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河南農村創業
-
2 # 有夢去追便好
一,首先要了解水草的性質,既然我們養殖小龍蝦,那麼我們要對和龍蝦田有關的知識都要有所瞭解,水草大致分為兩大類草,一種是低溫草,一種是高溫草,像冬季應當種植低溫草,低溫草比如,伊樂草,麥黃草,小青草等,而低溫草應該在10月份左右種植,讓水草有個落泥生長期,這樣在冬季寒冷時期就能生長起來。
冬季蝦田生長出來的草可以進化水質,重點也可以保護小龍蝦,可以讓小龍蝦躲在草裡度過冬季的寒冷。
二,如果前期沒有及時種植低溫草的話,也不要急,我們現在可以先用稻草捆臨時過度一下,把稻草捆扔在龍蝦田也能起到臨時效果,然後我們這個時刻可以種植麥黃草或者是輪葉黑藻,等開年時期它們也能生長出來。
龍蝦需要草,一定要提前去種植,在高溫到來前期,我們種植耐高溫的草,在低溫到來前,我們種植低溫草就可以,提醒一點,低溫草基本沒啥需要管理的,高溫草一定要控制,溫度越高生長越快,草如果佔到水面的的4分之3,一定要拉一部分,免得造成蝦田缺氧死亡現象
-
3 # 竹籤竹製品
在小龍蝦養殖池塘中栽植的水草主要有沉水植物、浮水植物、挺水植物三類,一般以栽植沉水植物和浮水植物為主,以挺水植物為輔。
1.沉水植物的主要品種有:伊樂藻、苦草、菹草、馬萊眼子菜、金魚藻等
2.浮水植物的主要品種有:水花生、水葫蘆、水浮蓮、浮萍等
3.挺水植物的主要品種有:蘆葦、茭白、慈姑、香蒲等。
而冬季龍蝦田裡面的種哪種水草比較好呢:除了移栽的伊樂藻之外還有野生的水荇草和水花生,空心菜、苦草等等,廣義上海包括稻茬和稻草以及樹葉之類的水生植物。按照生長週期可以分為木質化的水生植物以及正常生長的水草。冬季低溫天氣下,最適合生長存活的水草毫無疑問是水花生以及伊樂藻,當然還有已經開始枯萎老化的水荇草。其他水草基本上都已經在稻蝦田裡面腐爛分解了。
這些水草和雜草對於冬季小龍蝦來說有好處也有壞處,對於養殖戶來說就要因勢利導,保證水草的作用同時預防減少水草過多腐爛的危害。下面說下幾種水草特性
一、伊樂藻的特性
1.伊樂藻的優點:
伊樂藻原產美洲,是一種優質、速生、高產的沉水植物,具有鮮、嫩、脆的特點,是龍蝦優良的天然餌料。伊樂藻的優點是發芽早、長勢快,它的葉片較小,不耐高溫,只要水面無冰即可栽培,水溫5℃以上即可萌發,10℃即開始生長,15℃時生長速度快,當水溫大30℃以上時,生長明顯減弱,藻葉發黃,部分植株頂端會發生枯萎。
在寒冷的冬季能以營養體越冬,在早期其他水草還沒有長起來的時候,只有它能夠為龍蝦生長、棲息、脫殼和避敵提供理想場所。伊樂藻植株鮮嫩,葉片柔軟,適口性好,其營養價值明顯高於苦草、輪葉黑藻,是龍蝦喜食的優質飼料,非常適應龍蝦的生長。伊樂藻在長江流域通常以4-5月和10-11月生物量達最高。
2.伊樂藻的缺點
伊樂藻的缺點是不耐高溫,而且生長旺盛。當水溫達到30℃時,基本停止生長,也容易臭水,因此這種水草的覆蓋率應控制在20%以內,養殖戶可以把它作為過渡性水草進行種植。
二、苦草的特性
苦草又稱扁擔草、麵條草,是典型的沉水植物,高40~80釐米。地下根莖橫生。莖方形,被柔毛。葉紙質,卵形,對生,葉片長3~7釐米,寬2~4釐米,先端短尖,基部鈍鋸齒。苦草喜溫暖,耐隱蔽,對土壤要求不嚴,野生植株多生長在林下山坡、溪旁和溝邊。含較多的營養成分,具有很強的水質淨化能力,在中國廣泛分佈於河流、湖泊等水域,分佈區水深一般不超過2米,在透明度大,淤泥深厚,水流緩慢的水域,苦草生長良好。
3~4月,水溫升至15℃以上時,苦草的秋莖或種子開始萌芽生長。在水溫18~22℃是,經4~5天發芽,約15天出苗率可達98%以上。苦草在水底分佈蔓延的速度很快,通常1株苦草一年可形成1~3平方米的群叢。6~7月是苦草分櫱生長的旺盛期,9月底至10月初達到最大生物量,10月中旬以後分櫱逐漸停止,生長進入衰老期。
2.苦草的優缺點
苦草的優點是龍蝦喜食、耐高溫、不臭水;缺點是容易遭到破壞,特別是高溫期給龍蝦餵食改口的季節,如果不注意保護,破壞十分嚴重。有些以苦草為主的養殖水體,在高溫期不到一個星期苦草全部被龍蝦夾光,養殖戶撈草都來不及。如撈草不及時的水體,甚至出現水質惡化,有的水體發臭,出現“臭綠莎”,繼而引發龍蝦大量死亡。
-
4 # 小楊手機剪影
一、水質管理 1、施肥 養蝦池塘除投放小龍蝦苗種前施用基肥培肥水質外,還應根據水質的變化情況追施一定的肥料,以保證水中浮游動物的供應。追肥以腐熟的有機肥為主,少施化肥,特別是不能施碳酸氫銨。在施追肥時,要做到少施、勤施,每次施肥量不宜過多,以利於控制水質。一般每月施1次,每次每畝施肥量為100公斤左右,追肥的施用量應根據季節、天氣、溫度、水色等來調整。一般春、秋季因水溫低,有機物分解慢,施肥量可適當加大一些;在夏季等高溫季節,應減少施肥量。在天氣晴朗時可多施,陰雨天少施;雷雨天到來前的悶熱天氣不施。施肥時還要看水色,一般池水呈草綠色、茶褐色且無渾濁的水為好水,其透明度在30釐米以下時,不施肥,在30釐米以上時及時施肥,若水色呈黑褐色或水面積聚黃綠色水華,則應換水後再施肥。 2、調節水質 在小龍蝦養殖過程中,早春氣溫較低時可降低水位,保持水深30-60釐米,以使水溫較快回升。以後隨著氣溫的逐漸升高,可逐步加高水位。在夏季高溫季節,保持水深在1.5-2米。夏季氣溫高時如果水位過低,則會加快小龍蝦性腺發育,引起蝦的早熟,造成商品蝦個體偏小。一般在小龍蝦養殖期間,氣溫低時應每10-15天加註新水1次,夏季每7-10天加水1次,以保持水中溶解氧量在5毫克/升以上。 