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黃勇在新農村
-
2 # 農民寶寶
對水和肥要控制好,要多施磷肥和鉀肥,多用農家肥,防止在雨水多的時候袋裡積水。加大園內的通風,選擇透氣性好的套袋,保持袋裡通風。在剛開花和花謝的時候,要噴殺菌劑等農藥,這個去賣農藥的地方就知道了,後期雨水多的時候,也要藥物治療,防止落葉病。
-
3 # 新新愛三農
蘋果套袋是生產高檔果品的重要措施之一,隨著套袋技術的推廣與實施,多年連續套袋會引起果面黑點病和紅點病的發生,影響蘋果的商品性和經濟效益。
蘋果套袋斑點病的表現為,初期在果實萼窪周圍出現許多針尖大小的黑點,後逐漸擴充套件成芝麻大小,直至綠豆大小,有些黑點上回帶有小白點。病斑只發生在果皮表面,不深入果肉引起潰爛。生長期和儲藏期病斑不擴大蔓延。
引起這種病害的病菌為弱寄生菌,這些病菌也是蘋果黴心病的致病菌,通常情況下不侵染果面。因為在不套袋蘋果上,果實處於比較乾燥的環境,此病菌難以侵染和生長。但是套袋後,袋內溼度大、溫度高,透氣性也差,易引起病菌侵染髮病。
黑點病6月下旬開始發生,7上旬~8月上旬雨水多的季節是發病盛期。樹冠鬱閉、通風透光差、高溫高溼、施氮肥多的果園發病重。尤其是雨後袋內積水,紙袋溼後遲遲不幹,溼度大和透氣不暢更利於發病。
對於蘋果黑點病的防治主要有以下幾種措施:
1、結合花後到套袋前用藥,將病菌在蘋果套袋前殺滅是關鍵的藥劑防治措施。謝花後至套袋前,每隔10天噴一次80%代森錳鋅粉劑800倍液或40%氟矽唑乳油8000倍液,連噴2~3次,進行滅菌預防。或者噴灑1.5%多抗黴素400倍液,套袋後樹上噴灑77%硫酸銅鈣可溼性粉劑300 ~400倍液。
2、選用優質果袋,提早套袋。早套袋減少幼果受外界不良氣候的影響,並提早適應袋內環境,增強抗逆能力。套塑膜袋的時間以謝花後15~20天為宜;套紙袋以謝花後25~35天為佳。套袋時,果袋要鼓脹起來,上封嚴, 下通透,不皺摺,不貼果,果實懸於袋的中央。
3、夏季疏枝疏梢,改善通風透光性;從果實生長中期控施氮肥,平衡氮、磷、鉀和鈣肥;雨季做好排水,以降低土壤含水量和空氣溼度。下完大雨後,要及時檢查果袋,排除袋內積水,調整和更換被雨水淋爛貼上在果面上的袋子。
注意:套袋前1~2天是噴藥防治蘋果黑點病的關鍵期,此時防治可以及時殺滅果面上的病菌,控制蘋果在套袋後不被侵染髮病。、
-
4 # 老胡說三農
蘋果套袋技術來自於國外,這種技術不但不影響蘋果的正常生長與成熟,而且還能夠隔離農藥和環境汙染對蘋果品質造成的影響。因此,自從這一技術傳入國內後就被大部分果農廣泛採用。
然而,任何技術都不是完美無缺的,蘋果套袋技術也是這樣。隨著套袋技術的推廣與實施,多年連續套袋會引起果面黑點病和紅點病的發生,影響蘋果的商品性和經濟效益。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又該怎樣避免這種現象的發生呢?下面,我們就聊聊這個話題。
一、發生果面黑點病和紅點病的原因蘋果在生長、膨大的過程中需要呼吸,如果呼吸不暢就會使蘋果自身的抗病能力下降。但蘋果套袋後會因袋內空間狹小、空氣含量不足而嚴重影響蘋果的呼吸。在這種情況下,蘋果自身的抗病害能力就會自然降低。況且,在蘋果套袋以後,由於袋內的溼度大、溫度高,非常容易“滋生”喜溫暖、潮溼環境的病菌,譬如球殼菌、柱抱黴(黑點病菌)、頂孢頭孢黴菌、斑點落葉病菌(紅點病菌)等。這些病菌一旦“滋生”,就會侵染抵抗力很差的套袋蘋果,從而使蘋果出現黑點病和紅點病。
一般情況下,蘋果樹冠鬱閉、通風透光差或者蘋果樹施用氮肥過多、果園內高溫高溼會加重病害的發生。尤其是雨後袋內積水,紙袋溼後遲遲不幹,溼度大和透氣不暢則更有利於發病。
二、發病症狀1.黑點病
該病主要在蘋果果實皮孔部位形成淺層的小黑點,後逐漸擴充套件成芝麻大小,直至綠豆大小的黑點,嚴重影響蘋果的外觀和經濟價值。
2.紅點病
蘋果紅點病多發生在富士蘋果上,其向陽果面上會呈現出許多針狀小紅點,影響蘋果的外觀和商品價值。
三、防治方法1.黑點病
(1)在蘋果開花後到套袋前,可每隔10天噴一次80%代森錳鋅粉劑800倍液或40%氟矽唑乳油8000倍液進行防治。一般情況下,應連續噴灑2-3次,進行徹底滅菌和預防。有的果農採用1.5%多抗黴素400倍液進行噴灑,效果也不錯。
(2)蘋果套袋後,在蘋果樹上噴灑77%硫酸銅鈣可溼性粉劑300-400倍液,可加強預防效果。
(3)選用優質果袋,並且提早套袋。早套袋有利於減少幼果受外界不良氣候的影響,並能提早使蘋果適應袋內環境,增強其自身的抗逆能力。如果選用塑膜袋,其套袋的時間應以蘋果謝花後15-20天為宜;如果選用紙袋,其套袋的時間應以謝花後25-35天為佳。在套袋時,應將果袋鼓脹起來,切實做到上封嚴,下通透,不皺摺,不貼果,將果實懸於袋的中央。
(4)在夏季時,應當疏枝疏梢,力求改善枝條間的通風透光條件。
(5)如遇下雨,應及時檢查果袋,排除袋內積水,調整和更換被雨水淋爛貼上在果面上的袋子。
(6)從果實生長的中期開始,應控施氮肥,切實做到氮、磷、鉀和鈣肥的施用平衡。
2.紅點病
除做好與黑點病同樣的防治工作外,應在摘袋前一週對果樹噴灑3.5%多抗黴素水劑1000倍液。
綜上所述,蘋果黑點病和紅點病會嚴重影響蘋果的品質,影響銷售。因此,一定要進行綜合防治。一般情況下,只要按照以上介紹的方法去做,就能把病害控制在最低的範圍之內。 -
5 # 平頭鄧哥
你好!蘋果套袋有黑色斑點,一般大樹比小樹,弱樹比壯樹,噴藥立即套袋和套袋前用藥品種過多也會導致黑點:下面給你介紹一下病害的預防:
一、苦痘病,因為春天花後是蘋果吸收鈣的高峰期,不要忽視了澆水,10釐米以下嚴重缺水,就會影響了鈣的吸收。特別是一些凹陷的病斑,多數是缺鈣引起的。
二、藥害,套袋前噴藥不當。一是盲目追求“新”藥,加大了濃度,使表皮細胞死亡。二是藥品種太多。在套袋前噴4、5種藥,濃度相對加大,果皮細胞受損。三是噴藥不科學。噴頭在某一地方停留時間太長,藥量大,果皮受損,出水片孔眼太大、噴霧壓力太大、噴頭離果太近,都易傷果皮而發生藥害。弱樹、弱枝、老樹抗藥性差,易發生藥害。一些果農噴藥後馬上套袋,藥沒有均勻滲透,立即套袋,由於袋內溼度大,使藥液順蘋果表面集中流到下垂的萼窪處,造成萼窪處的藥液濃度大,導致果皮受損。
三、特殊氣候,即高溫高溼。有利於黑點病菌隨雨水透過劣質的紙袋和袋的通氣孔進入果實上,同時袋內果實表面黑點病菌在高溫高溼下易繁殖。
四、黑點病,由於藥害和苦痘病發生後,果皮細胞死亡,導致腐生的黑點病菌入侵,因健康部位繼續生長,死亡部分停止生長。因此,有的果在病斑上大都凹陷。
五、袋質量差,一是通透性太強,病菌透過袋進入果實上而感病,二是通透性太差,即不透氣,溫度高、溼度大,更易發生藥害和病菌滋生繁殖。
-
6 # 愛笑的俊傑
第一,套袋前代森錳鋅粉劑,殺菌的郊果。 第二,藥物噴灑完乾透之後,在進行套袋。第三,使用優質,套袋,並保持天氣,並保持天氣晴朗乾爽下套袋,不讓雨水露水進去。
-
7 # 農夫七哥
蘋果套袋引起的黑點病被和紅點病並稱為套袋蘋果斑點病,這種病害與蘋果的套袋有直接關係,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蘋果套袋引起黑點病的症狀黑點病主要發生在果實的萼窪處,偶爾會出現在梗窪或者果面等其它部位,主要症狀就是在這些部位出現褐色或者黑褐色的小斑點,這些小斑點一般會有幾個到十幾個,小到針尖大小,大到綠豆大小,也有可能發展到玉米粒大小。
在蘋果出現黑點病以後,經常會有果膠從病斑處溢位,這些果膠在風乾後會形成白色粉末。黑點病的病斑只危害果皮,不會深入到果肉,嚴重的時候會造成果實的表面出現略微畸形的症狀。
黑點病與康氏粉蚧的區別要防治蘋果套袋引起的黑點病,就必須要了解黑點病與康氏粉蚧危害的區別,因為這兩者的危害症狀特別相似,非常容易混淆。如果把兩者混淆,就有可能把病害當做蟲害或者蟲害當做病害防治,就根本有效果。
黑點病與康氏粉蚧危害都容易在果實的萼窪處出現黑點,也都會出現白色的粉末,它們之間的有以下幾點區別:
康氏粉蚧在果實上一般能找到蟲體,而黑點病找不到;
康氏粉蚧危害出現的白色蠟質物比較多,蠟質是不能溶於水的,黑點病的白色物質是果蠟風乾形成的,有的病斑有,有的病斑沒有,數量比較少,而且能夠溶於水;
康氏粉蚧危害的的病斑和黑點病不同,黑點病的病斑明顯,而康氏粉蚧透過刺吸危害形成不了那麼大的病斑,往往會有堆積的黴狀物。
黑點病的發病原因和特點一、發病原因:
黑點病的主要病菌就是造成蘋果黴心病的病菌,這些病菌在開花的時候就透過花的柱頭入侵,但是有的時候還沒等進入到蘋果的內部就已經落花坐果了,這些病菌就容易留在果實的萼窪處,當條件合適的時候,就會危害果實,造成黑點病的出現,這也正是蘋果黑點病多發於果實萼窪處的主要原因。
二、發病特點:
首先,蘋果黑點病只有在套袋蘋果上才會發生,因為黑點病的病菌只有在特定的環境下才能生存,也就是陰暗潮溼的環境適合黑點病的病菌生存,所以不套袋的蘋果長期暴露在空氣當中,不適於這些病菌的生存,不會有這種黑點病發生。
蘋果套袋黑點病發病的最關鍵因素是溼度,套袋不合理導致雨水進入、果袋質量差、管理不當造成果樹鬱閉不通風等等造成蘋果處於潮溼的環境是黑點病發生的主要因素。
樹勢弱的果樹發病比較重,在同一棵樹上不同部位的果實發病的程度也不同,樹冠下部的果實會重於上部的。
套袋蘋果黑點病的防治一、增強樹勢
增強樹勢是防治蘋果所有病蟲害的基礎,可以透過增施有機肥等方式健壯樹體,我以前的問答中已經多次提及,在此不再贅述。
二、合理修剪
保持樹體通風透光,改善果樹小環境,在雨後能夠及時降低溼度,能夠降低黑點病發生的機率。
三、藥劑防治
藥劑防治最關鍵的是套袋前的三遍藥,對於黑點病發生比較嚴重的果園,在落花70%左右的時候的一遍藥特別關鍵,也就是和黴心病相同的,建議選擇多抗黴素等安全性比較高的殺菌劑,在套袋前根據情況實際情況結合其它病害的防治打好套袋前的藥,就會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
四、提高套袋質量
黑點病只在套袋蘋果上發生,提高套袋質量,降低蘋果生長過程中果袋內的溼度能夠抑制病菌的生長繁殖,起到很好的作用。
首先要選擇優質的果袋,不要貪圖便宜,果袋的透光性、透水性等各項指標一點要達到要求,避免雨水滲透進果袋,造成果袋內潮溼的環境。
再就是套袋的時候要注意紮緊袋口,通氣孔要開啟,避免雨水透過袋口進入果袋,增加果袋的透氣性,降低果袋內出現長期潮溼的可能。
總結蘋果黑點病的防治關鍵在於蘋果生長過程中的環境和套袋前幼果上病菌的數量,做好套袋前的殺菌和套袋後果袋內的環境保持工作是防治的關鍵,對於往年發生黑點病嚴重的果園要尤其注意提前採取措施防治。
-
8 # 蘋果棲與霞
【導語】自從套袋蘋果的技術得到普及之後,無論是提高蘋果色澤品質,還是降低農藥殘留,都得到了良好改善。蘋果質量品控上去了,果農的收入自然也水漲船高,所以套袋技術在短時間內就得到了各大蘋果產區的一致好評,已然成為優質蘋果的標籤之一! 然而這個世界上永遠沒有完美,套袋蘋果雖然在提高蘋果品質上功不可沒,但是同時也帶來了負面問題,也就是我們今天要說的因套袋引起的“黑點病”。對於對果皮品相要求極高的蘋果來說,果面上出現斑點,也就告別了優質等級,進而影響的就是果品價格,導致不可避免的損失!
