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love一歲一枯榮love

    光緒之死一直是個謎團。按《清史稿》記載,光緒是病死的。

    光緒的死有很多說法,其中有說是自然死亡,也有說被人害死。這裡面有說慈禧害死的,有說袁世凱害死的,也有說李蓮英害死的。歷史要講證據,所以這中間自然死亡說和慈禧害死說最有說服力。

    光緒從小身體虛弱,光緒三十年以後,光緒就常年有病,清史醫案中記載他長期的腎虛,神經官能症,腰痠腿疼,肺也不好,晚期又得了肺炎,到了光緒三十四年,基本上每天御醫都要為他診斷,每位御醫對皇帝診斷的情況不完全一樣,用藥也不完全一樣,這也是光緒病情逐漸加重的原因之一。總之一些學者認為,光緒是因病正常死亡。

    第二種說法就是慈禧害死說。兩個人就差一天死,確實很巧合。《崇陵傳信錄》和《清稗類鈔》這兩種書都記載說光緒被慈禧害死,溥儀的《我的前半生》也說,聽說光緒皇帝是被慈禧太后害死的。他們沒有材料,就是根據推論,因為慈禧年老了,這個時候光緒重病的時候,慈禧也病重,慈禧考慮到,如果她先死了,光緒病好了,重新執政,那就是要翻局了,所以慈禧在死之前先把光緒害死,這是這些人的看法。 但並沒有過硬的證據證明這一點。所以光緒之死一直是歷史之謎。

  • 2 # 莫言19750715

    按常理,前後腳死,絕無如此巧合。應該是慈禧確定自己時日無多,怕死在光緒之前,死後被清算。為了避免這種情況,一定先下手為強,將光緒殺害。光緒之所以政治失敗,是因身邊缺乏有遠見的謀臣。當時滿清內外交困,光緒想變法圖強不錯,但帝派急於求成,缺乏韜光養晦,只知鼓動年輕的皇帝冒險,而不知保護皇帝安危從長計議,掌握實權的慈禧感受到危機,發動政變,百日維新失敗,光緒被囚禁,後黨重新走到前臺執政。西漢時權臣霍光權傾朝野,皇帝如同傀儡,但漢宣帝韜光養晦,對霍光言聽計從,處處忍讓,霍光徹底防松警惕,年輕的皇帝熬死了老權臣,然後雷霆手段誅殺其全家,皇權重新掌控朝政。歷史如煙雲,帝王將相多少事,只付今人任評說。

  • 3 # 滄浪之水之楊樹根

    光緒的確是慈禧毒死的。一慈禧不是光緒的親生母親。二光緒搞的戊戌變法極大的惹怒了慈禧,因為戊戌變法要是成功的話,光緒就真正掌握了政權,慈禧只能靠邊站,沒有實權了。三光緒搞戊戌變法時才二十歲左右,年紀太輕,還不懂政治的險惡,僅憑一腔熱血想拯救多災多難的清政府。四光緒依靠的十二君子,多數是書生。沒有掌握國家軍隊,當時實際掌握軍權的是袁士凱,老奸巨猾,他多數是從個人利益考慮的,沒有和光緒在一個頻道上。所以慈禧毒殺光緒就毫無顧忌,象宰雞一樣輕而易舉。但慈禧毒殺光緒後,由於身體本身不好,再加上當時八國聯軍對清政府施壓,心情極度不好,在外憂內患雙重交織下,也當天一命嗚呼。

  • 4 # 今史

    對於光緒的死亡有四種說法:

    第一種:慈禧太后病危時,生怕自己死後,被他廢黜的光緒重新主政,繼續推行維新變法,所以指使太監下毒手把光緒帝害死,以絕後患。

    第二種:則認定光緒帝是被袁世凱、奕劻進藥毒死的。

    第三種:持光緒自然病死之說,這在正史或官修史籍內敘述非常詳盡。

    第四種:經一些學者從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所藏的光緒脈案中考證,光緒是由於長期多系統的慢性消耗疾病,最後體力衰竭而死。

    光緒究竟因何致死?宮廷事秘,各種說法都拿不出確鑿證據。然而,進入二十一世紀後,這個百年謎案突然峰迴路轉,有了一個明確說法。2008年,北京市公安局刑事偵查總隊、法醫檢驗鑑定中心會同中國原子能科學院,運用中子活化實驗方法,結合從河北易縣崇陵(光緒陵寢)提取的光緒頭髮、衣物等重要檢材,對光緒死因進行了反覆的檢驗和縝密的分析研究,得出了檢驗結論:“光緒帝系砒霜中毒死亡”。百年謎案終於水落石出,但還沒有定論的謎團仍在——毒死光緒的兇手究竟是誰?

    有關毒死光緒的兇手,說法很多,有慈禧、奕劻、袁世凱、李蓮英、崔玉貴等等。

    先說奕劻、袁世凱等人有沒有可能毒死光緒。

    據《國聞備乘》記載:“迨奕劻薦商部郎中力均入宮,進利劑,遂腹瀉不止。次日均再入視,上怒目視之,不敢言。均懼,遂託疾不往。謂恐他日以大不逆之名,賣己以謝天下也。”溥儀在《我的前半生》一書中十分明確地說:“我還聽到一個叫李長安的老太監說起光緒之死的疑案,照他說,光緒在死的前一天還是好好的,只是因為用了一劑藥就壞了,後來才知道這劑藥是袁世凱使人送來的。”持這一說法的學者因此認定,戊戌政變是源於袁世凱的告密,光緒帝因此被囚,險些被廢。這樣,慈禧病危之時,袁世凱擔心慈禧死後光緒帝會重新執政,遂先與慶親王奕劻勾結,準備廢光緒立奕劻之子。但這一行動沒有成功,於是別無他法進藥毒死了光緒。

    據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清史編纂委員會主任戴逸先生分析,奕劻是沒有這個可能的。奕劻是遠支宗室親王,是乾隆的後代,到光緒的時候已經是第五代了,他和光緒的關係很遠。原來他的職務很低,後來慈禧太后信任他,封他為親王。他本身也是昏庸無能的人,既不掌握權力,也不掌握軍隊;而且光緒死前幾天,慈禧派他去東陵看自己的墳修得怎麼樣了,因為當時慈禧也病危了,知道自己不行了,就派奕劻去。所以奕劻是不可能的。戴逸先生還分析,袁世凱也是沒有可能的。袁世凱確實是掌握了新軍六個鎮在北京、天津這一帶,但是袁世凱還不能指揮各省督撫的軍隊,還沒有控制京城和皇宮。可見袁世凱雖然有權,但是他不可能跟清朝的皇權對抗。

