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瀉爐下人

    《豫章樓》 憶年少,競風流, 十年砍柴, 凌雲直上豫章樓。 而今梅山朽, 空餘兩鬢春刀鏽, 獨坐滿江秋。 功未立,言必求, 三寸爛筆, 也向王勃青史留。 莫道烏衣醜, 敢將庸才賦八斗, 無劍亦封侯。 《愛七分》 賞花莫待十分豔。 濃情過後, 飛紅亂眼。 望月且需三分圓。 盈豐以來, 依舊孤弦。 功業不求大滿, 留得半日清閒。 愛你只有七分, 又誤一世華年。 《暮秋詞》 九曲廊邊百花煞。 桂絮飄盡, 又誤三秋繁華。 十里坡前板橋斜。 楓葉踏遍, 何覓西風瘦馬? 瀉爐村中一下人, 四十年來醉紅塵。 待到錦衣還鄉日, 走馬詩壇筆縱橫。

  • 2 # 逆風子歸

    這個只能靠平時的閱讀結累了,俗話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要多看多思考,做些筆記,當然這一切都得在有興趣的前提下才可能堅持,哦!還不應該說是堅持,應該說自然而然地培養出閱讀的習慣。

    喜歡詩詞自然要掌握唐詩宋詞,多讀多背。天晴時背,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下雨時讀,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熟能生巧,是很有道理的。

  • 3 # 海陽頂端

    一是小候多讀唐詩宋詞,這個練的是基本功,長大再練就晚了。

    二是天賦,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三是真情實感,注入你的內心真實的感受。

    第二條,你強求不來。第一條要用功,第三條要用情。舉一個我以前中秋時正好在火車上做的一首詩,你看下是不是很簡單,知道我用了幾句典故?

    千載中秋對月明,萬里孤風一人行。曾經戲言身後事,如今都到眼前來。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無情未必不丈夫,男兒有淚亦英雄。

    如果這首詩是用功來的詩,那再給你看一首我用情寫的詞,當年與朋友分別在山東,一個去了北京,一個去了河南,所以做了一首詞:

    虞美人.詞一首

    當年夢遊在山西韶華不識愁轉眼浪跡在山東呼朋引類大白伴長歌而今吾奔河之南君赴燕之北愁入大河終無聲管它來去南北又西東

    最後一句管它來去南北又西東,就是妙手偶得之了。

  • 4 # 高樂中國

    首先,得有興趣。

    其次,光有興趣還不行,還得有情懷。

    第三,就要看格局了。

    缺乏以上三點,饒你學富五車也是白給。

    第四,才情、學識。

    第五,堅持不懈,戒驕戒躁,多讀多練,不斷地充實自己。

    第六,不但要繼承傳統,更要發揚光大。要心胸開闊,不能作繭自縛。

  • 5 # 數字新金融

    寫作能力,一部分是天生的,也就是說,如果你有某種天性,某種不同於流俗的思維方式,你筆下隨便寫點什麼,都是好文章。但如果你的思維方式非常正常,平庸,那無論怎麼雕文刻鏤,鋪陳辭藻,依舊是爛文章。這種天性,一般人學不來。有天分的人,他們即使不讀任何書,只要掌握了表達自己思想的符號——文字,就能夠像潺潺流水一樣寫下去,為人類的文明思想庫增添財富。另外一種寫作能力則是後天的,讀的書越多越高階,寫出的文章就越典雅越好看。這樣的話,讀《詩經》和唐詩宋詞就很有必要了。只要你用漢語寫作,你就有必要學習文化典籍。學習古代典籍有很多好處,首先,可以增加漢語詞彙量。寫文章,總不能老用那幾個乾巴巴的詞是吧。寫文章,避免使用重複的詞彙和句子,可以讓文章顯得厚重有美感。其次,可以使你的文章變得典雅。古代典籍中,很少粗鄙的語言;要用文字和人交流,就必須溫文爾雅,粗鄙的文字,是很難流傳下來的。第三,可以領悟文言文潔淨的寫作風格(當然,也有很多很囉嗦的文言文)。王國維在他的名文《紅樓夢》評論中,曾經提到文章之美的幾種境界。一種叫壯美,一種叫優美,一種叫古雅。他認為壯美和優美,都需要天賦,不是完全靠努力能達到的;但古雅確實可以靠後天努力達到,這真是深味甘苦之言。