●套袋蘋果黑點病發病機理●首先明確一個問題,為什麼只有在套袋蘋果才會出現黑點病?這就要說道套袋的特點。果實套袋後,蘋果還是幼果,此時底部的透氣孔並未隨著果實的長大而撐開發揮作用。果農在套袋過程中,難免會出現套袋不規範的情況,以致內層塑膠薄膜僅僅包裹住幼果。
如果蘋果落花後殘留的花絲、花瓣等沒有脫落,恰好被封存在塑膠膜袋中,在密閉狀態下腐爛,產生腐生菌,細菌持續繁殖,便會危害果實,導致黑點病的發生。
劃重點:套袋規範、花朵殘留
●套袋蘋果黑點病的症狀表現●很多果農發現,黑點病斑多出現在萼窪處,並伴隨少量果頂部發病。早期發病,主要為黑色小黑點,然後逐漸發展擴散為圓形的黑褐色凹陷斑點,大小在5mm左右,形狀類似綠豆大小。部分病斑核心為灰白色,外層呈黑褐色,甚有肉眼可見的白色粉堆以及細條附著物。
從蘋果外形來看,萼窪處感染後期,會逐漸產生橫向裂紋,導致果皮光澤度受損,進而果面粗糙。最大的影響是果實的色澤品相,對果肉幾乎沒有影響,因此並不會影響太多口感。
很多果農在交流時表示黑點病與痘斑病很相似,其實兩者只是在外部表現接近而已。黑點病只會出現在套袋蘋果,而痘斑病則不侷限於套袋果。黑點病不會影響蘋果口感,只侵染果皮,痘斑病則會導致果肉變苦。同時黑點病下樹後不會再繼續發展,而痘斑病在儲藏期間還會繼續變壞發展,導致果肉繼續腐爛凹陷。
劃重點:果皮發病、不影響口感、痘斑病類似
●套袋蘋果黑點病的病原以及發病特點●前文提到,果袋中沒有脫落的花瓣等器官在高溫溼熱的情況下發生腐爛,產生腐生菌。我們就可以確定套袋果斑點病屬於高等真菌性病害,這種病菌並不是單一化的,多由粉紅聚端孢黴、交鏈孢黴、仁果柱盤孢黴、點枝丁孢等導致發病。
這類病菌在溼熱環境中尤其活躍,透過皮孔或傷口侵染果實,一般在6月下旬到7月發病,到7/8月份的雨季則是發作高峰期。一旦侵染,立即形成病斑。對於果農來說一個常識是:儘量不要在潮溼、雨後的情況下套袋!因為一旦套袋內殘留水分,則會加劇黑點病的發病,同時品質較差的果袋也當然會給這些病菌形成繁殖的溫床。時機合適時,在果實生長的中後期逐漸表現出症狀。
同時也要對黑點病的其他發病因素做管理總結!
1、 環境溫度溼度黑點病在缺水乾旱的年份較少發病,更多的出現在降水充足的年份。
2、 果園選址溼度溼度不僅僅與降雨有關,果園地勢選擇不當,如果過於低窪、排水不良,那麼勢必導致果園土壤過於潮溼。這種情況也會導致黑點病頻發。
3、 施肥修剪氮肥使用過度、修剪不合理,進而導致果樹樹勢不強、樹冠鬱閉,甚至生長過旺引起通風透光不良,都會是疫情嚴重的幫兇。假如同時再感染其他疾病,也會加重黑點病的疫情!
4、 套袋質量果袋質量良莠不齊,果農缺乏判斷的能力,誤選了品質過於低劣的紙袋。尤其現在流行外內兩層的雙層袋子。更影響了透氣性,如果再出現果袋易吸水的情況,進而導致果袋內溼度增大,那無疑又增加了感染的機率。
5、 套袋技術以我們煙臺棲霞為例,套袋期間很多果農根本趕不過來,需要僱人幫忙套袋,工期緊任務重。難免出現一些套袋過急,沒有操作好的情況。比如袋口鐵絲固定不牢、袋口方向沒有朝下、透氣孔沒有撐開等情況,勢必會導致果袋容易被雨水、蟲菌等進入。這種情況下,噴灑農藥也會從口內進入,這都是引發黑點病的重要因素。
6、 噴藥時機以及噴藥目的在落花後,必須及時噴施殺菌劑,同時保證藥液能夠噴到萼窪這個非常容易感染的位置,並且在藥液有效期內最好及時套袋,不要等藥效過期再套袋,無形中增加了感染風險。有的果農在雨後沒有補噴殺菌劑,甚至使用了錯誤的藥劑導致藥害,也會加重黑點病的發病。
7、 鈣元素缺乏蘋果處於陰暗潮溼的果袋中,蒸騰作用衰減,導致吸收鈣的能力降低,進而導致缺鈣。也是引起黑點病的重要原因!
