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陳迪橋
-
2 # 餘生安GOOD
我個人非常非常贊同這句話。
我帶的3週歲班級有個小朋友,他特別聰明,學習能力也特別高,對於學習的態度,真的虔誠地讓人感動幾乎是全程不走神,眼睛總是牢牢盯著老師。
但是大概去年11月份,他開始不願意來上課了,尤其是媽媽送來,他就說:我累了,我好累好累啊!
媽媽很苦惱,一開始就哄啊,最後就是生氣不管。
我瞭解了一下情況問他媽媽,知道媽媽最近給他報了不少興趣班,沒錯是三週歲但也好幾個興趣班了。
媽媽說:媽媽工作也很累,但是來陪你上課了啊,你還不好好學,那我把你的班都推掉行嗎?
他就拼命哭啊:不要,媽媽,我好累啊媽媽,我好累!
是不是聽著心疼?實際上呢,我給他抱進教室,不到5分鐘,他就進入狀態笑起來了!
後來那天我回家公交車上,他爸爸打電話過來說:這樣的鬧騰已經持續了快一個月了,媽媽都想帶他去醫院看看,是不是心理有問題。
我說:您和媽媽工作都忙,是爺爺奶奶帶對吧?
孩子爸爸:是的,所以你看星期天,他媽媽特地送他上課。
我繼續說:媽媽確實不容易,也傷心了。我統計了一下,這個月8次上課,他其實上週開始課前鬧騰時間已經少了,但是這週日媽媽來送,又不進教室了。
但為什麼每次爺爺和奶奶送,他就不鬧呢?因為他太愛媽媽了。每次都是 媽媽我愛你我想你常說,也是因為媽媽平時陪伴少,週末難得陪伴,卻還是送他來上課。
他很想透過上課拿到獎勵給媽媽看,但是他課前如果遲到,他就覺得自己拿不到老師的獎勵了,這樣媽媽就會不開心。
小孩子心理很簡單的,我建議媽媽週末可以帶他去別的地方玩,不一定是上課。就是單純陪伴一起開開心心的,讓孩子知道即使不是去上課,不是拿到獎勵,媽媽也同樣愛他,給他安全感。
爸爸說:媽媽在房間裡哭,剛剛和孩子談了,坐下來認真的問他,如果真的不喜歡英語,爸爸媽媽可以把錢退掉的。
結果小朋友也很認真的:我喜歡上的。
現在父母都希望儘量陪伴孩子,但希望您的陪伴是高質量的,不求輸出多少,但求能夠給孩子安全感,這樣的教育一本萬利啊!
-
3 # 妮子nacy
我就自己的看法來談談這個問題。
父母的陪伴是最好的教育,這句話本身沒錯,但這裡所說的陪伴需要我們好好理解一下。陪伴不是說呆在一起就叫陪伴,而是有效有質量的陪伴。
我先說說孩子為什麼需要陪伴。
一、3歲前是寶寶大腦發育成長的關鍵時期,也是性格和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父母這個階段的陪伴將會對孩子的成長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3歲前的寶寶也是寶寶最需要安全感的,只有父母的陪伴才能讓寶寶覺得更安全,找到他的歸屬感。
三、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所以父母對孩子的照顧和教育是其他人都無法代替的。
那麼,做為父母應該如何有效的去照顧孩子呢?
