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切隨緣
-
2 # 許家那個人
這句詩出自宋代著名詩人蘇軾的《題西林壁》,
全詩如下: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寫作背景:蘇軾由黃州貶赴汝州任團練副使時經過九江,遊覽廬山。瑰麗的山水觸發逸興壯思,於是寫下了若干首廬山記遊詩,而這首《題西林壁》就是其中得一首。
譯文:從正面、側面看廬山山嶺連綿起伏、山峰聳立,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看廬山,廬山呈現各種不同的樣子。我之所以認不清廬山真正的面目,是因為我人身處在廬山之中。
解析:開頭兩句“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實寫遊山所見。廬山是座丘壑縱橫、峰巒起伏的大山,遊人所處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這兩句概括而形象地寫出了移步換形、千姿萬態的廬山風景。
後兩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綠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說理,談遊山的體會。為什麼不能辨認廬山的真實面目呢?因為身在廬山之中,視野為廬山的峰巒所侷限,看到的只是廬山的一峰一嶺一丘壑,區域性而已,這必然帶有片面性。遊山所見如此,觀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
意思:這兩句詩有著豐富的內涵,它啟迪我們認識為人處事的一個哲理由於人們所處的地位不同,看問題的出發點不同,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難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認識事物的真相與全貌,必須超越狹小的範圍,擺脫主觀成見。
結語:這句話包含的意思就是告訴我們一樣的東西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內容都是不一樣的。所以我們看問題時,要從不同的角度去分析,不要被表面現象所迷惑。現在人們常常用這兩句詩來形容“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道理。(圖片來源於網路,侵權必刪)
-
3 # 孫彥博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是北宋•蘇軾寫的《題西林壁》中的兩句,本意是:我之所以認不清廬山真正的面目,是因為我人身處在廬山之中。其所包含的意思是:1.由於人們所處的地位不同,看問題的出發點不同,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難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認識事物的真相與全貌,必須超越狹小的範圍,擺脫主觀成見。2.生在福中不知福。
-
4 # 奮鬥不停
大家好我是連輝。感謝平臺給我回答問題的機會。
回到正題,書面上的意思只要是上過學的都不難理解,我們先說一下這首詩的由來。
這是一首即景說理詩,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來觀賞廬山的千姿萬態的風景,得出一個結論:我之所以不能看清廬山的真實面目,是因為身處廬山之中,被視野所侷限。這首小詩,以簡短的詩句,激起了人們的思考,也帶給了人們啟迪:人們因為所處的地位不同,看問題的角度不同,對事物的認識也不同,得出的結論必然也是片面性;只有認識到事物的全貌,超越傳統的固定思維,跳出框架,才能看到事情的真相。
我想在書面上就是這個意思了,就算有什麼,也只能是稍加補充。
再來說說我個人的觀點:不管是做什麼事情都不能單方面的決定,要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時間去理解一件事。
不要被迷住自己的想法,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先從當事人的角度看,然後以旁觀者的眼光分析事情的真相,從而達到預期。
-
5 # 花果山娛樂工廠
1 本意
詩人遊覽了廬山,被廬山的奇美景觀深深吸引,廬山之大,景色之多、之妙,哪能是一眼就能看穿的,所以詩人在感慨,看不到廬山的真面目,可為什麼我看不到廬山的真面目呢?是因為我與廬山相比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渺小人類,我身處此山之中,我的目光所及之處只是廬山的一角啊,廬山之美,終究是看不盡的。這一層是對詩詞本意的解釋。
2 對自我的探知
詩人這樣寫的同時,我們也可以理解詩人是在對自己心境的一次探索,暗喻人們都難以正確的認知自己。當我們把自己想象成廬山,自己是偉大的,自己的優秀的,自己一直沉迷在自己的這座大山裡,試問你骨子裡的一些潛意識還能迸發出一個不一樣的客觀世界嗎?顯然很難做到,因為你自己一直懶惰的沉迷在自己的“廬山”之中,無法正確的認知自己身上的不足,所以這未嘗不是一句探知人生哲理的一句話。
3 對世界的探知
當你學會探知自己時,你就會再想去探知更大的世界,可世界之大,你做好準備了嗎?世界絕不是你眼前的這一片廬山,在更高的地方,在更遠的地方,還有更多的山,更多的奧秘,由於所處的地位不同,環境不同,你對世界的探知難免會有片面性,唯有擺脫“身在此山”的束縛,擺脫主觀成見,才能走的更遠。
-
6 # 中國畫裡中國話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這句詩看起來平淡無奇,其實很有哲思。
第一個層面,詩人說的是實際的狀態,你去遊廬山,登廬山,是看不到廬山全貌的,看到的只有廬山的區域性。
第二層,可以把廬山引申為一件事,一段歷史,身在其中的人,是看不清事件本身的,也基本沒辦法客觀看待,因為事情與其切身利益相關,故而,旁觀者清,當局者迷。
第三層,廬山代表人生世界,事實上,人最不瞭解的就是自己。自負的人覺得自己無所不能,容易看高自己;自卑的人覺得自己一無是處,容易低看自己,其實所有人都有優點,也有缺點,大部分人都差不多,之所以大家對自己的認識很不一樣,是因為自己受限於自己的見識,自己看不清自己。
-
7 # 胡其錄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這句話包含什麼意思?
