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傲虎樓主

    周天子分封諸國,後來異姓侯成功崛起,姬姓王國逐漸衰落,我認為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地理位置”。

    先解釋下什麼是“中國”

    在周部落成功吞併商部落之後,開始以“盟約”的形式分封諸侯,盟約就是以銅器的形式約定,當時也只有周部落掌握了這種冶煉技術,其他部落還沒有。在盟約中,諸侯稱周天子所在之地就是“中國”,後來進行了擴充套件,周天子直接統治的區域統稱為中國。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中原地區,大致位置就是今天的河南和陝西。尤其是到了戰國時期,勢力劃分已經成為定勢,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戰國七雄。除了楚國實在是向“中國”靠不上之外,其他各國無不拿“中國”往自己身上靠,主要目的就是給自己統治天下樹立形象。

    我們看下後來崛起的都是哪些國家?

    春秋時期,在周天子的威懾下,各國還算是萬邦來朝,但是隨著周厲王三代人的努力,成功將將周王朝的天子氣勢變得接地氣了。周平王東遷之後,各國勢力趁機開始發展自己的勢力,形成了秦、齊、楚、晉四大強國,這些國家被周王朝稱為什麼,東夷、南蠻、西戎、北狄,未受周天子皇恩沐浴,未開化之地。

    我們以大秦帝國為例,說下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大秦祖先的來歷我們不細說了,大家知道自周天子以來,時代給周天子養馬,別說和“公侯伯子男”靠邊,就是國家的正式公務員都算不上。但是秦家的人爭氣啊,自秦莊公開始,三代人的努力,終於靠養馬和抵禦西戎,在渭河平原站住了腳。在周天子東遷的時候,擔任護衛任務,周天子一高興,賞了一個封地:你把犬戎趕走,那塊地就是你的了。秦襄公一聽這話來勁了,歷經4年的努力,取得對犬戎戰爭的勝利。又經過秦文公一生的苦心經營,終於在漢中、渭水平原站穩了腳跟,取得了天下爭雄的資格。

    這我們可以知道這些國家為什麼快速崛起,姬姓國家大都分散在京都附近,負責拱衛京畿,而且為了防止一家做大,國家分封的多而小,除非聯合,否則根本不是周天子“三軍”的對手。而其他國家,尤其是楚國,成長經歷更為艱辛,歷經吳越終成長江流域的霸主,問鼎中原。

    所以說,姬姓諸國分封在平原地區,無論是物質獲取還是生活待遇,都要比這些四方之地的人們強的多。溫柔鄉乃是英雄冢,經過近300年的時間,終究將中原王國弱化下去,而其他各國則是艱難困苦、玉汝於成,成長為一代霸主。

    所以說,因為地理位置,造就了四方諸侯的霸主。

    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人口快速的增長,中原諸侯國因為地域少,所以不得不擠壓其他國家的生存空間,致使中原各諸侯國紛爭不斷,加之周王朝想管管不了,助長了侵佔的風氣,如鄭國、宋國等不敢從四方諸侯手裡搶,盡在窩裡橫了。但是當四方諸侯國來到中原想分一杯羹的時候,中原諸侯國才驚恐的發現,原來瞧不起的四方諸國,已是他們望塵莫及的存在。

  • 2 # 世界人文通史

    周朝分封的標準有三條,第一是宗室成員,第二是前朝後裔,第三是開國功臣。其中,封得最多的就是宗室成員,也就是“血緣屏藩”制度,周天子把自己的叔伯兒子全部分封到各地去建立國家,想用血緣關係鞏固周王室的地位,形成了“周初立71國,姬姓獨居53人”的局面。

    可是到了春秋戰國時期,稱霸的強國基本都是外姓而不是姬姓宗室。春秋時期,國力最強的是齊、晉、秦、楚四國。

    齊國是周朝開國功臣姜子牙的封國,稱霸時間最早,但維持霸業時間不長;

    秦國是嬴開的封國,秦人遠離中原,雖然強悍勇猛,但只是一方偏霸,在春秋時期還未參與中原爭霸;

    楚國是五帝顓頊後人的封國,位置偏南方,稱霸時間很長,但也遠離中原。

    只有晉國是周王朝的宗室成員封國,晉國的開國國君是周成王的弟弟唐叔虞,是姬姓封國。

    整個春秋時期,有絕大部分的時間都是晉、楚兩國在爭霸,齊、秦在觀望。原因是齊國長期內亂,騰不出手來爭霸;秦國偏居西北,想進中原又進不了。

    此外,春秋時期還有鄭國、宋國、吳國、越國、魯國這樣的一方小霸。他們的國力和人口雖不能同齊秦楚晉四大強國相比,但也曾強盛一時。

    鄭國曾領導過諸侯聯盟,鄭莊公更是箭射周天子;魯國長期和齊國爭奪東方的霸權,比如長勺之戰;吳國曾趁楚國衰落時滅掉楚國(由秦國幫助楚國復國),逼走了楚昭王;越國又滅掉吳國,稱霸東南,北上威脅齊國。

    其中,鄭國、吳國、魯國都是姬姓的封國,他們的國君都是周王朝的王室成員。鄭國是周厲王少子鄭友的封國,吳國是周文王伯父泰伯的封國,魯國則是周武王侄子伯禽的封國。只有宋國是商朝的後裔,越國是夏朝的後裔。(西周分封,一封宗室成員,二封前朝後裔,三封開國功臣)。

    這就足以說明,春秋時期的強國之中還是有姬姓封國的,比如晉國、鄭國、吳國、魯國等國家。可是到了戰國時期,強國之中便沒有了姬姓封國的地位,這是為什麼呢?

    第一、晉國是周朝所有姬姓封國中最強的,可是這個強國沒有被任何外敵所滅,而是被內部肢解了。

    戰國初年,晉國的土地、人口、軍隊、財富被其國內的卿大夫趙、韓、魏三家瓜分,由此形成了趙韓魏三國。即便是三國之一的魏國也曾稱霸戰國七雄多年,東伐齊,西戰秦,南攻楚,直到魏惠王時期才衰落下去,由此可見晉國的國力之雄厚。

    第二、其他姬姓封國沒有發展的空間,最終被其他國家吞併。

    春秋時期的小霸姬姓封國,吳國、魯國、鄭國都在諸侯爭霸中覆滅。吳國被越國所滅,魯國被楚國所滅,鄭國被南韓所滅。其中出了吳國以外,魯國、鄭國都是深處四戰之地,沒有任何發展空間的國家,不像秦、楚可以往四周擴張。所以,鄭、魯雖然能強盛一時,但卻維持不了霸業。因此,這也就能說明為什麼姬姓封國到了後期沒有強國了。

    只有一個例外,那就是戰國七雄中的燕國。燕國也是姬姓封國,他的開國國君是周武王的同族兄弟召公姬奭。可是燕國是一個弱國,在春秋時期默默無聞,遠離爭霸事業。即便是到了戰國時期,燕國也僅僅是在燕昭王時期才勉強地強大過一陣,領導過五國伐齊戰爭(齊國在滅宋之戰中耗盡了國力),隨後便退縮回去繼續守著那一畝三分地兒了。

  • 3 # 一品鏟史官

    悅讀文史,我是子彧。

    為了很好的解釋這個問題,我想先給大家講一個故事。

    一、西周和諸侯們的故事

    有一個家業龐大的家長,他有很多親生孩子,還收養了很多養子。由於偏心,他把親生孩子留在自己身邊,經營有良好基礎的子公司;而把養子們派出去做公司的邊緣業務,相當於自主創業。

    然而等到孩子們長大了,由於經營不善,母公司產業極度縮水。這樣一來親生的孩子們的子公司越來越不好過,然而由於長期溺愛,親生孩子們能力都不咋樣;而外出創業的養子們卻因為白手起家,能力很強。最後,孩子們逐漸獨立經營自己的公司,而親生孩子們的公司最後都被養子們的公司給收購了。

    這個故事中的家長,就只西周王室;親生孩子們,就是那些王室血緣近的姬姓諸侯國;而養子們,就是其他諸侯。

    故事講完了,如果還沒有理解,那麼我們再進行認真的講解。

    二、周王室分封的諸侯國們

    要說清楚這個問題,首先要明確一個問題,姬姓諸侯國的數量,以及那些姬姓諸侯國強大的比例。

    第一個問題,我們根據血緣和得封的原因,大致可以把諸侯們分為四類。

    第一類,同姓諸侯:大多在王畿附近或山西、河南一帶。爵位較高,封地也較富饒。主要作用是幫助周王室鎮守地方。典型代表如晉國、魯國、鄭國。燕國其實比較特殊,因為召公與周武王血緣關係疏遠,主要是因功得封,因此封地比較偏遠。

    第二類,諸侯功臣:大多分佈在隴西、江漢、東夷、北狄等地方。爵位從公到子不等,主要作用是幫助周王室鎮撫蠻夷,他們的封地甚至與蠻夷呈犬牙交錯之勢。典型如齊國、秦國、燕國。

    第三類,殷商遺民及先賢后裔:殷商核心地區。主要代表衛和宋。衛是以周王室親近統治殷商遺民,宋時以殷商降臣統治殷商遺民。這是三監之亂平定後,走的統治者探索出的新的征服殷商遺民人心的方式。另外,為了裝點門面,周王室分封了三皇五帝及一些先賢的後裔,這類分封如陳、杞、薛等,作為先賢的祭祀國。

    第四類,臣服酋長:大多在蠻夷地區。他們本就有自己的控制範圍和人口,不過是周王室重新承認他們的合法地位而已。但他們願意臣服,是因為周王室的強大,這類諸侯基本等於羈縻統治。典型代表如楚國、徐國、淮夷。

    我們可以看到,除了第一類諸侯,其他三類都不是姬姓諸侯,但是第一類的諸侯數量大約有50多個,而第二類和第三類諸侯數量加起來,也沒有這麼多。至於第四類,數量是很多的,但卻時服時不服。

    第二個問題,對於後期強大起來的諸侯國,這個強大的定義其實並不好界定,我們可以透過兩個方面來判定是否強大過。

    其一,入選過春秋霸主的諸侯國,春秋五霸有很多個版本,如果只要入選過一個版本的就算的話。那麼,其中姬姓的諸侯有晉國、鄭國、吳國;而入選的非姬姓諸侯有齊國、楚國、宋國、秦國、越國。姬姓諸侯:非姬姓諸侯=3:5。

    其二,存活到最後的肯定是最強大的。戰國七雄之中,姬姓諸侯僅有燕國,南韓和魏國雖然其實也繼承了姬姓,如果把南韓算上的話勉強有兩個。姬姓諸侯國:非姬姓諸侯國=3:4。

    這樣來看,實際上強大起來的非姬姓諸侯只不過略多於姬姓諸侯國而已。只是說,雖然這些強大起來的諸侯也有姬姓諸侯,但都是血緣比較遠的,沒有姬姓王室的近親發展起來。

    二、為何姬姓諸侯大多衰落?

