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坐照入神
-
2 # 半份天空
感謝坐照入神網友。秦國用商鞅策略,高獎重罰,使秦國統一天下。統一後,高獎的機制沒了,因為秦的獎勵機制是軍功,統一後不需要那麼頻繁的軍事行動了,只剩下重罰。給天下人留下刻薄寡恩的形象。六國被征服國民,軍事征服,心裡不服。只有文化征服,才是徹底的征服。這就埋下了造反的元素。導火索包括陳勝吳廣起義,劉邦造反,都是因為耽誤任務獲死刑,民不畏死,奈何以死畏之。
秦朝短命的歷史教訓時,為了統一,或者戰爭,可以採用嚴刑峻法高度集權國策,但完成任務後,國策當及時轉向。孫子兵法曰:兩軍交戰,攻心為上,攻城為下。
我們現在這個時代,正是和美國等西方發達國家打經濟戰取得勝利的時候,要迅速改善民生。加快文化發展,讓民眾過上幸福的生活,大家要耐心等待,快來了。
-
3 # 電影新世界
也就是3年才對,有30年就不會滅亡了。
秦始皇統一天下,一切都很好,如同一座宏偉的大廈,但是再堅固的堡壘都有它致使的要害。
一、秦始皇想長生不老,所以沒有立太子,而且早早立法不立王后,沒有準備接班人(雖然曾有意的培養扶蘇);
二、扶蘇是長子,成年多年,背後有秦國實力最強大的蒙家支援,在朝野中已經是公認的太子人選。結果不但沒繼位,還死得很委屈,因此華人對秦二世的皇位合法性是有質疑的。
三、跟著蒙恬也死了,天下局勢劇變,最根本的是蒙恬原來代表的軍方,這是秦朝穩定的基礎。在這種情況下,原來各大戰國的殘餘勢力就有了復活的機會。
四、最後天下大亂的時候,最北的九原原蒙恬大軍沒南下平亂;最南的趙佗部大軍也沒動,最後還自立為南越王。所以,秦朝在平叛之時兵力不足以壓制全天下。
五、最核心一點,最主力的起義軍楚軍,打的是為扶蘇復仇的旗號(扶蘇生母是楚華人),而秦朝對秦二世皇位有質疑的勢力這時候是站在起義軍這邊的。
【總的來說】秦始皇得天下是順應天命,那秦末起義也被看做是順應天命民心,秦二世皇位來路不正,天下群起而攻之,最後三年搞定。
-
4 # 秦嶺深山隱士
自先祖被封秦地,至一統天下的五百五十年時間裡,秦從一個封閉落後的諸侯小國,憑藉歷代秦王的雄才大略,任用賢能,積蓄國力,由秦始皇完美收官,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成就了千載一帝的傳奇。
可惜,好景不長,秦朝自公元前221年統一到公元前207年被推翻,僅僅存在了十五年。秦始皇在位十年的一次巡遊途中駕崩,他親自書寫的詔書未能及時發出,被胡亥、趙高和李斯篡改。胡亥襲位,秦帝國進入趙高亂政時期,持續四年滅亡了。
縱觀秦國發展歷史,儘管在繼承王位問題上出現過多次的逆襲,但無一例外地選擇了強者。歷代秦王為秦帝國成就基業創立了不朽的功勳。但幸運不總是屬於秦帝國。當二世胡亥透過陰險手段獲得皇位時,卻一返常態地打破了秦朝的運勢。
胡亥致命的缺點是年青,沒有任何執政經驗,完全聽命於宦官趙高,幾乎達到依賴的地步。趙高控制朝政,為秦國滅亡埋下了禍根。
胡亥原本是一個遵守禮法的人。秦始皇巡遊途中忽然駕崩,趙高欲篡改遺詔,胡亥不同意,他說:“明君知臣,明父知子。”認為秦始皇立長子扶蘇的做法是對的。胡亥對趙高說:“廢兄立弟,是不忠不義;不尊重父親的命令而害怕死亡,是不孝;才疏學淺,為了功勞勉強去做不能勝任的事,是無能的表現。違背這三條,天下人不服,自己性命不保,國家也將滅亡。”趙高與扶蘇不和,害怕扶蘇被立皇帝后對自己不利。他反覆說服胡亥和李斯,於是立胡亥為皇帝。
為了排除異己,胡亥按照趙高的建議,殺害了自己所有的兄弟姐妹以及心存不服的大臣。
胡亥親政,趙高勸誡他:“賢明的皇帝不在朝堂與大臣謀事,即使有了失誤,也可以把錯誤推在臣子的身上。”於是胡亥久居深宮,只與趙高商議大事,給趙高專權提供了機會。
為了驗證自己的權威,趙高編導了一出“指鹿為馬”的鬧劇,暗地將與自己不合的大臣全部殺死。
一場大雨改變了陳勝、吳廣等一群準備去邊疆戎守的人的命運,也掀起了推翻秦王朝統治的浪潮。各地傳來起義的訊息,秦二世不是想辦法如何面對,反而將報告壞訊息的人殺掉。他以為太平盛世,不可能有人造反。當劉邦大軍已經到咸陽城外時,秦二世卻還矇在鼓裡,一無所知。於是,趙高與劉邦密謀,裡應外合。
秦二世過份地依賴趙高,將自己封閉起來,身邊的人不敢講真話,擔心遭到殺身之禍。秦二世的一個惡夢也將自己陷入死亡的境地。他派使者責問趙高夢中遇盜賊的事情,趙高以為項羽、劉邦造反的事被秦二世知道,情急之下,他指使自己的女婿閻樂與宮內使郎中令裡應外合,以皇宮出現盜賊為名,率一千名士卒衝入宮內,大肆屠殺。秦二世面對自己曾經信賴的人,不明白今天卻要置自己於死地。他問身邊的太監,為什麼不早告訴他趙高等人的惡行。太監說:“如果早揭露了趙高,那麼我早就沒命了。”秦二世就這樣稀裡糊塗地死掉了。趙高按照普通的老百姓葬禮將秦二世簡單埋葬在杜南宜春苑中。