一、父母要經常和孩子說話,講故事、唱歌。
孩子小的時候,即使在媽媽的肚子裡,如果父母經常和他說話,講故事、給他唱歌會刺激他的語言發展,也會幫助她性格的形成。我家寶寶小的時候,她爸爸常不在家,我就常常和她說話,“寶寶了”,“寶寶拉了”,“寶寶吃飯了”,“寶寶媽媽來了,陪你睡覺”等。臨睡前還總是給講故事或唱歌,其實我五音不全,唱歌一點也不好聽,但寶寶總是愛聽,我還總是胡亂編歌給他聽,她是一點都不嫌棄。當然大了就不要我唱了。
二、父母要經常陪孩子玩。
父母多陪孩子玩,讓孩子減少孤獨感,同時也能更好的促進孩子人際關係的發展,這點我就沒有做好,孩子小的時候經常過於忙自己的事情,孩子就一個人玩。後來上幼兒園,上小學都習慣自己一個人玩,不太習慣和小朋友一起玩。等慢慢大了才好點。另外父母和孩子玩的時候可以更好透過言行舉止去影響到孩子,比如玩完以後父母帶著他順手就將玩具收納起來,久而久之,孩子也會養成這樣的習慣。
三、耐心、認真回答孩子的問題。
小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就是十萬個為什麼,他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好奇,這個時候家長千萬不要不耐煩,這是孩子探索世界的過程,家長應該耐心的給孩子解釋或者引導孩子有更深的探究,甚至可以和孩子一起研究為什麼。讓小腦袋更聰明、更善於思考,這是最考驗父母耐心的時候。
四、多陪孩子去戶外活動。
讓孩子多和大自然有更親密費接觸,多在戶外活動,透過戶外跑跳,讓孩子身體身體更健康。父母要注意的是戶外活動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不要對孩子有更多的限制,不要擔心孩子把衣服弄髒。孩子才不會畏手畏腳,行成開朗的性格。
最後要說的是,父母在陪伴孩子的時候,一定要全心全意的陪著孩子,不要自己看手機或做其他事情,把孩子扔在一邊自己玩,孩子提問問題也不回答,甚至於不耐煩,這都不叫陪伴。只有用心的陪伴,才是真正有效陪伴,才能讓孩子感受到你的愛,進而培養優秀的,身心靈健康的孩子。
-
4 # S一杯香茗
我感覺孩子在12歲前該有父母的陪伴。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自我意識還沒有形成,在父母身邊能得到力量,有安全感。12歲以後自我意識已經形成,不在父母身邊有利於培養獨立生活能力,自我意識和感知事物的能力,充分的發展自己的潛能。按照自己的想法,自主快樂的成長。
-
5 # 童爸語悟
我有一個八歲的上二年級的孩子,作為家長,對此問題還有一些發言權。
首先,必須旗幟鮮明地指出:父母的高質量陪伴才是最好的教育。
不管是兒童教育專家東子還是尹建莉,都主張父母要陪伴孩子,作孩子的大朋友,至於他們建構起來的各種具體原則、細節且不說了,咱們這裡就說陪伴這個話題。
今年遭遇新冠肺炎疫情,全華人民窩在家裡時間夠長,實踐父母陪伴教育是絕佳的空前絕後的機會。那麼我要問一下:有多少家長得出了陪伴就是最好的教育這個結論(結果)?想必,抓狂的更多。何以如此,陪伴不得法,換句話來說,是低質量陪伴不是題主所說的那種陪伴。只有高質量的陪伴才是最好的教育,這個觀點必須站住了。
那麼什麼是高質量陪伴?我認為要做到以下三點:
1、把孩子當朋友,在平等交流的基礎上和孩子成為知心朋友和沒大沒小的玩伴。平等的朋友,放下身段,放開了玩,玩就高效快樂有益,學就互相推進,各得其所。一旦大人抱著上帝視角成人視角父母視角,就會看孩子戴有色眼鏡,對孩子有各種不完美的感覺,就想與別人家的孩子比較,就會氣不打一處來,就會想改造孩子,結果就是兩敗俱傷,父母與成長期子女產生隔膜,以後再陪伴也只能是假陪伴,無效陪伴。
2、陪伴除了陪玩陪學,還有陪著閒坐。孩子的成長不是隻有學習,玩耍更重要,與同齡夥伴瘋玩很重要。家長要高質量陪伴,就是除了自己陪孩子玩,還能放心放手,允許孩子出去和他的小夥伴們玩。變著花樣玩才能玩出智商和情商。但又能只是玩,還有啥也不做也是陪伴,看著孩子玩他的,父母不干預,父母只要陪坐著,看著就好,隨時預備回答孩子的話就好,陪坐時千萬不能自己玩手機,一定要全部注意力集中在孩子身上,若是家長自己玩手機則完全破壞了陪伴這套功!
