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基因科學專家夏中
-
2 # 青燈問史
題者一定是根據電視劇《雍正王朝》發問,關於太子胤礽與庶母鄭春華偷情之事,是劇作者編造的結果,歷史上不存在這樣的事情;而關於康熙皇帝一廢太子和復立的情況,與鄭春華雖多少有些關係,但並非主要原因。下面,我一一來說清楚。
1.為什麼編劇要編造鄭春華這麼一個人物?《雍正王朝》主要展現的是康熙末年以及雍正即位後改革新政的情況。所謂康熙末年,大概也在康熙四十七年一廢太子的前夕,也就是說,皇太子胤礽已經當了三十多年了,在九子奪嫡的殘酷鬥爭中,皇太子胤礽已經逐漸失寵,為康熙皇帝所厭棄。如何表現胤礽自身的狀況,或者說將康熙廢太子的“鍋”直接甩給胤礽本人,那麼只好從胤礽的失誤開始,比如說黃河發大水,舉止失措,無所作為,比如說為籌措國庫欠款,賣官鬻爵,背後還當好人,戳老四的脊樑骨,再比如,他居然跟康熙皇帝的妃子鄭春華偷情,這不是赤裸裸的亂倫麼?所以,康熙皇帝說“太子不修德”,這就是典型的無德之人乾的事兒,你總要編出這句話的例證啊。於是,鄭春華就橫空出世了。
不過,鄭春華並非簡單出世,這裡面有一個邏輯,也算是能夠圓得了檯面。說是:鄭春華本是一個丫鬟,時常看見康熙皇帝不顧場合訓斥皇太子胤礽,不知道是不是惻隱之心犯了,於是有一次康熙在訓斥胤礽的時候,鄭春華為太子說話,說哪有父親如此不顧體面訓斥自己兒子的道理。當時連胤礽都嚇壞了,以為康熙皇帝會殺了鄭春華,不曾想康熙皇帝不僅沒有怪罪鄭春華,反而納鄭春華為妃子。胤礽於是和鄭春華一來二去就好上了,胤礽的母親赫舍里氏曾是康熙皇帝的愛妃,胤礽出生難產而死,胤礽從小缺乏母愛,鄭春華的出現讓胤礽感受到了母愛的存在,不過,這種母愛最終變為亂倫之愛。不知道康熙皇帝曾經納鄭春華為妃,是不是彌補胤礽心理上母愛的缺失?他曾會想到這二人會搞到一起去嗎?總之,鄭春華的存在是在“汙染”皇太子胤礽,為胤礽的被廢創造合理的條件,這可謂編劇者的套路之一。
命苦的鄭春華最終因為捲入到九子奪嫡鬥爭中去,成為皇子們彼此鬥爭的一顆棋子,最終只得以自殺了結一生。
康熙皇帝發現並撞破胤礽與鄭春華的私情是在八大山莊秋獵期間,很多人會問,康熙皇帝為什麼沒有因此懲戒胤礽,或者說殺胤礽?殺胤礽是不可能的,胤礽是皇子,是儲君,康熙皇帝只會給他這個不爭氣的兒子遮醜,所以無論如何是不會因為鄭春華一個妃子而殺了自己的兒子的。康熙皇帝打掉了懷在鄭春華身上的胤礽的孩子,將她罰去辛者庫做苦活兒,也算是要了結這段孽緣。
但是皇帝的心思其實也很深,本來,康熙皇帝只要將鄭春華暗地除去,對於皇太子胤礽以及其他參與奪嫡的皇子都有好處,但是康熙皇帝沒有這麼做,而是留下了鄭春華的命。從某個角度講,他也是想利用鄭春華這顆苦命的棋子來牽制參與奪嫡的皇子,尤其是皇太子胤礽,本身就和鄭春華關係不清不楚,胤礽必然也會因為鄭春華對自己的行為有所收斂,至於胤礽是否能做到,那是另外一回事。
2.關於一廢太子又復立。這件事在《雍正王朝》中,雖然廢太子是遲早的事,但是導火線卻在八大山莊,那個夜晚,康熙皇帝撞破胤礽與鄭春華偷情之事,老十四偽造了太子調兵的手諭,命令凌普圍困八大山莊,老三胤祉又揭發出老大胤褆誅魔太子的事兒,種種因素疊加在一起,導致康熙皇帝長期以來對太子的不滿也迸發出來,這就有了一廢太子的事。
說實話,康熙皇帝撞破胤礽與鄭春華的姦情並不是一廢太子的主要原因,因為在此之前,康熙皇帝對胤礽已有諸多不滿,胤礽與鄭春華的姦情,說到底是皇室內部的醜聞,康熙皇帝自可為其遮掩,他更不會當著皇子們和滿朝文武抖露胤礽的私情,那樣,他這個皇帝的臉面也蕩然無存了。
而復立太子胤礽,才是一件十分不簡單的事。
如果說康熙皇帝廢掉太子胤礽然後復立,是因為有兄弟誅魔之事或者不修德之事導致康熙皇帝后悔了,那一定不時真的,對於胤礽的所作所為,康熙皇帝內心是十分失望的,對於廢掉太子胤礽,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大清不能有胤礽這樣的皇帝,這點“認識”,康熙皇帝心中十分清楚。那麼誰才是一個合格的儲君呢?在當時的情況下,除了老四胤禛甚合康熙心意外,其他皇子基本都沒有入康熙皇帝的法眼,但是就此就認定胤禛為未來儲君,很顯然康熙皇帝並沒有做好這樣的打算。
為了試探朝野的風向,康熙皇帝作出一個驚人之舉,那就是公推太子,不要認為這樣民主的事兒在大清就有了,康熙皇帝只不過是另有企圖罷了,他是希望藉著朝野諸王大臣之口復立胤礽,以緩解九子奪嫡帶來的焦頭爛額。可是,意想不到的事兒發生了,老八胤禩被共推出來。這是康熙皇帝最不喜歡的一個皇子,雖然能力出眾,深得人心,但是這人於國於民不利,在刑部冤獄案中就表現出來了,所以,康熙皇帝萬不會將大清的江山交到老八胤禩的手上。在這樣的情況下,康熙皇帝才以犧牲佟國維為代價,對八爺党進行沉重打擊,還是將廢太子胤礽復立起來當擋箭牌。