趙高新立的子嬰是撫蘇的長子。子嬰早就看出了趙高亂政的圖謀,在守喪的第五天,設下埋伏將趙高及其親信全部殺死。只可惜,聰明的子嬰出現的太晚,大秦帝國已經到了垂死的邊沿。
大秦帝國建立用了五百多年,而毀滅僅僅幾年的時間。趙高專權亂政是主因,而秦二世不辯別是非,任意採納趙高的建議,增加苛捐雜稅,刑法過重,民不聊生,官逼民反最終導致秦王朝的滅亡。
-
5 # 東都有湘
大秦王朝一統華夏江山。做為秦始皇來說,能夠對一個分治割據已經形成至上千年的春秋戰國格局最終實現完成國家大統一,本身就無法否認秦始皇確實擁有著一般常人所不可能擁有的雄才大略和遠見卓識。
要知道從秦始皇透過武力統一天下,到秦始皇突然辭世也不過就是短短十幾年光陰。但如果對比中國上千年的春秋戰國時期,秦始皇要想在短時期內改變華夏大地這種已經經過上千年形成的固有內外既得利益意識認知談何容易。何況我們透過秦始皇統一天下後就開始修建萬里長城來防禦匈奴,說明大秦王朝並不是已知地域範圍內最強大的國家勢力。既然大秦王朝不是最強大的,這就勢必要造成統一後的內部原有諸侯既得利益與來自外部的既得利益可以形成有效的互動要求。
這是因為人類社會的本質都存在有要求依附更強大事物的特點。特別又是在大秦王朝完成華夏統一後,實際上就遭遇到了來自外部更強大的國家勢力匈奴的直接進犯。反映出中國的春秋戰國之所以能夠形成,必然是與外部勢力匈奴有著直接的利益相關聯。
但是匈奴針對大秦王朝的直接進犯,應該只是採取了高壓要求,並沒有採取全面戰爭攻擊。多半匈奴是為了起到一定戰略麻痺秦始皇的作用,也是為了避免此時全面戰爭攻擊帶來的未知風險。因此從戰略實施的有效理論上,大秦王朝雖然透過武力一統了華夏大地,可是卻並沒能有效的釋放掉這種內外既得利益的互動要求形成。
所以大秦王朝不但沒有得到相對應要求的國家安全提升,反而還集中增加了大秦王朝要受到內外安全危機的風險程度。當然,做為強有力的秦始皇,毫無疑問肯定就會成為內外既得利益要求消滅的首重物件。這種強有力的突然辭世就會給大秦王朝整個核心不在而帶來可怕的慌亂局面,所以在秦始皇死後不到三年,大秦王朝就被來自華夏外部更強大的國家勢力匈奴,在華夏內部原有既得利益的策應下給直接消滅掉了。
-
6 # 濟溪河是中藥師
打江山不易,守江山更難!
秦國的發展史,也如同一個人的成長曆程。幾代人的艱苦努力,辛勤耕耘,披荊斬棘,奮發圖強乃至於前仆後繼,才換來天下一統的局面。
然而,事物的發展總帶有兩面性。這就像積沙成塔的過程,成功在累積的同時,同樣在積聚失敗的要素。
隨著越摞越高,整個體系崩潰的可能性迅速加大。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轟然坍塌。
高處不勝寒,就是這個道理。秦朝的覆滅,情理之中,沒什麼好意外的。
-
7 # Versace11155750644
原因似乎很多,始皇帝在世之時,貌似強大的秦王朝的統治也並不是很穩固。六國貴族勢力伺機死灰復燃,尤其是廣大的南方,天高皇帝遠,自由慣了的當地人對嚴酷的秦法秦制有很強的牴觸情緒,面對秦王朝的暴政,各地的仇恨都在不斷積聚著,只不過在秦始皇的高壓政策下,暫時掀不起太大的風浪而已。而公元210年的秦始皇之死,贏胡亥即位為這種仇恨的總爆發提供了一個絕好的契機。秦朝的滅亡總體上來看,可以歸納為:體制上的失敗多於政治上的失敗,政治上的錯誤多於軍事上的錯誤,戰略決策上的失誤多於戰役指揮上的失誤。
-
8 # 張穎27163238601
秦國因為法家思想統一中國 因為長城 皇陵 運河 還有很多 工程耗盡了這個帝華人力和財力 法家思想讓其他國家人民接受不了 因為人性本惡 在軍事上 章邯打敗了陳勝 吳廣 百萬大軍 打敗了齊楚兩國軍隊 起義軍隊實力大減 秦國南方軍隊和守長城的十萬軍隊都匯合了 所有的人都認為秦國又將統一天下 可是卻出現一個讓人深感意外的一個結果 一個來之楚國貴族的後裔 一個叫項羽的人 帶來十萬楚華人 在項羽難以置信的勇氣和能力上 五十多萬的秦軍財下陣來 三十多萬人被殺 二十多萬人投降 最後也被項羽坑殺了 。這秦國法家思想治天下以來 秦國第一次受到真正的失敗。而這時候 秦國君主像劉邦投降 他知道就算他能打贏劉邦 但在也打不過項羽。秦國就此滅亡。
-
9 # 寒鯤
長平之戰前後秦國面臨著不同的國際壓力,長平之後壓力陡增
