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文創一砥
-
2 # 鈺涵茶行
高深、浩瀚、大氣磅礴!
《天龍八部》是千百個掀天巨浪,而讀者就浮在汪洋大海的一葉扁舟上。一個巨浪打過來,可以令讀者沉下數十百丈,再一個巨浪掀起,又可以將讀者抬高數十百丈在看《天龍八部》的時候,全然身不由主,隨著書中的人物、情節而起伏。金庸的作品,到了《天龍八部》,又是一個新的巔峰。
一個接著一個的巔峰,這是金庸創作力無窮無盡的證明,每一部小說,都有不同的風格,都帶給讀者新的感受。到了《天龍八部》,以為以後,總不能再有了,但是還有更新的巔峰。
《天龍八部》的想象力,比《倚天屠龍記》又進了一步。更不受拘束,更放得開,浪漫激情更甚,堪稱是世界小說的傑作。
《天龍八部》一開始就釋名:八部者,一天,二龍,三夜叉,四乾達婆,五阿修羅,六迦樓羅,七緊那羅,八摩羅迦。接著又解釋了“八部”每一個的含義。照這樣的篇名看來,金庸是想寫八個人,來表現這八種道神怪物。
可是,《天龍八部》中,哪八個人,是代表這八種道神怪物的!哪一個人代表哪一種,曾經詳細下過功夫去研究,都沒有結論。
誰是夜叉?是“香藥叉”木婉清?木婉清在書中的地位一點也不高,當然不能代表八部之一。段譽是什麼呢?喬峰又是什麼呢?我的結論是,金庸在一開始之際,的確有著寫八個人,來表現八種道神怪物的意願但是寫作前的計劃,意願是一回事,寫出來的小說是怎樣的,又是一回事。
聽起來好象很玄,但事實上,每一個從事過小說創作的人,幾乎都有過同一經驗:計劃在創作過程中,往往無法實踐,會中途突然改變,會有新的意念突然產生,會無法控制自己。
金庸寫《天龍八部》之際,一定也出現了這樣的情形。所以結果,才有了這樣一部浩淼如海的小說,已不能在小說中找到某一個人去代表一種什麼意念,而是所有的人交雜在一起,代表了一個總的意念。
這樣的情形,比原來創作計劃來得好,也使《天龍八部》更高深、更浩瀚、大氣磅礴,至於極點。
《天龍八部》在結構上採取了寫完某一個人之後,再寫另一個人,而又前後交錯,將不同的人聯結起來的一種獨特結構。這種結構,《水滸傳》用過。比《水滸傳》每一段更有可觀之處,整體結構新鮮。若還有人懷疑“古今中外,空前絕後”的八字解語,不必再與之辯論了。
《天龍八部》在一個一個寫主要人物出場的前後銜接上,已到了天衣無縫的地步,小說之中,可以比擬的,也只有宋江忽然一下子踢翻了一個烤火大漢的炭火,而這個大漢就是武松而已。
《天龍八部》中每一個人物都及其出色,其中寫了一個悲劇人物,尤其是驚天動地這個悲劇人物是大英雄,大豪傑,有力量可以做一切事,但是卻無法改變他自己的悲劇命運。
意外的遭遇,不是悲劇。明知會朝這條路去走,結果是悲劇,但仍然非朝這條路去走不可,這才是悲劇
。《天龍八部》中喬峰的故事,是典型的悲劇。那樣的悲劇,古今中外的小說中並不多見。
《天龍八部》中,金庸將正面人物的另一面,寫得更透徹。普天下敬仰的少林寺方丈,會有私生子。這種寫法,在以後兩部極重要的作品之中,更反覆得到了發揮,而終於在《鹿鼎記》中,建立了“反英雄”的觀念。
“英雄”必需是人,人一定有人的本性,人的本性不會受任何桎梏而改變。
虛竹和尚對神的崇仰,無人會加以懷疑,但是他終於還是做不成和尚,那無關於環境,而是虛竹根本上是一個人!
人的地位在英雄、菩薩的地位之上,就算將之目為神道妖魔,都不能改變人的地位。
論故事之離奇曲折,人物之多,歷史背景之廣泛,想象力之豐富,天龍八部在金庸所有其他作品之上。所不明者是金庸何以在“釋名”中保留了“這部小說以《天龍八部》為名,寫的是北宋時雲南大理國的故事。”這句話。整部小說,雲南大理,至多隻佔了五分之一的地位。由此也可以證明,創作前的意念計劃,和創作過程中的靈感泉湧是兩回事。
用武俠小說中的人物來隱喻現實生活中的人物,始自《天龍八部》。“星宿派”是在隱喻什麼組織,明眼人一看便知,知了之後,還一定會發出會心的微笑。同樣性質的隱喻,在《笑傲江湖》中又出現了一次,如果將創作的年代,和當時在中國大陸上發生的事結合起來看,更加有趣。
《天龍八部》中出現的武功,有丁春秋的“化功大法”,和段譽的“朱蛤神功”,都是能吸取他人功力以為己用。在《笑傲江湖》中,這種形式的武功得到發揮,在武功的想象力方面,也是一種突破。
到這裡為止,一直很少提到金庸小說中的各種武功描寫,而且在以後的篇幅中,也不準備詳細提及。雖然武功是武俠小說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也是武俠小說中最容易寫的一部分。金庸小說中的武功描述部分,當然精妙絕倫,但比起其他精彩部分來,似乎不必專門提出來詳細討論了。
看《天龍八部》,到喬峰率領燕雲十八騎,馬蹄翻金,直驅少林寺,視天下英雄為無物之際,當呼嘯而狂吞烈酒。
看《天龍八部》到虛竹在冰窖之中,經不起天地間第一誘惑,而與夢姑共赴歡樂之際,宜遙思情人而飲蜜酒。
看《天龍八部》到小康將段正淳肩頭上的肉咬下一塊來之際,宜會心微笑而飲醇酒。
看《天龍八部》到梅、蘭、竹、菊四少女大鬧少林寺之際,宜開懷而呷香酒。
看《天龍八部》到段譽終於蒙王語嫣青睞之際,宜手舞足蹈而浮甜酒。
看《天龍八部》到少林寺老僧說佛,眾皆拜服,慕容博和蕭遠山雙手相握,互望而笑之際,宜心平氣和而飲淡酒。
看《天龍八部》到一陣風風波惡種種行徑之際,宜飲劣酒。
看《天龍八部》到天山童姥和李秋水至死搏鬥,宜飲酸酒。