3、最好的陪伴一定要會同孩子找到他的興趣點,幫助孩子發展興趣愛好。之所以前邊說會同不說幫助,就是要強調家長跟孩子平等交流,是探討的朋友,是引導孩子的朋友。孩子自有其天性良知,我們只要因勢利導就好。比如我兒子假期愛上了當小主播,播恐龍,不亦樂乎,這是他自發的健康的興趣,維護支援他,坐一邊聽他繪聲繪色的講故事就好了,幫助他打廣告,在朋友圈推廣,在各種場合推薦,引來更多的會心聽眾,孩子被關注被催更,成就感就越來越高了。這樣陪娃兒,應該算是很好的陪法,當得上是好的家庭教育評價吧。
一早回答問題,把上廁所、洗臉、刷牙的固定程式都影響啦~~
-
6 # 佳家有教
最近流行一句話叫最好的教育是陪伴。我認為說的很有道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滿足孩子效仿的直觀性。在一個孩子青春期來臨之前,主要是在父母的影響下成長,自覺不自覺效仿父母,形成自己的生活習慣和初步的對生活的態度,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是家長言傳身教的表現。只有多和孩子相處,多讓孩子感受你的所作所為,才能把正確的好的東西傳遞給孩子;二是聆聽孩子是對他的尊重和鼓勵。孩子在幼兒到兒童的階段,是一個從依賴模仿到獨立的變化過程,渴望成長的訊號就是渴望交流,渴望不斷比肯定和認同,陪伴孩子就是專心地滿懷興趣地去聽。三是和孩子一起研究、閱讀和運動。高質量的陪伴是尋找孩子的興趣點,和孩子一起去研究,去探索,一起去閱讀他感興趣的書籍,去討論他感興趣的人物,堅持一起參加運動,一起去實踐。
有人說未來最好的學校在家庭,做父母是人一生中最有價值的一份工作。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做父母培養好孩子就要從陪伴開始。
-
7 # 書不盡墨香方華
首先非常認同這個觀點。孩子的教育不能重來,陪伴就是父母對孩子最好的教育,這是所有物質都無法代替的。
在孩子上學期間,也曾跟很多家長交流過,關於孩子陪伴的問題。大多數爸爸媽媽都覺得自己太忙,想掙很多錢沒時間陪伴孩子。說到底,我們家長現在所做的一切最終都是為了孩子。我們有沒有真正的去問一下自己孩子最需要的是什麼?自己每天拼死拼活那麼累,賺錢是為了什麼?最終不是為了孩子嗎?
父母對孩子的關愛是任何人都不能替代的。我認為孩子在16歲之前,父母跟孩子之間的一些親子活動非常重要,會影響孩子的一生,也會成為他們以後人生的美好回憶。這個階段如果缺乏對孩子足夠的陪伴,孩子就會缺乏父母的形象,不利於人格形成與完善。
所以我認為不管我們家長再忙,都應該多抽時間陪伴孩子,關愛孩子來彌補平時工作忙和孩子溝通少的遺憾。
-
8 # 人和萬事成
父母的陪伴,關心和溺愛的意味要重一些,長期陪伴反而對孩子不是最好的教育,是慣孩子害孩子的教育,最好的教育是來到社會實踐中,環境不同人地生疏無依無靠,這才是最好的教育,讓他獨立生存獨當一面自己做主,這才是最好的教育。
-
9 # 大小A的媽
父母的陪伴是最好的教育
我認同這句話,但是也質疑這句話!