秦國直至秦昭襄王取得東進的一系列勝利成果之後,才擁有了統一天下的野心,在此之前的秦國,只能說是盡力生存並角逐霸業而已,否則不會出現魏國霸業、五國相王與齊秦二帝等劃分戰國時代國際霸權的事件。所以說,至少在秦昭襄王中期以前,擁有吞併天下野心與實力的國家不止一個秦虎狼,還有魏虎狼、齊虎狼、楚虎狼,秦國並不承受眾矢之的的壓力,秦國仍有機會利用縱橫捭闔之術,將戰禍與仇恨往關東任一國家身上推。這是秦昭襄王取得長平之戰(前260年)以後的秦國所不具備的國際環境條件,而長平之戰距離秦亡,不過53年,在這53年中,秦國始終面臨著即便被打殘了的關東六國之眾怒,這份眾怒最終化為反秦復國的怒火,結合本答下一個論述維度,秦便不得不亡。
地域文化衝突的存在是顛覆秦政的根本原因關東地區在整個商周歷史中,沒有經歷過類似於關中在西周末年所經歷過的戎狄侵襲,以及山西地區晉國並群狄時的相容狄風,殷商文化與魯國之存在,為關東諸國提供了深厚的傳統禮俗文化積澱。而楚國因其雜糅巴、蠻、越、淮等南方族群的風俗,而與北方諸國相異。且,秦晉兩地不僅在秦晉兩國的擴張過程中近戎狄之俗,而且崇尚“法家”(晉地出法家、秦地用法家),與近海尚陰陽的齊不同,與崇周公尚儒的魯不同,與近中原而好商的邯鄲、大梁、新鄭(舉三都是為了區別三晉在晉地的領土)以及宋衛不同,更與擁南方而好無為、好浪漫(老莊、楚辭)的楚文化不同。換言之,秦國僅僅是在調動法制、軍事乃至地理優勢的基礎上實現了對不同文化區域的征服,而沒有消弭文化衝突的合適舉措與充足時間,無法上一個論述維度所述的反秦復國怒火爆發之前完成轉型。
秦二世威望不孚便盲目加重秦律的嚴苛程度是導火索秦始皇在世之時,透過滅六國、徵南越、戍朔方的赫赫武功,以及近乎常態化的東方巡遊,配合上一系列集權舉措,壓服了前面兩個維度談及的復國怒火與文化衝突的合流。但,秦始皇一死,秦二世便一方面坐享帝王之樂、一方面加重秦律嚴苛性,不僅沒有赫赫威望,也沒有懷民德澤,反而還加重了秦始皇時期的一切剝削手段。這就使得前述潛藏在秦威之下的暗流,不得不爆發,上演了中國古代史上第一輪官逼民反的戲碼。
六國貴族的威望與其持續的反秦鬥爭長平之戰以來的53年間,秦國雖然打殘了六國的軍事力量,取得了壓倒性的優勢,但六國貴族的抗秦保國與反秦復國運動始終沒有停歇,這是前述三點所致。從長平戰後的救邯鄲開始、到荊軻刺秦、到昌平君之亂與項燕的奮戰,再到張良刺秦。尤其是,秦朝相當粗暴地推行以秦為尊的“統一正規化”的作風,與各國民眾原本習慣的風俗習慣發生衝突,六國民眾的切身痛苦為秦政推行全國後的反秦復國提供了廣大的輿論基礎,使得六國貴族有機會再度乘機而起。
關中人民的厭倦秦國長達一個半世紀的耕戰強國政策,雖然提升了秦軍戰力,卻也消耗了秦民的農力,長平以來一系列征戰,消耗著秦國53年的壯勞力。天下戰亂已久,雖然談不上關東民眾就一定比秦地民眾要輕鬆,但至少可以說,秦民也會盼望休養生息,秦民也會厭倦戰爭動亂,也會厭倦為了戰爭動員而不斷強化的專制集權國家機器。劉邦入關,約法三章,秦民擁戴劉邦併成為日後漢軍後勤的基本盤,可見如果給秦民一個哪怕短暫比秦律更輕鬆的國家機器,秦民也會拋棄掉所謂“赳赳秦國”。更何況,不斷將秦政秦律變本加厲的秦始皇、秦二世父子?質言之,秦國的政體是不得人心的,套用傳統史觀中的詞語,便是“失民心者失天下”。
總之,秦亡並不能僅僅簡單地說是“二世而亡”,而應該說是“奮六世之餘烈後的二世而亡”。換言之,其實題主的題幹本身既明示了“秦興非一日之功”,也潛藏了“秦亡非一日寒”的解題“鎖鑰”。順著這個思路看下去,可以說,秦亡不僅僅是秦朝之亡,更是秦國之亡,是秦國政體模式不適應(相容)天下人心(民眾之心、貴族之心、不同社群文化、不同政治集團利益)所致,換言之,天下需要統一,但不是秦政秦俗的簡單粗暴推廣式的強加的剛性統一,而是一種能夠相容掉不同文化衝突、不同地域集團訴求的柔性統一。同樣的道理也可以解釋:為什麼漢初執行半個多世紀的無為而治、郡縣封國並行制乃至於漢律僅在漢國郡縣適用的制度選擇了。以及:為什麼武宣之政,要文法吏與儒生兩用、軍威與重儒並舉、王霸之道雜用了。
-
10 # 蛋哥侃史
六國一統民心未定就強推郡縣制書同文車同軌,焚書坑儒。殘酷鎮壓六國貴族,收繳武器,終秦一朝舊貴族同秦王朝始終處於極度對立狀態。過度使用民力,築長城修直道,大建宮殿陵墓,民眾苦不堪言。始皇帝在則威壓天下,始皇帝崩若崇儒的扶蘇繼位則極有可能政策轉向,秦轉危為安。結果扶蘇死胡亥立,天下崩。
漢初就執行了與民休息的政策和郡國並存的制度極大地緩和了社會矛盾和統治階層的矛盾,平穩的完成了王朝更替。
-
11 # 史隱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包含兩方面,楚人對秦的怨恨,三戶的能力。楚人對秦的怨恨來自於秦的一次次屠殺和對楚王室的侮辱。楚被屠殺不下百萬青壯年,楚懷王被抓客死他鄉,楚王祖墳被侮辱性挖掘破壞,可以說從貴族到平民對秦怨氣沖天。楚三戶其實指楚貴族裡最大幾家,屈原不是任三閭大夫嗎,這些大族人才輩出,後代繁多,是一個民族的代表,勢力根深蒂固,不是那麼容易被滅的。其他五國一樣,怨氣加舊貴族一起推翻了秦。