劃重點:潮溼&雨後套袋、高溫潮溼、劣質果袋、不正規套袋、缺鈣、噴藥不及時、噴藥不全面、氮肥過多、修剪不利、果園選址
●套袋蘋果黑點病的防控手段●針對如上黑點病發作因素,因地制宜的給予針對性的及時處理,便可有效防範套袋果黑點病。
1、 完善果園選址、管理、修剪、施肥等細節氣候因素我們無法左右,但是果園選址可以人為決定,首先要避免把果園定位再過於低窪,排水不良的區域。選址定好後,對於果樹的修剪要及時準確,避免因整修修剪導致果樹鬱閉,有計劃的改善果樹通風透光度,以達到降低果園溼度的目的。同時避免氮肥過量,引起果樹貪長,枝葉過於茂盛。做好如上細節,保證樹勢強壯,便可在源頭有效抵禦黑點病。
2、選用優質紙袋、保證套袋質量首要因素,避免使用劣質紙袋。個人不建議用內層是塑膠布的紙袋,透氣性差,過於密閉導致病菌滋生繁衍。當下有雙層紙袋比較不錯,內層是白色半透明紙質,外層防水牛皮紙。既能保證透氣性嗎,又能避免水分滲透,效果不錯。
同時在套袋過程中,不要過於追趕工期,疏忽了套袋質量。袋口要封緊、袋口不要朝上、袋子要撐開、通氣孔要開啟。這樣才能最大限度的保證果實健康生長的條件,避免病菌滋生。
3、 科學噴藥、及時噴藥噴藥不能為了噴而噴。花芽形成初期噴灑3-5倍波美度石硫合劑;盛開期前噴灑70%甲基硫菌靈1000倍重點殺滅黴心病、黑粉病、黑點病菌;落花期最關鍵,在套袋前需要連噴3次殺菌劑、殺蟲劑和鈣肥的混合藥液,不僅消滅病蟲害,同時還要補充鈣元素。多菌靈、甲基硫菌靈;代森錳鋅;吡蟲靈;腐殖酸鈣這類可搭配使用。
前文提到,有些果農在落花前選用了乳劑、含硫製劑、銅製劑是非常不對的,這樣非常有可能產生藥害,加重黑點病。
寫在最後:蘋果套袋黑點病是一種隨著種植技術改進而衍生出的一種果袋內環境真菌疾病,對於果農回來說,只需掌握好各管理環節的時機以及節點,不貪圖省事、不過度節省果袋成本,做到未雨綢繆,完全可以在果實發病前久透過如上手段有效控制,保證果園豐產優產! -
9 # 鄉村隴原
前言:在我們種植蘋果的過程中,病害的發生的確給我們種植戶帶來不少困擾。尤其在一些管理技術普及後,發生的一些新病害,套袋蘋果斑點病就是其中一個。這種病害在套袋蘋果產區幾乎都有不同程度發生 ,雖然對產量沒有影響,但直接影響果實外觀,使蘋果經濟價值直線下降。
套袋蘋果黑點病的外形與特徵套袋蘋果黑點病是套袋蘋果斑點病的一種。透過觀察套袋蘋果斑點病大致有三種:黑點狀,紅點狀及褐斑狀,但此病害最大的特點是只在套袋蘋果上發生,所以就有了“套袋蘋果斑點病”這個名字。
套袋蘋果斑點病,發生會使蘋果表皮出現若干個褐色或黑褐色的小斑點,看起來呈下陷狀,且在斑點中部還會出現白色的粉狀物。多數斑點從萼窪附近出現,但有一些也在梗窪、胴部出現。從斑點的外形特點來看,斑點小的和針尖一樣,大的與米粒或黃豆粒大小相同。如把感染病果切開就會發現,斑點只感染蘋果表皮,果肉裡並不會有黑點出現,更看不到斑點所帶來的爛果現象。所以套袋蘋果斑點病,是隻影響蘋果外觀的一種病害,對產量不會有影響,但直接導致蘋果質量下降,給果農造成損失。
上面講到套袋蘋果黑點病,只是套袋蘋果斑點病的一種,根據它外形特徵,大致又分為三種,所以為了更好的區分甄別,我們做一下祥實的的分析。
黑點狀:這種病害發生後,病斑顏色多為褐色,病斑外形較小,常在蘋果萼窪及梗窪部位著生,分散在周圍附近。紅點狀:從色澤上也很好區分,紅點狀病斑看起來多為紅褐色或者褐色,斑點周圍有圈環,大多數發生在蘋果胴體部位。褐斑狀:此病斑顏色由褐色或黑褐色組成,大多在蘋果胴體部位中下部發生,病斑形狀大小不一,大病斑有黴菌狀物質產生。套袋蘋果斑點病的病發原理套袋蘋果斑點病是由於多種弱生性真菌引起的病害,病菌靠風雨進行傳播。尤其是在一些生理性創傷口,病菌會從傷口侵襲危害。這些弱生性真菌對自然生長蘋果不會帶來危害,原因在於外界環境不滿足此病菌孢子傳播危害果實。
蘋果套袋後,果袋裡的環境發生很大變化,溫溼度又符合病菌孢子傳播。再加上套袋後蘋果表皮不被外界環境干擾,果皮就會別的稚嫩,在多在因素符合的條件下,果面病菌就會發生侵入,導致蘋果表皮病斑的形成。
套袋蘋果斑點病綜合防治管理綜合管控一
為了減少套袋病果斑點病的發生,在實際管控中,我們必須在套袋時選擇晴朗天氣進行操作。如果套袋前氣候環境陰雨潮溼,蘋果表皮散落的病菌就會增多,病害發生也會加重,所以套袋時蘋果果面須保持乾燥,千萬不能在有露水或藥液 情況下套袋。
在果袋的選擇上,為了使生產的蘋果達到優質果品,減少出現套袋斑點病發生的危害,所選用的果袋就必須選擇優質安全可靠,透氣性強,遮光優良,耐老化的優質果袋,實踐證明使用劣質果袋,套袋斑點病會加重。
缺水缺肥也會導致套袋斑點病的家中發生,尤其是在有機肥和鈣肥缺少或使用量較少的情況下,也會加重該病害的發生。如果土壤水分供應失去平衡,或者水分供應週期不當,還會造成蘋果果實在生長中發生裂傷,病菌會透過裂傷口侵入。
套袋前藥物噴施不當,是導致套袋蘋果斑點病發生的主要因素,這種病害侵入後,都在蘋果果實生長後期出現症狀,所以在套袋前噴藥時一定要做到均勻分佈噴藥,不漏噴、不少噴,如果噴藥7天后,套袋還未完成,就需對沒套袋蘋果進行二次補噴藥物,補噴後在進行套袋作業。
綜合管控二
