬監順走了兩萬匹馬(馬太金貴了,捨不得給前線士兵用)。就好比打仗了,人家都是開著坦克懟你,你只能拿著步槍跟人家幹。打不過不說。還跑步了。這就造成了現代人所說的,北宋其實軍隊很厲害,打仗勝率在70%,根本不是那麼回事,人家想打就打,不想打騎馬就走,你又追不上。人家是進攻,你是被動防守。就好比非洲獵豹捕食羚羊的成功率只有30%,但是你能說羚羊戰勝了獵豹?
這還只是軍事上的全面落後。政治上。第一,貪汙腐敗,搞山頭鬧黨爭。什麼事都幹不成,你在前線打仗,後面的人,從皇帝到大臣,都盯你盯得緊緊的,打敗了要殺頭,打勝了怕你造反把你雪藏起來。
第二,過早的暴露了自己的實力(實力不咋地)。儘管當時北宋爛到骨子裡了,但是虎死架不倒。只要不打仗,還是很能唬人的。(宋金海上之盟,相約攻遼,事成之後,燕雲十六州歸大宋,結果遼國幹不過女真,但是打北宋跟玩一樣。燕雲打不下來,人家女真打下來了,又想著從人家手裡買回來。讓女真一下子看出了大宋的虛實。)
第三,政治上判斷失誤,而且是一直的判斷失誤(一道判斷題,你能選錯,可以原諒。可是十道判斷題,你都選錯,那真的無話可說了)。一開始不相信女真人會打過來,女真人打過來了又一味地相信人家就是要錢,給了錢就回去了。(誰能想到,人家最後確實是回去了,不過順手也把你帶回去了)。
綜上所述。軍事上,幹不過,政治上,從始至終的判斷失誤。
北宋要是能打得過女真,那真是老天爺瞎眼了。
-
7 # 青樓小廝
我是冠軍侯,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北宋是歷史上,一個非常特殊的國家。
它擁有璀璨的文化,富饒的土地,強大的經濟實力,是當時世界公認的文化和經濟中心。
它的文化軟實力,幾乎輻射了整個亞洲,是當之無愧的大國!
在北宋時期,東瀛的女子,甚至不遠千里來宋國渡種。這些女子每服侍一位宋國計程車大夫,就會把他的名字寫在衣服上,衣服上的名字越多,回到寇國時,她們的身份就會越尊貴。
而在她們懷孕之後,負責保護她們的武士,就會把她們送回寇國,嫁給寇國的貴族,以改良血脈。
當時寇國的貴族,以這種事情為榮。
所以在國內某些論壇上,說寇華人是華夏血脈,是有根據的。
只可惜,這個大國,金玉在外敗絮其中……
宋朝這個國家在政治上,其實有很多的弊端。第一,冗官。
北宋初期,宋朝的官員就很多,到了中期,大小官員的數量就已經達到了數十萬之巨。
可宋朝的國土,卻一直沒有增長,甚至在西夏、遼、吐蕃等國家的侵略下,丟失了部分土地。
而隨著時間推移,官員越來越多,可土地和人民的經濟產能卻越發下降。
而且北宋計程車大夫俸祿很高,所以在北宋中後期,即便向農民徵收的稅再多,也供給不了這麼多計程車大夫!
無數的官員依附在宋朝這個臃腫的巨人身上吸血,就算宋朝的國力再強,也經不起這樣一個巨大集團吸血,故而北宋從開國初期,就註定著會逐漸衰敗。
第二,冗兵
宋朝初期,能戰的軍隊就少。除了太祖趙匡胤那一代,出了幾個名將之外,宋朝的軍隊戰鬥力,大部分都是戰五渣……這一部分是由於宋朝的國策,重文輕武,另一部分,就是宋朝獨特的軍隊制度——廂軍。
何為廂軍?
就是由難民編成的軍隊,這類廂軍大都是種地的農民,多是因為災荒、兵亂,無家可歸。
而當時北宋政府,無力養民,所以只能想出一個治標不治本的辦法,就是強行把這些亂民,編成軍籍,充軍!
北宋中期,這類廂軍佔了北宋軍隊很大一部分,成了北宋軍隊的特色。
由各地亂民組成的軍隊,可想而知,他們的戰鬥力能有多少?
軍隊不強,這也是宋朝衰敗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三,武臣地位過於低下。因為趙匡胤的出身,和五代十國那個荒唐的年代。
讓宋朝這個外表強大,內部孱弱的國家,從根本上限制了武將。
這是因為,五代十國的歷史中,武將們扮演的角色太過黑暗,太過醜陋。
他們背叛、殺戮,言而無信,陰險狡詐,給士大夫和皇帝都留下了一個非常差的印象……
所以在北宋建立初期,北宋的皇帝和士大夫,都心照不宣的站在了同一戰線。
而太祖趙匡胤,更是以一句“與士大夫共天下”徹底收攏了所有士大夫的心,讓他們心甘情願的頂在前面,幫助皇帝壓制武將。
士大夫集團為了穩固他們來之不易的權利。看不起武將,北宋的名臣更是視武將們為眼中釘肉中刺。
因為他們知道,嘴巴再硬,也硬不過刀子,他們畏懼武將,所以鄙薄武將,自然也不會給他們翻身的機會,所以他們會用盡一切手段,打壓武將,逼死武將,甚至害死武將。
比如狄青(北宋,憂懼而死)、岳飛(南宋,風波亭,莫須有的罪名)
名將隨手可殺!