    那麼如果非要說為何姬姓諸侯國大多沒有強大起來,而強大起來的都是非姬姓諸侯國的話,有以下幾個因素。

    其一,姬姓諸侯往往受制於地緣因素。姬姓諸侯國大多處於中原富庶的地區,而邊緣地帶的都是非姬姓諸侯(燕國是特例)。然而隨時時間的發展,越是中原位置的諸侯國越是容易受到地理限制而沒有太大的發展空間。而地緣邊緣的諸侯國由於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向蠻夷拓地,最終發展起來,強大起來。這是最主要的一個因素,鄭國、虢國等等王畿附近和成周附近的諸侯國大多都是因為這個原因。

    其二,姬姓諸侯往往礙於禮法。典型代表是魯國。在西周,王室制定了一套周禮約束社會的各個階層,而到了春秋時期,各諸侯國大多拋棄這個周禮約束,大膽的發展本國的勢力。而姬姓諸侯受教育程度相對較深,貴族氣質也比較濃厚,拋棄周禮的過程比較緩慢。當社會已經進入野蠻生長的時候,姬姓諸侯國發展卻滯後了。

    其三,分封制的悲劇。典型代表晉國,晉國是春秋時期唯一發展到最後的姬姓諸侯國,沒有前兩個因素的限制,晉國在春秋早期發展粉絲如魚得水,然而晉國卻壞在了士卿的分封和公族的削弱。

    好了,大約就是這些了。

  • 4 # 梁老師說歷史

    這個問題老梁來回答。

    深層次的東西

    啥深層次的東西?其實說道根子上,這事的毛病就是在這個分封制上。

    一說分封制,大傢伙都認為,不就是國君拿出他們家版圖,給分封的人劃拉一片:“喏!這是你的,去上任吧!”

    接受分封的人,卷吧卷吧帶點行李捲啥的,這就上路了,到地頭上,拿出國君的印信,給當地人一瞅:“打今個起,這地方就歸俺管啦!你們啥事都得聽俺的!”

    你以為是這樣嗎?你快拉倒吧,最開始的分封制可不是這樣的,接受分封的人,他要是敢這麼幹,他的印信還沒亮出來,這就得被人給幹掉了:“憑啥聽你的?”

    說道這裡估計有小夥伴要問了:“那是咋樣的?”

    最開始的分封,應該是國君給你一堆人,拿手指頭一劃拉,去吧那地是你的,然後你帶著人到那地開疆擴土建立城池,所以說道根子上應該叫武裝移民才對。

    這武裝移民就牽扯到了築城的事。

    如果您去翻閱咱大華夏的建城史就會發現,咱大華夏曆史上築城的高潮有三次。

    頭一次是夏王朝的建立,那會還是新石器晚期,這些個城市多數都集中在黃河和長江中下游。到現在,咱就發現了四十多處,沒有發現的就不知道了。

    那麼第二次就是這周王朝的建立,您自己個想,這一傢伙分出去多少人,除去原先這地有城池的,這還得建造新城。

    根據《荀子.儒效》記載,周公當時一共分封了七十一國,其中姬姓就有五十三個。

    說道這裡估計有小夥伴要說了:“這撐死了也就七十一座城市,不多吧?”

    不多,您這是算的少了。周王朝的這分封制他不是從天子分到諸侯就完事了。

    先封下去的這一批人叫諸侯,接著諸侯到了自己的地盤上,又分封卿大夫,這卿大夫到了地頭上又分封家臣。

    您自己瞅瞅一塊地皮得劃拉成多少塊?每一塊他都得有城池守著,您光弄倆破柵欄,這啥也頂不住啊!

    他這麼弄說道根子上,是古代訊息閉塞,只能通過當地的官員直接統治才成,不然這就得起亂子。

    那麼好端端的咱為嘛要說道城池呢?

    很簡單,大傢伙都知道得中原者得天下,為嘛呢?這地糧食產量高,所以任何一個王朝都很妥善的經營這塊。

    那麼經過夏朝,商朝的建設,這些個地方應該都是熟地,而且城池這都是現成的,不用那麼辛辛苦苦的去搞基建。

    如果您是姬姓諸侯,自己家的孩子分封出去,這地肯定是首選,但這地您可記住嘍,他不好守啊!都是大平原嗎?

    咱在接著說說異姓王的事。

    咋說呢?首先咱大華夏還有一群古老的人群,你比方說舜的後裔,夏的後裔等等,他們就是其中一部分異姓王。

    為什麼會有他們呢?

    周朝打趴下商朝,是他的實力強大嗎?他也不是,因為在商朝消亡之後,商朝還有一定的軍事實力的,不是說不堪一擊啥也沒了。

    那麼周朝為了拉攏天下人心,所以首先分封了這些個古老的人群。

    再有一種,古代人的想法,滅人國家您就不能滅人祭祀,不然這被滅掉的祖先要出來作祟,所以也就分封了一批殷商的後裔,你比方說宋,這就是商紂王的兄弟微子建立的。

    其實這當中還有一層意思——安撫,安撫殷商的後裔不要鬧事了。

    這是一種異姓王。

    再有就是周王朝的同盟者或者功臣,你比方說姜太公的齊國。

    總得來說,異姓王有這麼三種。

    這幫人有親,有遠,但好的地方肯定這都得留給姬姓諸侯,那麼偏遠一點,沒有開發,或者開發不徹底的地,就被他們笑納了。

    咱在說一種特殊情況。

    這裡邊還有一種特殊的小國,人家在周王進行分封天下的時候,就已經存在了。

    這些小國,不是說一個兩個,很多的。那麼這些小國不幸被劃拉到諸侯國的地界,這就成為了所謂的國中之國的存在。

    就這事,在《左轉》中就記載魯國的地盤裡邊就有幾個這樣的小國家,他們通常只有一座城池。

    所以周王朝面臨的天下其實很複雜的,沒那麼簡單。

    咱說道這裡,不知道大傢伙聽明白了沒有。其實這事俺還是往簡單了說,這要是詳細說去,你聽著都饒耳朵。

    如果聽明白了,那麼周王室的一個大概的局勢就擺在了大傢伙的面前。

    分析

    而周王室採取的是“以親屏周”的策略,所以他的分封制是以親情為最高原則,以血親關係維持他的統治。

    那麼在這個原則之下,必然會出現後親薄彼的現象,就像咱開頭說的,姬姓諸侯必然會分封到開墾出來的熟地,而且還會有現成的城池。

    而這樣的土地,都集中在了中原地區。

    那麼作為現代人的咱們,都知道一個打溫室裡邊種出來的花朵,一股小風就能把他們給吹歪了,而一出生就待在惡略環境中的花朵,您別說風了,再來點電閃電外加冰雹,就算是蔫了,第二天照樣爬起來找太陽公公尋求溫暖。

    而這幫子姬姓諸侯想要發展,他就會驚愕的發現,圍在自己周圍的都是自己家的親戚,這就尷尬了,您不下手打周圍的親戚,您就不能夠壯大,您不能夠壯大,就應付不來後來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的局面,最後再脫穎而出成為七雄之一。

    所以姬姓諸侯的消亡有一部分的原因是,被另一波姬姓諸侯給幹掉了。

    而這下黑手的姬姓諸侯,因為守著廣闊的平原,雖然有豐厚的收成,但卻無險可守,因為他們分封的時候,就考慮了舒適性,沒有考慮到可守性,這就尷尬了。

    最終他們的地盤又被其他諸侯給吞併了。

    說道這裡,估計有小夥伴要問了:“難道就沒有分封到苦寒之地的?”

