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中國大案紀事

    李商隱,晚唐著名詩人,與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蘊合稱“溫李”,李商隱詩風朦朧,構思奇特,富於幻想色彩和浪漫氣息。李商隱於唐文宗年間進士及第。曾任東川節度使判官等職,後因牽涉牛李黨爭,後半生抑鬱不得志,潦倒而亡。《蟬》的第四句是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這句是李商隱借詩以言志,借物喻人,表達自己終身不得志,以蟬之高潔自警,慨嘆身世之淪落飄零,鬱郁不得志。

  • 2 # 玩轉Excel

    李商隱(約813年-約858年),字義山,號玉谿生,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縣)人 [1]  。晚唐著名詩人,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蟬》這首詩詠物詩,其實也是李商隱以蟬自比,他認為蟬雖然棲息在很高的書上,但卻只是徒勞無功,大聲鳴叫也被大樹聽不見,而李商隱就好比這蟬,自己一生都在追求仕途高升,但卻起起伏伏,無法真正地被重用。

    但是李商隱並沒有被現實所打倒,他在逆境中,依然從蟬的身上,看到了希望,並且以蟬的高聲鳴叫,來警醒自身一定要永遠保持著心中的高潔。

    而最後一句“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之所以被譽為神句,則是從詠物身上轉到到了自身明志上,而這樣的寫法則是對一首詩的最為深刻的昇華,所以被譽為神句也在情理之中。

  • 3 # 東秋妮

    李商隱是唐朝最有影響力的詩人!李商隱是大唐的一個"憂鬱王子"!

    李商隱與杜牧齊名,兩人並稱“小李杜”。李商隱又與李賀、李白合稱“三李”。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

    唐代詩人白居易極為欣賞李商隱的文章,曾說:“我死後,得為爾兒足矣。"

    李商隱,曾胸懷大志,因陷入牛李黨爭之中,懷才不遇不得志,處境艱難,只能漂泊生涯。

    李商隱心靈善感,一往情深,陷於友情,忠於愛情。李商隱的一生可以概括為"多情卻為無情惱"。

    下面來賞析他的這首五言律詩《蟬》:

    一李商隱

    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薄宦梗猶泛,故園蕪已平。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

    蟬居住在高高的樹上,餐風飲露,難得吃一飽飯,卻還整天費盡氣力地長叫不停。

    長長炎熱的夏日裡,蟬一直要鳴叫到五更時分,一直到聲斯力竭。

    然而日夜的衰鳴並不曾改變了什麼,連棲身的大樹也依然是青翠如故,絲毫不為所動。

    我四處漂泊,早已丟下的家鄉田園,只剩下一片荒蕪。

    真是煩勞蟬常常用鳴聲來提醒我,其實我和你一樣,也是潔身自好,清貧如洗。

    第四句"一樹碧無情":真實追魂取氣之句,神句也!

    李商隱筆下的蟬,實際上是他自身一生的寫照。

    蟬的哀鳴正如他在困境中的痛苦,呻吟,而那毫不動情的翠綠的樹木,則代表著冷漠的世間無情,人間多怨。

    李商隱一生的所有委屈都是應該的,沒有半份矯情,因為這個世界真的辜負了他,辜負了這多情的才子!但我們從李商隱沒有感覺自暴自棄,只要一息尚存,戰鬥不止,捨不得這生活處處有真情!

  • 4 # 木亦草

    李商隱是怎樣的詩人,《蟬》第四句為何被譽為神句?我想應該從李商隱本人過人的才情,遠大的政治抱負和在仕途上的鬱郁不得志吧。他晚年淒涼以鳴蟲自擬,可唉可嘆。

    在這裡,我們就不說李商隱的文學成就,只談談他一直以來的官路歷程吧。

    圖片來自網路,涉及版權請聯絡作者刪除

    李商隱幼年家貧,由父親帶著啟蒙,10歲父喪回家鄉後又由族叔帶著啟蒙,約16歲時因為寫出兩篇錦秀的文章(《才論》、《聖論》,今不存),獲得時任天平軍節度使的令狐楚的欣賞,授他駢體文的寫作技巧,而且還資助他的家庭生活,鼓勵他與家中子弟交往,這在當時看來,應具有半師之誼。公元830年李商隱的《謝書》中,就表達了他對令狐楚的感激之情,這在當時就相當於打上了“牛黨”標籤。文宗開成二年(837年),李商隱考取了進士資格,同年末,令狐楚過世。在參與料理令狐楚的喪事後不久,他就應涇原節度使王茂元的聘請,去涇州(今甘肅涇縣北部)作了王的幕僚。王茂元對李商隱的才華非常欣賞,甚至將女兒嫁給了他,這就使李商隱被歸入了“李黨”成員中。

    從此陷入兩黨之爭的漩渦,也是他一生不得志的開始。他的這種公然改弦易張的行為被當時的人看作是對對剛剛去世的老師和恩主的背叛,所以在仕途中備受艱難,以至於後來李商隱窮困潦倒時求助以前的好友令狐綯(令狐楚之子,曾是李商隱好友)時,被斷然拒絕。最終在家裡鬱鬱而終。一代文壇大家就此隕落。

    現在,我們瞭解一下《蟬》這首詩吧。

    蟬 本以高難飽, 徒勞恨費聲。 五更疏欲斷, 一樹碧無情。 薄宦梗猶泛, 故園蕪已平。 煩君最相警, 我亦舉家清。譯文是:你棲身高枝之上才難以飽腹;你雖含恨哀鳴徒然白費神勁。五更以後疏落之聲幾近斷絕,大樹依然蒼翠卻無絲毫同情。我官職卑下像桃梗漂流不定,家園早已荒蕪雜草埋沒腳脛。煩勞你的鳴叫我得藉以自警,我也舉家操守像你高潔不佞。

    商隱的這首詠物詩貴在"體物為妙,功在密附"。那為什麼要用蟬為體物呢?都知道蟬是夏蟲,不過一個月的命,縱然聲高,也逃不脫秋到即忘的命運。我想,可能是因為李商隱也是傷心到極致,無心再留戀官場了吧。

    《蟬》中第四句“一樹碧無情”被譽為神句,原因應該就是“樹碧”和“樹無情”了。詩中前四句按照我們最直白的理解就是:我站得高還很難吃飽,只能不斷鳴叫提醒你,都叫到五更快叫不出來了,你這棵碧綠多汁的大樹還是無情的拒絕我,不給我一點點吃的。