  • 6 # 費玉山

    多讀多看常吟誦,

    如畫眼前記心中。

    靈感來時曇花現,

    如珠妙語滿腹胸。

  • 7 # 木頭奶奶

    怎樣才能提高自己的詩詞水平和古文水平?這個問題也是我近段時間來一直在努力的。

    因為加入詩詞協會,自然要寫一些詩詞,所以對詩詞的格律、音韻特別要加強學習。而光學習這些還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要多看、多讀、多理解。

    1.多看。簡單說就是瀏覽。多接觸自然就會熟悉,熟悉後才會瞭解,瞭解後才會理解。

    2.多讀。讀詩詞和古文最好是要讀出聲,或者要默讀。因為詩詞的節奏、韻律特別強,在讀中才能強烈去感受,去體會那種抑揚頓挫、波瀾起伏的感情。在朗讀中你還能感受到一種音律的美,如音樂般打動人心。

    3.多理解。在通讀、熟讀後理解意思,多問幾個為什麼。為什麼這樣表達?包括語言、句式、文字的用法等等,這樣更有利於我們的吸收。

    總之,“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要提高詩詞水平和古文水平,沒有多讀、多看、多理解是達不到目的的,根本沒有什麼捷徑。

  • 8 # 亦有所思

    詩,非苦吟不能工也!

    哪怕我們是一頭豬,只要肯翻來覆去不厭其煩百死不悔地修改(苦吟),也能比肩唐朝中等水平的詩人。

    誰會想到,那個打敗長安無敵手的孟浩然當年寫詩修改到眉毛脫落。

    誰會想到,查不到名字的裴祜寫詩喜歡在袖子裡筆劃結果洞穿衣袖。

    誰會想到,那個詩畫琴三絕的王維當年寫詩修改入神結果走進醋甕。

    誰會想到,那個笨笨的和尚賈島硬生生憑苦吟在唐詩界站穩了腳根。

    誰會想到,那個人人能看的琵琶行原稿上縱橫塗抹全是修改的痕跡。

    寫詩不難,愚鈍淺薄如小可,一天寫上超過百數絕句像玩一樣,但是那沒有用的!再多的羊面對獅子也是一個扔貨!

    在詩詞創作領域,量變不會引起質變!否則那個叫愛新覺羅弘曆的混帳一定是古今第一詩人。

    一分鐘可以寫出一首絕句來的人,我正眼都不會瞧一下,算個屁本事,哥哥我三十秒就OK。

    用三個月的時間修改一分鐘寫出的詩的人,我會鄭重以待並屈身相對,不用看作品我都會甘拜下風。

    光憑這個態度,人家的詩肯定比你的強!

    絕對不會意外,因為三千年來,李白只出了一個,蘇東坡也有一個,而我眼前的這個人肯定不是。一個創作態度如此嚴苛的人,哪怕他是一頭豬,都有可能變成龍!

    面對化龍之前的豬,我依然滿心欽佩!

    詩,非苦吟不能工也!

    除了像一個傻逼似的抱著一去不復返的悲壯拼命地修改,沒有第二條路可走。

    小可在無數個回答中都說,寫詩是靠天賦的。但是如果非要有例外,只有“苦吟”一條路,而且要走到黑,吃飯的時候,地鐵的時候,走路的時候,拉屎的時候。

    把自己的作品當成最討厭最憎惡的人,抱著雞蛋裡挑骨頭的惡毒想法去否定,去批判,去質疑。

    修改到淚流滿面,修改到肝腸寸斷,修改到魂飛魄散。

    你才有資格將自己的詩稱之為詩。

    小可許多年前就放棄詩詞一道了,因為受不了!太難受太痛苦太折磨人了!

  • 9 # 臨帖不輟

    多讀多背,理解古文和詩詞的意思,熟知各種典故,這樣你就有了會說的語言。多看書,多旅遊,多瞭解古今中外的歷史與現實,你就有了想說的東西。再瞭解學習寫詩的規則。

    然後,你就可以開始寫詩了

  • 10 # 使用者思源Z

    然而這個功夫不是一朝一夕或三年五載能煉就成的,我們需要的是經年累月的多讀多看多寫(天才除外,比如古有駱賓王七歲《詠鵝》一詩成名當代有海子15歲考入北大以行吟詩風靡校園)。

    為什麼我要把多讀放在首位,就是因為多讀是寫好詩詞的重要基礎,前人早有總結: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寫詩也會吟。只有多讀多積累才有寫詩的詞彙基礎。