    您還別說,還真有,那就是燕國,燕國就是姬姓,他的開國國君是周武王的弟弟燕召公。

    這個人物厲害啊,一輩子沒有離開過周武王,一直輔助他這哥哥,他拿到燕國的封地,何嘗不是為了護衛周王朝的天下,有那麼個戎邊的意思在裡邊。

    也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其他諸侯國擱中原地區打成一鍋粥了,沒人搭理燕國。

    畢竟燕國那地皮,真沒啥好的,苦寒不說,天天的還受到其他異族的騷擾。所以燕國雖然是七雄但卻是實力屬老末的,但還是堅持到了最後,成為了姬姓諸侯最後的土地。

    再有晉國,就那三家分晉的晉國,他也是姬姓諸侯,他的封地就離那中原地區偏了一點,這一偏就偏到了山西曲沃。

    當年曲沃這地可是靠近狄人部落,而且多山。這傢伙晉國剛開始的時候,也想發展,所以他試探性得往中原地區走走,結果被揍了,沒法子這就開始騷擾一些個小國,而他有險可守。

    結果就能慢慢的積攢實力,最終成為了諸侯大國,當然被三家分了,那是他的政策上出了問題。就算是這樣,繼承了晉國大半衣缽的趙國,那可是可以和秦國抗衡的主。

    而蹲在中原地區的鄭國,那是開局就是巔峰,結果開局一過,整個就開始坐上了過山車,砸到了谷底,後來壓根就聽不到他的信了。

    所以諸侯大國中姬姓少,這最主要的是,他們這波諸侯分到的土地,太安逸了。

    而不想安逸的,想要強大的,卻只能窩裡鬥,兩條件一相加,這姬姓諸侯就能少一大半。

    而他們守衛的城池就無險可守,一旦加入到戰局中,被吞掉是早早晚晚的事。

  • 5 # 魏青衣

    後期強大的諸侯國中,姬姓的確不算太多,戰國時期,正經的姬姓諸侯國後裔已經只剩下了魏國和南韓,這倆國家還都是從晉國裡面分出來的,姬姓諸侯國中強大的的確不算多。

    其實,姬姓諸侯國主要是吃了地理條件上的虧。

    西周初期,百廢待興,分封制在那樣一個生產力匱乏的時代,其實是很有價值的,若是當時就採用封建制度,國家肯定長久不了。

    分封制,分封的主要是一些功臣自己姬姓後裔,春秋時期姬姓後裔眾多,這些後裔還都分到了地理位置比較不錯的土地,算是姬姓諸侯的特權了。

    異性諸侯分到的都是一些怎樣的國家?異性諸侯分到的大多是一些地處國境邊緣,與蠻夷之地直接交手的地方,因為需要常年與蠻夷交戰,於是乎,這些諸侯國每一代都需要不斷的打仗,內地土地優渥的地盤都歸姬姓諸侯了,從前期的角度來看,異姓諸侯的處境也是理所應當的。

    然而,隨著春秋時期的程序不斷繼續,地處國境邊緣的異姓諸侯國也逐漸的發展了起來,雖說一開始地盤少,地理條件差,但他們可以不斷的侵略異民族的地盤,壯大自身。姬姓諸侯國這時候就有點尷尬了,因為本來就地處國家中原一帶,強國林立,想要發展難度就大了很多,這也是為什麼後來的戰國七雄中只有兩個國家還是姬姓後裔了。

    戰國時期,姬姓後裔的後代中還有魏國和南韓,這也是一種運氣使然,晉國也是姬姓後裔,但晉國卻勵精圖治,數代國君沒有一個不爭氣的,不像其他諸侯國一般,強盛了一時,當一段時間的暴發戶,然後又很快衰落下去,不容易發展,晉國的強大其實也有一種運氣的成分,本身就地處諸侯爭相搶奪的中原地區,四境皆敵,想要發展難度比較大,但晉國還真就挺過來了。

    與晉國完全相反的其他異姓諸侯國就不一樣了,秦國可以侵略西狄,楚國可以侵略南蠻,齊國可以侵略東夷,總之,這些國家各有各的生存之道,也就是中原地區的姬姓諸侯國,只能像煉蠱一樣,不斷相互蠶食,沒辦法,不相互蠶食就沒有發展空間,就這樣,一個個的姬姓諸侯國,要不在發展的時候,成了其他姬姓諸侯國的養料,要不就是被強大起來的異姓諸侯國吞併,總之都長久不了。

    晉國是姬姓諸侯國中地緣優勢比較明顯的一個國家,但比它更優勢的也有,鄭國就是這樣的,只是晉國稱雄以後強大起來了,滾起了雪球,而鄭國雖也有強盛,但卻被子輩敗光,這就導致晉國分成的魏國和南韓成為了姬姓最後的兩個國家。

    表面上姬姓諸侯國地理條件不錯,實際上,真正亂打起來,吃虧的都是姬姓諸侯國。

  • 6 # 伯虎42

    周武王十一年(約前1046年),周武王姬發率諸侯聯軍興兵伐商,在牧野之戰擊敗商軍,並乘勝攻克商都邑朝歌(今河南淇縣),商王帝辛(紂王)自殺,商王朝滅亡,新興的周王朝代之成為天下共主。

    大功告成後,周武王大封功臣,將海內各處以田土封邑的形式封賞於宗親、功臣,以及前代聖王后裔。而其中周天子同姓宗親受封者最多,大約佔了所有封國的四分之三----“周建封國七十七,而同姓五十三”。這些封國國君們受天子之命,世代相襲,延續著家族至高無上的統治。周天子作為天下共主,自然佔據了最好的土地,周王室的直轄王畿包括了周王室起家的大本營、富庶的周原之地(即關中平原、渭河流域一代)及東方新闢國土的中心雒邑(即中原腹地洛陽附近)。周原豐鎬之地稱宗周,雒邑居中原腹地,為周人在東方的統治中心,所以稱成周。自宗周至成周,這之間的千里沃野皆為周王畿。所以周王室才有能力建立宗周八師、成周八師、殷八師,號稱天子六軍,奉天子詔討伐不臣。

    周天子佔據了天下最富庶的土地,對於自己的姬姓宗族,當然也不能虧待,基本上都封在了中原或者東方、南方的平原繁華之地,佔據了最好的封國地盤。

    而那些異姓功臣或者附庸,則本著親疏有別的原則,儘量安排在偏遠蠻荒的邊疆之地,為周王室屏藩,鎮撫當地蠻夷,平定叛亂,是周王朝的外圍屏障。

    所以,根據這個原則,周代分封的諸侯國中,同姓者基本上都在中原、河東、河北、河南(這裡的河指黃河)、山東(這裡指殽山以東)、江漢平原(即今天的湖北)一代,土地肥沃、地方平整,是早就開發成熟的上佳之地。

    各姬姓諸侯國擁有這麼優良的先天立國條件,不用多努力,自然而然就能平安發展,封國周圍又大多都是一個宗族的親戚,環境也平安穩定,生活安逸詳和。

    就這樣,一代代國君們傳承下去,早年祖宗們的那一點進取精神,都不知道丟到哪裡去了,富貴安寧的生活磨去了他們的鬥志。幾百年後,需要跳出宗藩分封制度,展開血腥殘酷的戰國時代爭奪大戰時,這一批姬姓封國,在數百年的安逸生活中早就成為魚腩、再也沒有之前的鬥志,被後起的強國一一消滅。

    這些姬姓諸侯國的代表,主要是東方的魯國(泰山之側,地勢平坦,國家富足,又掌握大量周禮典儀制度,諸同姓國中,魯國最為尊貴)、衛國(建國中原腹地、原商朝舊地,土地肥沃、地方發達、國君掌握殷八師,鎮壓商淮,權勢赫赫,是周天子在成周的強有力支持者)、虢國(周武王的叔父封國、扼守河東、佔據交通要地、黃河之濱、地勢重要、土地肥沃、來往便利之地)。

    這些同姓諸侯國的特徵就是大多在平原繁華之地、土地開拓成熟、交通便利、四周都是其他同姓國家,環境安全、國君的統治比較穩定,安逸。

    而那些異姓封國,基本上都被封在邊疆偏僻之地,地勢險惡、國土貧瘠、四周還有大量半開化的蠻夷部族,稍有不慎,就會被外部因素趁虛而入,蠶食乃至消滅。所以,在險惡環境的逼迫下,不得不打起十二萬分精神,時刻不停地和內外威脅持續爭鬥、作戰,在這一過程中,國家得到了充足錘鍊和激勵,國勢越來越強,乃至獨霸一方,成為區域內的強國(當然,如果某些諸侯國沒有支撐過起初的艱難歲月,在和四夷的爭鬥中落敗,國家消亡,這也是弱肉強食、物競天擇的結果,怨不得別人)。

    這些異姓諸侯國的代表就是東方的齊國(太公呂望後裔,立國大海邊,面對東夷各部,持續作戰二百年)、西邊的秦國(立國隴東高原,面對犬戎,歷代國君前赴後繼與犬戎作戰,並戰死多任國君,最後才站穩腳跟)、南方的楚國(本身就是荊楚半開化部落、立國江漢平原,面對其他淮夷及姬姓各國,篳路藍縷、艱苦開拓,三百年才得以掃平江漢,成為南方霸主)。

    他們處在險惡環境中,必須時刻警醒、與外敵進行殊死爭鬥,才能護佑國家安全,宗族的發展。這不間斷的外來壓力,成為了他們不斷進取的動力。

    當然,姬姓諸侯國中也有國勢逆天的超級大國,那就是建國於山西高原、汾河谷地中的晉國。晉國始祖是周武王幼子、周成王之弟叔虞。

    叔虞年幼未封時,和兄長周成在一起玩耍,周成王無意中撿起地上的桐葉,剪成一個玉圭模樣,和叔虞開玩笑說:

    “把這個封給你!”,叔虞不知道含義,嬉笑玩鬧著接過來。輔政的周公旦知道此事,於是詢問周成王,周成王回答說:“不過開個玩笑罷了”,周公正色地回答:“天子無戲言!”。

    於是,周成王十年(前1033年),周公旦以周成王名義封叔虞於唐地,即為唐侯。叔虞就是後來晉國的始祖。叔虞死後,子晉侯燮遷國至晉水之濱,所以改稱晉國。

    叔虞受封的時候,因為天下繁華富庶的熟地基本上都被周武王當年大封群臣時,全部封賞給了同姓的諸侯,沒有什麼好的封地,所以周公旦才把叔虞封到了當時偏僻落後、地勢崎嶇的山西高原、唐堯故地。這裡遍佈諸多戎狄部落,環境惡劣,建國很是不易,叔虞的唐國起初也只有一百里的範圍,在當時天下諸國中,是一個很不起眼的小封國。