    這幾句意思連在一起妙絕,既形象的描繪出秋蟬的形象更是貼切的比出了自己的一生。瞭解過蟬的讀者可能知道,蟬沒有嘴和牙齒,靠針刺口器刺破樹皮吸取樹汁為生。而大樹是越到高處嫩枝越多,蟬也就越容易吸食樹汁。這裡李商隱寫這個定然不是為了生物學科普,而是為了隱喻。自己就是秋蟬,而當時的統治階級,乃至自己曾經工作過的龐大的官員群體都是這大樹。自己費盡力氣,爬到最最卑微的地方,曾經聲嘶力竭的呼求,卻無一人相幫,一隻蟬與一個人,一棵樹與一群人。最最鮮明的對比。所以在詩文的後四句,加以昇華,無奈說我也要自警啊,像你一樣高潔。

    詩中第四句形象的比喻出在封建社會龐大計程車族體制中,才華高潔的貧家飽學之士因偏見不能一展抱負的可悲可嘆,引起了無數文人的共鳴和同情。正是這種共鳴和同情才使得這句詩被奉為神句,大加讚賞。

  • 5 # 善者扎西

    李商隱的<蟬> 詩以言志,借物喻人,情同古今。在本詩中,終生不得志的李商隱,聞蟬之聲而興,以蟬之高潔自警,喟嘆身世之淪落飄零。最後一句“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表達了李商隱堅守清高的志向。

    李商隱

    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

    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

    薄宦梗猶泛,故園蕪已平。

    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

  • 6 # 煩不煩啊不想有暱稱

    李商隱……我記得他最最著名的一首:

    心有靈屎一點通,

    蚯蚓不動土自松。

    恨無綵鳳雙飛翼,

    紅杏騎牆盼相逢。

  • 7 # 資淺影迷騎士獵鹿人

    這首詩倒是不大記得,李商隱有很多膾炙人口的不朽名句啊,比如相見時難別亦難,比如,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 8 # 鵬城歲月

    李義山的神句太多了,鄙人不才,知道那麼幾首,,這首蟬的第四句被喻為神句,我還是第一次聽,慚愧,哈哈,李商隱最拿手得是引經據典,有名的應該是幾首無題吧,還有那首錦瑟。

  • 9 # 大馬哈10

    以蟬為詩者往往為困厄中人。王勃、李商隱皆如是,一初唐、一晚唐,橫穿大唐,倆天才詩人為一小蟲賦詩且流傳百代,亦是故事。

  • 10 # 雌核

    李商隱的詩本來就是隱澀,難懂。所以後人讀其詩的時候有妄加猜測之流眾多。他的詩你應景了就是他當時的情懷。都是人,不要刻意追尋他當時的客觀環境和心態。在我看來,李商隱有文采不是人才。稱之小李杜是高抬。

  • 11 # 月圓月缺雲捲雲舒

    個人最喜歡的就是李商隱,也是流傳最多金句的詩人:春蠶到死絲方盡 蠟炬成灰淚始幹;此情可待成追憶 只是當時已惘然;夕陽無限好 只是近黃昏;身無綵鳳雙飛翼 心有靈犀一點通;春心莫共花爭發 一寸相思一寸灰....

  • 12 # 七月史

    初中學習李商隱的《夜雨寄北》,裡面的“君問歸期未有期“、”何當共剪西窗燭“一直給我一種落寞、惆悵、無奈之感。後面學習到他越來越多的詩句,瞭解到”詩如其人“,他的人生,他的感悟都影射到了詩中。

    李商隱,文壇的一顆明星,現今依然流傳著他的傳說,傳誦著他的詩作。只可惜,詩壇的光芒永遠無法掩蓋他仕途的蒼涼。

    兩歲左右,李商隱就在父親李嗣身邊接受啟蒙教學,他愛讀書,愛練字。有時讀書入了迷,李嗣還會心疼道:孩子,你還那麼小,就學習那麼多字,累不累呀?而李商隱一般都會乖巧的回答:不累。

    所以這樣一個乖巧、勤奮、聰明的孩子不出任何意外的話,前途至少不會太暗淡。但天不遂人願,李商隱的仕途多舛。

    十歲那年,李嗣不幸於浙江任上病逝,整個家庭陷入貧困,李商隱作為家中長子自然要擔負起支撐家庭的重擔。他一邊耕種,一邊抽出時間給富貴人家抄書,舂米賺錢貼補家用。

    後面16歲時,他遇到貴人令狐楚資助其參加科舉。開始連考四次都沒有中舉,終於在第五次時高中了。後入仕不久,令狐楚病逝,他便投奔了王茂元,王茂元對他也是及其看重,並把女兒嫁給他,只是婚後不久,王茂元也病逝了。

    這時李商隱已經31歲,而立之年,還可以再衝一把,他又返回洛陽尋找機會,從秘書省校書郎、弘農縣尉、再到秘書省正字。他的仕途慢慢步入正軌,可就在此時,他的母親又病逝,他不得不回家丁憂。等到3年孝期滿,再回到洛陽時,政壇早已沒有他的立身之處。自此他走上了漂泊的道路,以詩為伴。

    人生最後七年,他曾跟隨西川節度使柳仲郢入川任職,枯坐幾年辦公室後,人生薄暮的他默默回到家鄉,悄無聲息的逝世在滎陽家中。

    他的一生真的是道路坎坷,所以他的詩總給人一種悲愴,遲暮的唏噓之感。雖然仕途坎坷,但,無疑,他是一個偉大的詩人。

    題主問他的詩句《蟬》第四句“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為何被譽為神句。

    我想,首先是“蟬”本身棲身在高樹上餐風飲露,難以果腹,儘管他自命清高,終究擺脫不了生活的清貧。這與李商隱的一生不謀而合。但,蟬還有一個寓意:清明,高潔。所以李商隱以蟬時刻警醒自己,雖然是小官,也應當堅持操守,冰清玉潔。

    所以該句神就神在,它的以警示人,不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被湮滅。

  • 13 # 歷史哆唻咪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生,又號樊南生。唐代著名詩人,尤擅近體詩,詩風婉麗深沉,是唐代為數不多的幾個善於寫詠物詩的詩人之一,他的詠物詩多達百首以上。而“蟬”這一意象先後出現了15次,詠蟬詩1首,涉及“蟬”的詩歌共有16首。題主所問詠蟬詩正是這樣一首託物離懷詩,作者借描寫蟬“高難飽”“恨費聲”的遭遇,對映自己高潔卻貧窮,悲憤卻無人同情,欲歸卻不可得的悲慘生活。