    第二步多看也很重要,這個"看"其實是包含觀察大自然和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大到江河湖海,日出日落,小到花鳥蟲魚,一草一木;你只有在大自然的美好遊歷中,才會找到某種"妙手偶得"的靈感,再把它抓住付諸筆端,一首飽滿而充滿生活氣息的詩文就誕生了。

    寫作古詩詞,除了以上兩點基本功以外,還要進一步學習詩詞不同於散文的格律韻律,比如初學者手邊必備兩本小冊子《聲律啟蒙》《詩詞格律》;再往後可讀《唐宋詞選注》《古文觀止》和《文心雕龍》等,這些都是能提高你詩詞古文水平的佳作。

    有了上述幾點基本功的知識儲備,加之日積月累的詞彙量,多練多寫,你就能逐步成為一位出口成詩的文青了,當然還不能自稱詩人。

    如果你想成為唐代大小李杜那樣的詩人,那你的路就更長了,除了飽讀詩書,遊遍名山大川,還得在人生路上跌幾個跟斗經受磨難痛苦歷練自己,還得有斗酒詩百篇的海量。

    反正我這輩子是跟不上趟了,也摘取不了詩人這個桂冠,最多算個資深文青。

    下面這兩首詩是我兩年前遊湘西風凰城時寫的,請行家裡手們多指教:湘西仙境一鳳凰,遺世獨立自芬芳;波光粼粼鏡湖月,明清古貌夢迴唐。一一鳳凰月夜

    邊城鳳凰,夢裡水鄉,從文故里,永玉畫廊;亭臺樓榭,江中徜徉,結伴行舟,鳳兮攜凰!一一結伴鳳凰遊於2017年5.29日

  • 11 # 老穆說語文

    老穆解析

    文言文和古詩詞鑑賞作為中高考必考題,深受學生們的關注!同時,也是令同學們感到頭疼的考試題項。

    古代詩文為何很難學的好呢?無外乎以下兩個方面原因:

  • 12 # 一笑貫長天

    多看,多背,古文與詩詞一樣看的多了,背的多了,能力自然而然就強了。

    推薦看王勃的《滕王閣序》,最好能背下來,然後是逐句理解,遇到不知道的典故最好百度一下,等到你能夠把整個《滕王閣序》弄清楚了,相信你的古文能上一個大臺階。

    再有一個方法就是試著使用古文寫文章,開始是很困難的,不過要堅持。我喜歡用古文寫文章是因為看了一本《曇花夢》的小說,作者在小說裡的書信都是用古文寫的,精簡,華麗,太喜歡了!遂抄錄下來,經常觀看,當然也少不了多寫,開始是不成的,寫的多了,竟然迷戀起來,我甚至自己感覺用古文比現代文寫的通暢。

    古文與詩一樣,多看,多背,還要多寫,不寫永遠是不成的!

  • 13 # 潘心雨007

    如何提高自己在寫詩詞的水平?

    寫作來源於生活,平時用心去發現,去感悟,結合人、物、事,去發現它們之間的聯絡,將它們融合貫通。再去構思情與景。設定一個主題,用詩歌的韻律創作出新穎的作品。主要是主題明確,正面闡述,或者是借物抒情,緊緊圍繞主題思想。朗朗上口,富有韻味,要實事求是,誇張但不虛假,豪邁但不失禮節,波瀾壯闊但有跡可尋。寫人,七情六慾於一身,活靈活現。寫物、玲瓏剔透,入木三分賦予靈性。寫景、真實的夢幻,彷彿身臨其境。

    當然,說起來容易,作起來難。寫作沒有捷徑,多學習,勤寫作,寫的不好並不可怕,可怕是總想著一舉書寫出鉅著。憑空想響。寫作的最基本功底,就是中國文化的內涵。每一個字的含義,組合在一起所代表的意義。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用心靈去發現,用靈蘊來創作。靈感來自一瞬間,有些好的句子,故事,風景,人與事,隨時隨地記錄下來,或許稍一加工推敲,就是一個絕句。多讀、多看、多想、多寫、多練是提高寫作技巧的不二法門。

    寫作在於創新,無論是何種格式的詩詞,只要大家喜歡,都是好作品。古詩詞有古詩詞的韻味和哲理,現代詩有現代詩的通俗與豪放。只要在詩詞中傳播是真善美,禮智信,不要刻畫那些低階趣味的東西,那麼,詩詞作品就會受大家喜愛,留傳於世。