-
12 # 野叟雜談
秦王朝二世而亡,有著非常複雜的因素。
首先,秦滅六國的過程,並不是如秦始皇在一系列刻石中所說的弔民伐罪,救民於倒懸。秦滅六國的過程是赤裸裸的暴力征服。關東各國民眾對秦人、秦政權,視為仇敵。他們始終對秦王朝缺乏認同,普遍有亡國奴的心態。
其次,秦滅六國的時候,雖然對東方各國的貴族進行了重點打擊。但是,依然還有很多東方各國的舊貴族活躍於民間,他們始終不忘恢復故國。比如張良、項梁、項羽等人,他們還有很大的勢力,他們隨時都在準備推翻秦朝。
再次,就秦朝而言,統一天下後,並沒有實現戰略的轉變,秦始皇始終是秦人的皇帝而不是全天下人的皇帝。秦朝以征服者的姿態出現在天下人民的面前,關東六國的人民和秦人在法律地位上都是不對等的,原來的秦人被稱為故秦人,東方六國的人民被稱為新秦人。至於秦朝派往各地的官員,幾乎都是秦人,而且往往都是軍功出身的秦人。這更加劇了東方各華人民與秦王朝的對立。
第四,秦國在商鞅變法後,走上了軍國主義的道路,把整個秦國改造而為一部戰爭的機器。實行軍國主義,可以使得秦國在短時間內實現了富強。但是,軍國主義從來都是一把雙刃劍。在消滅六國之後,秦國轉變而為秦朝之後,國家的基本方針,依然沒有實現根本性的轉變。
第五,從文化的角度來說,秦人和東方各國相比是落後的。列國紛爭的時代裡,即便是東方各國打不過秦國,他們從骨子裡都是看不起秦人和秦國的。魯仲連就說秦是虎狼之國。而天下統一後,秦人並沒有試圖拉近自己與東方各國之間的文化差距。不僅如此,秦始皇的焚書坑儒,更是表明他們在抗拒東方先進的文化。所謂坑灰未冷山東亂,劉項原來不讀書。
第六,秦朝所執行的一套嚴刑峻法的制度,為了 維護專制皇權,無所不用極其,把自己推到了廣大民眾的對立面上。人們形容秦朝是:“囹圄城市、褚衣半道。”民眾承擔了大量的負擔,飢寒交迫。所以,陳勝在大澤鄉就明確地告訴我們:“天下苦秦久矣!”
第七,秦王朝在繼承人的選擇上也出了問題,假如秦始皇能聽從扶蘇的勸告,並且明確扶蘇的太子之位,最終由扶蘇接班,並且在扶蘇的時代裡能實現國家的平穩過渡和轉型,秦王朝沒準也不會那麼快就亡了。但是,歷史沒有假如。秦始皇去世後,秦二世的昏聵,更加速了秦王朝崩潰的步伐。
-
13 # 沈淪
全國推行郡縣制步子太大,導致中央無法掌控天下。試想陳勝吳廣大起義,都打過函谷關中央才知道。而郡守們呢?遠的殷通、趙佗有自立之心,就連李由(李斯之子)都欺上瞞下。說白了,當時制度不夠完善。郡縣制真正搞起來要到隋唐了。
-
14 # 文字加工廠
公元前207年秦亡。秦帝國的驟然滅亡,是中國文明史上最大的黑洞。
秦以排山倒海之勢一統天下,以變法圖強之志大規模重建華夏文明;使當時的中國,一舉整合了春秋戰國500餘年劇烈大爭所醞釀出的全部文明成果,以最大的規模,以最快的速度,巍巍然建立了人類在鐵器時代最為偉大的國家形式,最為進步的社會文明。依照歷史的法則,具有偉大創造力的權力主體,其權力生命至少應當延續相當長的一個歷史時期。然則,秦帝國卻只有效存在了12年(其後三年為崩潰期)。隨著始皇帝的驟然撒手而去,建成這一偉大文明體系的權力主體,也轟然潰滅了。秦帝國突然滅亡的原因,始終是中國歷史的一個巨大謎團。
突發政變是直接原因,戰國慣性則是基礎原因。這兩個原因所涉及的歷史事實,大體都是清楚的。尤其是突發政變,更是人人皆知的歷史事實。戰國傳統所形成的社會慣性,卻歷來為史家與社會所忽視,然也是客觀存在的歷史事實
其一,突發惡性政變,導致中央政權結構全面內毀。秦帝國在權力交接的轉折時期,突然遭遇惡性政變,歷史異數也。
異數者,匪夷所思之偶然性與突發性也。對於秦始皇之後的權力交接,歷代史家與社會意識都有這樣一個基本評判:若由長公子扶蘇繼位,秦帝國的歷史命運必然大不相同。其時,扶蘇的品性與才具已經得到了天下公認,"剛毅武勇,信人奮士",已經具有了很高的社會聲望,連底層平民陳勝吳廣等尚且知之,朝廷郡縣的大臣吏員更不用說了。當時的始皇帝與天下臣民,事實上已經將扶蘇作為儲君對待了。當此之時,歷史卻突兀地呈現出一幅最荒誕的畫面:始皇帝突然死於大巡狩途中,最不成器的少皇子胡亥,突兀成了秦帝國的二世皇帝! 這一突兀變化的成因,及其演進環節所包含的具體因素,始終無法以常理推斷。幾乎其中任何一個環節都是突發的,幾乎任何一個因素都是突然變形的,都不具有可以預料的邏輯性。突發性與偶然因素太多太多,教人常常不自覺地產生一種歷史幻覺:莫非這當真是古人所謂的天意?
