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課上的老照片

    張良的功勞!這11件大功得到劉邦的力挺!

    1,建議劉邦先攻取南陽以免被前後夾擊

    2.智取嶢關,順利進入關中

    3.退出秦宮,還軍霸上

    4.巧用計謀讓項伯為劉邦開脫

    5.指使樊噲闖入項羽營帳阻止項莊

    6.劉邦彭城戰敗張良為劉邦的戰略提出具體實施方法

    7,阻止劉邦封六國後代

    8.勸阻劉邦封韓信為齊王

    9.建議劉邦撕毀和平協議追殺項羽

    10.建議劉邦加封韓信彭越垓大合圍項羽

    11.建議劉邦定都長安

    張良的功勞!這11個件大功得到劉邦的力挺

  • 2 # 我的護球是亨利

    張良,字子房,逝於前186,今安徽亳州人,漢初三傑之一,先世原為韓國貴族。秦滅韓後,他圖謀恢復韓國,結交刺客,狙擊秦始皇未遂。秦末農民起義中,率部投奔劉邦,為其重要謀士。楚漢戰爭期間,提出不立六國後代,聯合英布、彭越,重用韓信等策略,又主張追擊項羽,殲滅楚軍,劉邦西入武關後,在嶢下用計破敵,鴻門宴上幫助劉邦脫離險境;“為漢王請漢中地”,在楚漢戰爭中“長計謀平天下”,都為劉邦所採納。漢朝建立,封留侯。劉邦對張良的評價是:運籌於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張良身居亂世,胸懷國亡家敗的悲憤,投身於倥傯的兵戎生涯,為劉邦擊敗項羽以及漢朝的建立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勞。官拜大司馬之後,辭官歸隱,是漢初三傑當中唯一一位得以善終的人

    第一,在懷王定下先去關中則為關中王的約定,張良幫助劉邦順利提前進入關中,雖然最後劉邦走退出關中。但是卻讓劉邦得到了人心。

    第二,讓劉邦駐軍霸山。並且赴項羽的鴻門宴,讓劉邦躲過一劫。

    第三,張良在整個滅秦靠楚七年中,張良始終都是劉邦帳下的第一謀士,張良雖然帶兵打仗衝鋒陷陣不如韓信。但是張良的戰略部署對大漢很重要的。

    第四,在楚漢最後一戰十面埋伏中,他的四面楚歌也給項羽的軍隊帶來很大的打擊。

    不管如何,張良張子房對劉邦而言,是很重要的。而劉邦也是跟信任張良的。

  • 3 # 菜九段的酒

    張良的地位是鐵哥們劉邦捧起來的

    來自專欄九段道場.菜子學院

    張良的地位是鐵哥們劉邦捧起來的

    幼時讀《三國》,諸葛亮出場前就有許多渲染,當時流傳其自比管仲、樂毅,但水鏡先生向劉備舉薦時認為,諸葛亮的自比並不恰當。劉關張等人揣測是不是比高了,誰知水鏡先生說是比低了,應另擬兩人才更恰當。這兩人是興周八百年的姜子牙、興漢四百年的張子房。張子房就是張良。當年帝王將相被統統逐出了生活的全部角落。至此才知道有這麼一號人,不禁令人神往。幼時的心靈猛然會冒出了個念頭:這個張良能耐那麼大,幹嗎不自己弄個天下耍耍?難不成他是個活雷鋒?估計世世代代包括現下的成人也會有類似的想法。究竟怎麼破解這個難題,可能到頭來不過是還他個高風亮節完事。不是有一句老話這樣說的嗎,世界上怕就怕認真二字,老共產黨人菜九段偏偏要給這句話續個下半句,道是:世界上怕就怕認真二字,中國人就最不認真。可能更加合適。這個話很多人聽了都會覺得不舒服,但放眼望去,最不講認真的事情已經是多到不計其數了,這個帽子還跑得脫嗎?張良問題應該是中國人不認真的典型表現。前些年,菜九曾釋出一短帖道是“張良的地位是知識分子捧起來的”,現將其細細拾掇,看看中國人的這種不認真造成了多大的歷史誤會,或者會因此而誤人誤己也未可知。

    1. 張良地位無限拔高的基礎

    歷史不會把榮譽平白無故地送人,張良之所以有如此崇高的歷史地位,肯定與他的歷史貢獻是分不開的。楚漢戰爭結束後,劉邦就肯定了其歷史功績。相傳漢定天下後,勝利者君臣在探討成敗得失時,劉邦有一段非常精彩有名、且為後世津津樂道的歷史表白:“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饟,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漢人好大言,其中又以劉邦為最。所謂君子之德如風,小人之德如草。上有好者,下必甚焉。劉邦信口開河於上,以下人等胡說亂道就更加不可收拾。劉邦在這個至關重要的問題上沒有實事求是,有點意氣用事,有點信口開河。而他信口開河的直接後果是給自己上了套子,這個套子是,他是個沒本事的人,完全是因人成事,但這不是事實。為什麼說他是信口開河?因為後兩人的事蹟還與事實接近,尤其是蕭何的事蹟與本事確實是劉邦不具備的。而擺明了被排在第一位的這個張良的作用,尤其是這個評價,顯然得不到具體事實的支援。張良的事蹟俱在,可還真沒有哪一樁能當得起這個評價。於是漢高祖給張良特製的這頂帽子太大,帽子底下沒人。這頂帽子不僅把張良罩沒了,也把天下後世的人全給罩進去了。

    對於漢王朝的建立,張良無疑是有功之人,但要說他有過什麼決勝於千里之外的計謀,也確實指認不出來,即使想牽強附會也很難辦到。張良的功勞在《高祖功臣侯者年表》(下簡稱功臣表)裡記得清清楚楚,“以廄將從起下邳。以韓申徒下韓國。言上張旗志。秦王恐降。解上與項羽之郤。漢王請漢中地。常計謀平天下。侯萬戶”。這裡的功勞也是虛實夾雜,其實者是可以指認的,而其虛者也是可以指認的,最明顯的虛就是以韓申徒下韓國。但張良的世家記得清清楚楚,他與韓王成每得一城,旋即被秦軍奪去。所以這個下韓國,更確切地說是戰韓國。真正下韓國的是劉邦的西征軍辦到的。但劉邦與張良的關係好,他要把自己的功勞算給張良,誰還好意思說長道短。至於“常計謀平天下”,則可大可小,在平天下的過程中出謀劃策的事是有的,謀大謀小,謀好謀歹,則可另議,但可以肯定,不是什麼了不得的計謀,否則就直接講就是了。比如前面提到的“言上張旗志。秦王恐降”,就是個出謀劃策的作用,但又是真假參半的事,但至少還有那麼一回事。破武關後,張良設計“張旗志”,使得秦軍懈怠,促成了沛公的勝利,但把“秦王恐降”也安到他頭上,就明顯過了頭。所以,如果真有什麼決勝千里的計謀,《功臣表》裡應該不會不記。之所以不記,是確實沒什麼可記,只好空缺,留給後人無限想象,大家胡編亂道可矣。

