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飛行之雲

    古代皇帝廟號為何只有兩位為“神”,這個“神”代表著什麼?

    隋以前,並不是所有君王都有廟號,一般君王死後會建築專屬的家廟祭祀,但在幾代之後就必須毀去原廟,而於太廟合併祭祀。合於太廟祭祀稱之為“祧”,“祧”這件事情有實際上的作用。如果每個君王的廟都留下,數代之後為數眾多的家廟會有祭祀上的困難。而對國家有大功、值得子孫永世祭祀的先王,就會特別追上廟號,以示永遠立廟祭祀之意。

    廟號起源於商朝,對國家有大功、值得子孫永世祭祀的先王,就會特別追上廟號,以視永遠立廟祭祀之意。

    商朝滅亡後,周朝沒有延用商朝的廟號制度,所以周朝君主有諡號而無廟號,再到秦始皇建立秦朝之後將廟號連同諡號一同廢止,原因是廟號和諡號的定奪將會形成“子議父、臣議君”的局面。故周朝到秦朝,廟號一度被廢止了近千年之久。

    漢朝時期逐漸恢復廟號制度,從此廟號一直延用了兩千年之久。西漢以後承襲了廟號這一制度,漢朝對於追加廟號一事極為慎重,不少皇帝因此都沒有廟號。劉邦是開國君主,廟號為太祖,諡號為高皇帝(諡法無“高”,以為開國立朝功最高,故特起名焉。)。漢朝強調以孝治天下,所以除劉邦外,繼嗣皇帝諡號都有“孝”字。兩漢皇帝人人都有諡號,但有廟號者極少,尤其是西漢,非有大功大德者不能擁有。

    西漢劉邦的廟號為太祖高皇帝、劉恆為太宗孝文皇帝、劉徹為世宗孝武皇帝、劉詢為中宗孝宣皇帝。

    東漢有廟號的也只有三人:世祖劉秀、顯宗劉莊、肅宗劉炟。

    自三國起廟號開始氾濫(“降及曹氏,祖名多濫”),除了某些亡國之君和政變中被推翻的皇帝外一般都有廟號。

    在稱呼時,廟號常常放在諡號之前,同諡號一道構成已死帝王的全號。習慣上,唐朝以前對歿世的皇帝一般簡稱諡號,如漢武帝、隋文帝,而不稱廟號。

    唐朝以後,由於諡號的文字加長,則改稱廟號,如唐太宗、宋太祖等。

    在我們所熟知的歷史中,有兩位“神”,分別為宋神宗趙頊和明神宗朱翊鈞,那麼“神”我們應該怎麼解讀呢?

    據《逸周書·諡法解》:民無能名曰神;壹民無為曰神;安仁立政曰神;物妙無方曰神;聖不可知曰神;陰陽不測曰神;治民無為曰神;應變遠方、不疾而速曰神;能妙萬物曰神;道化宜民曰神;顯仁藏用曰神;則天廣運曰神。是不是很高大上啊,而且虛無縹緲?

    我們再來看看這兩位大“神”的生平,看看怎麼“神”的。

    北宋第六位皇帝趙頊

    諡號:紹天法古運德建功英文烈武欽仁聖孝皇帝

    廟號:神宗

    宋神宗幼時,便“知祖宗志吞幽,薊、靈武,而數敗兵”,立志“雪數世之恥” [3] ,到十多歲時,神宗就“慨然興大有為之志,思欲問西北二境罪”。可以說宋神宗自小就志向遠大,王安石也被趙頊勵精圖治、富國強兵的遠大抱負所折服,熙寧二年,歷史上赫赫有名影響深遠的王安石變法開始了,新法剛一上臺,便遭到了很多官員的指責和阻撓,此時的趙頊為了他“收復燕雲”的遠大抱負,堅定的支援王安石,先後罷退了一批對變法持否定意見的官員。熙寧三年,農田水利法、青苗法、均輸法、保甲法、免役法、市易法、保馬法、方田均稅法等新法先後頒行天下,變法進入了高潮。雖然神宗皇帝堅定的支援變法,新法還是遭到了激烈的反對。從太皇太后到保守派甚至很多正直大臣的反對,新黨內部的分裂,趙頊也慢慢的開始妥協,兩次罷相,王安石心灰意冷辭掉了相位,變法失敗。

    熙寧變法使得宋王朝又重新恢復了生機與活力。新法的實行,大大增加了國家的財政收入,社會生產力有了巨大發展,墾田面積大幅度增加,全國高達七億畝耕地,單位面積產量普遍提高,多種礦產品產量為漢代、唐中葉的數倍至數十倍,城鎮商品經濟取得了空前發展。宋朝軍隊的戰鬥力也有明顯提高。

    宋神宗在位期間,行變法,改官制,開發湘西,經略熙河,都取得一定成果,降服交趾,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曾試圖攻伐西夏,最後失敗,勉強維持與西夏的納貢關係。他也從此失去了鬥志,在無心氣去實現他的抱負。趙頊也憂鬱而逝,享年38歲。

    明朝第十三位皇帝宗朱翊鈞

    諡號:範天合道哲肅敦簡光文章武安仁止孝顯皇帝

    廟號:神宗

    10歲登基的明神宗朱翊鈞,在位前10年有首輔張居正主持變法,推行萬曆新政,政府面貌煥然一新,經濟狀況也大為改善,十年改革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扭轉了正德、嘉靖兩朝以來形成的頹勢,開創了“萬曆中興”。

    朱翊鈞親政後,主持了著名的“萬曆三大徵”。先後在明王朝西北、西南邊疆和北韓展開的三次大規模軍事行動:平定蒙寧夏、抗擊日本入侵的北韓之役,以及平定苗疆土司楊應龍叛變的播州之役,維護了國家的統一。

    正如有些學者所說的“明亡於萬曆之怠政”。作為明朝在位最久的皇帝,在經歷了激情燃燒的青春歲月後,萬曆開始了他三十多年的“不朝”“不見”,他又如他的爺爺嘉靖皇帝一樣,及其聰明善於玩弄權術,即使幾十年不上朝,也牢牢地把控權利,在萬曆怠政的三十多年中,沒有出現如劉瑾魏忠賢般的宦官亂政,也沒有出現如嚴嵩般的奸臣權臣把持朝政,可見其聰明和手腕。酒色財氣越發使他昏聵,在他生命的最後時期,女真崛起,薩爾滸之戰後第二年,萬曆皇帝駕崩。萬曆死後24年,李自成攻破了京城,崇禎自縊,明亡。可以說,明朝滅亡與萬曆真的有很大關係。

    這兩位神宗皇帝都是及其聰慧之人,在登基之初,勵精圖治,改革弊政,使國家興盛;執政中後期或因外部阻力或因自身問題,又都廢除變法致使國家沒有繼續朝一個良性的方向發展,甚至為國家的滅亡埋下了隱患。

    結合兩位神宗皇帝的生平,我們可以瞭解到這個“神”的意思是:

    當我想讚美你時,我就忍不住想到你給國家百姓造成的困苦;當我想痛罵你時,不自然的又會想起你為國家百姓做的貢獻,哎,乾脆不說了!

  • 2 # 藤樹先生

    在古代東亞,皇帝或者國王,都存在著“廟號”,在唐朝以後,廟號基本上是用來評價帝王的生平功過的。在古代中國歷史上,以“神宗”為廟號的皇帝有三位:北宋的宋神宗、西夏的夏神宗和明朝的明神宗。其中,宋神宗和明神宗為正統王朝的皇帝,而夏神宗為割據王朝的君主。

    那麼,“神”代表著什麼含義?