透析這場政變對秦帝國的直接的全面的內毀,認識其突發性與偶然性這一特質,是極其重要的。唯其突發,唯其偶然,唯其不可思議,才有了秦帝國中央政權的堅實結構迅速瓦解崩潰,才有了帝國臣民依然本著奉公守法的傳統精神,在連番驚愕中不自覺接受了權力軸心極其荒誕的惡性作為。惡性政變突發,農民暴動又突發,秦帝國所有足以糾正中央惡變的政治力量,都因為沒有起碼的醞釀時間,而最終一一宣告失敗。從根本上說,政變的突發性與農民舉事的突發性聚合,決定了其後帝國命運的殘酷性。
這場突發政變所匯聚的歷史偶然性因素,大體有如下方面:
始皇帝年近五十而不明白確立扶蘇為太子,偶然性一也。
始皇帝明知身患疾病而堅執進行最後一次大巡狩,偶然性二也。
始皇帝大巡狩之前怒遣扶蘇北上九原監軍,偶然性三也。
始皇帝最後一次大巡狩,於諸皇子中獨帶胡亥,偶然性四也。
始皇帝中途患病而遣蒙毅回咸陽,偶然性五也。
始皇帝在蒙毅離開後以趙高兼領符璽令,偶然性六也。
始皇帝於沙丘行營病情突然加重,偶然性七也。
突發病情致始皇帝未能在死前寫完遺詔,偶然性八也。
突發病情未能使始皇帝召見李斯會商善後,偶然性九也。
長期忠誠無二的趙高突發人性變形之惡欲,偶然性十也。
棟樑重臣李斯之突變,最為不可思議,偶然性十一也。
扶蘇對假遺詔之缺乏辨識或不願辨識,選擇自殺,偶然性十二也。
蒙恬、蒙毅相繼入獄,蒙恬被逼接受自殺,蒙毅被殺,偶然性十三也。
王翦、王賁父子於始皇帝生前病逝,偶然性十四也。
李斯一錯再錯,大失前半生節操才具,終致慘死,偶然性十五也。
胡亥素質過低而近於白痴,偶然性十六也。
秦帝國功臣階層因李斯突變而分化不能凝聚,偶然性十七也。
趙高之惡欲野心膨脹變形,大出常理,偶然性十八也。
陳勝吳廣之"閭左徭役"突發暴動,偶然性十九也。
關中老秦人人口銳減,對惡性政變失去強大威懾力,偶然性二十也。
最為關鍵的兩個人物--趙高與李斯的突變,可謂這種偶然性的典型。
以趙高前期表現與功績,始皇帝對其委以重任且信任有加,是完全正常的,幾乎是必然的。唯其如此,趙高的人性之惡變突然發作,並無必然性,確實是一種人性突變的偶然性。若說趙高從少年時代起便是一直潛藏在始皇帝身邊的奸佞或野心家,是十分滑稽的。李斯更是如此,以其前期的巨大功績與傑出才具,及其自覺的法家理念與幾次重大關頭表現出的堅定政治抉擇,實在不可能在其與蒙恬的地位高低上計較。然則,李斯恰恰接受了趙高說辭,恰恰計較了,這是必然性麼?僅僅以李斯青年時期的"廁鼠官倉鼠"之說,便認定李斯從來是一個私慾小人,同樣是滑稽的。李斯與趙高,都是英雄與魔鬼的無過渡對接的異常人物,其突然變異,無疑隱藏著人性潛質的巨大秘密。但是,從社會原則與政治原則出發,任何時代的人事任用都只能遵循實踐法則,以人物的既往歷史去判定,而不可能以極少數的突然變例去判定。從本質上說,趙高與李斯的政治地位,是其努力奮爭的結果,是歷史的必然。從人事任用權力說,始皇帝重用趙高李斯是合乎邏輯的,同樣是必然的。唯其如此,趙高李斯的突然的巨大的變異,實在是一種不可預知的偶然性。
種種偶然性導致的這場政變,是歷史上摧毀力最強的惡性政變。
作為一種權力更迭的非常態方式,政變從來存在於從古至今的政治生活之中。就其結局與對歷史的影響而言,政變有三種:一種是相對正義方發動的良性政變,譬如後世最著名的李世民玄武門之變;一種是僅僅著力於奪權而不涉及國策,無可無不可的中性政變,譬如趙武靈王末期的政變,以及後世的明成祖朱棣政變;第三種便是破壞力最強的惡性政變,其典型便是始皇帝身後的趙高李斯政變。