綜上所述:說實話,康熙皇帝這出出爾反爾的戲並不見得高明,他打壓佟國維的理由也並不十分充分,老八胤禩作為殃及池魚者損失最為巨大,隆科多的上臺意味著佟氏家族的榮耀並沒受損,所有這些戲的結果卻只有兩個:胤礽以擋箭牌的作用被複立,老八胤禩深受其害。 -
3 # 萌萌的31044656
說白了,得到一個妃子對皇帝來說太容易了,而得到一個兒子甚至是太子,畢竟太慢了,在古代,女人的地位可想而知了。
-
4 # 於九皋
不排除後人對真實歷史的故事再加工,大概歷史都沒有鄭春華這一個小人物,更別說有這樣一段荒唐的關係。或許這個角色只是導演為了劇做豐富的一個方式,這樣既能透過藝術的加工賺取人們喜歡,又能引起大眾對帝王生活的聯想,
在雍正王朝中康熙之所以還在乎這個太子,拋開這個花邊,在很多時候是能看出太子宅心仁厚,但是對於老四的殘酷跟老八的圓滑,康熙覺得一國之主要以德為本,以仁導行,而太子卻是唯一的選擇,
-
5 # 涉江人
羅貫中曾借劉備的口言曰:“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兄弟況且如此,那兒子不更要勝過女人?康熙皇帝雄才大略,洞穿世事。培養一個接班人花下的心血,要遠遠多於一個女人。皇帝找幾個女人還不容易嗎?何況鄭春華只是西六宮等級較低的女人。而且草原民族的生活習慣,本來就和漢族文化有差異,一個地位不高的女人犧牲,從來都是很平常的事情。最後,關鍵那是宮廷醜事,家醜不可外揚。
-
6 # 小聰歷史客棧
在《雍正王朝》中,康熙的太子胤礽和康熙的妃子鄭春華偷情交歡,康熙後來也得知,但是康熙沒有殺太子並在廢其太子之位後復立,他這樣做,是因為有自己的深層考慮。
兒子比妃子更重要鄭春華只是康熙的庶妃,而且並不受康熙寵愛,她在後宮中的存在感很低,因此才會和太子私通,而太子胤礽是康熙和原配皇后赫舍裡所生的嫡子。
胤礽的母后赫舍裡因為難產於兩個時辰後去世,終年21歲,康熙和赫舍裡感情很好,因此對於胤礽同樣愛子心切,恩寵逾常。
胤礽皇太子是康熙的親兒子,也是自己最心愛女人所生的兒子,是愛情的結晶,康熙和胤礽是親父子,而鄭春華,沒有家世背景,也沒有傾城美貌,更沒有康熙的寵愛,在康熙的後宮只是眾多佳麗中的一個。
因此胤礽和鄭春華私通,康熙只是當成是鄭春華勾引太子,因此處置了鄭春華肚子裡的孩子,把鄭春華髮配辛者庫,而康熙更沒有想到殺胤礽。
不願意事情鬧大,顧全皇家臉面鄭春華曾經告訴太子胤礽說,康熙已經快一年沒有翻她的牌子了,可見在康熙眼裡,鄭春華只是一個女人而已,沒有一絲感情,後來太子胤礽和鄭春華在鹿園鬼混的時候,被康熙撞到,康熙當時就在門外,但是卻不願意開門進去當面撞破。
即使康熙知道鄭春華和胤礽私通,也不能處置或者殺掉胤礽,不願意事情鬧大,並沒有公開此事,這樣做為了保住皇家顏面。
為了朝局穩定,復立太子康熙撞破鄭春華和太子胤礽的姦情後,十分生氣,但是沒有下令處置太子,但是十四皇子胤禵偽造了太子胤礽調兵的手諭陷害太子,因此在康熙四十七年九月,康熙下令廢掉了太子,胤礽因罪被廢拘於鹹安宮。
但是太子被廢以後,八阿哥胤禩和大阿哥等展開了皇位之爭,康熙的眾多兒子矛盾激化,康熙為了緩和局勢,也為了朝局穩定,因此在康熙四十七年十二月就把太子胤礽釋放,在康熙四十八年三月,胤礽被複立為皇太子。
結語:綜上所述,康熙雖然知道太子和庶妃有私情,但是在康熙心中,相比一個後宮的女子而言,他和太子胤礽的父子情更重要 ,況且為了保全皇家臉面,他不願意把事情鬧大,而康熙作為一國之君,為了穩定朝政局勢,因此不會處置胤礽,更不會殺他,還把胤礽復立為太子。
-
7 # 達摩說
根本原因在於,康熙廢太子就不是因為鄭春華一事,復立太子也不是因為鄭春華一事。
在《雍正王朝》中,太子胤礽與自己的庶母鄭春華偷情,被康熙撞到。首先康熙本人並沒有聲張,雖然他很憤怒,也很難過,但他根本沒有把它當做一件嚴重到足以廢掉太子的事。在他的觀念中,比起一個默默無聞的妃子,太子胤礽顯然重要的多。胤礽是他辛苦數年培養的國之重器,更是朝局保持穩定的根本,一旦太子被廢,不僅自己多年的心血付諸東流,更會引起奪嫡之爭,朝局動盪。
所以,即便胤礽不成器,又與庶母有染,康熙仍然不願將其廢黜,因為代價太大了。