    這一切,要從最早的那位“神宗”——宋神宗說起。

    北宋悲歌

    從某個角度來說,即便是宋徽宗在位後期,沒有金兵南下,依照大宋朝的朝政腐化程度,北宋朝廷也已經進入了倒計時狀態——畢竟,農民起義此起彼伏,而宋徽宗則絲毫不知愛惜民力。

    其實早在宋仁宗時代北宋就存在嚴重的腐化現象。宋仁宗為此還推行了“慶曆新政”,希望可以革新弊端,但這個新政很快失敗了。宋仁宗死後,繼位的宋英宗在位只有四年,之後便是宋神宗繼位。

    神宗皇帝事實上接手的是仁宗留下的爛攤子。宋神宗面對日益嚴峻的社會問題,於是支援王安石進行變法。不過,封建社會里,變法成功率極低,幾乎很少有成功的案例。最終,王安石變法歸於失敗,更加可怕的是,基層的官僚透過“變通”執行王安石的政令,導致北宋百姓的負擔更嚴重,社會問題的嚴重性也更是雪上加霜。

    對於這一切,宋神宗絲毫拿不出解決方案。最終,含恨去世。

    去世的時候,朝廷的官員為神宗上廟號的時候,根據周公諡法中的“民無能名曰神”,(意思為民眾無法評價才叫做神),將宋神宗的廟號制定為“神”。所謂“無法評價”,其實是一種委婉說法,可以視為無能、荒唐、可笑的代名詞。

    而“宋神宗”這種情況,給後世開了一個先例,那就是將變革失敗或者在位期間無能的皇帝的廟號,制定為“神宗”。後世的西夏神宗和明神宗,都屬於此類。

    西夏神宗

    西夏神宗在位期間,西夏外有蒙古對西夏虎視眈眈,但即便如此,西夏神宗還是堅持同金國進行常年戰爭,最終,西夏的精銳和財富,大多葬送在金夏戰爭中,而西夏在這場戰爭中,沒得到任何好處。

    西夏神宗去世後沒幾年,蒙古滅亡西夏。可以說,西夏的滅亡,西夏神宗佔據很大責任。

    明神宗

    明朝萬曆皇帝在位期間,萬曆帝貪圖享樂怠政,萬曆朝廷統治下的少數民族地區對萬曆朝廷發起反抗,其中最典型的則是努爾哈赤建立後金汗國,而漢族百姓也因為萬曆帝的敲骨吸髓而十室九空、民不聊生。明朝的滅亡,萬曆帝責任很大。

  • 3 # 平興論史

    這裡是平興論史。

    首先糾正提問者的觀點,據小編所知,題目所謂的兩個“神”應該是宋神宗趙頊與明神宗朱翊鈞。其實在使用廟號的國家之中,以神宗作為廟號的可不僅僅只有兩位,總共加起來可能有八九位之多,比如說越南李朝神宗李陽煥、大理神宗段智祥、越南廣南國神宗阮福瀾等等,這個廟號的普及性是在兩宋之後才開始廣泛普及的。

    而我認為廟號是神宗的皇帝有部分相似之處。我們透過明神宗與宋神宗的對比來對神宗廟號進行更深層次的一個刨析。

    一般廟號神宗的皇帝所處的時代都處於歷史的中晚期,無論是宋神宗明神宗還是西夏神宗都是如此,他們所處的時代風雲突變,他們所面臨的苦難更是其他時代所無法睥睨的。廟號為神宗的皇帝爭議性都非常的大。宋神宗時期的王安石變法以及五路伐夏都受到極大的爭議,歷史上對這些行為更是褒貶不一。再說到明神宗,幾十年不上朝,萬曆三大徵,再加上“明亡實亡於萬曆”的說法,不難看出各代人對明神宗的評價也是褒貶不一。所以廟號神宗的帝王在歷史上往往都是存在爭議,功過參半的。廟號神宗的帝王在位時間相對較不短。這是小編個人總結的觀點,無論是宋神宗還是西夏神宗,更甚者是明神宗,在位時間都相對較長(短則十年,長則三十年左右),其中還有一個共性,他們的父輩或者是祖輩都基本上不是正統大宗皇室血脈,而是靠遠支繼承大統的方法繼承皇帝位。比如說神宗的父親英宗趙曙,又或者是明神宗爺爺朱厚熜,他們都是遠支繼承大統,都有過像濮議之爭以及大議禮之類的禮儀性事件,而夏神宗更是靠廢除夏襄宗而登上皇位的。

    以上便是所有內容。

  • 4 # 圖文繪歷史

    古代帝王,除名字外,往往還有很多稱呼,比如年號、諡號、尊號、廟號等,年號很好理解,比如萬曆皇帝、光緒皇帝。

    諡號,皇帝死後,由禮關議定,總結其一生最後蓋棺定論的稱號,這個有好有壞,文、武、景、宣都是好的,靈、厲、哀、懷是不好的。

    尊號,也叫徽號,這完全就是阿諛奉承之詞,且字很多,慈禧二字就是尊號。

    廟號,古代帝王家有專門的宗廟,稱為太廟,供奉著歷代皇帝的牌位,直接稱名字不合適,既然進廟,那就給個廟號。

    一般開國皇帝稱祖,後來的都稱宗,不過也有文治武功特別卓著的,也可稱祖,比如明成祖、清聖祖,當然都是後來的皇帝給加的。

    宋神宗趙頊。

    既然好的皇帝,給好的廟號,那差的皇帝,自然也有不客氣的,比如唐玄宗,玄字是道家的用法,很模糊隱晦的,其實就是在譏諷李隆基;崇禎皇帝廟號思宗,他的廟號一直被改來改去,最後滿清給上了思,明亡了好好反思吧。

    明神宗朱翊鈞,又稱嘉靖皇帝。

    最後說說題主所說的歷史上兩位廟號神宗的皇帝,一位宋神宗,政治改革失敗,軍事用兵戰敗,一位明神宗,幾十年不上朝,國家搞得烏煙瘴氣,不得不說,這兩位從古至今都有很大的爭議。

    所以,後人給他倆廟號上了個神字,在古代神可是天上的,怎會輕易加給一個凡人,只能說這個人脫離了凡人行為,只有神才能理解,這也反應了當時的朝官的心態,心照不宣而已。

  • 5 # 大大大表哥來了

    歷史上有三位“神宗”,夏神宗(西夏)、宋神宗、明神宗。

    李遵頊(1163年-1226年),夏神宗,西夏第八位皇帝,西夏宗室齊國忠武王李彥宗之子,李彥宗在涼州起兵,定都涼州,將兒子李遵頊扶上皇位,廢掉夏襄宗,後從涼州遷都興慶府。史書記載:“端重明粹,少力學,長博通群書,工隸篆”。1203年,廷試進士第一名。1211年8月12日廢襄宗自立,改元光定,成為中國歷史上僅有的一位狀元皇帝。任內全盤承襲襄宗自取滅亡的政策,依附蒙古帝國,繼續破壞金國與西夏關係,發兵侵金;金宣宗也不遑多讓,決定痛擊西夏。更不幸的是,夏軍軍力早已廢弛,因此不斷戰敗,反而沒有令遵頊知難而退,更激起他的野心和戰欲,繼續發動戰爭,令人民家破人亡,民怨四起,經濟嚴重破壞,國力直線下降。在位期間根本沒有想過與金國議和,雖不斷有忠良之士直言進諫,但一一被他痛罵,包括其子李德任。李德任以放棄太子位、出家為僧為籌碼,進行力諫,卻被神宗囚禁在幽州。1223年,傳位於子李德旺,為西夏僅有的一位太上皇。1226年病卒,年64,諡英文皇帝,廟號神宗。

  • 6 # 隨手談詩

    古代皇帝廟號為何只有兩位為“神”,這個“神”代表著什麼?

    我們先簡單說下皇帝的各種號,歷史上皇帝都有各種號,廟號、諡號、年號,由於現代已經沒有這些號了,又因為後世人對皇帝的稱呼比較混亂,所以很多時候我們搞不清楚這三者的分別。

    廟號、諡號、年號

    廟號

    一言以蔽之,就是君主在廟中被供奉的號。值得一提的是,在隋朝之前,廟號都是非常稀有的,古禮講天子七廟(一太祖三昭三穆),稱“永世不祧”,也有例外,功德非常高的皇帝,也可以單獨立廟,享有廟號。

    “天子七廟,三昭三穆,與太祖之廟而七。”——《禮記·王制》

    但隋唐之後廟號就氾濫了,是人不是人的皇帝都有廟號,但天子七廟的制度從未改變,也就是說,雖然亂七八糟的廟號都有,不過都是虛名,是配不上“永世不祧”這四個字的。

    諡號

    古人講蓋棺定論,所謂諡號,就是人死之後給予評價,諡號有好有壞,就看你生前是個好人還是壞人了。諡號除了皇帝有,普通士大夫也可以有。古代有《諡法》,諡號嚴格按照這個規定來。

    諡號只有已經去世的人才有的。

    年號

    年號是一種紀年的號,始於漢武帝時期,一個皇帝可以有多個年號,一般來說,國家遇到某種大事,皇帝就會更改年號,主要是為了“響應”上天的指示。

    舉個例子

    我們對古代皇帝的稱呼,往往廟號、諡號、年號是混亂的,如唐太宗李世民,太宗是廟號;漢武帝劉徹,這個武是諡號;清朝康熙皇帝,則是稱年號。

    搞清楚了三種號的區別,我們再說神宗。

    神宗

    其實中國歷史上,本該有三個神宗,除了宋神宗趙頊、明神宗朱翊鈞,明朝第二個皇帝朱允炆本來最開始由大臣商議給“神宗”廟號,但朱棣不同意,改成了惠宗。

    宋神宗趙頊

    趙頊的神宗廟號,絕對是一個正面的、積極的、頂級的廟號,因為整個兩宋300餘年歷史,十八位皇帝,真正能稱得上“永世不祧”的只有五個,分別是:

    太祖,太宗,仁宗,神宗,高宗

    太祖、太宗自不用說,仁宗也是一個明君,高宗趙構雖然是個徹頭徹尾的軟蛋,但九妹畢竟是南宋的開國之君,讚美一番也不過分。

    至於神宗趙頊,他的功績和疏漏在這裡就不贅述了,但關於上“神宗”這個廟號,史書中安排得明明白白:

    “如我仁宗、神考之聖君若此之盛者也。是宜億萬斯年奉承不怠,請如聖詔,尊崇廟鷁,永祀不祧,與天無極。”

    說仁宗、神宗都是我朝(宋)的好皇帝,是配得上“永祀不祧”的。

    許多人說“神宗”明褒暗貶,主要是因為趙頊任用王安石變法失敗、以及兩次敗給西夏,這兩大失敗。但總體上來說,趙頊在大宋的皇帝中,還是頗有作為、有貢獻的。

    明神宗朱翊鈞

    朱翊鈞就是那個開創了“萬曆中興”的皇帝。

    明神宗這個皇帝怎麼說呢,他的一生,都繞不開張居正。從小就是被張居正一手帶大的,也導致了張居正在,就有作為,一度開啟了中興局面;但問題在於,張居正主政的局面下,朱翊鈞更像個傀儡,所以他也一心要讓張居正下崗。

    可張居正真的下崗了,他又缺乏能力維持朝局,後來乾脆甩手不幹了,躲起來享福,整整20年不上朝,讓國家機器幾乎停止運轉,沒錢用了就強徵礦稅,搞得民間跳著腳罵娘。

    在萬曆晚期,努爾哈赤崛起,更是讓明朝處於內憂外患中,可以說,神宗皇帝后期的怠政行為,直接導致了大明朝的滅亡——神宗去世24年,明朝就亡了。

    也因為這些黑點,所以大多數人認為,明神宗也是個明褒暗貶的廟號。

    小結

    “神宗”確實是一個褒義的廟號,要知道,中國古代談明君,必談堯舜禹,而“神宗”在廟號制度沒有形成前,是代指堯帝的專有名詞。

    中國歷史上,僅有兩位神宗,都是明褒暗貶,還用堯帝的號來貶,那還得了?特別是宋朝,那可是一個有文人天團的朝代,給皇帝上個“明褒暗貶”的廟號,又在書中寫著“永祀不祧”,這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臉嗎?

    而明神宗朝,雖然邊境屢戰屢敗,百姓水深火熱,但中原腹地卻完全沒有收到影響,老百姓還是過著較為舒適、有飯有肉的生活,所以總體上來說對神宗評價也不算太壞(當然,這其中也有吹捧的嫌疑)。

  • 7 # 小馬談古今

    古代皇帝的廟號、諡號、年號分別是怎麼定的,有什麼區別?

    古代封建社會,皇權至上,整個國家都是為皇權而服務。古代帝王,除名字外,往往還有很多稱呼,比如年號、諡號、尊號、廟號等,它們到底有什麼區別呢?

    1、廟號

    廟號始於商朝,是皇帝死後,在太廟祭祀供奉時所用的名號。在漢代只有少數有大功德的皇帝才會有廟號,隋唐之後每個皇帝才都有廟號。廟號一般為太祖、太宗、高宗、仁宗等等。廟號是皇帝本人死後,後人根據其一生之功過給予的一個評價。一般開國皇帝就是太祖,如宋太祖,僅次於太祖就是太宗,如唐太宗,如果是個寬厚仁慈的皇帝,可以稱作仁宗等等。

    2、諡號

    諡號也是由後人評定的,皇帝死後,由禮官議定,總結其一生最後蓋棺定論的稱號,這個有好有壞,文、武、景、宣都是好的,靈、厲、哀、懷是不好的。諡號每個皇帝都有,起初諡號的字數很少,如漢文帝劉恆諡號“文”。也有不好的諡號,如隋煬帝諡號“煬”,這是唐高祖李淵追諡的。後來皇帝諡號的字數越加越多,後代子孫恨不得把所有美好的形容詞都加上,有些已經不夠客觀公正了,比如中國歷史上最長的諡號是清太祖努爾哈赤,諡號是:承天廣運聖德神功肇紀立極仁孝睿武端毅欽安弘文定業高皇帝。

    3、年號

    年號是封建皇帝紀年的名號,一般新君繼位都會更改年號,或者遇到重大事件,皇帝一開心也會改年號,唐高宗李治在位三十三年,先後用了永徽、顯慶、龍朔、麟德、乾封、總章。咸亨、上元、儀鳳、調露、永隆、開耀、永淳、弘道十四個年號。可以衛冕改年號達人的稱號了。明清兩代,皇帝就不改年號了,自始至終都只用一個年號,如康熙、乾隆。

  • 8 # 歷史畫中人

    在中國古代社會,皇帝死後,子孫後代一般都會給他們上一個“廟號”來表示對他們的讚譽,如漢武帝、唐太宗、明太祖等,都是後代對他們的尊稱。

    而且如果沒有為國家立下大功,或做出特別的貢獻,皇帝是不會被上廟號的。而在諸多的廟號中,有一個廟號卻顯得很另類,那就是“神宗”。

    中國古人對鬼神是非常敬重的,很少敢超越其上。那為何有兩位皇帝的廟號卻被後人尊為“神”呢?他們到底做出了何等功績?

    古代皇帝廟號為何只有兩位為“神”,這個“神”代表著什麼?

    先簡單說下皇帝的各種號,歷史上皇帝都有各種號,廟號、諡號、年號,由於現代已經沒有這些號了,又因為後世人對皇帝的稱呼比較混亂,所以很多時候我們搞不清楚這三者的分別。

    廟號、諡號、年號

    廟號

    一言以蔽之,就是君主在廟中被供奉的號。值得一提的是,在隋朝之前,廟號都是非常稀有的,古禮講天子七廟(一太祖三昭三穆),稱“永世不祧”,也有例外,功德非常高的皇帝,也可以單獨立廟,享有廟號。

    “天子七廟,三昭三穆,與太祖之廟而七。”——《禮記·王制》

    但隋唐之後廟號就氾濫了,是人不是人的皇帝都有廟號,但天子七廟的制度從未改變,也就是說,雖然亂七八糟的廟號都有,不過都是虛名,是配不上“永世不祧”這四個字的。

    諡號

    古人講蓋棺定論,所謂諡號,就是人死之後給予評價,諡號有好有壞,就看你生前是個好人還是壞人了。諡號除了皇帝有,普通士大夫也可以有。古代有《諡法》,諡號嚴格按照這個規定來。

    諡號只有已經去世的人才有的。

    年號

    年號是一種紀年的號,始於漢武帝時期,一個皇帝可以有多個年號,一般來說,國家遇到某種大事,皇帝就會更改年號,主要是為了“響應”上天的指示。

    舉個例子

    我們對古代皇帝的稱呼,往往廟號、諡號、年號是混亂的,如唐太宗李世民,太宗是廟號;漢武帝劉徹,這個武是諡號;清朝康熙皇帝,則是稱年號。

    神宗

    其實中國歷史上,本該有三個神宗,除了宋神宗趙頊、明神宗朱翊鈞,明朝第二個皇帝朱允炆本來最開始由大臣商議給“神宗”廟號,但朱棣不同意,改成了惠宗。

    宋神宗趙頊

    趙頊的神宗廟號,絕對是一個正面的、積極的、頂級的廟號,因為整個兩宋300餘年歷史,十八位皇帝,真正能稱得上“永世不祧”的只有五個,分別是:

    太祖,太宗,仁宗,神宗,高宗

    太祖、太宗自不用說,仁宗也是一個明君,高宗趙構雖然是個徹頭徹尾的軟蛋,但九妹畢竟是南宋的開國之君,讚美一番也不過分。

    至於神宗趙頊,他的功績和疏漏在這裡就不贅述了,但關於上“神宗”這個廟號,史書中安排得明明白白:

    “如我仁宗、神考之聖君若此之盛者也。是宜億萬斯年奉承不怠,請如聖詔,尊崇廟鷁,永祀不祧,與天無極。”

    說仁宗、神宗都是我朝(宋)的好皇帝,是配得上“永祀不祧”的。

    許多人說“神宗”明褒暗貶,主要是因為趙頊任用王安石變法失敗、以及兩次敗給西夏,這兩大失敗。但總體上來說,趙頊在大宋的皇帝中,還是頗有作為、有貢獻的。

    明神宗朱翊鈞

    朱翊鈞就是那個開創了“萬曆中興”的皇帝。

    明神宗這個皇帝怎麼說呢,他的一生,都繞不開張居正。從小就是被張居正一手帶大的,也導致了張居正在,就有作為,一度開啟了中興局面;但問題在於,張居正主政的局面下,朱翊鈞更像個傀儡,所以他也一心要讓張居正下崗。

    可張居正真的下崗了,他又缺乏能力維持朝局,後來乾脆甩手不幹了,躲起來享福,幾十年不上朝,讓國家機器幾乎停止運轉,沒錢用了就強徵礦稅,搞得民間跳著腳罵娘。

    在萬曆晚期,努爾哈赤崛起,更是讓明朝處於內憂外患中,可以說,神宗皇帝后期的怠政行為,直接導致了大明朝的滅亡——神宗去世24年,明朝就亡了。

    也因為這些黑點,所以大多數人認為,明神宗也是個明褒暗貶的廟號。

    小結

    “神宗”確實是一個褒義的廟號,要知道,中國古代談明君,必談堯舜禹,而“神宗”在廟號制度沒有形成前,是代指堯帝的專有名詞。

    中國歷史上,僅有兩位神宗,都是明褒暗貶,還用堯帝的號來貶,那還得了?特別是宋朝,那可是一個有文人天團的朝代,給皇帝上個“明褒暗貶”的廟號,又在書中寫著“永祀不祧”,這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臉嗎?

    而明神宗朝,雖然邊境屢戰屢敗,百姓水深火熱,但中原腹地卻完全沒有收到影響,老百姓還是過著較為舒適、有飯有肉的生活,所以總體上來說對神宗評價也不算太壞(當然,這其中也有吹捧的嫌疑

  • 9 # 路之意

    在古代東亞,皇帝或者國王,都存在著“廟號”,在唐朝以後,廟號基本上是用來評價帝王的生平功過的。在古代中國歷史上,以“神宗”為廟號的皇帝有三位:北宋的宋神宗、西夏的夏神宗和明朝的明神宗。其中,宋神宗和明神宗為正統王朝的皇帝,而夏神宗為割據王朝的君主。

    我們先簡單說下皇帝的各種號

    歷史上皇帝都有各種號,廟號、諡號、年號,由於現代已經沒有這些號了,又因為後世人對皇帝的稱呼比較混亂,所以很多時候我們搞不清楚這三者的分別。

    廟號

    一言以蔽之,就是君主在廟中被供奉的號。值得一提的是,在隋朝之前,廟號都是非常稀有的,古禮講天子七廟(一太祖三昭三穆),稱“永世不祧”,也有例外,功德非常高的皇帝,也可以單獨立廟,享有廟號。

    “天子七廟,三昭三穆,與太祖之廟而七。”——《禮記·王制》

    但隋唐之後廟號就氾濫了,是人不是人的皇帝都有廟號,但天子七廟的制度從未改變,也就是說,雖然亂七八糟的廟號都有,不過都是虛名,是配不上“永世不祧”這四個字的。

    諡號

    古人講蓋棺定論,所謂諡號,就是人死之後給予評價,諡號有好有壞,就看你生前是個好人還是壞人了。諡號除了皇帝有,普通士大夫也可以有。古代有《諡法》,諡號嚴格按照這個規定來。

    諡號只有已經去世的人才有的。

    年號

    年號是一種紀年的號,始於漢武帝時期,一個皇帝可以有多個年號,一般來說,國家遇到某種大事,皇帝就會更改年號,主要是為了“響應”上天的指示。

    舉個例子

    我們對古代皇帝的稱呼,往往廟號、諡號、年號是混亂的,如唐太宗李世民,太宗是廟號;漢武帝劉徹,這個武是諡號;清朝康熙皇帝,則是稱年號。

    那麼,“神”代表著什麼含義?

    這一切,要從最早的那位“神宗”——宋神宗說起。

    從某個角度來說,即便是宋徽宗在位後期,沒有金兵南下,依照大宋朝的朝政腐化程度,北宋朝廷也已經進入了倒計時狀態——畢竟,農民起義此起彼伏,而宋徽宗則絲毫不知愛惜民力。

    其實早在宋仁宗時代北宋就存在嚴重的腐化現象。宋仁宗為此還推行了“慶曆新政”,希望可以革新弊端,但這個新政很快失敗了。宋仁宗死後,繼位的宋英宗在位只有四年,之後便是宋神宗繼位。

    神宗皇帝事實上接手的是仁宗留下的爛攤子。宋神宗面對日益嚴峻的社會問題,於是支援王安石進行變法。不過,封建社會里,變法成功率極低,幾乎很少有成功的案例。最終,王安石變法歸於失敗,更加可怕的是,基層的官僚透過“變通”執行王安石的政令,導致北宋百姓的負擔更嚴重,社會問題的嚴重性也更是雪上加霜。

    對於這一切,宋神宗絲毫拿不出解決方案。最終,含恨去世。

    去世的時候,朝廷的官員為神宗上廟號的時候,根據周公諡法中的“民無能名曰神”,(意思為民眾無法評價才叫做神),將宋神宗的廟號制定為“神”。所謂“無法評價”,其實是一種委婉說法,可以視為無能、荒唐、可笑的代名詞。

    第二位被稱為神宗的則是明神宗朱翊鈞。

    他是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明穆宗駕崩,10歲的朱翊鈞即位,年號萬曆,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明神宗在位之初十年,內閣首輔張居正主持政務。

    張居正實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社會經濟有很大的發展,開創了“萬曆中興”的局面。明神宗執政後期荒於政事,因缺乏張居正這樣的賢士應對督導、國本之爭等問題而倦於朝政,自此二十多年不再上朝,國家運轉幾乎停擺。

    明神宗執政晚期,黨爭長期持續,導致朝政日以腐敗。另外,明神宗強徵礦稅亦是在位期間被稱為一大詬病,使明朝逐漸走向衰亡。萬曆四十八年,明神宗去世,終年56歲,廟號神宗,他死後僅24年,明朝滅亡。

    所以明朝官員給他上廟號“神宗”,名為尊崇,實則是在譏諷他無所作為。

    總結: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這兩位皇帝的功過是非就留給歷史去評說吧,畢竟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 10 # 跪射俑

    “神”是一個界定較為模糊,卻偏重於貶抑的皇帝廟號。《逸周書·諡法解》說:“民無能名曰神。”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對這個皇帝,老百姓不知道怎麼說才好,如果說他好,又確實夠不著,如果說他壞,又沒到那種要批評到咒罵的程度。可見,這是一個表面上無可奈何、但骨子裡卻含著貶損之意的廟號。

    比如說宋神宗趙頊和明神宗朱翊鈞,廟號均是神,從明神宗來說,這自然不是個好廟號,延伸到宋神宗方面,自然也含有貶損,王夫之就曾說:“宋政之亂,自神宗始”,正是這種態度的反映。那麼,宋神宗真的有那麼糟糕嗎?