有條件的地方,要安裝增氧機,以便在夏季高溫期、陰雨天和天氣突變時能及時補充水中過低的溶解氧量。養蝦池塘要選擇空氣壓縮增氧機和噴淋式增氧機,其優點是不怕拍擊和攪動水體,避免對蝦的傷害。而葉輪式增氧機和水車式增氧機在同等功率下,要比噴淋式增氧機對水域旋流幅度大,容易損傷蝦,使用此種增氧機水深一定要保持在1.5米以上。 若白天天氣晴朗時發現小龍蝦大量爬出水面,則證明缺氧要及時加註新水。平時要經常觀察水質的變化,使水質長期保持在肥、活、嫩、爽的狀態。 肥:指水色濃度適當,有利於蝦類消化的浮游植物量較大。一般透明度在25-35釐米,水色呈茶褐色或草綠色。 活:指水色和透明度隨著Sunny強弱不同而不斷變化。這主要是池中浮游植物的優勢種群交替出現,充滿活力。漁民常說的“早清晚綠”、“早紅晚綠”、“半池紅半池綠”均是指這種變化。若池中出現黃色和綠色交錯在一起一縷縷如雲彩狀的水花,則是水中不易消化的藻類過多,是水質轉壞的表現,應及時換水。此外,池水的活不但要在每天的不同時間有不同變化,還要每10-15天有周期性變化,這就意味著有益的藻類種群處在不斷被利用和不斷增長的良性迴圈狀態中。 嫩:指水肥而不老。水老的徵象主要有2種,一種是水色發黃或呈黃褐色,另一種是水色發白。這些徵象的出現,是因為水體內魚蝦不易消化的藍藻大量孳生或藻類細胞老化死亡導致水質惡化形成的。 爽:指水質清爽,水色不太濃,透明度在25-35釐米。 二、投餵 小龍蝦在天然水體中,由於密度小,水生植物、底棲動物等餌料能滿足其生長要求,所以長勢較好。但在池塘等人工高密度精養的環境下,由於天然食物缺乏,就不得不人工投餵餌料來滿足小龍蝦生長髮育的需要。 1、餌料的種類 小龍蝦屬雜食性,除仔蝦和小型幼蝦只攝食枝角類、橈足類等浮游動物外,其他個體還攝食植物性和動物性餌料,如水草(水花生、浮萍、馬來眼子菜、苦草、菹草、輪葉黑藻、金魚藻、鳳眼蓮等)、陸生青草(鮮嫩的麥苗、禾苗、蘇丹草、黑麥草、苜蓿、青菜等)、果實類(麩皮、甘薯、大麥、玉米、稻穀、皮糠、豆渣、各種餅粕)、人工配合飼料、螺、蚌、小雜魚、小蝦、蚯蚓、蠅蛆以及各種動物的屍體、肉類食品加工廠的下腳料等。 在小龍蝦養殖生產中,應將動、植物性餌料合理搭配進行投餵,才能滿足小龍蝦生長的需要。同時,還可節約飼料,降低成本。在投餵的餌料中新增0.1%-0.15%的蝦蛻殼素,可以縮短小龍蝦的蛻殼週期、保證群體蛻殼的同步性以及提高小龍蝦產量。 2、投餵地點 給小龍蝦投餵餌料時,可在池塘岸邊設立食臺。一般可將葦蓆或塑膠編織袋固定在水面下,將餌料投入其中讓蝦攝食。也可不設食臺,而將餌料投放於岸邊水草處或水面處,讓蝦爬上岸邊攝食。要養成定點投餵的習慣,以方便小龍蝦攝食。 3、攝食方法 人工投餵餌料的次數和數量,應根據季節、蝦體大小、攝食習慣等確定、 一般對於投放的1-3釐米規格的小龍蝦,因其個體小,攝食時不選擇時間,可每天投餵2-3次,投餵時沿邊進行潑灑。同時,由於肥水可為其提供較多的餌料,人工投餵餌料的量不需大。如按放養模式投放幼蝦,則早期每畝投放魚糜、絞碎的螺蚌肉、豆漿等200-500克,或投餵專門的蝦類開口料100-200克。在春、秋季投餵約60天、夏季飼餵40-50天后,小龍蝦個體增大,可按大蝦的方式進行餵養。 對於規格在250只/千克以上的幼蝦,每天可投餵餌料2次,高溫生長旺季可投餵3次;在水溫低於13℃時,停止投餵。一般每15天每畝投放水草100-150千克,同時投餵小龍蝦喜食的動、植物性餌料,保持餌料蛋白質含量在25%左右。每天投餵量按池塘蝦總量的2%-6%掌握,同時根據季節、天氣、水質、蝦的生理狀況以及小龍蝦攝食情況進行增減。氣溫高時生長迅速,攝食旺盛,投餵量大;氣溫低時生長緩慢,攝食量減弱,投餵量小。6-9月水溫適宜,是小龍蝦的生長旺期,一般每天投餵2-3次,時間在上午9-10時和傍晚或夜間,日投餵量為蝦體重的5%-8%;其餘季節每天投餵1次,於傍晚進行,或根據攝食情況於次日上午補喂1次,日投餵量為體重的1%-3%。餌料投餵需注意天氣晴好時多投,高溫悶熱、、連續陰雨天或水質過濃則少投;大批蝦蛻殼時少投,蛻殼後多投。 投餵餌料時,要根據具體情況對動、植物性餌料進行合理搭配。一般動物性餌料所佔比例為35%-40%,植物性餌料佔60%-65%。植物性餌料中,草類與果實類各佔一半比例。 投餵時,還可根據草類和穀物類的生長情況來決定植物性餌料的投餵重點。如夏季草類生長旺盛,產量高,可適當多投;春、秋季草類減少,則果實類餌料可多投。 三、日常管理 蝦池的日常管理重點是巡塘。巡塘的重點是觀察蝦的活動情況、水質的變化情況和天氣情況。 小龍蝦若在白天休息,晚上活動,攝食正常,說明蝦體健康,池塘環境也好。若蝦在白天出來活動,則要檢查有無病害發生。如蝦體無病,且攝食量突然減少,白天又大量浮出水面,表明水體缺氧,要及時換水或增氧。 在看水時,除了掌握水色的變化情況及時調節水質外,還應及時修整破漏的堤岸,及時打撈未吃完的餌料。 巡塘時,還要做好防盜、防敵害(蛙、鼠、蛇)等工作。 此外,還要多對小龍蝦的生長情況進行檢查。在成蝦的池塘養殖中,7月以後要每15天檢查1次生長情況,檢查體長、體重、體表顏色等。檢查可隨機取樣,為了避免在檢查中使蝦受損,除了發生大的病情外,不要抽乾水檢查,可以採取籠、箱誘捕的方法捕捉,也不要把許多蝦放在一起稱重,避免造成傷害。 四、捕撈 由於小龍蝦生長速度較快,3-4個月就可以達到商品規格,在小龍蝦個體體色變紅、甲殼變堅硬、體重達20-30克以上時,即可捕撈上市。小龍蝦的捕撈時間較長,一年四季都可以捕撈,3-11月可以採用多種方式捕撈。12月至來年2月由於天氣較為寒冷,小龍蝦進入洞穴越冬,可以人工掏洞捕捉。