在這種情況下,北宋的軍隊怎麼可能強大?
軍隊不強大,就捍衛不了主權,那麼,就算北宋的國力再強,又能怎麼樣呢?
第四,土地兼併嚴重,國內四處烽火。其實就算是北宋初期,它也並不像外表那樣風平浪靜,內部的農民起義,從建國初期到北宋末期,一直非常頻繁。
最有利的證明,就是施耐庵老先生那本《水滸傳》
一百零八個好漢!造反造的千古流傳,估計也只有宋朝這樣的國家了。
士大夫兼併土地,農民生活不下去,所以就造反!
造了反,或被平叛,或被招安,可最後的結果卻都是成為廂軍,讓宋朝這個孱弱的國家,更弱!
這樣的制度下,國家怎麼可能不衰亡?
第四,女真這個民族,是真的強!有一句話,這樣說。女真不過萬,過萬不可敵!這些長年生活在蠻荒之地的野蠻人,他們在寒風、野獸的侵蝕下艱難生存。臥雪求生,茹毛飲血。
這樣的民族野蠻,強橫,血腥,暴戾。只要有一個英明的領導,他們就是一群狼,一群野狼!
面對這樣的敵人,孱弱如綿羊一般的北宋,怎麼可能不滅亡?
以上是我個人的觀點,不喜勿噴。
-
8 # 經典守望者
首先,宋代時期並沒有綜合國力的概念,這是一個純粹的現代概念,而且軍事實力是計入到當今的綜合國力評價體系之中的。
北宋最大的問題在於其缺乏良好的文武官員秩序結構,唐朝信任武將,授予武將以重權,最終導致了安史之亂和藩鎮割據。以至於宋朝就開始猜忌武將,武將的地位很低,而且以文官充當武職,不倫不類。這樣的文武結構不平衡最終造成整體的防禦能力下降。在宋代末年,宋金聯合抗遼,但是卻最終引狼入室就是因為當時的武將上層遇了太多的文職奸臣滲透。才最終導致山河破碎。
其次,北宋失去了漢唐時期的養馬場,西夏和遼金基本上瓜分了傳統上最優質的養馬場,這就導致北宋的騎兵水平一落千丈。面對強大的遼金騎兵,要麼是堅城火炮,要麼是同等數量的騎兵才可以相對抗。因而,北宋處處落於下風,被女真所敗。
第三,女真在完顏阿骨打之後,實現了一次兄終弟及的繼承,本來應該是內亂重重,政權不穩的時刻。但金太宗完顏吳乞買卻很順利地實現了家族和國家內部的穩定,並且可以齊心協力地南向攻宋。而北宋自哲宗以後,皇權不穩,弊病叢生,內部出現了多重的矛盾爭鬥。所以人心向背也是一個決定因素。
-
9 # 沒事閒拉呱
題主好!
我認為:綜合國力不僅有用,而且非常重要。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什麼是綜合國力:
綜合國力(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是衡量一個國家基本國情和基本資源最重要的指標。
綜合國力的強弱主要體現在以下七個方面:
政治力:政治決策、動員和組織能力、反應能力;經濟力:國民生產總值、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經濟構成和經濟發展前景;科技力:科技研究、應用和發展水平,科技人員的狀況;國防力:軍隊的數量和質量、武器裝備、戰術技術;文教力:文化的發展水平、教育水平和受教育者的素質;外交力:在國際上的地位、作用、影響、外交上的能力;資源力:人口的數量和質量、地理位置、氣候、資源。一、北宋的綜合國力下面我們就對比一下北宋和金國的綜合國力:
北宋起源於五代之末後周,公元960年,後周諸將發動陳橋兵變,趙匡胤黃袍加身,周世宗柴宗訓被逼退位,宋朝建立。
1.政治:
宋朝的政治體制基本沿襲前朝。但是中央設宰執、樞密使、三司三權互相制衡。宰執為正副宰相,負責行政職能。樞密院掌軍事大權。設鹽鐵、戶部、度支三司,主管財政大權。這樣,削弱了相權,加強了皇權。
又在御史臺之外增設諫院和置諫官等監察機構,負責彈劾等事宜。又向地方上直接委任通判,起到分解地方官員權力和監督作用。宋朝的皇帝可以說是大權總攬。雖然解決了地方藩鎮,加強了中央集權,卻也種下了"積貧積弱"的禍根。
2.經濟:
公元1000年 (鹹平三年)GDP為265.5億美元 ,佔據世界比重的22.7% ,人均GDP世界第一。十萬戶以上的城市從唐朝的十多個增加到四十多個。東京汴梁人口不下百萬。“清明上河圖”就可窺見一斑。海外貿易非常繁榮,每年的市舶收入就達六十三萬貫。