    不同於其他詩人透過“蟬”所表達的含義,李商隱所作之“蟬”表達了他獨特的個性,賦予了蟬別樣的韻味。因此,我們在賞析《蟬》時,更應該將其帶入李商隱創作的大環境,從同類型的詠蟬詩出發,分析《蟬》一詩的真正含義,進而揭示李商隱的創作內涵和動機。

    一、李商隱詩歌中的“蟬”意

    早在唐代之前文人即有吟詠寒蟬的詩文傳統,大多都是表現蟬聲淒寒和讚揚蟬德高潔。唐人筆下的蟬也大同小異,多帶有自喻的意味。或是苦難的象徵,或是清高的化身,但總體上講也還是借蟬託己之幽情,標明自己不隨波逐流的清高。

    但這也僅僅李商隱筆下蟬的一種意蘊,更多的時候詩人突出的是一個“怨”字,其中既有“貧士失職而志不平”的抱怨、牢騷,又含有婉而不露的怨刺。

    (一)“貧士失職而志不平”的抱怨

    他所傾力書寫的“蟬”與我們常見的以蟬寓情的詩作有所不同,他筆下的蟬蛻去了文人的清高寒瑟卻增添了處於末世險境中的愁怨,流露出“貧士失職而志不平”的抱怨。

    首先,李商隱最為後人傳唱的詠蟬詩,此詩在這一點尤為明顯:“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原本就因高處不勝寒而難以果腹,怎料到自己的一切清寒苦守到頭來都是徒勞,枉費了聲聲淒寒的鳴聲,從首聯的兩句我們就不難感受到詩人的幽怨之情。頸聯“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詩人更加明顯地闡明瞭自己的“怨情”:五更時分,正值寒夜最深時,而蟬聲卻於此刻嗚咽欲斷,淒寒難耐,然而周遭碧樹卻依然青青故我,無動於衷,極言當時環境的冷酷無情。自身的悽切困境與環境的漠漠無知兩相對比,形成一種難以言說的悲苦辛酸。

    其次,李商隱其他詩作中的“蟬”意象,它們或是伴夕陽暮暉墜進夜幕裡,或是隨枯黃敗葉飛舞於蕭瑟的秋風中,如“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帶斜陽又帶蟬”、“雁下秦雲黑,蟬休隴葉黃”、“地暖無秋色,江晴有暮暉。空餘蟬嘒嘒,猶向客依依”、“已悲節物同寒雁,忍委芳心與暮蟬”、“江風吹雁急,山木帶蟬曛”、“玄蟬去盡葉黃落,一樹冬青人未歸”、“墮蟬翻敗葉,棲鳥定寒枝”。原本“蟬”意象已經給人一種淒寒清苦之感,作者偏又選取如斜陽、暮暉、黃葉、敗葉這樣衰頹的意象與之連用,於清苦中更增添了一抹愁怨的暗色。這裡的“蟬”已經不僅是高潔的化身,還蘊含著深深的惆悵幽怨之情。

    詩中的“蟬”意象詩人都沒有刻意描摹,它們只是所詠事物的襯托,或是渲染情緒的途徑,但已經蛻盡寒士的清高,只剩下幽怨惆悵。這裡的“蟬”於詩人無意中已經融合了悽怨、惆悵的色彩,與詩歌的整體風格交相輝映,相得益彰。

    (二)婉而不露的怨刺

    李商隱的詩歌雖然多數是自吊身世,感慨悲苦無助,但其中也有諷刺時事之作,只是源於詩人特殊的性格氣質,他的諷世之作,更多的是婉而不露的怨刺,深合儒家要求的“怨而不怒”。

    如《贈送前劉五經映三十四韻》劉映早年以明經及第卻年逾五十仍未釋褐入仕,詩人借劉的不遇指代當時不重儒士的狀況,後又借梳理儒學的興廢與朝代治亂的關係來反襯唐季之輕儒。微含諷喻,輕露刺上之意。“雁下秦雲黑,蟬休隴葉黃”二句點出贈送的地點和時間,這可能並非實寫,只是作者偏愛於北雁南飛、黃葉蟬鳴的季節,只有這樣的季節才能襯托出作者心中的不平幽怨。

    當然這裡的“蟬”,都不是詩人著意刻畫的,看似只是閒閒一筆,但這正是李商隱的高明之處,他不是直抒胸臆,任情感沖瀉直下。即使是《哭劉司戶二首》這樣大膽的諷世之作,他在寫法上也儘量做到含蓄內斂,所謂的“激憤”是讀者領悟到的,而不是詩人直接在詩作中羅列了激憤的字詞,直白地袒露內心。

    縱覽全詩並無一處憤恨之語,而是用“蟬”這一具有“怨憤”含義的意象,將自己的情緒委婉地披露,他的積鬱、怨憤完全是透過詩中一組組意象委曲表達的。夕陽與蟬,黃葉與蟬的組合,雖沒有明顯突出,但用情之深,力透紙背,而且將情感附會與這些意象上使得情感經過積澱與過濾而顯得更加綿長,感染力也更強。

    綜上,我們不難看出託蟬言志是李商隱創作重要的組成之一,可能在詩人的世界裡只有中只有這形象高潔、與世無爭,棲息於高枝,吸風飲露為生的蟬最能恰如其分的表達當下的情感。以至於在作者後期遭遇不公,仕途波折之時,作《詠蟬詩》以自喻。其詩其詞以獨有美感和思想情緒,流芳百世。

    詠物高唱,寓情佳作——寫蟬及人,詠蟬寄恨

    《蟬》這首詩與初唐虞世南的《蟬》、駱賓王的《在獄詠蟬》並稱為唐詩中詠蟬的三篇名作。三作同為詠蟬,虞世南身處高位,借蟬居高而聲名自播,喻己之名動四方;駱賓王則身為階下囚,以蟬自表予心之高潔。而李商隱則處二者之間,借蟬以寄寓自己志行高潔而不遇於時的處境和悲憤無告的心情。

    同為詠蟬,身份處境不同,而喻義、境界亦相殊相異。在藝術手法上李詩不似虞詩有“垂其飲清黴”的形象,也無駱詩的“零重飛難進”一類的描寫,只圍繞蟬之高潔難飽、徒勞費聲處用意虛寫,至深至幻,非有切身遭際者難喻其妙。因此在賞析詩詞之前,先對其寫作背景進行分析,就顯得尤為必要了。