    準確地說,張良的真實功勞在《功臣表》只被記下了兩條,即解鴻門劉項衝突及討要漢中一郡。這兩條功勞都不小。但推算起來,劉邦得張良之助事應該有四起,一是下南陽,二是攻武關,三是鴻門解難,四是多要了漢中一郡。這四件功勞確實非常人所能及。但也只是出謀劃策、牽線搭橋,而不及其他,與決勝千里挨不邊。

    2. 鐵哥們的關係不夠鐵

    在司馬遷的筆下,劉邦與張良非常投緣,兩人出道的時間差不多,但劉邦的氣象一開始就比張良大。《留侯世家》稱(張)良亦聚少年百餘人,但沒搞出什麼名堂,而劉邦與秦作戰已是連戰皆捷,對秦作戰取得了全勝,甚至擊斃秦泗川守的戰績,這是史載戰場上喪命的秦國最高官銜者。張良在投奔楚假王景駒的路上,在留遇沛公,兩人一見如故,沛公拜良為廄將。尤其是“良數以《太公兵法》說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而此前張良也為他人說過這些,但都如石沉大海。所以張良說:“沛公殆天授。” 《留侯世家》說:“故遂從之,不去見景駒。”實際上劉張二人還是去見了景駒,張良找到劉邦是找到了依靠,但劉邦找景駒的目的不是投靠,而是借兵收復被雍齒佔領的豐,所以劉張相遇無助於解決劉的問題,見景駒還是免不了的節目。

    《漢書·高帝紀》稱與張良一同見了景駒,這一點有《漢書·楚元王傳》為佐證,其稱同去見景駒的還有蕭何、曹參。故《漢書補註》引齊召南曰:“《史記》作故遂從之,不去見景駒。此班氏改正《史記》之失也。《高(帝)紀》明言沛公道得張良遂與俱見景駒,請兵以攻豐。可見良亦見駒。但自此決意從沛公耳。”所以,張良遇劉邦即不以個人身份去見景駒而是以劉邦從屬的身份一起見了景駒。景駒的地位高於劉邦,但以張良之英明,只需掃一眼,就知道景駒沒什麼前途。所以見過景駒後,他仍跟定了劉邦。不知是不是因項梁立楚懷王,勾起了張良的故國情結,他鼓動項梁 :“君已立楚後,而韓諸公子,橫陽君成賢,可立為王,益樹黨。”於是項梁將找到韓成的事委託給張良,終立韓成為韓王。從此張良以韓申徒之職,與韓王成帶著項梁襄助的千餘人,西向舊韓攻城略地。至此,劉張相得的關係出現停頓。張良可能想在故國的旗幟下建功立業。這種舉動與張良的一貫行事軌跡毫不衝突,因為他家祖上幾世都為韓國效力,他這樣做正是沿續前人的事業。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仕。以張良的材具難道就不想自己弄一番事業,非得依附於人不可嗎?如果在見到劉邦之前,張良或者還沒有這樣的想法,但看到劉邦的事業紅紅火火,張良的心裡或者會癢癢的欲有所為,畢竟他還時不時地指點過劉邦幾招嘛。而他在劉邦這裡肯定不會有太大的作為。因為劉的才氣大,張的本事顯不出來。所以,張良慫恿項梁立韓應該有雙重目的,既可繼續為韓國效力,又可取得自己的發展空間。對張離開別去,另求發展,劉邦的心裡不知是什麼感覺。肯定不爽,但也說不出什麼,因為張的理由還是相當正當的。劉只不過是懷王以下、項梁的一偏將,還不能與徒有空名的韓王成相比。

    但事實證明,張良的選擇是錯誤的,因為劉邦能幹好的事,張良未必能幹得好。果不其然,歷史記得清清楚楚,張良與韓王成“得數城,秦輒復取之,往來為遊兵潁川。”即使這樣,裡面可能還有溢美之詞以遮掩張良的窘態——即他與韓成不是什麼為遊兵,而是東躲西藏,疲於奔命。為什麼這麼說?因為項梁襄助的人馬可能打得所剩無幾了,還遊什麼兵呢。這樣說是有根據的。據《韓信盧綰列傳》,“項梁敗死定陶,(韓)成奔懷王”。之所以以前沒有奔懷王,實在是因為沒臉見人。給了你千把號人,打得沒剩幾個,見了人又能說什麼。難不成還好意思再開口索要兵馬?但項梁死後,情況有所不同。畢竟懷王不是項梁,可以再開一次口。史書上沒有明確說懷王襄助了人馬,但沛公擊秦時,韓地武裝又再次活躍於故地這一事實,說明韓成肯定又得到兵員補充。這一補充只能來自楚懷王。否則,他怎麼奔去沒留下,肯定是得到新的增援,又重新開始作戰。

    對秦作戰肯定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但也不是非劉項就不能有所作為。這裡可以將韓地的情況與魏地的情況聯絡起來看:魏豹也得楚助數千人,但在沒有其他外力支援的情況下,魏豹攻佔了二十幾城,這個成績是張良統領的韓國武裝沒法比的。在同樣得到了楚的援助的情況下,韓沒有取得任何成就,即沒有一塊實地,始終在流亡。這一點對張良的形象非常不利,但也沒有辦法,誰要你連個立足之地都拿不到呢。這個舊韓之地,還是到了劉邦西征時才得以征服。劉邦西進擊秦在洛陽受阻後,轉道舊韓從武關入秦。劉部一入舊韓,就強勢作戰,連破秦軍,為張良這條地頭蛇出盡鳥氣。從此,劉張二人得以再續前緣。只是劉邦已不是當年的那個劉邦——兵強馬壯,氣吞萬里;而張良卻還是當年甚至不及當年的那個張良——窮困潦倒,無所依傍。此情此景,不知張良將作如何之想。估計是像做夢一般,虛擲了光陰。讓張良、韓成吃盡苦頭的秦南陽守軍被劉部打得龜縮在南陽城內作困獸之鬥,劉邦便想棄城輕進。這時,張良的作用就出來了。他勸告劉邦不能置自己於進退失據的險境,劉邦何等聰明,一點就靈,掉頭猛攻南陽。在劉邦部的強大攻勢下,南陽主將齮被迫投降,劉邦封其為殷侯。應該說張良在這個問題上立了一功,也可以看出劉張相得甚歡,劉並沒有因為張助他人而心存芥蒂。這與劉邦的胸襟有關。劉的立場一貫是,來去自由,去了不妨再來。革命不分先後,即使中途退出,也不影響繼續加入,還一樣受重用。重用張良一事很快就有了回報,《功臣表》上記的那個“張旗志”破秦的事,就有張良的重要貢獻。但應該看到,劉邦不止張良一個謀士,為其出謀劃策者多多,有的連名字也沒留下。比如克武關是怎麼一回事,就很不清楚。菜九曾作《劉邦趙高聯絡始末考論》,其中就傾向於將功勞歸於張良,但也沒什麼把握,畢竟《功臣表》上沒這麼記,只得存疑。