    其實,“神”是一種千年的誤解,依在下之見,宋神宗堪稱宋朝歷史上最有魄力、最有遠見的皇帝,以“神”貶損他,殊為不妥。

    元豐八年(1085),宋神宗病死,其子趙煦即位,是為宋哲宗,年僅十歲,由其母宣仁太后以太皇太后的身份垂簾聽政。宣仁太后掌權後,重任司馬光、文彥博等,把那些反變法的力量聚集在一起,打著“以母改子”的旗號,盡廢新法,這就是“元祐更化”。可以說,“元祐更化”否定了新法,也就否定了宋神宗,給他一個“神”的廟號,含義深刻。王夫之所謂:“宋政之亂,自神宗始”,實際上是把北宋滅亡的帳,算在了宋神宗的頭上。

    從宋神宗的作為來看,給他一個“神”一樣的廟號,確實對不住他。宋神宗為什麼要啟動“熙寧變法”呢?北宋至宋神宗時期,經歷了百餘年的發展,雖然有過一度繁榮,但由於朝廷機構臃腫,人滿為患,北方遼國、西北夏國不斷騷擾,軍費開支陡增,加上花錢買和平,每年要向遼、西夏支付高額的賠款,導致國家財政空虛,人民生活困苦,許多走投無路的百姓甚至揭竿而起。在內憂外患的雙重壓力之下,年輕的宋神宗為了擺脫困局,起用王安石,推行了“熙寧變法”。

  • 11 # 電視劇裡看歷史

    神宗皇帝的廟號只有兩個,一個是明神宗,在一個就是宋神宗了

    廟號在中國,甚至在中華文化圈都是一個很普遍的規定,所謂廟號,就是一朝的臣子根據先帝的作為、品德來確定對他的評價,剛開始廟號可是很正規的,大漢四百年,有廟號的皇帝不超過十個,但是唐朝後,這個廟號就不值錢了,幾乎所有的皇帝都有廟號了

    神宗這個廟號在古語中其實不咋地在古代書中,諡法“民無能名曰神,不名一善”,可以解釋為這位帝王“沒什麼可說,一件事情也說不上”

    其實不管是明神宗還是宋神宗,實際上他們都不是無能的君王,就拿宋神宗趙頊來說吧,他也算得上是一有作的帝王。熙寧元豐年間的王安石變法就是宋神宗支援的,神宗在位期間宋朝軍力最強,甚至打敗西夏奪取大片土地,建立了隴右都護府。但也正是這個變法傷害了士大夫的利益,他們不滿神宗,這才有了這種廟號,明神宗的經歷也是差不多的

  • 12 # 公子霜塵

    皇帝的名號有:年號、諡號、陵號和廟號。

    年號是用來紀年的,為漢武帝首創,也用於稱呼皇帝。後世比較熟悉的康熙皇帝、乾隆皇帝,康熙、乾隆便是其年號;

    諡號是對一個人死後,對其一生的所作所為,作出一個總評。“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范仲淹,其諡號為“文正”,應該是皇帝給予文官的最高榮譽;

    陵號是指為皇帝死後埋葬陵墓,所取的稱號,康熙皇帝所葬的陵墓,被命名為景陵。

    至於廟號,是皇帝死後,供奉在太廟的神主牌牌號。廟號為“祖”,一般指開國之君或者對於一個王朝有開創之工的奠基人;廟號為“宗”的,一般是守城之君。

    中國歷史上,共經歷83個王朝,歷時2132年,總共有408位皇帝。廟號為“神”的皇帝有兩位,一位是宋神宗趙頊,另一位是明神宗朱翊鈞。可見,神宗這個廟號屬於“非主流”。

    事實上,《諡法解》是這麼解釋“神”這個諡號的,民無能名曰神。即是無語的意思。說好,好像又過不了自己這關;說不好,又於心不忍。也不知道怎麼說才好,是一種褒貶兩種情緒,交織在一起的廟號。至於兩位神宗如何的“民無能名”?

    先看看宋神宗趙頊。其為宋英宗趙曙長子,北宋第六位皇帝。北宋建立之初,宋太祖吸取了唐末五代以來的教訓,採取了“制其錢穀,收其精兵”,將財政、軍事等權力,統一收歸中央,加強中央集權,削弱地方,造成了北宋官僚機構臃腫的局面。

    軍隊的數量也開始膨脹,至仁宗時代,軍隊人數達到了125萬之眾。加之與遼國、西夏簽訂和約,每年所需付出的錢糧、絲織品。到宋神宗繼位之時,不得不面對財政上入不敷出;另一方面全部轉嫁至農民身上,階級矛盾日益尖銳,動搖了北宋統治的根基。銳意進取的宋神宗,是一位想有作為的皇帝,任用王安石實行變法。變法內容包括了均輸法、市易法、青苗法、合併機構裁減官員等。

    均輸法、市易法,是要和享有特權的大商人、大貴族、大官僚,分一杯羹;裁減宗室子弟的部分待遇,如將隔了幾代祖宗的神主牌,遷入遠祖的宗廟。前者傷害了宋神宗祖母、母親家族的利益,因為他們掌控了國家的經濟命脈,壟斷了國家的商業利潤;後者則傷害了北宋宗室子弟的利益。

    由此,變法遭到了宋神宗祖母、母親以及兩個弟弟激烈反對。母親高太后言辭激烈地對神宗說,像這樣改祖宗之法,趙家天下是要毀在王安石手裡的。矛頭直指背後的宋神宗。一片反對之聲,趙頊也不敢對母親多說什麼,只好對著弟弟趙顥發飆,是我弄壞了趙家天下,你來幹。嚇得趙顥連忙說:何至於此。

    至於變法的效果嘛,在富國強兵上,宋神宗與王安石目標是一致的。但在抑制兼併,宋神宗卻不如王安石徹底,畢竟其要承受外戚以及宗室的巨大壓力,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妥協,如此,負擔只有轉嫁到下層人民身上。可見,效果並不好,既得不到上層既得利益者的支援,又增加了下層人民的負擔。鬱鬱寡歡的神宗逝世後不久,變法即被廢除。理想很豐滿,費力不討好,到頭來,是竹籃打水一場空,確實不知道說什麼好。

    接著是明神宗朱翊鈞。其為明穆宗第三子,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明神宗朱翊鈞繼位之時,不滿十歲,生母李太后一直是按照聖明之君培養。為此,李太后讓首輔張居正,出任朱翊鈞的老師。為此,張居正自己編撰《帝鑑圖說》,一部圖文並茂的圖書,作為上課教材。朱翊鈞這個娃,像極了現在的小學生,每天在李太后、張居正督促之下,學習讀書到深夜,就是有娛樂時間,也是禮樂這方面的“興趣班”。

    為此同時,在張居正的輔佐之下,明神宗在繼位之初的10年,開創了“萬曆中興”的盛世,為明王朝注入了活力,延緩了王朝的政治危機。但李太后與張居正對於朱翊鈞,在娛樂上壓制,沒有做出正確引導,逐漸累積下的不滿,造成了其成年後的反彈,無限放縱自己的慾望,以彌補失去的“童年”,並對於壓制力量,予以反擊。

    1577年,張居正父親去世的“奪情”事件和1580年,朱翊鈞發生的“酗酒”事件,加之李太后錯誤的引導。明神宗的不滿不斷累積,終於在張居正死後不久爆發,明神宗剝奪了其誥命。張居正家人多有餓死,長子張敬修在獄中遭到拷打而自縊。

    受此影響,導致明神宗逐漸對權臣失去信心,而後與文官集團在“廢長立幼”的博弈中失利,更加劇了君臣之間的不信任。1589年開始,明神宗拒絕接見群臣,導致朝廷內閣出現了“人滯於官”和“曹署多空”的現象,影響到了整個國家的正常運轉。

    在這種情形之下,努爾哈赤完成了女真部落統一,成為明朝的主要威脅。以十三副遺甲起兵的女真人,最終滅亡了明朝,明神宗得負上很大的責任。一聲嘆息,確實又是不知道說什麼好。

    各位看官,不知道您,怎麼看?

  • 13 # 畫家楊藩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有兩個皇帝的廟號都是“神宗”:一個是北宋的宋神宗趙頊(音同須),另一個是明朝的萬曆皇帝——明神宗朱翊鈞。

    雖然廟號都是“神宗”,但是這兩個皇帝的所作所為卻大相徑庭。

    宋神宗趙頊是北宋的第6位皇帝,20歲即位,在位18年勵精圖治奮發有為,可惜年僅38歲就去世了。

    明神宗朱翊鈞是明朝第13位皇帝,10歲即位,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但是他卻長達34年不理朝政。

    一個是勤政皇帝,一個是怠政皇帝,廟號卻都是“神宗”,不免讓人為趙頊感到不公。連易中天教授都認為“如此天差地別卻都叫神宗,可真是讓人不知說什麼才好”。

    那麼,易中天教授為什麼要為宋神宗趙頊鳴冤呢?兩個原因:第一,兩位皇帝的所作所為差別太大、“待遇”卻一樣;第二,在古代諡法(追諡的準則)中“神”字有特殊含義,很少出現在廟號、諡號之中。

    按照古代諡法的解釋,“民無能名曰神”。

    什麼意思呢?“民無能名”的意思就是“無法評價”。好嘛,都說“蓋棺論定”,結果宋神宗死後負責定廟號的禮官卻說“無法評價”,定諡“神宗”。你說氣人不氣人?