3.科技:
宋朝的科技成在中國封建王朝歷史的達到頂峰,中國的四大發明,其中火藥、指南針、印刷術三個出現在宋朝。武器革新方面也突飛猛進的發展。
4.國防:
宋朝建立之初,為了避免中晚唐藩鎮割據和宦官專權的亂象,設立中央禁軍,將各地精兵收歸京城禁軍管轄,不設禁軍統帥,設殿前司與侍衛馬軍司、侍衛步軍司"三衙"共領。但是軍隊的調遣和移防等事則聽命於樞密院。還實行"更戍法",使得"兵無常帥,帥無常師"。所以軍隊戰鬥力極弱。
宋朝的兵力部署可謂"強幹弱枝"、"守內虛外"。禁軍有一半駐防在京師及其附近,主要是為了鎮壓人民。邊境上只屯駐較少量的禁軍,對外採取被動防守的方針。也是滅亡的主要原因。
宋太宗曾這樣說:"國家若無外憂,必有內患。外憂不過邊事,皆可預防;惟奸邪無狀,若為內患,深可懼也。帝王用心,常須謹此。 "
5.文教:
北宋是中國歷史上文化最昌盛、藝術最繁榮的朝代。名人輩出,登峰造極。
陳寅恪先生所言:"華夏民族的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
6.外交:
北宋對外關係發展很大,在東亞地區同北韓和日本關係交流密切,東南地區同越南和印尼也加強了聯絡。同時還影響到了西亞、南亞、波斯灣和阿拉伯半島,甚至到達非洲的索馬利亞。
7.資源:
人口從公元980年 (太平興國五年)的3710萬增至公元1124年 (宣和六年)的12600萬。地理位置優越,只是燕雲十六州的丟失,失去了北方屏障,丟失了戰馬飼養區,鹽、鐵、茶、絲綢、瓷器等經濟資源極其繁榮。
二、金國的綜合國力女真人的第一代祖先源起於黑水靺鞨。原為遼朝臣屬,首領金太祖完顏阿骨打在統一女真諸部後,公元1115年在會寧府(今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阿城區)建都立國,國號大金。並於公元1125年滅遼朝。
1.政治:
金朝初期奉行兩套體制,但自熙宗改制以後,全盤採用女真制。政治體制的一元化,是金朝強大的一個重要原因。
2.經濟:
經濟主要源於漢區,陶瓷業與鍊鐵業發達,對外貿易的榷場還掌控著西夏的經濟命脈。
3.科技
金朝的科學技術也有一定的發展。醫學方面、農業技術、數學方面、天文歷算方面、建築方面都有一定的成就。
4.國防
金朝軍隊採用結合社會與軍事制度的猛安謀剋制度,也就是百夫千夫長的制度。所有成年男子都是戰士,平時從事生產,戰爭時參加戰鬥,兵器、糧食自給自足。約一千戶為猛安、約一百戶為謀克,謀克相當於百夫長,猛安相當於千夫長。萬戶府下轄諸猛安,猛安下轄謀克,謀克之下還有五十、十、伍等組織。兵員配置大多是一正一副,戰時副軍可以遞補正軍。兵為世襲制。
鐵騎兵與火器精銳相結合,在當時可謂天下無敵。
5.文教
初期具有剽悍勇猛的崇武精神,後來逐漸漢化。在中國文化藝術發展史中起著“上掩遼而下軼元”的作用。
6.外交
外交上比較強勢,對周圍國家彰顯壓倒式的霸主地位。
7.資源:
人口從初立國的幾萬人發展到到公元1207年(金章宗泰和七年)全國有5600萬人。地理位置偏北方,南侵極具優勢,遊牧資源豐富。
結束語我們透過對比,北宋經濟、科技、文化、外交、資源比較繁榮,但政治力、國防力較弱,綜合國力不能評價為強大。金國經濟、科技、文化、外交、資源遜於北宋,但是,政治力、國防力遠遠強大於北宋。綜合國力不能評價為弱小。
因此,北宋綜合國力不一定強於金國,綜合國力非常有用。
-
10 # 微山秋水
談到打仗,綜合國力肯定有用,但不起決定作用。
你是大象,別人是釘,搞不好你會受傷。
北宋論經濟、論技術、論人口、論文化程度等等吧,資料上絕對碾壓小小的女真。
但打仗就是打仗,不是誇富會、也不是詩詞大賽,你不做好戰鬥準備,就得吃敗仗。
女真人把軍事鬥爭的準備做到了極致。
女真的裝備:招募各種工匠打造精良的兵器,特別是重甲,相當於二戰時的坦克車。
女真的訓練:馬術精湛、射技高超,能耐苦戰。
女真的思想工作:不怕苦、不怕死、不怕疼、敢對砍。光榮!