    但是叔虞的後人在這麼艱難的環境中,堅持不懈地展開對外開拓,和條戎、姜戎、赤狄、白狄殊死作戰,逐步擴大領地;並撕下同姓宗族間溫潤平和的外衣,不擇手段打擊諸多姬姓諸侯國,耿、霍、魏(古魏)、虞、虢等同姓諸侯,皆被晉國所滅。

    經過三百年無數代國君及諸大夫們的艱苦奮鬥,晉國終於成為山東強國(指殽山以東),乃至成為了天下第一強國,四面征討、滅國無數。史稱“並國十七,服國三十八”(指晉獻公之時)。

    如果不是之後晉國重異姓大夫、排擠宗族子弟,使得晉公室權柄下移、異姓諸卿掌握了大權,最後晉國不得不三分為趙魏韓,自我削弱的話,那麼再經過若干年的發展和壯大,在一個合適的時機,晉國必將再次上演超大號的“曲沃代翼”,以武力和內部脅迫手段,逼迫或者直接使用暴力取代周天子,成為新的天下之主。

    可惜沒有如果,王室同姓諸侯國中,最有能力、最為強盛的晉國還是分裂消亡,對於王室的潛在威脅不復存在。同時,姬姓諸侯國家也失去了對於天下的絕對控制權,這對於周王室來說,到底是幸運還是不幸呢?

    另外,同姓諸侯國中,燕國、鄭國也因為各種原因,在特定的歷史時期,展現過自己的實力。

    燕國雖然是同姓國,但國君是召公奭的後裔,和周王室血緣疏遠,所以沒有得到豐饒的封國,被封在北方偏僻的薊地。薊地方寒冷、土地尚未完全開發,支撐不了國家的大規模發展,所以燕國立國七百年,一直默默無聞,還差一點被山戎滅國。

    直到戰國中期,燕昭王招攬英才、展開變法,燕國才一度強盛,並南下攻齊,差一點滅了齊國。這就是燕國在立國八百年的時間裡,幾乎唯一的高光時刻。

    而鄭國,則差不多是周王室所分封的最後一個諸侯國,其他姬姓國家都是在武王、成王時期建立,鄭國卻是在周宣王二十二年(前806年)才建立。周宣王冊封弟弟姬友于王畿內,建立鄭國。驪山之亂前,鄭國遷至河南,居住在洛水以東,來到諸多同姓諸侯國之間發展,這即是鄭國真正起家之地。

    之後西周滅亡,周平王東遷,對於天下的掌控大大減弱。鄭國趁機發展勢力,四面出擊,利用其它姬姓諸侯國不好意思對於附近的同宗國家下手的機會,毫不留情下黑手,兼併了東虢、鄶,侵奪許、衛、魯、宋,最囂張的時候,甚至和周天子發生衝突,並在周王室發兵前來討伐時,射傷了周桓王,這也使得周王室最後的顏面都徹底被四下來。

    鄭國在一系列對外擴張中,收穫滿滿,奪取了大量富庶的土地。所以鄭國被稱為“春秋小霸”,是第一個以強硬態度拋開周王室的約束而自我稱霸的諸侯國。

    不過鄭國所處的位置是天下中心,富庶是富庶了,但是地方平坦,交通發達,也意味著無險可守,對於外敵入侵抵擋不利。鄭國雖然擊敗了諸多國家,這不過是在一幫過慣了安逸舒適日子的弱國手中輕鬆奪取來的,等到真正的強國如晉、楚、秦、齊完成了各自國家的整合發展,開始對外擴張的時候,處在四戰之地的鄭國就一下子被打回原形,成為大國的磨刀石,數百年被反覆征伐,最後只能割地裂土,換取苟延殘喘,最後還是被戰國七雄中相對最弱的南韓所吞併。這就是鄭國真實國力的體現。

    當然,姬姓國家雖然在戰國時期不算是一流強國,但是他們的數量實在是太多,即使經過數百年的互相廝殺、吞併,西周初年的一百多個封國在戰國時期只剩二十餘個,強大的國家更是隻有七個,但就是這樣,姬姓國家的比例也不低。

    七雄之中,燕國是召公奭後裔,正宗周天子同族,而且自建國開始,就一脈相傳,從未間斷,是唯一沒有中斷過國家傳承的周代姬姓諸侯國。

    魏國是周文王第十六子畢公高的後裔,雖然畢公高的封國畢國很早就滅亡,但是他的後裔改為魏氏,仕於晉文公,最後三分晉國,成為戰國初期最強大的國家。

    南韓是晉國公室別支曲沃宗族成員、曲沃桓叔的幼子韓萬後裔。曲沃代晉後,韓氏依附於趙氏,後來獨立成為卿族,最後和趙魏三分晉國,建立南韓,這也是晉國公室最後的遺孓。

    而七雄之外,還有魯、衛、鄭等二等強國,也是姬姓國家。鄭國較為弱小,戰國初期即被南韓所滅。魯國則堅持到了周王室被秦國所滅後的第七年(秦莊襄王元年、前249年),才滅於楚。而衛國,居然躲過了諸多危險,一直留存於世,直到秦國滅六國一統天下後,衛國尚獨存,在野王(今河南沁陽)保留了國家宗廟,繼續延續對於先君的祭祀。

    也許,是始皇帝感念當初商鞅、呂不韋都是衛人,為秦國統一天下做出了非凡的貢獻,小小的衛國才因此獲得了一些香火情,從而躲過滅國之禍,得以保留宗廟,繼續生活在大一統的秦國疆域內。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二世皇帝下詔廢黜最後一代衛國國君--衛君角為庶人,衛國最終滅亡。衛國從立國到滅亡,一共八百三十八年,這也是最後一個滅亡的周代姬姓諸侯國,衛國的滅亡,給歷時八百年的姬姓封國曆史劃上了最後的句號。

  • 7 # 讀書是福

    分封制的根本內容是宗族制度

    其實,周武王克商立周後,不止一次分封諸侯國,除去周武王生前的分封,其弟周公在執政期間也分封過諸侯國,周公之後,周成王、周康王也進行過分封。周代分封制有著濃厚的宗族制度內涵。其一,以大小宗為依據分封。早在黃帝時期,中國的宗族制度就初現雛形,經過上古先民的發展,又經過夏、商時代的完善確立,至周代已經成為較為成熟完善的系統。周代的宗法制度反映在分封制上,一是以大小宗區分周王室和諸侯國,周王室以開國君主周武王子孫為姬姓宗族嫡系,是為大宗,周天子只在嫡系子孫中產生。而其他非嫡系的姬姓王族為小宗,是是分封諸侯的主要物件之一。除了姬姓王族諸侯外,還有開國功臣、前代如夏、商的王族後代、同盟部族等也是分封的物件。相對而言,在宗族制度下,這些諸侯國的開國國君的族裔,又是其國內的大宗,而諸侯國君的其他同姓族人就是相對的小宗。諸侯國以小宗事周天子之大宗,定期朝拜,並聽從周天子的各種政治和軍事命令。

    其二,分封制將姬姓族人分封在豐腴之地和戰略要地。周代的分封並非周王室對諸侯的隨意指定,而是有著深思熟慮的戰略思想。為穩固周天子的統治,籠絡姬姓族人和開國功臣,也為控制戰略要地,姬姓王室和開國功臣都分封在依據河流較近的豐腴之地和當時交通的咽喉之地。如周王將殷商王族和遺民分封為宋國,國都商丘,但在宋國和周王室國都鎬京之間,又分封了鄭、曹、衛等幾個姬姓王族諸侯國,用以拱衛周王室。據《荀子·儒效篇》記載:“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國,姬姓獨居五十三人。”可見,周代的分封制以姬姓王室為主要分封物件,佔據了53國,基本控制了全國主要形勢。

    其三,分封制嚴格限制了諸侯國的政治權力和軍事力量。為保證周王室對諸侯有足夠的威懾和控制,分封制在分封諸侯之際,也對諸侯國的政治權力和軍事力量進行了限制,如規定“禮樂征伐自天子出”,諸侯沒有自己進行制定禮樂和討伐敵人的權力,只能由周王室制定相關禮樂,在征伐敵人時,也只能由周天子下命令派遣軍隊,諸侯只有服從命令派遣軍隊跟隨和供應後勤的權力,並且諸侯國內設立學校也只能經過周天子同意後才能實行。在軍事力量方面,則有“天子十四師,諸侯三師”的規定,確保周王室的軍事力量遠遠超過諸侯國。在社會地位方面,也有衣食住行等許多規定要求諸侯國君的待遇不得超過周天子。

    分封制有嚴重的弊端

    分封制雖然從宗族制度入手,並嚴格規定和限制了諸侯國所擁有的政治地位、權力和軍事力量。但這一制度在周代初期,周王室控制力相對強大的時候尚能正常運作,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周王室和諸侯國力量的此消彼長,周王室的實力和影響力越來越小,而諸侯國透過修整和吞併實力逐漸壯大,周王室對諸侯國的控制就名存實亡了,甚至反過來周天子還要看諸侯的臉色。如鄭國強大起來後,就不聽從周天子的命令,甚至和周天子的軍隊交戰並擊敗了他們,周天子對此也無可奈何。至於戰國時期,周王室完全成為象徵性的存在,最後被秦國所滅亡。

  • 8 # 水一白聊歷史

    大周朝“立七十一國,姬姓獨居五十三人”,不可謂比例不大,但是隨著時光的流逝,卻越來越多的姬姓諸侯國被消滅,反而不少其他姓氏的國家,變為了強國。

    究其原因,主要有兩點:

    一來國姓,多佔據沃土,便少了些開拓之心,當其他邊緣地帶的強國發展起來的時候,反而他們不堪一擊了。

    二來姬姓自身,內耗也比較嚴重的,所以自然也有不少姬姓諸侯國因此而滅亡。

    正所謂“三窮三富活到老”,一個人如此,一個國家也是如此。

    春秋五霸中,只有晉文公為姬姓,戰國七雄中反而好些,燕、魏、韓皆出自於姬姓,還算是挽回了一些“顏面”。

  • 9 # 參習處

    這是一個誤解。錯誤的以為天下諸侯,都是周天子封的。其實,只要計算一下就不難發現,武王伐紂有八百諸侯,這是商朝末年。而周朝初年兩次分封:武王、周公一共也只封了七十一個諸侯。

    周朝初年的七十一個諸侯,對比商朝末年的八百個諸侯,只有不到十分之一是周朝封的。即使在這十分之一中,也只有一半是姬姓諸侯。但作為二十分之一的姬姓諸侯,放在八百諸侯的汪洋大海中,也不過是零星的孤島。

    儘管八百諸侯的水分有點大,不僅諸侯可能就是個村長的規模,八百這個數量也有摻水成分,但不管怎麼說,姬姓諸侯的佔比都很小。

    至於原因,可以從周朝立國基礎、周朝分封、諸侯國的相互吞併入手分析。

    西周的立國基礎:同姓、同盟者與妥協者

    周朝本來是出自於西羌的一支,西羌被商朝視為野蠻人。周朝先祖的古公亶父率領族人改變生產方式,由遊牧轉變為定居的農耕,到周文王時也不過是三代人。他們的定居地便是周原。位於商人的東方。

    商人來自東夷,周人來自西羌。各自都屬於從自己的本族中,文明程度較高的部落。但商人立國六百年,始終無法徹底征服東夷。

    當時,每個部落也不過幾千到兩萬人。因為在武王伐紂的二百年前,商朝版的武則天——婦好,征服鬼方等部落時,軍隊也才一萬多人。這一萬多士兵再乘以本身所屬家庭的幾倍人口數,可以推算出商人總人口不過幾萬。但這就已經是一個很大的部落了。

    以此推算,剛剛定居的周部落,頂多就一萬人口。

    好了,一萬人打幾萬人,落後文明打先進文明。這仗怎麼打?周朝給出的答案是兩點:鑽空子、搞聯合。

    鑽空子,是趁著商朝征伐東夷,國內軍力空虛,進軍商朝首都朝歌。

    搞聯合,是與八百個諸侯的孟津之誓。

    於是,牧野之戰時,紂王無兵可調,只能把城中的奴隸、囚犯集結為軍隊,導致陣前倒戈的結局。

    周朝的三次分封

    勝利之後呢?怎麼統治國家?以一個地方諸侯的體量,來控制全國,是吃不下這麼大一塊肥肉的。而八百諸侯也只是響應武王的一方,還有袖手旁觀的諸侯,應該也不在少數。

    這樣就分出了三種對待方式:

    袖手旁觀的諸侯(含戎夷蠻狄),徹底被晾在一邊,不被承認。甚至成為與華人對立的概念——野人。

    與周武王盟誓的八百諸侯,也只有很少一部分得到了分封。其中,最早與周部落聯合的,是姜子牙的呂氏部落。姜子牙被拜為“師”,並非後來搖羽毛扇的軍師。師是軍隊的意思,姜子牙是帶著軍隊來的,屬於周部落軍隊的小分隊。

    據說,軍與師不同,軍為王畿常備軍,師為駐守地方的軍隊。姜子牙及其後代的齊國,一直享有代天子出征的名義,掃平各地的反叛者。

    但這裡所說的分封,可不是有那麼一塊地盤給你,你去做諸侯。而是指定你是這個地盤的諸侯,但這塊地盤上原來是有人居住的——也就是蠻夷戎狄。所以,被分封出去的諸侯,只是帶著周天子承認的合法身份,去自己佔地盤。

    所以,異姓諸侯都被封到比較遠的地區。但這就有個好處,有本事就立足,沒本事自然淘汰。

    最後一批是姬姓同族,分封的主要目的是監管。但因為封地都比較近,所以在造成了內耗。結果在周公旦執政時,負責監管的姬姓同族諸侯率先鬧起來了,也就是三監之亂。

    周公旦率領軍隊平滅了同族的三監之亂,又進行了第二次分封。

    但這次分封,監管的意義就更大了。這勢必為之後互相之間的傾軋埋下隱患。

    同時,除了天子與諸侯,周朝朝廷中也有輔佐天子的大臣。他們在王畿內也有自己的采邑。這些采邑本來不是世襲的。可隨著周朝不斷征伐四方,軍隊消耗殆盡,周天子不得不依仗王畿內大臣們自己的軍隊作為支援。而交換條件就是將采邑世襲。

    這樣道理就顯而易見了,人家異姓諸侯在外面開疆擴土。這邊同姓諸侯窩在一個地方互相內耗。結果,異姓諸侯的地盤、實力越來越大,同姓諸侯則越來越弱小。

    到第三次分封時,平王東遷洛陽,原本成周的土地,被同姓的鄭武公佔去一半。鄭國由此建立。鄭國在春秋時期,是排在齊桓公等春秋五霸之前的小霸。即便如此,到了後期,鄭國也沒能活到最後。原因又何在呢?

    諸侯吞併

    因為原本在外面開疆擴土的異姓諸侯們,實在是把能佔下來的地方都佔了。剩下的,就只能返回頭來,對內吞併。

    幾大強國的共同特點——佔住邊角。

    東方的齊國,西方的秦國,南方的楚國,無不如此。晉國看似特殊,實則也是最早佔住邊角的諸侯。只有燕國是唯一倖存的同姓諸侯,那也是有賴於佔住邊角。

    總結一下:

    周人趁著商朝國內兵力空虛,聯合八百諸侯,摘了桃子。真坐了江山,又吃不下這麼大的地方,便派出同族出去監視。結果同族互相監視,互相內耗,周天子自己都被同姓耗死了。

    最終,邊遠的異姓國在外面擴充實力後,返回頭給了周朝致命一擊。

    全劇終。

  • 10 # 李厚何

    《左傳.昭公二十八年》說西周至成、康時共分封諸侯71,其中“同姓四十,兄弟之國十五”,考其含義,前者應該指武、成、康三位周王的子孫,後者則是指文王或更早的、周建國稱王前君主的子孫,這55國都是姬姓。而更晚的荀子《儒效篇》則說姬姓諸侯53個,不論55或53,姬姓諸侯都佔周初分封諸侯的70%以上。

    春秋初年諸侯國中姬姓強國還是比較多的,如輔佐成王東遷的衛國、鄭國,取代鄭國成為卿士的虢國,屢次三番和強齊作對的魯國,稱霸時間最長的晉國,春秋晚期的強國吳國等都是姬姓,到了戰國情況就差得多了,待泗上十二諸侯一滅,姬姓國就只剩下召公後裔燕國,和三家分晉後新立的諸侯南韓、魏國三家,戰國七雄之外的強國中山國倒也是姬姓,可他們其實並不是華夏族,和周王室沒有什麼血緣關係。

    出現這樣的原因,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首先,姬姓強國大多數並非由姬姓最好的成員、而是由他們的子孫來承襲,比如周公旦和召公奭實際上並不像普遍所認知的,系魯國和燕國的真正首任君主,他們一直在王室輔佐周天子,並且擁有周、召兩塊畿內封地,魯國實際的開國君主是周公旦兒子伯禽(這個比較清晰),燕國則是召公奭的兒子召克。原本將姬姓子弟幾十人如數加封就未免良莠不齊,再“剋扣”掉其中佼佼者,剩餘者的素質就更加每況愈下,像東西二虢、隨、蔡這些被寄託厚望的同姓大國,因為所託非人,幾代之後就被周圍強鄰欺凌備至,虢這樣的卿士國,居然一再扶起又一再很快倒下。

    其次,周王為照顧同姓,給姬姓所封的封地多半比較富庶肥沃,比如魯、衛、虢、蔡,都是肥得流油的地方,鄭國在西周末年獲得的封邑雖然是搬家後搶來的,但原來屬於東虢,仍然是姬姓的地盤。但這些富庶肥沃地盤多半在平原四通八達之地,一來無險可守,二來四面受敵,三來難免賊惦記,如衛國就屢屢被狄人覬覦,東西虢則先後被同宗奪去基業。相反,異姓諸侯要麼封在貧瘠險要之處,如齊國,要麼索性等你打下了偏僻地盤給你個順水人情,如秦國、楚國、越國,“野外生存能力”自然更強。

    第三,姬姓諸侯中有的是畿內諸侯,即本職是在朝輔佐天子,封地其實就是“工資補貼”,像周、召、原、劉鄧,有的則是離豐鎬和洛邑兩個周朝都城很近的諸侯,如蔡、曹、衛、鄭、虞、虢等,處在“天下之中”,周圍都是其它較大的諸侯國,想發展、兼併和擴張都很不容易,而異姓諸侯普遍分散在邊疆,可以選擇先兼併周邊的弱小異民族,羽翼豐滿了再蠶食、鯨吞靠近腹地的諸侯國,更容易強大起來,春秋時不僅異姓的楚、齊、越、秦依靠這一手快速發展,同姓諸侯中發展較好的晉(北上兼併狄、翟)和燕(東方闢地三千里),也同樣是姬姓諸侯國中“靠邊站”的。清末安徽、河南一帶鬧捻軍,“旗分五色”,原本是盟主的黃旗因為被藍、白、黑三旗圍在中央,無法向周邊發展,結果連上有親戚關係的紅旗,一共只有28張旗(旗越多人馬地盤也越多),而藍旗總首領韓老萬手下的小頭目鹿連科,一個人就有40張旗,因為藍旗在邊上,可以向外擴張,這個道理和姬姓諸侯發展不順利是一樣的。

    還應看到,姬姓諸侯國直到東周覆滅,還有三個之多,雖然這三個中一個(燕國)是一開始就被分封到邊疆的,兩個是從同姓大國晉國中分裂出來的(韓魏),但畢竟也佔了戰國七雄中的40%強,東方六國的一半,比例也不算太少了。

  • 11 # 歷史畫中人

    西周實行分封制分封的時候,大部分都是姬姓但是到後來強大的諸侯國中姬姓卻變少主要原因是因為當時的諸侯都有自己的封地,而他們都有自己的姓氏。這些諸侯國一開始都是姓姬的,但是因為他們都有自己的封地,所以非常多的王侯子弟都隨自己的封地的姓了。

    西周實行分封制,分封的時候大部分都是姬姓,那麼為什麼後期強大的諸侯國中姬姓很少呢?