答;‘’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這句話所含的意思是由於人們所處的位置不同,看問題的出發點有所不同,對事物的認識就有侷限性和片面性。要想認識事物的真實和全貌,就必須超越狹小的範圍,擺脫自己的主觀和成見。
-
8 # 默然詩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包含什麼意思?
這首詩出自宋·蘇軾《題西林壁》詩: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這篇文章,他的主要思想是:認不清廬山本來的面目,因為自己此時正處在廬山之中。這首詩是即景觸發感想而作,是寫自己在遊歷廬山時站到不同位置,看到的只能是某一點或某一面的獨特風景。
比如:“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他就客觀的說出了,你欣賞廬山時,所站的位置決定了你看到的景緻,橫看的時候,呈現在你眼前的是蜿蜒的山嶺;側看的時候又變成了巍峨的山峰;至於那景色的遠近、高低,都會有千差萬別的不同,給我們留下了無窮的想象空間,您說,是不是?這首詩,不但韻味美,而且還是一首內容豐富的“哲理”詩,值得我們細細品味!
所以說,有時候,看事情也是一樣,不能被表面現象所迷惑,像“盲人摸象”一樣,摸著大腿說柱子而片面的看問題,把問題只看到表面,不會兼顧整體,不看到實質,這也是我們常人經常犯的錯誤!
再比如:“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換個說法,你如果想完全徹底的瞭解事物的本質,你不但要深入內部做細緻的調查研究,還必須要“跳出圈外”,嚴密審視,調查研究,從全方位各個角度做細緻的勘探調查與分析,才有可能“吃透”事物的本質,從而做出科學嚴謹的判斷。
-
9 # 商丘木子李
只有跳出問題的侷限,才能更好的看清問題的根源,從而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每一個人身處其中,都有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感覺。
我們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難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認識事物的真相與全貌,必須超越狹小的範圍,擺脫主觀成見。
語淺意深,因物寓理,置身歷史長河中,都不免陷入當局者迷的困境,應該更客觀地思考問題,得出恰當結論。
-
10 # 淡看雲捲雲舒之善者
因為身處其中,所以不能全面地觀察.這兩句詩提醒我們,不管對待什麼事下結論時,一定要走出事外,完全從客觀的角度去分析!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簡析]
蘇軾由黃州貶赴汝州任團練副使時經過九江,遊覽廬山。瑰麗的山水觸發逸興壯思,於是寫下了若干首廬山記遊詩。《題西林壁》是遊觀廬山後的總結,它描寫廬山變化多姿的面貌,並借景說理,指出觀察問題應客觀全面,如果主觀片面,就得不出正確的結論。
開頭兩句“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實寫遊山所見。廬山是座丘壑縱橫、峰巒起伏的大山,遊人所處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這兩句概括而形象地寫出了移步換形、千姿萬態的廬山風景。
後兩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說理,談遊山的體會。為什麼不能辨認廬山的真實面目呢?因為身在廬山之中,視野為廬山的峰巒所侷限,看到的只是廬山的一峰一嶺一丘一壑,區域性而已,這必然帶有片面性。遊山所見如此,觀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這兩句詩有著豐富的內涵,它啟迪我們認識為人處事的一個哲理——由於人們所處的地位不同,看問題的出發點不同,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難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認識事物的真相與全貌,必須超越狹小的範圍,擺脫主觀成見。
這是一首哲理詩,但詩人不是抽象地發議論,而是緊緊扣住遊山談出自己獨特的感受,藉助廬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語言深入淺出地表達哲理,故而親切自然,耐人尋味。
-
11 # 賀虹橋1958
蘇軾蘇東坡先生在遊歷廬山時,寫下了一首流傳千古的哲理詩: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一般的遊客,只是看看風景,登登高,抒發一下自己的感慨,順便吟上一兩句打油詩,痛快痛快.