看《天龍八部》到喬峰大鬧聚賢莊,為阿朱與群雄捨命相拼之際,可飲辣酒。
看《天龍八部》至虛竹誤打誤撞,解了珍瓏棋局之際,可飲喜酒。
看《天龍八部》到虛竹、段譽、喬峰三人結義兄弟,聯手抗敵之際,可飲陳酒。
看《天龍八部》到王夫人設計擒情郎之際,宜飲新酒。
看《天龍八部》,從頭至尾,一氣呵成,廢寢忘食,甚至床頭人相對如同陌路,宜掩卷沉思,以書作酒,可以大醉。
-
3 # 懦弱是恐懼的源泉
射鵰英雄傳:單一男主,符合傳統意義上的偉、光、正的俠義英雄-人格接近聖人。
神鵰俠侶:單一男主,非傳統意義俠義英雄,性格偏激,沒有那麼多家國情懷,更多憑自己喜惡做事,但恪守大是大非,人格接近君子。
倚天屠龍記:單一男主,非傳統意義英雄,無家國情懷,甚至無大是大非觀(但善良),人格接近平民。
鹿鼎記:單一男主,和傳統意義英雄邊都不沾,連僅有道德觀念都欠奉承(但有其堅守底線),人格接近市井販卒。
天龍八部:多主角。既有悲劇的蕭峰-天生的英雄;又有傳奇的虛竹-凡人的逆襲;還有浪漫的段譽-遊歷江湖的翩翩少年。三主角交相輝映,把“江湖兒郎”的多姿多彩渲染得淋漓盡致。
江湖不能沒有兄弟情,三主角之間的患難與共,生死相依,惹多少看客心潮激盪。
有江湖就不能沒有廟堂,江湖畢竟太小,有廟堂方顯高遠。家,國,情懷、愛恨交織,生離死別編織的畫卷才是武俠的世界。
-
4 # 張建輝39
我認為鹿鼎記是金庸老先生最得力的作品,其他的人物一看都是虛構的,只有韋小寶才是活生生接地氣的,其他人物都是英雄,大俠,但好像不是真實的人物,只有韋小寶像是我們身邊的人,所以金庸老先生寫完鹿鼎記就收筆了
-
5 # 相劇一場
感謝邀請,我是@經典劇中計 。很高興看了幾部老爺子小說改編的電視劇,不管是天龍八部、倚天屠龍、神鵰俠侶、射鵰英雄傳、鹿鼎記等等,個人認為都是很成功的。如果從江湖兄弟兒女情長說,天龍八部的確很成功,也很經典。如果說從草根逆襲、人物多面性來看,鹿鼎記最成功,裡面充滿著各種性格的人。我相信不管是那一部電視劇,都受觀眾喜愛的。
-
6 # 竹下賢客
我覺得《天龍八部》和《笑傲江湖》是金庸寫的最好的兩部作品,而前者更是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縱觀整個江湖及武林,無書能出其右,真正的做到了笑傲江湖!為什麼說《天龍八部》是金庸的巔峰之作,我認為有如下幾點:
一、篇幅:《天龍八部》幾乎是金庸十三部武俠小說裡篇幅最長的一部了,全書共五十回,從一九六三年在《明報》以及新加坡的《南洋商報》同時連載,前後歷時四年多才完成。如此長的創作時間說明金庸對其傾注了大量的精力、心血及情感。
二、書名:“天龍八部”是指天眾、龍眾、阿修羅、乾達婆、摩呼羅迦、緊那羅、迦樓羅、夜叉,在金庸小說《天龍八部》中各指一個,或是一類人,是一種象徵。 也有說“天龍八部”有“世間眾生”的意思,寓意象徵著大千世界的芸芸眾生,背後籠罩著佛法的無邊與超脫。全書主旨“無人不冤,有情皆孽”。
“天龍八部”又稱為“龍神八部”、“八部眾”,這些名詞出於佛經。“天龍八部”這八種神道精怪,各有奇特個性和神通,雖是人間之外的眾生,卻也有塵世的歡喜和悲苦。這部小說只是借用這個佛經名詞,以象徵一些現世人物。天眾的代表,是蕭峰。龍眾的代表,是段譽。夜叉,經常以集體名義出現,有“夜叉八大將”、“十六大夜叉將”等名詞,是四大惡人。乾達婆就是阿朱。與“帝釋天”蕭峰關係最親密的兩個女性就是阿朱和阿紫。阿修羅,是慕容復。緊羅那,善於歌舞,也是帝釋的樂神之一,聯絡到前面的乾達婆,很容易判斷緊羅那是阿紫。摩呼迦羅就是虛竹,因為虛竹本是普通的少林和尚,是“腹行類”,但由於“聾呆無知”,反而得福,脫胎換骨,修慈修慧,最終挽回前因,成為身兼靈鷲宮主與西夏駙馬的蟒神——亦即與“天龍”段譽相對應的“地龍”。
這種取名既超脫於一般武俠小說的取名方式,又飽含深意!讓讀者反覆咀嚼,感嘆世事無常而又因果迴圈!
三、情節:《天龍八部》的情節結構之所以如此龐大複雜而又曲折多變,那是因為它敘述的不只是一個人心以及一代人的故事,而是敘述了許多人及許多代的故事。父輩的狠延續到了當代,父輩的孽由兒子來還。在這樣一個幾代人爭鋒的大局面終於出現之前必定有著無數錯綜複雜的鋪墊與伏筆。因此,《天龍八部》是有大格局的。除了蕭峰、段譽及虛竹外,還著意刻畫了其他一些次要角色,比如失去兒子的葉二孃、善解人意的阿朱、皇位被奪的段延慶、刁蠻任性的阿資、不守清規、掩人耳目的少林高僧,意志堅定的慕容復,還有神仙姐姐王語嫣。每一個人都有一些精彩故事,形成了繽紛繁雜的人性眾生相。如此複雜的局面透過金庸的妙筆讓情節起承轉合、跌宕起伏,並最終形成因果迴圈,不得不感嘆金庸老爺子的功力!
四、悲劇:蕭峰是一個古希臘式的悲劇英雄,在命運的冥冥之力下無所逃於天地。他品格高貴卻又無端蒙冤,性格堅強卻屢陷絕境。他的冤孽並不是因為他的過錯,但被拋到生存漩渦裡的蕭峰仍然沒有逃避,蕭峰一輩子都在為這本不需要他負責的冤孽負責,為了證成自己的清白而死磕不止,直至最後終結了生命。他讓命運證成了自己的英雄。
段正淳的悲劇則是自由意志的悲劇。可以說,《天龍八部》裡的一切冤孽,都可以算在段正淳的頭上。段正淳犯下的惡,絕不亞於馬伕人對蕭峰的陷害。天下第一惡人不是段延慶,而是段正淳。
阿朱和馬伕人則代表了女性身上的兩個極端:犧牲與復仇。這兩個極端分別連線著愛和恨。
遊但之的悲劇在於簡單而脆弱的內心無法理解這個過於複雜世界,進而無力承擔。
慕容復是則是一個理想主義者,所以註定要瘋掉!