    再說李蓮英等太監是否有可能揹著慈禧毒死光緒帝。

    據《清室外記》記載:“皇帝賓天之情形及其得病之由,外人無由詳知,惟藏於李蓮英輩之心中。”據此認為光緒帝很可能是被李蓮英謀害致死的。另據英國人濮蘭德·白客好司的《慈禧外傳》一書中所述:“萬惡的李蓮英眼看太后壽命已經不久,自己的靠山快要發生問題了,便暗自著急起來。”據晚清曾在宮中擔任過兩年女官的德齡女士所著的《瀛臺泣血記》記載,清宮大太監李蓮英等人,平日依仗著主子慈禧的權勢,經常中傷和愚弄光緒,他們深恐慈禧死後光緒重新主政,會清算他們以前犯下的種種罪孽,所以就先下手為強,在慈禧將死之前,先把光緒謀斃。據戴逸先生分析,李蓮英和光緒的關係有兩種說法,一種是說他不敢得罪光緒,對光緒還比較客氣。一種說光緒恨李蓮英,光緒有本日記,在日記裡說老佛爺死後,要殺掉袁世凱和李蓮英。據說李蓮英看見了日記,所以對光緒惱恨和懼怕。但是,李蓮英、崔玉貴等太監可能是慈禧的幫兇,但沒有絕對證據說是誰給光緒服了砒霜。

    那麼,最有可能毒死光緒的就是慈禧了。

    其一是可靠的史料為證。據曾任十九年御史及起居注官、較為接近光緒帝的惲毓鼎在所撰的《崇陵傳信錄》中記載,光緒三十四年十月初十日是慈禧的生日,光緒率領百官前往慈禧處探病與請安。但太后不願與皇帝見面,傳諭竟說:光緒已有病臥床,不必再見面了。光緒聽後很吃驚,話中包含殺機,是不祥之兆。書中又寫道:“時太后病洩瀉數日來,有譖上者謂,帝聞太后病,有喜色。太后怒曰:‘我不能先爾死。"”光緒遂死。徐珂所編著的《清稗類鈔》一書認為,慈禧在病危期間,惟恐自己死後,光緒重新執政,推翻她既定朝政及平反她一手製造的種種冤案,於是令人下毒手將光緒害死。一位曾給光緒帝治過病的名醫屈桂庭在他撰寫的《診治光緒帝秘記》一書中記載,光緒死前三天“在床上亂滾”,“向我大叫肚子痛得了不得”,且“面黑,舌焦黃”,“此係與前病絕少關係”。這些記載均言辭鑿鑿,堅持認為光緒是死於慈禧指使的謀殺。

    其二是合理的推理判斷。首先,慈禧有毒死光緒的動機。據譚嗣同朋友、維新派成員畢永年所作《詭謀直紀》記載,百日維新期間譚嗣同要畢永年擔任包圍頤和園的總指揮,把慈禧太后抓起來殺掉。因此,慈禧對“戊戌六君子”恨之入骨,抓到以後不經審問馬上就殺掉了。所以,慈禧在戊戌變法之後就很想殺掉光緒。其次,只有慈禧有毒死光緒的權力。清朝的專制體制非常嚴密,權力集中,皇權至上,乾綱獨斷。當時的皇權實際上是掌握在慈禧手裡,只有她能夠下命令,只有她的命令必須執行。所以要毒死光緒,除了慈禧,誰也沒有這個權力,誰也不敢,也不可能做。再者,慈禧毒殺光緒早有預兆。慈禧死前必定會謀殺光緒,當時許多官員和太監心知肚明,但不敢說出。在光緒、慈禧死亡之前四年,即光緒三十年,早已有人預言光緒先死。清朝外務部右侍郎伍廷芳早在1904年就對日本公使內田康哉透露:光緒皇帝必定會死在慈禧太后之前。

    由此分析,光緒被慈禧毒死之說應該最為可信。誠如戴逸先生所言:“實際上,誰動手殺的光緒並不重要,但從大的形勢來看,慈禧是主謀,這一點恐怕是沒有問題的,因為慈禧再三表示自己不能死在光緒前頭。”

  • 5 # 洋洋談歷史

    1908年11月14日,即光緒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光緒皇帝在中南海瀛臺含元殿駕崩。享年38歲。第二天下午,慈禧於中南海儀鸞殿病亡。兩人相繼辭世時間不足24小時,可以說基本是同一時間。

    於是,各種猜測隨之而來。首先被懷疑的是慈禧,然後是李蓮英,袁世凱,甚至連隆裕皇后也被懷疑是兇手。但這些都只是一面之詞,沒有足夠的證據證明到底是誰謀害了光緒。

    在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所收藏的清宮醫案又稱脈案中,有大量光緒帝的病案,儲存得還很完整。20世紀80年代,經過歷史學家、檔案學家和醫學家共同研究得出結論:光緒身體虛弱,久治不愈而死。

    但種種說法可信嗎?2003年中央電視臺組織了包括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北京公安局法醫檢驗鑑定中心和清西陵文物管理處的相關專家的課題組,對光緒帝頭髮進行研究,發現光緒頭髮砷含量遠遠高於當代人,也遠遠高於其棺槨內物品和墓內外環境樣品。於2008年11月3日,國家清史編篆委員會在北京舉行光緒死因研究報告會,正式宣佈光緒死於急性砒霜中毒。

    雖然沒有史料明確指定是慈禧毒死了光緒,但以當時的條件環境來看,如果沒有慈禧的主使授意,應該也沒人敢殺害光緒吧。

  • 6 # 鬱琰無忌

    光緒確定是毒死的無疑。

    因為之前有專家利用現代技術檢驗光緒皇帝屍體遺留的頭髮,已確定是中毒而死,但至於是不是慈禧毒死的,這個確實無從考證,我們也只能是根據光緒皇帝生前的情況,認為慈禧太后毒死光緒皇帝的可能性最大。因為光緒皇帝畢竟是皇帝,再被慈禧太后壓制,他的皇帝身份也是很尊貴的,除了慈禧太后有這個膽量,其他人估計也不敢去毒害皇帝,萬一毒害不成,那可是掉腦袋的大事。

    但是我覺得慈禧太后在死之前還要拉著光緒皇帝一起,應該也是有人在她耳邊挑唆,這個人可能是李蓮英,也或者是袁世凱。當然李蓮英的可能性更大一些,畢竟李蓮英長年跟在慈禧身邊,無論從時間上,還是空間上,他最有機會在慈禧面前搬弄是非,況且李蓮英一定十分了解慈禧太后的性格,知道該說什麼,會讓慈禧毅然憤怒。

  • 7 # 蘭陵不算黑

    1908年冬,被囚禁在瀛臺的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光緒帝爆崩,最令人詭異的是,只隔一天,74歲的清王朝實際統治者慈禧太后去世,而在光緒帝死當天,病入膏肓的慈禧留下最後一道旨,立三歲幼子溥儀為嗣皇帝,而在這兩天之前,載灃與兒子溥儀早已進宮,這一切看起來就像一次蓄謀已久的計劃。