但冬天的小龍蝦或是沒有達到商品規格,或是要作為來年的親蝦,捕撈後浪費嚴重,因此通常不予捕捉。 1、網片捕撈 在傍晚,將網片平置於池底水中,再將小龍蝦喜歡吃的餌料撒入網片中間,引誘小龍蝦進入網片中後,拉起網片四角即可將蝦撈出。 2、拉網捕撈 即利用漁網像拉魚一樣捕蝦。 3、地籠網捕撈 有專門的漁網生產企業生產捕撈小龍蝦的地籠。每隻地籠長10-30米不等,寬、高各為30釐米左右,每隔40-50釐米有一用鐵絲或竹片等製成的30釐米×30釐米的方框形支架支撐,兩支架之間形成格子,每隻格子兩面帶倒刺,籠子上方織有遮擋網,地籠的兩頭分別圈為圓形,地籠網以有結網的為好。每天上午或下午把地籠放到蝦塘的邊上,裡面放進腥味較濃的魚、雞腸等物作為誘餌。傍晚時分,小龍蝦出來覓食時,聞到腥味,尋味而至,因地籠上方有網遮擋,爬不上去,便四處找入口,鑽進籠子。進籠的蝦滑向籠子深處,成為籠中之蝦。這種捕撈法適宜野生小龍蝦的捕撈和池水較深的小龍蝦捕撈。 4、手抄網捕撈 把蝦網上方紮成四方形,下面留有帶倒刺錐形的漏斗,沿蝦塘邊緣地帶或水草叢生處,不斷用杆子趕,蝦進入四方形抄網中,提起網,蝦也就捕到了,這種捕撈法適宜用在小龍蝦密集的地方。 5、乾池捕捉 抽乾水塘的水,小龍蝦便呈現在塘底,用人工手揀的方式,即可將蝦捕出。 此外,還有利用罾網、流水等捕撈的方式。
-
5 # 遇見劉小姣
一、水質管理 1、施肥養蝦池塘除投放小龍蝦苗種前施用基肥培肥水質外,還應根據水質的變化情況追施一定的肥料,以保證水中浮游動物的供應。追肥以腐熟的有機肥為主,少施化肥,特別是不能施碳酸氫銨。在施追肥時,要做到少施、勤施,每次施肥量不宜過多,以利於控制水質。一般每月施1次,每次每畝施肥量為100公斤左右,追肥的施用量應根據季節、天氣、溫度、水色等來調整。一般春、秋季因水溫低,有機物分解慢,施肥量可適當加大一些;在夏季等高溫季節,應減少施肥量。在天氣晴朗時可多施,陰雨天少施;雷雨天到來前的悶熱天氣不施。施肥時還要看水色,一般池水呈草綠色、茶褐色且無渾濁的水為好水,其透明度在30釐米以下時,不施肥,在30釐米以上時及時施肥,若水色呈黑褐色或水面積聚黃綠色水華,則應換水後再施肥。2、調節水質在小龍蝦養殖過程中,早春氣溫較低時可降低水位,保持水深30-60釐米,以使水溫較快回升。以後隨著氣溫的逐漸升高,可逐步加高水位。在夏季高溫季節,保持水深在1.5-2米。夏季氣溫高時如果水位過低,則會加快小龍蝦性腺發育,引起蝦的早熟,造成商品蝦個體偏小。一般在小龍蝦養殖期間,氣溫低時應每10-15天加註新水1次,夏季每7-10天加水1次,以保持水中溶解氧量在5毫克/升以上。有條件的地方,要安裝增氧機,以便在夏季高溫期、陰雨天和天氣突變時能及時補充水中過低的溶解氧量。養蝦池塘要選擇空氣壓縮增氧機和噴淋式增氧機,其優點是不怕拍擊和攪動水體,避免對蝦的傷害。而葉輪式增氧機和水車式增氧機在同等功率下,要比噴淋式增氧機對水域旋流幅度大,容易損傷蝦,使用此種增氧機水深一定要保持在1.5米以上。若白天天氣晴朗時發現小龍蝦大量爬出水面,則證明缺氧要及時加註新水。平時要經常觀察水質的變化,使水質長期保持在肥、活、嫩、爽的狀態。肥:指水色濃度適當,有利於蝦類消化的浮游植物量較大。一般透明度在25-35釐米,水色呈茶褐色或草綠色。活:指水色和透明度隨著Sunny強弱不同而不斷變化。這主要是池中浮游植物的優勢種群交替出現,充滿活力。漁民常說的“早清晚綠”、“早紅晚綠”、“半池紅半池綠”均是指這種變化。若池中出現黃色和綠色交錯在一起一縷縷如雲彩狀的水花,則是水中不易消化的藻類過多,是水質轉壞的表現,應及時換水。此外,池水的活不但要在每天的不同時間有不同變化,還要每10-15天有周期性變化,這就意味著有益的藻類種群處在不斷被利用和不斷增長的良性迴圈狀態中。嫩:指水肥而不老。水老的徵象主要有2種,一種是水色發黃或呈黃褐色,另一種是水色發白。這些徵象的出現,是因為水體內魚蝦不易消化的藍藻大量孳生或藻類細胞老化死亡導致水質惡化形成的。爽:指水質清爽,水色不太濃,透明度在25-35釐米。二、投餵小龍蝦在天然水體中,由於密度小,水生植物、底棲動物等餌料能滿足其生長要求,所以長勢較好。但在池塘等人工高密度精養的環境下,由於天然食物缺乏,就不得不人工投餵餌料來滿足小龍蝦生長髮育的需要。1、餌料的種類小龍蝦屬雜食性,除仔蝦和小型幼蝦只攝食枝角類、橈足類等浮游動物外,其他個體還攝食植物性和動物性餌料,如水草(水花生、浮萍、馬來眼子菜、苦草、菹草、輪葉黑藻、金魚藻、鳳眼蓮等)、陸生青草(鮮嫩的麥苗、禾苗、蘇丹草、黑麥草、苜蓿、青菜等)、果實類(麩皮、甘薯、大麥、玉米、稻穀、皮糠、豆渣、各種餅粕)、人工配合飼料、螺、蚌、小雜魚、小蝦、蚯蚓、蠅蛆以及各種動物的屍體、肉類食品加工廠的下腳料等。在小龍蝦養殖生產中,應將動、植物性餌料合理搭配進行投餵,才能滿足小龍蝦生長的需要。同時,還可節約飼料,降低成本。在投餵的餌料中新增0.1%-0.15%的蝦蛻殼素,可以縮短小龍蝦的蛻殼週期、保證群體蛻殼的同步性以及提高小龍蝦產量。2、投餵地點給小龍蝦投餵餌料時,可在池塘岸邊設立食臺。一般可將葦蓆或塑膠編織袋固定在水面下,將餌料投入其中讓蝦攝食。也可不設食臺,而將餌料投放於岸邊水草處或水面處,讓蝦爬上岸邊攝食。要養成定點投餵的習慣,以方便小龍蝦攝食。3、攝食方法人工投餵餌料的次數和數量,應根據季節、蝦體大小、攝食習慣等確定、一般對於投放的1-3釐米規格的小龍蝦,因其個體小,攝食時不選擇時間,可每天投餵2-3次,投餵時沿邊進行潑灑。同時,由於肥水可為其提供較多的餌料,人工投餵餌料的量不需大。如按放養模式投放幼蝦,則早期每畝投放魚糜、絞碎的螺蚌肉、豆漿等200-500克,或投餵專門的蝦類開口料100-200克。