    不過話說回來,這事兒其實跟禮官沒多大關係。最主要的原因還是趙頊死後變法派勢力不如反對派強大,因此定廟號的事情主要是反對派(反對派的後臺就是宋神宗的母親高太后)這幫人乾的。

    按說趙頊這個人沒什麼大的汙點,個人品德沒毛病,在位期間也勵精圖治、奮發有為,完全可以獲得一個褒諡的。但是他支援王安石變法,觸犯了反對派的一些利益。所以,褒諡就別幻想了。最後,反對派大臣在高太后的授意下只好含糊其詞,宣佈“無法評價,不知說什麼才好”(畢竟皇帝剛剛去世,事情不能做的太難看),於是決定上廟號曰“神宗”。

    這樣一來,趙頊就成為了當時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廟號叫“神宗”的皇帝。

    不過,“無法評價”畢竟還是說不過去,所以後來這些人又編了一套說辭出來解釋:

    “粵廟號之建久矣。其間聖賢之君作。而應天下之治者多矣。然未有以神為號者。抑神也者。妙萬物以為言、而難其稱歟。抑天之所啟 、以配大行之廟乎。書載益稱堯德。曰乃聖乃神。乃武乃文。蓋聖神所以立道。文武所以立事也。”

    這段話什麼意思呢?簡單說來就是把宋神宗狠狠地誇了一遍,但全是套話、虛話,屬於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公式化讚美,沒有實際意義。

    如果這事兒到此也就算了,因為“神宗”這個詞並沒有過分貶低趙頊。但是這事偏偏還沒完,因為500多年後,明朝人也幹了這麼一件事——給萬曆皇帝定諡叫“神宗”。這樣一來,原本毫無關係的倆人就被硬生生“綁”到了一塊兒。

    應該說萬曆皇帝朱翊鈞執政初期還是比較有作為的,頗有勤勉明君之風範。在位初之十年,萬曆皇帝任用內閣首輔張居正主持政務,並支援他實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使社會經濟得到發展,國力開始恢復,人民生活水平也有所提高,出現了“萬曆中興”的局面。但是,這種局面並不持久。張居正死後5年,萬曆皇帝逐漸沉湎酒色、消極怠政。從萬曆十四年(1586年)算起,一直到萬曆四十八年(1620)與世長辭,萬曆皇帝竟長達34年不理朝政。

    萬曆皇帝34年不理朝政的直接後果就是明朝內部變得矛盾重重、朝政越來越混亂。面對不斷加劇的內憂外患,明朝苟延殘喘了24年後終於滅亡。因此,有史學家認為“明亡於萬曆之怠政”、“明之亡,實亡於神宗”。換句話說,萬曆皇帝得為明朝的滅亡負責!

    儘管當時明朝禮部的官員不可能預知萬曆皇帝長期不理朝政會間接導致明朝迅速亡國,但是萬曆皇帝生前反差極大的執政表現卻是有目共睹的。因此,如何給萬曆皇帝定諡就成了一個讓明朝禮部官員頭疼的問題。可是,千萬別低估了他們,這幫人狡猾著呢。既然萬曆皇帝你前期勵精圖治、實現了中興,後期又怠惰消極、不理朝政,那我們也宣稱“無法評價”,也效仿宋朝那幫反對派給你定諡“神宗”好了。

    好,這下熱鬧了。原本“宋神宗”的廟號可能並沒有太多的貶義,但被迫和長達34年不理朝政的“明神宗”共用了一個廟號之後就比竇娥還冤了。

  • 14 # 西門三姥爺

    廟號是古代皇帝死後,供奉在太廟中的神主牌名號。一般廟號為“祖”的,指開國之君或有開創之功者,而廟號為“宗”的,一般是守成之君,現在一般認為,廟號起源於重視祭祀與跪拜的商朝。

    隋以前,並不是所有君王都有廟號,一般君王死後會建築專屬的家廟祭祀,但在幾代之後就必須毀去原廟,而於太廟合併祭祀。在唐朝以後,廟號基本上是用來評價帝王的生平功過的。

    在中國歷史上,以“神”為廟號的皇帝有三位:除了北宋的宋神宗、明朝的明神宗,還有一位西夏的夏神宗。其中,宋神宗和明神宗為中原正統王朝的皇帝,而夏神宗為少數民族政權中割據王朝的君主。

    在正統王朝的408位皇帝中,廟號為“神”的只有兩位,足可以說明這個字是非主流,皇上們都不愛用。在都好自吹自擂的皇帝看來,這個字至少沒有什麼褒義。

    在周書《諡法解》裡。對很多諡號都有著準確的解釋,比如“經緯天地”、“道德博文”、“愍民惠禮”者為“文”,

    也就是順應天地規律、道德廣博深厚、憐憫百姓又施恩惠有禮貌的君主,可以稱之為“文”。

    而“剛強理直”、"克定禍亂"、“刑民克服”者,可以稱之為“武”。

    也就是剛強而理正、戰勝災禍平定動亂、以法治民能使民服氣的君主,可以稱之為“武”。

    而對於“神”,《諡法解》的定義是“民無能名曰神”,意思是:無法讓人給他命名的稱“神”,

    換成現在話說就是:說你點什麼好呢?有點無語!

    這種複雜的情緒衍生的評價,就落在了宋神宗趙頊,和明神宗朱翊鈞頭上。

    先看看宋神宗趙頊。

    宋神宗繼位之後,對內以君權推動了一系列變法,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王安石的“熙寧變法”,但從實際效果來看,變法並沒有壯大宋朝的實力,反而還讓新舊兩派彼此爭鬥,反而加大了宋朝的內耗。而神宗在其中的左右搖擺,也導致了變法的徹底失敗,

    對外作戰中,神宗本以為西夏皇室內亂,是個伐夏的好機會,可沒想到五路大軍盡出,卻因糧草不濟,無功而返。永樂城的戰鬥中也大敗而歸,可以說是前恥未雪,又添新恥。

    客觀地說,神宗是個有想法和抱負的皇帝,只是志大才疏,又比較軟弱,所以在敗於西夏後沒多久就一名嗚呼,年僅38歲,廟號為“神宗”。

    再說說明神宗朱翊鈞。

    這位少年皇帝10歲即位,面對朝廷內閣的政治鬥爭,他沒有畏縮不前,而是為了“皇圖永固”,牢牢抓住“用人唯我”、生殺予奪的權柄,勵精圖治,推行新政,在首輔張居正的協助下,他在即位前十年中大有所作為,推出的“一條鞭法”,和“萬曆三大徵”都取得較大成就,開啟了“萬曆中興”的大好局面。

    但在一代明臣張居正去世後,萬曆帝似乎突然放飛了自我,不但沉溺於酒色,還開始了二十多年不上朝的荒誕局面,導致國家運轉幾乎停止。而這也造成了官僚隊伍的黨派林立和互相傾軋,間接的導致了明朝的滅亡。

    這兩位神宗,和那位中國歷史上唯一的狀元皇帝、又終身窮兵黷武的夏神宗一樣,並不像歷朝歷代的明君那樣政績顯赫,但也不像人人唾罵的昏君那樣驕奢淫逸,所以在廟號上給不了“文”、“武”、“恭”,也不至於“煬”、“厲”、“昏”,只好兩相妥協,給個“神”做廟號,功過留給後人評說了。

    他們都是矛盾的統一體,只是這種矛盾看上去,太過涇渭分明,令人“無法命名”。

  • 15 # 遊歷往事

    中國古代帝王死後,通常會用廟號和諡號來對他的一生進行評價。但是很多人會把廟號和諡號混淆。

    廟號,最早起源於商朝,主要用於帝王;諡號是在周朝開始才有的,一般是用於帝王,后妃,諸侯,王公貴族大臣等等,比如岳飛的諡號嶽武穆等。

    廟號的制定一般是以“祖”或“宗”結尾,如何區別“祖”或“宗”呢,《孔子家語·廟制》中解釋:“古者祖有功而宗有德,謂之祖宗者,其廟皆不毀。”也就是說開拓之功的皇帝一般稱“祖”,比如漢高祖,宋太祖,清太祖;而有守成之德則一般稱“宗”,比如唐太宗,宋太宗等等。

    當然,廟號除了“祖”或“宗”,一般前面還會加上一些特定的字,來對帝王的一生進行評價,比如漢武帝、隋文帝、漢景帝、漢文帝等等,很多人會認為這是諡號,其實這是廟號,因為廟號與諡號經常會出現重疊的情況,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文”和“武”。

    根據明代的《諡法解》:

    “經天緯地、修德來遠、勤學好問、道德博聞、慈惠愛民 敏而好學”等可諡為“文”;

    “克定禍亂、保大定功、威強敵德、剛強直禮、剛強以順、闢德斥境、折衝禦侮、刑民克服”等可諡為“武”;

    但是在廟號裡面同樣是有“文”和“武”,就像上面所說的漢文帝、漢武帝。

    那麼廟號“神”是什麼意思呢?