    西周時期姬姓諸侯國佔了大多數,可是到了戰國時期卻很少了,是因為在西周時期姬姓分佈廣泛,隨著時間的推移,各個姬姓國都隨自己的封地姓了,像魯,晉,韓,菜,曹,衛,可以說中國有一半的姓氏都來源於姬氏。

    根據《荀子》的記載周天子統治天下,總共把天下分為71個小國,這其中53個小國的王侯都姓姬。這就說明在當時,姬姓是佔一大部分的。當時西周的分封制主要把諸侯分為了六個等級。

    從國家的等級分類上來看,總共有53個公爵國姓姬,這就體現出來了當時的“家天下”的理念。

    因為姬姓是周代王族的姓氏,所以當時存在那麼多姬姓的人也是正常現象。

    隨著後來國家的發展,這些王侯子弟都有了自己的封地。當時這些王侯子弟到自己的封地時,就為了適應當時自己封地的發展狀況,就把自己的姓改掉隨封地的姓了。其實這些王侯把姓氏改掉也更有辨識度,可以讓我們後人在研究西周的歷史時更方便區分他們。

    姬姓是上古八大姓氏之一,是周朝的國姓。《呂氏春秋·觀世》裡道“周之所封四百餘,服國八百餘”;《荀子·儒效》述“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國,姬姓獨居五十三人”,《左傳》昭公二十八年謂西周分封“兄弟之國十有五人,姬姓之國者四十人”。這些記載都可以表明西周時期姬姓之國佔了大多數。

    戰國七雄,齊、楚、秦、燕、趙、魏、韓中的燕、魏、韓都是姬姓,雖不說強大,但是比重還是可以的。燕國雖比不上齊、楚、秦三個大國,也稍遜於魏、韓,但是也算是一個國力強盛的國家,不可小覷。

    魏國是戰國時期最早變法的國家,算得上一個開明的國家,魏國也是因為數十年的變法才變得強大。雖然魏國後來衰敗了,可是根基在那,就算走下坡路也需要很久。南韓能稱得上戰國七雄,那也是有自己的實力的。首先南韓的地理位置十分的優越,再則南韓的兵器精良士兵能力強,還有一個和商鞅同名的變法家申不害,這就是南韓成為戰國七雄的主要因素。

    還有一個原因是因為當時西周後期戰亂頻發,當時有許多王公貴族因為戰敗的原因選擇逃亡。他們作為戰敗者逃到其他國家去,當然是選擇隱姓埋名改掉原本的姓氏。所以在當時姬姓的人就少了很多,再也沒有西周最初一片繁榮的時候的姬姓的人多了。

  • 12 # 涼州七里

    謝謝邀請,的確如提問所言。西周的諸侯國打到戰國後期,PK臺上的一百多個諸侯國只剩下了七個。姬姓諸侯唯燕國殘存,中途加塞的韓魏是周王室的遠親,除此之外,在齊國端了神農氏後裔(姜姓)老巢的田氏是來自陳國的大舜後裔,楚國則是五帝之一的顓頊後裔。

    伐紂成功後第二年周武王去世,在周公的主持下西周一口氣分封了七十一個諸侯國,這套訂造的的宗法分封體系以宗族血緣為紐帶,打造了一個周天子至高無上、諸侯國眾星捧月的格局,試圖用一個千秋萬代的邦國聯盟取代從前的部落聯盟。

    分封情況概述

    “王者之制祿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禮記·王制》

    從國家等級來看,最高的是八個公爵國,除“假途伐虢”事件中的難兄難弟“虢”和“虞”屬於周武王長輩之外,其他都是前朝遺民後裔,比如宋國繼承商的祭祀,在覲見王室時享受“客禮”的待遇。

    從國家分類來看,53個是姬姓諸侯,體現了“家天下”的內涵。

    ▲齊國首代國君--傳說中的姜子牙

    齊國是反商功臣兼東夷部落代表姜子牙的封國,擁有“代天子征伐”的無限開火權。

    楚國則是臣服的南方方國代表,其子爵爵位並不具備獨立建國的資本,只是管不到罷了。

    後來的分封一直在宗室內部進行,比如虞叔透過周成王“桐葉封弟”的典故建立了晉國,西周迴光返照的“宣王中興”年代由於軍事行動的成功而掀起了最後一波分封浪潮,春秋第一霸--鄭國就誕生於這個時候。

    分封是先封后建,說來後世的封建社會反而名不副實,應該向周公交專利費。

    當然分封並非毫無節制,只有備受寵愛或者立過大功勞的後裔或同宗具備後續分封的資格,不然東周初年的封國就遠遠不止一百多個了。

    西周分封充分體現了“肥水不流外人田”的特點,或者說就是“親戚為主,功臣為輔,遺民為尊,臣服為卑。”--筆者概括。

    姬姓國家消亡的現實原因

    ▲春秋時代地圖

    簡單點說,春秋幾大主要諸侯中,四強選手為秦、晉、楚、齊四國,晉國是姬姓國家幾乎能夠一個頂倆。

    後期的諸侯都脫胎於之前的大國,在漫長的爭霸和滅國程序中,中小國家或許能夠爭雄一時,卻缺乏持久能力,比如鄭國,莊公去世之後就淪為了二流小國,成為晉楚兩強爭霸的風向標,後來三家分晉,成為了三個與當年分封毫無關係的國家。

    ▲三家分晉

    所以留下來的就沒有姬姓大國了。

    而燕國能夠殘存,在於其地緣優勢,過於靠近北方,並非主戰場方能倖免。

    那麼,往遠了說,同屬西周封國的諸侯們為何為打成一鍋粥呢?

    王朝的維繫紐帶--周禮和諸侯的義務

    周禮是一套嚴格貫徹宗法等級制、分別親疏貴賤尊卑上下的禮儀體系,也是系統化的社會典章制度和行為規範,最終形成了孔子所景仰的“鬱郁乎文哉”的禮樂文化。

    然而禮樂並非只有繁瑣的規定動作,更是一種文化,是華夏文明從“好鬼神”的商代進入人文階段的表現。每一個在禮樂文化中耳濡目染的邦國和人民都會找到文明的歸屬感,這跟我們當下的民族認同感並無二致。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外來戶的宋國和楚國等並不強制執行禮樂制度,二者在整個春秋時代削尖了腦袋想進入中原文化圈子,卻總是被冠以各種冷嘲熱諷。為此而誕生的成語如揠苗助長、墨守成規、守株待兔、刻舟求劍、買櫝還珠、畫蛇添足... ...被黑出了翔。

    “昔周公吊二叔之不鹹,故封建親戚,以蕃屏周。”--《左傳•僖公二十四年》

    分封制度的初衷在於防範類似“三監之亂”的軍事叛亂,那麼周公肯定不是為了放這些親戚功臣們出去撒歡的。

    ▲三監之亂時的地圖

    根據宗法制和分封制形成的天子、諸侯、卿大夫和士等各級宗族貴族組成的金字塔式等級制機構。各個等級之間的相互關係,既是大小宗關係,也是上下級關係。

    諸侯國並非絕對意義上的獨立王國,諸侯必須服從周天子的命令,有鎮守疆土、隨從作戰、交納貢賦和朝覲述職的義務。

    但他們的自主權也是不受控的,只要沒犯錯誤(比如站錯隊),周天子就不具備收回封地的權利,諸侯國君將封地賜予哪個大夫或後裔無需天子首肯,而如繼承、戰爭和祭祀之類的大事也只需報備即可。

    分封體系的崩潰

    西周開國三百年呈現出穩如泰山的姿態,但這樣外部堅不可摧的堡壘必然會從內部崩潰。

    首先,根本原因在於王室統治力量的削弱。

    烽火戲諸侯(真假難辨)至平王東遷的經歷遠不止後世的小說橋段那麼理所當然。

    ▲兩週之際形勢圖

    有弒父、弒叔、勾結外寇和丟棄祖宗基業的四宗大罪的周平王在一地雞毛中跑去中原尋找安全感,但關中的天下勝形就此送給了秦國作為統一天下的根基,河西緩衝帶的若干諸侯則因為曾支援叔叔周攜王而被晉國合法消滅,造就了春秋的巨無霸。而在諸侯團團“保護”下的洛邑,則會在諾幹年後被血緣關係最近的鄭國(宣王胞弟封國)變成周天子的傷心之地。

    東遷之後王室自留地大概跟衛國相當,雖然暗流湧動,但天子為尊的慣性依然存在。周平王五十多年的太平天子生涯過得飛快,直到周桓王被鄭將祝聃射了一箭,眾諸侯們方察覺到了水溫的不同,開始有學有樣了。