    (一)寫作背景

    大中五年年起,作者任東川節度使柳仲那的幕僚,在梓州住了四年多,此詩寫於這個期間。李商隱雖為人正直,在牛李黨爭中潔身自愛,不肯為了祿位而攀附某一方勢力。

    但由於他早年受過令狐楚父子的知遇之恩,後來又成為王茂元的女婿,而他們分屬這兩個在朝廷激烈鬥爭的黨派。逐漸得勢的“牛黨”,特別是令狐楚之子令狐陶,始終認為李商隱“負恩”、“無行”,極力加以排擯,使他懷才不遇,仕途困頓,無法施展自己的抱負。這首詩就是借詠蟬自喻,表白自己即使在險惡的政治旋渦中也要堅持清高純潔的操守和心志。

    (二)內容賞析

    詩的首聯“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首句聞蟬鳴而起興,“高”字一語雙關,既指蟬棲高樹,亦暗喻自己品格高潔。蟬在高樹餐風飲露,所以“難飽”,這又與作者的身世感受暗合。由“難飽”而引出“聲”來,所以哀中又有“恨”。但這樣的鳴聲是徒勞無功的,因為不能使它擺脫難飽的困境。

    詩人認為自己象蟬一樣,品德高尚,不幹那些卑汙苟賤之事,正因為這樣,自己拼盡力氣,卻也難求一飽。但詩人並非沉默不語,也向當政者發出求助的呼籲,吐露自己的不平和不幸。希望得到他們的幫助,但最終卻又是徒勞無功的。不論是向人求告也罷,寫詩自嘲也罷。都是白費唇舌,勞而無功的。所以又說“徒勞恨費聲”,而句中著一“恨”字,可知詩人憤懣不平的心情。

    頷聯接著從“恨費聲”裡引出“五更疏欲斷”。意思是說:蟬聲不斷,一直悲鳴到了五更,但是它的力氣卻逐漸微弱,聲音也時斷時續,然而還是那樣淒涼嗚咽,斷而又續,可想它的心情是多麼悲哀呀!但此時詩人筆鋒一轉:那滿身閃亮著碧翠鮮綠的大樹,只顧欣賞自己那一身美麗的打扮,對於鳴聲如此淒涼哀怨的蟬兒,連一丁點兒同情的心思也沒有。

    “一樹碧無情”多麼令人震驚的一筆!顏色本身無所謂情感色彩,這正是由於詩人“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在詩人看來,蟬的悲鳴,彷彿是詩人自己在向當政者發出的求助的呼籲,而蟬棲身的碧綠的高樹,正像詩人所處的牛李黨爭的漩渦一樣冷酷無情。這樣的描寫一方面是悽怨欲絕的哀鳴,另一方面卻是殘忍而冰冷的無情,兩相對照,竟顯得世間如此冷酷無情。

    使人禁不住想起杜甫著名的詩句“莫自使眼枯,收汝淚縱橫。眼枯即見骨,天地終無情。”呼號也沒有用,痛哭也無濟於事,還是沉默,沉默,把眼淚擦乾淨吧!兩位詩人都正視著慘淡的人生,而且還看透了它的內幕了。所不同的是,杜甫是正面指斥,如長矛直刺;而李商隱則委婉陳詞,以蟬寓意罷了。

    前兩聯中,詩人借詠蟬抒情到了頸聯,便轉而為直接抒情:“薄宦梗猶泛,故園蕪已平。”這是由恨蟬而聯絡到自己的處境。詩人說我官職卑微,漂泊不定,長年客居於外,想那故鄉家園已經荒蕪一片。真是煩勞你這恨蟬了,你的悲鳴最能觸動我的感情,引起我的警醒,使我意識到我一家同你一樣,一清如水啊言下之意,我與你一樣,有無窮的怨恨。

    其中“梗猶泛”、“故園”均屬用典。“梗猶泛”是用了《戰國策·秦策》中的一個故事:“今者來過於淄上,有土偶人與桃梗相與語,土偶曰:‘今子東之桃梗也,削子以為人,降雨下,淄水至,流水而去,則子漂漂然者將何如耳?’”這裡用桃梗隨水漂流來比喻自己漂泊不定的為宦生涯。他十七歲當了太平軍節度使令狐楚的幕客,數年後又追隨華州刺史崔戎掌、章奏,二十歲登進士第,次年入涇原節度使王茂元幕下,以後作了一任秘書省校書郎,隨後又東西遊宦,先後在鄭亞、盧弘正、柳仲郢等人的幕下工作。

    行止無定,隨人作嫁,真像桃梗那樣永遠逐水漂流。“嗟餘聽鼓應官去,走馬蘭臺類轉蓬。”長期漂泊不定的“薄宦”生活,使他生出故園之思和歸隱之心。故鄉田園已是雜草叢生,一片荒蕪,自己卻身不由己,有家難回,欲歸不得。

    “故園”一句化用了盧思道《聽鳴蟬曲》中的二句:“故鄉已超忽,空庭正蕪沒。”可見詩人悲苦的心情。這不禁又讓人想起陶淵明的《歸去來兮辭》中“田園將蕪胡不歸”之句,陶淵明在田園將蕪之時歸隱,而李商隱是“故園蕪已平”,卻無法棄官歸隱。寥寥數字,寫出了詩人為宦生涯的落魄處境和心情。

    尾聯“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是引蟬為知己,對樹上的鳴蟬說到:真是煩勞你了,你是最能警動我和引起我身世之感的,聽到你的鳴聲,馬上就使我警覺起來,原來我一家人同你一樣,都是一清如水的呵!“煩君最相譽”的“最”字,意味深長,其言外之意:惟有餐風飲露,居高難飽的蟬是最能理解他。至於官場上那些追名逐利之徒,只會把他看做不識時務的傻子。這兩句和開頭的“高難飽”是正面呼應,同“恨費聲”卻又是反面激盪,一開一合,用筆極細。說它正面呼應,因為“高難飽”的蟬正是“高難飽”的詩人的影子;說它反面激盪,因為剛才還“恨”它“費聲”,如今卻又感激它的“相警”了。詩人聽著蟬聲,那矛盾而又複雜的心情,不是分明如揭嗎?