    其實中國歷史上以“神宗”為廟號的皇帝有三位,不是兩位!!北宋的宋神宗、西夏的夏神宗和明朝的明神宗。

    為什麼會叫神宗?根據周公諡法中的“民無能名曰神”,說白了就是無能或者無法給與評價的意思。

    為什麼會給出這樣的廟號呢?

    宋神宗,真的是神宗,支援王安石變法,但是最後失敗了,百姓生活更加難過了,最後含恨而死;

    夏神宗,這人也不一般,常年和金國打仗,沒得到任何好處不說,還把西夏的財富和精兵全部葬送了;

    明神宗,萬曆皇帝,前期很好,勵精圖治,雖有萬曆中心的說法,但是十年後,竟然將近三十年沒有上朝,明朝從此走上不歸路,雖不是亡國之君,但是他有很大的責任。

    所以“神”這個廟號,真不好說,真的很難評價,但是真的很神。

  • 16 # 天涯墨客

    神字名褒實貶,傷神,亂神的神,類似於胡搞亂搞,看對應的皇帝就知道了,司馬光可不會安什麼好心,作為最頑固的保守派,一生跟變法派作對,對人不對事,不管事情好壞……

  • 17 # 史海撲通

    這個問題一看就是一個有趣的八卦問題。既然只有兩位皇帝的廟號是“神”,想來也不是什麼好寓意。

    古代皇帝的稱號特別多,先來捋一捋!

    廟號始於商朝,是皇帝死後,在太廟祭祀供奉時所用的名號。在漢代只有少數有大功德的皇帝才會有廟號,隋唐之後每個皇帝才都有廟號。廟號一般為太祖、太宗、高宗、仁宗等等。廟號是皇帝本人死後,後人根據其一生之功過給予的一個評價,甚至是蓋棺定論的評價。一般開國皇帝就是太祖,如宋太祖,僅次於太祖就是太宗,如唐太宗,如果是個寬厚仁慈的皇帝,可以稱作仁宗等等。

    諡號也是由後人評定的,每個皇帝都有,起初諡號的字數很少,如漢文帝劉恆諡號“文”。也有不好的諡號,如隋煬帝諡號“煬”,這是唐高祖李淵追諡的。後來皇帝諡號的字數越加越多,後代子孫恨不得把所有美好的形容詞都加上,有些已經不夠客觀公正了,比如中國歷史上最長的諡號是清太祖努爾哈赤,諡號是:承天廣運聖德神功肇紀立極仁孝睿武端毅欽安弘文定業高皇帝。

    年號是封建皇帝紀年的名號,一般新君繼位都會更改年號,或者遇到重大事件,皇帝一開心也會改年號,唐高宗李治在位三十三年,先後用了永徽、顯慶、龍朔、麟德、乾封、總章。咸亨、上元、儀鳳、調露、永隆、開耀、永淳、弘道十四個年號。可以衛冕改年號達人的稱號了。明清兩代,皇帝就不改年號了,自始至終都只用一個年號,比如康熙、乾隆。

    這麼多稱號實在太難分得清了,為了簡單方便記述,現在我們一般對隋以前的皇帝多稱諡號,如漢文帝、晉武帝、隋煬帝等。唐至元朝的皇帝多稱廟號,如唐太宗、宋仁宗、元英宗等。明、清兩朝的皇帝多稱年號,如嘉靖皇帝、唐熙皇帝等。

    回到題目中來,古代皇帝兩位廟號帶“神”的,一個是宋神宗趙頊,一個是明神宗朱翊鈞。他們兩個有個共同的特點,在位時都實施了變法。

    宋神宗即位時北宋已經是內憂外患,國庫空虛,他積極主張變法,與王安石一拍即合,開啟“熙寧變法”。由於變法極大的觸犯了享有特權的大官僚、大地主、大商人的利益,因此反對派的強烈抵制給宋神宗帶來很大壓力,幾次搖擺不定,最後以失敗告終,自己也憂鬱而終。他一系列變法的措施在他死後也都被廢除。

    宋神宗死後,反對派大臣們在為他選廟號的時候,選了這個“神”字,在古文中“民無能名曰神”,意思是老百姓沒法來給稱號的人,叫做神,後一句是“不名為善”,指沒有一個可稱為善的。所以“神”字明褒實貶,實際上是諷刺宋神宗,變法不僅沒有解決實際問題還把國家搞得一塌糊塗,在位期間主動對西夏發動的戰爭也是傷亡慘重,毫無功績可言,沒有一件事可以稱為善的。宋神宗雖然變法失敗了,但他確實是個有理想有抱負的皇帝,”神“的評價有些過分。

    另一位明神宗朱翊鈞,就是萬曆皇帝,的確是一位昏庸皇帝,是大臣張居正一力主張變法,推動了社會經濟的發展,但是他自己是貪酒、貪色、貪財而又貪權,二十多年不上朝,黨爭嚴重,朝政腐敗,他死後24年,明朝就滅亡了。所以“神”這個評價委實不冤。

    ——THE END——

  • 18 # 佳寧姐姐說歷史

    兩個廟號稱神的皇帝分別是宋神宗趙頊和明神宗朱翊鈞,明神宗比較有名。那個那個堅持年不上朝的萬曆皇帝,所謂“廟號”皇帝去世以後,後人祭拜他用的名號,也不是所有的皇帝都有廟號。

    我覺得宋神宗和明神宗,兩個人經歷有些相似,宋神宗趙頊開始有滿腔的熱血,一身的抱負,他主持王安石變法,他歷經圖治,努力把國家治理好,但是此人後來卻一蹶不振,雷聲大雨點小,沒有韌性,沒有毅力,後來乾脆破罐破摔了,他死後人們黑他取了“神宗”這一廟號,看似是抬舉他,其實就是貶低他“神一般的人物”

    明神宗朱翊鈞,更是逗趣,他是明朝的第13位皇帝,幼年繼承皇位,在位整整48年也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但是他在位48年裡,卻有28年的時間不上朝,不工作,不上班,甩手大掌櫃,提起這位皇帝,他甚至比宋神宗更神,他上任的早期,也就是成年以後,他也勵精圖治,努力要把大明江山治理得井井有條,欣欣向榮,他還重用自己的老師,張居正實行變法,但是變法由於種種原因,沒有得到推行。

    1582年張居正在家中病逝,萬曆皇帝卻帶著人抄著老師的家,看來他對這位老師也是恨之入骨,萬曆皇帝最讓人稱奇的就是,他連續28年不上朝,可以說在明朝是最懶的一位皇帝,每天睡到日上三竿該怎麼玩怎麼玩,也沒有人架空他,更沒有人反對他,簡直就是太神了,所以他去世後,也被大臣們起了一個“神宗”的廟號,來挖苦他。

    總結:這兩位神宗在位的時候都資質平平,沒有什麼功績,雖然前期都勵精圖治,有滿腹的報復,經歷過幾次失敗和挫折之後,乾脆破罐破摔,他們都是無法承受挫折和壓力的人,不過他們確實也配得上自己的廟號“神宗”。

  • 19 # 澳古說歷史

    中國歷史上曾帶有“神”廟號的皇帝一共有5位,分別是北宋神宗趙頊、大理神宗段智祥、西夏神宗李遵頊、明惠宗朱允炆(1402年,朱棣攻佔北京後,朱允炆下落不明,時駙馬都尉梅殷在軍中,聽從黃彥清的意見,為發喪,追諡孝愍皇帝,廟號神宗,但這廟號不為朱棣所承認,因此歷代皆不認)、明神宗朱翊鈞。

    首先我們看看《逸周書.諡法解》對於“神”的解釋:“民無能名曰神;壹民無為曰神;安仁立政曰神;物妙無方曰神;聖不可知曰神;陰陽不測曰神;治民無為曰神;應變遠方、不疾而速曰神;能妙萬物曰神;道化宜民曰神; 顯仁藏用曰神;則天廣運曰神”,其實說白了“神”在諡號上的解釋就是無法評價,說他好其實他並不好,說他壞其實他也不壞,就是處於模稜兩可的境地,不好評價。