    另外,“禮崩樂壞”還有現實原因。

    孔子的這句哀嘆的背景在於天子已然式微,各諸侯國爭鬥行為被默許,而列國對於“周禮”的遵守和對王室的尊重已然不見。

    孔子認為“爭霸”是可以的,但怎麼去爭很重要,比如“尊王”和“攘夷”就是正義的行為,因而他最欣賞齊桓公和管仲,

    而同樣優秀的晉文公,則因為召喚周天子主持諸侯大會(慣例是王室派使者參加)並提出在自己墓室上提前開個口子(周禮上的天子特權)的要求,被孔子定性為“譎而不正”,意思就是花花腸子太多了。

    孔子的想法在當年尚有市場,但晉文公也不過是試探,如果真要在墓室上開個口子大可偷偷摸摸地幹,而不必去請示一塊橡皮圖章。

    結語:春秋戰國其實是在掀棋盤

    筆者說的自然是自上古至周代唱了兩千年的主角的實封貴族,而非當下不差錢的暴發戶。分封的合法賜予造就了貴族階層,而當賴以生髮的基礎不復存在時,他們也只有跟分封制度一起選擇退場。

    ▲君子不免冠--貴族從來不止於財富或氣質

    但筆者還是覺得有點可惜。不依賴君權的地位獨立早就了人格的獨立,而歷經數百年禮樂文化和社會土壤薰陶培養出來的貴族階層,其優雅、勇氣和擔當的特質絕非魏晉矯揉造作的名士做派所能比擬。後人說項羽是中國最後一個貴族,但他只有貴族的風骨,卻沒有貴族的從容。此項留作以後再討論吧。

    終結於戰國亂世的分封制度從此成為了歷史的記憶,取而代之的是新興皇權的多吃多佔,社會精英也從股東向打工仔轉型,此後的廟堂總是少了一些源自於人格獨立的高貴,但這也是歷史發展的自主選擇吧。

  • 13 # 穿越再現彼岸

    根據《荀子.儒效》記載:“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國,姬姓獨佔五十三”,《左傳》則記載:“兄弟之國十之有五,姬姓之國四十”。雖然記載略有不同,但姬姓在西周分封諸侯時佔據了大頭。

    現列舉一些大家熟悉的姬姓諸侯國(部分熟悉)如下:

    1.燕國。伯爵,召公奭,周朝王室。

    2.霍國。伯爵,姬叔處,周武王弟弟。

    3.古南韓。周武王之子建立,公元前757年為晉國所滅。

    4.古魏國。國君為姬姓魏氏,被晉獻公派畢萬(畢公高後人)所滅。公元前661年。

    5.南韓。唐叔虞(封晉國)後裔曲沃桓叔後裔,姬姓韓氏。

    6.魏國。魏國的始祖是周文王第十五子畢公高,姬姓魏氏。

    7.吳國。子爵,周文王哥哥泰伯的後人。

    8.魯國。侯爵,周文王第四子周公旦。

    9.晉國。侯爵,唐叔虞,周武王少子。

    10.巴國。子爵,姬姓宗族,稱“巴子國”。

    11.滕國。侯爵,姬叔繡,周武王之弟。

    12.衛國。侯爵,姬叔康,周武王同母最小的弟弟。

    13.蔡國。侯爵,姬叔度,周武王之弟。

    14.虞國。公爵,周文王弟弟仲雍之後。

    15.虢國。公爵,王季子虢仲。周文王之弟。

    16.曹國。伯爵,姬叔振鐸,周武王之弟。

    西周分封諸侯將爵位分成了六個等級:公爵、侯爵、伯爵、男爵、子爵、附庸爵,正統的一般是公侯伯子男五級爵位制度,附庸爵是指那些弱小或者邊緣的小諸侯國的封爵。(周武王姬發劇照)

    戰國時期姬姓諸侯強國有哪些?

    根據機率論,姬姓諸侯國佔據了西周大半諸侯封國,那麼在未來的發展中肯定不會全部滅亡,而且佔據強國的位置應該也不少。(魏文侯劇照,三家分晉主導者之一)

    根據上面的統計,戰國七雄中,燕國、南韓、魏國這三個國家都是姬姓國家,而且並不弱。(韓、趙、魏三家分晉)

    燕國是周召公奭建立,他的後裔一直管理這個國家;南韓、魏國、趙國三家分晉,南韓的創立者韓虔是晉國建立者唐叔虞的直系後裔,姬姓韓氏;魏國的創立者魏斯是周文王第十五子畢公高的後裔,姬姓魏氏。(韓武子劇照)

    由此看來,戰國七雄中有韓、魏、燕三國是姬姓後裔,在數量上不算少。同時存世較長的還有周公旦建立的魯國,直到公元前256年才被楚國消滅;最晚被消滅的諸侯國衛國,是周武王親弟弟姬叔康建立的,到公元前209年才被秦二世胡亥滅國。

    從表面上看,戰國時期真正姬姓的強國好像只剩下了燕國,其實仔細分析下戰國七雄的世系,姬姓諸侯強國是不少的。

  • 14 # Mer86

    姬姓諸侯不算少吧?晉國、鄭國、衛國、燕國、魯國、吳國都是姬姓諸侯。戰國時期的魏國、南韓也是姬姓諸侯。從比例上說,姬姓諸侯跟異姓諸侯差不多。

    如果你問的是姬姓諸侯為什麼大多數都沒有撐到戰國後期,那這個原因很簡單——地緣劣勢造成的結果。

    圍棋有句術語,叫“金角銀邊草肚皮”。意思是說,同樣的棋子擺在棋盤的邊角上和放在棋盤的中央,所能圍出來的地盤是不一樣大的。寓意成就“霸業”,地緣很重要。

    舉例來說。晉國和鄭國都是姬姓諸侯,晉國的位置稍微偏一點點,在山西曲沃。初期發展很不順,但是後來憑藉源源不斷的人才和地緣優勢(向蠻夷戎狄地區發展,透過滅小國積蓄實力),發展成了春秋第一大國。而鄭國則跟晉國完全相反,開局即巔峰,之後全是下坡路。

    鄭國的地盤最初在關中,平王東遷之前,關中沒落,鄭武公提前佈局,在當時土地最肥沃的河南搶先佔好了一塊地,佔據了戰略優勢。(在現在的鄭州一帶)

    後來鄭莊公在其基礎上,連滅八個諸侯,一時稱霸,號稱“春秋三小霸”之首。

    但是鄭莊公病死後,鄭國也跟周王室一樣沒落了。究其原因,大致有兩點:一是鄭莊公之後的鄭國國君素質普遍都不高,沒什麼才幹;二是鄭國的地緣劣勢太明顯。鄭武公當年挑地盤的時候,沒想到後來的諸侯兼併戰爭的規模會那麼大。他以為自己挑的是塊風水寶地,然則只是塊沒有發展空間,周圍都是強敵的死地。

    春秋中期,齊、秦、晉、楚先後崛起,出於稱霸的目的,這四國不管誰稱霸,都要先拿鄭國練練手。尤其是晉楚爭霸,晉國南下攻楚,鄭國是必經之地;楚國北上攻晉,鄭國還是必經之地。小小的鄭國夾在大國的正中間,欲哭無淚。

    所以說,從鄭國的沒落就可以看出,姬姓諸侯沒落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扎堆在了中原腹地,沒有發展空間。

    相比之下,異姓諸侯大多封在邊緣地區,與中原四周的所謂的蠻夷戎狄接壤,承擔著為周王室看家護院的職責。他們與這些蠻族開戰,同時又有交流,既鍛鍊了它們的生存能力,同時也使它們可以避免在狹小的中原求生存,而致力於向外部擴張,征服蠻族的土地和居民。

    比如齊國與東夷接壤,最終征服了整個山東半島;秦國爭霸中原不利,轉而向西擴張征服西戎;楚國更不用說,肆意的兼併江漢地區的各個小國,身為區區子爵,但在春秋後期國土面積竟然是最大的。

    試想一下,一個是“溫室裡的花朵”,一個是刀口舔血,姬姓諸侯哪裡是分封在邊緣地區的異姓諸侯的對手?兼併一開始,姬姓諸侯自然是被“一波流”帶走一大片。

    春秋中期,隨著晉楚的崛起,又是一大波姬姓諸侯被“一波流”帶走,消失在了歷史文獻的記載中。

    到了春秋後期和戰國初期,能活下來的國家,要麼是晉楚齊秦吳越這類佔了“金角”地緣優勢的大國,要麼是鄭宋衛陳蔡這類有一些家底,暫時還沒被敗光的“草肚皮”型小國。

    戰國初期,三家分晉。趙國有眼光,連續跟韓魏換地,把自己做成了坐擁“金角”優勢的北方國家。而韓、魏則被夾在中間,變成了“草肚皮”型國家。

    魏文侯居安思危,首先搞變法,使得魏國國力強盛,雄極一時。其後的魏武侯繼承了文侯的思路,幾乎把秦國打崩,如果能再加把力,也能坐擁秦國的地緣優勢。

    然而再強的國力,魏國終究只是“草肚皮”型國家。它四面為敵,四面擴張,結果只是曇花一現,淪為二流國家。(中央立國,巔峰表現也就是魏國的水準)

    所以說,在那個先秦年代想要成就霸業,握有地緣優勢很重要。中原立國,發展空間幾乎沒有,必須要像秦、楚那樣佔據向外擴張的地緣才有發展空間。

    需要強調的是,這是地緣導致的結果,與是不是姬姓諸侯沒關係。

    周武王當年冊封諸侯時,非姬姓諸侯,但被冊封到中原的諸侯國,也沒有國家能撐到兼併戰爭的最後。比如武王冊封的幾個異姓公國,最後也都沒有發展的很好。

    焦國——炎帝后裔,姜姓,今三門峽市。

    陳國——虞舜後裔,媯姓,今河南柘城。

    杞國——夏禹後裔,姒姓,今河南杞縣。

    宋國——商湯後裔,子姓,今河南商丘。

    除了宋國,其它的幾個有啥印象?