根據套袋蘋果斑點病發生特點:套袋蘋果斑點病防治之重在套袋前噴施的藥劑和噴施方法上,藥劑選擇一定要選用大廠生產的優質高效藥劑,噴施藥物時要均勻周到。噴施後5~7天之內,蘋果幼果表皮應達到一定的保護藥劑膜,可避免病菌在在袋內滋生傳播。在常規藥物的選取上,預防效果優良藥劑多以30%戊唑·多菌靈懸浮劑,41%甲硫·戊唑醇懸浮劑,70%甲基硫菌靈可溼性粉劑,80%代森錳鋅可溼性粉劑等用來防治,具體用法用量,按說明操作兌比稀釋噴灑。
綜合管控三
加強果園管理,改善土壤綜合養分,在施肥上應以增施有機肥或農家糞肥的基礎上,提高土壤蓄水保肥力度,適時補施鈣肥,提高蘋果果實抗病能力。掌握精準的套袋時期,以達到預防套袋蘋果斑點病發生,套袋適宜時期,多在蘋果落花後一個半月左右進行最好。
-
10 # 煙臺果哥
近幾年來,套袋蘋果黑點病發生較普遍。一直是套袋蘋果的難點問題。嚴重影響了果實品質,對果品生產造成一定損失,如何有效的預防蘋果黑點病,成為當前廣大果農最為關心的問題之一。一、蘋果黑點病的症狀
黑點病主要發生在蘋果萼窪處,嚴重的果實胴部和果肩也被侵染。發病初期以皮孔為中心,產生針尖大小的黑褐色小點,病斑擴充套件緩慢,近採收期擴充套件為直徑1-5mm左右的圓形或近圓形凹陷斑,病斑上常有從皮孔滲出的白
色粉末。病斑只發生在果實表皮,淺表果肉壞死,深1-2mm,不深入到果實內部。口嘗無苦
味,不引起果肉潰爛,生長後期和貯藏期病斑也不擴大蔓延。一個果上的病斑數量不等,少則2-3個,多者達10-20個。
二、侵染特點黑點病的病原是粉紅聚端孢菌、頂端孢菌和鏈格孢菌,為真菌半知菌亞門中的弱寄生菌。病菌在病果和病落葉上越冬,其分生孢子主要靠風雨傳播,從傷口或皮孔直接侵入。謝花後10-30天的幼果期易受侵染,6月下旬開始發病,7月上旬至8月下旬的高溫雨季是發病盛期。
三、影響發病的主要因素1、高溫高溼。
在果實套袋的特殊小氣候條件下,套袋果處在溫度高、溼度大、透氣性差的環境中,外界遇高溫連陰雨天氣易引起病菌侵染。
2、土壤酸化、缺鈣、肥力條件差
果園缺乏有機質,偏重施氮肥,忽視了鈣、硼、鎂、矽等微量元素,造成土壤酸化,樹體營養不均衡。
3、果園通風透光不良
樹勢較旺,樹冠鬱閉,層間距過小,枝量過大,不通風透光的果園發病重。留果量過大也導致黑點病的發生,由於大量果袋遮蔭作用,果園十分鬱閉,黑點病嚴重。
4、用藥不規範
蘋果謝花後到套袋前,幼果茸毛剛脫落不久,皮孔敞開未癒合,幼果對外界刺激非常敏感,若使用乳油類或非水分散粒劑的粉劑,顆粒粗、懸浮性差、刺激性強的殺菌劑、殺蟲劑、殺蟎劑,不合格的葉面肥等都會引起皮孔細胞死亡,堵塞果面氣孔,而發生黑點病。
噴藥方法不科學,噴頭在某一處長時間停留;藥量過大;噴霧不夠細緻均勻、漏噴;噴藥後立即套袋。
5、套袋質量不過關
紙袋質量差,透水、透氣性差,不抗雨水沖刷;套袋時紙袋與果皮相貼或扎口不嚴,下雨後袋內積水。
四、防治對策1、科學用藥
(1)藥劑防治黑點病第一個關鍵時期在蘋果花露紅前和謝花後到套袋前,蘋果黑點病的病菌主要在頂花芽的上面越冬,芽萌動病菌開始活動。蘋果花露紅前,全園噴用10%寶麗安(多抗黴素)可溼性粉劑1200-1500倍液,殺滅初活動剛繁殖的病原菌。蘋果謝花後到套袋前,噴用2-3次10%寶麗安可溼粉劑1500倍。有效控制殺滅病菌後再進行套袋。
(2)防治黑點病的第2個關鍵時期是7月下旬到8月上中旬,此時進入高溫多雨季節,是黑點病的高發盛期。結合防治早期落葉病,定期噴施內吸性殺菌劑,如43%戊唑醇3000倍,10%多抗黴素1000倍,25%腈菌唑3000-5000倍,注意交替使用。
(3)蘋果謝花後到套袋前,提倡使用懸浮劑、水劑、水分散性粒劑和可溼性粉劑的藥劑,禁用乳油製劑。噴藥時噴頭距果面距離最少間距50釐米以上,一定要做細緻、均勻;噴頭霧化要好,葉面、葉背、果面等處均要覆蓋藥液,如遇降雨要及時補噴。
2、重視酸化土壤的調理,合理補鈣
土壤酸化缺鈣是造成蘋果黑點的重要原因之一。而調理酸化的土壤、給果樹補鈣是當前果園管理的重中之重,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
(1)地面撒施土壤調理劑
毎年春季土壤化凍後,每棵樹盤均勻撒施4-5斤高含量矽鈣鎂酸性土壤調理劑,套袋後的7-8月份再撒施一遍,撒施後劃鋤。這樣,既調了酸又補了鈣。往年黑點病重的園片可把土壤調理劑增加到每遍每棵樹6-7斤。
(2)葉面補鈣
一是謝花後到套袋前連年噴3次鈣肥,翠康鈣寶或者螯合鈣、糖醇鈣等;二是套袋後的7月份、8月份和摘袋前、後再各噴施一遍,以滿足果樹對鈣的需要,從而減輕黑點病的發生。
3、科學整形修剪
因栽植密度過大而造成鬱閉的果園,在冬季修剪過程中要有計劃的實施間伐改形。對株行距合適的成齡鬱閉果園,必須加大改形力度。實行“三稀三密”(大枝稀、小枝密、外稀內密、上稀下密)和
“五去五留”原則(去低留高、去粗留細、去遠留近、去密留稀、去大留小),枝層間距拉到1-1.2米,主枝控制在5-6個,冬剪枝量保持在7萬~9萬條。透過以上間伐改形措施,達到園稀一點,樹低一點,幹高一點,大枝少一點;做到枝枝見光,果果見光,葉葉見光,光照充分,光能利用率高等特點,以減輕黑點病的發生。
4、選擇優質紙袋