在春、秋季投餵約60天、夏季飼餵40-50天后,小龍蝦個體增大,可按大蝦的方式進行餵養。對於規格在250只/千克以上的幼蝦,每天可投餵餌料2次,高溫生長旺季可投餵3次;在水溫低於13℃時,停止投餵。一般每15天每畝投放水草100-150千克,同時投餵小龍蝦喜食的動、植物性餌料,保持餌料蛋白質含量在25%左右。每天投餵量按池塘蝦總量的2%-6%掌握,同時根據季節、天氣、水質、蝦的生理狀況以及小龍蝦攝食情況進行增減。氣溫高時生長迅速,攝食旺盛,投餵量大;氣溫低時生長緩慢,攝食量減弱,投餵量小。6-9月水溫適宜,是小龍蝦的生長旺期,一般每天投餵2-3次,時間在上午9-10時和傍晚或夜間,日投餵量為蝦體重的5%-8%;其餘季節每天投餵1次,於傍晚進行,或根據攝食情況於次日上午補喂1次,日投餵量為體重的1%-3%。餌料投餵需注意天氣晴好時多投,高溫悶熱、、連續陰雨天或水質過濃則少投;大批蝦蛻殼時少投,蛻殼後多投。投餵餌料時,要根據具體情況對動、植物性餌料進行合理搭配。一般動物性餌料所佔比例為35%-40%,植物性餌料佔60%-65%。植物性餌料中,草類與果實類各佔一半比例。投餵時,還可根據草類和穀物類的生長情況來決定植物性餌料的投餵重點。如夏季草類生長旺盛,產量高,可適當多投;春、秋季草類減少,則果實類餌料可多投。三、日常管理蝦池的日常管理重點是巡塘。巡塘的重點是觀察蝦的活動情況、水質的變化情況和天氣情況。小龍蝦若在白天休息,晚上活動,攝食正常,說明蝦體健康,池塘環境也好。若蝦在白天出來活動,則要檢查有無病害發生。如蝦體無病,且攝食量突然減少,白天又大量浮出水面,表明水體缺氧,要及時換水或增氧。在看水時,除了掌握水色的變化情況及時調節水質外,還應及時修整破漏的堤岸,及時打撈未吃完的餌料。巡塘時,還要做好防盜、防敵害(蛙、鼠、蛇)等工作。此外,還要多對小龍蝦的生長情況進行檢查。在成蝦的池塘養殖中,7月以後要每15天檢查1次生長情況,檢查體長、體重、體表顏色等。檢查可隨機取樣,為了避免在檢查中使蝦受損,除了發生大的病情外,不要抽乾水檢查,可以採取籠、箱誘捕的方法捕捉,也不要把許多蝦放在一起稱重,避免造成傷害。四、捕撈由於小龍蝦生長速度較快,3-4個月就可以達到商品規格,在小龍蝦個體體色變紅、甲殼變堅硬、體重達20-30克以上時,即可捕撈上市。小龍蝦的捕撈時間較長,一年四季都可以捕撈,3-11月可以採用多種方式捕撈。12月至來年2月由於天氣較為寒冷,小龍蝦進入洞穴越冬,可以人工掏洞捕捉。但冬天的小龍蝦或是沒有達到商品規格,或是要作為來年的親蝦,捕撈後浪費嚴重,因此通常不予捕捉。1、網片捕撈在傍晚,將網片平置於池底水中,再將小龍蝦喜歡吃的餌料撒入網片中間,引誘小龍蝦進入網片中後,拉起網片四角即可將蝦撈出。2、拉網捕撈即利用漁網像拉魚一樣捕蝦。3、地籠網捕撈有專門的漁網生產企業生產捕撈小龍蝦的地籠。每隻地籠長10-30米不等,寬、高各為30釐米左右,每隔40-50釐米有一用鐵絲或竹片等製成的30釐米×30釐米的方框形支架支撐,兩支架之間形成格子,每隻格子兩面帶倒刺,籠子上方織有遮擋網,地籠的兩頭分別圈為圓形,地籠網以有結網的為好。每天上午或下午把地籠放到蝦塘的邊上,裡面放進腥味較濃的魚、雞腸等物作為誘餌。傍晚時分,小龍蝦出來覓食時,聞到腥味,尋味而至,因地籠上方有網遮擋,爬不上去,便四處找入口,鑽進籠子。進籠的蝦滑向籠子深處,成為籠中之蝦。這種捕撈法適宜野生小龍蝦的捕撈和池水較深的小龍蝦捕撈。4、手抄網捕撈把蝦網上方紮成四方形,下面留有帶倒刺錐形的漏斗,沿蝦塘邊緣地帶或水草叢生處,不斷用杆子趕,蝦進入四方形抄網中,提起網,蝦也就捕到了,這種捕撈法適宜用在小龍蝦密集的地方。5、乾池捕捉抽乾水塘的水,小龍蝦便呈現在塘底,用人工手揀的方式,即可將蝦捕出。此外,還有利用罾網、流水等捕撈的方式。
-
6 # 看別人故事想自己人生
一、水質管理 1、施肥 養蝦池塘除投放小龍蝦苗種前施用基肥培肥水質外,還應根據水質的變化情況追施一定的肥料,以保證水中浮游動物的供應。追肥以腐熟的有機肥為主,少施化肥,特別是不能施碳酸氫銨。在施追肥時,要做到少施、勤施,每次施肥量不宜過多,以利於控制水質。一般每月施1次,每次每畝施肥量為100公斤左右,追肥的施用量應根據季節、天氣、溫度、水色等來調整。一般春、秋季因水溫低,有機物分解慢,施肥量可適當加大一些;在夏季等高溫季節,應減少施肥量。在天氣晴朗時可多施,陰雨天少施;雷雨天到來前的悶熱天氣不施。施肥時還要看水色,一般池水呈草綠色、茶褐色且無渾濁的水為好水,其透明度在30釐米以下時,不施肥,在30釐米以上時及時施肥,若水色呈黑褐色或水面積聚黃綠色水華,則應換水後再施肥。 2、調節水質 在小龍蝦養殖過程中,早春氣溫較低時可降低水位,保持水深30-60釐米,以使水溫較快回升。以後隨著氣溫的逐漸升高,可逐步加高水位。在夏季高溫季節,保持水深在1.5-2米。夏季氣溫高時如果水位過低,則會加快小龍蝦性腺發育,引起蝦的早熟,造成商品蝦個體偏小。一般在小龍蝦養殖期間,氣溫低時應每10-15天加註新水1次,夏季每7-10天加水1次,以保持水中溶解氧量在5毫克/升以上。 有條件的地方,要安裝增氧機,以便在夏季高溫期、陰雨天和天氣突變時能及時補充水中過低的溶解氧量。養蝦池塘要選擇空氣壓縮增氧機和噴淋式增氧機,其優點是不怕拍擊和攪動水體,避免對蝦的傷害。而葉輪式增氧機和水車式增氧機在同等功率下,要比噴淋式增氧機對水域旋流幅度大,容易損傷蝦,使用此種增氧機水深一定要保持在1.5米以上。 若白天天氣晴朗時發現小龍蝦大量爬出水面,則證明缺氧要及時加註新水。