但蘇東坡先生不是這樣,他由淺入深地揭示大自然奧秘和哲理,真不愧是文學大家.
在現實生活中,
我們處在某一境地或某一事件中,很容易被許多假象所困惑,無法作出正確判斷,往往把事情搞砸了.
因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告誡我們,不管遇到多麼錯綜複雜的事情,包括婚姻糾紛,家庭糾紛,都要冷靜的思考,分清誰對誰錯,找到最佳解決辦法,和平了結案件.
我們在生活迷茫時,要找準正確的前進方向,勇往直前,去迎接幸福的明天,開創歷史的輝煌!
東方行者
-
12 # 詩人曉輝
答:“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是北宋大文學家蘇軾《題西林壁》中的名句。所表達的意思是:我們之所以不能完整地把廬山真實面貌看清楚,是因為我們置身在這座山裡面,眼界受到了侷限。從中我們深深懂得:對於客觀事物的認識,我們不能主觀臆測,要客觀全面觀察它,研究它,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
-
13 # 讀書燈下
這兩句詩出自我們從小就學過的一首詩,蘇軾的《題西嶺壁》,原詩為: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詩歌經歷了唐代時的繁榮,發展到宋代,一大特徵是進入了以詩說理的階段,我們從宋代詩人蘇軾、楊萬里、朱熹等人的詩歌中可以看到這一傾向,尤其蘇軾,更是其中的佼佼者,讓人不得不歎服。
這首《題西嶺壁》是蘇軾遊覽廬山時寫下的。遊客視角下的廬山,是一山一壑一瀑布,是壯麗壯闊與壯觀,但蘇軾從廬山的各個角度觀察之後,加以思索,娓娓道來,講出了一個深刻的哲理。他說,廬山橫著看綿延亙長,逶迤不絕,側著看則峰巒起伏,奇峰突起,從遠處看和走到近處看,所看到的氣勢和風景又有所不同。
前兩句是在寫詩人所看到的廬山景,用不同的“看法”能夠得到不同的風景。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異呢?詩人奇筆頓生,在下兩句提出原因:我之所以不能夠識得廬山的真面目,原來是因為我正處於廬山之中啊。
沒錯,處於一座山中能夠看到山的風貌,但卻遠非全部,如要觀得一山全景,必得走出這座山,站在更遠更高的地方,才能窺見全貌。詩人在說看景,看山,又何嘗不是在說看事看物看人生呢?
從這首詩,我們至少能獲得以下啟示——
1、看待一個事物,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從不同的立場去看,或許會得出不同的結論;
2、看一個事物,如果被狹小的視野所限,得出的只能是主觀、片面的結論,如果想要觀其全貌,必須跳出這一限制,從更廣的角度、從全域性上檢視。
3、看景如此,看事如此,看人如此,漫漫人生路,又何嘗不是如此?