    光緒帝與慈禧太后的恩怨由來已久,同治皇帝死時只19歲,而且未留子嗣,慈禧為能垂簾聽政,沒有選擇溥字輩,而是從親妹妹那裡挑出來四歲的載湉作為皇位繼承人,垂簾聽政得以實現。幼年時期,慈禧便為光緒找到最好的老師翁同酥,輔之以教,這個翁同酥確實不一般,光緒得其教導,博覽古今典籍,少年時期便胸懷大志,幻想能像先祖康熙與雍正乾隆一般,再創盛世,但慈禧卻由不得年輕人後來居上,拿走權力,於是嚴加管教並切斷光緒與親生父母的聯絡,努力培養自己與光緒的母子關係。

    光緒大婚由不得自己做主,均是由慈禧操持把辦,自己喜歡的人,即使是做嬪妃慈禧也不應允,光緒已近弱冠之年,早已有了自主想法,屢屢被慈禧否決,於是心生怨恨,卻又無可奈何。

    至光緒親政時,慈禧當然是垂簾聽政,凡事“一切事件,先請懿旨,再於皇帝前奏聞”,光緒趁此機會,開始醞釀改革,這當然逃不過慈禧的耳目,由此皇帝與太后的衝突便不可避免了。最後戊戌變法未成,光緒被軟禁瀛臺。庚子之變,慈禧逃離北京,臨走時,將光緒寵愛的珍妃扔到了井中,光緒備受打擊,身體日漸消瘦無主。直至1908年,光緒因感冒一病不起,待到11月14日,光緒突然爆崩。

    當時慈禧在光緒帝染疾時,曾廣佈天下尋名醫,所有醫生均在看過光緒帝時說不過是慢性病。而洋人曾向慈禧推薦醫術高明的西醫時,慈禧一口回絕。在前些年對光緒帝的頭髮進行化驗時,發現其頭髮的含砷量超過正常人百倍,而地宮環境包括陪葬隆裕皇后都很正常,這也足以說明光緒帝死於慢性而來的砒霜中毒症狀。

    光緒帝因毒而死,到底是猜測推論,死因到底是什麼,要有實實在在的證據,所以光緒帝因何而死,依舊是一個謎。

  • 8 # 老頑

    在《德宗實錄》、《清史稿》等史籍中記載,光緒帝系正常死亡。因為光緒帝生前已經病入膏肓,還曾多次責怪太醫無能。

    然而進入21世紀後,專家們在光緒帝的遺物中找到了答案。多部門的專家們協同合作,利用現代科技,對採集來的光緒頭髮、衣物等遺物,放到原子熒光之下,進行現代高科技技術檢測,結果讓人大吃一驚:光緒的頭髮中砷含量遠遠高於正常值(2404微克/克,1微克=百萬分之一克),是隆裕皇后的261倍。而砷的氧化物三氧化二砷則是砒霜的主要成分。

    經過反覆的檢驗和縝密的分析研究,專家們得出了“光緒帝系砒霜中毒死亡”的檢驗結論。

  • 9 # 明月明朗明空明天

    光緒皇帝就是被慈禧毒死的。

    1908年11月14日,光緒帝突然“駕崩”於北京中南海,11月15日慈禧死於北京故宮。前後相差不到20小時。

    2008年,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在北京舉行光緒死因研究報告會,正式宣佈光緒皇帝載湉死於急性砒霜中毒。這等於是進一步確認了光緒是非正常死亡,被人毒死。

    一、死前異象

    慈禧與光緒,一個是清晚期的實際掌權者,另一個名義上的掌權者,二者矛盾極深,慈禧對光緒的迫害很嚴重,慈禧怕她死後,光緒報復她,所以在她死之前,毒死了光緒,並做了相應的人事安排,一是將醇親王載灃立為攝政王。二是將醇親王載灃之子教養在宮中,在上書房讀書。等於是立儲。

    二、垂簾聽政

    1875年,光緒是幼帝登基,光緒既是慈禧的外甥又是慈禧的侄子,由慈安和慈禧姐倆共同垂簾聽政,後來,慈安死後,變成了慈禧垂簾聽政。1889年,光緒大婚,可以親政了,但實際上,慈禧並沒有真正把朝庭的最高權力交給光緒。

    三、矛盾重重水火不容

    光緒親政後,本來也很有抱負,想幹出一番事業,在西方列強踐踏大清的時侯,是積極的主戰派,在中日中午海戰與慈禧發生嚴重分歧。

    甲午戰爭失敗後,光緒認識到大清的落後,支援康有為,梁啟超的維新運動,開展變法,史稱“戊戌變法”,因袁世凱背判光緒,導致變法失敗,光緒被慈禧軟禁,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慈禧又殺死了光緒深愛的妃子珍妃。

    也是一代君王,可惜生不逢時,死在了慈禧手中。

  • 10 # 風吹雲漫飛

    1908年11月10日光緒皇帝腹痛難忍向內務府發出了兩道緊急召醫的手諭,但是內務府帶來的太醫卻被阻攔在宮門外,未能進入瀛臺為光緒帝診治。次日早晨西醫屈桂庭進入瀛臺,發現光緒帝在床上痛的直打滾,且“面黑,舌黃黑”,並斷言此症狀“與前病絕少關係”。但是屈桂庭也未對此時中毒垂危的光緒帝進行任何救治,僅僅進言“以暖水熨敷腹部”便匆匆退出。此後,雖有其他御醫進入瀛臺為光緒帝診治,但是所開方藥無一味對症。1908年11月14日(光緒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晚6時33分左右,一個名義上的最高權力者光緒帝駕崩,年僅38歲。時隔一天慈禧也崩了,光緒、慈禧兩人前後僅相隔20個小時先後離世,是巧合嗎?這麼多年以來,光緒蹊蹺的死在慈禧太后前一天,的確使人很是疑惑,真的只是病逝,還是“被人為的病逝呢”。

    光緒的死因疑點眾多,一直以來都被視為近代史上的一樁謎案

    20世紀80年代,歷史學家、醫學專家經過對大量的史實研究,光緒皇帝的診斷脈案和藥方研究後,認為光緒皇帝屬於正常死亡,與謀殺論無關。

    而當年接近宮廷的人、起居注官、御醫都認為光緒的病不至於死亡,懷疑他是被慈禧、袁世凱、李蓮英等所謀殺的。

    這兩種觀點相持不下,各有依據,因而長期爭論不休,難以定論。

    光緒的死因被國家清史纂修工程列為重大研究課題,2008年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北京市公安局法醫鑑定中心對光緒的遺體進行了科學鑑定,對光緒的頭髮、胃、衣服、棺槨等檢測出大量砷元素(砒霜主要成分) 既然是謀殺那兇手究竟是誰呢?我覺得以下4人有殺人動機。

    一:慈禧

    慈禧自戊戌政變以後就陰謀廢黜及弒害光緒,更擔心光緒會在自己死後復位翻案,所以才會在病危之時下毒手。

    二:隆裕皇后

    光緒被軟禁之後,只有裕隆皇后陪在身邊,御醫給皇帝看病用藥都必須經過皇后過目。二人有夫妻之名,沒有夫妻之實。光緒最愛的是珍妃,只有和珍妃在一起的時候才能有說有笑,而一見到隆裕他就板起面孔,而且根本不到皇后的宮中去。