平時要經常觀察水質的變化,使水質長期保持在肥、活、嫩、爽的狀態。 肥:指水色濃度適當,有利於蝦類消化的浮游植物量較大。一般透明度在25-35釐米,水色呈茶褐色或草綠色。 活:指水色和透明度隨著Sunny強弱不同而不斷變化。這主要是池中浮游植物的優勢種群交替出現,充滿活力。漁民常說的“早清晚綠”、“早紅晚綠”、“半池紅半池綠”均是指這種變化。若池中出現黃色和綠色交錯在一起一縷縷如雲彩狀的水花,則是水中不易消化的藻類過多,是水質轉壞的表現,應及時換水。此外,池水的活不但要在每天的不同時間有不同變化,還要每10-15天有周期性變化,這就意味著有益的藻類種群處在不斷被利用和不斷增長的良性迴圈狀態中。 嫩:指水肥而不老。水老的徵象主要有2種,一種是水色發黃或呈黃褐色,另一種是水色發白。這些徵象的出現,是因為水體內魚蝦不易消化的藍藻大量孳生或藻類細胞老化死亡導致水質惡化形成的。 爽:指水質清爽,水色不太濃,透明度在25-35釐米。 二、投餵 小龍蝦在天然水體中,由於密度小,水生植物、底棲動物等餌料能滿足其生長要求,所以長勢較好。但在池塘等人工高密度精養的環境下,由於天然食物缺乏,就不得不人工投餵餌料來滿足小龍蝦生長髮育的需要。 1、餌料的種類 小龍蝦屬雜食性,除仔蝦和小型幼蝦只攝食枝角類、橈足類等浮游動物外,其他個體還攝食植物性和動物性餌料,如水草(水花生、浮萍、馬來眼子菜、苦草、菹草、輪葉黑藻、金魚藻、鳳眼蓮等)、陸生青草(鮮嫩的麥苗、禾苗、蘇丹草、黑麥草、苜蓿、青菜等)、果實類(麩皮、甘薯、大麥、玉米、稻穀、皮糠、豆渣、各種餅粕)、人工配合飼料、螺、蚌、小雜魚、小蝦、蚯蚓、蠅蛆以及各種動物的屍體、肉類食品加工廠的下腳料等。 在小龍蝦養殖生產中,應將動、植物性餌料合理搭配進行投餵,才能滿足小龍蝦生長的需要。同時,還可節約飼料,降低成本。在投餵的餌料中新增0.1%-0.15%的蝦蛻殼素,可以縮短小龍蝦的蛻殼週期、保證群體蛻殼的同步性以及提高小龍蝦產量。 2、投餵地點 給小龍蝦投餵餌料時,可在池塘岸邊設立食臺。一般可將葦蓆或塑膠編織袋固定在水面下,將餌料投入其中讓蝦攝食。也可不設食臺,而將餌料投放於岸邊水草處或水面處,讓蝦爬上岸邊攝食。要養成定點投餵的習慣,以方便小龍蝦攝食。 3、攝食方法 人工投餵餌料的次數和數量,應根據季節、蝦體大小、攝食習慣等確定、 一般對於投放的1-3釐米規格的小龍蝦,因其個體小,攝食時不選擇時間,可每天投餵2-3次,投餵時沿邊進行潑灑。同時,由於肥水可為其提供較多的餌料,人工投餵餌料的量不需大。如按放養模式投放幼蝦,則早期每畝投放魚糜、絞碎的螺蚌肉、豆漿等200-500克,或投餵專門的蝦類開口料100-200克。在春、秋季投餵約60天、夏季飼餵40-50天后,小龍蝦個體增大,可按大蝦的方式進行餵養。 對於規格在250只/千克以上的幼蝦,每天可投餵餌料2次,高溫生長旺季可投餵3次;在水溫低於13℃時,停止投餵。一般每15天每畝投放水草100-150千克,同時投餵小龍蝦喜食的動、植物性餌料,保持餌料蛋白質含量在25%左右。每天投餵量按池塘蝦總量的2%-6%掌握,同時根據季節、天氣、水質、蝦的生理狀況以及小龍蝦攝食情況進行增減。氣溫高時生長迅速,攝食旺盛,投餵量大;氣溫低時生長緩慢,攝食量減弱,投餵量小。6-9月水溫適宜,是小龍蝦的生長旺期,一般每天投餵2-3次,時間在上午9-10時和傍晚或夜間,日投餵量為蝦體重的5%-8%;其餘季節每天投餵1次,於傍晚進行,或根據攝食情況於次日上午補喂1次,日投餵量為體重的1%-3%。餌料投餵需注意天氣晴好時多投,高溫悶熱、、連續陰雨天或水質過濃則少投;大批蝦蛻殼時少投,蛻殼後多投。 投餵餌料時,要根據具體情況對動、植物性餌料進行合理搭配。一般動物性餌料所佔比例為35%-40%,植物性餌料佔60%-65%。植物性餌料中,草類與果實類各佔一半比例。 投餵時,還可根據草類和穀物類的生長情況來決定植物性餌料的投餵重點。如夏季草類生長旺盛,產量高,可適當多投;春、秋季草類減少,則果實類餌料可多投。 三、日常管理 蝦池的日常管理重點是巡塘。巡塘的重點是觀察蝦的活動情況、水質的變化情況和天氣情況。 小龍蝦若在白天休息,晚上活動,攝食正常,說明蝦體健康,池塘環境也好。若蝦在白天出來活動,則要檢查有無病害發生。如蝦體無病,且攝食量突然減少,白天又大量浮出水面,表明水體缺氧,要及時換水或增氧。 在看水時,除了掌握水色的變化情況及時調節水質外,還應及時修整破漏的堤岸,及時打撈未吃完的餌料。 巡塘時,還要做好防盜、防敵害(蛙、鼠、蛇)等工作。 此外,還要多對小龍蝦的生長情況進行檢查。在成蝦的池塘養殖中,7月以後要每15天檢查1次生長情況,檢查體長、體重、體表顏色等。檢查可隨機取樣,為了避免在檢查中使蝦受損,除了發生大的病情外,不要抽乾水檢查,可以採取籠、箱誘捕的方法捕捉,也不要把許多蝦放在一起稱重,避免造成傷害。 四、捕撈 由於小龍蝦生長速度較快,3-4個月就可以達到商品規格,在小龍蝦個體體色變紅、甲殼變堅硬、體重達20-30克以上時,即可捕撈上市。小龍蝦的捕撈時間較長,一年四季都可以捕撈,3-11月可以採用多種方式捕撈。12月至來年2月由於天氣較為寒冷,小龍蝦進入洞穴越冬,可以人工掏洞捕捉。但冬天的小龍蝦或是沒有達到商品規格,或是要作為來年的親蝦,捕撈後浪費嚴重,因此通常不予捕捉。 1、網片捕撈 在傍晚,將網片平置於池底水中,再將小龍蝦喜歡吃的餌料撒入網片中間,引誘小龍蝦進入網片中後,拉起網片四角即可將蝦撈出。 2、拉網捕撈 即利用漁網像拉魚一樣捕蝦。 3、地籠網捕撈 有專門的漁網生產企業生產捕撈小龍蝦的地籠。