    總的來說,地理上的限制讓諸姬難以擴張和防守;而異姓諸侯得以透過征服四方蠻夷擴大領土以供養更多的軍隊。這樣異姓諸侯就先勝一籌。

    另外,姬姓諸侯內訌,相互攻殺,恨對方甚過於恨異姓諸侯,也是姬姓諸侯難以做大做強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拿鄭國來說,鄭莊公是一時雄主,但他所取得的成績基本上都是打周王室取得的。鄭國打異姓不行,但是打同姓厲害的很。

    正所謂內戰內行,外戰外行,說的就是當時的姬姓諸侯。

  • 15 # 行雲流水1437995

    周朝分封的時候,以周天子都城為中心,封國離周天子國都越近的諸侯地位越高,封國離周天子越遠的諸侯地位越低,比如楚國國君最初是子爵,封國是子國,封國和國君地位最低。

    周天子有權威的時候,諸侯內部不允許為擴大地盤兼併對方,楚國因為在最外圍,周天子鼓勵楚國征服蠻荒未開化地區擴大地盤,結果楚國竟成為最大的諸侯國,並且在諸侯國中第一個稱王。

    姬姓諸侯因為與周天子同族同姓,地位最高,雖然封國雖小,但是地段最好。齊、楚、秦、燕、趙、魏、韓,這七個國家被史學家稱作“戰國七雄”,戰國時的主要國家中燕、魏、韓等國家是周天子的同姓封國。

    齊國原是姜子牙的後代,姜姓。齊國在戰國時被田姓奪國,是為田齊。著名的"田忌賽馬”就是指的這個後來的田齊。

    秦國起初是西遷的東夷人,為周王養馬,後來非子養馬有功被封,秦國始建立。秦國國君在平王東遷時一路護送,周天子將周朝的發祥之地讓於秦國管理。秦國位於西垂,與之交界的犬戎和義渠等國,秦國幾代國君不斷向西開拓領土,後歷經商鞅變法,成為七國中實力最強的國家。終於在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了全國,結束了幾百年分崩離析的局面,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封建王朝。

  • 16 # 剛日讀史

    武王伐商之後,周朝的統治者們開了一個三天三夜的閉門會議。

    在會議中,對商朝滅亡的原因進行了歸納總結,便發出了“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的感慨。

    (周王朝建立)

    到了周厲王時代時,周厲王大概是忘了先祖所傳授的經驗教訓。

    他實行了山林專利,上山砍個柴都是要交稅的。

    真正的原因是,國都周圍的樹木被大量砍伐,造成了水土流失,但是周厲王這樣幹,就太過於簡單粗暴了。

    他甚至還毀了鄉校,“鄉校”,是休閒聚會的公共場所,是人們在那裡議論國事的地方。

    周厲王認為,“防民之口,甚於防川”,便把“鄉校”給毀了。

    於是激起民憤,華人暴動,居然能把周厲王轟出了宗周,搞起了一次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共和行政”。

    衛懿公愛鶴不愛民,他給他喜愛的“鶴”都封了官職,於是衛國華人大為不滿。

    有一年,“狄”人侵犯衛國,華人便拒絕手持戈矛趕赴前線去保衛國家。

    “將戰,華人受甲者皆曰:使鶴,鶴實有祿位,餘焉能戰?”——《左傳.閔公二年》

    (鶴有祿位)

    “不好意思啦,你讓你的鶴去幫你打仗吧,我們還要趕回家吃飯呢!”

    結果,衛懿公沒有得到華人支援,只得孤零零地帶著他的宮庭衛士,驅車去抵抗狄人進犯,結果一敗塗地,衛國滅亡。

    本來簡簡單單的兩件事情,因為統治者處理不得方法,就丟掉了民心。

    民,不包括野人、隸臣,而僅僅是“華人”,也就是邦國的高階公民,他們有氏族,有私產,有武備,是城邦的中堅,也是預備役。

    華人的權力還是很大的,但一旦爆發,也能在短期內徹底改變一地政局。

    所以,丟掉了民心,確實是難有作為。但是這個“民心”也有不對的地方,比如說周厲王僅僅是禁止砍伐樹木而已,就被趕下臺了。

    (周厲王被逐)

    說明了,“民”的訴求是追取眼前的利益的,而國家發展的訴求是放眼於未來的。

    這個矛盾又是如何去解決的呢?

    國君在位,不騷擾民眾,不做“害民之舉”就夠了嗎?也不夠!

    在位國君也必須具有長遠的目光和規劃,不光要埋頭拉車,也要抬頭看路。

    到了三家分晉之後,魏國立。開創者為魏文侯魏斯,姬姓魏氏,也是姬姓諸侯國,是為戰國時期中原第一霸主。

    也只有這個姬姓的諸侯可以拿出來講一講,其它的都是姬姓諸侯國都是慢性等死而已。

    魏文侯魏斯拜孔子的弟子、著名的大儒“子夏”為老師,子夏已是雙目失明的百歲老人,但他學術驚人。

    感於魏文侯的誠意,子夏親自趕赴西河授學。

    (魏文侯拜師)

    子夏在西河講學,華夏文化的重心就此轉到了魏國,轉到了西河,形成了著名的西河學派,為魏國培養出了大量的人才。

    魏國第一個雄霸中原,加上魏武侯魏擊,魏惠王魏罃三位君主加在一起的執政時間竟然長達驚人的一百二十七年。

    但是,魏惠王后期,與趙、韓、齊、秦相繼大戰。魏國大殺三方,幸好有文侯、武侯兩代人的積累,顯示出了魏國強大的國力。

    魏惠王勢衷於爭霸,走的還是春秋的那一條老路子,想的還是九合諸侯的光彩榮耀。

    魏國本處於中原四戰之地,在這麼一個窮兵黷武的君主的帶領之下,毫無目的性地四處征戰,卻一無所獲。等到魏國兩敗於齊國之戰後,霸業中衰,迅速調零,後為秦國所滅。

    總之,姬姓諸侯國,就算打仗厲害無比,同樣也挽救不了滅亡的命運。治國不得法、不得民心者,窮兵黷武者,都是其滅亡的原因。

    (分封制——私門富於公室)

    最重要的一條原因是,姬姓諸侯國,走的還是周文王、周公“分封”的老路子。

    如果沒有“大一統”集權思想的指導,那隻會是打下來的國土越大,分封得越厲害。

    法家集權才是天道,才是大勢所趨,順流而下者,方可得存。不明大勢者,都將被歷史的滾滾車輪碾壓得粉身碎骨。

    用一句話來概括,那就是順歷史潮流者昌,逆流則亡,無所作為者,是慢性等死。

    不僅是姬姓諸侯國,還是異姓諸侯國,還是後來的歷朝歷代,皆逃脫不了這條鐵律。

    歪眼小史工作室

    文—千古

  • 17 # 尚武菌

    在西周時期,當時實行的是分封制,而且分封出去的大部分都是姬姓諸侯,所以姬姓後代應該非常多,可實際上,隨著時間的推移,後來諸侯國中姬姓的人數開始銳減,這一點確實讓人們感到疑惑,究竟在這個過程中姬姓諸侯國之間發生了什麼事情呢?

    首先需要了解一下姬姓的起源,其實姬姓原本是周朝的國姓,還是上古八大姓氏之一,所以姬姓在當時是很尊貴的,姬姓後代也不在少數,實際上在西周時期,姬姓的後代人口數量十分龐大,這一點在史料中都有體現,而且在《左傳》中還有相關的詳細記載,根據這些描述可以瞭解到,當時西周在分封之後,諸侯國裡面姬姓諸侯所佔的比例是非常高的。而且戰國七雄中,燕、韓等國都屬於姬姓的後代,這些小國在當時確實沒有太大的勢力,國力不夠強大,但是在人數上來看,姬姓的比重還是還是很高的,而且起初燕國還算是強大的,雖然不是首屈一指,但是國力還是有的。

    另外在戰國七雄中魏國也是姬姓的後代,魏國起初不是很強大,但是因為魏國的政策比較開明,後來讓魏國有了比較好的發展,也在幾十年內迅速成長起來,在這個過程中魏國的國力開始變得更加強大。只不過到了後期,魏國開始迅速衰敗,這個時候姬姓後代人數依然很龐大,可是魏國的根基確實還在,隨著時間的推移,魏國後來日漸衰退,姬姓的後代人數也開始銳減。南韓雖然在當時的地位比較高,而且南韓的國力比魏國和燕國都強大,但是後來依然沒能躲開亡國的命運。南韓在當時確實很強盛,而且南韓的土地肥沃物產豐富,當時南韓也有大量的精兵良將,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南韓也很快就沒落了,南韓中的姬姓諸侯後代所剩無幾。

    戰國七雄中姬姓諸侯雖然人數比較多,但是不能否認的是,姬姓諸侯國的整體實力不是很強大,隨著這些諸侯國的漸漸沒落,姬姓後代自然會呈現銳減的趨勢,而且後來土地的分封也隨之而來,讓姬姓變得更少,後期姬姓後代分佈得範圍變得更加廣泛,在這樣的趨勢下,姬姓自然也被其他諸侯國慢慢吞沒了,姬姓也被其他姓氏所取代,失去了往日的輝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女生找男朋友了,怎樣選擇年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