而且,如果康熙真的在撞破胤礽與鄭春華醜事後,一怒之下將其廢黜,也缺乏能拿得上臺面的理由。胤礽辦差不利,賣官鬻爵,還昏庸無道,這些你都能忍住不廢他,他又沒謀反,那麼你猝然廢立,需要一個什麼理由呢?難道真要昭告天下,說自己的兒子與自己的妃子搞在一起了,所以要廢掉兒子?顯然對於這種宮廷醜聞,康熙肯定會為了保全皇室的體面,選擇自我消化。
但是,康熙還是在鄭春華一事發生的當晚廢掉了胤礽的太子名位。因為康熙接到了凌普奉太子命令率軍進駐八大山莊的訊息,他本能意識到大事不好,胤礽有可能在姦情被撞破後選擇狗急跳牆,直接調兵逼宮了。
在這種恐懼情緒的驅使下,康熙想都沒想,便立即採取了措施,先是命狼覃進駐八大山莊以加強安保,接著加封諸皇子以安其心,最後下令停用太子一切印信,廢黜胤礽太子名位。
可以說,作為一位帝王,加之之前他的確撞破了胤礽的姦情,康熙有這種應激反應還是能夠理解的。但如果僅有鄭春華一事,而沒有胤礽的疑似逼宮,康熙是不會廢黜胤礽的。
但緊接著峰迴路轉,康熙在張廷玉的提醒下發現太子調兵手諭有假,原來是有人偽造手諭陷害太子。不過,康熙也意識到不能立即查,因為會打草驚蛇,所以他便暫時默認了太子被廢的事實,準備接下來看一看誰有奪嫡之心。
當晚,大阿哥胤禔和三阿哥胤祉就露餡了,胤禔建議康熙殺了胤礽,而胤祉則反殺胤禔,曝出曝出胤禔魘鎮胤礽之事。康熙一怒之下將二人打入另冊,一個被終身圈禁,一個則永遠失去了奪嫡的可能。
胤礽剛剛被廢不過幾個小時,還沒怎麼著呢諸皇子就鬥起來了,這要時間長了,勢必會引發奪嫡之爭,蕭牆之禍。更何況,胤礽根本沒調兵逼宮,是有人在暗中陷害他,還有人在暗中魘鎮他,他本身就是無辜的。
於是,康熙又萌生了復立胤礽為太子以穩定局勢的想法。
但是這麼做出爾反爾,畢竟不好,所以為了平息眾議,康熙決定令百官推舉新太子,一方面投石問路,看看諸皇子勢力究竟如何,另一方面也為胤礽復立做好準備。
結果,在推舉的過程中,康熙發現八爺胤禩勢力之大,超出想象,加之之前在刑部冤案中胤禩誘審肖國興令康熙不喜,這更堅定了康熙復立胤礽的念頭。
於是,在康熙的謀劃下,佟國維、隆科多等人配合他完成了一波神助攻,張廷玉、胤禛等人又上奏康熙復立胤礽,康熙最終順理成章地復立胤礽為太子。
由此可見,鄭春華就是男權世界裡微不足道的存在。無論康熙是裝聾作啞,還是廢胤礽,抑或是復立胤礽,都是出於現實利益考量,跟她一個小小的嬪妃毫無關係。
-
8 # 年代放映機
康熙立胤礽為皇太子後,又冊封諸多成年皇子分別為君王和貝勒,參與國家政務,並分撥佐領,各有屬下之人。諸年長皇子有權有勢以後,加劇了與皇太子的矛盾,諸皇子及其黨羽的共同打擊目標是皇太子及皇太子黨。於是,在皇帝與儲君、諸皇子與皇太子之間的矛盾錯綜複雜,日益加劇。
由此朝中就出現了擁護皇太子與反皇太子的兩大政治勢力。康熙四十二年,以首腦人物索額圖外戚勢力為首的擁太子黨派,被康熙以“議論國事,結黨妄行,驕縱皇太子,圖謀篡奪皇位” 為由受誅嚴懲。同時在此後的數年間期間,發生了幾件事,促使康熙帝與皇太子矛盾激化,決心廢掉皇太子。
然而康熙帝的兒子太多,他在位時間又長,夜長夢多,皇子們早已形成了幾個利益攸關的政治集團。他們之間的爭鬥,不是爭奪房子、銀子、珠寶和土地,而是皇位。巨大的誘惑,使這種爭奪由表及裡,由隱到顯,由緩到急,由溫到烈,勢不能止。康熙帝廢掉皇太子的舉動不僅沒有制止這種爭奪,反而讓一些皇子彷彿看到了希望,因而儲位之爭更為激烈。
康熙深惡皇子結黨,內外勾結,上下串聯,蓄謀大位。再立太子儲位空缺,諸皇子紛爭愈演愈烈,促使康熙帝認識到有必要把這個缺位補上,以堵塞諸子爭儲之路。不得已考慮惟有用嫡長子來抵制的唯一途可行,乃“朕甚無奈,將不可冊立之胤礽放出”, 實際上,康熙重新認識到胤礽的罪名原多不實。 康熙四十八年正月二十二日,以復立皇太子胤礽為儲。
而皇太子胤礽自上次被廢黜後,一反常態,行為瘋癲,被康熙懷疑他是被鬼附身。康熙也痛惜不已,無日不流涕,寢食不寧。此後在復立皇太子後,康熙經常召見胤礽,每“召見一次,胸中疏快一次”。
皇太子雖復立,但原有的君儲矛盾並未解決,所以很快就又發生了嚴懲皇太子黨的事件。即步軍統領託合齊結黨案和戶部尚書沈天生等串通戶部員外郎伊爾賽等貪汙案,都因涉皇太子黨一事受懲。其罪又升級到是:胤礽潛通訊息,求託合齊等人,藉助手中之權勢,保奏他儘早即帝位。這就是說,是皇太子在策劃逼皇父儘早讓位,因此,康熙怒不可遏。皇帝與儲君之間的矛盾,終於又發展到不可調和的地步。康熙決定再廢皇太子。
-
9 # 絕塵的時光
康熙子嗣眾多,皇子們為了爭奪皇位手段盡出,鹿死誰手未可知,胤礽作為康熙的第二子,很小就被寄予了重大期望,被康熙立為太子,原本胤礽很有可能能夠繼承皇位,然而卻被發現與其庶母鄭春華偷情,但是康熙卻沒有殺他,並且被廢了太子之位後又復立其為太子,這裡面有什麼原因呢?