每隻地籠長10-30米不等,寬、高各為30釐米左右,每隔40-50釐米有一用鐵絲或竹片等製成的30釐米×30釐米的方框形支架支撐,兩支架之間形成格子,每隻格子兩面帶倒刺,籠子上方織有遮擋網,地籠的兩頭分別圈為圓形,地籠網以有結網的為好。每天上午或下午把地籠放到蝦塘的邊上,裡面放進腥味較濃的魚、雞腸等物作為誘餌。傍晚時分,小龍蝦出來覓食時,聞到腥味,尋味而至,因地籠上方有網遮擋,爬不上去,便四處找入口,鑽進籠子。進籠的蝦滑向籠子深處,成為籠中之蝦。這種捕撈法適宜野生小龍蝦的捕撈和池水較深的小龍蝦捕撈。 4、手抄網捕撈 把蝦網上方紮成四方形,下面留有帶倒刺錐形的漏斗,沿蝦塘邊緣地帶或水草叢生處,不斷用杆子趕,蝦進入四方形抄網中,提起網,蝦也就捕到了,這種捕撈法適宜用在小龍蝦密集的地方。 5、乾池捕捉 抽乾水塘的水,小龍蝦便呈現在塘底,用人工手揀的方式,即可將蝦捕出。 此外,還有利用罾網、流水等捕撈的方式。
-
7 # 湘村小兵兵
冬季龍蝦田種植水草的種類,有選擇的進行移植,浮水植物、沉水植物、挺水植物三者均要兼顧,保持相應的比例,以適應淡水小龍蝦生長棲息的要求。目前主要移植的水生植物有:水浮蓮、水葫蘆、槐葉萍、水芹菜、黃花水龍等浮水植物;蘆葦、野茭白、慈菇、香蒲、藕等挺水植物;馬萊眼子菜、依綠藻、金魚藻、苦草、聚藻等沉水植物,必要時可在水底平鋪少量的稻草、蘆葦等植物的秸杆、茶樹枝、意楊(或梧桐)葉、柳樹根、棕櫚皮等有利稚蝦的蛻殼與躲藏。江蘇地區蝦塘種植較多的是水花生和菹草:水花生秋末形成冬芽越冬,可供小龍蝦蛻殼、隱蔽場所,其根鬚是小龍蝦的優質餌料。菹草冬季發芽生長,春季即形成草叢群落,有利於春季小龍蝦的生長蛻殼、隱蔽,提高成活率。
2、水草種植面積
水草投放量根據稚蝦量而定,但總面積一般不超過池面積的1/2。 淡小龍蝦對水質的要求較高,水草覆蓋率過大,會帶來兩個不利因素:一是吸肥,使蝦塘水質清瘦,影響小龍蝦蝦生長;二是溫度升高時易腐爛,使水質惡化,引起泛塘。
-
8 # 李旭盟
冬天蝦田裡的水生植物有什麼:有伊樂藻、水荇草和水花生、空心菜等。廣義的上海包括水稻茬、稻草和樹葉等水生植物。根據生長週期,它可以分為木質化水生植物和正常生長的水生植物。在冬季低溫天氣下,最適合生長和生存的水生植物無疑是水花生和(伊樂藻),當然還有枯萎和老化的水草。其他水生植物基本上已經在稻田和蝦場中腐爛和分解了。
這些水生植物和雜草對冬季小龍蝦有利也有弊。對農民來說,必須充分利用這種情況,確保水生植物的功能,防止和減少水生植物過度腐爛的危害。具體而言,今兒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水生植物雜草分類簡介:
1、腐爛水生植物的代謝產物:
一方面,這些腐爛發酵的水生植物可以增加水體的肥力,同時它們還可以起到保持水體溫暖的作用。每個人都知道的,所以我不會分析它。同時,這些枯死的水生植物被直接浸泡在水中後,在死亡和腐爛過程中,它們會釋放出大量有毒物質,如硫化氫、亞硝酸鹽、有毒氨等。以及大量寄生蟲和寄生蟲卵、重金屬離子、農藥殘留等。
2、稻蝦田常見雜草的分類;
其次,還有各種尚未枯萎死亡的水生植物,如水草等。以及不適合冬季低溫生長的雜草,如稗草、牛毛氈、鴨舌草、三稜草、麥冬、大戟、慈姑、滿江紅、葫蘆巴、腫節風、馬齒莧等。這些雜草在這個季節通常已經枯萎,但它們的根仍然活在泥土中,明年春天氣溫上升時會生長。當然,這裡有一個特殊的情況,那就是在高速公路旁邊的稻田和蝦場,有一排排的楊樹在生長,這些楊樹葉子大量漂浮在水中也會汙染水源。
水生植物中雜草過多的危害是什麼?
1、稻田和蝦場底部有機物酸化和大量有害物質的滋生;
這種現象目前存在於這裡許多農民的稻田和蝦田,也就是說,環形溝周圍生長著大量的花生和水草。這本來不是什麼大問題。關鍵是大量死亡和腐爛的雜草聚集在這些水草下面。如果你巡視池塘或喂豆漿時,你會經常發現這些地方的水質是黑色的。如果你用手揭開這些雜草,你會經常聞到刺鼻的氣味。這些都是隱患。春天氣溫升高時,這些腐爛的雜草會在短時間內酸化底層有機物,從而嚴重消耗水體中的溶解氧,滋生大量細菌、有害物質和寄生蟲。然而,在這種低溫天氣下,打撈或疏通這些腐爛的雜草是不現實的,這將導致小龍蝦在冬天的生存環境遭到破壞,並且不容易保持水溫。這就是今兒要說的兩難問題。2.水生植物雜草過多的原因:
事實上,我們這邊的小龍蝦養殖者已經在清理稻田和蝦場的池塘方面做得很好,特別是在深水環形溝渠中,甚至包括在9月底洪水淹沒池塘之前清除過多淤泥的管理。因此,總的來說,這裡的稻田和蝦場,尤其是環形溝渠中的其他雜草的死亡和腐爛是罕見的。然而,問題的關鍵在於,附近稻田和蝦場的野生豆瓣菜和水花生往往被小龍蝦養殖者的管理下生長和繁殖,這可能最終導致水花生和豆瓣菜的過度生長和繁殖,並覆蓋整個水面。我認為農民的考慮是讓水草在冬天的低溫天氣下變得越來越厚,這將為小龍蝦冬天提供足夠的棲息地。深水環境中繁茂的水草也有助於保持水溫。
3、低溫天氣給明年春天留下過多的隱患:
此外,我們還有大量楊樹葉漂浮在稻田和蝦田,特別是深水溝渠中。這些葉子會漂浮在黃歐的水面上,或者沉入水底。此外,老化的死花生和水草的莖和葉在冬天低溫天氣浸泡在水中會腐爛發臭。雖然降解速度較慢,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大連會慢慢釋放硫化氫和各種氨氣,導致水體發臭。在低溫天氣,這些物質對小龍蝦的危害不是很明顯,但是一旦新年到來,這種危害就會在溫度上升後顯現出來。因此,即使目前農民處理這些問題不方便,他們也應該在新年到來的4月中旬之前及時處理掉這些溝渠中死去和腐爛的水生植物和雜草。
為什麼在這個季節很難處理過多的雜草和腐爛的雜草?