認同這句話是因為?父母的陪伴確實是孩子在生長過程中最不可缺少的。
而且很多事實證明,在童年時期,父母陪伴的孩子,除了更幸福,還會養成很好的習慣,生出很不錯的性格!
為什麼也在質疑這句話?因為現在很多父母以陪伴為由,做著對孩子冷暴力的事情!
因為想看電視,不陪孩子玩耍,讓孩子自己玩。
因為想打遊戲放鬆,讓孩子不要給自己搗亂!
所以這樣的陪伴,即使有父母的陪伴,也不是最好的陪伴!
我心目中最好的教育我心目中最好的教育,是每天可以看到孩子開心的樂!
好的教育,應該是滿足孩子各方面的需求,當然不是無理取鬧的要求。這其中可能包括:陪著孩子看書,帶著孩子玩,孩子一起做家務,做勞動!等等。
好的教育結果就是孩子的表現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孩子可以給父母做自己事情的時間,獨立玩耍。孩子可以關愛父母,體諒父母的勞累,感恩父母的付出。孩子可以獨立面對一些問題,自己想辦法解決!所以教育的是什麼呢?父母的陪伴又起到了什麼樣作用呢?值得我們每位家長反思!
-
10 # EgretWong
孩子跟著父母耳濡目染,父母的行為和處事方法會影響到孩子的價值觀。父母要首先規範自己的行行為習慣,有意識的樹立榜樣,孩子才會照貓畫虎學到正確的榜樣。
父母的陪伴是滲透教育,,也要加之主動教育,小樹需修剪,很多東西也要講清楚說明白孩子才能懂。
-
11 # 使用者Pgy195810020710
我對這個問題有不同的看法,其看法如下:一是父母的陪伴只需要幼年時期,因為那時候孩子年幼,自理能力不足,需要陪伴。二是孩子到初高中,大學階段乃至以後,如果父母仍然陪伴在身邊會嚴重影響孩子獨立思考,獨立人格的形成。三是孩子長期由父母陪伴,會阻斷孩子接觸社會,接觸分繁複雜的人群。總之,父母長期陪伴孩子,由其是孩子有了獨立思考人生的時候,父母形影不離,會對孩子發展不利的。
-
12 # 輿論組長
父母陪伴固然很好,但要看如何陪伴。教育的作用是改變,讓孩子懂得很多道理,健康成長,在陪伴中懂得感恩、懂得尊重、懂得分享、懂得奉獻......,陪伴中讓孩子成長知識、成長眼界、成長格局......
如果父母僅僅是朝夕相處,對孩子一切包辦,而不懂如何正確引導和影響就失去了陪伴的價值。對於孩子成長來說,學會放手也是一種愛,這樣可以訓練孩子的獨立能力,學會堅強勇敢,父母只在他需要的時候出現,幫他克服困難,分享歡樂,才是最好的陪伴。
不少父母總覺得孩子還小,怕孩子累、苦,總是像一把傘,為孩子遮光蔽日,始終讓孩子無法經歷風雨,未來孩子一旦遇到坎坷,就無法面對現實,正常去面對。
因此,陪伴對孩子是必要的,但不是無條件的,無節制的陪伴,而應該是科學的,智慧的引導。
-
13 # 末班車要出發了
父母的陪伴是最好的教育,我來談下我的看法
“我不會做一輩子的總統,但我一輩子都要做一位好父親”,這是美國前總統奧巴馬說過的一句話。
即使作為總統,他還是會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陪伴自己的孩子,他會給孩子讀睡前故事,還經常會帶著兩個孩子去書店看書,長達21個月的總統選舉過程中,他從來沒有缺席過任何一次女兒的家長會。
家是溫暖的港灣,家庭中度過的時間要遠遠多於其他場所,父母的一言一行、言談舉止、為人處事、甚至是生活習慣都會對孩子產生巨大影響。
觀察下週邊的生活環境,大家可以發現。現在很多家庭,父母孩子都是抱著個手機,躺沙發上,喝著可樂。孩子養成這種習慣,很大程度上都是受父母的影響。我們可以週末,帶著孩子郊遊、遊山玩水,可以全家一起做家務,一起買菜做飯,一起閱讀,一起運動,這樣的家庭肯定會更加幸福美滿。
家庭教育中最核心的內容就是與孩子一起生活,陪伴孩子一起成長。如果做不到這一點,那家庭教育將無從談起。成年人的世裡沒有“容易”二字,但是,離開父母的孩子,我覺得用“悽苦”來形容更加合適。
-
14 # 做好自己才能結緣朋友
父母對孩子的陪伴是最好的教育!