  • 14 # 車非五

    首先,需要用心感受生活,感受周邊世界,與人多溝通,瞭解人的內心。

    其次,多讀一些經典詩歌,用心感受作者的外在和內在要表達的含義。

    最後,多斟酌一下遣詞造句,用最合適的詞寫出內心感受。

  • 15 # 深山老左

    最主要是捨得多花時間吧。

    你想提升詩詞水平,說明你有這方面的興趣,興趣就是最好的老師。你要做的就是多讀,多寫,多問,多用。其餘的交給時間和堅持。

    有機會可以多交一些愛好詩詞的朋友,大家相互交流,學習,彼此進步。

    其次,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用到的語言,很多都是古文,只是用慣了,誤以為是現代文。你可去深挖你經常用一些經典句子,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以我的真實經歷為例。我自己很喜歡,也經常用的兩句話是“一語驚醒夢中人”和“大匠無棄材”。一直誤以為它們是現代文,也是最近才知道是古文。不禁感嘆:古文,古人思想居然如此貼近我的生活。更加深了我對古文,古詩詞的迷戀。

    另外,許多有名的歌詞都取自古文,如毛寧的《濤聲依舊》裡的“月落烏啼”,以及其它一位歌星唱的“明月幾日有,把酒問青天……”

    總之,古文,古詩詞很美,我們要用筆,用心感受,感恩這份饋贈——先輩們跨越千年給予我們的最美的禮物。

  • 16 # 客家鄉音

    現代歌詞為大眾狂熱,演唱會從八十年代火到一票難求延續到今天都未停息過,除粉絲的狂熱外,歌詞的貼近生活,接地氣富有極強的感染力。可以說繼承傳統出新破繭成功的莫過於當代歌詞。首先它拋棄古詩詞猜謎式的故作高深的僻字生詞,而改用口語創新,賦於現代人喜聞樂見和追求的網語及潮話,如(塵封的曰子始終不會是一片雲煙),(這一張舊船票能否登上你的客船),一下子就把你帶進美好的想象裡,一連患的問題自鎖自開,愛情的魅力全在想象,你寫出來的東西好不好?全在三個字(吸引力),如果能像磁鐵吸住讀者的心,肯定是好作品。如果是長篇大論,面面俱到,正確的廢話,爆血管的雞湯,你就準備捱罵吧。

  • 17 # 標叔696

    要回答這個問題,就必須清楚知道詩詞是怎樣寫出來的?

    詩詞在實際之中又是怎樣寫出來的呢?

    1,首先是對詩詞有濃厚興趣的閱讀和欣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偷)

    2,對詩詞要有《感》!這個《感》字,若然要組詞可謂多姿多彩:感動,感受,感覺,感觸,感悟,感嘆,感概,感情,靈感,善感,傷感。有了這多種多樣的《感》詩詞何愁寫不出!

    古語云:“詩,窮而後工”。所以要提髙寫詩水平,多閱讀,更要多愁善感。

  • 18 # 微笑8543861695582

    看到這個話題,就想說一下自己的感受;想說時又感覺自己的水平有限,怕詞不達意,耽誤諸位朋友的時間,心有不安。

    想了又想,橫下心來,傾其所有,一吐為快吧!

    詩是韻文,分古詩和現代詩,若論我個人喜歡哪類詩,老實說,我喜歡古詩詞;詩詠志,詞言情,再恰當不過,有名望的前輩都這麼認為。有的朋友要問了,詞不能狀物抒懷、以表凌雲之志嗎?當然可以了。唐宋詩詞所取得的成就自不必說,現代人寫的最好的詩詞莫過於我們的開國領袖毛主席,無論用韻、用典,氣魄,事理,可以說是面面俱到,別具一格。

    話說到這裡,怎麼樣才能提高詩詞的寫作水平呢?這跟個人的愛好有關,愛好是最好的老師;只有自己不停的閱讀,養成好的習慣,多讀,多練,勤于思考,借鑑古人和當代前輩的成功經驗,揣摩前輩的寫作意境,慢慢地,慢慢地,自己對詩詞的鑑賞水平就提高了,無形之中寫作水平也提高了。

    “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恨讀書遲。”“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努力吧!朋友們!讓我們一起來好好讀書!如果我們有足夠的奈心和毅力,現在行動起來也不晚;如果靜下心來,多讀名人佳作,筆端也會盛開如蓮的。