1、生物菌的使用效果不明顯:
在這個季節相對比起來很難處理這些腐爛和死亡的雜草和水生植物的原因也是因為在目前的低溫天氣下藥物治療效果不是特別明顯。常溫下的生物菌消毒除臭方法根本不可行,因為溫度太低,芽孢桿菌和光合細菌在低溫天氣下難以存活,不僅難以存活,而且在低溫天氣下也難以復活這些休眠的生物菌。即使生物細菌透過穩定的水和紅糖發酵而復活,它們也會在低溫天氣中凍死。
2、生石灰和過硫酸鉀複合鹽等化學品低溫使用的缺陷:
(1)過度刺激:生石灰和硫酸氫鉀複鹽是刺激性很強的池塘清潔化學品,在這個季節會對幼苗造成強烈刺激,容易導致環形槽中幼苗的脅迫死亡。
(2)增加耗氧量:此外,任何藥物在使用過程中都會消耗大量的水體溶解氧。在12月的這個時候,用曝氣器來增加氧氣似乎是不現實的。首先,在高溫天氣,水位比滿水位高得多,不適合充氣。此外,曝氣器曝氣會在短時間內造成水體嚴重迴圈,並會加劇小龍蝦的應激反應。因此,此時不適合給小龍蝦充氣。藻類和水生植物在低溫天氣中產生氧氣的能力也下降了。雜草腐爛,保暖時耗氧量嚴重。
(3)水體中水生植物的產氧能力不足:環形槽中水生植物的過剩也會導致水面下水生植物的產氧能力下降和光合作用下降,這很容易導致下面水生植物的衰老和死亡,從而不僅不產氧,而且消耗了水體中大量的溶解氧。這是其中之一。其次,由於冬季的雜季,花生和花生的葉和莖在12月都已成熟。大多數時候,這些水生植物的莖和葉已經從水面長出來了。結果,這些水生植物透過管道作業產生的溶解氧大部分被釋放到空氣中,而水中的溶解氧沒有太多增加。
如何處理過多水生植物引起的問題?
1、二氧化氯消毒滅菌:按照我的想法,此時稻田和蝦場小龍蝦養殖者對水生植物的管理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建議使用適量的二氧化氯消毒劑進行消毒滅菌,可部分殺滅雜草和水生植物腐爛過程中產生的大量有害細菌和物質,主要是硫化氫和亞硝酸鹽。二氧化氯消毒劑的消毒滅菌過程應引起重視,屬於不分皂白的攻擊。不管是一種既能殺死細菌又能殺死有益菌的生物細菌,因此不建議多使用。然而,與其他化學物質相比,它在用藥過程中刺激性最小,因此這個季節也是唯一可以使用的消毒滅菌藥物。
二氧化氯粉末
2、活性炭(植物灰也可以除臭):此外,如果去除了水的氣味,就有一種相對比起來的好藥,即活性炭(可以不用或用植物灰代替)。活性炭是一種物理藥物,基本上沒有副作用。碳中的中空結構用於吸收腐爛和發酵過程中由水生植物和稻田雜草降解的硫化氫和各種氨氣發出的氣味。這項管理措施仍然很好,效果很好。它不受低溫影響,對魚蝦無副作用。在這裡,我強烈推薦它。
植物灰和活性炭吸附明顯,除臭恰到好處。
也就是說,雖然腐爛的水生植物和稻草產生的各種有害物質目前對小龍蝦的生長和繁殖並不太有害,但是考慮到春天后的巨大隱患,提前預防不一定是件好事。
-
9 # 元帥故鄉李姐
一個塘中水草種植要求要有多樣性,但是在寒冷的冬季,就只有伊樂藻:適應力超強,只要水上不結冰即可栽培,氣溫在5度以上即可生長,在冬季能以營養體越冬。缺點就是不耐高溫,夏季易休眠。
-
10 # 山丘生活會
不管你是哪種模式養殖小龍蝦,都要有水草,水草與小龍蝦的成長、繁衍、生活、活動、水質調控密切相關,下面給大家介紹六種水草和五種水草的種植方法。
1、輪葉黑藻
輪葉黑藻最大優點就是抗高溫,和伊樂藻能形成很好的互補作用。輪葉黑藻生長旺盛,不耗肥料,適口性好,產量高,是養殖小龍蝦最理想的草品種之一。
2、伊樂藻
伊樂藻適應力極強。只要水上無冰即可栽培,氣溫在5℃以上即可生長,在寒冷的冬季能以營養體越冬,當苦草、輪葉黑藻尚未發芽時,該草已大量生長。適應性強,只要水上無冰即可栽培,5℃以上即可生長,在寒冷的冬季能以營養體越冬是養殖小龍蝦最理想的水草品種之一。
3、菹草
菹草,又叫蝦藻、蝦草、麥黃草。菹草為多年生沉水草本植物,靜水池塘或溝渠較多,水體多呈微酸至中性。菹草生命週期於多數水生植物不同,它在秋季發芽,冬春生長,4~5月開花結果,夏季6月後逐漸衰退腐爛,同時形成鱗枝(冬芽)以度過不適環境。冬芽堅硬,邊緣具有齒,形如松果,在水溫適宜時在開始萌發生長。繁殖及栽培:莖插繁殖和冬芽播種繁殖.由於秋冬就能繁殖和生長,是小龍蝦養殖中補充的優質水草,值得關注和了解。
4、金魚藻
金魚藻,又稱冷水草。金魚藻具有耐高溫、蝦蟹喜食、再生能力強的優點,缺點是旺發易臭水。根據這一特點,金魚藻更適合在大水面中栽培。而且水草旺發時,要適當把它稀疏,防止其過密後無法進行光合作用而出現死草臭水現象。金魚藻是小龍蝦養殖中後期使用的優質水草,小龍蝦特別喜食,對高溫期小龍蝦池塘降溫也有重要作用。中後期小龍蝦池塘水草不足時,可以從外圍河溝打撈一些投放到小龍蝦池中。
5、苦草
苦草 ,又叫扁擔草,鴨舌頭草。葉基生,線形或 帶形,綠色或略帶紫紅色,常具棕色條紋和斑點,先端圓鈍,邊緣全緣或具不明顯的細鋸齒,成熟的雄花浮在水面開放;種子繁殖:3~4月將種子催芽,攪拌泥漿水潑灑即可。初期生長慢,必須保持水質清澈,增加水中的光照。苦草淨化水質能力極強,小龍蝦也喜食,少量種植苦草的小龍蝦池塘發病少,生長快,規格大。缺點就是容易被小龍蝦夾斷漂浮,不及時撈出容易敗壞水質。