金庸先生透過對有價值之事物的毀滅,在江湖中、在家國情仇中、在人與自然、社會及自身存在的矛盾和超越中展現對人生存在價值的肯定。
五、靈魂昇華:“天下第一大惡人”段延慶一生都在殺戮,一生都在報仇,一生都在為大理皇位而處心積慮。在得知自己是段譽的親生父親後,他一生為之奮鬥的目標實現了,實現願望的段延慶靈魂得以昇華。
鳩摩智一生作惡多端,為了武學,不斷偷盜,不斷交換,不斷交易,可謂是“貪嗔痴”一項沒少,可最終在枯井裡大徹大悟,終於真正成為“高僧”。從此普渡眾生,靈魂昇華。
慕容博為了復辟大燕國,到處激化矛盾,四處製造混亂。後被掃地神僧點化以後明白了這終究是一場空。進而靈魂得以昇華!
綜上五點,《天龍八部》雖是一部武俠小說,但它展現出的卻不僅僅是江湖跟武俠,從佛家的悲天憫人,到現代人文主義的人性關懷,從眾生皆有其欲、貪、念、嗔、痴、恨,到各族皆有其平等生存、熱愛生活的人權,《天龍八部》無不詮釋至盡,實屬金庸先生的巔峰之作!
-
7 # 生活影視娛樂八卦
因為,天龍八部是莊嚴的正劇,是典型的對人性的具有宿命感進行思考與反思的正劇。天龍八部中討論的各種問題,已經遠遠超出了對現實對歷史對政治的探討,而是以悲憫之心看待人類的本身在命運面前的苦苦的掙扎和奮鬥,是一種人類對對自然對生命對愛情對理想對現實對各種生活中很多向往的靈魂慾望之探究。對人性本身的探討,這是任何一部偉大的著作都繞不開的命題。托爾斯泰幹過,陀思妥耶夫斯基幹過,曹雪芹幹過,馬爾克斯幹過,金庸也幹過。不過金庸幹過這樣命題的書,只有兩本,天龍八部和連城訣。只可惜連城訣架構太單薄了。

如果說歷史,政治,文化是人類在人性的表象體現,那麼,宿命命運輪迴等等,是根基於人性在世界上的自我實現了。
天龍深化了普通人,在面對自然面對矛盾人性上的探討。每個人都在宿命面前苦苦掙扎,苦苦執著。佛說佛家七苦。依次為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

我們每一個人何嘗不是活在這七苦之中,韋小寶、令狐沖,連愛別離和怨憎會都勘悟不了,還談其他?笑傲江湖和鹿鼎記,所做的是對現象的描述,當然,我並不是說他們不高明,我只是說,面對天龍這麼龐大的主題,一開始他們就敗了。至於金庸的其他小說,就只能算俠義小說了。這就是天龍和金庸其他小說之間的最根本的差距。

鹿鼎記偏重於玩世不恭,而笑傲江湖偏重於政治鬥爭,而這些在天龍中,只不過是其中的殘垣斷章。是天龍八部龐大的人物線之中的某幾部,或許你感覺令狐沖夠放蕩,韋小寶夠瀟灑,但從另一方面來說,韋小寶連情慾都擺脫不了,而令狐沖只能逃避現實。天龍體系中,他們充其量就是段正淳和類似“函谷八友”的之類的這樣的角色,對命運的領悟差逍遙子都遠。

而至於嶽不群,康熙等等,在天龍中,也不過就是耶律鴻基、段正明和慕容復這樣的背影而已。你感覺他們都夠牛逼,夠瀟灑,計謀百出。而在佛的眼中,在生命的嚴苛規律當中,他們也不過是掃地老僧說的那幾句話。
王霸雄圖,血海深仇,盡歸塵土。

我們才活了多久,還不知道命運的無常。而李秋水死的時候說的這樣的話,你感不感慨?你我在自然的規律面前或許就是:
師姊,你我都是可憐蟲,都..都..教這沒良心的給騙了,哈哈,哈哈,哈哈!

令狐沖和韋小寶是不是可憐蟲?而蕭峰、虛竹、段譽呢?
你我呢?
現在的你我,千百年後的你我,都逃不脫這茫茫的宿命。而所謂的政治情仇情懷,更是宿命中繞不開解不了的難唸的經。
來看看,這人生的起落、沉浮,命運的詭譎、弄人。天龍章節詞五首:

青衫磊落險峰行,玉壁月華明。馬疾香幽,崖高人遠,微步轂紋生。誰家子弟誰家院?無計悔多情。虎嘯龍吟,換巢鸞鳳,劍氣碧煙橫。
向來痴,從此醉,水榭聽香,指點群豪戲。劇飲千杯男兒事,杏子林中,商略平生義。昔時因,今日意,胡漢恩仇,須傾英雄淚。雖萬千人吾往矣,悄立雁門,絕壁無餘字。
千里茫茫若夢,雙眸粲粲如星;塞上牛羊空許約,燭畔鬢雲有舊盟,莽蒼踏雪行。赤手屠熊搏虎,金戈蕩寇鏖兵;草木殘生顱鑄鐵,蟲豸凝寒掌作冰,揮灑縛豪英。
輸贏成敗,又爭由人算;且自逍遙沒誰管,奈天昏地暗,斗轉星移;風驟緊,縹緲峰頭雲亂。
紅顏彈指老,剎那芳華;夢裡真語真幻。同一笑,到頭萬事俱空。糊塗醉,情長計短。解不了, 名韁系嗔貪。卻試問,幾時把痴心斷?