市場上果袋種類繁多,質量不一,對黑點病影響很大,一定要選用正規廠家生產的有註冊商標的優質雙層果袋。紙袋要具有適當的通透性和較好的疏水性,外袋紙質厚薄要適中,柔軟細韌,透氣性好,遮光性強,不滲水,經得起風吹日曬,內袋以紅蠟紙為宜,塗蠟要均勻,高溫下不溶化。
五、規範套袋技術套袋時要將果袋撐開,使果實位於袋的中央。同時,要把果袋的通氣排水孔開啟。防止袋內外空氣、水分不流通。一天當中套袋時間以時間以上午8-11點和下午2-6點為宜。噴藥1-2天后藥液被果面充分吸收後方可套袋,避免早晚有露水或雨後未乾時套袋。雨後及時檢查果袋,發現排水孔過小袋內有積水時,適當剪大排水孔,以排除袋內積水利於透氣。摘袋時先將外袋從底部撕成傘狀,保留內袋,3-4天后,將內外袋一併摘除,以上午9-11點。摘袋前和摘袋後及時噴一遍殺菌劑加補鈣製劑。藥劑選擇:25%凱潤(吡唑醚菌酯)3000倍或10%世高(笨醚甲環唑)水粉散粒劑2000倍十翠康鈣寶水劑1000倍。
六、加強果園土肥水管理增施有機肥,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減少大化肥用量,增強樹勢。根據果園的土壤狀況、降水量和果樹的需水情況,應及時澆水,做到整個生長期果園土壤長期處在水分適度的環境中。一定不要忽幹忽澇,以免引起蘋果果面水裂紋傷口,給黑點病菌造成侵染機會。7-9月降水較多的果園,要做好排水工作,避免果園內長時間積水。秋末徹底清除果園內病葉集中燒燬,及時摘除病果深埋,以減少侵染性病害的侵染來源。
-
11 # 種菜小哥
蘋果黑點病是果實套袋後出現的新病害,在我國各蘋果主產區均有發生,病害嚴重的年份果實發病率可達30%以上,嚴重影響到種植戶的經濟效益,那麼在如何防治蘋果套袋引起的黑點病,下面由我和大家分享下具體防治措施,希望可以給大家帶來一點借鑑。
蘋果黑點病發病症狀蘋果黑點病多發生在套袋果實上,影響果實的外觀和食用價值,果實染病初期,圍繞皮孔中心出現大小不等的褐色或墨綠色病斑,並逐漸變為黑褐色,發病後期,有些黑點從傷口或皮孔滲出病組織液,風乾後成為白色粉點,斑點擴充套件緩慢。到果實採收期,形成圓形直徑為1-2mm,嚴重時可達3-5mm,邊緣暗褐至咖啡色病斑,且病部果肉有苦味,後期病斑上可產生小黑點,也就是病原菌子座或分生孢子器。
蘋果黑點病發病規律黑點病病菌能抵抗不良的環境條件,蘋果樹上的僵花、僵果、枯死果和樹下的落果、枯枝都是它的越冬場所。此外,病菌多借助風雨傳播,從花期開始侵染花器,包括乾枯的花萼和花柱、花絲、花瓣、花專等。果實套袋以後,尤其套雙層袋時,袋內容易形成暗光、高溼環境,滿足了病菌生長條件,因而花器殘體上的菌源數量大大增加,成為侵染果實的主要侵染源。所以,果袋的透氣狀況對花器殘體上病菌滋生和果實發病有重要影響。不同質量的果袋,透氣性差異較大,使用透氣性好的紙袋,發病率低。在不套袋時,花器殘體上的病菌很難獲得適宜繁殖的溼度,所以不套袋果實基本上不發生點病。
蘋果黑點病發病原因分析由於蘋果果柄較短,套袋時袋口不能收聚在果柄上。我們平時所用的套袋方法多是摺疊扣壓法,這種方法不能阻止雨水順果柄進入袋內果實上,因此,當進入袋內的雨水在果實胴部和萼窪處滯留,並遇到花器殘體上擴散的病菌孢子,孢子萌發就會從皮孔和傷口侵入。
此外,套袋時沒有將將紙袋下角通氣排水孔撐開的,發病也會較嚴重。而且在有時康氏粉蚧、葉蟎等害蟲也會入袋危害果面,增加果面傷口,為病菌侵染創造有利的條件,防治不當,常會誘使黑點病嚴重發生。除此之外,套袋前用藥不當,種類過多或濃度過高,都容易致使果面產生微小傷口,造成套袋後黑點病發病嚴重。
套袋蘋果黑點病發生原因複雜,應當採取以藥劑防治為主,結合科學栽培管理措施為輔的綜合防治,才能取得良好的防效,以下是具體防治措施;①清潔果園:果園地面的落果,以及果園周圍堆放的枯枝,樹上的僵花僵果、枯死果都是病菌的越冬場所,因此在果樹休眠期時要對它們集中清理、深埋,透過這種方法降低越冬菌源基數。
②萌芽前噴藥:萌芽前噴施70%甲基硫菌靈粉劑500倍液、45%代森銨水劑200倍液或5%菌毒清水劑100倍液等藥劑,可以清除樹體上的菌源。
③花期噴藥:花期如果遇雨天氣,雨後儘快噴藥;花期如果無雨,落花初期噴一次藥,重點噴好花器,防止花器感染病菌。可選藥劑有70%甲基硫菌靈粉劑100倍液、80%代森錳鋅粉劑800倍液、10%苯醚甲環唑4000倍液、43%戊唑醇3000倍液、50%異菌脲菌素2000倍液等,具有很好效果。
④套袋前噴藥:落花後一直到套袋前,對果實進行最後一次噴藥,藥劑以殺菌劑混合殺蟲劑為主,常用的藥劑有,70%甲基硫菌靈1000倍液+3%啶蟲脒2000倍液,4%0杜邦福星8000倍液+5%甲維鹽4000倍液。
⑤選用質量好的果袋:果袋質量的好壞不僅關係著套袋效果,而且和黑點病害發生輕重關係很大。因此果實外層紙袋一定要選用針葉樹木原料造的木漿紙,並且紙質厚薄要適中、遮光性強、不滲水、經得起風吹日曬雨淋、邊口膠合嚴、內袋要不褪色、蠟質好而塗蠟均勻,在高溫日曬下不溶化。目前國內產的“凱祥”袋質量較好。
⑥規範套袋:提前套袋可使蘋果幼果早適應袋內環境,果面也更細膩。套膜袋的,以謝花後15-20天為宜,套紙袋以25-35天為佳,套膜袋加紙袋的,可以在套膜袋後15-25天再套紙袋。注意事項,套袋時,果袋要鼓脹起來,不皺摺,保持果實懸於袋的中央。