我個人認為在孩子未滿18歲之前,父母的陪伴能潛移默化.言傳身教影響到孩子。但不是無條件無節制嬌慣孩子,而是有智慧講科學引導孩子。孩子將來的人生才能夠經受風雨,面對現實與坎坷!大家認同嗎?
-
15 # 愛鄰
我記得有一次一朋友跟我說,我觀察到一個很有趣的現象,一位媽媽陪孩子做作業,孩子在書桌上寫著作業,媽媽卻在床上躺著玩手機,還一邊玩手機一邊跟孩子說:“你快點寫,快寫,別磨磨蹭蹭的……”,朋友說,這樣孩子怎麼會好好學習呢?我在努力,你在玩,父母的榜樣呢?她說在自己小時候,每當我寫作業時,媽媽也和我在一個桌子上,不是看書,就是練字,會在我旁邊努力~所以,每當我想玩時,我看一樣旁邊的媽媽都在這麼努力,自己也就不好意思玩,也就更努力寫完~
我想,這是一位多麼溫柔和有愛心的媽媽呀!在這樣的教導下長大,應該是很幸福的一件事~
這才是父母陪伴的最好方式,並不是我在學習,而你在玩~
-
16 # leo老師講英語
對於孩子來說,物質條件的滿足肯定是生活必需的,而陪伴在父母的身邊則是更為重要的;這裡有一點值得注意:父母的陪伴也是有“期限”的,孩子出生的前三年很重要,一旦錯過,那真的是很大的損失。
要說兒童期父母陪伴有多重要?完整的父母陪伴能給予孩子更多的關愛,讓孩子的身心能夠健康成長,做一個身心健全的人,能讓孩子體會到自己的存在是多麼的幸福。
我家是個很乖的寶貝女兒,每天和媽媽一起醒來,學著媽媽的模樣,穿衣服,梳頭髮,恨不得每天穿著親子裝,頭髮有時要編起來,有時要綁起來。爸爸刷牙,她也嚷嚷著要刷牙(兒童牙膏)雖然牙膏會有點辣辣的感覺但是她也堅持了下來!和媽媽一起洗臉,彼此之間看著對方,感覺那一刻有這樣的寶寶就是媽媽的小棉襖了!每天都跟著我們一起生活,寶貝模仿我們,穿衣服像媽媽,說話卻像爸爸。
那我們該怎麼去陪伴孩子呢?是不是整天都要和孩子呆在一起呢?事實上,在孩子一歲之前,的確需要媽媽經常的陪伴,但當孩子學會走路,開始自己探索世界以後,媽媽更多的是需要放手,也就是說,孩子不需要你總是陪著他玩耍!