    破秦之後,劉邦的感覺超爽,可能想大大地驕奢淫逸一番了,這時旁人的話也聽不進了。我們想都能想出來,滅秦後的劉邦是何等的囂張跋扈。那些天,可能天王老子都不在他眼裡了,你們這些凡人還想來摻和什麼?難道臭秦始皇能享受的東西,我沛公就不能沾邊嗎?難道我們這些受盡秦政鳥氣的楚國佬就不能在皇宮裡撒撒野、撒撒尿?難道我們這些勝利者不該在皇宮的龍床上打打滾?這也不能,那也不能,那我等打天下所為何來?窮棒子翻身,揚眉吐氣很容易變成張牙舞爪,這也是人之常情,換了你我,也決不會有什麼兩樣。所以樊噲的勸說成了耳旁風也就不奇怪了。還是張良與劉邦的關係更鐵,所以張良讓劉按樊的主張辦,劉邦也就遵從了。大概劉邦已經過了把癮,淺嘗輒止了,從善如流了。其實張良這件功勞絕不小於什麼運籌帷幄,但又與運籌帷幄無關。如果任劉邦在秦始皇的宮裡胡鬧下去,什麼奪天下的夢想都不會有,有也不會成。

    接下來,張良為劉邦做的事,就是功勞簿上記載的鴻門宴解郄與分封多要一郡的事了。這兩件事,非張良做不來,張對劉做這些事不僅是盡鐵哥們的本分,其中應該包括酬謝劉邦的知遇之恩的成分在內。但是不是沒有張良這兩件事就肯定做不成,當然不是。菜九傾向於張良在這裡起到潤滑劑的作用,使得這兩件事容易辦了。因為既然劉邦決心拱讓關中的支配權以換取自己的生存權,項羽殺他的理由就不成立;而漢中本來就在劉邦掌握,項羽也不一定就非得將其從劉手中挖出,便宜章邯、司馬欣等人。當然,如果沒有張良,這兩件事辦起來都很棘手,而有了張良,劉邦的事就如願以償了。退一步的如願以償,也是如願以償。所以功勞簿上,這兩件功勞寫得實實的。設想,如果漢中落入項羽勢力掌握,劉邦想出巴蜀直難如登天。

    就在擺平了這兩件事後,張良又與劉邦分手了,這次的理由還是韓王成。但在菜九看來,總是懷疑裡面有投機的成分。項羽分封后,不讓韓王成之國,給出的理由是惱恨張良助劉邦。這叫什麼理由嘛?項羽不遣韓王成之國的真正理由,更是因為他想貪這塊地。因為項羽對魏豹早先已佔之地還要巧立名目將魏改封西魏,而將魏地攫為己有。正好韓王成在反秦事業中一事無成,所以對韓國如法炮製,不讓他之國歸封,其他人也不會有太大意見。就如項羽將燕王韓廣改封遼東王的原因一樣。所以這裡不牽涉受張良助漢王牽連的因素。但《史記》記載的這種說法到底是司馬遷的揣測之辭,還是舊有說法。如果是前者,則可不予計較。如果是後者,可能就要追究丟擲這個說法者的居心了。依菜九之見,這個記載更像是張良為他與劉邦的第二次離別製造出來的假話。以項羽的力量,真要處置劉邦,並不是做不到,難道因為張良幫劉,他就不便處置?顯然張良還沒那麼大的面子。如果真正對張良反感,張良與項羽單獨在一起達四個月之久,處理起來也方便得很嘛,為什麼沒處理?設想,連無辜的韓王成都能說殺就殺,為什麼會對張良網開一面?如果說項羽殺劉邦還有點下不了手,那是因為他們早先的友誼是用鮮血凝成的,但殺張良可沒什麼交情要顧,難道項伯的面子就那麼大?所以這裡面的事情有點說不清道不明,只得存疑,以待有識教我。

    那麼,張良為什麼要製造這個假話呢?我們不妨來點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菜九以為,張良看劉邦被派發到巴蜀漢中,以為劉邦的氣運也就是老死川中,所以他要另謀出路。我們來看看他為劉邦出的餿主意。他讓劉邦入漢中後燒絕棧道,以示永不東還,消除項羽之戒心。這樣做的後果是什麼?劉邦可能真的會老死川中,這一下可真遂了項羽的心願。項羽和范增為劉邦規劃的未來,不正是讓劉在川中幽囚自生自滅嗎?這一下可是你劉邦自絕東還之路,怨不得別人。如果不是趙衍指出一條暗道,劉邦就是想出川也辦不到。什麼明修棧道、暗度陳倉,都是後人敷演出的鬼話,當不得真。這也是中國人最不講認真的典型事件。所以菜九做成語詞典時,對這個條目下的措辭是“傳說”,與其他辭典均不同。連《現代漢語詞典》都是錯的。菜九的尾巴老是亂翹,也多拜中國人一貫的不認真所賜。但對張良離開劉邦的理由還不敢亂翹尾巴,但提出問題總是可以的吧。認真一番就這麼難嗎?總不能張良怎麼說,後人就怎麼信吧。

    如果張良有什麼如意算盤的話,那他跟著項羽算是他走了眼。因為項羽是個目中無人的傢伙,什麼人都不在他眼裡。張良與項羽就沒能套上近乎,連韓王成的命也沒能保住。說項羽目中無人,是因為他既不用張良,也不怕張良會去助別人,任何人都不在話下。所以張良在那裡還蠻自由,所以張良再次投奔劉邦也沒費太大周折。而張良的這次投奔劉邦的時機值得注意,那是在劉邦已打出漢中,基本上蕩平三秦的時候。換言之,劉邦已從那個仄逼的困境中走了出來,又顯示出一派大好形勢。張良趕在這個節骨眼上去投奔,正其時也。劉邦對張良的歸來肯定是滿心歡喜,他立即封張良為成信侯,而這時很多跟隨劉邦出生入死的功臣還沒封侯。這是劉張關係鐵的明證。

    豈知天道好還,張良有過主動離開劉邦的前科,就受到被劉邦兩次拋棄的報應。劉邦在滎陽、成皋兩次被項羽打得奪路狂奔,一次帶了陳平,一次帶了夏侯嬰,沒提到張良,看來多半是撇下不管了。所以說鐵哥們有時也不夠鐵。劉邦丟下張良及其他人,任其自生自滅。好在天助劉邦,那些被撇下的將領及張良都自行找到了出路,然後再繼續追隨劉邦打天下。但大概拋下軍隊隻身逃跑是楚軍的傳統,黥布落敗時是這樣,劉邦落敗時是這樣,到項羽落敗時還是這樣。局中之人也就見怪不怪了,無怨無恨了。而就張劉兩家的關係來說,兩者扯平了。實事求是地說,劉拋棄張的兩次也有人之常情在其中,連自己的命都保不住了,遑論其他。劉邦打敗仗時,情急之下,連子女老爹都顧不上,鐵哥們又豈能比兒女老爹更親?所以,張良對劉邦拋棄他的做法不會有太多的反感,拋之坦然,跟之坦然,像什麼事都沒發生過一樣。比照張良被劉邦兩次撇下的記錄,那個運籌什麼決勝什麼更像是個笑話。這既可以理解為劉邦善意地開了歷史的一個玩笑,也可以理解為劉邦為了使張良能多得封地而編造的幌子,以堵天下悠悠之口。