⑦加強田間管理:種植過程中常常可以看到黑點病與苦痘病、痘斑病混合發生的情況,以至於很難確切診斷主要發病原因。為此,要加強田間綜合管理,尤其要做好夏季的疏枝、拉枝工作,使葉片通風透光,降低果園空氣溼度,營造不利於病菌滋生的果園環境。並且在果實生長中後期,避免氮磷鉀等礦物質元素失調,提高果實自身抗病能力。秋季多雨時,注意排水,以降低土壤含水量和空氣溼度。
-
12 # 果語果緣菌原性黑點病
1.表現症狀
菌原性黑點病主要侵染果實的蕚窪處及果實胴部,影響果實的外觀及食用,發病主要以皮孔為中心,產生1—5mm左右的黑點,中間有從小孔滲出的白色似蠟粉狀的物質。發病果實上的黑點數目有多有少,越是大果越嚴重,小果很少發生。病斑不規則稍微凹陷,病果皮肉稍有苦味,不會深達果肉,後期病點上有白色的粉未。
2. 發病原因
據研究,黑點病的病原是粉紅聚端孢菌和鏈格孢菌,屬真菌、半知菌亞門中的弱寄生菌,病菌在落葉、病果上越冬。第二年春天腐爛的病果及落葉上的病菌產生子囊孢子或分生孢子進行侵染,蘋果落花後15—30天容易染病,7月上旬開始發病,潛伏期40—50天,靠分生孢子傳播蔓延。8月中下旬至9月上中旬發病較重,特別是鬱閉果園和雨水多的年份發病嚴重。蘋果黑點病還與所用的紙袋質量好壞有關,紙袋質量差(透氣性差,紙質不好),做工差(透氣孔小甚至沒開啟孔),雨後紙袋長時間潮溼,都能引起黑點病的加重發生。
3. 防治措施
(1).秋季果樹落葉後在12月份及時清園,把落葉、殘枝、病果集中燒燬或者挖坑深埋,腐爛後也是很好的有機肥料。
(2).藥物防治,蘋果黑點病不用單獨防治,可以結合斑點落葉病、黴心病、輪紋爛果病的防治。在花露紅期、謝花後至套袋前,黑點病侵染期,以及摘袋前後,噴灑多抗黴素或者異菌脲、中生黴素、井岡密苷素等。
(3).選擇透氣性、防水性好的木漿紙做外袋,內紙也要選擇優質的木漿紙塗臘,臘要用62度臘,遇高溫不化,表光好。
康氏粉蚧黑點病1. 表現症狀
康氏粉蚧主要群居在果實萼窪處並分泌白色絮狀蠟粉,汙染果面,可造成區域性組織壞死出現黑點。
2. 防治措施
康氏粉蚧主要藏在根莖周圍的淺根、根櫱及傷口、翹皮裂縫中。最近幾年蘋果果實很少有康氏粉蚧危害,可以結合綿蚜、瘤蚜和黃蚜一起防治,在套袋前三遍藥都加上60%啶蟲脒可溼粉劑8000—10000倍液或者70%吡蟲啉8000—10000倍液。
痘斑黑點病1. 表現症狀
最近幾年,每到秋天蘋果摘袋時,有部分果農發現果實的表面及萼窪處有黑點,小的似針尖,大的有火柴頭大,果農們也很納悶,防治黑點病、康氏粉蚧的農藥也打了,可為什麼果實還是有黑點呢?其實這都是因為樹體及果實缺鈣引起的痘斑病黑點。一般在果面上有一兩處黑點,萼窪處有少量發生,嚴重缺鈣,果面會有大量黑點。
2. 發病原因
(1).主要是因為蘋果套袋後,果實膨大期對鈣元素需求量大,缺鈣誘發的痘斑病傷口恢復成黑點。鈣在蘋果中與氮和鉀並稱為三大營養元素,蘋果對鈣的需求量很大。據研究表明,生產1000公斤的蘋果需氮2.5公斤,磷0.4公斤,鉀3.2公斤,鈣3.7公斤。鈣元素主要靠植物的蒸騰拉力吸收和運輸,它本身移動很差,土壤中施用的鈣肥很難滿足果樹生長期果實對鈣的需求。
(2).花後4—6周是蘋果果實吸收鈣的第一個高峰期,吸鈣量能佔整個生育期的40%;在果實膨大期的7月和8月,是果實吸收鈣的第二個高峰期,吸鈣量能佔生育期的50%;摘袋後果實內仍有少量積累,因此在保持花後補鈣的同時,也要注意果實膨大期和成熟期的補鈣。
(3).果園鬱閉,樹體生長過旺,樹葉與果實競爭鈣,也會出現缺鈣;修剪過重,枝條旺長,會加重缺鈣的症狀發生。生產實踐證明,套袋量少的果樹痘斑病重,而套袋量多的就幾乎沒有。
3. 防治措施
(1).土壤施鈣,第一次補鈣是每年秋施基肥時,在施用有機肥和生物菌肥的同時,每畝施用含矽、鈣、鎂的中微肥100—150斤,提高果樹體內的鈣元素積累。第二次是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每畝施用20—30斤液體氨基酸鈣或者糖醇鈣。
(2).葉面補鈣,在蘋果花後至套袋前的三遍藥都要加上優質的補鈣葉面肥,如美國“果蔬鈣肥”1500—2000倍(有效成分是甘露糖醇鈣),摘袋前噴殺菌劑時也要配合補鈣葉面肥,能穿透葉片進入葉脈,果實容易吸收。
(3). 鬱閉果園進行間伐,群體光照充足,只有通風透光了,果實光照時間長,樹體蒸騰拉力強了,鈣吸收量多了就會減輕痘斑黑點病的發生。
總結蘋果套袋引起的黑點病原因很多,只有透過科學的土肥水管理,合理的進行修剪,做到果園通風透光,在果樹各個需鈣時期進行土壤、葉面補鈣,噴施每一遍藥都要仔細、均勻,避免漏噴,蘋果的黑點病就會徹底解決。
回覆列表
1.1 發病症狀
蘋果黑點病是由粉紅聚端孢黴菌侵染危害造成的,發病初期在果實表面特別是萼窪處出現大小不等、數量不一的黑色斑點,逐漸擴充套件並稍凹陷,有的黑點中具有小白點。但黑點只出現在果皮表面,不深入果肉,口嘗無苦味,不引起果肉潰爛,生長後期和貯藏期也不擴大蔓延,對內在品質沒有影響,但對外觀品質和售價卻影響很大。
圖1 套袋蘋果黑點病