  • 19 # 倚牆望月

    把我搜集到的詩詞相關知識和自己的看法分享給大家,不足之處請詩友大家指正

    平仄

    現在一般都是一二聲為平,三四聲為仄。入門級詩友不必講究平仄對仗,只要注意整體韻律就好。一般都為一二句壓平韻,三句仄,四句壓平韻。 隨著對詩歌瞭解加深可以進一步提高自己,講究格律了。其平仄粘對具有一定的靈活性,即所謂的“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但也要避免犯孤平和三平調。這裡拿我寫的七言絕句舉例。

    一、平起入韻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重逢如陌》

    時光煮酒慰心傷,往事隨風散四方。

    落水三千飲不盡,重逢如陌路還長。

    二、仄起入韻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春秋》

    漫步青山綠水流,寧聽物語蕩心幽。

    清風吹皺波光粼,世外桃源到此遊。

    三、平起不入韻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聽》

    不談往事如煙去,只念相逢就是緣。

    聽雨聽風聽日落,黃昏豈會再孤單。

    四、仄起不入韻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月下撫琴有感》

    不見愁雲遮皓月,花前樹下有情河。

    指間滑過相思葉,慢挑琴聲寄月娥。

    意境

    意境,中國古典文論中的用語。指文藝作品中客觀景物和主觀情思融合一致而形成的藝術境界。具有情景相生和虛實相成以及激發想象的特點,使人身臨其境,得到審美愉悅。 簡單的說就是畫面感和代入感,讓讀者能感受到作者寫作當時的情感。 以我的看法其實就是畫面感和代入感,讓讀者能感受到作者寫作當時的情感。下面還是舉例。

    《江城子·折刀斷戟劍藏鋒》

    折刀斷戟劍藏鋒。戰無生,葬天坑。無字千碑,埋骨鐵錚錚。烽火連年屍遍野,山河破,固牆崩。

    男兒壯志踏征程。孔明燈,送親行。擲碗高歌,黃酒祭天庭。待到旗開得勝日,焚香浴,告阿翁。

    詞的上片描述了一副非常悲慘的畫面。入目就是遍地的殘刀斷矛,放眼望去,屍骸遍野,孤墳遍佈。讓人一下就瞭解到戰爭的殘酷,同時也介紹了時代背景,國難當頭。下片鏡頭一轉,描述了鄉親們送別正要奔赴戰場的男兒的畫面。放飛孔明燈,喝酒祭天,表達人們對勝利的渴望。

    韻腳分類

    “十三轍”是明清以來北方戲曲、曲藝等通俗文學壓韻字的歸類。它以北方話為基礎,把漢字按字音的韻母歸納為十三類,稱為“十三轍”。各轍的名稱在記載中有所不同,如“也斜”轍也有稱“乜斜”轍的,“衣期”轍也有稱“一七”轍的。等等。韻母有韻頭、韻腹、韻尾之分,凡韻尾相同、韻腹相同或相近的,不管韻頭是什麼,都歸為一類。這樣,每一轍就可能包括一至五種韻母的字,情況如下:

    ⑴發花轍 包含韻母為 a、ia、ua 的字,如“發、家、花”。

    ⑵梭波轍 包含韻母為 e、o、uo 的字,如“哥、波、梭”。

    ⑶也斜轍 包含韻母為 ê、ie、üe 的字,如“唉、斜、約”。

    ⑷姑蘇轍 包含韻母為 u 的字,如“姑、蘇”。

    ⑸衣期轍 包含韻母為 i、ü 的字,如“衣、十、魚”。

    ⑹懷來轍 包含韻母為 ai、uai 的字,如“來、懷”。

    ⑺灰堆轍 包含韻母為 ei、ui 的字,如“悲、灰”。

    ⑻遙迢轍 包含韻母為 ao、iao 的字,如“高、遙”。

    ⑼由求轍 包含韻母為 ou、iu 的字,如“由、求”。

    ⑽言前轍 包含韻母為 an、ian、uan、üan 的字,如“班、前、端、冤”。

    ⑾人辰轍 包含韻母為en in un ün的字,如“人、親、春、君”。

    ⑿江陽轍 包含韻母為 ang、iang、uang 的字,如“剛、江、荒”。

    ⒀中東轍 包含韻母為 eng、ing、ueng、ong、iong的字,如“燈、丁、翁、中、窮”。 另外還有一道小轍兒:er 。用於兒化合轍。

  • 20 # 河北泵控

    詩詞出眾多境界,

    苦研古書仿詩寫。

    胸懷寬廣格局闊,

    精煉字結悟平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對於12月20號新上映的《葉問四》,你有什麼想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