    3. 張良的自知之明

    張良出道前的事蹟中有一受老父兵書事最令人神往。按說他佔有天下第一奇書,以他的不世才具,取天下當如反掌。但豈知事又有大謬不然者。張良一出道就有百十號人,與劉邦走出芒碭山時差不多,也與彭越的人馬相彷彿。但他並不知道自己不具備領袖資質,所以試了幾試。看人挑擔不吃力,事非經過不知難。張良吃足了苦頭之後,就知道自己不是單幹的料。如果我們後人認可韓信的說法,將劉邦將兵的本事定為不超過十萬,那麼,給張良將兵本事定個不超過千應該是個準確的定位。到了千人,則左支右絀,手忙腳亂,不成體統。所以他的官銜是將軍,但他從來不帶兵。他的理由是身體不好,但這個理由不成其為理由。

    司馬遷因劉邦“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千里外,吾不如子房”的評語,“以為其人,計魁梧奇偉,至見其圖,狀貌如婦人好女。蓋孔子曰:‘以貌取人,失之子羽。’留侯亦云。”但張良雖不甚魁梧,身體肯定不差。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司馬遷記他擊秦始皇失手後,隱居下邳“尚任俠”,也就是說好打個抱不平,大概與人動動拳頭的事也沒少幹。這種打架鬥毆的事,沒有身體做底子,又豈能辦到?再說指揮作戰,身體並不是必要條件,劉邦擊黥布時就是在擔架上完成的指揮。所以說,張良的身體不好是免於帶兵的託詞,以便藏拙。否則所有人都知道你精通世上第一流的兵書,不露兩手出來豈不是不合時宜之至。但這兩手以前也不是沒露過,再不要拿出來丟人現眼。把戲就怕穿幫,神話就怕戳破。在張良而言,或者唯恐天下人提及他有天下奇書一事。劉邦是裝神弄鬼起家的,跟張良關係又非常鐵,犯不著去逼鴨子上架。你說身體不好就不好吧,你要歇著就歇著吧。反正也沒什麼非你不可的事,大家就這樣抬著混,就這樣一直混到革命成功,皆大歡喜。

    有一點可能所有讀者都沒有注意到,劉邦在張良沒有加入本方陣營前的作戰中,從未吃過敗仗。倒是張良跟了劉邦後,劉在與項羽的作戰中一直在吃敗仗,而張良對此一點辦法也沒有。所以張良在指導作戰一道上肯定沒有作為。劉邦擊三秦,張良還沒有回到身邊,也是全勝。由此可見,劉沒有張,即使稱不了帝,還可以有不小的局面,而張沒有劉,則無所措其手足,整天逃命不暇。這一點各位千萬不要忘記。當然,即使沒有劉邦,張良也被歷史記下重重一筆,其博浪擊秦始皇一事,已為秦記錄在案,只是沒有結案就成了一個無名英雄。

    劉邦與項羽的最大區別就在於,項羽是人之過無所忘,劉邦是人之功無所忘。劉邦一直感念著張良對他事業出的大力,儘管出大力的人不少。他用運籌帷幄、決勝千里這樣的虛詞給張良定位,就可以厚封張良。所以劉讓張自擇三萬戶,這在當時可足以抵一個小王。項羽封吳芮為衡山王只得六縣之地,或不足三萬戶。當時居功第一的曹參所封也只得萬六百戶,讓張良得三萬戶,足見劉張關係的鐵。但天下也不是劉邦的私產,所以他厚封張良也不是信口而佔,而是有依據。早年他曾有號令,道是以一郡降下者,封萬戶侯。張良為劉邦討得的漢中一郡成了最後勝利的起點,僅此一條就足以得萬戶侯。何況張良的功勞還不止這一條。所以劉對張的偏愛是於公於私都能站得住腳的。而張良的頭腦何等清醒,他哪會不知天高地厚地接受這樣的封賞。他乖巧地只要了與劉邦初次會面的留為封地,而此舉不僅是為了銘記這次君臣風雲際會,更是真正地為劉邦排憂解難。當時天下平定,地正不夠分呢。留作為楚漢決戰的最後戰場,其戶數肯定非常之少。但誰讓他們是鐵哥們呢,他不幫劉誰幫劉?張良此舉是真正的高風亮節,有了張良這個參照,那些功勞不及者又怎麼好意思胡亂爭功?

    張良的可數得出的功績基本上都是在楚漢戰爭前立下的,功勞簿上也正是這樣記的。到兩邊開戰後,他反而淡出了鬥爭的舞臺,轉向了諧調劉邦集團內部的事了。於是張良其人給人的感覺是越來越低調,直至勝利後,閉門不出,修道辟穀,與世無爭,與世隔絕。根據張良的行事,我們可以描繪出這樣一條軌跡:刺殺秦始皇(什麼都敢幹)——亂任俠打抱不平(什麼都想摻和)——逐鹿中原,帶兵作戰(雄心勃勃,嘗試建功立業)——運籌帷幄(能不摻和就不摻和)——閉門不出(什麼都不想摻和),典型的一條有為向無為退縮的軌跡。大概也就十五年光景,張良從一個生龍活虎的人,蛻變成了個不食煙火的隱居者,感覺上蛻變得也太快了,也許這正是他的高明之處。如果換了菜九這樣的尋常之人,多半不會輕易甘拜下風、認賭服輸,一遇挫敗總是向外找原因,怪張三怪李四,惟獨不怪自己,非得碰得頭破血流、焦頭爛額、灰頭土臉、原形畢露、山窮水盡,才不得不罷手。而張良何等高明,只需試一下,就知道自己與世界的水深水淺,沒那個金剛鑽,就不去攬那個瓷器活,豈止是不攬,連看都懶得看一眼。為什麼不看?看了心煩。而如菜九一般的尋常之人,分明攬不下瓷器活,肯定還要忍不住在邊上大言譫譫,說自己當年如何如何,讓自己來幹又如何如何。

    應該說,張良對自己的認識與定位基本上是準確的,他辭謝劉邦的三萬戶之封的說辭就很中肯,他說:“始臣起下邳,與上會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計,幸而時中。”幸而時中,可以看成為是謙詞,也可以看成是事實,也就是說有的計謀對了,也有的計謀不對。出謀劃策有對有錯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如果算無遺策,怎麼解釋張良自己單獨幹不成事。所以說,張良的這句自評,可以看作為對劉邦評價的迴應。運籌帷幄云云,有對有錯耳,不得據此將劉邦的成功歸功於張良,尤其不能據此評價而將張良的地位無限拔高。但後世不認真的人卻在為張良的地位大爭特爭,無休無止。