    由於婚姻不幸,又受慈禧感染,隆裕心狠手辣。如果光緒不死,在慈禧過世後出來執掌朝政,可能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廢掉皇后,祭奠珍妃,加封封號。這是任何人都能料得到的。所以有傳她鋌而走險,毒死光緒以維持自己的權威。

    雖然光緒體弱多病,但能照常每天給慈禧請安,身體並沒有什麼大礙。可是,突然之間就殯天了。有人說是吃了慈禧賜給的酸奶,也有人說就是藥中有毒。但無論哪樣,這些東西都必須經過隆裕之手,所以光緒之死她是有重大嫌疑的。

    三:袁世凱

    當年袁世凱負皇恩臨陣倒戈,致戊戌變法失敗,陷光緒於萬劫不復,遭囚禁在瀛臺。袁深知光緒對其深惡痛絕,當然害怕太后死後光緒掌控大權誅殺袁家。

    當時袁世凱已被開缺回籍,遠在河南安陽。且按照清宮內廷制度,任何從宮外送入御用的食物必須先經人試毒。因此即使袁有動機,也不大可能有機會對載湉下毒手。

  • 11 # 稜鏡看點

    研究歷史總是需要搞清楚事情發生的根本原因,就比如這個問題吧,我們就可以來分析一下當時情況下慈禧和光緒之間到底有什麼利益衝突:

    一光緒皇帝並不是慈禧的兒子,他其實是慈禧侄子。他只不過是慈禧為了獲得權力而扶植的傀儡皇帝,慈禧病重後,光緒很有可能重新掌握大權。

    二慈禧去世以後,光緒皇帝報復行為。慈禧擔心自己去世以後,也會被光緒皇帝詆譭的無地自容。史書掌控在皇帝的手裡,慈禧很害怕光緒皇帝在史書中肆意詆譭自己的形象。慈禧還擔心自己葉赫那拉家族受損。慈禧害怕光緒在自己死後對自己家族進行一系列的報復,慈禧顯然很周到的考慮到了這個情況。

    三慈禧臨終之前讓3歲的溥儀繼位,任命載灃為攝政王。

    還有一條姑且拿來一用,我國著名的書法家啟功先生,是正宗的末代皇孫,對皇宮之事,從小耳聞目染,聽說不少,後又經他精心研究,去偽存真,得出許多有助文史研究的結論。且來看下啟功先生的口述:

    我的九代祖是清世宗雍正皇帝,我曾祖叫溥良,我曾祖遇到的、最值得一提的是這樣一件事:他在任禮部尚書時正趕上西太后(慈禧)和光緒皇帝先後“駕崩”。作為主管禮儀、祭祀之事的最高官員,在西太后臨終前要晝夜守候在她下榻的樂壽堂外。就在宣佈西太后臨死前,我曾祖父看見一太監端著一個蓋碗從樂壽堂出來,出於職責,就問這個太監端的是什麼,太監答道:“是老佛爺賞給萬歲爺的塌喇。”“塌喇”在滿語中是酸奶的意思。當時光緒被軟禁在中南海的瀛臺,送後不久,就由隆裕皇后的太監小德張(張蘭德)向太醫院正堂宣佈光緒皇帝駕崩了。接著這邊屋裡才哭了起來,表明太后已死,整個樂壽堂跟著哭成一片,在我曾祖父參與主持下舉行哀禮。其實,誰也說不清西太后到底是什麼時候怎麼死的,也許她真的挺到光緒死後,也許早就死了,只是密不發喪,只有等到宣佈光緒死後才發喪。這已成了千古疑案,查太醫院的任何檔案也不會有真實的記載。但光緒帝在死之前,西太后曾親賜他一碗“塌喇”,確是我曾祖親見親問過的。

    以上是啟功先生的講述,語言有根有據,宛如親歷。至於光緒帝是不是喝了慈禧臨終前賜的“塌喇”致死,這個現在也沒有明確的歷史記載,只能這樣說,由於利益關係,慈禧太后確實希望光緒死,並且希望他死在前頭。

  • 12 # 小熊貓看歷史

    縱觀中國歷史,光緒絕對是歷朝歷代最憋屈的皇帝之一。而造成光緒悲劇人生的罪魁禍首,就是晚清的實際最高統治者慈禧太后。一輩子都生活在慈禧的陰影之中的光緒,從來沒有一天真正掌握了大權。

    當了多年的傀儡皇帝后,到頭來光緒連自己的性命也未保住。1908年,37歲的光緒暴斃於宮中。不到一天的時間,慈禧也離開了這個世界。兩人去世時間相隔如此之近,不由得讓人浮想聯翩。過了百年的時間,光緒的死因才真正被揭開,兇手直指他的親姨媽慈禧。

    光緒死因揭曉

    光緒死前,袁世凱曾舉薦當時有名的西醫屈桂庭為皇帝診治。經過數週的醫治,光緒本已開始好轉,突然有一天病情急轉直下,不久就去世了。據屈桂庭在《診治光緒帝秘記》中的記載,光緒死前肚子劇痛,在床上不住地打滾,死因蹊蹺。

    迨至十月十八日, 餘復進三海,在瀛臺看光緒帝病。是日, 帝忽患肚痛, 在床上亂滾, 向我大叫:“肚子痛得了不得了。”

    光緒死後整個清廷都諱莫如深,覺察出貓膩的屈桂庭也根本不敢大肆宣揚。而據我國著名的國學大師啟功先生所著的《啟功口述歷史》中,光緒死前,慈禧太后曾命人賞賜其喝了一碗酸奶,事後看來,這碗酸奶很可能要了光緒的命。

    就在宣佈西太后臨死前,我曾祖父看見一個太監端著一個蓋碗從樂壽堂出來,出於職責,就問這個太監端的是什麼,太監答道:“是老佛爺賞給萬歲爺的塌拉。”“塌拉”在滿語中是酸奶的意思。當時光緒被軟禁在中南海的瀛臺,之前也從沒聽說過他有什麼急症大病,隆裕皇后也始終在慈禧這邊忙活。但送後不久,就由隆裕皇后的太監小德張(張蘭德)向太醫院正堂宣佈光緒皇帝駕崩了。

    啟功是雍正的九世孫,他的曾祖父溥良是當時的禮部尚書,主管禮儀和祭祀。因此慈禧病重時,溥良就在外面守著,以備處理後事。以他當時的角色,這段記述應當是真是可信的,光緒被慈禧毒死的機率極大。

    整整一百年後,現代科技為我們揭開了這一謎題。2003年,中央電視臺、清西陵文物管理處、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北京市公安局法醫檢驗鑑定中心等單位“清光緒帝死因”專題研究課題組,利用現代科技對光緒的頭髮、遺骨和衣服進行了多項檢測。

    歷時五年,檢測報告終於出爐。報告稱,光緒的頭髮和衣服上都殘留有大量的三氧化二砷殘留物,也就是民間俗稱的毒藥砒霜。光是這些殘留物含量就高達兩百多毫克,而砒霜的致死量為六十毫克,換言之,光緒死前服用了遠遠超過了致死量的砒霜。

    至此,真相已經大白。現代證據結合多方歷史記載,光緒是被慈禧毒死這一事實基本成為定論。那麼,慈禧為什麼要死前毒死自己的親侄子呢?