我們都在走一條只能靠自己走過的路,會遇到很多的曲折,起伏,會面臨很多的難關與低谷,可誰知道,下一個路口,不是奇峰呢?而這溝壑峰巒,放在整個人生路段中,或許也不過是“走泥丸”。
希望我們都能夠超越侷限,跳出狹窄的視野,擺脫主觀成見,儘量去看“全”事物,認識全貌吧。
-
14 # 散落君
目不見睫,只因太近;人不知己,只因太親。
身在局中,很難看清大局;人在網中,很難把握全面。視野所限制,利益所糾葛,亂花可以迷人眼;位置所決定,思維所導向,淺草也能沒馬蹄。
但不在局內的人,也很難理解局內的狀況。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不是局內人,難解局中事。局內的情感和利益,局外人自詡看得很透,然終只是冰山一角。在旁邊指手畫腳,在外面說三道四,以高於廬山的面目自稱,最是惹人厭。
那如何解決呢?有種說法叫:以出世之心,解入世之事。既要身在此山中,也要能超脫此山。若即若離,又不即不離,才能既保持自己對局面的同情和理解,也能保證自己對大局的明瞭和把握。
-
15 # 日進豆豆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意思是我之所以認不清廬山真正的面目,是因為我人身處在廬山之中。指出觀察問題應客觀全面,如果主觀片面,就得不出正確的結論。出自蘇軾的《題西林壁》。”
-
16 # 老兵4200
謝謝邀請。“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宋,蘇軾《題西林壁》。全詩是說:針對廬山連綿起伏,橫看,側看或嶺或峰,遠處近處,高處低處景色各異,所以看不清廬山的真實面目,只因你身陷此山之中,從而受到侷限。
後兩句可謂千古絕唱,富含哲理。它告誡人們看問題要注重實質,把握全域性。往往最易出現的是“當事者迷,旁觀者清”,看似你身處事件之中,卻並不一定了解事件的來龍去脈,而把握全域性。反而局外人比你更要明白,這就說明看問題地位角度不同,就是身處高位,也不一定看的十分準確,因此要善於聽取他人意見,群眾心聲,方能永立於不敗之地
-
17 # 文化點心
從一起離婚事件淺析“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意思和哲理。
張三男是某大學教授兼副校長,李四女是國企中層,原是一對青梅竹馬的夫妻,在外人看來一直很和睦,可是在他們六十歲退休之後,卻突然離婚了,這確實令身邊好多人驚訝不已,各種閒言碎語也就來了。
A女在菜市場賣魚,兩口子以前經常來她這裡買魚,所以認識,並無深交。她說,唉!都這把年紀了,瞎折騰個啥!一看那個男的就不是什麼好東西,老不正經,肯定有外遇了,不是這樣的話,誰來幹這丟人現眼的事兒啊!為了孩子也不能這樣,怎麼不是過?
B 男是個經理,與張三點親戚關係,經常在張三父母家見到這兩口子。他說,雖然離婚不是什麼好事情,可李四表現的也確實有點不咋的,結婚這麼多年來,一直沒把這兒當自己的家,對張三的父母態度不好,照顧更不多,張三是個孝子,早就耿耿於懷、煩透了,提出離婚來也不奇怪。
C 男是個公務員,與張三有些交情,兩家還多有往來。他說,我知道他們倆人關係不好,張三早就想離婚了,只是作為一名知名的大學教授和領導,他不得不顧及自己的面子和聲譽,也怕離婚給他帶來不好的影響,所以隱忍受多年,現在退休了,不用再擔心這些麻煩事兒,終於不想再忍了。
D女是李四的朋友,雖然算不上閨蜜,平時熟悉程度較高,李四有時會給她說些知心話。她說,四姐也夠可憐的,那個男人別看是什麼高階知識分子,除了那點學問,什麼也做不了,一應家務全是四姐,最氣人的是,有時還有些暴力傾向,四姐離開他,也算是解脫了。
E男是作家,張三的密友,兩人基本每週要有一次深談,探討人生社會的學問。他說,張三與李四,文化水平不在一個層次,而且越拉越遠,精神追求不一樣了,沒有比這更令人痛苦的了,他真正不能忍受的是這方面,其實早就應該分手了,還好,他終於做出了正確的選擇。
以上這五個人的看法誰的正確呢?