這場政變之所以成為惡性政變,是由其主要發動者的特質決定的。這一政變的軸心人物是趙高、胡亥、李斯三人。三人的具體謀求目標不同,但目標的根基點相同:都是為了謀求最大的個人利益,或為私慾所誘惑。其最為關鍵的李斯與趙高,都是帝國的赫赫功臣,趙高掌內廷大權,李斯掌國政大權,既有足夠大的權力影響,又有足夠大的社會聲望,同時更有改變始皇帝既定意志的權力手段。
然則,政變之所以成為惡性政變,並不在於政變開始與過程中的權謀與惡欲,而在於政變成功之後的再度惡變。若胡亥即位後,趙高與李斯同心為政,妥善推行李斯已經在始皇帝在世時開始了的適度寬政,減少徭役徵發,而避免了農民的突發暴動,這場政變完全可能成為無可無不可的中性政變。然則,事情沒有按照正常的邏輯發展,而是再度惡變,大大偏離了李斯捲入政變的初始預期。這裡,決定性的誘發因素又變成了胡亥。胡亥即位後,低能愚頑的享樂意識大發作,進一步誘發了趙高全面操縱國政的野心,並最終導致了趙高再次發動政變殺了胡亥。在這再度惡變的過程中,李斯幾欲掙扎,幾欲將國政扳回常態,然由於已經與帝國權力層的根基力量疏遠,李斯的努力顯得蒼白無力,終於陷入了趙高的陰謀而慘死。
-
15 # 歷史沙漏
史記裡,陳涉世家裡,陳勝起義時說,吾聞二世不當立,當立者乃公子扶蘇。
秦統一六國後,採取暴政高壓治國,百姓敢怒不敢言。秦法的嚴苛,其他六華人民接受不了,立二世給大家一個起兵造反的理由
-
16 # 飄雪樓主的歷史課
秦始皇嬴政的曾祖父——秦昭襄王執掌秦國時,當時的趙國正如日中天,兵強馬壯,是個惹不起的主兒。為了維持兩國關係,秦昭襄王把自己的兒子,也就是嬴政的父親送到趙國當人質。後來,嬴政便出生在了趙國。雖然貴為秦國公子,但因為寄人籬下,他受盡凌辱。
九歲時,嬴政回到了自己的國家。十三歲時,祖父秦昭襄王突然暴崩,嬴政從此登上秦王之位,嬴政從此開始了一統天下的征程。
公元前230年,秦軍多年積蓄的力量得以爆發,以摧枯拉朽之勢滅掉了南韓。兩年後,秦將王翦一騎鐵騎如尖刀直插趙國腹地,迫使趙國國君簽下了城下之盟。又過了兩年,秦軍攻陷燕國首都。接下來的楚、嬴政重用青年將才李信和王賁,拿下了實力最強的魏國。接下來,秦國毫無懸念地消滅了燕國和齊國。
公元前221年,嬴政結束了四分五裂的戰國時代,建立了大秦王朝。
然而,一統天下後,嬴政做了兩件大事。
一是徵南越和伐匈奴。
在征伐難剃頭南越時,秦始皇舉國徵兵,不惜一切代價,於是,全國最底層的強壯民眾都被徵送到了前線,包括犯人、商人、女人等,南征大軍竟超過了五十萬人。要知道,當時全國總人口只有三千萬左右,相當於每六十個人中,就有一人踏上了征途。再加上糧草和其他物資的需求,可想而知,如此規模的軍事行動給國家帶來的負擔有多重。
在征伐硬骨頭匈奴時,秦始皇不顧上次徵兵弄出來的怨聲載道,硬生生地從全國各地徵調了三十萬士兵。總的來說,為了搞這兩次軍事行動,全國每四十個老百姓中,就有一個上了前線。這已經不是“負擔”兩字可以形容的了,簡直是場災難!
匈奴避其鋒芒地退軍後,為了鞏固戰鬥成果,秦始皇下令修直道,也就是從秦國首都咸陽向北修一條“高速公路”,直抵北方邊境。其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配合軍隊打匈奴。一旦匈奴大規模入侵,陝西的秦軍可以透過這條“綠色通道”,以最短的時間增援邊境。同時,秦始皇下令築長城:從隴西的臨洮到遼東,將原秦、趙、燕的北邊長城連起來,築成一條人工屏障,徹底把匈奴關在國界之外!