女真的戰術:機動靈活,能打能跑。
再看大宋這邊就歇菜了,朝廷重文輕武,武將吃不開。
武官跑斷腿,不如文官一張嘴。
軍事裝備不搞研發,標配是大刀長矛和弓箭;
訓練花錢少訓練,以省錢為中心。
兵無鬥志,混日子,戰時就比誰逃跑的快。
一干仗差距就出來了,北宋軍隊就是花架子,據說17名金兵能把2000名列隊的北宋兵打的滿地找牙。
當然,北宋軍隊也不全是廢物,像岳飛這種會帶兵的將領,戰法得當,士氣也高,和女真對砍起來,也是不落下風的。
-
11 # 草竹道人
我認為,在沒有形成“經濟全球一體化”的古代,是無法衡量“綜合國力”的。而對於北宋來說,論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的勢力,確實舉世矚目,而對於“威懾一方”的軍事實力,可以說與北方的女真金國,相差甚遠。
如果論北宋所謂的“綜合國力”,我個人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考量:
一、北宋的對外經貿影響力
前面說了,論“綜合國力”,是一個基於現代“經濟全球化”的概念,那麼放在北宋時期,北宋是以“農耕經濟”為主導的對外經貿,從區域貿易來說,北宋生產的“過剩”商品,未必會滿足金國所需,他們彼此的經濟依存關係是“脆弱”的。
二、北宋的區域軍備影響力
從史料和文獻的記載中可以見到,從北宋的宋仁宗趙禎開始,就“大肆”發展對外“求和”的態勢,以金銀絹布來換取邊境的和平,雖然對於此事處於經濟蓬勃發展“上升期”的宋朝來說,“求和金”不過是杯水車薪,但是卻奠定了北宋軍隊腐化和惰性的基礎,其區域的軍備影響力也被極大的削弱,同時養成了北方的金國“得寸進尺”“貪得無厭”的主戰情緒。
三、北宋的文化制度影響力
北宋是崇尚“文人治軍”的朝代,許多掌握兵權的高階軍事將領都是“文人”,而包括皇帝在內的朝中大臣,也大多是文官,如此“重文輕武”的文化制度,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社會文化的發展,影響了東亞、東南亞甚至中東等地,但是卻並未將“文化制度”進行有效的向外輸出,對於北方的女真金國來說,文化制度和意識形態仍與北宋有較大的衝突。
所以,透過前面的分析,在我們現代人看來的“綜合國力”三要素:經貿、軍備、文化的影響力,對於北宋來說,都是不存在或者不充分的。
-
12 # 當代曹植
整個宋朝,在趙匡胤"杯酒釋兵權"後就開啟了其悲哀的命運!重文輕武!在其東北,沒有拿下燕雲十六州,在其西北,河西走廊,安西都護府都沒有搞定!漢唐盛世,主要在戰略上搞定這些地方,把自己的國防建立在周邊別國的境內,相當於在別國境內打了個楔子,這樣,就算有戰爭,也是先在別國國內開啟!
北宋經濟實力比較富裕,社會發展較穩定。因統治者重文輕武,沒有很傑出的將領,再加上沒有燕雲十六州的屏障,所以在軍事方面不如女真。
想想這次疫情中的瑞士吧。
首先,北宋綜合國力真的很強嗎?綜合國力都包括什麼?軍事在裡面佔多大比例,經濟佔多大比例?
再者,經濟實力強就能代表軍事能力強?話語權高嗎?
瑞士的發展夠好的了吧?經濟水平,國家制度被多少人誇上天?但在這次疫情中麼?
口罩被德國截了,手套被德國截了,消毒水被義大利截了。
除了抱怨一下,瑞士能怎麼辦?要回來了嗎?
今天的瑞士身上多少有些北宋的影子。趙匡胤但凡活得舊一些,也許會有不同的北宋。
北宋經過100多年的發展,綜合國力達到了古代王朝難以企及的高度,但和其他古代王朝一樣面臨著大量的社會矛盾:統治思維僵化,官員腐化,土地兼併成風,農民起義等。導致整個王朝失去銳氣,看起強大富庶但就像一個即將吹爆的氣球。
再者,從統治伊始就採取強幹弱枝的軍事戰略,這樣很好的避免了出現五代十國那樣的亂像,但直接導致了軍隊戰鬥力的迅速衰敗,兵不知將,將不識兵。
還有,北宋丟失了馬場,沒有可供軍用的馬匹,作為古代戰爭中的至上裝備,北宋沒能擁有。這也直接導致了在與金的戰爭中只能處於守勢。
反觀金,擁有馬匹和戰鬥經驗極其豐富計程車兵和統帥(剛剛滅遼),同時又能在與宋的戰爭中得到很好的補充(金銀,女人,糧草)。
實際的戰爭態勢是以金之馬刀割開了泥麵塑像。戰爭從開始到結束打成了閃電戰而沒能成為持久戰,這樣的後果是北宋沒能發揮自己綜合國力強大的優勢。
綜上,北宋經濟、科技、文化、外交、資源比較繁榮,但政治力、國防力較弱,綜合國力不能評價為強大。金國經濟、科技、文化、外交、資源遜於北宋,但是,政治力、國防力遠遠強大於北宋。綜合國力不能評價為弱小。
因此,北宋綜合國力不一定強於金國,綜合國力非常有用。
-
13 # 愛看愛思考
經濟第一,不等於是就綜合國力第一!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美國的經濟實力就已經是世界第一了,但是一直持續到二戰結束以後,美國才成為了世界上首屈一指強國。就更加不用去討論千八百年以前的宋朝了,那時還沒有現代化的金融和工業化的生產效率呢!