    慈禧和光緒的矛盾

    因為同治沒有子嗣,為了繼續攬權,慈禧選擇了自己的妹妹婉貞與醇親王奕譞的兒子載湉繼承皇位,也就是光緒帝。光緒即位後,仍舊由兩宮太后慈禧和慈安垂簾聽政。光緒七年,慈安去世,慈禧獨掌大權。

    到了光緒十六歲時,按照慣例,慈禧應該還政於光緒。但是權力慾望極大的慈禧,顯然不會甘心放棄到手的權力。以光緒生父奕譞為首的群臣,提出了由慈禧繼續“訓政”,即一切事情還是要先經過慈禧,再送到光緒面前,事實上和此前的垂簾聽政並沒有本質區別。

    慈禧順手推舟地接受後,為了進一步控制光緒,又將自己的侄女指定為光緒的皇后,即後來的隆裕皇后。即使在光緒大婚後,慈禧搬出皇宮到頤和園頤養天年,但又要求光緒帝每日到頤和園向她請安,朝中大事也必須先向她稟告後再決定。

    而另一邊,已經長大成人的光緒,不可避免地想要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這就意味著慈禧和光緒之間的矛盾無可避免,反而會隨著光緒年齡的增長日益加劇。兩人的矛盾,終於在1898年戊戌變法上集中爆發。

    《馬關條約》的簽訂,讓光緒深感恥辱,因此對於康有為等人的變法主張深表支援,“戊戌變法”也正式展開。一開始,慈禧對於變法也是默許的態度,因此變法才能繼續下去。

    但是隨著變法逐步推進,改革漸漸損害到了守舊派的利益,尤其是君主立憲制,將會大大損害到慈禧的權力。慈禧對於變法的態度由默許變為反對,甚至有傳言要廢掉光緒。為了解救光緒,也為了繼續變法,譚嗣同等人聯絡了袁世凱,希望對方能帶兵誅殺慈禧等人。

    豈料袁世凱回頭就向慈禧告密,收到訊息的慈禧怒火中燒,她萬萬想不到,一直被自己掌控的光緒,有朝一日竟敢謀害自己的性命!於是她下令誅殺維新派,並將光緒囚禁在中南海。自此,光緒好不容易積攢起來的一些權力蕩然無存,成為了可有可無的傀儡。

    戊戌變法失敗標誌著光緒與慈禧的關係正式破裂,不僅是權力歸屬問題,更加上升到了生死相見的程度。

    慈禧和光緒的矛盾導火索還有珍妃一事。作為光緒最寵愛的妃子,珍妃曾當面頂撞慈禧,因此慘遭脫衣杖刑。八國聯軍攻佔北京,清廷倉皇出逃之時,慈禧命人強行將珍妃扔到了井裡,光緒眼見愛妃慘死,卻無法施救。

    圖:光緒和珍妃

    慈禧唯恐光緒報復

    雖然慈禧已經對光緒大為不滿,但是為了維持清朝的穩定,並未加害光緒。直到兩人都病重之時,光緒面露喜色,並且在日記中寫下了等慈禧死後要誅殺袁世凱和李蓮英這樣的話。

    不料這段日記被李蓮英看到了,他立即向慈禧報告。慈禧深知自己之前的所作作為已經徹底得罪了光緒,自己就算死了,也有可能被開棺戮屍,家族都有可能被報復。於是慈禧決定搶先一步毒死光緒,至於這樣對於清朝有什麼後果,就不在她的考慮之中了。

    總結

    光緒作為一個有抱負的帝王,政治手腕還是稍顯稚嫩,低估了慈禧的狠辣。不僅沒有奪回權力,還被以這樣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如果光緒沒有被毒死,歷史可能又是另一個走向。然而,歷史沒有如果,光緒和慈禧死後的三年,腐朽的清朝終於宣告了滅亡。

  • 13 # 四方茶館

    首先感謝可以回答您的問題。

    一直以來人們對光緒的死因一直懷有疑慮,史書上說是病死的,但又有很多疑點。有人認為是慈禧太后毒死了他,光緒與慈禧去世前後只相差一天實在太可疑。也有人說是李蓮英害死了光緒,更有人說是袁世凱害死的,眾說紛紜。

    光緒生於1871年8月,卒於1908年11月14日,享年38。此時的慈禧74歲,第二天下午慈禧也斷了氣,兩位冤家去世的時間如此巧合,難道是有內幕?

    一、“慈禧害死說”有人認為慈禧害死了光緒。從情理上完全說得通,兩人關係一直不好,政見完全相反,一個是皇帝但沒實權,一個是太后但有實權。兩個人的矛盾不是一天兩天了,慈禧害怕在她死後光緒重新掌權,所以起了殺心。光緒不是慈禧生的,他是同治皇帝的堂弟,咸豐帝的侄子,慈禧妹妹的兒子。同治皇帝駕崩時只有19歲,沒有留下太子,慈禧為了垂簾聽政力主光緒登基。光緒在宮中的生活是寂寞的,沒有自由,受慈禧控制,致使他從小心情抑鬱,身體孱弱。不過,光緒並不是沒有理想,他想著有一天可以擺脫慈禧的控制。長大後,16歲的光緒開始臨朝親政,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到了婚娶的年齡,慈禧強迫他娶了隆裕。隆裕是慈禧的侄女,相貌醜陋,光緒實在不滿意,但又無可奈何,慈禧想透過侄女來監視光緒。光緒真正喜歡的是珍妃,珍妃是宮裡最漂亮的妃子,慈禧對這個性格古怪的妃子不滿意,處處刁難她。八國聯軍侵華時,直接將她扔井裡淹死了,光緒傷心不已。甲午戰爭時,光緒主張與日本一戰,慈禧害怕戰爭,可最後戰爭還是不可避免,中國被迫簽訂《馬關條約》。這件事加重了“母子”的不和,光緒從此更加立志改革。光緒與康有為、梁啟超等有識之士走得很近,慈禧看了又不高興。維新變法失敗後,慈禧將光緒囚禁在瀛臺,不允許他與任何人接觸。光緒皇帝至始至終都生活在慈禧的陰影下,身體一直不安,當得知珍妃死後,精神徹底崩潰,舊病復發,日趨嚴重。光緒的病與慈禧有很大關係,慈禧對這個愛生病的“兒子”從來不管不問。慈禧老早就想廢除光緒,連繼位的人選都找好了,只因洋人不同意。慈禧有意識地折磨光緒,幾乎可以說,慈禧巴不得光緒快點死。慈禧在知道自己快不行時,害怕光緒在他死後重掌朝政,便下令安排好嗣君,派人將光緒害死。在當時也只有慈禧最有條件這樣做,因為只有慈禧與光緒矛盾最大。