在不同的階段,陪伴孩子的方式是各不相同。
陪伴孩子,相對好做的有親子旅遊、親子閱賣、親子運動等。《爸爸去哪兒》電視播放後,父
親帶孩子外出旅遊的多了起來,這是好事。外旅遊,不僅能增長知識,對孩子的能力、情商、習
慣、性格諸方面都會有意想不到的好處。
抽空與孩子起看看書,則是低成本的陪伴方法。閱讀,不只是學知識。家長與孩子一起閱讀,既為孩子樹好學的形象,也會與孩子多了些共同語言。
愛好運動,不只是鍛鍊身體,更會促進人的Sunny性格形。運動對孩子而言,基本上屬於天性。家長與孩子一起運動,幾乎沒有孩子不喜歡的。
如果有充裕的時間可以陪伴孩子,則可以在參與孩子的遊戲、引導孩子探究、與孩子平等對話等方面有更多的作為。
孩子倆幼兒期,我常參與孩子的遊戲。比如,做“老鷹捉小雞”的遊戲:父女各手持老鷹與小雞賽跑,“小雞”被“老鷹”抓住了。狼說:“如果你們誰能解決我的難題,我就放了羊。”於是背古詩、做數學題、解決生活中的難題等等就成為一種情境性的學習。這種快樂的學習本身就是玩。這種遊戲式的方式不僅是在學習中,就是在生活中也很適用。
小學階段的陪伴,與孩子起探究是很合適的。也就是科普類的遊戲或實驗。這個時期孩子總是對未知世界充滿好奇,上學後往往更喜歡探究。探究是個綜合的學過程,孩子往往異想天開又期望過高,結果常常會力不從心而半途而廢。如果家長能做孩子探究幫手,更能激發孩子研究的熱情。兩個孩子小時做研究碰到一些困難時,常常會叫我幫忙。我很意給他們“打打下手”,捉一些蟑螂、蒼蠅之類。
-
17 # 一五後的小杭人
很開心能夠回答這個問題
父母的陪伴對孩子的成長和教育都有很多的好處,但是凡事都要辯證的看待。如何陪伴才是最有意義的,這個更為重要。
另外,什麼才是最好的教育,沒有絕對的答案,有利於孩子樹
立正確的三觀,有利於孩子心理和身體的教育,都是好的教育。
1. 父母的陪伴有利於孩子的成長和教育
(1)有意義的陪伴才是好的教育
首先,父母陪伴孩子的時候,不能只父母這個人和孩子單純的生活在一起。父母和孩子一起生活,要教授孩子生活技能,為人處世之道,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三觀。
其次,引導孩子參加勞動,培養孩子的責任心,帶領孩子參加體育鍛煉,增強體魄。
最後,幫助合理搭配膳食,均衡營養。
另外,還有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父母都要起到正面的引導。這樣的陪伴才是有利於孩子身心健康發展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
(2)無意義的陪伴會阻礙孩子的發展,更談不上是好的教育
如果說父母關係不和諧,父母之間充滿爭吵,指責,甚至是暴力,那這樣的陪伴不要也罷。因為這樣的家庭環境和父母關係,不但起不到正面的引導,還會給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和學習帶來很多負面的影響。這樣的陪伴,只會給孩子的童年蒙上陰影。
另外,父母雙方或者其中一方有不良嗜好,例如賭博,酗酒成因外加暴力等,甚至更為嚴重的不良嗜好,這樣父母的陪伴難道會是好的教育嗎?這分明是在毀掉孩子,給教育添亂。
(3)父母都是手機控,這樣的陪伴也不利於孩子的成長和教育
為什麼把父母對待手機的問題單獨拿出來講呢,是因為這是大家都有的問題,也是最容易忽視的問題。有的人說,我的工作就是要花大量的時間在手機上操作,我要工作,要生活。這個能理解,但是我們要和孩子溝通好,我在做什麼,為什麼要這樣做。
有的父母就是單純的迷上手機,為了追劇家務不做,餐食不備。為了王者榮耀,不顧妻兒,孩子摔傷看都不看一眼。為了看手機,夫妻不溝通,情感淡漠。多麼讓人心寒的畫面,多麼冷清的一個家啊。
這一切孩子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懂事的孩子會難過,不懂事的孩子只會效仿並超越父母的痴迷程度。之後再以一個家長的身份去教育孩子,居高臨下,試問父母,你還有這個資格嗎?你在孩子面前還有威信嗎?不要只看到孩子身上的壞毛病,改變從自身開始,給孩子一個充滿關心充滿愛的家,玩手機,要適度。給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
2. 有利於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的都是好的教育
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接受到的教育有很多,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等。只要是積極健康的教育,都是最好的教育之一。當然,父母真面積極的有意義的陪伴,也是最好的教育之一。
-
18 # 水木清華鄭先生
無論多大,在父母面前總能找到一種孩子的幸福感覺;無論多麼年輕,在孩子面前總得表現一種父母的責任!No matter how old you are,you can find a happy feeling of child when being with your parents.No matter how young you are,you always should have a responsibility of parents when being with your children.