    最後這四句寫了自己為宦生涯的落魄處境和心情,證實詩人的一生經歷,這幾乎是實錄之語。設身處地地揣想詩人的心情,便不難摸到那憤慈不平的脈搏。詩人在表達自己這種處境和心情時,不是別出機緣,而是連線著前面的思路,說這是由於恨蟬的警醒。由此我們便不難理解,恨蟬的形象正是詩人用來寄託自己怨恨之情的,詠蟬寄恨就是這首詩的立意所在。

    整體來看,此詩雖沒有對蟬的形狀作細緻描摹,但它突出表現了蟬的處境和品質,並透過“物”與“我”的某些相似之處來抒懷寄興。前半部物我同一,寫蟬即寫人,高棲卻難飽,費聲卻徒勞,正是作者的自我寫照後半部物我相分,從蟬的悲鳴引出自己的身世之痛,並從自己的哀感轉向對蟬的同情,往復交流,悽切感人。

    全詩構思填密,初看前後兩半好像互不聯絡,細讀方知其實一脈相承,恨蟬的形象中隱約可見詩人自己,因為正是那清高的思想與性格才招致“難飽”的處境。儘管也費盡心機,諸多表白,求援於人,卻仍是被無情冷遇。後半部的抒寫便隱意大開,卻又不離恨蟬的立意,前後勾連得自然得體。

    三、以蟬喻情,何所依——詩歌中“蟬”意之深原因探究

    蟬,居高不食,以清露為飲,而且蟬的生命週期極其之短,古語曰:“蟬不知秋”。早在唐代之前文人即有吟詠寒蟬的詩文傳統,但其他詩人都沒有太過留意,而李商隱卻將其繼承併發揚光大。小編認為這源於兩個方面:一是李商隱自身那種深婉幽怨的性格;二是李商隱所處的頹喪的晚唐時代。

    (一)深婉幽怨的悲劇性格

    李商隱生於一個沒落的皇室家族,自言“百歲本無業,陰陰仙李枝”,但實際上他的這種皇室關係是非常疏遠的,這種宗親關係除了使李商隱落得一個虛名之外,“並不能為他帶來任何政治、經濟上的實際利益”。

    而且他的高祖、曾祖、祖父、父親四代人雖然都有官職,但大多都為州郡僚佐、縣令縣尉一類州縣官吏,“這樣一種現實地位相當捍衛而又‘系本王孫’的家世,一方面使他具有對唐王朝命運的深切關注和政治責任感,懷抱‘欲迴天地’、復興李唐王朝的宏願;另一方面,又使他具有強烈的家族責任感,時刻想著振興家道,冀立門構。”

    但殘酷的現實將他的宏願一一粉碎,李商隱終其一生既沒能匡扶國是、致君堯舜,也沒有振興家業、光耀門楣。理想的藍圖與現實的殘敗形成了強烈的落差,而且“這種‘宗緒衰微,簪纓殆歇’的地位處境也使他具有一種濃厚的家族沒落感,賦予他感傷的氣質”。同時李商隱又生於一個累世寡孤的悲劇家族,自曾祖叔恆起直至其父李嗣,都是以疾早逝。這樣一個三代寡孤的家世,家中全靠祖母、母親等女性支撐,經濟和心理上的沉重是不言而喻的,這些都使得李商隱自小就產生了濃厚的哀愁的心理。

    “長期積澱起來的沉重壓抑感、孤獨無依感、對前途命運的渺茫無著落感,乃至自卑屈辱等等,都比一般人更為強烈”“他那種多情、纏綿、內向、敏感的個性氣質與這種三代寡孤的悲劇性家世也都有深刻的聯絡。”正是因為自身這種深婉幽怨的性格,使得他對於同樣蘊含了愁怨惆悵的事物特別敏感,且由於內心太過敏感也更容易於別人不注意的事物中領悟到愁怨惆悵之情。

    此外李商隱的仕途也是坎坷多變的,屢試不第又無辜地陷入朋黨之爭的漩渦中,成為權勢鬥爭的犧牲品,被各股勢力排斥在外,進階無門。終其一生都過著居無定所、顛沛流離的幕僚生活,青春年華都耗費在為上司起草官樣文章上。

    “心中有很多幽怨,他在兩方面都得不到諒解,都是最親近的人,可是都得不到他們的諒解……李商隱心中這種幽怨的感情,使得他有敏銳的感受,真摯的感情,豐富的想象力。所以形成了他詩的一種特色,他帶著很深的幽怨,但他不直接說,都是委婉曲折地去寫,這是形成他的詩風的一個原因,是他個人的原因。”這些應當是構成他詩歌中“蟬”的“幽怨”特質的個人因素。

    (二)晚唐的衰頹成為籠罩

    在當時所有文人頭上一層烏雲李商隱偏愛選用愁怨滿懷的意象除了他個人特質外,還與當時的社會風尚密切相關。葉嘉瑩先生曾說過:“每一個詩人的感情、品格的境界各不相同,沒有一個詩人能夠超脫到時代以外……每一個詩人形成他的風格,一定有時代的背景在裡邊。”李商隱也不例外,他作為一個普通人來講已如上述所言,是個悲劇性的人物,同時作為一個唐人來講也是非常不幸的。

    他沒有見過盛唐恢弘的氣勢,沒有“憶昔開元全盛日”的美好回憶,在他短短四十七年的生命歷程中就經歷了六次皇權更迭,而且其中憲宗和敬宗都是宦官所殺,可見當時宦官專權氣焰囂張到何種程度,地方上藩鎮拔扈,各自為政,叛亂此起彼伏,特別是大和九年的“甘露之變”標誌著晚唐王朝已日薄西山,毫無迴旋地墜向暗夜。

    “多愁善感或感傷在上癮卻是一種貫穿瀰漫性的情緒,一種深入骨髓的個性,是他悲劇性與心態的突出表徵。這種心態的形成,當然跟晚唐那樣一個從輝煌的盛世跌落到衰頹沒落境地的時代密切相關。”

    當然僅靠著兩點完全不足以支援李商隱在文學創作的成功,但也確實為李商隱的創作構建了深沉的底色,使其能在這一基礎上更具有創造力的進行詩詞的創作。

    結語:

    綜上所述,李商隱筆下的“蟬”具有一種幽怨、惆悵的特殊含義,但李商隱“並非懷著病態心理去欣賞遲暮殘敗的事物,而是懷著對生命、青春、時間的無限珍惜依戀去歌詠上述事物,因而讀者從詩人的遲暮衰颯之慨中感受到的正是對人生的珍惜流連,是對美的事物消逝衰減的哀輓傷感”。

    以這首《蟬》詩為例,圍繞“蟬”之“高潔難飽”的切身處境,不斷挪展,不斷勾勒,使主題異常鮮明。先是“徒勞恨費聲”,接著是“五更疏欲斷”,然後有力地揭示出“一樹碧無情”的慘痛現實。哀怨之深,揭發之狠,都是使人震撼的。詩以蟬起,又以蟬結,章法嚴密,物態的精細刻畫與情意的婉轉表達,達到渾然交融與統一。