燕雲十八飛騎,奔騰如虎風煙舉;老魔小丑,豈堪一擊,勝之不武。王霸雄圖,血海深恨,盡歸塵土。念枉求美眷,良緣安在?枯井底,汙泥處。酒罷問君三語;為誰開?茶花滿路。王孫落魄,怎生消得,楊枝玉露;敝屣榮華,浮雲生死,此身何懼。教單于折箭,六軍辟易,奮英雄怒。
-
8 # 逍遙講電影
《天龍八部》作為金庸先生作品中翻拍率最高的一部小說,五次登上電視熒屏。
五版分別是:1982年TVB梁家仁版,1990年臺灣中視惠天賜版,1997年TVB黃日華版,2003年張紀中製片、胡軍主演版以及最近的鐘漢良版。
將《天龍八部》們放在一起,觀眾印象最深、讚譽度最高的是97年TVB黃日華版。
胡軍版也在大氣磅礴的畫面以及群星薈萃的陣容方面備受肯定,82年的TVB梁家仁版因為年代太早,在主流觀眾群體中印象不深;至於90年中視惠天賜版,即使“離經叛道”將段譽、虛竹合二為一也沒有在觀眾心中留下太深印記。
相較之下,鍾漢良版《天龍八部》雖在製作與視效方面不輸於其他版本,劇情上甚至有賴水清導演派發定心丸“內容緊貼金庸先生的《天龍八部》2005年修訂版”給觀眾。
從原著小說的本身,天龍八部也是金庸先生的巔峰之作,主要原因有兩個:
第一,天龍八部中出現或者提到的絕頂高手人數最多
標準的絕頂高手就是4個,蕭峰父子,慕容博(慕容復就算了),鳩摩智;
加上逍遙派的三老,2個外掛高手,段譽和虛竹,還有號稱少林寺200年武功第一的玄澄,總計有10個,同時期最多的絕頂高手是7人。
而其他的4部作品,射鵰是6個,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加上週伯通;神鵰又出現了3個,郭靖楊過金輪,同時最多的絕頂高手只有5-6人。
倚天明確的就是2個,老張小張爺孫兩人;笑傲更慘,只有1個,東方不敗。
第二,天龍中出現了超越絕頂層次高手的武林高手
那便是眾所周知的掃地僧,他秒殺慕容博蕭遠山,輕易化解蕭峰慕容復的攻擊,一袖扇飛鳩摩智,就憑這些面對絕頂高手的表現,可以說肯定是高於絕頂高手一個檔次的武力水平。
除了天龍八部之外,金庸任何書中都沒有出現過這種檔次的高手,即使張三丰、王重陽之類的也只是居於絕頂高手的巔峰而已,對於其它的絕頂高手都沒有秒殺的能力。在金庸武學實力排名的前八位中,天龍八部也是佔了三席位,排名依次是:第一:逍遙派祖師,此人身兼無崖子師兄妹三人的絕藝。
以虛竹作對比,僅憑其一小部分神功便能和天下英豪分庭抗禮,段譽僅憑誤打誤撞練了北冥神功後的內力和凌波微步便足以傲視武林,鳩摩智只學了小無相功便能橫行天下。
第二:少林掃地僧。
很多人誤以為達摩練就了少林七十二絕技,其實,七十二絕技並不都是達摩所創,《天龍八部》鳩摩智挑釁少林那章有提到。所以,精通少林七十二絕技的,或許只有少林掃地僧,達到神通和通神的境界。
第三:達摩祖師,九陽真經和少林部分絕技的創始人。
這不用多說了吧,至於排在掃地僧之後的原因,是因為達摩會的掃地僧都應該會,掃地僧會的達摩或許不會。至於九陽神功,既然覺遠都能探得其中奧秘,掃地僧有可能不會嗎?縱然不會,難道易筋經就會輸於九陽神功嗎?
第四:前朝無名宦官,《葵花寶典》創始人。
東方不敗僅學了《葵花寶典》的一小部分便能以一敵令狐沖等一流高手,而且還是輕描淡寫的。這足以看出這無名宦官的驚人之處。不過也有考證,其實這名宦官是歷史上出名的鄭某。
第五:黃裳,《九陰真經》創始人。
《九陰真經》在射鵰三部曲中的概述是天下武學總綱,這足以看出了黃裳的武功修為是那麼的高。相比於前面四人,卻微顯不足。
第六:獨孤求敗,真正當之無愧的劍聖。
無劍勝有劍的修為或許僅僅是他一人能辦得到。楊過也只不過摸到了門徑而已,但已能算得上是主角中的第一高手。獨孤九劍在前期內力不多的令狐沖使來,便打得贏當時的一流高手。但相較於前面五人,他僅限於劍這一方面為第一,所以將他排在第六。
第七:張三丰,武當開山祖師。
少年的張君寶便內力渾厚,能以一套普普通通的少林拳與崑崙三聖何足道相持十招,那足以體現了張三丰的武學天資奇才。而得了三分之一九陽真經再在山中悟道長笑後的張三丰,更已躋身絕世高手之列。後開山創派,創下太極拳劍之後,無可厚非地成為《倚天》第一高手。
第八:慕容龍城,慕容世家最傑出的人才。
這個不多說了,在《天龍》群雄彙集少林寺時,慕容博對慕容復的一番話足以體現了慕容世家的絕世武藝。
這八人武功修為相差無幾,其他人是無法與之相提並論的了。所以第九第十不寫也罷,因為實在相差太遠。
-
9 # 土特產小李
天龍八部》是千百個掀天巨浪,而讀者就浮在汪洋大海的一葉扁舟上。一個巨浪打過來,可以令讀者沉下數十百丈,再一個巨浪掀起,又可以將讀者抬高數十百丈在看《天龍八部》的時候,全然身不由主,隨著書中的人物、情節而起伏。金庸的作品,到了《天龍八部》,又是一個新的巔峰。
一個接著一個的巔峰,這是金庸創作力無窮無盡的證明,每一部小說,都有不同的風格,都帶給讀者新的感受。到了《天龍八部》,以為以後,總不能再有了,但是還有更新的巔峰。
《天龍八部》的想象力,比《倚天屠龍記》又進了一步。更不受拘束,更放得開,浪漫激情更甚,堪稱是世界小說的傑作。
《天龍八部》一開始就釋名:八部者,一天,二龍,三夜叉,四乾達婆,五阿修羅,六迦樓羅,七緊那羅,八摩羅迦。接著又解釋了“八部”每一個的含義。照這樣的篇名看來,金庸是想寫八個人,來表現這八種道神怪物。
可是,《天龍八部》中,哪八個人,是代表這八種道神怪物的!哪一個人代表哪一種,曾經詳細下過功夫去研究,都沒有結論。
誰是夜叉?是“香藥叉”木婉清?木婉清在書中的地位一點也不高,當然不能代表八部之一。段譽是什麼呢?喬峰又是什麼呢?我的結論是,金庸在一開始之際,的確有著寫八個人,來表現八種道神怪物的意願但是寫作前的計劃,意願是一回事,寫出來的小說是怎樣的,又是一回事。