-
14 # 孔夫劍
綜合國力和戰爭期間能實際動員並有效應用的國力是兩回事,所以綜合國力必須和高效的政治體制相結合才有用。因為地理位置和經濟發展的原因,可以肯定的是,任何一個統一的中原王朝,都不可能在綜合國力上被北方遊牧民族超過。中原王朝之所以在和遊牧民族的戰爭中常處於劣勢,主要是政治體制的原因,這一點在宋朝體現得尤為突出。
宋初太祖趁北周孤兒寡母控制不了朝政,奪取政權,心中有所不安;太宗陰謀害死太祖奪取皇位,心裡更是陰暗。這兩代皇帝決定了北宋重文輕武的國家政策,太祖尚算英明,雖忌憚武將至少還能做到用人不疑。不會因為個人原因危害國家防禦,所以北部邊將還能長期駐守邊境,自主權也很大。太宗時期開始,為平息心裡的不安,不惜犧牲國家軍事實力,一意打擊武將。為了控制前線武將,親自制定陣圖(排兵佈陣圖),要求前線將領不管戰場形勢如何,必須按陣圖打仗。宋朝皇帝除了太祖外沒有一個軍事才能出色的,太宗之後的皇帝更是連戰場都沒上過,偏偏喜歡製作陣圖控制前線將領的毛病遺傳了下來。按皇帝要求打,打輸了沒事;不按皇帝的要求打,打贏了也要受處分。這樣打仗怎麼能不輸?
武將之外,宋朝對文臣也是多加防範。地方除正常的長官外,又設通判和地方長官互相制約。中央設樞密使把宰相的軍事權徹底分割出來,設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財政權,再設參知政事分割宰相行政權。實行職、官分離,即所任的官職沒有這一官職的職權,只是用來作為區分俸祿等級,實際的職權靠臨時差遣。舉個例子:某人是吏部尚書,但只享受吏部尚書的俸祿,不能管吏部的事。那吏部的事誰來做呢?皇帝把吏部的職權臨時差遣給其他官員,由其他官員負責。如此架床疊屋、混亂不堪的官僚制度怎麼可能會有行政效率!
此外,最為最高統治者的皇帝的態度也十分重要,可是北宋除了英宗、神宗還想勵精圖治外,其他的基本都是戰和不定、一意偷生。南宋除孝宗外,其他皇帝更是沒話說。
在這種情況下,國力再強也不可能打贏。
-
15 # 伯爵1857
唐朝宋朝引領了封建經濟文化的頂峰,特別是從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立國之初,後周的軍事力量都保持了強悍的戰鬥力,若不是周世宗柴榮的英年早逝,在他帶領下很有可能收復北方失地!歷史不容假設,趙匡胤為了防止各地武官勢力做大威脅其中央集權統治採取了文官牽制武官,而且經常採用官與兵相互調動制度,造成的兵不識將將不識兵,有效防止了內亂,但是也造成了軍隊國防戰鬥力低下!因宋朝喜歡與鄰國開設邊貿能創造大量經濟收入,給國庫增加收入。僅從經濟學上說,北宋王朝統治者很有商業頭腦:北方遊牧民族能騎善射,但是所處的地域均為苦寒之地,氣候環境極端惡劣,而中原到南方大片溫暖地帶非常適合農耕文明發展和工商業手工業發展,創造出豐富多樣商品與北方金和遼國貿易賺了很多錢,一味求和賠付大量絲綢茶葉陶器給北方民族,最終又賺回來了,這樣求和儘可能避免戰爭,又能創收外匯,比起訓練官兵的巨大國防開支要划算得多。還有一件值得提的是,後晉的大漢奸石敬瑭把幽雲十六州放棄給了遼國,西夏又佔據了大西北,宋朝又喪失了養馬場,靠步兵與北方金,遼,和西夏騎兵交戰也明顯處於劣勢了。趙光義後的宋朝皇帝都缺乏了開拓精神,偏安一隅,也是導致其敗給北方遊牧民族的原因。如果宋朝皇帝都能像唐朝皇帝那樣崇文尚武,富有開拓進取精神,落後的遊牧民族無法戰勝農耕文明的!
-
16 # 使用者4370251126386
綜合國力強大,就象在叢林裡,一頭食草動物長肥了。各種食肉動物都在伺機捕而食之!翻開歷史來看,不只是北宋王朝的滅亡,任何一個朝代的滅亡都有幾個共同點,就是重文輕武、重商輕農,只講金錢、唯利是圖、大興土木、大講吃喝玩樂、奸臣當道、戲子整天聲歌燕舞、貪汙腐敗成風。這樣的朝代不亡就奇怪了!