    這也難怪,人性的特點就是好為他人作主。一般來說,如果他人不反對或沒法反對,人們就強行替他人作主了。張良的情況好像就是這樣。反正張良也不會說話了,大家還不是想怎麼說就怎麼說,也不管對不對,也不管是不是合張良先生的意,先說個痛快。可能人們反感劉邦的人品,所以最不服氣張良與劉邦的君臣關係,於是從張良指點過劉邦一事,並自承為帝者師一事,引發出帝王師的概念,令天下世世代代的讀書人為之心醉神往。歷代的人都在為張良助劉邦找各種藉口,表示助劉非其本意本心。如:“王介甫詠張良詩,最好,曰:‘漢業存亡俯仰中,留侯當此每從容。’人言高祖用張良,非也,張良用高祖耳。秦滅韓,張良為韓報仇,故送高祖入關;既滅秦矣,故辭去。及高祖興義師,誅項王,則高祖之勢可以平天下,故張良助之。良豈願臣哉?無其勢不及。”(《歷代名人論劉邦》引《伊川先生語四》《二程遺書》卷十八)“程子醇儒也,知小義而不知大義。夫張子房以五世相韓,報秦於博浪沙中,義也,以祖父事韓君也。身事韓王成而楚殺之,若漢王西歸,釋羽弗擊,雖叩頭流血以爭之可矣。程子以為不義,且曰不義甚矣。此何哉?夫楚漢之事,英雄相競以智力耳。此固難以儒者之道論。即以儒者之道論之,程子之說亦非也。請詳言之。項羽弒義帝,漢王至洛陽為義帝發喪,哀臨三日,告諸侯曰,寡人願從諸侯擊楚之殺義帝者。今若與項羽約分天下而去,是失大信於天下也。夫君子為義,當務其大者,項羽剽悍賊害,漢王與戰,不能當也。幸其失計 窘迫,可乘而取之耳。使得休息,他時捲土再來,楚漢之成敗不可知。天下之民自此塗炭,亦未知何時而已。使無罪之人,肝腦塗地,較之失小信於項羽,孰大孰小?救民於水火者,宜如是耶?以臣弒君,大不義也。湯武行之,大易以為應天順人,孟子以為誅一夫。項羽屠殺之慘,桀、紂亦不至是,區區失小信而取之,不義亦微矣。救民於水火之中,猶賢於湯武之放殺也。”(《鈍吟雜錄》卷九)歷史上有關劉張的筆墨官司牽涉面頗廣,但古人也有能明事理者,如宋人吳曾說:“宋景文公雲,或譏漢高祖,非張良陳平不能得天下。宋曰不然,良、平,非高祖不能用。夫智高於良平,乃能聽其謀,項羽不知用范增,敗矣。予以為景文徒知其一耳。獨不見韓信之言乎?方信之被擒也,至論其長,信曰:陛下不善將兵,而善將將。嗟乎,不知高祖胸中能著幾韓信耶?”(《能改齋漫錄》卷九)

    菜九一開篇就說,“歷史不會把榮譽平白無故地送人,張良之所以有如此崇高的歷史地位,肯定與他的歷史貢獻是分不開的”。經以上分析後,這句話用在張良身上可能要做點微調,可能這樣說會更好:歷史是不會把榮譽平白無故地送人,但得到高人的提攜後,情況可能會不一樣。張良之所以有如此崇高的歷史地位,就是與鐵哥們劉邦的刻意提攜分不開的。劉邦對三傑的評論,就很有為張良個人造勢的成分。張不僅是三傑,而且是三傑之首,其功勞總高不過蕭何吧?劉邦本擬以蕭何為首功,但礙於眾武官的情面,只得讓戰功大的曹參居首功。所以,張良居三傑之首裡面的貓膩就大得很。劉邦再三說運籌帷幄,就是有對鐵哥們的照應成分在內。與張良對劉邦的幫助相比,劉邦如此力挺張良,後者是得了大便宜了。中國歷史上得天下者多矣,又有幾個人能比得了張良的名氣。就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那些不服氣張良為劉邦臣子的人也應該感謝劉邦了。所以,菜九原先的那個“張良的地位是知識分子捧起來的”之作,也應該改成“張良的地位是鐵哥們劉邦捧起來的”才更對頭。

    編輯於 2019-06-06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張良

    劉邦

    史記人物

    九段道場.菜子學院

  • 4 # 小作手的十倍之路

    張良為啥出名?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描述張良有句最最有名的話叫“運籌於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

    張良就此成了一個可以和諸葛孔明,劉伯溫相媲美的能人。

    張良位列初唐三傑之首,另外倆人是誰呢?蕭何,韓信!

    要說這初唐三傑是誰給的名頭呢?不是後人,正是劉邦本人。張良固然有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能力,但要和蕭何韓信比應該還不至於這麼厲害。

    而劉邦硬是推張良上位,我認為就是“商業互吹”了。張良世輩顯赫,頗有威望,而劉邦就是個小混混出身。

    大家都知道,要當皇帝你就要先樹立威望,以前人們迷信,所以一般皇帝都會向眾人表示自己不是凡人,或者是蛟龍之子或者是神仙下凡,諸如此類來蠱惑人心的吧。

    張良不僅智商高,情商也是高到爆炸,從開始起義的時候便逢人就說劉邦真乃神人轉世啊!

    這話從頗有威望的張良嘴裡說出,一眾平民是非常信服的,這也正中劉邦下懷。你說你的,我說我的,商業互吹,你好我也好嘛~

    後人對於張良傳的神乎其神其實並不奇怪,看劉邦收下那一幫創業元老,開國功臣最後的下場就知道了,沒幾個善終的。

    少數幾個活的悠哉悠哉,其中就有張良,不僅如此,張良後人也是世代襲爵。不僅獨善其身,也成功蔭庇子孫了。

    說到這裡,張良名聲大噪,甚至被神話也就不奇怪了。

  • 5 # Crazy灬歷史

    題主說的鴻門宴的功勞只是在張良投靠劉邦之後的功勞,也是家喻戶曉的,張良一生的功勞可以從三個階段分析:

    為韓報仇

    大家都知道張良是韓國人,祖輩五代為韓相,在秦過滅了韓國之後,張良家破人亡,對秦恨之入骨,誓言報仇。張良刺殺秦王,這也是張良的亮相之作,大家都知道荊軻刺秦王,卻不知道張良刺秦。張良經過精心準備,最後雖然未成功,但是這次暗殺卻給了秦王朝統治者一個大大的警告,同時也激勵了後來者。其後十年,陳勝吳廣揭竿起義,起義之火瞬間燎原,最後秦王朝終於結束了它短暫的統治。可以說,張良之功,功不可沒。