聽起來好象很玄,但事實上,每一個從事過小說創作的人,幾乎都有過同一經驗:計劃在創作過程中,往往無法實踐,會中途突然改變,會有新的意念突然產生,會無法控制自己。
金庸寫《天龍八部》之際,一定也出現了這樣的情形。所以結果,才有了這樣一部浩淼如海的小說,已不能在小說中找到某一個人去代表一種什麼意念,而是所有的人交雜在一起,代表了一個總的意念。
這樣的情形,比原來創作計劃來得好,也使《天龍八部》更高深、更浩瀚、大氣磅礴,至於極點。
《天龍八部》在結構上採取了寫完某一個人之後,再寫另一個人,而又前後交錯,將不同的人聯結起來的一種獨特結構。這種結構,《水滸傳》用過。比《水滸傳》每一段更有可觀之處,整體結構新鮮。若還有人懷疑“古今中外,空前絕後”的八字解語,不必再與之辯論了。
《天龍八部》在一個一個寫主要人物出場的前後銜接上,已到了天衣無縫的地步,小說之中,可以比擬的,也只有宋江忽然一下子踢翻了一個烤火大漢的炭火,而這個大漢就是武松而已。
《天龍八部》中每一個人物都及其出色,其中寫了一個悲劇人物,尤其是驚天動地這個悲劇人物是大英雄,大豪傑,有力量可以做一切事,但是卻無法改變他自己的悲劇命運。
意外的遭遇,不是悲劇。明知會朝這條路去走,結果是悲劇,但仍然非朝這條路去走不可,這才是悲劇
。《天龍八部》中喬峰的故事,是典型的悲劇。那樣的悲劇,古今中外的小說中並不多見。
《天龍八部》中,金庸將正面人物的另一面,寫得更透徹。普天下敬仰的少林寺方丈,會有私生子。這種寫法,在以後兩部極重要的作品之中,更反覆得到了發揮,而終於在《鹿鼎記》中,建立了“反英雄”的觀念。
“英雄”必需是人,人一定有人的本性,人的本性不會受任何桎梏而改變。
-
10 # 淺藍君影視剪輯
很榮幸回答您的提問
我小的時候最喜歡「射鵰」,剛上大學的時候覺得「笑傲江湖」是最好的金庸小說,而現在則最推崇「天龍八部」。我覺得這種改變與我的成長和閱歷的豐富有很大的聯絡。事實上,這個改變的順序也大致和金庸創作的順序相符。最早喜歡「射鵰」,後來自己分析,主要是因為其情節連貫,人物刻畫單純直接,功能性強。郭靖一味「蠢」,黃蓉一味「靈」,黃藥師一味「邪」。「笑傲江湖」全書諷刺政治,暗含許多影射,相比前期的小說人物刻畫方面也變得複雜。剛上大學的我思想比較激進,自然喜歡這種小說。然而成熟一些之後,再讀「天龍八部」,我感受到的是撲面而來的恢宏磅礴的氣勢。其他武俠小說算是涓涓細流,「天龍八部」則如同黃河奔騰一般呼嘯而下。
首要的區別可能在於主旨的宏大:你可以說「射鵰」只是在寫情節,堪比一本非常出色的網路小說;「笑傲江湖」在寫政治,或者是在寫中國政治;「連城訣」寫人性黑暗面;「神鵰」寫愛情。可是「天龍八部」所涉及的內容,很難用一兩個詞概括。「天龍」裡面包含了金庸對佛學,哲學,人性,等等許多方面的理解,這是其他武俠小說很難涉及的領域。歸根到底,還是因為其他武俠小說作家的學識與金庸相差太遠。從文學技法上說,三條平行主線,次要出場人物數量極大而又互相聯絡,就連武功體系也是最為複雜。蕭峰的形象是經典的古希臘式悲劇英雄,其他武俠小說也很少涉及。這些因素綜合在一起,造就了一部可堪稱為「名著」的一本武俠小說。
-
11 # 我欲隨波不逐流
武俠小說有一個最基本的特點,熱鬧沒內涵,所以難登大雅之堂。
但天龍八部是金庸先生借江湖武林人士的故事來闡釋佛教思想,與其說是本武俠小說,不如說是一本反映哲理的悲劇小說。它揭示人間是一個充滿了“冤孽”的世界,這才是天龍八部的主題。這本書的名字,就是佛教語言,指八種神道怪物,也對應小說中人物的命運。
另外這本書背景的設定也是非常宏大,書中充滿明爭暗鬥、血雨腥風,有國家、民族、權力的爭鬥,也有人間愛恨情仇。並且破天荒的設計了三位主角。小說人物個性都非常鮮明,特別是喬峰豪氣蓋雲、氣吞如虎的英雄氣慨,傾倒了無數人。
但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行走在江湖中,陷入冤冤相報的迴圈,才是全庸先生要揭示的“冤孽”,全書基本上都在闡述無人不冤,有情皆孽,每一個人都活在事物無常,六道輪迴之中
。舉喬峰的例子,喬峰長在宋,卻是遼人。想找大惡人,大惡人卻是他爹。愛阿朱卻把阿朱殺了。人生理想是保衛宋,卻做了遼的南院大王。做了個無國、無家、無愛的人,最後只好自殺。整篇小說人物都是“冤孽”,大家去對照下吧。
既然有“冤孽”,當然也有“救贖”。也舉個例子,鳩摩智是個和尚卻痴迷武學,失去了武功倒成了大師。
人世間所有人就在輪迴中,這才是金庸先生想要闡述的佛教思想。一本如此有深度的文學作品,稱為巔峰之作,就沒什麼奇怪的了。
-
12 # 阿新影音
《天龍八部》是金庸武俠小說中寫作時間比較長的一部,繼《射鵰》三部曲之後,同時也是電視劇翻拍最多的,吞風吻雨葬落日未曾彷徨
欺山趕海踐雪徑也未絕望
拈花把酒偏折煞世人情狂
憑這兩眼與百臂或千手不能防
-
13 # 售房人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
這是金庸小說中的武俠世界
當然中的經典是《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還有就是《天龍八部》《鹿鼎記》《笑傲江湖》這六部
所謂《天龍八部》,指的是佛教中的八種神道精怪,形貌像人但實際不是人的眾生,即一天、二龍、三夜叉、四乾達婆、五阿修羅、六迦嘍囉、七緊那邏、八摩呼羅迦,因為以“天”和“龍”為首,所以稱為“天龍八部”。
《天龍八部》是一部以佛教的智慧正面觀照大千世界,以大慈悲,大法力來化解人世無窮冤孽的傑作。其次天龍八部深化了普通人,在面對自然面對矛盾人性上的探討。每個人都在宿命面前苦苦掙扎,苦苦執著。佛說佛家七苦。依次為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