  • 14 # 晴空莽莽

    李商隱的《蟬》,與虞世南的《蟬》、駱賓王的《在獄詠蟬》並列唐代詠蟬詩三絕,託物言志,各自抒發不同境遇,後世評價李商隱這首最高。

    李商隱兩度入官秘書省,但最終未能得志,輾轉各地當幕僚小官,處境每況愈下,雖仕途不順,卻堅守清高之志。

    本已高難飽,徒勞恨費聲。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薄宦梗猶泛,故園蕪已平。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無限遐想,詩意解讀

    稍顯破敗的舊院子裡,有一棵不知名的大樹,有兩人合抱那麼寬,古樹鬱鬱蔥蔥,生機勃勃,給這個院子添了點生氣。

    正是夏日炎炎,樹上有蟬聲鳴唱。那隻蟬站得太高了,只能棲風飲露,難以飽腹。就算是連連悲鳴,悽悽切切,也是徒勞白費了嗓子,沒人會在意。昨夜五更後那隻蟬的聲音已經是斷斷續續,稀稀疏疏了,嗓子都啞了,那一樹仍然像如今這般碧玉青蔥,絲毫不為所動。

    古樹下的石桌邊一中年儒士,頭戴儒帽,微扯短了一寸的衣袖,搖頭嘆息。

    我們同病相憐啊!我這些年輾轉做幾個小官,寄人籬下,想起五柳先生說過‘田園將蕪胡不歸?’,不是我不想歸去,故鄉的田地長期荒蕪,雜草長得跟房子差不多高了,還怎麼回去?”

    樹上的蟬聲響起“知了,知了……”好像在迴應一般。

    “煩勞你的鳴唱讓我如夢方醒,我也是一貧如洗,舉家清寒啊!”

    後世對於《蟬》的評價

    這首詠蟬詩,“傳神空際,超超玄著”,被朱彝尊譽為“詠物最上乘”。唐代詠蟬詩中虞世南筆下是清雅華貴之蟬,駱賓王筆下是絕望吶喊之蟬,李商隱筆下是窘迫無援之蟬。同是詠蟬,境遇不同,感觸不同,從各自筆下的蟬可見,各有千秋。

    正如清代施補華曾說:“同一詠蟬,虞世南‘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是清華人語;駱賓王‘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是患難人語;李商隱‘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是牢騷人語”。

    “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之所以堪稱神句,因為本身是詠蟬詩,這一句卻上升到了詩人與蟬的對話當中,是李商隱認清現實窘迫的點睛之筆。雖是託物言志,卻不同於虞世南和駱賓王那樣自比高潔或吶喊,而是彷彿有一面鏡子,一樹無情,蟬亦發出無情警告,照見了自己的一生,寄人籬下的悲哀現實。

    憂鬱詩人李商隱

    “虛負凌雲萬丈才,一生襟抱未曾開” 出自李的摯友、詩人崔珏的悼亡詩《哭李商隱》,得出的結論言簡意賅:李商隱懷有凌雲壯志之才,“虛負”是因為命運不公;“一生襟抱”說明心志堅定,可惜可嘆的是懷才不遇,仕途坎坷。

    李商隱年幼失怙,與母親相依為命,十歲上下就要開始養家餬口,飽受生活的沉重壓力變得敏感孤獨,渴望得到他人的關注又害怕與人交流,按照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抑鬱自閉症的前兆。

    命運曾經眷顧過李商隱,他師從名家令狐楚(狐楚的駢文,杜甫的詩歌,韓愈的古文並稱唐代三絕)備受關懷照顧培養,在當時的官場人脈很廣。然而仕途艱難,各種考試選拔屢屢失敗,輾轉幕僚小官,又深陷黨派之爭的漩渦當中,四處碰壁,悽苦無依,性格更加沉默,最終更加寄情於詩詞當中,以求解脫。

    所以我們看的李商隱的詩多數是在寫他的憤懣、抑鬱、不得志,而且非常的婉轉讓人捉摸不透,出名的諸如:“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還有很多詩都是《無題》,含蓄又朦朧,讓人分不清是在描繪愛情,還是內心,套用到很多情境都很符合,看不懂他真心想要表達的。

    譬如:“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可以理解為是男女間對愛情的堅守,或是李商隱對於官場的執著,亦或是讚美師長對學生的敦敦教導及保護等等。李商隱寫過多少愛情詩,就說明他有多缺愛,因為沒有,所以做夢都想擁有“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所以晴空認為李商隱是一個內心孤獨、極為缺乏安全感的詩人,加上現實的坎坷、命運的捉弄導致的抑鬱不得志,如若沒有詩詞這樣的排遣方式,大抵會成為一枚抑鬱症患者。

  • 15 # 石徑斜

    要正確瞭解李商隱的《蟬》的寓意,我們首先要了解他生活的時代背景,一生遭遇,還有他的人品。只有弄明白這些,我們才能正確理解《蟬》這首詩,也才能明白為什麼他的第四句被譽為神句。

    李商隱(約813年-約858年),字義山,號玉溪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詩人。他的詩構思新奇,風格穠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

    李商隱生活時代的社會背景

    “黨爭”是封建時代每個朝代都有的產物,只不過有的嚴重,有的輕微。“牛李黨爭”是唐代著名的黨爭,也是決定和貫穿李商隱命運一生的黨爭。“牛李黨爭”中“牛”指的是牛黨首領牛僧孺、李宗閔;“李”指的是李黨首領李德裕。

    “牛李黨爭”起緣於一場科舉考試,封建時代的科舉考試,考生們都要寫一篇政論文。在一次考試中,舉人牛僧孺、李宗閔在考卷裡批評了朝政,主考官認為這兩人的意見合理,便把這兩個人推薦給了皇上。沒想到宰相李吉甫(李德裕的父親)見這兩人批評自己推行的朝政綱領,就對皇帝說,這兩人與考官有私人關係,有受賄嫌疑。皇帝信以為真,就把考官降職,牛僧孺和李宗閔也被閒置在一邊不用。此事引起了平時對宰相李吉甫不滿的人的憤懣,這些人趁機說宰相嫉賢妒能,皇帝為了平息事端,只好又把宰相貶出京城。就這樣一來二去,在朝臣中逐漸形成了對立的兩派,在以後的幾代皇帝中,這兩大派你進我退,你爭我奪,並且逐漸和宮廷內的宦官相互勾結,最終使強盛的大唐走向了沒落。