    盧大經說:“子房欲為韓報仇,乃捐金募死士以鐵椎阻擊始皇帝,自此陳勝、吳廣、田儋、項梁之徒,始相尋而起,是褫祖龍之魄,倡群雄之心,皆子房一擊之力也。其關係豈小哉。”明代陳仁錫也認為:“子房一椎,宇宙生色。”

    擁護劉邦

    在楚漢之爭中,第一個大功勞肯定就是“鴻門宴”,這裡就不說了。在擁護劉邦的過程中還有一件大功勞,就是券勸止了劉邦對流過後代的分封。在項羽把劉邦圍困在滎陽的時候劉邦非常恐慌,就和手下商量對策,這時酈食其就建議劉邦重力六國後代,劉邦聽取了該建議準備讓酈食其去辦。正好張良來見劉邦,劉邦給張良說了此事,張良聽了後馬上就說:“陛下如果真這麼做,那麼陛下的大事就完了”,接著給劉邦分析了厲害關係:“天下之士之所以願意跟著你,就是想以後能有一塊封地,如果你現在恢復六國的後代,那他們都會去侍奉各自的君主了,誰還會跟著你大天下呢?”劉邦聽了之後馬上明白了,派人立刻銷燬了哪些印綬。試想,如果沒有張良的勸阻,劉邦真這麼做了,楚漢之爭的結果會是如何?這不應該是大功一件嗎?

    鞏固漢室

    鞏固漢室可以從三個方面來說:

    第一,安定軍心

    漢建立之初,劉邦分封大臣,張良建議立即封賞劉邦最恨的人,劉邦最後封賞了雍齒,這樣就消除了其他人的擔心,同時也就穩定了軍心。

    第二,安定首都

    劉邦在滅秦以後,認為定都前朝都城不吉利,經過手下人的建議以及勸說定都洛陽,但是劉邦拿不定主意,就問張良,張良毫不猶豫的主張定都關中。張良向劉邦說了幾個理由,劉邦最後決定定都關中,隨後東漢、魏晉、隋唐等都定都在這裡,也就是現在的西安,使西安成了名副其實的六朝古都。

    第三,安定太子

    在劉邦想廢太子而另立的時候,呂后讓建侯呂澤脅迫張良,逼他出謀劃策,最後張良獻出了尚山四皓之計,正是這商山四皓,後來為太子立了大功。

    以上就是張良的功勞,他的功績足以讓他足夠出名。

  • 6 # 歷史閒賦者

    “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饟,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這是劉邦建立漢朝後論功行賞時說的一段話,自此漢初三傑的名字一直流傳至今。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張良。

    張良,字子房,韓國(今河南省新鄭市)人,其出生於韓國貴族,在張良時,韓國逐漸衰落,直至被秦國消滅。後追隨劉邦,幫劉邦奪得天下,建立漢朝。至於張良為什麼那麼出名,張良對漢朝的建立有哪些功勞,我從以下幾點加以說明。

    1、張良本為韓國貴族,祖父張開地,連任戰國時韓國三朝的宰相。父親張平,亦繼任韓國二朝的宰相。 至張良時代,韓國被秦國滅亡。而韓國的滅亡,使張良失去了繼承父親事業的機會,喪失了顯赫榮耀的地位,故他心存亡國亡家之恨,並把這種仇恨集中於一點——反秦。於是公元前218年,因刺秦失敗,被秦始皇全國通緝。這在當時可以說是六國遺民最樂意發生的事情,於是張良的名字被六國遺民所知曉,並被記錄下來。

    2、劉邦在起兵之前只是一個混混,沒有世家底蘊,沒有豪門權重,沒有富家財帛,甚至沒有寒門士子的沉澱。起兵之後,劉邦的起義軍相較於項羽和被秦所滅的諸侯國的舊貴族勢力而言,仍是式微。而張良作為貴族世家子弟,無論是家族曾經的底蘊和知名度,還是刺秦的壯舉,都使得張良在當時的起義軍中有一定的聲望。所以當張良投奔劉邦時,無形中將劉邦的聲望瞬間就提高一大截,而正因為張良的加入,才使得更多人的人投奔劉邦,所以劉邦才能夠在最短時間內建立起自己的勢力,為以後的楚漢爭霸和建立漢朝奠定了基礎。

    3、張良是法家學派的繼承人,法家的思想的核心內容是主張變法革新,要求加強君權,提倡以“法治”代替“禮治”,積極發展封建經濟,鼓勵“耕戰”,力求做到“富國強兵”,以達到加強和鞏固地主階級專政的目的。正因為張良運用法家思想變革,劉邦的勢力才能百川歸海,成為一支有凝聚力的勢力,所以說,雖然張良對行軍打仗不精通,但在管理團隊方面以及對形勢把握方面卻能得心應手,才能讓劉邦的勢力迸發出巨大的潛力。

    4、楚懷王在立了“懷王之約”之後,得到西入秦關的劉邦就迫不及待的想要進軍關中,因為“先入定關中者王之”,劉邦非常想做關中王,打敗了南陽的守軍之後,劉邦就想要直接殺入關中,張良建議劉邦:“南陽的問題沒有解決,前面還有秦兵,前後夾擊,你的處境將十分危急”,正因此建議,沒有讓劉邦陷入前後夾擊的境地,得以儲存爭霸天下的力量。

    5、劉邦已進入關中,就想睡在秦王的秦宮,被樊噲阻攔,樊噲阻攔無效,緊接著張良出面阻止,劉邦聽取了張良的建議,退出了秦宮。就當是而言,若劉邦真的睡在了秦宮,不僅會面對項羽的討伐,其他幾方面的勢力也會討伐劉邦,那劉邦將會與天下為敵,最後的結果就是敗,而張良的建議避免了劉邦成為天下人征討的物件,儲存了實力。

    6、“下邑畫策”這一計策,是張良放眼楚漢相爭全域性的一個總體作戰方略,正因為張良這一統籌全域性的戰略佈局,才使得劉邦在生死存亡的危急時刻轉危為安,並打敗項羽,贏得楚漢之爭,建立漢朝。

    7、阻止劉邦封六國後代,雖然劉邦封六國後代是為了共同抵抗項羽,但因距離秦滅六國的時間較短,六國的貴族舊勢力仍然具有強大的潛力和實力,若對六國後代分封,那麼六國的舊貴族勢力就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發展,時間長了,將會對劉邦造成很大的威脅,張良阻止劉邦封六國後代,是將潛在的威脅消滅在萌芽狀態,對鞏固漢朝的統治做了長遠的打算。

    8、勸阻劉邦封韓信為齊王。韓信在平定齊國之後,要求劉邦封其為齊王,劉邦期初不願意,而韓信卻勸說劉邦封韓信為齊王,這其中卻有緣由。韓信平定齊國,齊國的兵將投降韓信,當時的韓信手握三十萬大軍,已是半獨立的勢力,若劉邦不封齊王,雖然韓信不至於反,但並不代表韓信手下將領不凡,若韓信反劉邦,那麼“下邑畫策”就將無法實行,劉邦就會被項羽打敗,為了統籌大局,張良必須勸劉邦封韓信為齊王。