    二、“李蓮英害死說”?這種說法一直沒有停止,李蓮英大家肯定不陌生,只要一看有關慈禧的影視劇就一定會有他,慈禧最信任的太監就是他。據《清室外記》記載:“皇帝賓天之情形及其得病之由,外人無由詳知,惟藏於李蓮英輩之心中,關於太后、皇帝同時而崩,北京城中,言人人殊,然欲查其原因,則實毫無線索。但日處憂城之中帝,一旦再操大炳,自為李蓮英輩之不利。可以斷言,當日頤和園中之事,或為太后所不及知者,據當時目擊者論之,此亦情勢所可有。”這種長話的意思是說李蓮英害死了光緒,當時光緒在瀛臺被困,沒有慈禧的命令,任何人都不可靠近,但有一人可以,這個人就是李蓮英。李蓮英在看到慈禧快不行時,匆匆跑到瀛臺毒死光緒,從條件上是可能的。光緒皇帝一般不會喜歡慈禧信任的人,包括李蓮英,光緒曾經打過李蓮英,李蓮英跑到慈禧面前告狀。後來慈禧打了珍妃作為報復。李蓮英當然害怕慈禧太后死後,光緒會對付他,因此先下手為強。

    三、“袁世凱害死”?支援這種觀點的人不在少數,末代皇帝溥儀曾在《我的前半生》提到這種說法。熟知歷史的人肯定知道,維新變法時光緒曾要求袁世凱提供幫助,但袁世凱在關鍵時刻出賣了光緒,光緒對此沒有忘記。袁世凱擔心光緒重新掌權後,自己將死無葬身之地,於是便提前害死光緒。溥儀在書中說“光緒皇帝死的前一天還好好的,只是因為用了一劑藥就壞了,後來才知道藥是袁世凱派人送來的。按照常例,皇帝的病,每天太醫開藥。”溥儀說光緒在死的前一天還好好的得到很多人的證實,後來清政府倒臺後,太醫、太監、宮女們不少都說確實是這樣。李蓮英會不會借刀殺人,幫助袁世凱將藥帶進去呢?四、“自身病死說”光緒的病不是一天兩天了,從小身子就弱,被慈禧囚禁瀛臺後更是雪上加霜。從當年太醫做的病案看光緒病得不輕。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三月初九日,太醫曹元恆在《脈案》中說:“皇上肝腎陰虛,脾陽不足,氣血虧損,病勢甚嚴。”光緒在自己寫的《病原》中說:“遺精之病將二十年,前數年每月必發十數次,近數年每月不過二、三次......肝陰不足,虛火上浮,炎及肺金......”估計太醫們心裡也清楚光緒得的是不治之症,只不過不敢說罷了。或許,光緒與慈禧死亡的時間真的只是巧合。

  • 14 # 胡亂看一點歷史東西

    1、光緒皇帝的死因:

    光緒皇帝死於砒霜中毒。是被人害死的,至於是誰害死的,那就暫時不可查糾了。

    在2008年,經過對光緒皇帝殘留的一縷頭髮的鑑定,證實死於砒霜中毒。

    2、慈禧太后的死因:

    光緒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10月22日,慈禧太後因病亡於西苑的儀鸞殿,卒年74歲。

    光緒三十四年,病入膏肓的慈禧太後命太監把她抬到瀛臺,抬到被她囚禁了10年之久的光緒皇帝床前。

    病體沉重的光緒皇帝和病體更加沉重的慈禧太後沉默無語地對視著,在沉默的目光中維新派領袖向保守派首領做最後的抗爭。

    擴充套件資料

    慈禧(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即孝欽顯皇后,葉赫那拉氏,咸豐帝的妃嬪,同治帝的生母。晚清重要政治人物,清朝晚期的實際統治者。

    1852年入宮,賜號蘭貴人(清史稿記載懿貴人),次年晉封懿嬪;1856年生皇長子愛新覺羅·載淳(同治帝),晉封懿妃,次年晉封懿貴妃;1861年咸豐帝駕崩後,與孝貞顯皇后兩宮並尊,稱聖母皇太后,上徽號慈禧;

    後聯合慈安太后(即孝貞)、恭親王奕欣發動辛酉政變,誅顧命八大臣,奪取政權,形成“二宮垂簾,親王議政”的格局。清政府暫時進入平靜時期,史稱同治中興。1873年兩宮太后捲簾歸政。

    1875年同治帝崩逝,擇其侄子愛新覺羅·載湉繼咸豐大統,年號光緒,兩宮再度垂簾聽政;1881年慈安太后去世,又因1884年慈禧發動“甲申易樞”罷免恭親王,開始獨掌大權;1889年歸政於光緒,退隱頤和園;

    1898年,戊戌變法中帝黨密謀圍園殺後,慈禧發動戊戌政變,囚光緒帝,斬戊戌六君子,再度訓政;1900年庚子國變後,實行清末新政,對兵商學官法進行改革。

    1908年,光緒帝駕崩,慈禧選擇三歲的溥儀做為新帝,即日尊為太皇太后,次日17點(未正三刻)在儀鸞殿去世,葬於菩陀峪定東陵。

  • 15 # 玉面小君

    1908年11月14日,光緒皇帝突然駕崩於中南海,第二天下午慈禧也相繼去世,前後不到20個小時。縱觀清入關後十位皇帝,光緒帝是最悲催最憋屈的皇帝。他從小立志,發奮圖強。奈何朝中大權全被慈禧掌握。關於光緒暴斃,一直中毒之說。2002年清史編著委員會做出大量工作,透過研究醫案,發現光緒帝的衣服 頭髮 有大量的砷,這些砷是光緒的胃液中滲露出來的。頭髮裡的含砷量是常人的2000倍。如此多的砷,只有一種可能,就是砒霜。所以說光緒是被砒霜毒死的。哪光緒是被誰毒死的,眾說紛紜。第一種說法是說慈禧。甲午戰爭後,中國戰敗。光緒帝一心想著變法圖強,重用維新派,導致光緒和慈禧矛盾非常尖銳。戊戌變法失敗後慈禧本想廢掉光緒帝,遭到外國列強的反對,慈禧就軟禁了光緒帝。慈禧年紀大了知道自己活不過光緒帝。一病不起時,知道自己快要歸天西去時,怕光緒帝重新掌權,秋後算賬,派人毒死了光緒。第二種說法是說袁世凱見慈禧一病不起,怕光緒重新掌握實權後,報復他在戊戌變法時出賣皇帝,於是賄賂宮廷宦官,毒死了光緒帝。還用一種說法說是李蓮英在光緒的日記中,看到載有西太后死後,將誅殺他和袁世凱的記錄,就讒言慈禧,和慈禧一起向光緒飯菜中下毒毒死了光緒。

  • 16 # HuiNanHistory

    光緒真的是是被慈禧毒死的。

    這件事經過了科學的檢測,研究人員早已將光緒皇帝的遺骸、陪葬衣物進行過化驗,發現他確實如傳說般死於砒霜的毒殺。

    所有的檢測細節,最後都總結為一份名為《清光緒帝死因研究工作報告》的檔案,並對外公開發表。

    這份報告關鍵內容可以總結如下:

    1980年,清西陵管理處將光緒的崇陵地宮整理乾淨後,收集了光緒的頭髮、遺骨和陪葬衣物。

    科研人員先是提取了光緒的頭髮作為樣本,檢測出其頭髮中砷元素的含量是正常人的好幾百倍。

    透過對光緒的肩胛骨、環椎骨、脊椎骨、肋骨碎屑的提取,發現所有的砷化物都源於體內。這就證明,頭髮中的砷元素並不是外界的環境汙染造成的。

    其次,透過檢測光緒遺留的衣物,發現這些砷化物主要都集中在光緒的胃部,並向四周擴散,證明這是食用導致的中毒。

    這些砷元素是以什麼形式存在呢?