-
14 # 熊尼影視
我認為評價一部武俠小說的精彩程度,我們要從角色塑造、故事情節、武功體系設定三個角度考量。從這三個角度考慮的話,《天龍八部》堪稱金書之最。如果要問哪一部小說是金庸的巔峰之作,那麼《天龍八部》當仁不讓。“武功體系”是武俠小說的核心內容之一,而《天龍八部》的武功體系堪稱金書之最。
武功體系方面
在《天龍八部》中,你幾乎能看到所有金庸筆下的武功型別,並且每一個都登峰造極。
天龍八部的武功體系非常複雜,丐幫的降龍十八掌、打狗棒法;大理段氏的一陽指、六脈神劍;少林派的易筋經、七十二絕技;姑蘇慕容氏的斗轉星移、參合指;逍遙派的北冥神功、凌波微步,各種頂級武功讓人看得眼花繚亂。而且誰也說不清楚書中的哪種武功最強,金庸在這部作品中想表達的意思就是:“沒有最強的武功,只有最強的武者。”所以,喬峰僅憑一套降龍十八掌就能威震江湖,段譽學會了六脈神劍、北冥神功、凌波微步三種神功,他還是打不過喬峰。
角色方面
在《天龍八部》中,喬峰這一角色堪稱金庸筆下的“英雄之最、豪情之最、俠義之最”。《天龍八部》一開頭,金庸花了不少筆墨渲染慕容復。段譽眼中,慕容復是風姿過人、武功高強的江湖翹楚。但喬峰一出場後,他神威凜凜,義薄雲天,瞬間就把慕容復給比了下去。寫完喬峰,金老無力再寫英雄。當然,書中除了喬峰之外,虛竹、段譽、慕容復、王語嫣、段正淳等角色的塑造也非常精彩。
故事情節
首先,《天龍八部》中有三位男主角,喬峰、虛竹、段譽,每個人都有他們自己的獨特際遇。喬峰、段譽、虛竹三人看似無關卻又被命運糾葛在一起,其故事情節複雜而又精彩
此外,《天龍八部》的明線、暗線非常多,情節曲折離奇。僅僅“帶頭大哥”這個人就已經扣人心絃,更別提蕭遠山、慕容博等上一代人之間的恩恩怨怨。而且,要想理清段正淳的風流往事和段譽的妹妹數量,都不是一件易事。總體來說,《天龍八部》這部小說蘊含了佛家思想。
-
15 # 24k優優
天龍八部中的人物刻畫栩栩如生,他的故事情節扣人心絃。讓人看了一遍還想看。尤其是最後一段喬峰跳崖那一段,更是讓人潸然淚下。
-
16 # 阿樂影視秀
金庸的巔峰之作明明是《鹿鼎記》,怎麼成了《天龍八部》,金庸的的寫作歷程可以分為3個階段。
第一:代表作就是《射鵰英雄傳》這裡面雖然郭靖除了腦子反應有點慢外,沒有什麼缺點,可以稱得上大俠。但是有點不太真實。
第二:代表作《神鵰俠侶》《笑傲江湖》。這個就可以看出是活生生的人都有自己的慾望,都是真實的。不過,他們在大是大非方面可以看得很真,而且可以說是一個好人。因此可以稱他們為小俠。
第三:代表作《鹿鼎記》這個毫無疑問就是金庸老先生的巔峰之作,韋小寶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小混混,但是,我在這上面看到了人性。雖然他是一個壞蛋,但是為什麼天地會想讓他協助康熙的時候他竭力保護康熙,讓他剿滅天地會的時候也是拼著自己命不要也沒有實行呢?這個人太重感情,雖然壞,但是不失為一個真小人,比那些心口不一的人好多了。
以上就是本人的一孔之見。
-
17 # 十里春風俠客行
眾所周知,金庸先生一生共計寫了十五部小說,在武俠小說領域創造了多姿多彩的江湖世界,在華人世界獲得了巨大的反響,“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小說”,金庸小說已成為大眾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糧。
《天龍八部》寫於1963年,是金庸的中期作品,寫作深度已達到巔峰,堪稱金庸小說中的巔峰之作,現筆者就從八個方面對天龍八部這部小說進行分析和解讀。
一.《天龍八部》透過佛經上的八種神道怪物隱喻,刻畫武林江湖的芸芸眾生相。八部包括:一天眾、二龍眾、三夜叉、四乾達婆、五阿修羅、六迦樓羅、七緊那羅、八摩睺羅伽。金庸首次用佛家意象用語作為小說標題,意義深遠。
天龍八部這八種神道精怪,各有奇特個性和神通,雖是人間之外的眾生,卻也有塵世的歡喜和悲苦。這部小說裡沒有神道精怪,只是借用這個佛經名詞,以象徵一些現世人物,就象《水滸》中有母夜叉孫二孃、摩雲金翅歐鵬。----金庸而相比其它小說,天龍八部這部小說裡面的江湖人士型別之多,可謂芸芸眾生,經歷都離奇曲折,情節精彩無限,這也是吸引讀者的原因之一。
成功刻畫了諸多人物: 蕭峰的豪氣干雲,重情重義,及名族大義,段譽的善良及痴情,慕容復的不擇手段和野心慾望,遊坦之的終極“痴情” ,王語嫣的端莊聰慧,段正淳的風流成性 ,段正明的英明, 阿朱的自作聰明與愚昧 ,阿紫的刁蠻陰戾、冷血殘忍,鳩摩智的痴迷武學及大徹大悟......總之,天龍八部描寫人物之多且刻畫的非常成功,因此歷來受讀者及觀眾的偏愛。
二.歷史背景廣闊,故事情節波瀾壯闊,氣勢恢宏,可謂鴻篇鉅製,史詩級武俠小說。以北宋哲宗元祐、紹聖年間為時代背景,時間在公元1094年前後。那時宋、遼、大理、西夏、吐蕃多國並存,描寫宋,遼兩國之間的武林恩怨和民族矛盾,江湖人物來自不同的國家和民族,包含大宋(中原群雄),大遼(耶律洪基,蕭遠山),大理國(段譽父子,天龍寺眾高手),西夏(赫連鐵樹,四大惡人),吐蕃(鳩摩智),南燕後裔(慕容博慕容復)等國的廣闊歷史背景。
天龍八部寫於1963年,是金庸中期作品。故事情節曲折懸疑,故事推進緊湊合理,人物關係錯綜複雜,寫盡人性,波瀾壯闊,武打場面勁爆,精彩紛呈,具有極高的可欣賞性,讓讀者和觀眾應接不暇,產生強烈的思想共鳴。