而事實上,張三與李四離婚的原因絕不是單方面這麼簡單,家家有本難唸的經,這個經是各種複雜因素、經過漫長歲月揉搓而成。
這就是“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abcde站的高度、角度、所處的位置不同,對同一事物的感知就不一樣,就像盲人摸象,只是一點,不是全部,所以就會“不識廬山真面目”。為什麼會這樣?“只緣身在此山中”,是因為他們各侷限在自己所認知的那個領域和範圍的“山中”來看別的“山”。
這給我們很多重要的啟示,尤其對人和事不要在沒有調查研究、摸清實情的情況下就輕言妄議,草率地從自己認知範圍的“山中”揣測和評價。
-
18 # 瘋哥哥l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蘇軾大才,這首詩不僅僅是寫景,更是蘊含著這位大學者的智慧和哲學思想。要整體理解,就需要全詩一起看。
角度、立場不一樣,看到的就不一樣事物的整體形象從不同角度看,得到的結果是不一樣的,“盲人摸象”便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分辨事物的好壞優劣,立場不一樣,得到的甚至是相反的結論。
就拿最近的華為251事件來說,角度和立場不同兩方有很激烈的論戰。到底是哪一方正確?並不能一概而論。兩方人誰也說服不了誰,而從他們的角度看,他們的論點也無可厚非,這樣的情況再爭辯十年,也不會有什麼具體的結果。
為什麼會這樣?只因為這兩方人都在“廬山之中”,如果能跳脫事件本身,用更高的角度或者用歷史史觀來看的話,會發現兩方都回避了本方的缺點,也只盯著對方的缺點。
所以,用辯證唯物主義的方法來看待這個問題,就能很好地認識這個事件的各種不足,只有充分認識這個問題之後,才能解決、避免以後再發生這樣的問題。
唯物主義的辯證思維詩詞文化是思想的載體。到宋朝,程朱理學盛行,是中國哲學思想的一個高峰。程朱理學被稱為“客觀唯心主義”,後來的陸王心學被稱為“主觀唯心主義”。這些都是宋朝的大學者,也是儒家思想和哲學思想的集大成者。
而蘇軾的這首詩,體現的確是典型的“唯物主義思想”。
辯證唯物主義認為物質世界是按照它本身所固有的規律運動、變化和發展的,“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它揭示了事物發展的根本原因在於事物內部的矛盾性。事物矛盾雙方又統一又鬥爭,促使事物不斷地由低階向高階發展。因此,事物的矛盾規律,即對立統一的規律,它是物質世界運動、變化和發展的最根本的規律。也就是說,物質(或事情)是有其自己的規律的,我們認識物質(或事情),不能只靠主觀判斷,需要全方位的、整體的來認識這些問題。我們困守“山中”,所以不能看到“廬山全貌”,所以需要跳脫限制,總體的,全面的,多方位地看廬山,才能知道“廬山真面目”。
蘇軾的思想體系在當時,算是中國哲學思想的另一個發展方向。
站得更高,看的更遠“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只有站得更高,才能看的更遠,相同的詩句還有“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這些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更有異曲同工之處。前兩句說的是結果,蘇軾的這兩句說的就是原因了。
增強全域性意識,才能把握清楚,認識明白。
-
19 # 夢紅樓藝術
原詩:
《題西林壁》宋代: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此詩描寫廬山變化多姿的面貌,並借景說理,指出看待問題應客觀全面,如果主觀片面,就得不出正確的結論。遊山所見如此,觀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
它啟迪人們認識為人處事的一個哲理——由於人們所處的地位不同,看問題的出發點不同,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難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認識事物的真相與全貌,必須超越狹小的範圍,擺脫主觀成見。
它是鮮明的感性與明晰的理性交織一起,語淺意深,因物寓理。告訴我們,看事物不僅要深入事物內部,多角度,多方位的客觀全面的觀察研究,而且還要從事物中跳出來,站到遠處和高處觀察,不同視角這樣才能看清事物的全貌,準確的判斷事物的真實情況。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由於這種認識是深刻的,是符合客觀規律又有深永的哲理,使得這首小詩格外來得含蓄蘊藉,思致渺遠,寓意十分深刻,但所用的語言卻異常淺顯,可謂深入淺出......
-
20 # 張少明5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這句詩包含的意思就是:外行不能領導內行!局外人士不知局內事情!只有深入瞭解多學習!多求教!才能增長見識!開闊視野!才能適應時代!超越時代!做主宰萬物的主人!有不時之處請指點!
回覆列表
意思可能是再好的景色見第一次覺得稀罕好看,但第二次第三次好像感覺變了,沒有第一次哪樣激動的樣子和感覺了!像廬山真面目別人來游完當然很喜歡這裡的山水草木!哪讓你住在山中天天觀看也就不以為常了!也不覺得景色美觀好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