    研究人員經過提取發現,幾乎都是以三氧化二砷的化合物形式存在。三氧化二砷,就是大家所說的砒霜。

    這就證明光緒確實是死於中毒,而能夠毒殺一個皇帝的人,自然也就只能是慈禧了。

  • 17 # 無根樹花正孤

    說起清朝最後一任皇帝光緒,大家都覺得十分可憐。但真正的歷史上面是什麼樣子呢?當時的光緒雖然貴為皇帝,卻沒有掌握實際權力,這使得光緒皇帝活得十分憋屈,這一點也讓我們十分不理解,為什麼一個皇帝還活得如此憋屈,究竟是光緒皇帝無能還是慈禧太后太過強勢、那當年的珍妃到底是怎麼死的呢?是不是珍妃太過懦弱,那歷史的情況到底是什麼樣子呢?

    珍妃從一個秀女成為了皇帝喜愛的女人大概是一百二十年前,珍妃還是一個年輕的女子,那個時候的她十分的還看,再加上家庭條件也比較好,跟著官府進入了後宮之中。那個時候還有其他人跟他一起進宮。她的姐姐謹妃和未來統治天下的隆裕太后,這是慈禧太后安插在光緒皇帝身邊的一個棋子,而當時根本沒有人知道這種預謀。當時的光緒皇帝還是比較有眼光的,他能夠分辨出到底誰更加優秀,在這種情況下面,光緒皇帝十分喜愛活潑好動的珍妃,而對和自己有著血緣關係的隆裕十分厭惡,當時的隆裕十分呆板,走路都是駝背駝背的,這讓人看起來都沒有胃口,更別說心比天高的光緒皇帝了。珍妃得罪慈禧是最大的失誤珍妃是一個思想開放的人。她從地域劃分來說是一個南方的人,而從鴉片戰爭以後,清朝沿海區域得到了開放,當時的許多人受到外國人的影響。思想都和清朝國內的人有很大不同了,當時的珍妃也是這樣。她雖然是一名女子,但因為那個地方的原因,所以珍妃也比較喜歡做生意,一直把這種習慣帶到了宮廷之中。

    俗話說得好,家庭教育是對一個孩子最開始的地方。而當初的珍妃也是這樣,她從小就生活在一個富裕的家庭之中,父母都對他十分寵愛,沒有讓珍妃受到一點苦頭。而進了皇宮之後的珍妃也保持著這種愛花錢的習慣。到朝廷之後她也在外面賺錢做生意,這使得慈禧太后覺得十分丟臉。

    剛剛進宮廷的珍妃膽子也是十分大,當時就和慈禧太后經常不和。而珍妃作為一個普通妃子,每年的俸祿也沒有多少,但是大清朝廷的內部卻有一個習慣,那就是大家都喜歡接受賄賂,而宮中更是這樣,很多時候都需要上下打點,當時的珍妃就是沒錢才出去做生意。

    慈禧認為這很丟皇家的面子,就和珍妃吵起來了。而珍妃則是直言不諱的說慈禧每年接受的賄賂都不止這一點。這一句話說出來讓慈禧太后十分生氣,她們兩個的心結也在這個時候結下來了。這一點是後面慈禧處置珍妃的重要原因。

    在八國聯軍攻打進入大清的時候,慈禧再次上演了一出逃跑的事情,當時的慈禧帶著光緒皇帝向西安逃跑。但珍妃卻沒有被慈禧太后帶上,這是慈禧當時為了發洩對珍妃的仇恨,最後下令太監將珍妃丟進了井裡面,而光緒皇帝也為此傷心了好久。

  • 18 # 麥小野

    慈禧如果要毒死光緒,就要去分析動機,這是刑偵偵查在所有殺人案裡,都繞不開的重要一環。

    重新回到歷史當下,確實不太容易找到邏輯自洽的動機。

    一、慈禧即是光緒的姨娘(光緒生母是慈禧的妹妹婉貞),又是光緒的叔嬸(光緒生父是咸豐的皇帝的弟弟奕譞)。

    二、光緒自3歲起,就被慈禧接進宮裡,親自扶養,付出了很大的精力和感情。

    三、慈禧雖然是一個老謀深算的政治家,並且主宰朝堂,但是別忘了,此時她也是一個蒼老的老太婆,操心了一輩子,期盼著光緒能接住這個江山與社稷,自己能夠早早的退休,回到頤和園享幾天輕福。

    以上是從家庭角度來分析慈禧和光緒的關係,找不到謀殺的動機。

    下面從政治的角度看一看:

    光緒親政後,慈禧以為可以退休了,就搬去頤和園養老去了,心想,操勞了一輩子,終於可以不愧愛新覺羅先祖了。

    可是,她沒想到的是,後面還有更操勞的麻煩等著她。

    經過甲午中日戰爭和戊戌政變,光緒帝在能力問題和感情問題上都讓慈禧非常失望。

    甲午中日戰爭的爆發,驗證了光緒帝好大喜功、剛愎自用又軟弱無能,戊戌政變又傷了慈禧和光緒的母子感情,儘管囚禁了光緒,慈禧卻是那個最受傷的又最失望的老婦人。

    不管怎樣,隨著維新改良思想的逐漸侵入,以及西方列強的逼迫,大清朝岌岌可危,慈禧也真的堅持不住了。

    這是一個現代化世界對封建落後政權無情又必然的碾壓,這種摧殘式的折磨,很不幸運地落在了這個老婦人身上。

    這也是命!

    但是,慈禧只能硬撐著,直到生命終點。這個時候,光緒仍然是他的一個非常矛盾的心病,又心疼又憤恨,但總歸不是仇恨,而是寒心。當然,也有能力的否定,雖然她想退休,但是這個時候,危機四伏,風雨飄搖,她實在放心不下把大清朝再交給光緒,但是不交給光緒又能交給誰。

    慈禧一直在被這些問題困擾著,直到死亡。

    所以慈禧囚禁光緒,也只是囚禁而已。她一時找不到其他出路。

    但最終她還是要交班的,她要給自己劃下句號,一個相對有始有終的句號。

    可是沒等到慈禧死,光緒搶著給自己先劃了個句號,我倒覺得,這成了慈禧接著去世的一個催化劑。

    快燃盡的燈芯又颳了一陣風,快燒沒的柴火又潑了一碗水,慈禧在光緒死後第二天也嚥氣了。

    慈禧始終沒有解開光緒給他造成的困局!