三.將武俠精神上升至佛法境界,實為首創。那老僧道:“本派武功傳自達摩老祖。佛門子弟學牙,乃在強身健體,護法伏魔。修習任何武功之間,總是心存慈悲仁善之念,倘若不以佛學為基,則練武之時,必定傷及自身。功夫練得越深,自身受傷越重。如果所練的只不過是拳打腳踢、兵刃暗器的外門功夫,那也罷了,對自身危害甚微,只須身子強壯,儘自抵禦得住……”選自金庸《天龍八部》掃地僧的佛學理念超脫了凡人的境界,代表武學的最高境界。掃地僧作為最後登場的一位少林寺負責打掃藏經閣的僧人,武功深不可測,並具有大智大慧,少室山大戰,他以一人之力對戰蕭遠山、蕭峰、慕容博、鳩摩智等武林高手,治服蕭遠山和慕容博兩大絕頂高手,以佛法為他們治癒內傷,以佛法輕鬆化解二人之間的恩怨,令他們冰釋仇怨,立地成佛。
那老僧續道:“本寺七十二絕技,每一項功夫都能傷人要害、取人性命,凌厲狠辣,大幹天和,是以每一項絕技,均須有相應的慈悲佛法為之化解。這道理本寺僧人倒也並非人人皆知,只是一人練到四五項絕技之後,在禪理上的領悟,自然而然的會受到障礙。在我少林派,那便叫做‘武學障’,與別宗別派的‘知見障’道理相同。須知佛法在求渡世,武功在於殺生,兩者背道而馳,相互制約。只有佛法越高,慈悲之念越盛,武功絕技才能練得越多,但修為上到了如此境界的高僧,卻又不屑去多學各種厲害的殺人法門了。”-選自金庸《天龍八部》金庸借掃地僧之口首次提出佛法的概念,表達了佛法高於武功的理念。據掃地僧所言, 武功若只為爭鬥殺伐,絕對不可取,且會留下隱患,而佛法可以渡世救人。只有佛法越高,心懷慈悲,武功才能更加精進。佛法是一種博大的精神理念體系,武功是載體,要練就絕世武功,必須有佛法這種高尚的精神理念作為上層建築支撐。正所謂心有佛法,仁者無敵,禪武合一,才是王道吧。金庸將武俠精神提升至佛法的至高精神層面,不得不佩服他的立意之深邃。
四.《天龍八部》具有重要的教育意義,其中的少室山大戰情節入選高中語文教材,即是對天龍八部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群雄久聞少林派羅漢大陣之名,但一百多年來,少林派從未在外人之前施展過,除了本寺僧人之外,誰也未曾得見。這裡但見群僧衣帽分色,或紅或灰,或黃或黑;兵刃不同,或刀或俞,或杖或鏟,人人奔跑如飛,頃刻間便將星宿派門人圍在核心。 (出自金庸《天龍八部》)第四十一章,《燕雲十八飛騎 奔騰如虎風煙舉》,入選高中語文教科書,講述少林寺少室山大戰的精彩故事。此節,出場的江湖人物眾多,除少林玄慈大師及各級僧眾,有蕭峰,虛竹,段譽,王語嫣,慕容復,丁春秋,遊坦之,段正淳,其他江湖群雄等諸多高手雲集,場面宏大,武打精彩,為全書中最精彩的大戰之一。
蕭峰於三招之間,逼退了當世的三大高手,豪氣勃發,大聲道:“拿酒來!”一名契丹武士從死馬背上解下一隻大皮袋,快步走近,雙手奉上。蕭峰拔下皮袋塞子,將皮袋高舉過頂,微微傾側,一股白酒激瀉而下。他仰起頭來,咕嘟咕嘟的喝之不已。皮袋裝滿酒水,少說也有二十來斤,但蕭峰一口氣不停,將一袋白酒喝得涓滴無存。只見肚子微微脹起,臉色卻黑黝黝地一如平時,毫無酒意。群雄相顧失色之際,蕭峰右手一揮,餘下十七名契丹武士各持一隻大皮袋,奔到身前。(出自金庸《天龍八部》)少室山大戰,精彩絕倫,是天龍八部小說中精彩的劇情之一,體現了蕭峰的英雄本色。此節入選教科書,更能說明此部小說的不同凡響,影響力之大,武俠小說的大眾化閱讀必將是未來的一種趨勢吧。
五.男主角蕭峰的一生,武功蓋世,豪氣干雲,跌宕起伏,壯懷激烈,富有傳奇色彩。5.1蕭峰的義薄雲天,豪氣干雲,實至名歸。其中多次描寫喝酒之豪放情節,如聚賢莊大戰時的斷義酒,喬峰與段譽初識時的斗酒,少室山大戰扔不忘喝酒,酒似乎與喬峰有不解之緣。再說丐幫長老謀反,喬峰為丐幫長老自殘贖罪的情節,更是豪氣干雲,無以復加。
5.2蕭峰的武功修為堪稱巔峰。蕭峰身世淒厲,被喬三槐夫婦養大, 後師從少林玄苦大師,習得太祖長拳,少林《羅漢功》等高階內功等絕技,在少林所學的內功為日後修習降龍十八掌,縱橫江湖打下堅實基礎。加入丐幫,拜汪劍通為師,從幫主汪劍通那裡學會絕世武功降龍十八掌,打狗棒法,其練就的降龍十八掌,爐火純青,至剛至猛,天下第一,震鑠古今,幾乎是無人能敵。最後更練成了百年來丐幫中無人能連成的另一神功“擒龍功”,歷經重重考驗,接任丐幫幫主之位,從此開啟人生開掛之路,名震江湖,快意人生。
5.3蕭峰圍繞身世之謎,開始偵探式探尋,情節層層遞進,撲朔迷離,快意的恩仇,扣人心絃,看後讓人大快人心。
從萬人敬仰的丐幫幫主變為人人鄙棄的契丹胡人,從喬峰變為蕭峰,男主角經歷了怎樣的大起大落,悲歡離合,命運多舛,人生無常的傳奇經歷?一切盡在書中,滿足了讀者的精神愉悅體驗,似乎置身小說或劇情之中,深深著迷。
六.主角蕭峰以少有的悲劇結局收場 ,類似古希臘悲劇,以個人之死化解宋遼兩個民族的矛盾,悲劇昇華了主題,使他的英雄形象趨於完美。耶律洪基回過頭來,只見蕭峰仍是一動不動的站在當地。耶律洪基冷笑一聲,朗聲道:“蕭大王,你為大宋立下如此大功,高官厚祿,指日可待。” 蕭峰大聲道:“陛下,蕭峰是契丹人,今日威迫陛下,成為契丹的大罪人,此後有何面目立於天地之間?”拾起地下的兩截斷箭,內功運處,雙臂一回,噗的一聲,插入了自己的心口。(出自金庸《天龍八部》)小說最後,喬峰為平息宋遼戰爭挾持了耶律洪基,逼得耶律洪基退兵,換來宋遼兩國之後數十年的和平。但是蕭峰於自己的遼國來說是不仁不義, 無顏面存於世,於是選擇自殺。 此種結尾,與金庸其他小說的一貫的圓滿結局風格迥異。蕭峰之死,讓金庸迷扼腕嘆息。 亞里士多德以前總結過,悲劇當引發觀眾對劇中人的憐憫,以及對命運無常的體會,且當嚴肅,完美,有宏大行為的模仿。喬峰無法改變命運之手的捉弄,但是他卻深明大義,無愧於家國情懷,最後做出了英勇悲壯的選擇,正是蕭峰自殺的悲劇,成就了自身的完美和終極英雄形象,將主題昇華!