一、胤礽是康熙最愛的皇后所生。赫舍裡皇后是康熙最愛的女人,但是命運不好,在生下胤礽之後就撒手人寰了,康熙對赫舍裡十分愧疚,所以連同對胤礽特別喜愛,為了彌補對赫舍裡皇后的愧疚之情,胤礽不到週歲就被立為太子,所以即使在發現胤礽與其妃子偷情,發現胤礽喜歡鄭春華,所以最終還是選擇原諒胤礽,不想因這件事就對胤礽失望。
二、鄭春華並不受寵,對康熙來說並不重要,但是她從小扮演著胤礽母親的角色鄭春華很早就被康熙故意冷落,康熙說她沒教養,並不喜歡她,但是鄭春華對胤礽很好,當康熙責備胤礽時,鄭春華當面頂撞康熙,所以在胤礽的心裡,因為母親早逝,鄭春華充當著母親的角色,康熙也意識到這點,所以選擇息事寧人。
三、家醜不可外揚康熙被帶了綠帽子,心裡肯定是很痛苦的,一邊是自己喜愛的兒子,一邊是自己的妃子,一旦傳揚出去,皇家的臉面將丟盡,所以寧願這件事不傳揚出去。
四、復立胤礽是穩定朝政,打擊其他皇子氣焰。胤礽的表現讓康熙一次次失望,終於康熙把胤礽的太子之位廢除了,但是康熙發現,胤礽被廢除,太子之位空懸,各阿哥為了爭奪太子之位,開始與朝中的重臣結黨,當康熙故意測試一下讓各大臣推舉太子人選,大臣們一致推舉八阿哥胤禩為太子,康熙平生最恨結黨營私,於是權衡之下,為了穩固朝政,也為了打擊各皇子氣焰,復立胤礽為太子。
結論康熙對胤礽的確很重視,並沒有因為胤礽和鄭春華偷情而對其失望透頂,而是重新給他機會,復立其為太子,如果胤礽能夠改過自新,接管大清天下也不是不可能。
-
10 # 古曲古風
首先題主是根據電視劇《雍正王朝》的劇情提問的,正史上不存在太子胤礽偷情康熙妃子一事,鄭春華是原著作者二月河為了劇情飽滿虛構出來的一個人物。下面我就來回答一下劇中康熙無意撞見二人偷情,卻不殺太子反而廢而復立的原因。
若殺太子,康熙勢必會背上無情昏君的名聲眾所周知,康熙一生非常重視自己以及愛新覺羅皇族的名聲,尤其是在康熙晚年,更加註意保護自己的名聲不受損害。若單單因為太子胤礽與自己的妃子偷情就殺掉,恐怕自己會背上無情殺子的壞名聲。所以當時康熙只是圈禁太子,停了太子的印信,而沒有將其誅殺。
這一點在《康熙王朝》劇中多有體現,我們舉一個例子:當康熙知道大阿哥胤禔在親征噶爾丹的時候曾被噶爾丹俘虜過的事實之後,康熙當時時非常生氣的,康熙說:“被俘過,丟人啊!你讓朕怎麼和大臣們說?”然後令胤禔張嘴,很明顯康熙一是生氣胤禔被俘過丟人,二是怪罪胤禔不應該把真相說出來,這樣會讓皇家顏面盡失。所以他對大阿哥胤禔一頓暴揍之後,再三叮囑“胤禔你記著,這件事兒不要再對任何人提起。”,然後把仇恨轉嫁到了噶爾丹身上。由此可見,康熙是非常注重自己以及皇家名聲的,所以這是不殺太子的一個原因。
康熙與胤礽生母感情頗深,所以太子不能殺康熙不殺太子,廢而復立,其實跟太子的生母孝誠仁皇后赫舍里氏有著莫大的關係,赫舍裡是索尼的孫女,當時孝莊太后為了拉攏索尼制衡鰲拜特意將12歲的赫舍裡立為皇后,婚後康熙和赫舍裡的十分恩愛,兩人感情非常深厚,康熙甚至違背大清祖制在赫舍裡難產病危之際立兩個人的兒子胤礽為太子,這實際上是對兩個人感情的最大肯定。
再加上,當時正處於三藩之亂的非常時期,立太子顯得尤為重要,既穩定了朝局又彰示了康熙平定三藩的決心。實際上,康熙對太子一直是疼愛有加,何況太子也不是一無是處,只是劇中光挑著太子表現不好的地方演罷了。所以康熙顧及和赫舍裡皇后的感情,是不會輕易殺胤礽的。
不殺太子,是康熙需要太子背後的索額圖牽制明珠康熙朝,四大輔臣時代結束以後,明珠索額圖上位,兩人的朋黨之爭隨著時間的推移愈演愈烈,同時他們也各自攀附皇子參與奪嫡之爭。明珠為人圓滑,身份顯貴,身邊聚集了不少同僚,同時又是大阿哥胤禔的舅舅,自然和大阿哥一黨,一直想盡辦法讓大阿哥出人頭地,引起康熙重視,同時不斷的打壓索額圖一黨。
索額圖一黨背後是太子,劇中索額圖是太子的岳父(正史上太子岳父是索額圖哥哥噶布喇)索額圖繼承父親索尼的衣缽,又依仗太子的權勢,大肆發展自己的勢力集團,淪落了不少朝臣,與明珠斗的死去活來,太子的多次出格之舉,都是索額圖在背後煽風點火,助紂為虐。
聰明的康熙皇帝自然知道自己的左膀右臂在進行黨爭,所以康熙不殺太子就是讓太子背後的索額圖能繼續跟明珠相互制衡,一旦太子被殺,索額圖一黨自然會失勢,這樣明珠就會一黨獨大,為了防止這種局面出現,康熙就不能殺太子,反而復立,就是為了讓索額圖一黨牽制明珠黨。
廢而復立,是為了緩和奪嫡之爭的矛盾惡化,同時也為穩定朝局鞏固皇權太子被廢之後,大阿哥向康熙說盡了太子胤礽的壞話,而且還要“替康熙行萬難之事”,要替康熙除去慶父之憂,讓康熙斬草除根、永除後患。這讓康熙感到十分生氣,痛罵大阿哥胤禔禽獸不如,是蠢豬。
此時,三阿哥胤祉站出來給康熙打了個小報告,揭發大阿哥曾經給太子下了魘鎮,要置太子於死地,所以導致太子當晚瘋瘋癲癲,三阿哥雖然在說出真相之前把自己撇的一乾二淨,說自己並不是挑撥兄弟關係,落井下石。這裡不難看出,對於太子之位,他也是有想法的,也想成為一國之君。
這些只不過是奪嫡之爭縮影罷了,實際上奪嫡之爭是非常殘酷的,電視劇裡礙於劇情時間限制無法一一詳細展現。康熙面對愈演愈烈的奪嫡之爭,無奈之下只能選擇復立太子胤礽,他之所以這樣做的原因如下:
第一,為了緩和儲位之爭帶來的皇子皇帝之間的矛盾。太子之位久懸不立,勢必會讓眾皇子斗的更加激烈,搞不好就會出現自相殘殺的局面,那樣就一發不可收拾了。太子復立之後,眾皇子得到了晉封,並領了差事,在一定程度了消弱了太子黨的勢力。
第二,為了朝野穩定皇權穩固,康熙權衡再三隻能復立胤礽。復立胤礽時,佟國維、馬齊、聯合大半朝臣推舉八阿哥胤禩為太子,這讓康熙感到非常可怕,黨爭已經非常明顯了,八阿哥居然能將大半個朝廷握在自己手裡,這不得不讓康熙擔憂自己的皇權安危,這更加堅定了他復立胤礽為太子以打擊日益猖狂的八爺黨。
總結:
康熙不殺太子胤礽是了為顧及赫舍裡皇后的感情,同時為了保全自己的名聲;復立太子是因為康熙需要緩和子嗣之間的矛盾,穩定朝局,讓皇權不受損害,進而遏制黨爭不會繼續惡化。
-
11 # 媚之夭夭
康熙太子胤礽與他的庶母(康熙之妃)偷情交歡,為什麼康熙不殺他並在廢其太子位後復立?
在《康熙大帝》裡,太子主要是跟鄭春華私通。那晚是康熙剛好翻到了鄭貴人的牌,就帶著德楞泰和張五哥去冷香亭。沒有想到剛好撞到了太子的私情!康熙非常的憤怒!但是康熙沒有動殺機,只是廢了太子之位!至於後來又讓太子復位,康熙覺得事出有因,就是大阿哥對太子的魔怔!