有了這樣一條高不可越的萬里長城,不僅可以解決眼前的邊境之虞,後世子孫也可以高枕無憂了,而匈奴人則只能望“城”興嘆。
設想確實高,但秦始皇卻忽略了一個最為關鍵的條件,那就是在當年,沒有任何現代化的工具,要完成這樣一項巨大的工程,得花費多少人力、物力和財力呢?結果萬里長城是用屍骨堆積而成的。
對一個剛剛成立的王朝,秦始皇如此勞民傷財,顯然傷到了大秦王朝的根基。根基一旦動搖,即使萬丈高樓也會頃刻倒塌。
二是大搞工程建設。
一方面秦始皇不惜耗費巨大的人力、物力,修建這座極度奢華的阿房宮。除了修建生前的寢宮,秦始皇還著手為自己修建死後的陵墓——驪陵。驪陵是一座規模巨大的地下皇宮。據說,這項工程穿過了三道地下水流,裡面存放了大量的金銀寶石。為了防賊防盜,四周都以水銀為河,布成天羅地網,讓人插翅難進。據說,這項工程因為規模太過龐大,到秦始皇死時都還沒有竣工。
另一方面秦始皇還焚書坑儒,坑殺了近千名儒生,徹底失去了民心。
對一個剛剛成立的王朝,秦始皇如此勞民傷財,顯然傷到了大秦王朝的根基。根基一旦動搖,即使萬丈高樓也會頃刻倒塌。而秦始皇在出巡途中病死後,胡亥接過的只是一個空殼的大秦王朝。而朝中大權又被指鹿為馬的趙高把持,使得原本民不聊生的秦朝更是雪上加霜,也正是因為這樣,大秦王朝在秦始皇死後三年就滅亡了也就足為奇了。
-
17 # 歲月如河syrh
一是,征戰多年,沒做好休生養息。
二是,秦始皇把接班人沒及早安排好。有才能的兒子扶蘇沒能上臺當政是最大的敗筆。
三是,以前諸侯國的殘渣餘孽沒有安排處理好。以致於死灰復燃。
-
18 # 秉筆春秋呂書生
一是秦朝的貨幣體系崩了,廢除六國貨幣,推行“秦半兩”,結果供應不足,全國性經濟動盪,然後就發生了經濟蕭條
二內被矛盾,扶蘇和秦始皇秉承得理念不同,趙高卻傾向於胡亥,“長子剛毅而武勇,信人而奮士,即位必用蒙恬為丞相,君侯終不懷通侯之印歸於鄉里,明矣”,這句話直指內部矛盾,胡亥上位後還誅殺大臣和兄弟,說明內部矛盾很激烈
三秦朝的國家體制,秦國是按軍功升官的,這種制度是適用於戰爭時期,那沒什麼仗打了,底下的人怎麼上位,沒有後來察舉、科舉制這種東西,後來呢有了郡縣制,這屬於中央集權,那底下的地方豪強沒有權力又上不去,自身還有一定實力的話就造反了
四苛政,秦朝統一後大興土木,工作負擔都壓在各華人民上,既勞民又傷財
-
19 # 曉木曰兮歷史系
秦是亡在自己的成功裡。
秦靠什麼成功?化整個國家為巨大的戰爭機器,而中央只作為機器的中樞,風馳電掣的席捲天下。
好處在哪?戰鬥力賊強(白起最清楚),軍需生產最發達,能力轉化最為便捷(要不六華人都跑過來幹啥?)。
這些優勢在面對山東六國仍然活在鐘鼎禮樂的遺風(特別是南邊的那個超級大國)的狀態時簡直勝算不要太高。
當時,三晉三個女人一臺戲,楚國像個老財主,齊國是個膀大腰圓的臭奸商,燕國是個矇昧的復仇小青年。怎麼和秦國打,也不是說他們沒人才,也不是秦國沒犯錯。但這些叫做大勢,商鞅定的東西不變,秦國就是最鋒利的闊刀。
然後呢?秦統一之後,還是執行的一套完備的戰爭體質,你所能想到的所有體制細想想都適用於戰爭更高效(九卿中多少是和軍事有關的?15年時間打了多少仗?),其實秦始皇就是打造了一個更大的戰爭機器裝下了六國,但這套機器本質上已經裝不下合併後的七雄了!(對,包括老秦國)。
幾個問題無法解決:1.這麼大的勝仗總要分贓吧!可你聽說過幾個秦國建國後形成的貴族?沒有(不要說李由和王離,能被一個太監十分輕易解決的那不是貴族而是奴僕),為啥沒有?因為不封,想想白起魏冉非君既候還都有封地,秦始皇手下的人呢?現在應該明白那個人才濟濟的秦國為啥被一個項羽推平了吧?2.軍事總要靠民事做支撐吧?但現實是,滅六國耗盡關中,搶六國幾年就空,然後只把六國當成奴隸控制一下,他們並沒有轉化成秦的內生力量,這樣的王朝怎麼長期支撐?3.文化認同,周公最被稱道的是禮樂,它的意義在於把本來不太實用的宗法制粘合起來讓它在後來的歲月中發揮巨大的作用,秦朝呢?沒有,焚書坑儒殺百姓。沒了。所以原來不讀書的劉項才能這麼快讓贏家人退場。
說白了,所謂的奮六世之餘烈不過就是一根筋的聰明人,能聳動天下卻平定不了天下的一群軍人。記得大秦帝國第一部中有個細節,晚年的孝公和基友商鞅聊夢想聊未來,問到若秦一統將如何時,商鞅說還要用王道,或許,老秦國的人天生缺這個基因吧!其實,看看後面的老劉家就全明白了,沒有啥高明的創造,開倒車不是一次兩次,但他們做的老百姓看得懂。
最後,我十分不滿李斯被排進十大名相,高階軍事參謀而已,臭毛病還一堆。
關於秦國覆滅眾派學者都有自己的看法,比如漢代學者賈誼在《過秦論》中說秦國覆滅有四大原因:
1.三主失誤(如秦皇暴政,胡亥暴虐)
2.不施仁義(如刑法嚴苛)
3.民心盡失(大修基建導致民不聊生)
4.大臣失語(畏懼秦皇)
還有唐代詩人杜牧也在《阿房宮賦》中表達了對秦國滅亡的看法,他說:
嗚呼!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呼!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使秦復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事而為君,誰得而滅族也?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滅掉六國的是六國自己做的不夠好,滅掉秦國的也是秦國自己做的不夠好。所以究其原因還是因為帝國的本身出了問題。