6、水葫蘆
水葫蘆,學名:鳳眼藍,漁民常叫作豬耳朵菜。浮水草本。鬚根發達,莖極短,匍匐枝淡綠色。葉在基部叢生,蓮座狀排列;葉片圓形,表面深綠色;原產巴西。喜歡溫暖溼潤、Sunny充足的環境,適應性也很強,具有一定的耐寒能力,生於水塘、溝渠及稻田中。也是小龍蝦養殖中常見的浮水植物之一,夏季生長旺盛,小龍蝦養殖池中可以少量栽種,增加水草的多樣性。
-
11 # 每一天為明天0
伊樂藻。
它是原產於美洲的沉水植物,適應能力強,只要水面無冰就能栽培,而且生長非常迅速。不過它不怎麼耐高溫,當水溫高達30度時,生長就會受到影響。伊樂藻營養豐富,是優良的龍蝦飼料。另外,它還能吸收水中有害的氣體,分解一些有機物,對水域的PH值保持也很有意義。
二、苦草。
這種沉水植物在中國分佈很廣,它喜歡溫暖的環境,對土壤要求不嚴。除了種在蝦塘裡給小龍蝦提供食物、為蝦塘淨化水質外,它也能當成中藥材使用。
三、輪葉黑藻。
這是種多年生沉水植物,它喜歡高溫的環境,適應性強,生長期長,栽種很方便。它的枝莖哪怕被龍蝦夾斷,也能繼續生根長成新植株,所以農村有“輪葉黑藻,節節生根”的說法,是非常適合蝦塘種植的水草。
-
12 # 小王Vigor
選好產品就上漁資網,買得多省得多!
冬春季節養殖小龍蝦第一篇:整田
由於近年來人工價格攀升,導致冬播種植業虧損情況嚴重,以種植冬小麥和油菜為例,一季作物的收成根本彌補不了請旋耕機的工錢、種子、肥料、農藥等的費用,更不談自己付出的人力成本,這直接影響了農戶冬季作物的種植熱情,造成大批的田塊在冬季空閒了下來。小龍蝦產業的興起,恰恰彌補了冬春季農田這個階段的空閒期,為農戶帶來了一條新的增收渠道。
第一篇 整田
農田用於養殖小龍蝦,需要做一些基礎改造,主要包含挖溝、築堤、架防逃網、消毒等環節。
1、挖溝:
圍溝在小龍蝦養殖中的主要作用,其一是蓄水,其二是夏季之後保種,傳統觀念以為挖溝是為了在圍溝裡養蝦的認識是錯誤的,因為春蝦養殖的主要區域是在稻田平臺區域進行,包括投飼料、放苗種、起捕龍蝦、下肥、改底等操作都是在稻田裡,而不是在圍溝裡。
圍溝蓄水的作用非常重要,由於稻田蓄水能力有限,水淺會造成稻田中的水體對於氣溫變化的抵抗力變得很差,而一旦水溫變化超過2℃以上,龍蝦即會因水溫應激產生不適,超過5℃以上,龍蝦應激反應會相當劇烈,死蝦情況會很厲害。透過挖圍溝的形式蓄水,使蝦田整體需水量增大,可有效緩衝氣溫陡變引起的水溫變化,使水溫變化相對變緩,這樣小龍蝦就可以相對適應,減少頻繁的應激反應,從而減少死蝦損失。
圍溝的第二個作用是夏季之後龍蝦的保種,這個階段很多農戶會選擇排掉平臺中的水種植水稻,此時小龍蝦就會趕到圍溝中,然後進入夏秋季的繁殖期。
圍溝的作用如此重要,如何開挖圍溝呢?建議如下:
(1)溝寬:建議圍溝開口面挖到5米以上,(如果要進行全年精養不種水稻的,可挖到8-10米寬)溝開得越寬對養蝦越有利;
(2)溝深:建議1.3-1.5米,過淺不利蓄大水,且溝過淺會造成土方不夠堤壩築不起來;過深的溝深會造成溝底部溶氧缺乏;
(3)建議挖四方圍溝,且在靠近道路一側留一條3-4米寬的路不挖,方便旋耕機、收割機等進入。
(4)安好進排水管道。
2、築堤:
堤壩分為內堤和外堤,其中外堤是為了蓄水、防洪、防逃和龍蝦打洞之用;內堤主要是方便在種植水稻期間將稻田與圍溝分隔開,另外內堤也有助於龍蝦打洞。
-
13 # 醉西臣
在小龍蝦養殖戶中流傳著一句話——“龍蝦好不好,塘裡有無草;龍蝦大不大,塘裡草當家”,說的就是水草在小龍蝦養殖中的重要性。水草有伊樂藻,伊樂藻俗稱“吃不敗”,如上圖所示,具有喜低溫、易存活、易培植等優點,是冬春季水草的首選。最佳種植方式是移栽,若選用草籽種植,其在冬季萌發生長的速度過慢,開春後發一點嫩芽極易被龍蝦吃掉而長不起來,故不建議撒草籽培植。伊樂藻在開春後隨水溫升高,生長速度非常快,一叢草可長到2-3米寬,且在5月之後,長到水面30公分水層的草體極易死亡腐爛,進而破壞水質和底質,故此時需要將死亡水草及時撈出或做降水曬田處理。還有輪葉黑藻輪葉黑藻俗稱“燈籠泡子”,如上圖所示,在水下觀看時,和伊樂藻有點相似,但是拿起來後區別較大,輪葉黑藻一般6-9片葉對生,而伊樂藻一般是3片葉對生。其最適生長水溫為15-30℃,水溫低於4℃時,其葉片部分會被凍死,但是根莖部分可以存活,在水溫升起來後又會發芽生長,為夏秋季水草。其水質淨化能力和草體營養價值均優於伊樂藻,是目前已知的龍蝦水草中價值最高的品種。一般選擇在夏季培植,移栽和撒草籽種植均可;
回覆列表
你好我來解答,1主要水草品種 在小龍蝦養殖池塘中栽植的水草主要有沉水植物、浮水植物、挺水植物三類,一般以栽植沉水植物和浮水植物為主,以挺水植物為輔。沉水植物的主要品種有:伊樂藻、苦草、菹草、馬萊眼子菜、金魚藻等;浮水植物的主要品種有:水花生、水葫蘆、水浮蓮、浮萍等;挺水植物的主要品種有:蘆葦、茭白、慈姑、香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