1.2 發病時期及條件
2017 年 6 月下旬開始發病,7月上旬至 8 月上旬的盛夏雨季是發病盛期。降雨後進入發病高峰。在伏季雨水較多、連陰天氣、地勢低窪處及樹勢較旺、樹冠鬱閉、施氮肥多的果園,發病較重。
1.3 發病特點
該病菌主要來自花器殘體,如花萼、花柱、花絲和花葯等,尤其是萼片等殘體,為粉紅聚端孢黴菌提供了良好的腐生場所。蘋果套袋後,袋內陰暗、潮溼的環境,又為該病菌的滋生繁殖提供了適宜的條件。
1.4 不同品種發病程度不同。
從發病嚴重程度由高至低依次為:紅星、嘎拉、紅富士、喬納金。紅星最易染病,而且發病盛期比紅富士早 1 個月左右;喬納金最抗此病,發病期比紅富士晚半月左右。
2 套袋蘋果黑點病發生的原因
2.1 果皮細胞受損
蘋果謝花後至套袋前噴農藥的質量不過關,噴藥不到位或噴藥濃度太大,許多果農在套袋前用藥濃度相對加大,都會使果皮細胞受損。
2.2 噴藥不科學
噴頭在某一地方停留時間太長,藥量大,出水片孔眼太大、噴霧壓力太大、噴頭離果太近,都易損傷果皮而發生藥害。
2.3 噴藥後立即套袋
很多果農噴藥後立即套袋,藥沒有均勻滲透,袋內溼度大,使藥液順蘋果表面集中流到下垂的萼窪處,造成萼窪處的藥液濃度大,導致果皮受損。
2.4 氣候原因
高溫高溼。2017 年 6 月 15 日左右,降雨較頻,加上高溫,有利於黑點病菌隨雨水透過劣質的紙袋和袋的通氣孔侵染果實,同時袋內果實表面黑點病菌在高溫高溼條件下易滋生繁殖。
2.5 藥害和苦痘病發生後感染黑點病
由於藥害和苦痘病發生後,果皮細胞死亡,導致腐生的黑點病菌入侵,因健康部位繼續生長,死亡部分停止生長。因此,造成果面病斑大都凹陷
2.6 紙袋質量不過關
質量差的紙袋不但沒經過藥物處理,且生產技術也不過關,透氣、透水效能非常差,也不抗雨水沖刷,為黑點病病菌的侵染傳播提供了條件。遇到雨水多的年份,質量不過關的紙袋更易被雨水淋毀而直接貼在果面上,導致緊貼果面處黑點病發生嚴重。
2.7 套袋技術差
據調查,許多果農由於操作失誤,套袋時把透氣透水孔摺疊,下雨後袋記憶體水不能及時排出,造成袋內高溫高溼,給病菌的侵染繁殖提供了有利的小環境,為黑點病的大發生提供了條件。
2.8 樹勢弱、通風透光差
連年環剝、休眠期刮皮和大量無機化肥的投入,會造成蘋果樹勢衰弱,抗病能力明顯下降。據考察,在同樣的管理條件下,土壤有機質含量高的蘋果園病害發生明顯減少。
2.9 果園鬱閉
蘋果樹栽植過密、留枝量過大、果園鬱閉。透過各地的調查瞭解,樹勢弱、果園鬱閉、樹體病瘤多、刮皮重、連年環剝的蘋果園,黑點病發生尤為嚴重。
3 防治技術與措施
3.1 花期管理
蘋果現蕾期噴施 45%(質量分數,後同)硫懸浮劑 300 倍液,或 3%多抗黴素 400 倍液,殺滅果園內的黑點病病原。謝花後應噴施保護性殺菌劑加內吸性殺菌劑(如 70%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 800~1 000 倍液或 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 600~700 倍液等),注意使用倍數要科學,噴施要仔細。蘋果套袋前 30 天噴施黑點病特效殺菌劑,每 10 天左右噴一次,連噴 2~3 次,有效藥劑為菌立滅、多抗黴素、農抗 120 等。
3.2 提高噴藥技術
一是均勻噴藥。防止噴頭在某一地方停留時間過長,以霧珠均勻分佈所有葉正反面和整個果實而不下滴為準。二是壓力要適宜。兩個噴頭打藥的,壓力錶針一般在 2~2.5之間,三個頭噴藥的,一般在 2.5 稍高一點。三是出水片孔眼要適宜,太小易堵眼,太大出水太猛,一般噴兩次藥就要換一次。
3.3 選擇透氣性好的紙袋,科學套袋
可選取多種品牌的紙袋蓋在倒有開水的杯子上,哪種紙袋最先透上氣,說明哪種紙袋透氣性好,同時要檢視紙袋底部透氣孔大小是否合適。套袋時一定把紙袋透氣孔撐開,以利遇雨後能及時把雨水排出袋外,使袋內透風、乾燥。
3.4 改善樹冠和果園的通風透光條件
對通風透光差的密閉園和透光度不足 20%的樹冠,可在 7、8 月份進行 1~2 次疏枝疏梢。及時疏除過密的層間枝、直立枝、交叉枝、重疊枝、徒長枝、梢頭競爭枝及擾亂樹形的交叉枝等,徹底改變樹冠的通風透光條件。這是防止黑點病發生的關鍵措施。
3.5 防止樹盤積水和控制氮肥降大雨後及時排除樹盤積水和劃鋤散墒,保持土壤溼度的相對穩定。嚴格控制 7、8 月施用氮肥,防止雨後樹勢過旺。可結合噴藥,噴3~4 次氨基酸複合微肥。
3.6 增強樹勢
蘋果採收後及時追施有機肥,8月中下旬及時追施磷鉀肥,這兩個時期追肥能顯著增強樹勢,提高樹體的抗病能力。
3.7 加強後期管理
套紙袋的紅富士蘋果,應在袋內生長髮育 90 天左右,一般在採前20~30 天脫袋。脫袋時間以上午9—10 時和下午 4—6 時為好。雙層紙袋分 2 次進行,外層袋去掉 5~7天后,再脫內層袋。脫袋後,及時摘葉轉果,最好 10 天左右轉 1 次,使果面全面著色。
3.8 提高抗逆性
透過合理配方增施肥料、及時澆水、保護好葉片,復壯樹勢,提高抗病害和藥害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