-
17 # 電視劇裡看歷史
輸了戰爭,當然是和軍事力量不足有關。
北宋是中國歷史很特殊的一個政權。論富裕,北宋是中國歷史上經濟最發達的朝代,其在幅員遠不如漢唐的條件下人口達到數千萬,足以說明當時社會生產力的發達。
但是論軍力,北宋確實積平積弱。對外戰爭中北宋多次失利,不要說強大的契丹和女真,就是党項族,宋人也是勝負各半,完全沒有把大一統王朝的威風。一句話來形容當時的國際局勢,北宋在餓狼環飼中就像一隻沒有牙齒的老虎,一隻肥嫩可口的綿羊,看著挺大個的,其實十分危險。
那麼北宋的軍力為何如此低下呢?兩個原因。一個是將軍地位地下,宋朝是以文制武,武將沒有地位,就好像一隻綿羊領著一群獅子打仗一樣。再一個是北宋缺少騎兵,失去幽雲十六州等於失去了天然的養馬地,結果搞得宋朝不得已搞個以步制騎,在冷兵器時代,步兵根本不是騎兵對手。當然這也不是北宋的錯,幽雲十六州是石敬瑭送出去的。
-
18 # 歷史飛凡觀
宋朝時期經濟文化等領域發展非常迅速,據說當時的GDP達到了世界第一,就是每年把給遼國和西夏的歲幣扣掉之後,然後再與他們做生意又能賺回來,錢財只不過是從左手回到了右手。
但是這些只是對文明國度有用,對當時還有點未開化的女真人是沒太大作用的,金太祖完顏阿骨打受過宋人恩惠,所以一直對宋國比較有好感,終其一生未曾攻打宋國,而繼位的金太宗完顏吳乞買則對宋朝沒什麼好感,他對前去金國送賀禮的宋朝大臣說:“我喜歡什麼東西不用你送,等到我們打過去東西自然都是我們的。”
後來女真人的東西兩路大軍紛紛南下,最後在靖康二年攻破開封城,俘虜了宋徽宗和欽宗及大量宗室大臣,被俘隨行北上的女子財富無數,史稱“靖康之恥”。
其實當時女真人全族也不過數萬人,就算加上投降的渤海人和契丹人也不過幾十萬人,與宋朝的人口基數比起來簡直是小巫見大巫,但是宋朝人心不齊,女真人兵臨城下了,宋朝的文官們還在互相爭鬥,然後還派人把武將要偷襲金人軍營的訊息給透露了,簡直就是漢人之恥。
正如岳飛所說,除非“文官不愛財,武將不怕死”,宋朝才可能有救,要不然以宋朝的軍事糜爛程度,是個遊牧民族南下就能攻下開封城,當時的女真軍隊真的不是特別的強,至少後來的岳飛的背嵬軍能與他們打個平手,但是當時宋朝和遼國的軍隊都太爛了,遼國比宋朝還能稍微強那麼一點,宋朝則是誰也打不過。
所謂的綜合國力,就像學生的考試成績似的,平均分最高的學生未必是某項單科最好的學生,而恰好金國這名學生所擅長的就是廝殺,所以宋國學生捱揍也是意料之中了。
-
19 # 醉美木瀆
北宋的經濟實力自然是遠遠強於女真的,只是經濟實力並不代表綜合國力,北宋敗於女真正顯示出了北宋政府軍事實力的不足,再加上北宋朝廷的腐敗,面對新興的女真政權,節節敗退,錯失良機,最後只能偏安東南一隅。
所謂的綜合國力是衡量一個國家基本國情和基本資源最重要的指標, 也是衡量一個國家的經濟、政治、軍事、文化、科技、教育、人力資源等實力的綜合性指標。綜合國力涵蓋的指標非常寬泛,在分析具體國家之間的綜合國力比較時,要逐項分析其各項領域的指標,抽象說某國綜合國力強於另一國是沒有多少實際意義的。對於北宋和女真,我們可以確定的是,北宋的經濟實力是遠強於女真的,草創的女真政權經濟非常拮据的,據史料記載,完顏阿骨打繼位的時候就是在大帳中間擺了張椅子,然後大家向他朝拜,場面和中原王朝皇帝登基相比極度寒酸。完顏阿骨打帶著群臣打獵,一起到河裡洗澡,君臣之間互相擦背,把投靠過來的漢人官僚驚掉了下巴。
因為經濟拮据,金朝第二位皇帝金太宗完顏晟,還曾經因為喝酒被大臣打過屁股。金朝地處荒涼的北方地帶,建立之初,資源有限,堪稱“一窮二白”。為防止奢靡之風,金太祖完顏阿骨打早就立下規定,除非是打仗,任何人不允許動用國庫。否則,一律打20大棍。
一天,完顏晟酒癮發作了,偷偷開啟國庫,取了一點錢,買酒買肉,好好地享受了一番。沒想到,很快就被清點國庫的丞相發現了。丞相報告給權臣完顏宗翰,完顏宗翰是滅遼、滅北宋的主要將領。他聽說後,立馬帶著一幫大臣找到完顏晟。
於是,歷史上罕見的一幕發生了。完顏宗翰等一幫大臣連扶帶架,將完顏晟“請”下龍椅,摁在地上打了20大棍。當然,並不是狠狠地打,而是象徵性地拍拍屁股。
其實當時,金朝已經滅了遼國和北宋,得到了大量的戰利品,自然不會缺少皇帝的一頓酒錢,但是創業的艱辛,深深打在了君臣的記憶中,所以才會小題大做,因為一頓酒錢就打了皇帝的屁股。
與金朝相比,北宋的經濟要好得多,可以說是不在一個層面上,但是北宋經濟發展的極不均衡,經濟結構極不均衡,可以說是,“富者田連阡陌,窮者無立錐之地”。宋代出現了很多擁有鉅額財富的大商人。早在宋真宋時期,宰相王旦就說過,汴京(開封)城裡的商人中,家產超過十萬貫的比比皆是(成語“萬貫家財”的由來),超過百萬貫的也不少見。到了宋徽宗時期,富商就像雪球一樣越滾越大。由於官商不分或官商勾結,擁有鉅額財富的“大官人”也在同步增長。生活在社會底層的老百姓,受到層層盤剝,自是窮的更窮,兩極分化極為嚴重。北宋未年,朝廷又發行大銅錢和劣質夾錫錢,並規定大銅錢當十文使用,夾錫錢當兩文使用,致使原先通用的鐵錢大幅貶值,甚至使得二十文鐵錢才能換得一文銅錢,這種人為製造的“通貨膨脹”,對於社會底層的老百姓,更是一種掠奪。