-
19 # ab溫馨之家
父母的陪伴是最好的教育,這樣說是不無道理的,我贊成這個觀點。
眾所周知,父母是自己在這個世界上最親的人,沒有誰能替代父母在自己心中的地位。正因為這樣,父母如果能經常陪伴在自己身邊,對自己進行言傳身教,就會使自己學到更多的生活本領、學會更多的做人道理。
因為有了父母的陪伴,讓自己感受到了溫暖,明白了親情的重要;因為有了父母的陪伴,自己不會孤單,學會了長大;因為有了父母的陪伴,家鄉的土地最肥沃,家鄉的山水最多情,家鄉的人民最親切。
我是一名教育工作者,長期擔任班主任工作,對那些紀律觀念淡薄、學習成績偏差、經常逃學曠課、打架鬥毆的學生作過調查,這些問題生十之八九是父母長期在外的留守兒童,他們在家裡缺乏親情,沒有父母的管教,久而久之,他們就會無心向學,任性妄為,沾染一些不良的習氣。有時我們把一些嚴重違紀的學生向家長通報時,家長們都會不無遺憾地說,這都是我們做父母的長期在外,疏於管教害了自己的孩子。
可以肯定地說,父母親在家與不在家,對孩子能否健康成長至關重要。
-
20 # 玲瓊私語
父母的陪伴是最好的教育,父母
的言傳身教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所有的父母都希望陪在孩子身邊,卻又往往敗給了現實,父母更多的是忙於生計,而忽略了孩子,迫於無奈,甚至把孩子留在了老家。只為了能多掙一點錢,能給孩子更好的生活環境。
——可忙活半天才發現,所有的一切不過是我們的一廂情願。到頭來錢沒掙到多少,孩子卻已經長大,學習卻不怎麼樣,當我們想跟孩子交流交流,談談學習,才發現已經晚了,孩子已經跟我們沒有多少話說,學習反正就那樣,讓你是罵不得,打不得。
——這樣的孩子是不與我們當初所設想的預期差的不是一星半點,有時是真想不明白,明明已經把孩子帶走在身邊了,咋還沒管好孩子呢,總想著船到橋頭自然直,總想著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當父母的偶爾看看就行了,一年年下來,孩子的學習成績始終是讓人堪憂,卻又回天乏術,這何償不是父母的悲哀,當初沒有盡心盡力,現在是悔之晚也。
——父母的陪伴是最好的教育,這句話不是光說說而於,而且實實在在的陪伴,多關心孩子,時刻關注孩子言行舉止,有不得當的地方得及時改正,學習是件嚴肅的事件,從來經不起敷衍,你付出幾分,結果就回敬你幾分,不要假裝很努力,結果不會陪你演戲。
——好父母是做出來的,不是說出來的,願我們可以做個合格的父母,共勉!
回覆列表
孩子跟父母在一起的時間比較多,特別是未入學以前,孩子的智力開發,需要父母親密的陪伴,跟孩子對話,做遊戲,唱歌,講故事。孩子稍大,會有十萬個為什麼,父母能不能很好的回答,是保留孩子好奇心的關鍵。多數父母會扼殺孩子的好奇心。孩子早期行為很多都是模仿成人,說話,吃飯,孩子的各種能力,都離不開父母耐心的“教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