    黨爭是封建集團之間為了各自的利益進行的無原則的義氣之爭,他們為了各自的利益,根本就不考慮對方的觀點是否正確,一味地否定對方。最終的結果就是統治階級之間曠日持久的內耗,不但破壞了朝廷正常的議政、施政程式,而且擾亂了皇帝大政方針的制定。而最為不幸的是,作為天才的李商隱無意之中捲入了這場持續將近半個世紀的黨爭之間,牛黨對他不親,李黨對他也不愛,就像風箱裡的老鼠兩邊受氣,最終在英年鬱鬱而終。

    李商隱生平

    李商隱是家中長子,十歲左右父親去世,他和母親,弟弟妹妹等回到老家,過著貧困的生活。作為長子,李商隱渴望能走上仕途,光宗耀祖。因此,他小時候就在一位同族叔父的啟蒙下發奮讀書,加上天資聰穎,喜歡思考,在16歲時,就寫出了兩篇優秀的文章《才論》、《聖論》,在當地小有名氣,引起了時任天平軍節度使令狐楚的注意。令狐楚欣賞李商隱的才華,不僅資助他的家庭,還親自教授他寫作技巧,鼓勵他和自己的兒子交遊。可以說令狐楚是李商隱一生的貴人,這也是後來他離開牛黨,被人罵作忘恩負義之輩的主要原因。

    837年,24歲的李商隱考中進士,也就在這一年,他的恩師兼領路人令狐楚病逝。在幫助料理了令狐楚的後事之後,為了生計,他投奔了涇原節度使王茂元。王茂元欣賞李商隱的才華,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他,就是這一樁婚姻,把李商隱拖入了牛李黨爭,因為王茂元與李德裕交好,被視為“李黨”的成員。其實,那時的王茂元並不是朝廷要員,沒有明顯的黨派傾向,而李商隱只是一個24歲的青年,怎麼能認識到黨派之間爭奪的殘酷和無情呢?幸運的是李商隱和妻子王氏夫唱婦隨,伉儷情深。但是本應該過著幸福生活的李商隱,卻從此被牛黨認為是“忘恩負義的小人”打擊了一生,而李黨怎麼能去重用一個揹負著這樣名聲的人呢?所以,他後半生的命運可想而知。

    839年,李商隱透過授官考試,得到了秘書省校書郎的職位,這是個很小的不起眼的官職。後來他離開京城,任弘農(今河南靈寶)縣尉,在位期間,因為替死囚減刑而受到上司的責難,憤而辭職,幸虧不久這位上司被調走,新來的上司和他緩和了關係。但是經過這一次事件的打擊,他無心繼續留在這裡工作,第二年辭職歸鄉。從替死囚減刑不惜得罪上司這件事情上可以看出,李商隱關心民生疾苦,品質氣節皆佳,並不是個忘恩負義的小人。

    2年後,李商隱再次回到京城秘書省任職。這時,宰相李德裕受到皇帝重用,對這時被認為是李黨的李商隱來說,應該是個最好的機會,憑他的才華和政治主張,他應該受到重用。然而,命運又和他開了一個天大的玩笑,此時他的母親去世,他不得不回家守孝三年,失去了一生中最好的能夠躋身上層權力階層的機會。不久,他的岳父也去世,李黨又在朝廷失勢,李商隱基本上沒有升遷的希望了。

    此後的十餘年間,李商隱再次開始做起了幕僚。這和他開始在令狐楚府上做幕僚顯然不同,那時的他是在歷練自己,在等待機會,希望有一天能夠接近權力中心,實現自己人生的報負。然而此時再次選擇做幕僚,也許剛開始他還對自己的仕途抱有一絲希望,隨著對黨爭的認識,妻子的病逝等等,他的政治熱情逐漸耗盡,人也變得鬱鬱寡歡。在這期間,他也曾短時間回到朝廷任職,但是職位依舊低微,這讓他更加感覺前途渺茫,人也更加落寞。這時的他再也無心無力去追求仕途的成功,後來,辭職回到故鄉閒居,大中十三年(859),李商隱在家鄉病故。

    瞭解了李商隱的一生,我們再來看他寫的《蟬》這首詩,就能更好地瞭解其中的含義。

    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

    本意是說蟬棲息在高高的樹枝上,不肯飛下來乞食,所以難得一飽,徒然地連聲悲鳴卻沒有人理睬。這一句象徵詩人自己人品高潔,不願向當權者低頭,結果生活困頓。

    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

    蟬一直叫到五更天,叫聲越來越稀疏,說明蟬此時已經精疲力竭 ,但是它棲息的大樹卻碧綠青翠,任蟬悲鳴卻無動於衷,真是無情啊!這句分明是詩人在述說自己的遭遇,自己本是無意捲入黨爭,揹負著一個“忘恩負義”的罵名,爹不親孃不愛,讓自己有口難辯。而牛李兩黨為了各自的政治利益處處排擠打擊對自己,真是冷酷無情到了極點。

    薄宦梗猶泛,故園蕪已平

    詩人官職卑微,為了養家餬口四處漂泊給人做幕僚,長期不回家,家鄉田園,已是一片荒蕪。這一句用典,從陶淵明《歸去來辭》的“田園將蕪胡不歸”化用而來。陶淵明官場不得意就辭官歸隱田園,李商隱長年輾轉於各地為他人做幕僚,職位卑微,俸祿微薄,這樣四處漂泊,寄人籬下的日子也許他早已經厭倦了,也想像陶淵明一樣辭官回到家鄉,這兩句處處透露出詩人的失意與悲愴。

    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

    最後兩句是作者對蟬說的話:多勞你給我警告,我一家人的生活也和你一樣清寒。蟬給了詩人什麼警語呢?我認為蟬的警語其實就是詩人內心的真情告白:雖然世情是如此的險惡,有很多事情是身不由己,但是隻要時時保持自己美好的情操和品質,不與他們同流合汙,就是個真正的正人君子。

    縱觀李商隱一生,雖然別人認為他對令狐父子忘恩負義,但是在他所有的詩文和流傳下來的記載中,他沒有做過一件有負於令狐家的事情。他娶王茂元女兒時,那時的王茂元並不是朝廷要員,沒有明顯的黨派傾向,說明他並沒有棄牛投李的想法。當李德裕被貶行動受到監視時,他卻敢於為他的作品《會昌一品集》作序,對其政績人品給予崇高的評價。他的妻子王氏死後,他所在的梓州幕府主人要賜配給他才貌雙佳的年輕樂伎,被婉言謝絕,獨居至死。這些都表明李商隱是一個重情重義,很有骨氣的正人君子,絕非是勢利輕浮不講信義的輕薄小人。