宋徽宗時期的上層腐敗也很突出。所謂“上層”,首先是宋徽宗。史稱其:
“機巧多技,大興土木,窮極淫樂,天變民怨”對於政局乃至社會的穩定,經濟的發展狀況當然非常重要,由於經濟的崩潰導致政權崩潰,社會無序的例子也不在少數。但是以為只要把經濟搞上去了,一切社會矛盾就會都跟著緩和化解,恐怕也有極大的片面性。由於長期腐敗而形成的官商勾結,己經破壞了宋朝的社會經濟結構,北宋王朝的大廈己成將傾之勢,就是神仙也無力迴天了。因此,北宋為什麼會在金兵的攻擊之下,頃刻之間土崩瓦解,使之蒙受了歷史上有名的“靖康之恥”,也就不難理解了。這一點,是今世,也是後世之殷鑑。
金朝雖然兵員數量少,但都是精兵強將,與之相比,北宋雖然號稱禁軍就有近百萬,但是將領吃空餉的現象非常嚴重,軍隊缺額嚴重,缺少訓練,遇到強悍的金軍往往一觸而潰。據錢穆《國史大綱》說,宋朝開國之初,禁軍只有二十萬左右,此後則愈增愈多,至北宋中葉,禁兵增至八十餘萬人。《續資治通鑑·宋仁宗慶曆八年》也有“向因夏人阻命,諸路增置禁軍約四十二萬餘人,通三朝舊兵且八九十萬人,其鄉軍義勇、州郡廂軍、諸軍小分剩員等不在此數。”的記載。
但是到了北宋末年,禁軍的腐敗已經十分嚴重,禁軍數量看似龐大,然而各級將領吃空餉情況十分嚴重,兵力數字存在巨大水分。北宋末年,面對金兵的進攻,京師三衙所統率的實際兵力,其實僅僅只有三萬人,其餘的全部是空額,這也是抵禦金兵時,朝廷需要大量募兵的原因所在。
不僅禁軍數量水分大,禁軍的戰鬥力也隨著兵員素質的下降而降低。這源自於軍隊的不斷擴充,除了繼續從廂軍和鄉兵中挑選之外,禁軍還從民間募集了大量士兵。朝廷甚至在災荒時期,募集大量流民充入禁軍,這雖然避免了因流民引起的動盪,但卻造成了軍隊素質的嚴重下降。正是由於兵源素質的參差不齊,再加上訓練鬆懈、管理混亂,北宋末年的軍隊規模雖然相較於北宋初期有了大幅度提升,但戰鬥力卻不升反降。
與之相比,金軍雖然數量少,但是戰鬥力極其強悍,史載,金軍騎兵身披三層重甲,在馬上還能運轉如飛。當時號稱“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敵”。金國軍隊在鼎盛時期,擁有40多萬匹戰馬。在金國軍隊中,擁有兩支非常強悍的騎兵部隊,分別是鐵浮屠和柺子馬。鐵浮屠是類似於西夏鐵鷂子的重騎兵部隊,負責正面衝突。柺子馬屬於輕騎兵,負責從兩翼包抄迂迴。由於主要以步兵為主,宋朝與金國作戰的過程中屢戰屢敗。只能依靠江淮地區的水網,才能與金國軍隊周旋。
-
20 # 浮華的滄桑
首先,大宋的軍事力量弱嗎?其實,據史料記載,在對外征戰上,宋朝常常是以勝居多。在歷史上,大宋軍隊以弱勢兵力穩居勝算,擊敗了南方諸國;再說宋朝與遼二十五年的戰爭,與西夏的征戰,以及宋同後起的金朝、蒙古等之間的戰爭,都取得了一定的勝利,可謂是以少勝多戰役居多,奮力抵抗了外族的侵入。自此可以看出大宋在軍事實力上是不輸外族的。
其次,大宋重文輕武嗎?宋朝在軍事上的花費數額是十分巨大的,不管是在兵器的研發製造,還是各個士兵種類之間的協同作戰上,都花費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同時還不斷引入社會上的有識之士。
可以說,大宋朝並非是輕武,因為重視,所以其採取的是抑制武將權力的措施。其實,明朝統治者才去的措施,是歷史的必然趨勢,即便是現在,世界各國依舊如此。因而,大宋朝並非“重文輕武”。
最後,大宋真的是“強幹弱枝”?據史料記載,在中國歷史上,自北朝開始以來,“強幹弱枝”這一政策就持續不斷的在強化,在唐朝初期,其士兵力量的分佈就是最強有力的證明。如果唐朝一直實施此策略,那麼就不會有安史之亂的出現。強幹弱枝是歷史必然,是每一代王朝屹立不倒的法寶,如果不遵循此規則,那麼國家滅亡是必然的。
北宋的滅亡竟是有最有力的的詮釋,宋朝末期王安石進行變法運動之後,國家將絕大部分強兵猛將派遣到大西北的戰爭中,致使外強中乾,金國軍隊才得以長驅直入北宋腹地東京,致使國家滅亡。
在大宋時期,可謂是百花齊放,百鳥爭鳴,新起的宋明理學、進一步崛起的儒學,都得到長足發展;科學技術也是迅猛進步;政治局面一片明朗,所謂的宦官專權、軍閥割據、兵變、民亂是整個封建社會時期出現較少的時期。歐美國家及日本的史學專家一直認為,大宋是中國封建社會屈指可數的發展繁榮昌盛的歷史朝代之一,堪稱中國歷史上綜合國力最強的朝代。在人們對一事物不是很瞭解的時候,認識總是片面的、不客觀的。對大宋王朝的認識一是如此,當我們真正去了解的時候,就會發現,千年來,世人對宋朝的曲解有多深!