七. “小說在虛擬空間裡體現了現代人對生命本原的探索,對命運的深度思考,這正是一種自覺或不自覺地潛意識的迴歸。"命運無常,世事難料,在此部小說中蕭峰作為英雄人物直面命運多舛,抗爭,彷徨,直面悲劇和死亡,對命運進行了一種忠實的表達和詮釋,悲天憫人,也許不完美才是完美吧,引發世人的深度思考。
八.天龍八部也是一部反映戰爭與和平的小說,通篇故事都跟戰爭有關係。8.1 雁門關大戰是宋遼戰爭的縮影。中原武林因為誤聽姑蘇慕容博假傳訊息,組織中原武林高手二十一人團隊,前往雁門關阻截契丹武士,由“帶頭大哥”玄慈率領,預先在雁門關亂石谷埋伏。遭遇蕭遠山族人,蕭遠山與21高手上演精彩大戰,大開殺戒,血流成河。中原高手僅剩4人活命,蕭遠山族人被殺,以為妻子和兒子被殺,悲痛欲絕,跳崖自殺。 原文如下:
智光續道:“這件事當真非同小可,要是契丹此舉成功,大宋便有亡國之禍,我黃帝子孫說不定就此滅種,盡數死於遼兵的長矛利刀之下,我們以事在緊急,不及詳加計議,聽說這些契丹武士要道經雁門,一面派人通知少林寺嚴加戒備,各人立即兼程趕去,要在雁門關外迎擊,縱不能盡數將之殲滅,也要令他們的奸謀難以得逞。”當時,也就是三十年前,宋遼兩國有多年的戰爭,遼國略強於大宋,契丹屢次侵宋,戰爭摩擦不斷。 之所以會刺殺契丹武士,是因為誤以為契丹人要奪取少林武功秘籍,擔心一旦秘籍被奪,日後遼國要侵宋,大宋可能面臨亡國滅種風險。作為大宋武林人士一腔愛國之心,守土有責,主動抗擊侵略者,保衛家國。
8.2 喬峰被揭穿為契丹人身份,被中原武林嫌棄,成功中原武林公敵,也是因為中原武林認為宋遼不兩立,有不可調和的戰爭矛盾導致。喬峰被揭穿是契丹的身份之後,丐幫已容不下這位異族胡人作為丐幫幫主,因此,蕭峰的悲劇就開始了。
8.3 蕭峰迴歸遼國,成為遼國南院大王,一方面是自身契丹身份的迴歸,另一方面也是狹隘名族主義的迴歸。他恢復了契丹人身份,就要為自己的國家做事,似乎也是順其自然。8.4 小說最後,耶律洪基率軍攻打大宋,蕭峰虛竹段譽三兄弟齊力抗敵,蕭峰更是生擒耶律洪基,威脅其傳令撤軍。在小說中原文如下:
蕭峰道:“陛下已是我兩個兄弟的俘虜,照咱們契丹人的規矩,陛下須得以彩物自贖才是。”耶律洪基眉頭微皺,問道:“要什麼?”蕭峰道:“微臣斗膽代兩個兄弟開口,只是要陛下金口一諾。”洪基哈哈一笑,說道:“普天之下,我當真拿不出的物事卻也不多,你儘管獅子大開口便了。”蕭峰道:“是要陛下答允立即退步,終陛下一生,不許遼軍一兵一卒越過宋遼疆界。” (金庸《 天龍八部》)蕭峰之死,化解了宋遼戰爭,已經超越了狹隘的民族主義,上升至中華名族的家國情懷。 使得之後的數十年宋遼兩國和平相處,人民睦鄰友好。可謂實現了戰爭到和平的轉變。
總結語《天龍八部》為金庸中期創作的長篇小說,歷時4年嘔心瀝血完成,可謂金庸小說中的集大成者。此部小說不僅描寫一般的江湖武林恩怨鬥爭,還體現了民族矛盾和民族大義,立意深刻,高山仰止,從哲學的高度對人生和社會進行嚴肅審視及批判,描寫的洋洋灑灑,鴻篇鉅製,氣勢恢宏、波瀾壯闊,猶如江湖史詩級的精彩畫卷,讓人流連忘返。
故事情節跌宕起伏、想象力豐富,人物奇遇不斷,涉及江湖各派人物眾多、武功型別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矛盾衝突異常精彩,當屬金庸小說之最。總之,該篇是金庸聚武功、哲學、內涵、人性、情節、佛理、悲劇等等為一體的金庸巔峰之作,幾乎沒有其它作品可以超越!
-
18 # 坤哥記錄影視
提到天龍,不得不說金大俠的確是天才,不像古龍小說那樣主角一出場那個厲害呀,找不出武功出處,找不到師父是誰,何門何派,而金庸就不同,主角出場像現實生活中吊絲一樣,沒什麼本事,經過努力很厲害。
-
19 # 美麗姐愛修行
《天龍八部》從佛學角度,寫出了眾生皆累,有情皆孽的現實。當然喜歡看武俠看故事的也能從中找到武俠故事,但是往深了也能挖掘更深層次的人生意義。
-
20 # 楚原
小說以宋哲宗時代為背景,透過宋、遼、大理、西夏、吐蕃等王國之間的武林恩怨和民族矛盾,從哲學的高度對人生和社會進行審視和描寫,展示了一幅波瀾壯闊的生活畫卷。其故事之離奇曲折、涉及人物之眾多、歷史背景之廣泛、武俠戰役之龐大、想象力之豐富當屬“金書”之最。作品風格宏偉悲壯,是一部寫盡人性、悲劇色彩濃厚的史詩鉅著。
《天龍八部》從1963年開始創作,歷時4年完成(部分內容曾由倪匡代筆撰寫)。故事背景設定在宋哲宗時期。金庸在《天龍八部》書前“釋名”部分中說:“本書故事發生於北宋哲宗元祐、紹聖年間,公元1094年前後。”書中對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進行了杜撰和改造。在創作《天龍八部》時,金庸對民族矛盾及民族國家之間的衝突,有了新的思想認識和新的處理方式,即不再侷限於狹隘的“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而是昇華至中華民族的整體利益的考慮,更多的傾向於和平主義和民族的和睦與團結,從而超越了狹隘的民族矛盾,對戰爭與和平有了嶄新的思考。
回覆列表
《天龍八部》是中國現代作家金庸創作的長篇武俠小說。小說以宋哲宗時代為背景,透過宋、遼、大理、西夏、吐蕃等王國之間的武林恩怨和民族矛盾,從哲學的高度對人生和社會進行審視和描寫,展示了一幅波瀾壯闊的生活畫卷。其故事之離奇曲折、涉及人物之眾多、歷史背景之廣泛、武俠戰役之龐大、想象力之豐富當屬“金書”之最。作品風格宏偉悲壯,是一部寫盡人性、悲劇色彩濃厚的史詩鉅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