為什麼這樣說呢?
一,太子的混帳,幹了荒唐事,在三阿哥揭發大阿哥搞魔症後才有轉機!太子,不是嫡長子,而是二阿哥!雖是皇后所生,緣於宮中那次謀亂,非常時期,康熙才破例把二阿哥胤礽立為太子!
為了培養太子,康熙給他配最好的老師,自己又當爹當媽的疼他!
太子長成後,為了讓他學習處理朝中大事,康熙每次出外,就叫太子監國!
當了三十年太子的胤礽開始不淡定了,背地裡幹些偷雞摸狗的勾當,其中有一宗是把康熙的貴人鄭春華也私通上了!
康熙那晚撞到了,幾乎是不敢相信太子所為,可是眼見為實!
那一晚過後,康熙反而自責起自己來!覺得對不起皇后!因為沒有教育好太子!
直到事情發生不久後三阿哥的舉報,康熙才找到了太子這樣變的“根源”——大阿哥對太子下了魔症!
二,被人下了魔症才變成這樣的!康熙原諒了太子並讓他復位!當太子被廢,其他的阿哥對太子之位,垂涎欲滴!
大阿哥更甚!第一個先跳出來!認為自己有機會做太子了。
緣於三阿哥的舉報。並有了何桂柱這個證人!
原來是,大阿哥對太子下了魔症!
這樣一來,一直為太子變得那麼離譜耿耿於懷的康熙釋懷:因為太子被人下了魔症才變成這樣的!在康熙的心中,太子那樣做不是出於本意!是因為大阿哥對他下了魔怔才變的!
於是,康熙大帝認為找到了問題的根源不是在胤礽身上,他是受了魔怔才變的!也就可以原諒!
於是,康熙很快擇黃道吉日:讓太子復位!
-
12 # 農民工歪說古今
廢太子胤礽與庶母鄭春華通姦是電視劇《雍正王朝》裡的劇情,真實歷史上並沒有這麼一回事兒!且不說清王朝為了“男女之防”、皇子五六歲之後便要搬往指定住所,不得留宿後宮。皇子成年之後更加如此,根本沒有居留後宮的任何可能性。因此,胤礽根本沒有與庶母通姦的機會。
更何況,中國古代實行一夫一妻多妾制,作為皇太子的胤礽,什麼樣的女人得不到?為何會對庶母偏愛有加?皇子私通庶母,無非為了政治利益,武則天勾引潛邸時期的唐高宗李治便是典型的例子。可電視劇《雍正王朝》裡鄭春華並不是絕對意義上的寵妃,胤礽與她通姦沒有意義。而這個女人也不是野心勃勃之人,她勾引胤礽更加沒有實際意義……難道僅僅是為了男女之歡,胤礽便甘冒如此風險?這顯然是說不通的。
胤礽為何被廢康熙十四年,剛滿一週歲的胤礽被正式冊立為了皇太子。康熙帝在這個兒子身上傾注了太大的希望、也耗費了太多的心血。但效果並不明顯,隨著年齡的漸長,胤礽性格上的缺陷也越來越凸顯。因為自幼“老子天下第二”胤礽養成了桀驁不馴的性格,對父親康熙帝的親情也越來越冷漠,以至於康熙二十九年康熙帝親征準噶爾患病期間、胤礽前往大營探視時,更關心的不是父親的病情,而且父親能不能撐下去!自己有沒有機會。此事讓康熙帝的心涼了大半截,以至於多年之後廢太子時提起這件事依然憤怒不已!在儲位上苦等幾十年的胤礽甚至說出了:“古今天下豈有四十年太子乎?”(這話英國那位聽了估計得哭死)此話何意?“爹啊,你怎麼還不死!”不是嗎?可見父子關係已經冷漠到了何種地步。
因為年齡漸長,加之苦苦等了幾十年,胤礽也早已沒有了年輕時的銳意進取,逐漸走上了歷朝歷代皇太子的舊路——熬死老爹就是勝利!康熙帝對胤礽傾注了太多心血,為的就是培養出一代明君,這顯然不符合康熙帝的要求。加之其他庶出皇子的崛起,康熙帝對胤礽的反感也在逐步加深。更重要的是,胤礽又與其叔姥爺索額圖走到了一起!皇子與權臣結黨,這顯然犯了康熙帝的大忌,此舉顯然已經威脅到康熙帝的皇權與皇位了!誰敢保證胤礽不會學唐太宗李世民和唐肅宗李亨?康熙帝根本不敢想。於是,康熙帝果斷的拿下了索額圖,將這位叔岳父活活餓死在了牢獄之中!自此,康熙帝廢太子之心已起,易儲實際上只剩時間問題。
一面一眾兄弟爭相詆譭、一面胤礽繼續桀驁不馴、甚至多次頂撞康熙帝,康熙帝甚至發現胤礽在帳外“窺視”自己,並就此認定胤礽心懷不軌。康熙四十七年,父子矛盾總爆發,忍無可忍的康熙帝在盛怒之下廢黜了皇太子胤礽。第一次廢太子事件雖然發生在康熙四十七年,但是自康熙二十九年那次不愉快的大營探視起,康熙帝便已經開始反感胤礽了!康熙帝整整隱忍了十八年,他也給了胤礽十八年的機會。可想而知,康熙四十七年康熙帝廢太子時是何等心境!因此,所謂胤礽與庶母通姦純屬子虛烏有,康熙帝廢太子並不是因為一件、兩件事,而是長期父子矛盾的總爆發。
康熙帝為何要復立胤礽既然康熙帝下令廢黜了皇太子胤礽,為何短短一年不到的時間,康熙帝又重新復立了胤礽呢?難道是康熙帝覺得自己做錯了?顯然不是!康熙帝之所以復立胤礽,更多地還是不得已而為之。
嫡子被廢,庶子爭儲白熱化
前面說到,康熙帝第一次廢太子有必然因素,但也有偶然因素,主要原因還是父子矛盾的總爆發,是康熙帝盛怒之下作出的決定。但冷靜下來之後,康熙帝很快便後悔了。這種後悔不是因為胤礽不該廢,而是廢得不是時候。
胤礽前腳被廢,康熙帝庶出的兒子們便一個個粉墨登場、跳到了前臺。首先出場的是庶長子胤禔,作為庶長子,嫡長子被廢之後,按照“嫡長子繼承製”原則,胤禔是首選!而這也給了胤禔巨大的希望,為了能夠上位,胤禔竟然利令智昏、暗示父親康熙帝殺掉廢太子胤礽,居然還暗示康熙帝說如果父親不願揹負殺子惡名,他樂意代勞!此言一出,康熙帝徹底“絕望了”。他知道兒子們之間不和,卻沒有想到已經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康熙帝雖然是皇帝,但他首先是兒子們的父親,手心手背都是肉,大兒子為了儲位居然想要殺掉自己的親弟弟!這給康熙帝造成了多大的心靈震撼可想而知。