    李商隱的作品至情至性,名句流傳千年,感人肺腑。如果他不是一個熱愛生活,具有高尚品格的人,怎麼能夠寫出如此格調高尚,美麗朦朧的作品。我始終認為一個品德低劣的文人是寫不出如此打動人心的作品的,所謂“文如其人”,正如這首《蟬》,處處流露的也正是詩人堅持正義,守正不阿的政治氣節和高尚情操。

  • 16 # 果來寶

    李商隱(約813年—約858年),字義山,號玉溪生,又號樊南生,原籍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 ,祖輩遷滎陽(今河南鄭州滎陽市),唐文宗開成二年(837年)進士,當過秘書省校書郎、弘農尉。是唐代著名詩人,晚唐乃至整個唐代,李商隱是為數不多的刻意追求詩美的作者。李商隱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穠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

  • 17 # 國學生活館

    《中國文學史教程》中雲:李商隱善熔百家於一爐,故能自成一家。

    《蟬》的第四句。李商隱的《蟬》,這首詩不少人是比較陌生的,但是這首詩在文學上的評價卻一點也不低,清人朱彝尊譽其是“詠物最上乘”之作,詩中第四句還被錢良擇譽為神句。

    這首詩是這樣寫的:

    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薄宦梗猶泛,故園蕪已平。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

    這首詩詠物詩,其實也是李商隱以蟬自比,他認為蟬雖然棲息在很高的書上,但卻只是徒勞無功,大聲鳴叫也被大樹聽不見,而李商隱就好比這蟬,自己一生都在追求仕途高升,但卻起起伏伏,無法真正地被重用。

    最後一句“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之所以被譽為神句,則是從詠物身上轉到到了自身明志上,而這樣的寫法則是對一首詩的最為深刻的昇華,所以被譽為神句也在情理之中。

    李商隱的詩,其實就是個人一生經歷的寫照,從他們詩中我們便可以讀出他們的一生,或許我們還可以這麼認為,那就是沒有波折的經歷,其實很難寫出感人肺腑的文字,這即便是放在現在,也是如此。

    一個人文字的風格和經歷息息相關,李商隱也不例外,李商隱的詩讀起來會讓人落淚,這也印證了他的一生是波折的,學而優則仕,李商隱為了入仕也是積極準備著,但是在背後沒有人提攜的唐朝,想要當官是極其難的。

    權貴們互相提攜,大量錄取上流社會關係網中的考生,李商隱透過自己的努力考中了進士,相當於現在的本科生。

  • 18 # 別酒流年

    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

    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

    薄宦梗猶泛,故園蕪已平。

    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

    ——唐代 · 李商隱《蟬》

    李商隱(約813年-約858年),字義山,號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詩人,祖籍河內(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出生於鄭州滎陽。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

    李商隱平生曾兩度入官秘書省,因處於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最終未能得志,處境每況愈下。本詩《蟬》就是表達了他雖仕途不順,卻堅守清高之志。

    此詩先是描寫蟬的境遇,後面直接跳到自身的遭遇上來,直抒胸臆,感情強烈,最後卻又自然而然地回到蟬身上,首尾圓融,意脈連貫。全詩以蟬起,以蟬結,章法緊密,對蟬的刻畫與詩人的情意婉轉表達到了渾然交融與統一,是託物詠懷的佳作。

    蟬本來就因棲息於高枝,難得一飽;它鳴叫不停,卻不受理睬,真是白白辛苦,怨恨無窮。

    朋友崔珏哀悼他:虛負凌雲萬丈才,一生襟抱未曾開。

  • 19 # 手邊故事

    李商隱是我個人非常崇拜的一個詩人,上大學的時候,我曾經借閱過李商隱的詩集,並且嘗試背誦過一些,現在隨著時日的久遠都已經忘得差不多了,但是李商隱的詩的風格仍然覺得回味無窮。

    喜歡李商隱,其實是因為最早讀到過,或者說是看到過,因為小時候看電視劇,經常會看到TVB的武俠電視劇當中會這麼說。“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這一句常常在武俠電視劇當中被引用,尤其是男主角在思念女主角的時候,吟誦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TVB電視劇《帝女花》當中,痴情才子周世顯向長平公主傳遞情書,用的就是這一句。公主看完情書,兩腮泛紅,淚如雨下。

    從這首詩中我們也能看到李商隱寫詩的特點,讀完之後給人的感覺隱晦,沒有時間、地點、人物故事,但是對丈工整,意向不凡。我覺得李商隱的詩的特點就總是能夠特別的意向去觸動閱讀者內心最柔弱的地方,引起思想的共鳴。

    看李商隱的一生,之所以遭受排擠,就是因為他一直在牛李黨爭中不知左右,李商隱在19歲的時候受到牛黨的賞識推薦,25歲中了進士,可是他卻娶了李黨的女兒為妻子。所以牛黨的人認為他背恩棄義,李黨的人認為他是牛黨,李商隱就在這黨爭之中,於政治上荒廢了一生。就是在這種政治背景下,李商隱懷才不遇,無法在任何一方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負。

    儒家的思想就是出則兼濟天下,入則獨善其身。作為一個讀書人來說,李商隱肯定是一樣,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於政治上無所作為,對於讀書人來說,無疑內心是痛苦的。

    就像這棵樹對於蟬一樣,雖然無法吃飽但是仍舊留在這裡,講的就是自己。最後一句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各種解釋認為這個清字代表清貧,其實我個人覺得是一種政治節操,是清水的清,不是清貧的清。詩人所要堅守的實際上是一種內心的清靜,一種高尚的情操和道德。至於在錢財上,實際上李商隱並不是一個貧困戶。第4句之所以被歷家所稱道,除此之外,在意境上更加渾然一體,前面說蟬後面說自己實際上已經成為一體,不分你我了。

  • 20 # 愚叟釣淺灘

    “……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

    作者以蟬自比,以樹比託告之人。原以為用自己擁抱和哀鳴喚得樹之重視,同情,援助,哪知樹碧無情。那些高高在上的位高權重者們只不過將他作為一顆棋子或是其勾心鬥角的一個犧牲品。但作者的比喻含蓄致深,將內心的痛苦如歌如泣訴諸於世揭露出如狼似虎的統治者們的醜惡嘴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燈線和插座線分開走線的把插座斷路器斷開了插小夜燈還是有微弱的燈光,有弱電感應求教?