    縱觀獲得“神”廟號的皇帝似乎也的確是印證了這種說法,那就是處於好壞之間,有功於社稷,但同時也有害於社稷,所以不明確到底給他什麼廟號好,也就只能給他“神”的廟號。

    首先北宋神宗趙頊。他的評價在史書中就是兩極分化的,《宋史》說他“其即位也,小心謙抑,敬畏輔相,求直言,察民隱,恤孤獨,養耆老,振匱乏;不治宮室,不事遊覽,勵圖治,將大有為”,就是他懷抱富國強兵的思想,勵精圖治,一心想將大宋治理成一個盛世,是個有為之君。但《宋論》卻說他“夷考宋政之亂,自神宗始。神宗之以興怨於天下,貽譏於後世者,非有奢淫暴虐之行,唯上之求治也亟,下之言治者已煩爾”,就是作者王夫之認為宋朝朝堂政治的混亂就是從神宗開始的,因神宗的搖擺不定,導致宋朝新舊兩黨的黨爭越來越嚴重,因此此後的宋朝是腐敗橫行,民怨沸騰,黨爭不斷,直至滅國。

    可以說宋神宗成就了北宋,但同時也毀了北宋。當時在宋神宗的支援下,王安石得以在北宋順利的實施“熙寧變法”,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北宋積貧積弱的局面,充實了政府財政,提高了國防力量,為北宋延續了50餘年的國運。但是之後因宋神宗的意志不堅定,在新黨、舊黨的搖擺不定,導致宋朝的黨爭越來越嚴重,再加上他的改革既想增加財政收入,又不願損害上層既得利益者,最終負擔只有轉嫁到下層人民身上,因此百姓的怨恨越來越重,如此也就為日後的北宋滅亡埋下了伏筆。

    其次是大理神宗段智祥。他算是大理國難得的明君,《南詔野史》稱:“舉賢育才,時和年豐,稱治國焉”,他在位35年,政治清明,廣納賢才,使得大理國有了一番新的氣象。按理說這樣的明君不會配上“神”的廟號,但是卻的確是用了,究其原因在於段智祥這人雖聖明,但同他的父親、兄長一樣,篤信佛教,為此在位期間也是大修佛寺,大理本是小國寡民,這等規模的修建行為對大理已經算是傷筋動骨的了,此後在大理正處於多事之秋,蒙古對其虎視眈眈的時候,段智祥又是不管國家安危直接退位做了和尚。如此作為,自然是讓段智祥變成了一個不好但又不壞的皇帝。

    再是西夏神宗李遵頊。他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狀元皇帝,1203年,廷試進士第一名,得狀元。1211年8月12日廢襄宗自立,改元光定。能中狀元就說明李遵頊的能力並不差,史書贊其“端重明粹,少力學,長博通群書,工隸篆”,按理說這樣人當皇帝肯定不會差,但事實上當時的西夏是被他弄來是亂七八糟的,因他在任期間採取依附蒙古,而對抗金朝的國策,因此導致西夏時常被蒙古徵調士兵去協助攻金,又因此經常被金國進攻,所以此時的西夏是戰爭四起,弄的是民怨四起,經濟被嚴重破壞,國力開始直線下降。

    但是不得不承認李遵頊依附蒙古,對抗金朝的國策並不是沒有成國的,首先西夏若不是選擇依附於蒙古,以西夏的國力不出半月就會被蒙古擊潰,再是在對抗金朝期間,西夏的版圖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擴大,鞏州、慶原、延安、保安州、慶陽府、邠州等原屬於金國的領土都被西夏所佔。所以在理論上來說李遵頊對於西夏是有功也有過的皇帝,你說他沒功,他卻是替西夏開疆擴土了,你說他有功,他卻造成西夏國力的極速衰退。如此,用“神宗”剛好,既然不好定廟號,那就索性用“神”。

    之後是明惠宗朱允炆。朱允炆曾經得到的廟號就是“神宗”,究其原因在於他未能保住自己的國家,靖難之役他錯誤的指揮,導致朱棣得以成功入主北京,最終國破家亡,這就是他錯的地方。但是又不能不說朱允炆是個壞皇帝,他一登基就廢除了朱元璋遺留下來的暴政,釋放了朱元璋時期被誣陷的官員,同時大力推行減稅政策,減少了江南的過度的土地稅,尤其是減少了富庶的蘇州和松江這兩個府的土地重稅。這等作為如果朱允炆不丟掉國家,他絕對會是一個流芳百世的仁君典範,但可惜的是因他自己的一系列錯誤決策導致他丟掉了國家,因此有功於社稷,但卻也有害於社稷。

    最後是明神宗朱翊鈞。明神宗在位四十八年,前十年奮發圖強,在張居正的幫助下開創了“萬曆中興”,得以讓明朝繼續延續近百年的時間。中間十年由勤變懶,隨著張居正的去世,明朝開始走向衰落。最後近三十年“萬事不理”,但又不願意放權,始終手握權力,最終明朝危機徹底爆發,此時對內朝堂黨派林立,門戶之爭日盛一日,互相傾軋,朝政日趨腐敗,對外遼東慘敗,後金開始崛起,成為了明朝最大的威脅,並最終被金所滅。正所謂“明之亡,實亡於神宗”,如此神宗他雖說有功於社稷,帶領明朝走向中興,但卻也有害於社稷,明朝自神宗開始走向了徹底的衰落。

    終上所述,歷代廟號帶有“神”的皇帝,都是那些不好評價的皇帝,好的廟號給他不合適,壞的廟號給他也不合適,如此在兩難的情況下,用“神”這樣不好又不壞的廟號是再合適不過的啦!

  • 20 # 蘇禾蘇禾

    如果這個神字真的不好,在政和三年徽宗為神宗加諡號的時候就會被改成其他字了。

    其實不光是政和年間,神宗剛去世,守成派大臣重張朝綱的那時候,他們也沒想過要用廟號貶低神宗,畢竟皇帝是國家的大體,更何況是已經去世的皇帝。他們公然玩這種以權謀私的遊戲肯定是會受到輿論批評的。以下是宋神宗去世幾個月後出爐的“大行皇帝廟諡議”中,禮官闡述使用神宗作為廟號的原因——

    “粵廟號之建久矣。其間聖賢之君作。而應天下之治者多矣。然未有以神為號者。抑神也者。妙萬物以為言、而難其稱歟。抑天之所啟、以配大行之廟乎。書載益稱堯德。曰乃聖乃神。乃武乃文。蓋聖神所以立道。文武所以立事也”

    (大意是:古代那麼多好皇帝,沒有一個用神字作為廟號。至於原因,可能是《周易》上說“神能夠以自己的力量使得世間萬物發生變化,以此體現自己的意志。”說明神這個字很難用來形容一般的皇帝。也可能是老天爺專門空著這個字,等著大行皇帝來用吧。在《尚書大禹謨》裡,益也說到“帝堯既稱得上是聖人又有如神明,既有武功又有文德。”所以聖人之德和神明之力是用以讚揚君主能傳播正道,而文治和武功則是用來讚揚君主能很好地處理國家大事的)

    由此可見當初以“神宗”作為廟號並非是一般人傳的那樣是因為“趙頊皇帝死後,守成派大臣以廟號來貶低他”

    其實神宗這個稱號從四書五經之一的尚書裡就可以找得到,並且是對古代聖明帝王之一的堯的稱呼。《尚書大禹謨》:“正月朔旦,受命於神宗。” 孔(安國)傳:“神宗,文祖之宗廟。言神,尊之。” 朱熹弟子蔡沈在《書集傳》中論道:“神宗,堯廟也。 蘇氏(蘇軾)曰:‘堯之所從受天下者曰文祖,舜之所從受天下者曰神宗。受天下於人,必告於其人之所從受者。《禮》曰‘ 有虞氏禘黃帝而郊嚳,祖顓頊而宗堯’,則神宗為堯明矣。’”

    宋徽宗在他在位的近26年中,絕大部分時候都信奉他父親宋神宗的變法政策。或許是因為他只是接替他哥哥宋哲宗繼位,出於向外界彰顯自己比哥哥更適合作為父親的繼承人的目的,才堅持改建中靖國(有調和變法派和守成派的矛盾的意思)年號為“崇寧”(崇奉神宗熙寧年間的政策)並任用王安石的黨羽。當時得勢的大臣(如蔡京)也都是神宗變法的支持者,自然也不會違背徽宗的意思批評神宗,於是他們採取的做法是上奏請求徽宗為神宗更改諡號以彰顯其功德,既滿足徽宗的虛榮和自大,也能保證自己的仕途順利。神宗原本的諡號“紹天法古運德建功英文烈武欽仁聖孝”也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聞雞起舞故事裡的主角後來怎麼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