這次僅僅是個開頭,隨之而來的是皇三子胤祉告發胤祉以巫蠱之法魘鎮胤礽!胤禔的目的其實也很明確,自己是老三,搞掉老大和老二,自己就是理所當然的第一順位繼承人!可在康熙帝看來卻又是另外一回事了,這至少說明,胤禔早已覬覦胤礽的皇太子之位,絕非一天兩天。同時,為何胤祉知情不報?他覬覦儲位難道是“臨時起意”嗎?恐怕也未見得。連平日裡“一心只讀聖賢書”的胤祉都攪進來了,那其他兒子呢?恐怕也很難獨善其身。庶子爭儲已經到了白熱化的地步,康熙帝雖然知道兒子之間一直不和,但這樣的結局他還是有些始料未及的。
康熙帝后悔了、也害怕了!一旦放任下去,不僅可能禍起蕭牆,自己能不能善終,恐怕都是個未知之數。於是,康熙帝想到了“還原”。可胤礽是自己廢的,作為帝王,金口玉言、總不能出爾反爾吧?在思量再三之後,康熙帝作出了一個一石二鳥的佈局,下旨讓群臣舉薦新太子人選。康熙帝的目的其實不難理解:一、借群臣之口尋求一個復立胤礽的理由。胤礽當了幾十年的皇太子,總歸會有幾個“死黨”為他出頭吧?而康熙帝要的就是這個“出頭”!二、藉此機會弄清兒子們結黨和群臣站隊的具體情況,以決定下一步行動。
康熙帝此舉一出,非但沒有達到預期效果,結局更是讓康熙帝驚出一身冷汗!絕大多數朝臣選擇了支援皇八子胤禩出任新太子,甚至連康熙帝的親孃舅佟國維和馬齊那樣的重臣也倒向了胤禩,而且事先康熙帝還特地給馬齊打了招呼,讓他不要參與,可他依然還是參與了。康熙帝知道胤禩素來人脈較廣,卻沒想到他能夠串聯如此多的朝臣為自己站臺!如果他成了皇太子,恐怕康熙帝自己離唐高祖李淵和唐玄宗李隆基也就不遠了……自此,康熙帝堅定了讓胤礽復位的打算,雖然胤礽不濟,好歹他是自己看著長大的前皇太子,讓他復位至少康熙帝可以確認自己不會成為唐高祖和唐玄宗!
暫無接替人選,康熙帝無可奈何
除了以上說到的幾點,還有一點也是康熙帝無可奈何的事情,那就是廢太子事起倉促,康熙帝根本沒有考慮好接替胤礽的人選。尤其是胤禔、胤祉和胤禩的事情發生之後,康熙帝實際上已經有些迷茫了,這麼多兒子各個心懷鬼胎,到底誰才能接替胤礽?康熙帝根本拿不準,他需要觀察、需要考慮,而這恰恰最需要時間。如果讓儲位久虛,庶出的兒子們一個個躍躍欲試,康熙帝很難靜下心來冷靜考慮、觀察決定新的人選。倒不如先讓胤礽復位,再從長計議。如果胤礽能夠痛改前非自然最好,如果不行,等有了合適的接替人選,再次廢黜胤礽也不遲。
這就是康熙帝知道胤祉是刻意出賣胤禔卻仍然給他晉封親王、也是康熙帝短暫革去胤禩貝勒爵位後又給他恢復了爵位的原因所在。康熙帝是想將一切重新還原,再靜音觀察、選擇接替胤礽的人選,之後再作進一步安排。畢竟,將胤祉、胤禩都“一棍子打死”,康熙帝還有選擇嗎?就在這個時候,處處不爭的皇四子胤禛(雍正帝)進入了康熙帝的視野,這位皇子處處不爭、本分做事給康熙帝留下了非常不錯的印象。經過多年考察,晚年的康熙帝最終下定了決心,於康熙五十一年再度廢黜胤礽。因為胤礽的前車之鑑,康熙帝雖然屬意胤禛,卻沒有再度冊立皇太子,直到去世前幾年,實際上康熙帝一直還是糾結的,他依然在觀察、在考察胤禛這位皇位繼承人。
康熙五十七年前後,康熙帝才基本結束了長達十年的糾結期。這一年,皇十四子胤禎(允禵)被支到了邊遠的青藏高原,名為帶兵,實際上就是將他與朝臣、兄弟隔離,以免節外生枝。因為在康熙四十八年之後、尤其是康熙五十三年的“斃鷹事件”之後,允禵成了胤禩翻盤的希望,也成了胤禩重點力推的物件,康熙帝必須將他與允禩隔離,否則很難保證胤禛順利接班。
康熙五十九年,康熙帝在晉升隆科多時刻意保留了他的九門提督一職,等於是將整個京師交給了胤禛,將在京的胤禩等人“關進了牢籠”。次年,年羹堯升任川陝總督,胤禛也因此扼住了允禵大軍東線和南線的後勤補給線,手握重兵的允禵也成了“紙老虎”。自此,胤禛即位已成定局,而胤礽早已在高牆之內度過了九個春秋……
-
13 # 步武堂
首先申明一點,歷史上康熙朝的太子胤礽並沒有與他的所謂“庶母(康熙的妃子)”私通的事實。至少在《清史稿》當中找不到與之相關的哪怕是“蛛絲馬跡”的記載。這個“亂倫”的故事情節是二月河的小說《雍正王朝》以及根據這部小說改編的電視劇《雍正王朝》虛構的。
這個虛構的故事情節當然會有它的“民間素材”。康熙皇帝作為清朝最有作為,在位時間最長,建立了“康熙盛世”的一代明君,在他晚年的時候可以說是有點“晚節不保”。一方面由於晚年的康熙倦於朝政,對吏治過於寬鬆導致康熙朝晚期出現了明顯的朝廷財政問題和吏治腐敗的問題。另一方面由於康熙晚年兩廢太子導致了歷史上著名的“九子奪嫡”的混亂局面。這對於康熙帝應該說是一種遺憾或者缺憾。
小說和電視劇當中虛構太子與康熙帝的妃子“私通”的故事情節,應該是源自清朝流傳的一首據說是諷刺康熙帝的打油詩:
頭戴飛禽帽,
身穿走獸衣;
父子不成性,
姐弟成夫妻。