    不但如此,過了幾十年,自己的墓穴也被民國軍閥孫殿英給無情的暴拆。

    回顧慈禧一生,雖然貴為老佛爺,但是她的命真的不好。

    越是瞭解她的歷史,越感覺她的可憐。

    畢竟,即使擁有再高貴的身份,她也還是一個年邁的老婆婆。

  • 19 # 農民工歪說古今

    關於清德宗光緒帝死因的爭議,從他去世之日起就沒有中斷過!一直以來都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就連光緒帝的親弟弟、攝政王載灃在掌握清王朝的最高權力之後,似乎也沒有完全搞清楚……又或者說,他即便知道了,也不敢隨意公開。隨著民國時期光緒帝的陵寢崇陵被盜,光緒帝的遺骸重見天日,真相也逐漸浮出了水面。

    年紀輕輕、沒有明顯器質性疾病

    光緒帝去世之時年僅三十八歲、正值壯年,為何卻先於已經年逾七旬的慈禧太后而去,而且時間如此靠近?這顯然太不正常了!有專業人士翻查過清宮舊檔中的光緒帝脈案(病歷),除了體虛、失眠多夢、神經衰弱和經常莫名其妙“遺精”之外,光緒帝並沒有什麼明顯的器質性的疾病。說白了,光緒帝就是在長期高壓力的生活下造成了自主神經功能紊亂而已。長期被慈禧太后壓抑、又隨時面臨著被廢的危險,出現這樣的問題也是正常現象。

    自主神經功能紊亂的確是病、而且不算是小病,但卻不是會輕易要了人命的疾病!光緒帝年僅三十八歲、正值壯年,就算患有自主神經功能紊亂,通常情況下似乎也不至於會危及性命。更重要的是,在慈禧太后去世的前不久,光緒帝居然莫名其妙地死了……不僅朝臣沒有想到,連光緒帝的皇后、後來的隆裕皇太后葉赫那拉氏和光緒帝的親弟弟、後來的攝政王載灃也覺得非常突然。這就非常奇怪了,如果光緒帝已經病入膏肓,眾人應該有心理準備才對,但是似乎並沒有。這就足以說明問題了,光緒帝正常死亡的可能性並不大!

    現代科學助力“破案”

    崇陵被盜之後,因為戰亂地宮一直“大門洞開”,後來民國政府也僅僅是將地宮草草封閉而已,並沒有多作保護。裡面值錢的東西大多被盜,所幸光緒帝的遺體被保留了下來。當然,還有遺體下金井裡的少量隨葬品,雖不多據說卻頗有些考古研究價值。金井裡的隨葬品並不是“主角”,“主角”是光緒帝的遺體,正是因為光緒帝的遺體被儲存了下來,為後來的科學“破案”提供了最大的前提條件。

    前些年,考古學者聯合刑偵專家對崇陵地宮內的光緒帝遺體(準確說應該叫遺骸)進行了再次科學考古。這次考古的目的不為別的,就是為了弄清楚光緒帝的真實死因。與其說是“考古”,倒不如說是“破案”。別說,這次考古,專家們還真有了大發現!

    考古學者和刑偵專家們在光緒帝的遺體中檢測出了明顯的砷含量超標!砷這個東西是什麼,想必不用小編多說什麼,“著名”的毒藥砒霜實際上就是砷的化合物,學名三氧化二砷,檢測結果直接指向了光緒帝是中毒身亡這一結論!但是,僅僅是這個結果顯然無法“服眾”,畢竟崇陵曾經被盜,是盜墓者汙染呢?或者下葬時做的防腐處理呢?僅僅是遺體上檢測出砷含量超標顯然不能作為光緒帝中毒身亡的直接證據。

    不久之後,考古學者和刑偵專家又對光緒帝的殘存的髮辮進行了砷含量檢測。這一檢查,徹底破解了光緒帝的死因之謎!光緒帝頭髮中的砷含量也嚴重超標。眾所周知,頭髮這個東西,除非長期、完全浸泡在含砷的物質之中,否則不太可能全部都砷含量超標。那麼,就只剩一種解釋了,那就是光緒帝是生前中毒。那麼問題又來了,如果是急性中毒,不久之後中毒者便死亡了,新陳代謝也隨之停止,砷元素進入頭髮的可能性並不大。換言之,光緒帝生前就已經慢性中毒了!因為劑量小,尚不足以致命,但隨著人體的新陳代謝,砷元素卻沉積在了光緒帝的髮辮之中。這也解釋了為何光緒帝的自主神經紊亂症狀為何如此明顯,恐怕也不僅僅是因為壓力太大,而是慢性砷中毒引起的!

    一切謎團迎刃而解,光緒帝雖然是傀儡,但他畢竟是清王朝的皇帝,誰敢給他下毒?不言而喻!換言之,慈禧太后很早便已經命人給光緒帝下毒了,但是迫於列強和內部的壓力又不敢直接毒死光緒帝,於是慈禧太后命人減小了劑量,使得光緒帝長期、慢性中毒。隨著有毒物質的的積累,光緒帝年僅三十八歲便英年早逝也就再正常不過了。當然,即便慢性中毒恐怕也不可能這麼巧,光緒帝正好跟慈禧太后前後腳去世,不是嗎?其實也不難理解,既然慈禧太后已經給光緒帝下毒了,臨終前再加大點兒劑量、讓光緒帝先自己一步去世,完全是操作層面的問題,不是嗎?

    再者,光緒帝已經長期、慢性中毒,只要稍微增加點兒劑量便可以要了他的命,因為劑量小,加之光緒帝本就一直存在慢性中毒症狀,光緒帝的死狀比起一般急性砷中毒來也沒有那麼明顯,慈禧太后正好可以瞞天過海……一切謎團全部解開,或許這也是為何彼時沒有人對光緒帝的死狀提出異議的一個重要原因。更何況,慈禧太后雖然不行了,但還活著,她想要誰的命恐怕還是做得到的,即便有太醫之類的人看出端倪,又有誰會拿自家的腦袋去質疑光緒帝的死因呢?

    綜上所述,慈禧太后謀害光緒帝的罪名是洗不脫了。光緒帝就是死於慢性砷中毒,而彼時唯一可以做到給光緒帝下毒的恐怕也只有慈禧太后了……一個是親姨媽、一個是親姨外甥,為了皇權,親姨媽毒死了親外甥……不過話又說回來,如果康梁刺殺慈禧太后的計劃成功,光緒帝難道會對自己這位親姨媽手下留情嗎?恐怕也未見得。都說最是無情帝王家,此言不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坐火車硬座,碰見吹牛的人多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