    9、 建議劉邦撕毀和平協議,追殺項羽,雖然彭城之戰項羽敗給了劉邦,並在鴻溝議和,若當時的項羽退回江東,那麼不用太長時間,以項羽的自負和為人,肯定會捲土重來,且不去臆想項羽捲土重來的戰況如何,天下肯定又會陷入戰亂之中,與當時的劉邦而言,沒有任何好處,還可能被項羽翻盤。在這樣的環境下,張良肯定不願意將大好的局面葬送,為了排除這種直接的威脅,所以建議劉邦追殺項羽,最終的結果是垓下之圍,項羽自刎烏江,劉邦建立漢朝。

    借用《太史公自序》對張良的評價結尾:“運籌帷幄之中,制勝於無形,子房計謀其事,無知名,無勇功,圖難於易,為大於細。”張良之名與張良之功未能一一細說,因為張良的格局之大確是我無法想象的,所以我實在無法對張良作出評價。

  • 7 # 依傾心情感

    有幸回答,感激閱讀。

    留侯張良

    漢初三傑,韓信、張良和蕭何,從小到大,對韓信一直很感興趣,看了很多關於他的東西,對留候張良認識不多,這一段時間反覆讀了幾遍《史記》,看到張良的傳記,卻感覺這個之前一直不是很關注的人卻讓我少有的感慨噓噓,因記之聊表欽羨之意。

    1.曾經仗劍走天涯——俠氣

    我理解的張良,首先是他的俠氣,年輕時候的張良,是那種仗劍走天涯的不拘少年。張良的祖上五代人都在韓國做大官,戰國時代,韓國和秦國毗鄰,所以韓國在秦國的壓迫之下苦苦支撐幾代人終於滅亡,作為韓國的遺民,年輕時候的張良勵志要刺殺始皇帝,而且在博浪沙中差一點就成功,之後被全國通緝,只能出逃。年輕時候張良做的這件事情,我不知道晚年時候張良自己怎麼看,那時天下紛爭多年,到秦朝終於統一,從大歷史的角度來看,秦朝結束多年刀兵,讓天下重歸於太平,我覺得是功大於過的,後來二世皇帝的暴政當然另說,那時若是張良成功,秦朝必定大亂,天下英雄或會早很多年揭竿而起。這件事情的功過不好評價,但我私人總是覺得,晚年的留候要是能重來一次的話,應該不會去刺殺了吧,畢竟這件事情的連帶影響太大,晚年的留候已經見識了天下所有應該見識的風雲激盪,也許不會那樣衝動和不顧後果了吧。

    不說這件事的結局,張良年輕時候做的這件事,讓我想到伍子胥,那個同樣是《史記》裡面最吸引我的人物之一,伍子胥始終是我覺得史記裡面最有俠氣的人物,比《刺客列傳》裡面的刺客更有那種偉大的胸襟,刺客列傳裡面的人物,說實話不過是匹夫之怒,他們的俠氣沒有那種吞天吐地的氣概。反觀伍子胥,其父兄為楚平王所殺,這個人居然隱忍二十幾年,輔佐吳王闔閭差點滅了楚國,將楚平王鞭屍三百。這種一己之怒,報之一國的氣概,真的太人神往。而看到張良早年的行為,我覺得張良和伍子胥竟有幾分相像,只是後來的張良在心境上突破了伍子胥的層次,達到了一種不可說的境界,早年的他們,也許是一類人吧。

    2.一生的奇緣——黃石老人

    張良刺殺始皇帝失敗,出逃,避難於下邳,在下邳張良有了一生中最重要的奇遇,傳說中黃石老人在下邳的橋上賜給張良《太公兵法》,他也是張良心裡一輩子的老師,儘管他們的見面只有寥寥幾次。這個故事的真偽是很值得考究的,《史記》上說,黃石老人其實是轂城山下的一塊黃石,沂橋贈書給張良之後,黃石老人說十三年後和張良會再相見,果然,十三年後,張良在轂城山下見到了一塊奇異的黃石,張良畢恭畢敬的抱好這塊黃石,餘生一直在供奉它,死後也和黃石葬在了一起,這些都是後話。最讓我神往的卻是張良和黃石老人初見的時候,黃石老人故意刁難張良,張良本心為之,通過了老人的考驗,歷史上有名的典故“張良拾履”即來自於此。之後黃石老人讓張良第二天清晨來橋上相會,有東西要傳授給他,張良都遲到了兩次,老人很不滿,第三次張良終於趕在老人之前到達,於是黃石公贈之《太公兵法》。看到這些文字,總是想到那時天下在一片緊張中蠢蠢欲動,為了赴黃石老人之約,月華如水之下,年輕的張良風塵僕僕的往橋上趕,那種心情大概和我們現在怕遲到趕上班一樣吧。只是那時公子是那樣的年輕,即使是在避難之際,卻總感覺他的行為有那麼一種奇氣,月下趕路的身影,讓我想到李白《俠客行》裡面的那句“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張良不知道,這是一部改變自己際遇的書!

    3.他的謀略——魁梧奇偉!

    《史記》中的太史公曰,我一開始看的時候往往不是很在意,後來才知道司馬遷的評價往往是一篇的點睛之筆,在《留侯世家》末尾,太史公是這樣寫的:“餘以為其人計魁梧奇偉,至見其圖,狀貌如婦人好女。蓋孔子曰‘以貌取人,失之子羽’,留侯亦云。”這裡太史公對留候張良的謀略用了四個字來評價——魁梧奇偉,四字堪稱神來之筆。劉邦手下謀士眾多,最傑出的當屬張良和陳平,陳平的計策多有異想天開、神乎其神之處,但是總給人感覺冷陰陰的有幾分邪氣(比如重金收買敵方將領、勸高祖偽遊雲夢擒韓信)。張良的計策也很奇,但是卻很奇怪給人一種堂堂正正之感,陳平練的像是辟邪劍法、獨孤九劍之類,張良練的感覺像是易筋經,練到一定境界兩人都幾乎無往不利,但是總感覺易筋經似乎更恢弘。張良的計策,第一是正,其二是奇,第三是宏偉,很難想象一個人的胸襟和魄力到了何種地步,才能有這種大手筆。

    對比一下陳平和張良的作品,楚漢戰爭中,陳平給劉邦出的一條計策是“大王(劉邦)誠能出捐數萬斤金,行反間,間其君臣,以疑其心,項王為人意忌信讒,必內相誅。”陳平的反間計妙到毫巔,但是總讓我喜歡不起來。而當時同樣是劉邦手下的大謀士酈食其,建議劉邦尋找戰國六國的後裔,立之為王,一起對付項羽,劉邦也覺得是一大妙計,但是張良聽後立即看出這條計策的破綻,因為當時項羽更強,六國復立之後很可能會順風倒向項羽,而且最重要的是,劉邦手下的將領來自各個地區,六國復立,很多將領會離開劉邦去輔佐舊主。劉邦聽後,汗流浹背,馬上終止了操作,漢初兩大最傑出謀略家的計策區別大抵如此。魁梧奇偉也許是對留候謀略的最好評價!他對那個時代看得太清楚,他的心太博大而飄忽,他像是天上的流雲,只有這樣的無雙國士才能駕馭住自己的能力,在奇正之間達到一種天人合般的平衡,創造出了那麼多讓人歎為觀止的權謀作品。留候之後,中國歷史又演繹了兩千年,但是從沒有人敢說他超越這個人!