其中“父子不成性”應該就是這個故事的“民間傳說”的依據。但在我看來,這首打油詩應該和康熙帝毫無關係。
電視劇當中,康熙不但原諒了贏礽,在第一次廢掉胤礽之後很快的就復立胤礽為太子,就是那個和太子私通的妃子鄭春華,儘管已經懷有太子的孩子,康熙也僅僅就是打掉了胎兒,把鄭春華貶到“辛者庫”為奴,並沒有要殺了鄭春華的意思。
這似乎是不太符合一般的邏輯。但在電視劇當中真的就發生了。我相信這個事情一定會有他的合理性和邏輯關係。。我們可以看看這件事當中的合理性和邏輯關係,當然這種分析僅僅是本人的主觀判斷,不一定正確。
首先,我想分享一下我本人對“帝王的婚姻”實質的理解,當然是在清朝的背景下進行解讀。
一般來講,帝王的婚姻,也就是皇帝和“特定的女人”之間的關係是分等級的。皇帝的“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大約是分為以下的幾個等級:
皇帝封皇后一人,皇后是皇帝正兒八經的“原配”。也是唯一具有“妻子”身份的配偶。是“六宮之主”。
自皇后以下還有皇貴妃,貴妃,妃,嬪,常在,答應等級別的“妾”,但是這些“妾”嚴格意義上都不具備真正的“主子”身份,皇貴妃也不過是皇帝身邊地位最高的“高階奴婢”。
一般的規律是皇帝的女人們(除了皇后)有了孩子之後,大約可以當做“半個主子”。所以後宮的規則是“母以子貴”。
從這個角度來講,康熙的那個叫鄭春華的妃子也不過就是一個“奴婢”的身份而已,算得上是康熙比較喜歡的奴婢,但並沒有給康熙生個一兒半女的鄭春華,無法擺脫“奴婢”的實質身份。
在這樣的一個前提下,太子贏礽與鄭春華的私通,大概不能算作“亂倫”,也不算給康熙“戴綠帽子”。最多就是算偷了康熙比較喜愛的一個奴婢,康熙的憤怒來自於自己的“喜愛之物”被兒子給偷了,臉上掛不住罷了。
這是康熙沒有按照“不守婦道”的罪名最嚴厲的處罰(除掉)鄭春華的實質因素——既然是“奴婢”,就沒有必要一般見識,打發到辛者庫當個最卑微的奴也就是了。
同樣,在這個前提下,康熙原諒太子胤礽就有了“合理的邏輯”——他是可以原諒胤礽的。
但是,康熙是否選擇原諒胤礽的動機,並非是因為原諒了贏礽與鄭春華私通,而是在權衡了當時的形勢之後不得不做出的選擇。也就是說胤礽的行為是“可以被原諒的”,而康熙選擇原諒,一方面是和鄭春華相比,在康熙眼裡太子胤礽要重要的多,因為胤礽是“主子”,是康熙從小就非常喜歡和偏愛的“嫡長子”。另一方面胤礽是有被“魘鎮和陷害”的重大“冤情”。
太子胤礽是康熙的嫡長子,他的生母是皇后赫舍裡。康熙與皇后赫舍裡的感情很深,但是赫舍裡卻因生胤礽時難產而死,康熙悲痛之餘對這個嫡長子很是喜歡偏愛,這應該有康熙把對赫舍裡的感情轉移到胤礽身上的原因。
胤礽剛滿週歲康熙就冊封他為太子,那個時候康熙還非常的年輕,於是胤礽這個太子一當就是近四十年。這也成了康熙朝晚期出現九子奪嫡局面的最重要的原因。
其實,在電視劇當中,胤礽與鄭春華的私通僅僅是導致太子胤礽被廢的導火索而不是主要原因。在康熙發現太子和鄭春華私通之前,太子在近一年多的時間裡的種種表現已經讓康熙對太子胤礽非常失望。
從康熙四十六年黃河水患牽出國庫空虛開始,到追繳國庫欠款牽出太子是最大的“欠寬厚”,從為了填補國庫欠款大肆賣官鬻爵,到因為貪慾,收錢縱容“買賣人命”而被八阿哥胤禩抓住把柄,太子的種種表現如此的不堪,讓康熙既失望又苦惱:這難道就是我大清將來的皇帝嗎?
正在猶豫當中的康熙決定給胤礽一個教訓,其實也是對胤礽的的一次警告。他決定帶著自己兒子們去熱河打獵(木蘭秋獮),在熱河行宮康熙故意冷落太子贏礽,並透過對八阿哥胤禩的重用刺激太子。
太子是真的受了刺激,但這種刺激除了讓胤礽感到“心灰意冷,自暴自棄”之外,就是跑到鄭春華那裡尋求一時的安慰。
所謂常在河邊走沒有不溼鞋,胤礽與鄭春華偷情被康熙逮了個現行,康熙震怒。
但是,此時的康熙並沒有下最後的決心廢掉太子胤礽,但是的確他是想給胤礽一個嚴厲的處分,這個時候又應了那句話:不怕沒好事,就怕沒好人。八阿哥胤禩和他的八爺黨的幾個皇子從康熙和胤礽當晚的一場舉動當中看出了問題,他們知道康熙和太子之間出了大問題,同是他們也知道這個大問題究竟是什麼,更知道僅僅憑著胤礽和鄭春華的那關係不足以讓康熙廢掉太子。
於是八爺黨成員十四阿哥胤禵偽造了太子調兵的手諭,藉著太子和十三阿哥胤祥當時不知去向(其實是在野地裡躲著)的機會,製造了一個“太子知道醜事暴露欲調兵謀反”的“犯罪現場”,凌普應皇太子手諭帶兵進入八大山莊,而八阿哥胤禩透過大阿哥胤褆的手,把那個偽造的“太子手喻”交到了康熙手裡。
如果說,太子偷了自己的女人(奴婢)是一件很丟臉的事的話,那麼太子調兵造反就是一件要丟皇位的事。康熙下決心廢掉太子並且立刻囚禁太子的根本原因是因為太子胤礽“謀反”而非“偷情”。
說到底,偷情不過是個人的品行和不守規矩的問題,不算是什麼“大逆不道”的大罪,因為這個“私德”問題廢掉太子第一說不出口,第二也的確是理由不充分,很有“公報私仇”的意思。但是“太子謀反篡位”就是十惡不赦的死罪,廢掉太子就是天經地義的。