回覆列表
北宋,是中國歷史上很神奇的朝代。北宋當時的經濟實力世界第一,巔峰時期,經濟總量佔世界經濟總量的60%,最繁華的城市開封,人口就達100萬之多,而當時國外的最大城市倫敦也不過是10萬人口,相差10倍。北宋的農業、手工業、商業都相當發達,全部都排在世界第一位。北宋是當時毋庸置疑的超級大國,一種無敵的存在。北宋時期的常規軍隊100萬,還不算禁軍、各地方武裝。軍費每年5千萬貫,相當於現在百億人民幣。然而如此強大的北宋,怎麼會敗給還是半奴隸半封建的金國呢?
探究其中原因,主要四個方面。
一、士兵懶怠北宋實行“募兵制”。這也是中國歷史至今,唯一一個實行“募兵制”的朝代。其他時期都是“役兵制”--當兵是一種義務,為國出力,保衛邊疆是一種榮耀。而“募兵制”則把當兵當成一種職業。有上下班,有工資,士兵也只是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得過且過。沒有國家榮譽感,沒有民族責任感。從內心深處,是沒有不怕犧牲、視死如歸的大無畏精神的。這樣計程車兵,在遇到戰爭時,多有畏懼,不敢上前,貪圖安逸,很難形成有效的戰鬥力。“狹路相逢勇者勝”,北宋士兵還沒交戰,就心生畏懼,自己先慫了,想贏都難。
二、指揮失當宋徽宗時期,童貫是西路軍統帥。主要堅守西夏及遼國的邊境,注意這兩國的軍隊動向。一次,童貫出使遼國。看到遼國當時官員腐敗,士氣衰退。百姓生活也很困苦。回到大宋後,給宋徽宗上表,建議聯合金國,滅掉遼國。宋徽宗竟然同意了。這個建議,傻子都知道不可行。看似戰術上佔了便宜,實則戰略上吃了大虧。與當時相對軍力強盛的金國聯合滅掉遼國,金國沒了制衡,調過頭就滅了北宋。三國時,蜀國一直“聯吳抗曹”,讓三足鼎立局面一直維持。直到劉備為報私仇,攻打吳國,孫劉聯盟破裂,最後蜀、吳被北方的魏/晉挨個點名收拾。軍隊指揮鼠目寸光,又自以為是。讓整個北宋軍隊對外戰爭中,頻頻犯錯,難有建樹。成了軟柿子。連弱小的西夏都有意無意的來撩撥下,軍隊指揮也是縮頭,一味示弱,不敢抗爭。一將無能,累死三軍。童貫一個宮中伺候、端茶倒水的宦官,上陣指揮,焉能不敗。
三、管理失責當時的軍隊管理者是臭名昭著的高俅。高俅其人,在《水滸傳》中多有描述,可是沒冤枉他。因踢了一腳好球,而被提拔擢升,直到太尉。高俅徵兵,要求士兵有一項手藝。或會打鐵,或會彈唱等等。為的是給他掙錢。哪裡有場合,需要說唱的演員,高俅就派軍隊的人去參加。哪裡有需要做飯的,高俅就派軍隊的人去幫忙。或者搞一些花架子,取悅皇帝,玩一個熱鬧。這樣計程車兵,不參加軍事訓練,反而參與到社會的一些買賣中。導致上戰場時,一些士兵都不會騎馬。更何談戰鬥力,花瓶型軍隊,一碰就碎。上行下效,軍隊不搞訓練,不搞演習,反而搞副業,拼才藝,這樣的軍隊怎麼上陣啊。不是軍隊,更像是演出隊。
四、統治無能宋徽宗,一位傑出的藝術家。於君主之事,卻是一竅不通。任用人才,全憑喜好。高俅,就是球踢的好,才會被他看好,提拔到太尉。他對於國事從不上心,一心都撲在書法、花鳥上面。瘦金體、花鳥畫都是一絕,
做皇帝卻是一塌糊塗。整個朝政被蔡京、高俅、童貫、楊戩四大奸臣把持。當然,滅國這件事也不能把責任全部都推到宋徽宗身上。北宋開國皇帝趙匡胤搞了“杯酒釋兵權”,解了武將的職,把軍隊交給文官來管理。專業不對口,軍隊沒作用,這個弊端在之後的平庸昏聵君主下,越來越大,到不可控制。出現“北宋無將”的尷尬境地。
北宋的滅亡,究其根本就是各個階層不能各司其職。不論是皇帝、將軍甚至士兵,都只是想著自己的私慾。忘記了本身的職責,忘記了國家的榮辱。出現這樣的各個階層,即便國力再強盛,強盛到不可比擬,依然會被打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