    4、他的尊嚴

    漢初三傑,韓信、蕭何和張良,結局各不相同,韓信身死未央宮,建漢之後蕭何曾被劉邦下獄,只有張良,和劉邦這種曠世雄主共事一生,從不曾被侮辱,賓主從來恭恭敬敬,甚至到呂后時期,對張良更加感恩戴德。在蕭何的傳記中,司馬遷講述了蕭何在好幾個時期怎樣小心翼翼的保護自己,不被劉邦猜忌,然而蕭何最後還是難免凌辱。張良沒有刻意保護自己,也從不會強出頭,他的話每一句都是最深刻的洞見,卻不會讓人覺得被天才的輝煌所灼傷。劉邦手下這群驕兵悍將,沒有下過牢獄的寥寥無幾,不管是多麼牛逼的人物,總會被劉邦在一個時間點上狠狠地搞一頓,張良卻沒有。他神奇的保住自己的尊嚴,即使是天子之威,對他也得敬畏三分,下邳橋上的年輕人,多年的浮沉後,終於不再是少年。

    曾經好奇,為什麼劉邦那麼尊重張良,後來覺得也許是張良無慾無求的心態吧。他不會像韓信,打下了齊國之後擁兵自重,和劉邦討價還價,自立為齊王,他不會像蕭何一樣做各種事情來掩飾自己,表達対劉邦的衷心,他甚至不是非劉邦不可,輔佐劉邦只是因為劉邦恰好可以輔佐而已。

    碰到劉邦之前,他曾經跟很多人講過《太公兵法》的精髓,這些人都只將其看做書生之見,只有劉邦,一下能領悟其中的要害,張良感慨“沛公殆天授”,於是決定跟著劉邦。之後因為各種政治勢力的角逐,在劉邦最困難的時候,也就是被封為漢王前往漢中的時候,他並沒有像樊噲他們那樣忠心耿耿跟在劉邦身邊,但是在臨別之時,卻告訴劉邦燒燬棧道,麻痺項羽,同時稍微操作一波,讓項羽和北邊的齊國展開了好長時間的拉鋸戰,消耗了項羽。頂級的謀士,並不是畢恭畢敬陪著主公,而是彈指之間,傾動天下,建立真正的不世之功。之後張良、劉邦重聚,兩人一直合作到漢朝建立。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劉邦封天下功臣時候,準備封三萬戶給張良,並讓其自擇封地,張良說“始臣(張良)起下邳,與上(劉邦)會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計,幸而時中,臣願封留足矣,不敢當三萬戶”,張良不敢當三萬戶的封侯,說因為自己當初和劉邦是在陳留縣碰到的,於是只請求以陳留為封地,號“留候”。這種平常心,是他最本質的東西之一吧。

    5.他的道——先生何至自苦如此乎!

    怎樣來結束這個赫赫有名的人物,想了一下,就用《留侯世家》裡面看到差點落淚的一句來結束吧。故事從劉邦晚年開始,晚年劉邦寵愛戚夫人,欲用戚夫人的兒子劉如意取代呂后的兒子為太子,劉邦心意很堅決,呂后等日夜憂懼但是毫無辦法。後來呂后向張良求計,張良一開始是拒絕的。那時的張良已經是大漢朝神一般的人物,而且歸隱不問朝事已久,唯一值得自己出馬的事大概只有皇帝召見,去和老皇帝劉邦吹吹牛,回憶那些崢嶸而光輝的歲月,或者侃侃某個大臣表現如何。晚年的劉邦是孤獨的,皇帝后期再也不是隨便和大臣在大殿之上喝酒,酒醉之後任由臣子拔劍擊柱、放口高歌的隨性皇帝了,伴君如伴虎是劉邦後期的真實寫照。曾經韓信在的時候,老皇帝還可以和韓信一起論論兵道,聽韓信一臉坦誠的說“大王不過十萬而,信多多益善”。未央宮後,整個朝廷,夠資格和皇帝談笑風生的就只有留候了。這裡說的資格倒不是說功勞的問題,而是一種隱秘的心境,我始終覺得劉邦、張良、韓信三個人是一類人,他們之間有一種天然的理解和欣賞,他們的性格像雲,漂浮不定氣概非凡,其他人都是凡夫俗子,在心境上達不到那種境界。

    呂后等苦苦哀求,後來張良獻計,保住了太子之位。所以呂后儘管殘暴非常,但是對張良很是感激。劉邦死後,張良晚年辟穀修仙,這時發生了整個史記裡面呂后身上最溫情的一幕,也是讓我最感動的少數幾幕之一。史記記載“(張良)乃學辟穀,道引輕身。會高帝崩,呂后德留侯,乃強食之,曰:‘人生一世間,如白駒過隙,何至自苦如此乎!’留侯不得已,強聽而食。”這段話大意是說,呂后強制張良要吃飯,說人生苦短,何乃自苦至此。看到“自苦”這兩個字,竟覺眼角一酸,也許本質上這才是張良真實的一生吧——自苦。無論是早年散盡家財刺殺始皇帝,中間下邳得授天書,成就不世之業,晚年道引輕身,辟穀修真,中間卻不知多少苦楚。默默地忍下,不改少年之心,銀鞍白馬,談笑傾危天下,背後更多的是“自苦”吧。和劉邦這種雄主共事,一輩子君臣之間雲淡風輕,背後也許是這個人各種處驚不變和刻意為之。“自苦”和“魁梧奇偉”一樣是對他最好的描述,嘆哉!大英雄豪傑當如此!

    前面講述張良的計策之時,引述的太史公曰“餘以為其人計魁梧奇偉,至見其圖,狀貌如婦人好女。蓋孔子曰‘以貌取人,失之子羽’,留侯亦云”。這句話說,太史公覺得他的計策恢宏非常,但是看到他的畫像卻很秀氣,像是清秀的女子,這個描寫更是增加了好多想象的空間,狀如“婦人好女”,應該就是現在的小鮮肉吧,只是再配以留候獨特得才華,和小鮮肉遠遠不是一個量級,倒像是古龍筆下那些瀟灑愜意的翩翩公子。孔子曰“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子羽是孔子的弟子,但是相貌奇醜,孔子看不上,想不到子羽學成後在楚國荊蠻之地闖出好大的名聲,坐下弟子數百人,孔子欣賞之餘,有了這句感慨。太史公說,張良也是這類人,“留候亦云”四個字有多少意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品與金錢,有哪一個更會讓人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