不過康熙很快就從包括大阿哥胤褆和三阿哥胤祉以及八阿哥胤禩一夥諸皇子的“上竄下跳,躍躍欲試”的反應當中感到了問題,特別是大阿哥胤褆長期“魘鎮”太子的行為曝光之後,明顯的感覺到了在太子周圍的這些各個如狼似虎的皇子們大多是“不懷好意”,太子胤礽很有可能是“遭人陷害”。
大阿哥胤褆對太子胤礽的魘鎮之舉,讓康熙對太子的諸多“失德荒悖”行為似乎找到了答案,太子遭人魘鎮,必然會行為荒唐失措,本來就對太子非常喜歡的康熙,自然的就把太子胤礽的幾乎所有的“醜事荒唐事”都歸咎於“受到了魘鎮”。此時的康熙對太子已經“恨不起來”了,他甚至開始“同情”太子。在這樣的前提下,太子胤礽和鄭春華的私通就連“酒後無德”都不算。
這是康熙選擇原諒胤礽和鄭春華私通的最直接的因素。原諒了贏礽,那麼對鄭春華也就沒有必要“趕盡殺絕”,更何況康熙留著她也就是留住了太子胤礽是被鄭春華“勾引”甚至是“陷害”的證據(人證)。
但是,君無戲言,康熙在震怒之下做出廢掉太子的決定,如果很快的酒作廢的話,“朝令夕改”的“昏君”名聲康熙自己也背不起。所以,太子還是要廢的,在康熙看來權且算是對太子的一次警告和處罰吧。
其實,從康熙吩咐給被囚禁的太子和十三阿哥胤祥送火盆開始,康熙就已經原諒了太子。
當然,康熙在太子這次被廢之後很快就復立了他,一方面是康熙覺得太子胤礽是遭到“魘鎮和陷害”,但更重要的一點是康熙在太子被廢之後感到了來自八阿哥胤禩的巨大的威脅。
太子第一次被廢,拉開了康熙朝“九子奪嫡”的大幕,如果說太子胤礽被廢之前皇子們之間的爭鬥算是“暗自較勁”的話,那麼太子胤礽被廢之後康熙的皇子們的奪嫡之爭就進入了“明火執仗”的階段。
首先是大阿哥胤褆。太子被廢這件事本身大阿哥胤褆只是起到了“敲邊鼓說壞話”的鼓動作用,但是太子剛剛被廢,這位自認為最有條件“補位”的皇長子就迫不及待的上竄下跳,以“準太子”自居,對其他皇子們頤氣指使,隨意責罵訓斥,其他皇子們其實是心知肚明,只是等待一個機會發洩。
這個機會是那個像“蠢豬一樣”的大阿哥胤褆自己送上門的。他似乎是鬼迷心竅,居然向康熙建議除掉太子胤礽“以絕後患”,並且願意親自動手幫康熙辦了這個“萬難之事”。
康熙的氣不打一處來,在眾皇子面前痛斥了大阿哥。而此時三阿哥胤祉的檢舉揭發算是恰如其分的落井下石。知道了大阿哥在長期“魘鎮”太子胤礽的事實之後,康熙把所有的憤怒發在了大阿哥胤褆的身上,他被處以“終身圈禁”的嚴厲處罰。
大阿哥的倒下並沒有能夠削弱其他皇子對“儲君之位”爭奪的熱情,而康熙宣佈“公開推舉新太子”的旨意,讓皇子中勢力和實力都很強大的八阿哥胤禩看到了勝利的曙光。他用盡了渾身的解數開始了“拉選票造勢”。對於這個“儲君之位”他志在必得。
但是,八阿哥胤禩和大阿哥胤褆一樣犯了“用力過猛”的大忌,八阿哥胤禩全然不顧康熙的感受 ,為了得到更多的支援,他除了發動八爺黨的勢力拉選票製造輿論之外,居然和朝廷當中最強大的朝廷首輔佟國維的勢力結成了“擁立同盟”。
這兩大勢力的結盟,幾乎就是完全掌控了朝廷,康熙在這個結盟當中看到了被架空的巨大威脅——自己還是皇帝而八阿哥僅僅是皇子的時候,這位八阿哥就可以掌控朝局,一旦這位“八賢王”成為儲君,自己的皇位估計就保不住了。
這個局面其實是康熙沒有想到的,他做出“公開推舉新太子”的決定,本寄希望於朝廷上下已經知道廢太子胤礽遭人“魘鎮陷害”的情況下,能夠理解他的心情,共同請求太子胤礽復位,這樣他也就有了個臺階。但是他沒想到八阿哥胤禩倒是毫不客氣,居然想用自己的影響力左右儲君之位甚至試圖以“民意”架空他的“聖心獨斷”。
康熙的確是感到了恐懼,於是他果斷的出手,很快就用“家族利益”為條件與佟國維達成默契和交易。其結果是本以為“勝券在握,意得志滿”的八阿哥胤禩,在討論新太子人選的朝堂之上遭到了康熙的突然打擊,佟國維以“自毀”為代價,摧毀了佟國維和胤禩兩大勢力的聯盟,同時也給八阿哥胤禩結結實實的安上了“結黨營私,左右和控制選舉”的帽子。
鬧劇結束,康熙決定復立胤礽為太子。這倒不是康熙認為胤礽沒問題,他是覺得其他的皇子他還沒看明白,胤礽已經當了三十多年的太子,不如先讓他接著當下去。他寄希望於胤礽能夠吸取教訓改正錯誤,當一個合格的太子。但同時,康熙開始在皇子當中尋找“備胎”。
其實他還是擔心這個太子胤礽究竟能不能成為真正合格的“接班人”。
回覆列表
隨後利用推舉太子的舉措,又一舉將老八胤禩的八爺黨拿下,消除了朝廷內的黨爭,確實還是為給胤礽的復位掃平了道路。
4 皇宮女人對於皇帝根本不是一個事 兒子才是親骨肉。雖然康熙也惱怒此事的輿論影響,但終歸是自己的親孩子。我們想想,如果康熙在乎張春華,哪怕對她稍微好一點點,她也不至於冒那麼大風險與作為皇帝的丈夫之兒子私通,雖然也包含賭的成分,賭太子登基後自己可以受寵,但畢竟太子還是有太子妃的,皇后也輪不到她,但這風險實在太大。由此只能說明康熙不是很在乎她,聖眷冷落,根本無暇顧及她。再說,康熙一生當中登記在冊的皇后貴妃貴人常在答應等共有66位,其他侍奉的無名號的女人則不計其數。他有皇子35位,公主20位。所以這麼多人他想名字都想不過來,怎麼會在乎一個小小的張春華?(本文圖片來自網際網路,若有侵權請聯絡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