其實秦國的滅亡又或者六國的滅亡都和各自貴族的腐朽有點關係。六國貴族逐漸腐朽,所以被秦國滅了。而秦國的貴族一開始表現還不錯直到在統一六國後也變得腐朽了,在嬴政之後,沒有一個優秀的繼承人來繼承這個位置,他那20多個兒子沒有一個是有作為的,唯一還算行的扶蘇因為焚書坑儒的事而被髮配了,但是就算扶蘇繼位,秦國也還會滅亡,因為他不算是一個有能力的君王,在和平年間還能當一個守成君王,可在亂世之中,連自保都不能,何談千古功業,於是秦二世而亡。
-
20 # 清史宴
大秦帝國真正的崛起和日後的滅亡,都是在秦昭襄王嬴稷下葬的那一刻,一切都在冥冥之中註定了。
戰國時期的秦國,在岌岌可危,隨時有滅國之危,在秦孝公贏渠梁即位之後,重用商鞅在秦國實施徹底的變法改革開始,秦國逐步的走向了強大,綜合國力得到了穩步的提升,此時的秦國東出與山東列國一較長短,尚且做不到,但是自保已是錯錯有餘了。
秦孝公之後,秦惠文王嬴駟即位,嬴駟仍然堅持商鞅之法為秦國之法,堅持走先王未走完的變法改革之路,此時進入了戰國中期,變法強國已成過去,當時流行於天下的是合縱與連橫,山東列國聯合起來對秦國進行軍事打擊和經濟封鎖,但面對重重危難,嬴駟沒有屈服,在張儀,司馬錯,樗裡疾等強臣的輔佐下,秦國不但沒有萎靡不振,反倒愈戰愈強,並且滅了巴蜀兩國,使天府之地正式納入了秦國的版圖,秦國的國力,在嬴駟時期,得到了大幅度上升。
秦惠文王之後,秦武王嬴蕩即位,因其好武,在洛陽舉鼎力竭而亡,雖然其在位短暫,未有大的建樹,但其在臨終之際,傳位於其弟嬴稷,正是因為其選擇的英明睿智,使得其秦國沒有在國君驟然病逝之後,發生內亂,王權得到了順利交接。
秦昭襄王嬴稷即位之後,在位長達五十六年,秦國的國力真正對山東列國達到泰山壓頂之勢,正是在嬴稷時期形成的,昭襄王時期先有其母宣太后主政,丞相先有魏冉,後來範睢,兩人都是當世一等一的明相,上將軍有白起,正是由於戰神白起對山東列國那近乎恐怖式的屠殺,使得列國的國力每經一戰,便衰退一次。白起攻楚,打的楚國連都城都丟了,打魏國、南韓都是打的他們毫無還手之力,最慘烈的一次,就是與趙國之間的長平大戰,此戰把當世一流強國趙國,打的一敗塗地,從此成為二流的戰國,一蹶不振了。在嬴稷暮年,雖然對列國採取了守勢,但是其國力依然是碾壓當世戰國中的任何一個國家。
秦國真正意義上的興起於日後的滅亡,正是取決於秦昭襄王死後所葬之地的選擇,在嬴稷最後幾年的時候,他對於自己身後沒有合適的繼承人而耿耿於心,因為他的兒子贏柱,身體欠佳,整日病泱泱的,而且才智平庸,沒有明君之相,而太子的嫡子嬴異人,才智只能說比其父親贏柱略微強些,但也絕非智謀非凡之人,正是因為自己之後連續兩代秦王的平庸,使得秦昭襄王在晚年之時,一而再的宣告,後世秦王,即或才智平庸,沒有大的作為,但是必須堅守秦法為根本,依法治國堅決不能動搖,以待後世睿智之君出現。
在秦孝文王贏柱即位之後,其父王嬴稷到底是葬在雍城還是咸陽,各方勢力爭執不下,於是到太廟占卜,可占卜的結果竟是,葬在咸陽大吉,而後大凶,可是當時主管國葬一事的蔡澤,為了讓嬴稷安葬在咸陽,採取了斷章取義,再加上嬴稷的臨終遺命也是咸陽,便順理成章的葬在了咸陽,但是當時職司占卜的太祝令,透過占卜龜紋,得知秦國後世必出強勢君王,而後迅速走向衰敗,可其畢竟不是當朝權臣,無力改變這一既定事實,所謂天意,非人力所能改變的。
秦國後來的發展,果然是孝文王和莊襄王之後,出現了千古一帝秦始皇嬴政,他的英明睿智,殺伐決斷,治國理政,政治野心等等各方面在秦國曆代君王之中,都算是發展到了頂峰,秦國也很自然的在嬴政的手裡,結束五百餘年的春秋戰國之世,完成了華夏第一次的大一統,但是其身後,秦二世贏胡亥即位之後,秦國迅速的走向了瓦解,三年即亡,或許冥冥之中一切都是註定的吧。
大秦帝國,經歷秦孝公、惠文王、秦武王、昭襄王、孝文王、莊襄王、秦始皇七代君主統一天下。
艱苦卓絕之至,堪稱世界最宏偉之鉅業。
那為什麼在秦始皇死後(公元前210年)不到三年(公元前207年)就滅亡了?
回覆列表
所謂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也。秦始皇以武力統一天下是挑戰的各國貴族王權,六國自己內部混亂人心思變所以秦始皇成功了。
然而秦始皇統一得勝後心弦還繃緊在武力值爆棚狀態,自以為武力可以解決一切,根本無視平民的不滿。六國雖滅,但六國百姓還在觀望中,飽受戰亂之苦的百姓不可能永遠綁在秦始皇戰爭車輪上,需要自己過日子享受統一帶來的紅利,需要休養生息,需要平和寬厚的政權引導,而這一切沒有從秦朝得到預期值,人心思變。
這時劉邦跳出來了,以無為無不為的做法,入關只是約法三章: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就這麼簡單(與秦朝複雜的法律成鮮明對比),大家不用繃緊神經過日子,劉邦讓大家認為他仁德。
於是大風起兮雲飛揚,劉邦成功逆襲了強大的秦國甚至楚霸王項羽,自以為強悍的秦軍倒在農民崛起的混戰中。秦朝的綁在戰車百姓都解開鎖鏈轉而追隨造反大軍,哪怕你是頂級戰車也被窮困的人甩飛顛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